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精选6篇)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 篇1
近年来, 胃部肿瘤中贲门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叶, 仅仅20年左右, 贲门癌的发病率由6.6%上升到37.5%, 在西方国家, 此病已经成为显著增长的恶性肿瘤之一[1]。该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常或多或少地累及食管下端和 (或) 胃底;其恶性肿瘤的细胞类型也较为多样。印戒细胞癌是消化道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多数学者认为其发展快, 预后差。消化道的印戒细胞癌多发生于胃体、窦小弯侧。贲门胃底印戒细胞癌少见。但近年来也有发病率上升的趋势。现将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经内镜、病理诊断的贲门胃底印戒细胞癌38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所有经内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消化道印戒细胞癌240例, 其中胃底贲门癌共38例, 占所发现的消化道印戒细胞癌的15.83% (38/240) , 其中, 男24例, 女14例, 男女之比为1.7:1;年龄28~72岁, 平均54.7岁;吞咽梗阻感14例, 胸骨后疼痛6例, 上腹胀、腹痛22例, 恶心、呕吐2例。
1.2 方法
选取我院经胃镜检查, 并经病理或开腹手术确诊胃底贲门癌38例。对其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分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病灶位于贲门胃底内口24例, 侵入食管下段4例, 侵入胃体4例, 食管、贲门胃底胃体广泛侵犯2例, 胃底体癌侵及贲门4例。内镜下类型按Borrmann分型:BorrmannⅢ型24例, BorrmannⅡ型12例, BormmannⅣ型2例, 多表现为贲门及胃底内口的不规则溃疡, 表面有污垢苔附着。溃疡底部凹凸不平, 边缘不齐, 周边呈堤坝结节样隆起。胃镜下见贲门狭窄, 蠕动差, 黏膜僵硬, 有肿物侵犯, 或黏膜充血水肿, 有浅溃疡形成。
3 讨论
贲门癌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 1998年国际胃癌协会和食管疾病协会协作会议将解剖学上贲门的上、下各5 cm范围的食管和胃发生的癌定义为食管-胃交界癌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 , 亦即贲门区域癌, 并将其按解剖部位进一步分为3型, (1) AEGⅠ型:发生于远端食管黏膜的腺癌, 通常起源于食管的特异性肠上皮化生区 (即Barrett's食管) , 能够从上方浸润食管-胃交界部; (2) AEGⅡ型:真正意义的贲门癌, 指发生于解剖学贲门或食管-胃交界部的肠上皮化生区; (3) AEGⅢ型:贲门下胃癌, 从下方浸润食管-胃交界部及食管的下端。发生AEGⅠ型癌的患者常常有食管裂孔疝和胃酸食管反流病史, 绝大部分患者合并食管下端特异性肠上皮化生。该病变可发生进行性异形性增生, 并已被确认为癌前期病变[2]。中晚期贲门癌的外观形态常分为蕈伞型、溃疡型、浸润型。组织类型以腺癌为主, 多见管状腺癌, 其次为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
胃印戒细胞癌是起源于黏膜固有层中腺体颈部未分化干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分化肿瘤, 和黏液腺癌一样都具有旺盛的黏液分泌功能, 光镜下可见特征性印戒样细胞, 分化程度差, 易在胃壁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 文献报道本病手术切除机会小, 淋巴转移率高, 3年病死率达94.3%, 说明恶性程度极高, 预后差[3]。上消化道印戒细胞癌, 以胃体、窦、小弯侧多区域受累最为常见。胃底贲门较少见。但本组资料显示贲门胃底印戒细胞癌的发病率有所增长, 与贲门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一致。其内镜下形态仍以溃疡及隆起溃疡为主。由于病程短, 病情变化快, 常待临床出现症状时已有转移, 失去手术时机, 因此早期诊断依旧是防治印戒细胞癌的重要手段。
胃镜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肿瘤的最有效手段, 内镜检查在贲门胃底印戒细胞癌的诊断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但内镜下贲门胃底印戒细胞癌表现形态各异, 无特征性改变, 肉眼难以判断。而其位置特殊, 常规活检受内镜操作者技术影响较大, 活检准确率受限。赵兰等[4]调查161例胃印戒细胞癌发现:活检总阳性检出率为64.0%, 黏膜粗糙面48.9%, 糜烂面76.6%, 溃疡边缘89.7%, <4处仅59%, 4~6处75.1%, >6处86.8%。故多取、深取组织, 在溃疡边缘活检阳性率较高。必要时对可疑病灶应重复内镜检查及活检, 黏膜染色和洗刷细胞学检查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也可采取大片黏膜切除送检病理, 提高病理检出率。必要时结合B超、CT及钡餐等临床检查综合判断, 对检查胃壁浸润、转移可弥补胃镜、钡餐的不足, 提高印戒细胞癌的诊断率。
总之, 贲门胃底印戒细胞癌作为贲门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随着贲门癌发病率的增高, 贲门印戒细胞癌的发病也逐渐增多, 而且胃镜及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恶性程度高, 早期诊断是防治印戒细胞癌的重要手段。因此, 对可疑胃印戒细胞癌病例, 应多部位、挖洞式活检, 并结合B超、CT综合判断, 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
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经胃镜检查, 并经病理或开腹手术确诊胃底贲门癌38例, 就其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分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内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消化道印戒细胞癌240例, 其中胃底贲门癌共6例, 占所发现的消化道印戒细胞癌的15.83% (38/240) 。结论:胃癌恶性程度高, 早期诊断率低, 误诊率高, 预后差, 胃镜及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恶性程度高, 早期诊断是防治印戒细胞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胃癌,内镜,印戒细胞癌
参考文献
[1]Husemann B.Cardia carcinoma considered as a distinct clinicaentity[J].Br J Surg, 1989, 76 (2) :136-139.
[2]李茂竹, 马善符, 马琴, 等.胃底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0, 15 (2) :1-5.
[3]王红霞, 张凤春, 唐雷.胃印戒细胞癌17年后复发一例[J].中华肿瘤杂志, 2007, 29 (8) :165-166.
[4]赵兰, 徐庆中, 杨虹, 等.CDX2在胃镜活检印戒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8, 15 (1) :319.
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 篇2
关键词: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
胃底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 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仍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探讨及分析贲门区癌肿的X线表现, 为早期发现提供重要依据, 对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选择近年来我院确诊的胃底贲门癌患者112例, 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胃底贲门癌患者112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其男75例, 女37例, 年龄29-77岁, 平均60.7岁。
1.2检查方法
检查前禁食、水, 常规胸腹部普通透视, 重点观察胃泡
大小形态, 及有无软组织肿块影, 全部病例均采用GE800mA数字胃肠机行气体一钡餐双重造影检查, 检查前10min肌肉注射654-210mg, 口服发泡剂一包 (3mg) , 所有病例均常规行半立位、仰卧位、左前斜位及俯卧左后斜位即时点片。
1.3症状及体征
本组病例症状出现分两种情况:以下部食管狭窄为主的患者出现胸闷, 上腹部疼痛伴有进食梗阻感;以胃底及胃小弯侧胃壁受侵犯为主的患者, 初期多无自觉症状, 少数出现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 呕吐, 上腹部沉重感等。中晚期患者除有一般胃癌症状外, 常伴有咽下障碍 (包括喝水) , 及癌肿转移的临床体征。
2结果
2.1早期胃底贲门癌X线表现
2.1.1贲门区粘膜皱襞不规则增粗, 中断甚至消失, 失去正常形态, 在此不规整粘膜中出现恒定的斑点状, 小尖刺状钡剂存留区或结节状充盈缺损影。贲门区浅小不规则的龛影伴结节样透亮线常为早期贲门癌的唯一或主要的X线表现[1]。
2.1.2贲门管僵直, 闭锁不全, 可出现钡剂自胃返流入食管征象, 贲门管呈环形增厚, 出现痉孪性狭窄, 但大口吞钡仍能开放。钡剂吞入后不能沿胃小弯侧自然垂直下落, 出现流注不畅。
2.1.3胃底贲门部胃壁增厚, 以立位及侧卧位双重对比观察为佳, 胃底厚度一般小于15mm, 当大于20mm时应疑诊占位, 15mm-20mm厚时应高度怀疑占位。
2.2中晚期胃底贲门癌X线表现
2.2.1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 多呈结节状, 分叶状, 借助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软组织肿块影的大小, 形态, 表面可有不规则龛影或者肿块表面涂钡影, 常伴有周围胃壁侵润。胃泡变形, 胃贲门切迹角增大, 肿块突向贲门下方。
2.2.2贲门管狭窄, 出现钡剂分叉、转向或异常喷射征象, 常伴有食管下段不同程度扩张。狭窄的病理基础是癌肿在粘膜下浸润或癌瘤侵犯神经节引起痉挛[2]。
2.2.3食管下段浸润, 表现为食管下段管腔不规则变窄, 管壁僵硬, 粘膜纹破坏, 同时伴有龛影存在。
2.2.4胃体小弯侧胃壁形态改变, 胃壁僵硬, 峭直, 并有局部粘膜纹中断破坏, 消失或显示不良, 常伴有不规则腔内龛影, 部分病例出现环堤征或指压迹征, 转至切线位可见癌折角征象, 表现为周围粘膜向癌折角处聚拢。另外, 大气量时胃壁亦不能扩张。
3 讨论
因贲门解剖的特殊性, 本病早期检出率很低, 往往一旦发现为时已晚, 所以强调在检查时采用气钡双重对比及多体位观察, 使胃泡良好充气对比, 能更好的发现软组织肿块影。观察贲门区钡剂通过情况, 重点强调采用俯卧左后斜位, 因为此位置是贲门切线位, 钡剂通过缓慢, 利于更好的观察贲门区粘膜皱襞形态及柔软度情况, 还能显示胃底轮廓及胃小弯侧胃壁扩张度和蠕动波。
另外, 认识正常贲门区X线解剖, 成为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如:胃悬带纤维肌束发达, 会导致食管下端左侧壁局部肌层增厚并向食管隆起形成压迹, 以及胃底后下壁凹陷的弧形边缘会形成贲门切迹假肿块征;又如:瀑布形胃致胃前后壁重叠, 也可形成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的假象, 故空腹立位胃底形态观察亦不能忽视。
4 鉴别诊断
4.1 胃底静脉曲张:
有临床相关病史, 易形成胃底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及结节状充盈缺损, 胃底边缘可呈锯齿状, 但是胃泡形态可变, 胃壁曲度柔和, 常伴有食管下段串珠状, 蚯蚓状静脉曲张改变, 范围广, 无僵硬狭窄及粘膜破坏。
4.2 胃周器官投影:
熟悉贲门区邻近组织器官形态和结构关系, 通过不同呼吸相仔细观察可发现相应器官边缘, 贲门食管无癌肿相应变化, 一般不难鉴别。
4.3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立位透视检查多能显示食管扩张所致的纵隔影增宽, 其内可见气液平面, 胃泡内无气体影或气体影很少。钡餐检查食管下段呈萝卜根状或鸟嘴状狭窄, 中上段食管扩张, 本病无粘膜破坏中断, 亦无充盈缺损影, 管壁尚柔软, 有一定收缩度。另外, 跳跃动作或吞咽温钡剂可使钡剂通过, 并能显示正常粘膜皱襞。
参考文献
[1]荣独山.X线诊断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84-85.
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分析 篇3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胃底贲门癌治疗的8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8名, 最高年龄76岁, 最低年龄31岁, 平均年龄 (46±3.2) 岁;女性患者21例, 最高年龄67岁, 最低年龄31岁, 平均年龄 (43±3.5) 岁。这89名患者中, 其中59名患者经过手术证实癌症病灶以侵犯胃食管连接线 (CEJ) 以上1cm, 30名患者证实CEJ以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这89名患者均采用经腹腔联合手术治疗法进行手术治疗。具体为:手术前对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增强患者的体制, 并维持患者的水浴电解质平衡。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操作。手术切口取患者上腹部正中, 向上切除患者的剑突。打开患者腹腔后, 探查患者肿瘤的大小、胃及患者食道下段受侵害的范围。将患者的胃结肠韧带剪开, 探查患者腹主动脉及脾脏、胰腺有无粘连或浸润。现将患者的胃部游离, 根部结扎并同时切断胃左动、静脉。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脾脏。将患者左冠状韧带前叶剪开, 使贲门及食管下段充分的暴露出来, 将贲门食管周围与横隔淋巴结予以清除。胃在肿瘤远端5cm以上位置切除, 手术过程中坚持无瘤原则, 将连同分离的大网膜和淋巴结等一并除去, 使用吻合器将远端为与食管下段吻合。
1.2.2 术后治疗方法
手术过程中与患者空肠上段30cm以上位置放置多空消化道营养管。与患者手术结束后的第2天, 经此营养管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 (逐步增加蛋白质含量) 的营养液。手术结束后给于患者常规的供氧, 护理工作人员鼓励患者早日进行下床活动。
2 结果
89名患者其中29名患者接受了全胃切除, 60例患者接受了次全胃切除。手术后, 手术结束后其中3名患者出现吻合口瘘, 占3.37%, 5名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 占5.62%, 5名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占5.62%。详细结果见表1。89名患者平均住院3周, 3周后均正常出院。
3 讨论
经腹腔联合手术治疗法在进行胃底贲门癌切除时, 一方面既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将患者的肿瘤部位完全切除[2], 另一方面又减少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受到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该方法特别适合老年人群及患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使用吻合器进行吻合, 操作简单方便, 有利于患者上切断长度的延长, 减少了手术切缘残留的肿瘤组织, 且吻合时间较短[3]。可有效的克服经胸腔联合手术治疗方法的弊端。
本次通过对近5年来我院接受胃底贲门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 经腹腔联合手术治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少, 仅有3名患者 (3.37%) 出现吻合口瘘、5名患者 (5.62%) 出现吻合后狭窄、5名患者 (5.62%) 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总之, 经腹腔联合手术治疗法对于胃底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新峰, 李东辉, 韩世全, 等.单纯经腹部切口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106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09, 24 (9) :6074-6075.
[2]王舒宝, 陈峻青, 刘允怡, 等.进展期 (Ⅱ、Ⅲa) 胃癌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 (7) :385.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残胃贲门癌患者。其中男19例, 女8例;年龄45~75 (平均57.1±5.3) 岁。初次手术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11例, 早期胃癌9例, 胃穿孔7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5~21 (平均12.9±7.1) 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为我院同期收治的残胃贲门癌患者, 男17例;女13例;年龄44~76 (平均55.2±6.4) 岁;初次手术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14例, 早期胃癌12例, 胃穿孔4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7~20 (平均11.0±5.6) 年。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全麻, 麻醉后按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治疗。初次行BillrothⅠ式吻合治疗的患者行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再吻合术, 保留胃左动脉;初次行BillrothⅡ式结肠前吻合的患者因空肠系膜较短, 横结肠及其系膜横贯压迫其上, 无法上提胸腔, 故将贲门胃底、胃小弯侧及空肠输入襻吻合部切除, 余胃食管侧端吻合, Roux-Y型输入襻-输出襻空肠吻合, 见附图;区域淋巴结重点清扫胸下段食管旁、贲门旁、胃小弯和胃左动脉旁。术后3~4d可进水和流食, 7~12d开始进半流食;15d以后可进普食。但必须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 循序渐进, 以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2 对照组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全麻下经腹手术治疗, 对照组30例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治疗, 按照胃癌根除术的要求行D2+或仿D3淋巴结清扫术, 切除全胃及相应淋巴。全胃切除后采用食管-空肠吻合术治疗17例, 食管-结肠吻合13例 (全胃切除术) 。 术后5~7d进清流食, 10~15d进半流食;20d以后可进普食, 注意严格按照少食多餐原则, 逐渐加餐。
1.3 放、化疗
术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病理检测结果采用相应的放、化疗措施进行辅助治疗。
1.4 检测指标
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以及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90~217 (平均175.5±35.1) min, 对照组手术时间96~179 (平均154.1±29.7) min,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0~512 (平均244.5±21.0) 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37~512 (平均231.0±20.7) ml。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多于对照组,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术后生存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带病生存者11例, 5年生存率为40.74%;对照组则分别为12例、4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 吻合口狭窄1例,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41%;对照组术后4例发生吻合口瘘, 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残胃贲门癌最为有效的方法, 但是手术方法尚未统一[1,3]。以往, 多数学者认为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残胃贲门癌最为有效, 因为全胃切除术治疗较为彻底, 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将周围健康组织一并切除, 手术彻底, 术后复发少, 患者生存期较长[1,2]。并且全胃切除后, 可对周围器官和组织进行良好的暴露, 有助于发现浸润病灶和淋巴转移, 进而将其彻底切除。但是该手术方式彻底改变了患者的消化道结构、胃功能完全缺失, 必然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行全胃切除的30 例患者中, 4例发生吻合口瘘, 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6.67%。
我们研究发现, 采用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 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与文献报道一致[4,5]。但是由于本术式操作相对复杂, 需要技术熟练的医师主持进行, 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 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 术后必须根据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和转移情况, 制订相应的放化疗方案, 以求巩固治疗效果, 具有抗癌作用的重要方剂也值得尝试。观察组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缩小了手术范围, 但是由于手术操作仔细, 且本组患者均属早期患者, 未发生转移, 术后放、化疗措施制订合理, 提高了手术治疗效率与治疗效果。
本研究样本含量较小, 随访时间比较短, 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样本, 延长随访时间, 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资料, 指导临床治疗和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采用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的27例残胃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残胃癌,贲门胃底切除,并发症,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荣征.残胃癌22例临床诊治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19 (1) :72-73.
[2]Takeda J, Toyonaga A, Koufuji K, et al.Early gastric cancer in the rem-nant stomach[J].Hepato Gastroenterolog, 1998, 45 (23) :1907-1911.
[3]陆深泉, 黄民平.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医刊, 2008, 35 (13) :65-66.
[4]刘玉洪, 林乐胜, 孙磊, 等.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吻合在残胃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05, 35 (27) :25-26.
经腹贲门癌根治术60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共60例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患者, 男性37例, 女性23例, 年龄段为49~77岁, 平均年龄为61.5岁。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 接下来的症状都出现在数个月内, 60例患者手术前都接受了气钡双重造影及胃镜确定部位, 并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贲门癌, 手术前并未发现向其他主要脏器转移。
1.2 手术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都使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 使用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 腹腔悬吊拉钩使上腹部充分暴露, 观察到肿瘤大小及胃受侵范围, 腹段食管受侵长度, 并检查周围脏器有无粘连及转移。确定肿瘤可以切除的患者, 首先游离胃, 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及血管弓, 结扎切断胃左动、静脉, 切断胃短血管时, 注意保护脾脏。切除部分食管横膈反折处腹膜, 切断两侧膈肌脚, 扩大食管裂孔, 游离食管下段并向下牵拉, 一般可游离4~6 cm, 食管切断处距肿瘤3~5 cm, 胃切断处在肿瘤远端5 cm以上, 然后行残端胃与食管下段吻合, 均采用管状吻合器[1]。
2 结果
本文研究对象均无围手术期死亡, 无吻合口瘘、出血、幽门梗阻, 术后并发症包括肺不张2例, 肺部感染2例, 占全组病例的6.6%, 通过有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手术后1例在1个月后吞咽时感觉疼痛, 积极改变进食习惯, 通过服用消肿合剂配合治疗, 疼痛感逐渐消失。本文研究对象中, 其中有53例患者在本院进行常规化疗, 随访调查时间长达7个月~4年, 调查访问率达到了71.2%, 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与同时期经胸贲门癌治疗方式的60例患者相比较, 这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约为2周, 术后肺不张4例, 吻合口瘘2例, 乳糜胸1例, 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产生率相比较, 具体数据见表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 经腹吻合组与经胸吻合组相对比, 手术后并发症差异性较大, 具有统计意义 (χ2=4.21, P<0.05) , 从而证明了贲门癌进行切除手术时, 经腹手术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
3 讨论
贲门癌进行手术时由于肿瘤位置的特殊, 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有经胸、胸腹联合和经腹三种手术方式。手术路径的选取不仅要考虑到肿瘤和移转性淋巴组织是否能够完全清除, 又要考虑到手术对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 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生活水平为理念。经胸切口有助于切除较长的食管以及清除食管周围的淋巴组织, 然而对腹腔胃周各组淋巴清除难度较大, 而胸腹联合切口创伤大, 并发症多, 恢复时间长, 特别是对年龄较大的具有其他病症的患者难以承担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然而经腹手术创伤较小, 术后并发症较少。
手术切除贲门部肿瘤, 除了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外, 对于医生来说, 切缘状态及淋巴清除范围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有关学者指出, 食管切缘距肿瘤边缘的长度在体内原位状态下不<5 cm, 在切除标本上>3.8 cm预后效果较好[2]。经腹手术清除腹腔淋巴结效果较好, 尤其是对于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时, 其具有的优点更能发挥作用, 然而经腹手术也出现了纵隔处肿瘤清除不完全以及切缘界限不符合肿瘤治愈的要求等问题。
总之, 对于贲门癌的治疗采用经腹吻合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 患者恢复时间短,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等优势, 也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以及降低手术死亡率, 尤其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体质较弱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增加了手术治愈肿瘤的概念。
参考文献
[1]沈学远.经腹治疗40例贲门癌手术体会.重庆医学, 2010, 39 (10) :1324-1325.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 篇6
1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4岁, 体重73 kg, 身高172 cm, 术前诊断为贲门癌。一般情况良好, 患者自述无外伤手术史, 无特殊用药史。麻醉过程:麻醉诱导前, 生命体征为BP 128/69 mmHg, HR 76次/min, R 17次/分, SPO296 %。诱导用药为:咪唑安定2 mg, 芬太尼0.15 mg, 异丙酚130 mg, 罗库溴铵50 mg, 快诱导气管内插管, 插管顺利, 接麻醉机机械通气, 术中丙泊酚泵入, 瑞芬太尼泵入, 间断静注阿曲库铵维持。术中发现病人耐药情况但麻醉尚平稳, 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 能按指令配合动作, 断氧3 min后SPO2维持95 %左右, 拔除气管导管, 安返病房继续监护。约20 min后患者自述疼痛难忍, 躁动, 大汗, 心动过速, 肌注杜冷丁80 mg无效, 详细询问家属得知患者既往有吸毒病史, 用药量不清, 静注氯胺酮40 mg, 咪达唑仑5 mg, 3 min后患者安静入睡, 无呼吸抑制情况, 加PCIA, 配方为氯胺酮0.5 mg/kg+咪唑安定5 mg+氟哌利多5 mg+东莨菪碱0.3 mg+生理盐水至100 mL。测BP、HR、SPO2和鼻导管吸氧。第2天随访, 患者情况良好, 生命体征平稳。
2讨论
吸毒者经常会隐藏病史, 在术前访视病人时要特别留心, 对他所讲的情况是否真实要加以鉴别, 注意仔细观察患者有无明显的情感波动、焦虑和易怒、欣快感, 有无自药行为, 有无贫血、高血压和低血压。在查体的时候应注意有无注射针孔, 血管有无硬化, 鼻黏膜有无溃疡, 肺部听诊有无哮鸣音, 有无心律失常, 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等。必要时可用纳洛酮0.2~0.4 mg静脉滴注, 诱发戒断症状来明确诊断。如明确诊断是吸毒的患者, 应进一步了解所用的药物、成瘾状态以及戒断症状。对于出现贫血、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病变应对症治疗, 纠正患者的一般情况。
对于长期滥用可待因类的患者, 应避免应用酯类局麻药和普鲁卡因、可卡因、丁卡因等, 因为这些药需要通过血浆胆碱酯酶代谢, 长期滥用可待因类的患者药物代谢时间延长。氯胺酮可增加可待因对心血管的毒性作用, 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对于长期滥用阿片类的患者, 吗啡、芬太尼的用量要比正常人大, 并对其他作用于中枢的药物有交叉耐药的作用, 吸入麻醉药的用量也比较大。吸毒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有肝肾功能的损伤, 应避免使用对肝肾有害的麻醉药物。在有部分的长期吸毒患者在术中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难以处理的低血压、出汗、心动过速等, 这是戒断症状, 可给予适量的吗啡、氯胺酮或者美沙酮, 以及辅助补液等措施。长期滥用可卡因的患者接受全麻的时候很容易发生恶性高热, 所以能用区域麻醉的应尽量选用区域麻醉, 以减少恶性高热的发生。
感染上毒瘾的大脑不同于正常人的大脑, 这是一种生理和化学上的不同。神经生理上的变化伴随着从被迫使用毒品到自愿吸毒, 而最重要的是毒品改变了大脑的“快乐机制”,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奖励机制”。原本“快乐机制”是用来奖励人的生存和繁殖行为, 如吃饭、性活动等, 它使我们的大脑产生舒服的感觉。正如性生活、赢得比赛等产生愉悦一样。这种“快乐机制”通过物质多巴胺来传递。多巴胺一旦被释放, 会向神经细胞传达快乐的信息, 让我们产生从一般快乐到极度快乐的感受。
【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推荐阅读:
贲门癌根治术05-08
食管贲门胃底静脉曲张09-24
食道贲门癌06-16
食管、贲门癌择期手术05-08
乳房癌根治术09-26
食管贲门术08-06
食管贲门狭窄论文11-01
胃癌根治术06-10
肿瘤根治术08-29
改良根治术治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