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综合征(共10篇)
女性尿道综合征 篇1
女性尿道综合征 (FUS) 是指下尿路刺激症状, 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临床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耻骨上不适等[1]。其机制常不清楚, 但紧张、焦虑、内向等心理状态是FUS的易患因素并且影响治疗效果, 部分顽固病例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无效, 有些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甚至有自杀倾向, 因此, 对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尿道综合征诊断, 且症状在6个月以上的女性患者。近10年来我院共收治92例尿道综合征患者, 病史6个月~20年, 平均7年。年龄28~72岁, 平均43岁。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方法矫治。
1.2.1 尿道外口及其周围赘生组织切除术
对处女膜伞、处女膜堤坝、尿道口两侧融合的处女膜、尿道口增生肥厚的后唇、尿道口瓣膜状组织用小弯剪仔细剪除, 创面用6-0可吸收线缝合。对伴有尿道肉阜及绒毛状炎性增生物在剪除后的其底部及周围电灼, 这样使尿道口平整光滑, 去除了遮挡物和袋状陷窝, 消除了感染病灶的刺激。
1.2.2 尿道下壁与阴道口延长术
在尿道口后方沿处女膜前缘做约1.5~2.0 cm弧形切口, 做阴道前缘黏膜和两侧黏膜下潜行分离, 深达1.0 cm弧形切口, 切断黏膜下纤维瘢痕和肌性组织, 然后纵行缝合使间距延长至1.0 cm以上, 尿道外口12点处做长约0.5 cm纵切, 横行缝合。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 术后无复发;好转:症状减轻, 经辅助治疗痊愈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无缓解, 经再次治疗疗效不佳。
1.4 结果
80例治愈, 12例好转。治愈率87%, 有效率100%。
2讨论
女性尿道综合征为Conined (1965年) 首先用于描叙女性有尿频、尿急、下肢不适等症状[2]。而尿培养阴性的患者, 随着部分有病因可循者获得了独立诊断:如尿道处女膜融合症等。该综合征的发病率大大减少, 更主要的变化是在尿动力学发展以后, 通过尿动力学检查, 部分有明确膀胱尿道功能异常者采用了尿道动力学诊断。如逼尿肌不稳定等。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称: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 , 该名称包含了包括女性尿道综合征在内所有男性和女性的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为主要表现的病因不明的疾病[3]。闵立贵通过临床观察, 提出凡是能引起尿道口炎症反应的任何因素均可成为尿道综合征的疾病, 本组92例,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道、处女膜异常, 是促进反复感染和异常刺激的诱发因素。
正常女性尿道与阴道口间距5~8 mm, 间距在3 mm以下尿道处女膜融合征患者性交是尿道外口被推进阴道内, 使尿道外口易受损及污染, 发病率明显提高。处女膜伞型者遮盖部分尿道外口, 影响分泌物排出, 排尿时可形成尿道外口反流, 导致反复感染。
本病误诊率较高, 绝大多数患者长期按尿道感染治疗, 长期应用抗生素而症状反复不愈, 且反复发作。体检尤其是尿道外口的检查, 结合挤压实验是诊断的关键手段。膀胱镜检查中观察到尿道、膀胱三角区充血、水肿及尿道口炎性息肉不能作为尿道综合征的诊断, 只能作为排除有相同症状的其他疾病的依据。年龄偏大者, 在排除其他明确的器质性疾病后, 应考虑到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是致病因素及疗效欠佳的病因之一, 通过补充女性激素, 对症治疗及发作前口服抗生素预防复发, 使症状好转。女性尿道综合征尿动力学检查对研究和选择治疗有一定的意义。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 尿动力学检查无异常发现, 只能说明仅凭该检查尚不能满足研究此类疾病, 还需要其他方法辅助检查。在有以下情况时, 就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按OAB治疗后效果不佳, 对诊断有疑问时, 需进行某种特别的治疗, 尤其是需进行手术治疗时等[4]。
女性尿道综合征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组症候群, 不应把它视为一个疾病, 是由于炎症刺激、尿道梗阻、不稳定膀胱、性激素平衡失调、过敏及精神原因等多种因素引起。笔者认为, 反复发作的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时观察尿道外口, 若存在上述异常是该病引起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 而由此引起的膀胱炎、尿道炎则是次要原因。因此, 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彻底切除尿道外口异常, 将尿道外口阴道的间距延长至>0.5 cm, 使尿道外口的直径>0.8 cm无障碍物。从而减少了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及尿道炎症发生的机会。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女性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甚至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由于原因不明, 目前单纯药物治疗只能对症, 有效率很低, 而且尿潴留、恶心、头晕等副反应发生率高;单纯膀胱训练患者不能忍受治疗过程的不适或对治疗措施不信任而中断治疗所致, 因治疗开始时患者被要求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由此常伴有下腹胀痛等不适, 易使患者产生疑虑而丧失治疗信心, 因此疗效较差。“膀胱训练加尿动力学指导下用药”能缓解患者在膀胱训练时的痛苦, 同时避免了长时间服药时的药物不良反应, 使患者能坚持治疗, 最终达到重建下尿路功能, 因此, 治疗效率较高。治疗中应重视思想工作, 让患者树立信心, 并把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作为正反馈信息, 进一步强化治疗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国祥, 梅烨.H型切开的尿道口成型术治疗尿道处女膜融合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6, 17:423-425.
[2]宋波.女性尿道综合征现状及问题探讨.美瑞通讯, 2004, 6:3-4.
[3]马腾骧.现代泌尿外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917.
[4]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5-778.
女性尿道综合征 篇2
1、月经期、妊娠期及更年期女性抵抗力低易患尿道炎。
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还有更年期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患有尿道炎的,因为在这几个时期的时候,女性的抵抗力会比较弱,而免疫功能也会下降,所以患有尿道炎的机率就会增加。
2、妇科炎症的并发易引起尿道炎。
尿道炎常常会和宫颈炎、阴道炎并发,所以在患有其它炎症的时候就应该积极进行治疗,避免炎症蔓延到其它的器官,引起更多的妇科疾病。
3、不良的个人习惯和过大压力是易引发尿道炎。
有很多城市的女性往往都是因为生活、工作还有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要背负的压力很大。这样很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再加上没有时间注意自己的清洁卫生,细菌就很容易侵入体内,引发炎症。所以女性朋友为了避免尿道炎的侵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卫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
4、尿道的损伤易引发尿道炎。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尿道出现了损伤、梗阻或者是尿道内异物,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女性患有尿道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该注意私处的保护及保养。
治尿道炎:没有症状不等于康复
“感觉发热,尿急,尿频,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伴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比较混浊”尿道炎患者常这样自述症状。然而,也有的患者症状比较轻,可能只有上述所言症状的其中一种,通常若经过药物治疗就会得到缓解,甚至自觉完全康复。事实上是这样吗?是不是自觉症状消失了,感觉好转了,尿道炎就康复了呢?
“这是目前治疗尿道炎的一个常见误区。”
经过药物治疗后,尿道炎的症状是会逐渐减缓,如果是轻度的尿道炎,可能用药1至2次即可缓解。但是,如果一旦感觉症状缓解就停止用药,没有按照药物的疗程坚持继续服用,则容易为尿道炎带来“复燃”之机。三五天后再度用药,反复治疗,一来容易使人体产生耐药性;二来耽误治疗尿道炎,容易演变为顽固性的尿道炎。
很多女性朋友在发现自己感染了尿道炎后,喜欢自行购买相关的消炎药进行治疗,针对现行药方OTC药品的丰富多样,这样的自行购药是否存在错误呢?小编表示:如果对症下药的话,这并非错误之举。
但是,并不提倡自行购药治疗,因为结合前来就诊的女性朋友的经验来看,自行购也存在令人担忧的地方:目前药店人员导购的指导仍缺乏专业性:1、大部分药店出售的治疗尿道炎的药物属于沙星类抗菌药,而购买过程中并无相应的服用禁忌指引;2、相关治疗药品虽然都有服用说明,但是不乏有部分女性朋友忌讳于“是药三分毒”,一旦症状缓解即停止服用,不按疗程进行治疗。自行购药时缺乏专业人员相应的提醒,导致治疗的随意性很大。
如何治疗尿道炎,菌能给广大女性朋友提出忠告:“在疗程内没有症状,只是把细菌暂时抑制了,没有完全杀死细菌,停药一两天后症状又会恢复。所以,不管是上医院看医生还是自行购药治疗,患者都需要按照疗程来服用药物。”
女性尿道综合征 篇3
目前,临床上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主要方法是西药疗法,具体的治疗方法是:①口服氟哌酸片,每次服0.25克,一日服2次。②口服谷维素片,每次服30毫克,一日服3次。③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外洗。然而,这些疗法的效果一般,常使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尿道综合征属于“小便难”、“淋证”的范畴,可因素体阳虚、年高久病、劳伤肾气、肾阳不足、封藏失职、膀胱失约、摄纳无权所致,或因久服苦寒清利之品使肾阳过度亏耗所致,或因命门火衰、督脉失养所致,也可因脾阳虚衰不能充养肾阳致使脾肾两虚、下元温摄不固而发病。因此,治疗此病应以温肾填精、助阳填髓为主。具体的治疗方法是:①应用具有补肾填精之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该汤剂的药物组成是:熟地黄20克,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各15克,鹿角胶、乌药、酸枣仁、远志各10克,炮干姜、甘草各6克,肉桂5克。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早晚2次服下。若患者伴有腰痛的症状,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杜仲、川断。若患者伴有五心烦热的症状,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黄柏、黄连。若患者伴有湿热未尽、尿黄热痛的症状,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淡竹叶。②应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坚持以脾肾双补、温阳固涩为总的治疗原则,取穴关元、气海、神阙。每穴可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
为了比较这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笔者所在的科研团队将我院收治的118例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64例)。应用西药疗法为对照组54例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中医疗法为治疗组64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组的6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48例,为显效的患者有8例,为好转的患者有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而在对照组的5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0例,为显效的患者有19例,为好转的患者有8例,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无菌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副作用较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在上方中,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生髓的功效,山茱萸具有滋养肝肾的功效,山药具有补脾、益气、固精的功效,泽泻具有泄肾利湿的功效,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具有清泻肝火的功效,同时还可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具有淡渗脾湿的功效,鹿角胶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乌药、肉桂、炮干姜具有阴中求阳、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远志、酸枣仁具有安神宁志的功效,杜仲、川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黄柏、黄连具有清虚热、除烦躁的功效,淡竹叶具有清心、除烦、利尿的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将上述药物合用,可共奏温肾助阳、益精填髓之功效。另外,在艾灸疗法中我们所选取的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均乃人体之要穴,其中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系三阴与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刺激此穴可起到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经常按揉或震颤关元穴能起到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可治疗各种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处,属任脉,可治疗虚脱、形体羸瘦、疲惫乏力等气虚型病证。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又名脐中,属任脉,刺激此穴可起到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因此,对这3个穴位进行艾灸,可起到温肾填精、助阳填髓的作用,对治疗尿道综合征有奇效。此外,中老年人经常艾灸这3个穴位,还能有效地防治夜尿频多等症,同时还可使人精神饱满、体力充沛、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女性尿道综合征33例诊治体会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女性患者, 年龄23~77岁, 平均年龄44.51岁, 多为中年已婚妇女。病程最短3.5个月, 最长15.5年。临床特点为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6例出现排尿困难、耻骨上疼痛不适等症状。大多数患者都经过较长时间单一抗生素治疗而效果不佳。尿常规正常, 或有少量红白细胞, 镜检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0个, 中段尿细菌培养全部阴性。全部病例分别经静脉尿路造影、CT、超声、膀胱镜等检查排除了泌尿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尿道狭窄、尿道口周围解剖异常等未被纳入本治疗组中) 。本组中23例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 均发现有尿动力学异常表现, 且同一患者存在多个异常表现, 包括:尿道压增高12例, 不稳定膀胱8例, 膀胱逼尿肌力减退5例, 尿道压降低4例, 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5例。
1.2 治疗方法
FUS多采用综合治疗。
1.2.1 一般治疗。
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 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其注意休息, 局部温水坐浴,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1.2.2 行为治疗。
每天提肛运动, 可以随时随地锻炼;坚持膀胱功能训练, 延时排尿, 定时排尿, 渐次延长排尿间隔等。
1.2.3 药物治疗。
分析患者的不同状态, 尤其是尿动力检查情况, 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尿道压增高、不稳定膀胱多用α1受体拮抗剂如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 抗胆碱药托特罗定 (舍尼停) 。尿道压降低、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常用雌激素如尼尔雌醇, 中成药癃闭舒胶囊 (石家庄科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1.2.4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尿路刺激症状消失, 正常饮水状况下排尿间隔3~4h, 每次排尿量大于300ml。显效:尿路刺激症状基本消失, 正常饮水状况下排尿间隔2h左右。有效:尿路刺激症状改善。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
2结果
33例患者中, 临床治愈7例, 占21.2%;显效18例, 占54.5%;有效5例, 占15.2%;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9%, 而23例经尿动力学诊断的患者治疗仅1例无效, 总有效率达95.7%。
3讨论
FUS是指以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 尿液检查无明显异常, 尿液培养阴性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症候群。这类女患者常突然发病, 无明显规律, 可就诊于泌尿科、妇科、内科门诊。FUS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 目前其发病病因存在争论, 可能有如下几种: (1) 精神因素; (2) 神经因素; (3) 感染因素; (4) 尿道口解剖因素; (5) 雌激素失调。既往一些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 加之门诊患者杂多, 缺少系统检查, 简单按尿路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 疗效并不佳。近些年来由于尿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人们对其认识逐渐深入, 一些学者注意到FUS患者大多数有尿动力学异常改变, 如宋波等对676例FUS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发现尿动力学异常者543例, 分为膀胱压增高、尿道压增高、膀胱无力、尿道压下降四大类, 共13种表现;李金华等[1]报道160例FUS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有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减弱55例, 膀胱出口梗阻37例, 膀胱尿意感觉异常110例等表现。随着一些有特定病因和特定治疗的疾病被认识, FUS范围逐渐减小。并倾向于用某些反映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的尿动力学名称作为诊断、分类和治疗依据[2]。故FUS应排除明确的器质性疾病, 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开展针对性治疗。
本组33例患者未能全部行尿动力学检查, 但治疗全部是围绕尿动力学的辨证施治, 综合治疗, 总有效率为90.9%。分析如下: (1) 精神刺激可能影响膀胱内压和膀胱收缩, 人们常可体会到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短时间尿频。心理治疗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消除患者疑虑,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膀胱训练可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打断精神因素的恶性循环, 降低膀胱的敏感性[2]。但是单纯膀胱训练效果较差, 因为治疗开始患者即被要求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会增加下腹胀痛不适, 而产生疑虑, 难以坚持下去。膀胱训练加上尿动力学方面药物治疗, 在治疗初期就能缓解膀胱训练时的痛苦, 使患者能够树立信心, 坚持治疗, 从而达到重建下尿路功能的目的。 (3) α1受体拮抗剂, 可通过阻断膀胱颈部、尿道平滑肌细胞的α1受体而降低膀胱颈、尿道压力, 迅速改善排尿症状。适合于膀胱颈出口部梗阻或尿道压力高者。抗胆碱药对膀胱逼尿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能有效地治疗特发性不稳定膀胱和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的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托特罗定 (舍尼停) 是强有力的抗胆碱药, 对膀胱有一定的选择性[3], 临床上较多应用。绝经后妇女的雌二醇水平低下, 导致尿道上皮萎缩, 减低平滑肌弹性, 减低尿道α1受体敏感性, 使尿道舒缩功能减弱, 尿道张力明显减退, 故补充雌激素能减轻FUS症状。癃闭舒胶囊系纯中药制剂, 由补骨脂、山慈菇、海金砂、金钱草、琥珀等组成, 祖国医学认为其具有利水通淋、活血化淤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癃闭舒胶囊的有效成分补骨脂素、黄酮、海金砂素等能增强膀胱逼尿肌肌力, 加强排尿动力, 显著改善最大尿流率 (MFR) [4], 适合于膀胱收缩无力患者, 临床观察有一定效果。单纯抗生素治疗不满意, 但坚持 (可能数月) 服用小剂量抗生素, 可防治尿路感染。
参考文献
[1]李金华, 周家杰.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道综合征上的应用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0, 5 (4) :203.
[2]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
[3]吴阶平, 顾方六, 郭应禄, 等.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303-1304.
尿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篇5
答刘某读者:
尿道综合征是常见于中年女性的一组症候群,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尿路损伤、精神刺激或过敏有关,也可能与逼尿肌和括约肌间的共济失调有关。无论是哪种因素所致,患者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类似尿路感染,但缺乏尿路感染的脓性尿和真性细菌尿改变。
尿道综合征可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以中年妇女多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時呈现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多次检查均无白细胞尿和真性细菌尿。仔细问诊可发现患者多伴有焦虑、紧张、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所以,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有限,尤其是服用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但通过积极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合理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多见于青年妇女,常有不洁性交史。一般是由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系女性性病表现之一。患者出现白细胞尿,但无真性细菌尿,可在尿液中检出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性尿路综合征需要夫妇双方同治,常用治疗药物为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及二甲胺四环素等,疗程要足,不可因症状稍有缓解便停药或减量,并在治愈后防止任何不洁性行为。
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
女性尿道综合征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女性FUS患者中选择23例。23例患者中,31~40岁1例,41~50岁6例,61~70岁11例,71~80岁5例。病程最短19个月,最长3年,平均(40.7±11.6)个月。23例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尿频(大于30次/d,夜尿大于10次)、尿急、尿痛、频发的剧烈盆腔痛,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丧失治疗信心、神经质、轻生、烦躁等精神异常症状,其中基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3例,基本丧失活动能力者1例,有自杀倾向者2例,有实际自杀行为者1例。均有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雌激素并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联合黄酮哌酯、坦索罗辛治疗无效病史,7例有长期服用中药无效病史,2例有行膀胱扩张术及肝素钠等膀胱药物灌注无效病史,4例试行长期留置尿管尿道剧烈疼痛不能耐受。均行尿常规、尿培养、尿脱落细胞学、尿抗酸染色及结核菌素试验(于结核病专科医院完成)、相关影像学等检查及专科检查,已除外泌尿生殖系感染、肿瘤、泌尿系结核、妇科、骨科、普通外科相关疾病。确定无药物过敏、窄角型青光眼等服药禁忌证。
1.2 方法
以托特罗定为基础用药,剂量为2 mg,2次/d口服。根据病情联合应用α-受体阻断剂如萘哌地尔、多沙唑嗪、阿夫唑嗪、坦索罗辛等,低成瘾性止痛药如氨酚氢考酮、雌激素如利维爱等,抗组胺药物如开瑞坦等,抗精神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舍曲林等,镇静安眠药如艾司唑仑等。初始联合用药原则为:(1)α-受体阻断剂常规应用;(2)合并盆腔痛患者常规应用低成瘾性止痛药;(3)绝经后妇女常规量补充雌激素;(4)尿痛症状突出患者应用抗组胺药物;(5)有精神症状者加用抗精神抑郁药物,精神症状严重者加用镇静剂;(6)症状过于严重且曾应用过上述的1种或几种药物无效的患者则初始治疗时便应用全部7种药物。联合用药剂量均应用其常规剂量。用药1周后复查,根据主诉调整联合用药种类,如症状改善明显,继续常规剂量口服。如症状有改善但不显著,则据实际病情增加联合用药种类。不增加用药剂量。1个月后同法再行调整服药种类1次。总疗程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患者填写排尿日记,内容包括24 h排尿次数、昼排尿次数、夜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尿痛程度(疼痛采用10分法)作为临床症状评分标准,是否有排尿不尽感、下腹疼痛感,有无会阴部位不适、有无直肠坠胀感,是否有焦虑感,性生活质量;记录盆腔痛次数及疼痛程度;服药期间有无口干、心慌、便秘或其他不适;作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比患者及家属治疗前后主诉,评估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的计量资料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
患者用药2个月后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分别为(30.5±4.4)次/d和(16.6±3.2)次/d,减少(5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51, P=0.000)。盆腔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分别为(15.6±2.7)次/周和(2.4±1.6)次/周。尿痛程度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6.8±1.1)分和(3.7±1.5)分,减少(68.3±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50, P=0.000)。
2.2 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患者用药2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由治疗前的(5.8±0.6)分减少为治疗后的(2.2±0.8)分,减少(6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51, P=0.000)。
2.3 精神状态的变化
精神状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自杀倾向消除,自杀行为终止。
2.4 不良反应
23例患者仅3例有轻度口干、1例嗜睡,无明显不适,未发现有明显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尿道综合征(US)亦称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症状学诊断为基础的概念,它取代了以尿动力学诊断为基础的逼尿肌过度活动这一概念,正确地强调了症状。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5千万~1亿人口患有US,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其患者人数估计应排在所有慢性疾患的前10名内,比糖尿病(6%)及消化性溃疡常见[3]。一般认为,只要US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就无需治疗。而笔者平时针对性治疗的对象多为有症状的US患者,针对于这部分患者的诊疗,目前已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其有效方法及药物相对明确固定。但严重女性尿道综合征(SFUS)患者,即发生有严重的下尿路症状合并盆骶疼痛综合征的病例较少,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笔者认为,这部分患者因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已直接威胁生命,患者痛苦万分,应归入急诊处置疾病的范畴,但通常和普通FUS一样被当作慢性疾病诊治,常规治疗不奏效,患者痛苦异常,生活质量极其低下,急需寻找到一种能够快速缓解极度痛苦症状的常规办法。这是笔者进行该项前瞻性研究治疗的目的。
目前,对FUS基本确定的病因有:(1)尿道口解剖结构畸形[4,5]。(2)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膀胱感觉过敏:由于尿路上皮的高通透性,上皮下的C-dalta和A-dalta纤维受到刺激,以及化学物质浸润激活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引发膀胱壁层炎症从而引起症状[6]。(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第三军医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膀胱、尿等盆腔脏器与盆底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神经联系,当一个器官有病变时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另一器官功能改变进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从而发生盆骶部疼痛[7]。(4)尿道周围组织损伤因素,如性生活尿道损伤、分娩及会阴部手术损伤、产后骨盆肌松弛等[8]。(5)其他原因:如神经传递异常、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可以得出结论的是,SFUS患者产生的下尿路症状是多病因的结果,这些病因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形成病因链。下尿路症状越严重,病因链就越复杂。在用药治疗上,单一或双因素、三因素治疗往往对病因简单的病例起作用,对严重症状的多病因病例则往往缺乏有效性。这正是笔者采用多病因药物综合治疗的理论依据。
针对以上病因,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着手用药,用药机制如下:(1)托特罗定是已确定的公认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首选药物,是专一的M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膀胱壁和逼尿肌上的M受体,竞争性地抑制乙酰胆碱与之结合,从而抑制膀胱的不自主收缩,达到治疗目的。各项研究表明,其对膀胱的亲和性和抑制作用强于对唾液腺的亲和性和抑制作用,口干等副作用明显低于其他抗胆碱能药物。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毋庸置疑,逼尿肌不稳定也是公认的US最为主要的病因,故应常规选用托特罗定作为基础用药。(2)α-受体阻断剂: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发生膀胱颈部功能紊乱和盆底肌群痉挛是重要病因。受体的研究表明,在膀胱底、膀胱颈、三角区及近段尿道有丰富的α1受体分布,α1受体进一步分为α1A、α1B、α1D亚型,分布在膀胱逼尿肌中α1D占66%,α1A占34%[9]。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α受体的兴奋性增高,引发膀胱紧张。α-受体阻断剂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痉挛,提高膀胱顺应性,从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3)抗精神抑郁药物:精神心理因素与US病因学和症状学关系备受关注。下尿路症状的渐进性加重及疼痛的持续存在,可以诱发患者渐进性的精神障碍。据Anderson等[10]对142例US患者进行的心理学调查显示,有30%~80%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其严重程度与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及病程时间呈正相关。突出的精神症状为焦虑及抑郁。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内分泌的失衡,诱发或加重了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加重慢性疼痛及排尿异常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精神抑郁与脑内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减少有关,5-HT降低亦可以引起感觉/疼痛阈的降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等药物通过减少突触部位5-HT的降解氧化、减少突触前膜再摄取、抑制负反馈机制、增强正反馈机制等方式,延长递质作用的时间,提高5-HT神经元的兴奋度,从而可以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症状,同时亦可改善身体的不适与疼痛[11]。(4)抗组织胺药物:通过对抗组织胺减轻膀胱壁炎性反应,减轻膀胱感觉过敏的慢性刺激,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5)低副反应止痛药物及镇静安眠药物:为低副反应对症治疗药物,对症治疗对于打破复杂病因链,打乱症状恶性循环、消除症状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6)未发现以上几类药物常规剂量的协同禁忌。(7)本组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治疗后未发现有明显的副反应。考虑可能与因严重不适症状大幅度缓解后的欣快感使患者忽视了对一些轻微副作用的感受有关,能够说明药物综合治疗的副反应较为轻微,可以被这些重症患者忽略掉。但其副作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大病例及临床观察研究。
通过本组临床研究笔者认为,以托特罗定为基础用药的多种药物综合治疗具有严重下尿路症状及盆腔痛的SFUS患者是有效的,依从性良好,副反应轻微,且其副反应与带给患者的痛苦相比相对较小,可以耐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通过门诊医疗即可控制症状的治疗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以托特罗定为基础,药物综合治疗严重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严重的尿道综合征女性患者23例。以托特罗定为基础用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症状联合应用α-受体阻断剂、雌激素、低成瘾性止痛剂、抗组胺药物、抗精神抑郁药物及镇静药物治疗。服药1周后复诊,如症状改善明显则继续服用;如用药有效但改善不明显,则再据病情加用更多的联合用药。对于症状尤其严重者或多方治疗无效及已实施过初始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则开始时即加以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总疗程2个月,观察用药前及用药2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每日排尿次数、尿痛程度评分及盆腔痛发作次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用药2个月后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分别为(31.5±4.4)和(16.6±3.2)次,盆腔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分别为(15.6±2.7)次/周及(2.4±1.6)次/周。上述指标用药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尿痛程度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6.8±1.1)和(3.7±1.5)分,盆腔痛程度有明显缓解。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分别为(5.8±0.6)和(2.2±0.8)分,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精神症状明显改善,自杀倾向消除。(4)23例患者均无明显的服药后不适,考虑可能是明显缓解症状后精神状态的改善掩盖了患者对副作用的感受,其副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大病例及临床观察研究。结论 以托特罗定为基础用药,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联合应用其他对症药物综合治疗,能有效而迅速缓解严重女性下尿路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且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
女性尿道综合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57例尿道综合征患者, 均为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2例, 年龄33岁~72岁, 平均年龄47.3岁, 病程3个月~27个月, 平均7.2个月;对照组25例, 年龄35岁~73岁, 平均年龄45.2岁, 病程3个月~29个月, 平均5.7个月。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 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或排尿不适症状且持续3个月以上; (2) 尿常规正常, 经3次尿细菌定量培养等检查排除了尿路有细菌 (包括结核菌、厌氧菌、淋球菌等) 、真菌、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 (3) 正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4) 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性精神症状; (5) B超检查泌尿系未见异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黄酮哌酯20 mg, 每日3次;谷维素20 mg, 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给予自拟中药方疏肝解郁通淋汤 (柴胡、白芍、当归、甘草、茯神、酸枣仁、白花蛇舌草、车前子、冬葵子、白茅根) , 每日1剂。2组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比较。
1.3 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 (显效加好转) 率为93.8%, 对照组有效率为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无退出病例。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例 (%)
3 讨论
尿道综合征以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坠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程绵长, 病情反复发作, 多伴有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是其特征, 且中老年妇女发病居多。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 精神、神经因素; (2) 尿路动力学功能异常 (如尿道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的痉挛或共济失调) ; (3) 尿道口解剖因素、外用药化学物质过敏; (4) 雌激素失调。临床常易误诊为尿路感染而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 不但疗效甚微,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频繁更换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 继发真菌感染。谷维素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稳定情绪, 减轻焦虑, 改善睡眠;黄酮哌酯为平滑肌松弛药, 尤其对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具有选择性解痉止痛作用, 可直接解除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痉挛, 降低膀胱排空收缩的频率, 消除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尿道膀胱平滑肌痉挛所致的下腹痛。中医认为尿道综合征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所致的肝郁气滞、水液失调影响了三焦水液运行及膀胱气化功能[1]。方中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疏肝活血, 通畅气机, 又可缓急止痛;茯神、酸枣仁宁神除烦解郁安神;车前子、冬葵子、白茅根、白花蛇舌草利水通淋清肝解毒。综观全方达到了疏肝解郁、调气活血、通淋利水, 调节脏腑功能, 使三焦气机通畅血脉流通, 气血津液恢复正常, 病证得以消除。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 谷维素、黄酮哌酯加疏肝解郁通淋汤联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较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可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女性尿道综合征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30岁,平均年龄为(50.20±1.20)岁;病程在1年~4年之间,平均为(2.50±1.25)年,其中有22例为Ⅰ期,8例为Ⅱ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自拟六味地黄加味汤,其主要成分有:生地15 g、熟地15 g、生黄芪30 g、山药30 g、赤茯苓15 g、车前子15 g、山茱萸10 g、丹皮10 g、泽泻10 g、牛膝10 g;偏阳虚者则加熟附子10 g、肉桂6 g、仙灵脾10 g;阴虚者加女贞子15 g、早莲草15 g;湿热重者加苍术10 g、黄柏10 g、生薏仁30 g。水煎服1剂/d,7 d为1个疗程,可连服5~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采用B超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卵泡直径与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超检测卵泡直径与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造成女性尿道综合征的原因既具有刺激因素,又具有感染因素,可以分为是机械性、化学性或过敏性等因素的作用,甚至还与尿道或周围的其他影响休戚相关,所以此疾病是由一种错综复杂的综合因素所引起。其主要的病理为:(1)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出现肿胀。(2)阴道内的分泌物反流入尿道与膀胱导致尿道与膀胱黏膜抵御能力减弱,随之使阴道局部耐受感染与各种刺激的能力下降。(3)残留在阴道的分泌物与精液混合成为一种刺激,给细菌生长繁殖及侵入尿道创造了条件[2,3]。此疾病给女性的生活、身体及精神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由于尿道综合征在许多情况下是非细菌感染的结果,因此,女性一旦出现排尿不适等症状时,不可擅自滥用药物,若擅自使用抗生素,不仅疗效不佳,而且复发率将增加,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4]。据相关文献和临床观察表明,自拟六味地黄加味汤中的成分对女性尿道综合征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生血、生精的功效,山茱萸具有温肝、逐风、益气的功效,牡丹皮则起到降火、凉血、退蒸的作用,山药本身清虚于肝脾,在针对女性尿道综合征中依然具有补肾固肝的功效,茯苓渗祛脾中湿热、通肾、疏心,泽泻泻膀胱、聪耳明目等。而经六味专治,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靶向性更为明显,减少、降低、甚至治愈女性尿道的持续性痉挛,疏通、排除尿道周围腺体分泌物并恢复尿道周围腺体的正常运转功能[5]。本研究结果表明,经B超检测,患者在治疗前的卵泡直径为(10.75±1.72)mm,子宫内膜厚度为(4.74±1.20)mm;治疗后的卵泡直径为(20.66±1.32)mm,子宫内膜厚度为(9.56±1.70)mm,以上两个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自拟六味地黄加味汤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建军.自拟六味地黄加味汤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8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17):68.
[2]盛正和,陈柳芳,黄艳霞,等.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女性血虚证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5(6):38-39.
[3]金永发.中药联合电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0):896-897.
女性尿道综合征 篇9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尿道异常,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1999年至2008年对40例腺性膀胱炎伴女性尿道异常患者采用综合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好, 复发率低,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 已婚36例, 未婚4例, 年龄28~50岁 (平均38岁) , 病程6个月~7年, 本组均具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下腹隐痛等症状。检查:阴道前庭窄小、发育不全、尿道口与阴道口距离过短36例 (90%) , 阴道前庭及尿道口黏膜水肿、尿道口黏膜充血32例 (80%) , 尿道口周围有炎性肉阜20例 (50%) , 处女膜撕裂不充分或增厚苍白或呈伞状16例 (40%) 。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组织黏膜乳头状瘤样改变5例 (12.5%) , 滤泡样或毛样水肿改变20例 (50%) , 慢性炎症样改变8例 (20%) , 膀胱颈呈环状狭窄、膀胱内小梁和憩室10例 (25%) , 膀胱颈后唇抬高, 呈堤坝状20例 (50%) , 膀胱镜无异常10例 (25%) 。
1.2 手术方法
本组采用综合手术治疗, 即经尿道病变组织电切汽化术+膀胱颈切开术 (针对膀胱颈有异常病例) +尿道外口整形术。具体方法:患者取截石位, 采用英国佳乐公司的等离子体电切仪, 在硬模外麻醉下行经尿道病变组织电汽化术。对合并有膀胱颈病变组织变硬、纤维化及膀胱颈抬高者同时行膀胱颈切开术或抬高膀胱颈电切术。术毕拔出电切镜, 经尿道插入气囊导尿管, 外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对合并尿道外口肉阜者, 沿病变及尿道口周围做环形切口, 切除尿道外口病变组织, 对尿道口与阴道口距离过短者, 在尿道口与阴道口之间前庭外做横切口, 长约2cm, 分离出尿道与阴道间隙, 深约2cm, 由深向浅做肌肉及皮肤间断纵向缝合。术后保留气囊导尿管7d左右。拔除导尿管前用噻替哌行第一次膀胱灌注。以后每周灌注1次, 6次后改每月1次, 总疗程为12个月。
2 结果
40例患者治愈36例:症状完全消失, 无出血、尿瘘等并发症, 膀胱镜复查加活检黏膜均正常, 腺性膀胱炎无多发。好转2例: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减轻, 膀胱镜检黏膜有慢性炎症表现。无效两例:症状与术前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尿道口与阴道口间距较术前延长1~2cm。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手术是一种创伤, 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 它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 并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因此, 术前不仅要对患者躯体的准备, 还应包括心理的准备。此类患者术前一般表现有对手术未知的恐惧, 担心手术疼痛, 担心手术不成功, 担心诊断为恶性病等。护理上, 注意细心收集患者资料, 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指导, 如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方式、治疗方法、手术室的环境、手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对疾病、手术有所了解, 从而消除因知识了解不足而引起的恐惧。
3.1.2 术前准备
与医师沟通探讨病情, 了解医疗对护理的要求, 协助医师做好各项必要的检查。术前嘱患者清淡饮食, 保证充分休息。术前1d备皮。行药物过敏试验和清洁灌肠。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尿液的颜色性状, 从而判断有无出血现象的发生。
3.2.2 饮食与活动
术后6h可进流质饮食, 以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3.2.3 导管护理
患者术后一般留置气囊导尿管。因此, 术后应注意做好气囊导尿管的护理, 保持通畅, 防止扭曲受压, 膀胱冲洗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尿道外口及气囊导尿管近端, 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自然冲洗, 常规使用抗生素。有活动性出血时, 血块易堵塞气囊导尿管应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 防止血块堵塞导尿管而加重出血。术后一般保留导尿管7d。拔管前行噻替哌膀胱灌注。灌注前2h嘱患者不再饮水, 并排空尿液;灌注完毕后, 嘱患者在床上不断变换体位, 让药物在膀胱黏膜均匀分布, 保留2h;灌注后可能有下腹及尿道不适, 这和反复插尿管及药物刺激有关, 予以解释[1]。
3.2.4 并发症的护理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和膀胱痉挛。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创伤引起。表现为血尿。一般较轻, 呈淡红色, 无需做特殊处理。如发现持续血尿或血尿加重, 则嘱患者卧床休息, 并报告医师,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等。膀胱痉挛的原因主要有手术创伤、气囊导尿管对膀胱的刺激。据文献报道, 膀胱及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可达40%~50%[2]。表现为膀胱胀满感、排尿感、膀胱痉挛性痛。此时, 对患者进行解释、安慰, 遵医嘱静脉滴注654-2或用2%利多卡因10mL加入500mL冲洗液内滴入膀胱。
3.2.5 出院指导
患者拟出院时, 要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交代出院后注意多饮水,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 不干重体力活, 定期到医院灌注药物, 以及定期复查, 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4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慢性增生性疾病, 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女性疾病。据文献报道, 腺性膀胱炎中伴有女性尿道异常的妇女占27.4%[3]。治疗本病的手术方法有多种, 本组采用的经尿道电切汽化术+膀胱颈切开术+尿道外口整形术治疗, 创伤小、手术时间短, 对腺性膀胱炎复发的预防效果明显。护理上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 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袁桂平, 刘桂英, 陈红波, 等.腺性膀胱炎治疗的全程护理[J].现代护理, 2006, 12 (26) 2490-2491.
[2]孙绪杰, 李桂云.消炎痛栓直肠给药治疗膀胱痉挛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4) :27.
女性原发性尿道癌8例报告 篇10
1临床资料
8例, 年龄45~81岁, 平均61岁, 其中70岁以上3例。均有尿道口肿物, 其中1例81岁者肿物达5cm×5cm, 呈菜花样。有尿频2例、尿道痛1例, 尿道流血及血尿4例。排尿困难1例。肿痛位于远端尿道6例, 近端尿道2例。其中行部份尿道切除术3例、根治性全尿道切除加尿流改道术1例、单纯行膀胱造瘘术1例、单纯放疗2例, 拒绝治疗1例。病理检查:腺癌1例、鳞癌7例。根据病变浸润和扩散部位分期:B期7例, C期1例。随访:手术治疗5例, 术后生存5年1例、生存6年1例、生存8年1例、生存2年1例、1例术后1个月正在治疗观察中。单纯放疗2例, 均在1年内死亡。1例未经任何治疗者失访。
2讨论
临床上原发性女性尿道癌少见, 但其发生率高于男性。1980年Levine[1]统计男性尿道癌400多例、女性尿道癌1000多例。Salier收集了324例女性尿道癌, 鳞癌占67%, 移行细胞癌14%。
女性尿道癌可发生于尿道任何部位, 但半数以上位于尿道下段 (远端) 及尿道外口[2]。尿道癌多由尿道浅层向深层浸润, 临床上根据其浸润程度及有无转移将女性尿道癌分为5期:O期、A期、B期 (病变已达肌层) 、C期 (病变已达尿道周围器官) 、D期 (转移) 。本文报道8例中仅1例达到C期, 这与本报道患者预后较好有关。
女性尿道癌病因尚未明确, 其发病可能与不良卫生习惯, 局部慢性炎症刺激及尿道狭窄等因素有关。女性尿道癌常见病状为尿道流血、血尿、尿道口肿物。下段尿道癌多为鳞状细胞癌、发现早, 多向腹股沟转移, 预后较好;上段尿道癌多为移行细胞癌, 发现晚, 多向盆腔转移, 预后差;腺癌预后亦较差。早期近端尿道病变常须依赖尿道造影及尿道镜检查才能作出明确诊断。女性远侧端尿道癌早期必须与尿道肉阜鉴别, 大部分女性尿道肉阜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出血, 排尿时局部有烧灼感, 性交时疼痛, 有较明显的间断发生的尿频, 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排尿不尽等症状, 发病时间较长。而尿道癌一般无痛, 肿痛硬, 被浸润的尿道组织增粗变硬。因而多数学者认为尿道肉阜应常规作病理组织学检查以除外尿道癌。本组1例81岁患者3年前发现尿道口肿物, 当时劝其手术, 病检, 但本人及家属均以年事高为理由拒绝手术, 病后1年在外院电灼, 未做病理检查, 之后肿物发展极快, 尿道口肿物已达5 cm×5cm, 幸运的是术前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 CT未发现盆腔淋巴结肿大, 术中证实为尿道远端肿瘤, 行尿道局部切除术, 现嘱其术后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 正在观察治疗中。
有学者认为[1], 早期尿道下段癌未浸及尿道周围组织可行尿道部分切除术;上段尿道癌局限而无转移, 或下段癌已浸及至中段尿道者, 可行尿道全切术。多数学者认为对早期尿道癌单纯放疗可达治疗目的。Salier等报道早期尿道癌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达60%~80%。尿道癌如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一般为癌转移所致, 需做淋巴结活检和淋巴结清扫术。术前辅以一定剂量放射对术后患者生存率有一定帮助[2]。Levine报道女性尿道近端癌5年生存率为10%, 远端尿道癌50%。我们认为只有早期诊断才能改善预后, 提高生存率。
摘要:本文报道女性尿道癌8例, 对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女性尿道癌,尿道切除术,放疗
参考文献
[1]Levine RL.Urethral cancer[J].Cancer, 1980, 45: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