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精神

2024-09-24

教学精神(精选12篇)

教学精神 篇1

现代医学价值系统是涵盖科技理性、人文理性价值的统一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整个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学教育中, 加强人文教育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融汇了古代文、史、地、哲、医等知识, 在历代医家中涌现出很多具有广阔人文眼光的名医大家。在中医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 适时地融入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名人典故和名人话语, 这对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医学的人文属性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科学, 更是人学, 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最好结合点, 因此医学是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 又有人文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祖国医学在千百年来的医学实践中,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理论及其思维方法有着极其珍贵的科学价值。中医药的一些优势和特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 也成为生命科学的巨大财富之一。如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天人观, 重视“心身合一”的心身观。而现代医学在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后, 也认识到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明显缺陷, 它汲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提出了与中医理论相吻合的“环境-社会-心理-生物-人伦”等多元的医学模式。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与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不谋而合。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很快被全世界医学广泛接受和应用。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 认为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活者, 而且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自20世纪70年代起, 国外部分医学院将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中, 形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三者并重的模式。

西方曾有大样本调查证实, 大约25%的患者在只是“单一”地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细心关怀后, 病情便有了很大好转。因此, 倾听、沟通、洽谈、关注, 应该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美国著名的医学家托马斯认为, 要成为一名真正杰出的医生, 不仅要有学术和医术上的造诣, 更应该有深刻的睿智、广阔的人文视野和丰富的同情心。诺贝尔物理得主费因曼也说, 科学这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 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 究竟打开那一扇门则有赖于人文指导, 医学要真正造福于人类, 必须具备人文品格,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就是这个意思[1]。

2 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然而, 在实践中人们却发现, 实现这种理想的融合并非易事, 至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们面临的将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不断冲突。目前,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一些人对技术和金钱的崇拜, 使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冲击。片面强调医疗技术化使得医生和病人的近距离接触被复杂的机器所取代, 医患之间没有交流, 病人成了一个号码, 出现了治病不治人的现象;而医疗商业化使得治病认钱不认人, 把病人看作是消费的主体, 病人到医院来是消费的, 医院、制药商和广告商组成利益共同体, 诱导医疗消费, 导致医学的边界无限扩张, 医疗负担加重。现阶段医疗市场的客观现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医学生的价值取向。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重建医学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关键一环[2]。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 人文教育也显得滞后。在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中, 绝大多数都是专业课程, 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较少, 而且教师和学生也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医疗技术的学习上, 也常常偏废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医学生而言, 医学教育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起来, 将医学生培养成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尊重人类、尊重生命、富有爱心, 体恤民情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健康守护者。

3 在中医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3.1 中医学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融汇了古代文、史、地、哲、医等知识。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 即要爱别人, 要同情别人。祖国医学素有“先知儒理, 然后知医理”的古训, 这是重视医术和人文精神交融的祖训。中国是文明古国, 其悠久的人文传统培育出许多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的名医大家[3,4]。

一心一意为病人解除痛苦。汉代医家董奉, 居住庐山, 治病不取报酬, 但要求患重病者愈后种杏五株, 患小病者愈后种杏一株, 数年后, 杏林蔚然而成, 董奉又将杏子兑换粮食救济穷人, 由此道出“庐山杏林”, 成为后人赞颂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的医界美谈。

唐代孙思邈, 学识渊博, 道德高尚, 他曾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踰于此。”他经历了隋唐二朝。朝廷授官给他, 他都拒绝了。

《医境》中记载名医朱丹溪“弃举子业而致力于医, 迎候者无虚日, 无不即往, 虽雨雪载道, 亦不为止。仆夫告俌 (疲劳之意) , 谕之曰:“疾者度月如岁, 而自逸耶!”真是急病人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的光辉典范啊!

名医扁鹊, 治病以百姓之急为急, 以百姓之想为想, 他“过邯郸, 闻贵夫人, 即为带下医, 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 即为耳目痹医……随俗为变。”

尊重同道, 诚恳谨慎。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夫为医之法, 不得多语调笑, 谈虐喧哗, 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诋毁诸医, 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 则昂头载面, 而有自许之貌, 谓天下无双, 此医人之膏肓也。”不但说明了医生服务态度的重要, 也指出了医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德。孙思邈指出, 医生在病人面前毁谤同道, 抬高自己, 打击别人, 是非常要不得的, 这非但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 只能降低自己的威望。

医生的语言、态度影响医疗效果。祖国医学的许多著作也极力主张对待病人的语言和态度必须和蔼温顺, 要善于体贴病人, 同情病人, 并提出切忌在病人面前有丝毫紧张忧愁的表现, 以免给病人留下不良的暗示。同时, 还提出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用浅显的道理来消除其思想上对疾病或手术等所产生的顾虑和恐惧。《灵枢.师传》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五道之人, 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告之以其败”是指出疾病之所在及其危害, 使病人认真对待疾病;“语之以其善”是安慰病人, 指出只要病人与医生配合, 治疗得当, 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是告诉病人如何调养, 让病人遵照医生治疗措施行事;“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的忧愁和烦恼, 紧张恐惧。他还告诫我们, 即使对于那些脾气不好的, 随心所欲, 不遵守医嘱的病人, 也应以诚挚的态度, 进行规劝说服。可见古人对于解决病人的思想和情绪问题是如何重视, 想得是如何周到啊!

把病人当作亲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就有一段感人的论述, 至今仍激励着医学工作者,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这种春风般的亲人似的关怀, 迸发出人性美的绚丽光彩。

3.2 结合现代医家的人文精神

反思人类医学史, 古今中外医家历来重视医德教育, 德为医之先, 德为医之本。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他的医学的誓言充分体现着人文色彩。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医者:①对知识传授者常怀感激;②以病人利益为重;③不利用职业做缺德事情;④严守职业秘密。时至今日希波克拉底誓言仍然影响着医学界, 作为医学职业道德的圣典。

不久前媒体曾报道, 有一名患者辗转多次找到裘法祖教授看病, 裘老只是亲手给病人摸了摸肚子便深深获得了病人的充分信任。这件事使裘老感慨不已。原来这名病人看过多位医生, 甚至专家教授, 无一例外的都是仪器检查、抽血化验。其实技术再发达、仪器再先进, 病人仍然需要那种给人以希望的温柔的触摸, 那种无所不包的从容的交谈, 那种春风化雨般的亲和态度。

全国劳模华山医院著名的手外科顾玉东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对病人如亲人般的关怀, 提出“把病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感动了无数的病人和家属。

“驴背医生”姜万富, 他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新疆高原牧区, 一个人、一个药箱、一头驴, 在平均海拔3, 000多米的高原牧场, 他用全部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 历尽艰险, 呵护着当地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巍巍昆仑山深处默默行走了43年, 被维吾尔族老乡由衷地称为真正的“大医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挖掘祖国医学丰富的人文精神, 并博采古今, “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海洋, 也是人文素质升华的殿堂, 古今中外高尚的医家都是教师的教学素材。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整合这些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芒的名医典故和名医话语, 要比单独讲授人文社会科学教程生动得多, 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合格医学人才。

摘要: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教师在传授中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同时也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这对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教学,人文精神,医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杰红.以素质为本位的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2) :197-198

[2]赵瑛.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J].中医教育, 2001 (6) :50-52.

[3]倪建俐.浅议中医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5) :994-995.

[4]倪建俐.中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3) :462-464.

教学精神 篇2

红旗镇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2013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

工作计划 自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在我校开展实施以来,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庆办发〔2012〕41号文件精神,对于新一年的工作,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深入实施

1.科学组织,确保开学前系列保障工作到位。为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顺利进入课堂,开学初,要求各班认真做好学习准备。

2.加强领导,重视推进,使专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今年将不定期深入各班级检查专项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3.建立学校每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工作例会制度。通过例会,促进总结和反思,挖掘亮点、树立典型、彰显特色,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工作的开展收到实效。

二、不断创新载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站稳校园环境、宣传板报、校园广播三个阵地,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阵地一:校园环境

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巧妙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于无声处育人。要求各班在教室或走廊张贴铁人雕像、纪念馆等

图片或相关书画作品,在校园内悬挂横幅标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2)阵地二:宣传板报

充分发挥宣传板报的宣传作用,在校园宣传栏中辟建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栏。

(3)阵地三:校园广播

利用校园广播在课间播放油田歌曲、讲述创业故事、介绍英雄事迹,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学生游戏、休息中根植于心,根植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通过升旗仪式、演讲、书画展等各类比赛、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特色办学等渠道,大力宣传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1)渠道一:升旗仪式

要求举行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利用升国旗的庄严仪式,号召学生真正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铭记于心,刻苦学习,为祖国、为大庆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渠道三:演讲、书画展系列比赛

要求各校通过演讲、书画展、知识竞赛等形式,了解大庆历史,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4)渠道四:班团队活动

以常规的班团队活动为主要渠道,使学生深刻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精髓。

(5)渠道五: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倡导广大师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对公共设施进行环境卫生清理,通过身临其境、亲身体验,进一步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传承与实际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6)渠道六:学科渗透

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题教育内涵渗透到其他学科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如在音乐课,开展学唱经典石油会战歌曲,班级课前准备时共同唱响石油红歌。如把以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内容的手抄报、书法绘画展等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学精神 篇3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正在逐步回归,科学主义亦是语文教育所极力避免的。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科学题材的文章,就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来说吧,五篇文章,体裁各异、纵贯古今、横穿中外,既有《化石吟》这样的现代诗,又有《看云识天气》这类严谨的说明文;既有《月亮上的足迹》这样的时文,又有蒲松龄的《山市》这样的文言散文;更不乏来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科学美文——《绿色蝈蝈》。不论文体、国度、年代,这些课文都指向“科学”二字,单元说明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面对这类课文,在语文教育大举人文旗帜的时候,我们的立场怎样,我们要怎样设置教学目的、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又该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呢?

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向

我觉得要弄清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第一,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其一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二是指“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第二,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由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知识是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注重对人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张扬科学精神,在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是大写的人文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语文教育只会陷入狭隘的语言文字教育中,只会让我们的语文教育重新走上古代私塾教育的老路。

培养科学精神,不是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那只是科学精神的浅层含义,培养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敬畏之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格物这功只能在身心做”

我们不应因为张扬人文精神就反对理性剖解和抽象,更不应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相反我们更提倡持有科学态度、理性态度。在教授科学类课文时,我们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使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另外语言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滨田正秀《文艺学概念》)。所以在处理这类文章同时也不应忘记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不要将这类课文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等,而应上成张扬科学精神而满含语文味的语文课。

1.科学态度——寓于语言细节和故事中。科学态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从事科技活动的强有力的保障。它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肃认真、意志顽强、勇于创新等品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就必须好好利用好课程资源,注意挖掘细节,挖掘作家资源。科学类作品的语言自有它严谨的特性,而且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能为科学态度现身说法。于是利用好语言资源、作者资源,科学态度的培养便能在语言细节的赏析和背景故事的呈现中实现。

比如领会《看云识天气》中大量的限定性词语“往往”、“常常”等 ,《月亮上的足迹》中作者不胜其烦地出示各种数字,这些鲜明的特点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特点,同时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细节正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资源,要让学生在细心揣摩的基础上感知严谨的科学态度。

2.科学知识——再现在教学情境中。科学类的课文中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我讨论的这一单元中的海市蜃楼、蝈蝈的习性、探月过程等,很多知识应该说是比较深奥的,而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是语文教学中附带产生的,但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必然会了解到的。因此李吉林提倡的“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是较有帮助的理论。所以作为语文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学习应更多的成为一种情境,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情境,如《化石吟》对化石的了解,教师一般通过出示图片,展示示意图来向学生展示化石的形成过程,但这一切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的含义。

3.科学方法——形成于多元对话中。科学的方法能迅速帮助人们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用于观察,则全面而系统;用于记忆,能高效而持久;用于推理,严密而迅速;用于想象,丰富而合理。科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旧方法,发现新方法。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创造发明也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语文课堂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途径就在于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中。课文本身就包含着作者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而学生想要获取科学知识,必然要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文本中的作者交流才能得以实现。在对话中了解作者的研究路数、了解该如何去研究文章,而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离不开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及时评点。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过程,要教出语文味,学出语文味,重点还是在于“身心做”。

大学教学伦理精神探析 篇4

一、何谓教学的伦理精神

理解“伦理精神”的涵义应该结合“伦理”和“精神”各自的内涵与本质及其统一关系来进行。在中国文化体系中, “伦”即人伦, 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理”即条理, 指客观规则, “伦理”指调整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的客观规范。伦理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道德是一个与伦理很相近的词, 通常情况下二者是通用的, 但与伦理相比, 道德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 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法[2] 。伦理和道德的共同旨趣都是对善的追求。在本文中, 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具有相似性,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所以探讨教学的伦理性就是为了确保教学具有道德性, 成为一项合乎道德的、善的活动。

关于“精神”, 《辞海》中有五种解释: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指神态、心神的集中和指向程度;三是指精力、活力;四是指神采、韵味;五是指内容的实质。可见, “精神”所指的对象既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事物。王坤庆教授在《精神与教育》中指出, 精神主要指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 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以及发展过程的理想归属[3] 。其中“发展过程的理想归属”实际上表明“精神”往往是人和事物所认同、崇尚的某种信念或价值取向。基于此, 我们认为, 大学教学的伦理精神是指大学教学在追求自身道德性的过程中秉承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 我国教学领域不乏伦理规范, 但是它们却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对伦理规范蕴涵的价值以及教学基本价值取向的理解和把握, 也就是缺乏对教学伦理精神的把握。德国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能成其为教育, 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4] 在一定意义上, 教学伦理精神就是教学的信仰, 它对教学发挥宏观和根本的指导作用, 它的缺失或定位不当将从根本上影响教学善的实现。所以, 追求教学的善, 建构教学伦理首先应该确立教学的伦理精神。

二、人与大学:确立教学伦理精神的根本依据

探讨大学教学伦理精神的前提是承认教学具有伦理性。教学的伦理精神也是教学伦理内涵的表现之一。因此, 必须追问大学教学的伦理性根源, 即教学为何具有伦理性, 这将为伦理精神的确立提供基本的依据。分析大学教学的伦理性, 自然需要溯源于教学的伦理性。

第一, 教学是推动生命个体自主发展的活动

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具有丰富发展可能性的个体, 其根本使命就是促使个体获得知识、能力与人格上的发展与完善, 最终展现为精神的发展与完善, 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4] 。所以, 缺乏人文关照, 单纯致力于教授知识、训练技能、强制灌输价值观的活动是不道德的。同时, 教学是建立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 而这集中展现为教学引起个体的学习意愿与行为。因为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只有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教才是教学, 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在于引起或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在这个意义上, 忽视、压抑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是不道德的。因此, 教学的道德性之一在于它是推动个体自主发展的活动。

对于大学教学而言, 一方面它所面对的个体具有更强的自我发展意识与主体性, 因此它更加注重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更侧重激发学生的理解, 发展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尤其是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另一方面大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 但是教学的精神内涵和学生的精神发展依然重要, 因为除了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外, 大学的任务还包括教育与培养、生命的精神交往和学术[4] 。单纯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的大学教学是缺乏生命关怀的, 是不道德的。

第二, 教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

学校教学是发生在社会背景中的活动,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为教学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 即教学促使个体养成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 内化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成为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其次, 教学内容或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渗透社会的发展要求, 实现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新。再次, 教学交往是一种社会交往。在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依存。这既有利于教学本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

大学教学的社会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 大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 因此大学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兼具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人;大学敏锐、理性地应对社会之于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吸收科学的新进展;大学师生交往的平等性和相对独立性增强, 教师在发挥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批判职责的同时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

第三, 教学维持自身的存在需要其具备伦理性

学校教学是应对人类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实践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的存在和发展必定有其“道德理由”作为内在支撑, 否则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将受到质疑。诚如布朗在分析教育的道德性时指出的:“它 (指教育) 是道德的, 因为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活动, 它包含着对他人利益的实践关怀。”[7] 教学的实践关怀体现在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上, 这也是教学的伦理承诺。另一方面, 教育本身具有道德性, 这是判断一种活动何以为教育活动的依据之一。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铸就或体现教育道德性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意义上, 教学必须具有道德性, 才能保证教育的道德性, 才能确保自身的存在。正因此, 赫尔巴特将伦理学作为建构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大学是追求知识创新, 崇尚学术自由的场所, 大学教学自然要体现和维护学术自由。丢弃这一点, 大学教学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将失去“大学”色彩, 大学教学的基本品格和道德性也无从谈起。所以, 从教学确立自身存在的角度看, 大学教学的伦理性在于对大学的基本精神——学术自由的维护和推动。

综合而言, 教学的伦理性根源于生命性、社会性和自身规定性。这同时蕴涵了影响教学伦理性的三个因素, 即人、社会与教学。就“教学”而言, 其实真正影响教学伦理性的是教学所属的不同教育层次和类型, 如中小学教学、大学教学、职业教育中的教学等。这样, 影响大学教学伦理性的因素就是人、社会与大学。

通常, 人与社会在大学教学发展中占据的地位不同, 教学会呈现出不同的伦理形态, 即注重个体的伦理形态与注重社会的伦理形态。但是, 深入分析, 不难发现其实“大学”这一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甚至根本的作用。大学的发展理念与基本精神规定了教学的具体表现, 也决定了教学伦理性的总体特征。当大学推崇认识论的哲学观, 即以“闲逸好奇”的精神追求知识为价值取向时, 教学就主要显现出注重个体的伦理形态, 而当大学推崇政治论的哲学观, 即以社会或国家的需要展开知识探求为价值取向时, 教学则主要显现出注重社会的伦理形态。而且“大学”对教学伦理性的影响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渗入到人与社会的因素中的, 并通过它们展示出来。同样, “社会”因素对大学教学伦理性的影响也主要呈现或凝结在学生即人这一因素上。这样, 影响大学教学伦理性的因素就可以归结为人与大学。由此, 确立大学教学伦理精神的核心依据就是人与大学。

三、人道主义精神与理性精神:

大学教学的伦理精神

从人与大学的角度考虑, 我们认为大学教学应该确立人道主义与理性的伦理精神。

人道主义通常指一切强调人的地位、尊重人的需要、重视人的价值, 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价值体系。因此, 从“人”的角度看, 教学必须确立人道主义精神。事实上, “人道主义是人类道德进步的尺度, 没有人道主义, 就没有道德”[8] 。讨论教学伦理问题离不开人道主义。教学的人道主义精神既指教学的发展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尊重人的需要, 提升人的价值, 也指教学培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个体, 即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等怀有正确的认识, 对他人、社会和世界具有实践关怀的热情、责任与能力的人。具体而言, 大学教学的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与权利。

大学教学具有专业性, 培养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 大学教学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养为宗旨, 还是以增强人的职业生存机会与能力为宗旨?以往大学比较看重后者, 专业教育所占的比重较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知识人”或“半人”形象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凸显就是对大学偏重科学精神, 专注于培养专门人才的价值取向的纠正。

所以, 大学教学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 从“人”的理想状态或形象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致力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是知识、能力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 是追求精神丰满的人。这一点已经逐渐被世界很多大学所接受并纳入教育目标之中, 如美国哈佛大学从六个方面确立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新知识或思想的人;二是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现有的知识和理论;三是使学生能够发展多种技能,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四是培养学生的适应性,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能够调整自我;五是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培养审美情趣;六是培养学生对道德的判断能力, 学会理性选择。当今, 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力推行, 也反映了大学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关照, 凸显了人道关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增快以及复杂性的增强, 现代大学教学更应该“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 尊重人的个性和自主性, 尊重人的整体性和真实性, 从而生动、活泼、有效地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整体要求, 促进个人全面提高素质, 形成完整的个性”[9] 。

除了专业性, 大学教学不同于一般教学的地方还在于, 它面对的是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的学生群体, 他们期待发挥受教育的主体性, 期待获得自主的发展。所以, 大学教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还表现为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与权利。曾任柏林大学校长的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就曾指出, 教育首先是培养人, 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 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 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 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 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10] 。事实上, 学习自由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学术自由的表现之一。一般来说, 学习自由指“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 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 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力, 在教育管理上参与评议的权力”[11] 。正是基于这一点, 大学越来越注重设置比例较高的选修课程, 注重教学的探究性以及允许学生参与科研。始于柏林大学的“习明纳” (Seminar, 又译“研讨班”) 就是较早体现大学尊重学生学习自由的例子。为此, 大学与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即应该认识到大学传授的知识不是永恒的, 而是变化的;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 也是研究者, 他们所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知识探索并学会探索知识的过程。

理性通常指人的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或活动, 在此基础上延伸为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但是, 不论是作为思维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能力, 理性均呈现出如下特征, 即经过逻辑思考和分析, 对事物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 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用以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对于教学而言, 石中英教授认为, 教学的理性化是指这样一种思维过程:借助于经过严格定义的概念或范畴, 对于种种的教学观念、制度、行为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配置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批判与重构,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非理性成分的过程及其结果, 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理性的思考或探险活动[12] 。可见, 教学理性的目的或宗旨就是促使教学不断反思和追求其质的规定性或把握自身的基本品质。这对于教学在复杂的影响因素和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伦理性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大学教学的第二个伦理精神就是理性精神。它将有助于大学审视和保持自身的本质与追求, 诚如有学者所言:“大学不能遗世独立, 但却应该有它们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13] 具体而言, 大学教学的理性精神主要表现为坚守学术追求的精神与批判精神。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 这一精神还包含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学术追求。相比之下, 学术追求的精神对于大学更为重要, 因为大学乃是研究高深学问, 进行知识创新的场所, 只有崇尚学术追求, 学术自由才有根基。学术追求不仅意味大学要进行高深知识的探究和创新, 更意味着大学和学者要对学术形成信仰和崇拜, 换句话说, 只有以信仰和崇拜的心境和精神对待学术, 学术的目的才是高尚的, 而不是功利的, 学术活动才具有灵魂。当今“大学精神”日益受到公众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中的学术研究活动越来越充斥功利色彩, 学术道德问题备受关注也是因为学者的造假行为玷污了学术追求的崇高品质。因此, 大学教学必须贯彻学术追求的精神。

学术追求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为教学具有探究性。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产生理智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意识,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体悟知识与科学研究的乐趣和目的性价值;其二指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使其具备怀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今美国大学在通识课程中非常注重方法论或思维方式领域的内容, 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运用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高峰体验课程等, 都是对教学的学术追求精神的践行。

此外, 贯彻学术追求的精神同时意味着大学要尊重和发挥教师的教学自由。因为教师只有发挥教学自由, 教学的探究性才能得以确保。事实上, 教学自由也是学术自由的构成之一。教学自由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 如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权利, 展开教学评价的权利等。除此, 教学自由还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12] 。这表明, 一方面大学要减少阻碍教师行使教学自由的不合理的行政规定, 增加对教学的科学和弹性管理;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教学, 积极行使教学自由, 精心设计教学, 渗透学术研究成果, 积极指导学生学习, 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但需要注意, 教学自由是以学生的综合发展, 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自由与权利为前提的。忽略这一点, 教学自由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进行学术追求大学必须坚守批判精神, 只有批判才有创新, 才有学术发展。批判精神也是大学处理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必需。所以, 大学的批判精神既包括学术批判也包括社会批判, 后者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大学必须在面对和合理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学术追求的品质, 求取发展。换句话说, 大学不是社会的追随者或附属者而应该是社会精神的引导者和批判者。诚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 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 (wants) , 而是社会所需要的 (need) 。”[15]

反映在教学上, 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体现为大学要理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或课程, 在顾及“职业性”或“实用性”的同时坚守和加强“学术性”和“教育性”。其次, 教学要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理性批判的态度和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以责任感激发批判精神。再次, 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 允许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并存, 鼓励学生展开质疑、分析和重构, 鼓励其产生新的思想。最后, 教师要具备理性批判的能力, 能展开自我反思和批判, 能坚守学术追求的精神, 能根据大学的精神调整教学目标, 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整理和传递文化, 更能理性地批判社会上的各种思想观念与行为, 发挥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批判职责。

大学教学的伦理精神会因时代和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 但基于对人和大学的认识, 它始终有着恒久不变的内涵和主题。正因此, 探讨大学教学的伦理精神才能使教学坚定地守护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文化资源和精神传统, 才能对大学发挥规范和检讨的作用, 守护大学的基本品格与精神。

摘要:在大众化背景下, 大学教学质量提高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论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何, 整体而言大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伦理道德基础上。因此, 探讨大学教学的伦理精神就非常重要, 它将为大学改革把握正确的方向与坚守自身的应有品质提供指导。在把握大学教学伦理性的基础上, 大学应该确立人道主义与理性的教学伦理精神。

关键词:大学教学,伦理精神,人道主义,理性

参考文献

[1][加]迈克.富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 译)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32.

[2]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

[3]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4-15.

[4][5][6][德]雅斯贝尔斯 (邹进, 译) .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44.4.149.

[7]Les Brown.Justice Morality and Education:A New Focus in Ethicsin Education[M].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5:p70.

[8]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311.

[9]王本陆.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163.

[10]孙兆泽.大学理性之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0) .

[11]王恩华.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J].江苏高教, 2003, (5) .

[12][1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23-224.278.

[13]金耀基.大学的理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22-23.

《发问的精神》教学方案 篇5

一.预习(自习时完成)

1.阅读课文,查工具书,解释课文词语。

2.思考阅读提纲的编写。

二.新课导入

l..总结前课“所学”,引入新课学习。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启凡(1913-1986),原名贾必陶。湖南人,长期担任编辑工作。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发问的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篇。从课文有关语句可知本文是作者当年专门为中学生写的。

3.学习提示:

学习本文引出论题后,先从正面论证自己论点正确,又从反面阐述相反的观点不正确的写法;学习本文在正面论证过程中列举事例,归纳出论点,反面论证过程中讲述道理,逐层递进的方法

三.学习活动(一)

1.说说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默读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部分(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

第一层(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第二层(5~8段):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的精神的可贵。

第三层(9段):小结,强调人要求知识、明道理,不能不勤于发问。

第三部分(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

第一层(l0段):提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

第二层(11~13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

第三层(14段):小结,再次强调要能发问,勤发问。

四.学习活动(二)

请同学们从第一部分中提出一个“问题”并请一同学作答。如:

1.第2段用了一个比喻,把什么比作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把什么比作钥匙?

2.运用比喻来说理有什么好处?

五.学习活动(三)

依次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第二部分举了哪些事例论证正面论点的?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

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事例。

3.第9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能否改成“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或别的称谓呢?

*深层探讨

第二部分似乎在论证和用词上有不妥这处,你敢“怀疑”和“发问”吗?如:

1.你觉得课文第2部分选用这四个例子是否很妥贴?为什么?

(如果不能,你能为课文补充今人好问的例子吗?)

2.文中用了“蒙受”一词,你认为妥帖吗?

六.小结

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讲道理,设比喻,引出“发问的精神”的论题,接着第二部分列举了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正面论点:“发问精神的可贵”。既然如此,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敢于怀疑,大胆发问。

★ 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 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 三才见精神谈语文论文

★ 《夸父追日》语文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吹泡泡》语文教案

★ 《早》语文教案

★ 猫语文教案

科学教学与创新精神培养 篇6

【关键词】设置情境 引发质疑 启发思路 引导探索 引导研讨 得出结论 综合评价 形成概念 联系生活 指导应用

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索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进取的百折不饶的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把握这一时机,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设置情境,引发质疑;启发思路,引导探索;引导研讨,得出结论;综合评价,形成概念;联系生活,指导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设置情境,引发质疑。

即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一个人优良创造品质的具体表现。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教师就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般可采取试验、观察、交流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教学《浮与沉》一课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来亲自用手按一按放入水中的易浮物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放开手时被按入水中的物体会出现什么现象?从而得出:“浸在水里的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我提出: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怎样做才不会下沉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捏成船型或碗型、放在能上浮的物体上、裹住能浮上来的物体、捏成空心球等。并实验验证。这样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说之有理,言之有据,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能牢固掌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学生创新精神才得以升华。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善思爱问的科学品质。

二、启发思路,引导探索。

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自己设计探究程序获得有关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善于设计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走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

在引导学生自行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一般可先提出启发性问题,先从验证试验入手,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试验设计。

例如:教学《生物的启示》一课时,其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人类在生物的启发下进行的创造发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培养学生依据生物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小发明的习惯和能力。于是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明白了鲁班在带锯齿的茅草叶的启发下发明了锯子--------等实例,然后说明人类的许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就是得到了生物的启示,除书中的实例外,你还有其他设想吗?于是学生情绪高涨,大胆想象,利用绿叶光合作用制作人工食粮,根据两系动物特性制造水陆两用机器-----,更有许多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将生活中的许多革新技术来推测受到何种生物的启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强烈地好奇心,是培养创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三、引导研讨,形成结论。

引导研讨是指教师启发学生在已掌握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研讨,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结论。引导学生自行得出结论,揭示规律的过程实质上是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探索大自然奥秘中得出结论,发现规律。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充分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做到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汇报中相互矛盾的看法,引导他们共同研讨,逐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最终获得结论。

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首先演示一下通电情况下有磁性的磁铁,通过观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构造是线圈和铁心,进行让学生猜想:怎样增大电磁铁的磁力?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最后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1、增加线圈的匝数;2、增加电池的个数;3、减少线圈的匝数;4、减少电池大个数。此时,教师并给与肯定或否定,继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自主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样,学生既轻松地掌握了本科的教学要求,更为今后的科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观察与猜想,提出问题的的过程,鼓励学生的各种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综合评价,形成概念。

在学生操作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看到的现象,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适时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大家操作结论的共同点,评价、确定、达成共识,形成概念。如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学生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样的方法得出煤油、酒精、牛奶、桔汁等都有其性质,从而综合评价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声音的传播》实验中,通过不同物质的振动,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结论。

五、联系生活,指导应用。

教师有目的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以达到扩展所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一般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

1、让学生应用新知揭示生活实际现象。为了巩固新知,进一步培养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投影、录像等手段展示生活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现象,让学生判断、分析、说明。

2、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由知道到会应用,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让他们当堂应用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还可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教学精神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精神”教学

有人作过这样的调查“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结果位居第一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大学教师、更不是哪位名人, 而是中学老师, 尤其是语文老师。这个结果说明了几百万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培养新一代、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伟大工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民族要想在当今的世界上立足并发展, 必须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如没有自己的文化精神, 迟早要被吞噬掉。因此, 中学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 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

而随着普高 (普通高校) 热的升温、职教的滑坡, 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 为了维持生存,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于是就出现只要有人报名, 就会被录取的现状。因此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有待提高的学生就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分。并且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这就造成现阶段职校生的整体素质下滑, 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出现问题, 可以说现在的职校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因此, 新时代背景下的职校语文教师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 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渗入“精神教学”。尽量把这一特殊群体的精、气、神最大限度地提起来, 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的精神, 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它有人文, 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 陈旭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如讲授梁实秋的《雅舍》, 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在抗战中对生活环境无可奈何的自我调侃, 以及作者开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趣。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的价值、命运, 以及讨论人在逆境中如何自处等问题。从而明白在现实生活中, 人心中要有精神支撑, 身上要有点文化底气, 才能在苦涩的物质条件下开掘精神生活的谐趣之泉。又如讲授张中行的《自我》, 让学生明白人都有差异, 从自我说, 是生来就受“天命之谓性”的制约, 因此只能“求以人力补天然”这个道理。并且明白“顺应、自知、珍重、超脱”这一弥补先天不足的原则。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该如何去弥补?如何维护自身的尊严和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审美精神

审美是一种情感体验, 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审美活动过程。从审美的客体讲, 现行教材中包含了众多审美因素, 如小说中的主题、形象, 散文中的语言、画面, 诗歌中的意境、意象, 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 还有文章的构思美、立意美、结构美、情感美等, 这些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从审美主体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伴随着审美心理活动, 如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绪等。从课堂美的创造主体讲, 教师授课讲究教学艺术, 即教学活动具有可欣赏性、创造性和个性, 这些都属于教学的审美范畴。因此, 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在审美。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挖掘美、感悟美、接受美, 并通过审美的过程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最基本的情感是审美情感。爱美是人们的共性, 学生更是如此。只有语文教学充满了美感, 才会真正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用审美精神关照语文教学旨在把语文教学当作一个审美的整体加以感受, 用审美的精神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层次境界。

三、创新精神

21世纪需要的是开拓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 容易接受新事物, 勇于探索。针对这一特点, 老师要加以指点、引导, 让他们学会多元思维、求异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 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思想。老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优势, 从课文中设置思考点。比如, 学习小说单元, 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佛莱思节夫人把三万六千法郎还给路瓦栽夫人, 她能幸福吗?祥林嫂生活在当今社会, 她会怎样?蚂蚁爬墙, 爬了一段路程掉了下来, 接着再爬, 多次反复, 仍爬墙不辍, 这种精神值得称赞吗?这些问题,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其中有对社会的思索, 有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探讨, 有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辩证性。

四、爱国主义精神

文以载道, 语文教学不同于数、理、化、生教学, 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 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情感。因此, 语文教学应文道结合。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生搬硬套, 牵强附会贴标签, 也不是离开课文另搞一套, 文不载道。教师要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内蕴, 借题发挥, 因势利导, 要“于无声处”引起学生共鸣同识。例如:在教学《内蒙访古》时, 结合课文中对历史上民族矛盾的追述, 对民族之间往来的称颂, 诱发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早就交往密切, 即使在战争年代, 各民族人民仍然盼望民族之间加强友好往来, 今天更应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从而十分自然地进行了一次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教学《炉中煤》、《红烛》、《我爱这土地》时, 可以带领学生去感悟诗人在国难当头之际, 流露出来的对祖国炽热强烈而执着的忧患之情、热爱之情, 从而体悟到“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真谛。再如:教学《梦和泪》时, 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冰心:一位永远不失赤子之心, 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真、善、美理想;时刻不忘民族屈辱, 有着强烈爱憎情怀的爱国老人。再加上教师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 从而自然而然地诱发出学生的爱国精神。

作文教学的精神意识培养 篇8

一.守望理想的星空

作文教学是诗意的栖息, 是理想的构建, 是美好的幻化, 只有守望住理想的星空, 作文教学才能根植于生活, 寄托于精神。

作文的原点是生活, 当学生从生活中截取片断, 品味生活的原汁原味的时候, 作文就有了根基。作文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过分地“妄自菲薄”, 远离生活, 关闭了幼小心灵中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大门, 将作文虚幻化, 缺失生活情境, 远离生活的本原, 造成假大空。根治这一弊病, 就必须点燃生活激情, 引领孩子深入生活, 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 感触生活, 在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同时, 打开情感闸门, 让孩子们有一方理想的星空守望。

守望理想的星空, 回归生活的本原。孩子们的生活面不广, 生活体验不多, 生活视角不宽, 如此现状下的作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爱生活才能关注生活, 只有爱生活才能细察生活, 只有爱生活才能用心体验生活。作文教学需要这样的唤醒, 唤醒孩子对生活的情感, 让理想的星空中更多的是生活的美好, 只有这样, 孩子们的作文才能皈依生活的本原。课间转动在指间的笔, 上下翻飞, 姿态万千, 技艺娴熟, 这就是生活。《指间舞动的精灵》是在生活场景中艺术提炼并寄寓了理想的一篇作文, 描绘的正是孩子课间的生活体验, 感悟到的是课间的愉悦和幸福。

守望理想的星空, 触及心灵的深处。孩子的情感是丰富的, 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没有被生活磨削, 还不会隐藏, 但作文教学的强势要求, 入格训练, 让孩子的情感之花萎谢了, 甚至关闭了情感之门, 这样的精神意识的缺失, 让孩子的作文变得脸谱化, 失去了人性。谈到友爱就会借雨伞、修自行车;谈到亲情就会病中求医, 失去亲人;写到帮助就是遇到难题……如此多的失实生活在孩子们的作文中津津乐道, 百编不厌, 为什么?作文教学远离了孩子的情感深处, 没有情感的作文教学, 让孩子已经倦怠于精神意识, 麻木于生活的失真。只有放宽作文要求, 让孩子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 才能创造性地表达精神的追求。作文教学的一方星空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作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训练目标, 触及孩子的心灵深处, 孩子才能叙真事, 说真话, 抒真情。

守望理想的星空, 弘扬精神的传承。作文教学要求孩子能表达真情实感, 但孩子内心的精神世界常常被深深掩埋了, 有的虽然没有掩藏情感, 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健全, 导致作文立意出现精神的缺失。如何寻回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表达出全面而积极的精神追求, 作文教学需要担当起这一文化重任, 借助阅读, 引领孩子们的价值判断, 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精神传承中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在文化弘扬中守望理想的星空。作文的一方天空有了星星, 带着天使般的翅膀在星空中遨游, 一穹天宇, 星光灿烂。

《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 至大则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而不慊于心, 则馁矣。”“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种理想追求, 更是孟子追求一生的精神意识, 正是有了这样的“浩然之气”, 孟子的文章才有了充溢于天地之间的“至大则刚”。

守望理想星空, 认识生活之美, 触及心灵之善, 养浩然之气, 写出精神文章。

二.守望生命的清泉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需要“立诚”, 作文需要适应学生生活, 切近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 让学生觉得写作是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培植学生作文的“立诚”意识, 前提是确立孩子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尊重生活的本原。

守望生命的清泉, 尊重生活之真。如果将生活比作一泓清泉的话, 生命则是作文的精神源泉。尊重生命, 首要的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现实, 养成学生诚实的精神意识, 作文教学才能走上阳光正道。当教师慨叹学生的作文无滋无味的时候, 教师应该想到孩子生活的无滋无味, 孩子们常常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运动, 常常流连在电脑的虚幻世界中, 没有生活的情趣, 没有孩子之间的亲近, 没有同伴之间的游戏, 生活变得远离他人, 远离社会。作文常常表现为假、大、空。假, 脱离生活, 远离自己;大, 主题虚而空乏;空, 空洞无物, 缺少生活的情调。学生作文的如此现状, 要求作文教学正本清源, 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世界, 将孩子的生活变成五彩石, 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情调, 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守望生命的清泉, 享受生活之趣。作文教学需要引领学生观察、联想、想象生活, 享受趣味生活。观察, 能看到真实的生活;联想, 能将生活的积淀联系得更紧;想象, 能将生活的精彩涂抹得更美。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是解决学生作文远离生活、远离生命的重要方法。清代作家沈复在《幼时记趣》中寻得的就是这孩童般的美妙, 所以有着“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等等精彩的描绘, “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心描绘了百草园里春夏秋冬的生活乐趣, 如果没有童年充满乐趣的生活哪来这么形象的描绘, 生活的乐趣成为鲁迅先生写作的不竭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生活的真实中, 作文教学才能尊重学生的生命意识, 培养学生守望生活的清泉, 守望生命的一湾清流, 作文教学才能给学生精神的愉悦和生命的享受。

守望生命清泉, 尊重生活之真, 在生命的尊重中, 享受精神的愉悦, 守望生命的精彩。

三.守望精神的故园

语文教育应以语言为本, 文化为真, 将语言载体和文化精神两者有机融合。语言表达是作文教学的物质外壳, 文化承载是作文教学的精神内核, 只有守望精神的故园, 作文才能成为“经国之伟业, 不朽之盛事”。

鲁迅先生有这样一个观点:创作总根于爱。他用诗的激情表现了自我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在他的《雪》中以对朔方的雪在旋风中飞舞、奋进、旋转、升腾的蓬勃雄姿, 颂扬了民族独立向上的精魂, 而这种“雨的精魂”, 正是人的精魂, 是鲁迅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魂。鲁迅先生守望着民族精神的故园, 他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 在反动势力猖獗, 斗争形势极其严峻的背景下, 以不屈的升腾之意弘扬了民族精神, 张扬了自己特有的个性。鲁迅先生以笔为刀枪, 以文章唤起国人的精神觉醒, 塑造起中华之精神。

作文需要守望精神的故园, 只有从精神意识的高度来认识作文教学, 作文才能“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 (鲁迅语) 。语文教育家王尚文教授提出基础教育作文教学的三个阶段为: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 科学地从孩子的生理状态和精神意识等特征出发, 切合了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命个性, 赋予了学生应有的精神内涵。比如说初中阶段的率性写作, 依循少年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少年特性以及精神的需要、认识和欲望, 让学生在写作中率性地表达自我、探究生活, 真正回归到学生的精神故园。作文教学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精神意识的责任, 学生的精神世界需要借助阅读和写作来进行文化熏染,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熏染下, 在世界文化的浸染中, 写作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担当起时代赋予的文化重任。

培养学生精神意识不是一味地“怀想天空”, 也不是要求每一位考生都要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更不能让学生在象牙塔里去过自己所谓的“诗意的生活”, 从历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来看, 过多地脱离生活, 背弃学生的精神领域, 甚至错误地将精神游历等同于学生的精神意识的培养。每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 真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切身边, 心怀社会的作文题太少了, 而“怀想天空”“好奇心”这样的狭隘思维的高考题太多了。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他们”是一个正确的导向, 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他们”, 关心“他们”的生活, 尊重“他们”的生命。关注身边、关心生活、尊重生命, 这就是作文教学应该守望的精神故园。2009年的高考作文较多地注意了人文引领, 更多地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比如江苏卷的“品味时尚”, 较好地贴近了时代的发展, 从精神层面有一个深层的思考。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 更多地关切同时代者, 从精神责任的角度产生正确的思考, 这种精神意识从生活、社会、时代的角度进行认识, 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的建构, 承担起时代发展的重任。

守望精神的故园需要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认识世界不可能全部靠自己的亲身经历, 人生阅历更多是靠阅读来拓展, 古今中外, 文史哲算, 阅读能让人的精神发育成熟, 能让人的精神“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守望精神的故园需要写作, 作文是真实生活的记载, 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是鲜活生命的转化, 是完整人格的再现, 是精神意识的支撑。作文就是一次精神的游历, 在游历中完成一个人的精神的嬗变和换骨。宗璞驻足《紫藤萝瀑布》, 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 唤醒人们要如孩童般诚实。只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才是作文的理想星空, 才是张扬生命的清泉, 才是陶冶性灵的精神故园。

守望精神的故园, 体验生活之善, 在精神的游历和嬗变中脱胎换骨, 在作文的精神故园中守望。

改革历史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篇9

一、虔诚“洗脑”, 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首位。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 我们的教育是“育人”, 不是“制器”。爱因斯坦在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著作中也谈到,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谆谆告诫, 发人深省。为了不让历史教育在某些教师的手中沦落成传播知识, 技能培训的悲剧重演。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观念, 使学生成为和谐、健康,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 挖掘人文精神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优化历史教学内容, 挖掘人文精神素材, 为培养人文精神打下坚定的基础?

其一, 经济史中, 突出人与自然相和谐。我国古代素重人文精神, 主张“天人合一”, 人与人之间和睦, 人与自然相和谐。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平衡,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文物等。

其二, 科技史中, 突出革故创新, 改变世界。如瓦特、李四光、侯德榜、邓稼先、袁隆平, 以至于现实中的比尔盖茨等, 启迪学生沿着他们走过的足迹,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不断进取, 开拓创新。

其三, 政治文化史中, 突出华夏民族主义精神。梁启超说:“史学者, 国民之明镜也, 爱国心之源泉也”。可见, 以此可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明确个人对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真正体会“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体会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

其四, 强调历史人物的嘉言义行。名言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裴多菲的“纵然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等等。这些语句, 读起来令人激动、振奋, 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甚至指导一个人的一生。轶事方面, 侧重名人、名臣、名相、科学家、史学家等的故事, 以此催人奋进、给人启迪。如:邓小平同志经历三起三落, 始终以大局为重, 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并且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多么伟大的中华魂, 多么深的民族根!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结晶!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 也许比单纯是才智成就方面还更大”。可见,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通过这样介绍历史名人轶事和运用教师人格魅力, 教化学生, 定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热情、高尚的做人品德, 建立科学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三、用多媒体技术, 给人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历史的最大特点是过去性,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就可最大限度地再现或还原昔日辉煌的文明, 如播放《上下五千年》的VCD, 近代史影剧, 文物荟萃, 书画集锦, 民情风俗等, 让学生置身活生生的人文环境, 浸没于人文氛围中, 耳孺目染。达到既“知道”, 又“体道”, 知行合一的境界, 避免了空洞说教。

四、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第斯多惠说:“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应大量采用发现--探索式等教法,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大胆发言。如让学生扮演墨、儒、道、法四家代表人物, 进行“百家争鸣”的辩论。在活动中, 学生就切身感受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以及相互尊重, 谦虚谨慎的人文精神。

五、积极开展课外人文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

践行运动精神,实施快乐教学 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师生,分层,情境,反思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权威是不容置疑的。然而,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才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学。小学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于: 课堂教学大多数在室外, 学生的思想相对会比较涣散, 情绪比较兴奋。有的老师看到学生不是规规矩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轻则批评, 重则体罚。殊不知教师的斥责, 只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应付了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性格特征, 对学生加以引导, 交流,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 老师的期待会让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动力, 让学生获得自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爱每一个学生, 学生才会 “亲其师, 信其道”, 才会 “乐其道, 学其道”。

2. 面向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训练

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然而传统体育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采用 “一刀切” “齐步走”的做法, 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其结果导致一部分学生课堂上 “吃不饱”, 另一些学生 “吃不消”,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面向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训练, 让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差异为出发点, 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素质基础的个别差异, 通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 使学习困难学生摆脱困境, 成为合格学生; 学习优良的学生脱颖而出, 成为尖子生,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运动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体育教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差异性, 设计种种不同层次的训练, 设计“跳一跳, 能摘到”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前进的动力, 有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对各层次学生作适当的调整, 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

3.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训练热情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 枯燥无味的形式教学早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把握学生的童趣, 让他们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寓教于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小学生训练兴趣, 让小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 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中, 提出要给学生少一些枯燥, 多一些情趣, 用兴趣打开学生心扉, 激发学生灵感。

我们发现孩子在喜欢的领域会非常活跃, 非常有创造性。比如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体育游戏, 让学生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明白一些知识和接受情感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我设计一些游戏, 如 “抬担架”“齐心协力”“四角拔河”等, 在明白一些规则和要求后, 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学生积极为团队的胜利献计献策, 在参与活动过程中, 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在反思中发展, 在发展中积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很多教师对于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前准备非常重视, 而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闪光点却没有重视, 没有意识到课后总结和反思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

德国著名作家海涅说过: “反思是一面镜子, 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 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课后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反诌, 具有自我诊断、提升的功效。使教师直观、深刻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能够使自己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感受, 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宝贵经验。

重视直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篇11

一、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的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有效的学习。

例如,教学“8的认识”时,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数出8根小棒,拼组自己喜爱的图形。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摆出了梳子、房子、鱼、小船、人造卫星等等极富创意的图形。借此问学生“8”是由几和几组成的?让学生把小棒自由地分成两部分。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多,想得全。这时同学们积投地投入到分分合合的具体操作中,全神贯注地寻找着多种组合方式。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怎样分比较好,接着教师边演示边带领学生“一个一个”地分。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这样做既不重复也不落下。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教师适当加以引导。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话动中。因此同学们始终热情高涨,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直观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掌握,还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教学的形式展现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通过表象的建立,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获得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面积”的概念,教师出示一个像框,要给它装上一块玻璃,该怎样去买?学生自然想到要按像框的大小去买。然后教师就地取材,指出课桌、电视、投影仪……请同学们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经过分析、综合,概括为“物体”。接着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的上面、底面、侧面。提问:“这些是物体的什么?”从触摸中感知、抽象出“表面”,并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教师又出示两个不同的形状的平面图形,问:“它们谁大谁小?”学生从观察、猜测中得知“平面图形可以比大小”。之后,学生对建立起来的表象加以综合,概括出了“面积”的定义。这样借助直观事物教学提高了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等思维方法的能力,也就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三、通过直观教学,鼓励求异

学生求异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创新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在知识教学上下功夫,还要为学生提供可沿不同方向思考的机会,启迪智慧,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例如:34+28,先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摆出“34根”和“28根”两部分,想一想:“怎样把它们合起来?”学生纷纷动手尝试,从实践中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合单根的,再合整捆的;另一种则认为先合整捆的,再合单根的。针对这两种不同意见,教师没有直接表明观点,而是将两种想法重新演示一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如果先合整捆小棒,再合单根的就会发现单根小棒合起来有12根,还需要把其中10根扎成一捆,加入到整捆小棒中。因而,在原来加得的十位数中还要添l,显然比较麻烦,经比较得出:先合单根的较合理。结合操作过程学习竖式计算,深刻理解“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通过操作直观,调动学生手、脑、口、眼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营造教学情境 培养创新精神 篇12

关键词:问题,质疑,想象,合作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学生, 更要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而语文教学则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斯普朗格曾经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致力于营造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 就好比是一点鲜活的跳动着智慧之焰的星星之火, 它将点燃整个45分钟的课堂生命, 复燃学生对学习的满腔热情。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在自由、宽松、民主、平等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实际上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创设一种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创设问题情境的最关键之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

首先, 提问要有设想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针对课文内容做些有意义的设想。这些有意义的设想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如在学习《羚羊木雕》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是围绕“羚羊木雕”才发生的这场矛盾,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 你会怎么处理?请你设想一下怎样处理才妥当。这样的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的, 具有一定的设想性,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具有设想性的问题,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其次, 质疑性。质疑性提问就是教师在精心备课时就教材的内容的质疑之处, 精心设计问题, 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朱自清的《春》中揣摩词语时, 老师就可以问:“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中“偷偷”和“钻”可以换成“悄悄”和“冒”吗?这个质疑性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得他们对文章做重新的思考, 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再次, 提问要具有发散性。即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提出多种解答思路, 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去进行发散性思考和理解。如学了《走一步, 再走一步》之后, 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做多方面的思考, 自己总结全文。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生活体验, 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所以学生的回答也就会各不相同, 这也正体现了提问的发散性特点。

二、创设质疑问难情境

创设质疑问难情境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去发现问题, 大胆发问。其实, 学生产生质疑后, 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所以, 作为教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标新立异, 敢于向权威挑战, 敢于向书本挑战, 敢于向教师挑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敢于提问的情境。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在写小屋与外界的交通时说到:“我出外, 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 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 哪还有不好走的路呢?”当讲到这里时, 教师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 学生就会慢慢地在教师引导下产生质疑。而当学生逐渐产生质疑, 提出:“作者前面是在山路上往返, 后面怎么又说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呢?这不是矛盾的吗?”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 善于质疑的精神。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矛盾处理解, 并给予点拨, 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有了质疑, 也就有了创新精神。

如在学习《鸿门宴》时, 学生就有这样的提问:1.如果在鸿门宴上, 项羽杀了刘邦, 他能否夺得天下?他能否治理好天下?2.樊哙吵帐后那么狂妄, 他不担心得罪项羽, 连累沛公、搅乱整个大局吗?对于这些质疑, 教师应热情地赞扬、鼓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设想象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就是教师可以采用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手段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 使他们有意识地展开想象,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情节时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录音机等设备。音乐是最富感染力的, 教学中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无穷无尽、多姿多彩的想象, 使教学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如教《春》时, 可请学生听班得瑞的《寂静山林》, 音乐声起, 伴着溪水淙淙、小鸟啾啾, 微风拂过树木哗哗作响, 引来画外音:春来了。学生定会在头脑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以音乐为媒介, 学生将会找到心灵的契合美。

当然除了音乐想象, 绘画想象外, 还有朗读想象、表演想象等, 因为想象是无处不在的。

四、创设合作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创设师生合作情境和生生合作情境, 而创设生生合作情境则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如在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可就“荷”“月”提出问题, “荷”“月”在我国古代文人笔下都是被吟咏赞美的对象, 而“荷”是明丽的, “月”是朦胧的, 作者将夜的“荷”与朦胧的“夜”放在一起有何诗意?这时由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们参与讨论, 以座位相邻的四人为一组, 共同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经他们合作交流后, 得出一个共同理解。然后, 教师再让每一组的代表说出该组的理解, 使得组与组之间都能互相倾听, 互相交流, 拓展思维。可见, 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所以, 教师在创设合作情境时, 应多创设生生合作的情境。

其实, 在语文教学中可创设的情境还有很多。在此, 只举了四种较重要的情境教学方法。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 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才”意识;树立“不唯师、不唯书, 只唯实”的意识;树立“敢想、敢说、敢于怀疑, 敢于否定”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学生才会勇敢地面对21世纪的挑战, 成为21世纪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建娣.《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创新精神》《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8期

[2].陈费药.《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创造思维》《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3].詹丽娜.《课堂提问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1期

[4].谭金芸.《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3年第10期

[5].李镇西.《想象, 在这里飞扬》《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4期

[6].李佳繁.《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0年第6期

[7].梁运义.《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6期

上一篇:市政工程施工成本下一篇:电动车的营销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