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市场

2024-08-15

建设市场(精选12篇)

建设市场 篇1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土地投入建设,在可用土地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建设用地得到密切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目前,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存在市场秩序混乱、利益分配不均等方面的问题,亟需对该市场进行规范。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通过有形市场的探索,以规范整体市场的秩序。

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困境

1.1 制度法规不先进,交易状况混乱

中国农村建设用地在流转的过程中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新《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都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除非是政府根据规定进行征收转化为城市用地后才能进行流转。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现象非常常见。国家要求严格管控建设用地与现实的建设用地流转频繁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行制度无法满足市场对农村建设用地的需求,征地范围宽泛甚至不征收便进行流转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不先进,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混乱[1]。

1.2 参与者责任不明,利益分配不均

中国法律规定农村建设用地只能从集体所有转为国有后才能进入市场,目前正逐步放开农村建设用地的交易方式。在逐步放开过程中,法规仍不明确,参与者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中的职责也模糊不清,出现“政府主导、村集体配合、农民服从”的现象。政府为攫取利益,不愿放弃征地模式,仍然主导农村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村村委在地方政府的压力下,服从地方政府,成为农村建设用地的主权决策者和地方政府的配合者,使得农民缺乏参与权和知情权。在农民政府与村委会的地位压力下,处于严重弱势地位的农民应该享受的土地权利得不到保障。

1.3 隐形交易量大,地价评估不足

在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的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产生了大量隐性的农村建设用地交易,如小产权房用地。隐性交易一方面使得政府无法掌握土地利用的状况,难以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使得农民权益缺乏保护,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缺乏管理。价格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反应,是调节市场的杠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理应由市场规律决定,因为隐形交易双方不希望得到政府的监管,流转价格只是双方达成的协议价格,并非由市场供求决定,地方政府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缺乏土地的定级评价,使得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时地价评估不足,最终导致地价混乱。

1.4 中介服务组织匮乏,信息沟通不畅

市场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公开、流转形式局限等因素,导致农村建设用地市场交易量的供需矛盾,亟需中介服务组织参与以解决其市场化的问题。中介服务组织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中进行搜集信息、组织谈判和订立合约、监督合约执行的组织。当前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中介服务组织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不能满足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实际需求。中介服务组织的匮乏,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不足,农民难以获得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得土地资源的闲置或价格不合理,造成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市场化不够充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2]。

2 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困境的途径———有形市场

关于如何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者们从市场建立原则和实际市场建立模式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从市场建立的原则出发,陈燕(2012 年)提出让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的方案,为建设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依据。从实际市场建立出发,韦燕飞、严志强(2011)认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途径之一是加快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特别是有形市场的建设。解决农村建设用地市场规范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合法、公开的有形市场,通过有形市场的建立来规范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

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来规范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必要性。首先,从一般市场建立的规律看,一般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发展,开始都是混乱的交易,随之建立和规范有形市场,之后因网络信息化以及市场规则的完善才逐步形成有形和无形并存的规范市场。根据中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经历,中国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必然也符合以市场建立规律。因此,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首先需要建立规范有形市场。其次,从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由无市场、萌芽阶段到全面发展阶段的历史看,我国城镇土地市场从有形发展起来的历史也为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依据。再次,从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来看,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因为只有城镇和农村的建设用地市场自身关系理顺和建设规范化后,才能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最后,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建立提出时间不长,建立中存在众多问题,为此需要农村建设用地的有形市场来引导其逐步完善。由于市场建设的一般规律、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需要和中国目前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 都决定了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必须从建立农村建设用地的有形市场开始[3]。

3 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的现状 ———以武汉市为例

我国已经在各地试点建立了农村建设用地的有形市场,比如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等。珙至2009 年,武汉市共建成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47 个,同年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揭牌,成为全国第2 家、中部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主要职能是为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提供场所、配套设施以及交易信息发布、交易组织、咨询、投资融资等各项服务。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交易产品包括十大类,其中便包括了农村建设用地,这便是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有形市场雏形。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上农村建设用地交易的成交记录为零,主要是因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制度还未完善,导致该交易所不敢也不能正当进行该类土地的产权交易,但是该类土地的产权交易将是未来的趋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将其纳入服务业务之中。目前,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着力于夯实产权交易的记错,在试点乡镇进行土地确权的登记试点活动。

3.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有形市场存在的问题

调查资料显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上进行交易的品种以荒地、耕地、水面资源为主,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的交易记录为零,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有形市场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法律限制。 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的年限距今已较为久远,其中许多条款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明确了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规定,“农村村民因继承房产形成一户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的,可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买卖。农村宅基地不得向城镇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镇居民无偿占用集体土地建住宅。”农村建设用地被局限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一般村民都拥有自己的宅基地,对他人宅基地的需求几乎为零,而禁止向城镇居民出售宅基地的规定几乎切断宅基地的市场需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虽然是农村产权交易的创新试点单位,但也不能违背法规行事,为此,“农村宅基地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让农村宅基地在农村产权交易所上交易数量为零。

3.1.2 规模限制。调研发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伴随着乡镇企业改革,在转让上基本采用城镇建设用地的转让方式;公用设施建设用地由于其项目自身的公益性和非赢利性,多采用划拨的方式进行转让;农村宅基地流转由于量少且受到限制,没能形成固定的转让方式,以当事村民双方约定为主。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目前为止还没有农村宅基地流转成功的案例,但却存在挂牌的宅基地等待转让的案例。案例为武汉黄陂三里镇某一村村民面积58.5 m2的平房,该案例转让面积较小,购买后难以实现投资的目的,最后没有实现流转[4]。

3.2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有形市场建设经验

3.2.1 政策导向性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还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以政策为导向,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这类有形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方式不仅得到政策的支持,也会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这类以政策为导向的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的建立,也为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提供了一个实验的平台。

3.2.2 创新模式发展。 “ 武汉市发改委正牵头国土、 农业等部门加紧研究,拟在小范围内试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闲置宅基地交易。希望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能够以此为契机,探索突破1~2 个农村产权交易新品种。”从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在农村建设用地交易板块建设的构架、存在问题、建设经验看,未来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公开化将成为趋势,而这种公开化趋势的推进需要像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这种能够设计出新的交易撮合机制的有形市场,这类有形市场的建设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

4 规范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的建议

4.1 制度建设

中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权属限制条款较多,这种权属制度的阻碍使得当前中国农村建设用地未能合理高效流转。对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建设,首先需要加快农村建设用地的确权发证工作,在明晰各项权属的情况下,创新农村综合所有权的实现方式等,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铺平道路。政府应该明确其角色定位和管理职能,不能强制执行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应站在引导者、监督者、服务者的角度,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提供信息、咨询、预测、融资等帮助,确保农民权益得到保障[5]。

4.2 平台打造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信息公布、估价、交易、签约等方面的知识,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难以完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设用地流转平台体系尚不成熟,缺少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了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合理流转,保障土地流出和流入双方的合理权益,政府要大力支持建设用地流传市场平台的建立,并协助完成中介服务组织的建立,打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中心,逐步形成集信息发布、中介流转、土地管理、资金运作等于一身的专业流转平台。

4.3 提高认知

农民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及时参与到建设用地流转的决策中,导致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难以实现。政府部门在加快改革步伐,赋予农民产权办证、满足市场交易需求的同时,还应该以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为契机,提高农民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认知程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典型示范带动等方式展现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的实效,避免农民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认识偏差。

摘要: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制度建设难以满足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需要,规范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困境出发,探析农村建设用地有形市场建立的意义,以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例,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有形市场的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建设用地,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建设市场 篇2

该地块位于广州路中段与八一路交叉口西北角闲置地块,属梯形地块,东边长8米、西边长135米、东西长320米,用地面积约33亩,北靠岳楼社区、南邻八一东路,为岳楼社区不规整的村头荒地,根据现实情况,从城市长远管理考虑,建议建设一处高档次的综合集贸市场,东部(40米)建设办公服务区,中部蔬菜瓜果区、小百货区(100米),西部副食及烧烤市场区,此处建高档用房(180米)。资金来源建议政府土地实行划拨,给予优惠政策,建设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采用多元化市场运作,整个市场建成大概需资金将近1000万元左右。

淮河路市场建设: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篇3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方便创业创新。会议认为,推行“三证合一”,将工商、质监、税务分别核发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一次性核发营业执照,是商事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可以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持续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会议强调,要简化程序,实行“一次申请、一口受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不重复填报、提交材料。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操作,实现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档案互认,做到方便透明。在今年底前确保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在全国推开,过渡期内老证照继续有效,让群众得实惠。

国务院批转《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国务院日前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明确,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共18位,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1位校验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最大限度与现有各类机构代码实现兼容,也有利于社会识别机构类别、注册地和登记管理部门等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覆盖所有法人和其他组织,一经发放,终身不变。《方案》提出,采取“预赋码段、实时赋码、及时回传”的赋码方式,由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预赋主体标识码码段,登记管理部门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时赋码,赋码后将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回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与其他部门共享。

浅析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 篇4

近年来, 公路建设市场诚信缺乏的现象不断出现, 主要表现在招投标、施工、结算环节。如不有效制止, 不仅破坏公路建设的正常秩序, 不符合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而且给建设工程埋下了极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 将有助于规范公路建设市场, 约束市场参与者行为, 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推进公路建设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 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总体目标, 是建立“环境、平台、保障、机制、牵引5模块联动的公路建设信用体系”。通过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使公路建设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公路建设秩序明显好转, 诚实守信的公路建设环境基本形成;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贯彻执行;使统一的信用信息登记、发布、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建立:使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运转有效, 形成全方位的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和评定机制。对企业的诚信建设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环境、平台、保障、机制、牵引, 五方面 (模块) 联动的公路建设信用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下:

环境:诚信文化环境需要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建设市场行业协会通过制度化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工作, 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 培养市场主体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基本意识。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

平台:信息平台是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运作的基础, 公路建设市场的信息平台涉及两方面, 一是涉及公路建设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代理招标等单位的诚信纪录。主要以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监督管理部门为主体, 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性, 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主线、项目招投标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为始末节点, 在项目招投标、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质量安全、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 建立企业、人员、项目三维诚信数据库。二是公路建设市场主体的能力纪录。包括财务能力、施工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历史业绩等多个层面。能力记录由交通管理部门和公路建设主体行业协会本着“分工收集、统一整合”的原则完成。同时, 交通部门应做好与建设等部门的协调工作, 实现不同部门相关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最终建成统一规范、互联共享的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和信用信息网。

保障:完善的市场信用法规和制度是市场信用体系顺利运行的保障。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针对诚信信息的采集、整理、评价、应用和发布、信用机构管理、失信惩戒机制等, 制定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使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行业管理协会针对公路建设的失信行为, 建立行业自律规则。

机制:奖励惩罚机制应以交通主管部门为主, 行业协会为辅, 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监管、评优评奖、日常监管等相结合, 对于失信行为进行教育、经济、法律和舆论等综合惩治, 同时对诚信行为给予鼓励, 形成诚信得彰、失信受损的市场环境。

牵引:建诚信评价标准。实施信用评价, 交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一起, 在专业公司的技术支持下, 本着先易后难、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的原则, 对各方主体在执行建设程序、招投标、合同履行、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资质资格等方面, 制定发布责任主体行为诚信标准, 实施信用评级。

五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互为联系、互为支撑的:诚信文化环境构成了信用体系的良好外围, 保证了其他模块的组建和运行;信息平台是信用体系运作的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信息平台建设和信用评价提供了保障;信用评价只有和奖惩挂钩才更具有实质意义。

3 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各主体定位和作用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主体是:交通管理部门、建设市场行业协会、中介专业机构。他们的定位及其作用如下:

3.1 交通管理部门:推动、规划和监督

即推动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 进行整体规划, 监督市场信用体系的运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订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实施方案等;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建设市场和工程现场联动的业务监管体系, 建立信用信息系统, 并向社会公开;组织制定各方责任主体的信用标准,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准入和清出机制:推进与工商、金融、商务、建设等有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

3.2 行业协会:协助、自律与指导

要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平台、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在行业内部实施诚信自律。对行业内企业的诚信建设提供指导。如协助交管部门参与信用征信和评价, 负责具体的事务工作;建立以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信息平台;制定本行业的行规和行约;提供信用管理的专业教育, 举办培训和考试, 提高会员的业务水平的的业素质等。

3.3 中介专业公司:支持与实施

即为交通管理部门信用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在交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双重监督下实施信用评价。中介公司应该掌握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运行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筑市场信用征信和评价的工作建议, 并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规章, 在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安排下从事信用评价。

4 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公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4.1 政府主导、市场为辅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历史经验表明, 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期, 必须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政府的推动是构建完善和发达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动力, 无论是信用评级体系、征信制度的建立, 还是政府信息的披露、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培育等, 都离不开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积极推动。市场调节只能是有益补充。

4.2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应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交通主管部门为主、行业协会为辅、专业中介提供支持, 共同制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然后再根据各部门单位的职责, 分步实施。

4.3 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边探索、边完善、边成熟, 尊重公路建设市场的客观现实条件和基本情况, 实事求是, 力求谨慎、拒绝冒进。

4.4 和谐系统、协作配合

应处理好信用体系5大方面 (模块) 之间的有效衔接, 同时做好和其他部门的配合。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重点抓教育宣传、抓标准制定、抓信用网站建设、抓试点示范。第二阶段:展开阶段, 重点抓实施方案、组织领导、标准制定、制度建设和制定相应的推进计划和措施。按照先公路建设企业、后建设监理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相关人员等, 逐步建立信用评价标准和开展信用评价、发布管理。第三阶段:完善阶段, 对公路建设市场各方主体全面开展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和信用发布, 建立起有力的失信惩罚机制, 并使信用建设与法制经济、职业道德建设有机结合, 使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摘要:作者从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立的意义、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各责任主体定位和作用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四个方面阐述了公路建设领域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粗浅认识。

建设市场 篇5

建市场 活流通 兴产业 促发展(乡镇市场建设) -学习心得

近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分析,研究镇情,确立了“建市场、活流通、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市场建设作为山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唱,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将官港镇茶菇市场建设向大家作一汇报。一、市场建设的体会1、兴建市场,必须做活流通,发挥结构调整的牵动作用。众所周知,南部山区的茶菌发展都曾经历过大起大落阶段,前些年茶农对茶园管理没有兴趣;94年前后,袋料食用菌栽培一下子从100多万棒降至不足十万棒。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上届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反弹琵琶”,从抓流通入手,以兴建专业市场为突破,加快了市场基础建设,兴建了门面房88套,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切实解决了有市无场的问题。通过建市场、抓流通,使官港成为茶叶、食用菌等山货的产品集散地,价格形成地,既解决了有市无场、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解决了产品价格的稳定和提升问题。,茶叶市场总体价格上涨了20%,香菇、木耳的价格上涨了30%,茶农、菌农的收入较前年普遍增加了两成以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市场供求信息迅速传输到千家万户,指挥农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现在,政府无须再动用过多的行政干预措施去逼迫农民进行低产茶园改造了,农民扩种茶菌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了。仅官港镇近两年就引种优质茶苗140多万株,更新、改造优质茶园3000多亩,去年全镇袋料木耳超400万棒,今年备料已逾700万棒。实践证明,如果单纯地就结构调整抓结构调整,不但工作难度大、号召力不强,甚至还损害政府形象,必须要通过大流通来带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实践也证明,一个产业的发展,关键要看有没有群众基础,有没有规模效应,有没有市场前瞻性是非常必要的。2、兴建市场,必须依托城镇,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近些年来,根据官港街道上素有经营茶菇产品的传统特色优势,我们将市场建设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使部分附属设施共享,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又丰富和完善了小城镇建设的内涵。两年来,我镇共拆迁了镇区旧房一万余平方米,新建面积达1.8万平方米。新上了自来水项目,实施了镇区的电网、通讯线路改造,公益设施日趋完善,镇容镇貌纵向比已焕然一新。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使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县内有8个乡镇的80多户农民入市购买、租赁门面房专门从事茶菌经营。目前,镇区常住人口已有4500余人,流动人口大大增加。同时,围绕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激活了农行、信用社、邮政等金融部门,经营业绩不断攀升。农技部门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主渠道作用,为农服务的功能逐渐增强。一些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茶叶、食用菌协会也应运而生。此外,镇区大量闲置的土地要素市场得到盘活,实现了保值增值。特别是市场经营区的30余亩土地原都是困难企业荒废未用,现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市场分红的办法使困难企业渐现生机。3、兴建市场,必须培育多元竞争主体,发挥联接市场的桥梁作用。随着茶业和食用菌经济的发展、茶菌产业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周边乡镇原有的一大批生产能手、销售能手考虑到茶叶、食用菌生产是千家万户的分散性生产,组织货源的各项费用偏大,原材料供应的批量性和稳定性难以保障,他们即瞄准市场运行带来的商机,迅速转化为制作加工能手,有力地配合了市场的有效运营,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升,成为联结生产和市场的主要桥梁。由于市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了本地的140多名农民经纪人及浙江、福建等众多外省客商纷纷集聚市场,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长年驻市经营,将茶菌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及上海、广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大户陈孝方、江厚民的年销售额都在百万元之上,这些业主成为培育市场的不可多得的微观市场主体。据统计,20的茶叶交易量达4000多吨,香菇、木耳的交易量达2500多吨,交易额达1.5亿元。同时,我们还立足长远,着力扶持茶、菌种植专业大户和各种类型的个体工商大户,既发挥他们在基地建设和各个行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又能增加其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培育源源不断的后期市场经营主体作全力准备。当然,我们在兴建茶菇市场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1、在思想上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在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我们两届党委政府都曾遇到过诸如资金不足、拆迁受阻等众多困难,由于思想上的坚定,我们还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千方百计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市场建设初步目标。2、在融资上要用活政策,拓宽渠道。首先是强化了项目意识,通过主渠道申报项目,附渠道嫁接、捆绑项目共争取13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其次是制订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共吸纳民间资金400余万元。3、在管理上要寓优化服务于严格管理之中。在市场管理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不少棘手问题,但稳妥而严格的管理措施营造了政府各部门与群众齐抓共管的氛围。市场内还公开承诺了多种服务项目,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税费征收实行项目法人制独家管理、一站式服务以及农产品县内流通绿色通道工作已经启动。二、市场发展的目标与设想官港茶叶香菇市场的兴建运行,其拉动作用和内在潜力日益显现,但市场的规模和功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农业发展要求,市场建设还存在资金、人才不足,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包装、品牌不优等问题。在正视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市场建设的有利条件:市场具备建超大市场的地理条件,还可节省大量开发成本;市场布局合理,皖赣边界地区、浙西地区、大别山区仅有峨桥和黄山茶叶市场,在茶、菇生产的中心地区再建一座市场顺理成章。因此,我们有信心克服当前困难,在抓好茶叶香菇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谋划筹建官港木竹加工园区,力争三五年内把官港市场建成全省最大的山货产地批发市场,形成赣东北、浙西、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的山货产品集散地、价格形成地和信息传输地。市场建设的设想是:1、以项目投入为切入点,积极争取多渠道资金投入。举全力建好仓储、分检车间,扩大保鲜库规模,进一步完善镇区功能。2、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将部分附属工程采取用闲置土地换基础设施的办法,公开对社会招商开发。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将现有市场的有形、无形资产经营好,使市场进一步发育、壮大。3、切实加强市场的管理工作,营造加快发展氛围。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管理成果,建立和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建立质量检测、无公害食品入市,以及质量和原产地认证等制度,努力树立广大消费者信得过的农业品牌 ,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4、进一步增强政府经营理念,加大市场外宣力度。力争近两年内争取市、县各方面的力量举办首届茶菇文化艺术节,达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目的;同时着力建好政府信息网站,建立信息发布和电子结算系统,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平、便捷、安全和规范的公共服务。5、着力打造知名市场品牌 。积极围绕市场培育龙头加工企业,策应全县的茶菌产业品牌整合工作,推农业产业化进程。

水利建设:市场扩容在即 篇6

水利行业迎来投资盛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大水利投资、推进水利建设已刻不容缓。2011年初至今,水利建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水利投资规模将大幅度增加,水利行业迎来投资盛宴。在水利基建投资中,建筑工程占比最大,为70%左右。因此,水利水电建筑业将直接受益于水利基建投资规模的大幅增加。细分来看,防洪工程、水资源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是未来5至10年的建设重点,由此将带来大量的建筑工程需求。中小型水利工程将是“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重点,业务重点为地方项目、中小型项目的水利建筑企业将直接受益。

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预算内资金占比约40%,是水利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此外,水利建设基金在水利建设资金中约占10%,《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已发布,预计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力度将加大。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的10%亦将用作农田水利建设,按照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规模测算,每年将约有1160亿元计提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这占到2010年水利基建投资额的50%。

建设市场 篇7

一、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及农村超市的定义及作用

(一)村镇集贸市场

村镇集贸市场是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以集市贸易为交易形式的各类市场统称。

集贸市场是村镇地区商品交换的最主要场所, 对村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1)促进地区商品流通,优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集贸市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地区内商品流通,也促使农民根据市场供需状况预测各产品未来销售前景, 及时调整农业结构,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机制下优化。(2) 提高地区农民素质及生产经营能力。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使得农民更具生产积极性,同时不断完善经营理念,提升自身整体素质。(3)促进商品化的实现,带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二)村镇批发市场

目前,村镇批发市场以农产品批发为主,主要经营粮油、蔬菜、瓜果、畜产品、水产品、调味品等,是一个现货集中批量交易的场所。

村镇批发市场较集贸市场向外辐射能力更强、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市场体制更完善, 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形成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产品流通。 村镇批发市场多为产地市场,对进一步推动地区生产专业化、向上联接城市向下联接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村超市

超市的商品品种丰富、 质量可靠、价格合理。随着超市购物在城市如火如荼的进行,农村超市也有了较快发展。 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镇中心基本有大型超市,经济相对较落后的村镇辐射地区也有较大的进步,原来的小商店、农家店逐渐被改造为相对正规的小超市。农村超市的发展为农民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可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农村超市对村镇地区的作用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多层次的,三者协调发展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使作用最大化。

二、集贸市场、村镇批发市场和农村超市的突出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农村超市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 但发展中逐渐显现的各类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少规划,市场用地不合理

当前我国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多为自发形成,缺少政府指导和规划。 在一些地区,农户自搭帐篷依马路经营,一方面增加道路拥挤、阻碍交通,破坏村镇形象,另一方面未形成产品分类区,交易效率低。 依马路经营存在安全隐患,场所具有不稳定性。 此外,自发形成的市场未充分考虑商品流向、市场规模扩大和市场辐射范围等要素, 还存在重复建设问题,布点具有盲目性。

(二)少投入,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一直重视农村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对于财政普遍较为紧张的村镇政府而言,投入到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建设上的资金有限,靠市场自由发展的后果是: 许多市场无公厕、无排水、无停车点、无消防设施等,有些甚至连摊位设计也十分简陋,下雨天只能撑伞经营。 基础设施落后带来卫生问题、安全问题,阻碍发展。

( 三) 少管理, 产品质量低下, 交易行为不规范

产品质量低下主要体现在集贸、批发市场的副食品以及超市经营的部分商品。“三无”产品、过期产品等类似情况的发生给农民生活带来威胁。一些商家存在坑蒙拐骗等违法行为,管理不到位导致这些情况没有及时改善。 此外,农村超市还存在产品种类过少的情况。

综上,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的一些突出问题阻碍了发展, 两者无明显区分。 农村超市存在的产品质量低下、种类不足问题也影响了其补充作用的发挥。

三、集贸市场、村镇批发市场和农村超市的现状及目标分析

在分析完突出问题后, 以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分析村镇集贸市场、 批发市场、农村超市的现状,并列出目标状态的功能效用。

综上,现状与目标存在差距。 协调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存在的问题,更能产生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各自功效,形成相对完备的市场体系。

四、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协调建设的方法

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弊端已显现,市场失灵处可以考虑政府调控,比如:规划选址、规模预测、配套设施。

(一)规划选址

选址要遵循统筹兼顾原则。既要考虑自然环境又要考虑社会环境,既要考虑村镇居民又要考虑村镇辐射范围内的农民。

集贸市场、 批发市场及大中型超市一般建立在村镇, 小型超市则遍布村镇及其辐射地区。 村镇批发市场多为产地批发市场,占地规模相对较大,存在外地人过来购买或销往外地的需要,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选址需避开人流量较大的村镇中心,偏向村镇外围且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方。可将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批发市场和消费者作为联结点,和运输线路形成网络,在网络中选择最适合的点。 集贸市场与超市则相反,两者主要服务于地区内农民,农民日常购物方便最重要,因此,选址应着重考虑交通条件、客流量、集客源、周边安全情况等。 此外,选址时还需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划。 对距离村镇较远、 相对贫穷的地方可以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农民经营小超市。

(二)规模预测

先从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说起,大多数村镇为小型批发市场, 且多为批零兼营。 经营的多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水产品或规模化产品,因此,批发市场的规模应主要依据这些产品的产量, 再考虑仓库、停车点等。农村超市规模应根据当地的人口数、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 而对于集贸市场,我国行业标准《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里对集贸市场的规模、设计等进行了总结和规定:根据相关数据计算人均市场用地指标、平集日入集人次、平集日高峰系数, 再得出集贸市场用地面积。需特别提出的是,在建设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时,要注意两者的功能区分。

(三)设计与配套设施

村镇中心的大中型超市一般在建筑内部。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最好设在建筑内,采用柜台或店铺形式,设固定摊位。 三者设计均需划分功能区, 集贸市场应注重综合,批发市场则应注重专业化,超市还应考虑当地人偏好。 基本配套设施如水、电、通讯、停车场、消防、垃圾站、公厕、仓储、卫生防疫站、服务管理中心等也需配备齐全。批发市场与超市还需考虑物流问题,是否建立包装及物流配送点应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五、对于建设的其他建议

在上文分析三者存在的问题、现状及目标、建设方法后,拟提出一些建议。

1. 政府加大投入

目前,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在大多数村镇地区发展不良与政府有一定关系。 建设市场涉及市场规划、市场用地、建设资金等,投入较大,且经济回收期较长,社会资金往往不愿投入,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提供相关扶持,比如:对经营者进行补贴、贷款贴息等,或者直接提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市场建立的审核要更严格, 规划详实、论证充足的才能批准建设,同时,对市场准入者的审核也要更严格,尤其是批发市场,需提高准入门槛。

2. 促使经营者文明经营,提高经营水平

自觉守法经营、文明经营是经营业主应遵从的基本理念。 市场内可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市场运营准则,加强经营道德教育,约束经营者和管理者行为。 还可以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对文明经营者(包括诚信经营、环保经营)给予奖励,相反,对不文明经营者予以惩罚。

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对经营水平要求较高的批发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不够规范,抵御风险能力也低。因此,要提高经营者经营水平,可以鼓励其参加相关培训,对业绩佳者予以奖励。

3.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管理工作

市场良好健康的运营光靠自身是不够的,还需政策与法律支持、当地政府支持。 大多数地区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一些法规没有出台,相关制度也不够完善。 因此,制定和完善市场交易、市场管理的法规对于三者的良性发展十分必要。 此外,还需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在行动上督促业主主动承担相关市场设施维护、升级改造、卫生、治安、消防等责任, 切实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明确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打击不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成为一大目标。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现实是消费滞后,文章拟从供给角度即将村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三者在一个地区进行协调建设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在阐述三个市场主体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现状及目标后,提出建设方法并给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超市,协调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新辉,乔忠.村镇集贸市场区域布局及其优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07).

[2]卢凌霄,周应恒.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向[J].商业研究,2010(02).

[3]陈宝峰,任金政,杜浦.村镇集贸市场选址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2).

[4]余金凤.关于发展农村超市的思考[J].科技广场,2007(10).

[5]李伟.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与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6]杨彦波.农村超市发展动力机制与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1(03)2.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30年 篇8

一、上海商品市场建设阶段

市场资源历来是上海重要的战略资源, 也是上海领先全国的重要优势。商品市场是上海最先破冰改革的市场领域, 从计划的市场转型到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市场, 从落后的市场转型到繁荣的市场, 从国内的市场转型到国际化的市场, 上海商品市场的发展始终服务于上海城市的战略定位, 配合上海的城市发展建设。上海商品市场发展阶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这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经历的起伏紧密契合, 这也进一步凸显出上海以市场建设作为重要主线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 20世纪80年代, 上海启动商品市场建设, 破解上海工业发展困局

作为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典范地区, 改革开放前, 上海一直是国家工业化的战略要地, 同时也是全国工业产品、日用商品的主要生产地。为保障工业建设和产品供应, 由中央统一调配, 全国各地生产资料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 因此改革开放前上海是全国的物资供应中心, “全国保上海”成为当时上海与全国关系的真实写照。八十年代初, 中央批准设立经济特区, 整个八十年代, 经济特区成为中央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前沿重镇, 上海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的下降迅速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全国保上海”的关系。此外, 与上海毗邻的江苏、浙江两省, 立足各自优势, 也分别在乡镇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优势, 包括江浙两省在内的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境况日渐好转, 在经济上上海与其他省市竞争的关系逐步显现。

八十年代, 全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分阶段解体的过程。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国家统购统销和计划调配制度已经出现改革端倪, 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的供应价格逐步放开, 但由于价格关系和市场关系没有理顺, 全国出现了物资紧缺、价格波动的局面。“全国保上海”时代的结束, 更使上海在与其他省市竞争中, 面临着制约工业城市发展的能源、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涨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以搞活物资流通、突破工业发展困局为目的, 上海拉开了商品市场建设的序幕。1979年, 上海先后在浦东、闵行等市郊接壤地区恢复建立了22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以农副产品市场建设为先导, 着手消费品市场建设。同年, 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生产资料市场——上海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这成为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的标志性信号。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商品市场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关联, 从改革开放初到80年代末,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停留在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 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因此, 这一时期上海商品市场也缺乏迅猛发展的制度基础。以扩大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物资流通, 形成自成体系的原材料供应模式, 借力价格体制改革推动商品市场发展, 做大商品流量, 中兴商业文化是八十年上海商业市场建设的特点。

(二) 20世纪90年代, 上海力推商品市场发展, 结合城市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990年, 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上海改革开放获得重大历史机遇, 重新回归国家战略高地。在中央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 上海改革开放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 政府、民间改革热情得到空前释放, 整个经济建设思路从保守性探索向开放性创新转变。上海在计划体制、财税体制、外贸体制、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破解了长期束缚商品市场发展的障碍。1992年, 中共十四大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九十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 全国范围内大力培育市场基调的确立为上海九十年代商品市场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中共十四大报告为上海确立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 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定位。九十年代上海启动了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与八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不同, 此次城市建设是在结合国家对上海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基础上的重新规划与重新建设。为振兴商业文化, 瞄准三大中心的发展目标, 上海的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此轮城市建设的重点。商业基础设施规模显著扩张, 大型商厦数量激增, 全市范围内形成多个特色化、标志化的商业中心, 这些都为商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统计数据显示, 全市商业营业面积从1992年的412万平方米发展到1997年的1006万平方米, 上万平米的大商厦从2家增加至60多家。

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推动九十年代上海商品市场发展的因素。从第六个五年计划起, 上海的第三产业就开始步入复苏通道, 但由于国家对上海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城市的定位没有改变, 因此, 上海难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出大思路、有大动作。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政策出台,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始成为国家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新期望。1991年, 上海在八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发挥中心城市综合功能, 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方针, 并于1992年进一步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向, 商贸被列入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从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起, 九十年代, 上海赢得了商品市场高速发展的十年。商业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商贸地位的提升以及多种商业业态的竞相出现都成为上海打造国际化城市形象, 吸引外资的必要前提。商品市场的发展成熟为其他新兴市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迈出国门、加深交流合作的经验, 和谐互动了上海其他市场的建设进程。

(三) 进入新世纪, 上海提升商品市场能级, 服务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随着一揽子成员国义务承诺期限的来临, 中国与世界真正进入“零距离”沟通时代, 这对中国的商品市场建设带来了深远影响。同年, 国务院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1999-2020) 》, 批复指出上海要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作为贸易中心的基本职能和有机组成部分,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必须进入转型飞跃期, 从国际贸易中心的定位来看, 国际商品货物流通和国际商业购物是上海商品市场必须具备的功能。

与九十年代上海商品市场飞速发展的十年不同, 在四个中心的框架下要推动商品市场转型飞跃面临一些难题。入世后, 中国在外资市场准入、外贸体制等领域必须达到国内各地区统一标准、更深程度的开放要求, 这使上海在九十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后所获得的部分专有优惠政策的优势不再。在商品市场建设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 由于外贸经营权放开, 上海各类外贸企业集聚、外贸进出口渠道广的特点从长期看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经历二十年改革开放, 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市场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一些地区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商品零售市场十分成熟, 上海的商品市场在某些领域甚至落后于国内其他城市。而随着国内商品市场间竞争愈来愈激烈, 上海商品市场集聚、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正遭遇传统优势分散化的危机。另外, 从上海自身发展看, 中央集中政策、资金攻坚浦东开发开放的时代随着中国入世已经画上句号, 和其他领域一样, 商品市场建设也需要更多立足内生化发展模式。

在发展紧迫感的倒逼下, 进入新世纪, 为适应国际贸易中心定位,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更加注重商品市场的能级提升, 在巩固历史成就的基础上, 加快商品市场国际化步伐, 在制度规范、商品门类、国际品牌引进与国内品牌建设、市场空间规划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受到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发展目标的挤压,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性居于其次, 从政策扶持角度而言, 商品市场已经退出市场建设的主角地位, 要素、中介服务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商品市场。

二、消费品市场建设

消费品市场由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组成。作为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品市场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也成为商品市场率先改革的领域。消费品市场建设围绕上海在全国的战略定位逐步展开, 从最初打开计划经济体制缺口,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出发, 上海商品市场初步复苏, 并在九十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之际获得飞速发展。大口径、宽领域的开放政策为消费品“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重要机遇, 在国外先进理念、制度、技术的冲击下, 上海消费品市场的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一) 零售市场

商品零售市场是上海消费品市场建设的重点。市场空间布局的基本定型得益于九十年代上海大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旧城改造及土地批租;零售业态的多元化交接更替, 一方面是基于上海良好的传统商品零售市场基础,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大量外资涌入为商品零售市场提供了全新的业态模式。

1、所有制结构在探索中革新

1978年5月, 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普遍面临的购物难、吃饭难、住宿难的问题, 同时缓减上海知识青年返城就业的双重压力, 上海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重新恢复市供销合作社;二是鼓励兴办各种形式的集体企业;三是恢复个体工商户的发照工作, 支持个体工商业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松动的改革开放初期, 上海商品市场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其中, 国营的零售主体以市百十店 (今永安公司) 、市百四店、新世界服装商店、鹤鸣鞋帽商店、浦光百货商店为代表, 集体经济主要以供销社形式存在。1980年, 上海放宽了集市贸易管理政策, 允许小杂粮、肉食品进入集市, 允许商贩长途运销, 冲破了集市贸易不准商贩查收经营的禁区, 1981年, 福民街小商品市场建立, 个体工商户在农村和城市从零散化向集中化过度。据统计, 截至1984年底, 全市已有个体商业5.66万户, 年营业额1.9亿元。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在理论上明确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 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对传统公有制统领的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放宽, 更大程度释放了商品市场领域各类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热情。结合国企改革, 上海在国有商品零售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 纯国营企业开始向股份制企业转化。股份制改革将国营企业所有权一分为三, 国家、社会法人以及个人成为国有商业零售企业的共同所有人。当时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以及名列第二的华联商厦相继推行了股份制。以1980年和1987年商品零售总额中所有制结构的比重为例, 国营经济比重从63.9%下降为53.2%, 集体商业由34.8%上升为37.6%, 个体商业从0.3%上升到4.8%。

受政策限制, 直到八十年代末, 商业领域外商投资比例仍然很小, 外商主要以商办工业企业的方式进入, 典型代表是联合利华, 但在商品零售市场, 外资尚未进入。浦东开发开放后, 上海商品零售市场启动了引进外资的进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 中日合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新世纪商厦在浦东新区举行奠基仪式, 商品零售市场首次引进外资。随后, 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等相继引进外资, 这对当时本土的百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外资的引进促动了本地已有业态的改革, 同时也催生了新型业态的形成, 为上海传统的商品零售业注入了新理念、新模式。九十年代上海商品零售市场的超速发展很大程度受益于大规模的外资进入。与1978年相比, 1998年上海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 国营商业由68.27%下降为39.8%, 集体商业由31.43%下降为30.2%, 私营和联营商业占6.4%, 包括个体、合资、合作商业在内的其他商业占23.6%。以公有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已经在商品零售业中表现鲜明。

2、业态形式在发展中创新

上海商品零售业态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 这一时期, 以专业商店、杂货店、烟杂店和小百货为代表的是改革开放前的传统业态主要形式。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物资供应紧张的问题, 政府主要关注大宗商品的批发市场建设, 因此, 商品零售业设施建设缓慢。据不完全统计, 80年代上海零售商业面积仅增加了12%, 在这种环境下, 为方便日常生活、满足商业设施供不应求的状况, 许多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纷纷“破墙开店”。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 这也是整个商品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仓储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 外资对各类零售业态贡献颇大, 同时结合商业体制改革, 传统的国营和集体经营的商品零售业也加快重新改造。

通过引进外资和沪港、澳、台合作, 结合老城区改造、土地批租, 上海百货业的规模与层次上了新台阶, 成为90年代最主要的的商品零售业态。从1992年批准立项新建到1995年建成, 营业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厦达69家, 80%以上都是综合型百货商厦, 其中市政府批准的第一家沪港合资东方商厦、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 各区与外商和港澳台商合资的太平洋百货、摩士达商厦、伊势丹等, 市、区商业部门新建的中联商厦、东海商都、新世界城、宝大祥公司、国际商厦等, 还有专业的电子商厦、远东商厦等都是90年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百货公司。积极与外资合作改造本地小百货业, 注重吸收国外百货业在品牌建设、经营管理、技术设施运用、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上海百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集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大型购物中心是百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南方商城、虹桥友谊商城、梅龙镇广场、友谊南方商城等大型购物中心成为中心城区的地标性建筑。

作为中国最早出现连锁超市及便利店的城市, 自1991年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创建起上海超市就以超常规速度急速发展, 每年新增超市在百家以上。1999年, 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3500多家, 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500多家, 出现了华联、联华、农工商、百佳、家家乐、欧尚、捷强、东方超值等多样化的超市品牌。连锁超市也带动了便利店发展, 传统粮油店、杂货店首先采用连锁经营方式改造成为便利店, 但随后即被90年代中期的可的、罗森、联华、良友等品牌所替代。

随着上海加快郊区开发, 大规模人口从中心城区迁移到新城, 原来主要遍布于中心城区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无法提供新城人口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另外, 连锁超市难以满足中心城区大型居民集中区的多样化需求的劣势也开始显现。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应运而生。其中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易买得、大润发、欧尚等外资大型综合超市占主导地位, 华联、联华和农工商等国企连锁超市也开设了大型综合超市。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至今, 由于国外先进的商品零售业态已经在90年代相继引进完毕, 业态创新难有突破。但在上海远郊, 多元化的商品零售业态模式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一步推进、以一城九镇为构想的郊区建设进一步发展, 在郊区布点多元化商品零售业态是新世纪业态发展的新趋势。

(二) 批发市场

改革开放前, 上海商品批发市场计划色彩十分浓重, 批发业务全部由国营商业经营, 采购供方面实行工商分工、全国计划分配和批、零分工。在这一背景下, 较之商品零售市场改革, 批发市场启动改革需要打破更多限制, 因而, 改革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上海批发市场步入鼎盛时期, 形成了国家级、区域级、区县级完整的三级市场层次, 以及专业批发市场、批发兼零售的众多规模化市场。然而, 随着上海商品零售业态急剧拓展, 零售与批发业务逐步合一, 批发市场的竞争优势日益弱化, 加之批发市场难以突破传统建设思路, 因而市场逐渐萎缩。进入新世纪, 传统消费品批发市场的很大部分已经淡出历史舞台。

1、配套改革先行探索

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体制步入转型期,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统购统配方式逐渐退出。初期, 改革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民众的认识偏差, 加上改革尚在摸索中前行, 与计划脱钩后的商品流通如何进行还缺乏明确的后续性制度安排, 因此, 全国普遍出现过生产、生活物资供应紧张的现象, 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则遭遇了更多改革阵痛。在短期内搞活物资流通, 加大物资供应量成为当时上海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为做大消费品流量, 上海在消费品定价、流通方式上启动了探索性改革。首先, 缩小了国家固定作价的范围。农副产品中除粮、棉、油外, 价格基本放开, 日用工业品中的小商品价格也分期分批逐步放开, 并区别不同商品实行国家定价、指导价、浮动价、协议价、市场价等多种价格形式。其次, 拓宽了多种流通渠道。国营批发商业对日用工业品的统购包销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逐步改变为计划收购、协商收购、订购、选购、经销、联营等多种购销形式。同时, 多渠道组织货源, 发展商工、商农、商工农的多种经济联合。国营批发企业“三固定” (固定调拨、固定供货对象、固定作价扣率) 打破, 即通过商业供应会议洽谈成交代替了计划分配和固定比例分配;交易对象打破了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固定层次;供应价格实行批量作价、协商作价和按金价顺价作价等新方式。

2、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到1984年, 对商品定价、流通方式进行的相应改革已经开始显露成效, 这就减少了私营经济体经营批发业务的政策障碍。1984年5月, 上海市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建立, 打破了国营批发企业一统批发市场的局面, 人不分公私, 地不分南北, 实行了开放式经营。到1987年底, 全市已建立了各类消费品贸易中心13个 (工业品3个、农副产品5个、综合性5个) , 批发市场和贸易货栈49个, 城乡农贸市场395个, 小商品批发市场34个。跨部门的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势头迅猛, 产销联合、销售联合、生产联合、集团联合、技术联合、物资串换联合、投资联合、服务联合等形式将生产和销售直接挂钩, 在传统的有形批发市场发掘了新的批发渠道, 在此基础上兴办的商工、商农、商工农、商商等联合企业或企业集团也更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批发市场。

与80年代相比, 90年代的批发市场种类更加丰富, 辐射范围更广, 一些批发市场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成为国内各兄弟省市物资流通的重要平台。1991年到1993年的三年是专业性批发市场集中建立阶段, 上海先后建立了华东纺织纱布布料交易市场、上海肉类商品批发市场、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上海粮油商品综合交易市场、卷烟交易市场和沪南粮油交易市场等。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市场为龙头、区域级市场为骨干、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功能健全、设施完备、信息量大、辐射面广的三级网络批发市场。虽然从80年代起步的上海批发市场取得了卓著成绩, 但与90年代消费品零售业在全国的全面领先之势相比, 消费品批发市场的规模、效益仍未发展到位。1992年上海批发市场消费品交易额超过亿元的只有3家, 而浙江义乌、沈阳五爱、常熟招商市场已经各达15亿元左右。90年代中后期, 大型超市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全国联采进货等新情况出现, 一批传统消费品批发市场逐步被取代。

三、生产资料市场建设

生产资料市场由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改革开放初, 原有由国家统配生产资料, 集中供给上海工业生产的局面逐渐打破。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严峻的生产资料短缺问题。因此, 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启动要求迫切。继20世纪70年代末探索突破制约生产资料市场的相关制度后, 80年代上海生产资料现货市场建设进入高潮, 而现货市场的发展成熟也为90年代上海期货市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 现货市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步, 到90年代中期, 上海生产资料期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式、规模化的市场体系, 多样化的市场类型是上海生产资料期货市场的鲜明特色。现货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需衔接、繁荣市场、保障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90年代中期后, 生产资料期货市场发展迅速, 但现货市场仍然是生产资料市场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1、渐进式改革配套制度

与消费品批发市场相似, 上海生产资料现货市场的培育及发展必需以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为条件。改革的目的是破解计划经济下地方和企业自行掌握资源比重小的问题, 突破物资价格长期一贯制和单一制的限制。为此, 上海主要采取了两大手段:

一是减少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品种, 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1979年, 上海物资局按照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突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不能进入市场交易的禁区和地区、系统、所有制之间及物资类别、批零界限, 为计划外物资开辟了市场调节渠道。改革前, 纳入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是256种, 上海对口的产品是193种。列入计划分配的物资逐年减少, 1980年是30种, 1985年是19种, 1987年已经减少到13种。列入计划分配的物资在全市总资源的比重981年的86.1%下降到1985年的58.1%, 同期, 有色金属从84.8%降低到64.06%, 木材从79%降低到47.75%。

二是生产资料市场实行“双轨制”的价格制度。1979年, 上海国营物资企业对自行组织高于国家定价的资源, 不再纳入计划分配, 以保本的作价原则采取“议价”供应;对原纳入计划分配的部分三类物资退出计划分配渠道, 实行自由采购。钢材从单一的国家价格, 转变为国家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制价格体系。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双轨制”一直作为生产资料的价格制度。计划内按国家定价供应, 地方组织的货源经过批转也可以实行临时价、代理价。计划外物资价格逐步放开, 实行浮动价、协议价、市场价, 以及质量差价、批量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等形式。各类物资贸易中心基本上采取随行就市的作价办法。

2、多元化尝试市场类型

现货市场的产生时间早于期货市场, 区域性的现货市场能实现各区域间物资的流通互补, 在技术条件不发达、远程交易平台尚未建立的情况下, 现货交易是生产资料交易的主要形式。上海生产资料现货交易市场的建设几乎与消费品市场同步, 1979年9月, 物资局所属生产资料公司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收效良好。1984年, 根据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城市应建立各种类型贸易中心”的要求, 上海物资系统先后建立了专业性和综合性物资贸易中心。1984~1990年上海建立了贸易中心42家, 其中物资系统36家、工业系统4家、财贸系统2家。1992~1995年全市各行业和区县又建立生产资料市场59家。区域级的现货市场物流量、交易量大, 搭建了省市间生产资料互通有无的桥梁, 而市、区、县主要组办面向本市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现货市场。

基于交易标的不同性质, 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有很大差异,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贸易型现货市场, 如上海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上海物资贸易中心、上海机电产品贸易中心、中山塑料市场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生产资料市场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市场采用“周交会”、“旬交会”、“茶会”等方式洽谈业务, 由企业进驻直接贸易。二是保税市场, 代表是外高桥保税生产资料市场。该市场进入有一定资质门槛, 享受一定优惠政策, 主要经营进出口、转口贸易等业务。三是旧汽车、机电废旧金属市场, 主要是上海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和宝山废钢市场。四是拍卖市场, 上海物资拍卖行是典型的拍卖市场。五是租赁市场, 代表有上海机电总公司所设的租赁经营部。六是复合型市场, 指以农、工等生活资料为主, 兼有一些生产资料交易的市场, 如枫泾商城。七是监证型市场, 由企业在场内自由交易, 市场管理主体负责盖章监证, 企业可享受免税、返利等优惠政策, 如上海钢材市场。

(二) 期货交易市场

生产资料期货市场是新的市场领域, 因此, 国家对期货市场的管制较为严格。随着国家对期货市场撤并整合, 上海期货市场的地位从最初的后起之秀逐步成为生产资料期货市场的领头羊。作为现代化的市场类型, 生产资料期货市场是当前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提升金融产业影响力, 扩大金融辐射力的重要工具。为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生产资料期货市场也正在向着提高上海金融产业能级、扩大金融产业国际影响力、带动力的方向迈进。

1、交易种类迅速扩展

上海是后起的期货市场试点城市。在郑州、北京、深圳、成都建立了4个商品交易所后,

上海才于1992年5月始建金属期货市场。上海商品交易市场均由国家有关部委会同上海市政府或主管局共同发起组建, 到1993年11月, 上海已经相继开设了粮油、石油、煤炭、化工、农资和建材等6家交易所。

由于期货交易发展过快, 交易所数量过多, 为规范市场, 1993年底, 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1994年又发布《期货经营机构从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证监委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上海保留金属交易所和粮油交易所;停止煤炭交易所期货交易业务;农资、石油、化工、建材四家合并, 成立上海了商品交易所。

2、交易规范逐步完善

20世纪90年代上海期货市场建立初期, 国内尚未建立翔实完备的期货交易规范, 因此, 上海在可获得的有限的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消费品及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建设体会, 自行制定了一整套交易规范体系。规范体系涵盖了交易所管理规则、工作人员规则、会员规则、交易规则及会员制度、保证金制度、公开竞价和统一结算制度、出发制度等, 除此之外还有经纪公司的一系列制度。期货交易所起步于浦东开发开放后, 为从启动之初就保证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化规格, 从金属交易市场开始, 上海就大胆引进了国际通行的标准合约, 并延续使用至后来其他期货品种。与此同时, 考虑到上海期货市场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尚需一段过渡期, 标准合约与我国传统交易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上海期货市场还引进了期货市场机制, 采用会员制、保证金制、统一结算制及公开竞价制进行中、远期非标准合约的竞实竞买。

从1992年到1993年不到两年的时间, 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展势头迅猛, 交易所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当时期货交易规范仍然不尽全面、合理, 上海交易市场一度出现了一些人为操纵市场价格的现象, 为应对这一情况, 交易所制订了新的结算和管理制度。至1995年, 上海期货市场交易初步规范化, 开始平稳运行。

3、交易价格初具权威

1998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和全国证券期货工作会议部署, 全国期货交易所由14价撤并为3家。此次撤并重组的目的一是为整顿市场, 进一步统一期货交易规范, 二是为整合资源, 提高期货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是为抑制过度投机, 降低期货市场交易风险。1999年12月, 上海以金属交易所为主, 由金属、商品、粮油三家期货交易所合并组建上海期货交易所, 在中国证监会监管下正式营运。

进入新世纪,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全面铺开,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脚步日益加快, 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不再单纯作为市场功能存在, 更大程度上是作为接轨国际惯例、提升上海金融资源辐射、配置能力的基础平台。历经几年发展, 上海期货交易市场稳健发展, 交易总量稳步攀升, 交易品种日益丰富, 参与主体关联面广泛。199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 年成交金额只有4918亿元, 而2008年则达到近29万亿元, 交易品种涵盖了铝、锌、黄金、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和天然橡胶七个品种, 拥有会员200多家 (其中期货经纪公司会员占80%以上) , 在全国各地开通远程交易终端300多个。一套以公开、公正、高效、竞争为特色的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正逐步形成。

在成熟的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主导下, 上海期货市场逐步出现了一些具有国内权威、跻身全球报价体系的产品价格。铜的“上海价格”已经成为中国国内铜市场的权威报价, 伦敦金属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与美国交易所一起并列成为铜的全球定价中心;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得到国内外各方高度关注;锌、铜和铝期货关联, 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期货品种系列, 业已形成的铜的权威报价将对稳定和发现其他有色金属品种的价格带来积极作用。

华东二期电力市场建设初步设想 篇9

2003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批准华东电力市场建设方案(见《华东电力市场运营规则》)。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思路,华东电力市场分3期建设。在一期建立统一平台的基础上,二期建设的目标是:增加参与竞争的发电企业,增加竞争电量的比例,增加交易品种,开展大用户等与发电企业的双边交易,完善电价管理和市场价格监管制度,建立统一运作的华东电力市场。最终在三期电力市场上让所有的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竞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

通过模拟运行、调电试运行,华东一期电力市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年、季、月、日、小时双边交易合同和月度竞价等已经受实践检验。 鉴于电力工业现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故有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增加市场主体,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已成为各方的共识。由此,适时提出并推进二期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架构,就成为华东电力发展的不二选择。

本文根据华东电力市场建设方案明确的二期建设目标,分析华东电力市场二期需要增设的交易品种(涉及期货、期权、金融输电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等)及其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和结算时序。

1 二期市场的新增交易品种选择

根据电力市场理论并借鉴国外电力市场的实践[1,2,3,4,5,6,7],二期市场除了需要新增一些实物交易品种之外,还需要增加金融性交易品种。实物交易品种主要考虑远期合同、发电权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金融性交易品种主要考虑年、季、月的金融性合同。

1.1 实物交易品种

从国内实践和国外运行经验看,建立远期合同市场,使得大量的交易通过月度、年度甚至更长期的合同约定完成,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和供、购电各方规避价格风险。实物市场是财务市场/金融市场的起点和基础。因此,从保障供应、促进竞争考虑,华东未来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是培育和促进远期实物合同交易市场,并在此形成一定的信用条件后,开始逐步发展金融性交易。同时,为保证电网安全,辅助服务市场在华东二期电力市场中适时启动也是必要的。

发电权交易是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应运而生的。它通过市场机制使发电企业在满足电网安全约束的前提下,自愿转让其年度政府授权合同电量,从而实现优化调度,促进能源节约。发电权交易能够基本保证转让发电权的机组回收发电的固定成本,并能够为故障和检修等情况下的机组提供避免违约、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显然,发电权交易是市场发育过程中用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一种手段,未来将融于完善的现货市场。

辅助服务的获取可以采取强制、协商以及竞争的方式[6]。在二期建设初期,辅助服务将采用强制性获取方式,并应逐步过渡到竞争和协商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强制性获取,就是辅助服务计划由电力市场调度交易中心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安排,辅助服务提供者可获得经济补偿。所谓协商交易方式,是指辅助服务提供方可以与辅助服务市场的运营者或者辅助服务的购买者协商确定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或经济补偿的额度,这种方式通常与竞争性辅助服务市场相配合,用于不适于竞争性交易的辅助服务品种,如黑启动机组和进相运行机组提供的服务,而容量备用等服务则适合采用竞争方式获取。

1.2 金融性交易品种

金融性的电力交易是华东二期市场从远期实物合同交易向标准化期货、期权等电力金融交易演化的一个中继站。

一方面,电力金融交易增加了交易主体。比如,单纯以获利为目的的中间商、投机商参与市场。通过价格不断重复博弈的过程,使得电力价格风险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避免发、输、配、售电的风险垂直传递给电力用户,能够有效地平抑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华东地区电能需求大,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电价的微小波动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8]。因此,为稳定和促进华东电力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建立有效规避华东电力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机制,而开展电力金融交易正是一种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措施。

另一方面,标准化的期货等金融交易需要相当的基础,如信用保证、市场的相对理性等。中国期货、期权市场刚刚起步不久,法制环境亟待完善,信用基础薄弱,市场的非理性因素比例过高。这些障碍阻碍了电力金融市场的启动。因此,在电力金融市场全面启动之前,需要引入金融性交易作为过渡机制,使之既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又为培育金融市场创造条件。可见,开展金融性电力交易对华东二期电力市场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金融性交易不同于金融交易。金融交易需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化交易平台、较高市场流动性、较多市场交易主体的配套支持,其开展的前提条件较为苛刻。华东二期电力市场开展金融交易可能不可行;但是,金融性交易的条件不需要和金融交易等同,适合在市场初期各方面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开展。因此,建立金融性电力交易对华东二期电力市场是可行的。

2 新增交易品种的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机制设计是交易机制设计的核心,也是市场结算的基础。因此,需要重点研究新增交易品种的价格形成机制。

2.1 实物合同交易价格

实物远期合同可以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或者在场内通过挂牌、集中撮合、集中竞价等方式形成。例如欧洲目前电力交易普遍采用的柜台交易(OTC)市场、日本的远期公告版市场等。

远期合同中的价格谈判是难点问题之一。由于无法准确把握市场供求、成本等变化趋势,谈判双方都会力图将自己的风险降至最低,故价格博弈在所难免。为促进达成远期合同,需在价格撮合机制、表现机制上同步进行市场化改革,如建立保护价、实施煤电联动等。所有这些价格机制,都将为标准化合同条款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

2.2 发电权交易价格

发电权交易一般是先双边交易、后发电权集中竞价交易。双边交易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出让的电量和电价,发电权受让方按协商的价格和电量结算,出让方可按自身政府核价扣减协商的价格结算。集中竞价发电权交易价格由买卖双方提交的供需曲线确定的均衡价格决定,同样,发电权受让方按均衡价格结算,而出让方则按自身政府核价扣减均衡价格后结算。

2.3 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

未来华东电力市场二期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可分为补偿和竞争2种形成方式。

2.3.1 补偿形成价格

在补偿形成价格的辅助服务市场中,辅助服务通过强制性方式获取,辅助服务提供者可获得补偿;补偿价格一般由监管部门以合理补偿成本为原则制定。

补偿方式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补偿表现为基于成本的补偿价格,并按照补偿价格和辅助服务供给量计算的辅助服务费用。间接经济补偿表现为按照辅助服务的供给量给予多发电量奖励,其增加的成本通过多发电量所得收益回收。采用直接补偿方式将更有利于向辅助服务化过渡。

2.3.2 竞争形成价格

竞争性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方式可按是否存在强制性集中市场分为集中竞争和双边交易2种。

1)集中竞争

集中竞争是指建立统一、集中的辅助服务市场,系统所需辅助服务通过该市场获取,辅助服务的价格和辅助服务提供方均通过投标竞争或实时竞争的方式确定。

集中竞争模式下,辅助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可以为电力市场中的单一购买者,也可以为全体市场参与者,例如发电企业。当全体市场参与者为辅助服务支付方时,需要建立合理的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

2)双边交易

辅助服务的双边交易是指供购双方直接协商达成辅助服务交易,交易量和交易价格不再由集中的市场统一确定。

双边交易模式包括辅助服务提供方——单一购买者的“多对一”和辅助服务提供方——辅助服务需求方的“多对多”2种方式。其中:“多对一”方式是指单一购买者是系统辅助服务的唯一需方,它与辅助服务提供者通过协商确定辅助服务购买价格及数量;“多对多”方式是指辅助服务的需求方不唯一,供应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需求方达成双边交易。由于辅助服务具有需求对象不明显的特殊性,很难明确到底哪个市场成员是辅助服务的真正需求方,因此,要开展“多对多”辅助服务交易,需要首先制定辅助服务责任分摊机制,才可能再通过“多对多”交易确定市场各成员之间的辅助服务需求与供给关系。

当双边交易完全自由形成时,电力市场将更接近于一般的商品市场,虽然这属于真正的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交易成本较高;信用风险较大;市场参与方很难全面和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致使无法达成交易。

为此,可在市场中建立经纪人制度(也称代理人制度),即由市场中的第三方(例如电力市场的运营者)作为辅助服务双边交易的经纪人,辅助服务的供方和需方提交辅助服务供需量值和意愿价格值,由经纪人按照一定原则对辅助服务供需进行匹配。即最低卖价和最高买价进行匹配,其买卖双方的平均值作为该交易的成交价格,照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的匹配。当出现辅助服务供需量不平衡时,经纪人可以再次在市场上公布供需信息,由市场成员进行二次申报以进一步进行交易匹配。在建立了经纪人制度后,市场参与各方只需向经纪人缴纳一笔代理费即可,避免了供购双方花费过高的交易协商成本。另外,当所有的辅助服务供给与需求集中进行交易匹配时,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的匹配原则实现双边交易的全局优化,进而促进辅助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上述辅助服务交易模式在本质上与常规交易模式并无太大差异。但辅助服务交易对技术支持系统等的响应要求更高、更快。

2.4 金融性交易品种的价格形成

金融性交易品种可以有多种多样:远期合同(年、季、月)签订后,由于供给能力或需求变化不能履约或出于投机等多种因素的考虑,远期合同持有人可以将所持合同全部或部分转让。此时,合同本身就成为买卖标的,这种可再次交易的远期合同就是一种具有金融性的交易。

金融性交易价格可以通过双边谈判、场内集中撮合交易或公告板市场形成。日本实物期货就是通过公告板方式形成价格,其最大的特点为:它不是标准型的商品市场交易,没有严格的市场管理规范。各市场成员可以在此平台上发布购售电信息,进行自由买卖。

一般情况下,金融性电力交易的成交价格等于合同价±合同交易价格。而此时电力调度交易中心将负责新合同的安全校核,并按规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3 各种交易及结算的时序配合分析

华东一期电力市场采用部分电量竞争模式。随着交易品种的逐步增加,华东二期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前期可能仍采用部分电量竞争模式,但后期应采用全电量竞争模式。现分别阐述这2种市场模式下各种交易及结算的时序配合。

3.1 部分电量竞争模式下的交易时序配合分析

该市场模式下的电力交易品种为:年及以上实物合同、年度政府授权合同、年发电权交易、季度OTC实物市场、月度OTC实物市场、月发电权交易、月度实物竞价交易、日前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实时市场,其对应的交易时序如图1所示。

该交易时序的特点是:都是实物交易,并且大部分电量由年度政府授权合同确定。季、月引入了OTC市场,实现了场外双边交易。年、月发电权交易通过市场自愿转让其年度政府授权合同电量,从而促进能源节约。为保证电力平衡,日前、辅助服务、实时市场配合其交易。

3.2 全电量竞争模式下的交易时序配合分析

该市场模式下的电力交易品种为:年及以上差价合同、年发电权交易、季度OTC市场、月度OTC市场、月发电权交易、日前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实时市场,其对应的交易时序如图2所示。

该交易时序显著的特点是在日前市场之前的合同交易都为金融性合同,在到期日只进行财务结算,不进行实物交割。最后在日前市场开展集中的全电量竞价交易,并进行相应结算。

随着电力供求关系的演变,华东电力市场二期建设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启动。本文抛砖引玉,就二期市场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初步研究想法,以期得到斧正。

本文得到了华北电力大学谢国辉和黄仁辉等博士研究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

摘要:为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必须开展华东二期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研究。二期市场新增交易品种的选择是研究重点之一。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二期市场中的实物交易、金融性交易等品种,并对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结算时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市场,交易品种,电价形成机制,结算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欧洲、澳洲电力市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美国电力市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STEVEN S.电力系统经济-电力市场设计.宋永华,刘俊勇,王秀丽,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外电力市场规则和发电业务许可制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杨君昌,曾军平.公共定价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张粒子,郑华,程渝,等.区域电力市场电价机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7]张显,王锡凡.电力金融市场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0):1-9.ZHANG Xian,WANG Xifan.Survey of financial markets forelectricit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20):1-9.

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篇10

在中国现行投融资体制下, 中小企业, 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缺乏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支持, 虽然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风险投资融资, 缓解融资上的困难处境, 但深圳中小企业板重点安排主板市场拟上市公司中具有较好成长性和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上市。因此, 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 中小企业板接近于主板市场的高上市条件使他们依托中小企业板的难度较大, 融资困难仍然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阻碍他们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 打破制约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短缺“瓶颈”, 必须尽快建立进入门槛较低、上市条件较为宽松的创业板市场。

一、创业板市场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 是指在主板之外为中小型高成长企业、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便利融资的途径, 并为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的一个新兴市场。其市场定位主要以处于初创期、规模不足, 但成长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 是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和组成部分。

创业板市场的特点有:上市要求较低, 没有关于企业盈利状况的要求, 也没有对于净资产额的要求;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服务于高成长型企业;公司股份全部流通, 这种规定有利于企业板市场的流动性, 使市场更加活跃。

二、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的区别

1、市场定位不同。

中小企业板虽然名义上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 但由于其未脱离主板市场的框架, 其市场定位是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盈利性强、基本走向成熟的部分中小企业。上市标准比较低的创业板市场看重的是企业的增长潜力, 对企业的盈利及规模没有更高要求, 旨在为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服务, 主要吸纳那些能够提供新产品、新服务的, 或者是运行有创意和有增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 其中相对较多的是高科技企业。

2、上市要求不同。

创业板上市要求较低, 没有关于盈利状况以及净资产额的要求;中小企业板上市条件较为严格, 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

3、风险不同。

创业板市场作为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市场, 是比主板市场风险更高的一个市场。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 特别是高科技公司, 其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超过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 这决定了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高于主板市场。而中小企业板因其是主板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对于创业板来说, 风险水平较低。

4、运作模式不同。

中小企业板块的运作采用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 与深交所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 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 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主要是上市标准的差别:创业板的创立, 将采取独立模式运作, 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 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和监管标准。

三、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 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部分中小企业上市, 促进中小企业朝着经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为将来创业板的开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中小企业板还不是创业板, 对于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的支持还有一定的局限, 并不能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化建设或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历史使命, 其只是主板市场的补充, 无论从资金供应者角度, 还是从融资效率、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成长等角度, 都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及中小成长型企业对资本市场的需求。从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 尤其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股市资金供给相对充足, 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创业板市场, 形成一个运用资本市场激活创新企业的机制, 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具有现实意义。

1、尽快制定和完善创业板市场运作相关制度。

(1) 发行审核制度。创业板市场发审制度可以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可由证监会设立专门的发行审核委员会, 对申请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等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选择经营业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上市融资。

(2) 建立完善保荐人制度。由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较低, 所以必须推行严格有效的保荐人制度, 保荐人以独立专业人士身份向市场保证上市公司在各方面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必须对企业板市场上的拟发行上市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帮助投资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风险程度, 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重大责任。实行这一制度让券商对市场承担更多的责任。

(3) 制定宽严适度的市场准入制度。新修订的《公司法》对企业发行条件已取消连续三年盈利、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要求等限制, 这为创业板降低发行上市门槛扫清了法律障碍, 为创业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4) 实行股份全流通。创业板企业应当实行股份全流通, 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任期内股份不得流通, 出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有可能会为出售股权而辞职, 将对企业的发展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为创业板运行带来风险。

(5) 实施严格的退市、摘牌机制。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和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将会带动更多的风险投资投入到成长型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中来。由于高科技企业的自身特点, 出现不可预料的风险是难免的。为净化创业板市场的投资环境, 对于在创业板上市后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小高科技企业, 当其达到主板市场的要求后, 就应转到主板市场运作, 面对更广大的投资者, 谋求更大的发展;对于连续亏损、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状态, 技术优势丧失的上市公司, 应该坚决实行摘牌退场制度, 对其股票进行摘牌处理, 以保证创业板的公司质量, 使创业板市场安全、平稳地运行。

2、强化监管, 实行严格有效的市场监管制度及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标准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质量的降低, 而是伴随着更为严格的监管。只有严格的监管, 才能使市场参与者具有高度的信心。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股本规模较小, 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及经营风险较大, 注定其容易发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行为、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 管理层将会在市场监管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对创业板市场要设立更为全面严格的监管法规、细则, 不断完善监管的手段和方式, 促进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从而有效地化解市场的系统风险。

由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远低于主板市场, 为了降低公众的风险, 通过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来减少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优势损害投资者的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合法的知情权尤为重要。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应该包括公司上市时的信息披露和上市后的持续信息披露, 使投资者能够充分地获得投资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3、提高上市公司素质,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发展。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培育有良好盈利前景的主导性大型上市公司, 主动争取优质企业来上市, 推动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多元化, 鼓励企业技术和制度创新, 尽快为创业板市场建立一个优良的社会企业群体环境, 推动创业板的良性发展。

加快培育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 使之成为未来创业板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不仅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而且还可以使创业板市场投资行为更趋理性, 从而稳定市场。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众多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4、注意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协调发展。

我国创业板市场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非从属的市场, 要拥有自己的组织管理系统、交易系统和监管系统, 通过建立与主板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 实现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协调发展。通过两个市场间的制度协调, 推动两个市场的金融创新, 鼓励两个市场开展竞争, 应尽可能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创造出相对公平的运行制度和政策环境。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新生事物, 应尽快建立创业板市场制度, 制定与中国创业企业特殊性需求相适应的发行、上市、交易、监管制度和规则,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则去做, 抓紧做好启动创业板的组织、规则、上市资源、投资者教育等各方面工作, 确保创业板的成功推出, 平稳运行。

摘要:本文以目前中小企业板市场运行情况为出发点, 通过与拟设的创业板进行比较, 从制定和完善创业板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运行细则以及培育良好的上市资源等方面, 提出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

参考文献

[1]曹冬.中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思考[J].理论前沿观察与思考, 2008.1.

[2]徐保满.关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策略[J].林业科技, 2005.1.

[3]何怡萍.中小企业板启动的意义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5.2.

[4]苏珊, 蒋承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企业经济证券市场, 2002.3.

建设市场 篇11

关键词: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市场;定位

一、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提出

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实行的是事业体制,文化管理机构是根据文化意识形态在产业形态上的不同表现方式所作的一种划分,即只是把文化看作一种意识形态,而没有把它看作能够创造和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形态,依靠政府主导发展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市场仅处于从属地位。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行,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

除一般的产业属性,文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意识形态属性。研究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首先必须解决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角色定位,这具有复杂性:一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活动部分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和意识形态属性,市场对其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外部性问题,就必须依靠政府管制的干预;另一方面,政府管制本身包含了大量的成本,如果管制成本高于市场调节或社会管制的交易费用,将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哈耶克曾说,“尽管每个人都希望国家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但在政府该干些什么的问题上,几乎有多少不同的人就有多少种看法”①。因此,如何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就成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关键。政府与市场在文化市场体系中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哪些因素决定了政府应该采取手段干预市场以有利于实现最大化社会整体利益?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二、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探讨

政府与市场机制构成了文化资源的两大配置方式,两者的关系是通过管制制度建立起来的。市场失灵在理论上界定了市场与政府的行为边界,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照系,②丹尼尔·F·史普博在《管制与市场》中将市场失灵分为三大类,即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下文将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试图划定政府管制有改善资源配置余地的范围。

1. 市场机制的作用机理

市场是交换的场所,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的交换来实现的。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以及趋于一致的过程来发挥作用的,而价格相对于价值的波动则是由供求来影响的,市场机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决定性地位。

文化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源配置功能。在文化市场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支配文化资源配置的方向、数量和资源流动的速度,各类文化资源将以最有效的方式配置到短缺的或社会最需要的文化单位或行业。第二,交换功能。文化市场的交换功能主要是指文化消費者和文化企业通过文化市场中的行业中介与流通组织等了解市场供给与需求,通过产品交换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三,经济功能。我国文化市场交易及文化产业的总体收入已经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性,据文化部2012年发布的“2010年全国文化发展基本情况”统计,2010年底,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全年营业收入1069.63亿元,利润总额为375.26亿元,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③。第四,政治功能。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文化市场的政治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④。此外,文化市场还具有供给功能,价值实现功能以及服务功能等。

2. 政府管制的作用机理

由于市场经济的常态是信息不完全或市场不完善,所以大量的市场失灵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市场失灵的存在就为政府通过干预市场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市场失灵反映的是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缺陷,市场缺陷使得市场经济背离完全竞争的条件,致使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化目标,市场存在缺陷是政府干预的主要依据和必要前提。⑤政府管制的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理念是维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运行。丹尼尔·F·史普博指出,“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介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可以解释为政府管制是要纠正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但市场失灵却未必需要直接的管制介入,因政府管制本身包含了大量的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需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事务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改革可以理解为逐步放松计划性政府管制的过程,即从全面的、直接的一体化管制逐渐转向部分的、间接的介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管理职能的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2010年12月发布《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努力实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从注重事前静态审批向注重事中和事后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市场主体、产品和服务准入向注重市场交易机制和规范建设转变,从注重刚性监管方式向寓监管于服务的刚柔相济方式的转变”;2011年10月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nlc202309042102

3. 政府介入市场失灵的范围划定

(1)进入壁垒

要认定政府管制的潜在任务,就需要对是什么构成一种进入壁垒作仔细的定义。丹尼尔·F·史普博认为,“进入一个市场的壁垒系指一种不由已建立的企业而由新进入的企业承担的生产成本”。进入壁垒是市场失灵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与规模经济、沉淀成本有关,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行政垄断、自然垄断、价格—生产联盟等。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现全国性或国际性的文化企业或集团,所以其中的自然垄断、价格—生产联盟等对我国文化市场影响不大。而由于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组织结构条块化所导致的行政垄断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法学界将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看作行政垄断。行政垄断被看作由政府设置的进入壁垒,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排斥竞争。由进入壁垒而引发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条件之一,政府的干预方式主要是挪去进入壁垒或消减它在资源配置上产生的不良后果,可以很容易通过允许新的进入来实现。

我国文化行政管理机构是计划经济时代按照行政分业、行业分类组织的,这种“竖井式管理”方式导致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不同文化行业之间存在行业壁壘,政令畅通的高度行政性,忽视了市场机制,造成文化资源配置的分割和低效率。行政区划所形成的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是严重制约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性障碍,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解除对文化市场的行政分业管理以及由此造成的行政壁垒问题。2004年4月《文化部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第五条指出,“坚决推进全国文化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文化市场的地区封锁和壁垒,分割了市场,限制了竞争,保护了落后,提高了成本,不利于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为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不得通过明文规定或者隐形规则,排斥外地文化经营单位进入本地文化市场……”同年9月,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以属地管理对文化市场实现统一综合执法,在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域内,对现有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实行合并,这是对条块分割的文化行政管理资源整合迈出的关键一步。当前,随着国务院陆续发文取消和下放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行政审批项目,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和社会,我国文化领域由于行政分业造成的进入壁垒也在逐步瓦解。

(2)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交易者未加考虑而由非交易方(第三方)承受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即两个当事人之间由于缺乏直接相关的交易或补偿性支付,使得资源的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从外部性商品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对接受者来说是有利的外部影响,就称为正外部性,反之即为负外部性。科斯在1960年提出了两个造成外部性产品或补偿性支付缺乏经济交易的原因——缺乏明确界定的产权和消减交易成本。这使得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在界定产权和消减交易成本方面具备了潜在的作用。

就文化产品负外部性而言,低俗化、虚假化的文化产品(如侵权盗版出版物等非法出版物)的生产将导致一些成本产生,这不仅会危害到公民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整个社会和民族带来严重的精神污染。外部成本使个人的自身利益偏离社会效率,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这种成本不会被生产者承担。根据科斯第二定理,在(市场)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将产生影响。科斯认为,将外部性内部化的社会成本最小化、最适当的方法,就是通过法律制度界定明确的产权,使权利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进行转移与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但科斯同时强调,在由法律制度调整权利需要成本的现实世界中,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只有产权调整后的产值增长多于它带来的成本时,产权的调整才能有效进行。

就文化产品正外部性而言,文化产品能传播先进的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认同感,文化的正外部性主要是针对于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品而言。具体来说,所谓公共品就是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的消费减少,因为使用公共品的机会成本为零,所以每个使用公共品的单个人都会尽量少支付,因此公共品的生产就是一种正的外部性。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使得政府通过法律界定其私有产权的交易费用过高,非竞争性使得界定私有产权没有形成必要的激励(由于外部性收益过大,导致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外部性收益不能形成充分的内在化激励),而且消费者在消费时总想“搭便车”而导致公共品提供者的生产成本与收益不一致,因此,应由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资源配置。此处值得一提的是,意识形态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的特点,属于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形式,它是软性的,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它的投资有着规模经济的性质和很强的外部性,意识形态应该而且只能由政府进行管理。

(3)内部性

许多管制直接对私人交易和合约协议进行干预。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性问题的产生。内部性是指交易中未加考虑而由交易一方承受的成本或利益,即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成本。内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交易参与方不能完全分配所产生的净利益,当市场交易因交易成本而无效时,必要的管制手段就会成为政府补救市场失灵的方式而被建立。由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导致了内部性问题的产生:第一,在存在风险的条件下签订意外性合约的成本,即存在不对称信息,如果交易者占有不完全的或不对称的信息,市场机制就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第二,当合约者行为不能完全被观察到时所发生的观察或监督成本,即当合约参与者的行为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时他们就不会服从于谈判并不愿按合同条款进行合作,这将引发“道德风险”问题;第三,交易者收集他人信息和公开自身所占有的信息时发生的成本,即观察代理人特征的成本将导致偏好或技术的不当表示,就会引发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政府调整必定要采取直接管制、间接调控与自我调控有机结合的模式,针对问题类型的不同采取最适当的管制方式,如对于不对称信息引起的内部性问题,信息公开管制的建立可能是有效的,管制能使信息标准化而降低消费者的市场搜寻成本,政府通过管制政策对信息公开或合同条款设立一般的规则,然后依赖市场力量使私人信息得以公开等。

nlc202309042102

三、结论

由于文化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这使得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较为复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避免其对文化产业社会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既要发挥政府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又要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而影响市场机制效用的发挥。上述关于市场失灵问题的讨论,目的就在于要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由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所造成的各类市场失灵,理论上为政府与市場的行为边界划定了范围,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且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但是我们也需明确,市场失灵只是政府介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政府管制也是需要大量成本的。科斯认为,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不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构)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从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研究入手,将政府管制与其他选择性方法(如社会力量)的制度成本进行比较,选择出一种相对而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法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黄先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出版发行学研究所所长;郝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ZD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何伟,陈玉雪.市场经济下中国政府定位及其职能取向[J].当代经理 人,2006(03)

② 宇燕,席涛.监管型市场与政府管制——美国政府管制制度演变分析 [J].世界经济,2003(05)

③ 国家统计局.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8071亿元 [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826_402921959. htm

④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 www.ce.cn/xwzx/gnsz/szyw/201311/18/t20131118_1767104.shtml

⑤ 鲁国强.论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J].当代经济管理,2012(01)

参考文献:

[1] 谭庆刚.新制度经济学导论——分析框架与中国实践[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1.

[2] 顾玉民.健全现代市场体系[M].重庆出版社,2009.

[3] 胡乐明,刘刚.新制度经济学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 [美]丹尼尔·F·史普博著;余晖,何帆,钱家骏,周维富译.管制与市场 [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中国艺术品市场建设刍议 篇12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现状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画廊业、拍卖业、艺术博览会三位一体的市场经营主体结构初步建立, 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毫无经验到逐步走向规范, 在世界艺术品市场逐渐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 画廊业

在欧美发达国家, 衡量一位画家的身价不是看他获过什么奖, 而是看与他签约的画廊到底是哪一家。中国的画廊起步较晚, 由于画廊业完全是经济行为, 必须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消费者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后, 利用余钱买艺术品, 画廊业才会发展。80年代初中国经济条件不成熟, 导致大部分的画廊无法经营下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画廊业终于从鲜为人知走向市场中心, 不仅市场规模扩大, 而且还融入了现代营销理念、营销模式, 开始逐步走上秩序化、法治化的轨道, 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易平台。

(二) 拍卖业

拍卖也称竞买, 是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 指由专门的拍卖机构, 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 按照一定的规则, 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竟购, 把动产或不动产按照逐件或逐批以击槌成交的方式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它的主要特点是拍卖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买主, 必须有不断变动的价格以及必须有公开竞争的行为。

中国艺术品拍卖从1993年开始,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有4000多个拍卖公司, 这些拍卖公司逐渐走向由分散向集中的趋势, 这近千家的拍卖公司主要集中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拍卖公司的活动促使海外艺术品不断回流, 同时也吸引了社会游资向艺术品市场的聚拢, 促使艺术品市场更加繁荣。

(三) 艺术博览会

随着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 艺术博览会为中外艺术品交流和艺术品市场开创了广阔空间。目前我国主要的艺术博览会有中国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海艺博会、中国画廊邀请展等。

中国艺术博览会1993年创办,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展出内容最为丰富的国际艺术交流和艺术品交易的盛会, 它具有社会影响大, 学术推介有力、画商集中等优势。参展作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作品等, 经过参展资格认定的入展作品, 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是经过中国文化部批准的, 以“国际性、专业性、未来性”为宗旨, 率先完全以艺术品经纪人、画廊为参展单位, 是目前中国级别最高的国际水准的艺术博览会之一, 主要面对的是高端艺术品市场, 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

上海艺术博览会于1997年创办, 上海艺博会主要面对的是中产阶级收藏者。在政府的支持下已拥有具有专业素养的策展和组织团队, 并成功将该展会成功打造成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的国际艺术盛事。

艺术博览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 扩大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国际艺术品市场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同时, 这些展会实现了档次的分流, 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士对艺术品的需求, 让艺术品投资概念从启蒙意识发展到人们普遍的共识, 从而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受众范围更广, 影响力更大, 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二、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在我国股票市场萎靡不振、房地产市场整合之际, 大量的投资者将资金转投到艺术品投资市场,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但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看清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三假”盛行

所谓的“三假”是指造假、售假、拍假。一是名家名画造假之风盛行, 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其可观的投资回报, 许多不法分子乘机将黑手伸入这块市场,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 影响极其恶劣;二是售假泛滥, 在数以万计的画廊中, 目前由于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 存在许多售假情况, 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三是拍卖公司拍假, 国内一部分拍卖公司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 对造假熟视无睹, 更有甚者还暗中与售假者相勾结, 严重损害了中国艺术品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二) 市场不健全, 私下交易成风

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还不够成熟, 画廊和拍卖公司等机构的经营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因此国内的一些艺术家更愿意直接出售自己创作的作品,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 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长此以往, 随着私下交易严重, 不仅产生偷税漏税的问题, 而且私下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制约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而也对艺术家的个人的发展产生极大伤害。

(三) 鉴定标准不统一, 鉴定专家的权威遭到质疑

艺术品的鉴定对鉴定者有极高的要求。中国艺术品的鉴定流程和鉴定规范还存在不小的漏洞, 鉴定的标准很难统一, 依靠经验的方式进行鉴定的多, 依靠科学的系统体系方式进行鉴定的少。同时, 以利益为导向的有偿鉴定多, 以肩负把关艺术品、净化中国艺术品市场责任为标准的公正鉴定少。因此, 这样的一个鉴定环境及鉴定专家的权威遭到公众的普遍质疑。

(四) 投机现象严重

近几年, 艺术品的价格不断攀升, 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价值, 这不仅吸引了大量收藏者、企业家, 也吸引了大量投机资本的介入。许多人是冲着艺术品投资的高回报而来的。有媒体报道, 一竞拍者竟然不知道自己所拍到的作品作者是谁。但有人问到他时, 他说, 反正这东西能挣钱, 只要放在那一两年, 就能挣大钱。投资者的回答, 令人啼笑皆非。市场经济下, 过度的投机会将会给市场带来大量的泡沫, 进而严重影响市场的基本面。

三、中国艺术品市场建设建议

(一) 加强监管, 规范市场

我国目前艺术品市场“三假”盛行,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管理力度不够, 文物局和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执法力度, 对艺术品市场中出现的违法现象, 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对于虚假成交、私下交易的行为应严格执行税收政策, 进行罚款;对于造假的艺术品, 坚决没收、销毁, 杜绝再次流入市场, 破坏艺术品市场秩序。

(二) 建立艺术品鉴定体系, 提高艺术品鉴定水平

目前国内艺术品最权威的鉴定机构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地方也应该建立起相应的鉴定机构, 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艺术品鉴定体系。例如一般艺术品可在地方鉴定机构鉴定, 如若出现争议, 再逐层送交上级鉴定机构进行再次鉴定。价值大的艺术品出现争议时, 可以提交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或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鉴定。我个人认为, 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艺术品市场需求方和供应方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标准, 交易双方在艺术市场中才会做到有序。

(三) 提高艺术品收藏者艺术欣赏水平和风险意识, 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健康发展

艺术品收藏是一项古朴高雅, 专业性很强的科学鉴赏活动。收藏者不但要有专业收藏知识, 还要应具备艺术鉴赏的能力。他们在提高自己的收藏知识、鉴赏能力的同时, 也应防控风险。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视发展中所面临到的问题, 及时处理, 逐一解决, 只有这样我国的艺术品市场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空前繁荣。但在繁荣的同时, 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我们应该正视艺术品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只有这样我国的艺术品市场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品市场,鉴定

参考文献

[1]陶宇.《艺术品市场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7

[2]黄俊.《艺术品市场管理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1.6

上一篇:视觉时代美术教育下一篇:价格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