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翻译

2024-11-03

高职日语翻译(精选11篇)

高职日语翻译 篇1

为了方便中日两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 急需大量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又拥有较强的交流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员, 在这种形势下, 高职院校的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就成了当务之急。

日语翻译课程一直是高职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 但是多年来始终受到多方面的困扰, 比如, 高职院校的学制较短通常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开设翻译课程, 而翻译课程又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 一个学期的时间只能做到“点到为止”;另外,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学习习惯也有待提高, 通常他们对待像翻译课这样比较枯燥的课程时显得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排斥;还有一个就是教材方面的问题, 如今使用较为广泛的教材一般都是针对本科院校学生编写的本科教材, 放在高职学校使用时不管是课时安排上还是难易度、实用性上都不是很合适。

在实际教学中翻译课一般是一周一次, 一次2课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提高全体学生的翻译能力, 掌握所有的翻译技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能力选取合适内容来教学。一般的翻译教材会按照应用文、科技文、新闻报道、论说文、文学作品等文体来分类。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 就只想学一些在今后工作中能用得上的内容。面对这样的形势, 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虽然日本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很有特点, 译文优美富有文学价值, 但是在高职院校的翻译课堂上并不宜花费过多时间在此之上。近年来新出版的一些高职专用日语教材, 把在实际工作中将会遇到的各种翻译场景, 比如机场迎接、欢迎宴会、参观工厂、介绍公司等引入教材中, 在实用性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使学生能够学习到较为鲜活的语言。然而, 一味学习这种实用性强的翻译案例, 又会让学生忽略翻译最基本的功能意义, 更忽视了语言所依附的一整套文化体系。所以, 如何把握这两方面的平衡也是我们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必须时时注意。

翻译教学并不应该是单纯的理论教学, 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训练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如语法、词汇等知识点的掌握, 更应重视培养学生了解异文化的文化体系, 指导翻译实践, 解决由于中日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方面的困扰, 配演良好交际能力。所以, 如何将翻译理论教学与翻译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 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优秀的高职院校日语人才。目前日语翻译教学的方法还是单一的课堂讲授法, 教师是课堂的指挥者、控制者和译文的评判者。老师讲学生听, 从教材的第一章开始到最后一章结束。先讲解某一翻译技巧, 再用大量的例句来解释这个技巧, 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这种技巧, 教师进行批改或者点评。学生上课忙于应付, 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与教师的互动少之又少, 导致翻译课的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此外, 学生的日语基础课水平就有很大差距, 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 翻译课的要求太高, 他们很快就丧失了对翻译课的兴趣, 甚至觉得上翻译课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在翻译入门初期, 学生很容易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 将对应的翻译词汇按语法要求简单地排列起来, 这样往往造成译文不符合本国的语言习惯, 中句与句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通过课堂学习, 分析其语境、语义, 讲解实用翻译标准和技巧, 让学生熟悉了解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社会形态, 从而加强对日本语言文化的理解, 真正地领会翻译不要被原文的句型、语法结构等外部特征所束缚, 而要抓住原文的核心意义, 语境、语意、语汇相结合, 多种翻译技术综合运用, 用地道的语言表达出来。

日语翻译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们的独立翻译能力, 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 成为优秀的实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为了能达到这一的目标, 在精通阶段的教学实践中, 重点在于对翻译职业素养的养成和翻译技能的训练, 采用交际教学法, 模拟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情景, 把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翻译结合起来, 以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第一时间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比如, 模拟一个商务谈判的场景, 社内会议的场景, 机场迎送的场景等, 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仿真练习。也可以组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日语翻译、演讲比赛和担当一些国际交流活动的志愿者等,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不仅强化了学生翻译中的文化意识, 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改善了教学效果。

学习日语不同于学习数学、物理等带有公式、逻辑性的学科。日语的学习必须要有无数次的反反复复, 而写是简单地反复、反复、在反复。只有坚持这“简单反复”的过程, 才能向成功更进一步。在翻译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进入“自我学习、自我会话、自我翻译”的环境。如何寻找到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学习日语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下悟出一套自我学习的方法, 这在学好日语翻译这门课程中非常重要。

摘要:作为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必修之一的日语翻译课程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问题, 学生的翻译能力一直是日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并给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日语翻译,教学改革,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龙开胜, 王珏.日语翻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2]胡纬纬.浅谈日语翻译教学中常见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杨秀云, 陈安丽.日语翻译教学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高职日语翻译 篇2

3.木村さん私に何かご用ですか。

4.私は友達と一緒に買い物に行きましだ。

5.去年の誕生日には母からセーターをまらいました。6.新幹線で行くか行かないかまだ分かりません。

7.バスでもいいですが、時間が大丈夫かどか分かりません。8.雨でどこへも行きませでしだ。9.明日はきっと天気がいいでじょう。

10.お母さんにお菓子を届けるかどか、電話でお姉さんに聞きましょう。11.今中国の家には大抵子供は一人しかいません。12.どうぞ、楽にしてください。

13.水を流さないでください。勿体無いですから。14.日本人はよく魚を食べます。

15.明日は日本語で発表するので今緊張しています。16.あなたの日本語はとても上手なので、大丈夫です。17.私は学校に近い所に住んでいます。18.馬さんは日本語で宿題を書いています。

19.日曜日いつも買い物をしたり、好きなテレビ番組を見たりします。20.歩きながら話しましょうか。

21.皆は「馬さんから始めましょう」と言いました。22.講演はまだ始まっていませよ。

23.馬さんはいいことをしたと思います。

24.私の故郷の苺は大変有名ですね。早く食べたいと言っています

25.馬さんは中国料理の中ではギョーザが一番美味しいと言っています。26.木村さんはテニスより野球のほうが上手です。

27.マリーさんも友達に日本語で手紙を書きたいと言いました。28.A:中国語であなたの質問に答えてもいいですか?

B:だめです。日本語の授業だから、日本語で私の質問に答えてください。29.李さんは来年日本に留学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30.社員は昼ご飯の時お酒を飲んでは行けません。

31.この問題について学生に説明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32.運転するとき、気をつけてね。

33.今日大学で用事があるので、すぐに家に帰らなくてもいいですか。34.嵐山には可愛いサルが沢山いるそです。

35.日本人の家でホームスデイをしたとがあります。36.明日自転車で行くかもしれません。

37.日本語を習うのは日本の漫画を見たいからです。38.私も弟も野球ができます。

39.彼はお母さんのために故郷に戻って働きたいのです。

40.無農薬の野菜を食べるために、彼はよく車で郊外の農家へ行って、野菜を買いま41.納豆はどうしても食べられません。

42.お酒がずいぶん飲め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ね。

43.テニスはやったことはありますが、上手だとは言えません。

す。

44.馬さんの代わりにやりましょう。45.来年車の運転を習うつもりです。

46.授業が終わったら、絵画を見に行きましょう。47.私はほとんどテレビを見ません。

48.夏休みになったら、日本語も勉強したいし、英語も勉強したいです。49.夜になると、寒くなります。50.日本語で書いたほうがいいです。51.ここから富士山が見えます。

52.昔と比べれば今の物価は高いです。

53.毎日、日本語の勉強をする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54.どんなに遠くても行きます。

55.今日はだめですが、明日なら大丈夫です。

56.若し宜しければ、このレポートを1週間ほど遅れて出してもいいでしょうか。57.隣の人が私たちに写真を撮ってくれました。58.朝ご飯を食べずに教室に来る人が多いです。59.毎日運動をすることは体にいいです。

60.盲導犬ベットではなくて、人生のパートナーです。61.犬は主人に喜んでもらうのが一番好きです。62.毎日運動しても、痩せるわけではありません。

63.早く上手になるために、毎日テニスを練習することにしています。64.夜はあまり遅くならないように気をつけ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65.タレジットカードがあれば、現金をたくさん持たなくてもいいです。66.お金がないのに、カードで沢山買い物をする人がいます。67.コンビニというのは24時間休まない店のことです。

68.現在、パソコンは若い人だけなく、高齢者も使っています。

69.急に肩を叩かれました。振り返ってみうと、高校時代の同級生でした。70.A: 一緒にお食事はどうですか。

B: すみません、今食べたところです。

71.叱られたら誰でも不愉快そうな顔をするでしょう。72.お忙しいところ、来て頂いてすみませんでした。73.すみませんが、今何時か、教えて頂けませんか。74.声をかけられても知らんぷりをする人がいます。

75.本当の友達とは楽しいことも苦しいことも一緒にする人のことだ。76.外来語は私にとって、まるで別の外国語のようだ。77.毎日宿題をするのに沢山の時間が必要だ。

それなのに彼は毎日5時間もアルバイトをしている。78.日本人はどうも外来語が大好きなようだ。

79.日本語があるのに、外来語を使いたがる日本人の気持ちが分からない。80.面接でなぜ意地悪な質問をするのですか。81.それは学生を困らせるためではありません。82.親が私の就職のことを大変心配しています。

83.「あれをしなさい、これもしなさい」と、煩いです。

84.亜美ちゃんは中身がいいから、就職もすぐ決まると思います。85.サッカーは男性ばかりではなく、女性も好きです。86.87.88.89.90.91.92.彼女は若いながら、しっかりしています。

日本語の敬語は難しいです。だから頑張って身に付け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お客さんに詳しく説明しました。

浅析日语的和歌翻译 篇3

关键词:日语;和歌;翻译

引言

语言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语言作为人类的独特机能帮助了人类完成了信息的交流、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我们很难现象如果没有语言这么一个智慧的机能,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时会是多么的吃力和缓慢。

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独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体系。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近百种语言,其中经常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也有数十种。如何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正确传递和表达,避免因领悟分歧而引起交流的不通和障碍,翻译作为语言的桥梁沟通的作用开始凸显。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彼此间的文化、经济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实现彼此间语言的无缝对接,特别是对日本语中具有代表特色和歌,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进行准确翻译是每一个日语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100年前,我国著名的翻译大师严复曾经指出了翻译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最高要求。那就是:信、达、雅。他指出,一个科学的翻译要注重对语言信息的准确表达,这种表达不仅仅停留在翻译句子本身的字面含义,还要注意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所谓知己知彼。所以,对日本的和歌的翻译,要建立在对和歌的作者,作品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

一 什么是和歌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比较古典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和日本的茶道、绘画及徘句一样是日本文学艺术的代表。关于和歌的确切定义在学术界尚未達成统一的说法。一般比较公认的和歌是指日本诗歌的一种,这种诗歌借鉴中国汉语中汉字的音或意,并通过吟唱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因为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所以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诗歌就被后人称为“和歌”。

和歌在日本的文学艺术中拥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其语言的优美,意境的深远都可以和中国的唐诗相媲美。在和歌的表达中,根据和歌用词中的音韵长短,可以分为长歌、短歌、片歌等等。无论是哪种的和歌类型,它的创作基础都是和音,并且一般会多用一些枕词、序词等来进行表达。在日本的文学发展史中,和歌走过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从起初和民谣的分离到后期脱去粗糙,赋予更多内涵与魅力的“万叶时代”,可以说,后期的和歌已经超越了起初达官贵人的那种附庸风雅,矫揉造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日本的文学历史上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了一大批传世后人的作品和大师。例如,被后人高度评价为“歌圣”的柿本人麿,他创造了很多具有神话、传奇色彩的和歌,为日本和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和歌的翻译技巧

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翻译是一道不同语言间架构的桥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不同语言间人们的沟通效果。举个例子,在中国,我们信奉的图腾是龙,它是一种富贵、吉祥的象征。可是这一点如果和西方的人们进行沟通则会存在一定的分歧。因为,西方国家的文化体系中龙的概念是丑恶的代名词,它象征着魔鬼和邪恶。所以在语言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匹配要建立在彼此文化相对称的基础上,不追求一字一句的准确,但注重语言表达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达到统一的表达功能为核心。这种翻译理论在目前的翻译界比较受欢迎。这种理论的创始人是尤金·奈达,他一生致力于圣经的翻译和普及,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为我们的日本语中的和歌的翻译指明了方向。在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从最初的纯粹的语言学上的对等,到交际功能的实现,最后到社会象征符号的对接,都是对流行语翻译的层层推进。当然,翻译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完全对等,但是在对古典文学日本和歌的翻译时,这种完全对等的案例存在,但占的比例并不高。我们大多数时间在做的是在语言表达背后的实际含义中下功夫,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意义对接,只有这种接地气的对接,才有利于日本语中的和歌在中国的母语体系中得到准确的实现,从而达到双方文化的进一步的深化交流。

按照目前比较成熟的翻译理论,我们一般会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对和歌意义、韵味的表达。首先是直译,顾名思义,就是简单地按照和歌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直译要求词汇对应的准确性,不能出现无中生有的翻译现象。第二种方式,我们称之为意译,意思是透过和歌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层语言的对接和加工。不拘泥于一词一句而追求整体表达效果的实现。最后一种方式是转译,这种翻译方式对译者的文学功底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在完成意义表达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诗歌表达形式和特点与和歌的内容进行形与神的匹配,这个时候,和歌的翻译才算完成。

举例说明:仁明天皇の皇后(五条后)の屋敷の別棟(西の対)に住んでいた高位の女性に、業平は道ならぬ(「ほいにはあらで」)恋心を懐き、長らく言い寄っていた。ところが女性、一月の十日過ぎに姿を消してしまい、行き先を訊ねたが、知ることはできなかった。一年後、 梅の盛りのころ、月の美しい夜に、去年を懐かしみ、その屋敷に行き、月の傾くまで、人気のない屋敷きに臥せって、次のうたを詠んだ。

这是一首日本著名的和歌,对于它的翻译,按照上文提到的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我们首先要把这首和歌的表达意思搞清楚,实现日语和汉语中词汇意义表达的一致。通过词汇对应,我们会大体把这首和歌翻译为:有一个姑娘,住在皇后的的西面。一个叫业平的青年对她非常爱慕,一直想找机会进行表白,可是一直没有勇气。突然有一天,当他下定决心,鼓足勇气去寻找这位姑娘时,姑娘已经人去楼空不见了踪影。业平悔恨交加,在每年腊梅盛开的时节就会忧伤感怀,在明月下发呆。一边吟唱为姑娘写的和歌,一边流泪,可以说心碎如月光独徘徊。

通过第一遍的翻译,我们完成了句子本身意义的对接,这样只能让我们传达出这首和歌的表达含义,还无法让读者感受到这首和歌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意境之美。因为和歌是通过在人群中的传唱而不断被人所知晓并传播出去的。所以,我们还要按照这首和歌的表达风格用中国汉语的诗词,来进行对应的表达和演绎。诗词是中国老百姓比较熟知的文学艺术的表达形式,所以通过这种对接,和歌的诗歌韵味才会凸显出来。

用中国诗词的表达,这首和歌可以翻译为:月光如水照宫闱,叶平羡女日憔悴。辗转详询女住所,人去楼空百恨生。年年梅花窗前开,岁岁风景人不同。重忆昨日西窗景,往日伤怀复经心。这是用中国唐诗的结构和韵律来进行这首和歌的中文翻译。这种翻译会让人读来琅琅上口,在吟唱之余也会给人以意境的传递。当然,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会按照不一样的形式来进行表达。这种风格不一的表达有利于和歌韵味的全面体现。所以,后人把这首和歌通过这种半文言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和歌的审美和意境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传递。

太后之,所在谓五条。时人业平羡西厢女子,然女迁,不得其详。询于人,知其所处,遂以幽恨度日。值梅盛,忽忆经年,访妇之旧居,伫而远眺,席而凝望,唯觉时移事异。潸然喟然,横卧檐下,至凉月西沉,又忆经年之情。

结语

和歌语言的翻译需要的是文化内涵和表达功能的匹配。只有实现这种功能对等的翻译才会更容易被彼此的文化所接受。日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在岁月历史的沉淀中,留下了很多艺术的瑰宝和财富,值得我们去进行学习和研究。虽然中日两国之间在文化体系,发展背景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和歌可以轻易的译成中文从而被我们,特别是那些对日本古典文化充满兴趣的青少年们所接受。所以,建立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日语中的和歌的翻译将会推动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媛媛 浅论《古今和歌集》脱政治的美学特征 安徽文学2011(2)

[2] 鈴木美惠子. 日本古代文芸における为七夕伝说受容をめぐつて[A].1976.19-28

高职日语翻译 篇4

一、日语独特的语法构造

(一) 了解日语的语序特点

在日常的授课中, 不但要教授学生日语语言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中日两国语言语法规律和特点。按语言结构特点分类, 日本语属于粘着语, 句子中各成分所起的语法作用是由该单词后粘着的助词决定的, 不像汉语那样有严格的次序要求。日语句子唯一被规定了次序的就是谓语一定要放在句尾。因此,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分析句子的结构, 多思考、多和汉语句子结构作比较。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谓语。

但由于学生是刚开始学习日语, 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汉语语法的影响, 按照句子的语序来进行句子的翻译。例如, 李さんはご飯を食べました。很多学生会照字面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小李饭吃了”。但按照日语的语法特征, 应翻译成“小李吃饭了”。因此, 我会在授课中强化日语的这一语法特征, 进行相关的日汉互译的翻译练习, 加深学生对这一语法的理解。

(二)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较多

各种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都存在着主语省略现象, 汉语和日语中同样也存在主语省略的现象。但是日语中主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比汉语要更为明显。由于日语比汉语省略主语的情况更多, 在翻译时, 需要把被省略的主语添加上。但由于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被省略的主语, 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如:東照宮にはねずみが一匹もいません。甚五郎の猫がいるからだ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译文:在东照宫一只老鼠都没有, (人们) 都认为是因为有甚五郎的猫。

此句里出现的“と言われている”是谓语, 这是表现人的感觉、思维的动词。日语里往往省略主语, 然而在汉译日时必须把主语译出来。但是对于初学日语的学生们来讲, 往往在翻译中文的时候不能把主语正确地补充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全文、把握语境的能力,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语错位造成的误译现象。

(三) 日语委婉的省略表达方式

很多情况下, 日本人说话往往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直接明确的表达, 喜欢以婉转、暧昧的表达方式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在拒绝方面, 这一点尤为明显。当然, 这在日本人之间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讲, 要根据语境、说话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熟悉程度的不同进行翻译。

比如以下两个朋友的会话为例:

小川幸子:息子に英語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夏休みにオーストラリアへホームステイに行くんですが、会話ができないんですよ。

田中先生:教えてあげたいですけど、ちょっと時間が……。

翻译成中文是:

小川幸子:您能教一教我儿子英语吗?他暑假要去澳大利亚住在居民家里, 可还不能用英语对话。

田中先生:嗯, 我倒是愿意教他, 可是时间上……。

实际上田中老师就是拒绝教小川儿子英语的意思, 通过这种省略的方式把自己不想说或不能说的话巧妙地留给对方。在这个例子中, 田中老师的回答都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来, 因为日本人通常不会直接地拒绝他人, 也很少使用「だめです」或「できません」这样的否定词, 他们的表达很委婉, 但日本人认为即使自己不明确拒绝, 对方也能理解。这样, 既不伤害对方, 也能继续保持亲密关系。

所以, 在让学生了解了日语语言这一特点以后, 在翻译的时候, 可以把拒绝的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 如上例中, 田中老师的回答可以直接翻译成:

田中先生:嗯, 我倒是愿意教他, 可是时间上不太方便。

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语意后再进行翻译, 以保证对整个会话意思的正确把握。

二、巧妙设置课堂练习, 提高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

将翻译教学贯穿基础日语课程始终, 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有计划、分阶段提高翻译水平。不同阶段, 根据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侧重点也不相同。

(一) 初始阶段的实物翻译训练

学生在开始学习日语阶段, 对于单词掌握的不牢固, 句型的使用也缺乏灵活性, 单纯的翻译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实物教学, 让学生把新学的单词、句型与图片和实物相结合, 进行日汉互译练习。例如, 在学习“~は~です”句型时,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人物的图片, 如老师、学生、工人等。选两个同学为一组, 老师只出示图片给其中的一名同学, 这个学生看到图片后, 用所学句型将图片中的信息用日语表达出来, 另一个同学则根据这名同学的所述进行翻译。这种训练方法既能锻炼学生正确的日语发音和正确使用日语句型,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日语听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练习使用所学句型, 又可以进行初始阶段的翻译练习, 利于新知识的掌握。

(二) 会话能力和翻译能力同步提高

学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日语单词和句型之后, 老师可以以简单的题目给学生布置日语会话作业。每天在进入正式的授课内容之前,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会话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发表, 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这个同学发表完成后, 选择其他的同学把刚才同学发表的内容进行大致的翻译。刚开始时, 由于学生还不能适应大段的日语会话听解, 所以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听到发表内容的最后, 并且能翻译出大致的中文意思。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 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可以听懂发表内容的50%以上的内容, 30%左右的学生可以捕捉到一些关键的词汇, 但对整个会话内容理解得不是很畅通。在这个过程中, 既训练了发表者日语会话的能力, 又训练了听者的日语翻译能力。最后, 老师还要对两者进行点评和补充。刚开始时, 学生对数字、星期、年龄等关键信息的翻译上有一定的误差, 可以通过再次复述关键信息和放慢语速等方法, 让学生能准确地捕捉到信息, 并能正确地翻译成汉语。这种训练方法比较灵活, 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听解和翻译能力。

(三) 利用书中例文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准确掌握语法知识也是学习日语的任务之一, 所以, 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法点, 又可以提高其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利用书中的例文, 先让一个学生朗读例文, 其他学生都合上书只听不看, 听的学生可以要求重复听例句, 但最多只能重听三遍, 然后让其中一、二个学生把刚才所听的例句翻译成中文,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听懂, 并能否正确理解。例文基本是由本课新学的语法、单词组成, 老师讲解了语法知识点以后, 再以听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让学生们复习一遍。这样既可以巩固新知识的掌握, 又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因为是刚讲过的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只要学生仔细听, 一般都能正确地翻译出来。这样做, 可以解决简单、机械读例文的枯燥,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巩固新知识, 学生在课堂中也会比较积极地参与进来, 效果明显。

(四) 笔译训练相结合

课堂教学除了注重口译训练, 同时也要加强笔译训练。尽量利用教材内容, 让学生同步进行笔译翻译练习。笔者结合《大家的日本语2》书后问题中的短文, 有选择性地让学生们进行日译汉笔译练习。本书中的短文难度并不是太大, 但学生往往会有看着容易写起来难的感觉, 这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社会背景、语言习惯等不同,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语境来进行, 使译文既忠于原文, 又通顺流畅, 给人美感。例如:

私の部屋の壁に丸くて、青い月の写真がはってあります。いつもベッドに入るまえに、写真を見ます。

学生译文:我的房间的墙壁上挂着又蓝又圆的月亮的照片, 在入睡前总是看墙上这幅照片。

参考译文:我房间的墙壁上贴着圆圆的、银白色的月亮的照片, 我总是在临睡前看这张照片。

“青い”在日语中有“蓝色、苍白”的意思, “蓝色”在描述月亮颜色的时候, 不是很恰当, 所以, 可以选择“银白色”来进行翻译。但学生在学习这个词汇时, 对“蓝色”的意思比较熟悉, 并没有注意是否适合翻译的语境, 所以进行了不恰当的翻译。

三、结语

本学期通过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 在期末考试中, 学生的语句翻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教授学生词汇、语法等知识以外, 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翻译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进行大量的训练、潜移默化的引导, 只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才能提高翻译技能, 最终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摘要:翻译能力作为日语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 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作者在所承担的一年级基础日语课程中, 就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做了一些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翻译教学贯穿日语精读课程始终, 全面提高学生的日汉互译水平。翻译教学是高职日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发展,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贯穿在我们日语教学的各门课程当中。

关键词:翻译能力,基础日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改.浅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8) :71-72.

[2] (日) 株式会社スリ一エ一ネットワ一ケ.大家的日语1、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孔繁明.日汉翻译要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篇5

关键词:日语翻译;翻译方法;基本条件;策略

一、做好日语翻译的条件基础

(一)要具有优良的日本语语言水平

想要顺利、有效的进行日语语言、资料翻译,翻译者应首先具有良好的日语语言能力,不然,就会难以透彻的理解原语言词汇的实际意义及其修饰方式,更无法有效理解原语言的语法类型和语法作用,进而会导致其无法有效把握原语言的内涵和价值。

(二)具备相当的母语水平

对于译者而言,良好的母语表达能力是其有效、精准再现日语译文内容的重要基础,对自身母语的精准把握是其有效表达原文内容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翻译者连自己母语的修饰和表达技能技巧都不甚了解,那么其就会很难对日语原文内容形成透彻、深刻的理解并进行有效、精准的表达。因而,日语翻译与母语语言水平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母语语言能力较高的翻译者,才能更快、更准确的用母语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式将原文进行准确的表达,也只有这样,翻译者所翻译出来的东西才能既有“形”,又有“神”,才能满足通顺与忠实高度统一的翻译要求。母语水平不高的译者,在遇到翻译难度教导的译文时,很容易因生搬硬套和不知所云而让译文生涩难懂、趣味全无,进而无法实现预定的翻译效果。尽管母语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者的翻译进度和翻译质量,但母语能力的提升也是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而实现的,需要译者在持续的学习中逐渐提升母语能力。

(三)丰富的知识储备水平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日语翻译,只是做好上述两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译者具备丰富、多样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广大青年学生,在日语语言知识学习过程中,大量猎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国内外信息,用丰富的知识为自己的翻译工作奠定良好的储备基础。我们大家都指导,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和日本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交流源远,两国的许多领域都同根同源,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国的一些领域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实质和内涵却是想通相似的。因此,广大青年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必须尽可能多的掌握和积累上述知识内容,自己只有积累相当的知识后,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这样所翻译的东西才能既有质量,又具效率。

二、做好日语翻译的重要条件

翻译不仅是一项技能,而且也是一门非常深厚的学问。一个优秀的翻译必须具有良好、充足的翻译技能技巧,且能对此进行灵活、多样的应用。

(一)对汉、日语言规律形成明确的认识

尽管汉语和日语具有相同的语系属性,既两者都属于汉藏语系,但两者的语言规律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汉语和日语的不同语言规律形成清楚的认识,对两者之间的规律特性做到烂熟于心,就能让所翻译出来的东西既具有原文忠实度,又满足汉语语言的基本语言习惯要求。例如,日语的谓动、句意的肯定和否定一般会在句未出现,比如,“私は会社に行きません”(我不去公司),在日语中,动词往往会被放置在后边,“ません”这一具有否定意义的部分则会被放置在句未。同时,需要尤为注意的是,日语“格助词”的用法相当丰富,有的能用以表示原因;有的能用以表示动作发生地点;有的能用以表示动作方式,而汉语中则基本没有类似的表达方法。另外,日语的时态也多种多样,且时态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变化的词形来体现,例如,“た形”、“て形”等。而汉语中这种类型的词汇变化方式则相对较少,一般只是通过加一些副词来表示时态的变化。

(二)学会抓关键词

句子的构成在于词汇,文章的构成在于句子,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时只要能抓住每个句子的重要词汇信息就可以捕捉这句话的关键信息,坦白而言就是,强化学生的关键内容捕获能力,训练学生从杂乱的内容中迅速、有效的获取事情的发展信息,例如,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人做的等,而后进行时间、地点、结局信息的推敲。把这类关键信息作为重点,给予一定的筛选优先性,而后在通过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搭配等把这些“重点”进行结合、进行连接,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就会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三)将长句的翻译技能技巧作为翻译的关键

对于译者来说,长句的翻译是翻译工作的重点,也是翻译的难点,再加上日语往往会省略主语和宾语以及后置谓语的原因,日语的长句翻译更是困难。因而,对此类句子的翻译离不开一定翻译技巧的支撑。常用的日语长句翻译通常是:

第一,并译。所谓并译就是用几个短句合并进行长句翻译的方法。这种技巧需要译者在翻译时根据短句的实际内容和相关关系进行译文组合,而不是机械的根据原文的句式特点进行死板的翻译。这种方法对于因果、转折、中顿和并列等关系的长句翻译来说非常有效。

第二,拆译。拆译又名“分译”,是日语长句翻译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翻译技巧。在日语长句翻译时,我们可以将句式的原有结构打破,根据实际情况将原句翻译成多个句子。因为,如果我们只是根据原句式长短和结构进行翻译,所翻译的译文往往就会产生混乱逻辑的问题。因而,在修饰成分较多、句式结构较复杂的长句翻译中,我们最好将原文分解为多个汉语短句进行翻译。

第三,删译和增译。在日语长句翻译时,有时为了让译文具有更高的客观忠实度,能更好的符合汉语的相关语言习惯,我们可以减掉或加上部分原文中多余的、没有的和可译可不译的句子和词语。

第四,倒译。汉语和日语由于语言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的差异,在翻译时,两者的语言顺序可以互相调换,这类翻译方法在日语小说翻译中比较常用。

(四)重视逻辑思维

逻辑是语言翻译的指向灯,只有掌握良好的语言逻辑能力,译者才能明白哪些句式具有潜在内涵蕴藏,哪些部分需要推敲、估量。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主要是语言中个体思维方式的反映,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因而,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逻辑内在。作为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语言逻辑是随着逻辑思维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的。在汉语-----日语互译中,所谓的翻译逻辑思维就是根据原文句式的客观逻辑关系(包括隐形的和显性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译文句式的结构安排和层次处理的方式。翻译逻辑思维的运用能够帮助译者完成两大任务:其一,理解分析;其二,综合表达。逻辑分析是一个追踪原文逻辑思维方式的逆向过程,他能有效帮助译者进行原文特定语境内涵的获取,主要在原文理解阶段存在。逻辑综合是译者进行原文逻辑关系表达和语言结构选择的一个过程,主要存在于译文组织和原文表达阶段。逻辑分析和逻辑综合交叉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们都知道,谓语是日语语句的核心,句式中各种修饰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突出往往都是围绕谓语来表达的,因而,句子的逻辑关系相对较为清晰;就表现形式而言,日语从句一般都是通过接续助词和格助词等引出的。而注重意合的汉语则主要通过节构式的时间顺序进行语言表达,因而,汉语的语义关系更为隐含,且并列关系的短句比较常用。这决定了汉语----日语互译中逻辑的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逻辑关系的把控对译文忠实度和通顺性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总之,想要做好日语翻译,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母语能力和较高的日语语言技能,这是翻译的基本条件,是一个译者必备的基本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相当的语言翻译技巧和逻辑分析以及逻辑把握能力,并能灵活的进行表达,这有这样,译者才能称得上是一名真正合格的译者,才能获得“信”、“达”、“雅”的翻译境界。

参考文献:

[1]赵立红.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日语翻译教学[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5).

高职学生日语翻译能力培养之思考 篇6

一、翻译能力的定位

1. 中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定义

对于翻译能力这一概念, 中外学者相关的定义和理论内涵比较纷杂。我国翻译界围绕这些问题, 各位学者也都发表了见仁见智的论述。虽然中外学者各有侧重, 分别从多个角度对翻译能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 但很少有针对高职教学这一层面进行剖析的。因此这些理论和论述对于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定位及高职翻译教学实践的指导相对缺乏针对性。

2. 培养高职校学生日语翻译能力的目标定位及内涵

首先, 从高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性质来看, 高职校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中小企业的基层岗位。翻译只是跟单员、外销员等与外语有关的岗位的一种工作工具。其次, 从高职日语的使用范围来看, 翻译的内容主要涉及商务信函、商务文件、业务谈判等实用性文体的翻译, 目的是传递商务信息, 以此确保商务沟通的准确和高效。其次, 从高职翻译的要求来看, 应以实现商务活动与交流为目的。最后, 从高职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来看, 由于语言基础较弱的现状, 高职校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应定位为:以实现交流为目的, 对贴近生活及商务活动的实用性文体运用多种能力、技巧和策略进行语言转换的能力。

二、高职校学生日语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每个翻译任务的完成都是翻译人员多种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翻译教学中收集的案例和实际运用的翻译教学模式, 将高职学生翻译能力分解为若干相对具体的能力, 并作分析。

1. 日汉双语的驾驭能力

翻译作为连接源语与目的语的一座桥梁, 翻译人员须分别具有对这日汉两种语言深层理解和熟练运用的能力。然而高职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常常因日汉双语基础较弱而出现误译或错译。日语运用能力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词性的判断, 对语态、语气、句式结构的理解等方面。另外, 高职校学生对母语中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 在高职校翻译教学中必须加强日汉双语语言基础训练,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或写作训练, 复习基础语法知识等, 增强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文本和语用的认识。

2. 日语逻辑思维能力

日语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 只有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还不够, 日语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翻译过程的实质。在高职校翻译教学中, 要树立学生的全局、语篇观, 通过语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篇翻译是将语篇作为一个完整的翻译单位, 在进行单句处理时, 要根据语篇这一大语境来考虑词义的选择是否得当、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衔接等。

3. 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随着国际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 对商务方面的实用性文书的翻译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文书的语句大多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词汇, 或普通词汇在商务语境中具有专业含义。例如「スイッチ貿易」一词, スイッチ是指开关按钮, 而貿易是指买卖交易, 学生很容易翻译成开关或按钮买卖交易。其实这一词真正的意思是商务活动中的转口贸易或转手贸易而不是开关或按钮买卖。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专业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其专业知识构架, 在翻译中除了真实再现原文所传递的所有内容之外, 还要再现原文的专业特点。

4. 中日文化辨析的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对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在翻译教学中, 教师要引入文化概念, 注重中日两种文化差异的比较, 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对于两国文化辨析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 发现和掌握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所蕴含的不同意义。

5. 日汉翻译信息的搜索能力

现今社会网络资源的应用对日语翻译的操作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变。首先, 网络资源的快捷性符合现代社会对翻译任务要求的高效性;其次, 翻译人员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了解两方背景知识、从而大大增强翻译的准确性。我在教学中, 将授课地点由教室换成了网络机房。在进行翻译实践时,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搜索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实践证明, 网络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翻译的速度, 而且可以增强其翻译的准确性。

6. 实际日汉语言的转换的能力

实际日汉语言转换能力是高职校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对日汉双语的驾驭能力、日语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两国文化辨析能力和日文信息搜索能力这五项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 它是翻译能力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这种实际双语转换能力要求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各种个性化的手段和方法, 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综合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各项基本知识和技能, 完成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

三、总结归纳

日汉双语驾驭能力是进行翻译的必备条件,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翻译的重心, 商务知识运用能力体现了高职翻译的特点, 跨文化辨析能力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信息搜索能力是对翻译能力的拓展, 而实际转换能力则是综合运用以上各能力完成最终的翻译任务。因此, 我认为将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分解到具体的范围, 对于高职学生的翻译教学而言, 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朱玉彬.以教学为取向的翻译能力探讨[J].外语研究, 2008 (3) :71-76.

[2]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 2009 (1) :49-52.

浅析高职日语翻译技能的培养方法 篇7

1 高职日语教学现状

高职学院的日语专业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可以直接工作在第一线的应用型, 技能型人才。但是, 目前的高职日语教学, 仍是以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为基础, 在教学中以词汇, 句型, 语法为教学内容, 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 脱离了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原则, 使学生偏重语言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积累, 知识面单薄, 思维单一。据调查, 目前针对高职日语的教材并不多, 以翻译教材为例, 高职院校的翻译多借用与本科院校的教材, 侧重于理论性, 文学性, 在实际应用方面不足, 无法体现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

2 针对性培养高职学生翻译技能的方法

针对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 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为原则, 适应社会对日语人才需求的特点, 突出日语综合实用能力的培养, 尤其注重日语口译能力的训练。

那么, 如何才能培养出与时具进的日语人才, 如何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日语翻译的方法等等, 就此类问题本人谈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2.1 让学生了解日语的语言特点

英国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 (peter Newmark) 说“翻译是一种把某种语言所载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等价信息的手段”。因此, 要想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首先要了解日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差别。有很多人认为日语里有大量的汉字, 比起其他外语来说学起来应该相对简单, 其实并非如此。日语和汉语完全属于不同语系, 二者各自具有不同的语音、词汇、语法体系。尽管日语中含有大量的汉字, 但是这两种语言在其表现形式, 文化特征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 日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完全不同, 在日语中, 谓语部分总是出现在句末, 进而表达肯定, 否定, 推测, 劝诱命令等的词语更是多出现在谓语部分的最后。语法传达得重要信息集中出现在句末, 这一点构成了日语独特得语法特征——句末决定性。

在教学中教师最初总用这样的句子来解释:

ご:を食べます。

翻译成汉语“吃饭”, 在汉语中宾语都在动词的后面但在日语中宾语在动词的前面, 都以动词结尾。这看起来就比较好理解, 但是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就让很多学生摸不到头脑。

比如:

2.1.1 道を横道するときには、信号をよくてから渡らないと危です。

翻译成汉语:横穿马路时, 如果没看清红绿灯就过是很危险的。

但让学生从字面翻译的话, 很多同学都不理解“渡らないと”明明是“不过”。在不理解日语的结构时, 是无法真正理解日语的。其实当日语出现两个或多个动词时, 后一个动词的语气常常可能是贯穿到前一个动词的。

再比如:

2.1.2 知事は自分の所属するすべての局のすべての部のすべてのの

が今何をしているかを常に承知してい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わけではない。

如果翻译是不看到最后甚至于只到{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的时候, 都可了解为知事是必须无所不知的~~~。但句末谓语补助用型{わけではない。}意思就完全不同:知事并非总是该了解~~~。

在不了解日语语言特点的情况下, 学生们大多是望文生义, 甚至于误解对方的意思。可见, 翻译不只是方法的掌握, 更要了解彼此语言的特点。因此, 高职日语教学应该将日语的语言特点和实际会话相结合, 让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理解和运用。

2.2 日语翻译中文化特征的重要性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 不同的文化培养出不同的语言, 要想翻译好, 必须了解日本的文化, 风土人情, 生活习俗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只有了解中日两个文化的差别才能全面地掌握日语翻译的方法。

语言学家Culadstonen说过“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他是整个文化的产物, 同时也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各成的媒介。”脱离文化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因此, 在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这两种语言的文化特征。日语语言同样也反映出该民族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社会背景下而形成的文化特点。与汉语相比日语最显著的文化特点就是委婉、暧昧的表达方式和敬谦语的使用。比如:日本人在邀请对方是否愿意和自己去看电影时会说「一に映画をに行きませんか」而不直接说「一に映画をに行きますか」。拒绝别人的邀请时会说「都合がいですが、ちょっと~~~」而不直接拒绝说「私はに行けません」。很显然,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 翻译者仅仅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特点及社会文化差异。作为高职学院的日语学生在学习翻译的技巧和规则的同时必须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的特征,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往的日语教学, 特别是日语翻译教学强调的是单一的书本知识, 单存地将理论知识以填鸭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而学生在硬性地记忆之后却得不到充分的演练的机会。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无法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级翻译人才, 因此, 以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学院应该建立日语实习基地, 和日资企业合作, 到生产第一线开展实践教学, 现场翻译演练等活动, 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到实践中来。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以综合训练为手段, 以实践应用为目标, 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结论

综上所述, 高职日语翻译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理论的灌输, 而是在一定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实践的结果。如何能够培养出全方位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是我们高职日语教师不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在琦.论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8) .[1]王在琦.论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8) .

[2]郑玉和, 水谷信子.新世纪大学日语, 2003, 1:257.[2]郑玉和, 水谷信子.新世纪大学日语, 2003, 1:257.

[3]高宁, 杜勤.新编日汉翻译教程[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9.[3]高宁, 杜勤.新编日汉翻译教程[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9.

高职日语翻译 篇8

“翻转课堂”又称 “反转课堂”、“颠倒课堂”, 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 该校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 (Jon 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 (Aaron Sams) 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课程视频上传到网上为缺席的学生补课。 这种授课形式在后来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不断被推广。

美国学者Gerstein于2011年最先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 将课堂划分为体验学习阶段、概念初探阶段、意义建构阶段及展示应用阶段。 同年, Tall bert教授将翻转课堂分为了两个阶段五个步骤:课前阶段,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 完成指导性练习题目;课中阶段,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快速简单评价, 以问题导向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最后进行小组汇报和成果展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入我国, 已经成为很多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 张金磊借鉴了Tall 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机构图, 将整个教学划分为课前和课中两大模块, 在课中以问题为导向, 注重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建构和协作学习。 在分析国外教学实践案例的基础上, 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实施中将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钟晓流则构建了太极环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职日语翻译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讲解翻译技巧———学生进行日译汉、汉译日练习———教师评价、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往往进行被动学习,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使师生角色、知识传授和内化的流程实现了转换, 为高职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良提供了借鉴。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一) 课前知识传递、内化阶段:知识的传递阶段需要教师制作课程资源包。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 整理出适合做翻转教学的内容, 然后制作包含PPT、微视频、文本资料、学习任务书等课程资源包, 最后把课程资源包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下载课程资源包进行自主学习后, 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问题或小测试的结果反馈给教师。 此阶段为知识的第一次内化阶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翻转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 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拥有电脑, 全部使用智能手机;校园网络通畅, 教室、宿舍均可联网。 虽然没有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 但是可以借助微信、QQ社交网络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包上传、在线讨论、提交作业等活动。

(二) 课内知识二次内化阶段:课内刚开始的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就他们所反馈的问题展开讨论、互相答疑, 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在讨论时,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 或进行集体讲解或进行个别辅导。 答疑环节结束后进入课堂实践活动环节, 本环节主要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 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来进行日语翻译技能训练, 实现知识的二次建构和内化, 之后各组展示成果, 最后进行评价、总结。

(三) 课后知识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把课堂实践环节情景模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 录制好视频后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展示。 也可以根据课内学生的表现情况, 为学生布置拓展任务, 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难度要稍高于课内任务但又不至于成为学生的负担。

三、翻转教学实施效果调查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1.70%的同学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前布置的任务。 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时间包含完成自测的时间, 为15到30分钟左右。 3.23%的同学认为翻转教学的学习效果很好, 69%的同学认为翻转教学的学习效果较好, 8%的同学认为翻转教学的学习效果一般。 4.25%的同学非常喜欢翻转教学模式, 70%的同学比较喜欢翻转教学模式, 5%的同学一般喜欢翻转教学模式。 通过访谈学生, 了解到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如:希望教学内容更丰富一些;希望有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希望看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等。

四、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反思

首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改变传统高职日语翻译教学模式存在的“满堂灌”问题,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倡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团结协作能力。

其次, 课程的评价方式实现了多元化, 以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综合多次评价, 促进了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日语翻译课程的实施中, 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 课程的实施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学时,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翻转教学, 有一些教学内容仍然需要老师在课堂进行讲解、指导。 而教学学时又是有限的, 难免不能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其次, 笔者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发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仅在形式上模仿了翻转教学而没有深入进行探索有关, 以及与学生的被动学习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也有关系。

第三, 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时, 教师无法监控, 学习中上等的学生会进行自主学习, 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而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是否真正进行自主学习不得而知。

第四, 在评价阶段没有一定的网络平台系统, 无法及时对课程、教师、学生进行评价, 需要学校等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

第五, 教师在制作PPT、微视频等课程资源包时需要相当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平时需要不断地自学和参加相关培训, 需要较高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课堂观察能力及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高职日语教学中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还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尝试与改进发挥它的优势。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师生角色、知识传授和内化的流程实现了转换, 为高职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良提供了借鉴。但是在初步探索阶段仍然存在着问题, 如教学大纲和教学学时需要调整、学生根深蒂固的被动学习观念需要改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及翻转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职日语翻译

参考文献

[1]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8.

[2]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3]刘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 2014, 5.

日语翻译教学探讨 篇9

关键词:日语,翻译教学,存在问题,翻译能力

1.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国际贸易急速发展, 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中日两国为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 急需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翻译的日语翻译人才共同构筑加强对外交流的桥梁, 这使得优秀翻译人员成了中日两国的紧缺人才, 同时对翻译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翻译是日语教学中应培养的一种基本技能和应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 大学日语翻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日语的理解能力和把日语译为汉语的表达能力, 最终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翻译水平。本文结合翻译教学实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翻译教学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知识及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检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能发生质的飞跃。翻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翻泽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诸多因素, 译文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译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语法功底, 更体现了译者的逻辑思辨能力及应变能力。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中, 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达到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 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翻译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以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翻译教学探索

2.1 加强基本功练习

翻译教学一般在本科教学的高年级阶段实施, 即在学生已完成基础阶段的听、说、读、写相关课程后才开始的。因此, 也可以说翻译教学是对本科教学低年级基础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翻译课程也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复合型课程。下面笔者分别从翻译课对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来论述如何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听是说的基础, 听力是翻译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技能。因此, 在听力方面, 根据翻译的特点, 教师应在课堂中加强听力训练。在综合低年级听力教学的基础上, 针对高年级翻译教学的特点采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素材进一步提高翻译所需的听力能力。通过反复听各种会议或NHK、电影、日剧、动画等的日语原文内容, 使学生掌握各个领域及场景的相关知识及信息。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从日本电台或电视节目中选取有关内容反复让学生练习听力, 也可以直接采用会议资料作为听力材料, 了解某领域的最新动向, 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同时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 因为学生有时会接触到大量不同方言的日语发音而非完全的标准发音, 学生要能听懂并能模仿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及普通日本人的语速表达, 以适应未来翻译任务中的现实情况。

有了听力基础, 下一步便是开口练习说。多数学生对开口说外语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来自对说好外语没有充足的自信, 朗读一般被认为是开口学说外语的必要训练。大声朗读外语不仅能增强自信, 而且只要手头有外语书籍, 马上就可以开始练习。大声朗读的同时也对大脑产生极大的刺激, 帮助记忆, 较之小声朗读更容易发现错误。朗读练习越多就越能掌握外语的语感, 通过朗读记忆, 逐渐使教科书的内容变为自身的东西, 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朗读掌握发音、语法、句型等, 为开口说外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朗读练习中学生还应注重多读、快读、熟读。多读尽量做到广泛选题阅读, 朗读、默读都可以, 目的是增加外语的输入量。进入高年级阶段, 尽管学生已学了一段时间的日语, 但有时说出的句子中或单词使用不恰当, 或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 此类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缺乏语感所致。只有多读才能弥补上述不足。其次, 快读练习对翻译训练也十分必要, 开始时学生可以一般速度朗读, 随着熟练程度增加, 朗读速度应努力做到接近播音员的速度。通过多读、快读, 使读达到熟练程度, 熟读能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语法结构和单词使用。

2.2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将翻译理论以及常用的具有规律性的翻译技巧, 如加译、减译、分译、合译、顺译、倒译、意译、变译、反译等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提示给学生, 并加以课堂训练, 使其形成记忆上的联想反应, 使他们能够从较高的层面上理解把握翻译的实质, 开阔思路, 改变思维方式。但翻译教学必须精讲多练, 如果教师总在那里唱“独角戏”, 学生将难于掌握翻译的要领。只有让学生“下水”, 让他们在“水中遨游”, 脚踏实地地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 才能够使其真正学会运用前人所归纳总结出来的经验, 从根本上提高翻译水平。教师可以进行公共演说训练;配音、字幕翻译练习 (可将处理过的音频文件 (如消掉原音等) 让学生进行汉译日、日译汉翻译及配音练习)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让学生练习建立中日友好学校时的致词演讲, 如:

尊敬する傅校長をはじめご在席の皆様方:こんにちは!

本日私どもが常熟理工学院を訪問できて大変嬉しく思います。また皆様方と再びお目にかかれたことを心から喜んでおります。先ほどは、傅校長から友情溢れるお言葉を賜りました、代表団を代表して、皆様に心より感謝申し上げます。さて、この度の目的は、常熟理工学院と我々東京大学が姉妹校として末永く交流できるよう意見を交換し、来年度の調印式の準備をするためにあります。この姉妹校提携を通じて、偉大な中国の姿を知り、日本を伝え、両校の生徒の友情を深めることができることと確信しております。青少年は民族の誇りであり、この交流を通じて両国の青少年が心を通わせ、子々孫々まで仲良く付き合えるよう願っています。簡単ではございますが、以上を持ちまして私のご挨拶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通过课堂上的模拟实训, 既使学生掌握了特定场合的专业用语, 又锻炼了学生作为翻译的胆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注意授课技巧

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笔译、口译交替进行, 注意保持形式的多样化。笔头翻译可以加深组织语言的功力,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 以及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口头翻译则需要翻译人员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其内容千变万化, 瞬间即逝。口译的基础是笔译, 只有通过大量的、持之以恒的笔头翻译练习, 才能使口译的水平得以提高。而口译练习又能使人更加敏捷, 提高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多种形式的练习, 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集中精力,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同时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难易度也要把握好, 如笔者在教学中曾经让学生练习翻译「工場見学」, 但是当学生翻译「当工場では一元されたデータベースを駆使し、受注から出荷までの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や、品質、コスト、納期に関する情報を提供する生産情報システムを構築しています。また、これらの情報を活用するために一人一台の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ーをネットワークで結んで企業内イントラネットを構築すると同時に、さらに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より各地区、各工場、そして全世界との情報融合にの取り込んでいます。こうして高度な生産の効率化、合理化を達成しています。」时, 由于生僻单词过多, 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笔者就把这部分内容先跳过, 下次课时给学生找来企业生产、办公的相关图片及词汇介绍给学生, 然后再让学生练习翻译,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所以熟悉各种场景的专业用语和翻译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

3. 结语

翻译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烦琐的工作, 熟知汉日两种语言的特点, 从中寻找一定的规律是平日课堂训练和个人练兵的一条途径, 也是解决临场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翻译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如何使课堂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收获, 尚有许多课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地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晶华.日语笔译实务[M].外文出版社, 2006.

[2]高宁.日汉互译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3]铁军.通向翻译的自由王国[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4]庞春兰.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5]陆留弟, 王颀, 陈忠.同传捷径[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高职日语翻译 篇10

关键字:日语翻译;直译;意译

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最直接办法就是语言的翻译,由于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语言翻译时不仅要进行直译,还要依据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进行意译,以达到更为准确的语言翻译。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中国与日本本来在历史上就存在频繁的交流,现在为更好的实现中日交流与沟通,那么研究日语翻译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主要针对日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来进行分析和研讨,以期对中日之间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一、日语文化特征分析

语言是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了与其他语言相互区别的独立性。根据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日常生活习惯、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说,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要想实现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有效沟通,就要对其民族背景文化有所了解。日语作为大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其具有鲜明的日本文化特征。如日语在表达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尊敬、谦卑的特点,而且通常表达方式较为委婉和暧昧。另外,日语表达有很明显的性别区分,男士有男式的用语,女士有女士的用语,且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对日语文化特征的了解,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其进行翻译,增强了翻译的科学性、生动性和流畅性,以促进中日之间更好的交流与沟通。

二、日语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内涵

(一)直译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直译就是与原来句子的句式、句型、句意相似的翻译。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将翻译者的个人思想掺杂进去,不能主观臆断的增添或删减原句的内容,要始终保持原句的语言形式。在日语翻译中,直译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是在原句的基础之上,保持日语的语句形式,同时做到对原句内容的翻译全面到位。

如“ある男の子ですが、たいへんなおしゃべりです。おしゃべりなくらいですから何でも口出しするのですが、その上に揚げ足とりのため、みんなからのキラワレ者です。”

直译为“这个男孩,是个喜欢说话的人,不管什么事都要插嘴,是被大家讨厌的人”。

(二)意译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意译就是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之上,翻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表述。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字字对译,也不能翻译的太过死板、生硬,更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在日语翻译中,意译也是非常重要的翻译方法,翻译者只有在充分了解日语文化背景以及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才能够做到对日语的翻译符合日本人的思维逻辑,又能被本国所理解,得到一定的认同感。

如“人生は芝居の如し、上手な役者が乞食になることもあれば、大根役者が殿様になることもある。”

意译为“人生如戏,成功者可能成为乞丐,失败者也可能会成功”。

三、日语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直译和意译在翻译的方式上就有所区别。直译注重原文的句子结构、形式以及句意,并惯用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直译能够更多的体现出日语的特色与魅力。而意译则注重在原本的内容上融入自己对日本文化背景的了解,然后以日本人的思维模式来将原文变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意译相对来说,较为随意、自由,便于理解原文内容。下面一段内容分别是用直译法和意译法来翻译的:

原文内容:なんのために 生まれて なにをして生きるのか こたえられないなんて そんなのは いやだ!

直译法翻译内容:为了什么出生,做些什么活着,竟然无法回答,我不想那样!

意译法翻译内容:我绝对不想找不到为何而生、怎样活着的答案!

(二)联系

实质上,直译和意译在日语翻译中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中日两国在各个方面如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逐渐增多,日语翻译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大部分翻译员普遍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日语的翻译工作,如此以来,既能保持直译中要求的日语形式、结构的完整,又能将内容顺利、流畅的表达出来,并被大家所认同、接受。而意译正是在直译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日本文化背景来对原文的内容和内涵进行整理,然后以自己的語言进行表述,既能展示出日语的文化魅力又能被大家所理解。下面一段内容分别是用直译法和意译法来翻译的:

原文内容:朝まで眠っていた間に静かな雨が降っていた。久しぶりの雨であった。日ごろ吹きつづけていた激しい風がやんで、しっとりと濡れた梢をみれば、いかにも山の湯らしい気分をしみじみ感じさせられるのであった。しばらく聞かなかった小鳥も声さえ、けさは軒近く落ち着いている。

直译法翻译内容:早上,当我还在睡觉时外面下起了雨。很久没下雨了,狂风已经停止。淋湿了的树梢让人感觉置身于山中的露天温泉。屋檐近处传来鸟啼声。

意译法翻译内容:清晨,当我还在熟睡之际,外边静静地下起了细雨。好久没有下雨了,连日的狂风已经停止。那那湿漉漉的树梢给人以一种置身于山中露天温泉之感。屋檐的近处甚至传来了久违的鸟啼声。

四、日语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的运用要点分析

在翻译实践中,应根据需要综合利用直译与意译对文章进行翻译。日语翻译也是一样,需要对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灵活掌握与运用。首先,应根据日本大和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日语的特殊方式,然后结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对直译与意译进行合理的调节与使用,促使在原文内容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用汉语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文章充分表述出来,提升日语的翻译质量和翻译水平;其次,在翻译界中,“信、达、雅”是翻译水平的主要标准,而直译和意译就是“信、达、雅”体现的具体实施方法,从这种角度上来说,二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在日语翻译中都应得到肯定,一个水平较高的翻译者是绝对不会片面的强调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的。

五、结语

日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既有差别,在某些词语的运用上也存在相似的地方,而翻译技巧及方法就是针对两种语言的差别来进行不断完善与更新的。为了将日语翻译好,以实现中日两国的共同合作与发展,势必要对日本人的文化背景以及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进行了解,综合利用直译法和意译法来进行日语的翻译工作。而直译和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翻译员应根据原文内容,结合文化背景对其翻译最合适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选择,既能使得直译的句子不会晦涩、生硬、难懂,也要使得意译的原文内容能够被人们理解。

【参考文献】

[1]骆俊.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之比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李晨媚.浅议日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入门级日语翻译训练法 篇11

用这个方法, 我们再来试试下面这个句子:那个经常戴眼镜, 穿条蓝裤子的学生现在在哪儿?第一步:跟上面一样, 还是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那个学生现在在哪儿?”。译为日语:あの学生は今どこにいますか。第二步:找出学生的定语是“戴眼镜, 经常穿这条蓝裤子”。由于“戴眼镜”和“经常穿着蓝裤子”这两种状态并列修饰后面的名词, 同学们会翻译成:眼鏡をかけてい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ます。我就会举一个数学中的乘法分配律的例子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 同時帮助他们记忆。比如:数学中在计算3×5+2×5的时候, 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便捷的方法 (3+2) ×5。同样在上面这个翻译练习中, 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这个句子中的“3”就相当于“戴眼镜”, “2”就相当于“常穿条蓝裤子”, “5”就相当于“ています”, 按照那个乘法分配律的算法, 这个定语从句我们可以译成:眼鏡をかけ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ます。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 帮助同学们记忆而已。第三步:前两歩合并之后:あの眼鏡をかけ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ます学生は今どこにいますか。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检查。同学们都知道动词持续体修饰名词同样要用连体形, 所以“ています”要改成“ている”。最后一步:完整的句子新鲜出炉:あの眼鏡をかけて、よく青いズボンを穿いている学生は今どこにいますか。

同样这个分步骤翻译法用于翻译包孕表达方式 (埋め込み表現) 的句子, 效果也不错。所谓的包孕表达方式 (埋め込み表現) 就是「どうする」「何がどうした」之类的句子及具有相当于句子的内容的表达方式, 成为其他句子的主题、主语或宾语或对象语等要素。“こと”和“の”具有是各种包孕表达方式名词化的功能。这种表达方式的名词化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日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例如翻译下面这个句子:小野的梦想是和宠物一起生活。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野さんの夢はペットと暮らします。另外一句:去小王家是星期几啊?代表性的答案是:王さんの家へ行くは何曜日ですか。实际上同学们都知道为什么要用包孕表达方式, 但是一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会出错。我也让他们用上述分步骤的方法去尝试着翻译。例如:翻译:我的兴趣是听古典音乐。第一步:找出主要成分“我的兴趣是…”。翻译诸如“***是***”“***不是***”的句子时要用名词判断句。所以, 上面那个句子译成日语是:私の趣味は~です。第二步:“です”的前面应放入“听古典音乐”。译成日语是“クラシックを聴きます”。第三步:把前两步合并之后译成:私の趣味はクラシックを聴きますです。第四步:检查。同学们都知道在名词判断句中“です”的前面必须是名词.而第三步这个句子中, “です”的前面是一个动词, 此时就需要借助形式名词“こと”使动词名词化才能和“です”共同构成句子的谓语, 同时动词要使用连体形。所以“です”之前最终应该是“クラシックを聴くこと”。第五步:最后完整的答案就是:私の趣味はクラシックを聴くことです。我们再来看看包孕表达方式作为句子宾语的时候, 我们如何分步骤进行练习。例句:你知道吗?昨天学校发生了火灾。第一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你知道吗?由于日语会话中经常省略主语, 所以“你”不需译出。而“知道”这个词在日语中是他动词, “知道”的内容就构成了它的宾语。“你知道吗”译成日语就是“~を知っていますか”。第二步:知道的内容就是“昨天学校发生了火灾”。译为“昨日大学で火事がありました”。第三步:第一步和第二步合并为:昨日大学で火事がありましたを知っていますか。第四步:检查。我们知道句子的宾语要求是名词, 而这个句子中格助词“を”的前面是动词“ありました”,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こと”或“の”把这个包孕表达方式名词化, 而且“こと”或“の”之前必须用动词的连体形, 所以“を”的前面应为:“昨日大学で火事があったこと”。第五步:完整的翻译是:きのう大学で火事があったことを知っていますか。

通过这样的分析训练, 大家就知道之前的错误出在哪了。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就知道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了。进而可以将日语翻译得更为流畅,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日语翻译水平及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以上方法, 看似繁琐, 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思路清晰, 把看起来复杂的句子简单化, 避免一看到句子就头脑发蒙。而且事实证明, 经过两到三周的训练之后, 同学们的翻译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很多。但是, 此方法仅适用于入门阶段的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渐渐培养了一些语感之后, 就不需要再使用这样的训练法了。因此, 日语翻译训练法的实际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有待广大同仁共同的努力。

摘要:熟练掌握日语翻译训练法对于学生的日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相关方法, 以便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做了一些研究。但本文所说的翻译训练法主要用于汉语翻译成日语的练习。从实际教学可以发现在日语学习的入门阶段, 学生们对于动词作定语和形式名词的学习是最主要的两大难点。就此现状, 笔者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现:通过分步骤的翻译训练法能帮助学生很快理解并使用这些方法, 日语翻译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因此, 本文拟从模拟练习的的角度, 跟大家分享这种训练法。

关键词:日语学习,入门阶段,步骤,翻译训练法

参考文献

[1]上海外国语学院.新编日语第一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上一篇:课前小演论文下一篇:脾氨肽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