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2024-09-29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共11篇)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篇1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加强, 要求使用者掌握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 在实际的涉外旅游英语导游及出入境等旅游相关工作中, 对英语翻译的要求更显突出, 因此,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水平, 加强翻译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教学方法等问题都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从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学习目的和教师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 对本校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 更好地践行高职高专教育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这一原则, 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 能胜任工作的人才服务。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习目的,教学方法,旅游英语,翻译,实践教学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从2005年的3, 102.6万人次, 上升到2010年的5, 739万人次, 2010年的同比增长速度为20.4%。2010年出境旅游消费4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4.3%。中国出境游消费额居世界第四, 人均消费836.4美元, 是入境旅游人均消费的2.4倍, 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9倍。

近年来,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 把出境旅游纳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进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战略规划。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1月12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说, 今年我国旅游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旅游业总收入将达2.57万亿元, 增长14%。新增直接旅游就业人员50万人。根据国家旅游局预计, 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7700万人次, 同比增长12%。因此, 进一步加强培养出入境旅游人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是我们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其中, 涉及旅游方面翻译任务是学生就业后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任务, 其教学质量与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胜任工作与能否就业的问题, 值得关注。

1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 截止到2012年, 录取人数达到685万, 占总考生人数915万的75%。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均能升学, 流入高职高专类学校的生源在学习成绩上的要求相比过去也大大降低, 有的省份甚至出现了招生计划人数大于考生人数的倒挂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想象学校没有多少选择机会, 对学生的分数几乎没有要求, 只要报名, 就能入学。这就直接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 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欠缺, 更不要说浓厚的学习兴趣了。那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同样面临着学生高考时英语分数很低, 甚至连及格 (60%) 分数都达不到, 对英语学习没有多少兴趣, 语法知识混乱, 词汇量较少等问题。因此, 高职高专学校教师面临强大的压力, 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以前基础差, 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欠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缺乏的学生, 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涉外旅游等相关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合格的劳动者, 以满足中国旅游人才需求, 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促进中国旅游业不断可持续、健康发展。

2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目标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学习的目标, 一方面, 他们需要达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中对于英语翻译方面的要求, 那就是:A级: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 译文达意, 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 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词。

另一方面是为掌握基本的旅游行业知识与技能, 满足其将来就业时能够胜任涉外导游、旅游饭店、出入境操作等业务需求。这些业务均涉及部分翻译业务, 因此要求教师在学校教育中除了强调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外, 还需加强翻译能力培养, 而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课程必须区别于本科, 必须强调其专业性, 更不能采用研究性的理论式教学。他们学习翻译的目的性很强, 那就是在工作和日常交流中, 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与客户或合作伙伴交流, 达成协议, 签订合同, 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沟通, 简单的生活口译、文书翻译, 申请资料翻译等。当然, 基础好, 志向高的学生还希望能够具备更高能力, 为今后升学或出国留学等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问题: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打好语言基础, 我们必须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旅游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旅游出、入境翻译实践就是涉外交际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检验我们语言应用能力的途径之一。

3 注重实践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翻译实践应用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 属于另外一个层次, 它必须有别于本科教育, 尤其要与理论研究型学校教育区别开来, 培养实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突出专业特色, 使得学生既能够较完整地修读高等教育课程, 同时又能够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因此, 英语翻译课程应该是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重要课程之一,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实用性课程。从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要求学生做到学用结合、重在运用, 并且尽可能多给他们创造条件, 获得更多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机会。翻译教学被视为专业技能训练,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翻译教学的改革也是英语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改革的一个方面。因此, 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是翻译教学的必然趋势。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中的翻译课程的定位要合理, 加强培养应用能力是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的关键, 也是衡量这一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重新定位课程, 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循序渐进, 基础阶段主要让学生学习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等英语基础课程, 之后再进行模拟翻译;行业应用阶段, 增设旅游英语专业翻译实践课程, 整合课程内容, 侧重实用性教学, 争取使学生毕业时立即过度到工作岗位。甚至, 在毕业前就已经“上岗”--顶岗实习。

如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生力军。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 除了具备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以外, 在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之下, 如何完善其实践能力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翻译实践能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我系学生就设有翻译课程, 同时也有实训、实践课程, 如何将翻译课程和旅游实训实践课程相结合,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达到“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学习目标, 是我们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在研讨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时代,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出入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出入境旅游业务日渐增多, 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对于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除了拥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外, 能够从事出国手续办理也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业务, 签证文件的翻译就成了我们旅游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翻译教学文本类型的选择应该取决于市场需求。文学作品翻译并不适合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 是传统的本科翻译教学的实践素材;而当前的翻译市场需求已经不限于文学领域, 甚至可以说文学领域在翻译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 相反, 经济、法律、科技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应针对翻译市场的热门领域来选择翻译实践文本, 这样做, 既能够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 又能够通过实践, “真题”真做, 在做中学, 学的同时又完成了工作。学生能够收获更大的自我满足感。我们的翻译实践教学的内容就可以用企业实际业务办理中的签证表格填写 (中英文双语) 、签证资料翻译 (包括学生学校准假证明信、父母收入证明信、父母资金证明、收入流水单等) 。口译翻译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实际带团进行陪同翻译等模式。学生在这些实践过程中, 不仅能够将课堂翻译教学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 而且, 还学习到了这些工作的操作流程, 加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锻炼, 不仅学会做事, 更要学会做人。通过实践教学, 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 找出工作要求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 以便明确努力的方向, 为今后课堂学习确定目标,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独立自主的意识, 使之学习更具主动性。

4 翻译课程采用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 理论和实践并重

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 对应不同教育对象的教学目标, 进行课程内容调整, 开发新的实用性强的课程。课程结构就是课程的组织与流程, 反映教学的框架与进程。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必须改变其传统学科型的翻译课程模式,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教学要求设置其翻译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由于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应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在翻译课程实践前期, 可以采取“模仿真实情景”教学法, 强调在课堂上构建真实翻译项目情景, 全面地包含了翻译情景的各个要素:如翻译项目的发起者, 修订者, 译文使用者, 译者等, 其中前三者由教师在课堂上模拟扮演。缩小课堂翻译活动与职业翻译实践之间的距离,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提高学生的课堂实践参与度与责任心, 从而加强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培养。在实践项目有限的情况下, 前期翻译课堂教学的成果, 学生模拟翻译的成绩作为选拔参加真实项目的参数, 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努力完成每一次作业。

把基于真实翻译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作为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引进真实的旅游及出入境公司的翻译项目到课堂, 教学步骤采用过程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遵循分阶段、协作式的知识构建过程;强调通过真实翻译项目,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翻译能力及职业能力。采取满足译文读者为目标, 以客户为导向, 以学生译者为主体, 以教师为辅助的翻译实践教学活动, 以加强学生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锻炼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关系的能力。

5 翻译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确定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内容, 要与本科翻译教学内容不同;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内容务必要强调其实践性。教师讲授最基本的旅游翻译理论和标准, 尽量安排大量的课时进行旅游及出入境方面的翻译实践训练。教学内容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贴近实际”, 也就是, 教师在举例时尽量选择贴近学生情况和当地社会的实际, 贴近旅游行业的工作实际。教学内容的安排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案例教学的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分专题进行旅游行业中所涉及的翻译文本讲解。以自选讲义结合课本的形式进行实训指导型的教学, 当然, 教师需要按照专题的难易程度、旅游行业操作程序及教学计划的安排来进行翻译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 已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 (群) 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 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出入境旅游翻译, 尤其是签证业务办理中涉及的文件翻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另外, 入境旅游英语翻译是强调口译实践的翻译教学。首先, 教师利用其在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 与相关企业建立起合作机制, 把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到课堂上, 作为学生的翻译文本 (样例) 。这样的文本在社会活动具有真正的实践性, 符合市场需求, 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真切地体会到职业人员的工作过程, 积累工作经验。其次,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翻译实践资源包括文本资源、项目资源、电子资源和人力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企业要求使用的模板, 以便他们更加迅速有效地完成翻译实践任务。再其次,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职业行为指导, 讲授职业道德, 工作场所的着装和行为举止要求, 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等。强调文件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客户签证申请能否成功, 如果失败, 会给公司和客户带来怎样巨大的损失, 让学生务必认真完成翻译任务, 从而提高责任心与翻译水平。

6 对教师的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我们教师本身就是一位实用型人才, 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 还应具备很强实践能力。在旅游英语翻译实践课堂上, 教师的角色是翻译实践的设计者、课堂引导者、学生译文的纠错者、职业能力培训者, 以及项目引进者。这些对我们的旅游专业翻译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 我们再也不能闭关自守, 与社会脱节, 而应该积极地投入到真正的社会生产活动中, 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践中, 进行挂职锻炼, 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另外, 现在“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高专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之一, 我们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争取考取一些与旅游及英语翻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如:翻译资格证书, 英文导游证书, 旅行社计调职业资格证书等, 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翻译实践。

7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职高专学校生源面临重大危机, 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 是否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进一步探索高职高专旅游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加强知识、文化传播的同时, 强调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重点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然,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肯定还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有知识方面的问题, 也有旅游翻译实践方面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要求我们高职高专旅游英语翻译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为实现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探索新的时代要求下高职高专旅游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湘玲, 毕慧敏.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J].上海翻译, 2008 (2) .

[2]汪卫芳, 朱慧芬.高职英语专业英语翻译课教改初探[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5 (9) .

[3]杨群.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北方教育, 2009 (6) .

[4]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1 (3) .

[5]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3 (7) .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篇2

【关键词】高职英语;现状;有效教学;策略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性比较强的人才,恰好高职就是培养这部分人才的地方。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与国外企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往来,这就需要很多外语能力很强的人才,他们是需要有好的口语能力,能与外国人进行贸易上的交流。那么高职教育就应该把英语教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学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接下来本文针对现在高职英语教学的状况,简单的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让高职英语教学变得更有效。

一、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课本内容比较单一,不适用培养应用类型的技术人才。现在有很多的高职院校使用的英语课本都是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根本就没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算是在课上听老师讲课,接受新知识也是比较被动的。这些英语课本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编排,课本内容有的很简单,有的又非常难理解,这就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一些难题。而且高职培养的学生是技术性比较强的,他们毕业以后从事的是比较专业化的工作,这就需要高职英语课本内容更实用一点,这样才能让教学效果能好。

很多高职学生不重视英语。现在很多职业高中招生口号都是“百分百让学生就业”,他们的课程比一般的普通高中生是少很多的,上了职高以后,很多学生不担心自己以后的就业问题,反正学校想办法会让学生毕业以后都有工作的。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以后工作用不到英语,他们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及格而已。那些一开始对英语就感兴趣的同学也会慢慢的不喜欢英语了,很多高职的学生在上英语课的时候睡觉,玩手机等,这种情况是越来越多。

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落后。高职的学生思想上都是比较活跃的,他们都是比较希望课堂变得有趣。但是很多高职的老师都是习惯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讲课,他们都是比较缺乏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的。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语。所以英语需要用比较新颖的方式教学,英语课堂也需要改变。学生对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都是很厌倦的,这就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这些老师在课堂上仅仅把知识讲给了学生听,但是学生不会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比如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一些语法方面的知识,告诉学生这个语法怎么应用,但是学生只在课堂上听懂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应用知识。老师就这样忽视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样,教学组织起来比较困难。我们都知道,现在职高的学生种类有很多,那肯定学生的英语水平也都不一样,这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的知识,对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能接受的,但是对一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就会让老师在组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地教学。长期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下去的话,就会让一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他们的英语水平还不如以前。这就是那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的原因。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有效地解决策略

课本内容比较单一,不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就这需要有关部门对职高英语课本编排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课本的内容实用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专业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课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都是对他们以后就业非常有帮助的,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

高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安排他们的英语课。因为高职的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一些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这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帮助。同时学校应明确的指出如果不好好学习英语,以后是很难就业的,不再是为了招生只注重让学生就业,更要让每个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各自的长处。这样学生就会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不再是一味地听从学校给安排的工作。同时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让他们多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一节课都板书,在多媒体上放一些英剧,或者在课间放一些有趣的英文小故事,这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也要注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不再是一讲就讲一节课,这样学生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发言,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同学,每节课都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回顾这节课所讲的知识,学生可以利用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反思。老师要知道高职学生还是要多锻炼的,他们以后毕业从事专门的工作是需要基本的技术的,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学生的口语方面的锻炼。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不一样这个问题,老师要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教学。虽然不同的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但是老师在安排自己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学生的情况,让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所收获。比如老师可以问问学生是否适应自己讲课的方式和速度,如果有学生有问题的话,可以进行专门的指导,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总之,不论是对学生自身来说,还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高职的英语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高职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性比较强的,这就需要英语教学具有实际应用性。但是要想让高职的英语教学取得好的成果,还需要老师在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出发,学生也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积极地学习和思考。有效地教学方法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慢慢积累,应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才可以让高职英语教学取得预期额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仙菊.新课改下职高英语教学的反思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

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翻译技能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及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听、说、读是语言基础, 写和译是语言应用能力的核心, 可见翻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高职高专的学生毕业后, 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或多或少使用到英语。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世界经济环境下使用英语的机会就更多了。因此对他们来说, 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双语转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政策上的规定还是现实社会的需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势在必行。

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而翻译能力一直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便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需要对英语教学, 尤其是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现状分析

1.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着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 翻译的地位被忽视, 处于一种令人尴尬的境地。而且很多高等院校并没有为高职高专学生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 整个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成了一种补充, 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主要在精读课上进行。老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 也只是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英汉翻译实践练习, 并没有系统地介绍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而四六级考试对学生英语实用能力检测不够, 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 使得一些学校的老师把重点放到了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由此可见,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受到了有意无意的忽视。

2. 高职高专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

从学生平时做的翻译练习来看, 学生的翻译水平不高, 能力普遍低下且参差不齐, 远远达不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学生的翻译练习中充斥着望文生义、句序混乱、前言不搭后语、脱离语境、死译、错译和漏译等诸多毛病。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 尤其是词汇量不足和语法基础差, 受中国式思维影响, 缺乏翻译理论和技巧知识, 加上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 使学生对翻译学习不感兴趣。

二、翻译技巧传授

高职高专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上进行的, 教学中的翻译只是提高大学英语精读的一种有效手段。传统的精读教学侧重听说的训练, 忽视了翻译能力的培养, 单纯通过英汉互译练习不足以满足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的需求。教学过程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词汇掌握和课文理解上, 忽视了语法的传授, 而语法结构直接决定了翻译的结构和层次。语法知识虽然枯燥, 却是语言的框架, 教师通过学生易接受的方式讲授语法知识, 将有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 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 以及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习惯用语方面的主要异同,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具有一定的语言转换意识。针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国学生在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将翻译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如:颠倒顺序、拆分句子、增减文字等, 分布到课文中去, 通过长难句分析和句子结构分析,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翻译技巧。

三、翻译技巧训练

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基础差, 能力参差不齐, 还达不到直接用外语思考、表达的程度。不经母语思考脱口而出的想法是好的, 但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简直是不可能。事实上, 对他们来说, 阅读、写作及其他练习都离不开翻译, 作文也是一个先有中文腹稿, 再逐句地翻译成外语的过程。当然, 也并不是只要通晓两种语言, 就一定能将原语准确、通顺地翻译成母语。

翻译无时无刻不渗透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常接触到的练习就是汉译英和英译汉。根据目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特点, 老师可以适当地将翻译教学及交际法教学结合起来, 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翻译理论与技巧, 如词的褒贬、词类转换、增词译法、省词译法等,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翻译能力也得到一定锻炼。结合课文中的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具体可以有以下训练方法:

1. 英汉互译翻译训练。

大学英语每单元课文后面的英译汉, 汉译英题型是对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的基本测试, 虽然不足以提高翻译能力, 却起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将权利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不时提问学生, 给出适当引导, 直到得出规范的译法。这种练习可能一开始费时费力, 但加以时日, 学生将形成基本的翻译能力, 积累翻译技巧, 为以后翻译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合作型翻译训练。

翻译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 一句话可能出现多种翻译方法。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厌倦, 直接给出答案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就翻译教学而言, 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训练, 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提供一种相互沟通的开放环境, 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受限制, 这有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自信心。

3. 对比分析译文。

翻译讲究“信, 达, 雅”, 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要尽可能地使译文文笔优雅, 这是对译文比较高的要求。比较分析译文可以提高学生评析译文的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就某一特定短文进行翻译, 然后就不同的译文进行品评, 比较优劣高低, 指出优缺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组织语言的能力。

4. 英语翻译竞赛。

竞赛是测试学生能力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 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积极性和上进心。教师可以在所教的班级内组织小型的英语翻译竞赛, 即可以采用笔试的形式, 又可以采用口译的形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翻译能力将会有长足的进展。

英语翻译水平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对高职生来说亦是如此, 社会对高职生的英语翻译能力的要求在逐步提高, 特别是实际运用能力。因此, 高职生要能较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英语翻译必须达到一定水准。总之, 翻译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对全面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2]蔡基刚.英汉段落翻译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许建平.从翻译考试看学生翻译能力的欠缺[J].中国翻译, 2000, (6) :44.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4

关于高职高专实用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由于现今社会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长,高职高专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能力、作为进入外企及很多其它企业的敲门砖,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校公共外语的实用英语课程,要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能力作为课程的具体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贯彻<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推行“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适当扩大语言输入量,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及交际能力.

作 者:张超 刘霞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武汉,430077 刊 名:改革与开放 英文刊名:REFORM & OPENNING 年,卷(期): “”(22) 分类号:G71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实用英语   教学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初探 篇5

一、英语在高职高专学生心中的地位

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学一门专业的技术是大多数学生心中极其渴望的。英语在高职高专学生心目中并不重要,大多数学生忽略了英语的学习。因此,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资料,在社交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英语成为学生获取专业信息和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有力的交际工具,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赏识教育,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增强自尊、感受成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利用多种方法,巧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这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初次接触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时,感觉他们大部分基础都不太好: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牢固,词汇量小,语音、语调不标准,听力差,教学内容只能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对教师的提问没有勇气回答,甚至连学过的课文也没有几个学生和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课堂气氛很不活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应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能和别人一样流利地讲英语。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同时,笔者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起点低,学习气氛不浓,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及课外辅助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外语言环境,扩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

1.采用提问、讨论等课堂教学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先对文章中涉及的重要的单词、词组、语法和语言点进行讲解,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全文的主旨。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提问,或是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真正体现教学中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另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巩固教学成果。

2.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

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应重视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介绍英语学习方法,英美國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等;通过聘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相关社会专业人士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开设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通过组织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或专业英语兴趣小组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在强烈逼真的情境中发展形象思维。灵活多变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英语学习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工具。

参考文献: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篇6

一、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析

2000年,教育部为了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在总结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文件指出:高职高专所培养的学生是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而是为了进行涉外业务工作,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字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的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好基础。《基本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将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为标准要求,B级为过渡要求。

随着《基本要求》的颁布,教育部为了检测高职高专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要求,组织实施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按照《基本要求》的A级要求和B级要求相应地分为A级考试和B级考试,B级考试略低于A级考试,是过渡性的要求。考试方式为笔试,它以《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一般性语言知识,又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又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应用性内容。教学是第一性的,而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基本要求》的颁布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实施,对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一个大规模的教学考试,其考试内容、题型和要求对《基本要求》所规定的语言知识的不同层面都进行了有效的抽样调查,充分地考虑到了《基本要求》所涉及的能力种类测试覆盖率。历年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测试内容与测试点分布(见表一)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和测试是密切相关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语言交际的能力,而测试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公正的评价,反映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所有与教学有关的测试都具有反拨效应。反拨效应有两个方面,一种是积极有益的、有促进作用的正面效应,一种是消极的甚至有害的负面效应。给高职高专英语的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也是如此。

首先,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促进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多年以来,英语课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要是讲授型,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缺乏灵活性和活力。基于《基本要求》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模式,过去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主张建立“3S”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Student-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Subject-centered(以主题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结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改变英语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教学中实用性、交际化不足的现象,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读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能够进入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力和预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有助于引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调整。为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即在保证基础性英语课程的同时,增加运用性课程和技巧性课程,运用性课程指读、译业务信函,模拟套写名片、通知、便条、说明书、填写个人简历单,技巧性课程指听、说、读、写各有侧重的单项语言技能的提高。各课程相互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影响下,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内容体现了“实用、时新、实践”的特征。“实用”是指授课知识的范围应该最大地与工作层面相关联;“时新”是指授课内容是相关工作岗位上较新的、不断更新换代的知识;“实践”是指授课过程中重视与工作层面上的交际能力相关联。

但同时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教学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一些学校以考试为中心,以追求通过率为目标组织教学,以通过率的高低评价教师的教学。为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通过率,有些学校制定奖罚措施,重奖通过率高的任课老师,或者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证书直接和毕业证挂钩,导致了师生的考试焦虑和不纯的教学动机。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师生将教学的焦点不得不转向应试,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师生们都在模拟题海中拼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偏离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初衷。

三、结语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已成为高职院校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各校应该根据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提供的参考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英语语能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应尽可能地推动英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创造积极的反拨作用。由于受到测试目的、可操作性和手段的局限,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发展速度与语言教学相比缓慢得多。如何找出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交际教学与测试相结合的好路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实际水平令人担忧。面对就业市场的对人才语用能力的明确取向,应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依据来设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试卷,使测试对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起到更好的正面反拨作用。

参考文献

[1]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UP, 1989.

[2]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黄大勇, 杨炳钧.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 2002, (3) .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篇7

综合英语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 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英语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 具备基本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 并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综合英语课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 (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 , 训练基本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 ,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同时指导学习方法, 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因材施教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高,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基础差, 底子薄, 词汇量不高,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有的入学成绩不高, 但英语水平稍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随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既把主要精力面向全班集体教学, 又善于兼顾个别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提出不同的要求, 分别设计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的最优方案。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即要“授人以渔”,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创作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

二、具体教学方法

教师要做好课堂导入, 使听力口语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对篇章分析深入透彻, 用所学知识进行翻译写作练习, 扩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做到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授人以渔”。

(一) 课堂导入

做好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不仅每个单元要做好课堂导入, 每节课也要做好课堂导入。根据教材和每个单元的话题, 安排不同的导入内容。以多样的导入方式, 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全面思考、深刻理解单元话题, 让学生在一步步的引导过程中, 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

导入方式有故事型、音乐型、表演型、对话型、视频型、文章型、案例型等。如单元话题为“Conflicts in the World”, 教师可选用视频型 (杰克逊的歌曲视频“Heal the World”) 、案例型, 也可以从单词conflict进行导入, 设计互动环节。

经过思考后, 学生会提到朋友、家长和孩子、交易双方、国家之间等都有可能发生矛盾冲突, 大家可以讨论导致冲突发生的原因结果, 以及如何避免冲突的发生。因为话题是“Conflicts in the World”, 当学生提到国家之间的冲突时,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上四个问题或者更多的问题, 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指引, 得出结论。如:

原因:territory, profits等

结果:wars等

如何避免:peace operations等

在话题讨论结束后, 引导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选用和战争有关的听力材料。课堂导入要根据教材安排, 进行设计。而此单元话题中的听力材料内容为如何避免战争冲突, 刚好可以和学生讨论的问题相呼应。

(二) 听力及口语教学

听力口语教学应该贯穿在整个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 而不仅仅是根据教材做专门的听力口语练习。

听力训练是知识的“输入”过程, 教师要合理安排听力材料, 先以单元话题为主,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精听和泛听。听力材料可以是课文, 也可以是和话题有关的课外材料 (新闻、影视剪辑、歌曲等) 。对于精听的材料, 教师要详细讲解, 让学生边听边理解, 理解内容后再听、反复听。

口语训练是知识的“输出”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元话题讨论, 鼓励学生多说多练, 也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设置语境、角色扮演、现场录像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讲口语。如单元话题为:Conflicts in the World。学生可以讨论现在的国际冲突、国际形势、战区人民的生活学习状况、维护和平等, 可以将话题延展, 让学生通过讨论, 意识到在中国, 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 是很幸福的, 要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讨论前, 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 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活动形式可以分组也可独立完成。

(三) 篇章教学

篇章分析是综合英语教学的重点, 但不要仅仅限制在教会学生几个或几十个单词、短语, 教会学生几个语法知识、几个句型。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用阅读技巧 (如猜词意, 而不是遇到生词就查字典) , 学会抓重点, 即标题的分析, 文章第一段、每段第一句的分析, 学会分析长句、难句。

以标题分析为例

如:passage:return from the cage

先引导学生读title:return from the cage

What and who live in the cage———animals and prisoners

cage———no freedom

return———come back

return from the cage———freedom———no freedom———freedom

把题目分析透彻后, 激发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如:cage在文中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去那做什么?失去自由的人渴望自由, 当一个人重获自由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学生可以分组讨论, 猜测问题的答案。之后, 让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读文章, 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看看自己猜测的是否正确。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激发学生读文章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在和教师共同分析标题的过程中, 对要学习的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更好地理解读文章。在分析篇章的过程中, 教师同样可以设置更多的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 不断地挖掘文章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章, 教师应适当补充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 了解英美国家概况、中西方文化差异, 也可适当加入德育美育的教育。

(四) 翻译及写作教学

为了巩固单元所学内容, 翻译和写作练习, 先以单元所学重点知识和话题为主进行练习。翻译教学教授学生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为专业课 (如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等) 打下扎实的基础。写作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一种书面交际形式, 它涉及听、说、读以及其它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教师可运用过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一步步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篇8

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社会对具有翻译能力的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翻译技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翻译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学习借鉴国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 或更有效地向世界推介我国各领域的最新成就。然而, 尽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于2007年1月和6月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行了配套改革, 改革中听力和阅读能力测试各占总分的35%, 写作占15%, 句子翻译仅占5%, 而且翻译试题是选考题。新的《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映出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边缘化地位。现在之所以要加大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是检讨以往我们只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说、写、译等应用能力重视不够的做法。这需要对我们的英语教学, 尤其是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由此可见,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翻译教学是全面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 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是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必须的。翻译教学在大学公外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技能现状、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原则目标及定位和实施, 提出正确认识“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 辩证地看待各个教学流派。阐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以及适当的大学英语教材编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及业务水平方面的提高和改善, 并在大学英语翻译测试手段上提出一些建议。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原则目标、定位和实施

关于本、专科的翻译教学, 近些年有了广泛的讨论。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提出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区分。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 (Jean Delisle) 最早提出大学翻译课程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 没有自身的目的, 也就是教学翻译。在中国, 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 (穆雷, 1999:109-121) 一书中按照目的将翻译教学分成三类。清华大学的罗选民教授则将翻译教学分为两类:教学若针对非外语类学生称为大学翻译教学, 如对象是外语专业或翻译专业时就被称为专业翻译教学。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从整体而言, 高职院校的翻译教学不以培养专业的翻译人员为目的, 而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规定,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 并强调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 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技能。因此,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教学, 是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际应用能力的工作, 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些翻译任务。而外语学习成功与否, 其标准不在于一个人记住了多少外语单词、语法结构和句型结构, 而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在实际工作中以外语为工具进行跨文化交际。在翻译这一间接交际的过程中, 主要是接受和发送能力, 即书面或口头的理解和表达。翻译教学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生英语的基本功, 可以促进阅读和写作的提高,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而言, 学习英语的最终落脚点主要是英译汉或汉译英, 尤其对于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他们将来在工作中用到英语时借助母语思维也确为一种客观存在, 真正能用英语思维的人很少, 因此翻译是使用最广泛的语用手段。

3.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技能现状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备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英语资料的能力, 并能在将来工作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简而言之, 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但长久以来, 翻译一直是大学公外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只注重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 而把翻译技巧及能力看作是可学可不学的一个选项, 究其根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3.1 教材编排和课程设置方面。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始终缺乏专门的英汉互译教材, 对“译”的技巧的处理和练习完全局限于课后的翻译练习。所配置的翻译练习也基本上只是对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点的句子英汉翻译或汉英翻译, 翻译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只被作为巩固课文中所学语言知识的手段。另外, 由于英语课程课堂时间短, 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系统地讲授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等, 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条理不清、词不达意、篇章结构零散等诸多问题。翻译教材的匮乏——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配的翻译练习, 多侧重于对语法的巩固, 而针对专业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和训练的教材却极其匮乏。教师所能找到的教材, 多为英语专业的教材, 其内容庞杂, 没有专业针对性, 不便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3.2 教师的教学方法及业务水平方面。

许多高校由于近年不断扩招, 公外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课时任务加重, 他们缺乏时间和精力补充专业知识, 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 部分公外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翻译理论素养不能满足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要。这就导致大多数教师对翻译的处理仅仅局限于对照参考译文照本宣科或稍作发挥, 在教学中一笔带过, 不能评析也不能进行及时的总结, 从而形成翻译教学可有可无的局面。

教师教学理念的误区——近年来, 由于国外各种教学流派的引入, 大学英语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在当今占主流地位的交际教学法的出现,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被当作只讲语法, 机械翻译的过时方法而遭到完全地否定和摒弃。同时, 交际法所倡导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也被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成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在单语教学的范围内进行。因此, 教师们为了创造出理想的英语交际环境, 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纯英语教学和英语操练, 排斥母语和翻译训练, 使得翻译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被遗忘的角落。

3.3 翻译测试手段。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双方起着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但是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翻译的重视程度不够, 具体表现为:翻译测试只是选考题, 分值仅占5%;翻译命题方式单一, 通常都是单句翻译, 无法系统考查学生的翻译理论、知识水平和技巧运用能力。这就致使翻译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大, 教师和学生对翻译还是不太重视。

3.4 学生的英语和汉语基础较差, 翻译能力欠缺。

学生英语基本功不扎实主要表现为:词汇量有限, 只是死记硬背单词的意思、拼写, 词义识记模糊, 理解不透侧, 词义掌握片面、单一。而汉语基础欠缺表现为:翻译时, 即使理解了英文原文, 却找不到准确的汉语表达, 只好生搬硬套、硬译或死译。另一方面, 学生理解原文时, 由于没有娴熟地掌握汉语和英语, 不能灵活地运用两种语言, 更不懂得英汉互译的技巧, 造成译文的不通顺, 不符合英语和汉语的习惯。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Text A中的一句话:Racing through daytime meals is part of the pace of life in this country.很多学生根据race是“比赛, 赛跑”的意思, 把这句话译成:比赛吃饭是这个国家生活节奏的一部分。正确的应为:白天人人都急急忙忙地吃饭则部分地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在批改学生翻译练习时, 我也发现几类中国学生非常典型的表达错误。如:很少有人意识到他的发现的重要性。误:There are little people realized his discovery’s significance.剖析:学生经常把“有”译为“therebe”, 从而造成一个句子中出现be+did的结构。正:Few people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discovery.

3.5 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僵化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中学英语教育中, 老师和学生只追求高分数, 不重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为了四、六级考试的需要, 教学内容常常是围绕着应试重点讲解词汇, 进行阅读、听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化训练。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四、六级考试中不进行翻译测试,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长期受冷落。还有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 一大批双语基础知识差、语言能力低下的学生被录取进校, 加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负担,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翻译教学的正常开展。

4.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翻译教学

4.1 将听、说、读、写、译诸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综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 并全方位地予以发展和提高。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拉度曾经说过, 翻译能力是一门专门技巧, 外语能说会写的人不一定能译, 译的能力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上, 我们应立足教材, 深入发掘文章内容, 通过讲解文章和难句, 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作为教师, 要解决学生翻译上存在的问题, 加强和提高其翻译能力, 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要求和相应对策。

(1) 翻译是一项实践活动, 翻译能力的获得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

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四项语言技能, 它们是进行翻译活动的前提, 但不是说具备了这四项能力, 借助一本字典就一定能胜任翻译, 就能提高翻译的水平。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重视听、说、读、写, 还要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翻译课程的性质、特点, 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合理设置课程。

(2) 教材是教学大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材的选用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英语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翻译理论和实践水平, 完善教法。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 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根据翻译的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师应适当减少讲解知识点的时间, 腾出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技巧训练, 如:让学生对课文的部分精彩段落进行“回译”, 然后再进行点评、讨论。这样做, 既检验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促进了知识点的学习, 又达到了增强翻译意识、提高翻译技能的目的。

(3) 更新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翻译教学自身的特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讲翻译时做到精讲翻译理论、翻译技巧, 多进行翻译实践。在教学中, 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翻译教学的多容量、多信息、多趣味的教学目的,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用CAI进行翻译教学, 可以使翻译教学内容情景化, 动感而逼真的画面能极大地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如:在翻译教学中, 可以把贴近学生生活的翻译材料以幻灯片、Power Point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并配上适当的音乐,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 要注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翻译教学与课文教学、翻译练习和四级考试等相结合。

课文教学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因此将翻译教学融入课文教学之中是进行翻译训练的有效途径。在讲解英语课文时, 遇到下列情形都可穿插适当的翻译练习:对文中的一些长句、难句先让学生翻译, 然后对典型的翻译错误进行修正、对比讲评, 同时告知学生相应的翻译技巧。而对于一些重要的目的语词组和结构可准备适量的汉译英练习给学生训练, 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4.2 注意了解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 加强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传授。

对于作为成人学习外语的大学生而言, 他们已掌握了相当水平的母语文化知识, 在进行翻译这一双语转码行为中, 母语在对源语的理解和用源语表达两个方面均存在着强烈的“迁移”现象。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正迁移”的实现。“迁移”指的是学习者所学过的旧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起促使作用即为“正迁移”, 反之为“负迁移” (邵瑞珍, 1991) 。在翻译教学中, 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和汉语宏观结构的对比可以成功地减少乃至消除负迁移, 增加和完善正迁移。英语汉语属于不同语言体系, 语言现象错综复杂, 但双向翻译仍有规律可循, 汉语语法呈隐性, 重意合, 句子呈线状结构;英语语法呈显性, 重形合, 句子呈枝状结构, 英汉在状语的位置, 名次和代词出现的频度及表态的先后都有所不同, 这些对于成功的翻译有重要影响, 因而掌握他们的特点十分重要。下面举几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英语汉语语言对比, 以及一些大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例子。

(1) 句子结构、语序上的差异。

英汉句子中主、谓、宾的词序基本上一致。但同汉语相比, 英语词序倒置现象较多。如:What a beautiful building it is! (多么漂亮的建筑啊!) 。

同时, 英汉语言中的定语位置也不同, 汉语的定语直接位于名次前, 而英语的定语位置比较灵活, 可前可后, 并且汉语多用短句而英语多用长句, 这种结构特点要求我们在将英语译成汉语时应采用分句译法, 即将英文句子结构作较大的调整, 将英语长句译成相对多的汉语短句。

(2) 用词上的差异。

汉语多用动词、动宾结构、连动式、兼语式等, 而英语则只用一个谓语动词, 且多用名词。因此, 英汉翻译时要进行词类转译, 即将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译为汉语的动词。比如:The sight and sound of the jet plane filled with special longing. (看见一架喷气式飞机, 听见隆隆的飞机声, 令我特别神往。) 。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这些差别, 对于防止汉化英语或欧化汉语, 提高表达水平都十分关键。

4.3 注重对英汉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导入, 同时不断加强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修养。

文化知识的导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不可译性大多源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性, 从某个意义上说, 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 王佐良 (1984) 先生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他 (译者) 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 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作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的主要差异, 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即“忠实和通顺”。文化差异是我国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 只有深刻理解两种文化 (如地域、习俗、历史和宗教等) 之间的差异, 才能使译文不仅在语言意义上等值, 而且在文化意义上贴切、对等, 否则就会出现把“街道妇女”译为“street woman”, “白象电池”译为“white elephant”这样的笑话。因此,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文化教学, 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一些词语的象征、联想意义的不同。因为在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中, 人们对同一种东西的联想意义或在两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如:dragon一词在中西方的意义截然不同。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注意英汉句式的表达习惯的不同。如:英语多用长句、多用被动语态、多用无灵主语等特点。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注意这些才能译出地道的译文。另外, 在提高学生英语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等语言能力的同时, 应重视其母语——汉语水平的提高, 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使其熟悉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 以促进英汉翻译水平的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 各高校应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英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根据课文内容, 介绍和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这也有益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

4.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译促学, 也即通过翻译加强英语各方面的学习。

就目前来说, 翻译是中国人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一步。例如王若平 (潘章仙, 2002) 就曾经在《钻研新概念英语啃课文》一书中的《致同学》一文中提到“翻译是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捷径”。因此, 将翻译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 如果说在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和“读”是语言输入 (input of the language) , 而“说”和“写”是语言输出 (output of the language) 的话, 那么“译 (包括口译) 就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综合体。在英语学习时, 可以通过翻译学习英语单词、英语句型、英语语篇、英语语法和西方文化等。因此学习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是一个在“用中学”的过程。随着学生对翻译常识的了解和常用翻译技能的掌握, 学生会产生越来越大的成就感, 而这种成就感又会反过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维持他们长久的学习热情。此外, 由于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因此, 翻译能力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各种技能的发展。

5. 改革翻译测试手段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双方起着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但是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翻译的重视程度不够, 具体表现为:翻译测试只是选考题, 分值仅占5%;翻译命题方式单一, 通常都是单句翻译, 无法系统考查学生的翻译理论、知识水平和技巧运用能力。这就致使翻译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大, 教师和学生对翻译还是不太重视。

接下来看看PET考试的翻译题。此题共包括两部分。其一, 试卷提供了原文和四种译文供选择。此部分形式上是翻译, 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原文, 并没有涉及太多的翻译技巧。其二, 考卷要求考生运用某些基本的翻译技巧, 将一个较短段落的中文翻译成基本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汉语。而这一部分既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程度, 又考查了学生运用基本翻译技巧的能力。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 学生应掌握五项基本技能, 而翻译是其中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翻译一般语句, 符合汉语习惯;正确掌握被动句式的译法;正确倍数的译法;正确掌握定语从句的译法;正确掌握长句的译法。”

以上可见, 翻译测试在一些大学英语的考试中非常重要但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语言测试中, 听力和阅读测试的是学生获取最大信息量的能力, 而翻译不仅测试学生的理解力, 同时还测试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检测学生对目的语结构和词语的使用的准确率。因此翻译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题型。

因此, 笔者建议在四、六级等国家级的考试中加强翻译考核的力度。通过测试的导向作用, 达到既能促进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又能提高他们翻译水平的目的。

而在课堂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一定要将翻译教学和翻译练习以及四、六级考试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把教材上的英汉翻译练习当作是培养学生翻译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做,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并且进行翻译技巧上的指导。同样,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选用四、六级考试的材料, 也可结合四、六级考试中汉英翻译的要求进行教学, 使我们的教学既为学生毕业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能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摘要:本文拟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技能现状、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原则目标及定位和实施, 提出正确认识“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 辩证地看待各个教学流派。阐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以及适当的大学英语教材编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及业务水平方面的提高和改善, 并在大学英语翻译测试手段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Nida, En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黄子东.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上海:上海科技翻译, 1997.

[5]姜瑾.加强翻译教学, 促进文化交流.大学外语教学与测试, 1997.

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篇9

1“翻译工作坊”模式

近年来, 在翻译教学上,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译工作坊”模式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并在本科翻译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如华东师范大学汉译英精品课程建设, 他们将翻译工作坊引入翻译课堂 (张春柏, 吴波, 2011) , 又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翻译工作坊教学 (李明, 2010) 。

“工作坊”一词来源于英文“workshop”, 强调以互动的方式, 由多人参与共同进行探究, 共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李明指出, “‘翻译工作坊’就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并通过不断协商, 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高强度翻译训练的平台, 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 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 (李明, 2010)

翻译工作坊不仅适用于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 也特别适用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商务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一般的翻译技能, 如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更需要具备查找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以及团队协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实际的模拟场景, 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翻译工作坊提供的模拟情景,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模式具有极强的任务导向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后, 他们的翻译通常涉及外商洽谈、书信往来、名片、公司简介、产品信息和产品目录更新、展会资料等。教师选择市场上典型的该类应用型文本作为教学内容, 将商务活动流程分为若干版块, 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也能将语言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融入到具体任务中。此外, 该模式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翻译不再是孤立地进行, 而是以团队为单位, 进行讨论和翻译, 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是翻译的主体, 分小组进行讨论和翻译, 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教师则是促进者和引导者。

2“翻译工作坊”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步骤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翻译前期、翻译中期和翻译后期。前期阶段是学生的准备阶段, 主要由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熟悉准备相关材料;在翻译阶段, 学生分翻译小组进行独立的翻译, 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形成小组内统一的翻译版本;在译后阶段, 学生分小组形式进行展示, 教师评估总结。

2.1 翻译前期

教师介绍教学内容、翻译任务及要求。教师依据高职学生的水平特点, 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文本, 例如, 教师要求学生翻译企业单位宣传材料, 并布置如下任务:将以下资料翻译成英文, 译文要求准确、流畅, 文风体现英文的行为特点和风格。

逶迤秦岭, 气象峥嵘;潺潺山泉, 峭壁奇峰。蓝天白云, 鸟唱蜂鸣。走进秦岭, 你就像回归了远古, 走进了童话般的境界。这里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里资源丰富, 动、植物种类繁多, 单种子植物就有122类, 671属、1, 988种, 药用植物种类510种, 闻名世界的蜂蜜——上品山花蜜就出产在这崇山峻岭中。

在秦岭山脉北坡, 关中平原西端, 闻名遐迩的陕西宝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坐落着一家专门研究蜂乳生物科学、生产“雒老大”牌系列蜂乳蜜酒的生产厂家——陕西黑马蜂乳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2 翻译中期

以教学班级为单位, 每3-5人组成一个翻译小组, 每个小组即形成一个翻译工作坊。小组成员间首先讨论公司简介的特点和文风, 再找出问题集中解决, 可通过讨论、充分借助信息资源 (如百科全书、网页、专业书籍、翻译软件等) 协商解决, 形成最初的翻译版本, 之后对初稿进行审查和修改, 并形成最终翻译版本。

2.3 翻译后期

各翻译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该组的成果, 谈谈自己的翻译体会, 如翻译技巧的选择, 翻译难点的应对, 同时展示小组内成员分工、作用和意见。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把不同的译文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对比。教师对各小组的译本进行点评, 重点解答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 给出参考译文, 并对各翻译小组内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估。教师将所涉及文本的文体特征以及翻译该类文本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 以便让学生明白,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 还涉及文本的文体、语篇等因素。

以上面公司介绍为例, 针对具体的翻译问题, 如公司名称的翻译, 不同的小组给出了不同的版本。有的小组认为, 可以自己直接翻译;有的则指出, 应该去网上寻找公司的英文名称, 并给出了网上查询到的结果。教师应指出, 后者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并引导学生就如何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展开讨论。

另外, 学生的普遍问题是:大部分学生都遵循“忠实”的翻译标准, 将原文全部译出。但原文加粗的部分从语言实用性的角度纯熟多余, 与企业本身并无关联。教师在此介绍中英企业单位宣传材料不同的文体特征:中文企业单位宣传材料喜用夸张, 常用笼统、抽象的套话;英文宣传材料注重信息的传递, 文风朴实, 淡于修饰。教师可引出一种翻译方法:编译, 即根据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将带有华丽辞藻的汉语语篇进行加工, 删繁就简, 使之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 就在教学中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3 翻译工作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在“翻译工作坊”模式下, 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变为任务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材料, 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行业经验, 了解市场需求。因为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薄弱, 所以选择的材料应由易到难, 可以从最简单的商务名片、商务邀请函入手。另外, 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 教师应协调解决学生与人合作和协商时出现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建立动态的评估模式, 对学生对整个翻译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学生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 要转变对教师的依赖思想, 不仅要加强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 检索信息的技能, 更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在和小组成员的互动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并树立职业翻译意识。

4 结束语

“翻译工作坊”模式的提出, 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打破了将理论和实践分割开来的局面, 以“工作坊”为平台糅合了翻译中的许多难点, 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翻译工作坊”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 打破了传统式单纯的灌输学习模式, 突出了协作互动和场景模拟等方式, 强调了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非常切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指向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 因此, 在高职高专院校外语翻译教学中, “翻译工作坊”模式的教学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 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 2010 (4) .

[2]赵春燕.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思考[J].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探析高职英语翻译教学 篇10

关键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力度愈发增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等交往日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也就相应地与日俱增。新的形势迫切要求翻译者加强语言学习和翻译理论以及技巧的研究、提高翻译质量。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理想的翻译应该是一门艺术。翻译者应该先掌握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风格,然后运用翻译技巧,用另外一种语言把它们充分地表现出来。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翻译也可以是两种语言之间有规律的转换,但绝不是机械的转换和简单的变易,而是“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贴切的表达出来”。翻译的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鲁迅先生曾就翻译提出了“信与顺”的标准,即“忠实”和“通顺”,两者相辅相成。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上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和风格,未免成为杜撰或乱译。

一、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差,有的学生入学前由于没有重视英语,记忆不够,词汇量严重不足,尤其是英语翻译能力薄弱。中学阶段,迫于应付高考,学生多是考前强记一些词汇,教学过程,多强调听和读,更多的是灌输语法,因而,英汉翻译训练的时间不足,量不够,翻译方法很少,说不出,译不了,基本上无法应用。特别是把大量时间用在语法试题训练上,理论灌输有余,实践活动不足,导致学生实际英语基础很差,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更是等同于从头启蒙,任务很重。

(二)缺乏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

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信仰等方面背景知识的了解,在翻译实践中,学生往往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思维方式来表达,因而在翻译中造成很多的误解。例如,“狗”在中文里大多数表达的是贬义,比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狐朋狗友”、“丧家之犬”等。学生在翻译“You are a lucky dog.”这句话的时候,因为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起来很困难。如果学生能够了解到,在西方“dog”通常被看作人类友好的朋友,表达的是褒义的意义,这句话就不难翻译,应该理解为“你是一个幸运儿。”

二、翻译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一)重视语法结构

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因此,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以达到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应突出重点,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基础语法知识。其中主要语法点有:词性的判断、冠词的用法、对语态、语气的理解、动词的时态、句式结构等要重点讲授。

(二)扩大词汇量,加强英汉词汇对比

扎实的英语基础是翻译教学的必备条件,而词汇的掌握是打好英语基础的奠基石。从我们的教学经历来看,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其中词汇量小是学生提高翻译水平的最大障碍,大量“四会”词汇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不具备听、说的能力,更谈不上翻译。那么如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翻译能力的第一步。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死记硬背”的单词记忆法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误区,也就是即使学生认识这个词汇,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它。认识到这一点后,专家们开始批评和反思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是词汇的记忆应该与词汇的使用相结合,词汇的巩固应该在使用中得到加强,而在词汇的学习和记忆中还要注重英汉词汇的对比,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翻译时将中英文一一对应。

(三)注意中英语言句子语序差异

虽然英汉句子都采用“主谓宾”(SVO)的排列顺序,但它们在修饰语(定语和状语)的位置上存在着一个显而易见的差别。具体来说,英语的修饰语既可置于被修饰成分之前,又可置于其后。若此修饰语为短语或分句,则往往置于被修饰成分之后。而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单独用还是几个连用,都应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前。试比较:

(1)The man who talked to me at the club last night is my boss.

译文:昨天在俱乐部和我说话的那个人是我的老板。

(四)注意中英文化的差异

翻译是基于跨文化背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完整地重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影响翻译水平的因素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缺失,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十分明显,因此处理文化差异、跨越语言鸿沟就成了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加强英汉语言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知之甚少,其翻译主要还是文字到文字的对译,文化缺失常常导致错译或误译。虽然没有讲授文化差异的专门课,文化的学习必须穿插在每一节课中,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礼俗规范等都可以作为文化渗透的内容,它们在翻译中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君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探讨 篇11

一、浅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差、课堂学习效率低

英语学科的学习进入到高职高专这个阶段可以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没有动力,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 对于英语的学习的兴趣比较淡薄。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导致了英语学习氛围不浓。现如今很多省份取消了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自己距离英语四级很远, 差距很大, 于是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平时的英语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玩手机, 看小说等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些现象都导致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高职高专英语学习主要依靠课堂学习, 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则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挑战。

从高考升到高职高专学校, 由于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很多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一些学生因为高考的失利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开始有了“混文凭”的想法, 却没有想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方式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方法, 于是开始有了“考试不挂科, 六十分万岁。”的想法。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的心态也随着这种快节奏的步伐变得浮躁。很多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变得茫然, 不知道上学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 不知道毕业应该就业还是升学,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开始渐渐地忘记了梦想, 放弃了梦想, 失去了梦想, 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找不到学习的方向。

2、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缺乏互动

“教师讲, 学生听”一节课下来很少有互动这就是当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讲, 学生听。当需要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只会害羞的低头。学生的课堂学习甚至被动。教师一节课“讲单词、翻译短文、讲课后题。”枯燥而乏味的固定模式。很多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课乏味, 照本宣章, 缺乏课本和实际的结合。

有些教师的教学是脱离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高职高专学生因为基础差, 所以一节课学习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 但是老师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 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

很多老师的备课内容没有新意, 不论教了多少级学生只要教材不换, 还是老内容, 还是老讲法。在讲课中不仅仅是自己感觉乏味, 学生也感觉乏味。导致了老师讲课没激情, 学生听课不热情。不同时代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假设一个老师用曾经应试教育时期的教学方式来教如今经过高中素质教学考上高职高专的学生, 结过是可以想象的, 那就是学生会觉得内容陈腐, 讲法枯燥缺乏新意。

很多老师在一堂英语课中缺乏和学生的互动, 最多的互动方式就是一节课提问学生几个问题。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就是这样产生的, “学生认识老师, 老师不识学生。”就是当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二、探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1、教师加强引导学生学习观念

学习观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劲头。良好的学习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高职高专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是急需引导的。应该让学好英语学科有用的想法深入学生人心。

各种升本考试英语学科的学习是必须的。社会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 开放范围逐渐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外交往日益密切频繁。学好英语这门国际语言是必要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学好英语也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当学生从心里明白了学习英语的重要的时候, 那么他就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 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虽然不是本科生但是一样可以做到和本科生一样考四级, 考六级。学习氛围搞好了, 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增强师生互动

为什么有些同学一上英语就逃课, 一上英语就看小说, 玩手机?除了他们听不懂以外, 最大的原因就是老师讲课内容枯燥缺乏新意, 教师在课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高职高专英语其实是很基础的英语, 难度并不强, 很多东西都是中学时期学过的东西。为什么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考试的时候依然是难?因为他们上课根本不听, 所以这就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利用新科技, 多媒体。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加快讲课的进度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课上可以让学生观看跟课堂所学知识有关的英文电影和聆听与课堂所学知识有关的英文歌曲。课间可以放一些英文电影和英文歌曲让同学们放松。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是利于吸收新知识的, 而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课堂上碰到有些生涩难懂的知识时可以将这个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本身英语的学习需要的就是与实际相联系。对于一些上课爱说话不听讲的学生可以采用允许他们交头接耳, 但是仅限使用英语的方法。这样即可以控制他们说话, 在他们说话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参与其中也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热爱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 学生与老师如果是朋友, 学习朋友的课我想会更有劲头吧。

总之, 在如今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高职高专学生本身就具有特殊性, 更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教师负责培养人才, 在学生学习的生涯中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从自身开始改变, 让英语不再成为高职高专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路上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宁丽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王燕.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 2006.

上一篇:管理因素和对策下一篇:等离子电汽化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