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2024-10-11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共9篇)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1

1 心电图

心电图是多参数监护仪最基本的监护参数。心电监护原理与常规心电图机的检测原理基本相同。心电监护仪一般能监护3~6个导联, 标准Ⅰ、Ⅱ、Ⅲ导联及加压导联a VR、a VL、a VF, 能同时显示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导联的波形。功能强大的监护仪可监护12个心电导联。最简单的监护仪一般有3个监护电极, 放置位置如图2所示。监护导联电极的颜色标识 (如图1所示) 有AHA (美国心脏协会) 和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两个标准。

测量原理 (如图3所示) :

(1) 导联脱落检测电路:—对应“ECG LA导联脱落”等导联脱落报警。

(2) 导联选择电路:—对应“Ⅰ, Ⅱ, Ⅲ”等监护导联选择。也对应“校准”菜单, 此时, 频率为1Hz (对应心率60bpm) 的1mv方波信号 (幅度与显示界面上右侧参考标尺相等) 代替人体信号施加到ECG电路。

(3) 心电过载检测电路:—对应“导联脱落”报警, 因电极片质量校差或者人体皮肤干燥等原因导致极化电压过大时发生。

(4) 中间级滤波电路:对应滤波模式选择 (手术模式1~20Hz, 监护模式0.5~40Hz, 诊断模式0.05~150Hz) 。

(5) 程控放大电路:—对应电路硬件放大倍数和ECG增益选择 (X1, X2, X0.5, X0.25) 。

(6) 导联驱动电路:去除人体共模信号, 硬件信号抗干扰措施之一。

(7) 起博检测电路:对应PACE标识, 也是人体安装起搏器时心率准确计算的软件抗干扰措施之一。

心电图常见报警及措施如表1所示。

2 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健康的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是75次/min, 正常范围为60~100次/min。在不同生理条件下, 心率最低可到40~50次/min, 最高可到200次/min。监护仪心率报警范围:低限20~100次/min, 高限为80~240次/min。心率测量是根据心电波形测定瞬时心率和平均心率。瞬时心率是指心电图两个相邻R-R间期的倒数。即:

式中:T为R-R间期

平均心率是在已知时间内计算脉搏数, 即用R波个数来决定。即:

式中:T是计数时间;N是R波个数。

QRS波的识别是心率测量的关键。对心电信号h (t) 进行微分得:

若微分值e (t) 大于阈值E, 则可确定该时刻的心电图波为R波。

监护仪心率来源有以下设置:a.心电波;b.血氧容积描记波;c.自动。

如果选择b.血氧容积描记波, 则当血氧探脱落或有故障时, 即使有心电波形也无心率数值显示, 上述故障现象就属于此种情况, 解决方法是把心率来源设为a或c。

3 无创血压

多参数监护仪的无创血压测量大都基于振动法, 测振法通过压力脉搏波与袖带压力同时记录来测量血压 (如图4所示) 。

平均压 (Pm) :振荡波幅度最大点对应的袖带压力值;收缩压 (Ps) :Vs/Vm≈a;舒张压 (Pd) :Vd/Vm≈b;

(1) 主压力测量电路:包含袖带、气路延长管、主压力传感器、压力模拟放大、脉搏波模拟放大、AD采样等部分。

(2) 泵控制电路:用于充气控制, 泵本身可能出现漏气故障。

(3) 快放阀电路:用于将袖带内气体快速泄放, 气压下降较快且受控, 快放阀本身可能出现漏气故障。

(4) 慢放阀电路:用于将袖带内气体慢速泄放, 气压下降较慢且受控, 慢放阀本身可能出现漏气故障。

(5) 过压保护电路:是一套完全独立的压力比较电路, 单一故障模式下有效, 确保即使主测量电路发生异常, 袖带内压力也不会超过设定值, 从而保证了病人手臂不会被太大的压力挤压而造成人体伤害。

4 血氧饱和度

血液中的有效氧分子, 通过与血红蛋白 (Hb) 结合后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Hb O2) , 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称为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衡量人体血液携带氧的能力的重要参数。

监护仪中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采用的是光电技术, 通常用透射法。

根据郎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种物质的溶液上时, 物质对光有一定的吸收、衰减, 透射光强I与入射光强I0之间有以下关系:

式中, ε为物质的吸光系数;c为溶液的浓度;d为光穿过的路径。

I0/I比值的对数称为吸光度D, 因此上式可表示为:

若保持光的路径不变, 吸光度便与物质的吸光系数和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 (Hb O2) 和还原血红蛋白 (Hb) 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系数不同, 在波长为600~700nm的红光区, Hb的吸收系数比Hb O2的大;而在波长为800~1000nm的近红外光区, Hb O2的吸收系数比Hb的大;在805nm附近是吸收点。

基于氧合血红蛋白Hb O2和还原血红蛋白 (Hb) 的这种光谱特性, 血氧饱和度探头中的发光元件发出两种波长的光信号, 通常用660nm的红光和925nm的近红外光照射被测组织, 将含动脉血管的部位 (如手指、脚趾、耳垂等) 放在发光管和一个光电管之间, 如图6所示。

光电管所接收的光吸收或者光透射信号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脉动成分 (即交流信号AC) , 它是由脉动的动脉血的光吸收引起的交变成分;另一种是稳定成分 (即直流信号DC) , 它反映各非脉动组织 (如表皮、肌肉、骨骼和静脉等) 引起光吸收的大小。Sp O2前端模拟电路如图7, 电路说明如下:

(1) 主信号测量电路:包含血氧探头、血氧主电缆、差分放大电路、程序增益控制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偏执电路、AD采样等部分。

(2) 发光管驱动电路:用于对血氧探头内部的红光LED和红外光LED交替进行电流驱动, 可以根据人体实际情况进行驱动电流大小调节, 也可以保证驱动电流不会因为过大而伤害人体。

(3) 探头故障检测电路:从9008板卡开始具备该项检测功能, 确保与血氧探头内部相连接的任何一根信号线发生异常 (短路或者短路) 时, 模块都能有效识别, 并在需要时给出“探头故障”报警。

由于多参数监护仪具有方便、快捷、多参数监护的特征, 越来越广泛的被临床使用、认可。做好日常保养和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对医院工作有重要意义。做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多实践、多总结, 积极掌握监护仪维修维护方面的规律, 配合好临床一线, 保证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丽丽, 吕寻伟.PM9000多参数监护仪常见故障维修[J].医疗设备信息, 2007 (8) , 34-36.

[2]余学飞.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M].华南理工出版社2007, 186-230.

[3]姜远海, 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6-7.

[4]孙晓杰, 李娜.PM9000常见故障维修与日常保养[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3) :146-147.

[5]麦奕辉.迈瑞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J].医疗保健器具, 2008 (1) :33-35.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2

本制度明确了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的分类、项目、周期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员工的管理等,以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职业健康监护

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3.2 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3 职业禁忌症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造成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4 职责 4.1 分管职业健康的公司领导是职业健康监护的主管领导。

4.2 安全技术部是职业健康监护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4.3 各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负责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负责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的告知。

4.3 人力资源部是工伤保险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配合相关部门落实职业病人待遇问题及患有职业禁忌症员工调岗问题。

4.4 工会是公司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管部门,负责督促公司开展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及职业健康损害、职业禁忌症员工、职业病员工的安置及处置。5 管理内容和方法

5.1 各部门、单位职业健康体检应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体检机构)承担,每年开展1次。

5.2 检查项目根据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决定,检查周期根据《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费用从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费用中列支。

5.3 职业健康体检类别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5.4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5.4.1 对下列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a)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劳动者,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劳动者; b)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劳动者。

5.4.2 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不安排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5.5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5.5.1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根据员工所在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确定体检项目和接受检查的人员,并定期组织安排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5.5.2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下列措施:

a)对有职业禁忌的员工,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b)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员工,进行妥善安置; c)对需复查的员工,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d)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e)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5.6 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5.6.1 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员工,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单位在员工离岗前30日内组织员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员工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5.6.2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7 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出现下列情况,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立即组织有关员工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a)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

b)员工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5.8 职业病员工管理 5.8.1 职业病诊断

5.8.1.1 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单位在接到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的通知后,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5.8.1.2 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各部门、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由人力资源部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各部门、单位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8.1.3 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公司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公司应当如实提供,员工本人和有关机构也应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5.8.2 职业病调岗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公司对有职业禁忌或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5.8.3 职业病治疗

5.8.3.1 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医疗机构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情况确定,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办理。

5.8.3.2 员工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在公司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时,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公司承担;公司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应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5.9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5.9.1 安全技术部按规定建立“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 b)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

c)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评价报告)d)职业病、疑似职业病患者一览表

(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e)职业病、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

(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报告)f)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处理记录 g)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

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员工个人信息卡

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c)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d)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5.9.2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由所属部门、单位统一归档,专职人员妥善保管。

5.9.3 规范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得外借,仅员工或其近亲属、员工委托的代理人有权查阅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9.4 员工离开单位,有权索取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5.10 其他规定

5.10.1 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胎儿监护仪应用的比较 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93-02

胎心监护仪是近年来普及并且能有效的监测胎儿在孕期及分娩过程中缺氧情况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持续的胎儿电子监护仪,能不断地观察胎心率基线变化,辨别胎心率与宫缩、胎动的关系,对于预测胎儿宫内状况,发现脐带受压,及早发现胎儿缺氧,从而来评估胎儿安危,进而决定分娩方式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1083例产妇进行了连续性中央型胎心电子监护,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83例产妇施行中央型电子胎儿监护,其中自然分娩739例,剖宫产344例,与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43例其中自然分娩产妇597例,剖宫产396例,采用不间断胎心监护相比较

1.2 方法 产前、产时的连续性中央型胎心监护使用广州三瑞公司生产的SRF618K9及SRF618B5型产科中央监护仪,多普勒探头外监护,使用两条大约宽5CM的弹性绷带,一条固定监测胎心的探头,一条用以固定宫缩的探头,记录纸速2CM每分钟。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一般监护20分钟为一时间周期,若无反应可增加一个周期或更长。也可让产妇进食,吸氧,推动胎儿及等待胎儿活跃时再监测。对反应持续阴性者给予点滴能量后重新监测,或催产素激惹试验。正常分娩产妇第一胎宫口开大3CM进待产室持续监护至分娩结束,经产妇有正规宫缩进待产室持续监护至分娩结束。诱导宫缩的待产妇点滴催产素开始即予以监测胎心及反應。待产室可以3床位同时监测,产房可以2床位同时监测,并予以建档加以保存。

2 结 果

2.1 异常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2013年1083例产妇中有新生儿中度窒息(4-7分)有27例,其中胎心加速11例,过缓3例,基线变异度跳跃10例,减少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均为晚期减速。追溯2012年的总结,其中新生儿中度窒息3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无明显的胎心监护描述。

2.2 胎心监护与产程各阶段的关系 截止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1083例孕妇中,胎心监护有异常点39.98%,大约有433例。其中第一产程监护692例中,胎心监护异常112例,占16.18%,并且宫缩间隔越短,出现异常的比率越高。第二产程监护702例,异常图形348例,占49.57%。从而能够妥善处理得以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而在以往的分娩中宫口开大3CM每30分钟听一次胎心,宫口开全每15分钟听一次胎心,不能及时发现胎心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2.3 中央型电子胎儿监护仪由一个操作窗口同时连续观察2至3名产妇的胎心与胎动、宫缩的关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又可以节省人力。

3 结 论

3.1 中央型胎心电子监护仪在产科的使用可以帮助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从而判断胎儿宫内是否缺氧,能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从而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强有力地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围产期孕婴的质量。以往产科医生依靠听筒及孕妇自数胎动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有一定效果但往往是不全面的,而且有很多个体的因素,特别容易出现误听、漏听及孕妇胎动识别的问题,从而无法发现宫内胎儿的细微变化,有时会失去抢救胎儿的最佳时机,从而引起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的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型电子胎儿监护仪可以连续监护胎儿心率,异常及时报警,从而能及时判断胎儿的储备能力和胎儿健康情况,以此为产科医生临床决策分娩方式提供依据,并可对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及早提出对母婴预后最佳的建议。

3.2 中央型胎心监护仪三个子机同时连接一个主机,有三个子窗口及一个主窗口。并且胎心监护的所有资料都存储在主机。一方面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成本,一人同时可以兼顾多人。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资源,摒弃了传统的打印纸的胎儿监护仪,节约了成本。另外资料可以电子保存,为日后的总结经验及科学研究提供材料。

总之,中央型电子胎心监护对产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央型电胎心监护可以连续动态观察、综合分析胎心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孕晚期、产时不可缺少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田雪萍.高危妊娠的处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88.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4

进入21世纪, 医疗仪器的发展日新月异, 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现代医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医疗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患者安全、确保诊疗质量的基础。随着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技术的广泛推广,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问题也被众多军队医院管理专家和医学工程专家追踪和研讨, 多参数监护仪正是被卫生部首批列入的医疗设备质控项目之一[1]。

多参数监护仪是用于长时间、自动、连续监护病患生命体征 (心率、ECG、呼吸、血压、体温等) 的设备, 用于医院的ICU、EICU、OR等重要场所。因为其操作简便、对患者无伤害, 并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和诊断病情, 因此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2]。近年来, 由于因参数监护仪引起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屡见不鲜, 由于不正确的读数导致的错误诊断会对患者的健康和药物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 同时监护仪属于急救设备, 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高风险设备, 因此对监护仪的各参数定期进行质控检测, 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监护仪质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目前, 武警部队有飞利浦、通用 (GE) 、深圳迈瑞、美国太空等多种品牌型号的监护仪。使用福禄克质控检测设备分别对多参数监护仪的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参数进行检测, 同时根据临床科室的工作需求, 分别采取了科室送检和床旁检测的方式。在此质检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1 功能及设备外观检查问题

由于实行成本核算, 使用科室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导致通常监护仪所用的耗材 (如心电导联线、血压袖带、血氧指夹等) 更换不及时, 造成心电信号不全、呼吸数值不准;血压袖带漏气, 造成血压误差偏大[3]。

1.2 无创血压问题

按启动键后, 部分检测测不出结果;有些测出结果后, 超出了正常允许范围, 最大允许误差为±10 mmH g (1 mmH g=133.322 Pa) 。其原因主要是气泵的老化以及相应的阀门损坏, 测压换能器故障导致检测异常等问题[4]。

1.3 血氧饱和度问题

血氧饱和度检测结果不准确或时有时无, 故障大多是由于血氧指套/夹或传感器损坏引起的。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由红光、红外发射及光电接收电路组成, 维修时, 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中无可调器, 如测不出示值或无法形成稳定波形, 可更换指套传感器或维修运放板。

1.4 电气安全问题

心电监护仪属于Ⅰ类绝缘要求, 心电导联是CF类应用部分, 所以对电气安全方面要求严格。由于其导联多, 因此患者漏电流及辅助漏电流都需要在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下一一测试, 5导联的监护仪漏电流测试值需达到120个甚至更多。如导联线加网电源电压时, 漏电流过高, 则需更换心电导联线;若保护接地电阻值超出范围, 则需更换电源线。

2 提出改进方案, 建立监护仪质控模式

2.1 提出监护仪四级质控理念

在以往实行周期检测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针对监护仪的四级 (采购论证、安装验收、使用维修、退役报废) 质控理念, 确保监护仪在全生命过程中的安全有效性,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和有效治疗率。针对监护仪安装验收环节, 提出了对监护仪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的性能验收。监护仪属于质控必检的医疗设备, 在采购合同中应提出与厂商约定新购监护仪需要质控首检, 取得质控合格证后, 方可完成验收。

2.2 建立监护仪质量控制相关制度和考核指标

在研究武警部队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控制个性化管理及相关军队质控文件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武警部队监护仪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武警部队监护仪质量控制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及相关考核指标 (包含风险评估等内容) , 使监护仪质控技术保障在卫生装备质量管理和医疗质量监督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2.3 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护仪质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便于质控分析和统计, 建立一套质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提供监护仪的质控原始记录表, 建立质量控制统计数据图表, 便于相关领导掌握监护仪质控工作的内容及其效果, 同时为下一步其他高危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实施经验。

3 监护仪质控管理中出现的难点

3.1 技术方面

(1) 技术的垄断:医疗设备公司通过技术保密、技术独享实现其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有时院方人员由于技术上的难点, 无法自行完成质控工作。如监护仪血压模块的升级, 因升级软件是由医疗设备公司设计开发, 属于技术保密, 所以必须由公司工程师亲自操作完成。 (2) 缺少专业培训。现武警部队质量控制检测工作主要由设备维修人员来完成, 同时由于缺少设备质控相关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 导致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不到提升, 影响质量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2 管理方面

(1) 质控意识不强, 配合困难。多参数监护仪质控工作的实施需要各科室的全力配合, 其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安全, 然而许多医务人员缺乏对监护仪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增加了开展质控工作的难度。 (2) 操作不当, 使用不熟练。随着监护仪的更新换代, 由于操作不当产生的质量控制问题越来越显著。据有关方面统计, 浙江省曾经对41家医院急诊科的除颤仪、监护仪使用情况进行测试, 结果错误操作率达32%。 (3) 监护仪品牌型号数量较多、分布广、工作量大。同时由于质控项目多 (包括心率、血氧、血压、体温等) , 导致现场检测诸多不便, 工作任务繁重。

4 结语

在多参数监护仪的质控管理工作中, 以保证医疗安全为第一目标, 建立监护仪质控新模式, 在以往单纯注重维修的基础上, 推行用前检测和定期检测制度, 逐步实现武警部队多参数监护仪质量全程动态控制, 提高监护仪的安全性、有效性, 从而提高武警部队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卫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宇珂, 郑理华, 潘泽森, 等.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设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1) :109-110.

[2]许敏光, 夏鹏, 蒋勇, 等.多参数监护仪的质控及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5) :109-110.

[3]阳绪华, 平杰, 乔民, 等.加强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和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做法[J].人民军医, 2012, 55 (4) :298-299.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5

1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分组

因为远程监护的对象与使用目的的不一样, 能够将监护系统分成三组:慢性疾病与日常监护;移动监护;急性监护。

1.1 慢性疾病与日常监护

这属于最基本的监护方法, 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或者需要按时检查的孕妇与儿童来说, 可以在家监测与生理参数有关的变化情况, 预防住院观察与治疗, 对医疗方案的判断提供根据。

1.2 移动监护

针对患有心绞痛或者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因为他们平常情况是健康人, 但是极有可能旧病出现复发。此系统不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阻碍, 并且在发病初期帮助患者监测出不同结果, 还为医护人员供应病情改变的数据, 保证患者在病情恶化前能够接受入院治疗, 拯救患者的生命。

1.3 急性监护

急性监护的意义是监护患者是否出现的突发病情, 例如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和手术后感染, 此生命参数的持续监护能够确保医护人员快速到场, 选用快速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

2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结构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是三个部分组成:Internet医疗网站、社区医疗监护中心与家庭部分。其中社区医疗监护中心与家庭部分能够摆脱Internet单独行使, 信息通道是局域网。

家庭部分主要组成是多功能监护仪、计算机和摄像头等硬件设备, 借助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通过计算机和局域网输送到社区医疗监护中心。此系统包含中心处理系统与医生工作站, 主要是网络接口设备、计算机和数据存储设备构成, 医生工作站通过局域网的方法和中心处理系统相连接, 并且借助语音交互设备采取远程诊断, 之后将诊断与处方输送给患者;患者还可以自由查询医疗网站, 了解自己的就诊信息和医生的诊断报告, 能够进行疑难杂症求助、提前预约与信息咨询等医疗活动。

3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优势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优势

(1) 有关医疗费用方面, 该系统的使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减少住院费用和与住院有关的其他开支。借助远程医疗会诊, 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双向转诊, 不仅能能够坚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平等的矛盾, 而且为国家节省较多的医疗资源, 降低国家医疗保险金钱的使用。

(2) 有关人群方面, 此种医疗模式有效的方便了较多患者, 特别是残疾人、老年者、需要按时检查的孕妇和儿童等其他患者。预防了患者在医院和家庭间奔波的辛苦;再说, 家庭环境可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 确保患者的情绪, 帮助患者健康的恢复;此系统减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间的距离, 特别对突发情况的立即预警, 能避免病情的拖延。

(3) 有关医疗资源的分组方面, 远程医疗能够帮助医疗资源的平等分配, 特别是对生活在偏远和医疗条件不发达地区的患者, 此系统的使用让他们在家中就可以对自己疾病做出测定, 借助数字传输系统, 让医疗地点不受限制, 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4) 有关家庭医疗监护系统的创建, 有效的使患者信息的管理实现电子化统一, 让我国社区医疗能够加快步伐, 对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并且适合我国此阶段新医疗改革的要求。

3.2 目前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患者和医生不能够面对面的会诊, 如果医护人员出现疏忽大意, 有可能拖延患者的治疗;而且缺乏患者和医生间的交流也会造成误诊。由于此类问题, 我们需要宣传视频监护系统的应用, 让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面对面的会诊。

(2) 较多偏远地区没有无线网络的覆盖与高科技技术的使用, 家庭医疗监护系统启动没多久, 它的设备与器材不能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开发出很多类型的设备, 而且减少使用成本, 提高网络的覆盖面, 让更多的潜在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3) 现今社区和社区间的系统缺乏联系, 若患者要变更住处, 医疗信息需变更, 并且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系统, 所以我们需从小范围提升社区间信息的联系与交流, 最终完成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信息共享。

4 小结

借助实际使用测试, 此类远程医疗监护仪和系统可以有效地输送数据而且拥有较少的误码率, 使用此系统让医院和医生快速有效的知道第一手有关患者的数据是实际可行的。远程医疗的主要核心是家庭远程医疗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家庭远程医疗系统, 它有利于我国医院信息化创建的进步、实现社会医疗和新医疗改革的贯彻。现今, 改革是一种探索与创新的过程, 最好的成功模式没有, 只有更适合自己需要与发展的模式。所以, 我们要在不同方面与不同角度同时入手, 研究出符合我国此阶段进步的方向。我们要相信, 由于家庭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的每个方面优点和不同种类高科技方法的技术支持, 它会有广阔的进步空间并且为人类医学方法的改变做出贡献。

摘要:对目前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有关结构基础和应用进行研究, 探讨分析了此监护系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相关福利与现今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从而保证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能够较好的体现其作用, 加快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创建和发展。

关键词: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发展,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董振江, 谢怡, 邓硕等.个性化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 (05) :172-176.

[2]冯英伟, 贾滨, 杜春梅.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 (03) :82-85.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6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随着祖国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 在临床上中医药越来越广泛地被医师和患者所接受, 形成了中医、西医并存的状况, 这使得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 尤其在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梗死、肿瘤、肾脏疾病、皮肤病、关节病、风湿类等疾病的治疗中, 中西药联合使用会发挥出更明显的优势[1,2]。但是, 在肯定中西药联合应用优势的同时, 也要关注中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 以避免不合理的联合应用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有些时候中西药联用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比如复方制剂中往往既含有中药成分, 又含有西药成分, 如果不明确其所含成分, 就有可能重复给药, 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含有格列本脲;解热药及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含有抗过敏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降压中药中含有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芦丁等成分;外用中成药中含有氯苯那敏、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盐酸普鲁卡因等。

还有些时候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 不存在成分叠加, 但可能因理化性质的改变, 导致产生沉淀、螯合等变化, 影响药效发挥, 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例如四环素类药物与金属离子较多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会形成不溶性配位化合物, 如与含钙、镁、铁、铝、铋、铜等金属离子的药物联用会产生化合物, 会降低四环素类药物血药浓度, 从而降低抗菌作用。含蛋白质、抗生素、维生素及金属盐、生物碱等成分的西药与含鞣质较多的中药联合使用时, 会产生沉淀。另外, 磺胺类药物与酸性成分较高的中成药联用可能会减少尿中排泄, 出现结晶。

静脉注射时, 如中西药配伍不当则有可能产生或增加微粒, 影响稳定性, 产生毒害作用[3]。如溶媒的选择不当, 可导致注射液产生微粒, 而微粒进入血管后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亚急性、慢性输液污染性疾病, 出现瘙痒、红疹、肿胀等过敏反应, 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肌细胞坏死, 或产生热原样反应, 甚至栓塞等疾病。再比如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和头孢拉定配伍后产生沉淀, 颜色变深。

另外, 是否对药物代谢动力学产生影响也是中西药联合应用时需要密切注意的, 例如生脉注射液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 还有某些药物对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应用时要酌情调整合用药物的剂量。小檗碱可明显增加透析外液中华法林的浓度。左氧氟沙星和黄芩苷合并用药组, 与黄芩苷单独用药组的最高血药浓度和24 h曲线下面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合并用药组的数值仅为单独用药组的20%, 说明左氧氟沙星对黄芩苷的体内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二者配伍可使左氧氟沙星尿中排泄量减少[4]。

中西药联合应用, 还会在药效学上相互影响。体外最低抑菌浓度试验证明:双黄连可使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钠及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显著降低, 抗菌活性提高, 其中以使头孢唑林及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增强最为显著。

由此可见, 在中西药物配伍使用时, 做好药学监护意义重大。以下着重对中药注射液、中药与治疗窗较窄的西药联用以及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这三类药物的药学监护要点作一总结。

1中药与安全窗窄的西药联用的药学监护

①适当调整剂量。当二者有协同作用时, 需减少西药的剂量;当二者有拮抗作用时, 需增加西药的剂量。②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对能增强西药作用的食物要嘱其忌口。

2含有西药成分中成药的药学监护要点

①药师要熟悉药物的组成、功效、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使用禁忌等。②不同药物联用时, 要注意是否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药物成分, 避免重复使用导致的药效过强, 而发生不良反应。③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体征变化, 观察或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④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使用方法, 包括用量、频次及其他用药注意事项。⑤加强用药的宣教, 使患者明确药物组成、疗效及不良反应。

总之, 临床药师需加强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研究, 分析不同药物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研究不同药物联合使用的疗效及注意事项, 加强药学监护, 以尽量避免用药不当造成的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1]徐冰, 米宏杰, 王瑞华.药学监护论述.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 (16) :2247-2248.

[2]颜春鲁, 程卫东, 李立.灯盏花、穿琥宁注射液与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及抗胆碱药物配伍可行性研究.甘肃中医, 2006, 19 (2) :36-38.

[3]张海英, 张斌, 李玉珍.华法林的相互作用及其安全应用.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 (2) :112-116.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7

药学服务作为医院医药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在改善医院“以药养医”不良现象与改革药师在医院传统地位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药学工作具有社会经济性、技术专业性、管理法规性等特征, 在医院的建设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1]。因此, 在新时期加强对医院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的研究, 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用药水平。

1 针对医院药剂科面临机遇与挑战的研究

医院药剂科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主要表现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 医院药剂科作为药房药品供应与管理的主要部门, 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 其在业务技术方面的任务是保障药房药品的充足供应, 在经济方面的任务是医院发展的经济支柱之一。但随着医疗卫生改革进程的推进, 医院药剂科既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良好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与挑战。计算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给医院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其了解与掌握新方法、新技术、新药物知识与信息以及新药学理论, 为解决疑难疾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

另外医药分开管理、分开核算模式的应用, 给医院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使得医院药学逐渐转向临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药房药剂师需加强自身对药学调节与监护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 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职业休养, 安全高效地给患者应用药品, 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3]。

2 针对提升医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措施的研究

(一) 措施之一——推动药品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要推动药品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 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化技术在医院建设数字化药房, 使得药品的账目能够充分反映药品进出药房的动态性变化, 为账目检查提供科学合理的报表与数据资料, 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损耗, 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二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药品划价与制定电子处方, 不仅有助于降低药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差错与日常工作量, 而且有助于提升药剂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减少患者候药的时间。在医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有助于提升医院药品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4]。

(二) 措施之二——引进开放式的分区调配模式要引进开放式的分区调配模式, 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改革传统的管、领、发的药品调剂模式, 全面推行分区调配与开放式管理的新模式, 根据给药的途径将药房划分成注射区、口服区、外用区等, 并分别用绿色、蓝色、黄色来标识药架;二是设置专门的药柜存储精神药品与麻醉药品, 特殊性的药品要特别标注并分开存放, 同类型的药品要集中存储, 以便于降低药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库存金额, 提升药房管理的工作效率[5]。

(三) 措施之三——强化医院药品调剂的规范化管理要强化医院药品调剂的规范化管理, 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在医院中制定药品调剂量化标准与药品供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规划药剂人员的工作职责, 将操作规程贯穿到药房药品调剂管理的全过程;二是根据医院药剂管理的真实情况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以有效规范医院的药品调剂工作流程。

(四) 措施之四——提升医院的科学用药质量要提升医院的科学用药质量, 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采取措施强化对调配处方的审核工作, 医院药房的药剂工作人员要特别针对一些特殊的药品处方、特殊群体的处方、处方中是不是存在超剂量、成瘾、影响患者的血压、呼吸、血凝、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危险药品, 是不是存在异名同药等现象;二是在处方审核的过程中, 要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严格遵守处方用药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深入临床诊治中进行调查研究, 严禁片面性的臆断或猜测, 尽量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逐步提升药品的临床应用水平与质量[6]。

(五) 措施之五——强化药学人才的专业化素质要强化药学人才的专业化素质, 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医院药房的药剂工作人员进行药学专业理论、计算机技能、药品供应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临床医学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培训与教育;二是要邀请专业的药剂调剂与药学监护专业人员在医院内部开展讲座与演讲, 鼓励药剂科全体工作人员参与, 逐步提升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自身的专业素质;三是安排药剂人员深入临床进行观察与研究, 逐步改变药剂人员凭借鹰眼用药选药的不良习惯, 降低药物资源的浪费。

3 关于新时期医院药剂科责任与义务的研究

(一) 措施之一——大力开展医院药学服务在新时期大力开展医院药学服务, 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采取措施强化对药物临床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监管, 在医院院刊中统一介绍全国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 并与临床医生、责任护士分析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比如说护士操作不当、输液瓶与药物受到污染、临床医生的处方出现配伍禁忌、患者体质过敏等;二是采取措施强化对血液浓度的监管, 在医院内部开展地高辛、氨茶碱、苯妥英那、苯巴比妥的治疗药品检测根据患者的体质与临床病症科学用药, 提升临床用药的质量与水平[7]。

(二) 措施之二——强化药品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要强化药品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当前药房药品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过程中药品差错类型包括药名相似引起的差错、书写差错、外包装与标签相似引起的差错、取药差错、药剂类型差错、药剂剂量差错等;降低药品差错的对策包括:强化对药剂工作人员的职业教育与药剂专业理论教育以提升他们的专业化素质与学术水平;建立并完善严格的药品应用规章制度与服务条例, 将业绩奖金与药品差错相挂钩, 逐步提升药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严谨程度;安排专业人员承担药品的整理与领取工作, 定期定时进行药品盘点, 对于药品的批号、数量、失效期与有效期进行系统性整理;强化对处方中的文字书写、药剂配伍、处方药发放的审核, 确保处方药的正确发放与使用安全。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以及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人们对药物治疗与药物使用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变得越来越深入, 其对合理使用药物、药物知识教育服务、用药安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 在新时期加强对医院药房药品的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的研究, 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8]。

参考文献

[1]叶吉云, 叶吉明.药品的调节管理及药学监护.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2-14.

[2]蒋学华.药学监护与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8, 4:2-4.

[3]佘祥山.药品调剂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咸宁学院学报, 2008, 18:1-3.

[4]苏佳.浅析医院药房发生药品差错及对策.中国药师, 2008, 5:2-4.

[5]胡晋红.医疗改革中药剂科的责任.中国药房, 2008, 12:2-5.

[6]崔玉梅, 蒋芳宁.门诊药房药品调剂与药品管理工作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6:10-11.

[7]杨潜.中心药房实施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体会.海峡药学, 2008, 10:3-4.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8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护理管理当中, 细节管理是一关键环节, 对于提高ICU的临床护理水平、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从护理细节上下工夫, 采取合理有效的沟通方式、建立每日必读本, 加强科室护理细节管理, 优化护理流程, 预防护理纠纷, 确保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本院是一家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其综合ICU拥有2个层流病区, 病床21张, 病床使用率连续5年超过90%, 抢救成功率大于70%。现将主要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设置每日必读本, 督导细节管理

我科结合实际, 在住院病人一览表处放置一笔记本 (每日必读本) , 内容包括:护士长及各带班小组长每天检查护理工作碰到的细节、缺陷、遗漏, 对存在问题的床位、病人姓名、护理文件 (包括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 体温单, 医嘱执行单, 输血登记本, 各种清点物品本等) 书写时间、页码, 需阅读者姓名、主要信息、阅读者信息反馈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有些紧急的问题马上打电话问清楚, 以消灭不安全因素。

2 所有细节管理内容, 均可以记录在每日必读本上, 以督导警示全体护士

2.1 重视细节管理教育, 保证护理安全

细节管理就是关注、注重护理工作细节所在, 将细节管理贯穿于各项工作的流程中, 通过细节管理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 隐患所在, 预防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ICU于2012年1月开始实行细节管理教育, 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APN排班模式, 保证人力的合理配置, 减少交接班次数, 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提高应对和防范能力, 保证护理安全。

2.2 加强各种留置管道的细节护理

(1) 评估管道: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耐受程度、肢体约束是否得当,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选择适当有效的导管固定和约束方法:对于气管插管、胃管比较妥善的固定方法是定期测量长度, 在固定气管插管之前应保持病人面部清洁, 粘贴丝绸胶布固定。 (3) 规范护理操作程序, 在执行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预防感染。在病人易拔管的高危阶段, 增加巡视次数, 及时发现并阻止病人自行拔管行为, 以保证病人安全[2]。

2.3 局部皮肤的细节管理

病人入住ICU, 行无创通气时。在开始1 h~2 h内给病人颜面受压部位垫上减压贴如安普贴或泡沫敷料, 同时检查病人皮肤受压情况。如已出现表皮压红、即涂赛肤润保护。病人床单元若出现污染、潮湿时及时更换。保持皮肤干爽, 预防湿疹。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会阴部、肛周、背部的湿疹, 应及早预防, 每日擦浴, 并保持皮肤干爽。

2.4 药物标识细节管理

在临床当中氯化钾注射液 (10%) 、氯化钠注射液 (10%) 、肝素注射液、西地兰、胰岛素等较易引起临床不良事件的药品通常被看做临床高危药品, 特殊用药贴高危标识;细化护理分工, 各种管道贴标识标明[3]。

3 结果

3.1 使信息沟通变得更加快捷、有效

每日必读本督查细节处的1年中记载细节近千次, 护理文书书写占多数66%, 管道的护理问题达11%, 局部皮肤占9%, 药物标识占4%, 反馈质控信息占2%, 其他占8%。督查后改正合格率为100%。

3.2 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得到明显提高

科室在实施细节管理前共统计护理文书382份, 护理文书书写合格366份, 不合格16份。实施细节管理后共统计护理文书401例, 护理文书书写合格397份, 不合格4份 (见表1) 。

总之, ICU护理工作平凡琐碎, 从护理细节开始, 在狠抓护理质量的每一个环节中牢牢把握好细节管理, 本科自应用每日必读本来督查细节问题,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护理细节督查后改正合格率为100%, 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有显著提高, 使科室细节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确保了护理安全, 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民, 于兰, 刘娜娜.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细节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5) :236-237.

[2]黄艳芳.病人安全事件提醒在护理ICU不良事件管理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 2009, 8 (25) :168-169.

监护仪的管理及应用 篇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已经由传统的电子监护向专家分析系统方面进行发展。胎儿远程心电监护主要是指, 产妇在家中利用终端对胎儿的心电进行监测, 监测的结果通过电话线、互联网络等通信网络传输到医院, 有专家对结果进行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让孕妇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够完成产前的检查工作, 并能够随时了解胎儿的健康情况, 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下面从各个方面介绍胎儿心电信号的提取以及监护系统应用。

1 胎儿心电信号的提取

FECG不仅能够帮助得到胎儿的心率值和瞬时心率值, 还能够从胎儿心电波形得到更多关于胎儿心脏的信息。通过对波形的分析, 结合孕妇的临床观察, 能够及时发现胎儿的情况, 如内部缺氧、妊娠期、分娩期等病理情况,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有效降低围产期胎儿的发病。当发现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 应该要通过提前终止妊娠、进行宫内心脏修补手术等方法, 治疗胎儿疾病, 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根据目前的情况显示, 胎儿心电信号的获取方法包括了头皮电极法以及胎儿心电法两种方法。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1 头皮电极法

头皮电极法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的时候, 通过胎儿头皮上的电极来获得FECG。该方法不会受到孕妇心电信号的影响。因此具有心电波形清晰等特点, 但无法对胎儿的情况进行连续的监测。因此不建议在怀孕期间使用。此外, 由于这种方法对胎儿产生一定的伤害, 容易导致感染的风险, 因此, 并不适用于胎儿的监测当中。

1.2 腹部胎儿心电法

要使用无创性的监测方法, 腹部胎儿心电发是一个比较良好的选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 可以进行连续监测。对胎儿和孕妇都有损害, 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检测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用于FECG的提取方法, 还包括了APA的干扰对消法、自适应滤波法等相关技术。然而这些技术的算法并不科学, 提取出来的FECG效果并不满意, 且算法还存在着建模难的特点, 因此在提取算法当中并不适用。

2 胎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

随着人类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远程医疗的逐步发展, 家庭医疗保健工程逐渐走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这种治疗工程提出了“在家就医”的方法, 通过在家就医达到自我保健的效果。通过将高科技和先进的医疗技术相结合, 从而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进行及时的监护。进入21世纪, 由于医疗费用不断高涨, 实现在家进行给护理治疗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趋势。给予无线通信网的远程监护系统主要通过网络的传输以及医院社区监护中心构成。通过该系统, 产妇可以在家中对胎儿的信号进行记录, 而不会受到监护装置的限制, 并将采集到的心电数据通过电话线和网络传输到医院当中, 并有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下面本文对该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

2.1 胎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发展

在上世纪初开始, 记录胎儿心电的技术已经出现, 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未能够应用到临床试验当中。在1957年, 医学家进行了胎儿心电图的研究并在1958年对胎儿心率监护工作进行报告, 并开张了以腹壁诱导心电法检测, 对胎儿心率进行监测和记录工作, 为日后的心率图记录奠定基础。1974开始, 大批的胎儿监护仪器进图市场, 在发达国家之间流行。

随着胎心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再想到一个问题, 如何让孕妇在家中感到异常情况的时候, 得到有效地监护。因此, 为了寻求这样一种方法, 专家正在寻求一种既能够方便孕妇进行检查, 又能够及时发现胎儿情况的监测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胎儿电子监护技术得到不断广泛应用, 新一代的远程胎儿电子监护应运而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已经成熟发展, 可以采用普通电话线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采用模拟数据的传输, 将信号传送到电话线上, 成本比较低, 但准确性同样较低。另一种方法则是, 以数据传输为主, 其特点是将传输的信息转化成为数字信号, 再通过电话线进行传输, 利用误差检测方法实现无误出传输工作。

2.2 胎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

由于胎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 它能够将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和医疗技术相结合, 实现胎儿心电等生理数据的获取。通过该监护系统, 实现了孕妇—专家, 家庭——医院的开放式监护工作, 极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要求。因此, 应该大力发展该系统, 让更多的孕妇能够得到监护, 因此受到了孕妇和医生的欢迎。

3 结束语

目前胎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依然存在着相关的问题, 包括:电话网的心电信号速度较慢, 受到的干扰较大[2], 腹壁外的胎儿心电提取工作受到严重的干扰;孕妇的探头位置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随着一起设备和医疗设施的不断改善, 远程监护系统也将会不断完善, 其收集的信息可以不断扩大, 孕妇通过仪器还可以对心率、血压、心电数据、尿蛋白、血糖、体重等方面进行测量, 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递到医院的监护中心进行储存, 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总结, 为日后的资料提供依据和借鉴。由此看来, 胎儿远程监护工作会成为围产医学领域、家庭监护领域以及社区监护领域当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姜佩杰, 吴水才, 贾文娟, 白燕萍, 杨春兰.胎儿心电信号的提取及远程监护系统的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0.01 (03) :67—69.

上一篇:超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下一篇:特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