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艺美术元素

2024-06-10

民族工艺美术元素(精选8篇)

民族工艺美术元素 篇1

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是一个处在交叉地带的教育形式,说易则易,说难则难。这里存在一个民族差异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应该要从学生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发现去着手,首先是对课本理论知识中的审美意识的正确认识。其次是民族民间艺术如何在课堂里展现的问题。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此,对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索。

一、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术教育无时无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简单到个人的穿衣打扮,居家环境布置等等。众所周知,美术教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在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具有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的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更为广泛的美术理论知识与技法能力在实践中的体现,对环境和社会的审美能力认识。然而在边远的民族地区,长期的教育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育有些概念化,使学生美术教育的鉴赏能力有些淡化,出现了偏科现象,加上一些网络以及电视的影响,课程就不能形成良好的一种氛围,形成了没有审美意识的“秀才”。这些各因素让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时候处在被动地位。致使美术教育的形同课程形虚设,教师在上课时,只是把一堂课程草草应付了事,难以开拓和发展美术教学环节的功能,这就是当前在民族地区的美术现状,当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在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课程里,每周仅有的一堂课里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不太可能的,是要通过学生和老师交流,通过对书本上的技能知识和民族地区所特有的民间艺术结合起来,老师在根据教材内容划分课题。再加上民族地区的民间美术融合在一起,从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的状态和差异去分析,这样就可以让民族地区的学生能接受美术教育的真正内涵。教师也能在课堂中有兴趣的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与民族民间艺术的拓展

在民族地区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是从农村而来,要达到“增加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美化生活和保护自然意识”这个目的,相对来说更能吸引学生对艺术欣赏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解决教学的实际教学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在解决课堂上的秩序问题,也不仅仅解决课堂上的知识量的问题,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而是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挖掘民族民间美术的元素,寻找到与身具有的民族的东西,用在教学的环节上,通过融合,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环节中。

高中美术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习和传承祖国民族与民间优秀美术传统,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通过与民族民间艺术的元素进行的融合,突出美术课程的生活气息和民族民间艺术的气息,把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

1. 结合课程知识融合民族民间艺术

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应依据教材的内容和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元素提出参考性的课题名称,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来侧重,从课本相关知识里拓展或延伸,教师则起统筹、策划、指导作用。比如在上“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讲时,学生可以从教师给出的相关课题中选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小研究项目,根据自己所属的民族特性和身边条件的可性性来进行实际分析,然后找出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切合点,确立好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无论是做美术作业练习,还是做美术理论探索,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兴趣的热点,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至于显得枯燥乏味,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就达到了美术教育的目的,也能让民族地区的学生在美术这个课程上有新的拓展,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方式。

2. 研究和展示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性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个理论性课程,需要学生们能基本掌握一般的基础知识,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现象,要把每一个民族的民间艺术弄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按照课本上的问题,一昧灌输教学的话,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美术课程从而变成强迫输入性的负担课程。所以我们要相对确立一个课题,一个适合形式的课程,引导学生做他们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事。根据这个设想,继续对下一步确立课题进行研究,让整个研究程序做到有目标可循,围绕目标确立内容、开展研究,可以先把书本上的基本内容作简单讲述,按照一定的规律把课本里的“门神”、“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风筝”、“贵州蜡染”等的基本功能特点和构造方式进行讲述,使学生有个基本概念,然后在着重讲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如:蜡染、刺绣、竹制工艺等。教师可以划定一个范围来引导,如:民族民间刺绣艺术的显著特点有那些形式?刺绣艺术的制作工序以及原料有哪些?蜡染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里的民族民间绘画和雕刻将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等等。提问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一个看起来简单而乏味的美术课程,将会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得到新的拓展,还能调动学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能发挥民族民间艺术在教学上的作用。.从而改变了以前知识面相对狭窄的方式,使民族地区的学生们一贯“听天书”的局面得到改变,让他们运用自己熟悉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会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就会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和讨论课本内外的内容。在不断对比中也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点。通过把民族民间艺术引进课堂,促进了教学,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关注家乡变化和参与家乡生态建设的意识,主体精神、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位是在激发学生关注家乡变化、参与家乡生态建设的热情和对民族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把原生态文化艺术真正地保护起来。

所以,在民族地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要结合好民族民间艺术的元素,合理使用这个元素,在教学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让学生能有兴趣地去了解和研究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借鉴民族民间艺术在课堂上的融合和展示,是很体现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因素和实际效果的,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无道理。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崔允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柳菊兴、张佳木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美术教学实施指南》辜敏、杨春生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族元素在会展设计中应用 篇2

关键词:民族元素发展应用

会展设计是一门展示性很强的艺术,其设计风格是多种多样,但是其目的就是通过展现产品来向人们传递新的科技内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文化底蕴丰厚,这些民族元素为设计者提供了足够多的设计素材,所以,在会展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是当前会展设计的潮流,有利于展现中国的民族特色,也有利于宣传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为中国会展向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了中国会展设计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民族文化对会展设计的影响,最后以实例来介绍了民族元素在会展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中国会展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应用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对我国会展设计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国内会展设计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尤其是融入民族元素的设计作品较多,这样的会展设计作品风格趋于民族风,是弘扬民族精神和特色的优秀作品,受到了国内外会展领域的一致好评,但是,我们也看出了民族元素在会展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关会展设计方面的书籍缺乏实用性。民族元素在会展设计应用方面的书籍较多,但是其实用性不高。例如:有些书籍只是宏观的介绍了会展设计中民族元素的融入方式,但是在会展设计中具体细节设计还不够准确,造成了学习者在会展设计中的作品不够理想。

2.会展设计缺乏对作品整体性的把握。设计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依据其他艺术设计的标准来进行会展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根本就不符合会展设计的要求,也不具备会展设计的基本特征。例如:会展设计不仅是三维空间的设计,更是四维到超维的转换,其空间上下、左右、前后都要进行考虑,还要注意人流的变化,只有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虑,才能完成出色的艺术作品。还有,有些设计作品过于孤立。例如:一些会展设计作品是一件好的创作作品,但是放到会展中就显得格格不入,跟周围的环境不搭配,这样过于展示作品也会造成作品和环境不统一,让作品有孤立感。

3.会展设计缺乏对文化内涵的表达。设计者在展示设计时,很注重设计的形式,而缺乏对作品内涵的表达,这样的设计尽管看起来漂亮、花哨,但是没有内涵的会展设计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让人们看不到会展表达的主题,让会展设计内容空洞,表达意义不明确。

4.会展设计书籍的图片内容较多。图片多是许多会展设计书籍的一大特点,我们不能轻视图片收集的重要性,但是图片过多而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往往会误导学习者的思维,造成了他们设计出来的作品很失败。还有一些学习者会一味的模仿成功作品的形式,而忽视了设计内涵和意义的表达。

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新观点重新定义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以民族文化为素材,在会展设计中巧妙的融入民族元素才是设计的重点,把设计的主题和会展的意义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会展设计达到要求,让会展作品表达出其文化内涵。

二、以服装为例介绍了一下民族文化对会展作品的影响

会展作品是为了展示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就是说民族文化影响着会展作品的设计,所以,民族文化是为会展设计提供了设计的方向,下面,我们以各地民族服装为例介绍一下各地民族服装的不同功能,还有由于各地的气候和人们生活习惯不同,造成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巨大,下面,我们通过服装的审美特征来总结会展的设计作品也极具各民族特色。

首先,我们看中国的东北地区,在解放前,由于当地气候寒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皮毛制品为主要的服装,例如:皮鞋、皮手套、皮夹克等,这些服装的原材料很单一,衣服的颜色也不太鲜艳,但是其服装的保暖性很强,有利于抵御当地的严寒气候。

然后,我们在看一下蒙古地区,由于当地是高原气候,当地人民以畜牧为生,他们日常吃的就是牛羊肉和奶制品,他们的服装也是以羊毛为材料制成,但是,当地气候干旱、风力很大,人们的服装夏天以宽松的袍子为主,冬季以羊毛帽、羊毛衫等为主,但是,他们的服装都色彩鲜艳,款式多样,这说明他们对服装的审美性要求很高。

最后我们在看一下东南地区,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当地人民又以手工业为生,他们的织布技术非常先进,平时的日常服装多种多样,从内衣到外套,夏季有裙子,冬季有棉衣,这些服装款式多样,色彩也是非常丰富,从衣服的图案就能看出他们的审美要求。

服装的巨大差异衬托出各地的民族文化风貌,而会展服装也会以各民族的文化来进行展示,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民族气息。

三、以内蒙古博物馆为例介绍了会展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应用

本人自幼生长在内蒙古自治区,由于这个地区地域广阔,人丁稀少,使这个民族看起来更加神秘,但是其民族文化却是非常丰富。从我国规定其实施区域自治制度后,这个地区的发展迅速,分别于1957年建立了内蒙古博物馆、1987年建立了内蒙古展览馆、1992建立了乌兰夫纪念馆年和2007年建立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其中有三所被授予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分别为内蒙古展览馆、乌兰夫纪念馆和内蒙古博物馆。而博物馆更是馆藏丰富,其古代标本有10几万件,主要包括古代生物标本、古代植物标本、古化石标本等,这些文物被保存至今,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建立新馆时,在展示方式上,从艺术效果上做出处理使用了带有民族节日气氛的灯光、当地的民族音乐等来营造会展设计的民族风内涵,让游客看到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的神圣,并从设计作品中看出当地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历史。使用了现代高科技的陈列手法,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其参观者能融入到环境之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内蒙古地区的展览场所也越来越多,设计的产品也越来越具有民族特色,这种设计风格非常符合当地民族文化的宣传,也让会展设计更具特点,使会展设计作品有浓郁的艺术气息,进一步提升了设计产品的品质。目前,国内的设计师有两类,一类是追求新技术、新风格的设计师,他们在设计中大胆尝试国内外的新鲜元素,这样的作品往往看起来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但是其设计的产品没有内涵,缺少有深度的东西;另一类是从民族文化出发来进行会展设计的设计师,他们在设计中以民族文化为内容,把民族元素融入到所设计的作品当中,这样的会展设计给人更真实、亲切的感觉,让游客游览时能观看到这个民族人民的美,这个民族文化的美。可见,只有有内涵的会展设计产品才会给我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有所感悟,这样的设计产品才更具独特性。

结语

会展设计是一门复杂的艺术,需要设计师多方位、多角度考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会展作品,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在会展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是会展设计的发展方向,这不仅让会展设计的作品更具特色,也更利于弘扬我國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周静,杨晏,冯玉雪.展示设计的艺术特质与发展趋势[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01).

[2]欧阳华.论展示设计中民族与地域特色的营造[D].南京艺术学院,2004.

民族工艺美术元素 篇3

一、现代设计工艺的发展需求

现代设计工艺的的发展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需求,从设计的目的性、对象性和时代感等考虑因素出发,现代设计工艺回归传统成为时代发展最为迫切的需求。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和设计的独到理念都能能为现代工艺设计发展带来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现代设计工艺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创新,也不是单一的继承,应该深入都市场当中,在时代发展的语境下,以人们的需求性、文化发展的需求性、社会发展的需求性为基础,实现工艺设计的突破和创新,需求性的分析是现代工艺设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经阶段。

(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发展需求

时代发展的快节奏下,新的文化元素正在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当中,传统文化的发展正在日益被淹没,在现代工艺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追求创新和超越,将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现代性的时代创作上,对于传统的设计的精华都忽略的,甚至都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的工艺设计必然会被取代,没有时代发展的必要性。传统文化是伴随着历史发展延续至今的,传统工艺设计更是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现代设计的创新既是对传统的突破,也是对传统的创造。悠久的历史文化需要得到时代性的发展,将传统的文化精华加以时代创新,这是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呼声。

(二)现代工艺的人文性创造需求

随着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性正在不断地提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趋势下,现代工艺设计应该体现人文性,不仅满足实用性的需求还应该体现人们的审美需求,设计体现的一种人文情感,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需求,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现代工艺的设计创新应该面向多个层面的人群,超越年纪、阶层等符号,同文化的传承一样,体现着大众性的服务需求,让人们在感受现代工艺品的设计时代感的同时唤醒人们内心的文化情怀,赋予设计工艺以人们情感,充分体现了工艺设计艺术的人文价值。

(三)现代设计的市场性价值需求

现代设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化价值上,市场价值也是衡量一个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现代设计的市场价值需求显示了对设计师的肯定,从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上来看,成功的设计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符号,无论是功能性、形象性还是在文化性都能是其市场价值的体现。而近几年的设计趋势对于传统文化的把握和体现成为主流的趋势,人们更愿意现实独特个性的工艺产品,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时代的感官当中去,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的设计产品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才会更有市场发展空间,调动大众的市场购买欲,从而实现工艺产品的市场价值,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积极的开拓国家市场。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中的文化符号

贵州少数民族成分丰富,是仅次于云南的第二大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因此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成果非常的丰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中有很多文化符号,从本土化的生活习性到服饰语言等符号特征上,都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在细节上都体现了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色彩的和谐搭配展示了淳朴的民风和民族精神,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设计的理念能够为现代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意和元素。

(一)工艺用料的生态考究

贵州少数民族崇尚的自然原生态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工艺的生产中自然会更加注重对本土的原料进行选择和使用。工艺产品的设计更是注重最原始的加工,以手工设计加工为主。这种设计理念体现的是环保健康,对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样的工艺品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民族信仰非常坚定,崇尚神灵尊重自然的力量,工艺原料的选取也是体现这样的信仰,工艺产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信仰都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工艺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现代设计的生态环保。

(二)色彩搭配的和谐自然

在色彩的搭配上少数民族地区的设计体现的和谐自然的特点,颜色同自然融为一体,色彩鲜明。以回族、苗族、土家族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为例,在色彩上充分的展现着自然的色彩,用鲜明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构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图形图案。细致的花纹加工设计能够展示少数民族人们的精巧细致的设计技巧。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有自己的色彩搭配习惯,现代的设计元素中也应该善于使用色彩搭配技巧,将色彩的搭配和谐度提升,为人们带来视觉的审美享受,体现了每一个工艺品设计的现代性和独特性,将民族元素赋予时代创作的精神,实现少数民族工艺设计同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三)工艺设计的精致独特

贵族少数民族地区工艺设计多以独特的民族元素作为参照原型,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吉祥物,所以工艺产品的花纹设计都很精致独特,与现代的时尚元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头部装饰到服饰在到配饰等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精美的图案展示了设计者的深厚的艺术功底。看似简单的花纹设计,其实都经过繁杂细致的工艺设计。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也有很多的禁忌和独特习惯,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保留了自身的原则性。现代的工艺艺术设计也是一样,保持自身的设计风格,合理的运用现代元素,而不是没有道德底线和设计原则的胡乱设计创新。少数民族工艺设计为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设计的工艺手法,还有这独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精神文化。

三、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设计工艺和传统工艺元素的相互融合是具有必然性的发展选择,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元素以其自身的特色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市场中去,这一民族性的融合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其人文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能够为人们的现代生活带来很多的改变,为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带来更多的工艺产品。因此,将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提升工艺设计品味,丰富现代工艺设计成果是非常有意义的实践。

(一)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结合

传统工艺设计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现代设计的责任和重要的任务,这种少数民族的工艺设计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少数民族的工艺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的应用中体现时代发展的需求,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市场当中,让消费群体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自觉自发地愿意去接受和购买这一类工艺品,通过精神文化的力量来打开消费市场,实现文化的市场价值。将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工艺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工具,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具有中国设计特色的工艺品牌,充分的实现少数民族工艺设计的设计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传统工艺的人文设计理念同现代创新理念相结合

现代设计的创新是需要有现实依据的,能够充分的体现人文设计的理念,贴近人们生活、实现人们的情感依托的设计才是具有现实价值的创新设计。贵州省少数民族的工艺设计理念就是与少数民族的确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和民族信仰等多个方面紧密联系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是现代工艺设计的切入点,正确的理解现代设计的初衷,在对文化传统正确的理解和传承的基础上,深入到市场当中,合理地计入民族元素和时代元素,创造出更多具有现实人文价值的工艺艺术品,实现其文化传承的价值。

(三)传统工艺设计技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

现代化的设计工艺体现的是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对于生产机器的依赖性较强,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就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收工技法的精致细微。所以实现传统设计工艺的技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完美结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设计长处,这成为现代工艺设计最为有效的手段方法。少数民族地区的工艺设计手法应该得到设计的重视,并且被广为的传承下去,而现代技术手段又能够很好的提升生产的效率,设计出更多的图样花式,丰富创作内涵,将工艺设计的有点充分的发挥出来,体现现代设计的创新发展。

四、结论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结了历代人智慧,其审美意识、传统积淀都为现代设计工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念。现代工艺设计对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继承既能体现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能丰富现代设计创新理念。将传统工艺以现代的形式保留下来,不断的提升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品味,实现现代设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色,这些经典的工艺创作理念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创意源泉。从少数民族传统设计工艺中所展现的艺术文化符号应该得到现代设计的广泛重视,从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视角实现对传统和现代的完美把握。本文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元素出发,结合现代设计的发展现状,实现对少数民族元素的现代化运用,提出了合理的对策,旨在提升现代设计的时代感和创新力,推进现代设计工艺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元素,现代设计,运用对策

参考文献

[1]章国利.《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2]杨娟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刘伯群撰.传统纹样与平面设计[J].魅力中国,2010(2).

[4]丁瑛.《论服饰设计中装饰语言的符号特征》[D].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4.

中国民族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 篇4

中国民族元素是中国文化的标识, 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是浓缩的文化符号, 是现代设计者进行设计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传统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深厚文化的象征, 它们赋予设计师以历史感、厚重感和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 所以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不仅仅是符号的简单运用, 它更是一种意义的表达, 它们或给人一种怀旧感或亲切感或文化认同感、自豪感。

断然割裂历史的情感和精神, 会让人感觉“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唐纳德-A-诺曼曾举过一个例子:昂贵的原作和高质量的复制品, 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如果只是为了审美、欣赏, 那么一副复制品就足够了, 但是为什么有更多的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原作呢?原因很简单, 因为它包含了比审美、欣赏更多的内容。

二、复兴中国民族元素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很强的包容和同化能力, 而这种兼容并蓄的特点一方面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一方面使得我国是文明古国中文化仍然健全的唯一国家。但是在现代社会, 情况发生了变化, 正如杨宇时先生所说“对中国来说, 离骚 (楚) 、佛教、胡琴、旗袍、马克思, 这些都是过去几千年某个时代的外来事务, 现在都成了中国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元素是与时俱进的。试想百年千年以后, 我们再看中国元素, 想必其中又会有很多吸收而来的外来元素。但现在的紧迫性在于许多中国元素正在急剧消失”。

我们的文化何去何从, 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到哪里去了, 我们的道德规范是什么, 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吗等一系列紧迫而重大的问题需要当代人作答。在设计领域我们有着相同的困惑, 但北欧设计的成功经验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设计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在我国民族文化中找到设计复兴的力量和灵感。芬兰设计师塔皮奥·佩里埃宁认为“手工艺与设计是一个整体, 是同一件事”。这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态度决定了现代设计必须适当的吸收怀旧与传统的样式, 新风格才能顺利的成长起来。

因此, 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提取、加工、运用, 用心创造出具有民族意味的形式, 是未来社会我国本土设计的重要出路。

三、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一) 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直接运用

一些设计教育者一向反对直接运用民族元素进行设计。这种反对是必要的。例如, 简单地在招贴上画一两个京剧脸谱;把包装换成瓷器;在高层建筑上盖一个坡屋顶;把故宫的太和殿建筑样式直接做成华丽的裙裾等, 这些设计总是给人元素罗列、“无病呻吟”的感觉。但并不是所有的符号直接运用都是无意义的行为, 只要是符号的应用使作品有了意义, 让接触者内心受到触动, 那就应该受到鼓励。并且有些符号在我们心目中是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不能改变的, 就像中国的石狮, 多少年来都是一副传统模样, 没有谁把门前的石狮抽象处理, 因为一旦变了模样, 就不再产生中国意味了。

“当人们置身于有一定特色历史城市或传统街区中时会被那些亲切、温暖、充满生机和情趣的生活场景所吸引, 总会被某种强烈的场所感 (某种整体意识) 所笼罩”。对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直接运用就是要营造出这种“整体感”而不是支离破碎和牵强的感觉。

民族元素的直接运用虽然“肤浅”但随着热情和理解的深入肯定会达到“深刻”的效果的。在世界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北欧设计在民族复兴时期符号的直接运用就奠定了其民族设计的坚实基础, 而日本最初的设计也都是从模仿或直接抄袭最终走到世界前沿的。

“符号具有两副面孔, 一方面是它的‘形式’, 另一方面是它的‘意义’。符号正是通过它的形式或形式的组合表征着某种意义。”因此, 在直接运用民族元素时我们要理解所用元素的社会、历史意义, 特别注重设计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情感价值, 使民族元素与设计主体水到渠成的融合在一起, 从而避免给人生硬、罗列的感觉。

(二) 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变化和发展

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使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 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 体现了迅达畅通, 事事如意, 十全十美之意。靳埭强与陈绍华等共同设计的北京申奥标志, 造型不是直接借鉴中国传统造型, 而是运用中国特有的写意手法来传达“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既给人以国际形式感, 又饱含本民族文化意蕴, 耐人寻味。令人兴奋的是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中产生了很多经典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 它们来自于民族文化元素但经过变化、发展、抽象就变成了代表现代中国的、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传世之作, 单从设计来说北京奥运会的启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四、小结

对于有些意味深厚的民族元素, 我们应该加以提炼、概括用在现代设计中, 并传达一种民族文化上的意义。对于有些文化元素, 我们却可以直接赋予其时代意义, 使其形式是现代的, 但内容和意义却是民族的。比如:剪纸、皮影、年画等都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形式, 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 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例如, 遍布中国的剪纸艺术, 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年画艺术在我国流传极广, 它是人们歌颂英雄、祈求平安的载体。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就是这些艺术形式的肥沃土壤。年画艺术来自于生活, 所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现代设计中提炼这种传统民间艺术风格的元素, 在表现设计艺术的同时, 又使设计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体。

摘要:中国民族元素是中国文化的标识, 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是浓缩的文化符号, 是现代设计者进行设计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传统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深厚文化的象征, 它们赋予设计师以历史感、厚重感和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 所以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不仅仅是符号的简单运用, 它更是一种意义的表达, 它们或给人一种怀旧感或亲切感或文化认同感、自豪感。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提取、加工、运用, 用心创造出具有民族意味的形式, 是未来社会我国本土设计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民族元素,现代设计,符号

参考文献

[1]杨宇时:《中国元素的精神》,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7年。

[2]易晓:《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85-107。

民族元素在服装中的运用 篇5

近些年来, 民族风格的服装在服装行业越来越流行, 同时也得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 将民族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过程中, 即能够保留传统的服装设计效果, 同时又能够使其具有民族风的底蕴, 对于消费者能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同时也能够使服装更加具有灵动性以及设计感。对民族元素的运用手段的分析能够为其运用效果的改善以及运用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对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与革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民族元素在服装中运用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服装设计行业而言同样如此[1]。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为使本国的文化得以弘扬, 将民族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

我国由56各民族组成, 不同的民族在风俗习惯以及着装方式方面均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以瑶族与维吾尔族为例, 其服装较其他民族的服装相比存在很大差别, 不仅是异域风情的一种体现, 同时也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宣扬。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服装设计的独特性开始逐渐丧失, 各民族人民的着装也越来越倾向于国际化, 想要使本国文化已经传统得以保留, 必须坚持将民族元素保留在服装设计过程中, 这样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保留以及发扬具有重要价值。

2 设计元素分类

在服装设计领域, 设计元素主要包括面料、色彩与款式三方面内容[2]。首先, 面料是服装的载体,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 对面料的选择不同, 服装的设计效果也会存在差别。通常情况下, 在选择面料的过程中, 主要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其机理、性能以及纹路三方面内容, 在应用民族元素的过程中, 一定要使面料能够与服装所要体现出的理念相适应。其次, 色彩也是服装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元素, 主要包括有色彩系与无色彩系两种。后者主要指的是黑、白、灰三色, 而前者则指除上述三种色彩之外的其它色彩。不同色彩带给人的感受不同, 将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同样能够传递不同的理念。以紫色为例, 其带个人的感受往往为贵重与大气, 而红色带个人的感受则是活泼以及热情[3]。最后, 不同面料以及不同色彩能够组合成为不同款式的服装, 而不同款式的服装又代表着不同的风格。所谓款式主要指的是着装后的外形轮廓以及内部结构, 主要包括A型、X型、H型、T型四中。A型下摆较为宽松, 是一种主要的服装设计类型;X型服装在设计过程中存在收腰设计的环节, 能够使腰部线条得以明显的体现, 目前主要用于连衣裙的设计, 本身具有较强的设计感, 造型相对而言较为夸张。H型服装上下轮廓的大小基本一致, 主要应用与礼服以及休闲服装的设计, 不存在收腰的设计环节。T型服装的特点在于加宽了肩部, 因此会给人以硬朗以及自信的感觉。

3 各设计元素表现民族风的运用手段

3.1 面料的运用

为使民族元素能够在服装中得以体现, 需要从面料的选择入手来实现。从上文中得知, 对面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机理、性能以及纹路三方面要素, 通过将三种要素综合考虑, 并结合实践经验发现, 天鹅绒面料、复古蕾丝面料以及丝绸面料在表现民族风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以新疆维吾尔族的女性民族服饰为例, 其服饰的面料主要以丝绸为主, 以丝绸进行女性裙装的制作, 不仅能够体现出女性柔美的特点, 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较为浓郁的民族风情[4]。由此可见, 丝绸可以作为民族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对面料的选择一定要结合色彩以及款式两方面要素来实现, 要使各要素之间能够成为统一的成体, 而非以互相割裂的形式存在与同一件服装中。

3.2 色彩的运用

利用色彩表达民族风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第一, 对于色彩的使用要以大面积为主, 并利用小面积的其它色彩作为点缀。第二, 在选择色彩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其明度的对比, 一般情况下, 具有民族元素的服装其明度具有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特点, 即若非明度非常大, 即明度十分小。第三, 在对不同色彩进行使用的过程中, 要使不同的颜色之间能够相互协调。以非洲风格的服饰为例, 暗红色、橙色以及棕色使非洲服饰较为常用的颜色, 为体现民族元素,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上述色彩的应用。

3.3 款式的选择

服装款式多种多样, 同时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并推陈出新。以中国为例, 不同时期的民族风格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民国时期, 旗袍是民族风的主要体现, 而在明朝, 汉服则是民族风的主要代表。可见, 在对民族风服饰的款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以多种风格为基础版本实现设计。设计过程中不应原封不同的照搬原有版本的设计理念以及对于各要素的应用特点, 做好款式方面的添加以及舍弃能够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因此也就能够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4 结束语

将民族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过程中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宣扬。为提高民族元素在服装中的运用水平, 需要从服装设计的不同要素出发来实现、对面料的选择、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对款式的把握都会对整个服装的设计效果产生影响, 对此, 有关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民族服装的面料、颜色以及款式特点, 这样才能使设计效果达到更好。

参考文献

[1]徐云.浅析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思维表达和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谭娟.中国元素在竞技体育服装中运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D].东华大学, 2013.

[3]孟和娜仁.蒙古喀尔喀民族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 2013.

谈民族文化元素与广告创意 篇6

一、民族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重要元素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广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当然离不开文化, 只有搞好文化建设, 广告事业才能更快发展, 广告创意水平以及发展空间才能整体上得到提升。一个广告要达到其诉求目标需要有优秀的创意。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成为一个广告创意成功的关键。只有将内蕴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在广告创意之中, 才能赋予广告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同时也为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增加附加值, 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如铁观音广告创意融入了闽南的茶文化元素, 土楼建筑广告创意融入了客家文化……。因此, 在广告创意中有效的进行与民族文化元素体现和结合已成为现代广告人孜孜以求的创作取向。

二、民族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源泉

民族文化元素是一个由其历史延续下来, 具有一定特色、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情感方式、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的总和。在现阶段, 消费者对广告所宣传的商品的认可, 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广告传达的商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同。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 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民族文化元素可以为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塑造一种感性形象, 为其品牌增加信誉度。在众多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到, 那些成功的广告创意中都蕴含有与其所要推销的商品相适应的某种文化诉求。如红牛饮料“中国红”的风格非常明显, 以本土化的策略扎根中国市场。公司在广告中宣传红牛的品牌上, 尽力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这些叙述固化在各种宣传文字中, 在色彩表现上以“中国红”为主, 与品牌中红牛的“红”字相呼应, 从而成为品牌文化的底色。中国人万事都图个喜庆、吉利, 因而红红火火, 越喝越牛。这正体现了红牛饮料树立品牌形象的意图, 了解中国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后, 将红牛自身特点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完美体现。此类广告创意中蕴藉的文化意味已远远超过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 它已经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换为一种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源泉。

三、广告创意要注重与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

广告是用来刺激消费、影响消费和参与商业竞争有利的武器, 优秀广告创意在商品产生强烈竞争时体现了重要地位。美国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纵观美国现代广告创意, 如创意革命、营销策略定位、视觉至上、整合思考模式等一般性广告创意形式, 在信息的时代, 供求关系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的市场经济社会, 对我国有一定启示和帮助。面对国内外市场, 中国的广告创意要根据不同的营销商品, 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是借鉴国外的广告创意设计历史经验, 方法、技术和运营经验, 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 为我所用, 与时俱进, 同国际接轨, 具有国际化意识。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和挖掘中国民族文化, 如五粮液和茅台酒的广告创意, 提取相关民族文化设计元素和精华, 设计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感, 走民族化道路, 具有本民族意识。这样, 我们的作品在国际才有特色, 在国内又能倍感亲切。我们要研究相关各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挖掘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 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到广告创意设计中, 创作出高品位的广告创意作品。

四、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内涵, 使广告创意增加产品形象文化附加值

商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种是物质需求, 如空调是用来调节室内气温的, 这类商品给消费者提供使用功能。另一种是精神需求, 如名牌汽车、手表等具有品牌的高贵感、魅力感, 这类商品给消费者提供使用价值外同时还附有精神价值。现在大众消费已日益从“物质”的消费转向“精神”的消费, 日益倾向于感性、品位、心理满意等抽象的标准。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产生是广告创意的追求。针对不同的民族、地域特征, 广告创意为产品赋予的文化元素是不同的。就如一款同样的音响产品, 美国人崇尚个性, 强调自我, 在他们身上更多体现出来的是自我文化, 广告创意要注重产品的品质与实用注入民族文化元素为诉求点;而日本的文化是岛国文化, 人们之间很有凝聚力, 他们更多的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以情动人是征服他们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广告创意则要注重从产品情感注入民族文化元素诉求方面下手。这和两国的不同民族、地域、文化有关, 因此, 好的广告创意能增加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 要注重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内涵。

五、凸显民族文化元素特征, 增强广告创意, 塑造特色的企业文化形象

任何企业文化形象总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它总是附着于民族文化的机体之上。企业文化形象通过企业的标志、产品、广告、行为等体现出来, 代表着企业的重要形象,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所在民族的文化。如, 奔驰汽车传递的是一种德国文化, 高度组织、效率和高质量;美国万宝路表示了美国文化的进取和自由;我国的全聚德、同仁堂道出了中国文化中儒家文化的精髓。周总理曾以“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来解释中国的百年老店“全聚德”, 其实这也正是对它诚信文化的经典注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 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层次上的竞争, 也是在企业文化层次上的竞争。从顾客的角度来说, 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性能和服务, 也非常渴望知道这家企业的文化是什么。对于广告的受众来说, 他会带着自身民族文化的经验积淀去解读广告传达的文化价值, 并做出接受与否的判断。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成长的受众, 对广告的接受能力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广告是塑造企业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 要创建独具特色的民族品牌, 在广告创意中凸显民族文化元素特征, 成功地表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元素内涵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 广告创意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形象, 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因此, 广告创意要不断创建立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 塑造强大的民族品牌, 克服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其文化精髓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广告在创意上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将民族文化视为广告创意的精神和灵魂, 恰当地将民族文化元素与广告创意结合起来, 创制出更多的满足国情需要的广告精品, 提升我国广告的创意水平, 创建民族的, 更是世界的品牌形象。这不仅是全球性经济竞争的需要, 也是全球性文化交流和文化竞争的需要。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样化的变革中, 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本土广告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 进行广告创意时应注重融入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 尊重民族文化, 形成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

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广告创意

参考文献

[1]蔡玉硕;正确理解广告设计艺术中的民族化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年02期

[2]寻胜兰:继承民艺[J].艺术设计2002 (6)

[3]陈秋萍.民族文化与广告创作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06期

动漫设计中传统民族元素应用浅谈 篇7

一、目前中国动漫设计的面貌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 中国的动漫作品还是比较优秀的, 很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大闹天宫》讲述美猴王孙悟空的故事;《葫芦兄弟》讲述金刚葫芦娃的生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讲述了小蝌蚪一路寻母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生动有趣, 成为时代的经典作品, 中国的动漫也在世界上取得了傲人成绩。然而, 现在中国的动漫市场已经被外国动漫占下半壁江山, 中国动漫被评价为毫无乐趣、没有看点, 不受欢迎。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 日本将他们的动画产品无偿出口到中国, 当时的孩子没有不对变形金刚等外国动漫印象深刻的。然而, 中国动漫开始走下坡路, 缺少故事性, 缺少吸引力。之所以造成这种后果, 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对外国文化的盲从心理造成的, 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也就丢了主动权。

中国的动漫产品的问题主要是角色单一, 故事情节过于简单无聊, 缺少创新和想象力, 无法达到制造有默契分和启发人性思考的目的。如何改变中国动画的这一现状呢?不能说加入中国民族元素, 中国动漫就一定能转变形式, 但这是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动漫发展的明路。中国曾经在这条路上成功过, 如今回归到这条路上是一种新的选择。我们不仅可以借鉴民族元素丰富中国动漫的内容, 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动漫的文化内涵, 而且也可以借助加入民族元素的动漫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民族元素是如何影响动漫设计的

通过分析研究多部成功的动漫作品, 很容易发现他们的成功都是由于吸取了各个民族的文化, 从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动漫创作的题材, 并加以创新, 但最根本的仍然是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所以说, 动漫的创作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的诠释和传播。很多优秀的动漫设计者都会亲自去体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 总结其民族文化的精髓, 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 结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才能吸引人的眼球。中国的动漫是引进了外国先进的创作技术, 同时以历史题材为创作材料, 才创作出了几部成功的动漫作品。可见, 民族元素在动漫创作中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三、如何在动漫设计中应用民族元素

(一) 运用民族元素创作中国原创动漫作品

现在, 在动漫的发展现状上看, 美国和日本的动漫是发展比较有速度且稳定的, 这就引起了中国动漫的模仿现象, 然而, 殊不知这其实正是丧失自我, 自我毁灭的道路, 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模仿永远不会带来进步, 只有将本民族的文化重新融入到动漫设计中, 才能挽救中国动漫的现状。《大闹天宫》不仅在过去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在今天来看, 它也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这是因为它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不仅有艺术美感, 还有民族文化的特色美感。这部作品结合了西洋水彩画、水粉画的同时, 更重的是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二) 在动漫角色塑造中, 民族元素的作用

动漫是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作品, 它的成功与否最直接的判定方法就是受欢迎的程度。动漫的角色是组成动漫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它是成败的关键。比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就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一部完整的动画需要考虑到它的故事背景, 人物角色的历史背景, 以及角色的特点等等。以《大闹天宫》为例, 这部作品在设计角色的时候, 是采用我国京剧人物的服饰特点进行塑造的, 采用比较夸张的服饰特点和形象深刻的脸谱造型, 使这部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以另一部近期的作品《功夫熊猫》为例, 动漫中的“熊猫”角色和其他动物都是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的, 尤其是中国功夫的切入, 这些都深刻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所以, 动漫设计的成功是与角色的设计息息相关的, 而角色的设计又是与民族元素密切相关的。巧妙的应用民族元素塑造动漫角色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三) 在动漫场景创作中, 民族元素的作用

一部动漫作品的组成部分, 除了角色, 还有动漫场景, 它的塑造也对整部动漫的设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动漫设计中, 不可忽略对动漫场景的设计。在这一环节, 设计者可以将动漫故事背景设计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让动漫角色融入动漫场景, 不仅加深了民族印象, 也容易被接受。做到“形式追随功能, 场景追随影片”, 这通常也是场景设计采取的设计方法。我们以动漫《宝莲灯》为例, 这部作品在最动漫场景设计的时候, 就采用了古代壁画、建筑等民族元素, 并且利用创新方式让动漫场景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点, 达到了场景与角色配合得恰到好处的目的。并且, 也创造了一个很有梦幻感觉的神话空间。而《功夫熊猫》这部作品则是采用了山水画的场景设计, 让山水画的场景表现出了中国的一种书法艺术, 一种东方神韵的特殊情怀, 体现了中国民族元素的独特魅力。

总结

目前, 中国动漫正处于不稳定的转型期, 将民族元素融入动漫设计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并且,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能给动漫创作提供广阔的想象和利用空间, 动漫应该把握中国民族文化的优势, 不要模仿外国动漫, 创作我国原创的动漫作品, 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动漫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戎宁.挖掘民间艺术元素打造动漫艺术品牌[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9)

[2]张荟惠.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创作感悟[J].文教资料, 2011 (11)

纪录片中华民族动画元素的运用 篇8

电影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纪录功能。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正式公映的由L.卢米埃尔摄制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实验性的影片, 都是纪录真实生活景象的。从19世纪的最后几年起, 电影开始用于新闻题材的报导;俄罗斯的沙皇加冕、英国的英王亲临奥林匹克开幕式、西班牙的斗牛, 都搬上了银幕, 成为初期纪录电影的主要题材。

纪录片

1923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的公映, 标志着纪录电影在艺术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部影片纪录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在冰冻的北方为谋求生存的一天的斗争生活。与观众见面的影片是第二次拍摄的。1913年弗拉哈迪随一个探险队到加拿大北方去探矿。他用摄影机客观地纪录了居住在那里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这一次所拍的3万英尺底片后来全部在火灾中烧毁了。后来他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去进行拍摄。这次他吸收了当地的一些爱斯基摩人参加拍摄工作。有些镜头是用故事片的方法拍摄的。如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房子是根据拍电影的需要建造的、猎取海豹的活动也是组织拍摄的, 但影片反映的人物和生活场景都是真实的。由于这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纪录像片, 弗拉哈迪被称作为“纪录电影之父”。

进入新的世纪, 动画艺术融入了记录片中。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动画诞生以来, 各国的动画交流就十分广泛。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电视纪录片中, 动画元素的运用, 更是展示了动画元素的无限魅力。从20世纪的90年代至今, 中国动画片没有了以前的繁荣。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 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的更多是加菲猫、史努比等外来卡通形象。对民族动画寄予厚望的广大观众对民族动画呼声甚高, 国家也大力地扶持民族动画事业。

国产动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新世纪获得更好的发展, 抢回国内市场, 同时走向世界, 是动画创作者的当务之急。如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是现在国产动画亟待解决的。

纪录片中动画元素的如何加入人文思想, 动画的文化精神与商业定位是不矛盾的, 在很大程度上, 正是其商业价值的广泛性成就了动画文化的“大众”精神。既然是商品的等价交换, 那么商品就要提供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我们看到的动画作品中, 人类无数次的毁灭了自己的世界, 又一次次被大家重建, 无数次去发现与建设世外桃源, 最后, 理想又一次次地被人类亲手同化、毁灭、消解。只有在动画中, 人与人, 人与动物, 人于这个世界才会发生如此深厚而广泛的情感。动画在有意无意中将人类轮回的速度加快, 过程变得短暂。正因为这种宏观, 生存的意义却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来, 传统动画中, 一般情况下都是成人在精神上拯救儿童, 商业动画却总是用儿童的身体去拯救成人, 而且不一定是成人的个体, 很多时候是整个成人社会, 拯救, 并重建新的社会秩序。让儿童的纯真与原生态来解放我们被束缚了的心灵, 而冲破邪恶力量的真正力量来自于原始的情感与身体。

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文化视野来看待动画, 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 动画早已在我们这个时代创造着史诗般的语言方式, 并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在人类开始创造文明的远古时代, 每一个地域的人们都在讲述着自己民族的史诗, 在这种讲述中, 增加了民族向心力。同时, 史诗本身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 无论是历史变迁还是政治空间的改变, 千百年后, 大家依然在传唱那些简单而又深刻的故事, 依然在用那些故事里的角色来对比我们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十一郎, 《动画创作理论基础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十一郎, 《动画创作理论基础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薛锋, 赵可恒, 郁芳, 《动画发展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薛锋, 赵可恒, 郁芳, 《动画发展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颜慧, 索亚斌, 《中国动画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4]颜慧, 索亚斌, 《中国动画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5]葛竞, 《影视动画剧本创作》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5]葛竞, 《影视动画剧本创作》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6]马华, 《影视动画经典剧本赏析》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6]马华, 《影视动画经典剧本赏析》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

[7]孙立军, 马华, 《影视动画影片分析 (美国卷)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7]孙立军, 马华, 《影视动画影片分析 (美国卷)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8]倪宁, 《迪斯尼娱乐攻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8]倪宁, 《迪斯尼娱乐攻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

[9]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2002.2[9]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2002.2

[10]张松林《中国动画片必须走向世界市场》[10]张松林《中国动画片必须走向世界市场》

上一篇:疼痛的两性差异下一篇:SPECT/CT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