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2024-10-12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共12篇)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1

1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提出

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人类生存的环境逐步走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并逐步摆脱对其的依赖,进入到全新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帕克和伯吉斯于1921年就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是在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提出,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城市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空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等各系统的生态阈值。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的客观属性,具有客观性、可变性、可控性等特点,可以通过人类活动的方向、强度、规模来反映。在城市环境规划中,进行资源与综合承载力的定量分析非常重要。根据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人类的开发强度应小于或等于环境承载力。

2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的迫切性

2.1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我国进入到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5%。而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0年达到了667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城市13个,此外还有2万个建制镇。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已经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2.2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

造成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三大压力。人口压力:现代中国人口数量迅猛增长,基数巨大的人口数量成就了我们高速增长的经济成长,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红利”也即将消失。众多人口的生存和获取利益的活动超过了环境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展工业化时间较为滞后,发展起点低,一定时期内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压力,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积累的严重后果。市场压力: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副经济效应。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其所提供的(例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对所有人都有益处且多一些人享受也不会加大总成本。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气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

3 城市环境要素承载力研究

城市环境是由各个要素子系统组成的,目前城市环境要素承载力研究有:土地资源承载力、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其中目前研究的最深入的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3.1 土地资源承载力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这一定义明确了土地承载力的四个要素: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人的生活水平和被承载人口的限度。实际上,现在人们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着眼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3.2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

有的学者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对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实质、功能及定量表达方法作出了分析,认为: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城市、某一时期内在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它是该区域水环境系统结构性的一种抽象表示方法,具有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和客观性、变动性和可调性的特征。如崔凤军选择了8个变量指标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变化对拟定的调整策略变量作出了预测、优化。

3.3 大气环境承载力

对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多局限于大气环境对污染物的消纳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大气环境对污染物的消纳能力,有的学者认为:是在一定标准下,某一环境单元大气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如王民良以SO2为代表污染物,对上海市的现有大气污染源进行归类,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出在不同环境质量目标下全市范围大气污染物的环境承载能力。

3.4 生态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它是生态环境系统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综合反映。生态环境系统的物质资源以及其特定的抗干扰能力与恢复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即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阈值”。这个“阈值”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两方面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区间、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下,“阈值”的取值是不同的。

环境承载力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当今环境问题多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压力超过此阈值造成的,即所利用的环境承载力超过了可持续的界限。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腾飞,前提是要在一定的环境基底条件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彭镇华.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

[3]唐剑武.环境承载力的理论雏形—环境容量[J].北大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5(2).

[4]陈加兵,章宪.福州市辖区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J].福建地理,2002,16(4).

[5]崔凤军.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1):58-62.

[6]夏军,王中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多级灰关联评价方法[J].生态学研究,1998,4(2).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2

仪征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摘要:基于仪征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利用供需平衡法计算仪征市水资源承载力;通过对仪征市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推算仪征市容量承载力.建立“可利用用水量-废水排放量-废水目标排放量”关系式,确定仪征市水环境承载力.作 者:罗子云 LUO Zi-yun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环境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年,卷(期):2010,29(4)分类号:X26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 供需平衡法 仪征市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

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是重心,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土地的生态功能,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如何做好土地生态功能的保护,其中生态红线划定是关键,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完善我国现有土地利用分类,并对天然林、湿地以及草场等做好开发工作。严格划定生态红线,保护永久基本农田,节约集约用地,缓解我国现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土地资源与环境、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土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站在整个空间结构来分析,土地是综合了地球中自然环境、社会历史以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主要指的是动植物、水文、气候、地貌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人类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響,更对我国进行土地规划有了限制。土地是整个环境的自然产物,甚至在人类还没有出现前,土地资源就已经存在了,土地资源本身就是环境资源的一种。在生态的角度上,土地是由土壤、水文、岩石以及地貌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土地的生态性质也是其自身和环境共同展出出来的特质,环境作为土地利用的一项关键因素,也就意味着土地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密不可分。

(二)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1、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行为,把土地作为一种应用对象,利用土地自身独有的特质,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人类提供经济活动的可能。这一过程也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价值、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土地利用的途径一般是进行广度的扩展和深层的挖掘,通过这两种途径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土地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对生态环境的利用,由于其强度和方式的不同,给予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有所不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势必会影响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土地利用决定环境的质量。土地资源与环境之间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势必会增加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会涉及到环境的影响,例如,地球上的耕地并现有的城市建筑所取代,给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让土地的功能日渐复杂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了整个环境的质量。

二、进行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生态红线的划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土地除了拥有土壤、气候、水文、地貌以及生物等自然要素外,更是与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是人类居住、栖息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当前社会中,土地资源已经不仅仅是简单自然的经济综合体了,而是转变成为了拥有巨额价值的社会资产。我国土地资源表现出了极大的财富价值,进行土地开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冲动,但是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对于土地资源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造成土地的过度开发、无序开采,使得我国土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土地是自然给予人类的资产,土地资源不仅仅属于现在的我们,更属于后代,想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余量的土地资源,就必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态红线的划定,并不是意味着生态红线区域内受保护的土地资源不能够为其所在地的居民提供经济价值。而是说一个区域独有的土地利用格局,更好的展示出了该区域生态系统自身独有的生物和物理属性。整个区域社会经济格局也在充分展示着这一区域本身的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特点。尽管说生态红线的划定作为一种生态红利,会让当地的居民失去部分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其利用绿色产业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重要的是实现了我国生态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共赢。利用生态红线的划定为我国构建了一个可续有序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空间布局,更为我国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制定出了该区域合理的管理策略,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进行明确的限制,推动了今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我国整个经济的长期稳步前进。

三、土地资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是对土地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需要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基础综合的调查,并全面考虑现在以及未来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的需求,在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要求,制定出更为严格的程序并进行科学的管理。

在对我国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时,要坚持好三项原则,首先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环境的安全在多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国土安全和人身财产,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进行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我国现有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那些需要严格保护的土地资源必须纳入到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内。

其次就是要突出生态红线的强制性。一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进行必须严格执行,对红线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其开发的限制,土地自身具有的资本潜力和投资价值,吸引着人类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加重了土地资源自身环境承载力。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现有的程度进行生态红线的划定,并给予生态红线较强的法律效力,让所以想要进行保护土地资源开发者都望而却步。

最后就是要兼顾生态系统的社会性。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财产,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人类社会系统势必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结合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做到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也满足人类的需求。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步。

四、结束语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讲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社会建设的重心,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相融合,确保环境保护制度。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两者本身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土地资源生态红线划定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杨朝霞.论我国土地法的生态化[J].清华法治论衡,2014.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4

国外环境承载力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丹尼斯·梅多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研究区范围内的资源环境与人的关系进行了评价。随后,来自经济学、生态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环境承载力开展了大量研究,环境承载力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3]。我国学者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经验模型法、遥感、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实证分析[4]。目前,环境承载力研究大部分基于特定要素进行,如矿产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旅游资源承载力等[5]。现阶段关于山地城市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研究鲜见。本研究尝试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和山地城市的环境特征,建立山地城市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在重庆市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综合水平和变化特征。

1环境承载力评价的 PSR 概念模型

PSR模型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概念模型,基本思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压力,导致自然资源数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变化,并通过各种政策和管理措施等人类行为对这些变化发生响应,以维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6]。由于PSR模型能较好地通过“原因—效应—响应”三者来体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也使该模型广泛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等领域。

从山地城市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从环境中获取必须的资源,并向环境排放资源消耗剩余的废弃物,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山地城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加剧了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压力改变了自然资源的储量和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而改变了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福利和活动。当环境状态因为压力因素作用发生改变影响到人类正常活动之后,人类社会就会通过出台政策措施、改变自身的意识和行为等活动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以期改善环境让其达到理想状态,努力将环境引入良性循环,这一系列过程就构成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响应”关系[7]。

2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按照PSR模型框架,结合山地城市的实际情况,将评价指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压力指标,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主要由每年产生的污染物指标构成,这类指标不采取措施处理就会改变环境成分,形成不良冲击;第二类是状态指标,由反映生态环境现状的指标构成,主要包含水质、空气质量和环境噪声等级等;第三类是响应指标,指决策主导者和管理者面对环境质量变化做出响应,包括污染处理、绿化、清洁能源使用等[8]。

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既遵循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原则,同时又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的特点,努力减少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复[9,10]。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压力、状态和响应三大类,共计28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压力类指标由COD、废水、二氧化硫、工业固废 等污染排 放指标组 成;状态类指 标包括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酸雨频率和年度水质指标,这一部分主要反映年度环境质量;响应类指标则涵盖了绿化、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清洁能源使用率、能耗等反映人类社会应对环境质量变化所采取措施的情况[11],具体指标设置见表1。

2.2指标权重的确定

参照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在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收集完成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处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问题,在判断过程中融入决策者的判断和经验,通过使用线性代数方法和理论对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并把它作为抉择依据,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实用性[12]。计算过程通过比对指标两两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设定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进行一致性检验,形成较合理的判断矩阵,尽量消除人为因素对权重设定的影响,最后计算得到较客观的权重设定(表1)。

2.3评价模型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目的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从大量统计数据中得出规律,量化人类活动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区域环境规划提供依据[13]。由于指标体系中各个分量的量纲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为了消除量纲对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影响,必须使经过处理的值限制在0—1之间,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4]。当指标为“越大越优”时,按照式(1)计算:

式中,Xi为第i项评价指 标,Yi为Xi的标准化值,A、B分别为评价标准的下限值和上限值(A<B)。当指标为“越小越优”时,按照式(2)计算: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按式(3)将无量纲化后的值与其所对应的权重乘积进行加权求和,所得的值即为环境承载力指数[15,16]:

式中,C为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3实证研究

3.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重庆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境内降水丰富,日照少、湿度高,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多坡地,是典型的山地城市[17]。全市土地面积8.24万km2。2013年,重庆市总 人口2970万人,GDP12657亿元,人均GDP为42795元,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自1997年重庆市直辖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同时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也给重庆市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1999—2013年的相关统计资料,主要数据来自1999—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和《重庆市环境保护规划》等。

3.2重庆市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本研究基于PSR模型框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式(1)—(2)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利用式(3)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重庆市环境承载力综合 指数,评价结果 见表2。结果表明,2012年重庆市环境承载力指数为0.773,处于较高水平,环境状况整体较好,其中压力指数在可控范围内缓慢上升,状态和响应指数增长迅速。

从压力方面来看:2012年重庆市废水排放总量10.17亿t。其中,COD排放量40.28万t、氨氮排放量5.34万t,过量的COD和氨氮都会破坏水体平衡污染水质,现阶段治理压力仍较大。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114.89万t、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60万t,表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带来的压力在不断增加。大气污染物方面,氮氧化物排放量38.27万t、烟粉尘排放量18.23万t、二氧化硫排放量56.5万t,三项排放指标均达到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说明随着传统工业外迁,新能源的使用和工业自身的转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18],这一变化趋势也体现了压力指标内部变化方向的不一致性。

从状态方面来看:2012年重庆市三类及以上水质断 面比例79.2%,饮用水源 地水质达 标率100%,水体整体状况 良好,饮用水安 全系数较 高,这也肯定了重庆市 在保护水 质安全和 治理水体 污染方面取得的成效。2012年重庆市 全年空气 质量优良天数比 例为92.9%,优良天数 增加到了330天以上,三项大气污染物指标连续 五年达到 国家二级标准,处于全国 的中上水 平。同时,降水的酸 雨频率虽有回落,但仍高达52.9%。大气指 标整体持续好转,但部分指 标受制于 传统产业 布局、地区气候等因素作用,仍需要逐步改善。

从响应方面来看:响应类指 标反映的 是人类社会面对 环境问题 所做出的 积极响应,包括污染 处理、环保投入、节能减排 等方面。2012年污水集 中处理率为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为99.3%、工业固废处 置利用率 为96.8%,均已提前 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说明重庆 市在污染 治理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较为明 显的效果 。同时,该年度重庆市环保投入达到232.3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04%,环保在社 会经济中 所占有的 地位显著 提高。在绿化和能 源方面,重庆市绿 化覆盖率 达到41.1%,清洁能源 的使用比 例增加,能源使用 效率提高,万元GDP能耗降为0.7t标准煤/万元,这些数据都体现了重 庆市在节 能减排和 从源头控 制污染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3.3重庆市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

从图1可知,重庆市环境承载力在研究区间总体保持稳定上升态势,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达到8.8%,其中最低值是1998年的0.218,最高值为2011年的0.811。重庆市的整个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0年,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维持在0.2—0.3之间,该阶段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较差;第二阶段是2001—2005年,综合指数从0.379增长到0.486,这一时段承载力指数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整体处于匀速上升通道中,环境状况日渐改善;第三阶段是2006—2012年,综合指数从0.560增加到0.811,该阶段为快速上升阶段,各项环境指标持续好转,环境状况维持良好水平。结果显示,重庆市环境承载力在研究期内一直处于上升过程,但各阶段的增速和增幅有一定差异,这是城市、产业规模扩大与响应措施协同作用的结果。压力指标主要囊括了废水、垃圾、烟尘等人类生产生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状况。该类指数在研究区间内经历了增幅从强到弱的变化过程,指数最小值是1999年的0.413,最大值为2008年的0.728,年均增幅2.92%,增速较慢,且不同阶段的差别较大。从1998年的0.436到2001年的0.626,压力指数一直处 于较快增 长过程,之后增速 放缓,从2001—2005年保持稳中小幅回落态势,下行至0.566之后略有回升,到2008年之后总体处于较平稳状态。这一现状首先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所出台和实施的措施,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压力因素快速增长势头;其次,随着技术进步等新兴因素的作用和产业转型的推进,有效抵消了产业规模扩大带来的冲击。

状态类指标反映的是研究区域的环境状况现状,本次研究的状态类指标主要选择自大气、水、环境噪声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方面。状态类指标的最低值是1998年度的0.243,最高值为2012年的0.918,研究期内状态指数年均增幅9.28%,增幅较大,说明环境状况在 快速好转。 指数最低 的阶段为1998—2000年,整体低于0.3,环境状况 差;从2001—2006年,环境状态指数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呈现出大幅度上升趋势,这一阶段的环境状态快速好转;2007年之后指数处于稳定上升通道中,环境质量也达到了整个研究区间的最好阶段。研究表明,重庆市环境质量在过去十几年里处于显著提升过程中,当前环境状况处于直辖之后的最好时期。

响应类指标是指人类社会面对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积极应对。这些指标包含绿化、清洁能源、污染物处理等。响应指数的最小值出现在1998年,为0.069;最大值是2011年的0.86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2.5倍,年均增幅17.5%,增速为三 大模块第 一。其中,1998—2004年增幅相对较小;之后,2005—2011年指数从0.325快速提升到了峰值0.860,增加了0.535,为增幅最大的阶段,说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响应强度持续提高,呈现非常良好态势,这对重庆市环境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很好的信号。

3.4重庆市环境承载力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

为了更加深入探讨重庆市环境承载力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变化过程,本研究分别选取1998年、2003年、2008年和2012年这4个年份的数据,利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更加直观地描绘出不同年份中各组成部分的状态和变化情况(图2)。

压力:从图2可见,COD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压力指数的主要决定因素。工业固体废物的增加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下降一方面说明重庆市工业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表明产业转型的推进和清洁工艺的应用在控制污染物产生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产业结构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

状态:图2表明,III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和三项大气污染物指标是影响状态指数的主要因素。其中,III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从1999年的40.6% 增长到2012年的79.2%,饮用水源 地水质达 标率从59.8% 到2006—2012年连续保持100%,这些都说明重庆市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气方面,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从1998年的46.2%上升到2012年的92.9%,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三大空气污染指标也有明显下降,空气质量总体保持好转态势,但酸雨频率仍较高。

响应:从图2可见,污染处理指标是响应指数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从1998年的7% 增加到2012年的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0年的7.3%增加到2012年的99.3%。污染处理率的快速提高,体现了现行政策措施在污染治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随着城市面积同步快速增长,万元GDP能耗则从1.32下降到0.73(t标准煤/万元),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逐步提高,说明重庆在转变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效。总体上看,重庆市在污染处理能力、环保投入等方面的进步有力促进了重庆市环境承载力的持续提高。

4结论

本研究在PSR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山地城市的资源和环境特征,构建山地城市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市为例,进行环境承载力及其变化特征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2年在压力、状态和响应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庆市环境承载力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具体表现在:重庆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不断产生压力,衍生出诸多环境问题;之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了积极响应,如出台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加大环保投入、转变能源结构等,这些措施的展开使状态指数快速提高,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但研究发现,压力指数仍随着城市发展在不断增大,酸雨频率居高不下,清洁能源使用率仍较低等,这些问题都是改善环境质量和切实提高重庆市环境承载力水平面临的当务之急[20]。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5

泸沽湖风景区规划环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摘要:通过泸沽湖风景区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识别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子即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最小分量,以最小分量分析计算结果验证游客容量和发展规模的.环境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规划环评实际工作中旅游环境承载力参数测定困难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 者:余艳红 宋福强 YU Yan-hong SONG Fu-qiang 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年,卷(期):,29(3)分类号:X82关键词:规划环评 旅游环境承载力 泸沽湖风景区

荒漠新城考验环境承载力 篇6

丰富的资源带来的巨额经济收益,支撑着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宁夏戈壁上的一座座城市新的光荣与梦想。近年来,银川、石嘴山、乌海、愉林、鄂尔多斯等市郝提出了开建新城区的规划,就连一些大漠深处的县城、乡镇也提出了拉大城市框架、建中心城市的规划。沙漠戈壁上的“造城”热潮正考验着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当地的人口容量、水资源供给、沙漠化加剧等影响,高寒、高旱的沙漠戈壁中,是否适合大量建造城市,也正引起人们思考。

“造城”规模最宏大的当属鄂尔多斯,该市已经基本建成的康巴什新区位于鄂尔多斯巾南部,距老城区东胜25公里,与东胜、阿镇共同组成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新区规划而积15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内蒙古官方不公开的说法称:“建造中国的迪拜”。东胜、康巴什、阿镇将组成未来的鄂尔多斯城区,绵延上千平方公里,人口超过百万,将是一座沙漠戈壁里超乎想象的城市。

凡是到过康巴什新区的人不得不感叹其无与伦比的壮观、宏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三机构办公大楼连在一起约1公里长,与五组群雕组成的成吉思汗广场构成了新区的核心,南北走向达1.6公里长的巨型广场让中国绝大部分的市政广场相形见绌。当地政府称,2010年这座新城人口将达10万人。

距康巴什新区130公里的南面,是陕西省榆林市,2008年12月,榆林新区规划通过评审。该规划的榆林新区将可容纳人口42万,用地规模达58.1平方公里。而榆林老城,只不过是一座仅有30万人口的小城,新城与老城如果连在一起,无疑将崛起一座人口达百万的城市,与鄂尔多斯连成一片,将是中国沙漠里两座距离最近的城市。

宁夏的银川、石嘴山扩建新城区走得更早,银川曾分散在包兰铁路东两两侧十多公里的两座城区,已经被塞满的新建筑连在了一起。

扩建新城的计划已经蔓延到到毛乌素沙漠、阿拉善沙漠、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一座座县级小城和一些根本没多少人烟的乡镇。存毛乌素沙漠南侧边缘,府谷、神木、靖边、定边等县城,都将城区面积扩大了至少一倍,所仃的县城都是一座座工地,扩建的马路和连绵的新居民小区数不胜数。在毛乌素沙漠深处的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等地,也都在拉大着县城架构,这些人口不过数万、十来万的人口稀少的旗县,其城市建设却一点都不逊色于中国中东部人口稠密地区的县城,甚至可以与一些地级市相比。

沙漠戈壁中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势必对当地的环境承载量造成重压,而毫无节制的大工程更是加剧了环境负担。对于当地环境容量的考验,首当其冲的就是水资源。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安介生在研究内蒙古水文历史后警告说,河流、湖泊、井泉等水文资源是维系游牧民族在蒙古高原生存繁衍的“生命线”,如果人类加快对水资源的“巧取豪夺”和过度滥用,将导致水资源枯竭和水域渐失,蒙古高原乃至更广大的地区将是人类的噩梦。

过度消耗水资源

沙漠、戈壁上崛起的一座座新城,水资源是它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对水毫无节制的汲取正在宁夏一内蒙古陕西之间上演着,在那里,城市的管理者制造的“水城”、“水景”正在背离现实。

2009年5月2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开建一座巨大的人工瀑布。据当地媒体报道说,这个瀑布从当地主要河流乌兰木伦河引水,投资1.5亿,高28米,长600米,总面积达4.3万平方米。当地官方称,这是亚洲最大的景观瀑布,也是世界最大的景观瀑布之一。鄂尔多斯方面称,这是治理河流工程中的一项,而据交界处的陕西榆林方而回应,这是对两省区界红碱淖湖水源的严重掠夺,导致湖水面积几近枯竭。

鄂尔多斯从火规模开建新城区以来,对水源的渴求和大肆利用就已经开始了。康巴什新区成为一头饥渴的“老虎”,2004年,一个民营注册成立汇通水务公司,在尔乌拉木伦河建起考考什纳的水库取水。到2007年,康巴什新区道路、广场和小区两旁移植大量的树术花草,需水量剧增。汇通公司最后架设17台商扬程潜水泵,口夜不停抽水、卖水。这样的结果是导致附近的农田里的潜水泵无法取水,连年颗粒无收。

2007年秋天,400多当地农民曾与水务公司发生冲突,赶走了抽水车,在市政广场聚集游行,后以政府出面支付补偿收场。

水的问题一直是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的最头痛的问题。鄂尔多斯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348.3毫米,而多年平均蒸发量2506.3毫米。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自然旱灾正在给这个地区带来伤害。早在2007年11月,国家林业部门一份展现保护野生动物的文件表明,鄂尔多斯市自然湖泊的面积逐渐缩小,盐碱度升高,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其中红碱淖、柒盖淖、泊江海鱼类已死亡。

对水源的掠夺同样发生在宁夏银川、石嘴山等城市,距鄂尔多斯数百公里之外的同样干旱的宁夏首府银川,正在大规模建造“塞外湖城”,北面的石嘴山,同样圈起了黄河水,制造水景,命名的“星海湖”。

“塞上湖城,魅力银川”,早在2005年,这条广告就出现在cCTV上。银川地处西北干旱地带,正常年份的降水量为200毫米,年蒸发量却在1500毫米到1800毫米之间。银川平原属于严重的干旱地区。但是,就是这个蒸发量是降水量近十倍的城市却在八年前提出了要建一个“塞上湖城”的宏伟蓝图。在那年银川市的人大会上,银川提出依托防洪排水系统和大小西湖、“七十二连湖”重塑“塞上湖城”。并且,“塞上湖城”被确定为银川建设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程构想超乎常人想象,通过构筑城市环湖生态圈,在银川周围形成群湖环城之势,并且横贯银川南北,连绵至石嘴山、青铜峡两市境内。

六年前,银川北面的石嘴山提出了在大漠戈壁上建造出一个“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于是,一场规模更为宏大的“造湖”运动在石嘴山市府所在地的大武口区开始了。根据石嘴山市的规划,要在五年时间内,挖出一片面积约43平方公里的星海湖湿地,开辟常年性水面20平方公里。星海湖建成后,将是国内第一大人工湖,比杭州西湖的面积要大五倍。

黄委会每年分配给宁夏的基本用水量是40亿m3。宁夏灌区每年的引水量在70亿~90亿m3之间,但须有60%的水量排回黄河,才能把用水量控制在分配水量之内。银川的大小湖泊正是利用了60%的退回黄河的水,六条昭然可见的黄河排水沟直通各个湖泊。石嘴山方面的资料显示,星海湖常年性蓄水量可达23007Ym3,每年蒸发消耗的水量约为3400万m33,它的重要补给水源同样是引黄灌区渗透回流的农田排水即黄河退水,还有从穿湖而过的第二农场区季节性引灌黄河水。

目前,银川、石嘴山“湖城”、“水域”的计划已经基本建成,但这造成的危害是,数年前宁夏地方政府已逼迫当地农民减少了30万亩的水稻种植,这一数字正在扩大中。对下游地区造成是危害是,黄河断流天数增加,旱季时,华北平原的小麦灌溉不能得到及时的水源。

高速发展的城市规模迫使缺水的鄂尔多斯不得不四处寻觅水源。2006年,当地开始规划了23座水库,并在蒙西工业园区、棋盘井工业园区、康巴什新区等地采取地下水,建造一批地下水源供水工程,鄂尔多斯承认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灌区地下水位实测资料分析,灌区地下水位下降较明显——每年平均下降0.15~0.25米,地下水蓄变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在环保专家看来,鄂尔多斯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地区。2008年9月,环境保护部在《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列出全国八大生态脆弱区中确定的19个重点保护区域,其中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榜上有名。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生态脆弱地区要实行限制开发。环境保护部将实施相关生态保护战略,努力改善该19个重点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2008年11月,《鄂尔多斯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警告说,鄂尔多斯水环境质量退化严重,作为城区地表水主要来源的三台基水库、活沙兔水源地和乌兰木伦河均发现有水质超标现象。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现在已无余留水量指标了。

长春城市承载力研究方法浅析 篇7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 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寻求一条和谐的发展一路迫在眉睫。自从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以来, 一直着力寻求一种利用现有资源实现长远发展的模式, 这时对于城市承载力的研究意义就显现出来。并且,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 城市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此背景, 我们希望通过对城市承载力的研究能对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助力。

2. 研究现状

城市承载力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 是指一个城市是指在可以预见到的期间内, 利用本地能源及其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0世纪80年代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此后,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引人到承载力的概念中。进入21世纪后, 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综合承载对象, 但很少有学者把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承载力全部结合起来, 综合放在城市系统中研究。[2]

3. 承载力分析模型的构建

3.1 承载力指标的选取

在选取承载力指标时, 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首先选取土地、生态、水等资源承载力方面的指标。与此同时, 针对本研究的代表城市——长春, 相较于其他城市具有更为突出的以一汽为代表的工业产业支柱以及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育产业, 这在选取指标是都应给予充分的考虑。另外, 还应考虑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方面对城市承载力的影响。城市承载力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3.2 承载力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及单位,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无量纲的标准化处理。设承载力指标问题中方案集为P={P1, P2, P3, …, Pn} (其中Pj即为样本数) ;指标集为Q={Q1, Q2, Q3…, Qn};方案Pi对指标Qi的属性值aij (i=1, 2, 3, …, n;j=1, 2, 3, …, m) ;A= (aij) n×m表示方案集P对指标集Q的“属性值”, 即“决策矩阵”。[3]研究中将评价指标分为“效益型”和“成本型”两大类, “效益型”指标是指属性值与承载力正相关的指标, 其值越大越好;“成本型”指标是指属性值与承载力负相关的指标, 其值越小越好。[4]在承载力指标中, 除了“万元GDP水耗”、“每人机动车拥有量”、“各类学生与专任教师比”、“总人口”为成本型指标外, 其余均为效益型指标。采用极差法对这两类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对于效益型指标

有bij= (aij-ajmin) / (ajmax-ajmin) 。 (1)

对于成本型指标

有bij= (ajmax-aij) / (ajmax-ajmin) 。 (2)

其中ajmax, ajmin分别为Qj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i=1, 2, 3, …, n;j=1, 2, 3, …, m。无量纲标准化后的决策矩阵为A= (aij) n×m, 显然, aij越大越好。

3.3 承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承载力分析模型构建的关键在于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研究中, 我们决定利用均方差决策法来客观的确定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权重。首先以各评价指标为随机变量, 各方案Pj在指标Qj下的无量纲化的属性值为该随机变量的取值。首先, 求出这些随机变量的均方差, 然后将这些均方差归一化, 其结果即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计算步骤如下:

Ⅰ.求随机变量的均值

Ⅱ.求Qj的均方差

(4)

Ⅲ.求各指标的权重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承载力分析模型的各指标的权重。其中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即为其下属二级指标权重之和。

3.4 承载力分析模型的构建

在上表中所示的每一个指标, 都在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代表城市的承载力水平。然而, 城市承载力的总体水平需要进行综合的评价。此时, 需要利用多目标的线性加权函数进行模型的构建。

计算方法如下:

4. 分析方法

利用统计数据根据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出长春市城市承载力指数, 根据各项指标反映出的城市承载力指数的大小, 判断各个指标相应的资源和设施的承载能力, 由此找出城市承载能力的短板, 并且可以以此为依据对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提出相应的建议。

与此同时, 还可以根据连续几年的各项指标的城市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 不仅可以探究令该指标产生改变的内在及外在原因, 还可以预测该项指标未来的发展方向, 并通过相应的修正方式, 使其向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UNESCO&FAO.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with A Pilot Study of Kenya:A Resource Accounting Method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aris&Rome.

[2]傅鸿源, 胡焱.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城市问题, 2009年第5期.

[3]孙莉, 吕斌, 胡军.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年6月.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研究 篇8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低, 甚至保护、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受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进行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对其进行调控是保证生态旅游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构成:即生态承载力, 服务承载力, 社会承载力。

二、过饱和接待游客对生态景区的影响

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生态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

1. 对生态景区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 必然会产生各种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留在环境中, 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使旅游环境不断恶化。过多的旅游车辆造成了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旅游景点的宾馆、饭店的大量污水排放, 造成了水污染;旅游者乱抛垃圾, 会造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环境污染使自然环境城市化, 旅游景区美感退化。以“九寨沟”为例, 它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 也是当今最热门的生态旅游区。在20多年的时间里, 政府以及景区的经营者增加了必要的服务设施, 但是这些服务设施严重影响了景区内的生态系统, 景区不堪重负。

2. 对生态景区当地居民的影响

生态旅游景区过多的接待游客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 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如当地水资源和食物的消耗、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各样污染等) 则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 旅游者作为景区的外来侵入因素, 可能会影响原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为其带来侵扰而产生消极影响, 特别是旅游旺季, 大量游客涌入会激发他们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某些矛盾, 特别是在生态旅游景区的综合接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外来游客的大量增加和游客密度的提高, 将使当地居民的在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和妨碍。

3. 对生态景区服务设施的影响

由于我国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因此, 在许多设施方面不是很完善, 有些设备还是非常陈旧的, 不能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 特别是在游客高峰期, 景区内的各项设施都人满为患, 而这些设备的高频率和超饱和的使用, 必然会对设施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说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许多景区往往是连上厕所都要排队。

三、景区过饱和接待游客的因素

1. 经费不足

目前, 我国几个著名的也是在生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景区都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在我国, 大多自然保护区缺乏应有的投入, 存在有名无实, 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得到各级政府的总投入不足2亿元。而发达国家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 发展中国家也达到157美元, 而中国仅为52.7美元, 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我们也几乎是最低的。我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投入还严重不足。因此许多自然保护区走上了“自养”的路子, 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成生态旅游景区。并为获得更多资金而超饱和的接待游客。

2. 科研、宣教力量薄弱

不少生态景区的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管理人员不足, 业务素质不高, 管护手段和基础设施普遍薄弱。由于多数生态景区经济来源不稳、地域偏僻、工作生活条件差、社会地位不高, 从事生态保护工作的领导面临的工作难度大而缺乏信心。有能力的人大多设法离开保护区, 新的“血液”又无法输入, 据报道, 44.2%的生态景区无专门的管理机构, 34.6%的生态景区无专门的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仅占22.3%, 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这种状况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不利于科学的开发生态旅游景区了。

四、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景区游客

1. 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意识

为实现生态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目标,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且积极参与, 是实现生态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居民的参与, 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 一是考虑此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对他的吸引, 另一方面是旅游地居民及所形成的社会资源, 即旅游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其好客程度等。如果当地居民的参与意识不强就会造成对游客的不友好态度、对旅游设施的破坏、对旅游法规的漠视等, 这些将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造成直接影响, 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增强公众可持续旅游意识, 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公众认识到保护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作用, 使人们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2. 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没有成熟的旅游者就没有成熟的旅游业。作为旅游活动主体之一的旅游者, 其旅游行为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培养生态型旅游者。要使旅游者达到和真正体现生态旅游者的特点, 通过导游或者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

摘要:生态旅游应遵循科学的原则, 要科学测定生态环境承载力, 杜绝保护区内超容量旅游活动;本文主要在前人对生态旅游环境测量的理论基础上, 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科学测量生态承载力, 分析旅游景区超容量接待游客的原因, 近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1]李庆龙.生态旅游承载力问题的探讨.林业经济问题, 2004 (3)

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研究现状 篇9

目前, 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研究报道较少, 而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较多。根据水和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经验, 既可以科学构建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 计算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又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土壤的特性研究土壤环境容量,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国内外土壤环境容量以及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 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来源于承载力。1968年, 日本学者首次将环境容量引入到环境科学中。20世纪70年代后,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及规划。例如, Bishop指出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的最大负荷, 给出一个可接受的生存标准值。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在《Science》上发表的《经济增长、承载力和环境》, 在学术界和政治界引起极大的反响[2]。此后, 塞浦路斯、美国、日本等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显然,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已在国外环境管理和规划中得到了应用。

在我国, 中国环境科学百科全书定义环境承载力为:一个地区乃至地球生物圈内人类进行活动时的规模, 强度和速度的限值。环境承载力概念是人类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的一种认识。然而, 由于它的复杂性和许多影响因素, 人们对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还远远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此外, 环境系统由子系统组成, 而且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1.1 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由于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许多研究都在这方面进行。例如, 利用高斯模型选择SO2为代表污染物, 计算不同环境质量目标下的大气环境容量的与的上海大气污染的影响承载能力[3]。采用大气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方法探讨了2009-2011年浙江省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从大气环境、污染控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个方面,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向量模法对2006-2011年关中地区5个城市大气承载力进行评价。

1.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我国对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水环境承载力应用于环境规划中, 并致力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价值和效益核算的研究。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角度构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对湖南8个重点城市 (2003-2010年) 进行综合的评估[5]。总之, 国内对大气和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是实际、实践应用和定量方法, 而概念和具体的理论研究关注较少。此外, 大气和水的承载能力的研究根据实际案例和评价指标, 来选择评价因子和方法, 为政府发布的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2 土壤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土壤环境要比大气和水环境更加复杂。它是一个人类活动的基本载体, 并且受到空气、水环境以及自身的影响。同时, 相关标准的出台时间较早, 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 土壤的评价因子、方法和标准都很难选择。

2.1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土壤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几乎没有, 但是土壤环境容量已经有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在农产品质量保障, 而且在一定时期内限定区域内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土壤所能承载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在我国相关的研究工作始于十九世纪70年代。例如:根据植被特点, 分为农作物、乔木林、灌丛、草原和草甸、沼泽湿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对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进行研究;根据土壤环境容量将农业用地划分为高容量区、中容量区、低容量区、警戒区和超载区;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环境指数法对其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和环境容量分析;通过研究南京市溧水区表层土壤, 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参考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得出As、Cd、Cr、Cu、Hg、Ni、Pb和Zn等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进而对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进行估算, 并对影响环境容量的因素进行分析[6]。

总的来说, 土壤环境承载力主要研究方向为背景值、临界值以及污染物的迁移系数, 而其中临界值以及污染物的迁移系数最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是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和模型, 大部分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或基于当地土壤背景值。

2.2 土壤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根据环境承载力和土壤特性的定义, 土壤环境承载力可以定义为在土壤环境系统功能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土壤环境的尺度、强度和速率, 以及土壤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承载力的上限。相对来说, 直接针对土壤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很少。例如:通过创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不同情景下土壤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动态趋势进行模拟, 找出优化郑州市的产业结构, 适合郑州市土壤环境承载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包括人口、经济、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等6个子系统的模型, 对上海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利用承载力饱和度法和承载力风险指数法对矿区土壤以及复垦场地土壤中十种重金属As、Cr、Zn、Pb、Cu、V、Co、Ni、Cd、Hg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7]。在国外, 统计和GIS技术已被引入到土壤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中, 此外, GLS和GPS技术对重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调查提供支持。将来, 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通过GIS技术等多种方法来研究土壤污染因子的分布。

2.3 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的关系

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力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点。具体而言, 环境容量只反映一个地区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 而无法反映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 这两者的含义不尽相同。然而, 这两者又都是探究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强度, 趋势和规模的上限。如果某一环境因子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那么区域环境容量越高, 环境承载力也就越高。因此, 环境容量可以作为评价环境承载力的一个指标。刘艳玲认为这两者的目标是不同的, 如环境容量是指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而环境承载力不仅考虑污染物的指标, 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方面的指标。但它们又都是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表现的环境系统的功能。张天宇总结认为环境容量是指环境系统的生态恢复力之内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浓度, 环境承载力则是通过探究环境状况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方向、规模等来表现。总之, 土壤环境容量是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来研究污染物的土壤承载力, 可以看作土壤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一部分。而土壤环境承载力还包括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

3 结语

目前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综合研究更加多元化, 但统一成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还尚未形成。亟需建立一个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综合模型, 来显示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 有必要对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理论体系, 系统的组成, 影响因子, 承载机理, 以及提高土壤承载力的途径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适用范围只限于农田, 不包括建设用地。而且只有10项指标, 特别是没有有机污染物指标, 这是远远不能满足对土壤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桃林.增强责任感提高执行力努力开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在全国农业资源环境工作会上的讲话[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31 (6) :487-494.

[2]洪阳, 叶文虎.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8, 8 (3) :54-58.

[3]王民良, 曹健, 乔美芳.上海市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 1996, 15 (4) :16-20.

[4]范丽雅, 余锡刚, 金均.浙江省大气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3, 35 (12) :72-77.

[5]李姣, 严定容.湖南省及洞庭湖区重点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经济地理, 2013, 33 (10) :157-162.

[6]夏增禄.土壤环境容量及其信息系统[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农村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10

农村区域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处于某个阶段及某个农村地区范畴中, 在保证农村区域环境体系构成不发生本质变化, 农村区域环境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的情况上, 农村区域环境体系可以接受的人类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农村区域环境承载力可以被看作是农村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农村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的一种体现。

2 农村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将众多的彼此约束且彼此相照应的成长变量及约束变量整和在一起。第一, 农村天然能源变量:农村的水、农村的土壤、农村的矿、农村的生物能源地分类、数目及开采数目。第二, 农村环境水平变量:农村第二产业产品、资源、农村人数、交通、通讯及其他。第三, 农村社会能源变量:水、气、土地的净化水平。判断农村资源和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空气、生物、农村水、农村土壤能源各自选择成长变量及约束变量构成成长变量集及约束变量集, 其次把成长变量集的单一条件和互相联系的约束变量集中的单一条件进行对比, 获得的单要素农村环境承载力, 之后把每个条件都加权均衡, 也就得出了农村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数据。

3 农村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

3.1 农村土地资源承载力

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委会针对农村土地资源承载力做出如下定义:即于某种产出情况中, 农村土地资源的传出水平及某种农村生活标准中能够接受的农村人数最大程度。这个概念阐释了农村土地资源承载力包括如下要素:农村传出要素、农村土壤产出水平、农民的生活标准及农村可接受人数的最大程度。我国统计农村土地承载力的方式一般有以下3种:一是经验模具方式, 二是遥感方式, 三是体系动力学办法。

3.2 农村矿产资源承载力

于能够预测的阶段中, 采取使用农村矿藏能源, 确保农村普遍的社会知识标准的物质状况要素中, 采取直接及间接的办法体现的能源可以一直维持的农村经济社会成长的保证水平。

3.3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

使用体系探究方式, 对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之内涵真实状况、作用和定量显示方式进行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某一个农村地区、在一个阶段内的特定状况中的水环境给予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群众生活需要的支持能力。农村水环境承载力是这个农村地区水环境系统结构性的一种抽象体现方式。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具有时间空间布局中的不稳定性、非主观性、变化性和可改变性等特点。

3.4 农村大气环境承载力

农村大气环境承载力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大气环境将环境中的废气吸收的程度。简而言之, 就是广大农村地区中, 某一农村环境下单元大气可以承受的最多废气排放量。

3.5 农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农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 某个农村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 在一定时期内农村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农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常由环境生态接受情况、资源空间接受情况、心理接受程度、经济接受程度几部分构成。

3.6 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

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指于在一个阶段内, 处于一种环境下, 某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 其是生态环境系统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综合反映。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中物质能源和特色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 具有一定的限度, 即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阈值”。此项“阈值”的高低水平由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体系和社会经济体系两方面决定。在不同时空、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中, “阈值”的范围是不同的。

3.7 农村可持续环境承载力

相对于一个农村地区而言, 环境承载力存在一个是否可持续的阈值——可持续环境承载力。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力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替代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综合平衡的前提下, 选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对R、P、N进行组合所产生的环境承载力大小, 称为农村可持续环境承载力。

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篇11

课标的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所指的人口规模应该是“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维持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地球以及其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也可以表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即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具有的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够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

辨析两个概念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各种环境问题。人类如果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目标。整合人教版和湘教版相关内容,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整理如图1所示。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两个概念的区别;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及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的讨论与分析,理解人口合理容量概念提出的重要意义,在讨论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辩证地看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是课标对本节内容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本条目知识的核心所在。在辨析和理解这两个概念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不同的教材版本对概念的描述略有差异,表1以人教版和湘教版为例。

整合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可以发现两个概念主要有以下差异。

(1)研究的视角不同。环境承载力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淡水、土地等)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来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环境承载力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约;人口合理容量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确定最大人口规模。

(2)确定的标准不同。环境承载力强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体现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它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较好地体现了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

(3)估算的数量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所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容量,估算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人口合理容量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来估算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掌握影響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对环境人口容量特点的理解。

2.教学难点剖析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与联系(表3)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不确定性:①人口合理容量是指能够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稳定增长的经济,并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口规模。合理容量对于地区发展来说是最适宜的人口容量。但是,人们对“合理”、“健康”的理解与对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标准,具有相当大的主观因素,具有不确定性。②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也具有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在具体时期,假定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少时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定量的分析,即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

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围绕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核心概念,分析目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理解目前我国采取各种解决措施的必要性。

3.教学疑点解析

不同的研究者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不同的教材版本,对概念的表述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如人教版对“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描述和中图版对“人口合理容量”概念的描述是一致的;人教版对环境人口容量特点概括为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湘教版对环境人口容量特点概括为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在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整合,并结合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进行清晰的表述,尽可能简化头绪。

四、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概念之间十分容易混淆,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各个教材版本的优势,同时考虑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的学习材料,采用比较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等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用“木桶效应”解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基本原理:当一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同,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桶板(如图2)。

原理应用: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从某种资源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资源承载力有很大的差异。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区域而言,环境人口容量也就由短板代表的某一资源的数量来决定。如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预测2020年北京可供水资源量为54.2亿米3,水资源的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这个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析,人均水资源量300米3/年是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标准,按此标准,北京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为1 800万人左右。

活动组织:讨论教学法是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让学生讨论寻找出影响该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也可以讨论这些国家通过什么方法改变短板提高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日本的矿产资源、以色列的淡水资源等。

活动效果:通过“木桶效应”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资源决定了大小不一的环境承载力,而最小的环境承载力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道理,同时揭示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揭示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说明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应有限的人口。

2.用“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解释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学中可以选取“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材料(湘教版)开展活动。

活动素材:“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选取部分,表4)。

方法运用:材料分析法是地理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该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时期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

问题设计:①什么是自然资源?②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主要观点:①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当时的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如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科技水平很低,获得的资源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②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是随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资源的消耗则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水平紧密联系,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人类的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③不论是科技还是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的影响,都要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基础上,所以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④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及人类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地球上到底能夠养活多少人

活动目的:要求学生知道环境人口容量是如何估计的,并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环境容量的不同观点。三种观点条件各不相同,估计结果没有对错之分。通过图3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活动方式: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组织学习,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不同的观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辩论,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和变化。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列举美国和中国的人口、资源、科技、生活水平现状等,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明确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性。

主要观点:人们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理解不同,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的假定条件也不同,所以对于全球人口容量的判断,目前流行着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见表5)。

拓展延伸: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清查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人口统计信息支持。人口普查能够为制定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思考与练习

例题:图4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解析:该图表可以清楚地说明人口数量与资源储量、粮食产量、工业产值、环境污染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清晰地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现实意义,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篇12

国内关于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等概念诞生,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入新阶段。环境承载力概念近几年才提出,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测度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更为稀少,主要从最低量定律即水桶原理和数学模型测度评价因子权重角度展开研究,如孙道玮等[1]给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黄震方等[2]对生态旅游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刘美娥等[3]对环境承载力的预警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比较狭窄,而且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不健全,重理论研究。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建立一套包括经济和社会承载力等5个子系统的科学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结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实际,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建议,期望给国内相关自然保护区提供借鉴。

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体系的构建

1.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从提出至今,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还没有一个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统一概念。本文运用卢云亭在1996年提出的概念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为取向,开展的一种既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又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旅行活动及边缘性生态工程。

1.2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研究进程显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提出经历3个阶段:①环境容量及旅游环境容量;②环境承载力及旅游环境承载力;③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国内外学者都提出自己的见解,虽未取得一致意见,但丰富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内涵。本文在总结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把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界定为:在兼顾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及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地发展生态旅游能够承受的最大强度。

1.3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其指标体系亦即是对这4个分量的具体评价[4],如表1所示。

1.4 环境承载力指标计算

1.4.1 空间资源承载力(E1)

1)游线容量

E11-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L-游览线路长度;m-游客之间的适当距离间隔;D-开放时间;d-游览本区需要时间,该公式可以较好的测量旅游线路吞吐量。

2)面积容量

E12-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S-游览区面积;A-人均占用面积;D-研究区开放时间;d-游客游览需要时间,该式能合理测度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

1.4.2 生态环境承载力(E2)

E21-水环境污染指数,

E22-大气污染指数,

E23-固体废物处理指数,公式如下

Si-第i种污染物环境净化量;Ti-第i种污染物净化时间;Qi-每天人工处理第i种污染物量;Pi-旅游者产生第i种污染物量。

上式结合了水、大气及固体废物处理3个方面评价因素,可以全面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

1.4.3 经济承载力(E3)

式(5)中:E3i-第i种要素供给量的经济承载分量;E3i=Si/Di(Si-第i种要素的经济承载量;Di-第i种要素的日供给量)。

以床位为限制因素,公式为

其中,B代表景区提供的床位数;O代表某一天;D代表平均住宿天数。

上式从各种要素供给量的经济承载能力来分析生态旅游环境经济承载力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符合木桶原理。

1.4.4 社会承载力(E4)

生态旅游地居民心理承受力(E41)采取调查问卷或实地直接调查法,询问每天其容忍旅游人数均值,再对调查结果取均值,这样更能够贴近实际。

旅游者心理承载力(E42)可取人群敏感阈值:

其中:A-风景区游览面积或者线路;P-旅游者不反感游客密度极值。

上式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旅游者心理承载力,即旅游者最大心理承受能力,这里用人均承受面积表示。

1.4.5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E)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E)计量遵循水桶原理,即其承载力取决于最小分量,但各分量对环境承载力贡献差异,理论值过度偏离实际值。本文采用加权评价法。

其中A1,A2,A3,A4是各分量权重。该方法考虑到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等几个方面影响程度差异,能够科学测定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实例分析

2.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闽北武夷山、建阳、光泽三县(市)交界处,南北长52km,东西宽22km,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区,植被良好,环境优越。

2.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E)的测算

2.2.1 测算指标的选取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各指标的选取应因地制宜,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确定以下的评价因子,如表2所示。

2.2.2 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测算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6.3%,绿化程度达98%,号称天然氧气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极强,而景区内没有汽车尾气污染,因此大气环境承载力可取无限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没有开发水上旅游项目,旅游对水环境影响很低,水体环境承载力无限大;因此该地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主要根据固体废物承载力来测定。通过调查,游客日均产生污染物量,如表3所示。

单位:g/人

自然保护区内有多个厕所,旅游排泄的粪便都被当地居民作为肥料,因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矿泉水瓶、食品袋及其他垃圾。自然保护区内有21个清洁工人,按每名工人每天处理100kg来计算,根据公式(3)可得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为2 333人/天。

2.2.3 空间资源承载力测算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三线二区一心”,三线指三港至黄岗山精华旅游线、皮坑至三港溪瀑民居旅游线及皮坑至中亚热带定位站科考旅游线[5];二区指大竹岚科普旅游区与桃源峪保健旅游区;一心指三港休闲娱乐接待中心。考虑到皮坑-中亚热带生态系统定位站科考旅游线游客较少,一般都是科考人员进入,因而其游客数量可忽略不计。

2010年7月,历经30天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游人中,旅游团每队游客15人以上占20%,11~15人占39%,6~10人占27%,1~5人占14%,79%以上游客认为每队间隔200m以上感觉通畅。以每队10人推算,人均占用游道为20m;根据15人推算,人均占用游道长度为14m。在对“面积法”为主的景点调查中,82%的游客认为人均占用面积超过10m2感觉通畅。鉴于此,结合专家咨询与修正,依据国内外基本空间标准,拟定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游道人均占用长度为20m/人,人均旅游占用面积为10m2/人。通过实测,得出中南百草原生态的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E1)观测表,如表4所示,并根据式(3)和(4),计算出景区的生态旅游空间资源承载力(E1)为12 752人/天。

2.2.4 经济承载力测算

武夷山交通便利,供水充足,保护区的经济承载力主要受景区内旅游床位数量的限制。据调查,景区内有旅馆7间,总床位310张。统计今年来一日游旅客占总游客的数量为90%,根据式(5)、(6)可计算得出310÷(1-90%)=3 100人/天。

2.2.5 社会承载力测算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闽北,当地经济相对落后,旅游业的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带动交通业、娱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多数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因此可认为居民心理承载力无限大。

胡炳清研究得出,游客对人群最大承受能力:外向型团队游客20m/人,内向型团队游客15m/人,外向型散客25m/人,内向型散客20m/人[6]。这里采取平均法,即游客对人群最大承受能力为20m/人,通过式(7)得出武夷山的自然保护区游客心理承载力为13276人/天。

2.2.6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测算

本文在访问保护区管理当局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基础上得出各分量承载力的权重:空间资源承载力(E1)的x2=10%;生态环境承载力(E2)的x1=50%;经济承载力(E3)的x3=35%;社会承受力(E4)x4=6%。依据式(8)计算如下

E=A1E1+A2E2+A3E3+A4E4=10%×12 754+50%×2 333+35%×3 100+6%×13 276=4 322人/d,年环境承载力为4 322×365=1 577 530。

3 结论

近几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年客流量在3万人左右,而经过测算武夷山自然保护的年环境承载力为153万人,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远远超过了实际游客的数量,可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尚处初级阶段,还应在合理规划、系统考虑生态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以下根据上述分析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给出的一些建议。

1)加强生态监测。保护区管理部门与旅游公司协调,及时监测保护区生态环境,分析预测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保证生态旅游朝健康方向发展。另外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旅游研究。

2)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旅游环境管理容量弹性大,改善旅游管理人员素质,使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得以充分利用。

3)通过导游疏散游客,合理安排团队旅游线路及时间,使旅游景点充分利用又不至使游客认为景点拥挤。严控三港至黄岗山旅游线游客量,适度控制旅游规模。同时加快三港至黄岗山旅游线以外景点景区开发和建设。

4)在三港至黄岗山游线上,完善基础设施,如整治路面、生态型垃圾桶等;改建已有绕水楼,将其变为具有农家风格的餐饮接待处,综合治理小型农业观光园。

5)合理的功能分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两片核心区互相隔离,核心区和周边地区间没有缓冲区,可构筑生物走廊带,连接猪母岗和黄岗山两片核心区,同时在核心区周边建立缓冲过渡带;绝度保护核心区,相对保护缓冲区,禁伐实验区天然林;在实验区举办生态旅游活动,把黄岗山旅游线路的到达点设在主峰,可以让游客远眺山地美景。

摘要:近年来生态旅游迅猛发展,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但生态旅游环境压力加大,如何评价环境压力就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系统分析法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建立一套包括经济和社会承载力等5个子系统的科学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环境承载力远远超过实际游客数量,需要采取加强生态监测和科学功能分区等措施。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孙道玮.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1):66-71.

[2]黄震方.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J].地理科学,2008(4):578-583.

[3]刘美娥,刘金福,洪伟泰.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2(3):8-13.

[4]秦江波,于冬梅.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9(3):150-152.

[5]张完英.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0-73.

上一篇:用药剂量下一篇:睡眠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