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共12篇)
昆曲艺术 篇1
摘要: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201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唱腔清丽柔婉,婉转悠长,恰如一位中国古代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美人”,但是这种美却少有人能真正欣赏,对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很不利,任何艺术的形式都需要创新,电影版昆曲《红楼梦》是对昆曲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发扬和传承,采用现代技术来表现和保留中华的古老文化,必将成为昆曲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昆曲,创新,发展,红楼梦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自此沉寂已久的昆曲慢慢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剧种感兴趣,究竟何为昆曲?它在我国戏剧史上有何特殊的意义?何以称为“百戏之祖”? 究竟有何魅力使得全世界都认同它?
一、昆曲的影响
昆曲迄今为止已经有六百年的发展历史。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苏州昆山一带,由南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演变而成。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经过魏良辅、梁辰鱼等艺术家改革昆山腔,创立以笛、鼓板为主,辅以笙、萧、三弦、琵琶、月琴等的伴奏乐队, 曲调柔婉优美,圆润舒缓,表情细腻,人称 “水磨腔”,昆曲是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居当时诸多戏曲声腔之首。昆曲作为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它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最辉煌时期的产物,是当之无愧的戏曲史上的瑰宝。“昆曲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明代以来,昆曲将歌唱、舞蹈、道白及各种技艺动作有机结合,形成一门完备,并且达到相当精致程度的综合表演艺术。它融唱、念、做、打为一体,运用手、眼、身、法、步等高超的表演技能来塑造舞台形象,载歌载舞,雅致精湛”。我国的国粹京剧就吸取了昆曲的元素,不仅如此,昆曲对徽剧、赣剧、湘剧、川剧、越剧等剧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昆曲的价值
昆曲不仅是在艺术方面有很高的价值,文学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剧本是昆曲演唱的基础,昆曲剧本既属于文学,又属于舞台艺术。昆曲剧本的文学性极高,大多数的昆曲剧本都是由文人士大夫所作,文辞典雅华美。“昆曲表演不是对生活对象的精准摹绘,而是将生活的自然形态提炼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程式,以写意性的程式化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不在意细节的真实而追求象征的表现,赋予观众一个无边无垠的想象空间。以重神似、重意境,虚实相生为形式法则,在形神兼备、似与不似之间突破生活自然形态的囿限而达到真与美的统一,真实地反映无限的生命世界”。
三、昆曲现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如此高雅如此有魅力的一种艺术,昆曲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点都与原来大不相同。尤其是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促进了信息与文化艺术的流通,电影、电视及网络的兴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娱乐方式走向了多元化。在流行音乐和“快餐” 文化的猛烈冲击下,古老的昆曲艺术跟其他的传统文化艺术一样, 走向了低谷下坡路”。
另一方面,昆曲经历了比较稳定的长期发展,在剧本、表演、 声腔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很难再有更高的突破。现在昆曲的演出大都是搬演原来的老剧目。其次,之前的剧本大都是原来的文人士大夫所作,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很难为普通老百姓所理解,走向了“词雅戏冷”。再次,昆曲表演技艺高度成熟,要想学好昆曲绝非易事。昆曲艺术的表演特点对演员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 演员往往从小就要开始培养,成长的周期比较长。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许多年轻的演员往往耐不住寂寞,纷纷转到了别的行业,放弃了昆曲,这对昆曲之后的发展都是极不利的。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很值得很欣喜的事情,说明中国的古老艺术昆曲它的价值及意义得到了肯定,但是也同时意味着昆曲濒临衰亡急需要抢救和保护。自此以后全国各地昆剧院都在为昆曲的复苏传承和保护做积极的努力。
四、现代保护昆曲采取的行动
2001年,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联合建立昆曲研究中心, 先后参与承办了迄今为止已三届的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创了当代昆曲曲学研究之风。2002年,在苏州文化部门的扶持下,苏州昆剧传习所确立固定活动场所,并成为独立法人单位,以公助民营方式恢复常规性活动。2003年,在文化部、江苏省和苏州市的共同支持下,中国昆曲博物馆(一期工程)在第二届中国昆曲艺术节期间正式竣工开馆,迄今已抢救、保护各类昆曲珍贵文物史料3000余件,不仅地方政府为保护昆曲做了这些贡献和努力,中央领导也为昆曲保护做了相关的批示。
五、昆曲传承发展的春天:青春版《牡丹亭》
2004年,由白先勇先生总策划苏州昆剧院新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年轻靓丽的演员,华丽的舞美,典雅华丽的服装以及音乐的改编都让听众耳目一新,随着之后全国各地的巡演,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昆曲爱好者,人们对古老的艺术:昆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使得沉寂已久的昆曲开始慢慢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传承和保护昆曲的任务刻不容缓。
青春版的《牡丹亭》是昆曲史上的一大改革创新,它之所以那么受现代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就是由于它和传统的昆曲表演不一样,演员选用青春靓丽的年轻演员,服装和道具上更符合现代的审美,白先勇先生将古典美学同21世纪的审美意识磨合接轨,在遵从昆曲传统唱法做舞规范的前提下,将现代元素不着痕迹地融入古典架构中,使得昆曲舞台既具有古典美,又有现代感。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原来的昆曲,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青春版《牡丹亭》就是在保持原有昆曲美学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元素,在内容上加以改革创新。
六、昆曲的传承创新——电影版昆曲《红楼梦》
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影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戏曲相比的话,电影算得上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但它也是成长的最快的一种艺术。“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期里它不仅巩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地位,而且正如列宁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成为了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中国的电影艺术一开始,就与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实际上就是京剧老生谭鑫培演员主演的同名京剧片段的记录片,第一部彩色电影《生与恨》也是由戏剧演员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除此之外中国的戏曲影片还有很多,戏曲片也成为中国民族戏曲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个片种。
《红楼梦》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当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昆曲曾是“主旋律”,所以《红楼梦》的创作离不开昆曲的滋养。贾母寿辰之时,梨园戏子演唱的就是昆曲选段,除此之外书中还出现了20余处昆曲演出的场景,由此可见曹雪芹对昆曲的喜爱的熟悉。这本巨著自问世以来就不乏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各种版本的演绎。2010年,大型昆曲新版《红楼梦》全国选拔启动仪式在北方昆剧院举行,对此不少人心存猜疑:用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演绎200多年的经典巨著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11年,昆曲《红楼梦》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场上座无虚席,获得了一致好评并且在中国戏剧节、中国昆曲节、中国戏曲协会等评奖中获得了多项大奖, 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这部戏从北京起航,走进台湾,亮相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第三十届伦敦夏季奥运会——北京文化周”的舞台。舞台剧成功演出之后,同年12月28日上午,昆曲版电影《红楼梦》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式,将利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将昆曲和《红楼梦》这两大国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呈现给全国的观众。这是继越剧电影版、黄梅戏电影版之后,第三个版本的《红楼梦》戏曲电影。将博大精深的昆曲演绎成电影的版本,不禁会有人质疑会加入很多现代的因素导致失去昆曲原有的面貌。北方昆剧院院长杨凤一表示此片沿用昆曲《红楼梦》舞台剧的原班人马,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昆曲表演形式,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一向曲高和寡的昆曲搬出了舞台,走向荧屏,映入更多人的视野中。利用现代的手法演绎昆曲,这对于昆曲来说,既是传承,也是一次创新。“用电影等新艺术手段来为传统文化服务,这是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另一种方式。”
昆曲艺术 篇2
一、视觉传达在昆曲演出中的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在纷繁复杂的视觉符号系统中,文字、标志和插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视觉传达在昆曲艺术演出中主要设计到的领域包括:海报设计、节目单设计、门票设计、舞美设计、周边产品设计等领域。好的视觉传达作品宣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帮助观众感受演出剧目的特点以及提高信息所获得的利益,更好的知道所带给观众的信息是否明了,视觉宣传的好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演出的好坏。
二、对于浙江昆剧团在视觉传达宣传方面的市场调研
通过对浙江昆剧团调查研究了解浙江昆剧团在视觉传达方面作出的实践以及分析存在的问题。
剧团在海报的设计制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较多的年轻观众比较能接受简约高雅风格的海报设计。大多数的观众希望昆曲演出的门票设计与剧目和海报需要保持一致的风格。半数以上的年轻观众对于当下剧团演出的门票设计所传达的信息都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也有小半部分观众对于门票的传达设计存在不满意的态度。笔者认为,门票传达的信息是比较直接的,但是还有观众对本应该能十分明确表达内容更的门票设计存在不满,说明浙昆在门票设计上依旧还存有十分不完善的地方。座位的楼层,演出时间的设计排版也有一定问题。节目单的信息是比较满意的,说明浙昆在节目单的视觉传达的内容上是做得比较完善的。在舞美设计方面,年轻观众半数以上对于浙昆当下的舞美设计较不满意,主要不满意集中于舞台背景和灯光等方面。周边产品对于刺激昆曲演出的消费具有很大的潜力,而观众比较普遍喜爱的周边产品主要集中于画册、书籍、明信片等纸制品以及服装、扇子等舞台道具复制品。
总的看来,浙江昆剧团的在昆曲艺术的视觉传达宣传主要存在了以下的问题:
首先,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最基本的要求鲜明传达信息,剧团都没有很完善地做到。
其次,所有的视觉传达的领域都存在风格较为老套,没有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相结合。
第三,所有的视觉传达要素没有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只是各种设计元素的胡乱拼贴,缺乏专业性与系统性。
第四,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定位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统一鲜明的风格,折衷主义风格明显,没有挖掘剧目的深层含义和人文精神,没有深刻表达出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文化内涵。
三、对当下昆剧团演出在视觉传达方面的改进建议
1、海报设计
首先,海报的.首要功能是传达演出信息,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注意力的层次感,突出主要信息,也不是忽视次要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信息,以免让消费者产生厌倦心理。其次,在设计风格方面,调查发现年轻消费者比较第一lunwen.1KEjian.com喜欢简约高雅的设计风格,因此海报设计应该采用比较古典或者比较具有现代美感的字体和插图,排版和整体的风格可以多尝试用简约的现代风格加以融合,从昆曲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剧目所要传达的情感出发,通过简洁的设计方式,体现传统艺术的精神,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
2、门票设计
当下各大剧团在门票设计方面要做的最主要的是,每次演出都应该有自己设计的门票,而不是采用演出剧院的门票;其次门票的信息要传达准确,特别是在座位的层数上需要特别的注意;再次,门票的风格要和海报的风格保持一致,并且充分体现出昆曲的内涵和剧目所要表达的内容。
3、节目单设计
节目单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首页的主字体不能应付了事,和海报的主一体一样,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注意习惯,二要精心设计,从剧目的内容出发。在插图及排版上,要尽量做到与海报、门票的风格相一致,插图、字体的排版搭配要协调。在顾及消费者观看的心理前提下,要灵活运用各种设计方式和手段,做到信息传达和美感兼顾的境界。
4、舞美设计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的年轻的消费者比较倾向接受简单雅致的舞美设计。现在的舞台技术已经大大提高,观众的审美取向也偏向淡雅。
总得来说,笔者的建议是,尊重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尽量在设计风格上追求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昆曲唯美风雅的风格以及具体剧目的内涵。其次,在海报、门票、节目单等各个视觉传达领域,尽量做到风格的和谐统一,以迎合现代审美,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最后,在设计的流程上,各剧团在设计演出的视觉传达宣传作品前,应该充分做好市场和演出地点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以及演出地点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设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在对于设计的态度上,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视觉传达对于演出以及剧团发展的重要性,聘请热爱昆曲、了解昆曲的专业设计师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一个剧团的综合竞争能力。而我们则会以更为专业、务实、创新、融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传承艺术、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郑雷.昆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白庚盛,向云驹.姹紫嫣红—中国昆曲遗产.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王绍强.设计定位[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昆曲艺术 篇3
明嘉靖年间正值上流社会文入雅士摧崇金元北曲而鄙视南曲之际,而当时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于是曲唱家魏良辅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和北曲中的一些唱法,花费十年心血,创作出细腻婉转、轻柔舒缓的“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昆曲达到了高峰。
昆曲无论在文学剧本、音乐创作、舞台美术和表演艺术等方面都有优秀的传统,是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昆曲是一门造诣很高的艺术,它本是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相一致的。他们所欣赏的,是闲适与空灵。前者导致昆曲节奏的舒缓,后者形成昆曲轻灵曼妙的艺术境界。同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又不免含有对社会、人生的哀愁、悲凉,从而在音乐、唱腔上也常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致。
昆曲由于产生于苏州一带,带上了江南水乡特有的优雅气质。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器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角色行当自然越分越细,各行角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曲有北曲和南曲之分。北曲流行于北方,雄健浑厚,适宜表现金戈铁马、英雄气势。多使用七声宫、徵调式;南曲流行于南方,委婉绮丽,适宜刻画细腻的心理变化,多使用五声羽、商调式。南北昆风格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汤显祖与《牡丹亭》
昆曲行腔柔美文雅精致,为戏剧中的经典,而《牡丹亭》又是昆曲经典中的经典。“其作者是我国卓越的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7),在和他同时代的西方戏剧家中,只有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堪与之媲美”。他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而其中《牡丹亭》的上演扭转了当时昆曲低迷的局面,有人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汤显祖自评日“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多出大戏,经常演出折子戏。该剧分为《闹学》、《游园》、《寻梦》、《叫画》、《还魂》等折。而《游园》是其中最常演出的一折。笔者认为在这一折戏中,无论在文学性内容,还是在音乐性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学术性价值。
《牡丹亭·游园》的文学性内容
《牡丹亭》描写的美丽聪明的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从老儒生学习古文。一天在丫鬟春香怂恿下到后花园游玩。杜丽娘游园触景,梦会柳梦梅,醒后相思成疾而去世。杜宝在女儿的墓地建梅花观。柳生赴试,借宿观中,拾得杜丽娘白画像……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后柳生高中,杜宝拒不承认婚事,但纠纷终被皇帝和解。
《游园》一折描写了“一生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游园时看到“姹紫嫣红开遍”一片大好春光的情景,细致地刻画了杜丽娘在美好的自然春光启迪下的复杂心理活动。这一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前三支曲子着重写她热爱自然和青春,却因初出绣房而娇羞的复杂心态;后三支曲子将她面对春景的惊喜和由此感发的对青春流失的无奈和不甘,展现得十分委婉动人。牡丽娘心中的情和眼前的景巧妙、完全的结合,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充分地揭示了杜丽娘复杂微妙的心理波动。
《牡丹亭·游园》的音乐性特征
本曲剧本典雅,唱腔摇曳多姿,歌声回环绵密。行腔缠绵婉转,柔曼悠远。
调式
建立在五声羽调式上,具有小调优美文雅又略带伤感的色彩,生动衬托了杜丽娘温文尔雅的仪表,以及她游园时惊喜而又无奈的复杂心态。
曲词结合
在曲调和唱词的结合方面。作者非常注重语言的声调,严谨她遵守了腔词格律的技法。腔格即各声字配音原则和各声字曲调音连接的规律。例如“摇漾春如线”的“线”字是阴去声。结合了阴去声六音腔格(352316):“迤逗的彩云”中“彩”字是音上声,腔格结束的“2”音低于阳平声“云”字腔格开始的“3”音等。这种词曲配合的作曲规律无疑渗透了分析归纳的科学实征的思维方式,这能在四百多年前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封建社会中出现,确实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发展手法
在乐曲发展方面,全曲有一个主腔,即核心音调为61233216。它出现在【步步娇】的第二句中,我们称之为全波形。这个主腔在全曲中进行了发展与变形。如乐曲的开始第一句就对它进行了移位处理,成为3561653;【醉扶归】第一句将它引申为下半波形53216;【皂罗袍】第四句则为它的倒影126516。这个主腔像一条丝线一样贯穿全曲,使整首曲子前后衔接自然而统一。
《牡丹亭·游园》的音乐风格优美,美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舞台上没有俗艳,所营造的是一种简雅疏淡的意境美。空的舞台,两个人唱且舞,可就能引起你对明媚春光、满园花开的良辰美景的遐想。观看了《牡丹亭·游园》不禁让我深深感觉到昆曲是我国表演艺术最高贵、最精致的一种形式。它词藻的美、音乐的美、身段的美,可以说别的戏剧形式都比不上。周恩来曾赞誉昆曲是戏曲中的“兰花”,这是十分贴切的。兰花高贵优雅,不同于满园开放的茉莉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它是“阳春白雪”,当然“和者”也就“寡”了,这可能是清代后昆曲艺术日渐式微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昆曲这笔遗产保存、使用之难还在于它是“非物质”的。昆曲历史约600多年,它得以从事它的人为载体,以人的精神和智慧口传心会、薪火相传,这显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自己的遗产首先得自己去保护,近年来随着国家以至世界对它重视程度的日渐提升。昆曲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对它艺术价值的认识、了解的普及,相信我国“非物质”的“艺坛之幽兰”必将馨香久远。
【参考文献】
[1]吴钊、刘东生《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2]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论昆曲艺术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篇4
一、重视昆曲艺术, 提升观念意识
昆曲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中普遍受到漠视。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现在的媒体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的宣传力度过小, 这种状况亟须改变。另外一方面, 是对昆曲的普及教育力度不够, 中学课程安排及课堂教学中都较少涉及到昆曲, 即便有也是蜻蜓点水, 优秀的艺术作品, 从未完整在学生面前展现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昆曲艺术教学, 可以使广大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观赏昆曲是极大的艺术享受, 就像欣赏交响乐、芭蕾舞一样, 是有教养、有品位的体现。
苏州是昆曲艺术的故乡。多年来, 苏州努力打造昆曲艺术这一文化品牌, 让昆曲艺术在故乡的土地上遍地开花。政协苏州市委员会还就昆曲遗产保护规划以及把苏州打造成全国保护昆曲遗产基地, 提出了昆曲遗产保护要坚持以“原生态”为特色;艺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结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 将普及昆曲知识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做到在学校师生中普及和推广昆曲, 把实施昆曲教育与学校艺术特色紧密结合, 深刻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让昆曲教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 更是让外乡的人主动到苏州聆听昆曲, 领略昆曲高雅的艺术之美。
二、精选昆曲艺术, 制定校本教材
昆曲, 被誉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幽兰, 其曲调隽永佳丽, 韵律舒畅优美,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制定校本教材时注意:
1、内容的筛选和提炼
昆曲艺术历史积淀厚重, 博大精深, 包罗庞杂, 在校本教材选择时, 不能将它们照单全收地搬进课堂, 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加以筛选和提炼, 编写教材的内容应考虑到三个重要板块:昆曲知识篇、昆曲经典篇和昆曲创新篇。后两个板块中主要选唱曲目一是昆曲折子中比较经典、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唱段, 二是古诗词谱曲或优秀词曲作者创作的“昆歌”。在编写“昆歌”教材部分, 注重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 让学生在学唱昆曲的同时, 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既让学生感兴趣, 又能真正认识和理解民族艺术的文化意蕴。在借鉴传统昆曲教材时, 可以选用中国传统昆曲曲谱 (《集成曲谱》、《六也曲谱》.《六十种曲》、《粟庐曲谱》、《振飞曲谱》等。通过教学与实践汇编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可以有效地提高昆曲的教学效率。
2、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
昆曲艺术作为民间流传的原生态音乐艺术, 所反映的内容也是多层面的, 必须对它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类后, 才能将那些符合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的东西引入课堂, 既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及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 又注重传承校本昆曲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用民族音乐感染、熏陶青少年, 让独具特色的昆曲艺术进入中学音乐课堂, 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3、确定课堂的教学形式
昆曲艺术需要常变常新, 尽可能通过浅显的讲解、声像的再现, 艺术的感染, 来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热爱以及作为对传承昆曲艺术的使命感。昆曲的语言、内容, 都是比较高雅、高深的, 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来加强训练;在音乐教学上变昆曲曲调单纯的欣赏, 还原让学生亲口来唱, 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且能唤起其所有的注意力。所以在校本教材的编写时, 注重学唱环节。
4、结合校内外交流活动
将昆曲传播纳入课堂教学, 不仅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传承和复兴昆曲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昆曲在学校教学的实际开展, 主要以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为主要方式, 另外在音乐必修课中作为地方性特色课程,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其次, 课外的曲会活动、观剧活动、听取学术讲座等, 也是昆曲传播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校进行的昆曲选修教学实践, 不但能够说明昆曲课堂传播方法构想的现实可行性, 还为将来中学校园的昆曲传播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例证。
5、借鉴传统昆曲教材
中国传统昆曲曲谱 (《集成曲谱》、《六也曲谱》.《六十种曲》、《粟庐曲谱》、《振飞曲谱》等通过教学与实践汇编了《与众曲谱》《度曲教材》《昆曲的唱、念、做》教材,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学习昆曲艺术, 传承民族文化
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材, 使学生对昆曲已有粗浅的接触和认识, 高中阶段的昆曲欣赏教学应有更高层次的体验和了解。所以笔者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了从昆曲的起源、表现内容、传统曲目的特点及常用表现手段、现代昆曲在表现手段上的变化这一脉络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 技能训练、知识传授、素养熏陶、演唱实践四个环节相辅相成, 贯彻“欣赏领先、体验入手”的原则, 综合欣赏、模仿、表演等形式, 让学生在昆曲艺术美感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与技能。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昆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去学习昆曲的音乐与表演, 笔者在高中艺术选修课昆曲音乐的教学中, 进行了教学实践, 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制订适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在学生对昆曲还并不十分了解、表演能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 “体验” (做、念、唱, 舍去“打”) 这一环节必须做到循序渐进。选择学唱昆曲《牡丹亭》选段, 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同时选取学生喜欢的、能引起学生产生认知基础正迁移的 (如昆曲《浣纱记》、《单刀会》等,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起学生的兴趣。昆曲表演教学可以根据戏剧的内容, 用故事的形式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在欣赏昆曲《荆钗记》之前,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曲剧《荆钗记》内容, 能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从内心迫切想知道戏剧是怎样表达和发展的, 主动要求去了解音乐与戏剧表演、感受、聆听、学习、模仿音乐与戏剧表演。
3、使用多媒体帮助欣赏与理解
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 将戏剧作品的内容、背景、情绪, 化为可视画面, 结合乐曲有机再现, 以激发、建立、强化学生的内心期待,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尽可能选用高质量的音频、视频资料, 使学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言传”就是用口述的方式进行形体教学, 讲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启发;“身教”就是实践, 即由教师通过身体的模仿将形体的要领与特点展示给学生看, 并亲自塑造供学生模仿的形象, 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全方位的感受。
5、拓展昆曲课外活动促进学习兴趣
在课程中让学生学习昆曲的表演, 先动起来, 走走台步, 唱唱段, 并举行一些比赛, 为学生提供有自我展示才艺的平台;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民间艺人、或是专业的戏曲演员走进课堂或开展讲座, 让学生能结合大量的经验进行再学习;也可以有计划的统筹安排师生走出校门, 去观摩一些昆曲表演, 让他们深入到昆曲音乐的实际环境, 赏、学、演, 赛, 亲身体验昆曲音乐文化的奥秘与真谛,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昆曲音乐的了解, 培养他们学习昆曲的兴趣。
四、弘扬昆曲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戏曲之一,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昆曲艺术由我们祖辈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人得以发扬光大。因此, 我们有责任昆曲艺术在我们的时代得到弘扬, 我的学校所在地——苏州, 昆曲的发源地, 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我们提供实践的活动场所, 使我们有机会在昆曲艺术领域里得到熏陶和培养, 有利于我们苏州水乡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摘要:昆曲艺术是苏州人民的骄傲, 传承和弘扬这一戏曲文化, 需要我们重视昆曲艺术, 提升观念意识。通过实践教学, 精选昆曲艺术, 制定校本教材, 让昆曲艺术更好的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昆曲观后感 篇5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拉开昆曲这道帷幕,出入梦境之间,给我们今天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就在今天紧张繁忙的生活之中,在我们必须遵守的过于现实的秩序之外,是不是还有拥有一个婉转的空间?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唐诗、书法、昆曲,是中国人的三种“痴迷”。昆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是当时的“国剧”。从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到街头寻常百姓的家中,都有她的身影。如果说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时尚,那么大清王朝的时尚就是昆曲。
昆曲诞生于苏州昆山,并由此得名。她被称为“百戏之母”,因为她是最古老的一种戏剧,剧本的文学性很高。在歌和舞的结合上,她也无疑是最佳的典范。昆曲的表演体系就是载歌载舞、虚实结合、形神兼备。后来发展的戏剧都从昆曲的表演形式上汲取了养分,可以说,昆曲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众多的戏曲。
园林、昆曲是苏州艺术界的两大瑰宝,人们常说,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因为昆曲就和园林一样特别精致,注重细节,把这两者放在一起,便能够达到一种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状态。我想,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吧。所以,文人雅士们经常相会在幽深典雅的园林之中共赏昆曲,并时常发自内心地感叹一声: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昆曲所讲述的不正是人世间的善恶美丑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句话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昆曲舞台上的一方春色,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并在陶醉中思索人生。
旷世南音——昆曲 篇6
追根溯源
昆曲之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代。据清康熙《昆山志》载:“陶岘,唐开元中(726年前后),家昆山……生知八音,撰《乐录》八章。陶岘有女乐一部,善奏清商之曲。”文中所谓“八音”者,指古代制造乐器的八种物质,即金、石、革、匏、土、木、丝与竹也。“女乐一部”则指家伎之属,即当今之乐队。可见当时昆山一带的民间音乐便己初具规模。
比陶岘稍晚者,有黄幡绰。明人魏良辅所著《南词引正》谈道:昆曲“唯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清人刘亮采所辑《梨园原序伦·论四方音》则云:“黄幡绰,昆山人,始变为昆腔,其取平上去入四声,正而无腔,字有肩,板有眼,阴阳清浊。”
经两宋数百年发展,昆曲至元代已眉目初具。蒙元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各民族分为四等,原南宋人被划为最低等级。文人士大夫与朝廷感情疏离,大多数隐逸江湖,以诗文、书画、声伎自遣。同时,在思想控制方面,元代却相当宽松。上述两方面共同为昆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元后期,江南名士昆山顾阿瑛出现,为昆曲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顾阿瑛(1310~1369)才性高旷,精于音律,擅长吹、拉、弹、唱,以声伎广交四方宾客。他轻财结客,汇集了一批热心创作、才情焕发的词曲家及杂剧、南戏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外地名士有柯九思、倪云林等。本地名士除主人顾阿瑛外,还有袁华和顾坚。顾坚,昆山千灯人,生活于元末明初,为昆山腔创始人。其“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兼作家、戏曲音乐家、歌唱家于一身。顾坚整理、加工了南曲的不少声腔如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将当时昆山的歌谣小曲,升华为一种不用乐器伴奏的清唱与和唱的艺术形式,其声腔又是非常悦耳动听的曲调,逐渐形成为“昆山腔”。
简而言之,“昆山腔”也就是用昆山方言吟唱文人的典雅之词,通常还有笛子等乐器来伴奏,可称清客、清曲,一般为坐唱,并不上台表演。顾阿瑛及其同道雄厚的财力和高雅的性情,加之对艺术的痴迷与执著,是昆曲成长的基础。
登堂入室
真正的戏剧,必须有台上的正式表演。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1531~1541),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借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帮助,总结昆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这时的昆腔也仅仅是清唱。其后,昆山人梁辰鱼等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撰作传奇,习昆腔演唱者日益增多。由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年间它的影响已从吴中扩展到江浙各地。万历末,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并且“声各小变,腔调略同”,形成了众多流派,一跃而居诸腔之首。昆腔传入北京,又迅速取代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弋阳腔。它不仅为士大夫所喜爱,而且也深受群众欢迎,遂逐渐发展成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作为戏曲,唱腔是最重要的因素。就当前而论,黄幡绰所传的昆曲早已失传,顾坚所创的昆曲也已成绝响,今人已难以评点其唱腔的优劣。但透过史料记载的蛛丝马迹,从“善发南曲之奥”(明·魏良辅)、“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明·顾起元)、“听之最足荡人”(明·徐渭),还是能体味出昆曲的艺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明代魏良辅锐意革新,贡献实多。他的具体做法一是“尽洗乖声”,即清除违背音律的“倒字腔”,以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二是“调用水磨”,即把曲调设计得委婉细腻,像“水磨”的效果那样软绵滑润;三是“拍挨冷板”,即制订舒缓的清唱板式,并交给鼓师指挥,使唱腔优美动人。此外,还将昆曲语言改为“中州官话”,因而去除了大范围传播的障碍。他还选定曲笛作为昆曲的主奏乐器,与“水磨腔”珠联璧合。经魏良辅一系列的改良,昆山腔脱离了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式的低迷阶段,成为可登大雅之堂的正声。一时昆曲名望陡增,知音者众,出现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繁荣局面。
盛极而衰
经魏良辅对昆曲的锐意革新,昆曲进入蓬勃兴盛的时期。至清朝中叶,昆曲达到鼎盛,已从坐唱的形式发展到舞台表演,产生了更诱人的艺术魅力。
初期,昆腔班多演出全本传奇,一本有四五十出,须两晚或更多时间才能演完。明代末叶,弋阳诸腔的传奇演出风行南北,以大量新编历史故事戏及生动的情节,热烈的场面吸引广大观众,倚重生、旦格局,讲究曲词典丽的昆山腔传奇难以匹敌。于是明末清初的艺人通过演出实践,对整本名剧紧缩凝炼,删除枝节;同时,又从剧中选其特别精彩的一出或数出,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供独立演出的短剧,这就是“折子戏”的诞生。
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创作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乾隆、嘉庆年间的昆曲活动带来了生动活泼的局面。如《断桥》、《游园》、《惊梦》、《山门》等,都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然而单演折子戏也带来了一些弊病,如造成大量整本传奇的湮没,使剧目锐减;表演凝滞,唱做过分持重,束缚了创新;剧目陈旧,缺乏新鲜气息。加之格律过分谨严,文辞古奥典雅,这就使昆曲逐渐脱离大众,步入萧条。就在此时,各种地方戏曲形式乘虚而入,纷纷吸收昆曲中的精华而有所更张,新的板腔体系逐渐形成,并与昆曲展开生死竞争。
乾隆末年,昆曲在南方虽仍占优势,但在北方却不得不让位给后来兴起的其他声腔剧种。但到同治末,光绪初,以新鲜、通俗见长的徽班与京班相继南下,昆曲不敌对手,处于下风。一度辉煌的昆曲此时在乡间难有市场,在城市难以支撑,昆曲艺人纷纷改行,昆曲团队纷纷解散,已到了奄奄一息、日暮途穷的地步。
枯木逢春
然而,不少昆曲痴迷者仍留恋着经过数百年锤炼的经典艺术,不甘就此任其沉沦。1921年,在昆曲的发祥地苏州成立了“昆曲传习所”,聘请名家教授,招收少年习艺,主学昆曲,兼学文化,打造出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特长的昆曲表演人才,使昆曲摆脱了困境,迎来了转危为安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昆曲得到承传。1955年,浙江昆曲团根据清初朱素臣同名传奇改编的《十五贯》上演。针对传奇本语言深奥晦涩、堆砌典故的弊病,改编者又做了通俗化、性格化的文学加工,使作品的舞台搬演变得平易、简洁、清晰又富于表现力。推出后,经久不衰,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自此,昆曲走向复兴,现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均有成建制的昆曲团。
昆曲的历史源远流长,回首历历往事,千余年正声大雅,数不尽名士风流。一批批仁人志士为保护昆曲而前赴后继、呕心沥血,才使昆曲薪尽火传,绵延不绝,才有今天“鹤立鸡群”超凡脱俗的艺术价值。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这标志着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003年3月文化部命名昆山市为“中国昆曲之乡”,“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将得到永久保护,中华民族戏曲文化魅力也将地久天长。
昆曲艺术 篇7
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进行昆曲艺术教育中的挑战困境论述
(一) 大学生的昆曲艺术审美大众和精英化对抗局势过于深入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 审美文化在空间上呈现多重类别, 表现出大众和精英审美文化的全面冲突迹象。所谓大众审美文化, 就是基层人民休闲、娱乐的专属工具;相比之下, 精英审美文化类活动, 倾向于个中成员心灵陶冶和精神提高结果, 有着此类素养的人毕竟不多。透过某类层面观察界定, 从明清传承到现代的昆曲, 便是精英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戏曲发挥作用的代表性产物, 当中蕴藏着封建统治阶级、明清文人墨客, 以及近现代知识分子的思维要素, 往往透过昆曲不同形式的唱词、腔调、剧本内容和舞台身段表现出来。想要令周边观赏人群更加细致地欣赏并感受到昆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并且能够自觉地延伸到相关社会意识形态评判层面之上, 就必须从思维灵活和素养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入手, 督促相关指导教师, 借助最新技术设备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今后的自主学习中形成较高的文化知识内涵和艺术综合性鉴赏技能。
如今我国正处于信息、消费的繁盛时代, 人们的视听途径多种多样, 同时衍生出对全社会时尚、经济的推动浪潮, 包括时装、流行音乐、旅游观光、汽车驾驶等文化产物, 从根本上整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体系, 至此不同人员审美理念和社会景观也存在较大差异现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人, 长期身处此类复杂化生态文化环境之中, 他们的审美倾向和以上时代文化特征紧密关联, 却不可避免地形成和昆曲艺术审美教育的厌倦对抗局势。
(二) 大学生对于昆曲潜在的艺术元素程式不了解, 学习中产生诸多不适感
中国传统民族艺术, 尤其是昆曲艺术, 对于内部要素衔接程式规范要求极为严格, 如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唱腔、化妆方式, 以及角色的任何动作细节等, 都不容许衍生任何偏差迹象, 可以说, 正是此类程式化凸显的表演风格, 才造就了昆曲艺术的理想美感效果。透过客观层面观察, 昆曲可被划分到形式美艺术行列之中, 其利用各类形式要素加以自由组合, 换取前所未有的美感效应。而人们在进行戏曲欣赏期间, 经常出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模式。尽管说, 部分戏迷对于昆曲的某些剧情、唱段等了若指掌, 但还是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艺术欣赏情境之中, 这可以说和其感知体验到富有程式美感效应的艺术元素, 有着直接性关联。可是大学生长期接触外国最流行的艺术文化, 对于传统昆曲艺术程式几乎是一无所知, 不理解演员一句话为何要唱如此之久, 旋律为何不停旋绕, 走路又为何如此奇怪, 如若教师不能在合理时间内予以解释指导, 至此过后, 大学生群体想要顺利地透过以上表演规范体验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便显得更加困难了。
二、新时期背景下在高校布置拓展昆曲艺术教育传承活动的必要性研究
(一) 大学生内心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整体上还是较为强烈的
自从青春版《牡丹亭》在我国各高校巡回演出之后, 每到谢幕阶段, 周边观赏的大学生都会急着拍手称赞。他们之所以内心如此激动, 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有着对传统民族艺术的一种永恒渴望情感, 几乎完全被中国式的美感元素所全面震撼。单纯结合文化角度审视, 中国古典文化, 尤其是昆曲的艺术元素, 在剧场中会产生极为强烈的震撼作用, 使得原本在大学生内心过于晦暗的民族美学感知态度, 得以重见光明, 民族骄傲感至此全面复苏。实际上昆曲艺术在我国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 加上西方自由文化艺术的不断冲击, 使得处于时代顶端的年轻群体, 习惯了观赏西方的芭蕾舞、交响乐, 以及莎士比亚的戏剧, 同时更存在对自身民族文化坐标归属的质疑情感。而自从昆曲艺术成功步入高校教育机制之中, 有关内部广大学生掩藏已久的一种民族文化记忆, 开始被全面唤醒。
(二) 昆曲剧目内容和现代大学生实际生活、内心状况产生一定的共鸣
结合于丹、易中天经典现代解读引起的国学热研究, 将经典艺术细致地融入到现实生活环境之中, 不单单是进行外部推广宣传, 实质上是进行个体成员最真实的内心情感呼唤。大学生平常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情感, 在其接受昆曲艺术教育和欣赏的环节中, 自然地和特殊人物际遇相互融合, 随之怦然心动, 这便是此类年轻群体在懵懂中一直无法真切了解的元素。如果一类艺术作品, 能够借助其特有的演绎形式, 将情感自然地释放出来, 那么任何人都会因为此类震撼结果而备受感动。如若想尽快令昆曲艺术和现代大学生实际生活、内心思维模式, 产生有机共鸣效果, 那么平常的文化理念渗透教育, 就显得格外重要, 毕竟人性, 不管对于我国古往今来的任何人文环境, 都是比较适用的。
三、在高校顺利落实昆曲艺术教育事务的引导策略内容解析
自从我国实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后, 加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达, 涉及西方各类艺术文化元素, 开始直接对我国传统民族艺术和社会文化体系, 造成深度冲击,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人, 永远走在时尚潮流前沿, 其中对于艺术欣赏和审美的选择结果众多, 途径更是五花八门, 这便为今后我国昆曲艺术的推广和有机传承, 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尽管说现阶段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进展得如火如荼, 高校更设置了戏曲艺术教育交流平台, 但是大学生群体因为其特有的身心特征, 从事任何活动的热情都是极为短暂的。如若后续教育工作处理不够妥当, 即便是昆曲学习的初始阶段赋予学生怎样的美好印象, 最终也会在他们步入社会后被日渐淡忘。在此类现实背景下, 笔者开始针对现代化高校昆曲艺术教育策略, 提出以下改革指导性建议:
(一) 和专业剧团建立并维持长期系统化昆曲艺术教育传承的合作关系
尽管说长期以来, 我国各类高校都相继开展了昆曲专业剧团组织活动, 但还是存在一部分高校, 因为内部社团和相关机构合作意愿不强, 使得相关专业剧团难以成功介入, 最终呈现出昆曲校园推广活动的被动与从事游击战的局面。也就是说, 长此以往, 大学生可能在本科阶段中唯独能够有一两次的昆曲教育普及事务碰触机会, 特殊情况下会一次都没有。由此看来, 专业昆曲剧团和高校之间, 有必要尽快制定出长期且系统化的艺术普及合作计划。
(二) 组织科学的艺术宣传普及活动, 力求贴近大学生生活并引起其情感共鸣
结合笔者以往的调查结果论证, 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存在大部分学生, 对于昆曲艺术感知程度不高, 并且强烈希望教师在布置此类艺术教育宣传事务的过程中, 能够尽量贴合他们的实际生活, 确保今后欣赏相关曲目过后, 能够适当引起自身情感上的共鸣效果。因此, 高校在引进昆剧团并开展相关艺术推广事务期间, 应该主张在维系昆曲独特艺术特性的基础上, 添加更多的现代元素, 避免和大学生实际生活规则过度偏离, 尽量激活其内心的民族艺术荣誉感, 从而真正地, 令昆曲成为现代大学生熟悉、热衷的艺术感知和素质完善工具。
(三) 尽快将昆曲艺术合理地融入到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之中
高等院校内部的昆曲相关课程, 基本上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首先, 便是开设研究生专属的曲学方向研究课程;其次, 则是为全校学生设置的公共选修类课程。相比之下, 后者课程形式普及性程度更高一些。但实际上, 在昆曲公共选修课布置期间, 往往依照指导教师的兴趣和时间加以安排,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 缺少一定的系统、稳定特性, 尤其对于今后昆曲艺术的普及工作来讲, 更是带来诸多限制。因此, 将昆曲快速地融入到高校素质化教育课程体系之中, 之后实施合理、系统化的调试引导方案, 对于昆曲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教育, 绝对是十分有利的。
(四) 透过多重途径强化高校昆曲的艺术教育实践能效
第一, 其必须竭尽全力地引起国家对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重视。就是说, 相关教育机构, 必须快速地将昆曲文化视为我国传统艺术传承的一类核心组成单元, 提升对其的认知水平;同时, 高校还应在响应国家素质化教育方针的基础上, 自觉地进行艺术课程原有形式改造, 将昆曲艺术作为必修课程, 并在日常教育事务中得以系统化覆盖落实。
第二, 高校必须全面关注昆曲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效。将戏曲艺术转变成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课程, 并长期进行单独授课。当然, 为了全面保障昆曲艺术的实际教学质量, 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院校, 可以定期聘请专业戏曲艺术家, 步入课堂之中讲授心得并直接授课。
第三, 教师要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激活学生对于昆曲课程的学习兴致。想要顺利提升昆曲艺术教育实效, 必要途径便是进行学生个体感知兴致提升, 此类工程较为深入复杂。教师有必要自然地将知识学习和戏曲欣赏融合在一起, 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最佳表演作品, 督促学生由浅入深地从中汲取知识养分, 和教师合作顺利地营造出和谐有趣的戏曲学习氛围, 为其今后的戏曲艺术学习应用技能提升, 做足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
第四, 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戏曲艺术涵盖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戏曲艺术教育的目的除了要传承发展中国戏曲文化外, 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欣赏, 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戏曲美的能力。
第五, 校园昆曲艺术表演和交流社团的组织建设。在高校校园内进行昆曲艺术表演和交流社团建设, 一般需要经过相关院系或是机构审核确认, 之后以学生社团形式存在, 结合学校自身状况进行不同活动经费筹措, 大多数情况之下将由学校或是社团收取的会费予以支付。至于校园昆曲艺术交流社团的一切活动形式, 都是由内部参与的学生进行定期组织的, 如学习、欣赏和表演昆曲等方式, 社团同时更肩负着昆曲成功介入高校的策划和组织职责。归结来讲, 此类社团可以说是衔接大学生群体和昆曲艺术表演活动的枢纽, 不管对于专业学习曲学, 或是其余对昆曲艺术保留感知兴趣的学生来讲, 昆曲社团的存在, 都为其今后更好地接触并实践学习昆曲, 提供了较为稳固的支持平台。
需要加以强调的是, 昆曲艺术教育欣赏等活动在高校校园内布置和宣传的第一大困境, 便是相关活动的经费支持。据了解, 一场适当规模的艺术普及和表演项目, 需要动员的剧团人数至少为60 人, 而当中产生的演出、人工、交通等费用, 加在一起也将达到五六千元左右, 不管对于剧团或是高校来讲, 都是一笔较高的费用, 因此在进行昆曲艺术进校园活动布置期间, 专项基金设置显得十分必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昆曲作为我国传统戏剧表现形式, 当中蕴藏着我国几千年来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 将昆曲快速地融入到高校校园之中, 并转化成为一类重要的课程内容, 对于全面推广传承中华传统艺术, 提升大学生群体审美技能、净化高校校园文化交流环境、抵制鄙俗商业文化侵扰等, 都发挥着至高无上的支持功效。而在高校全面有效地实施戏曲艺术教育, 通过戏曲艺术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也是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
摘要:结合相关实践调查结果整理判定, 想要在高校推广宣传戏曲经典文化, 必须同步激活学生灵活的理性、感性思考潜能, 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播放代表性影视资料, 令学生对于戏曲艺术产生全面性认知, 这便是今后戏曲艺术教育的核心使命。因此, 笔者的任务, 主要是透过昆曲角度进行现阶段我国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状况的客观调查验证;同时, 结合一切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热爱并有机传承传统戏曲艺术, 最终为今后我国戏曲经典长远化流传, 提供较为稳固的过渡支撑桥梁。
关键词:戏曲经典,昆曲,高校教育,艺术内涵,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1]曹南山.苏州在校大学生对昆曲接受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0 (03) :77-92.
[2]田韶东.昆曲上声字的字声特征与腔格研究[J].美育学刊, 2011, 15 (03) :78-94.
[3]王平.地方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安庆师范学院黄梅戏艺术教育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5 (04) :103-118.
[4]傅谨.昆曲的文化身份[J].福建艺术, 2011, 12 (03) :144-160.
昆曲艺术 篇8
关键词:青春版《牡丹亭》,昆曲之美,喜剧精神
为什么昆曲在当下面临传承危机的形势下,青春版《牡丹亭》有如此卓越的成就?本文通过原著汤显祖的《牡丹亭》与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比较,从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舞台背景与伴奏艺术四个方面阐释青春版《牡丹亭》受到热烈欢迎的缘由。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 共55出。剧情梗概: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她读《诗经·关雎》而伤春、寻春,在梦中与一书生幽会于花园的牡丹亭畔。丽娘醒后,因相思而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 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下。其父升任淮阳安抚史,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 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 发现是梦中的佳人。丽娘魂游后园,再度与梦梅幽会。 梦梅根据丽娘的嘱咐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二人一齐到了京城临安。梦梅考中状元。丽娘遇见避难的母亲和春香,解除了父亲对梦梅的误会,全剧以大团圆结局。
青春版《牡丹亭》剧情与原著基本吻合,以“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大板块、27出演绎了一段为爱死、为爱生的人间佳话,小小一个舞台,却获得了上亿人的喝彩,探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剧本结构的精心编绎
原著《牡丹亭》共55出,而青春版《牡丹亭》删减改编为27出,分为三个板块。在严谨的剧本结构编排中又以情节灵活为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目的互调搭配
从以上归纳可看出青春版《牡丹亭》较原著汤显祖《牡丹亭》剧目场次做出较大调整的为:
第一板块“梦中情”: 原著第二出《言怀》调至原著第十二出《寻梦》之前并与原著第十三出《诀谒》合并改编为“青春版”第四出《言怀》,原著第十五出《虏谍》 与原著第十四出《写真》互调分别改编为青春版第六出《虏谍》、青春版第七出《写真》。
第二板块“人鬼情”: 原著第二十三出《冥判》与原著第二十二出《旅寄》互调分别改编为青春版中本的第一出《冥判》、青春版中本的第二出《旅寄》,原著第二十四出《拾画》调至原著第二十五出《忆女》之后并与原著第二十六出《玩真》合编为青春版中本的第四出《拾画》,原著第三十八出《淮警》和第十九出《牝贼》 合编调至原著第二十六出《玩真》之后为青春版中本第七出《淮警》,原著第二十九出《旁疑》、第三十出《欢挠》、第三十二出《冥誓》、第三十三出《秘议》紧随其后为青春版中本第八出《冥誓》。
第三板块“人间情”: 原著第四十二出《移镇》调至原著第三十六出《婚走》之后为青春版下本第二出《移镇》,原著第三十九出《如杭》调至原著第四十三出《御淮》之后并与第四十四出《急难》合编为青春版下本的第三出《如杭》。
(二)剧目的删减与合编
青春版《牡丹亭》的三个板块二十七折都是在原著《牡丹亭》基础上的精简与合编而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 出目曲文大量删减并与其它出合编。比如:青春版《牡丹亭》第二出《闺塾》中用旦、贴、丑的几句对白就涵盖了原著第八出《劝农》、第九出《肃苑》:
(贴)小姐,老爷下乡劝农,已有几日了,明日我们同去游玩可好。
(旦)且回衙去。
(丑)晓得。小姐来看花,花径要扫洒。
2. 经典场次的完整保留。比如:青春版上本第二出《闺塾》几乎涵盖了原著《闺塾》中全部剧情。相对其它场次完整保留,只删减了春香拿笔墨纸砚挑逗陈最良一节:
春香文房四宝来模字……(贴)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 青春版上本《惊梦》,中本《拾画》、《魂游》、《幽媾》,下本《硬拷》、《圆驾》这些场次的完整保留
3.次要剧目场次的消失;比如:原著第十一出《慈戒》、 第二十一出《谒遇》、第三十一出《缮备》第三十七出《骇变》、第四十一出《耽试》
无论是出目的互调搭配还是剧目的删减与合编,根据以上比较可知青春版《牡丹亭》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适应现代审美心理,融合现代青春气息,使“青春版” 剧本集昆曲艺术精华,结构紧凑,符合人物生活逻辑,情节线索分明,戏剧矛盾冲突集中,生旦并重相互呼应, 青春爱情主题凸显,文武戏场、冷热场交叉协调,充满戏剧张力,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与剧本的完美改编不无关系。
二、人物形象的凄丽动人
(一)人物角色的选择培养
总策划白先勇先生对于昆曲艺术的痴迷,尤其是对汤显祖的传世之作《牡丹亭》的刻骨铭心,剧中杜丽娘柳梦梅男女主人公形象更是其心中美的化身,因此对于青春版《牡丹亭》中男女主角的选择白先勇先生有其独到的理解:
因为这个戏本身就是唯美的,杜丽娘是美人,余玖林是俊男,一定是俊男,……所以我想这是要选两个,一对金童玉女。找不到合适的,那做出来的话,可能失败的机会会很大,可能失败的机会很大。
——白先勇谈青春版牡丹亭央视面对面
2007年05月21日12:12
对于这对金童玉女的后期培养,白先勇先生更是亲力亲为,在白先勇的促成下,两人分别成了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和张继青的徒弟。白先勇为他们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白先勇先生说:
因为我觉得昆曲这种艺术一定是口传心授,手把手教出来的,一对一这样教的,我坚持他们要恢复古礼, 磕头、拜师,果然,这几个年轻演员磕头拜师以后,两位老师倾囊相授,现在当做他们自己的衣钵弟子了,所以他们每次演出,两个老师傅都在把场的,有一点点不对就去告诉他们了,就得改了,所以很那个的。徒弟在演, 老师在台下还要着急。
——白先勇谈青春版牡丹亭央视面对面
2007年05月21日12:12
因此,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与白先勇先生对角色的严格要求有很大关系,美女俊男演绎百年爱情神话,充分体现了白先勇先生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对美的阐释与理解:“年轻人看了浪漫,中年人看了回忆,老年人看了追忆遥远的青春”多么经典而又精准的解释。
(二)细微之处显柔情,吟词唱诗话情意,表演技巧出神韵
青春版《牡丹亭》主要人物角色杜丽娘、柳梦梅的表演出神入化,锦上添花。流丽悠远、婉转缠绵的行腔, 生旦主角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对声音的控制,情感的渗透, 节奏速度顿挫疾行,字斟句酌、字字珠玑、流丽悠远、 婉转缠绵,彰显昆曲艺术独特魅力。 杜丽娘的低眉信手, 莲步轻移,眼光流转,舞姿曼妙,袖手一挥便勾人心魂, 《惊梦》一出与柳梦梅相遇,对于梦中人的爱慕之情, 既要表现出来,又要把握分寸。此时的杜丽娘是含羞的, 杜丽娘在身段的幅度上有所控制,在陌生男子的面前, 要保持住少女矜持的一面,过大的身段幅度及腰部的晃动会减弱羞涩之感。对柳的情丝是通过眼睛来表露出来的,在表演的过程中,时不时会与柳梦梅对视,当眼神碰在一起的瞬间,杜丽娘会快速地将其收回,转过头去轻轻微笑,笑意中透出的是娇羞与爱慕。在【山桃红】 二人舞蹈时,抖水袖、转身、脚步等都表现的平稳、自然、 流畅,既体现了人物内心,又注重了表演中的平衡美。
柳梦梅顾盼生姿,转身回暮便显风情万种,儒雅风流。当柳梦梅赶考路遇风雨,饥渴难耐,疾病缠身,梅华观中调理之际,春怀郁闷,游赏花园,偶得一画,画中美人乃昔日梦中情人,于是喜不自禁,在《拾画》一折的表演中,柳梦梅手捧画卷,展开一看,抬眼的瞬间深吸一口气,发现是尊观音佛像,边卷边吟词念诵,此时他还未发现画中人即梦中人,当他回到书馆,小心翼翼地挂起来,再次把玩,细细打量着画中的美人,眼神以画为中心,渐渐发现画中人好生面熟,回忆起杜丽娘在梦中与他所说的话,三番五次地猜测后,发现画中人即是梦中人,是他一直找寻的梦中情人,越发的欢喜, 爱慕了,在这过程中,眼神、手法、身段、舞蹈的巧妙结合,表现柳梦梅从拾画到发现画中人为梦中人时难以平复的心情,通过表演可以看出,此时在柳梦梅的眼中, 画中的杜丽娘是活生生的人,并且是会和他交流对话的, 因而才痴痴地发问,当独自在房中与画中人对话,发现无论自己站在哪一边,杜丽娘都在看他,兴奋地心情丝毫不加掩饰,直接地表露出来。走到上场门台口和下场门台口后,回头看向画像,发现杜丽娘仍在看他后,立刻开怀大笑,在下场的处理中,柳梦梅手提画像,想要小娘子先行,随后微微俯下上身,在念白“小娘子是客, 自然小娘子先请,小生随后同行。”之后俯身倾听、交流,然后在反复说两次“同行、同行”“请哪,请请请哪, 哈哈哈!”这种动作的重复,表现出柳梦梅对画中人的重视,痴情。
儿女情长的恋恋缠绵,欢欣愉悦,生离死别时的痛苦不舍,凄惨悲伤,一低眉、一挥手、一挥袖、一移步, 相得益彰,执手相看的眷恋不舍,荡舟湖上的闲情逸致, 爱恨交织的无奈心酸,被俞玖林与沈丰英演绎的淋漓尽致。
三、舞台美术的唯美迷幻
(一)文化的传承
“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是人物造型与景物造型的统称,其中又以人物造型为主,这就形成了可舞性、装饰性和程式性的艺术特点。景物造型一直保持着比较简化的局面。” 如:杜宝出场时,舞台背景吊挂“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四句诗作为背景;《闺塾》一折中,绘画作品梅、兰、竹、松依次出现作为背景;《言怀》一折中, 柳梦梅置身于书法中;《圆驾》一出。皇帝身后以龙为主体的背景。不同场景的背景设置与场上主体所表达的思想意趣、主人公的内心表现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象征隐喻与意蕴的表现技巧,使书画作品在丰富舞台空间的同时,舞台的艺术表现力与昆曲的文化内蕴也得到体现,为传统文化保留了古典之美,在满足观众视听愉悦之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品味和鉴赏的艺术对象。
(二)色彩的搭配
白先勇在《昆曲·序》中说:“青春版,则是要用精美、 漂亮、青春来表现《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青春爱情,以吸引年轻观众。”色彩的搭配不仅体现出对唯美艺术的追求,空间感、层次感的加强,而且通过色彩艺术能把编者所要表达的人物心理、作(下接第36页)品的主题思想很好地呈现出来。
在青春版《牡丹亭》中,色彩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 主要体现在服装及道具中,成为人物心理的代言者,不同的颜色往往体现出不同的含义。“黄、赤(红)、白、 黑、青(蓝)等五色成为‘正色’,‘正色’代表尊贵。 而由两种以上正色相互调和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代表等级较低。”就拿杜丽娘来说,随着故事情节的演绎, 杜丽娘服饰的颜色由鹅黄色、蓝色、紫色、青色、纯白色、 粉色、深红色逐渐变化,而柳梦梅服饰的颜色由白色、 青色、淡绿色、鹅黄、红色逐渐变化,杜柳服饰颜色相互映衬,暗含彼此二人性格的不同、遭遇的不同、情感的变化等,虚实结合,相得益彰,推动情感节奏的变化。 其他人物角色的服饰颜色也随着性格的不同、剧情的需要不断变化,如:《闺塾》中,杜丽娘和春香,杜丽娘委婉,周身显蓝色;春香俏皮,着大红色外衣;而《惊梦》 一折,杜丽娘和春香分别以鹅黄、翠绿上台。
“青春版”牡丹亭舞台空间以冷色调为主,即浅与淡为主,与人物服饰、舞台背景相映成趣,或对立、或呼应, 在这种对立与统一中传递着男女主人公微妙的情感变化, 体现着作者对这部伟大作品所渗透的人文关怀的阐释: 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
四、伴奏艺术
昆曲的伴奏乐曲,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 琵琶等,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情感与性格。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调、不同的韵律、不同的景场,笙的明朗、 箫的忧愁、唢呐的清亮、三弦的悠扬、琵琶的柔肠,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之美离不开各式乐器的协作、配合, 浸染着万千少男少女纯粹的心灵,传递着主人公心绪情感的表达。
昆曲艺术 篇9
第一类是描写苏州花木、盆栽、园林的散文;
第二类是描写传统节日中苏州地域的特定风俗的散文;
第三类是歌颂时代中苏州地域明朗向上的散文。
因此, 下面讨论昆曲艺术对周瘦鹃创作的影响, 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 从显在影响来看, 周瘦鹃作品直接描写与昆曲艺术相关的文字主要集中在他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小品中, 对于这部分作品, 昆曲艺术对其滋养主要体现在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地域文化的描写上;第二, 周瘦鹃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都体现其独特的文学风格, 无论是艺术技巧, 还是语言表现, 都与昆曲的精髓密切相关。
一、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的真实抒写
周瘦鹃的散文小品主要集中在《紫兰忆语》中。这些文字看似淡然平静, 实则隐藏着他早期的生命体验和内心的矛盾压抑。《紫兰忆语》中的文字问世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也就是周先生的晚年。周瘦鹃并没有延续其以往的写作风格, 而是一刀斩断往昔哀情脉络的写作路线, 实现了文体的华丽蜕变。这一点, 《家书二通》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两封家书都以瑛儿入笔, 而瑛儿又是谁?众所周知, 周瘦鹃在中学毕业后, 认识了年轻貌美的务本女校的学生周吟萍, 两人常常书信往来, 不久便发展成恋人关系。但由于周吟萍的父母早已将女儿许配给了一位富家子弟, 二周的好事终成遗憾。“瑛”与“吟”谐音, 由此可见, 在这以昆曲为主题的给瑛儿的家书中, 实则表现的是对周吟萍无限的怀念与思恋。第一封家书讲到:
一连半个多月, 夜夜如此, 这是我生命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纪录。但你可不要吃惊, 当作爸爸出了什么意外的事, 其实是忙着看戏罢了, 你想我夜夜看戏, 连看半个多月, 不是够忙了吗?
作为老一辈艺术家, 却用大量的笔墨讲自己忙着看戏, 难道他真的无所事事, 只好靠看戏来打发时间么?周瘦鹃曾多次谈到当年家书中的“戏”, 无论是湘昆剧、还是京昆剧, 都令他难以割舍, 足见其吴地昆曲情结之浓厚。
二、昆曲艺术的文学性记载
在周先生笔下, 昆曲特有的韵味是“慢”, 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的“险”“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透过先生的墨迹我们可以聆听昆曲艺术额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吴侬软语。至醇至烈的昆曲如周先生在其作品中所写:
湘昆的“醉打山门”“武松杀嫂”“议剑献剑”“出猎诉猎”等折子戏, 都是粗线条的表演, 技巧非常熟练, 举手投足, 俱见功夫, 把武松、鲁智深、王允、董卓、吕布、咬脐郎全都演活了。苏昆剧团表演了“浣纱记”“永团圆”“钗钏记”中的几个折子戏, 都是属于细线条的类型, 全由“继字辈”“承字辈”青年艺人登场, 倒也五雀六燕, 铢两悉称。
如果说周先生的文字仅仅是对昆曲的客观描写, 无法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那么读他的文字我们只会理解为昆曲也不过是一种“唱”“念”“做”“打”的艺术样式;如果说周先生的文字全部是对昆曲客观写实的记叙, 那么昆曲艺术的魅力又在何处?周先生的老友烟桥曾经对昆曲这么评价, “百花齐放看今朝, 名树新枝分外娇”, “此日曲高非寡和, 阳春白雪满苏州”, 足见老一辈艺术家对昆曲的赞美, 而我们的周先生是这么写诗歌颂昆曲的:
“平生顾曲爱苏昆, 玉振金声殢梦魂, 难得群英来会齐, 长留余韵在吴门。百花齐放竞翻新, 旧曲霓裳亦可珍, 但愿师传传久远, 继承世世况长春。”
末两句中, 把“传”“继”“世”“承”, 老艺人和青年艺人, 全都嵌进去了。足见周瘦鹃对昆曲的喜爱程度。
三、昆曲艺术精髓的移注与渗透
无论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千钧一发》《娶后》, 还是《酒徒之妻》等等, 这些作品的传情达意都可以用“哀情”“婉转”“缠绵”来形容。尤其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宗雄与妻子或操琴, 或唱歌, 或猜灯谜, 或弄叶子, 寓野外一精舍中, 上下仅二三间, 生活简单并不富裕, 却依然郎鼓批亚那, 妾唱定情歌, 如神仙美眷一般。”
这是宗雄与妻子纫芳婚后的生活场景, 周先生在场景的描写中可谓独具匠心, 温婉的笔触将二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处的婚姻爱情故事由传统的一见钟情, 延伸到客观现实生活中, 转而对人本身自我情感的外在流露, 这种抒情方式不与昆曲的外放有异曲同工之处么?
往大处讲, 正是因为对情感的强调, 人的意识在为情感的抗争中而觉醒;在追求情感的同时, 发现了人性的健康与否对于情感乃至生活的重要性。就这些文字本身而言, 周瘦鹃依然采用短句为文, 诸如“郎鼓批亚那, 妾唱定情歌”, 虽不是什么名篇佳句, 却也读来朗朗上口。而在之后的小说, 如《酒徒之妻》:
“两口儿住在静安寺路一所西式精舍里头, 过吾门花好月圆的光阴。郎君办公回来, 总同吾立在窗前阳台上, 并肩笑语。惹得楼下行人, 抬头望着吾们夫妇, 一个个羡艳不至。直等到黄昏月上, 屋子里电灯如雪, 方才携手而入。”
他更多处使用“精舍”“花好月圆”“郎君”“黄昏月”, 包括后文的 “星眸”“玉容”等等, 都是精致优雅的古典诗词用语, 虽然这些都是中古汉语词汇, 但却并不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障碍, 反而陶冶情操, 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
四、结语
纵观周瘦鹃的文学创作, 无论是昆曲艺术对他有着怎样的滋养与陶冶, 有一点很明确, 那就是昆曲艺术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内涵。
当然, 由于受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 周瘦鹃笔下的文字始终难以走出“细”“软”“雅”的江南水乡特色圈, 导致行文中缺少一股阳刚之气。可以说, 这不仅仅是周瘦鹃个人创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足, 大多数现当代苏州作家都有此倾向。不过, 正是因为有了昆曲艺术的滋润, 才使得江南作家的文学作品更有“水”一般的灵气。
摘要:昆曲艺术对现当代吴地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不言而喻的滋养作用, 无论是显在影响还是潜在影响, 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作家。本文主要以苏州现当代作家周瘦鹃作为例, 考察昆曲艺术对周瘦鹃文学创作的渗透作用。
昆曲艺术 篇10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自2004年在台北首演以来, 已在两岸四地多所著名的大学巡演近七十场, 观众达十多万人, 不仅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 也培养了很多忠实的年轻昆曲观众。我就是05年在北大与昆曲《牡丹亭》初次结缘的, 三年后, 昆曲《牡丹亭》又一次以皇家粮仓厅堂版形式再次登场, 我也非常荣幸地亲临现场观看, 这一次让我更加陷入了《牡丹亭》的温香暖玉中, 虽然曲终人散, 舞歇歌沉, 可我仿佛还在戏里, 像中了毒似的爱它。戏剧家汤显祖的那种“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的说法既是对至情境界的一个高度概括, 又是历代观众对《牡丹亭》的一种永恒情愫。以下我想就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和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在不同之处作些比较。
昆曲《牡丹亭》之所以在这个速食文化的时代赢得如此惊人的追捧, 归功于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成功改编和他在两岸三地享尽盛誉的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先生将青春版《牡丹亭》的市场首先定位在高校, 他认为《牡丹亭》虽是传统戏曲, 却并不意味着必然曲高和寡。大学校园充满青春活力, 大学生又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有捕捉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只有让大学生看到原汁原味的昆曲, 才能了解艺术的精粹所在。年轻人看了, 喜欢上了, 才可能和自己一样, 自愿成为“昆曲”义工, 步入社会后成为文化的建设者才能有心传承这种艺术。白先勇这种新思路, 打开了昆曲二次复苏的新局面, 激发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大众吸引力。青春版《牡丹亭》结合古典气质与青春气息, 将经典昆曲与文学名著高度提纯, 同时与年轻观众的审美需要求相融合, 成功地普及推广了传统文化艺术。北京晨报有一篇报道说:“《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群体年龄下降了30岁。”打破了“青年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惯例。而厅堂版《牡丹亭》则是件“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结合”的精美作品, 是名副其实的“雅集”, 亮点和新意是把粮仓版定位于“文化复归”, 就是为了展现古老独特的昆曲家班的演出形式。演出区上铺上红地毯, 观众与演员近距离接触, 演员的一颦一笑, 一言一行每个细节, 观众尽收眼底。演员和乐师都完全靠自身功底, 现场表演, 没有扩音设备, 观众抬头可见瞬间飞至眼前身畔的惊艳之美, 让人如醉如痴, 乐队分坐在演出区的两侧, 乐师的现场演奏如行云流水般划过心灵。厅堂版《牡丹亭》的演出形式打破了横亘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第四面墙”, 观众由此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暗香迫近眉睫”的古典艺术之美。两版《牡丹亭》中, 美学上都追求写意, 青春版《牡丹亭》将杜丽娘为情死、为爱生的传奇情节掩映在众花神飘逸的舞蹈中, 属于古典的艺术手法;厅堂版《牡丹亭》则在观众席后方造出一座雕饰繁复的木质牡丹亭, 以身披白色斗篷的杜丽娘袅袅奔向牡丹亭隐喻佳人已逝, 又以身披红色斗篷的杜丽娘从牡丹亭中姗姗而来表现其复生, 颇具新古典的意味, 这些迥然有别的艺术处理带给观众多元化的观赏效果。两版《牡丹亭》的舞台美术都可谓颇具匠心, 青春版《牡丹亭》精致纤巧的屏风、曼妙悬垂的书法条幅……处处以简驭繁;而厅堂版的《牡丹亭》则简到极致, 整出戏的全部舞美仅靠四扇绘有松竹梅兰的金色屏风。两个版本中的戏曲服饰不约而同都选择了苏州绣娘进行手工缝制, 精美绝伦。但在《惊梦》这折戏中, 杜丽娘的服饰色彩、风格明显不同, 青春版中的杜丽娘着一袭白底彩蝶帔, 追求的是浪漫、唯美的风格;厅堂版的杜丽娘身着亚光色泽的素白褶子, 追求的是古典、纯美的风格。在剧本的整理上, 编者立足于汤显祖原著的基点上是整理而不是改编。青春版《牡丹亭》把原有的55折精选出27折, 分上中下三本各9折, 各折的曲白完全继承了原词, 只删不改。三本的主题定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 以“情”字作为主线, 其中传统折子戏的精品如《闺塾》、《惊梦》、《寻梦》、《写真》、《冥判》、《拾画》等, 均依原样保留。所以说是原版昆曲《牡丹亭》的精华版。厅堂版《牡丹亭》演出的时间限制, 对编剧来说是一个挑战, 对原著的改动是一个难以割舍又不得不做的过程, 它避开了折子戏与全本连台戏的弊端, 保留了原作的故事结构, 主旨精髓, 曲词格调、文学精神和精彩段落, 顾全了故事和情绪的完整性、合理性, 突出人物个性, 删除过场, 精简了松散的重复, 将剧本凝练为极具舞台表现力和戏剧张力的最佳版本。梅兰芳、程硕秋、俞振飞、汪世瑜、张继青等梨园名家都曾演过昆曲《牡丹亭》, 我也曾经从影像资料上领略到了大师风采, 看了这两个版本的昆曲《牡丹亭》, 尽管剧中的主要演员一个比一个年轻, 但发现在昆曲“巾生魁首”汪世瑜和“旦角祭酒”张继青的悉心指导打磨下, 使我们欣赏到了正宗、正派的原汁原味的年轻昆曲。尽管他们尚不具备前辈大师炉火纯青的表演功力, 但他们饱含深情的吟唱、优雅身段的舞姿, 同样使我们沉醉其中。昆曲从明清空前繁荣时期的800余出折子戏到现在仅存近200处折子戏, 昆曲传统剧目在以“日取其半”速度丢失, 所以抢救传统剧目就要保护好演员, 因为昆曲艺术存活在演员身上, 靠演员一代代口传心授, 也就是说演员是文化遗产的载体, 保护演员就是保护昆剧。日本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不少歌舞伎演员被指定为“人间国宝”, 待遇十分优厚, 这一政策对保护歌舞伎古典艺术起到积极作用。所以说营造保护昆剧良好的政策环境, 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 青春版《牡丹亭》寻回百戏祖久违的清雅典丽气质令人惊喜;而厅堂版《牡丹亭》零距离散发昆曲艺术之古典暗香则令人惊艳, 两者不仅唤醒了古老昆曲艺术的复兴, 更唤醒了人们对于心灵的重新体悟。被称为“隔世之音”的昆曲, 在白先勇、林兆华这些倾心、倾力的实践者的灌溉下, 焕发出新的青春生命。我相信昆曲《牡丹亭》是永恒的。未来, 昆曲的“赏心乐事”, 不知又将在谁家院中吟唱出“无边春色”?还是让我用汤显祖的诗句作答吧:“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参考文献
[1].白先勇《我的昆曲之旅》
[2].张淑香, 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青春版的诠释与整编[M]∥姹紫嫣红牡丹亭
昆曲变形记 篇11
苏州人并不十分热衷夜生活。年轻人的玩乐是有的,但不同于北京人的Live House玩法,更喜欢对已经熟悉的朋友说:乃(你)来窝(家)里白相(玩)。
卢中强要通过一场演出来改变这座城市的夜生活。9月4日,新乐府在苏州大剧院首演。晚上九点半刚到,正是演出第二个环节散乐集。剧院的人曾告诉卢中强,苏州是一座没有夜生活的城市,大部分剧场演出的结束时间都在夜晚九点半之前,以便人们能够赶上地铁。卢中强一直站在调音台旁边,这里能清楚看见观众的一举一动。他发现,直到演出结束前,全场只有不到十位观众提早离场。“不好意思,我们这儿有老人,得赶地铁。”三位年轻的母亲则带着孩子在结束后找到他,想要新乐府昆曲部分的演员帮忙签个名。观众们礼貌地同他握手告别。
“我特别感动。”卢中强显然是满意的。
昆曲近年来方兴未艾,其中尤以《牡丹亭》最为大众熟知。今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在淮安演出昆曲摘锦版《牡丹亭》,精致的唱腔与唯美的舞台化妆,赢得市场认可。
业内的人知道他,更多的是因为“民谣在路上”这个标签。卢中强把它做成了一个民谣音乐的全国巡演品牌:五年来上百场演出带来千万级的收入,以及一批此前寂寂无名的民谣歌手顺势走红。民谣经纪人、乐童音乐VP郭小寒也说,“‘民谣在路上’肯定是一件在独立音乐历史上值得记录的事情。”
卢中强一直带队巡演,“民谣在路上”,他也住遍了大大小小的酒店。酒店条件参差不齐,唯一的共性是至少有台电视机。他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看起了央视十一套的戏曲频道,看着名家们的演出,那一刻他想的是,太好听了!
多年前父母曾给他种下的戏曲种子,顷刻开始萌芽。卢的父母都是戏曲演员,自两岁开始,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经常趴在化妆台前睡着—而父母还在台上演出。好心的叔叔阿姨抱他回家,而回到家情况也差不多,他家左边是黄梅戏的排练场,右边是徽剧和京剧的排练场。到了差不多三岁,父亲就开始教他拉二胡,五岁的时候他就经常一大早起来帮院里的叔叔阿姨练琴、开嗓子。
跟其他从小光顾着撒丫子玩的人比,卢中强觉得自己童年实在谈不上好玩,这导致他成年之后选择了西洋乐作为主修,“就是慢慢地回避戏曲吧。”
但人到中年,总会迎来一些变化。卢中强四十岁,经历了“民谣在路上”的成功,他想正儿八经地再触摸一下戏曲,“这是刻在我血液里的东西。”
拿戏曲做什么呢?自己是学现代乐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跨界。揉捏两种文化,卢中强考虑了五年,终于在两年前注册了一个叫“新乐府”的品牌。一千二百年前,白居易用《新乐府序》拉开了他的诗歌变革,当下,卢中强觉得自己在干的事儿也有些迭代的意味,取此名合乎情理。
昆曲,中国最古老的剧种,始于元末,衰落于民国初年,这令作家白先勇一直感到遗憾。白先勇眼里的昆曲,是“中国最精美、最雅致的戏剧艺术”,他写过一出《游园惊梦》,最后还做起制作人,改编青春版的《牡丹亭》。
卢中强反复地看了这部《牡丹亭》的录像,他见外国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心里认定:昆曲一定有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魅力。于是,在新乐府这个集合了各种跨界音乐的体系里,昆曲成了他的“头牌”。卢中强想要找到一种更现代化的表述方式,哪怕只是片段化的、块状的,只要能够让昆曲进行更普遍的流传,一切都更有意义。他找来制作人陈伟伦,陈找到十个青年乐手,用了十天时间创作,加入古筝、打击乐、贝斯、鼓手等西方元素,碰撞出第一首6分钟的DEMO。
“当我听到的瞬间,就感觉这个事儿我找到了。”在卢中强看来,一种对时代新的吟唱方式已经被自己发现了。
但随着的改编的深入,问题逐渐凸显。最开始,陈伟伦打算规整昆曲的旋律线条,并改变它的节奏,使之听起来具有现代人习惯的工整感。但持续几个月的艰难工作之后,改编仍然停留在无解状态。陈伟伦制作经验丰富,曾为左小祖咒制作《美国》《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大事》等专辑,并担任过国内各大音乐节目总监,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是徒劳一场。几个月之后,他忽然想明白了,“你不能改变它,只能尊重和继承它。”
唱了十多年昆曲的施夏明,师从冷峻大师石小梅,曾被田沁鑫导演钦点去排《1699桃花扇》。陈伟伦在他的唱曲中加入现代电子乐,施夏明觉得着实大胆有趣。
为了搞明白昆曲,陈伟伦坐在昆曲团旁边一直观察,看昆曲演员们是怎么和乐团一一配合。三个月过去了,他终于找到了连通中西两种音乐的桥梁:笛师。在现代人的眼中,演唱是一件单独完成的事情,伴奏无非锦上添花。但在昆曲团,乐队的指挥正是伴奏的笛师,笛起声起,笛落声息,“这也是我们现在很难理解到的,我们认为唱就是唱。”在陈伟伦最早的架构里,只有他找来的乐手和昆曲演员,缺失了笛师这座桥梁,以至于一遇上西方乐器,昆曲声形走样。在与笛师沟通之后,一切水到渠成。
尽管新乐府已经足够大胆,但卢中强还是挑选了更为传统的一种方式来贴近观众。在苏州的那场演出,他们请来了当红小生施夏明唱《牡丹亭·游园》,后者是江苏省昆剧院嫡传的第四代弟子,根正苗红。但在《皂罗袍》与《好姐姐》两个唱段之间,陈伟伦直接插入了一段现代电子乐—混搭没关系,他更在意的是西方乐器能不能烘托出昆曲的意境,“杜丽娘推开花园的门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些意境我们完全可以用西洋乐来表达。”
电子乐一出,台下有人听得入迷,有人大骂“玷污了昆曲”。苏州是明清两朝的昆曲中心。在这里来上演这样一出新昆曲,着实大胆。
但施夏明只觉得有趣。唱了十六年昆曲,师从冷峻大师石小梅,曾被田沁鑫导演钦点去排《1699桃花扇》,他对昆曲之道感悟颇深。但学了十年的《韵学骊珠》,难免想尝试一些新花样,这是他加入新乐府的初衷。施夏明上了台,听见笛师在吹,便稳稳地开了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揾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他的前辈,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则坐在台下欣赏着小辈的表演,这一位也是江苏省非遗传继承人和国家一级演员。
那天晚上,李鸿良也觉得自己特别嗨。
除了将昆曲“改头换面”,新乐府还裹挟了苏州评弹这位小家碧玉。高博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和陈伟伦带来的乐手合作时几乎牛头不对马嘴。大家最初的设想很美,既然评弹是一种曲艺,就没必要故设框架。但新乐府的乐手大多来自北方,接受西方音乐训练,最开始连苏州话都听不明白,随意来的结果就是谁都找不到谁了。
“评弹是自弹自唱,没有一个标准的曲子,在我的想法内,我可以自由行走、自由吟唱。”高博文身任上海评弹团副团长,曾获中国曲艺节节目金奖,标准的传统艺术家。但新乐府的现代乐手们让他有点放不开手脚。高博文得注意着自己的词儿,收着声随时往曲子上靠,乐手们则力图使声乐尽量合一。乐手们虽然不如他熟悉传统文化,但大多来自名家:钢琴演奏是韩韵,师从法国著名钢琴家Yaron Herman;负责键盘、风琴是周侠,出生梨园世家,曾与谭盾合作;贝司手是黄勇,后者曾创立了北京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
几次磨合之后,撞出火花。
弹词开篇的《莺莺操琴》,他们改成了爵士评弹,在三弦和琵琶的基础上,带来了鸟声、水声、车声、喧哗声、打桩声,听起来像在城市里开了一扇通往异界桃花源的木门。这也是新乐府中广受好评的一首曲目。在虾米音乐上,《莺莺操琴》被年轻的乐迷们交口称赞。它成了“好听到爆肝的中式lounge”,有人说,听了这首像看见了江南的阳光和影子。现代的节奏敲响了西厢的大门,人们在律动中仿佛看见小红娘她手忙脚乱:瑶琴上了囊,炉内熄了香,香几要摆侧旁,闭上了绿纱窗,要跟随小姐转闺房。
但这符合卢中强的期许。在他的设计里,新乐府从来就不是做给传统的那一派人听的,新乐府是他眼里的未来符号,年轻人是解构这些符号的语码。”的确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连朋友郭小寒也说,“做的跨界和现在很贴近,但我个人审美不是很认同。
如果没有看过新乐府的现场,的确容易对这个跨界产物感到面目模糊。它听起来像诗歌,又像音乐,边界粗糙。但只要介入了它的舞台,哪怕只是在台下待五分钟,你就会明白它其实拥有再简单不过的内核:一种典雅娴静式的Arena Rock(舞台摇滚):精致的剧场、幽静的灯光、身段风流的演员以及改编过后的曲风,一切享用起来都那么可口。
跨界音乐家、大提琴家宋昭应卢中强之邀,在新乐府里演出“散乐集”的篇章。可能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听起来特别纯粹现代的部分,观众一致好评。但宋昭的古韵只是用得比较隐晦。他用吉他和大提琴模仿出了琵琶的效果,佐以某种弹片,刻意制造出唐代那种松软嘈杂的音律。作为一个常年在国外演出的艺术家,宋昭对新乐府的审视具有旁观者的冷静。
(上图)上海评弹团副团长高博文,也参与到这次“新乐府”的大胆尝试中,与现代乐手们—起合作。(下图)在《红搂梦》原著里,元春省亲点的四出戏全部来自当年流行的昆曲,这足见昆曲鼎盛一时。
“新乐府产出的是内容,现在平台多了之后,我们缺的就是内容。”他没像其他人那样纠结于新乐府和昆曲、评弹之间的撕裂和融合,而是谈起了平台。当下,选秀节目和音乐节成为音乐界的左膀右臂,但宋昭认为音乐节们千篇一律,“全国的摇滚音乐节,都缺乏内容。你能在媒体上看到一样的节目单。另类艺人都被大篷车运着走来走去。”
他在美国见到的年轻人,有现场绝不会看电视,但中国的大部分年轻人如今正在电视屏幕上完成这一过程。十年前,女子十二乐坊带着大阵仗出国,国外的观众觉得中国民乐挺不错,但宋昭看来那还是流行音乐,“就是二胡琵琶站起来摇摆呗,跟艺术一点儿不沾边。”目前宋昭的主旨明确,不做单纯的曲目嫁接,而是用西方乐器演奏出东方的经典。在接下来的南京森林音乐节上,宋昭构思了“昆曲遇上巴赫”的主题,他打算用两手曲目就搞定自己的主题,一首是哥德堡变奏曲,跟昆曲没关系,但是跟当下中国人如何理解巴赫有关系。另一首则是《懒画眉》,宋昭打算将昆曲最复杂迷人的地方和巴赫的迷宫乐章连通起来,“昆曲说了一百句话,其实就是我喜欢你,这跟巴赫写艺术的赋格有同工之妙。”
做了如上种种,卢中强并不设想新乐府的受众会是谁,他觉得这种含有商业性的预设无法让自己心无旁骛。在苏州的演出是新乐府的第四场,票卖出三分之一,因为留了一大半的位置给前来赏玩的行业朋友。他认为,与其在红海里翻滚,不如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昆曲艺术 篇12
一、《白纻舞》概述
白纻舞因舞者舞蹈时身穿白纻制成的舞衣而得名, 舞时长袖飘然, 形如白鹄展翅, 属古代吴地代表性舞蹈。该舞蹈始于三国时期, 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 自唐朝中期起因被困于宫廷, 脱离其生长环境而逐渐衰落。然而《白纻舞》的消逝并没有使其消亡, 其他艺术门类对《白纻舞》精髓的吸收以及诗歌中《白纻舞》的大量描写使其存延了下来。
二、昆曲概述
昆曲, 属戏曲艺术, 雏形为昆山腔, 因唱腔源于江苏昆山地区而得名。经过魏良辅等人在唱腔上的改良和加工, 逐渐传播到浙江江苏等地。直至昆剧《浣纱记》的上演, 标志着昆曲的正式成熟。并一跃成为当时全国四大唱腔之首, 发展成为全国剧种, 被后人誉为百戏之母。昆曲, 其中的舞姿身段与吴地乐舞风格极为相似, 水袖的运用也难免受到当时极为盛行的《白纻舞》的影响。并且我国著名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先生有心地将属江南俗舞之列的《白纻舞》融入昆曲身段表演之中。这一融合过程以及《白纻舞》对昆曲乃至戏曲艺术的影响在鄙人另一篇文章《透析中国戏曲艺术与<白纻舞>的渊源》中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此《白纻舞》中水袖便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白纻舞》中水袖于昆曲中的运用
由北方昆剧院上演的昆曲《活捉三郎》, 其中对水袖的运用较为丰富, 是昆曲中水袖技巧展示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昆曲《活捉三郎》中, 我们能找到诸多对《白纻舞》中水袖运用的影子, 甚至是原形。
扬袖, 弧线扬袖:提肘带腕, 手背由里向外扬起, 袖体形成弧线状。在《白纻舞》中, 扬袖的动作有所记载。如《晋白纻舞歌诗》其三中就有“罗袿徐转红袖扬”的描写, 说的就是扬袖。而在《活捉三郎》中, 音乐渐起, 灯光由暗转明, 演员分别用了右手和左手的两次扬袖动作来作为舞蹈与唱词中的衔接。直线扬袖:由手背带指尖将水袖直线抛出。《活捉三郎》中:“听碧落箫声隐色丝”时, 演员脚下踏步蹲, 双手向前直线扬袖。
转袖:在《活捉三郎》中, 唱词“玉镜鸾孤月影”音落时, 演员右手转袖, 回眸的动作在《白纻舞》中就有原形。如唐杨衡在《白纻辞》中写到:“芳姿艳态妖且妍, 回眸转袖暗催弦。”。当到唱词“听碧落箫声隐色丝”处, 演员做了两次连续的双手转袖, 在李白的《白纻辞》中:“扬眉转袖若雪飞, 倾城独立世所稀。”说的同它甚是相似。
举袖:顾名思义就是手将水袖举起。在《活捉三郎》“因此上背渔灯涉巫岭”时, 演员左手举袖, 右手水袖自然拖地。在《白纻舞》中也有对举袖动作的描写。如刘铄的《白纻曲》中:“佳人举袖耀青娥, 掺掺擢手映鲜罗。”其中“擢”字是升起、提起的意思, 同“举”意思相近。由此可知, 昆曲和《白纻舞》中都有举袖之舞蹈动作。
掩袖:即舞者在低鬓转面时以袖微掩面部, 半遮娇羞之态。同样在昆曲《活捉三郎》中有所表现。当男演员唱到“可记得银蜡下和你鸾交凤滚”之时, 女演员羞涩地将手轻掩于面颊。同王建的《白纻歌》中形容所见《白纻舞》:“低鬓转面掩双袖”的动作是一致的。
另还有拂袖和飞袖。拂袖即水袖轻轻从脸颊划过, 飞袖为水袖快速转动如雪花纷飞。这些在昆曲中也不难见。那么《白纻舞》中的拂袖和飞袖又是如何的呢?汤惠休的《白纻曲》中有云:“长袖拂面心自煎”, 沈约也在《四时白纻歌-冬白纻》中提到:“长袖拂面为君施”形容的也是拂袖的舞姿动作。而转袖如飞的描写我们也能看到。鲍照在《白纻歌》中形容到:“珠履飒沓纵袖飞”, 元稹的《冬白纻歌》也描写着:“雪纻翻翻鹤翎散”这样的诗句。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白纻舞》中关于水袖舞姿在昆曲中是被大量引用的, 而将水袖道具替换下来, 改为团扇也好巾帕也好, 这掩、转、举、拂的动作也无处不在, 可见《白纻舞》这温柔婉转的舞姿已被融化在了昆曲的血液里。尽管现在的我们已将水袖的表演进行了充分的变化和发展, 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发展, 水袖的根不会变, 水袖所传达出的那温婉的情境不会变, 而这些, 都是由吴地的《白纻舞》给予了其养分之后而生长出来的。这种将我国古代舞蹈系统、形象的融入现今艺术门类之中的方式, 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起到了推进作用。
摘要:《白纻舞》因舞者身着由白纻布制成的长袖舞衣而得名。舞时长袖飘然, 甚是柔美雅致, 是魏晋南北朝及唐朝时期颇为盛行的南方俗舞之一。该舞几经波折, 最终融入戏曲艺术的舞姿身段中, 成为了戏曲身段表演中水袖形成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白纻舞,水袖,昆曲,戏曲
参考文献
[1]刘理.《吴文化熏陶下的吴舞之美》, 艺术百家, 2007 (8) .
[2]汪长根.王明国.《论吴文化的特征》. (中共苏州市委员会, 苏州, 215004) .
[3]骆正.《中国昆曲二十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八集文化纪录片《昆曲五百年》之六百戏之母.
[5]许钰民.《吴地乐舞微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0 (9) .
【昆曲艺术】推荐阅读:
昆曲09-26
昆曲发展现状09-10
昆曲课堂笔记05-17
音乐昆曲观后感07-03
昆曲旅游纪念品开发论文06-24
艺术与艺术教育07-14
艺术投资与艺术消费10-29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05-18
艺术市场之油画艺术09-01
瓦当艺术结合现代艺术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