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修改作文

2024-09-26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精选12篇)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 篇1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首要任务, 不是教给学生修改的技巧, 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对作文进行自我检查, 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 学会识别作文中的问题。要学生做到自觉进行自我检查, 对作文作出正确评价。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指导, 在学生尚不知道自己的作文有修改的必要时, 要求学生做修改练习, 只能是玩弄修改技巧, 对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毫无意义。

一、修改作文要“五看”

修改文章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而且可以提高综合运用各项写作知识的水平和自觉性, 有利于从小养成严肃的写作态度和认真修改文章的习惯。修改作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看中心是否明确了, 是不是把要写的内容写具体了, 写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遗漏的地方就要补充, 有意思模糊的地方就要改动。二看层次是不是清楚了。如果句子间或段落间有重复现象, 可合并或则减;如果意思杂乱应想法理顺。三看开头和结尾是否得当。四看用词是否准确, 说话是否得体。哪一个词用得不妥当, 就换一个合适的;哪一句读起来不顺口, 就修改通顺。或换一种说法。五看有没有错别字, 标点是否正确。作文的修改不外乎删、补、调、改。修改的一种好方法是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写文章时是“我笔写我口”, 写完后还要“我口诵我文”, 随诵随想, 发现说不清的, 读不通的, 不顺口的就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写作水平在自改文章中提高, 要培养认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二、修改作文从大处着眼

在作文教学中, 重视引导学生认真修改自己写的文章,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与习惯, 这是十分正确的。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要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就必须认真修改;文章是个体认识、情感的外显形式, 要准确表现自己的认识、思想情感, 就必须认真修改;文章又是写给他人看的, 要让人看懂、喜欢, 也必须认真修改。文章不可能一作而妙, 需要反复修改。好文章是字斟句酌地修改出来的, 这话一点也不假。启发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 是在培养学生严肃的做事态度, 对人、对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学生在推敲、修改文章的过程中, 又会不断积累作文经验, 逐渐明了作文之法。修改文章的能力, 是自能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懂修改、不会修改, 其作文能力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全面的。作文教学就应该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三、把修改优先权还给学生

作文的过程包括修改和润色的过程。修改文章体现在教学过程上是不同的:学生自己的修改属于作文中的指导, 而教师的修改则属于作文后的指导;体现在教学目的上也有所不同:前者体现为对学生作文素质的指导, 而后者强调的是对学生作文的“订正”。语文教师辛苦, 而中学语文教师更是辛苦。学生每写一次作文, 教师就得修改几十篇作文。作文本堆成山, 教师为“移山”累得喘不过气来, 学生则只是一味为教师“筑山”, 连认真阅读教师批语的兴趣都极为少有。这样, 从课堂作文看, 学生既然是奉命作文, 不负修改的责任, 也就无所谓主体意识与质量意识, 其写作水平自然是提高得极为缓慢。

四、掌握修改的方法

修改是写作的重要步骤,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不厌改”, 好文章很少是一次写成的, 人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往往需要多次反复;语言的表达, 也不能一下子就十分准确, 需要反复推敲。一挥而就的情况虽有, 但毕竟是极少数。“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关于作家修改原作、推敲字句的佳话实在太多了。往往越是著名的作家, 越重视文章的修改。曹雪芹对《红楼梦》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推敲本身就是关于修改原作的典故。从修改的方法来说, 主要是增补、调动、删减、更换。增补是对语句不完整的地方加以润色, 对内容或材料不充分的地方加以补充;删减是对多余累赘之处加以剪除, 使语言和内容更加简洁精粹;调动是对词语、句子的顺序, 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安排加以调整, 使之更加有条理;更换, 是删掉不当的词语、句子或材料, 换上恰当的词语、句子和材料。改的程度视需要而定。可以小修小改, 也可以大修大改, 甚至重写。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提高学生作文素质, 提供了一个锻炼平台, 教师一定要谆谆教导, 不厌其烦, 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 逐步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 形成能力, 最终全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培养,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要按学生认识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 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 篇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掷于脑后,不愿修改,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哪怕写完一篇又一篇,也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大量问题,具体表现在:

1、老师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了作后指导。

2、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对习作兴趣不浓。

3、缺乏修改习作的方法。

4、老师无法从“精批细改”作文的传统做法中走出来。

5、学生平时的阅读少,积累少,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不够开阔,语言不够精彩等。

鉴于以上原因,我计划以此课题为突破口,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的深刻、系列的研究,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课题核心概念。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自己修改作文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惯。在作文批改中,加大学生全体参与力度,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三、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小学生写作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2、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的研究。

3、总结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

3、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标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吗,明显错误的句子。”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可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五(1)班学生。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调查法:通过相关调查,进行结果分析,找出学生修改作文的不足之处。

2、文献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与信息,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借鉴,拓展研究视觉,制定处理把握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边行动边研究。

4、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研究,进行经验总结。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具体工作。

(一)、准备阶段(2009.6月——2009.8月)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具体工作如下:

1、调查老师队习作教学的看法及学生对习作的认识,得出数据,并写出了调查报告。

2、写作完成课题实施方案。

调查报告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调查问卷

五年级(1)班写作情况调查问卷

1、你喜欢写作吗?为什么?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写周记吗?

()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3、你在暑假中读了几本课外书?叫什么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们是怎样修改作文的?能说几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教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了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你进入五年级来自己写作了多少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高年级语文老师的调查问卷

1、你喜欢教作文吗?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赞成吗?

A

赞成B

不赞成()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学生自改作文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对怎样给学生修改作文提出几条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情况调查表

五(1)班学生对习作常识情况调查表

题号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A

16%

B

50%

C

34%

A

23%

B

39%

C

38%

喜欢

61%

不喜欢

39%

知道

87.5%

不知道

12.5%

能说

82%

不能说

18%

知道

87.5%

不知道

12.5%

没写

62.5

1-3篇-

19.6%

四篇以上

17.9%

中高年级语文老师对学生习作看法的情况调查统计

第一题:喜欢教作文的五人,占62.5%。不喜欢的三人,占37.5%.第二题:赞成老师精批细改的二人,占25%。不赞成的有六人,占75%.第三题:赞同学生自己修改七人.有一人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题:大多数老师能提出很好的建议。

(第三部分)写调查报告

(已在博客上)

(二)实施研究阶段(2009.10月——2010.1月)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好处;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在研究中行动,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研究老师和学生情况,反思总结教师及自己的教学情况,提出几点忧虑及解决策略。

忧之

一、教学生作文的语文老师,只注重作前的指导,忽略了作后的批改。

忧之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文,更是没有规律,没有多少成功的可供推广使用的模式,作文教学效果差,学生无趣,老师很累。

忧之

三、老师无法走出对学生习作“精批细改”的传统教学理念。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写心得体会。

2、大胆尝试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总结经验。

3、讲作文公开课,供同行们借鉴。

第二、研究学生在自己修改作文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1、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学生对修改作文的认识不够。

(2)学生不知从何下笔。

(3)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2、针对以上情况我提出的侧略是:

(1)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是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

(2)采取一步一个脚印的方法,从最基本的改法做起,让学生感到不吃力。

(3)教学要求因人而异,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例如:写一次活动,我先带领同学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然后给他们一个突如其来的要求:

(一)把刚才所玩的游戏说一说,看谁说的最精彩。先分四人一小组说,一人说三人听,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选代表在班上说,大家评议。

(二)把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写的好。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了。

2、教给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给学生分类,如:写人、写景、状物等。并分阶段,给一定的时间观察一类作文,有时分小组观察(只限于写景、状物等)大多是自己随意观察,教给他们观察事物的要领。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难了,兴趣也就慢慢提起来了。

3、抓住学生闪光点,大加赞赏。这一点对学困生用得最多,他们的习作哪怕内容不具体,中心不突出,但文中有一个比喻句,有一个精彩的词语,无哦也会在评语中写几句表扬的话,使他们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会爱上写作。

4、佳作展示。每次习作完后,我都会把写的较成功的文章筛选出来,有时办一期作文竞赛栏,把所选的作文贴在教室里,供老师、同学欣赏。有时把好的文章分类装订成作文集,在班上传阅。被选上的学生喜不自胜,他们对写作兴趣越来越浓,没有被选上的也是羡慕不已,暗下决心把作文写好。

其次,教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

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兴趣,就爱写作了,一次习作完成,并不标志着你的作文已成功,要想成功,就要学会修改。为此,我尝试了一些最基本的修改作文的方法。

A、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

(1)自己独立修改,按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读时要注意每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边读边把错字改过来。把不准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老师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异有针对性的辅导。

第二步、逐段细读习作。错字、标点以解决,那就要注意句子的准确性。学生一段一段地细读习作,若发现用词不当、句子写得不准确,要一一进行修改,这一步用的时间多,一遍下来还不够,要反复地读,多次修改,到自己觉得段落通顺为止。

第三步、通读全篇习作。如果发现字、词、句用得不当者,再一次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光自我修改还不够,还要相互修改。

(2)、相互修改

让两个作文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交换,分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交换习作,大声朗读,根据自己独立修改的方法给同学修改。

第二步,改完后,提出不足的地方,如:用词的恰当性、句子的优美性等。

(3)、再一次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根据同学提出的不足和建议,再一次修改。改完后,反复朗读,直到满意为止。

刚开始每一次习作课都要采用此方法,开始采用时,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更要个别辅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能力的提高,所花的时间并不多,学生也感到轻松,写作兴趣也越来越浓。

要使学生真正做到在改中学习,在改中提高,就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

B、修改作文方法(二)

(1)审题意。

有人要问,在习作前就要做好这一点,不错,学生作文写完后,回过头来再读习作要求,明确写作目标,自己的选材是否符合题意,本次习作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这一步必须做。

(2)反复诵读习作。

通读自己的习作,按最基本的方法修改,改时,看看各段是否符合题意,与要表达的中心是否紧密相连,不符合者删去或修改过来。

(3)整体感悟习作。

完成两个要求:第一、写作顺序是否清楚;第二、内容是否具体。

C、修改作文方法

(三)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修改方法也随之改变。首先读习作要求,明白本次习作的内容、要点是什么,选怎样的材料才符合,这一步完成后,在头脑中拟定一个大略的提纲,再按一下步骤进行。

(1)全班以四人一小组,按次序分别说出自己要写的习作题目及内容,说时注意这几个方面:第一、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按心中提纲说。第二、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说时其他三人听,并商讨该生选材是否合理,四人都说了,统一了意见,方可动笔写。

(2)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开始写草稿。在写作时,注意句子的表达,用词的准确性,尽量做到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准确地运用进去。草稿写完后按一下步骤进行:

(一)自己独立修改作文。

(二)一四人一小组修改。

(三)再一次独立修改。

(四)誊写在作文本上。

(3)誊写好的作文怎么办?以前都是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批改,既浪费了时间,对学生也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因此,我大胆的尝试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第一步、佳作欣赏,在班上选一篇佳作投影出来,要求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然后畅所欲言,学生可积极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能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该篇文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优美的句子。(2)准确生动的词语。(3)用得恰如其分的字。(4)选材上也能给予一定的评价。(5)结构安排如何。这几个方面都能准确的说出理由。

再好的一篇文章,也有不足之处,别小看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发现问题可行了,从字、词、句、段、篇上都能指出不足,令小作者信服,令全班同学惊叹。

最值得开心的是,同学们能指出不足,也能够给小作者提出如何改正的建议。团结起来力量大,通过全班同学智慧的力量,一篇更完美的佳作诞生了。

第二步、差作剖析,找一篇不是很成功的文章投影出来,作者自己读文章,其他同学边听边找不足之处,然后自由发言。根据学生所提缺点,老师在文章中划出不足的地方,让多个学生提出建议、办法,老师给予点评,并当堂修改,修改完后,让该文章作者再读。

第三步、分小组批改。把作文按好、中、差分类,分发给各个小组。由组长负责,一本一本地批阅。组长读习作,其他人听、看,自由提出优点和缺点,小组商讨好后,由组长执笔,写好评语。

第四步、老师审阅。

把文章收上来老师审阅,根据不同等次装订成作文集,在班上传阅,让每个同学都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文。

这种方法十分好,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他们也懂得了文章写后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方法。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0.7月——2010.10月)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读书计划。

1、读书目标。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读书要求:(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2)对一些重要书籍做批注、写心得。

3、读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鄂西教研》、《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新课标语文总动员》

4、主要措施:

(1)在课外和休息日主动学习。

(2)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3)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1、我撰写的作文论文在州级刊物上发表,并获一等奖。

2、我在恩施民族教育网上发表三篇论文。

3、我在建始教育信息网上发表论文一篇。

4、我在乡级学校讲的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并得到县教研室专家的高度评价。

5、我辅导的学生多次在校级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6、在课题研究期间内,先后撰写了经验性文章、案例、教育叙事共计十一篇、结题论文一篇、读书笔记三篇。

7、由于本人的工作努力,学生再多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作文,优分就占总人数的60%。我在课题研究中读书量明显增加,理论知识得到有效的充实和提高。教学能力较前也有大福大度提高。要感谢县、州教科室给予的课题研究的机会,帮助了我的专业成长,我将加倍努力,认真执教,培养更多的优秀小作者。回报和奉献教育事业。

十、问题与反思。

课题研究中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解决。具体有:

1、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读书的机会少,知识面较窄,所写内容收限制,写作也是量少,有待改善。学生在批改作文时,给学生写评语的准确性还要提高。

2、对于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3

关键词:作文修改;学生参与修改;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67-1

主动参与性修改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

1.教师的观念转变。我们知道,大多教者在思想上重指导轻批改。原因是担心学生受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限制,总想越俎代疱,提供给学生一个模式。比如文章如何审题,如何取材、构思,如何使立意不落入俗套、要有创新,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等。不可否认,适当的技能训练于学生是有益处。但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到主观、主观到客观的过程。教师无法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否则同一模式下的文章又如何能突显学生的个性,又如何能创新。这样也就不免千人一面了。再者,教者用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要求学生,动辄刀砍斧削,批得“体无完肤”,改得满纸通红,挫伤了学生写作积极性。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学的观念,变以教师为主的批改作文的形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修改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修改作文的主人。这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对学生主动接受作文并提高写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思想的重视。“作文难,修改作文更难。”这是学生的心声。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低头,题海战术没有远离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在题库里疲于奔命。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的题目,学生几乎是一遍做过,很少有同学去思考第二种解题的方法,更不用说第三、四种方法。这一种惯性思维在学生习作上也遭受同样的待遇。加上时间紧迫,为了及时交差,学生往往不习惯也不想有其它的修改过程。学生早已也习惯了自己作文教师改的模式。即使本子发回后,也不会去关心被修改的地方,这样更谈不上自己去修改。没有尝到修改作文成功的喜悦,没有领悟前人文章的千锤百炼,加上骨子里边的惰性,作文修改与学生很难有缘。所以学生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教师应不断反复地强调修改的意义,改变其思想,使他们真正重视起来。

二、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具体内容

1.深化主题,改高立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正是因为有了主题的存在,才使得文章有了意义。如果文章主题抓得不准,挖掘不深,表达不清的话,就需要加工提炼。当然,我们不提倡将立意盲目拔高,但必要的健康向上还是要的,因为,我们写的东西是会影响别人的。

2.取舍材料,调整结构。文章的观点与材料必须要统一,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表现观点,如果文章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或是有材料而不能证明观点,那样就要进行修改。对于材料的取舍的要求,一是必须能够证明观点,二是新颖典型有代表性。围绕这个要求合理取舍材料。

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它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段落层次的安排、过渡照应的设计、开头结尾的处理等。调整结构就是把作文中段落层次不明、过渡照应不好、开头结尾不理想的地方加以改正。如果我们肯花点功夫,为自己的作文寻找一种最最合适的表现形式,那么无疑,再平凡的作文也会在新鲜中闪光。

3.推敲文字,锤炼语言。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要想语言文字能够准确、完美地表达思想内容,就得进行语言文字的推敲。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都要舍得进行删、改、调、换、补。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曾经要求他的学生,“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他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使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由此看来,文字的推敲是多么重要。

三、明确作文评改方法

1.教师示范评改。教师以典型文章集体评改示范,具体指导如何评改作文——教给评改方法。强调“一作一得”,即抓住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一篇作文训练一个重点。学生写完后,教师先将学生作文浏览一遍,选取两到三篇有代表性的,有时当堂朗读,有时印发给学生,有时在多媒体教室打在屏幕上。先放手让学生评改,教师针对本次习作要求、重点,结合学生作文的具体评述,适时点拨,提出修改意见,示范评改。

2.学生自我评改。学生参照老师的示范评改,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按照老师制定的评分细则,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3.学生相互评改。学生互评互改一般在课内进行。一般以六人为一组,设一组长,负责本组作文的收发、检查、督促和汇总工作。组内成员体现出不同层次,以利于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语文课代表协助老师将学生作文每组六份发到小组长手里,改前教师简明扼要地进行本次作文的评改指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结合评改细则,学生相互评讲、批改,最后写出评改意见。

4.学生评后再改。教师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评,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评通读全文,进一步提高自主性评改作文的质量。一方面结合批语,认识本次习作的得与失;另一方面结合教师讲解,弄清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和修辞等方面的不足,并一一修改。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4

1. 明确认真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写成了一篇作文, 能完成作文的任务就行了。他们写完了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 就认为“万事大吉”, 从来不会认真修改。所以, 作为教者, 就要使学生明白认真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才能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玉越琢越美, 文越改越精”, 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明确认真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2.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学生明确了修改作文的必要性后, 教师就要在教学作文时督促学生打好作文草稿, 引导他们做多次修改, 并教给一些修改的方法。

(1) 诵读法。草稿写好后, 让学生把原文仔细地出声地读一读, 多读几遍, 如发现有错误, 立即改正。这样边读边改, 从读中发现问题, 在读中进行增、删、调、改, 多读多改, 直到全文通畅。

(2) 请教法。许多学生写了作文后怕被别人看到, 急急忙忙就上交。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文章, 取得比较理想的修改效果, 应让学生在自己检查、自己修改的基础上, 敢于将自己的作文“曝光”, 把作文拿给别人看, 请别人提出修改的意见, 然后认真研究各种意见, 取长补短, 把文章改得更好。

(3) 示范法。俗话说,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有些学生愿意修改自己的作文, 但是不知从何改起, 该怎样来改?要让学生学会修改, 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示范。教师可以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 原文投影, 分析作文的优点与不足, 并当场提出修改意见, 让学生学会修改。

(4) 冷改法。就是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写好草稿后, 先收起来放置三五天, 再发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 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 找出还需进一步完善修改的地方。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 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3. 增加学生面改作文的机会

面批, 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方式, 也是学生最容易、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修改作文, 增加面批学生作文的机会,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面批可以随时指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并要求学生作二次修改。

4. 重视作文讲评课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 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 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 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因此, 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就要重视作文讲评课。作文讲评, 不能只是“教师讲, 学生听”, 而应师生共同来评, 通过师生共评, 能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 要养成习惯, 无论写什么, 都要修改, 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 养成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益的。”这些话很有道理, 作为教师, 如果能坚持不懈地这样做, 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就会渐渐养成, 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J].现代教育报, 2009, (8) .

浅谈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5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明确指出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对此,我感受颇深。“作文不嫌百遍改。”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悟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一二三”。

一、全员参与,集体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文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地想,大胆地写,充分给予写作自主权。所以我一改以往由“教师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再修改——最后教师讲评”的做法,采用“学生自主作——教师通篇览——集体参与评——个人主动改”这一流程进行作文,突出“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预作往往是粗糙的,不完善的,必须经过认真评点修改,才能使作文血肉丰满起来。第一步的修改要求全员参与,集体改。学生完成初稿,我先通览全班的作文,找出共性的问题,选取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片段,征得学生同意后,用投影出示学生的作文,让大家自由读文。接着组织同学围绕单元习作要点进行评议,把例文中的优点谈充分,不足谈具体,点评有理有据,修改适“实”适度。最后小作者再谈想法,或接受,或质疑,或谈修改设想„„学生独到的点评,有创意的见解,教师满腔热忱地给予充分肯定,对于点评不足的地方,教师再加引导,并予以热情的鼓励。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表异见、谈独见、抒创见,充分品尝修改的乐趣。教师适时总结全班同学在习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指点修改的方法。使信息形成全方位的流动,完成学生自改作文的第一步。

二、师生沟通,合作修改。

“孔子教人,多因其才。”学生的作文基础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有所长,写作水平和潜能也就不一样。因此,教师要要充分地关注和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正确地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作文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作文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首先,在学生自主习作、集体评点作文后,教师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批改。通过“学生自读——师生共读——点拨沟通——再次修改”,让每个学生凭借各自的习作修改,提高习作的能力。张中行先生说:“我的经验,写文章,写了一些,尤其中间停一会的时候,继续写常常要念念前面的,以使意思和语气能够顺下来。念会发现一些小的不妥,要随发现随改。”修改作文时,教师不光要求学生看作文,更要求学生“念”。一路念下去,学生便会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疏漏之处,主动修改。尔后,再和学生共同念作文,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停住,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这儿的意思说清楚了没有?”、“这个词用得是否恰当?”等,和学生共同探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导在学生习作的关键处、疑难处,导在无形与有形之间。“哪个地方应该调整,哪个地方应着力渲染,哪个地方应作补充说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修改的方法,提高修改的能力。

其次,在当面评点,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后,由学生自行修改,自行选择修改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修改的自主性。

最后,修改要求因人而异。就一篇修改得一般水平的作文来说,如果是出自一个优秀学生之手,则认为“不够好”。但如果出自一个后进的学生之手,则认为“不错”。“文如其人”,“知其人,才能更好地论其文”,因此,同样一篇作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总之,通过学生主体的劳动,让每个学生学有所练,练有所得,让每个学生在修改作文能力方面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三、生生互动,赏析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实现知识、能力的转换。完成了前两步作文修改后,老师组织学生拿出自己几经修改后的作文在小小组里交流、赏析。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听者。这里生生互动,既是行为互动,又是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和合作。有对写作成功者的赞许,有对还需努力者的帮助„„使他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小组的交流,常常会激发灵

感的顿悟,促进自改能力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在赏析评点的基础上,老师要趁热打铁,鼓励他们为自己的作文再改一改,并给自己的文章写上评语。这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学生自己评定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再互相评价,这样又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水平,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

修改后的作文文质兼美,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他们作文后多修改的内驱力,变写作后的“要我修改”为“我要修改”。

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6

教师课前准备:

(1)印发和抄写“作文目标”。“作文目标”是在“作前指导”时,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作文审题、立意、选 材、构思、表达、修改等一般顺序及要求,分析本次具体习作要求所列出的表格式要求。“作前指导”时可让学生抄写在作文本上,也可以印 发给学生,让其贴在作文前面;以备自评或老师评时参考利用;教师还要放大抄写一份或制成投影片,以备范评时使用。

(2)浏览学生作文,确定评改重点。将学生的作文初稿浏览一遍或浏览一部分,了解作文初稿情况,根据训练重点和普遍问题确定重点指导评改的方面。

(3)设计“病例文”和正、反例段。根据评改重点,设计一、两篇存在问题的作文——“病例文”,设计一 些优秀的或存在问题的片断,以备指导评改时使用。

一、简要总评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全班作文的简要总评和提示,使学生明确评改重点,集中注意力,以便有 針对性地进行评改。

步骤和方法如下:(1)出示“作文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作文要求,使学生迅速进入作文情境。(2)教 师简要评价学生作文初稿情况,指出“作文目标”中的哪些条做得好,哪些条有问题。

二、逐条引评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各方面的要求,发现自己作文各方面存 在的问题,学会评改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这一环节的步骤和方法如下:依据“作文目标”各条排列的先后顺序,对重点条目(“简要总评”时指出 存在问题的条目)逐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一条条评价自己的作文。这个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一条一条 地评。让学生一下子就找出自己作文各方面的问题,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去评价自己的作文,将问题各个击破。例如评价“条理”是否清楚时,就暂不牵扯其他方面的问题,等评价完了“条理”后,再评价其他方面。(2)要依据“作文目标”的顺序评。“作文目标”各条排列的先后顺序,基本 反映了作文的程序,也是评改作文应遵循的顺序。依据“作文目标”顺序评改,既可使评改少走弯路,又可避免不知从何处下手顾此失彼等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评改方法,形成评改能力。例如,对前例作文易出现问题 的几个方面,应按“中心→条理→动、静态→抓特点”这样的顺序去评改。(3)评价每一方面时,都应遵循从“ 评他”到“评己”,从模仿到独创等规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让学生回顾这一方面的要求。②列举正、反例子(包括“病例文”),让学生比较评价,并对反面例子(包括“病例文”)进行修改,使学生明确怎样符 合要求、怎样不符合要求和怎样修改。对“病例文”的评价,可在出示的大“作文目标”本条后面打上相应的符号(如符合本条要求打“√”,不符合本条要求打“×”等),以防“综合评价”时忘记对本条的评价。③ 教师指出学生本次习作中这一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醒学生“对号入座”,检查自己的作文,让学生说一说这方面做得怎样,并提醒学生也在自己的“作文目标”本条后面打上相应符号。例如评价“动、静态”描写这一方面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引导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动态、静态的场面。②回顾课文《鸟的天堂》《草原》《镜泊湖奇观》中有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内容;出示一些学生习作中静态、动态描写成功或不成功的片断及“病例文”,让学生比较分析并讨论修改。③教师概括指出学生本次习作中没注意静、动态描写的各种表现,提醒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让他们说一说是否注意了静、动态 描写,并作上记号。这样,学生就真正知道自己的作文在这一方面做得怎样;如果有问题,也就知道怎样修改了。

三、综合评价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上清楚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以便以整体着眼,改好写得不足的部分;学 习评价作文的方法,提高评价能力。

步骤和方法是:(1)指导学生综合评价未修改前的“病例文”。要求学生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优、缺点都要按照“作文目标”的顺序说,使学生学会综合评价的方法。(2)让学生运用综合评价“病例文”的方法,将“ 逐条评价”自己作文的情况综合起来,作出“综合评价”;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给以指导。这样,学生从整体上清楚了自己作文的得失,也就能全面而有重点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四、自己修改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我修改的实践,改正作文中的问题,掌握修改的方法,提高自改作文的能 力。

方法是:提醒学生依据“作文目标”的顺序,逐条修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差生”给以具体 指导。

五、互改交流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激发兴趣。

步骤和方法是:(1)互改。让学生同桌,或小组内,或自愿结对子交换评改。(2)交流。让学生谈一下修改 情况——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

当然,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使学生人人过关,个个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 学生的情况,对自评自改后仍有问题的作文,还应进行必要的“师评”指点,并要求在“师评”指点后再进行自改或互改等,直至人人“过关”。

以上指导评改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依据“作文目标”进行评改。克服了无序、盲目、片面等现象,使评改有序可循,有法可依,有利 于学生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作文知识结构,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全面性,提高评改作文的能力。

(2)重视以评促进。只有认识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因此评是改的前提。本方法重视“评”——“逐条评 ”、“综合评”、“说一说”等,在会评的前提下去改,使“改”的目的更明确,“改”的行动更自觉。

(3)遵循了由“评他”到“评己”、由模仿到独创等学习规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扶到放,使 作文评改由难变易。

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尝试 篇7

可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可是, 作文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的。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题能力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综合素质都是学生长期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 非短期训练所能奏效。教师常感无处着手, 学生更是知难而退。中考语文总分150分, 而作文就占55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着学生中考语文的命运。

逐步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和具备修改文章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在作文评改中我做出这样的尝试。

一、明确要求

作文批改也和其他学习活动一样, 应该有一个体现训练重点而学生又易于接受的目标, 来规范每一次写作训练的全过程, 做到先入格, 再出格。

1、文章内容

修改时首先要看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作文题目要求, 能否突出中心;观点有无错误, 所说道理有无不符合事实或含混不清的地方;材料是不是典型、新颖。

2、文章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所以修改时, 首先要看段落划分是否妥当;条理层次是否清楚。其次, 详略之间是否妥帖、匀称;前后交代、照应是否周到, 各部分是否贯穿得起来, 是否缺少适当的过渡, 令前后脱节;开头是否扣题, 结尾是否有力量等等。

3、文章语言

修改的过程中需要一边读, 一边仔细揣摩每一句话, 检查语句是否流畅, 用词是否恰当, 修饰是否合理, 词语是否丰富, 细致地进行文章方面的修改, 最后再从头到尾读几遍, 特别注意全篇是不是简洁、通顺。

4、核对引文

如果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了别的文章或书籍中的话, 就要看看有没有断章取义的毛病, 有没有抄错的地方。

5、格式、标点、错别字

小处着手、查漏补缺。对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 (包括错字、别字、不规范用字、掉字、添字) 运用不恰当的标点符号、运用重复的语句进行一字一句地精心修改、直到改得自己发现不了问题为止。

6、卷面、字数要求

书写潦草, 文面零乱者, 酌情扣分;书写认真, 文面整洁者, 酌情加分。字数是否达到要求:每差50字扣一分。

7、鼓励个性

对审题独到、选材扣题、思想深刻、结构巧妙、语言贴切、书写认真等特色中的一项或几项酌情加分, 做多5分, 并在批语中有所体现。

二、示之以范

学生开始修改作文时, 往之不得要领, 不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要进行示范性批改:将具有典范性的作文, 用多媒体投放出来 (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 , 就写作要求和修改方法对学生予以点拨, 使学生更形象, 更透彻地熟悉各种修改要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只要给些引导和指点, 该怎么改, 让学生自己去考虑。”

三、评改方式

1、自改

自己至少看两遍。第一遍小声朗读, 旨在改正文面:包括自己能发现的字、词、标点、格式等方面的毛病。第二遍默读, 对照批改要求, 从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一翻增、删、改、调的润色。在修改时, 要不断总结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个性, 养成自己改的能力。

2、对改

作文中有些问题自己可能“缘在此山中”, 而失去了辨识“庐山真面目”的能力。怎么办?让他人改, 能使作文臻于完美。别人作品里的新观点、巧思路、好手法应该学习借鉴;让学生在对改中学会修改, 学会赏析, 掌握方法;帮助别人查漏补缺, 有时同学的建议比教师指正更容易被接受。

3、抽改

这是作文修改的另一种形式。其程序如下:读文、听记、评议。

(1) 读文

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习作, 这一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感, 锻炼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心理素质。

(2) 听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台上高声读, 台下认真听, 边听边记边悟。这既是一次集听话、思维、写作三位一体的综合语文学习, 又是下面评议作文的基础。

(3) 评议

在评议过程中, 教师要穿针引线、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畅所欲言;还要授之以法, 示之以范, 指导学生会说、善说、出口成章。允许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允许评者做必要的补充和更改。这既是对听、记、思的信息反馈, 更是学生据理力争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 篇8

一、教师要学会放手

我认为:修改作文, 仅仅靠教师的集中批阅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传统的精批细改, 只是把老师的理念强加在学生作文里,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 造成学生厌写、厌改, 甚至有些同学作文本发下去以后, 连批语都不看就束之高阁了, 这样, 教师的修改就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价值。而且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 每人写一篇作文, 班上就是几十篇作文, 仅仅靠教师一人的批改, 不仅是低效的, 也是片面的, 同时也浪费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而且如果我们对学生的批评不到位, 会使学生对教师十分失望, 也会间接导致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锐减。即使我们都精批细改了, 也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学生身上, 使学生被迫接受自己的观点, 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所以教师首先要学会放手, 不要把所有的批改任务都压在自己身上, 而是要权力下放, 交给学生来处理。

二、要求学生自改

叶圣陶曾经说过, 改作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既是一种纠错和思维成型的心智活动, 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并能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有关信息的反馈中最终达到对某项技能的掌握。

所以, 我们在作文的修改环节应该着重让学生自改。具体到教学中, 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写完作文后进行自我修改, 提高学生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修改对于作文的作用, 进而在写完后不断推敲、润色, 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在此环节, 一般可以包括三个步骤:第一, 浏览文章, 进行初读, 看文章的字词是否正确、恰当, 标点符号是否运用准确;第二, 再读文章, 重点看句子是否可以更流畅, 是否可以使用一些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完善;第三, 检查主题是否符合要求, 反思选材和结构是否合理。经过这几个环节的自改, 学生会首先清除一部分写作中的失分点。

三、要求同学之间互改

我们要求学生自改作文, 可能有很多学生看不出自己的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其观点也存在着一些偏颇, 因此我们接下来要要求学生进行互改, 互相传阅作文, 用挑剔的眼光去寻找别人作文中的问题, 同时也会反思自己作文中会不会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如何组织学生互改作文呢?首先, 组建学生作文互改小组, 组成作文互改小组的成员的写作水平应注意多层次性。其次, 明确修改标准, 制订评分细则, 让学生有法可依。最后, 教师指导学生的互改工作。一开始, 教师可利用投影、幻灯等现代教学工具给学生示范怎样互改, 让学生学着来, 然后, 慢慢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渐渐学会如何自改和互改。

四、分组讨论, 集体修改

除了教师修改、学生自改、同学互改这几种修改作文的方式, 还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和集体修改, 群策群力, 让学生几个人为一组, 一位学生读, 其他学生倾听, 找出问题所在, 组内互相讨论修改方法。同时, 一定要积极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和闪光之处, 与其他作文进行对比, 给作文打分, 写评语。每个组都可以找出比较好的文章和比较差的文章, 拿到班上来, 让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讨论, 这个过程中, 作为“反面教材”的作文应该匿名, 方可不会打消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和批复, 鼓励学生发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 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作文修改氛围, 使学生在这个氛围中乐于修改, 积极参与。这样等文章全部批阅完以后, 下发到所有学生手中, 他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修改意见和批语, 从而开拓思路, 总结经验, 提升作文水平。

以上四种作文批改方法, 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 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 而应变换着综合使用, 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此外, 在综合运用这些批改方法时, 不妨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凡是能熟练运用这些批改方法, 对作文进行合理修改, 并使作文质量得到提高的, 除了在讲评时全班表扬外, 还可在全班当堂朗读, 加上适当的鼓励分, 并把有典型意义的好的修改范例, 张挂到班级的学习园地里, 起到示范、鼓励作用。设立这些奖励, 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看到优点, 增强信心, 并能找出不足, 迅速改正, 不断完善, 积极进取, 起到大面积提高作文质量的作用。

总之, 作文并非纯粹“写”出来的, 在写完以后还需要大量的修改工作, 只有不断地反思、润色、推敲、修改, 才能使文章读起来有韵味, 有内涵, 有深度, 长此以往, 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杭侨凤.作文教学要重视作文修改的动态过程[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 (9) .

[2]任新刚, 谌章连.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 (23) .

[3]徐璐.从“三老”的作文批改观中汲取营养[J];新课程学习, 2011 (5) .

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策略 篇9

一、明确自主修改的意义, 激发修改的兴趣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 学生们往往是绞尽脑汁才能凑齐一篇文章, 谁还愿意再修改呢?怎么做, 才能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意义, 并激发他们修改作文的兴趣呢?

1. 就地取材。在班级中出示一篇学生的作文, 让全班同学边读边挑毛病, 提出修改意见。集体修改过后再读, 将学生的习作修改前与修改后进行比较, 从而让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2. 学习名家大家关于修改文章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兴趣, 我在作文课上, 经常给他们讲一些著名作家不断修改自己文章的故事, 用许多古今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实例来教育学生。如, 给他们讲我国古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由来, 还有关于“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等等。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把《永别了, 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 然后才满意。

二、培养学生合作修改作文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就必须先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让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 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

1. 学会修改符号, 为自主评改铺垫。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是让学生在完成作文草稿后, 再联系生活实际, 缜密思考, 在原稿上进行增、删、调、理、订等。增, 是增补必要的词、句;删, 是去掉与中心思想无关的词、句;调, 是调换词、句、段的位置, 使文章更通顺, 更有表现力;理, 是理通搭配不当的词组和表意不明的句子;订, 是订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以上这些环节都必须经过教师的耐心启发、指导、示范, 并教给学生一套修改符号。学生掌握修改符号后, 就能进行规范的修改, 这样, 教师在二次批改时就能一目了然, 从而提高效率。

2. 范文修改, 为自主评改引路。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是从修改句子入手的, 然后再逐步提高修改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将修改病句的方法用到修改作文当中来。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有问题的片段, 让大家共同修改, 要求用上修改符号。学生掌握方法后, 再换一个片段, 做同样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之后, 再学习如何修改一篇文章……如此反复, 让学生亲身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最后将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对比,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主修改作文的信心。

3. 逐步修改, 让自主评改切实可行。

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能力的尝试 篇10

一、首先让学生懂得改什么

一是改作文内容;二是改语言文字表达。作文内容修改的要求是内容要具体,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要有重点,要有想象,情感要真实。语言文字表达的修改要求是:表达意思选词用语要适当,句子要通顺连贯,要有条理。学生明确了修改的内容要求,修改时就不会陷入盲区,就容易达到目的。

二、每次修改作文,要有侧重点

侧重点要根据作文训练的目标而定。比如一次作文基础训练:要求是写一天晚饭后你家里人做事的动作、表情,这就是本次作文训练的重要要求,学生修改作文时必须围绕着这个重点要求去修改。这样才能达到本次作文的训练目的和要求。

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教师范改——学生仿改——教师导改——学生独改”等方法,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教师范改具体做法是:教师从学生作文中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用纸复印给学生,由教师做示范修改。通过示范修改,让学生懂得哪里要改,哪里要删,哪里要补,哪里要添,哪里要调的道理,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打基础。

学生仿改:因为模仿是小学生智力活动的本能,小学生语文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已做范改后,学生仿改准度不大,容易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范改后的作文,要求学生仿照教师的修改方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可由全班同学集体仿改某一篇作文,也可以分小组仿改一篇作文,还可以互换仿改和各自仿改。改完后,全部交给教师下评语。

教师导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修改。导改比仿改难度要大些。但这时学生已基本具备修改的基础和愿望,只要教师加以指导,学生是会自改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要求学生按照这个训练重点要求,如果写的不够突出,就各自充实。教师发现学生作文中有语病时,由教师提出来,让学生通过再思后各自修改。如果学生自己还不会改,就叫别的同学帮改,如果全班同学都不会改,再由老师指点,仍然叫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笔去改。修改完成,全部或部分作文交给教师查阅并下评语。

学生独改:独改是在范改、仿改、导改的基础上进行。是要求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的重点,独立的自作修改作文。独改难度较大,要求较多,范改、仿改、导改,可单独用一学时进行专项训练。而独改一般要求在第一节作文课的最后五分钟完成。命题、构思五分钟—一作文三十分钟——修改五分钟。独改不受范改、导改的制约,有利于排除思维定式,冲破固定模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学生修改完后,由教师抽查写下评语。

我们的习作评改课最终就是教学生自己独立地去修改作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吗?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教给学生最重要的独改的方法:一看、二改、三查。一看就是看习作有无中心,内容是否具体真实,条理是否清楚等;二改。改有三种形式,即删、增、换。删就是删去重复的字、词、句以及与文章中心无关的段落等。增就是增添残缺、丢漏的字、词、句、标点和段落等。换就是将写错的字、词,不搭配或者有矛盾的地方调换过来,使其语言准确、通顺;三查就是把修改后的习作默读几遍,边读边想,检查是否修改彻底,纵观全文,直至满意为止。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当然,学生在修改作文时。教师不可袖手旁观,任其自然,教师要加以及时的评定和指导。要求学生反复吟诵,不顺口的地方要修改,要做到视听结合,促进思维发展,经过自改作文的实践,能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评改能力的提高;也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讲究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篇11

一、存在问题

1.重“写”轻“改”。多数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靠“多练”、“多写”,忽视“多改”。于是,让学生大量地进行练习写作,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片断作文,大篇命题作文。但是,教师腾不出时间与精力加以批、评、改,只好简单地浏览一下;或是让学习好的学生代为批改;也有的干脆不给予批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因没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便不断重复出现于习作,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沉重的练习任务大大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

2.批语简单、笼统。在学生的习作中常出现鲜红、醒目的诸如此类的批语:“条理不清”、“内容不具体”、“语言太啰唆”、“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病句太多了”、“重写”、“?”等。暂且不说这些批语是否中肯,学生根本无法从中得知该从何处下手进行修改,更谈不上提高作文水平。

3.讲评课单一。习作讲评课上,多数教师干脆唱“独角戏”:哪些学生写得好,好在哪里?部分学生哪里写得不够详尽突出?错别字出现最多的是哪些……这样的“我评你听,我教你学”,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缺乏参与评改的积极性。而且,由于教师只是抓住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评,学生很难结合习作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理解,从而做好修改。因此,这样的讲评对学生的写作帮助不大。

4.评后修改要求不足。习作经教师批、评后,学生是否按批评意见修改,结果如何,教师并没有做必要的跟踪检查、督促;部分教师虽然有做,但只面向少数“重点培养对象”。这样学生认为“评后再做修改”做与不做一个样,削弱评后自改的积极性。

5.二次批、评做得不够。对于学生按老师的批改要求所作的第二次习作,只有很少数教师有进行“二次批、评”,原因可能很多,但不管原因何在,都会挫伤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影响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改变对策

1.激发学生互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互改作文的能力,关键是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要引起学生互改作文的兴趣,我认为:

首先,注重引导,让学生有修改的意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春风又过江南岸”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完美,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此,每次布置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一道写作,把作文贴在宣传栏里,注上批语,让学生品评。这样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燃起学生对作文批改的兴趣。

最后,要让学生有成就感。结合课文教学,我在班上开展了品评好的和差的作文活动,在活动中以好带差,以点带面,看谁的作文进步快,评谁的作文改得好。开展这样的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学生在愉快的写作环境中学习作文、学习改文,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感到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和压力。“成就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诱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应给学生互改作文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当小老师的成就感,让学生反复品读比较,感受互改作文带来的喜悦。

2.讲究方法。(1)冷改法。冷,即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三四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语)的心理,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2)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3)集体评改法。先印发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篇12

文章不厌百回改。相传唐代诗人贾岛初到京师时, 一次, 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后来, 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 正琢磨不定时, 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由, 不但没责怪, 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 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 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由此可见, 修改不仅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确实是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现在, 我们的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 一学期下来, 除了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作文之外, 还让学生写了不少的小练笔。但在作文批改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影响、制约着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一是对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 教师的批改过于细致。错别字、病句等都由教师直接用红笔改在原文上。由于教师包办过多, 留给学生自己修改的余地很少。这样, 学生练习修改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多了。二是对学生平时写的周记或小练笔, 教师更多使用的是评判性而不是指导性的批语, 如“中心不明确”“记叙太笼统”等等。由于学生不明白具体问题所在, 无法着手修改。三是看不懂老师的批语, 加上平时有些教师对订正后的作文本复查不严, 因而有些学生对修改不认真对待。四是教师在批阅时就已打上了作文成绩, 使一些学生感到作文的修改与成绩的好坏无关。久而久之, 学生就对作文的修改失去了应有的认识和兴趣, 认为自己只管写, 修改则是老师的事。这些问题的存在, 反映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疏忽了对批改这一环节的研究, 没有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严格、适度的要求, 学生也没能得到更多的训练。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

第一步, 教师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书面批阅, 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之处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 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为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教师一般不作具体的修改, 也不批成绩。第二步, 在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讲之后, 再进行面评面改。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 让学生仔细体会批语, 然后将他们逐一请到面前, 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 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看不懂批语, 或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教师就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 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 帮助他们分析, 指导他们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 就让他们边说边改, 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 文句通顺, 结构合理, 但不够具体生动的, 引导他们丰富内容, 再提高一步。第三步, 在面批面改之后, 让学生动脑动手, 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骤, 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地“删、补、调、换”修改。第四步, 教师一边对照查看他们的修改情况, 一边对誊写后的作文再次进行批阅, 然后批上成绩, 这对学生认真修改作文是一种肯定和鼓励。第五步, 教师进行第二次集中评讲, 着重表扬能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的学生, 推荐改得好的篇章和片断, 鼓励他们再作适当的修改。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 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 差在何处, 懂得了该怎样写, 不该怎样写, 自己再修改时, 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 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每次初稿完成之后, 教师先进行集体讲评, 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同时也由人人面批面改改为按需要进行面批, 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已写好的作文, 允许保留几天后再上交, 鼓励他们隔几天再改;最后, 教师再根据学生作文的修改效果, 综合评定成绩。学生通过每次修改前后的对比, 实实在在领悟到了认真修改的好处,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 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在后来进行的两次调查中发现, 他们不仅能百分之百地按照教师批阅的要求进行认真修改, 还有许多学生在完成初稿交给教师之前就已经作了多处的修改。

上一篇:高尔夫市场营销下一篇:水电效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