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麻醉

2024-09-12

术前麻醉(通用7篇)

术前麻醉 篇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导致糖尿病发病率以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1]。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的几率也越来越大,但是糖尿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难度较大,切口愈合情况较差,术后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手术和麻醉的应激反应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更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重视糖尿病人的术前评估和加强对糖尿病患者麻醉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3]。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 ,女性患者16例 ,年龄53~75岁 ,平均年龄 (66.27±3.6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4.58±3.72)岁。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8.0 mmol/L,餐后2 h血糖>11.3 mmol/L,根据WHO的标准均判定为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1.2.1术前评估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评估方面 :患者糖尿病分型,有无低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酮症酸中毒病史;过去对手术及麻醉反应的病史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状况; 术前所服用降糖药物种类、剂量;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代谢功能和病程,如感觉神经病变、自主神经 病变、肾功能 不全、缺血性心 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为病情的估价、术中、术后维持血糖水平提供参考。

1.2.2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前45 min,均通过上肢静脉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当患者经过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法后30 min作用开始。观察组患者对其T3~T9间隙进行穿刺,阻滞范围为T3~T4,使用2%利多卡因及0.33%丁卡因通过静脉滴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在手术开始前通过静脉给予患者氟哌利多0.05 mg/kg和哌替啶1 mg/kg。对照组患者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为 患者诱导 琥珀胆碱1.5 mg/kg、丙泊酚2 mg/kg、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0.1 mg,麻醉维持吸入氧化亚氮1.5 L/min、1.5 L/min及1%~2%的异氟醚 ,同时通过静脉间断的为患者注射维库溴铵及芬太尼。

1.3 判 断 标准

观察组并记录两组患者血糖值的变化情况,对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使用t对结果进行组间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血糖值为(6.24±1.07)mmol/L,术后血糖值为(7.14±1.26)mmol/L。对照组患者术前血糖值为(6.27±1.16)mmol/L,术后血糖值为(8.93±1.52)mmol/L。两组患者术前血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与术前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主要依据,对患者病情、病程、治疗方法、疗效,及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需要了解患者糖尿病分型、患者是否有低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酮症酸中毒病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手术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5倍,所以在术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实际情况,为病情估价、术中及术后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提供参考。

观察组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 患者术后血糖值较低,与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使用全麻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术后血糖值较高,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所以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麻醉时应避免使用苏醒时间较长的全面方式,在患者对麻醉药物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对患者使用连续硬麻的方法进行麻醉。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术前应对其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价和准备 ,尽量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有正常糖原储备,然后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好。

术前麻醉 篇2

姓名_____分数_____

1ASA分()类,ASAⅢ类是指().(D)

A 6 , 重要脏器病变严重,代偿不全并已威胁生命,麻醉手术危险性较大

B 5 , 重要脏器病变严重,虽在代偿范围,但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C 5 , 重要脏器轻度病变,代偿健全,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一般.D 6, 重要脏器病变严重,虽在代偿范围,但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E 5, 重要脏器病变严重,代偿不全并已威胁生命,麻醉手术危险性较大.2高血压病人的术前准备,以下哪项正确 :()B

A 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00mmHg,均给抗高血压药治疗 B 对舒张压超过110 mmHg,抗高血压药治疗必须延续到手术日晨

C 长期用抗高血压药治疗,如血压稳定,术前3天可以停药 D 高血压并存心肌缺血者,择期手术应列为禁忌

E 单纯慢性高血压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力较差

3妊娠合并外科疾病时是否能施行麻醉和手术,哪项错误:()C

A 必须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双安全性

B 妊娠头3个月易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尽可能避免手术

C 择期手术可在4个月以后施行

D 妊娠4~6个月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必要时可施行限期手术

E 急症手术在麻醉时充分供氧,避免缺氧和低血压可施行手术

4关于麻醉选择的决定因素,下面哪项是错误的()B

A手术病种、方法和长短B性别C年龄D客观条件E麻醉者的经验

5喉头的位置相当于颈椎:()E

AC3BC4CC5DC6EC4~6

6围术期液体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B

A 供应机体不显性失水B 保证组织灌注和代谢对氧的需求C 补充丢失或转移的细胞外液D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E 保证患者尿量达0.5~1.0ml/kg/hr

7关于小儿喉头解剖特点,错误的是:()C

A 位置比成人高B 从上向下看呈漏斗状C 最狭窄的部位在声门裂

D 粘膜下血管丰富,易发生水肿E 会厌呈U形或V形

8、以下哪条不是气管插管的适应症()D

术前麻醉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12月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 年龄18~78岁;文化程度:大专25例, 中专40例, 初高中45例, 小学10例, 其中, 中国国籍76例, 外国国籍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术前、术中患者均为清醒状态。两组均为初次行椎管内麻醉, 排除有严重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以及脊椎畸形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者, 其年龄、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 对照组由巡回护士按传统方法进行, 查看患者的病历, 做简单的术前介绍和麻醉相关的注意事项。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和椎管内麻醉体位示教指导方式的访视方法如下: (1) 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房与患者详细交谈, 对麻醉的认识及对疼痛的反应, 取得第一手资料。与患者沟通时面带微笑, 态度和蔼, 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 稳定患者心理压力, 鼓励患者提问题, 护士做出耐心解释和安慰, 介绍与同病室采用相同麻醉方式的术后患者进行沟通,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稳定患者情绪。 (2) 提高椎管内麻醉的成功率, 麻醉体位配合起到关键作用, 手术室巡回护士拿用科内制作的椎管内麻醉体位图片和相关宣传单, 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 给手术患者看科内制作图片, 并详细讲解麻醉体位、配合方法和相关麻醉知识。如人体椎管、椎间隙结构。要有良好的体位配合才能提高麻醉成功率及术中无痛和减轻不适。护士根据图片给患者讲解麻醉体位要求, 并进行适应性指导训练, 穿刺体位通常采用侧卧位, 双腿屈曲, 尽量靠腹部, 手抱膝, 头部尽量向胸部弯曲, 使腰背部尽量向凸出, 呈“弓”形, 如常比如象“虾”一样弓出背, 背部与手术台垂直。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过程中, 瞩患者有不适可以立即说, 但不要移动身体, 以免穿刺失败而引起不良反应, 并讲明手术当时由护士全程陪伴。护士一边讲一边与协助患者一起作麻醉穿刺体位示教模拟练习1~2次, 所有患者都可以接受。

1.3 麻醉方法

采用扬州市客氏医用品械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 由主治医师以上进行穿刺, 在穿刺前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从摆体位开始至患者平卧时间, 即麻醉操作完成时间及麻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观察从病房接患者到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情绪、恐惧、焦虑情况、麻醉师, 护士对患者的指导。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操作过程中紧张、恐惧情况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麻醉情况比较

见表2。由表2可知, 两组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操作麻醉穿刺完成时间 (P<0.05) 、一次穿刺成功率 (P<0.05) 、麻醉师满意度 (P<0.01) 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椎管内麻醉体位协助示教训练, 提高麻醉穿刺成功率和麻醉医师满意度, 缩短穿刺时间, 患者地位置安置不当是造成麻醉穿刺不顺利的重要原因, 正确地摆放体位也是操作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科内制作图片, 护士对患者的直观讲解, 并为患者进行体位的示教训练, 调动患者的视觉、听觉参与一起, 减少护患之间的距离, 而且增进了患者应对手术的信心。在执行操作时, 护士要站在对面, 协助患者抱头和膝固定, 以防坠床, 保障患者安全。患者与护士主动性配合提高了麻醉穿刺成功率, 缩短麻醉时间, 减轻护士工作量, 提高护理质量, 麻醉满意度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麻醉师与护士、患者的关系更加融洽, 促进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保障患者手术更安全, 收到了良好效果。

3 讨论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反应源, 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3]。过分的紧张和焦虑会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 使患者生命体征发生变化, 增加了手术过程中的危险性, 当反应过分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身体恢复[4]。根据我院病源来自不同地区, 文化、理解能力有直接的相关性。由于手术患者对麻醉知识缺乏, 实施麻醉时患者紧张、恐惧, 不知如何配合, 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侧重于手术室环境及工作人员介绍, 手术流程介绍, 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对策等[5]。护士访视时, 患者对手术、疼痛、焦虑、恐惧、心理压力较大, 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 做好心理护理, 通过看图片和协助麻醉体位训练, 可联想一些相似的情形, 可使不同文化程度方言的患者对配合麻醉体位所需掌握的要领得到较好的理解和配合。

通过对患者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情绪。由于大部分患者对麻醉知识缺乏, 导致凭空的猜测, 往往会产生一些神秘感, 而导致心理紧张、恐惧, 表现为沉默、不安、易怒。通过护士进行心理护理, 疏导患者, 稳定情绪, 大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收到了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丹, 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8.

[2]谢倩, 杨敏, 陈俐, 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的访视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0) :809-811.

[3]崔东展, 耿军.择期手术病人的心里应激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 (2) :692.

[4]肖少华, 谢守德, 杨昌明.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 20 (9) :558.

术前麻醉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本所2013年1月-2014年12月750名避孕节育手术受术者进行调查, 排除不能理解量表的内容, 不能进行正常沟通以及拒绝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调查在明确问卷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管理者支持和患者的知情同意后进行, 问卷当场回收。避孕节育手术包括:上环术、取环术、人流术、清宫术、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输卵管吻合术、输精管吻合术。

1.2 调查工具

在参考相关文献[6]的基础上, 结合避孕节育手术特点设计的自评问卷。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对麻醉担扰情况、患者想了解麻醉知识的途径三部分。该问卷内容效度指数 (CVI) 为0.81, 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5, 根据相关文献0.80≤a系数﹤0.90佳为信度高, 构效度良好的正式问卷。

1.3 方法

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组成调查者, 使用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者经过统一规范的培训, 统一使用指导语讲明研究目的, 并征得患者同意后填写, 在术前进行问卷填写并当场收回资料。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 回收有效问卷728份, 有效回收率为97.1%。728名受调查者均为ASAⅠ级, 年龄18~45岁, 平均 (30±16.21) 岁, 其中年龄≤25岁182例 (25.0%) , 26~40岁443例 (60.9%) , ≥40岁103例 (14.1%) ;男70例 (9.6%) , 女658例 (90.4%) ;初中及以上学历232例 (31.9%) , 高中及以上学历496例 (68.1%) ;局麻542例 (74.5%) , 全麻175例 (24.0%) , 腰硬联合麻醉11例 (1.5%) ;第1次手术358例 (49.2%) , 第2次及以上手术370例 (50.8%) 。家庭收入≤4000元197例 (27.2%) , 其中有32例接受麻醉;家庭收入4000~8000元225例 (30.9%) , 有62例接受麻醉;家庭收入≥8000元306例 (42.0%) , 有92例接受麻醉, 家庭收入高的患者较家庭收入低的更愿接受麻醉,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33, P=0.0004) 。

2.2 受术者对麻醉担扰情况的比较

本调查中576例 (79.12%) 受术者担心术中麻醉风险, 577例 (79.26%) 受术者担心麻醉后遗症, 627例 (96.13%) 受术者认为是因为不了解麻醉才产生的以上担扰, 570例 (78.30%) 受术者认为麻醉是种冒险, 受术者的接受程度与麻醉担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3 患者获取麻醉需求知识的途径

502例患者 (68.96%) 选择麻醉医生口头宣教途径获取麻醉需求知识, 315例患者 (43.27%) 手术室护士口头宣教途径, 503例患者 (69.10%) 选择医院发放麻醉宣传画册途径, 685例患者 (94.10%) 选择医院发放麻醉录像途径。其中, 学历较高的患者在选择手术室护士口头宣教方面比学历较低的患者低,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3.01, P<0.05) , 见表2。

例 (%)

例 (%)

3 讨论

避孕节育手术受术者是特殊人群, 无任何病理变化, 无急迫性疾病痛苦, 因而面对手术、麻醉更加存在恐惧、焦虑。既往上环术、取环术、人流术、男女结扎术等手术都在局麻下或没有任何麻醉下完成手术。近些年随着麻醉药品和麻醉技术的提升, 人们对无痛的需求增加, 越来越多的避孕节育手术可在丙泊酚静脉全麻或腰硬联合麻下舒适下完成。

本调查中25.55%避孕节育手术受术者愿意接受麻醉, 其中家庭收入≥8000元的患者比家庭收入≤4000元的受术者更愿接受麻醉,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患者的麻醉顾虑方面, 79.12%受术者担心术中麻醉风险, 79.26%受术者担心麻醉后遗症, 96.13%受术者认为是因为不了解麻醉才产生的以上担扰, 78.30%受术者认为麻醉是种冒险。说明患者对麻醉的担忧、对麻醉的选择与家庭经济、个性特征、文化程度等有关, 家庭经济越好、文化程度越高对麻醉无痛需求越高, 对生活舒适度要求更高[6]。

口头宣教是医护人员进行术前宣教主要形式, 优点为简明扼要。本研究中发现学历较低的受术者在选择手术室护士口头宣教方面比学历较高的受术者多 (P<0.05) , 低学历患者更愿意选择护士口头讲解, 可能是护士口头讲解更通俗易懂, 更亲切, 更有针对性, 说明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也不容缺少[7,8]。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特点、文化程度、经济情况, 尽可能采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详细的讲解[9]。良好的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宣教单可以更详细地说明手术注意事项, 对医患间可以起到良好沟通作用, 而麻醉医生与护士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稳定患者生命体征[10,11]。大部分医院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普遍存在, 但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访视还较少, 争取同台手术的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一起参与到术前访视中去, 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信心, 减轻患者焦虑和顾虑。

本研究中发现69.10%受术者愿接受麻醉宣传画册, 宣传画册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应用对缓解焦虑情绪效果较好[12]。图片式术前访视具有直观、易于理解、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 通过图形教育患者可以较好地理解护士所表达的意思, 避免了口头宣传的抽象、不易理解、内容遗漏和解释不到位等问题, 使患者通过形象的宣教图片和良好的护患沟通, 对手术环境、手术过程及其预期效果等有了初步了解, 从而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 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13]。应用术前宣教彩色手册进行术前访视, 可缩短访视所需时间及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恐惧度, 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度[14]。

而整体对直观可视的麻醉视频接受者达94.10%, 在常规访视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辅助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仪器设备、手术流程等能有效缓解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心理, 降低焦虑水平, 提高心理适应性[15]。根据不同麻醉方式、方法制做麻醉宣教手册 (将图片与文字结合, 设计麻醉相关知识图片并附文字说明) ;将手术室环境、设备、麻醉手术体位、麻醉方法及步骤等制成录像, 组织患者观看, 也可放入医院网络或传媒进行宣传。

术前麻醉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种:腹股沟斜疝、阑尾炎、包茎、尿道下裂、眼斜视, 年龄3~8岁, ASAI级, 共30例, 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 每组各15例。

1.2 麻醉方法

患儿在病房建立静脉通路, 待情绪稳定后接入手术室, 麻醉前静脉注射长托宁0.01mg/kg或阿托品0.01mg/kg, 10min后静脉注射氯胺酮1~1.5mg/kg, 对于手术时间稍长者再给予连续硬膜外注滞 (0.8%~1.2%利多卡因) , 麻醉过程中保持患儿自主呼吸, 经面罩持续吸氧, 氧流量<2L/min, 听诊器听件粘贴于胸前, 以监测呼吸音及心音, 并判断有无气道梗阻、呛咳等情况。如出现体动、呛咳、憋气等情况, 视为麻醉减浅表现, 经静脉注射氯胺酮10~20mg/次。手术结束后, 待患儿苏醒到能回应、开口、睁眼、握拳等指令或回答自己的姓名时送回病房。

1.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经SPSS10.0软件处理, P<0.05为显著性差异, 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见表1。

2.2 两组患儿入室后情绪基本稳定, MBP、HR、SPO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阿托品组术前用药后心率明显增快 (P<0.05) , 平均动脉压升高 (P<0.05) ;长托宁组术前用药后血压、心率基本稳定。氯胺酮麻醉后, 阿托品组心率增快显著 (P<0.01) , 血压升高显著 (P<0.01) , 长托宁组心率血压虽有所上升, 但无显著性差别 (P>0.05) 。两组SPO2各时间点值无显著差别。

3 讨论

氯胺酮具有镇静镇痛充分, 在不逾量和注射速度不过快的情况下对呼吸影响轻微的特点, 但氯胺酮通过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呈现出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作用, 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加, 在围术期增加心肌作功和心肌耗氧, 该副作用对具有潜在心脏疾病甚至正常心肌会造成损伤。此外, 氯胺酮引起唾液腺及气管内腺体分泌物增加, 使气道阻塞的危险性增加。麻醉前用抗胆碱药的目的是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 避免术中反流、误吸和减少肺部并发症。阿托品在作用于M1、M3受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和腺体分泌抑制的同时, 也作用于M2受体, 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1~3], 该副作用会与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发生协同效应, 进一步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压, 严重者会导致心律失常。在本研究中阿托品组患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的事实充分证明这一点, 甚至个别患儿心率由80次/min升高到170次/min, 这是非常危险的状态。

长托宁 (盐酸戊乙奎醚) 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该药对于M1、M3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 而对心脏和神经突触前膜的M2受体均无阻断作用。因而, 长托宁在有效地保持呼吸道干燥、防止喉支气管痉挛的同时, 避免了协同强化氯胺酮所致的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的副作用。本文的观测结果与上述理论观点相符合。有人认为长托宁对抗氯胺酮的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的机制在于抑制大脑皮层, 减轻大脑刺激的反应;调解自主神经使交感神经恢复常态, 减少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4 结语

长托宁与阿托品作为小儿氯胺酮麻醉前用药相比, 具有明显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 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长托宁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术前用药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30例3~8岁患儿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 行氯胺酮静脉麻醉或氯胺酮静脉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给术前用药后阿托品组心率明显增快, 血压增高 (P<0.05) ;长托宁组血压、心率基本不变;氯胺酮麻醉后, 阿托品组心率显著增快, 血压升高 (P<0.01) , 长托宁组血压、心率虽有所上升, 但不显著 (P>0.05) 。结论长托宁比阿托品更适合作为小儿氯胺酮麻醉的术前用药。

关键词:长托宁,阿托品,氯胺酮,术前用药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286.

[2]韩济生.神经科学纲要[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342~343.

术前麻醉 篇6

关键词:氯胺酮,术前用药,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

氯胺酮镇静、镇痛效果优良, 盐酸戊乙奎醚具有能够持久抑制腺体分泌、对心血管影响小的优点[1], 而单用氯胺酮具有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效果, 进而增加气道分泌物、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的特点[2]。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均是临床上小儿氯胺酮术前麻醉的常用药物, 但医学界对于二者的疗效更佳却众说纷纭。现将我院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所收治的30例择期手术患儿,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最大为7岁, 最小为2岁, 平均 (3.7±1.6) 岁。术前肝、心、肺功能、血常规均正常。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A组 (盐酸戊乙奎醚组) 和B组 (阿托品组) , 每组1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30例择期手术患儿均在氯胺酮静脉全麻下手术, 病种有隐睾、四肢骨折、阑尾炎、腹股沟疝。A组患儿给予肌内注射5 mg/kg氯胺酮+0.01mg/kg盐酸戊乙奎醚;B组患儿给予肌内注射5mg/kg氯胺酮+0.02 mg/kg阿托品, 面罩吸氧3 L/min, 对两组患儿的心率 (HR)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器进行持续监测, 麻醉过程中, 要定期静脉滴注0.15~0.20 mg/kg咪达唑仑+1%氯胺酮进行维持麻醉, 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麻醉。当患儿苏醒后能够清楚回答医护人员问题后即可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的唾液分泌量以及HR、SBP、DBP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前后HR、SBP、DBP变化比较

两组患儿用药前HR、SBP、DBP无统计学意义, 用药后上述指标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变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盐酸戊乙奎醚组患儿的变化程度明显低于阿托品组患儿,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用药前后唾液分泌量比较

两组患儿用药前唾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用药后唾液分泌量均降低明显, 且A组患儿在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内其唾液分泌量均明显低于B组, 说明A组患儿表现有强烈的唾液分泌抑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注:与用药前比较, *P<0.05, **P<0.01;与A组比较△P<0.05

注:与基础值比较, *P<0.05, **P<0.01, 与A组比较△P<0.01

3 讨论

氯胺酮在注射速度不快和不过量注射时, 基本不会影响患儿的呼吸, 且镇痛、镇静效果较佳[3], 但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 氯胺酮会刺激到心血管系统[4], 具体临床表现为气管分泌物增加、心率增快、唾液腺分泌物增加、血压升高, 会增大气道阻塞的危险性[5], 增加肺部并发症。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后, 能够对中枢M3受体、M1受体进行明显抑制而达到镇静, 同时还能双向调制心率, 不会过多影响到体温中枢[6]。阿托品消除半衰期为4.00 h[7], 而盐酸戊乙奎醚则能够达到10.34 h, 故其能够维持较长的手术时间。

本文采用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对氯胺酮麻醉进行辅助, 结果显示, A组用药后唾液量明显低于B组, 患儿用药后HR、SBP、DBP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变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盐酸戊乙奎醚的变化程度明显低于阿托品, 临床疗效及作用时间均较阿托品长,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盐酸戊乙奎醚对患儿的血压、心率都具有较小的影响, 也能对唾液腺分泌作用起到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柳东.阿托品与长托宁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 2008, 28 (4) :30-31.

[2]郑戈峰.长托宁、阿托品术前用药在小儿麻醉中对血压心率影响的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4) :42-43.

[3]朱志兵, 郑吉卫, 张静, 等.长托宁术前用药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医学卷, 2009, 6 (1) :35-36.

[4]王丽, 张新花.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前长托宁与阿托品的临床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11) :1255-1256.

[5]郭芹, 刘爱萍, 梁亚萍.长托宁、阿托品术前用药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比较[J].中外医疗, 2008, 17 (6) :67-67.

[6]卢健芳, 杨新平, 刘志恒, 等.长托宁与阿托品在小儿术前用药的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14) :84-86.

术前麻醉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5月ASAⅠ~Ⅱ级需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足月单胎产妇, 无合并心肺肾功能性疾病, 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无妊娠期合并症, 无胎儿异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麻醉方法

麻醉前不给予术前用药,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 连续无创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在麻醉开始前无创测定血压3次, 每次间隔3 min, 取其平均值为基础值。在麻醉前观察组开始前20 min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500 ml, 对照组输注复方氯化钠500 ml, 静滴, 40滴/min, 之后以复方氯化钠5~10 ml/ (kg·h) 输入维持。产妇取左侧卧位, 穿刺点为腰3/4椎间隙,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置入25G腰麻针。拔出针芯, 见脑脊液流出后, 于20 s内往蛛网膜下腔尾端注入0.5%布比卡因1.8 ml, 然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操作完毕, 让产妇缓慢转为左侧卧位30°, 面罩吸氧。每3分钟测定一次血压, 控制麻醉平面在T6以下。若收缩压 (SBP) 低于90 mm Hg, 或血压下降基础压30%时, 给予麻黄素10 mg静脉注射, 3 min后SBP仍低于90 mm Hg, 重复使用麻黄素, 使血压恢复至100 mm Hg以上。

1.3 监测指标

记录麻醉后10 min两组BP的SBP≥100 mm Hg、100 mm Hg<SBP≤90 mm Hg、90 mm Hg<SBP≤80 mm Hg、SBP<80 mm Hg的发生率, 胎儿娩出后, 立即选取一段脐带用两把血管钳夹闭, 抽取脐动脉1 ml, 立即用雅培300-G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胎儿娩出后1 min的Apgar评分、产妇恶心呕吐发生例数、麻黄碱用量、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为 (19.5±2.2) min, 对照组产妇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为 (20.1±2.9) min,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产妇麻醉后不同程度血压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基础SBP为 (127.4±4.4) mm Hg, 对照组产妇基础SBP为 (124.8±8.3) mm Hg,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500 ml后, SBP≥100 mm Hg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麻黄碱用量比较

观察组的麻黄碱用量 (3.5±5.8) 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12.5±4.2) 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有恶心呕吐反应者1例, 对照组有6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及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

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 观察组的p H、Pa CO2、Pa O2、BE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但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剖宫产麻醉过程中除了要面对一般麻醉风险, 还要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安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中最大的缺点就是麻醉后低血压及低血压对孕妇和胎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广泛交感神经阻滞引起的相对低血容量, 产妇增大的子宫右旋压迫下腔静脉, 使静脉回流减少, 心输出量减少进一步加重麻醉引起的低血压[2]。麻醉前预防性输液扩容是预防低血压的方法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 术前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后发生低血压的几率明显减少, 能够降低低血压的严重程度, 有效维持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减少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其中产妇因麻醉死亡病例中50%是由于反流和误吸所造成[3]。其次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了麻黄碱的使用, 有研究表明产科麻醉中麻黄碱的应用越多, 胎儿的p H和BE值降低越多[4]。

剖宫产产妇妊娠期间往往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 术前输注胶体能减轻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水肿。同时使血液稀释, 血液黏滞度降低, 胎盘微循环进一步改善, 红细胞内2, 3-DPG增加, 氧离曲线右移, 氧释放增多, 提高了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5]。

总之, 术前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能明显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产妇顺利分娩、胎儿出生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atta S, Kodali B S, Segal S.Obstetric Anesthesia Handbook[M].4 th.ed.New York:Springer, 2007:172-210.

[2]嵇富海, 马绮, 薛张刚, 等.扩容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效力[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3, 19 (12) :725-727.

[3]Mankowit E//林建东译.剖腹产的麻醉处理[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86, 7 (5) :275.

[4]张加强, 孟凡民, 姚翔燕, 等.产妇托架预防脊麻下剖宫产术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 (6) :764-765.

上一篇:美学的特征下一篇:初中数学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