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精选12篇)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护理教育正在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需求, 更多的男性加入护理队伍中, 男护士也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和医疗单位认可。但几十年来护理教育一直都是以培养女性护士为主, 教学计划的制订, 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 都不可避免地更适合于女性[1], 适合男护士特点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尚未建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男护士工作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探索适合男护士特点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杭州市6所三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男护士69人, 年龄23岁~39岁, 平均25.17岁;文化程度:大专35人, 本科34人。
1.2 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设计结合院校在培养男护士过程中遇到的情况, 包括基本资料、最愿意工作的科室、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方向等。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2份, 回收有效问卷69份, 有效率95.8%。
2 结果
2.1 男护士目前工作科室及最愿意工作科室 (见表1)
2.2 男护士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显示, 男护士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包括:专业调剂33例 (47.8%) , 就业压力21例 (30.5%) , 家长意愿7例 (10.1%) , 兴趣爱好4例 (5.8%) , 其他4例 (5.8%) 。
2.3 男护士今后的工作去向
本研究显示, 男护士今后的工作去向主要包括:继续从事护理工作15例 (21.7%) , 从事其他医学工作12例 (17.4%) , 不从事医学相关工作4例 (5.8%) , 不确定38例 (55.1%) 。
2.4 男护士产生护患摩擦情况
本研究显示, 男护士未发生过护患摩擦34例 (49.3%) , 曾发生护患摩擦35例 (50.7%) ;发生护患摩擦的主要原因为交流沟通不到位24例, 理论知识欠缺1例, 具体操作技能不强3例, 自身态度欠佳0例, 病人的原因7例。
3 讨论
3.1 专业化培养, 分班教学
本次调查显示, 目前男护士工作主要集中在ICU、手术室和急诊科。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和现实因素男护士在某些科室还不能被接受, 像儿科、妇产科。另一方面, 医院出于对男护士工作优势的考虑和便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更愿意把男护士安排在手术室、ICU、急诊科、骨科和精神科[2];同时, 男护士自己也愿意去这些科室工作[3], 在对最愿意工作科室的调查中, 男护士也多选择手术室、ICU。因为这些工作场所呈半封闭式, 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 面对的社会压力小, 同时那里的工作更具技术性, 更有成就感。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学校可针对性地对男护生进行专业化方向培养, 如ICU护士、手术室护士;适当增加重症监护学、急诊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的教学课时, 提高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如果学校能先于医院培养专业护士, 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 还能为以后深层次的发展做好铺垫。
3.2 情景模拟, 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护理的有效性不仅在于打针、发药, 而是信息的传递, 通畅有效的交流沟通可以辅助疾病治疗,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效果。本调查结果显示, 多数男护士确认发生过护患摩擦, 其主要原因在于交流沟通不到位, 而非专业技能因素。部分原因是由于不善于表达, 无法取得病人与家属的信任有关;部分原因是自觉男护士身份不愿意多说。因此, 在先期的教学过程中应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如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自编自导案例, 在实际的演示中探索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其次, 通过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 传授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特别是非语言性交流的技巧。早期临床见习与实践, 通过感受被病人和家属接受认可的愉快正性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沟通, 克服障碍提升此方面的能力, 以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3.3 明确定位, 提高专业素养
男护士的职业稳定性是目前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本调查显示, 对于今后的工作去向有55.1%的男护士表示不确定, 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的只占21.7%。从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来分析, 有47.8%的男护士因专业调剂进入护理专业, 而因兴趣爱好选择此专业的只占5.8%。从这些情况来看, 学院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开学初通过始业教育、性格测试等分析, 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综合衡量自己是否适合或有兴趣愿意从事护理专业。此外, 护理专业在脾气、性格等个人因素上对男护士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如有爱心、耐心、细心、动手能力强、不怕累不怕苦等。
针对一些专业思想极不稳定的护生应适当放宽转专业条件, 允许他们重新选择。与女性相比, 男性从事护理行业面对很大的家庭社会压力, 带有“强迫性”的学习即使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也面临着再择业的问题。盲目培养很大程度上是种资源浪费。从心理学角度看, 择业需要、动机和兴趣对工作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陆静波[4]关于护士工作价值观对专业稳定性的影响调查显示, 兴趣、创造力等内部价值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
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 学校应该加强专业教育, 帮助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专门针对男护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行为训练, 使男性尽快适应护士角色, 加强从事护理专业的稳定性[5,6]。
护理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 男护士的培养应适当调整现行的教学方案, 切实培养专业性强、能够凸显自身优势的男护士[7]。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支持, 帮助其明确自身定位, 不断巩固专业思想和专业理论技能,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摘要:[目的]了解在岗男护士的就业现状, 探讨其培养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对杭州市6所三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69名男护士进行就业现状调查。[结果]本调查对象目前工作的科室和最愿意工作的科室主要集中在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 (ICU) ;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调剂、就业压力;专业定位不明确, 今后的工作去向不确定的居多;发生护患摩擦的主要原因为交流沟通不到位。[结论]对男护士的培养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化培养, 同时应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 并不断巩固其专业素养。
关键词:男护士,培养,专业化,沟通,专业素养,就业现状
参考文献
[1]程家娥, 黄毅.男性护理大专生专业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2) :68-69.
[2]杨磊, 姜超美, 李春燕.9所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6) :559-560.
[3]杨雪琴, 张敬芳.48名男护生择业观念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3) :20-21.
[4]陆静波.护士工作价值观对专业稳定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6) :506-508.
[5]戴肖松, 黄平, 周德华, 等.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J].2006, 41 (4) :347-349.
[6]刀利华, 郭勇, 陈定中.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8) :612-614.
[7]燕国华, 马演.对男护士现状的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5C) :1319-1321.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2
题目: 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及对
策研究综述
人 文 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二年七月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改革和深化,以新课程为导向的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与培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重要保证。各级学校对于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展开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与培养模式的研究。可是从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教育现状来看,对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还没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偏重学术性,忽视了师范性,导致教学技能的训练成了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从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论文的梳理与整合,明晰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对策。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不足,改进师范生的培养方式,也希望能够对师范生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对策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师范生教学技能首当其冲地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将来的准教师,是否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来实施和落实课程改革,成为改革成败的重要关键因素。因此,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研究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改革和深化,以新课程为导向的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与培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重要保证。各级学校对于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展开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与培养模式的研究。
对于研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有什么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怎样发展其教学技能来适应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在发展教学技能过程中遇到什么的困难和问题,如何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与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实践的角度,可以提高高校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提高高校管理部门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考核的有效性;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自主发展。我国大多数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实习”,除了“教学实习”,其他三方面都是偏重理论,实践层面的教学技能鲜有涉及。教学技能的建构不仅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更需要在教学中和教学实际中通过实践发展。
二、国内外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 在国外,以美、英、前苏联三国为代表,在教学技能领域所取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
1.教学技能分类
7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教育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微观分析,把各种科学技能、技术和能力进行了分类整理,提出教师应成为教育“临床专家”,认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教师必须具备下列多方面的能力:教学能力、实验指导能力、科研能力、革新能力、与学生交往能力、学生社会活动组织能力、教科书处理能力、学生升学就业指导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示范能力、自制力、推理能力等。
2.美国和英国教学技能培养研究现状 ① 美国
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首创微格教学,主要用于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借助声像的手段,经过观摩示范、角色扮演、重现记录、分析评价、反馈校正等一系列程序,对每项技能分别进行训练。70年代后,美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教育专业课程普遍采用“师资能力训练法’’,对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重大改革,如以个别教学代替班级的集体训练,根据培养目标对各种能力加以分门别类后组成一系列教学单位,对师范生进行有选择的教学活动。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师范教育的研究者开始探索以普通学校为基地的师范教育,它的特点是进行实际技能的系统训练,并且伴随着考虑理论问题。课堂组织、行为管理、个别化教学、教学模式等课题是在夏季去普通中学参观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编写教案、课程计划的理论和实际设计。
② 英国
英国在60年代末引入微格教学,斯通斯(Stones)-与莫里斯(Morris)将微格教学的目的和作用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引入微格教学,对教学中的社会技能进行定义,对师范生进行分技能的训练,然后将各项社会技能综合在一起,整体地运用到完整的课堂教学中。英国教育和科学署在“教师职前培训改革”中,强调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其培训模式侧重点主要在于熟练掌握中小学规定的教学科目,培养班级经营、作业指导技巧以及提供学生优良的学习环境的能力。从2000年9月起规定所有参加教师认证者需要先通过技能检测(skill test),包括教学技能、语言表达、咨询与沟通技巧等能力,若未通过这些技能考试则只能受聘为非合格教师,最多五年。
总之,国外以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为典型,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以微格教学和教育实习为主,教育实习相当受到重视,特别在美国,实习时间一般在350小时,甚至在学期安排上长达一年的时间。
(二)国内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的研究 1.教学技能分类
广义的教学技能指以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狭义的教师教学技能特质学科教学基本技能。比如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板书技能和结束技能等一系列专项教学技能。
在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和教学研究五类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即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和变化技能。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对满足新课标的需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就有重要意义。
2.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不足
① 高校学科设置不科学,致使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严重割裂。全国很多高等师范院校都开始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都开设了一些教师技能训练课。但从大部分院校目前来看,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过分偏重文化知识,缺乏专门的技能培训的课程,如三字一话、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类课程。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课程的抽象概括的程度很高,它过于强调学科的知识性和逻辑性,缺乏科学实证研究,不能用来分析和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更忽视了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各要素的研究,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素养。这样学下来,师范毕业生的质量难以得到基层学校的认可,因而也影响师范生的就业。
② 高校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的认识不足,实践环节太薄弱。高校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技能时授课技能,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二是叫教师技能的训练主要集中在课堂,忽略了课外训练以及实习基地的训练;三是只重视基本教学节能的培养,对师范生的培养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生人数众多,教师难以有效管理;加之微格教学课时少,经费投入不足,微格教学设备数量有限,微格教学理论的学习难以得到重视,所以教学技能的训练也就只流于形式,远远达不到微格教学的需求。而且在实习阶段,实习教师真正到实习单位上课的机会比较少。实习与实践机会的缺少,导致知识习得仅仅停留在记忆与理解层次,如何在类似的情景中灵活运用知识成为培养中的盲点,学习迁移的欠缺必然导致师范生处理实际课堂问题能力的缺乏。
③ 高校缺乏有效的反馈与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反馈与评价制度是保障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师范生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信息反馈,并不断修正训练体系的内容,将会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技能掌握程度与水平。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明确的教师技能评价制度,那么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水平就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行为调节失去了依据,技能训练得不到提高。
④ 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自主训练不足。
随着大众化阶段高校招生数量的扩大,师范专业越来越不受到脚掌和学生的喜爱,很多人都是被调剂到师范专业的。很多师范专业的学生选择考研来换专业,所以很多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训练不感兴趣。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态度不认真,而且学校给师范生的训练机会本来就不多,各项技能得不到提高。
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课程的抽象概括的程度很高,它过于强调学科的知识性和逻辑性,缺乏科学实证研究,不能用来分析和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更忽视了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各要素的研究,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素养。这样学下来,师范毕业生的质量难以得到基层学校的认可,因而也影响学生的就业。
⑤ 师范生在现代信息教学技能训练方面薄弱。
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不足,媒体设备数量有限,部分课程内容只限于观摩、介绍,不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践的需要,制约了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致使师范生的现代信息教学技能不强,最终使他们在走上教师岗位后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教学。教师技能的培养中极少涉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师范生的培养非常不利。3.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策略
师范生的培养是高校向基础教育输送师资力量的源泉,针对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具备过硬教师职业技能的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效提高广大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调整课程结构,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① 调整课程结构,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现行的教学技能培养课程结构已不能满足未来教师对各种知识的需求。因此,首先,应转变观念、调整专业课程与教学技能课程之间的比例,加强师范生教育课程建设,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技能培养机制中的弱势知识。其次,应摒弃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学科内容、教学法、技术和教学情境等知识分离培养的方式,建立并完善把教学法、技术和教学情境知识融入学科内容教学中的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一直是注重专业培养而轻师范技能培养,以致这些将走向讲台的师范生不知怎样将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媒体等知识应用于 4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质,要以文化教育取代以学科知识为主的知识教育,要打破学科过窄的框架,提倡学科整合。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理论学习、教学技能和教育智慧培养三者的关系:理论是基础,技能是手段,教育智慧是最终目的。
② 高校应该提高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提供多元化实践空间。
教学技能训练师提高师范生作为“准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对训练进行规划,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多项研究表明,实践机会的缺失是直接导致师范生教学技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有效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必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和足够的实践机会。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强教学模拟训练。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见习,提高学生的教学认知水平。二是加强微格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是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三是完善实习保障机制,提供教学实践机会。从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时间两个方面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为学生提供综合应用教学法知来实施教学的机会。这些实践机会的获取与合理利用对其教学技能的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
③ 注重教学技能整合训练,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反馈是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技能培养成败的关键。评价指标体系应着眼于师范生技能行为的生成、发展及矫治和诊断策略,以提高师范生对自我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的认识水平为目标,侧重师范生技术行为感知、技术行为原理与行为操作的协同和沟通。按照这一要求,遵循目标性、发展性、整体性、突出学科专业特点等几个原则,依照真实教学情景中各种教师行为的实际状态需求与学科教学达标要求,建立起教学者、学习者、指导者不同视觉的价值参照常数,并尽可能地予以明确化规定和描述,使之成为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测的和操作性强的反馈评价指标体系。
④ 加强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情感认同。
针对很多学生不喜欢师范专业之一问题,高校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坚定的职业意志。帮助师范生喜欢上教师这一职业,在情感上认同教师这一职业,从而提高师范生主动参与是放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中来。只有师范生自己认识到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才能跟好的完成各项技能训练。
⑤ 掌握和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内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新进行的体现。虽然现在的师范专业都开设了教育技术课程,但是课程开设时 5 间有限,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学生自身、班级和学校等共同努力。学生应该运用课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学校也可以举办课件大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提高教学技能的热情度。
三、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实施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公认的教育目标。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师范生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负有重大的责任。尽管国内师范院校在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方面进行了多种研究和改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一领域内仍存在不少亟待提高的方面。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技能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的拓展之中。随着微格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壮大, 教学培训模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技能开发的务实性, 必然对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扎实地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师资。可见,加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促进师范生成为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
四、展望
一方面,我希望本研究中指出的师范生教学技能不足方面能引起高校师范教育一线教师的重视,将提出的解决策略真正实施到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中去。各级教育部门能认识加强师范的教学技能的必要性,从而保证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能得到高校的重视。
另一方面,我希望本项研究理念能类推于其他非师范人才的培养上,教师可以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加入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内容。即使非师范人才并不需要具备教学技能,但社会人生大舞台需要有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更希望本研究所贯彻和应用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更广泛的教育和学习领域。
参考文献: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3
摘 要: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普通院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对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经历,从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营造科研创新氛围三个角度,对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对策。
关键词: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1 概述
在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承担者和生力军;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教育。
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渐扩大,但与此对应的是研究生的就业率却连续下降。2009~2011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1]。究其根源,主要因为目前所培养的研究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从2014年秋季开始,全国的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制度,这让许多研究生不得不开始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考研的热情急剧下降,一时间“生源荒”弥漫于全国各大高校。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如不主动进行改革,必然会造成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硕士生导师无学生可带的艰难困局。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提高毕业研究生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迫在眉睫。
笔者在给研究生授课、指导研究生实验及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研究生均存在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发现问题环节,缺乏自主探索性;分析问题环节,局限于表面现象和局部现象;解决问题环节,习惯于对别人研究方法的简单移植和做一些简单的推理;习惯于被动思维,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折射出研究生教育存在三方面主要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教学方面,相当多普通院校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与本科课堂教学没有本质区别。研究生教学依然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课程的学习效果以考试或小论文形式测试。学生知识局限于课本,科研能力训练不足,同时研究生也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及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看,现在的大部分研究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急近功利,以获取文凭为自己研究生阶段的最终目标,对学习过程和阶段目标没有清楚认识,学习是盲目和严重缺乏动力的。
第二,研究生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我国理工科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研究生课程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实验课比重小;讲授型课程多,研讨型课程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大同小异,学生主要跟随导师从事理论创新方面的课题研究,对企业工程实践背景缺乏深刻体会。一切科学问题均来自于实践,最终运用和解决实践问题。一旦脱离了工程实践,自然难以发现科学问题。
第三,研究生学术视野还不够开阔,创新思维受限。目前很多普通院校给予研究生在国际化合作、国内外学术交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的机会还不多。大多数研究生对国内外前沿信息的把握主要来自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专业老师的前沿讲座、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本校内部的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本学科在国际上的状况缺乏了解,无法做出创新性的工作。
3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思考
针对以上现状,国内诸多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定的理论探索:金立等构建了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 高英彤等提出严格规范的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3]; 徐玮等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所必需的基本个人素质和给学生提供不断增长创新才能的氛围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4]。笔者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视角,提出三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
3.1.1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如果没有主动创新意识,依赖于权威、書本和文献,创新无从谈起。从导师层面,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三年,涵盖文献阅读、实验方案设计和构思论文研究内容、方法、目标等各个环节,要求研究生不能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力求有新的内容和观点。从学校层面,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激励和支持。笔者所在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支持研究生申报和开展各层次科研创新项目,极大调动了研究生主动创新的积极性。
3.1.2 制定并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之初,导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制定一套针对单个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就业需求的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然后进行目标管理。
3.1.3 改进导师指导方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所谓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实现老师和学生在学术上的平等,避免导师的“权威性”,导致学生在学术上的被动和依赖性,缺乏大胆探索精神。导师对研究生多以启发式、引导式和讨论式为主的指导交流模式,以研究生的独立研究和学习为主,导师的适当点拨为辅。
3.1.4 改变导师“一对一”学徒式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团队共同培养研究生制度
单一的导师指导,容易受到导师个人思维、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影响,研究生打不开视野。为了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笔者所在学科组建了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团队,实行定期交流制度,对所带的研究生在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统一指导。研究生能博采众长,导师之间进行学术探讨,取长补短,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2 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
3.2.1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当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
另一方面,探索多种课程教学方法,如将单一的“教-学”的方法转變为积极的“引导-探讨”式、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
3.2.2 改革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研究生学习阶段强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又要注重开发过程性评价工具。应该形成一套“突出实践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的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
该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服务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改革,另一方面可以为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反馈。
3.3 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3.3.1 搭建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笔者所在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已经将学术交流活动定为常态,每两周定期开展一次研究生研讨会,围绕工作进展、研究困惑、思想动态等开展沟通交流。每学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会议,教师代表和研究生或以学术报告或以海报形式,对其所做的工作给予呈现;导师和学生共同点评;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奖励,对优秀学生给予激励和肯定。在学院和学校层面,开展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学术交流活动。“引进来”即通过人才引智项目等多种途径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让研究生学习学术前沿理论和创新成果;不仅引进专家,学校还开展了“海外博士重理工行”系列活动,让具有海外博士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人才不定期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即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内外的各类的学术会议和研究生论坛,开拓学术视野。
3.3.2 推动具有良好科研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室建设水平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研究生科研工作开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加大了实验室科研经费投入,围绕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购买了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设备,部分领域已经接近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条件。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学生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进而刺激他们大胆设想、大胆实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4 小结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而研究生创新能力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取决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创新氛围几个方面,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0809/t20130809_999295.shtml,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持续走低,中国教育在线,2013.
[2]金立,史建君,张晓波,李小云,董文钧,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419-422.
[3]高英彤,刘亚娜,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术交流,2012.2:201-204.
[4]徐玮,刘煜,张茂军,王炜,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1):63-67.
基金项目: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 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利益考虑, 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和成败。那么, 什么是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的内涵是什么?所谓“新农民”, 不是普通的庄稼汉, 也不再单纯是先前所说的“行家里手”。有别于传统农民, 新型农民是综合各种要素的新生产者。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新型农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文化, 主要指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二是懂技术, 主要指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三是会经营, 主要指农民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讲文明, 主要指农民以现代意识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体现在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移风易俗、民主选举、提高修养等方面;五是守法纪, 主要指农民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 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遵守法律;二是学会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当前我国农民素质与新型农民标准之间的差距
(一) 受教育程度低
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当前我国9亿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3年, 其中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 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 是16个行业中最低的。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 2006年末,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按文化程度分, 文盲占9.5%, 小学文化水平的占41.1%, 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5.1%, 高中文化水平的占4.1%, 大专及以上的占0.2%。可见, 无论是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整体素质偏低, 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 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远低于国际农业劳动人口接近或达到高中的总体水平。例如, 在法国, 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 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 大学毕业的占5.9%, 高中毕业的占74.8%。今天的教育水平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技术水平, 也决定了后天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农民的这种文化状况使他们即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也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
(二) 科学素养差, 接受技能培训少
根据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 我国城市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 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达标率仅为0.7%。大多数农民不读书看报, 缺乏科学生产的基本知识, 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 浙江省2005年农村人口的科学素养为0.9%, 江苏省2005年农村人口的科学素养比例仅为0.13%, 即每万人中只有13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每万人中有1700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一方面是农民科技素养差, 但同时另一方面农民接受科技教育的机会却并不多, 有的即使有机会也不愿参加, 许多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察、观望”心态。据不完全统计,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 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仅占3.4%,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 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供的最新资料表明, 截至目前, 我国县乡两级拥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共90.7万人, 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60%, 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 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 且35岁以下农村青年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15%, 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农药的农民竟不足1/3。农民的这种职业状况导致了农民生产技术单一, 很难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 难以实现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的首要目标,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三) 思想观念落后
一方面, 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在农村许多地方, 封建迷信思想泛滥。宗教势力发展迅速, 个别宗教活动带有邪教性质。许多信教群众不信政府信上帝, 不搞生产等升天。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 2003年南通市农村居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中对几种预测人生或命运的方法持不相信态度人数的比重依次为求签69%、相面69%、周公解梦55.8%、蝶仙或笔仙55.6%、星座预测51.3%。这表明封建迷信在我国农村中还有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 传统的小农意识和“重商轻农”观念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仍存在, 重经验, 轻知识, 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不易接受, 小富即安, 不求进取, 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精神;不懂市场经济运作规律, 不能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预测农业市场走势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来及时安排生产。
三、形成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 内因
大多数农民尤其是偏僻落后地区的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差,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相当一部分农民急功近利, 看中眼前利益, 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 倾向于“搭便车”, 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 上学还得花钱, 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 投入主要集中在短期能见效的生产要素上, 如化肥、农药等。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 只会沿袭传统种植办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既想致富, 又不敢担风险,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要、靠”思想。同时, 由于文化素质低, 导致农民即使想学科学技术知识也没有基础, 行不通。这样严重阻碍了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
(二) 外因
1、教育与农民脱节。
一方面, 农村的基础教育只把升学看作是办学的唯一目的, 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 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 从而使教育的功能局限在升学上, 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每年我国约有一千万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农村。他们未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就直接成为“新的旧式农民”, 这一比例在中西部地区高达80%以上。据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调查, 60%以上的农村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 不能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而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
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则是有名无实。一是很多地方对农民职业教育及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培训内容不能把握农村和农民的脉搏, 不适应农民发展需要, 与农民所思、所盼、所求相去甚远, 收效甚微, 导致农民“盼致富, 无思路;想致富, 无技术;求致富, 无门路”的尴尬;二是投入不足, 增加了农民接受培训的难度。刘易斯指出, 用于把新知识带给个体农户的支出也许是任何一个贫穷的农业经济中所能够做出的生产率最高的投资。但是, 中央财政目前在农民科技培训方面也仅有5000万元的投入, 可谓杯水车薪。
2、文化事业与农民“绝缘”。
我国早在“六五”就提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 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 但至今仍未实现。当前, 一些基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落后, 各种文艺活动基本停止了, 乡村文化活动一无场所、二无图书, 不少农民一年到头看不到一份报纸, 不少地方的农民群众一年到头难以看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台好戏。农村文化阵地“失陷”, 农村文化宣传队伍“凋零”,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绝迹”,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空白”, 农村文化机构“稀有”, 使得仅有的一些娱乐空间也被一些“还乡团”在“上山下乡”的歌舞、戏曲表演中大搞“脱衣、露肌”, 大刮“黄风”给污染了。一些农村赌博盛行, 农民们把赌博当“娱乐”, 赌资巨大, 赌博成风。同时也出现了诚信缺失、欺骗欺诈、道德失范等现象, 这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复杂化。部分农民由于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政策建议
(一)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 把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一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为培养新型农民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国家的教育资源应向农村倾斜, 彻底改变农村教育中存在的辍学率较高和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帮扶力度,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 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政府应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培训效果。一是要重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 完善农村人才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农村劳务用工信息资源中心, 及时免费为市场提供劳务供求信息;三是继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 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素质工程”, 培养更多农民技术骨干;四是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适应新时期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五是进一步创新农民培训项目管理机制, 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部门培训机构作用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等的作用;六是要大力推进农业远程教育发展, 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实现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使用。
(三) 积极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纪教
育, 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
思想觉悟的高低决定人们的行为, 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行为就会歪曲。积极开展以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文明风貌、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 把亿万农民的思想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在农民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先进文化教育等全方位、多形式的教育活动, 努力增强农民群众的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进一步明确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使之自觉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四) 进一步加大培养新型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
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明显公益性, 政府责无旁贷。各级政府应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加大培养新型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 要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 把农民培训纳入财政预算, 并根据实际需要, 逐年增加投入。另一方面, 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在财政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税收政策、农民创业资金扶持政策等方面, 对参加农民培训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政策支持。
总之, 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因此, 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 以满足农民需求, 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 以先进的思想塑造农民, 以丰富的内容服务农民, 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农民, 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 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摘要:农民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 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素质与新型农民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 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对加快新型农民培养的步伐, 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民素质,新型农民,差距
参考文献
[1]、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巫继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三农"困境到坦途[J].学习论坛, 2006 (6) .
[3]、山东省农业厅课题组.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调研报告[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6 (11) .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5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加快了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成材过程、满足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完善医学生的教育体系、推动医学生事业的发展。但这种“浓缩”的培养模式是否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生能否两者兼顾并都掌握良好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深入了解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并积极提出相关的对策,不仅完善我校研究生培养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培养研究生,并为政府及相关院校决策提供建议。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加快了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成材过程、满足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更进一步完善医学生的教育体系、推动医学生事业的发展。然而,并轨培养将原有的4-6年的培养时间浓缩为3年,但对学生科研能力及临床技能的要求并未降低。这就要求,学生在3年的时间内既要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又要兼顾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浓缩”的培养模式是否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生能否两者兼顾并都掌握良好,都是时下关注和研究探讨的热点。作为首次承担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如何在培养的过程中解决上述问题、做好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合格完成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及目标,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及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分析
通过对我校及周边医学院校、医院(实践基地)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目标不清楚、不具体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思路,就是将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出既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又有良好学术资质和从业资质的高层次医学适用型人才。但许多学生入校后,学校并未认真详细的向学生介绍、通读培养目标,解读“四证合一”的培养模式。使很多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环节及结果,知之甚少,在培养的过程中,主动性、参与性不高。
2.培养内容不细化、可操作性不强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其培养创新特色主要在于将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缩短培养时间,提高培养效率。但在这种“高浓缩”型的培养模式下,许多学校并未真正将两者有效的衔接,而是单方面的侧重于课程理论教学或临床实践的培养,培养时间未合理分配使用,造成重理论、轻实践;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同时,培养大纲未具体化、培养手册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3.培养对象不区分,专业优势体现不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主要以在职人员为主,分为单位委托培养、社会人员和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兼具学生和规培生的双重身份。部分规范化培训基地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未分类进行培训,而是等同于其它人员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双重身份混淆不清,身份存在感、归宿感不强,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也得不到很大提高。因此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体的规培基地应积极完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流程及相关考核制度,以加强研究生的身份认同感,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4.培养效果不明显,岗位胜任力不强
根据许多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的反馈,经过三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医学理论知识基础薄、临床实践能力不扎实、科研能力较差的现象,特别是缺乏诸如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医患沟通等职业素养。毕业生在医疗救治、医患沟通、医疗纠纷中未能很好的体现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应有的水平及素质。
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
随着医学教育、体制的发展与改革,临床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及关注。岗位胜任力不仅是衡量医生是否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发展和要求,更是在未来进行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改革的最重要依据。
一、岗位胜任力特征及内容的界定
在借鉴国内外对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赣南及周边三甲医院、我校研究生的培养特色,确定城市综合三甲医院临床医生普遍具有的岗位胜任力主要包括 “职业素养”、“合作与管理能力”、“掌握和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科研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专业思维方式”等6个主要一级指标因素(6个主要一级指标因素中又包含很多细分的二级、三级指标因素,且指标因素的具体内容后续再根据研究、培养实施的情况,细分调整)。并以此作为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及导向,完成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任务。
二、创新课程体系及内容
课程设置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区别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打牢专业基础的重要环节。目前的课程设置一般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类。针对职业素养培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岗位胜任力的课程鲜有开设或重视不够。因此,在课程设置培养的过程中,应创新专业课内容及教学方法、拓展医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沟通管理能力等,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岗位胜任能力。
三、加强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和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操作技能,运用专业思维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医院(实践基地)在住培的过程中,要注意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社会住培生的的分类培养,针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制订以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相关内容及要求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在培养中注重独立能力的培养,在临床轮转的过程中,通过与病人的接触、管理等方面来学习和掌握基础技术,提高信息收集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提高临床科研能力
调查研究表明,在岗位胜任能力表现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仅能够较好地完成日常医疗工作,在工作的同时注意自己所在领域学科的发展,愿意通过学习新的技术手段,积极接触前沿的研究资料,持续追求改进工作方法,与临床工作的经验积累相结合,通过科研结果,反哺临床工作。因此,学校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及临床实践培养研究生对于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掌握科学研究思考的方式,能在常规医疗工作中发现科学问题,并进行一定科学研究和观察,为最终解决临床问题提供数据或思路;同时正确认识临床科研与基础科研的区别及共同点,注意临床与基础的有机结合,合理安排临床实践与临床科研的时间;组建导师团队。通过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水平,促进相关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一、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模式向大众化转变
从1999年开始,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导致实验室、实验仪器甚至师资力量短缺,学生缺少科研创新的基本条件,硬件条件的下降也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2.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陈旧
(1)招考环节依然采取应试教育的模式。虽然研究生考试中复试环节比重不断增加,但是许多学校的复试依然流于形式,初试成绩基本上决定了最后的录取情况。这种招考模式限制了学校招生的自主性,导致一部分“偏才、怪才”对于科研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学生,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导致学生忽视了自己创新能力的提升。
(2)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出现,学科之间交叉较少,缺乏渗透和交流。当前学生相同专业下不同方向的交流较少,甚至有的学生听不懂相邻方向的学术报告,也不愿意去听取相关报告,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更不用提创新性培养了。部分课程设置老化、重复,不能较好地反应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教学模式依然采取简单的灌输模式,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较少。
(3)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绝大部分的导师课题一般为基础性的研究,研究生只是在重复和程序化的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对导师的依赖性较高,甚至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认为自己仅仅是代替导师做实验的双手。
3.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导师队伍平均素质的下降。各学校为了满足扩招后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降低了硕士生导师的遴选标准。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同时导师课题经费的短缺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必备的研究条件。
(2)现行制度下,导师缺乏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一方面,绝大部分高校实行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给予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经费分配等方面,主要以科研成果为主,很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从而导师将较多的精力花费在项目申请和论文发表上,花费在指导学生的时间很少。
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改进措施
1.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石油化工学院严把复试关,复试中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的考查。
2.改进课程设置
石油化工学院对2012级的研究生教学方案进行大胆改革,增添了16门新课程,并且要求化工、化学专业学生必须跨专业选修课程,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在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积极引入讨论式、案例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实行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3.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1)石油化工学院自2009年来不断在校外、国外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其中不乏教育部引进的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等。同时,我院还与外校、科研机构、有创新研究的企业开展合作,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实验的基本条件,又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2)学院积极组建科研团队,不断吸收不同学科的人才共同指导研究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术视野。
(3)学院建立了有效的导师激励考核机制,将对导师的考核放在所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包括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停招或缓招研究生,直至取消其导师资格。
4.学院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自身创新潜能的释放,石油化工学院为研究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我院每年邀请海内外教授为学生开展各类学术报告达10次以上,频繁、活跃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带来最前沿的学术思维,学科上的交叉和沟通带来了思维上的碰撞。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只有对当前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思考和改革,才能培育出合乎世界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刘泽军.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2-3.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7
一、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历程和人才培养情况
休闲体育最早起源于英国且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快,国内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在2006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专业调整为主线,专业的设置要适应市场的需求,此时休闲体育专业应运而生,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为培养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而设立的新专业,通过查询教育部高教司网站发现,2006年教育部首次审批同意在武汉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设立休闲体育专业,但将作为目录外试点专业,专业代码为(040207s),于2007年正式招生。直到2012年教育部再次审批,将休闲体育专业作为特设专业开设,专业代码为(040207T),截止到2016年6月,全国已有57所本科院校具备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资格,其中已有52所院校开始招生,从院校的分布情况来看,57个休闲体育专业分别分布在师范类院校12所,占总数21.05%;综合类院校19所,占总数的33.33%;体育类院校14所,占总数的24.56%;财经类院校5所,占总数的8.77%;理工类院校4所,占总数的7.02%;而在医药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分布较少,各有1所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而在民族类院校和政法类院校均没有开设休闲体育专业。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57个休闲体育专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河北地区,在西北地区分布较少。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来看,2007年休闲体育专业首年招生人数约为100人,随着国家对休闲体育专业的重视和社会对休闲体育的认可,该专业招生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2011年增加至约550人,到2014年增至2700人,而在校生的人数已经达到5700人,截止到2016年9月,休闲体育专业计划招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330余人,在校生人数总数已经达到8100余人,人才培养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充分的体现了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在迫切需求的同时同样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对口就业难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二、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国内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等,尽快休闲体育专业发展较快,但毕竟是一个从社会体育专业分支出来的新专业、新学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存在诸多挑战。笔者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网络查询等方式,发现休闲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第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矛盾。因部分高校是在开设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休闲体育专业,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原专业的认识上,缺乏实证调研。第二,休闲体育本科生招生人数偏少,专业区域分布不合理。虽然教育部审批备案的休闲体育专业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状态,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重大需求,主要原因是由于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且在区域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在偏远地区布点较少,严重的制约了休闲体育专业的长远发展。第三,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实践落后。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师过去多数是从事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专业教学,因无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必然会导致专业师资力量匮乏,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师资,严重限制了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在实践教学方面,因师资的因素,实习的内容主要停留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等方面,缺乏休闲体育指导和休闲体育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习实训,进一步限制了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
三、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休闲体院专业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在国内属于新开设的特设专业,如何实现其快速良性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高校是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场所,只有实现良好的人才转化,高校人才的培养才是成功的,因此首先要解决培养目标的问题,在全面细致的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社会需求为主线”来调整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第二,依据地域特点,扩大招生规模。国家应从宏观政策方面进行调控,鼓励欠发达地区积极申报休闲体育专业,同时应降低欠发达地区的门槛限制,各高校应依据本校办学基础和文化特色开展属于本校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第三,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上应走有别于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特色道路,实现真正意义的休闲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第四,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夯实学生素质水平。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实习实训的引导,扩大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最后,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外出培训机会。应鼓励教师外出培训或采用引进来和走出的发展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实现构建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能够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四、结语
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是休闲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与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相比,当前休闲体育专业仍然处于初步的尝试与探索阶段,国内休闲体育专业的开设高等本科院校较少,在区域分布和院校分布上呈不均衡状态,必然会对国内大学的办学规模有一定阻碍作用,随着国家对休闲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休闲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市场机遇,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利用各高校本身的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充实到休闲体育专业的建设中,为休闲体育专业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焦现伟.我国高等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态势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4):476-480.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8
一、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的规模日益扩大。2013年, 全国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22.49万人, 约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42%, 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达到53.92万人, 当年毕业12.99万人。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0年, 国家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招生单位逐年增加, 目前已有103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于2003年批准设立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 该领域目前已有61家培养单位, 其中, 农林院校及科研单位37所, 非农林类招生单位24所。该领域招生数约占全部农业推广硕士招生总数的一半。
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生源异质性较大, 增加了培养难度。在15个农业推广硕士招生领域里,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招生规模是最大的,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但由于社会对该领域认识的匮乏, 导致研究生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 再加上人们对涉农专业的固有偏见, 使得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在招生方面也面临着较大困难, 每年报考农业推广硕士的人数很有限[1]。招生单位的选择余地很小, 这就导致被录取的研究生在专业背景、学缘背景、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方面差异显著, 这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中都比较突出。这些差异的存在, 无疑增大了该领域研究生培养难度。
(二) 课程体系需要完善。课程教学是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上, 各培养单位基本都采取“公共课+领域主干课+选修课”的模式, 公共课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要开设6~7门, 学分一般在12学分左右。如果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为30学分, 留给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其它培养环节的学分只有18学分左右。对于2年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 一个学期要专门用于学习公共课, 一个学期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 如果要如期毕业, 最迟不能超过第三学期初就得开题。专业课学习时间较短, 而且可选课程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可以说, 公共课课时偏多, 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2]。
(三) 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证。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整体起步较晚, 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就该领域的发展需要而言,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大多都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师资, 专业硕士学术化培养的现象比较常见, 教师授课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不明显, 这样很难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校外第二导师的作用亟待加强, 培养单位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要有第二导师, 但对学生的指导基本上都是由校内导师完成, 第二导师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 实践环节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 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按照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 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并重, 全日制专业硕士则强调课程学习、实践训练与学位论文并重。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 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 用于社会实践的时间明显不足, 这显然与本领域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即使到实践基地参加了社会实践, 但学生实践目标不明确, 不能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显然实践环节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 学位论文缺乏应用导向。撰写学位论文是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验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本领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日趋规范, 质量逐步提升。但学位论文应用导向差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很多专业硕士指导教师都是学术研究生的导师, 使得专业硕士论文学术化的倾向仍然比较明显, 重理论研究轻实际应用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所提出的建议或对策缺乏可操作性。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数量庞大, 但真正能用于指导实践的论文不多。
三、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 把好招生关, 适当提高生源质量。各高校普遍面临研究生招生困难的问题,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作为一个新领域, 其重要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还没被用人单位认识到, 再加上考生对涉农领域固有的抵触情绪, 本领域的招生难度也很大。为了确保本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招生单位在招生时不应该只盯着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应该适当提高入学门槛, 尽量招收一些有一定专业基础或从事相关岗位工作, 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学员。这样做虽然会使招生单位的招生数量受到一定影响, 但从长期看,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对于该领域以及招生单位的健康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 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合理且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 应该给培养单位预留较大的调整空间。公共课模块中, 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外, 其他课程的学时可以适当压缩, 调整教学内容上有交叉的课程。允许招生单位根据研究方向, 自行设置领域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应鼓励招生单位在课程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 甚至可以考虑专门的案例课程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学分。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以教指委发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为依据, 培养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明确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培养目标, 依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指导能力, 更要注重提高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 引导和鼓励相关教师到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 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实践方面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
(四) 强化实践环节的作用。对于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生而言, 实践环节的功能已不单是检验和验证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实践形式可以多样化, 既可以是校内实践, 也可以是校外实践。长期看, 培养单位需要建立稳定的研究生培养和创新基地。
(五) 提高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可以从学位论文选题来源、论文形式以及指导过程方面提高论文的实践应用导向。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横向或纵向课题, 更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地调查发现并凝练论文题目。按照教指委关于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是调查报告、农村与区域的项目规划、设计、经济、环境及社会评价, 也可是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也可以针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发展需要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确定了论文的来源和形式之后, 校内指导教师应该和校外指导教师通力合作, 确保论文不但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水平的要求, 更要注意论文及其成果的实践性。
(六) 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建立合理可行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 不仅能够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也能为日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必要的基础。鉴于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更加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很有必要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要尽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
摘要:本文在阐述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提高生源质量、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提高论文应用导向以及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冬冬, 刘荣昌, 田树耀.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3, 12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合作能力,对策研究
基于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对2012级会计 ( 中职) 、2013级会计 ( 中职 ) 、2011级计算机( 中职) 、2012级太阳能 与沼气技 术( 中职) 四个班级体育教学中合作能力培养的跟踪分析。借助江苏省苏州市重点职中教改协作组这个平台,与同类学校交流学习,观摩苏州大市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等,对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体育课教学,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发现目前中职体育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讨论,及时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体育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社会适应目标涵盖了合作能力的目标,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所以,在指导纲要中有了目标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使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无从着手,难以操作。
2. 教学内容
现有的教学内容是以体育项目来分类,在教材中很难找到对应、实用的教材,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重新设计和开发,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3. 教学实施
( 1) 在公开课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设计体育课时都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团队的合作探究等,但在问卷调查中显示经常参加团体性活动的人数只占38% ,这说明公开课和平时的教学有一定的差距,在与同类学校的交流中也发现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 2)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真正要解决一个问题存在想法上、能力上的差异,故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在每节课发生的情况不同,所占用课堂的时间也不同,所引申出来的问题也都不同。所以每节课教师面对的情况、所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同,这对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
( 3) 在具体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使体育课的气氛活跃了,但有些学生“打擦边球”,看似在完成任务,实际上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给老师控制上课秩序带来困难。
( 4) 在体育课中进行合作学习时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通过细心观察会发现,看上去是学生都参与了,但处在领导或主宰地位的往往是一些运动能力强或在班级处于强势的学生,这些学生得到了锻炼,一些运动能力较差或处于弱势的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基本上得不到能力上的锻炼,这也是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 5) 小组合作的时间与课堂练习密度是一对矛盾。一节体育课45分钟,去掉开始的准备活动和结束时的放松活动,一般在35分钟时间,要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及体能练习,那么剩余的时间本就不多了。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时间太急促,学生还没真正思考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结束,这样就达不到合作的效果,学生也体验不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反之,合作时间过长,研究的问题一时半刻研究不出来,那么占用了学生锻炼的时间,把学生练习时间给挤掉了,那肯定了违背了体育课的本意,本末倒置了。因此,如何来把握这个度,确实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和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4. 考核与评价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小组评价中,学生存在着不敢得罪同学的现象;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偏重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没能真正关注每个学生; 在操作层面上出现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论指导和科学评价,这些都会对部分学生带来伤害,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5. 合作能力与职业素质
体育教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对学生所学专业不了解,对企业要求知之甚少,对社会变化不够关心,而且很多老师是跨年级、跨专业上课,这也影响到了在合作能力培养中很难将专业、职业联系到体育教学中。这需要体育教师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专业或企业,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建议
( 1) 中职学生在完成三年的学业后直接踏上工作岗位,对他们来说合作能力的提高显得更为迫切,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有优越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强健体魄外,更应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 2) 中职体育的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方面可以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形式制订模块目标,再分解成比较系统的可操作的每个课时的目标,以便于教师对学生目标的达成进行合理的评价。
( 3) 更新中职 体育教师 的理念,在新理念的带领下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新、自行组合排列,使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 4) 新的教学模式对中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中职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下,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实施这一环节能体现教师的能力、睿智、课堂的把控能力,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落在实处。
( 5) 拓宽中职体育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有机会要走进企业,了解现代企业在体育方面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了解学生将来在企业中会需要什么样的合作能力。这样,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针对将来的职业的需要融入一些学生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的练习,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结论
合作能力是当前特别是中职学生所缺少的基本能力,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合作能力有其必要性。为使学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这也是对中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职业类体育教师适应新形势的基本要求。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0
1 人才培养现状
1.1 学生现状
(1) 生源状况。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招收五年制大专以及三年制大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五年制大专学生多数初中毕业, 年龄小, 基础知识薄弱, 自主学习能差。三年制大专学生高中毕业, 经过高中阶段学习, 基础知识较好, 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 动手能力较差, 开始学习实践性较强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时有些吃力。
(2) 专业认同。专业认同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专业认可度高,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接受容易专业知识, 有利于职业发展。专业认可度低, 学生学习兴趣低, 接受专业知识吃力, 影响职业发展。本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普遍较低。部分学生想学习口腔医学专业, 毕业后考取口腔医师资格证, 从事口腔临床工作, 但在填报志愿时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后学习的本专业。学生整体专业认同度低。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 从长远角度来看, 甚至影响着该专业的远期发展。 (1)
1.2 师资状况
师资力量决定高校的教学质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 任教老师专业多为口腔医学。导致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状况存在问题, 包括年龄不合理, “双师教师”少, 兼职教师配备不合理。
(1) 年龄结构。大部分学校是学科带头人年纪偏长, 大多数老师均为青年教师, 缺乏中坚教学力量, 年龄结构不合理。
(2) “双师教师”。95%专职教师既具备教师资格证又具备口腔修复工证书, 但具备口腔技师的老师较少。专职教师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口腔医学专业, 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工作模块不熟悉, 需要长时间再学习、练习后才能熟练。96%专职教师不在义齿加工厂兼职, 所以大部分教师修复体制作能力不能达到义齿加工厂的要求, 影响实践课程的教学水平。
(3) 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多数来自口腔临床, 这部分教师授课时偏口腔临床知识较多, 影响学生实践操作的学习。来自加工厂的口腔技师制作义齿精美, 但部分老师学历较低, 影响授课质量。
1.3 课程设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口腔技工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以及与医生、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 以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然而在课程设置环节, 多数学校只注重技能的训练, 开设了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临床实践模块, 忽略了美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不利于口腔技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1.4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章节授课, 讲授基础知识再到实训室练习。实际生产工序的内容涉及多本书, 传统章节授课将实际生产工序割裂开来。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1.5 实训基地
多数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只是作为学生的技能操作练习场所不能与企业生产保持同步性。以至于学生在上学阶段不能了解真实的义齿操作流程, 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了解, 不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
1.6 就业环境
义齿加工厂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一年内、两年内离职率分别高达20%、10%。一方面由于而国家对本行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规范的义齿加工企业进入市场, 企业间不良竞争多。技术熟练的老员工多数是通过短期培训或通过“师传身授”的方式学习, 文化程度低, 技术上“传、帮、带”效果差。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初级员工待遇差, 工作时间长, 工作性质单一, 发展空间小, 再加上口腔技工人才流动性大, 使得义齿加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少, 造成恶性循环。
2 人才培养对策
2.1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专业认同度
首先高考招生宣传工作要做好, 要从源头抓起, 切实做好高考招生工作, (2) 让学生明明白白入学。其次, 大学阶段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国外及国内发展前景及工作性质, 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学生在学校阶段能认认真真学习, 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
2.2 培训再学习,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本专业专职教师所学专业基本是口腔医学, 对义齿制作流程不熟悉, 动手操作能力差。不能完成指导学生实践的任务, 讲课流于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这将对学生学习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入职后应接受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系统培训、再学习, 到正规义齿加工厂学习义齿制作的各个流程, 利用课余时间到加工厂挂职上班。每位老师既能在课堂出色完成授课任务又能在加工厂制作出精美义齿。学校应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 使得每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老师都能接受系统培训, 迅速适应教学岗位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从老师的工作中能看出本专业的性质及特点, 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2.3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除了开设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临床实践模块外, 应加设人文模块, 如美学基础课、基础雕塑课, 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 为以后制作出精美修复体打下基础。还应加设职业素养模块, 如职业道德方面、言语交流技术方面。一方面本专业学生多为中专生、大专生, 毕业年龄偏小, 独生子女多, 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而义齿制作是流水线工作, 要求团队合作。另一方面, 口腔技工与口腔医师交流沟通至关重要, 否则影响义齿制作的质量, 导致物力、人力浪费, 还影响患者满意度。所以加强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非常重要。
2.4 引进“工序化”教学模式
传统章节授课将实际生产工序割裂开来, 不利于学生学习整个义齿制作流程。将实际生产工序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在学习每个工序时, 挑选与此工序相应的知识点学习, 这样既节省时间、强化技能、增加学习兴趣, 同时达到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一致。 (3)
2.5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以校内师资技能为依托, 以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为基础创办企业, 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来经营管理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发挥了专业教师的特长, 更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场所。 (4)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 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 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 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2.6 政府主导, 改善就业环境
国家应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相关方向的资格认证制度、规范相关行业的准入管理制度, 加强对义齿加工企业的管理, 义齿加工企业应逐步探索、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提高员工的待遇, 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 改善企业留不住员工, 员工频繁跳槽现状。工作性质稳定, 员工安心工作, 归属感强, 利于职业发展。反过来员工工作稳定, 企业生产稳定, 提高口腔医院、口腔诊所对企业的信任度。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行业、政府与学校合力更能改善人才培养的现状, 促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长远发展。
注释
112黄斌, 陈黄琴.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 .
234 孟宏琳.依托专业优势建设校内特色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以南宁卫生学校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
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中职;果蔬花卉专业;职业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73-02
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种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和素质。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近些年来,中职果蔬花卉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即使对口就业,也不能马上适应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没学到或掌握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求的职业能力。
一、目前果蔬花卉专业教育的现状
1. 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果蔬花卉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里有关职业能力要求(摘录):学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校内实习基地、实验室设施设备缺乏。很多学校的领导认识不够,他们和部分学生家长一样认为,只要管管纪律,不让他们出事就行,自然谈不上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培养了,所以学生实习实践的设施设备得不到更新和满足。实习实训设备还停留在镰刀锄头上,殊不知这种生产设备在企业也已经淘汰很多年了。
3. 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校“热”企“冷”。职业教育发展多年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中已形成共识,为寻找企业合作伙伴,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如苏州财旅、常州建设、江阴华姿等。他们的成功源于一些企业积极介入,或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但多数企业并没有这种合作意识也不愿意介入校企合作中来。主要原因为:缺乏落实相应政策的具体措施、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企业在校合作中的贡献缺乏社会认可、企业在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补偿、校企合作缺乏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纳税减免得不到落实。正因为企业得不到合作所产生的“互利互惠”,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和成本补偿,所以企业不愿意提供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 ,使校企合作形成校“热”企“冷”的局面。
二、学生职业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1. 领导重视,增添更新实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众所周知,果蔬花卉专业涉及果树、蔬菜和花卉方向,果树、蔬菜、花卉实习实训要有相应的实习基地、设施,老师和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空对空,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作为领导不能因为投入大、看不到产出、生源少就犹豫不决,或者就根本不考虑,否则只会恶性循环。
2. 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进行校企合作。
(1)要制定对企业有利的政策导向。一是校企合作成本补偿。建议政府要对承担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或按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的实际人数拨款的办法,补偿企业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允许企业将支付实习实训学生的报酬及相应实习投入计入生产成本,予以税前扣除,鼓励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实习实训的支出,计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等;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包括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立项优先等,对合作办学成绩显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三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双方在实习前对学生强化风险教育,由学校为实习生购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
(2)建立校企互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需密切配合,形成双元驱动、联动、互动的关系体。大力推行校企双赢模式、校企共组经济体模式、企业办学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实现互动。尤其应当规定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制度,同时做驻厂教师,职业院校应当将教学计划拿到企业交给领导评议,教师应当整学期到企业锻炼,以保证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跟上企业发展,进而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3. 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管理文件,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应由政府出面,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商定对校企合作的审批、备案、监管措施,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必要时成立专门的机构。同时,由政府部门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管理的文件,制约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按照订单、工学交替、“2+1”等模式分别制定如“实习生行为规范”、“实习生管理手册”、“驻厂教师工作手册”、“企业对实习生管理规定”等文件,使校企双方对实习生的管理有依据、可操作,增加校企合作的可实施性。
4. 学习借鉴好的经验。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每周在企业接受 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接受 1~2天的理论教育。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就成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且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校负责进行普通文化课程和技术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实习和技术操作培训。
(2)新加坡的职业院校创造了“教学工厂”与“教学企业”的全新模式。新加坡工教局规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选择及教学实施必须按照企业岗位、流程及工作职责要求进行,强调“重技能、强思考、育爱心”的教学模式,强调项目教学,实践课不少于70%,学生的考核评价借鉴企业上司对员工的评价方式,这些做法使新加坡的职业院校创造了“教学工厂”与“教学企业”的全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职教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教学质量。
(3)美国、加拿大的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即:能力为本教育模式,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通过职业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的综合和专项能力,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并进行课程开发。其特点是每个模块均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有特定的目标和评估标准,教学时间相对较短。
当前,课改、教改、精品课程、示范专业、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课例开发、同课异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教师培训等等促进职业教育的措施,应该是较好的形式,但如果把重点放在学生职业能力锻炼和提高上,果蔬花卉专业才可能有所突破,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李梦卿,张碧竹.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2
一、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1. 生源素质。
随着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优秀生源整体数量不足,加上大部分地方性高校非“211/985”且硕士学位点历史短、社会声誉不高,因此第一志愿报考率和上线率较低,需要靠调剂才能满足招生要求,就谈不上对学生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专业学位教育历史短、社会认同度不高,也是造成专业学位成为考生在调剂或报考时的一种无奈选择。另外,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很多学生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存在不少混文凭现象;很多学生认为专业学位中实践环节等同于提前就业、找工作,因而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上的时间、精力有限。这些因素都是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素质欠佳的主要原因。
2. 培养模式。
对于大部分地方性高校来讲,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尚在完善阶段,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导师的指导方式、专业学位论文等都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基本与学术型类似。另外,还存在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和校企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统称: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大多不完善、企业第二指导教师大多临时聘请、地方性高校服务地方的宗旨体现不足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也造成了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中难以体现应用性和工程实践性的培养目标。
3. 课程教学。
依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课程应以实践为导向,并注重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实际上,很多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沿用了学术型的教学模式,甚至某些高校中两类研究生同堂上课。另外,一些师资力量有限的地方性高校,一方面,一些教师虽自身科研成果斐然,但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在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老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学术敏感性差,授课内容前沿性不足,满足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和跨学科专业学习的“差异化”。
4. 指导教师。
众所周知,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硕士点历史较短的地方性高校中,一方面,多数导师兼有指导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重职责,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方式沿用学术型指导思路和模式,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培养上收益不大;另一方面,大多数地方性高校中的科研氛围欠缺、导师经费不足和责任心的欠缺等因素,也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难以获得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5. 培养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来自于跨专业、跨学科调剂生,该部分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欠缺,但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补前期课程,导致应有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另外,对一些地方性高校而言,研究生实践基地的不足和建设的不完善,不仅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且学位论文满足不了“应来源于生产实际应用课题或科研课题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的要求,偏离了专业学位生研究生定位标准。
二、提高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 深入理解专业学位内涵。
专业学位主要是培养研究生具备特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具备从业基本条件,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从事专业工作[3],着重强调培养的人才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特点。结合专业学位培养内涵,应发挥地方性高校的优势,促进地方性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全方位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推进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学生与企业的就业衔接,提升社会认可度,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 提高生源素质。
地方性高校中大多数优秀本科毕业生以“211/985”高校作为考研目标,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源素质,在研究生报名期间,通过对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学校考研政策宣讲、优秀导师推荐等环节,吸引和动员本校及同类地方性高校中优秀学生报考;在调剂阶段,优先考虑本校优秀的调剂生;在复试环节,着重考察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应用所需的知识技能、人格品质及逻辑思维能力,避免招收能力较弱的“高分生”。
3. 创新培养模式。
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主动向地方性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伸出橄榄枝,创新“双结合”培养模式,使企业主动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在“双结合”培养模式中,理论性强的课程学习主要在学校进行,校内教师主讲;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资金,完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保障研究生开展实践的软硬件条件;部分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聘请行业或企业专家授课,或在研究生实践基地进行;学位论文结合研究生实践基地或行业、企业中具有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题开展。“双结合”培养模式可提升其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结合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掌握应有的学术水平又体现培养特色。
4. 改革课程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既要注重所需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的培养,又要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特定需要,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4]。依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打破“专业”界限,建立“领域”概念,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个性差异和发展目标结合、跨学科和综合性结合”的原则,按地方优势学科群或学科领域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探究性教学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实践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构建协作为导向的课题研究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实践能力。
5. 完善导师队伍建设。
学校导师指导和实践基地实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相比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要全面提升研究生科研和实践应用能力,则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应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的“导师组”制,其最佳组成为由不同领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丰富研究生指导经验的校内导师(组)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一定理论基础的校外导师联合组成。另外,在校内外导师遴选中,坚持“严把质量关、保持灵活性”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建立导师动态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公正和全面的导师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6. 完善培养过程质量监控。
对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环节,对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授课过程等环节推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在实践环节,健全研究生实践基地配套设施,遴选经验丰富的第二指导教师,完善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强化研究生实践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论文针对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制约行业/企业发展的问题展开,体现学术性、应用性和工程性的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引入淘汰机制,增强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发挥地方性高校优势,推进地方性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全方位参与,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社会认可度,吸引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好的生源和就业环境。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采用“双结合”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导师组”指导模式,依据地方优势学科群或学科领域设置课程体系,对教学过程、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工程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地方性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打下基础。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结构和就业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生源素质、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师资队伍以及培养过程管理等方面,对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地方性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地方性高校,培养质量,对策
参考文献
[1]袁广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1-5.
[2]章云,何瑞文,曾岳南,陈少华.地方工科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高教探索,2013,(5):123-126.
[3]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1):60-63.
【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现状研究12-01
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07-14
西餐厅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8-30
长城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0-15
开远市恶臭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06-20
淄博市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12-06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福建省泉州市农村卫生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模08-10
鄂东高校论文: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06-11
《初中体育教育现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07-04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报告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