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与实施

2024-05-29

误区与实施(共12篇)

误区与实施 篇1

一、企业全面预算的含义与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考核,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决策层最重要的作用是明确责任、衡量风险、控制过程,措施是向执行者明确企业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企业各责任中心的分解目标、为达成目标企业投入的资源,并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考核。

二、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误区

全面预算管理引进在我国已有20多年,经历了普及、完善、提高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国资委《中央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颁布实施,预算管理已经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必需的程序化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企业为预算而预算,对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安排和实施全面预算尚缺乏深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预算管理工作理解有偏差

认为全面预算编制只是财务行为。实际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以销售预算、为起点,综合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现金收支预算等业务预算,经过加工分析后形成由资产负债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组成的企业财务预算。

将预算等同于计划目标。企业经营层以企业总预算结果的可接受度作为预算上报的依据,不符合预算管理本质要求;各责任中心在编制业务预算时根据下达目标预先设定预算结果,倒逼预算过程,导致预算基础失真。

各责任中心认为预算是企业单纯为了降低绝对成本费用、控制现金支出的手段,忽略了预算协调资源分配的作用,存在抵触情绪。

(二)预算可行分析可靠性不足

1. 销售预算经不起市场检验

由于企业增长目标的预先设定,导致销售部门在制定的销售计划存在与市场信息脱节的状况,预算指标脱离外部市场环境,预算因素难以被市场接受,直接导致预算的起点存在偏差,影响预算的可执行性。

2. 成本费用预算基础数据不客观

在以增量法编制预算的情况下,预算编制以以前年度经营活动和历史成本基础,确定未来预算指标,对生产经营中的非必要成本费用难以有效识别,造成预算浪费。

以零基法编制预算,在企业转型或快速扩张的阶段,由于缺乏历史数据指导,难以制定新业务活动的标准成本费用,使预算缺乏客观性,难以成为过程控制和结果考核的有效基准。

(三)缺乏有效的预算考核导向

当实际经营结果与预算指标出现差异时,考核者往往只对结果差于预算的责任中心实施惩处,对结果好于预算的责任中心实施激励的同时,未对其预算偏差责任加以惩处,使各责任中心在上报预算时有降低指标的内在需求。

(四)突出短期活动,忽略长期目标

企业突出短期目标的实现,滚动预算的衔接性差。尤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忽略长期目标,在资源配置上与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不相适应,偏离发展规划,企业经营活动疲于奔命。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使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形成可量化过程,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纲领性引导、控制作用。对现阶段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不足,可从以下六方面实施改进措施,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一)强调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指令性

企业应成立包含决策层、经营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在内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完善预算制定、审批流程,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活动最重要的纲领,形成企业资源分配、过程控制与结果考核的标准。

(二)提高业务预算的可执行性

企业业务预算应经过上层下达目标、基层上报计划,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过程,避免出现目标过高,或计划过于保守的情况,使最终下达目标处于基层单位努力可实现的状态,提高业务预算的可执行性。

(三)动员全员参与预算全过程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企业资源分配的制度安排,也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控,提高预算管理全员、全过程的参与性,能有效控制决策风险,提高出现执行偏差时的反应速度,利于配合因素分析法实施奖惩。

(四)提高财务数据全面性、有效性

企业财务信息应尽可能详实,对于因核算方式改变而造成的影响在预算编制时应追溯调整,避免因基础据不足或不一致而造成预算差异。

(五)加强成本费用预算的基础作用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是一定的,成本费用控制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费用预算应以企业建立竞争优势为目标,成本绝对领先战略不适宜所有的企业预算管理。

(六)全面预算管理应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是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与企业的规模、信息化程度相适应,使预算控制的精细程度具有可执行性、经济性。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控制与考评的重要体系。本文结合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改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并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误区,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全面预算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卢珺.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报告体系设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3]沈秋媛.基于全面预算分析法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J].财会月刊.

误区与实施 篇2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涵义

加拿大营销学教授杰姆·巴诺斯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客户关系的本质是建立在客户与企业之间的情感联系之上的。他认为客户关系与人际关系有着一样的基本特征,包括信任、信赖、社区感、共同目标、尊重、依赖等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最早由Gartner Group提出,是指在顾客与企业之间建立的管理双方接触活动的信息系统。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数字的,实时的,互动的交流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深入的客户分析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同时,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

二、国内企业实施CRM的现状

国内企业实施CRM,既会受到国外相关管理理念的影响,也会受到客观竞争环境的推动。从1999年年中开始,客户关系管理(CRM)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国内外很多软件商(如Oracle、中圣等)推出了以客户关系管理命名的软件系统,还有一些企业开始实施以客户关系管理命名的信息系统。就国内企业而言,2001年很多企业CRM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与CRM供应商所宣传的全能的解决方案之间的反差,是很难评定的。但是在这之后的一年中,CRM还是向前迈了一大步,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如销售自动化、客户服务中心等,目前国内的CRM正处在整合这些服务的阶段。

国内有许多企业现行的CRM系统设计的动机并不是改进客户关系,而是为了向客户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因为国内很多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是:试图寻找一个钱袋饱满的客户,然

后诱惑他尽可能多地从钱袋里掏出钱来。对于顾客来说,你愿意与这样一个只希望将你的钱全部拿走的人做朋友吗?所以,CRM系统不能改进客户关系也就不足为怪。对这些企业而言,CRM实际上只是一个营销工具而不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工具。因此对于国内企业CRM项目的实施,我们只能说CRM体系本身还不成熟,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三、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客户关系管理(CRM)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都或多或少的涉及了有关内容。前两年各种媒体都报道了CRM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是一段时间后,CRM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究竟其中原因何在,下面就企业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和目前条件下应用CRM的种种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供了改进措施。

1、企业没有引进CRM的动机

一些企业在实施CRM之前,没有分析企业本身是否需要引入CRM项目,或企业根本就没有实施该项目的动机和目的;企业也没有对该项目进行项目风险与投资回报分析。例如有些企业实施CRM项目,仅仅只是因为某些部门领导认为CRM可以帮他完成一些工作,便提出要引进CRM推动企业的营销工作,于是就这么简单的开始实施CRM了,这些企业一开始就把其实施CRM的动力和动机定位错误。CRM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如果企业盲目的引入CRM,不但不会产生预期的作用,可能还会使企业蒙受大损失。所以企业在引进CRM前应仔细对自身资源进行考察,分析企业是否有必要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2、盲目选择CRM供应商。

有些企业在设计CRM方案时存在一些错误思想。从企业自身来讲,企业的高层领导错误的认为只要引入CRM,把硬件软件买来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还有些企业在实施CRM系统时不顾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功能的大而全,他们认为功能越多越大越好,因此不惜花费大量资金从系统提供商那里引进一些对企业华而不实的功能模块,增大了系统的固定成本,也使系统的复杂度变大,维护费用增大。企业在选择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技术上,这往往是错误的开始,因为技术始终只是促进因素,本身不可能提供解决方案。技术应当灵活应用,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量身选择合适的技术。CRM瞄准的是改善企业面向客户的业务流程,而技术只是达成这一最终目的的手段而已。虽然CRM是由技术推动的,但它却并不等于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CRM解决方案,它们能够达成所有这些目标,企业不应一味的追求CRM软件的功能多。一方面应当正确理解这些CRM系统模式的优缺点,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本身的业务和功能需求,确定自身想要优先完成的是什么,“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并以此选择相应的技术来完成CRM系统的选型,做出明智的决策。

从CRM供应商来讲,有些供应商只是一味的推销他们功能大而全的产品,而不会从顾客角度考虑客户是否需要这么多功能的产品。所以当企业决定要安装CRM系统时,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将是,那些CRM供应商是真正想帮助我们公司改进客户关系呢,还是仅仅销售他们的CRM应用系统?找到这个问题答案的最好方法是了解供应商在建造CRM系统时的想法:他们是如何定义客户关系并如何帮助你对待你的客户的。他们让你对待你的客户的方法很可能就是他们用来对待你的方法!选择一个为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的CRM应用软件能够在整个方案生命期内大幅减少客户化的需求和整体的所有成本。

3、实施CRM缺少客户和员工的参与

有些企业在实施CRM时,只关注项目的实施,而忽视了客户的参与,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错误思想。CRM是面向最终客户、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等用户的企业战略。因此,CRM解决方案的部署应当首先从用户角度出发,而非单纯着眼于解决企业内部问题,积极将客户引入解决方案的设计中,从客户那里汲取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考虑到CRM实施常常会使企业面临业务流程的改革,所以必须对企业客户进行培训,使客户更为深刻的了解企业CRM的实施。是否为客户提供恰当的培训使客户具备必要的能力,是CRM项目成败的关键。

除了让客户参与CRM实施外,企业管理者还必须让员工们知道CRM技术将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要必须教会员工如何管理CRM系统所构筑的业务流程。如果员工了解了系统如何在长远上使他们的工作更为有效,他们就会变得更容易适应。为了取得员工的支持,企业必须让员工在CRM实施开始时便参与进来,无论是在设计解决方案本身时,还是开发相关培训项目时。在部署CRM项目时没有能充分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合作的力量,是很难能够完成CRM这样一个艰巨项目的实施的。因此企业在实施CRM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企业员工及客户的意见,确保CRM系统的部署能够有助于客户关系的改善与员工业务处理效率的提高。

4、最后企业对CRM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有些企业认为CRM是一对一营销,是个性化营销。的确,一对一营销是CRM的有关营销自动化的一项内容。而且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考察,CRM源于市场营销理论,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考察,CRM是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集成在软件上,从而在全球得以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作为一个管理层面的CRM,它凝聚了市场营销的管理理念,CRM又是营销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但CRM的内涵最根本的是要改善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改善企业的营销手段,另外CRM能够优化企业内部运营机制方面的内容,但一对一营销却反映不出来这方面的内容。一对一营销在独立客户信息的基础上不可能制订任何营销战略,更不可能进行市场细分和运作细分市场。所以CRM不是一对一营销,也不是个性化营销。

也有些企业认为CRM是统计模型。统计营销模型当然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强大工具。在现行的CRM应用中,通常使用大量复杂的统计模型。但是,CRM并不就是统计模型。CRM只是更善于运用统计模型对通过服务反馈电话,销售报表和网站信息反馈等途径收集到的客户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总结出可行的营销战略。

还有些企业认为实施CRM是数据库的应用。CRM是一种经营哲学而不是一种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只是帮助我们更有效管理客户关系的工具,但数据库应用本身并不就是CRM。四 结论

误区与实施 篇3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职校;专业教育;误区;对策

一、基于CDIO审视中职校专业教育实施误区

1CDIO内涵解读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与持续发展问题。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以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生产运行应用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实践并与课程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工程。其中构思,即针对工程实践应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设计,即以产品设计与规划为核心,通过研发,拟解决某一具体生产应用问题;执行,即以制造或建造为核心,组织一体化的课程实践,其中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运作,即产品生产应用的各个环节,学生必须了解清楚,并有能力提供市场服务。

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中职校专业教育启示是:现代企业不但重视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硬技能”,更要重视影响其发展的职业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等“软技能”。

2审视中职校专业教育实施误区

(1)将专业教育等同于“制器”教学

中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但不能忽略了对学生作为“全面的人”的教育。当前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判中职校教育质量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有失偏颇。一些中职校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就业教育”,实施所谓的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急需人才的“订单培养”。事实上,这种误导使职业教育退化成器具型教育。从而中职校简化成了一个就业培训场,主要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适应性训练。此时学生则成了一个盛装企业所需岗位职业技能的器具,专业教学则演化为长期单一、机械的“制器”技能训练。其后果是熄灭了学生的创造性火花,导致了学生技能单一、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缺失,学生现在是就业者,未来却可能是失业者,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不断变化的需要。

(2)将专业教育等同于“技能”教学

中职教育在一些人眼中是“二流教育”,仿佛中职教育只是为了给穷孩子、笨孩子找一个“饭碗”的“技能”教育。其中重要因素就是不少中职校把抓技能培养作为专业教育唯一工作,体现为专业教学的技能泛化:课内教技能、课外练技能、考试考技能、毕业定技能、就业荐技能,仅满足于“饭碗”教育,忽视了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必要学习与掌握。好像强化岗位技能的教学目标追求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强的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现实上却是学生就业难,企业不满意。结果有些走上社会的中职毕业生缺失发展后劲,一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和岗位变化的要求,就可能丢掉饭碗。成为新的就业难点。

(3)将专业教育等同于“实习”教学

生产实习(训)教学是完成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生产劳动技能技巧的唯一途径。当前一些中职校将专业教学简化为“(校外)实习”教学,将学生岗位技能提高完全寄望于企业“单方合作”,把学生完全交给企业,结果“(校外)实习”效能很低:其一,由于学生的基础通常较差,缺失教师过程参与评价督导。学生并不能自主养成良好的职业纪律、职业习惯,甚至会使学生养成某些不良习惯;其二,企业对学生实行企业管理。由于学生在学校培养动手操作水平与企业岗位总有一定差距,因此学生大多同化为低廉的简单“劳动力”、流水线上的“机械手”,很难获得参加生产培养独立工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4)将专业教育等同于“培训”教学

中职教育既是指向职业性的就业教育,又是指向教育性的发展教育。当前不少中职校将专业教育当做培训教学,只注重职业培训的功利性,仅仅满足职业资格的需要。为此,专业教育简化为仅按一种特定职业岗位的要求面向受培训者——学生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培养和训练的社会活动。其实,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还必须满足职业变动的需要,必须满足个性发展的就业需要和实现人本性目标的个性需求。因此中职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一种就业能力,还要有再就业的持续发展潜力:不仅能“有饭碗”,而且会有一个“好饭碗”,尤其是在丢掉这个饭碗时还能重新获得一个“新饭碗”。

二、基于CDIO视域的中职校专业教育对策

1坚持中职校“软硬技能”并重全面育人的主旋律

CDIO工程教育模式,其实是“实学”PK“虚学”、“动学”PK“静学”、“活学”PK“死学”的一场改革。它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直、富有责任感的职业道德;较强的项目实践(开发)、项目生产(设计)的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中职校专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岗位职业技能(学生具备岗位就业的“看家本领”)——“硬技能”。还要培养在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质(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通用能力(沟通表达、协调合作、学习创新、适应控制、分析应对等综合表现能力)——“软技能”,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方法,学会终身学习和服务社会。使学生有能力融于社会,自主拓展职业技能,学会做人、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和学会创业,从而开发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学生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

例如我校实施“6+2”专业教育课改机制(“6”——①产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项目载体;③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④突出技能培养目标;⑤任务驱动训练;⑥学生主体学习;“2”——①突出文化基础课够用、专业理论与所有实训课程整合“渗透”;②培养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专(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知(正常发展的智力与职业能力)、能(良好的‘技文双馨’素养)、善(豁达和善的道德修养)、健(健康和谐的身心)、雅(绅士淑女般的言行举止和正确的审美意识)”的“六育”素质标准,开展“七个一”教育(一个求真向善的立人品质,一门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种便于交流的外语常用语,一手规范工整的钢笔字,一套职业行为的社交礼仪,一项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从而培养“文厚”品质(说话轻轻、待人彬彬、处事兢兢),“技湛”本领(能力结构清晰,专业技能娴熟),具有“形体美、礼仪佳、语言纯、技能强”综合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

才。

2坚持中职校“通专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的培养目标

CDIO工程教育模式非常注重现代企业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要求,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还包括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热情、生产问题求解能力、试验和发现新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对于“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就业教育、创富教育”,中职校专业教育要从发展角度把握:①职业教育是生命质量的提升;②职业教育是生存能力的提高。为此中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谋生手段,注重学生的动手就业的“专项技能”,更要提供可以让学生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加强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即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养成过程中。把学习过程内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维过程,在今后的转岗等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迁移的学习能力,这是当前中职校专业教育应当追求的育人目标之一。

例如,“通专教育”并重下培养出的精通数控车床维修操作工,如若转为一个数铣床维修操作工,或一个加工中心维修操作工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对具体的设备熟悉,就基本可以胜任。但是如果计算能力、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应用等基础能力太弱,就不能在非对口岗位上快速地成长为岗位合格人员。因此中职校专业教育要未雨绸缪,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3坚持中职校“项目(教学)理实(教学)”并重的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CDIO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工程应用项目的全生产生命周期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因此,中职教学应以项目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以来源于企业中的真实工作项目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载体:在项目的教学组织上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序化,由简单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在项目的操作上要认真贯彻“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环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一是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分工、学会计划、学会协调、学会沟通,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二是基于项目汇报活动教学。在项目实现、运作后要进行项目总结交流、经验分享,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三是基于项目学习资源开发。将与项目有关的知识、操作说明、标准及项目学习指南等学习包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项目的制作中不断阅读、查找、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基于生产环境建设。将项目的“设计——制作”的全过程置于真实的生产环境之中,如将企业化的5S管理引进项目制作情境中,注重生产中整理(SEl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职业行为的反复训练。

4坚持中职校教产“内外结合”并重的双向机制

CDIO其中有一个关联原则,强调知识的教、学、做过程的关联(Context),而不是专注在具体工程项目的知识内容(Content)。它要求学生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实训、公司实习、集成工程(应用)项目和产业实践,反复地结合多个项目的“做中学”,形成了获取知识(自学)、共享知识(团队工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的能力。因此中职校专业教学要依据教学大纲,参照企业、行业的岗位要求和技能标准,推行“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把各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实施每个子模块的理论教学与实训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做”合一,为此要突出三个实训环节:“仿真实验(训)一校内教学实训一生产岗位实习”,加强职业能力和技能形成的培养。

误区与实施 篇4

误区一:教学形式化

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这种形式化的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 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 随心所欲, 胡猜乱想, 甚至固执己见, 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 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误区二:重视探究过程, 忽视学习结果

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受一些名家名言的误导造成观念上的偏差.另一方面是探究的重点和方向没有设计清晰, 造成课堂探究时间不够集中, 不宽余, 探究结果来不及分析推理, 只好不了了之.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教学要求, 方法的养成, 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 没有知识, 探究就失去了着陆点, 因此, 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以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 才是对探究教学的正确理解.

误区三:过度的自主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把时间还给学生, 结果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 很忌讳“讲”, 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 不少教师让“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 非要让学生“自主”, 玩“捉迷藏”.“机械地”、“生硬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该强调的不强调, 怕讲多了占用了学生的自学时间, 认为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讨论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便出现了放任自流现象, 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 这种学生的自主学习便失去了效果.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 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在等腰三角形ABC中, 若∠B=50°, 则∠A=.倘若不引导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角进行明确的定位, 分析顶角分别为∠A, ∠B, ∠C三种情况, 结果是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 仍对问题的理解不深, 模棱两可, 题做不对或不会做, 事倍功半.

误区四:小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然而, 有的教师认为, 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自然就会合作.于是, 在课堂上, 教师只是简单地让五六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然后布置一下学习任务, 要求小组完成, 既不指导学生如何与其他成员合作、交流, 也不注意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互动情况.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仍然是各自为阵,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这些教学误区呢?

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针对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 我认为教师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学习内容, 不过分追求逻辑严谨和体系形式化

新课标下的教材内容增加了活动和探索的层次及空间, 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和亲和力.但在数学课程中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化, 要重视其实质和实际的背景;重视合情推理以及非形式的思维所具有的数学创造性.过分的形式化和严谨性成了戴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 它使学生变得谨小慎微,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些在这个年龄阶段所应该具有的生动活泼的思想被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之中.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不应该只考虑学生应该学习什么, 而应更多考虑,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 需要怎样的数学活动方式.唯有如此,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会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2.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 不当教材的复印者, 不把教材当作圣经念.要结合本地实际活用好教材. (1) 要对教材取舍重组. (2) 要重视课题学习.课题学习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 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捷径.具体操作时不一定局限于书中内容, 也可以参阅相应资料进行二次设计 (3) 要生活体验教材.可以把热点话题编进教材.例如班干部的选举统计等都可编入相应的数学内容,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改变传统的机械、被动学习方式.

3.有效开展尝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新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 也是很难学好的, 只有使学生产生“口欲求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进取状态, 才能使学习真正高效.

4.及时反馈,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只有把尝试与反馈矫正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收集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训练, 对作业中错误应个别或集体订正, 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讲解, 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篇5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

多年来,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个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试”即应付考试之义。应试教育主要是指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倾向,由80年代片面追求升学率演化而来,其主要表现有两点:其一是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点”或“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前进的信心。其二是置学生素质、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抓智育的过程中,又将非选拔性考试科目打入冷宫。在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又制订了“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考多难,教多难;怎么考,怎么练”的24字应试方针。这样,应试教学的内容大大小于部颁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育对象来看,还是从教育内容来看,应试教育都大打了折扣。它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不良教育模式。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遗传素质、生理素质等先天因素。广义的素质,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与心理品质等内容。所以,素质教育应是指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学校素质教育则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体说,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有人把它归纳为八点: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开放的世界,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忠于事业,坚信人民的力量;

三、熟悉国情,实事求是;

四、尊重历史,着眼未来;

五、精通业务,掌握科学;

六、思想敏锐,勇于创新;

七、作风正派,谨慎果断;

八、身体健康,志趣高尚。这种理解应该说是还是较全面的。

二、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依据。

长期以来,考试分数如同一根锁链,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大考过后,部分主管部门总是热心根据考分给所辖区域的学校排名次,升学率高的则“一俊遮百丑”,被认定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斧击凿,凿入木”,学校为了争取好的排名,每逢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总是要给所有学科的成绩排定座次,据此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定位,据此决定教师绩效奖的多寡,据此评先表模,晋级和确定职称考核等级。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得不小心认真地对付。他们通常采用的应对措施是:1.大量舍弃教学内容,管它什么大纲不大纲,教材不教材,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谁愿傻乎乎地作无效功?有位语文教师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介绍出来的经验居然是:大胆舍弃与高考实际联系不紧的教材,腾出时间针对高考题型和标高强化训练与评讲(这里笔者毫无全盘否定该教师经验之意,因为作为教师个体无法与庞大的、强大的社会评价体系、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对抗,宏观大气候和微观小气候不改变,任何教师个体若想逆应试教育潮流而动,必将头破血流)。2.肆意舍弃学生。教师根据本校历年上省线人数及趋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达标人数,圈定“工作面”。“工作面”以外的学生成为舍弃的对象,尽管他们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但教师根据“工作面”确定的标高,有许多内容和步骤使他们“永远不懂”,作业批改和辅导也只是被应付了一下。若有心地善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应试成绩自然是无法与能“突出重点”、“把握主要矛盾”的教师比肩的。原因何在?评价的标准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不利呀!以普遍流行的“EC管理系统”为例,达标率、高分率的权重占了70%,均分和及格率只占30%,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教学成绩自然就无法“显著”了。长此以往,这类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得到承认,长期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政治上受到打击,经济上蒙受损失,心灵上遭受创伤,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念和做法,向应考标兵教师学习,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深受其害。

难道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一定等于合格人才或优秀人才吗?苏霍姆斯基说:“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能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他曾分析过一个名叫莎尼亚的女生的情况:她的各门功课成绩平衡良好,但她存在着潜在的缺点——“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在全面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苏霍姆斯基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及时的教育,帮助她克服了缺点。

大文豪郭沫若16岁读中学时,有这样一张成绩报告单: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从这张成绩单上看,郭沫若实在算不上优等生。最惹人眼的是算术100,却未成为大数学家,国文不及格,却成了大诗人、大文豪。可见,学生某一学习阶段考试分数的高低,与其自身能力和潜力是不能划等号的,仅凭某一次或某几次考试分数,把学生分成三流九等,让许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分学生,“高分低能”的不在寡数,许多高分生只是善于应考的机器。从高一新生状况来看,有许多从升学率高的学校招来的高分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成绩赶不上从升学率低的学校招来的普通生,据说大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可见,考试分数(尤其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试分数)高和合格人才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亲身经历应试教育全过程、在高考中获得成功的“天之骄子”——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如何看待自己呢?据《中国妇女报》报道,由湖南省各高校优秀学生组成的“芙蓉学子会”组织的一项大学生社会问卷调查结果,颇令人深思。这项调查于1999年11初在湖南省11所高校及部分社会人士中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身素质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其中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业务素质;50%自认为缺乏心理素质;认为自己缺乏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分别占30%和10%,但没有一人认为自己缺乏道德素质。就能力方面而言,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自认缺乏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的各占40%。其中30%的男生自认为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而50%的女生则认为缺乏组织能力。更令人惊讶的是,90%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半成品”,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难道仅仅只是大学教育吗?基础教育理所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应试教育害人不浅,高分数的学生不一定等于合格人才。

既然如此,改革考试制度和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质量观,重新制订科学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标准等工作,已成了当务之急。否则,应试教育的风气难刹,素质教育的道路难于畅通矣!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大多数学校在被应试教育逼得紧、素质教育抓得紧的双重压力下,提出了“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也在思考抓素质教育的思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种种误区:

其一,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这仅仅是考评方法的一种改变,可以把它看成抓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但它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抓素质教育也不一定就非要实行等级制不可。不可否认,实行等级制能为学生创设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但并不是每个学段、每门学科都适合。况且如果教育观、质量观不改变,甲乙丙丁、ABCD之类的成绩等级依然可以作为排座次、定奖惩的唯一依据。

其二,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一些学校不改变原来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切照旧,只是增加了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等内容。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抓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但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不能只把这些活动当成一种点缀,当成应付检查的手段。有的学校平时不认真抓好体育课、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也未作任何辅导,只是为了开运动会而开运动会,办艺术节而办艺术节。到了运动会时,学生懒洋洋的广播体操动作依旧,许多项目连简单的体育规则都不懂;到了艺术节时,学生只能在晚会上吼几句从电视上学来的流行歌曲,交上几篇毫无章法可言的“书法”作品,很难想象这种大规模的活动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遵循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所以,注重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虽然十分必要,但还要注重这些形式的内容,提高这些活动的质量;同时,这些形式也只能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体和全部。其三,以为素质教育可以无原则地放松教学要求,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地少布置作业。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教师:一学期即将结束,学生的数学作业连一个练习本都未写满;有些班级只写了四篇作文。问之,则振振有辞:“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我这也是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呀!”在他们眼里,素质教育仿佛与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少布置作业是等同的——作业布置的越少,素质教育就重视得越好,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相反,素质教育是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全面优化教学程式,确保达到部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学生低效劳动和重复劳动。

其四,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不应该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笔者认为:虽然考试分数与学生基础状况、考试题目的可信度、保密状况、阅卷标准是否保持同

一、考试分数的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考试分数在很多情况下的确不能真实地反映某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和某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但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考试分数也毕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决不能在评价教学质量过程中完全抛开考试分数,只是不要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去看。如果取消一切考试,或者完全抛开考试分数,那将给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了。

商业智能的误区及成功实施要素 篇6

但是,纵观许多企业的BI部署,有的成功有的却不堪大用,其原因是不一而足。BI的部署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部署,其中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CIO好好权衡。

商业智能BI是多种软件应用的统称,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特定的原始数据。商业智能由几个重要的应用所共同组成,这些应用包括了数据挖掘、在线分析处理、查询以及报表。

企业大多采用商业智能应用来强化决策的严谨性、降低营运成本以及评估新的商机。商业智能的应用远超过传统企业报表的范畴,也超越对企业系统化分析的应用。各大企业的CIO多数采用商业智能来找出企业中缺乏效率的流程,并将其视为企业再造工程的重要推手。

应用案例的失败大部分源于其在部署过程中陷入的种种误区。常见的三个误区包括:技术与业务的脱离,基础数据管理的疏忽,项目范围大而全。通过企业实践证明,加强技术与业务的结合、基础数据管理和分期实施是避免企业陷入此类误区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企业在BI部署的时候会走入三大误区

首先,技术与业务的脱离。国内很多企业对BI技术和应用的认识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认为BI只是一个软件技术而已。由于业务应用需求的不清晰,提供了错误的解决方案。最后的结果就是业务部门不愿用、不会用BI平台,远离了BI应用平台,进而宣告了BI项目的失败。

其次,基础数据管理的疏忽。BI应用的价值是将大量给予业务操作的业务数据,经过转换和分析变成有效支持业务管理决策的信息资源。可以说高质量的业务数据是BI应用发挥价值的基础。数据的错误、空缺、不一致不仅会大幅增加BI实施过程中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加载(ETCL)的成本,还会直接影响BI分析结果的质量。

第三,项目范围大而全。很多BI项目往往由于对实施过程太过乐观,或者对BI功能不切实际的期望,妄图毕其功于一役,意图满足各种潜在用户的所有需求。最后在投入很多资源后,发现依然有很多用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企业内承担了太大的压力,进而造成了整个项目的失败。

那么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成功地实施BI呢?

首先,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企业各级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对商业智能的迫切需要、正确理解和有力支持,商业智能体系是不可能真正建立的。一般的工作人员想到的只是利用Bl 迅速生成报表,提高劳动效率;而高层领导是从提高企业业务增值的目的出发,两者在需求模型设计时侧重点完全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另一方面,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调整会顺畅。

其次,框架和方法论。商业智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涉及基础设施、功能、组织和经济趋势等各个层面。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有其产品或服务,都会有客户,都会有生产运营成本,这就应该是Bl系统的三大框架纵轴;而任何分析或决策都是有时间性的,就是周期,产品服务生命周期、客户生命周期、生产运营周期,这就应该是BI系统的三大框架横轴。然后再根据地域、人文、短期计划、长期战略等建造柔性化和扁平化商业智能框架。同时,建立多样化、系统化商业智能体系,包括商务技能、信息技术技能和分析技能。

第三,良好的基础。商业智能要求有一个坚固、可靠的数据仓库做后盾,建立这样一个数据仓库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其中主要是分配并利用足够的内外资源,尤其需要的是商务和技术人员的时间。除了自己建造一部分商业智能工具,企业还应该从市场上购买合适的工具,并能够让资质高的咨询公司提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帮助。

目前我国企业在BI应用阶段皆处于初级阶段,即信息规范化阶段。从基础做起,从上至下,理清各个岗位,各个部门需要了解的数据和这些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逐步形成相对固定格式的报表,同时在企业内部统一各个指标的含义和算法规则,并将这些指标应用到日常的决策和考核上。

误区与实施 篇7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企业战略,战略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W T O及随之而来的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 迫使各个企业需要寻求更为科学的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故此, 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过去75年最重要的管理理念之一”的平衡记分卡, 作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 倍受国内企业的青睐, 自9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后, 国内许多著名企业都在纷纷尝试实施。据有关报道, 联想、海尔、光明奶业等著名企业在实施平衡记分卡的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功, 从而提高了本企业在国际、国内同行业间的竞争力。

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教授断言, 尽管全球500强企业有80%以上都在使用平衡记分卡, 但一半以上都是用错的。依此类推, 不难想象, 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文化等因素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异, 所以要想使这一由美国管理学家卡普兰教授创立的管理系统在中国企业成功实施, 就应当对其实施过程中的误区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拟就其根源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平衡记分卡体系实施过程中的误区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高层管理者的重视, 许多企业都在实施平衡记分卡体系或将其理念纳入绩效考核, 但是由于国内经济环境和企业文化与西方国家不同, 以及一些企业没有真正理解平衡记分卡的真谛, 所以, 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区。

1、管理水平方面或企业本身特点的障碍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 平衡记分卡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 (包括生产和服务型企业, 国营和民营企业, 大型和小型的企业等等) 。但实践证明, 平衡记分卡只适用于管理水平程度高的企业运作。目前在国内, 一些企业虽经过重组、改制、上市, 但管理水平仍较低;许多中小企业仍属于家族管理模式运作的企业;一些企业仍在实行部分计划经济模式运作;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其次是缺乏基本的管理制度, 管理者管理素质欠佳, 管理水平低下。如果不首先解决这些问题, 而只是仅仅简单地赶时髦, 实施平衡记分卡体系, 那只能是空中楼阁流于形式, 取不到预期的效果。

2、没有全面本土化和真正理解平衡记分卡的内涵

平衡记分卡有一个将其全面本土化, 使之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的前提。平衡记分卡创始人卡普兰教授认为, 在美国开发的平衡记分卡系统同样可以适用于不同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其他国家, 但是, 在每个地区都要依靠当地的专家进行本地化调整, 再应用于当地的环境中。有些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平衡记分卡的内涵, 不是从企业本身的战略目标出发, 而只是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 将很多财务、销售和生产程序等方面的衡量指标划分成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成长角度四个方面;或者根据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角度拼凑关键绩效指标 (KPI) , 然后再依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角度画成图表。这种东施效颦的做法, 除流于形式外, 与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是风马牛不相及。

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管理作用还体现在非财务方面的长远目标方面, 有些企业过多关注薪酬激励及与之相关联的绩效管理, 而较少关注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发展、职业生涯和福利, 造成员工缺乏主人公的意识, 消失实现企业战略的激励动机。

3、企业缺乏明晰的战略与有效的沟通信息系统

平衡记分卡是一个战略实施工具, 其目的是将企业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目标、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此外, 管理者还可使用平衡记分卡来研究讨论企业的战略, 并根据实施的结果对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 但是, 实施的平衡记分卡前提, 是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很清晰的战略。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由于缺乏明晰的战略, 所以不能理顺好绩效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也不能在组织的各个层面上恰当地设定平衡记分卡目标, 这样一来, 变量因素一多,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变得很复杂, 从而无法运用平衡记分卡建立组织协调关系, 消除职能部门间的壁垒, 导致企业不能成功实施平衡记分卡。

曾有人调查, 很多企业90%以上的员工都不理解企业的战略, 以及企业战略与其本身工作的关联。虽然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达成战略共识对员工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性, 但是许多企业还是难于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各个层面员工工作的内涵;究其原因, 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系统, 不能及时沟通战略, 跟踪目标的绩效并及时调整, 从而不能“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不能消除和减少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摩擦与隔阂。

4、缺乏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支持

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支持是企业成功实施平衡记分卡的重要因素, 虽然他们都承认实施组织变革的重要性, 但由于平衡记分卡体系是一种变革, 它将使企业绩效变得更清楚、更透明, 这可能对某些管理者形成一种威胁, 因此, 某些管理者出于某些原因, 可能对平衡记分卡的实施采取拖延和消极的态度, 从而影响平衡记分卡的成功实施。

二、成功实施平衡记分卡的对策思考

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异, 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特殊性, 使之本土化, 让平衡记分卡真正地成为我国企业改善业绩的战略管理工具, 笔者以为, 应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1、高级管理层的积极参与与支持。

这是成功实施平衡记分卡的必要条件, 因为平衡记分卡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 必须要有高级管理层的参与制定战略并推动战略在基层贯彻。这有助于中层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 增进职能部门的合作, 消除实施中的壁垒。只有管理者们接受变革, 通过团队合作, 才能成功实施。

2、建立明晰的战略运作流程

高级管理层应基于企业生命周期、SW O T分析和目标市场价值定位的分析结果上, 确定企业的发展前景、使命和清晰的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定义公司目标, 包括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和任务。并将之分解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在各个层面恰当地设立平衡记分卡目标, 并落实到每个员工。跟踪目标绩效, 不断开发和完善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 根据市场与内部条件的变化, 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与目标。

3、消除“组织壁垒”和“横向壁垒”

平衡记分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目标不协调、各自为政, 形成了“组织壁垒”和“横向壁垒”。为了消除这些壁垒, 管理层在设计各层面的目标和指标时, 应立足于统一的企业战略目标;为了完成企业的运作目标, 各职能部门应一起经常分析和改进跨部门的业务流程, 打破“组织壁垒”和“横向壁垒”, 建立跨部门的项目团队, 完成企业的一些特定的目标。管理层应成立平衡记分卡领导团队 (至少包括一名企业主要领导具体负责, 而不是挂名) , 紧密跟踪、分析的绩效, 并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沟通, 来成功实施企业的战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链接能力发展和浮动薪酬

与能力发展和浮动薪酬链接有助于战略执行, 它可以激励全体员工为平衡记分卡的目标和目标值努力。若二者没有联系, 则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如果平衡记分卡仅仅与薪酬结合, 那么很多员工只会注重其绩效目标, 而不会顾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 其行为势必与企业的战略背道而驰。所以平衡记分卡与薪酬结合的同时, 注重能力素质的定义、评估和培养也是很重要的。设定浮动薪酬时, 必须注意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全面考虑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角度的目标。如果奖励机制仅限于职能目标, 则可能会给组织绩效的其他方面带来负面影响。设定能力模型时, 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价值观及文化, 进行全面设计, 将关键能力素质整合到能力素质发展各项目中, 并把浮动薪酬与各个层面的绩效和能力发展相链接, 从而使整个组织在战略、能力和培训上都达到协调。

5、开发高效的信息系统沟通工具

平衡记分卡的特点之一在于其透明度高, 可以让企业所有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完全了解本企业的战略、各层次的目标与目标值以及实施状况。如果没有高效的信息系统沟通工具, 企业就无法达到这样的透明度。所以设计和开发适合本企业的平衡记分卡软件 (能够有效沟通战略、链接能力发展、自动计算浮动薪酬、跟踪绩效并及时做出调整) 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 我国的企业只有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才能获得国际级的竞争力。平衡记分卡是在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内实践开发出来的管理工具, 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环境及企业文化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但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具有较大差异, 所以在引入时,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本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 不可贸然从事。所以, 必须对它加以适当改造, 大力推动本土化, 使之适合我国国情。我们相信, 通过努力和实践, 平衡记分卡必给中国的企业带来长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毕意文 (美) , 孙永玲.平衡记分卡中国战略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罗伯特·卡普兰.失败的不是平衡记分卡[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03 (8) :12-13

[3]、Robert Kaplan and David Norton. The Strateg y-Focused Org anization [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4]、Robert Kaplan and David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 y into Action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误区与实施 篇8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常见误区

要快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施战略。然而,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走入以下误区。

1. 追求一步到位, 功能贪大求全。

企业会发展, 软件本身也会发展。一步到位的信息化脱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 既加大了投资成本、延长了实施周期, 也增加了未来升级换代的代价。

2. 没有主次先后, 眉毛胡子一把抓。

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核心在于管控核心增值流程。而很多企业由于缺少这一认识, 盲目将所有人力资源业务一起推向信息化, 造成项目实施失控, 既影响进度, 又影响项目效果。

3. 过分强调技术, 忽视管理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借助信息管理工具, 进而实现管理的提升和改进, 一般要经历管理标准化、资源数字化、综合信息化三个阶段。因此, 缺少基础性的管理标准化过程的人力资源信息化, 势必缺少力度与强度。

4. 过度个性化, 缺乏对变革的耐受性。

一些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体现自身特点, 过度要求个性化, 使得系统对变革的耐受性大大降低, 一点小小的业务变更, 都会引来系统的大改动, 甚至重新开发。这既给企业增加多次开发成本, 又使日常管理受到一定影响。

二、成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成功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 需要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准确应用如下四个策略。

1. 转变思维, 培训先行是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在管理, 实施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转变管理思维方式, 只有真正解决了思想上的障碍, 才能确保后续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很多领导和员工不愿意放弃以前长期沿用的传统手段, 这就需要企业从上到下宣传到位、要求到位, 同时坚持预先培训、整期培训、层层培训, 使参与和涉及项目的各层领导员工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信息化、为什么要信息化、怎样信息化。

2.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是保证。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有属于核心的主架构、主流程, 也有从属业务;既包括基础的数据平台, 又有业务应用层面、战略决策层面。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 必须要把握好整体性和局部性、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业务内容角度看, 要将各业务按照对经验的影响程度、实施可行性高低, 进行归类比较, 划分为立即可行、下阶段目标、潜在的项目、暂不考虑项目四类。然后按照这一顺序加以实施和推进。从系统功能看, 就是要准确把握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 扎实做好每个阶段的规划和控制。重点是建好基础、抓稳应用、关注战略。其中, 建基础阶段主要是针对基础性业务, 做好统一机构信息、人员信息标准, 构建全公司人员基础数据平台;抓应用阶段重点是针对通用业务构建3P管理平台, 完成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重战略阶段则是针对战略决策业务, 构建战略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 实现关键领域的集中管控。

3. 加强管控, 锁定六大要素是核心。

要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的管控, 主要取决于领导支持程度、计划合理性、产品成熟度、管理是否准确到位、技术支持能力以及业务部门的主导能力。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本身就是一种融合管理和技术的变革, 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必须借助掌握决策权的领导层的支持。同时, 计划的合理性与否是项目工期控制和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不合理的计划势必制造更多的麻烦, 使本来错综复杂的项目困难重重;选型产品的成熟度预示着系统的稳定性与纠错能力, 成熟的产品相对来说会减少程序测试和应用过程中的调整周期及人力物力投入, 使用起来除了相对稳定外, 还必然会有较高的变革耐受性;日常管理是否到位决定了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越是复杂庞大的项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越容易因为监控不力出现问题;在实施过程中, 技术支持能力强弱会对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个性和特例问题的处理产生绝对影响;由于从需求分析、蓝图设计、详细设计、程序测试、上线运行、应用和验收这一系列工作来看, 完全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完成, 因此业务部门成为项目成功的最关键一环, 其在项目中的主导性、主动性将极大地制约着项目进展、工期和项目质量, 目标的最终实现程度和质量与之尤为密切。

4. 个体流程, 关注不同用户需求是基础。

误区与实施 篇9

误区一:实施学分制=百分制转换为学分

实施学分制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 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2]。学分制是为了给学生更大选择空间,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 发展自己的个性。但在调查中发现, 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被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理解和接受。许多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学分制的真正意义, 错误地认为学分制就是把以往的百分制换算成学分就可以了, 即学生只要达到60分要求就给1个学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百分制还能体现出学生的优劣, 而学分制很难体现出学生能力。另一方面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 这就要求学校提供更多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但是许多学校并没有积极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 开设更多项目, 因此学分制的实施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广大教师对学分制内涵理解的不够深入, 这显然不利于推广学分制和课程改革的实施。

误区二:选项教学=运动训练

《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提出“高中学生在水平五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 从而减少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 以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可打破班级界限, 同一年级进行选项教学;还可以打破年级界限进行选项教学或班内选项教学”。从中可以看出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议实施选项教学。但由于选项教学使学生用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学习所选的运动项目, 所以给很多教师和学生造成一种错觉, 认为体育选项课的任务仅是为了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在实践中,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忘记了三维健康观, 忽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往往陷入只注重技术的精雕细刻和提高运动技术的误区。选项教学是为了使学生选择一些项目作为运动技能学习的重点内容, 以形成深刻影响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运动专长。但是选项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训练手段完全照搬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 也并不意味着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唯一目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完全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教学, 完全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使其适合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 完全可以采用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训练运动员的方式训练普通的学生, 仍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兼顾五个学习领域目标, 否则既无助于学生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也有碍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误区三:模块=单元

此次高中课程改革进行了一次极具创造性的探索, 即在科目之下设模块。但是模块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出现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 有些人认为模块就是原来的单元, 只不过在中小学称为单元, 而在高中改为模块罢了;也有人从范围上认为模块大于单元, 单元是模块的一个下位概念。这种观点具体描述为“在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中, 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当把一个模块分解成若干个单元时, 每个单元就是这个模块主题下分解的具体问题, 通过解决每一个分解的问题, 从而得到解决整个模块[3]。”从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把单元看做是模块的一个下位概念。但是单元仅仅是或者说一定是模块的一个下位概念吗?不一定, 因为《课程标准》建议部分指出“高中阶段每学期可结合运动项目和季节特征安排1~2个单元进行教学”。1个模块为18个学时, 一学期有效学时按36个计算, 即2个模块。按照《课程标准》建议如果一学期按照2个单元进行教学, 那么1个单元就等同于1个模块;如果一学期按照1个单元进行教学, 那么这个单元就包含2个模块。从这个角度来谈, 单元这个概念大于模块。就《课程标准》建议“高中阶段每学期可结合运动项目和季节特征安排1~2个单元进行教学”, 也有学者认为“一个学期以一个项目为主也不能称一个学期为一个单元, 仅仅是同一教材时间上的延长。可以把这一学期18周36节课时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 并分别为若干个小单元制定目标与计划。”如果按照这种观点,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表述应该作相应的修改。

模块这个概念在《课程方案》中是这样解释的:“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 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模块”作了如下描述:“每个系列包括若干模块, 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 (如篮球、有氧操、短距离跑、中长跑、太极拳、轮滑等) 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 一般为18学时, 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从以上两个文件对模块定义共同的内容是“具有独立性, 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特定的内容, 时间是18个学时”。

关于单元的概念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毛振明教授认为“单元的本意是指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内容集合或板块。单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 基本上是以各项运动技术来划分单元的, 单元的名称一般为跳远、单杠等。”对此顾渊彦教授有不同的观点“构建单元的教材不一定只是一项教材, 两项教材也可以构成一个单元。例如高中阶段的选项教学, 在安排主项选修的同时, 也不排除安排一些副项作为搭配教材, 严格地说, 一个单元也可由几项教材组合而成。”顾渊彦教授归纳“单元是以课为基础自成体系, 具有独立性;单元是一个有机教学过程, 是完整的基本单位, 即整体性;单元中所授主教材应该是连续的, 不应该跨学期和跨学年, 即连续性。”孟文砚认为“模块就是特定意义下的完整的学习单元, 但学习单元不一定就是模块, 这正如“中国人是人, 而人不一定就是中国人”是同一个道理。因为模块是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资源,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相应要求与建议的内含18学时且被赋予1学分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4]。”虽然对于“模块”和“单元”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在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许多困惑, 产生模块等于单元、模块大于单元和模块小于单元三种不同观点也不足为奇了。“词无固义, 约定俗成是谓义”, 这是说一个词语, 原来没有固定的涵义, 一旦被人们公认了它的意义也就确定了。在课程改革试验和探索初期, 人们对“模块”和“单元”认识还没有达到约定俗成的阶段, 因此提出的有关“模块”和“单元”的不同解释就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 而是存在着哪一种解释更为妥当的问题。也许通过讨论, 互补长短, 最终得到人们公认的结论, 这样更有利于大家的交流, 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

本文在这里探讨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 并不是对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给予否定, 而是希望引起学校体育界从多角度对课程改革进行审视, 从而把握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峰.试论学校体育新理念中的“度”[J].中国学校体育.2004, (6) :1.

[2]钟启泉, 崔允漷, 沈兰.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及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14.

[3]刘刚.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计划初探[J].体育教学.2005, (5) :24-25.

教师实施课改的三大误区 篇10

误区一:“巧问”与“滥问”

“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以不提问或很少提问而被视为课堂教学改革之对象, 取而代之的是提问。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使有些教师误解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例如, 有位教师的一堂物理课, 竟提问学生30人次, 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一位教师的数学课设计了三个较难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提问学生10人次, 没有一人能答出, 最后这位教师只能自问自答, 致使浪费了时间, 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 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运用好提问技巧,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要求“运用好提问技巧”即提问要“巧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提问。在教学中提问运用得当,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 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但如果提问运用不当, 则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达不到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问要做到: (1) 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 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 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 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2) 提问要疑而不难, 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员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 (3) 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 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 提问要适量。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并非提问次数越多越好。过多的提问是滥问, 会带来以下不良后果:提问过多, 势必占用较多时间, 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不利于教学;提问过多, 学生忙于应付, 精神过度紧张, 久而久之, 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提问过多, 容易使教师独处课堂表演舞台的中心, 容易使学生学习产生依赖性, 最终导致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应注重科学性, 课堂提问应把握好一个“度”, 绝不能“滥问”!

误区二:“精讲”与“不讲”

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活动。不少教师从传统的“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 误解为课堂授课时间越短越好, 更有甚者, 干脆不讲了。例如, 有些学校对教师的授课时间提出了明确的限制, 提出课堂授课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的观点。一位教师在讲“基因工程的应用”一课时, 讲课仅用8分钟, 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读理解。下课后我询问几位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是否已掌握, 学生的回答是:“糊里糊涂, 不理解课本中讲的是什么。”在学习《人的生殖》时, 有位女教师整节课都不讲, 安排学生自学完成。结果在单元检测中, 涉及这一节内容“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示意图”的考查, 学生回答得非常差。

刘默耕认为创新教学模式应该是:老师指导学生去认识去应用, 在指导过程中, 因势利导, 不要硬灌一套, 一言堂, 满堂灌, 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师生共同探究, 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克特说过:“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你的学生因你的讲解而喜欢上科学, 你应该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烈。”一个教师好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象, 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 难道这样的讲课不该有吗?可见教师的讲课关键在于怎样讲, 而绝不是不讲。教学实践证明, 片面地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是“放羊式”教学, 其结果是学生劳无所获。新课改讲究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并不是要求教师不讲, 而是要求教师精讲。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课时, 课本上有的、学生会的少讲或不讲;学生不会的、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要精讲、细讲, 要讲到学生明白、学会为止, 而且还要讲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技巧等。“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能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 而忽视教师“因势利导的讲”, 必须做到“师生共同探究, 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 必须杜绝“讲课越少越好”的错误做法。

误区三:“减负”与“无负”

传统的教学中, 练习多、题海战术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减轻学生负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使部分教师误认为课堂练习越少越好, 因此出现了课堂练习很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例:某地区几位教师一学期从未布置过作业, 也从未讲过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适当的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措施。课改提出“减负”强调的是“减”而不是“无”, 因此课堂练习并非越少越好。笔者认为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应做到: (1) 精选精练。要求教师根据课时内容, 精心选择练习题的内容: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力争照顾到全体学生;题量要有所限制:3~5道选择题, 外加1~2道综合题即可。 (2) 及时检查, 及时讲解。在学生练习的同时, 教师要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完成后, 先由学生自我展示, 班内交流, 在展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教师再予以集中讲解辅导。

可见, 适当的练习既检测了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成果, 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两全其美, 何乐而不为呢?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由于执教者对课改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别, 因而在实施课改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三大误区。

误区与实施 篇11

关键词:主题教学;误区;实施策略

一、主题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成功的主题教学可以直击人心,可以说“它决定了一节课的品位与价值”。笔者曾经上过一节《二战的扩大》公开课,为了追求新颖,把主题设计为“战地记者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图从战地记者的日记来讲述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没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整节课下来,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听得糊里糊涂,听课老师也不知所以然。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主题的确立不准确

教学“主题”的确定,是一个从历史材料到历史认识的归纳、提炼过程,也是在旧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过程,它包含对教师教育思想、历史认识、史料积累、思维论证等多方面能力的严峻考验。笔者设计的主题为“战地记者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准确地讲不是主题而是标题、线索。本课讲述的是二战爆发后,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在各战场英勇奋战,最终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因此设计为“同仇敌忾恨顽凶,齐心协力终联盟”更为合理。

2.主题的展开中脱离了学科指导意见和教材

主题教学需要一种载体,但载体也仅仅只是一种载体。《学科指导意见》中对这一课的要求是“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教材中也重点讲述了这三个问题,但是战地记者的日记等文献材料却没有突

出这些重、难点。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没有对这些重点知识进行补充和整合,失去了最后的补救机会。所以,离开了教材的主题教学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切实际,对学生不负责。

3.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学生对二战的历史知识储备非常少,教师以主题式教学来设计课文,既打乱了书本的框架,也在教学之初就凌驾于学生的基本知识之上,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产生思维火花的兴趣。所以,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应相吻合,真正的主题教学课堂不能是教师唱独角戏,也不能只是看似热闹。

二、高中历史课堂“主题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学“主题”是历史感悟的“内涵”,是历史体验的“根基”。在教学实践中,应从教学“主题”的设计与确定、呈现与引导、延伸与拓展三方面实施历史课堂的“主题教学”。

1.课堂教学主题的设计和确定——构建主题教学的基础和

前提

教学主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是构建主题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到先有“教学主题”而后再选择材料设计提问。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确立教学主题呢?那怎样的教学主题才能符合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呢?一般来说,教学主题的确立要体现依托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科特点、要符合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一次比赛上要求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进行同课异构,有位老师利用主题教学法获得了评委的高分,关键是主题的设计和确立非常合理。一般的老师上课都会把余光中的《乡愁》作为导入进行引用,她确别出心裁地以余老的一生为载体,以《乡愁》为线索,设计了“想家—回家—望家”这一主题,以“想家:港澳台问题由来;回家:一国两制构想;望家:台湾问题展望”串联起教材,将基础知识和情感升华融入历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设计新颖,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焉能不

喜欢?

2.“主题”的呈现与引导——构建主题教学的主干和关键

“构建主题教学的主干和关键是寻找合适的的载体来呈现和

引导教学主题,如果说主题的确立是搭建骨干,那么寻找串联全文的载体则是打通经脉。”主题教学的载体有很多,“问题”“情境”“材料”都可以作为元素来丰富课堂,达成主题。

(1)精心设境——创设历史情境深入教学主题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

来构建学习情境,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也可以更深入教学主题。

印象最深刻的主题教学是一位年轻老师上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探索》。在那次比赛中他的这节课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主题教学中精心设境。上课伊始,歌曲《白桦林》优美的旋律配以一片冬天肃静的白桦林图片营造了沉重的氛围,在情感上打动师生,自然把师生带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探索时期。整节课以保尔和安娜的四封书信为主线,突出“探索”这个主题,在书信中,教师巧妙地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特征、意义这些重点设置成保尔和安娜的生活环境,以安娜的亲身经历来讲述新经济政策实施带来的变化:

“亲爱的保尔:……今年上面说不再收我们的余粮了,而是像以前一样征收粮食税,剩下的统统归我们自己所有。……大家又开始没日没夜的干活。现在又能做买卖了,爷爷刚刚去市场上卖了点粮食,换了点肥皂。托尔斯泰那个工厂又可以重新开工了,……大家现在能吃饱饭了,对苏维埃政府不满情绪开始渐渐消除。你的安娜1921年8月16日”

一封封书信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现场,听课的师生也仿佛置身于此,在情境中思考政策变化的背景、内容等,迫切地想知道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保尔和安娜生活的影响,两个人最终的命运如何,这节课的重、难点也迎刃而解,实现了基础知识和情感升华的完美融和。主题教学中的精心设境,情境教学能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的共鸣又能引发情感的体验,有效地实现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

(2)精心设问——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凸显教学主题

目前的历史课堂中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多,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少。主题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让学生以自有的文化去解读主题,理解主题。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及其特点,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确定的主题为“探民主之因—走民主之路—寻民主之果”,围绕着“民主”这个概念展开教学。教学中向学生设计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①在古希腊城邦中,什么是公民呢?

②在雅典,是否自城邦建立起“政权”就“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的呢?

③……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围绕“民主”这个核心有指向性地逐层设计,层层推进,并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将书本基础知识融入问题设计中,引导学生独自地解决问题,凸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实质。

3.教学“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构建主题教学的补充与整合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还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把生活之水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延伸和拓展的主要目的是服务课堂教学主题或强化课堂教学主题,进而达到“以外养内”的目的。

例如,在前面提到的《“一國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中,当教师完成主题的呈现和引导后,教师没有忘记对主题进行延伸和拓展,从“想家—回家—望家”这一主题中延伸出余光中“有梦—圆梦—梦未圆、梦待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还布置拓展作业:台湾是祖国永远的痛,请你围绕这个主题找材料,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呢?并进一步展开我们该怎样梳理史料呢?课堂中引用的影片、诗歌、故事、照片等哪些属于直接史料,哪些属于间接史料呢?所以教学“主题”的延伸与拓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且情感得以升华,真正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之江高级中学)

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的误区 篇12

当今很多企业经营失败, 不是因为缺少资金或者其它的原因, 而是因为没有质量。卓越企业之所以卓越, 是因为给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显得卓越。所以, 质量战略是企业整体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世界质量管理教父之称的菲利浦·克劳士比先生,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至今,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众多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包括GE、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等著名公司的管理经验都来源于此。事实上, 在国内已有众多的知名企业都将其视为管理圭臬, 并在其实践中创新应用着[1]。但在零缺陷实施过程中, 总有一些人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 甚至对零缺陷进行攻击,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二、零缺陷质量管理实施的误区

1. 对质量自以为是

“质量”这个词常被用来强调事物的相对价值, 因此我们会有下面这样的词汇:好质量, 坏质量, 甚至于像现在流行的冠冕堂皇的“生活的质量”。其理论的支撑可能就是ISO9000中定义的“质量是指产品的一组固有属性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但产品满足什么程度的要求, 恐怕连我们的质量专业人员也很难说得清楚吧。管理层只是把质量定义为“好”, 但除了说这话的人之外, 谁也不知道到底怎样才叫“好”。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是我们对质量没有设定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

所以, 克劳士比先生说:“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 而不是好”。这个“要求”, 就是我们给顾客的承诺。所有的要求, 都必须予以清楚的说明, 以使它不至于让人产生误解, 然后你才可以持续地采取衡量的方法, 来决定与你的要求是否符合。如果你的要求没有被符合, 这就是没有质量, 结果质量问题变成了没有符合要求的问题, 因而质量就成了可以界定的字眼[2]。这样, 产品就不再有等级之分, 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之分。正是这种对“满足程度”的模糊定义, 使得我们认为:因为顾客的要求程度不同, 所以才会有质量的等级之分, 从而也为我们生产出不合格品找到了一种借口。

对于质量, 每一个人都觉得了解它;每一个人都认为它的执行很简单, 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方面的问题都是由对方而不是自己所引起的。质量管理的问题不在于人们不了解, 而在于人们自认为了解。

2. 对零缺陷的误解

零缺陷的主旨是采取预防的工作系统,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意味着要集中注意来防止缺陷的发生, 而不是在发生之后才去找出这些缺陷加以解决。它是一种工作的执行标准, 是每一个从事工作者的标准, 而不管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什么。虽然零缺陷的概念如此清楚, 如此简单明了, 但是, 许多人, 包括我们的专业质量人员, 仍然会对其产生误解。这种误解有两个方面:

其一, 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种种偏颇扭曲的现象, 逐渐销蚀了人们把事情做好的决心。所以很多在其它方面都很理智的人一再解释“零缺陷”是如何不可能达到目标。事实上, 只要我们的工作标准允许错误存在, 这种自我实现式的预言就会应验[3]。你见过在银行工作的人员天天犯错吗?你下班回家的时候经常走错家门吗?很多事情不会出错是因为我们不让它出错。其实对任何事情人们都很容易习以为常, 最后自然就会产生不适当的工作标准。所谓零缺陷是指在工作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零缺陷作为工作的标准, 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 并且切切实实地去贯彻并执行这一标准, 不给自己留下犯错误的余地, 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其二, 零缺陷总是被企业当做一种激励员工的课程。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我们的管理者从一开始就误解了它的意思, 他们对零缺陷的印象就是它是某种神奇的妙方, 可以用它来招徕观众, 给他们奖品、趣味和游戏, 以吸引他们去做好工作。那些对实施零缺陷的方案成果不满意的公司, 在实施方案的时候都是抱着“激励”其员工, 特别是工厂内的员工, 以便达到能使他们工作得更好的目的;零缺陷实施得很成功的公司, 则一开始就抱着沟通工作标准, 争取全力合作来采取改正行动的想法[2]。零缺陷不是一种激励观念, 而是一种管理的工作标准, 它要求我们以预防的工作态度将产品的缺陷降到最底, 甚至缺陷率为零。它不是让工人根据AQL选择自己的个人标准, 而是让零缺陷成为企业内每一个人的工作标准。

3. 不能抛弃原有的质量观念

质量管理只所以困难, 是由于人们对于质量有一些传统的看法, 这些看法是他们多年成功地从事非质量管理工作所养成的。一直以来, 我们的整个质量学科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的, 那就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没有偏差, 因此必须首先设定一个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AQL) 值。这种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视为当然而安之若素的态度, 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由于问题连续产生, 逐渐使人们相信“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因此, 便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既然人们认为这种情形是无法改变的, 就只好用其他的方式去迎合客户的要求。在这种错误的前提下去做事, 只能是南辕北辙。这种企业把自己逼向绝路的最大问题不在于为正确的问题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而在于努力把错误的事情做正确。

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就要抛弃原有的质量观念, 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用零缺陷的工作标准取代AQL。AQL只是一个统计术语, 它是从质量管理抽样检验方法中得来的, 它原来的意思是跟现在一般人所接受的意思完全不同。现行的AQL和许多标准都是从工厂运转得来的经验。如果某一天, 有某一条生产线或生产部门开始以其管理者所认可的水准运转, 他们就不再尝试做任何改善,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不让它恶化[2]。想想看, 在你要购买的东西上你会建立AQL吗?你会接受一部你事先就知道有15%缺陷率的汽车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 在生产线上的如果有1%的不合格品, 到了客户手里就成了100%的不合格品。所以, 按照现在大家对AQL的理解, 一家新工厂在第一个工人踏进门以前, 管理者便已经在实质上决定了新工厂产品的质量水平。

正如马斯洛所说:“如果你拥有的所有工具只是一把锤子, 那么所有问题在你看来都是钉子。”当我们拥有的是零缺陷工作标准时, 我们所做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消除缺陷。

4. 质量问题都是操作工人造成的

一个公司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 总是要在操作工人中寻找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 然后对其进行质量教育, 认为质量问题完全是由操作工人引起的。事实上, 错误的产生总是两种事情引起的:缺乏知识以及缺少关注。缺乏知识可以用大家试过的一些工具来加以衡量和解决, 然而缺少关注却是一种心态, 是一种态度上的问题。这种态度, 不仅是指操作工人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管理层的态度, 管理层对质量的态度实际上决定了整个企业的质量水平。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里, 工人水平和装配线质量没有太大的的差距, 但产品的质量却差别很大。许多质量专家在讨论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的问题时, 经常强调现在工人的工作精神大不如前。事实上, 工厂的现场工作人员跟以往一样努力, 而且比以往更有生产力。他们所造成的问题, 比他们的白领同事要少得多。但负责质量管理的人对于会计、工程设计、计算机程序处理以及营销等的缺陷视而不见, 而只会在生产工厂中寻找错误。不幸的是, 的确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错误, 所以要对工人进行质量教育, 降低生产成本。工厂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然而, 工厂内的操作工人对于防止问题的发生所能贡献的只有一点点, 因为所有的计划和构思, 都是在别处完成的[4]。

我们经常谈到的AQL这个词, 就是在还没有工作以前, 已经承认我们将生产不完美的产品。因此, AQL不是一种管理层的标准, 而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决心, 它不是让管理者来设定标准, 而是让工作的人来设定标准。只要管理层允许AQL=5%, 操作工人就一定能够生产出5%的不合格品。所以, 管理者对待质量的态度, 从根本上决定了质量的水平。一旦发生质量问题, 就急着对工人进行零缺陷教育, 显然人们迷失了它的重点, 真正需要教育的是管理层而不是工人, 因为一家公司通常有一半的人没有亲手摸过产品。零缺陷不只适用于生产部门的人员, 更适用于每一个人, 尤其是管理者, 有时候在非生产部门实施零缺陷, 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要想质量有所改进, 管理层必须花点时间来了解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所要采取的行动, 并且下定决心确实要改进, 而不是一味地对工人进行质量教育, 自己像个局外人一样。毕竟, 管理阶层才是质量问题的根源。

5. 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是质量部门的责任

很多企业都设有不同层次的质量主管、质量部门或质量委员会,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整个企业的质量责任都应由他们来承担,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尽到责任。不幸的是, 大部分的专业质量人员也都认为, 他们应该为公司的质量负责。然而, 那些坚持为公司质量负责的质量管理人员, 其阵亡率如此之高, 倒是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事。那些坚持“质量发生问题等于质量管理部门犯了某种错误”的人, 可以说是为自己留下了莫须有的涉嫌痕迹;他们应该学习用“出处”来为问题命名, 比如:会计问题、制造问题、设计问题、环境整洁问题、柜台服务问题等, 否则, 他们将会被要求解决一些非他们所能控制的问题[2]。

事实上, 施乐和本田早已明确提出, 质量是“企业的经营方式”, 也就是说, 质量是企业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因此应该是企业中每一个人的责任, 也应该是企业战略和运作体系的基石, 而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的事情, 高层管理者一定要对质量做出承诺, 提供支持, 积极参与。否则, 真正的质量绝不可能产生[5]。

质量部门人员的责任是运用各种他们所能控制的方法, 来衡量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清楚而客观地报道结果, 身先士卒地领导大家改进质量, 培养一种正确而积极的态度, 运用一切有助于改进质量的教育方法;而不是越俎代庖, 去替别人做他们应该做的事, 否则, 别人永远不会改变他们不正确的方式。

零缺陷的实施需要所有管理层的参与, 而不只是支持。工人们判断你是否认真, 正是看你所做的而不是看你所说的。

6. 总是出现质量问题

每当我们的产品受到消费者或经销商的投诉或抱怨时, 我们总是毫不犹豫的把原因归结为产品的质量问题, 但实际上没有所谓的“质量问题”这种东西, 所有的问题都应该依其负责改正的部门来分类。因此, 应当用制造问题、采购问题、设计问题、修护问题等等来称呼, 把问题进行细分, 具体到某个部门、某个车间, 甚至是某一个人。不要说“质量问题”, 要清楚地说出它是哪一个部门的问题。只有对问题进行细分、归类, 才能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 从而采取改进措施, 将问题消除。质量经理如果经常保持一份质量问题的清单, 而且还向老板报告这份清单, 可以说是在自找麻烦。

7. 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企业的售后服务部门经常会纳闷, 为什么他们接到同一种产品的投诉时, 发生的质量问题总是相似的。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厂外的维修人员不会把他们的维修分析资料和结果送回公司, 因为他们发现根本没有人理会他们的建议。他们甚至拥有自己非正式的维修手册, 手册上面告诉他们如何解决自己碰到所有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生产车间里却永远得不到改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零缺陷创造了一种预防缺陷的态度, 在这种环境之下, 管理层可以运用消除错误成因系统或者其它的沟通方式, 让各部门或员工表达他们的问题而不一定需要知道解决方法。这样的话, 即使当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但是至少可以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 而各部门也会知道自己是否该为这个问题负责。同时, 不断地让所有员工分享有关质量改进工作进度与成绩的消息, 公司里的每一个人, 能轻易迅速的替管理层指出错误、浪费、好机会, 或是其它一些相关的事情, 而且很快就能够得到反应。这样, 部门和部门或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会因此变得更为坚强, 而双方对于共同问题的了解也将有所改进。

8. 不能持之以恒

人们在达到目标之后总会如释重负地大大松一口气, 但如果你不小心的话, 整个活动便会就此停止。按照克劳士比的观点, 零缺陷的实施分为14个步骤, 当前面的13个步骤实施完毕后, 所要做的是从“带头再来”。也就是说,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实施, 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 它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也不是突击式的教育。只有这样, 企业追求零缺陷的步伐才不会停止, 产品的质量才能得以不断的提升。而我国的许多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的企业就是因为不能持之以恒, 所以才看不到实施的显著效果, 从而否定它、放弃它, 以致前功尽弃。

四、结束语

零缺陷质量管理中关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人们平常所说的完美无缺是不同的概念, 零缺陷质量就是符合要求的质量[6], 这个要求就是顾客的需要。我们可以设想, 如果一个人天天只是盯着客户的钱包, 客户一定会把钱包看得更紧, 如果他盯着顾客的需要, 且每次都能符合这些需要, 那么, 客户就会为你打开钱包。零缺陷还清晰地体现出一个企业的“诚信度”———不是多一点或少一点的数量问题, 而是符合或不符合的质量问题, 它是一门用“Yes/No”的绝对行动作选择的哲学。只要坚持零缺陷的工作标准, 零缺陷完全是可以实现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可以减少返工、补救和报废等浪费, 提高顾客满意度, 提高工作效率和盈利水平, 从而比自己的对手更有竞争力。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对零缺陷质量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并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指出零缺陷不仅是质量改进的一种方法, 更是工作的一种执行标准。

关键词:质量管理,零缺陷,AQL

参考文献

[1]杨守芳.先进的质量成本观——谈克劳士比“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理论[J].电子质量, 2002 (, 12) :69-70

[2]Philip B.Crosby.质量免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Philip B.Crosby.质量无泪[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4]Philip B.Crosby.质量再免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5]常广庶, 王海宇, 杨剑锋.质量管理的误区[J].中国农机化, 2006, (1) :44-45

上一篇:智能数据链下一篇:IL-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