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实验环节

2024-08-16

自主实验环节(精选3篇)

自主实验环节 篇1

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活动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取知识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八环节教学模式。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要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要发挥学校课程的整合功能,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思考。一个好的开端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新授课时教师可先出示思考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展示可采用问题的形式提出。

二、教师指导,自读答疑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看书,独立思考,使学生一上课就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巡视的反馈信息,根据课题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指导:一是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是要抓住学生的疑点,启发他们思考,帮助他们理清解题的思路;三是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四是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如换元思想、方程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整体思想、构造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

三、自主学习,学生自练

实践出真知,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知之较浅到知之较深的实践过程,这就需要学生的自练。这一步骤要求教师结合本节课的要点,让学生进行练习。自练题的编排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注重引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难度上要循序渐进,使暂差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

四、合作交流,反馈纠错

根据及时反馈的教学原则和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这一步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期望,而且能起到及时纠正错误的作用。因此,这一步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合作交流,及时发现错误并且纠正。

反馈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被动反馈。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辅导、学生板演的方式获取信息;二是主动反馈。自学答疑、教师指导、学生自练合作交流是学生集中获得输入信息的过程,而主动反馈是信息输出的阶段,这样使教学过程得以开放,各种信息得以及时交流,并能弥补被动反馈得不到的信息。在纠错形式上,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可以由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以通过学生互批自练题,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得到解决。

五、当堂训练,自补巩固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课题要点,教师出示自补题,让学生进行自补巩固。这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题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可能出错的环节准备好自补题,也可以事先准备好多套题当堂选择自补题。自补题既要重视基本题的训练,又要注重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

六、归纳整理,课堂小结

要求教师辅助学生,或者由学生自主提炼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形成规律。

七、布置作业,当堂完成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作业题要有层次和梯度,以便于学生由易到难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二是作业量要适中,要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努力向“少、精、活”的方向发展;三是要分层布置作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可做。

八、指导预习,提出问题

教师要布置下节课的预习思考题,这在即将下课时用一两句话提出即可。

自主实验环节 篇2

一、“三步六环节”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三步六环节”教学法,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延伸三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达标、拓展提高六环节。

六环节是三步的进一步细化,他们的关系为:课前预习——明确目标、自学指导;课堂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达标;课后延伸——拓展提高。

二、“三步六环节”教学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共性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被动学习;学生的预习(自主学习)较少,未做好课前的延伸;上课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学生的知识达成低;教学设计不合理,随意提问多,思维容量小;教师独占课堂多,学生当堂达标落实少;作业统一且量多,分层布置较少;不同层次学生间合作交流意识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教学赶进度、一刀切,不能为所有学生的共同提高着想。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为此,我们创新了“三步六环节教学法”,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三步六环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 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六环节教学流程。

严格按照“三步、六环节教学法”来实施课堂教学。具体要求是:

(1)明确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师生每堂课都要明确这堂课学习的三维目标。

(2)自学指导: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巩固学案(A层学生完成100%,B层学生完成80%,C层学生完成60%),教师则进行必要的指导。

(3)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主要是小组讨论、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展示和点评要有具体分工,点评时应由高一层学生点评低一层学生。

(4)精讲点拨: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之后,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掌握的情况。精讲包括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解答疑难问题、寻找多种解题思路、总结规律性的方法等。

(5)练习达标:要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基本练习和巩固练习,通过练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6)拓展提高:按照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提供不同要求的巩固提高题目供学生练习,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更要给他们以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 改变课堂学习模式,全面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各个班级都把原来整齐划一、面向讲台、排排就座、被动静听的田格式就座形式,改变为面对面交流互动、组内异质的小组型就座形式。每班分8个小组,每小组6~7人,要求以平时学习成绩为基准,分成A、B、C三个层次,实行好中差搭配,面对面就座。

在小组里实行“人人科代表制”和“分工负责制”,让成绩稍差的学生担任文科科代表,成绩好的同学担任理科科代表或兼两科科代表。小组长一般由小组推选或成绩最好的同学担任,负责组织本小组的讨论、交流合作及维持秩序;科代表负责本组的问题汇总,并向老师或其他组展示、提问。为避免学生回答问题过于集中,各小组要将各位成员按不同水平进行划分,多鼓励成绩稍差的同学回答。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重A教B、B教C。组长是小组学习、纪律的第一责任人,组长和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组规,并共同遵照执行,由此,做到责任明确,学生自我管理,从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小组巡回指导,要对各小组的困惑做到了如指掌,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3. 改革教案编写模式,强化“三案”教学。

学案分为预习学案、讲授学案和巩固学案。其中,预习学案要紧扣课标的基本要求,以形成知识网络为基本目标,以画知识树、梳理基础知识为载体,辅助进行以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基础训练。预习学案一般要先发放到学生手中,先由学生本人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心得,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前教师要抽批或全批预习学案,这是上好课的基础;讲授学案主要设计需要学生讨论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需要总结、升华的规律、方法等内容;巩固学案则是当堂训练的内容,要求限时训练,及时批改反馈。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手、脑等各种器官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设计重在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设计。树立教材是素材、是平台的教学观念,对教材内容的增删、重组、重难点的确定及例题、练习题的选择等,都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才能达到有效、高效的目标。

(2)学生活动的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它包括学生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过程、学法指导及调控措施等,核心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设计。

(3)对学生评价的设计。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变化和发展。

学案的编写要分层次,应要求C层学生做最基本的,B层学生另做带有星号的,A层学生全做。

四、“三步六环节教学法”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三步六环节”的精髓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要坚决落实“七要、四不讲”策略,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转变:即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实验要让学生做、检测要让学生编、结论要让学生下。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小组合作能弄清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2. 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分为两部分:

一是课堂评价,主要是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评价,如合作、探究、试验、展示等过程的表现情况;二是学生的课堂外评价,如学案、作业、单元检测的完成情况等。学生的个人评价要与小组评价挂钩,并制定奖励政策,表彰先进小组。个人平时学习评价应与“四项管理”评价及期末检测一起与学期末评优挂钩。

3.“三案”的编制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处理。

抓好四个环节,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篇3

一、课前预习, 明确要求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 真正的预习是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思考, 是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过程。 如查字典, 了解生字词的读音, 学会选择字词在课文中的解释;通过查阅工具书弄清楚课文的一些现象;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 了解课文所展现的时代背景;理清课文的行文脉络……因此, 教师出的预习题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绝大多数语文老师的预习题就是让学生学会生字, 读通课文, 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等, 没有明确要求, 也毫无针对性。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 针对不同的课文教师出示的预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 预习的要求要明确, 切不可使每次的预习内容都千篇一律, 毫无层次性。

例如, 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问银河》这一课之前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预习题: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有关银河的知识。 2.找一找课文写了银河哪些地方的景色。 3.文中有一对近义词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你能准确区分它们吗? (可选作) 4.你对文中哪些地方有疑问, 请在旁边标注出来。 这份预习题不仅要求明确, 而且对课文的针对性很强。 其中第一个预习要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天文知识, 而且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网络、书籍或者是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个预习要求既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 又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体感知力, 这些能力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必须具备的。 相较于前两个预习要求, 第三个是有难度的, 因此我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 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是适当降低难度, 而对优秀学生来说则是提高层次, 给他们发挥的空间。 第四个预习要求培养的是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对课文有了疑问就说明他们是思考地阅读而不是机械地阅读。

二、由扶到放, 指导学法

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就要先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也就是“扶”。 等学生掌握了学习课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理顺脉络后, 教师就要大胆地“放”,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交流展示。

以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文为例, 作者从彩塑、壁画、藏经洞这三大方面介绍了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仔细解读这篇课文, 不难发现作者在介绍彩塑和壁画这两部分内容时, 所采用的结构方式如出一辙。 作者都是先总写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然后运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从多方面展示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的瑰丽。 在教学这两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选取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内容与学生一起做重点分析, 师生在共同探讨中解决问题, 理清脉络, 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在明确学习方法之后, 教师可出示另一部分内容所要完成的任务, 然后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尝试自己解读文本, 完成学习任务, 也就是要“放”。 这种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 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中, 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行之有效并且能够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学习课文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今后面对任何一篇新的课文展开自主学习时就能得心应手。

三、拓展内容, 延伸课外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这就要求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整合教学资源,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外的语文素材, 并通过语文实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

以五年级下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篇古诗教学为例, 这是一首送别诗, 但全诗无一字表示道别, 我们看到的只是满眼的荷花和荷叶, 但每一片碧绿的叶子、每一朵红艳的荷花又无不传达出诗人和友人之间美好的友谊和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这就古人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中经常出现, 为了让学生对这种抒情方式印象更深刻,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找一找, 还有哪些诗歌是借景抒发别情, 请你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自学其中的一首诗歌, 早读课交流。在第二天的早读课上学生的交流精彩纷呈: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州, 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这样的课外拓展,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让学生在面对同类型的诗歌的学习时游刃有余, 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讲解, 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诗歌的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自主反思, 及时调控

自主反思的实质是评价、反馈、调控。 学生自主反思的基础是及时自我评价, 目的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没有及时评价就没有及时调控。 有些学生花费很长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而其学习效果不佳, 造成这种“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静下来好好反思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是否有恰当的语文学习方法, 是否知晓自己语文学习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巧妙地给学生搭建自我反思的平台, 方法是在一节语文课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时,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回忆, 并试着总结和深化。 或者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结果与预定的学习目标作比较, 反思学习结果有没有实现预定目标, 相差多少, 为什么会这样?是预定目标不合理还是什么原因?教师只有坚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才能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为自己今后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PLC的一体化教学下一篇:技工学校数学课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