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教学方法

2024-06-13

有效地教学方法(共12篇)

有效地教学方法 篇1

初中时期是学生各个方面正处于发展的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所以,对初中体育课都很偏好。新课标要求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出了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培养初中生的体育精神,激发初中生的体育热情,加强初中生体育锻炼,最终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一、运用游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游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给以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教师与学生对游戏教学的认识不够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初中教学的改革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对于运用游戏开展教学的理念没能及时地接受,没有充分认识到游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忽略了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的不重视,导致了学生对游戏教学不感兴趣,甚至出现误解的现象。所以,教师的忽略没能增加学生对游戏教学的兴趣,更不可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不到游戏教学的目的。

2.体育教学中游戏运用不恰当

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开展赢得了部分教师的赞同,但是在课堂上,游戏的选择却出现了问题。首先是体育游戏的形式过于单一,没能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课堂过程中,只是运用在热身和放松身体的时候;再者是由于受到体育场所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游戏教学没有选择可以塑身、运动性和增强体质的游戏,没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另外,教师过于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安排较长的教学课时,但是趣味性不够强,不能真正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更不能达到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3.体育教学结合游戏效果不佳

初中体育教学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的影响,游戏教学很多情况下不能正常开展;又由于初中生本身就处于青春初期,心理不稳定,兴趣广泛等原因,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影响了游戏教学的开展。总之,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教师不能将其很好地结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甚至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不能达到提高初中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二、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体育精神,激发体育热情

初中生是一个学习积极性较强的群体,游戏教学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带动下,游戏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体育项目中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类型,并不断地练习和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初中生的体育热情,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游戏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根据体育场所和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如,最简单的“树熊游戏”,三个人必须抱在一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等,还可以扩大初中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不同形式的游戏。

2.促进心理健康,增强团队精神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初中教育中的一个重点,游戏教学的内容选择的都是积极向上的题材,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游戏教学中有的游戏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在游戏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不同,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不仅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几个人之间的默契,这就锻炼了初中生的团队精神。所以,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心理素质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提高初中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辅助体育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最主要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教师要正确将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学习能力。游戏教学的特点是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是一个信息高科技网络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初中生适应社会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初中生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了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必备的社会技能。

三、促进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1.提高认识,有效编排课程

为了促进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让学生重视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编排课程时要提前确定教学目标,以便选择合适的游戏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如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选择“两人三足”的游戏,这个游戏形式简单,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两个人的合作能力,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能增强初中生对时间紧迫性的领悟。

2.运用恰当,提高教学质量

实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形式和时间把握适当,运用适宜的游戏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运动精神。游戏教学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最好的出发点,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恰当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排队转圈”这个游戏,将所有的学生集合到一起,依次排队不停地转圈,转圈的顺序可以由大到小,也可以由小到大,但是中间不能断。这个游戏就很好地培养了整个班级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服从集体安排,不能独树一帜。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探索创新,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游戏教学的运用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教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起到了推动作用,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现代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游戏辅助教学,可以培养体育精神,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目的。有效地运用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体育博览,2011,(07).

[2]彭华岩.也谈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新课程研究,2009,(05).

[3]陈启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09,(12).

[4]颜世刚.浅谈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4,(01).

[5]黄晓红,唐迅.体育游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宜宾学院学报,2008,(06).

有效地教学方法 篇2

泉港惠华中学

吴红莲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谈谈如何理解“任务型”教学,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贯彻任务型的教学,如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如何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遵守哪些原则。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原则 1.引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交际式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它产生20世纪80年代末,是外语届提出的“过程教学大纲”(process syllabuses)的产物,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是课堂社会化。所谓“任务”指的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黄远振,2003)。它其实指的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强调“做中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柏拉胡(Prabhu): it is not ‘English for communication’ but ‘English through communication’;not ‘Learn English so that you will be able to do and say things later’ but ‘ do and say things now so that as a result you will learn English’(魏永红,2004)。2.如何理解“任务”?

朗(Lang,1995)指出,“任务”其实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各种活动,包括刷墙、填表、买鞋、订票、定房间等。但是,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谈到任务型教学时,“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指的是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由于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与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又很多的相似之处,纽南(Nunan,1989)根据任务相似的程度将其分为“真实的任务”或“目标任务”(real-world tasks or target tasks)和“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s)。前者指那些在生活中有类比对象或原型,即通过客观分析考查 后,根据世界需要设计的。通常一个任务组成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全部教学活动围

绕着任务进行,服务于任务的完成。完成任务需要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参与。由于目标

明确,学生用语言“做事”,完成“任务”是主要的目的。因此,意义的表达是第一位的,不必过多的关注语言的形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interaction)、意义协商(meaning negotiation)能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入、输出和验证假设机会,这本身就可以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Wells 1985)。斯坎翰(Skenhan,1998)客观的提出了“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

(1)意义是首要的;

(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由一定的关系;

(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不难看出,任务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互动交流解决实际的问题,并且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当考虑到任务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学生活动的重点在于考虑如何完成任务,教师对任务的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3.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任务型教学?(1),首先要贯彻真实文本原则。这一点,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保障。目前泉州地区所使用的北师大版的教材在教学的设计和教材的选用都非常适合于任务型的教学,首先他们所选择的教学材料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地道的材料,且内容非常的贴近生活,有的甚至是直接来源于生活如报刊、杂志中的报道。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有旅游交通、卫生医疗、疾病控制、动植物与环境、社会科学、体育文化等与全人类息息相关的话题。不难看出这套教材与雅思考试的要求异曲同工,雅思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的英语有没有达到可以到说英语的国家生活和学习的条件,因此,它的考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考试的各大模块也是要求考试完成几大听说读写的任务。同样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于生活中的能力,由于没有第一语言的环境,我们才要在课堂上创造类似于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忘记”学习的情况下努力为他的“任务”的实施和完成不自觉的使用语言。(2),其次要关注互动性原则,互动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主要途径。

任务型教学把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放在第一位,通过互动,让学生在较为自然的环境下使用语言并促进语言的自然生成。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意义的表达和信息的理解上,而不去过多地关注语法,语言的互动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机会,通过互动学生既增加了语言的储备又增加了使用语言的经验,在互动中,学生将他们所学到的语言全部用于类似生活的交际。事实上,重视互动还隐含了其他有助于语言学习的原则,包括合作学习原则、内在动机原则以及与情感相关的冒险原则等(成功的学习者乐于冒险)。而互动就一定涉及合作,只有参与交际的双方积极合作、善于合作才能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并从对方的语言运用、意义协商、交际策略的使用中领悟其对自我语言使用的反馈,接触新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法,丰富扩展自己的语言系统。这种互动主要是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在课前,让学生就某一新课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进行交流,共同合作,一起查资料,一起讨论、分析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上Car culture 这节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分小组去调查泉港区的交通状况,如主要的交通干道的路面,公共交通情况,学生家庭所在的镇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在上课之前请小组长汇报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上

Car culture 时也有设计任务,让他们讨论文中提出的解决交通和保护环境所提议的六个建议并分析这些建议的可行性。这样在课内课外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对实际生活中的任务和课程的“任务”相结合达到了自然地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3),过程性原则。

任务性教学强调“做中学”,所谓“做中学”即要求学生参与到“做”的过程中来,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整个的学习过程。传统的教学要求学生关注语言本身,忽视学习的过程,通常要求学生强记知识点,语法规则,用灌输的方式直接地呈现语言系统、语言规则,没有提供场景让学生使用知识,这不符合语言学习的原则无法达到使用语言的目的的教学自然是不成功的。因此,强调交际的过程,强调交际能力在交际过程中的获得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教师应很好的运用教材,认真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创造贴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探索、思考、发现规则、运用规则,在与其他同学的沟通协商中使用语言、内化语言。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十分关键的,这种通过亲自参与由自身经历形成的对客体的认识比起教师灌输的知识更具有深刻性和生动性。由于英语的学习是包括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内容的,因此,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即要注意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同时在课外还要布置学生在写,如写作的训练;听,如课文的听力的训练方面安排适当的训练。在说的训练上也可以适当安排机会演讲、表演小品等丰富的课文活动延伸课堂的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言教学 篇3

关键词:语言;语言教学;语言知识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那就是高度重视文本内容,而忽视了语言知识,忽视口语,致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更重要。这一现实足够使我们反思语言知识到底重要不重要,怎样有效地进行语言教学。

一、语言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语文性质决定了语言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言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最重要最基础的性质就是工具性。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知识是语言知识,这一性质主要是由语言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的工具。

2.课程目标决定了语言的重要性

从课程标准来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3.语言和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

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二者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教学是核心和基础。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与思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离开思维,语言也就失去了工具的作用。所以在人们进行交流思想的时候,思维总是由语言承载着来进行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語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

语言教学作为基本任务,着重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读课文,首先要读懂文字,了解文字的含义,分析课文内容,还要懂得是怎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读完课文,主要是把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学到。

语文教学还承担着传递祖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的任务,这些任务也要围绕着语言教学来进行。

三、有效进行语言教学的措施

1.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要加强语言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实现对语言材料的丰富积累。

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大脑记忆或写笔记的方式把所吸收的材料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在用的时候能正确地重现。语言的积累不能光借助书本,依靠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外,取材于生活。积累语言素材,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积累语言材料。

2.重视听、说、读的训练

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线,要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四种能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割裂开来。听的能力的训练,有利于阅读能力提高,也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学生听的能力提高,注意力就会集中,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课,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现行教材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也就是说的训练,这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积累到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运用。

3.建构合理的语言知识体系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词汇。积累了词汇,也要学习语法,我们说话和写作都要符合语法规则。语言要运用的好就要有一定的技巧,这个技巧就是修辞。新课标明确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参考文献:

[1]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

[2]刘大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知识问题[J].语文教学通讯,2005(11).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 篇4

词汇是英语的基石, 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当前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介绍几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以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他们能以轻松的心情高效地掌握单词,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之一, 是语言的基本材料, 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 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 就无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事实上, 英语词汇量的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因此,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出现的问题

1. 缺乏自信, 不敢张口读单词。

学生对语音掌握不好, 遇到新单词时就容易望而却步, 不敢张口尝试。很多学生读单词时依赖老师的领读, 然后死记硬背, 而不能将音、形、义相结合, 划分音节去识记单词, 就更谈不上发现和总结记单词的规律和技巧了。

2. 缺少必要的复习与巩固。

在教学中, 有许多学生反映, 单词记得快, 忘得也快。他们认为, 只要在早读完成记单词的任务就万事大吉了, 实际上复习才决定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科目多, 课业负担沉重, 导致不能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 在英语词汇学习和复习上投入的时间过少, 这也是影响词汇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学生不清楚怎样才算真正掌握词汇。

大部分学生简单地认为只要掌握了单词的拼写就是掌握了该单词, 不清楚怎样才算真正掌握词汇。因此, 他们的词汇学习仅仅停留在能读、能写及知道相应的中文意义上, 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就不会重视词汇的运用了。所以, 让学生明确词汇掌握的评价标准是词汇教学的当务之急。

三、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对策

1.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有很多, 笔者觉得以下几个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1) 教学生基本语音, 通过划分音节来记忆词汇。有人说:“学英语犹如刷牙, 一要张口, 二要坚持。”许多学生不敢读、记不住单词, 主要是因为对单词读音把握不好。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学好基本的音标, 走好学英语的第一步。我在每学期上第一节课时, 总会领着学生复习语音。如果是教七年级, 我会花上几节课的时间, 结合具体单词来教语音, 引导学生读准单词, 特别是长单词。然后再引导学生按音节将单词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记忆。比如, 我们在教“successful”一词时, 可以将它按音节分成“suc”、“cess”、“ful”三个部分, 并且让学生知道“ful”是后缀, 让学生联想以“ful”结尾的形容词。这样既能练习发音, 记准单词, 也能扩大词汇量。

(2) 运用构词法教词汇。英语词汇的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原词的基础上借助前缀、后缀可以派生出具有不同词性或语义的新词, 如:“happy”前加“un”变成其反义词。学生掌握这类技巧后, 不但能准确掌握单词, 还能减轻记忆负担。

(3) 通过英语词义的关系及语境教词汇。词汇意义关系主要有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比如, 在教“long”时可以同时教“short”, 在教“autumn”时可以同时教“fall”, 在教“ill”时可以同时教“sick”。另外, 一个单词有多个意义, 究竟是哪个意思, 离开语境谁也说不准。如“take”, 既有“拿”的意思, 又有“搭乘”的意思。因此, 学生要想确定一个单词的确切含义, 只有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语境教单词, 既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义, 又有利于掌握词语的具体用法及搭配, 可谓“一箭双雕”。

2. 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能激发出学生玩的天性, 以游戏的方式代替呆板、沉闷、枯燥的词汇记忆, 使词汇学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也就能够调动起他们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常用游戏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单词接龙、根据描述猜单词、利用单词编故事等游戏, 也使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3. 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

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在词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能促使学生对自己词汇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 从而改进学习效率。常用的检查方式有: (1) 创设语言环境,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2) 根据上下文意思及所给的首字母, 填入适当的单词; (3) 用所学单词造句; (4) 完形填空, 可对学过的文章进行挖空练习, 给出需要掌握的重点词汇, 让学生用其适当形式填空。

如何使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篇5

刘 英 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动很大,焕然一新。新课程在低年级识字写字的编排原则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在低年级,写应写较简单的字,认可认较复杂的字。大纲要求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多个常用字,识字量增加了,识字教学的难度相对来说也加大了。在从事新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也碰到过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比如“我会认”的生字要让学生达到何种程度,如何检查学生一学期的识字量,教材中也没有详细的指导,对于学生的识字量要不要测试等等,都是比较模糊的问题。本着对学生的负责,也缘于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自己的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识字教学,使学生在低年级能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下面就谈谈几点粗略的做法:

一、抓好起始教学,打好识字基础。

语文课标第一阶段把汉语拼音的要求放在“识字与写字”中第5、6条列出,规定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查字典、学习普通话。这一功能充分说明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识字不可缺少的的工具。所以打好识字的基础的关键是“学会汉语拼音”。只有掌握了拼音,学生就能通过自己拼读音节,去了解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从而达到自主识字。所以拼音教学也很重要,教师要扎实地把好这一关。怎样才算学会呢?一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是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三是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掌握了这些,识字与拼音要有机地结合,反复地训练,让拼音为汉字服务好。

二、创设教学情景,诱导轻松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便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1、依据教材特点,营造识字的氛围

人教版实验教材识字部分的编排体现了在生活情景中识字的特点,有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个生活场景或氛围,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开创一个愉悦的识字空间。如《自选商场》一课,我利用多媒体再现自选商场图,配以优美的音乐,创设一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选商场的情景,教室里摆放着各种食品、日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相应的货物,引导学生拿着贴有生字卡片的包装袋去取相应的货物,学生想要找准货物,就必须牢牢地记住包装袋上的生字,识字过程是在挑选商品的行动中完成的,学生兴趣盎然。

2、开展游戏活动,培养识字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而游戏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满足他们好玩的心理。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游戏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鲜、甜”等字时,为了让学生记得牢,我把它们编成顺口溜:“鲜”——鱼、羊并肩,天下一鲜;又如教学“画、告、碧、喜、午、思”等字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做到放中有扶,扶中有放,以放为主。如“画”字,我根据它的构字特点编成谜语“一块豆腐切四块,放在锅里盖上盖”。如“告、碧”字,我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它们构字特点,四人一小组去编排谜语,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一口咬往牛尾巴是‘告’字。”还有学生说:“碧字可编成王姑娘,白姑娘并排坐在石头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预习新课能力,我提前把一些生字的谜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谜面去分析这些字的构字特点。如“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和一起,欢乐不用愁。“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又如“思”字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学生尝到了编顺口溜和猜谜语的甜头,以后只要学习生字,都争先恐后地编。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变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我还设计了小组内的“摘果子”、“找朋友”等游戏,以实现互动交流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在游戏中学会了生字,在游戏中展示了自我,在游戏中学习了生字,感受到自主与合作识字的欢乐。

3、抓住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象形字还保留事物形态,表示意思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在对图画的感受中激发兴趣,识记生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都是象形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画,在对比中发现字和图画相似的规律,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的优势,让一个个文字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头脑中,从中学到识记象形字的方法。形声字:都是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的,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如在教“睛、情、清、请,蜻、晴”这些字时,启发学生比一比能发现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这些字右边都一样,只是偏旁不同,学生感悟到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学生不但很快集注这些字,而且会慢慢根据形旁去推测字意,并从中总结出“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并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培养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偏旁相同的字:如在教“打、拍、扫、排、擦、拔”这些字时,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字都是与手有关的,揭示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注重反复练习,强化巩固识字。

每篇课文都有“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我会写”的字通过抄写、听写,还有认读生字卡片等有效的手段,学生一般掌握得比较好,而且教师也知晓了学生的学情。但对于“我会认”的生字,识字量大的学生可能不成问题,但对于识字量少的学生,本身认字的愿望就不大,因此每每在课前让学生读读生字卡片。为了增强记忆效果,3周以后每篇课文都选择8-12个已经反复出现多次的汉字要求学生认读。由于反复多次见面,学生已经度过了遗忘率最高的阶段,基本上已经到达了“不陌生”甚至是“熟识”阶段。这时教师及时抓住时机,用适当的方法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分批选择复现率较高的生字进行强化记忆,很自然地将学生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十分轻松又比较牢固地认识汉字。在认识这部分汉字的同时,学生在连续不断的阅读中,又在继续熟悉另一部分生字。为了了解每个学生的每篇课文识字的情况,可以把要求会认的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者这些生字给它们注上拼音,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也给学生又一次复习拼音的机会。

四、结合课外阅读,扩宽识字空间。

如何妥善解决认识汉字和学习语言之间的矛盾?我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找到了一种既能使儿童语言充分得到发展,又能比较轻松而又高效地认识汉字的教学方法:课外阅读识字的方法。即充分利用入学儿童具备相当的口头语言能力,通过听、读等语言实践活动,继续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在听懂听熟的基础上,让儿童尝试独立阅读的活动,通过和文字材料反复见面,让孩子在亲身经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熟悉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最终达到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认识汉字的目的。

我在每周抽出一节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故事、诗歌、寓言等篇目,然后把这些材料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听读。先让学生听老师讲,让孩子听懂、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内容。听熟文字语言。在读完之后,我随机提出几个与故事相关的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记得我曾在一节课上给学生讲《馅饼里包了一块天》这个故事,讲完之后,我问学生:“馅饼里真的能包一块天吗?”“这是一件真事儿吗?”“在这个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说。学生训练说话的过程,也是吸收、内化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要求学生太高,学生能记多少就说多少,并且以鼓励为主。在学生说不好的地方不要进行帮助指导。第三步: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跟着老师指读课文。一边指读一边认读汉字,反复读3-5遍,在阅读活动中与生字见面。读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自由读、齐读、分组读、分段读、,同桌互相读等形式。多种方式相结合,防止学生产生厌倦。第四步:写阅读积累本。有人会问“一年级的学生会写什么呀?”其实不是这样,学生虽小,但有很强的可塑性,刚开始是手把手的教,然后指导着写,后来就能独立完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知道什么是好词在,什么是好句,并能够把它们记下来,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好词好句,而且无意中会写了很多字。利用课外时间,鼓励在生活中识字。语文来源与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又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生活与课堂密不可分,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

每节课我还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剪贴、写字卡等方式制作的识字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汉字,认得最多的被评为班上的“识字小能人”。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在学好课本上的生字的同时,在生活中努力认识其他的汉字,使他们感受到自主识字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如何生动有效地教学文言虚词 篇6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08-054-01

文言虚词的教学,着实让高中语文教师头疼。教材只提供生硬的词义与例句,没有一定的指导方法。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挖空心思力求生动形象一些。

照本宣科的做法,往往令师生苦不堪言,教者索然无味,听者过耳即忘,脑子是一片混沌,做起题来分不清楚张三李四,真拿高考规定要掌握的18个虚词毫无办法。那么如何生动有效地教学文言虚词呢?

我认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力求生动形象教学。这就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创新教学和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的结果,会大不相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做容器,学生很被动,容易困倦,学习效果自然很差;而创新教学由于互动性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永远比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该怎么教呢?要创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参与创造的过程。

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学记》中就有“学而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的主张,南宋大教育家朱熹亦指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可见循序渐进教学的重要。教学文言文也是如此。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运用编顺口溜法。顺口溜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顺口溜的特点是顺口简洁、巧妙有趣、方便记忆,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顺口溜,能够帮助学生速记内容、掌握方法、化难为易,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记忆效果。我在课堂上使用此法,学生一看,感到有趣,不禁念了又念,一会儿就记住了要记的内容。学习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纷纷尝试,其中编得较好的,如:“之” 字的,“这个词很独立,宾前定后补标志,音节助词往这边去。”从顺口溜可知,“之”字可作代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补语的标志,还可以作音节助词和动词。

第二步,运用形象串联法,化抽象为具体。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记住18个虚词,我用形象串联法,将它们写在黑板上:因为何乃其,而且之乎者也,所以与于焉则也。为了更形象,我这样解释,这是个因果句式。“何乃其”是个姓何的中国人,“之乎者也”是个日本人(因为四个字),前面两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学生大笑,来了兴趣,记得又快又准。

同样,记词义也可以用串联法。如”乃”字的词义,学生串联成:你竟然就是才。“若”字的:如果你的体重比得上象,(那就太可怕了)。“与”字的:给予参与的人赞许,与评论相比,前者更重要吧!我会和谁结交呢?和那些赞许我的人吧。

第三步,运用造句法,学以致用。这是实践阶段,也是更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的阶段。例如讲“乎”字的时候,我举了个例子:飘飘乎,可乎?呜乎!第一个“乎”字放在形容词“飘飘”后,是词尾,译为“……的样子” ;第二个“乎”是置于疑问句末尾,所以是语气助词,译为“吗” ;第三个和“呜”连用,为感叹词,译为“哎呀” ;我是这样翻译的:(走路)轻飘飘的样子(飘飘然)可以吗?哎呀(摔倒了)!这句很形象,也符合大多数学生的体验,所以他们学起来也兴趣盎然。接下来的实践中,他们纷纷执笔,写下自己思考的结晶。例如:“若”字。若拾之财必属若乎?该句“若”为第二人称“你”。若无神州九号,吾等为之物理习题少矣!该句“若”表假设,译为“假如”。若等帅锅,谁人若君乎?该句两个“若”中,前者为第二人称代词,后者为动词,“比得上”的意思 。学生结合时事造句,既学习了知识,又体现了新时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最后,运用创造故事法。对于“以”字,学生这样创造:我认为任用东施为四大美女之一比西施好,因为按照东施在上下山时对皇帝的放电程度来说,她的电量完全可用来开发核电站,而且,连她身后的老虎都不敢靠近,因为她已经把老虎给震撼住了。这故事一出炉,让大家大笑不已,课堂气氛异常轻松。东施者,臼头肥项,兔唇虎齿,蓬发漆肤,其乡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每顾影自怜,恨上天偏私也。而学生却用夸张反语将西施“美化”一番,达到了喜剧的效果。这让我想起一个传说:吴王夫差初见美女西施,瞬间被迷住,说:西施你真美,把你的姐妹东施北施南施都叫来。两者具有同样的喜剧效果。创造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造的火花,也可加强记忆。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创造故事是对思维的大考验,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很多世界著名的绘本大师,往往从小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不要给学生设置太多的限制,允许并鼓励学生打破成人固有的思维框架。如果教师动辄说“这是不对的”、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很快就会被无情扼杀。

不过,我在肯定学生的创造之后,指出了其用法的错误之处。“以”字有多种用法:作动词用,可以翻译为“认为”“任用”,作介词用可翻译为“用”“拿”“把”“凭”“依据”“按照”等,作连词可以翻译为“而且”“用来”“因为” ,作副词可以翻译为“已经”等。显然,学生有意将“以”字的许多词义都囊括在故事中,但有的用得不恰当。如“任用”后带官职一类词语较合适,美女显然不是官职名称,故不当。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欲,又让学生懂得鉴别对错,可谓一举两得。

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7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过于单调

对于高中的语文教材内容, 由于教师过于注重考试, 因此对于一些科普类及戏曲类及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 教师只是只言片语地略带而过。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所讲的内容显得比较枯燥乏味,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没有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这样无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难以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所学习作品的内涵, 从而无法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关键作用。 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中常常是主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 还没有完全实现自身身份的转换。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失, 使得他们的主体阅读意识丧失。

(三) 因 “考试”而阅读

考试制度使得阅读教学出现应试化的倾向, 教师在教读课文时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 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标准化、唯一化, 限制甚至是扼杀学生充溢灵性的解读。 他们还根据考点设计出大量习题, 反复训练学生, 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于 “一背景、 二段意、三主题、四特点”的教学模式, 使阅读教学陷入“高原现象”。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的培养, 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扩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思路, 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对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阅读的兴趣, 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 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 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 顺利些。 ”

(二) 合理地把握和运用教材

教材之所以拿来供给师生应用, 主要是因为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并且不会重复教学知识, 从而避免因重复而导致时间与精力的不必要浪费, 而且为教师在教学方面提供引路的方案。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表明教材只是一个引导, 是教学课程的一小部分。 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 一方面教师要遵从教材的程序施教, 另一方面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加上自己的经验方法, 通过对文章进行深刻的认知、把握、探究、感悟、总结、思考, 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 因材施教, 一切从实际出发, 适时改变教学策略, 使阅读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阅读能力, 关乎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很多阅读兴趣缺乏、语文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 面对语文习题或检测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 当然不是, 不管是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还是比较重要的语文考试中,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水平。 首先要看清楚短文下面出示的题目, 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检验阅读水平的依据是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因此, 文章的主要思想蕴藏在题目中。 然后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文章, 深刻揣摩作者的内心所想, 尽量提炼出文章主旨。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 只有在认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具体内容中提炼出来, 才是真正的理解。 不可只抓住只言片语, 主观臆断 (凭臆测来断定) , 停于表面现象。 最后在答题时可尽量用文章内的语言回答, 也可将文章的中心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整理。

(四) 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 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借助学生的典型错误创设情境

借助学生的典型错误创设情境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比较典型的观点, 而这些观点往往具有针对性, 因此在情境创设时借用这些典型的错误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从而避免问题的再度发生。 另外, 在教学中, 适当地创设一些错误观点, 以供学生评述,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3.借助生活体验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 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 因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引入情境, 学生就可以借助自身的生活体验合理构建正确的知识架构, 从而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知识的理解。

(五)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从而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思和意义, 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对其他学科也有促进意义, 可以加深对其他科目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指导, 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 因此,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创新,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六)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在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之后,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要读什么书, 而且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怎样读, 读后有什么感想等。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低, 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 主要是因为方法不对。因此, 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如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 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段, 在课堂上讲讲, 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突然停止, 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课本中有些课文是节选的,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 意义深刻, 仅课堂上学习, 很难理解透彻。教师在指导学习这样的课文时, 可推荐学生到课外阅读一些名著, 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这样既促进了课内学习, 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8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提出的要求

1. 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能根据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能读懂简单的故事短文并抓住大意, 能从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 理解故事的情节, 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和人物行为;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4. 能读懂说明文等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

5. 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6. 五级目标要求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可见, 在阅读教学上, 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外, 还应该要增加课外阅读量。

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阅读教学总结的几点建议

1. 阅读材料的选择,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

如七年级八年级的阅读材料, 倾向于生活实际功能, 问路、指路, 接听电话, 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 而在九年级阅读材料中, 人文情感、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在其中。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 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2. 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

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 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 或者通过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猜测生词,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这一环节的缺少会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3. 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 口头的或者书面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有目的和针对性。

老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会学生粗读文章, 以了解大意, 并能够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会学生分段细读, 抓住主要事实, 关键语言点, 明了文章结构, 深度理解。

4. 学生平时阅读英语文章, 报刊杂志以及各级各类考题中的

阅读理解部分, 务必要做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 不要逐词阅读。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否则, 读了半天也没能明了作者的意图, 阅读效果不会好;考试中这部分题目的得分率也不会高。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一开始总是信誓旦旦, 下决心要把文章读懂读透。但是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 阅读往往就会走入误区, 因为太过于注重每个单词, 每句话的意思, 而忽视了对文章结构的整体理解。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 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 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

首先, 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 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 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 背景等。其次, 要重视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子。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 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 见了文章的题目, 要稍微停顿一下, 猜一猜, 这篇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 如果让我来写, 我会怎么写。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 (当然, 在考试中, 为了节省时间, 猜测这一环节可以省略) 。接着再往下阅读时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 这样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整篇文章的框架结, 又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5.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不少学生不会使用工具书, 遇到生词, 先问老师。乍眼一看, 阅读课进行的轰轰烈烈, 学生不懂就问, 阅读积极性高涨, 殊不知, 这样的阅读不科学也低效。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提倡学生遇到疑问查找工具书, 逐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老师注重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是指导学生独立阅读的保障。另外,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词汇障碍, 遇到生词时, 如果不影响语义的理解, 跳过它, 继续阅读, 这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不打断阅读思路。有时可以通过上下文, 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词汇的意思, 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搬字典。

6.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教给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培养

学生略读, 寻读, 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及能力, 逐步提高其阅读质量和速度。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改掉不好的阅读习惯, 如用手或者笔指读, 出声读, 以单词注视点阅读, 回视等。同时我坚信, 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运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

7. 阅读结束后, 老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 可以组织适当

的口语和笔头训练, 引导学生背诵几个好句子, 有能力的同学要求复述文章 (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复述, 否则只是增加学生负担) 。

8.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

所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是很必要的, 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写下有价值的生词, 好句子, 或者是自己对文章大意的归纳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要查阅笔记, 科学及时地给予评价, 为了调动积极性, 引导学生更用心地去进行英语阅读, 评价可以只是以认真程度, 努力程度来进行, 不以好坏而论。

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小班化教学 篇9

一、英语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 我国教育教学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 小班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小班化教学主要是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个性的发展作为培养目标, 它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无论是在学生人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方面, 还是在评价方法方面, 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大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 大部分学生不能得到语言锻炼的机会, 部分学生一堂课中一次发言机会都没有, 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姜艳玲2014) 。而小班化教学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教师能够很好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并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与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能享受更多的教学资源, 能够与教师实现良好的沟通。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 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另外, 英语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 久而久之, 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何兰凤2014) 。因此, 小班化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 循序渐进, 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一)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少, 有利于教师灵活安排座位。作为一种教学空间组织形式, 课桌椅的排列与摆设对师生交流及教学空间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教学行为对座位编排的需求也不同。座位编排方式主要有秧田式、马蹄形和圆型等, 每种编排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梁俏2015) 。“秧田式”座位编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编排方式, 所有学生均面向教师, 不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便于教师管理。然而, 这种方式会抑制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通常适用于常规的教师授课。圆形座位编排一般适合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 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圆形, 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便于学生展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也可根据授课内容与教学策略对座位进行适当编排, 提升课堂效率。

(二) 增进师生交流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而且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与学生实现交流互动, 倾听学生的心声。然而, 传统的大班化教学由于学生数量多, 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 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与学生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另外, 小班化教学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认知的不同, 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这些都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张峥2013) 。

三、英语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 激发英语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使学生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 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 在小班化的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小班化英语教学班级人数较少, 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教师可采用丰富的教学策略, 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在学习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学生可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小班化英语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 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做到因材施教。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保障, 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 不断地变换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二) 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集视频、图片、文字于一体, 听觉、视觉有机结合, 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提升学习效果。首先, 教师在课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英语课件。课件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课件设置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学习内容, 也可以从某个生活场景入手, 将学生带入某种特定情境内, 配合丰富的视频与图片, 进行直观教学, 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 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唐玲2015) 。对于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 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 为学生展示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 帮助学生理解。图片、视频等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运用, 避免出现多媒体教学造成的视觉疲劳现象, 降低教学效率。

(三) 开展分层教学

传统的大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 分层教学很难实施, 而小班化英语教学的人数得到了有效控制, 教师的精力与时间充足, 适合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分层教学中, 最关键是分层教学设计。教师要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英语基础及学习能力,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层, 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锻炼,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朱明花2014) 。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要以巩固、拓展为主, 注重发展其思维能力;对于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要多鼓励, 为其制订个性化目标, 注重其作业完成情况与课堂参与度,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另外, 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面,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受环境与个性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差异, 如果采用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英语成绩差的学生一直处于劣势, 得不到肯定, 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 要以鼓励为主, 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 对其学习成绩做出有效评价,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促使其向优等生靠拢。

(四) 组织英语合作学习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模式历经长期实践, 体现出了其极大的优越性。合作学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小组讨论、座位更换和课桌多样化摆放等。长期单一的座位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而适当的座位更换不仅能够增加新奇感, 而且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要根据班级情况, 严格按照分组原则,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高有低, 以便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提升。教师要给予适当地引导,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 不仅要保证自己能完成任务, 还要照顾小组的其他成员, 荣辱与共 (吴秋玲2015)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展开论述, 然后每组派出代表发言。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都参与其中, 得到了发言与锻炼的机会, 不仅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互帮互助意识, 教学效果极佳。

结束语

当前, 英语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教学界的一致认可, 尽管还处于研究与探索的阶段, 然而, 该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 适当开展小班化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何兰凤.2014.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4) :46-48.

姜艳玲.2014.小班化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观察, (1) :79-80.

梁俏.2015.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式---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学研究, (14) :207-208.

唐玲.2015.基于小班化视角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 (4) :118-119.

吴秋玲.2015.关于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分析[J].校园英语, (15) :100.

张峥.2013.英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预习的策略---浅谈农村中学英语小班化高效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12) :24.

如何有效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篇10

1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享受学习拼音的乐趣

要想使学生能更好的学好拼音, 教师就要不断地创设情境, 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当我在教“a、o、e”时, 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便是一幅色彩鲜艳, 一个美丽的清晨。如何利用课本资源, 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我根据学生都爱玩, 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 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中, 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 以点燃学生的激情。一开始我让学生看着这幅美丽的图画, 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早晨, 有青青的小草, 绿绿的大树,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清澈见底。清早, 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 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 听她在唱:“a a a a, a a a 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了“o o o o, o o o o”。他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 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 它跳着跳着发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多美呀, 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 “e e e e, e e e e” (学生也兴趣盎然地跟着我唱起来了) , 这时我便开心地对孩子们说道:“这么多小鹅都跟来了呀!你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呀!”学生们开开心心地听故事, 快快乐乐地学拼音。对于下面的拼音教学孩子们也兴趣十足, 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教学中我有时利用编童话故事, 寓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之中。我在教声调教学时, 主要讲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 将“四声”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 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开了家商店, 东西非常好卖, 这不, 小熊今天又该去城里进货了。开车行驶在平坦的大道上, 想着商店红火的生意, 小熊高兴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会, 前方出现了一个斜坡, 为了爬上这道坡, 小熊加大了油门, 汽车在坡上吃力地行驶着, 小熊嘴里哼的歌也变成了“ááá”。好不容易爬完了这道斜坡, 低头一看, 眼前的路又让小熊吃了一惊:路面凹凸不平, 坑坑洼洼。唉, 又是一段难走的路!小熊是乐观的, 尽管眼前的路不好走, 汽车上下颠簸着前进, 但它仍然没有忘记唱歌, 不过此时的歌已变成了“ǎǎǎ”。走完了这段难走的路后, 前方又出现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 站在坡顶, 已能看见城里了。小熊高兴得不得了, 大声叫着“ààà, 进城啦!”汽车飞快地下了坡, 小熊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进了很多货物。同学们在听上述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a”的四个声调的读法及四种声调符号。拼音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去开发, 使教学富有趣味性, 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 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 一种享受, 一种追求。

2 巧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发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拼音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美的图像、悦耳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 合理创设情景,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学习“i uü”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时, 学生第一次接触整体认读音节, 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 我为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三个小宝宝i uü, 他们一起出去玩, 走着走着, 它们却迷路了, 这时怎么办呢, 它们可着急了, 瞧, 大Y, 大W两位大哥哥看见了, 大Y带小i走, 大W带小u回家, 小ü没人领, 伤心地哭了, 大Y赶快来带小ü走, 小ü眼泪擦干净, 笑眯眯地和大Y一起回家了。听完了这个故事, 我再让孩子们当大Y、大W带三个小宝宝, 同时提醒他们小ü是笑眯眯的, 眼泪擦干净了。这样学生就利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记住了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在日常汉语拼音练习中, 我们最大的困惑往往是如何在短短四十分钟内,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而不是机械的让学生去读、去写、去记、去练, 这样久而久之, 大多数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好奇的特点, 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 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巩固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为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训练提供了可能。为了巩固拼音的掌握, 我们可以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游戏: (1) 炮打气球:听老师读韵母, 学生点击屏幕中相应的韵母气球, 打对一个得五分, 最后比比谁得分最高。满分者电脑屏幕会给予奖励; (2) 选择连线:屏幕上方出现各种图片, 例如:羊、狼、鹰、虫子、蜜蜂……屏幕下方出现拼音, 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鼠标进行连线。全对的同学同样会收到电脑送出的礼物; (3) 朗读小比拼: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的录音功能与自己比赛, 同时也可以通过联网与同学比赛, 由电脑做裁判。从读音的准确性、声音的洪亮度等方面作出绝对公正的评价。

3 借助儿歌, 插图等巧记字母, 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 记忆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和形象性, 单纯的拼音字母对他们而言是抽象的, 也是毫无意义的。现实中, 儿童是爱说、爱动的, 因此,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五个解放”, 其中之一就是“解放儿童的嘴巴”, 让他们多说, 让他们多问。儿歌可以算是拼音教学方法中的“元老”, 它的特点是接近儿童生活, 读起来朗朗上口, 既好听又好记, 小学生非常喜欢, 同时它又巧妙地结合了拼音字母的音、形, 如:嘴巴张大ɑɑɑ, 嘴巴圆圆o o o, 嘴巴扁扁e e e, 嘴巴突出u u u, 这是把字母的发音与儿歌结合起来了;又如两个门洞m m m, 一个门洞n n n, 一根拐杖f f f, 这是把字母的形状与儿歌结合起来了;再如, 小马跑步d d d, 鱼儿跳水t t t, 这是把字母的发音与儿歌结合起来了。这些儿歌轻松活泼, 学生不用花多少时间就能熟记于心, 从而记住字母的发音与形状。此外, 也要善于运用书上的插图, 如, 在教学复韵母ɑo时, 插图是五连环, 它代表着“奥运会”, 把“奥运会”的“奥”读成轻声就是ɑo的发音;又如特殊韵母er, 书上插图是一只“耳朵”, 把“耳朵”的“耳”读成轻声就是er。

总之,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求, 也是汉语拼音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汉语拼音教学中, 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设计,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寓教于乐, 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汉语拼音不仅能帮助识字, 也能促进听说读写。在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享受学习拼音的乐趣, 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儿歌, 插图等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情境,兴趣,多媒体

参考文献

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篇11

一、课前积极准备,有效地备课备生

备课是为上课服务,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有前瞻性地预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事件等等,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当地进行重组整合,找到最好的内容进行导入,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如我们在教授4B Unit4 Buying fruit 时,已经得知学生在三年级时积累了水果类的知识,对于其复数形式和读音都没多大问题。但是对于一类物品的知识还是初次接触,那么在教授What are these /those? They`re…时应通过肢体语言强调其远近之分。在备课时有效地把学生已经熟知的购物句型“Can I help you? I`d like… How much are they?..通过创设大背景融入其中,不就B&C版块简单教授使得课显得过于单薄。

二、关注教学目标,有效组织学生活动

高效的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应非常明确,并且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才是高效课堂的落脚点,也是评判课堂是否高效的准则之一。那么在成长课堂中,教师能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特点制定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段的不同,需要我们教师心中装着大目标,课堂落实小目标,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准确分析学生学习能力的现实起点,突出年段目标重点的有效落实。尤其是当学生某一些方面能力出现缺位或不足时,教师要及时采取补漏措施;对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课堂上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促成目标的有效达成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1时,词汇主要是表示方位的一些介词,由于其本身比较单调枯燥,于是我还挖空心思设计了一些游戏环节,但总觉得这些游戏缺少了一份自然,显得有些“明知故问”。正当我为此烦恼时,这时一只蝴蝶从窗外飞了进来,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不再集中。“看啊,有蝴蝶!”一个学生说道。没想到这短短的几个字瞬时传遍了整个教室,全班同学都被它吸引了,这个“不速之客”毫不客气的抢了老师的风头。顿时,我火冒三丈,但仔细一想,这也许能为我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于是我改变策略,用富有节奏的问题吸引学生:“Butterfly, butterfly, where is butterfly?”我用夸张的语气、灵活的手势和陌生的词汇把学生拉了回来。我一看有效果了,就继续说道:“Butterfly, butterfly, where is butterfly?”边说边给学生做手势暗示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中马上有人明白了,说道“It’s on the blackboard.” ……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追逐”着蝴蝶,学生的潜力不可小看,立即做出了反应:“It’s on the wall.”……有了这么生动的实物,跟上的人越来越多,小蝴蝶也很帮忙,成了现场的活道具。因为小蝴蝶的突然闯入,使原本刻意呆板的课堂显得更加的真实流畅,更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一样,在英语课堂上可以真实的展现自己的喜好,而不用担心被责骂。

三、树立服务意识,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应自觉将学生看作服务对象,把促进学生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工作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从情感上尊重欣赏学生,从行为上关心爱护学生,在课堂上服务帮助学生。课堂中应尊重其学习规律,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成长。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 讲的也便是同样的道理。 的确,我们老师没有人能够按着学生的头颈使其喝水,我们不能逼迫他们学习。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服务意识,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不断自我学习,有效促进自身成长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和探究的策略无一不启迪教师生发新的智慧,学生的独到的、意外的见解无一不促进教师产生新的认知,教师个体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也引发自己生成新的境界。从这个意义说,真正关心学生成长的课堂,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通过一学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长时间的不断从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更新;或与学生的互动;或教师课堂话语的运用;或每节课的有效板书等等各方面提炼自己,有计划的使教师自身在教学生涯中不断探索,成长。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12

一、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 不难看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是新时代对中学生提出的要求。新教材的不断改进, 英语教师应以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然而, 阅读能力的提高又不是朝夕就能解决的, 贵在平时。

二、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师生对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英语阅读学习缺乏积极性

3. 课堂教学方式单调, 学生学习依赖性强欠主动

4. 英语阅读学习质量不高

5. 英语阅读延伸不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6. 英语阅读注重现实忽略了发展

三、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有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1.“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必须改变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 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加强对阅读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师之为师, 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 领悟之源光开, 纯熟之功弥深, 乃为善教者。”

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间双向提问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精心设计部分“小问题”, 成为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 (或听力训练) , 了解材料内容, 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有成功感, 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当发觉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 应注意形式和内容的适当变换或穿插其他活动, 使阅读教学经常保持新鲜的感觉, 学生乐于接受。教师还应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增强信心, 愿为取得阅读学习的好成绩而继续努力。只有激发了学生潜力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只有激发了学生潜力的老师也才是成功的教师。

3.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的理解是保证, 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因文而异讲究阅读方法, 对话法、自读法、问答法、复述法、填空法、语法分析法等方法可在教学中选择使用, 师生互动共同提高教学效率。鼓励学生预习课文时适当地使用工具书、找主题句、猜测词义以及进行掠读和略读, 也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轻松。

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八年级下册Unit1Doyouthinkyouwillhaveyour ownrobot?通过看标题和图片预测阅读内容;Unit4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则是通过填空来完成阅读, 整体了解文章内容掌握大意;Unit8 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阅读的时候通过回答“谁, 什么, 哪里, 为什么”等来总结理解文章的重要观点。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需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 提高总的文化素质。

4. 老师阅读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 注意阅读反馈与检查评估,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 强调独立阅读课文, 旨在形成能力。

5.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帮助, 使学生注意改变慢速阅读的习惯, 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应该鼓励、要求并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要按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 让他们开阔视野, 培养其阅读的能力。扩大课外阅读的方式有很多, 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音、电视、报刊、杂志等来达到, 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互相阅读自己的作品。科学指导、激发兴趣、学会读书。指点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 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 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 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

6.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看待, 把考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阅读后检查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Yes/No和WH问题、完型填空、信息转换等等。阅读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材料, 可以改为完型填空, 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 还可以当作书面表达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阅读理解答题时要紧紧围绕五个Wh-questions, 即when, where, what, who, how来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 迅速地查找需要了解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校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改革和推动作用。要努力尝试着将英语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完美结合。

常言道:“厚积薄发, 熟能生巧。”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通过大量阅读积累才能实现阅读能力的质变。学无止境, 阅读理解也无止境。“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英语阅读教学只有在不断反思与实践中, 让学生沿着科学正确且有效的方向前行, 才会开出灿烂无比的智慧之花。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现在必须通过情境教学、趣味阅读、兴趣小组等活动来体现“一切以学生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最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力求找到一种适合他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阅读学习是一项终身的活动, 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特殊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相应地发展阅读技能, 同时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上一篇:颅内肿瘤放疗的护理论文下一篇:土地产权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