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与防范(共12篇)
风险控制与防范 篇1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社会公众是注册会计师唯一的委托人”,突出了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责任的重大。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础上,运用抽样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大量的审计实务问题。因此,审计风险必然存在。那么如何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 (即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避免造成审计损失呢?本文提供以下对策仅供参考。
一、强化社会审计的独立性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刚刚成立时,大多是由一个或多个以上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或大专院校发起设立,长期以来,会计师事务所与一些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均为政府办理,他们对政府及一些国有企业的审计能否做到独立,显然令人十分怀疑,更难以表明其所持立场的客观公正性,这种传统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事务所审计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大量的审计诉讼案例说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背景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状况,内控制度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方式等都会带来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委托业务的可接受性。
1. 客户品行端正,信誉良好。
客户具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小,固有风险就低;反之,固有风险就很高。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内。
2. 应尽可能详细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状况。
注册会计师面临着许多形形色色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经营特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越复杂,审计的相对风险就越大。有时即使注册会计师能搜集到很多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但也很难揭示经济业务的实质,因此,在承接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估计这一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3. 对财务状况不佳的委托单位要尤其加以注意。
过去大部分审计诉讼案都集中在陷入财务困境的审计客户。当其面临破产或偿债出现问题时,股东或债权人总想把损失转嫁他人,而目前的法律常常判有赔偿能力的一方败诉,故这种客户的审计风险很大,一般最好拒绝。否则,执行较详细的审计,提高审计费用。
三、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与审计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之间有一个期望差。审计由于所应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及其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使得它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也使得审计人员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如何将这些风险控制在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对审计人员应做如下要求:
1. 树立风险观念。
我国的审计人员数量虽多,但层次不高,即使有会计证的人员,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挂靠体制也养成了一种墨守陈规,不求发展的工作态度,造成了审计工作质量的低下,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把思想转变过来,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对审计的要求,增强风险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 遵守职业道德要求。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才能在审计中不会发生过失,至少不会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
3. 提高执业水平。
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判断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有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确立适当的收费标准、切忌只求经济效益、不问审计风险的做法
随着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影响范围的扩大,审计业务迅速扩展,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许多执业人员却无视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这一问题,抢客户,压价收费。创收意识加大了收费的随意性,却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缺乏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质量自然难以提高。因此注册会计师的收费应以服务质量、工作量大小、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为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风险的大小,按规定标准合理收费。增强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五、执行适应的审计秩序,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合理的审计要求制订合理科学的计划,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集中审计资源于高风险审计领域,确保识别所有重大差错或非法事项,最终通过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把风险控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可以说,审计风险的防范本质上就是质量控制的问题。
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办法是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准则。它规定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在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严格质量控制,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事务所可以选择业务较全面的客户,审计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注册会计师对每一重要客户的年度审计做出一份标准的审计工作底稿,以供其他人员执业时参照,这样既便于有效地理解准则,又有实例可供参照,提高了作业的标准化,减少了执业的随意性。
六、加强自我保护,促进有关法规的健全
1. 签订业务约定书。
业务约定书可以明确委托方的会计责任和受委托方的审计责任,明确业务的性质、范围及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这样一旦发生法律诉讼才有可能将审计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 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在西方国家投保充分的责任险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按规定建立职业保险基金,办理职业风险。但保险公司还未开展责任险业务,因此,行业协会应积极与保险公司磋商,努力促成该项业务。尽管这不能排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风险损失。
3. 促进法律、法规的健全。
当前的诉讼中也暴露出注册会计师在法律上的弱小,如“深口袋”责任,“集体诉讼”方式,对证券法的理解上的分歧等等,极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败诉。因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利用自身的影响促成有关法律的修正,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风险控制与防范 篇2
陈惠芬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银行柜面的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业务流程上的操作员都是一个微小的风险点,操作风险涉及银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员工。其中柜面业务是银行经营中风险案件的高发部位,如果在治理中出现偏差,风险隐患将无处不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带来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和发展影响。因此,对柜面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适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客观地讲,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不断完善和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在各道防线的执行、监督、考核及问责方面还存在疏漏和薄弱环节。要尽量降低银行柜面的操作风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管人、管章、管账、管库。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文化氛围,加强人员管理。高层人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培育柜员养成主动合规的思想习惯,从思想上形成合力,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一要树立合规办事意识。牢固树立“合规创造价值,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坚决剔除凭感觉办事、凭经验办事、凭习惯办事的陋习。二要树立相互监督意识。同事之间的信任必须建立在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发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主动提示、制止,并视情况向所在机构报告,这是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相处的基本原则。
其次,对柜台的业务操作要进行全流程的监督控制。对柜面业务办理的全过程要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即:事前监督——受理业务时,临柜人员要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及数据准确性进行认真审查;事中监督——对会计处理的凭证、帐表内容和数据进行复核,对经办的一切帐、簿、证、据、表要进行逐笔审查和复核,未经复核的支款凭证不得付款,报表不得上报、单证不得签发。事后监督——对已经处理过的会计帐务实行再核对,必须保证所有柜员的业务操作均须有人在事后进行序时的不间断审查,检查中对重要业务的处理过程包括柜员流水中的授权授信特殊业务进行重点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篇3
关键词:银行会计;会计风险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分类
银行会计的重要性,就要求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监督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必须绝对准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是,由于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银行会计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
1.会计环境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基层银行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造成了一定的风险。无论是会计工作环境还是制度环境,都会给银行带来很大风险。
2.会计内控风险。伴随我国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从业人员的增加,银行的会计工作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内部管理失控问题,一些有效的内控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违章操作、有章不循等违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的经济案件也都牵涉到会计工作这一方面,给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会计人员风险。银行会计工作是专业性较强同时风险性又大的会计工作,面对大量的现金资产、结算票据,以及密押、有价单证、其他凭证、印章等,由于经办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其他的一些影响,经常会发生工作疏漏,给银行造成财产损失,有的甚至给银行造成信誉损失等诸多问题,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计人员风险
4.会计技术风险。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会用到会计估计、会计确认以及会计指标计算等会计分析技术,如果这些技术应用不够恰当,则会导致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信息不真实,决策不合理,甚至决策失误以及经营效率不高等情况,会对银行会计工作造成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银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银行统一法人体制下会计管理体制严重分散基层行处核算秩序混乱,使会计部门不论从纵向上,还是从横向上,均不便发挥会计的监督功能和管理功能。基层行领导、会计人员“本地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使弱化会计职能的各种违规行为占尽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极易导致风险和损失。
2.会计管理不到位。会计部门本身是银行的要害部门和风险部门由于会计管理乏力,内部管理机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现行的会计制度不能层层落实到位,或者不能原封不动、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会计制度,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3.内部检查力度不够。一些银行由于会计人员配备不足,会计检查辅导山坐班主任兼任。坐班主任由于日常业务缠身,许多常规监督检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内部检查的频率和覆盖面均未达到合理的水平,就无法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有些违规操作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加大了银行会计工作潜在风险。
4.教育滞后,人员素质偏低。近年来,各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为抢占市场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一些新人未经岗位培训,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有很好的掌握,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
三、商業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
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部门风险的表现,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国内优秀银行的成功风险防范经验,从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人手,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1.会计环境风险防范。银行要加强内部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的宣传和学习,使风险防范意识真正深入到员工的思想意识里,体现在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员工能够自觉地防范会计方面的风险,维护银行的利益。同时,应该思想教育和实际惩罚相结合,严格执行各项违规惩罚措施,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文化氛围。
2.会计内控风险防范。在银行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加强控制。事前控制,主要包括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及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反馈。有效的风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资产收益率、利率风险率、贷款收息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备付率、充足率、流动成本比率等,分别从市场风险、资产状况、资本情况、流动性状况等方面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事中控制,主要指动态监控银行经营的稳健性。银行管理部门应具备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规定考核指标和做到银行利润与稳健经营并重,要将风险指标作为主要的责任指标之一来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考核部门可根据各种指标、数据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根据指标值与警戒值的对比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反馈信息,敦促、监督各有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修正措施。事后控制,指通过完善各种现场、非现场的财务检查制度,对银行稳健经营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复核检查。
3.会计人员风险防范。行为科学认为,需求决定动机,动机指导行为。建设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从源头上防范经营风险,就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从源头抓起,录用高素质的人员,伴随银行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大,就要伴随着会计人员人数的增长。出于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在新录用会计人员时,要把好录用关;二是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的教育;三是提高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与防范 篇4
一、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 缺乏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
严格地说, 即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如果有比较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 仍可以将银行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管理模式仍有一些欠缺。有的银行以不遵守金融法规和制度为前提的竞争行为, 宏观监管缺乏有效性, 表现为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 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二) 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的经济环境已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市场化进程中, 市场经济所常见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 如, 市场存在着不公平竞争、市场的约束机制缺乏等等。而目前我国社会平均利润率尚未形成, 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又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 在缺乏健全的市场准入标准情况下, 银行的风险日趋增大。
(三) 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的金融机构虽然建立了各项制度, 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有章不循、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的现象。有的应由会计主管审批的重大事项, 主管人员并未对其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而只是在形式上盖章了事;有的虽然建立了事后监督制度, 但流于形式, 事后监督员只是对传票的要素进行简单地审查, 并未真正起到对每笔会计账务处理全过程的事后监督作用, 从而导致案件已经发生而很长时间发现不了, 给国家资金造成重大损失。
(四) 基层行管理不到位, 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近年来,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 各行网点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存款上, 往往以存款论英雄, 用存款指标的考核代替管理, 导致基层网点建设严重落后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 基层网点风险防范意识差, 为了拉存款而置有关制度于不顾, 违章操作问题相当突出, 直接导致了风险的发生。
(五) 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银行新业务的不断发展, 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有的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部分基层网点存在着自己“说了算”等问题, 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 违规操作、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六) 内部稽核不力
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工作的稽核缺乏实效性, 稽核制度有名无实, 流于形式。稽核工作往往是稽核人员敷衍了事, 在有关凭证和账簿上盖个章, 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 没有起到稽核工作的实质作用。
二、有效防范和控制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 进一步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真实核算资产质量。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 银行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以推行五级分类为契机, 加强检查与监督, 使金融机构能真实地反映其信贷质量, 对其他资产的核算, 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进行计量。同时, 按照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 提高提取呆、坏账准备的比率, 适当放宽呆、坏账核销条件, 以体现金融企业的高风险性。
2. 改进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在目前实际分类折旧的基础上, 特别对电子机具等技术更新快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法。
3. 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的税负水平。虽然财政部、税务总局对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做出规定, 但目前与国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行业的营业税率3%相比, 同第三产业营业税负担相比, 金融业仍是最高的。因此, 需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税负水平。
4.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金融新业务加速发展的趋势, 制定规范金融新业务的相关会计标准及规定, 使金融会计制度建设具有超前性, 防范金融新业务的会计风险。
(二) 加强银行会计核算体系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遵守银行会计制度及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 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四项基本原则。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遵守记账规则, 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密押、印章、凭证、账表的管理, 联行印押必须分管, 并建立交接登记制度;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均要设簿登记, 表外核算, 专人保管;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 以真实、有效的凭证为依据进行账务处理;合理合规地列支各项费用及税金, 正确反映各项收入, 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完整。
(三) 构建高效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1. 实现内控制度资源的优化配制。
要按银行业务运作方式, 建立起相应的内控责任机制, 如岗位经济责任控制机制、稽核部门的日常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财务监测机制等。机制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 关键是要树立三个观念, 第一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要从以防止银行业务人员工作差错为主转变为以银行风险防范为出发点;第二是树立系统的、全局的观念, 将内部控制建设成各项制度、措施有机联结, 既相对稳定, 又能随环境、目标的变化做相应调整的有机整体;第三是树立信息安全观念,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加快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已成为内部控制有效与否至为关键的一环。
2. 运行过程中的监控。
(1) 事前控制。主要包括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及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反馈。有效的风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率、资产收益率、贷款收息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备付率、流动成本比率等, 分别从市场风险、资产状况、资本情况、流动性状况等方面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
(2) 事中控制。主要指对银行经营的稳健性进行动态监控。银行管理部门应具备风险防范意识, 制定考核指标做到利润与稳健经营并重, 要将风险指标作为主要的责任指标之一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考核部门可根据各种指标、数据间的相互对应关系, 根据指标值与警戒值的对比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反馈信息, 敦促、监督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修正措施。
(3) 事后控制。指通过完善各种现场、非现场的财务检查制度, 对银行稳健经营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复核检查。例如, 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银行风险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 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一支高素质会计队伍
1. 各级银行的领导要认真学习金融法规以及会计基本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 做到懂法、懂规章, 按法按规章办事。
2. 建立一支政治过硬, 业务精良, 纪律严明的会计队伍, 将专业对口的人员充实到会计岗位。
3. 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与能力。
4. 完善激励制度, 建立一套权责明确、奖罚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 切实把会计管理绩效与物质利益激励紧密结合起来。
履约保证金的控制与风险防范 篇5
【编者按】
财政部18号令对投标保证金的收取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履约保证金收取与管理没有任何规定,给各级政府采购机构留下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标准的不一致,各地我行我素...财政部18号令对投标保证金的收取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履约保证金收取与管理没有任何规定,给各级政府采购机构留下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标准的不一致,各地我行我素,执行起来就有点散乱,且尺度掌握不好时,就达不到履约保证金应该具备的控制与风险防范功能。关于履约保证金收取数量或比例,由谁来收取,怎样进行供需双方的行为控制,如何发挥出履约保证金的正常功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理论课题。
一、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的区别与功能差异
投标保证金是保证投标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采购当事人合法权利的有效措施,是一种以金钱作为信用担保的潜在处罚手段与风险防范机制,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特点,主要是控制供应商投标时不服从管理、串标、行贿、弄虚作假、拒绝合作与执行等不良行为的,一般来说标书上会明确规定没收投标保证金成立条件,由于投标保证金强制约束力的存在,投标人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有效控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履约保证金约束对象十分明确,就是项目中标人,设计此控制点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合同的有效而准确履行,合同是基于与标书、投标文件、现场与事后约定内容、优惠条款等一致性的原则而制定出来,有供需双方签字盖章而成立。为了控制中标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折扣与水分问题,让中标人在合同执行前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根据合同要约随时考核验收,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否则将会没收或部分扣除履约保证金。经济处罚也许比对簿公堂来得更为有效和便利,对中标人也是很好的约束措施。履约保证金是保证合同有效执行的主要控制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从大范围来说仅是采购人经济损失的一种事后补偿而已,不能夸大其功能。履约保证金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一是采购人的行为要检点。履约保证金是对中标人的单方面控制,是一种不平等条款,或者叫霸王条款,是对供应商的一种不信任,但在目前诚信制度建立不完善的条件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此时采购人一定要严格按法律法规条款处理相关敏感问题,既不能与供应商相互勾结,损害集体利益,也不能对供应商抱有成见,苛刻要求,要保持公心、廉心与包容心。二是供应商要把握好正确履约与有效维权之间的关系。履约是供应商的义务,维权是供应商的权利,要善于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履约保证金的功能效应
要能真正达到履约保证金所设计的控制效果,真正有效地保证合同不折不扣地完成,在法律法规没有对履约保证金管理与控制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有些问题值得探讨。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及相关理论观点,对涉及到履约保证金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希望能有助于此领域的规范化工作,促使履约保证金发挥最大的效能。
(一)收取履约保证金的主体
投标保证金必须在开标前交给采购代理机构,否则供应商的投标将视同无效投标,而法律法规对履约保证金交付给谁没有明确规定、交给采购机构与采购人也各有利弊。从表象上看, 履约保证金是与合同履行密切相关的,好象应该由采购人收取,便于及时处罚,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政府采购具有公共政策功能,这是法律条款明确规定的,笔者认为政策功能的体现是全方位的和具体的,包括对履约保证金的管理,集中采购机构也不能放任自流,不能把履约保证金变成采购人手中可以任意处置中标人的武器。其实采购人不恰当地使用履约保证金的情况时有所见,如以履约保证金作为要挟条件,迫使中标人增添或改变部分合同内容,以履约保证金抵合同预付款,合同执行完毕后履约保证金迟迟不退还或被占用,因此对履约保证金的管理应包含采购人在内,从这个角度上说,履约保证金应有集中采购机构收取,从而保持操作的连贯性、一致性,集中采购机构作为中间方,能站在公正立场上正确处理履约问题,同时也便于对采购人与供应商进行有效控制,维护双方的合法权利。
(二)收取金额及标准控制
履约保证金收取数量及标准目前很难有准确的说法,一般情况是根据采购人提出的意见来办理,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对于收取标准这个敏感问题,应该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履约保证金的数目要大于合同预付款数目。有些采购项目由于涉及到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外购,中标人要求预付款也是合理的,也是保证合同准确执行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我们要充分考虑合同执行的风险因素,要确保履约保证金的数目要大于合同预付款数目,从而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履约保证金的数目要与投标保证金持平或稍高。根据中标项目执行的难易程度,以及潜在的风险情况,履约保证金至少要与投标保证金金额相等,对于技术含量高、不能准时履约将会给采购人带来巨大损失的项目,要适当提高履约保证金数额。三是履约保证金数额的确定要与合同付款条件联系起来,初步设想两者之间应该成反比关系,即分阶段付款条件对供应商有利时,履约保证金应该多收,反之则少收,目的是要保持适当的风险控制。
(三)收取与退还时间控制
履约保证金收取时间要与退还投标保证金时间相衔接,一般情况应该在投标保证金退还之前,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后。具体的时间规定应在标书中明确注明,便于中标人操作,目前的投标文件一般会规定,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几天内,应按照合同规定缴纳履约保证金,否则将没收投标保证金,取消中标资格,授予另一中标候选人中标等。履约保证金的退还时间也很重要,一般在合同款已基本付清,只留下5%或10%质保金之时,此刻合同验收工作基本完成,质保金能很好地对项目若干时间段的运行情况进行风险控制,确保后续服务程序完成,履约保证金至此已圆满完成了其神圣使命。
(四)投标保证金自动转成履约保证金的现实意义
不少采购机构在标书中注明投标人中标后投标保证金将自动转为履约保证金,一旦投标保证金金额偏少时,转入履约保证金阶段还要补交,按照18号令规定五日内退还,按照标书规定,又必须在交纳履约保证金后才能退还履约保证金,来回折腾,办事效率不高。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旦投标过程未发生不良行为,中标后投标保证金自动转成履约保证金,不足部分补齐,这样还是比较稳妥的。三、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1、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都由政府采购监管机构收取的做法是否合理。在大多数采管未分的机构来说,提出的这个问题也许是多余的,因为同属于财政系统,谁收谁管还不是一回事嘛,由同一个行政领导决定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已实行采管分离的机构来说,这个问题就比较敏感了。好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保证金由谁收取,但可以简单地推论出来,采购法第六十条规定,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收取投标保证金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具体事务,监管部门理应不得插手,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开标活动,监督合同执行,理应收取保证金。而有些监管部门在定点采购活动中把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收取一并揽入自己怀中,借口是便于对供应商进行监督管理与处罚,集中采购机构仅有按采购处要求组织开标权利,签订合同时还被硬性摊派为“甲方”,却没有任何的权利与义务,岂非滑稽可笑之事。
2、履约保证金是否可以取消。履约保证金目的就是保证供应商诚实经营,而一旦集中采购机构建立了供应商的诚信档案,确立了综合考核与评估制度,结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领域的行业协会设立的供应商诚信档案记录,就能对供应商的诚信等级作出正确的评估。国外十分重视供应商诚信制度建立与管理,而国内在此领域尚不健全,随着诚信社会的建立与完善,一旦全国范围内统一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对供应商或企业诚信指标实行动态有序管理,建立权威性的网络系统,提供权威性的信息,且有一定社会熟知度,资源能够共享,供应商正负信息能得到及时反馈,能真实地反映出供应商现时的等级水准,此时履约保证金是否收取就值得探讨了。对供应商来说诚信制度是一个强硬信号,具有内在约束力,诚信等级好,且持续保持的,其实就是一张王牌。由于采购人付款制度对供应商履约有最终约束力,合同条款上明确的履约规定,以及达到的数量与质量标准,便于供需双方积极履约与有效监督,履约质量不符合要求当然要承受经济处罚与法律责任,处罚的依据就是合同条款,处罚的介质就是合同付款时的折扣或罚款金。从这个角度来说,付款控制与履约保证金控制,对供应商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医院负债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探讨 篇6
摘 要 负债风险控制是医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医院负债风险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如何影响负债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医院、金融结构三个方面提出防范和控制医院负债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负债风险 影响因素 控制
一 医院负债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医院负债风险指的是医院由于举债所带来的影响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按照医院负债风险的情况,负债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利息负担过重而导致医院的经营和盈利有所下降;二是由于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而导致医院资金链断裂,从而使医院陷入财务困境当中,不利于医院的自身发展。医院进行举债,主要是依据财务杠杆原来来进行的,当机构息税前资产收益率高于贷款资金利率时,通过举债经营有利于医院发展;反之,负债带来经营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负债风险更直接的是由医院息税前资产收益率与借贷资金利率差额的不确定性所致其净资产收益率变动而引起的。
医院负债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相关卫生、金融政策环境,主要影响医院负债融资的外部环境。医疗卫生市场的需求具有刚性的特点从而使其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比较小,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医院大多为政府办公立医院,因此相关卫生、医药产业及金融政策的导向和变化,会对其负债融资和经营风险产生较大影响。第二是医院运营能力和经营状况,主要通过医院经营风险对偿债风险的反作用而产生影响。如医院的资产结构、现金流量、资金调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盈利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医院获得及使用偿债资金的能力,进而影响到医院的负债风险。第三是利率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负债风险,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医院的融资成本,因银行贷款带来的医院负债,利息负担是导致其风险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第四是负债规模及结构,规模和结构对负债风险影响比较大,规模不仅影响到医院的盈利能力,而且对净资产的收益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医院可以主动去改变负债规模和结构,以使其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二、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必要性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医院进行负债进行是符合逻辑的。医院自身发展需要很多资金注入,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是不行的,医院要不断的更新医疗设备和提高医疗技术,就必须依靠充足的资金做保障,因此举债成为医院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近些年来,近年来随着医疗机构负债规模逐年扩大,资产负债率迅速上升,从而导致部分医院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陷入财务困境,加之近来同为公共服务机构的高校屡屡爆出“破产门”危机,使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医院负债经营行为予以了普遍关注。
一方面,医院是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对实现小康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医院必须要安全、高效的进行运转,而医院负债风险控制作为一种措施将在保证医院正常发展的发挥总要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医院仍是公立医院,加强负债风险控制,对维护资产增值和保值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卫生总费用不断上涨是个普遍问题,因此无论是医疗市场化还是进行全民公费医疗,负债都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过度的负债经营确实不利于医院长远的发展和进步,过度负债可能导致医院进行逐利行为的选择以及利用供给诱导需求等,从而进一步导致卫生资源浪费及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因而加强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对于规范医疗机构经营行为,合理卫生资源配置及抑制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和防范的策略
加强医院负债风险控制,应该从政府、医院以及金融机构三个方面入手,主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医疗债券市场建立,这样不但有助于降低医院融资成本,更有利于拓宽医院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债券融资在起到丰富医院债权融资方式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利率互换技术应用,以降低医院因利率变动而导致负债风险。新医改方案提出“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背景下,债券融资方式不失为一大选择。因此加快医疗债券市场建设及发展,鼓励医院进行债券融资,一方面有利于非营利性医院社会融资途径的打开,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和防范医院负债风险。其次应加强国家宏观管理,抑制政府代理失效,避免医院过度负债,在加强政府宏观监控医院过度负债的问题上,卫生行政部门可借鉴教育部门监管高校过度负债问题所积累的经验。要建立医院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科学规划负债规模及结构,力求贷款资本成本率最低。要设计激励问责双向行为规范制度,促进医院管理者科学开展负债经营。未经批准擅自向银行贷款及投资项目因非自然因素出现重大损失的,将追究医院及相关人员责任。要鼓励医院后勤社会化,不允许医院进行资产抵押贷款及为下属单位提供贷款担保。最后要建立医院贷款控制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系统,对区域医疗机构负债规模进行宏观掌控与评估,并引导医院树立风险意识,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开展自我评估。可以在探索相关法律框架下,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效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双方互利共赢,共同致力于降低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
(二)医院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医院方面应对负债风险建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和控制机制具体来说:第一是建立负债风险是事前控制,要遵守国家关于医院负债筹资的各种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完善关于负债风险的组织,规避法律风险。另外还要在医院负债项目确立前,要充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负债规划,在保证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负债规划,有效降低医院的融资成本,以保证医院不受到负债融资的影响。医院要结合自身达的状况,做好优选融资方式的选择、规划负债期限结构以及提高融资效率,优化负债资金结构组合等三个方面的功过,通过合理安排筹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以及风险的发生。第二是医院要建立负债风险的事中控制,要建立有关财务预警模型,对医院负债状况进行按月、季度、年等时间划分来进行动态监控,通过检测医院相关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指标,来及时调整医院的资本和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第三医院应建立负债风险的事后控制机制,要积极推行有关医院资金使用的问责制,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资金浪费现象。要通过设立设立“偿债基金”类目及专用帐户,为按时还款提供切实的资金保障。
(三)金融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做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医院的贷款风险,金融机构首先应认真的落实和贯彻相关部门的规定,做好授信工作,发挥银行的外部监督和控制能力,强化对医院的贷款的管理。其次金融结构贷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比较偏好贷款给城市医院而非县级医院,由此导致了医院负债规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 “马太效应”,综合实力越强、设备越先进的医院越容易获得贷款;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我国医疗机构的资源“集聚”状况十分明显。金融机构的客户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卫生资源在医院等级及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对于医院负债问题,金融机构应该用长远的眼光进行贷款客户的选择,要防止对城市医院的过度放贷,避免恶性竞争,从而助长医院超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给予县级医院以资金支持,这不仅是一个贷款用户的选择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民生、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卫玲.新疆公立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评价研究.新疆医科大学.2008.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篇7
1、私利风险。
由于我国政府审计目前缺乏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 部分人员的“个体理性”难以自觉自动地符合全社会的整体利益, 由此带来私利风险。主要表现在政府审计机关少数人员对审计风险认识淡薄。审计风险在我国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特别是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领导对审计风险已高度重视, 但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风险认识不足。在实际中出问题往往在基层。如果领导者对审计风险认识淡薄, 就谈不上对审计风险防范控制。领导者的认识风险不同于审计人员的认识风险, 审计人员的认识问题产生的风险是局部性的风险, 是可以通过领导的管理活动进行控制, 是可控风险。而领导认识问题带来的风险会对审计工作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甚至可能是不可挽回的巨大失误。因此审计机关领导的认识风险是最大的审计风险, 对此我们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不要只看到发展的机遇, 而看不到审计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现实的挑战引起的审计风险。
2、责任风险。
从审计工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范围是否全面, 是否存在超越职权范围, 在制定计划安排项目时是否有预见性、科学性, 审计监督的目的是否与宏观决策和政府中心工作相一致。二是是否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程序, 审计方案编制是否全面、可行, 对审计事项和主要内容是否少审、漏审, 审计资料的归类整理是否完整、符合逻辑, 审计工作底稿是否齐全。三是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是否充分、相关、有效, 每份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对审计情况和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 使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 对问题处理处罚是否妥当, 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文字表达是否确切, 审计报告是否真实客观。四是审计工作方法是否得当, 工作作风是否深入, 是否存在违背审计职业道德, 在被审计单位弄虚作假, 隐瞒事实真相, 以审谋私, 以权谋私等。
3、体制风险。
政府审计现行双重管理体制的缺陷弱化了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机关和人员可能由于上级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的压力而简化审计环节或查出问题不予公布, 甚至不了了之, 由此给政府审计带来的不利后果称为体制风险。
4、来自被审计单位的固有审计风险。
主要表现在:一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 是否有效地将编报的差错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内部控制系统健全, 就能有效地阻止差错的产生或检测差错所在, 为审计工作的防范风险提供客观依据。如果审计人员检测发现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形同虚设, 则在审计工作中, 审计人员将判断存在内部控制风险, 从而不再考虑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对报表差错的预防与检测功能, 可见内控制度不严, 是引发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二是被审计单位会计工作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 是否严格符合会计准则, 选择和运用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恰当, 是否对各项经济业务流动做出完整的会计记录, 是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合法、完整等。三是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其他违纪违规的行为, 银行账户、现金、会计凭证和账簿有无疑点。
二、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1、树立审计机关全员风险意识。
审计工作实践说明, 有效控制风险的关键是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如果忽视审计风险控制, 不断出现审计质量事故, 轻则引起复议, 重则上诉讼法庭,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损害审计形象, 危及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高度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维护审计生命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既要提高审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 又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把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作为审计机关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2、坚持职业怀疑审计观。
职业怀疑又称正当怀疑, 是指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或反映这种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 没有理由给予百分之百的信任, 除非有明确的绝对的证据。随着现代审计功能的拓展, 审计业务逐渐复杂化, 为了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正当怀疑的审计理念。审计人员应假定所需要证明的认定中可能存在不实、不合理或不合法之处 (只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其具体表现形式及存在的环节) , 并以专业怀疑的眼光进行审查、分析、判断, 及时、敏锐、准确地捕捉可疑点。
3、加强审计质量管理, 提高防范审计风险能力。
企业坏账风险防范与控制 篇8
笔者通过总结多年从事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经验、教训, 提出对企业往来账款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防”的三维一体防范控制措施, 以有效减少和降低企业坏账发生, 以提高企业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具体来讲, 企业坏账风险防范控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风险事前预防管理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很多企业之所以货物赊销或预付款项汇出后, 后续的收款和实物交易就变得遥遥无期, 究其原因主要是急于求成, 从而忽视了对交易企业的资信了解和对其信用等级的正确评价, 对一些不具备赊销和预付条件的客户为了业绩盲目冒进, 从而导致坏账的发生。因此, 企业应对贸易合作特别是以赊销、预付为条件的客户, 必须做好以下事项:
1. 客户信息收集和客户资信评价
客户信息, 是客户从资产到贸易信誉等各方面的具体资料。具体包括: (1) 基本信息, 主要指客户的注册登记等方面的信息; (2) 发展进程, 包括客户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变更、近期大事记等; (3) 组织管理, 包括客户的股东结构、组织结构及主要管理人员背景等; (4) 经营状况, 包括客户的主营业务、主要供应商及付款方式, 品牌、销售及收款方式等; (5) 财务状况, 包括客户的财务报表和重要财务比率分析; (6) 内部评价, 它是企业业务人员及其它相关主管在与客户长期接触中对客户全面评价的汇总; (7) 实地考察, 即通过对客户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的信息和印象; (8) 行业分析, 包括客户所处行业的产品概况、产品需求、竞争环境、经营管理、付款惯例、坏账情况、利润水平、清偿能力、资本结构、资本报酬率等。客户资信要尽可能的全面、详细, 并及时更新, 要做到对其实行行动态管理。只有充分掌握客户信息, 才能有效筛选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优良客户, 方能保证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将应收、预付账款风险控制在萌芽之中。
客户资信评价, 指企业根据收收集到的客户信息, 对客户资信进行信用评价。而客户资信评价, 则侧重于对客户的信用品质“Character” (指顾客的信誉, 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偿付能力“Capacity” (指顾客的偿债能力, 指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责的比例, 资本“Capital” (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 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 抵押品“Collateral” (指顾客无力支付款项时能用作抵押的资产) , 条件“Conditions” (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几方面能力的评价, 简称“5C”系统。并根据收集来的客户信息, 对贸易客户的资信进行打分、风险排队和信用评级, 如A级客户, B级客户等。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分别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 包括拒绝或接受客户信用定单, 以及给予不同的信用优惠条件如信用期限、折扣期限或现金折扣、信用证付款等或附加某些限制条件如预付货款必须提供抵押担保等保证条件。
2. 重大业务的专业审核
企业对涉及重大金额的预付、销售合同, 除需全面掌握贸易对手的真实情况外, 还需吸收财会、法律、所涉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其中条款进行细致评审,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重大合同, 应当征询法律顾问或专家的意见, 以尽量将贸易风险在合同签订时就已得到有效的规避。
二、事中控制管理
如果说预防是管理的前提, 控制就是管理的关键。企业应从制度上、措施上、考核上等多方面来加强对往来账款的管理, 以保证企业往来账款管理落到实处。
1. 建立健全往来账款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往来账款管理目标并强化执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往来账款管理制度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往来账款管理责任和考核要求, 并强化执行。企业往来账款管理应纳入企业目标绩效考核内容, 制定货款回收率、货款回收期等硬性考核指标, 并由目标管理部门定期考核, 以促进业务部门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 提高货款的回收和周转。
2. 建立往来账款奖惩制度和责任终身制
(1) 为了加强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在往来账款管理上的责任心, 积极鼓励业务部门扩大业绩的同时加强对应收预付货款的管理, 应建立和完善往来账款管理奖惩制度, 将员工收入特别是业务人员的收入与业绩和货款管理挂起钩来, 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真正做到收入、业绩的责、权、利一体化。
(2) 建立应收账款风险抵押金和应收账款责任终身制。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风险抵押金和应收账款责任终身制。要求业务部门及相关人员根据责任大小必须提交一定金额的风险抵押金, 当其负责的账务损失超出一定允许范围时, 相关人员的风险抵押金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扣罚;同时, 业务关键人员如需调离原工作岗位, 只有在其责任范围内的往来账款清收完毕时, 方能退还其风险抵押金和办理离职手续, 否则应按未收回款项比例扣留风险抵押金, 以作为其成为坏账风险的个人责任补偿。
3. 加强内部控制与客户往来账款核对
企业应按“企业内部控制”要求进行往来账款管理, 企业对账函证不允许销售人员直接进行传递, 某企业业务员就是利用该企业在内控及往来账款管理上的疏漏, 直接传递企业对账单并长期从中作假, 在收到交易企业的回款后直接用假印件转款, 盗用企业巨额货款,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 企业应定期 (一年至少两次) 与客户就业务往来账务进行询证, 并要求客户在询证函上加盖企业法人章或财务专用章, 以避免不及时对账、对账单无法人印鉴等, 为公司在以后的账务确认带来不利。
4. 对往来账款进行动态管理
企业应要求业务、财务部门加强对往来账款的适时、跟踪分析, 对逾期账龄的客户, 应具体分析客户逾期拖欠的原因。是经常发生拖欠?还是只是出现暂时性的财务周转困难?还是其财务状况已经恶化造成入不敷出?或是客户的恶意拖欠行为?以利于企业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 防止坏账的恶化和产生。对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 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 落实预付货款项是否用于合同要求的内容, 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 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 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曾有公司因在客户资信管理上的薄弱, 在贸易方给予优厚的预期利益诱惑下大额支付预付款;预付行为发生后又没对付出款项实施跟踪核查, 导致款项被对方大量用于与经营无关的其它用途;在前期预付行为没有得到履行的情况下, 又没有对对方状况进行有效分析而仅根据对方虚假保证又继续支付后续预付, 最后使该公司陷入了对方贸易诈骗之中, 从而导致了付出的巨额预付账款成为坏账无法收回。
三、事后补救措施
企业预付、应收账款发生后, 对贸易合同中约定的抵押物, 一定要将抵押手续履行到位, 以作为应收、预付账款的安全担保。曾有公司大额预付款发生后, 因对方不能按要求履行合同而签订了相关抵押协议, 但抵押协议签订后, 该司具体经办人员因种种原因没有落实办理抵押公证, 而该公司对此也没有纳入时限管理。最后在该款项实在无法履行时方采取相关措施, 对方的抵押物已被其抵押到它方, 从而使用该司的抵押协议成为一纸空文, 预付损失已无法得到补偿。
此外, 为了更为有效地防范预付、应收坏账风险, 加强企业与业务人员的警示意识, 企业应建立应收、预付账款案例分析库, 记录企业历年来或其它企业在往来款管理上的经验或失败教训, 并将其作为业务人员特别是新任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内容, 以加强业务人员诫心, 避免重蹈覆辙。此外, 企业还应召集营销、财务等部门人员, 定期召开往来账款管理例会, 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往来账款管理措施, 做到往来账款管理的与时俱进。
总之, 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 切实做好企业往来账款的预防、控制与补救措施, 方能有效降低企业坏账风险, 达到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篇9
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 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 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 不能一味地追求低风险, 甚至零风险, 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对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 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归纳起来,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 客观性。
即, 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 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 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 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 从而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 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二) 全面性。
即,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 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 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 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 从而使企业时时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四) 收益性或损失性。
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 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风险越小收益越低。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说, 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国企业里, 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 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 最终可能会威胁企业的收益, 也就会影响企业的收益。
(五) 激励性。
即, 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 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财务风险, 必须了解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 加上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 不同的财务风险有不同的诱发因素, 其中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因素, 又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与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是引发财务风险的关键。企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 导致企业不满足仅利用自有资金来赚取利润, 而希望通过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来赚取超额利润。企业借入资金是需要有回报的, 企业通过借款经营所取得的利润必须高于借款利息, 高于借款利息的部分是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利润;企业通过借款经营所取得的利润 (息税前资产利润) 低于借款利息的部分, 需要企业用自有资金所创造的正常利润来弥补, 这就引发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财务状况恶化。换言之, 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源所在。
2、企业财务管理的无序及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是引发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企业离不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作用如果不能在企业经营中体现, 也会构成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这种复杂多变既可能为企业带来机遇, 也可能增加某种风险。企业要有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正确的财务管理决策。这样, 整个企业的财务活动才会处于有序的控制状态, 并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企业财务风险也才会处于可控状态。如果企业不重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就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采用怎样的财务策略更适合企业的经营, 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 这需要有正确的财务决策来指导。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通过科学决策来确定适合本企业的筹资方式、筹资规模、资金管理方式, 才能使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凭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 就会造成企业财务决策失误, 由此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导致财务决策失误的经常发生,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 企业外部因素。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外部环境的变化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资源环境、制度环境等因素。其中市场环境既包括商品的供需变化, 也包括生产要素的供需变化;制度环境既有法律规则的变动, 也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 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企业财务管理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 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同时, 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 企业所作出的财务决策和确定的财务目标就会受到影响, 其结果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
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应当对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做进一步完善,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防范并化解财务风险, 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来达到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目的:
(一) 分析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 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 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 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 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 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 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 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 采用科学的财务决策方法, 保障财务决策的正确性。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 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 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切忌主观臆断。
例如, 对固定资产投资, 应采用科学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又如, 在筹资决策过程中, 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 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 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 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 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决策, 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而可以避免因财务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篇10
一、审计风险
1.从注册会计师本身来看, 审计风险贯穿于其审计活动的始终。在选择客户时, 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导致选择风险, 如被审单位出现停产或主要产品在市场的销售量急剧下滑等;拟定审计计划时, 由于计划不充分可能导致作出错误审计决策的计划风险, 如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随便放弃自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派遣审计人员时, 有委派人员不胜任而导致的能力风险, 如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差或具有不良职业道德;在搜集审计证据时, 有收集不到足够有效资料的证据风险, 如被审单位不提供必要的声明书;运用抽样技术时, 有样本数量和样本选择不当的抽样风险, 如抽样数量过多会浪费成本、样本选择不当会走弯路, 特别是判断抽样, 是审计人员根据经验主观评判的, 极易遗漏重要事项;编制审计报告时, 有审计意见发表不当的报告风险, 如审计报告不准确、不公允。大多数会计职业界人士也认为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做出应有的谨慎, 就属于审计失败。尽管因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很难确定审计人员是否一贯地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但是, 注册会计师如果出现失误, 往往会使会计师事务所蒙受损失。
2.被审计单位的严重欺诈、违法行为也是加重审计风险的一个根源。被审计单位出于不良企图而弄虚作假、篡改资料、伪造证据, 使审计人员难以弄清事实真相。如关联方交易, 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审计的关联企业, 从而隐瞒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已受处罚的琼民源公司, 其上亿元的非常收益和上亿元的新增资本公积金就是通过关联方交易取得的。由于关联方交易的复杂性、注册会计师不能保证发现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所有错报、漏报。没能识别关联方交易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常见例子。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清理改制中遗留下来的问题, 强化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时, 大多是由一个或多个以上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或大专院校发动设立, 长期以来, 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再发起单位之下, 显然其能否做到独立就令人十分怀疑, 更难以表明其所持立场的客观公正性, 这种传统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事务所功能的正常发挥, 所以, 国家规定所有的事务所在1998年底要与原挂靠单位脱钩, 向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发展。性质转变了, 但其中遗留的问题却很多。因此, 我们要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将审计推向市场, 在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下, 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 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
2.审慎选择被审单位。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委托业务的可接受性。 (1) 客户品行端正, 信誉良好。客户具有正直的品格, 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小, 固有风险就低;反之, 固有风险就很高, 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 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内。 (2) 应尽可能详细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状况。注册会计师面临着许多形形色色的行业, 每个行业都有其经营特点, 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越复杂, 审计的相对风险就越大。有时即使注册会计师能搜集到很多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 但也很难揭示经济业务的实质, 因此, 在承接业务时, 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估计这一风险, 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3) 对财务状况不佳的委托单位要尤其加以注意。过去大部分审计诉讼案都集中在陷入财务困境的审计客户。当其面临破产或偿债出现问题时股东或债权人总想把损失转嫁他人, 而目前的法律常常判有赔偿能力的一方败诉, 故这种客户的审计风险很大, 一般最好拒绝;否则, 执行较详细的审计, 提高审计费用。
3.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提高自身素质。 (1) 树立风险观念。我国的审计人员数量虽多, 但层次不高, 即使有会计证的人员, 也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持靠体制也养成了一种墨守陈规, 不求发展的工作态度, 造成了审计工作质量的低下, 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 审计人员一定要把思想转变过来, 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对审计的要求, 增强风险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培养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 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遵遁的行为规范, 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 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 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一般不会发生过失, 至少不会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 (3) 提高执业水平。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 判断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 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 还需要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4.确立适当的收费标准, 切忌只求经济效益, 不问审计风险的做法。随着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影响范围的扩大, 审计业务迅速扩展, 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许多执业人员却无视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这一问题, 抢客户, 压价收费。创收意识加大了收费的随意性, 却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 审计质量自然难以提高。因此注册会计师的收费应以服务质量、工作量大小、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为主要依据, 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风险的大小, 按规定标准合理收费, 增强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保证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
5.执行适应的审计秩序, 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合理的审计要求制订合理科学的计划, 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并集中审计资源于高风险审计领域, 确保识别所有重大差错或非法事项, 最终通过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把风险控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可以说, 审计风险的防范本质上就是质量控制的问题。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办法是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准则。它规定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在风险可能产生的环节严格质量控制, 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试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篇11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防范;非控性;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现状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采取赊销政策来扩大经营业绩,如何控制好经营风险,事前的控制重要还是事后的控制来得重要?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一门“商业语言”,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等财务信息,如何从债权人角度出发,保障债权的安全,是摆在信贷业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公司的制度性约束
制度性约束是商业运营公司近年来逐渐出现的一个问题。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制度自身的合理性,不完善的体制完全有可能存在自身制度的约束性矛盾或者制度的压制市场活跃,与市场规划的方向背道而驰等等问题,都是制度性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2.税收负担沉重
我国在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上取得的成果我们信服。但是基于对财务应控机构的税收政策还是很繁重,加上自我发展不良,行业利益不明显,甚至因为各种风险导致负增长出现,那么这样看来,税收负担的确沉重,压力的负面效果就会扩大,从而顺势导致风险因素加大,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是商业运营机构税收沉重的反作用风险影响。
3.行业市场空间受限
近年来国家的政策惠农惠基层现象越来越广泛,一些小企业收到了国家的政策性扶持发展十分安稳,群众的生活也基本不需要贷款维持。但是确定的是,行业空间在不断被压缩,市场份额的占领越来越艰难,是商业运营机构风险产生的重大因素。
4.市场细分能力不足
商业运营机构很显然在市场细分上有很多问题,不同的区域有着不一样的不足,这些内部运作机制上的问题是影响长久发展,稳定进步的重要因素,只是单一的实情对待,所以才出现了千篇一律的业绩,虽然经营不错,但是难免会有风险出现,市场细分能力不足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5.资金来源不足
作为商业运营机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首先基本没有政府的专项资金注入,也没有大型的企业注资,由于自身的基层性质,大部分来源于创建个人的资金或者是个人公司的资金融入,规模相对大一点的就是一些地方性企业的资金投入,股东的加入都是企业厂办人所决定的,因此在资金的应对能力上,明显比不过正规的信贷机构。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应对建议
1.建立健全风险监管控制机制
商业运作公司的财务风险是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因此只靠杜绝某一方面的风险来源是不太现实的。建立健全商业运作公司风险监管控制机制显得更具针对性。对于不同方面的风险,首先进行量化分类,正如我们风险分析中所提到的,风险部分来源于公司内部构造,因此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也是有效遏制财务内部风险的有效措施。
2.建立贷款人信用评估体系
对于贷款性质的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需要更多地关注。贷款个人或者小型企业的还款信用度直接影响到商业运作机构的运行力度和利益支配。贷款后根据个人或企业的还款情况再制定一个更为详细的信用评估手段,确保有信用的个人或者企业能够保持长久合作关系,没有信用的就终止合作,信用一般的就限定贷款额度扥等措施。建立贷款人的信用评估体系是对信用风险最小化的有效手段。
3.建立担保抵押机制
担保抵押,是建立在担保人有能力偿还贷款并且具有一定的信誉,借款人所借款项高于自我信用额度的基础上。建立的担保抵押机制,可以通过担保人将还款风险缩小化,通过担保人,后期的还款也更具有力度。这是目前大部分借贷机构都喜欢采用的手段。希望商业运作机构能将其特色化,转化为符合发展实情的担保抵押机制。
4.合理加强资产处置,吸引资金注入
充分结合社会实际价值,合理加强资产的处置,符合市场经济条件。另外,商业运作机构一定要注重对于资金的引入,通过建立自我形象以及发展铺垫,积极吸引注资,解决资金来源不足的风险局面,确保业务的正常维持进行并且进一步的得到扩大。
四、结论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是经济市场发展的产物,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和对市场的定位不准确,导致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但是风险就是利益的象征,希望企业能正确找到市场定位,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发挥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在可行性指导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强有力干预调控,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不规律发展奠定良好的财务运作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春菲,王统林,张宁,《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86种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01月。
[2]李三喜,徐荣才,《3C框架——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手册及应用》,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年04月。
[3]朱荣,《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04月。
企业信用销售风险防范与控制 篇12
信用销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销售是一切合法的授信形式,信用销售一般是在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进行的。狭义的信用销售是指企业赊销,包括对企业和对消费者进行的赊销,是一种企业对企业、商场对消费者、生产厂家对消费者提供的先提货后付款的销售方式。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账款或权益,造成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受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二、企业信用销售风险产生的原因
不同的企业,信用风险的主导因素也不完全相同,但是整体上可以将产生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的原因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市场环境风险、客户自身风险和企业自身管理风险。在此我们着重探讨后面两种风险。
(一)企业信用销售产生风险来自于客户的外部原因
一般而言,在信用销售过程中永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因为在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销售商品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信息的不对称,客户比授信方占有更多的信息,客户利用自己占有货物的优势和信用信息的优势,在信用销售完成前后分别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自己谋求利益。对授信企业来说,按照客户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授信企业的信用销售风险分为道德性信用风险和非道德性信用风险。
在信用销售实践中,来自于客户自身的信用销售风险是企业信用销售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贸易纠纷、客户拖欠的风险、客户赖账的风险、客户破产的风险、客户诈骗的风险等等。
1. 贸易纠纷。
在信用销售过程中,由于对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如货物质量、数量等方面的分歧产生纠纷,导致货款迟付或拒付。贸易纠纷可大致分为货物买卖纠纷(品质纠纷、货物数量纠纷)、货物运输纠纷、保险纠纷、代理纠纷、售后服务纠纷。
2. 客户无力偿还。企业经营不善,无力偿还,是产生信用销售风险的主要原因。
3. 有意占用对方资金。
部分企业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拖欠、占用其他企业的资金不是严重的事情,甚至“拖欠账款是本事,按时还款是傻瓜”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信条。有些被拖欠的企业为了保证本企业的资金周转,也采用同样的手段拖欠对方或其他企业的货款,从而使债务关系变得极其复杂。
(二)企业信用销售产生风险来自于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
不同企业产生信用销售风险的内部原因各不相同,主要有:客户信息不全、不真实,没有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信用的变化情况;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与客户勾结;没有正确地选择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企业内部资金和项目审批不严格,对应收账款监控不严,对拖欠账款缺少有效的追讨手段,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
1. 企业对信用销售目标认识的偏差。
企业销售部门为了应付公司的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急功近利,或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在买方市场和赊销方式下,通过赊销刺激销售的快速增长,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逐步恶化,应收账款急速上升,销售费用不断增加,呆账、坏账上升,企业利润下降。最终却偏离了企业盈利和合理的净现金流量这些最主要的财务目标。
2. 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重点滞后和手段落后。
信用销售风险管理方法单一,不能按客户进行目标细分管理。销售部或财务部很少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科学评估和预测,交易中仅凭主观判断作决策,对授信条件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大多数企业对信用销售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集中在销售以后形成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上,且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重点放在“追账”上面,忽视对交易之前和交易过程中的客户信用过程管理和控制。
三、企业信用销售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企业如果仅仅依赖于原有的管理方式,往往很难对发生的信用销售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事实证明,企业信用销售风险存在于信用销售的前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对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不仅局限于销售,而是对从客户资信评估、授信、应收账款监控、拖欠追收等交易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一)构建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
针对企业信用销售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未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是:从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入手解决信用销售风险问题,设立独立于销售部、财务部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让信用部门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依照过程控制和系统分析的原理,建立一套全面的信用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
(二)设计企业信用销售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框架
在构建信用销售风险管理体系时,如下几个方面是必须加以考虑的核心问题:理顺信用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授权关系;业务部门在信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工;实行内外结合的信用风险控制方式;改进信用风险管理的绩效考核。
首先,在企业组织上建立一个由财务总监或相关副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该机构主要职能是负责建立企业全程信用管理和评估体系,充分协调企业销售与财务目标,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管理人员片面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企业利益的决策机制。
其次,以独立信用管理机构为核心,建立“客户资信管理”、“赊销风险管理”和“货款回收管理”等子部门,负责与销售部、财务部等各部门有关的信用管理工作。
(三)建立信用销售风险预警———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
为避免信用销售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应强调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处理,建立信用销售风险预警,即建立企业信用销售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制度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中会接触许多不同的客户,必须对新老客户的资信状况了解清楚,然后评估是否可以授信。建立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才能准确把握商机和信用销售风险的区别。一般来说,主要工作是调查客户信用状况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
1. 调查客户的信用情况。
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为本企业的信用销售决策提供依据。在具体进行信用调查、搜集客户的信用资料时,可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1)直接调查法:是指企业调查人员与被调查客户接触,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看、记录等方式获取信用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保证搜集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间接调查法:是指通过对被调查客户或其他有关单位的相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获取信用资料的一种方法。
2. 客户信用评级。
在评估等级方面,目前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三类九级制,即把评估对象的信用情况分为AAA、AA、A;BBB、BB、B;CCC、CC、C九等。第二种是采用三级制,即分为AAA、AA、A。专门的信用评估结构,由于其评估方法先进,调查细致,程序合理,可信度较高,因而其评估结论值得有关企业信赖并采纳。
(四)加强中期信用销售风险防范与控制──赊销业务管理
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环节。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
1. 建立信用销售的审批制度。
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信用销售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必须向上一级领导报告。
2. 灵活运用信用政策。
企业应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修改和调整信用政策,尽量协调三个相互矛盾的目标:把销售量提高到最大;把应收账款投资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把坏账损失降到最小。
3. 建立信用额度:
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及有关资料,为每一客户设定一个信用额度。信用额度虽然不一定能提高客户付款的概率,但它可以限制不付款引起的坏账损失。
(五)加强后期信用销售风险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监控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应收账款监控制度不完整,没有涵盖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全部内容,缺乏系统性;二是应收账款的监控与赊销政策之间的灵活互动性差,收账策略缺乏科学性。面对“拖欠账款是本事,按时还款是傻瓜”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信条的现状,企业真正的风险才刚刚来临。企业应该经常对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对大额应收账款和核心客户进行跟踪分析,包括对客户产品接收情况和满意程度的查询,并在货款到期日前提醒客户付款等,达到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自始至终的日常监督。
1. 完善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
在对销售人员按月进行业绩考核时,应以实际完成的回收款和销售额两者相结合作为依据,而不是以含应收账款的销售额为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2. 建立对应收账款的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要求信用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对账。由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调查、分析。信用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分类管理。
3. 建立风险分析报告制度。
企业信用管理员根据财务人员的调查分析定向销售人员报送与其业务相关的应收账款余额、账龄、风险分析等资料。同时,每天向信用部门经理汇报特殊信用情况,同时每月向信用部门、财务和销售经理汇报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风险分析报告。企业每月召开信用管理、销售、财务、法律等部门负责人会议,相互配合协商解决方案,商讨超期应收账款的回收措施。
4. 追收拖欠账款。
逾期应收账款的产生,既有外部原因,又有企业内部管理原因,对其应当区别对待。对于善意拖欠可以通过双方的及时沟通、协调,彼此谅解,最后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法。面对恶意拖欠,在弄清楚拖欠的真实原因和收回的可能性后,就需要决策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追讨。追收钱款的手段分为五种:企业自行追讨、委托代理机构追讨、仲裁追讨、诉讼追讨、申请破产追讨。到底选用何种方式进行追讨,这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从理论上讲,这五种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成为最佳的追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考虑具体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拖欠的时间、追讨的效率、追讨的成本、是否需要维护与欠债方的关系等等。
四、结语
防范与控制信用销售风险的方式、方法很多。企业应针对本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可盲目照抄照搬。另外,国家应采取宏观措施,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增大失信成本,从立法到执法上,使失信成本提高到无利可图,使那些失信企业付出惨重的代价,建立健康有序的信用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Emery,G.A Pure Financial Explanation for Trade Credit[J].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4,(19):271-285.
[2]Petersen,M.,Rajan,R.,Trade Credit:Theory and Evidenc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7,(10):661-691.
[3]Rajan,R.,Zingales,L.,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559-586.
[4]Sununers,B.,Wilson,N.,Trade Credit Terms Offered by Small Firms:Survey Evidence and Empirical Analysis[J].Business and Finance Accounting,2002,(29):317-351.
[5]赵艳玲,叶红.物流企业应收帐款膨胀原因及风险防范[EB/OL].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07-11-29.
[6]贾楠,吕永波,夏云兰.基于信用成本的供应链合作问题博弈分析[J].物流技术,2007,(7).
[7]王桂强.赊购企业商业信用成本优化选择:机会成本分析的一个实际应用[J].商业研究,2005,(18).
[8]谢旭.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韩家平.企业信用管理典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10]陈建中,席萍.浅析供应链采购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J].时代金融,2007,(5).
【风险控制与防范】推荐阅读:
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11-03
企业委托代销商品风险的防范与控制08-25
浅议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07-29
防范控制金融风险08-09
防范控制下审计风险05-15
审计风险的防范控制08-09
风险分析与控制06-06
审计风险与控制06-20
交易技术与风险控制05-10
审计控制与审计风险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