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与发展(共12篇)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1
一、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特点
消费信贷种类少, 规模小。我国消费信贷品种单一, 推广力度还不够, 有些创新的消费信贷业务难以深入人心。个人消费信贷在我国主要集中于中部、东部等发达地区, 而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发展较慢, 这又导致了消费信贷地域分布不均。我国消费信贷的主要客户群是那些中高收入的阶层, 其他阶层贷款较少。由于我国居民受到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特别在老一辈人心中, 负债消费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这就使得消费信贷不能深入人心, 受不到大众的接纳, 而形成对象单一的局面。
二、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1.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内部问题
首先, 个人资信难查是个人消费贷款最大的障碍。由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整, 中小城市的征信体系尤为不完善使得银行对借款人真实的个人资信情况不能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 从而无法对风险作出评估并加以防范。其次, 银行对专门从事消费信贷的人员培训不足, 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 消费信贷业务针对性不强,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国消费信贷的高速发展。再次, 我国信用卡市场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信用卡种类繁多, 功能却比较单一;信用卡跨行异地使用功能不稳定, 在交易过程中经常出错, 出现问题银行的解决速度较慢;为了规避风险, 银行对信用卡的有些功能进行了限制等。
2.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外部问题
首先,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关于信贷的法律规章制度, 也没有建立关于破产和担保方面的法律。因此, 我国制定与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规范及防范风险的制度是刻不容缓的。其次, 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让我国消费信贷举步维艰, 消费信贷能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到良好可持续的发展, 归根结底还是个人征信体系比较完整, 人们普遍重视信用问题, 在国外如果一个人信用记录不良, 那么想做成任何事情都是不现实的。在我国并没有完整的征信体系, 导致人们在个人信用方面意识薄弱, 逃债、赖债的现象比比皆是, 守信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 所以我国银行为了减少风险, 只能增加复杂的资信审核程序。
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风险分析
在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等等。在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中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尤为突出。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 是指借款方违约不履行贷款合同, 无力偿还或拒绝偿还债务的风险, 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它是消费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型。这是由于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不够完善, 银行难以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缺乏调查和征询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而造成的。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应当遵守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消费信贷法, 这就使得我国消费信贷在业务拓展和开展的过程中倍受阻挠。同时消费信贷二级市场也显得难以运转, 银行不能通过二级市场分散风险, 使大多风险聚集在银行导致银行惜贷, 不仅影响我国消费信贷的长远发展还可能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及加强风险防范的措施
1. 完善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制体系
首先, 制定一套法律法规, 协调消费者、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调整以信用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普通消费信贷, 还应包括房贷、车贷等特种消费形式。该法不仅有必要确保消费者的知悉权, 还要对消费信贷的各个方面予以明确规定。
其次, 担保制度必须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担保制度的滞后是影响消费信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必须对这些滞后的部分进行及时、相应地修改和完善, 填补空白的部分。比如适当的放松保证人的审核, 完善保证物、抵押物的收回程序, 一定要从制度上确保银行的合法利益。
再次, 个人破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师夷长技”学习外国的经验, 建立相关制度保障破产人一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基本生活需要。完善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不仅可以使个人信用制度得以完善,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还可以避免借款人的恶意信用欺诈行为。
2.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
提高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创新能力, 培训专业信贷人员并鼓励他们建立消费信贷营销意识, 针对不同商品和不同消费者阶层设计、推出更多的消费信贷业务, 使消费信贷与其他业务相结合, 相互促进发展业务, 为消费者提供最为周到的服务。其次, 消费信贷的品种不能相互孤立, 产品在设计和推广时, 要让各种消费贷款的推广和各种信用卡结合起来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服务, 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拓、创新, 为客户提供最完美的服务。
各商业银行应大力加强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 使消费者了解消费信贷带来的好处。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观还比较落后, 他们还不是很认可负债消费, 所以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明显不足, 这就使得消费信贷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在美国, 每每新产品出世之时, 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和消费者面对面的机会, 让新产品得到宣传和推广, 而且对客户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讲解。有些银行为了对客户宣传、讲解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方面的知识, 还专门设立了消费者教育部。这些做法都值得我国的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
3. 加强我国消费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
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我国的征信模式主要采用: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模式和由企业主导的民营模式。在征信体系构建之初, 要以公共模式为主导。由于中央银行是我国最高权威机构, 在采集数据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运作较为规范, 在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下属机构会比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这项业务具有更低的诚信风险。但同时由于公共模式的部分缺陷, 如公共机构的非盈利性使数据库的质量得不到及时提高, 有可能导致效率低下, 投入产出不匹配。这些缺陷为民营征信模式的发展创造了机会。本着“商业运作, 特许经营”的方向对民营个人征信机构进行市场化操控。从而加大征信产品的创新力度, 使个人征信业逐步、成功的过渡到以“民营模式”为主。
完善消费信贷风险监管机制。首先, 消费信贷的管理离不开风险监管。现阶段在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上, 大多商业银行都对消费信贷的贷前进行严审, 但是贷后监管的疏忽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有效的监督消费信贷。其次, 风险监管机构必须独立运行。如果风险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 在监管过程中就会受到一种牵制力的影响, 使控制存在风险。所以为了保持其独立性在风险监管机构的设立问题方面, 可以参照外国的经验:在风险监管机构中指定一名风险控制官, 分派各个风险控制人员到业务部门, 每个风险控制人员只对风险监管机构负责。这样在保证了风险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同时还能提高其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建梅.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7.38-42.[1]谭建梅.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7.38-42.
[2]顾颖.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探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07.18-30.[2]顾颖.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探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07.18-30.
[3]许华琴.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7-19.[3]许华琴.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7-19.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2
银行既是经营信用又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随着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它将给银行带来以下风险:
(1)银行存贷业务受到冲击,贷款市场份额降低。首先,金融市场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发展,使企业和居民投融资的渠道日渐增多,居民的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回流到金融市场,金融脱媒深化,银行吸存放贷的经营能力下降。其次,我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并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导致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直接融资的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说,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一部分银行大型优质企业,然而这部分企业往往具有经营稳定、信用较好、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并在银行表内业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优质客户的流失造成银行对这一部分大型优质企业的放贷量减少。
(2)信用风险增大。首先,银行一部分大型优质客户流失降低银行贷款客户的整体信用质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贷款规模整体较小,竞争优势、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没有大企业的强。与贷款给大客户相比,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其次,表外业务是银行或有资产负债,小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小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因而银行没有像对待表内业务那样,对其高度重视。同时,银行对表外业务的审核和监管的力度都比较弱,导致银行面临的隐蔽信用风险增大。一旦客户违约,就会转移至表内,成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负债,损害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降低银行资产回报率。
3. 2银行风险防范与实体经济发展
针对社会融资规模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银行应该积极应对,清晰定位,顺应市场发展,创新业务和经营模式,从而为实体经济更好的服务。
(1)增加对高质量中小企业的贷款并将贷款打包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首先,银行一部分优质客户流失,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上国家的“两个小低于”的目标,即:“对于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小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小低于上年”。银行作为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同时又是盈利机构,应该对现金流稳定、发展前景好和信用状况优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银行也应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可以对小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实行差别定价,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一定要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充分调查,查清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必要时建立全国征信系统,监督企业信用,对符合贷款要求的企业进行放款。贷款发放后,银行还要进行贷后监督,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监督贷款去向和使用情况,一旦企业的信用状况恶化,企业可以停比对其贷款发放,降低银行风险。再次,银行为降低贷款风险,可以将贷款存量进行打包,进行资产证券化,盘活贷款存量,尽早回收资金,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将贷款资产移到表外,降低银行风险。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3
关键词:特种养殖业 发展机遇 风险控制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Risk Prevention to the Special Animal Farming
Liu li-yao et al (Industrial&Commercial College,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
Abstract:In our country, special raising is still a new rising industr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both exist in its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fter the sharp fluctuations in the industry, it gradually returns to rational development. Special raising brings new vigor and vitality to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becomes a new bright spot in optimizing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ing the characteristic economy.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f the special animal farm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Besides, it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risk prevention from objectively looking upon the enterprises propaganda, fully performing the market research, following the special raising rul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raising management, which has some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and direction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is industry.
Key words: the special animal farm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risk prevention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散养比例逐年降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稳步提高,标准化饲养管理逐步推广,从养殖形式到养殖数量、养殖规模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相对于常规养殖(猪、鸡、牛、羊等),特种养殖(鹿、狐、蛇、蝎等)起步较晚,市场易饱和,价格波动大,其产品尚未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因此在养殖数量、规模以及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不及常规养殖。近些年来,特种养殖历经曲折发展,总体趋势良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探讨和研究。
一、特种养殖概述
特种养殖是指产品具有特殊利用价值、新奇的、特殊的养殖业。依据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分为:皮用型(如狐、貂等)、肉用型(如肉狗、香猪等)、药用型(如鹿、蛇、蝎等)等类型。各类型间并没有严格界定,一种动物可同时属于两个或三个类型,如狐可皮用又可肉用,鹿同时具有药用和肉用价值。
二、特种养殖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特种养殖项目繁多,品种丰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特养行业快速而不平坦的发展时期,特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人们的参与热情高涨。然而,由于对特种养殖认识不足,以及个别企业的夸大宣传,高利润、高效益、高回报成了特养行业的代名词,不少人把特种养殖看成是快速发家致富的捷径,特种养殖陷入了炒种倒种、畸形发展的怪圈,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很多人出现了亏损,甚至上当受骗,血本无归。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经历了特种养殖大起大落的洗礼之后,特养热有所降温,人们不再轻信“培训三天,技术过关”、“简单易养”、“超值回报”的诱惑性宣传,特种养殖开始纳入正轨,回归理性发展。随着养殖经验逐渐积累,养殖技术走向成熟,新品开发陆续推出,营销渠道不断拓展,在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一批特养项目快速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种类包括:狐、貂、肉狗、肉鸽、鹌鹑、甲鱼、蝎子、鹿等。个别特养项目在国内、外市场上一枝独秀。比如吉林省的熊人工养殖基地,所产的熊胆粉数量居世界首位[1]。
三、特种养殖业的发展机遇
(一)国家对特种养殖给予政策扶持
特种养殖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特种养殖是畜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再次加大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在良种繁育推广、动物疫病防治、养殖小区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继续实施财政补贴政策,本着应补尽补的原则,推动畜牧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培养专业人才、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对特种养殖的正确引导,监督、检查力度,促进特养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特养产品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服饰方面,人们对服装的品牌、款式、用料、做工有了更高的要求,裘皮服装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庭,推动了对毛皮动物的需求;饮食上,人们更加注重风味、营养和健康,餐桌上野生、滋补、保健类菜肴受到欢迎,拉动了肉用型野生动物的需求;在医药领域,医药化工的快速发展为药用型动物提供了发展机遇;宠物市场交易活跃,喂养宠物成为时尚。人们在吃、穿、用、玩等方面的新变化,为特种养殖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三)特種养殖行业的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种养殖企业能向市场提供的产品较少,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以肉制品为例,目前,我国禽肉产品加工转化率仅有3%-5%,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我国特种农产品种类有260多种,但加工的肉制品只有七大类500多种,并且多数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以初加工为主。而发达国家的肉制品种类繁多,如德国和法国都有1500多种[2]。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的落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特种养殖的发展。因此,发展大型现代化加工企业,依靠科技力量开发新型系列产品、专用型产品,完善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满足市场不同需求,是推进特养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出台推动了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合理开发
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对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和科学研究。国家林业局2003年8月正式发布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中的物种均需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相关许可手续[3]。有计划地开展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已成为减轻野外种群压力的一种重要措施。尤其是中医药领域,全国中药材资源的12%来自于动物。在国家医药管理局公布的140种紧缺药材中,动物药占到了60%[4],如果全部通过猎杀野外种群获得,对野生动物将是一场灾难,加速这些物种的灭绝。
四、特种养殖行业风险防范应遵循的原则
特种养殖尚属新兴产业,人们缺少对特养行业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切忌先上项目,后找市场,头脑发热、盲目发展。只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综合论证,特种养殖才能少走弯路,减少失误,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
(一)依据当地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特养项目
特养动物种类繁多,种类间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适合在不同地区饲养,因此要考虑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条件是否与本地相符合。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动物的生长繁殖,提高生产能力。反之,则会增加饲养成本,影响生产性能,加大养殖风险。比如水貂、蓝狐等高纬度地区分布的动物适合在北方饲养,由于北方冬季时间长,气温低,适合毛绒生长,而在北纬30°以南饲养时,其繁殖机能发生紊乱,毛皮质量无法保证,影响养殖效益[5]。
(二)引入优质种源,保证高产性能
开展特种养殖,引种很关健,要保证特养动物高产的遗传性状,务必引入优质种源。许多动物都有种代和商品代的区别,由于商品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褪化,生产性能显著下降,根本不具备种用价值。因此,要多方考察,到正规、讲信誉的单位引种,保证引入优质种源,获得高产性能。避免买到假种,造成经济损失。以美蛙养殖为例,纯种蛙从产卵到成蛙只需半年,可长到400克以上,而商品蛙产的卵即使3-5年,也只能长到200克[6],假如客户引种时买到的是商品蛙,即使管理的再周到,也未必能赚到钱。
(三)钻研养殖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特种养殖的成败,除外部市场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管理水平。一些养殖场之所以倒闭关门,不是特养项目没前途,而是养殖技术不过关,比如在生产实践中,存在饲养方式不科学、防疫程序不健全、药物使用不合理、饲料营养不全面等现象,从而导致应激反应强烈、生长发育迟缓、饲料转化率低、疫病控制不良,产品品质下降,影响了生产性能。因此钻研养殖技术,加强科学饲养,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養殖成本,是防范风险、增加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
(四)量力而行,适度发展
规模产生效益,在正常情况下,养殖规模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但对于特种养殖,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其特殊性,在养殖过程中不可一味追求规模效应,贪大求全。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场地大小、资金状况、市场需求、销售渠道、产品价格、发展趋势以及抗风险能力等因素,量力而行,适度发展。适度的养殖规模,便于科学管理,合理地使用人、财、物,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客观看待企业宣传,提高自身防骗意识
部分特养企业为谋取暴利,急于收回成本,利用农民致富心切的心理,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大新闻媒体发布言过其实的报道,对特养项目进行大肆炒作,夸大特养物种的市场前景、经济价值和投资收益,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这些信息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尤其是那些以签订法律回收合同为幌子的特养企业,迷惑性更强,回收价格很诱人,但对质量要求很苛刻,有可能因无法达到质量要求而使合同无效。因此,要客观看待企业宣传,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自身防骗意识。
特种养殖是畜牧业有益的补充,在做好市场分析、预测前提下,合理利用野生资源,开展特种养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信喜.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与思考[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5):6.
[2] 朱素英.特种养殖企业市场营销困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9):38.
[3] 刘鑫.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养殖与饲料,2008(10):110.
[4] 成英支.发展安康药用野生动物养殖业的思考[J].现代种业,2005(6):15.
[5] 刘伟石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种类的选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2):82.
[6发展特种养殖项目的十大原则[EB/OL].[2009-3-10].http://www.28.com/jx/zt/n-469322.html.
股权众筹平台发展的风险与防范 篇4
股权众筹指的是项目发起人将自己的项目发布于相关互联网众筹平台展示, 由合格的投资者来认购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股权投资的新型投资模式。因其高效的融资过程、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和丰厚的回报为优势, 在我国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6年2月底, 全国各种类型的众筹平台总共306家, 其中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128家;全国众筹行业共成功筹资9.81亿元, 其中非公开股权融资占比为42.00%, 为4.12亿元;并且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打造众筹平台”来增强双创扶持力度。互联网股权众筹在政府政策支持下, 正在边发展边完善的探索中高速前进。股权众筹的发展为何如此势不可挡, 笔者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1) 能够为初创企业融资困难提供快速解决方案。以小微企业创业者拥有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难以在初创阶段快速筹得足量资金, 首先初创企业在存续时间、资产规模等方面均不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和要求, 其次公开发行股票所带来的高昂的资金成本及漫长的发行周期带来的时间成本都会成为初创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并且它也无法在向银行贷款时提供合适额度的抵押担保, 即便是风险投资因为投资者对创业团队的介入也无法达到股权众筹的低门槛和高效率。
(2) 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多方资源。对于初创者而言, 股权众筹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初始资金, 在募集股权过程中扩大项目知名度, 结识更多的优质投资人, 借此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管理建议和人力市场渠道, 大大增强了公司运营效率。
(3) 小户投资者资金得以利用达到资源有效配置。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闲散资金的增多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达的透明性和高效性, “草根投资者”的投资途径由曾经的产品单一项目匮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 在这一股创业洪潮中, 投资者也愿意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新兴项目中渴望获取超额利益。这也满足了我们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要。
二、股权众筹平台运作模式
股权众筹由三大主体参与:投资人, 融资人, 以及众筹平台。一般平台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一, 众筹平台的服务功能和对接功能在投融资活动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 在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可以分为:
(1) 拥有互联网巨头背景的众筹平台 (如京东东家) ; (2) 早起发展起来的传统众筹平台 (如人人投、大家投) ; (3) 新兴众筹平台 (如36Kr) ; (4) 垂直类众筹平台 (如淘梦网) 。尽管平台类型和定位不同, 但是股权众筹平台目前在我国所面临的风险和规避方式却是类同的。在金融监管在当前股权众筹行业监管政策尚未“落地”的情况下, 平台面临着法律和运营风险在内的双重风险, 承担着来自融资者和投资人双方的风险压力和重大的审核监管义务。对于股权众筹平台而言, 在法律监管尚未健全的环境下如何分析风险做好风险控制将是众筹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股权众筹平台风险及防范分析
下面将分析众筹平台面临的多重困境以及分析现有平台的处理对策, 探求股权众筹平台发展的新路径。
(一) 法律风险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下, 股权众筹平台极有可能踩到非法集资和非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红线。非法集资可从以下几点辨别: (1) 是否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是否超出批准权限; (2) 是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3) 是否是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 (社会公众) 筹集资金。 (4) 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并且我国的《证券法》证券发行一章对公开发行有如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公开发行: (1)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 (2) 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3)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股权众筹现象引发了学界我国现行法律特别是证券法的诸多争议, 争议涉及证券的定义, 何谓“公开”模式, 何谓“不特定对象”等。并且有学者认为股权众筹实质上就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买卖股份实现投融资的过程该行为性质类似发行证券。然而, 证监会颁布说明中提到真正的股权众筹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的特征, 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金融安全必须依法监管, 将目前一些互联网平台的行为称为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的非公开股权融资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行为, 不属于《指导意见》规定的股权众筹融资范围。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规避目前只能游离在法律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目前股权众筹平台对此的应对方案基本有1、将平台定位为私募股权众筹平台, 通过对投资人的资格认证表明针对特定对象发行, 避开“公开募集”的概念。2、众筹平台对申请的创业项目进行审核、展示和披露的义务, 确保项目真实存在, 以防不法融资人为非法目的筹集资金;3、规定融资人不得公开或采用变相公开方式发行证券, 不得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融资完成后, 融资人或融资人发起设立的融资企业的股东人数累计不得超过200人。4、入资方式采用集合投资人成立有限股份有限公司或合伙公司。
而目前各大众筹平台需要等待法律法规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加快相关法制建设, 如建立针对股权众筹的小额豁免制度。2、完善对股权众筹平台审核权利义务的标准化, 出台股权众筹指导意见, 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便有了合法性依据。但证监会此前提到在2016年要落地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工作, 股权众筹公募将如何发展仍值得期待。
(二) 平台运行风险
投资活动本来就是高风险行业, 如何有效地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规避保护和如何保证融资项目快速大量的资金筹集是股权众筹发展中的永恒矛盾, 股权众筹平台必须在两者中寻求到平衡之处。股权众筹平台主要的风险控制环节在项目及投资者审核、运营模式控制, 投后信息披露及退出机制上, 并且股权众筹平台还负有对众多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来降低风险的义务。
(1) 投资者及项目审核。对投资者的保护重点体现在对投资门槛的设立上, 大部分普通投资人缺乏对风险的判断和对行业的了解, 投资具有一定盲目性。并且, 众筹门户作为一种声誉型中介, 众筹投资者往往会基于对众筹门户的信赖而作出投资决策。中国证券业协会界定平台为中介机构, 并规定其相关实名认证、信息审核、开展知识普及风险教育等义务。目前各大平台对投资人都要求实名认证, 但对投资人的限定门槛略有不同。如京东和36kr根据《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意见, 对普通投资人的年收入和金融资产都有一定的要求。而目前人人投、大家投对普通投资人的经济实力没有门槛限制。
融资项目是股权众筹平台的核心, 平台对项目优劣的筛选能够帮助投资者规避许多欺诈性项目投资到有潜力的项目, 众筹门户作为一种自律监管机构应履行相应的审核义务。而且对于平台发展而言, 好的项目能够扩大平台流量, 提高项目筹资成功率从而促进平台的发展。但是平台极有可能为收取佣金而在主观上降低创业项目上线门槛, 而且目前并不能排除平台与融资企业之间存在内幕交易、关联交易, 甚至是平台“自融”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的股权众筹平台对项目的审查基本都由内部的专业团队进行, 主要通过项目商业计划书来判断, 通过团队内部的评价体系决定是否接受项目进入平台, 对不满足平台评价体系的项目予以退回或提出改进意见。针对线下实体店铺股权众筹的人人投平台因对象的特异性, 其审核过程更加具体严谨, 对满足硬性要求的实体店铺进行7道审核关口。股权众筹平台的未来发展必须要保证其审核团队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和合理性, 尽量对项目做到实质审查而非停留在形式审查。因为股权众筹对平台依赖性强, 好的口碑和信誉度将意味着投资的风险降低, 这将是在该行业高速成长过程中吸引投资者的关键。
(2) 运营模式风险控制。现在我国股权众筹平台普遍采用“领投+跟投”的模式, 领投人通常具有更高的资金储备要求, 较充分的风险投资经验及充分的资源储备, 代表数量众多的跟投人与融资团队沟通, 跟投人基于对领投人的信任跟进投资, 该模式对普通大众的投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和降低风险作用。但信息不对称的差距依然存在, 目前对“领投+跟投”模式带来的风险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能排除领头人与融资团队存在互相串通来欺诈普通投资人资金的行为。2.跟投人容易被领头人的“光环”所蒙蔽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定。目前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对领投人均有资格上的限制, 一般都要求其有3年以上的天使投资经验或者在相关行业从事一定年限, 并且现在许多平台将领投人作为打造平台可信度和吸引力的一种资本, 通过经验丰富的风投界领投人吸引普通投资者。另外专业的投资咨询、调研公司, 基金公司等成为领投人也是发展趋势。
在运营过程中, 初创企业极有可能为了得到投资人青睐提高募资成功率和公司估值, 在项目描述财务报表上倾力粉饰和包装, 采用一些广告性宣示性用语来夸大宣传和误导投资者[5]。并且在资金筹集结束后, 发起人对资金的使用不受法律约束, 若平台对筹资人没有做出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和跟进, 企业很有可能违规使用资金, 这将给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显著损害[5]。因此融资平台对项目应该进行持续跟踪, 特别是在融资完成后, 平台和投资者都应被赋予要求融资方披露信息的权利, 如许多平台要求融资方应该进行定期信息披露, 在重大事由发生时做到临时披露, 允许投资人检查公司相关信息。另外, 对于管理控制权较弱的普通投资人来说, 还可以规定设立股东交流大会以加强信息交流, 对于融资团队来说也是增强股东粘性的方法。
(3) 退出机制风险控制。目前, 股权众筹中投资人的退出方式十分有限, 仅能在投资的企业在IPO、回购、股权转让、并购重组、新三板上市后, 才可获得退出机会。但是初创企业死亡率极高, 对投资人而言没有固定投资回报周期, 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收到威胁, 可以说退出机制是股权众筹发展的最大阻碍。目前退出模式一般为领投人与项目方之间进行每个项目的退出期限的协商, 由领投人带领退出, 这样导致跟投人的资金面临退出困难, 资金被吞噬的风险。目前, 股权众筹平台中较有创新的退出方式36Kr推出的“下轮氪退”主要规定为:选择采用“下轮氪退”机制的融资项目在正式交割完成后, 该企业在两年内的随后两次正式融资, 本轮股东均有选择退出的权利, 相比于其他平台, 这种退出方式通过缩短回报期更加安全地保护了投资者的资金, 并且现在有将众筹与四板、五板对接, 也是股权众筹交易市场的新思路。
我国的股权众筹平台发展仍然在摸索中前行, 目前一是急需法律支持排除违法性阻碍, 二是股权众筹平台自身完善审核监管系统以提供优质创业项目, 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在保证初创项目融资成功的同时维护投资者利益, 努力成为小微企业创业过程中的助推者。
参考文献
[1]孙永祥, 何梦薇, 孔子君, 等.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从中美比较的角度[J].浙江社会科学, 2014 (8) .
[2]Jeffrey J.Hass, Small Issue Public Offerings Conducted Over the Intern et:Are They‘Suitable’forthe Retail Investor?[J].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 eview.1998 (72) :67-75.
[3]我国股权众筹运行风险的法律规制_周灿.我国股权众筹运行风险的法律规制[J].财经科学, 2015 (3) :14-21.
[4]股权众筹_融资模式_价值与风险监管_邱勋, 陈月波.股权众筹:融资模式、价值与风险监管[J].新金融, 2014 (9) :58-62.
银行防范风险合规发展 篇5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遵规守纪,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没有规章制度,便没有了一切。从1954年成立以来,建设银行几经波折,现如今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我们已经跻身到全球四大银行第二位。回首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因为我们有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诚实守信为根本的经营理念,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有着逐步完善起来的规章制度体系;有着一代代建行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建行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
所有成绩的取得与风险管理工作都是密不可分的。风险管理工作涉及到我们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每日押送款到每一笔核算业务,或是每一笔贷款的受理,以及贷款的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每一个环节,无一不包含在风险管理工作之中。风险管理必须从细节着手,只有事无巨细的做好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我们发展的根基才能够更为牢固。
制度的制定不是空中楼阁,是通过数十年来一代代的建行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摸索、探究而制定出来的。它不仅凝聚了一代代建行人的心血,也是建行生存的根基所在,我们青年员工更是要自觉的将这些规章融入工作、融入思想、融入灵魂深处。合规不仅构筑了建行的灵魂,成就了建行的企业文化,它也必将为建行的发展、创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创造力。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那么它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有了严格的制度,而没有一定强度的执行力,必然会留下许多安全隐患。1995年2月26日,世界著名的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
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10天后这家拥有22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对管理细节的忽略,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其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这实际上是一种制度的缺陷,由此可见对于我们金融业来说,严格的制度显得极其重要。纵观众多案例,不难发现内部管理不严,制度行同虚设是导致案件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通过一代代建行人的不懈努力,建设银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只有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与完善内控管理才能真正巩固我们辛苦打拼下来的基业。具体说来一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树立合规理念。二是要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合理配备基层机构委派会计主管、纪检监察特派员队伍,整合管理资源,构筑岗位制约、合规检查和再监督的立体防范体系。三是改进检查监督模式。加大非现场检查力度,详细制定非现场检查方案,采用持续、不间断的日常监测性检查与集中调阅监控录像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检查的针对性与连续性。四是加强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制定出实用性强的学习计划,规范全体员工的操作行为,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着重抓好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对查出的违规问题要做到强力整改、从重追究、从严惩处,时刻保持高压态势,要达到使每一个微小的违规都能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从根本上消灭违规现象。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6
关键词:新三板市场 风险因素 流动性
一、引言
2006年设立的新三板市场主要目的是为那些资金并不雄厚,但科技含量高、经营风险较大,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同时也是为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成,分散资本市场风险,使得资源达到有效配置。胡淑丽(2010)认为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构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三板市场的交易制度上,鲁军(2011)分别介绍了它的交易主体、标的、交易方式、委托方式和成交方式。在新三板市场的扩容方面,杜恩斌(2012)主要强调了扩容的必要性,指出新三版市场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为更多的中小企业谋福利。总之,新三板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其本身还存在很多风险。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影响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风险因素及其风险防范措施。
二、新三板市场的风险因素分析
新三板市场从2006年成立之初到2013年为止,挂牌公司由10家上升到356家。总股本由5.77亿股上升到97.08亿股,成交笔数由235笔上升到2013年的989笔。可以看出其挂牌企业逐年在增加,总股本规模在不断扩大,成交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从2014年1月到5月,新三板成交股数又增加了1.17亿股,成交金额增加了5.57亿元,截止2014年5月6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增加至740家 。三板市场已经由原来服务于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企业逐步转变为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平台。
由于新三板市场不同于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其挂牌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备,进入门槛低,市场又在逐步扩容,这必然造就了新三板市场包含多重风险。在这里我们把这些风险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市场外部风险,如宏观经济因素波动和国家经济政策改变都会给新三板市场带来波动;二是市场内部风险,这主要是指新三板市场和挂牌企业的自身特点所形成的。
(一)新三板市场外部风险因素
新三板市场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利率和汇率。他们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的流动性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央行可以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当国内整个货币流动性过强时,机构投资者会考虑将资金投入到这个市场。而新三板市场又是风险高的市场,所以投资者会要求更多的风险补偿,更情愿压低所要购买的股票价格,提升所要卖出的股票价格。虽然新三板市场的成交方式又是双方互相情愿的交易模式,但最终机构投资者都要求风险补偿时,挂牌公司可能并不会融得大量资金。挂牌公司会选择退出新三板市场。
(二)新三板市场内部风险因素
1、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备
相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新三板市场的信息披露程度无法与上市公司相比。新三板信息披露是适度性的,新三板市场没有对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做强制性要求,因而挂牌公司也有可能推迟信息披露时间,那么投资者就无法获得更加详尽的、更加及时的信息。这会导致投资者对挂牌公司形成不完备的风险评估,很可能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2、新三板市场内资金流动性尚缺乏
虽然新三板市场活跃度增强,未来市场流动性将会增强,但就目前情况可以看出其内部流动性尚缺乏,在这个市场中流通的资金并不能满足所有挂牌公司的融资需求。这将会导致挂牌公司缺乏融资信心,更严重的会选择退出新三板市场。同时准备进入新三板市场的企业也即将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所以他们会选择放弃通过新三板融资并转板上市的机会。
3、挂牌公司转板上市存在变数
投资者选择新三板市场进行投资,主要是看中了这里丰厚的预期收益。在新三板中,挂牌公司的股票价格并不高,而且一旦这个公司成功上市,股票价格就会翻倍的增长,届时投资者卖出股票就可以马上获得暴利。但是既然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起到的是过滤器的作用,在这个市场中挂牌公司既可能是成功上市也可能是退出新三板市场。退市的挂牌公司会使投资者非但得不到巨额的收益,还会让投资者遭受损失。
三、新三板市场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构建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从影响新三板的宏观因素上看,无论是汇率还是利率都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流动性来影响新三板市场的。但无论是过强还是过弱的货币流动性对新三板市场的影响都是负面大于正面。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来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未来的新三板市场的扩容奠定宏观经济基石。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新三板挂牌公司本身就存在经营风险,同时挂牌企业又是科技含量高风险高的企业。这在挂牌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极大的投资风险。所以我们需要完善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更严格、及时、准确、完整。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就尤其显得重要了,它不仅可以降低这些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上市可能性,还可以降低投资者风险评估成本,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扩充资金流动性。
(三)逐步降低标准
新三板市场原本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起的是过滤器的作用,将优质公司转板上市非优质公司继续留在新三板市场或退市,但同时我们又要对新三板市场实施扩容。当大批高科技企业涌进新三板市场之后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为他们融资并最终达到上市的目的。但在放松投资人限制之前应该考虑要降低和分摊整个市场的风险和提供一个制度更加规范的新三板市场。
参考文献:
[1]胡淑丽.论中国新三板市场的功能主体定位及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2]鲁军.新三板交易制度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1(13)
[3]刘晶.论我国三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中国证券期货,2013(02)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7
1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发展
二十世纪后半期, 计算机科学和数据通信技术开始结合, 给公司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不仅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质量, 也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人们对于联网需求的逐渐增大, 这些需求都是推动通信系统的数据, 视频传送业务的主要原因, 所以就产生了数据通信系统这一重要分支。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引入传输技术所产生的通信系统数字化革命, 有效促进了通信节点职能化的作用。
计算机通信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系统综合业务的发展壮大, 让广播电视, 电信业务等业务都统筹到同一个系统当中。数据通信系统将传输计算机目标定为二进制编码数据信息, 因为系统内部结构和用户终端都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 固叫计算机通信网。所以各种传输业务的通信系统实际是把传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通信系统在信息传输领域结合在一起了。从通信数据角度看, 计算机网络节点就是计算机的终端, 只要配备一定的软件就可以形成许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终端智能的使用, 使得一般的通信业务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处理, 开发出更多新的通信业务, 提高通信质量。
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为通信系统利用通信网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在通信网的内建立大量的数据库供客户进行各种图片, 资料, 信息的查阅。作为通信系统提供的信息查询服务, 并不从属于信息传输服务功能, 属于在传输信息服务基础上新添加的服务, 使得传统信息系统获得了更高的价值。从开始的人工服务台, 电话查询系统到后来的智能终端计算机, 为用户带来很多便利。我们把非信息传输服务称为增值网, 可见管理网络的发展, 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结合通信系统的深度发展。
2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风险防范
风险总是无处不在, 网络上的风险更是层出不穷, 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来说也不例外, 信息系统组件固有的缺陷和脆弱性斗士系统不安全的原因, 此外在系统运行中, 网络攻击和威胁也不可忽视。系统问题, 内部操作失误, 管理缺失等都是导致系统安全失控的因素, 加上外部的威胁给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机会伴随风险,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应用范围逐渐广泛, 一旦系统遇到一些危险性和灾难性的事件, 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分析了信息系统产生风险由于计算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2.1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产生风险的根源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一, 软件组件。软件组件的不安因素来自于软件设计工程中的问题。软件设计中的错误可能给软件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设计不按照系统的安全级别进行模块化设计, 容易致使软件安全等级无法达标。软件过大过长, 不必要的功能冗余都会使系统变得脆弱。软件工程实现中形成的软件系统内部混乱, 则导致垃圾软件, 极大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二, 硬件组件。硬件组件的问题大多是固有的, 除了加强人工管理弥补措施外, 使用软件程序的方法不太见效。物理安全方面的问题是硬件组件产生安全隐患的主要环节。所以在选购硬件和自制硬件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不能粗心大意, 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三, 传输信道内若美电磁屏蔽, 在信息传输中会产生向外的辐射, 一些特殊的设备也能够拦截, 导致信息的外泄。
2.2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应对风险措施
系统内部的安全隐患可以在设计和设置中加以避免, 对于外界的风险, 没有哪种全能的防范措施可以抵御一切破坏或入侵, 但可以把各种特别领域的安全措施结合起来抵御外界的非法人为入侵。主要有一, 网络授权。利用网络管理授予终端用户或终端访问许可权被叫做网络授权, 控制访问权限防止非授权用户使用信息资源。二, 身份认证。身份鉴别的任务的辨别用户的身份, 采用的是用户密码和口令等方法达到网络系统权限分级, 如果对方是未经授权的用户, 连接过程就会被终止, 被部分访问部分所屏蔽。三, 收发方的确认。采用确认信息收发双方的承认, 和电子签名类似, 防止因不承认发送或接受数据所产生的争执。四, 数据保护。利用UDP协议, IP/TCP协议进行数据加密, 利用访问指向性, 做到数据在整个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 加入不同的加密机制, 防止密码被破解。
3 总结
总之, 计算机网络结合通信系统的发展是一场有着深刻意义的信息技术革命,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大量的信息网络风险, 需要对风险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进步,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不断的壮大发展, 逐渐和通信系统相结合, 大大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 带领通信行业进入了新的时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传统的信息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被逐渐淘汰, 以数据库为组织形式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检索成为新的主角, 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结合通信系统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发展,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W Richard Stevens.TCP/IP详解卷协议[M].范建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 .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8
一、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信用卡业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 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从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阶段来看, 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而操作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一) 信用风险
1.“密集”发卡与“粗放式”的经营理念易形成信用风险。
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发展仅有十几年的时间, 在制度建设与管理方面, 作为主要发卡机构的商业银行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发卡初期, 各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粗放式的经营理念, 有的商业银行为了迅速占领市场, 甚至放松了对持卡人的信用调查, 盲目推销本行的信用卡, 造成一人多卡、一户多卡现象普遍存在。同时, 由于大范围“密集”发卡, 部分信用卡向收入不稳定以及低收入人群发放, 在经济形势与持卡人就业情况发生逆转的情况下, 这部分可能成为引发信用卡危机的源头, 易形成信用风险。
2.“多头授信”易造成持卡人整体授信与支付能力不匹配, 进而造成恶意透支。
目前, 我国个人征
信体系刚见雏形, 个人信用数据较为简单。在信用卡发放环节, 各发卡行除依托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记录外, 并无其他共享的个人信用与个人整体授信信息可供参考。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 导致各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授信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此外, 商业银行对目标客户的信用评估由于受到所掌握的客户信用信息少的限制, 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目标客户的信用等级, 使防范信用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失效, 同一申请人可以在不同的银行多头授信。由于缺少对过度授信的有效监测手段, 可能为个别信用不良者恶意透支开了绿灯, 提供了方便。
(二) 欺诈风险
1. 信用卡“技术含金量”的不足使信用卡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近年来,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 利用伪造信用卡犯罪的案件急剧增加。由于我国信用卡制作并未使用芯片技术而是使用磁条技术, 不法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窃取合法持卡人资料后, 就可以制成以假乱真的伪卡, 再利用伪卡进行“刷卡”消费, 给持卡人、商家和发卡银行造成损失。
2. 持卡人对信用卡发卡与消费知识的欠缺, 导致信用卡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近年来, 不法分子针对我国信用卡持卡人对信用卡发卡与消费知识了解不足的状况, 通过在银行自助设备上张贴假告示或以发送诈骗短信等方式, 通过转账方式骗取持卡人账户内的资金, 给客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3. 整体信用环境对恶意透支行为的约束不够, 使恶意透支行为时有发生。
(1) 不法商户与不法分子勾结, 恶意透支, 套取现金, 给银行等发卡机构造成资金损失。
(2) 守信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由于一些人不重视个人信用, 甚至把信用当儿戏, 通过“包装”混过了发卡银行的征信门槛, 领到信用卡后马上足额透支, 最大化使用信用额度, 然后恶意逃债、拒不偿还欠款。
(三) 操作风险
1. 银行将持卡人的信用卡未及时还款记录直接纳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做法值得商榷。
近年来, 随着信用卡使用数量与频率的加大, 个人信用卡消费占个人消费的比重逐年加大。由于现在人们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因出差、开会或事务繁忙等原因造成信用卡不能按时还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发卡行在未对持卡人进行相应的三次催缴的情况下, 就单方面将本不应属于恶意不还款的透支记录纳入不良记录范畴, 使信用记录并未真实地反映持卡人真实的信用情况, 从而影响持卡人未来信用贷款的获得。
2. 银行单方面扩大持卡人的授信额度, 易给持卡人造成风险。
目前各发卡银行一般过一段时间会通过对持卡人个人消费记录的考核, 单方面增加持卡人的授信额度。由于事先未取得持卡人的同意, 信用额度的增加会相应地增加持卡人因信用卡丢失或被伪造、被冒用而带来的风险。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信用卡业务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等“三高”特点, 决定了其未来注定会成为各银行中间业务争夺的焦点, 但信用卡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这就要求各发卡行在逐步完善信用卡业务发展环境的过程中, 针对信用卡业务存在风险的环节, 结合风险发生的特点, 加强交易监控, 提高侦测效率, 规范审核作业, 严防欺诈风险, 严格控制风险。同时, 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打击黑中介和不良特约商户, 封堵住各风险点发生的源头, 将风险降至最低。此外, 各监管部门应加大诚信意识的宣传力度, 积极营造诚信经营、诚信做人的社会环境, 保证信用卡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 建立健全发卡行的内控制度
信用卡风险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卡行自身造成的, 一些发卡行疏于内控制度建设, 片面追求发卡量和市场占有率, 为不法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在信用卡业务内控制度建设方面, 一要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流程, 提高各环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有效性;二要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避免违规操作;三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保证发卡行上下级之间、发卡行与特约商户之间信息畅通。
(二) 加大诚信意识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我国整体信用环境不佳的现状, 加大诚信意识的宣传力度, 逐步建立“诚信光荣, 不诚信可耻”的诚信意识, 并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同时, 针对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刚见雏形, 个人信用数据较为简单的现状, 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数据, 逐步实现监管部门、各发卡行及相关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保证包括信用卡业务在内的涉及个人征信信息业务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为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三) 加快信用卡业务法制法规建设
目前, 我国现有的信用卡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现存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信用卡市场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快信用卡业务立法进程已十分必要。鉴于近年来信用卡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尤其是犯罪分子利用新兴网络支付工具进行非法套现, 从而给信用卡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威胁。有关部门一方面应该针对网络支付交易等新兴支付渠道加快业务研究, 尽快制订相关的交易规范细则, 促使信用卡业务合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会同发卡银行、银行卡组织和收单银行等信用卡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监控, 加大对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积极改善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确保信用卡市场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四) 加大信用卡服务力度, 为持卡人提供贴心服务, 保证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
1. 提高信用卡技术水平。
逐步更换现有的ATM机与POS机, 使其适用芯片卡的需要, 将现有的磁条卡逐步更换成芯片卡, 提高信用卡的制造门槛, 进而杜绝伪造信用卡的行为。
2. 加大信用卡持卡客户的服务力度。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9
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结合的发展前景
随着以计算机科学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不断的发展, 其作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部门, 给传统的生产带来划时代的变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 从而产生了计算机通信网络, 它的诞生, 给人类的通讯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通信网络通过通信链路, 将世界各地的单独的计算机联系起来, 通过专门的一些软件和硬件系统实现任意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并且可以在网络上方便的进行资源的共享。早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仅仅局限在某个单位的局域网之内, 承担着数据以及文件传输的任务, 而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 现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已经打破了狭隘的地域限制, 在整个世界的范围之内广泛的进行互连, 方便人们在整个世界的范围之内广泛的进行数据传输、文件收发, 同时可以进行实时的声音和视频的传输, 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行程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作为数据主要处理设备的计算机和交换传输设备等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界限逐渐的模糊, 这两者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第二, 这使得数据、语音乃至视频通信之间从本质上来说, 已经没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三, 局域网和远距离网络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的缩小, 已经逐渐被互联网所取代。
从上面这些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来。计算机产业和通信产业之间的界限在不断的模糊, 而这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生产的过程都在逐步的趋向融合, 这使得系统的集成性和扩展性不断的提升, 将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和数据传输的功能融合在一个系统之中, 使其同时具有所有的功能, 并且通过扩展接口可以方便的实现新功能的升级和扩展。这使得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逐渐的朝着能够承担通信和数据处理的综合性通信网络的方向发展, 同时还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这样整个世界范围的各种信息资源就可以在整个网络的范围内方便的进行传输和共享。
2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风险防范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在方便资源功效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当中也加大了其产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诞生的那一天起, 各种威胁和攻击开始应运而生。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中,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进行信息的传输, 这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因特网组网技术的开放互连性给人类带来信息资源充分共享潜在能力的同时, 也为外部世界非授权进入你的信息系统、非授权获取、窃取你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同等的机会,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
2.1 硬件组件
信息系统硬件组件的安全隐患多来源于设计,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物理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这种问题是固有的, 一般除在管理上强化人工弥补措施外, 采用软件程序的方法见效不大。因此在自制硬件和选购硬件时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这类安全隐患。
2.2 软件组件
软件组件的安全隐患来源于设计和软件工程中的问题。软件设计中的疏忽可能留下安全漏洞。软件设计中不必要的功能冗余以及软件过长过大, 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脆弱性。软件设计不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要求进行模块化设计, 导致软件的安全等级不能达到应有的安全级别。软件工程实现中造成的软件系统内部逻辑混乱, 导致垃圾软件, 这种软件从安全角度看是绝对不可用的。
软件组件可分为操作平台软件、应用平台软件和应用业务软件。这三类软件以层次结构构成软件组件体系。操作平台软件处于基础层, 它维系着系统组件运行的平台, 操作平台软件的任何风险都可能直接危及或被转移到或延伸到应用平台软件。对信息系统安全所需的操作平台软件的安全等级要求, 不得低于系统安全等级要求, 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服务组件的操作系统安全等级必须至少高于系统安全一个等级, 因此强烈建议安全服务组件的操作系统不得直接采用商业级和普遍实用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软件处于中间层次, 它是在操作平台支撑下运行的支持和管理应用业务的软件。一方面应用平台软件可能受到来自操作平台软件风险的影响, 另一方面, 应用平台软件的任何风险可直接危及或传递给应用业务软件。因此应用平台软件的安全特性至关重要, 在提供自身安全保护的同时, 应用平台软件还必须为应用软件提供必要的安全服务功能。应用业务软件处于顶层, 直接与用户或实体打交道。应用业务软件的任何风险, 都直接表现为信息系统的风险, 因此其安全功能的完整性以及自身的安全等级, 必须大于系统安全的最小需求。一般来说, 外购的商业化应用业务软件比自制应用业务软件更安全些。
2.3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协议
在当今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中, 局域网和专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具有相对封闭性, 因为它不能直接与异构计算机网络连接和通信。这样的"封闭"计算机网络本身基于两个原因比开放式的因特网的安全特性好, 一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的相对封闭性, 降低了从外部计算机网络或站点直接攻入系统的可能性, 但信息的电磁泄露性和基于协议分析的搭线截获问题仍然存在:二是专用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较为完善、成熟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权限分割等安全机制。
3 结语
总之, 计算机与通信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 使信息采集、处理、存贮、传输和利用等五大自然信息功能通过现代可能基础上形成的各种信息技术在全球人类社会这个更宽广的空间综合起来, 这将是一场更深刻的信息技术革命。但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当今大规模的信息网络环境下, 无论采取多么完善的信息安全手段, 风险也总是存在。因而适宜的方法是在整个网络通信过程中应用智能化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应用智能化的分析控制方法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经济与社会效益、风险与费用中寻求达到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岭.浅谈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J].科技信息, 2009, (21) .
[2]马纯清.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J].科技风, 2010, (09) .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高等教育被自然而然的推进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运转状态的轨道, 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揽财务收支的局面。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从批准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 第60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拔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明确了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地位, 为依法筹资提供了法律保障;1997年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也将“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高等学校财务工作的首要任务;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各高校必须本着“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开展银校合作。这些都表明, 高等学校作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在学校的筹资活动中无疑已成为依法筹资的主体。改变了高校长期以来依附于政府, 一切收支由政府包揽, 一切事情由政府操办的办学模式, 说明举债办学是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 为高校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国家以立法形式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都在转变观念, 转换机制, 谋求资产质量的提高和资金的保值与增殖, 把教育事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认为教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市场潜力巨大, 高校成为各商业银行抢占的资金投放市场, 这不仅支持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更是商业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投资观念逐步形成, 人们把对教育的投资不再看成是单一的财政性消费性投资, 而是作为一种有关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很高的产业投资, 为高等学校适度负债办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不仅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同时也能使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因其素质提高而获得更大的未来收益。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与日同增。为了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就需要建立起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 也就是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收取一定的学费。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和成本分担政策已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教育收费体制也日趋完善。一方面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费收入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高校还积极发挥其设备、人力资源优势, 开展多元化办学和社会化有偿服务, 其他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高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负债偿还能力, 为高等学校负债办学和中长期贷款的偿还提供了保障。
二、防范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措施
银行贷款促进了高校发展, 缓解了高校资金短缺的局面, 但银行贷款并非是免费的午餐, 它是以到期偿付本息为代价的。如果使用不好, 会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的财务风险。如何既抓住我国高校飞速发展的机遇, 又有效地规避举债带来的潜在风险, 是政府和贷款高校管理者共同面对的课题。
1. 强化政府财政投入责任, 保证贷款高校正常运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年8月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目前贷款高校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其自身的教育事业收入, 许多高校因贷款规模过大和还贷来源不足, 已造成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甚至陷入财务困境。因而, 要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 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日常维持投入和发展投入, 逐步偿还基本建设债务, 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是维持贷款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树立理性经营理念, 合理控制贷款规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作为依法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 必须独立承担运营中的财务风险。因而, 要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 过度的负债必然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若高校贷款数额过大, 超出了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能力, 就会出现支付危机, 如果引起连锁反应, 甚至还会造成学校资金链条断裂。
3. 建立最佳信贷组合,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切实加强贷款项目资金管理,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一要建立最佳信贷资金组合, 优化贷款资金结构, 长、中、短期结合, 长短搭配;二要合理安排举债的额度和期限, 分期分批贷款, 杜绝贷款资金闲置或未能及时有效利用的情况发生, 降低贷款成本, 减少利息支出, 最大限度地发挥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 减少财务风险。
4. 多渠道筹措资金, 增强还贷发展实力。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学校的规模结构,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 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保持规模优势;坚持多元化办学, 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 积极组织收入, 特别是增加非偿还资金的收入, 减轻发展中的资金不足, 分散贷款高校的财务风险。二要制订优惠措施, 吸收社会资金。三是政府应制定和调整支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政策和优惠措施, 给予高校实质性支持, 国家财政、地方政府和高校应按一定的比例分担高校债务。三要拉长贷款期限, 确保链条不断。把一部分短期银行贷款转化为长期债务, 合理分散贷款到期集中还本付息的压力, 避免现金流量停止或资金链条断裂, 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
5. 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要强化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经常性预算必须以收定支, 确保平衡;建设性预算按轻重缓急, 量力而行;偿债性预算必须打足留够, 利息的支出和到期本金的偿还一并纳入综合财务收支计划, 统一管理。二要严格控制贷款的使用方向, 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不能把专项用途的资金和借款作为学校的自有资金使用, 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三要积极组织收入, 合理控制支出, 避免收不抵支的财务风险现象发生, 这是加强预算管理、避免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的重要措施。
6.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风险的防范、识别和控制不仅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概率统汁、相关金融法规等知识, 还要求相关人员熟悉财务知识。因而, 高校应根据形势的需要, 加强新知识的培训, 增强全员理财意识, 全面提升财务人员防范、识别和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的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金融知识培训, 促使其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根据国际、国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 积极利用外资贷款、融资租赁和其他融资渠道, 创新管理模式, 积极防范财务风险。
7. 完善监督控制制度, 营造良好理财环境。
要完善会计控制制度, 营造良好的理财环境。强化内、外部审计监督, 完善会计控制是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 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对会计控制的控制, 强化权力间互相制约与监督, 加强风险防范, 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完整, 从而降低贷款高校财务风险, 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
8.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目前, 我国高校以国有为主体, 高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高校贷款风险最终将转化为财政风险。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预警提示制度。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 针对贷款高校当前出现的财务风险端倪, 应建立预警提示制度, 构建完善的高校贷款风险预警体系。对于超出偿债能力、贷款风险达到预警线的贷款高校, 要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贷款资金的投放, 促使高校规避贷款风险。二是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三是实行土地置换。通过老校区土地拍卖, 将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归还学校贷款, 若有盈余则用于学校的建设发展。这是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措施。四是建立新增贷款审批和备案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高校的贷款规模和风险状况, 实行新增贷款审批和备案制度, 加强宏观管理与监控, 控制总量, 杜绝盲目贷款现象, 规避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祝传何, 李敏.高校贷款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山东经济, 2006 (6) :45-54.
[2]欧阳萍, 张鲁萍.高校负债筹资管理及风险防范[J].企业经济, 2006 (4) :23-25.
[3]黄爱华, 赵建平.高校筹资策略初探[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5 (5) :66-68.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11
关键词:资本监管 类贷款业务 同业资产配置 应收款项投资 信托受益权
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既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利差缩小、竞争加剧等多种挑战,商业银行原来所依赖的以规模扩张获得较高息差的盈利模式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伴随着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增速逐步向常态回归。为维持较高的资产收益水平,商业银行已深刻认识到开展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等非信贷业务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非信贷业务的开展,以促进其收入来源从传统的、单一的存贷利差收入向多元化利差收入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非信贷业务中夹杂着许多类贷款业务,大部分商业银行呈现出信贷资产增速放缓、而类贷款业务规模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类贷款业务实质上仍是信贷业务,这类业务急剧扩张所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类贷款业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商业银行非信贷业务主要通过金融同业业务拓展,并将金融同业业务作为与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并列的三大主线业务之一。近年来,金融同业业务已横跨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其综合性、交叉性的业务特征使其成为极具创新活力的业务领域,潜在的非信贷业务产品种类繁多,能够有效拓宽商业银行的产品种类和客户融资渠道。因此,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设立了专职的业务部门,通过使用同业资金或自有资金投资非标准化的债权资产,利用买入返售票据、信托受益权投资等业务模式开展类贷款业务,其业务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等科目中。近年来,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点。
(一)资产负债结构明显变化,非信贷资产占比逐年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类贷款业务的快速拓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较快增长,占比逐年提升。以16家A股上市银行为例,2010—2013年,16家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速尤其明显。从非信贷资产占比来看,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配置有所不同,国有大型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较为稳定;股份制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总体呈增长趋势;城市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银行,对非信贷资产收益的依赖程度很高(见图1)。2013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均实现稳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非信贷资产占比较之前年度略有下降。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余额47.27万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接近50%。从资产构成上看,投资类资产和同业资产是非信贷资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两者合计占非信贷资产的比重超过60%,2013年末占比分别为40.88%和21.61%。
图1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非信贷资产占比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具有差异化的同业资产配置策略
从同业资产来看,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资产规模增幅明显。据央行2014年4月29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资产已由2008年末的6.21万亿元增至21.4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资产总额和贷款增幅的1.79倍和1.73倍。从A股上市银行来看,2010—2012年,各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逐年递增。截至2012年末,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余额10.52万亿元,较之前年度增幅明显,同业资产占比已由2010年末的8.23%上升至2012年末的12.24%,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波动较大。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但也存在部分同业业务发展不规范、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市场对监管机构加大同业业务监管力度的预期增强,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压缩同业业务规模,同业资产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见图2)。
图2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同业资产占比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配置策略来看,5家国有大型银行同业资产配置比重较低,2013年末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仅为7.56%;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相对较高,其中个别银行2013年末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接近30%。从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构成来看,同业资产主要包括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其中各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均较高,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5.37万亿元,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8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同业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8.12%、69.30%和48.96%,不同类型上市银行近年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同业资产的比重波动均较大(见图3)。
图3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同业资产的比重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商业银行同业资产项下配置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差异较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配置比重明显高于国有大型银行。国有大型银行主要为市场资产拆出方,以单纯资金业务为主,买入返售票据资产占比相对较小;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在目前信贷规模受限的背景下更倾向于通过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使贴现票据资产盘活,将原本计入贷款统计口径的票据资产转移至同业资产项下,达到腾挪信贷资产的目的。而同业票据业务已不仅仅是作为传统的流动性管理工具,还可能转变成追求盈利、扩大资产规模、规避信贷管控的另类手段。
(三)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严重,风险增大
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负债已由2008年末的5.32万亿元增至2013年末的17.87万亿元,增长236%,相当于同期负债总额和存款增幅的1.74倍和1.87倍,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A股上市银行来看,2010—2012年,在负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16家上市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均实现较快增长,且同业负债增速明显高于负债总额的增速。但2013年以来,受市场流动性影响,商业银行对负债来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业负债占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见图4)。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负债总额为88.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0%。其中同业负债余额为12.56万亿元,相当于2010年的1.77倍,同业负债占比已由2010年末的11.79%增至2013年末的14.12%。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分别为30.24%和24.20%,明显高于国有大型银行的10.02%。从同业负债结构来看,16家上市银行同业存放款占同业负债的比重为76.49%,拆入资金占比为13.52%,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为9.99%,同业负债结构较为稳定。从资金流向来看,除了为满足流动性管理需求进行的主动负债外,同业负债包括大量同业通道资金,资金流向并不明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值得关注。同时,同业负债主要为稳定性较差的短期同业负债,负债成本要明显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这样的负债模式也必然要求资产端需要配置期限更长、信用风险偏好更高的资产,这也就更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在银行体系内聚集。
图4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同业负债占比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四)同业业务监管预期增强,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规模增幅明显
从投资资产看,2010—2013年,16家上市银行投资资产规模增速相对平稳。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投资资产余额19.32万亿元,占资产总额的平均比重保持在20%左右。从不同类型的机构来看,5家国有大型银行投资资产规模变动不大,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近几年投资资产规模增幅明显,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各家股份制银行差异较大,集中在9%~23%的区间内;3家城商行投资资产增幅显著,投资资产配置规模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均在20%以上。从投资品种来看,商业银行投资品种主要以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随着监管机构对同业业务监管预期的增强,商业银行购买的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在会计处理中也逐步趋于隐蔽,部分商业银行将原本计入同业资产项下的信托理财产品转而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项下,致使商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快速增长。2013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余额3.53万亿元,较2012年末大幅增长51.94%。从16家上市银行年报可以看出,投资购买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业绩竞争更加激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余额占投资资产的比重已超过40%(见图5),而相对稳健的国有大型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通过自营资金投资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将实质上的信贷资产转变为投资资产,可能变相为一些贷款受限制的企业发放贷款,在规避信贷管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资金投资收益。
图5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投资资产的比重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类贷款业务快速扩张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成为拉动银行业务规模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监管政策套利
类贷款业务与信贷业务在监管方面的考核不同,为商业银行带来了监管套利的机会。我国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限制相对宽松,根据银监会2012年6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债权(不包括次级债权),原始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其风险权重为20%;3个月以上的风险权重为25% ;而对一般企业的债权,风险权重为100%。与原来的管理办法相比,新资本管理办法中不同期限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相对于信贷资产100%的风险权重而言仍较低,因此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上述债权配置为低资本占用的同业资产来降低风险系数。此外,类贷款业务不纳入存贷比考核,存贷比考核的现行公式是贷款/一般存款,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资产均不体现在分子中,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存贷比指标的红线控制;针对上述类贷款业务,商业银行无需计提风险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而且同业授信不受单一客户贷款不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0%等客户集中度指标的约束。上述政策差异为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合作发展类贷款业务提供了动力。
(二)突破业务边界,谋求资源整合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运行体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进行分业监管。近年来,随着信贷规模管理、新资本管理办法等监管政策的实施,银行业监管政策呈现趋严态势,但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业务的监管限制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松。如2012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就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行政审批制改为事后备案制,并扩大了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和资产运用方式,取消了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双10%的限制,以便于证券公司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自行约定投资比例;在同期保监会发布的多项保险资金投资新政中,也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定制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个性化产品,较为容易地满足自身客户的融资需求;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同业合作获取通道业务收入,实现互利共赢,这也体现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各类金融机构突破自身业务边界,谋求资源整合的发展需求。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调节的重要工具
目前,除存款利率还存在管制外,我国金融市场利率、金融工具的利率均已实现了市场定价,但不同定价模式下的利率水平差异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定的套利空间。另外,由于商业银行客观上存在的规模、客户结构、营业网点布局以及产品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其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化程度也较为明显。有的银行存款资金较为富裕但信贷项目储备不足,从充分运用闲置资金获取最大收益的角度考虑就会产生资金拆出需求,反之,商业银行会有资金拆入需求。无论作为资金需求方或是供给方,商业银行借助类贷款业务能够有效推动金融机构之间资源的相互调剂,在满足双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同业资金拆借业务获取较高资金收益。同时,鉴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缺乏较为有效的信贷资产流转渠道,类贷款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非标准化的信贷资产流转方式,当商业银行将实质上的信贷业务包装成信托受益权、信托理财产品以及券商资产管理计划时,就具备了在金融同业之间流转的可能,成为商业银行调节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工具。
类贷款业务潜在的风险隐患
随着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在绕开贷款规模限制、规避监管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类贷款业务容易导致监管指标失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监管政策的调控效果。在宏观层面上,也对货币创造机制产生作用,影响货币供给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
(一)容易导致监管指标失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存贷比、信贷额度、信贷投向以及资本占用等指标的考核实现。商业银行在利润的驱动下为了扩张业务,通过规避管制推出了众多同业通道类创新产品。在通道业务中,实际提供资金的商业银行通过各种同业通道将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表内和表外科目相互转换,将信贷资产从“贷款”科目转移至“非信贷资产”科目,并游离出贷款科目的监管统计范围,逃避贷款额度以及存贷比指标的约束。从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来看,商业银行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通过包装成同业资产,将信贷资产带来的100%资本占用大幅缩减为银行同业业务25%的资本占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不利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杠杆率的管理。此外,为满足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客户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通过对接理财产品、信用证和金融票据等产品,以非信贷资产的方式隐藏了信贷资产的实际投向,这也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
(二)影响货币供给的稳定性,削弱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类贷款业务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同样具有存款派生功能。类贷款业务通过资产负债表的传导,作用于传统的货币创造机制,并最终影响全社会的货币供给。以银行之间的通道业务为例,资金充裕而缺乏有效贷款需求的银行可以通过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获得相应的资金收益;资金短缺而有较多信贷客户储备的银行可通过受让的资金来扩大贷款规模。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使资金盈余银行和资金短缺银行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满足,银行体系内的闲置资金能重新进入信贷领域,从而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和周转效率,这将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由于类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同业渠道在货币创造中的占比稳步上升,在季节性因素、流动性水平以及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货币供给的稳定性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部分类贷款业务额外增加的货币供给未在各类报表上体现出来,影响货币供给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将削弱未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三)流动性、信用风险激增,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增加
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具有单笔资金数额大、波动性强的特点。商业银行为了赚取高收益,依靠短期主动负债资金滚动对接长期资产,资产负债期限严重错配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激增。如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的大幅波动,充分暴露出类贷款业务中盈利性和流动性严重失衡的问题。此外,因流动性收紧、监管部门同业通道业务管控预期增强等引起的银行间资金成本增加对实际资金使用方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资本密集型融资受限行业的资金链将会再次面临考验,未来可能将逐步向上下游行业传导,商业银行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很可能上升。
(四)跨市场金融监管机制缺失,易形成交叉性风险隐患
随着金融机构之间合作方式的不断创新,类贷款业务已横跨货币、资本、理财、信贷等多个领域,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更为密切,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关联性也大大增强,客观上使得我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风险防火墙受到严峻考验。同时,我国跨市场金融监管机制的缺位,使跨市场交易链条中的部分环节可能脱离监管范畴,一旦某个交易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业务链条断裂,风险就会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合作以一种隐蔽、快速的方式传递到整个金融市场,并迅速传染到其他参与者,埋下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加强类贷款业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
鉴于类贷款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混业经营态势及其可能产生或积聚的系统性风险,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跨市场金融监管体制,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快建立部际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适应性;重新检视不同监管机构间监管指标的合理性、一致性和必要性,不断完善类贷款业务及信贷业务的监测指标和监测体系,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二)加强监测分析,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
建议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类贷款业务风险变化情况的日常监测和统计分析,构建类贷款业务变动情况跟踪分析制度,以及时掌握非信贷业务的业务模式和操作流程,评估可能对金融机构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监管。对有利于优化资金配置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类贷款业务,应提供有利的政策以支持其更好地发展;对以规避监管为主要目的的类贷款业务,应进一步完善监管,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对单纯以追逐利润和规模扩张为动机,资金在金融机构体内循环的类贷款业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该类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快标准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增强类贷款业务流转透明度
建议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增强类贷款业务标准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引导商业银行的同业合作模式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拓宽商业银行获取资本回报的渠道,减少商业银行为提升资本回报而进行的监管套利。在资产端,继续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周转率;在负债端,继续推进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业务试点,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标准化和透明度。此外,需进一步加快建立非标准化产品交易的管理平台,以实现类贷款业务规模的统计和监测,增强类贷款业务流转的透明度,使之成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监督管理工具。
(四)不断修订和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
风险防范与发展 篇12
一、树立“法制”思想理念, 培育“诚信”企业文化
(一) 依法治企是时代对企业提出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 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依法治企是企业依法作出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依法治企是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企业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 也是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重要举措, 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增创经济效益、争做行业一流、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依法治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现代企业搏击市场的保护伞, 是现代企业抵御风险的防火墙。从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到普通职工都应当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法治经济, 走依法治企之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防范风险于未然, 取得改革发展先机, 就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理念, 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
(二) “依法经营、诚信守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 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的行为规范。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 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生产单位乃至全体员工所拥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尤其是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法律法规作为法治经济的基础是规范企业经营活动的最低行为准则。“依法经营、诚信守约”的企业文化, 在宏观上是企业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在微观上是企业各阶段奋斗目标的指引;“依法经营、诚信守约”的企业文化, 可以通过其包含的管理制度和企业道德规范来实现对违法、违规事件的约束;“依法经营、诚信守约”的企业文化, 能够激励职工, 从自身做起, 尽百倍努力, 维护合法守规的企业荣誉、企业形象;“依法经营、诚信守约”的企业文化, 有利于调适企业与环境、与资源、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之关系;“依法经营、诚信守约”的企业文化, 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 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 还能通过媒体传播、公共关系活动等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向社会辐射。要实现依法经营、诚信守约, 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有效管控企业法律风险是必经之途。
(三) 邯钢构建“依法经营、诚信守约”企业文化的显著成效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 邯钢法律风险防范管理开展较早, 成效显著, 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表率, 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坚持“决策先问法, 违法不决策”的原则, 将依法经营、依法决策的理念融入于企业文化当中, 延伸到企业规章制度之上, 落实在生产经营环节, 彻底摒弃“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意识, 显著提高了依法治企水平。
邯钢各子分公司、二级单位做到了与法律事务机构密切配合, 以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为指导,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把与生产经营切实相关的, 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法律法规、法律问题转变为宣传素材, 采取“关注热点、分析焦点、贴近职工、服务企业、指导运营、防范风险”的策略, 充分利用宣传栏、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载体, 展开普法宣传, 提升广大干部职工法律素质, 同时结合实际, 与培训部门积极合作, 以季度为周期、以月度为节点, 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讲座、知识讲堂, 并在年底组织全体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学习、考试, 以此深化干部职工法律意识, 提高全员依法办事效率, 增强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通过“宣传、培训、实战”三位一体模式, 促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人人都有防范法律风险的责任, 逐步形成了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 养成了按章操作的行为习惯;企业全员逐步具备了“五个意识”, 即“积极的求知意识、严格的守法意识、主动的自律意识、清醒的风险意识、强烈的维权意识”;在企业营造出了与时俱进的核心理念和文化氛围, 做到了“思想有法, 决策问法, 经营依法, 行动守法”, 形成了“守法诚信是企业第一生命, 违法经营是企业最大风险”的共同价值准则。
二、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规章体系
(一) 建章立制意义重大
制度是执行的基石, 有了健全的制度, 执行才能有力度。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 将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降底企业经营运作成本,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体系是制度的框架, 有了完善的体系, 制度才能有保证。完善的、健全的、与时俱进的法律制度, 是企业“依法生产、合法经营”的保障, 通过规章制度的硬约束, 牢牢把各项工作规范于法治当中, 以法治代替人治, 以规章代替规矩,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从而防止管理的任意性, 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保证员工行为规矩, 不偏离公司的发展方向。有了完善的制度, 还要有完整的体系作支撑, 将制度放到体系中去, 各司其职, 各尽其用, 环环相扣, 形成有机整体, 才能使体系、制度效用最大化。因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充实完善规章体系是一个企业经营、发展、强大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不仅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起到了制度化管理的作用, 同时能够进一步挖掘员工潜能, 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 邯钢依法治企制度健全, 体系完整
邯钢经过系统梳理, 法律事务规章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 诉讼、合同、法人授权、法律审核、科技成果、专利、著作权、技术秘密、技术贸易、商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清欠等各项专业管理都有了配套制度保证, 填补了相关空白, 使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迈入了有章可循、科学管理的轨道。
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邯钢制定了《诉讼管理办法》, 健全了联动机制, 加强了诉讼事务管理, 明确了各方职责, 严格了办案程序;为规范公司合同管理, 制定了《合同管理办法》, 实现了合同的风险预警与控制;为规范公司授权管理, 制定了《法人授权管理办法》, 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为保障公司重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制定了《法律审核管理办法》, 规范了法律意见书形式, 促进了依法决策;为保障公司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开办、变更、注销、年检、检查、备案各环节有章可循、有档备查、减少隐患, 制定了《营业执照管理规定》《组织机构代码证管理规定》;为使清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明确主辅办人员责任、快速足额清回外欠, 制定了《清欠工作管理办法》;为规范公司技术贸易管理, 充分发挥公司人才与技术优势, 实现高水平成果、先进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制定了《技术贸易管理办法》;为规范和加强公司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充分激发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结合公司实际, 制定了《科技成果管理办法》;为调动广大职工开展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专利技术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 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抵御竞争风险, 制定了《专利管理办法》;为规范和加强公司著作权管理, 保护公司无形资产, 制定了《著作权管理办法》;为防止公司无形资产流失, 规范技术秘密管理工作, 最大限度维护公司权益, 制定了《技术秘密管理办法》;为加强公司商标事务管理, 树立和维护企业信誉、品牌形象, 制定了《商标管理办法》。
在不断构建体系、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的同时, 各主体单位结合现有专业管理制度, 抓规范、抓落实, 切实细化并严格执行管控流程, 通过管理制度来明确各岗位在防范风险中的职责, 共同对法律风险实行全程监控、全面管理。同时坚持与时俱进, 结合自身特点, 围绕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及战略转型道路, 通过法律风险排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形成工作闭环, 构建覆盖全员、全系统、全过程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三、加强法律队伍建设, 为法律风险防范提供组织保障
(一) 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企业法律机构建设提出新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逐步深入, 法律保障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国内企业应当向国外先进企业看齐 (法律顾问比例占企业总人数的6‰) , 根据发展需要, 不断加强法律队伍建设, 以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法律队伍建设要与自身改革发展相适应, 要坚持把培养专业人才当作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切实更新人才观念,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促进人才队伍稳步壮大, 保证风险防范有“源头活水”。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比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一批熟悉资本运作、公司改制、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知识产权、对外经贸等专业知识的专家型法律人才, 构建一支“善于维权、能够胜诉”的法律队伍, 努力营造企业优秀法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积极推动法律事务工作“五个转型”, 即“由事后救济型转向事前防范型、由事中参与型转向事前参谋型、由内部封闭型转向对外开放型、由专业事务型转向综合管理型、由静态处理型转向动态防控型”。要逐步建立法律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联动、互通机制, 做到法律人员用管理意识提供法律服务, 经营管理人员以法律思维解决管理问题。
在当前严峻形势下, 法律事务机构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 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 保证每个人都能爱岗敬业、脚踏实地, 勇于担当, 敢于创新, 追求卓越。法律事务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 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为中心, 认真研究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法律需求, 增强工作的前瞻性, 不断拓展法律服务的新领域, 探索法律服务的新途径,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 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 邯钢高素质法律人才引进、培养工作走在行业前列
邯钢在法律队伍建设方面, 走在了行业前列。多年来,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企的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本是最宝贵资本”的意识, 大力拓宽选人视野, 任人唯贤, 不拘一格, 唯才是举, 给有专业能力、有管理思想、有维权作为的优秀人才提供施展的空间。在人才的引进上,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 多方甄选重点高校的优秀法学毕业生。在人才的培养上, 帮助每名法律工作者制定细致的职业发展规划, 有目标、有计划地实现每个人的自我提升。广大法律工作者通过参加高水平法律公开课、定期集中的法律业务学习和业余的专业知识充电, 逐步实现了专业队伍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相适应、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 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驾护航作用。
四、强化法律审核与合同管控, 风险防范关口前移
(一) 法律审核、合同管控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重点环节
重大事项决策风险是企业法律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 是事前防范风险的重要对象。如想“防患于未然”, 就应明确法律审核环节, 落实法律审核职责, 将法律审核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事项中的专业把关作用, 做到“三未三不”, 即:“未经法律顾问把关的重大决策不上会, 未经法律顾问审核的重大合同协议不签字、未经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的重大事项不上报”。法律事务人员要以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 充分发挥专业职能作用, 保障决策依法进行, 即:“做好专职调查、法律风险评估、审核章程决议、办理资质证照、防控合同风险, 切实体现法律把关能动性, 坚决避免法律审核走形式, 走过场”。通过完善制度、细化流程、明确责任、落实分工, 使法律审核把关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硬约束”。
合同风险是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来源, 是法律风险事前防范的关键对象。只有合同签订部门、法律审核部门、企业管理部门各方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形成机制, 才能有效防控合同风险。各主体单位应做好合同管理各项基础工作, 稳步扎实推进, 与先进企业进行合同管理对标, 开眼界、找差距、补不足、求进步。企业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合同管控一体化、信息化, 将合同管理纳入ERP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范畴。法律事务部门要高度重视合同示范文本的质量, 重点做好合同的动态监管, 深入业务部门, 主动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订、审、控”三方相辅相成, 合同风险将得到有效管控。
(二) 邯钢追求管理卓越, 法律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邯钢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的基本方针, 不断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创新管理, 企业内控自我调节机制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2012年新收诉讼案件较上一年度减少一半以上。
以“月度检查、季度抽查”为抓手, 全过程关注合同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一律纳入处务会议专题研究, 随时提出整改意见, 把各类风险点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了公司经营依法有序运行。全年审查重点合同达一百余份, 修改完善合同版本多份, 满足了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 事前搭建了法律风险隔离墙。
为公司各项重大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在工业区延伸建设、母子公司年审年检、重大事项法律审核、清理遗留问题、处理偶发事项和协调非诉案件等方面, 充分发挥专业团队优势, 高效优选法律实施方案, 确保了公司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通过提高认识树立理念、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完善规章健全制度、与时俱进增强能力、事前把关风险前移“五措并举”, 构建事前防范先行、事中控制跟进、事后补救收尾的三维体系, 坚持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 通力合作, 企业法律风险将得到更有效控制, 企业经营成果将得到更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怡平, 李红宴等.法律风险防范指引.2012, 4
[2]杨文斌.如何防范与控制法律风险.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73572.html, 2012-3-15
[3]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4]中国全力打造国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N].法制早报, 2006-5-25
【风险防范与发展】推荐阅读:
风险识别与防范07-04
风险控制与防范07-10
强化管控与防范风险06-30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10-01
选题创新与风险防范11-02
风险防范与化解策略08-23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防范07-24
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08-24
建设项目风险与防范09-15
银行结算的风险与防范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