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

2024-10-01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精选10篇)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 篇1

企业筹资是指在企业中, 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通过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来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获得一种所需资金。做好企业的筹资风险与防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筹资风险概述

(一) 筹资风险的概念与类型

筹资风险是指, 在企业进行筹资的过程中, 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 对企业造成的预期结果以及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因素就包括:资金的供需市场、币种的结构、筹资的来源结构、宏观经济其环境的变化、以及期限结构等等。

从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 其主要是分为资金性的筹资风险以及收支性的筹资风险。资金性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 在企业中, 在特定的时间内, 资金的流出量已经超过了流入量, 而导致在到期之后, 没有能力偿付债务的本息。这是一种个别的风险, 往往表现为某一项的债务不能及时的偿还。此外它还是一种支付风险, 与企业的收支是否有盈余没有直接的关系。它是因为在理财中没有处理好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对现金的预算与实际中的情况不相符合, 这样产生的一种支付危机。也或者是因为资本结构没有安排妥当而引起, 比如说, 在资产利润率比较低的时候却安排了一项较高的债务, 或在安排债务时没有合理安排, 引起的偿债高峰。收支性的债务风险是指企业内部在收入小于支出时, 对到期的债务本息没有能力偿还的一种风险。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 就会减少企业的净资产, 进而会减少资产的总量。如果负债没有改变, 就可能会使得亏损更多企业的偿还资产这种能力也将会降低。终极性的收支性风险就表现为, 如果企业破产其剩余的财产还不能支付债务这种情况。

(二) 形成筹资风险的原因

筹资风险的形成往往是由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 决策失误。在投资中项目中, 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这时如果是决策失误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就不能形成或者是建成一种生产的能力, 也就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资金收回, 进而来偿还本息, 这就使得企业可能会面临着很大的财务性危机。

第二, 负债规模。当一个企业其负债的规模越大, 其利息的费用支出就可能会增加, 因为收益的降低而使得偿付能力的丧失, 或者是破产几率增大。同时, 如果是负债的比重提高, 那么企业财务的杠杆系数就会越来越大, 也就使得股东的效益幅度加大, 因此说, 负债的规模也就越大, 使得财务的风险也就越大。

第三, 负债结构以及期限不合理。即在一个企业中, 对长短期借款所使用的比重, 负债的结构以及期限使用如果是安排不合理, 比如说, 应该使用短期的资金, 却采用了一种长期的借款, 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

第四, 金融市场。这是资金融通的一个重要场所。企业的负债经营可能会受到金融市场的一种直接影响, 比如说, 负债的利息率其高低情况就与金融市场中资金的供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此外, 金融市场如果出现波动, 例如说汇率以及利率出现变动, 就可能会导致筹资风险。

第五, 经营风险。即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 其本身固有的一种风险。当一个企业完全用一种股本进行融资时, 经营的风险就会表现为企业内部的总风险, 这时完全是由股东来均摊的。因为财务杠杆对股东有着影响, 这就使得股东的收益会增加波动性, 其所承担的风险也就会大于经营的风险。同时, 企业如果是经营不善, 应支付的利息要大于营业的利润, 这时股东就没有收益, 只能是用股本来支付利息, 如果严重, 就会丧失企业偿债的能力, 进而被迫会宣告企业破产。

第六, 负债的利息率。利息率如果越高, 其利息的费用就会越多, 破产的危险性与几率就会越大, 而且利息率也会影响着股东的收益, 在负债中, 如果利息率越高, 其财务的杠杆系数就可能会越大, 那么股东的收益也就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一) 资金型的筹资风险控制与防范

对资金型的筹资风险进行控制与防范, 要注意对资产的来源以及占用之间的搭配做好合理的安排。这是避免风险的一种策略, 就是按照资金的运用期限来筹集相应的期限。对一些流动型的资产可以通过短期的负债来给予满足, 而对固定资产以及长久性的流动资产要用长期的负债以及所有者的权益来满足。这样就避免了稳健性正常下的浪费以及资金的闲置, 也避免了冒险性政策下的一种高风险压力。

(二) 收支性的筹资风险控制与防范

对这种风险进行控制与防范, 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优化资本的结构。合理的预期利率、提高经济的效益、实施债务等等。

首先, 对资本的结构进行优化, 这样从总体上降低收支的风险。对所谓的最佳资本结构就是指, 在一个企业所能够接受的筹资风险的范围之内, 最低的一种资本结构,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负债资本, 只有股权资本, 这样尽管没有筹资的风险, 但是其资金的成本比较高, 而且收益也不会最大化。相反, 企业如果没有股权资本, 也就不可能会有负债性的资本, 如果负债的资本过于高, 企业的资金成本尽管可能会降低, 而且收益也可能会提高, 但是风险却可能会加大, 所以说, 在企业中要确立好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 权衡好筹资的成本以及筹资的风险, 进而使得企业达到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 积极主动的实施债务的重组, 进而来降低收支性的筹资风险。如果企业出现了经营的亏损, 使得自己的收入不抵支出, 那么企业在处于破产时, 就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与债权人进行协商, 实施债务的重组以及计划, 而如果是将部分的债务转化成为一种普通的股票, 或者是降低负债的利率, 这样就可能会使企业在新的资本结构中, 挽救破产的情境。

再次, 对企业经营的管理要进一步的加强。要尽可能的扭转亏损, 增加盈利, 进而来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益, 进而从根本上对收支的风险降低。将收支性的筹资风险进行降低的一个最为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的水平高风险就会降低, 债权人的相关权益就会有所保障, 从一种长期的发展来看, 销售的收入来抵补销售的支出时就得到一定的盈利, 短期现金的流量如果合理, 那么先进的收支以及销售的收支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等价的关系。当一个企业盈利越高时, 企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来用于支付利息, 有充足的资金来用于对本金进行偿还, 也就是说, 企业就会有再筹资的能力, 在筹资中将到期的债务进行归还, 所以说, 对经营管理能力进行加强, 增加收入节约支出,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 这样就有效的将收支性的风险降低, 而且还增加了资本的利用率进而避免了风险, 提高了企业的收益。

最后, 要建立风险的预测体系。企业应该立足与市场, 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财务信息网络以及风险的预防机制, 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以及防范, 监测事态发展的状态以及形式, 对财务风险的临界点进行定量的预测, 要及时的反映出已经发生或者是即将发生的与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的变化,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风险的规避方案, 在合理筹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分散降低风险。比如说, 根据财务杠杆的原理来控制负债的相关比率, 进而来控制投资的风险, 采用总资本成本的比较法, 来选择出一种最小的融资组合,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现金的流量分析, 来保证充足的资金来偿还债务。在控制经验风险的基础上再将筹资风险降低, 使得企业来按照市场的相关需要来进一步组织生产经营, 对产品的结构做到及时的调整, 积极努力的将企业的盈利水平加以提高, 力求避免因为错误的决策而导致可能会出现的财务危机, 进一步降低企业风险。

总之,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势必会遇到一些风险, 企业工作人员要积极的树立一种企业的风险意识, 要对风险的影响积极的重视起来, 采取合理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降低企业的风险几率, 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的实施与深入的背景下, 在企业中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客观的经济风险, 也就是筹资风险。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 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 就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筹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本文就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控制与防范

参考文献

[1]余磊;从融资角度探究经济危机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之路[J];经营管理者;2009 (4) [1]余磊;从融资角度探究经济危机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之路[J];经营管理者;2009 (4)

[2]宋贵奇;构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预警体系的探讨[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2]宋贵奇;构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预警体系的探讨[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3]邱小林;;国有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第[5].辑) ——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3]邱小林;;国有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第[5].辑) ——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杨光;中小企业如何规避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05 (2) [4].杨光;中小企业如何规避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05 (2)

企业筹资的风险防范 篇2

摘要: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投资项目若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本文论述了筹资该企业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提出预防和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筹资 筹资防范与控制

0 引言

筹资对于一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投资经营的起点。负债经营能给公司的所有者带来收益上的好处,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负债经营的优势是明显的:负债经营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负债经营能给所有者带来“杠杆效应”;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但是筹资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主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现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下面我们即有针对性地来讨论对这种筹资的优点及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 负债经营风险的总体防范与控制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所以,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1.1 要有风险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临头时,企业毫无准备,一筹莫展,必然会遭致大败。因此,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有效应付风险。首先要明确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要勇于承担和面对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防范风险。

1.2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

1.3 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的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的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降低负债利息率。

2 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2.1 事前控制 首先,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作好各种预算工作。在对外部资金的选择上应从具体的投资项目出发,运用销售增长百分比法确定外部筹资需求。可以从以往的经验出发,确定外部资金需求规模;也可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使各项数据直观准确,量化资金数额,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应在筹资决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筹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根据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

2.2 事中控制 在风险的事中控制中应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提高收益,这是彻底摆脱债务负担的关键。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缺乏资金使用效率的意识,缺少资金靠借贷,资金投入较少考虑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以至于企业越借越多,自身造血功能越来越差。因此,企业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确保投资效益,实现资金结构优化,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要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

2.2.1 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现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少而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企业就会因资金短缺发生筹资风险;反之,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企业的支付能力就越强。但是现金是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的资产,如果企业持有过多的现金,必然失去了用这部分现金投资的机会,造成资金的机会成本过大,从而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润率。因此,企业必须合理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需求和支付情况,确定合理的现金储备。

2.2.2 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如果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比重过大,就会使速动比率很低,从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变现能力,因此要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生产经营流程,使企业存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2.2.3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货币资金回笼。应收账款是被债务人无偿占用的企业资产。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还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无法收回而形成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等措施,积极组织催收,减少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资金占用,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2.3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在于对本次筹资过程的分析上,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的需要,而投资又是为了获得利润。在一个整体的过程结束后,企业必然要对本次筹资运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种财务比率,重点应放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上。从一般意义上讲,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是为了指导今后的工作,企业的筹资活动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宿春礼,殷小龙.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财务管理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

[2]王建华.现代财务管理精华读本.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范邢松.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4]梅英.试论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浅谈 篇3

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与筹资有关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每股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债权性资本比例越高, 筹资风险越大, 反之, 企业债权性资本比例越低, 筹资风险越小。为了控制企业的总体风险, 企业在不同时期, 应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

二、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举债过大, 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越大, 利息费用支出越多, 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就增大。负债比重越高, 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 即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息) 越大, 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 负债规模越大, 财务风险越大。同时, 负债比重越高, 意味着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 资产负债率越高。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有能力进行企业并购, 从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但借债过高, 使资本结构不当, 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筹资风险。

2、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企业有多种筹资方式可以选择, 属于权益性融资的有发行股票、交换股份。这种筹资方式的优点是不会增加企业的负债。属于负债性融资的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这种筹资方式的优点是利息可以在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前扣除, 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如果选择不恰当, 会使财务风险很高, 企业的总体风险处于更高的位置, 增加破产的可能性, 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因此, 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 对于企业降低筹资风险至关重要。

3、不考虑筹资成本的大小

筹资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并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其中包括支付给股东的股息和债权人的利息等。

通过对资金成本率高低变化的分析, 来判断筹资的风险程度, 从而决定企业是否筹资, 或通过什么渠道去筹资。筹资时, 必须在筹资风险与等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以使企业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 保障良好的运营。负债的利息率越高, 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越多, 此时筹资成本增加, 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

1、树立正确的筹资风险意识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树立风险观念, 正确认识、科学估测, 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有效的应对。把筹资风险管理作为筹资管理的一项新的职能和内容。企业应当开展筹资风险评估, 确定相应的筹资风险承受度。在筹资风险承受度内, 更好或有效的防范筹资风险。

2、研究利率、汇率走势, 合理安排筹资

利用负债来筹资固然有它一定的优点, 但必须考虑到利率的高低、汇率的变动对筹资风险的影响。当市场利率上升时, 企业的债务成本会上升, 应尽量少筹资, 对不得不筹的资金, 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降到低点时, 筹资较为有利, 但应避免筹资过渡。国际间的贸易合作及其他经济交往日益增多, 因此, 从猜测汇率变动趋势入手, 制定外汇风险治理战略, 规避筹资过程中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也可采用套期保值的策略来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还应根据汇率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3、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企业在筹资决策中, 必须权衡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适当利用负债可以降低资本成本, 但当债务比例过高时, 杠杆利益会被债务成本抵消, 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筹资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经营条件和外部经济环境中,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很难, 常用的方法有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和企业价值比较法。前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没有考虑风险, 而企业价值比较法在考虑风险的同时以企业总价值最大作为决策标准。因此, 企业在筹集资金之前应预测企业的总价值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后,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标准, 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4、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理顺内部财务关系

为防范筹资风险, 企业必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理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责任, 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真正做到权责分明, 各负其责。

5、建立风险预测机制

为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 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 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发生、发展进行监测, 定量或定性的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 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风险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规避方案, 通过合理的资金结构来分散风险, 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从而达到对重大风险的监控预警, 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筹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企业筹资决策不当, 引发资金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 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因此控制资本结构, 防范和降低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产生原因,防范

参考文献

[1]张宜霞.企业风险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6.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 篇4

摘 要 受国内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日益受到巨大冲击,筹资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民营企业筹资风险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望能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筹资风险 规避

一、民营企业筹资风险出现的原因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的筹资风险的顺利规避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发展中的重要手段。民营企业筹资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筹资方式,产生的风险原因也不相同。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本比重失调

企业的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失调是造成筹资风险的一方面原因。所谓资本期限比重主要是指不同期限借款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长短期资本的构成方式。我们以长短期负债为例,长期负债变成流动负债是由时间变化决定,假如企业的长期负债超过承受能力,就会因为该变化而出现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的现象,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筹资风险也因此也增加了。

(二)不同的筹资方式

权益式筹资、负债式筹资都属于企业的筹资方式。通常来讲,负债式筹资资金比权益式资金的成本要低,不过负债式资金必须偿还,而权益式资金则不用偿还,换言之,低风险高成本是权益式筹资的特点,高风险低成本则是负债式筹资的特点。所以,筹资方式不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就不一样。

(三)不同的筹资成本

企业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筹资,而通过不同筹资方法得到的资金基本上都是需要偿还的,要承担一定的成本。筹资成本就像普通商品生产成本一样要以企业受益进行补偿,筹资风险太高是源于企业的筹资成本的增加。国家贷款利率调整是根据经济情况决定,如果贷款利率高,企业的筹资风险会随着筹资成本的增加而增大。

二、如何规避民营企业筹资风险

民营企业的筹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它有着自身客观存在的事实依据,企业不能一点筹资风险都没有。因而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将企业的筹资风险降到最低。

(一)科学评价筹资能力

民营企业要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本来源,要清楚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财务状况,并据此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负债情况、筹资能力。民营企业要重视客户的信用调查,将赊销额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赊销额度不能随便决定,防止因为呆账坏账而出现资产损失。贷款要有计划,注重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能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二)选择恰当的筹资方法

民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选择筹资方式,防止出现债务危机。民营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时候需先对内部融资进行考虑,因为内部融资的筹资阻力不大,风险也较低,可以节省筹资成本,让企业具有更好的借款能力。企业要实现战略发展,就应该利用内部融资来提高资金实力。倘若企业要采取外部筹资方式,就需要计算筹资成本,国家开发银行是首要的贷款目标,尽量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贷款,然后是商业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增发普通股,不过普通股的发行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很高。民营企业要充分熟悉自身资本结构中的财务杠杆正效应,合理贷款,适度发行债券。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民营企业财务杠杆率太高,资金借入太多,只要投资利润不足,利息负担沉重,那么就不利于自身的财务安全。

(三)加强筹资风险的危机处理力度

民营企业必须对筹资风险进行积极调查,并做好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调查筹资风险问题时,应该深入研究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相关的实质性问题,要用多种方式控制风险。企业在解决筹资风险的过程中,要对相关的人员和部门机构进行调整,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尽量恢复企业的良好形象,重塑自身的信誉。并根据信誉受损的程度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加强和公众之间的联系,挽回公众的信心。另外,企业要想从源头上规避风险,就需要完善内部监控制度。民营企业应该对财务部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通过会计实务系统与会计管理系统来完善会计管理机制。民营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认真监督企业的经济业务,使其遵循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企业理财目标最大化。建立灵活的企业信息网络,主要是围绕会计数据处理,把销售、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信息系统结合起来,构建财务危机信息监测机制,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筹资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而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利用正确的筹资方式尽量降低风险,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筹资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而筹资风险又是筹资问题中的重点。如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筹资问题,需要企业及全社会共同关注,而要想防范好筹资风险问题,则离不开企业的努力。民营企业应该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中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最终才能及时规避筹资风险,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完善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天津财经大学.2011.

浅议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对策 篇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当。

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利息费用支出越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就增大。负债比重越高,意味着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导致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增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2、负债期限结构不当。

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就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同时,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二)外因分析

1、金融市场。

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2、资产的流动性和预期现金流入量。

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当企业资产的总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

筹资风险的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

二、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2、提高风险价值观念;3、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二)优化资本结构,巧舞“双刃剑”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三)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

(四)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五)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即: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总之,企业若要筹资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影响,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筹资经营带来的收益,又能将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仲斌, 我国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 2006年08期

[2]、汤临峰,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策略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2006年22期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篇6

关键词: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防范措施

在我国, 几乎所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 普遍存在着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但是通过自身积累等方式筹资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 也要通过举债筹借一定数量的资金, 维持企业经营活动, 即负债经营。这样就会导致一定的风险。企业筹资风险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从而决定财务管理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加强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 针对不同的筹资风险类型, 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规避其风险。

1 筹资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1.1 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 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 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 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 (都可能提高或降低) , 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1.2 筹资风险的特征

1.2.1 客观性。

筹资风险根源于企业内外环境及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 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 风险的存在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 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应对, 从而减轻或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

1.2.2 不确定性。

筹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具有可变性, 即是否发生, 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是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结果。

1.2.3 可控性。

筹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但它的发生并不是纯粹的“意外”, 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 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 对可能产生的筹资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 并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和控制。

1.2.4 双重性。

筹资风险具有两面性, 既可以带来财务杠杆利益, 又可能引起筹资风险, 是一把双刃剑。而且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 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2 筹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1 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 否则, 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 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 亏损越多, 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 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 使筹资风险增大, 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 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 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2.2 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过度负债, 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 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 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 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 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 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3 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防范机制

建立财务“预防”机制, 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 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 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 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 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 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第二, 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 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 增强经济实力。第三, 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因而, 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 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 并以此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 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

3.2 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 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 还要提高资产质量。永远保持资产流动性不低于警戒水平。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 (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 、现金债务总额比 (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及现金流动负债比 (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 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3.3 研究利率、汇率走势, 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 应尽量少筹资, 对必须筹措的资金, 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 筹资较为有利, 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 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 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 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 因经济全球化, 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 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 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3.4 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企业如有资金需求, 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 即:先考虑内源融资, 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部融资时, 先考虑债务融资, 然后才考虑股权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 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 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 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 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3.5 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 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 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 对事态发展的形式、状态进行监测, 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 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 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如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负债比率, 从而控制投资风险;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 进行现金流量分析, 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 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 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施金影.撰稿现代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J].工作研究, 2007 (1) .

[2]徐光友.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对策[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6 (11) .

[3]尤文利.合作经济与科技[J].2007 (11) .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 篇7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筹资可能产生的风险

1.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 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 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 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 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 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 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 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 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 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 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 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 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 被迫宣告破产。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 否则, 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 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 亏损越多, 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 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 使筹资风险增大, 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 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 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过度负债, 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 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 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 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 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 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2. 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

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 因此, 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 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 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 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 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 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 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 (变现能力) 是不一样的, 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 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 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 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 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 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 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金周转慢, 当债务到期时, 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从而引起财务风险。企业的融资方式、融资金额、融资期限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 从而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与破产风险。

4. 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投资必须要有资金, 筹资是企业投资经营的起点, 负债筹资又是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利用负债筹资一般是要付出代价的。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 由于缺乏市场调查与科学论证, 盲目进行投资, 结果使大量固定资产闲置、产品积压过多, 资金不能及时盘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企业要想尽快把产品销售出去, 在没有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若盲目赊销, 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甚至形成坏账;加之一些企业监督制度不严格, 在资产造成损失时缺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使大量资产流失。以上原因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长此下去则会造成企业破产清算, 剩余财产难以支付债务。目前在中国, 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 如果选择不恰当, 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 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 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筹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1. 提高警惕, 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 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筹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作为企业领导则应加强科学决策, 及时对负债筹资风险进行预测, 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支付危机;在企业面临负债筹资风险时应积极采取措施, 利用延期付款、降低利率、债务重组、动员债权人将企业部分债务转作投资等形式, 适时与债权人进行协商, 给企业持续经营创造条件, 避免因债权人采取不当措施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防范负债筹资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统筹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建立财务预替机制, 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随时监控企业负债筹资风险, 力争做到高收益、低风险。

2.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 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股权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 虽然没有筹资风险, 但是资金成本较高, 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 如果没有股权资本, 企业也不可能接收到负债性资本。如果负债资本多, 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 收益可以提高, 但风险却加大了。因此, 应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 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 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

筹措长期资本, 成本较大、弹性小、风险小, 而短期资本则与之相反。因此, 企业在安排长、短期筹资方式的比例时, 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 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 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 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 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4.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系统, 是指为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 它是企业对可能发挤勺风险和危机, 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企业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工具, 其灵敏度越高, 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著, 就越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 规避风险。具体来讲, 可对涉及筹资活动的重要指标 (例如资本成本率、资产负债率等) 进行分析, 并利用这些变量进行筹资风险分类和识别,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筹资风险预警模型以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在这个过程中, 应注意加强信息管理、健全筹资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建立筹资风险预警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 充分发挥该系统在风险识别与管理控制上的重要作用。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 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 还要提高资产质量。

5. 加强筹资决策的科学化。

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筹资决策机制可以提高筹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降低决策风险。一方面要规范筹资方式和程序, 做好筹资决策可行性研究, 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 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扭行决策, 防止因筹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在筹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筹资机会和风险、企业发展目标和阶段、现有资本结构及经营管理状况, 还必须考虑财务匹配因素。即在企业经营或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量相匹配的前提下安排筹资, 防止过度筹资或筹资不足, 从而保证公司资金的良性循环, 使公司业务成长得到稳健财务的支持, 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6.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水平。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水平,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完善企业生产经营流程, 使楼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不断提高楼房周转速度;深入调查了解客户的资信等级, 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 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 严格企业收款责任制, 积极催收货款, 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 减少和控制坏账损失的发生;采用商业信用的形式, 合理利用客户的资金, 努力降低负债筹资成本;掌握财务分析方法, 结合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资金使用计划, 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筹集到与其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筹集资金就必然会面临筹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正确认识筹资风险, 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作用及影响, 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此外,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筹集资金时, 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案, 既达到资金成本最低, 又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 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正确认识风险, 有效地规避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加强经营治理, 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 才能降低筹资风险。

参考文献

企业筹资的风险防范 篇8

筹资对于一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是企业投资经营的起点。负债经营能给公司的所有者带来收益上的好处, 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 负债经营的优势是明显的:负债经营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负债经营能给所有者带来“杠杆效应”;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但是筹资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 筹资决策除规划资主需要数量, 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 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 并提出现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下面我们即有针对性地来讨论对这种筹资的优点及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 负债经营风险的总体防范与控制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 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所以, 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但是, 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 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 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 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1.1 要有风险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临头时, 企业毫无准备, 一筹莫展, 必然会遭致大败。因此, 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即正确承认风险, 科学估测风险, 预防发生风险, 有效应付风险。首先要明确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要勇于承担和面对风险, 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防范风险。

1.2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 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 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 经营不善, 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 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 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 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 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 尽力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销率, 降低应收账款, 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 谨慎负债。

1.3 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 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 根据利率走势, 把握其发展趋势, 并据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

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 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的过渡时期, 也应尽量少筹资, 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 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的过渡时期, 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 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 降低负债利息率。

2 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2.1 事前控制

首先, 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 作好各种预算工作。在对外部资金的选择上应从具体的投资项目出发, 运用销售增长百分比法确定外部筹资需求。可以从以往的经验出发, 确定外部资金需求规模;也可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使各项数据直观准确, 量化资金数额, 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 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 因而, 应在筹资决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筹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根据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 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 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 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 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

2.2 事中控制

在风险的事中控制中应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 增强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 提高收益, 这是彻底摆脱债务负担的关键。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缺乏资金使用效率的意识, 缺少资金靠借贷, 资金投入较少考虑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 以至于企业越借越多, 自身造血功能越来越差。因此, 企业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 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 确保投资效益, 实现资金结构优化, 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要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 主要包括:

2.2.1 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 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

现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现金持有量过少而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 企业就会因资金短缺发生筹资风险;反之, 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多, 企业的支付能力就越强。但是现金是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的资产, 如果企业持有过多的现金, 必然失去了用这部分现金投资的机会, 造成资金的机会成本过大, 从而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润率。因此, 企业必须合理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需求和支付情况, 确定合理的现金储备。

2.2.2 加强存货管理, 提高存货周转率。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 如果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比重过大, 就会使速动比率很低, 从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变现能力, 因此要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生产经营流程, 使企业存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2.2.3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应收账款是被债务人无偿占用的企业资产。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 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 还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无法收回而形成坏账损失。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等措施, 积极组织催收, 减少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资金占用, 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2.3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在于对本次筹资过程的分析上, 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的需要, 而投资又是为了获得利润。在一个整体的过程结束后, 企业必然要对本次筹资运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种财务比率, 重点应放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上。从一般意义上讲, 回顾过去, 总结经验, 是为了指导今后的工作, 企业的筹资活动也不例外。

摘要: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投资项目若不能达到预期效益, 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 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本文论述了筹资该企业带来的利益和风险, 提出预防和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筹资,筹资防范与控制

参考文献

[1]宿春礼, 殷小龙.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财务管理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

[2]王建华.现代财务管理精华读本.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范邢松.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4]梅英.试论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及对策 篇9

筹资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为现代企业非常注重规模效益,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是很难产生规模效益的,进行外部筹资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风险会随之而来,但企业的筹资风险只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筹资风险的内在因素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放大了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2筹资风险的外部因素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很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言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的利息率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

(2)提高风险价值观念。

(3)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

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运用的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与到期债务、现金与债务总额、现金与流动负债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5合理安稍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恰当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演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6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不足部分再考虑外部融资。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7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抵的资金成本。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沉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8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 篇10

(一) 企业筹资。

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 通过一定的渠道, 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得所需要资金的一种行为。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二)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

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 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 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 管理有效, 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都可导致决策失误, 管理措施失当, 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三) 筹资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筹资风险根源于企业内外环境及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 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 风险的存在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 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应对, 从而减轻或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

2、不确定性。

筹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具有可变性, 即是否发生, 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是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结果。

3、可控性。

筹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但它的发生并不是纯粹的“意外”, 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 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 对可能产生的筹资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 并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和控制。

4、双重性。

筹资风险具有两面性, 既可以带来财务杠杆利益, 又可能引起筹资风险, 是一把双刃剑。而且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 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二、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

企业要想筹措资金, 也会使企业负债, 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扩大生产规模, 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 获得节税效益, 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同时, 负债经营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 制定出合理的负债财务计划;对于筹集外资带来的风险, 应从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入手, 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战略。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是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 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

企业负债规模大, 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 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 负债比重越高, 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息) ]越大, 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 负债规模越大, 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

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 资产负债率越高, 财务杠杆利益越大, 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 如果选择不恰当, 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 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 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

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 负债的利息率越高, 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 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 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 负债的利息率越高,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

在现代社会中, 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 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 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 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

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 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 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 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 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 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二) 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 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 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 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 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 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 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 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 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 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 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 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 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 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

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 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 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 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 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 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 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 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 (变现能力) 是不一样的, 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 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 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 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 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 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利率、汇率变动。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 可能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双松政策, 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 货币的供给量增加, 贷款的利息率降低, 企业此时筹资, 资金成本较低, 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 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反, 当实行“双紧”政策, 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 货币的供给量萎缩, 贷款的利息率提高, 企业此时筹资, 资金成本增加, 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 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的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诱发筹资风险。一方面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 才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 而且负债比率越大, 负债利息越高, 负债的期限结构越不合理, 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虽然企业的负债比率较高, 但企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经营风险较低, 且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大, 那么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对就较小。

三、企业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 筹资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成为发展企业的有效杠杆;反之, 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 企业在筹资和使用资金过程中, 必须了解筹资风险的本质特征, 加强对筹资风险的管理力度, 规避与防范筹资风险。

(一)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建立防范机制。

建立财务“预防”机制, 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 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 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 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 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 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第二, 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 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 增强经济实力;第三, 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因而, 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 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 并以此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 防范企业的筹资风险。

(二) 优化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 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 虽然没有筹资风险, 但总资本成本较高, 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 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 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 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

1、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 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

现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但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 现金持有量过少而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 企业就会因资金短缺发生筹资风险;反之, 如果企业必然失去了用这部分现金投资的机会, 造成资金的机会成本过大, 从而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润率。

2、加强存货管理, 提高存货周转率。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 影响着企业的短期变现能力, 因此要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生产经营流程, 使企业存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现在有同行业两个规模差不多的A公司和B公司, A公司的存货周转次数为11.88次, 存货周转天数为30天。B公司的存货周转次数为15次, 存货周转天数为24天, 分析比较这两个公司存货周转率指标, 得出的结论就是B公司比A公司周转速度快, 库存控制管理也好一些。一般来讲,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占用水平越低, 流动性越强, 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 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 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3、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等措施。积极组织催收, 减少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资金占用, 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三) 巧舞“双刃剑”。

企业要强化财务杠杆的约束机制, 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 调高负债比率, 提高财务杠杆系数, 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 适时调低负债比率, 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得当, 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 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降低企业的价值。

(四) 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 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企业在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时, 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 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 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 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 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 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五) 研究利率、汇率走势, 合理安排筹资。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 应尽量少筹资, 对必须筹措的资金, 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 筹资较为有利, 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 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 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 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六) 风险转移。

选择一种新型的筹资方式, 可以使其风险更低或将风险从一类投资者转移到另一类对风险不是很敏感的投资者, 以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 从而降低资本成本。例如, 新型的筹资方式:企业售后回购。

四、结束语

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进行筹资就必须面对筹资所带来的风险, 要充分认清风险所带来的危机和机遇, 时刻把风险放在心里, 正确认识风险, 提前预防, 应对风险, 掌握风险防范措施, 降低风险, 利用机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敏.浅析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防控措施[D].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21.

[2]李三喜, 徐荣才.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手册及应用[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3]程旭辉.浅析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科技经济市场, 2008.6.

上一篇:化学教学语言艺术下一篇:沧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