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2024-12-08

胫骨骨折的治疗进展(共10篇)

胫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篇1

胫骨骨折.尤其中下段骨折位于皮下, 肌肉覆盖少, 血供差, 易引起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是难以治疗的骨折之一。

1 病因

1.1 直接原因:

由于胫骨表浅, 又是主要的承重骨, 所以易受到直接暴力损伤。如重物的直接撞击, 机械皮带的绞伤, 车轮的碾伤等都可以造成胫骨的横行、斜形、粉碎性骨折。

1.2 间接原因:

当从高处坠落时, 力的向上传导及全身的旋转也可致胫骨的螺旋形、斜形骨折。

1.3 疲劳性骨折:

长期的、反复的、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也可导致腓骨骨折。

1.4 骨病:

骨肿瘤、转移瘤、骨髓炎等造成骨质破坏, 可造成胫骨的病理性骨折。

2 临床表现

胫骨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一般只引起局部症状, 可为局部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骨折时由于骨髓腔出血, 骨膜及周围软组织血管破裂出血, 在骨折断端形成血肿, 以及软组织的损伤所致的水肿, 患肢常严重肿胀, 常有张力性水泡及皮下瘀斑形成。由于疼痛使患肢活动受限。胫骨骨折具有骨折的特有体征, 畸形为骨折后折端移位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 常表现为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骨折端常出现异常活动, 两折端相互摩擦出现骨擦音及骨擦感。

3 诊断

根据症状及体征, 胫骨诊断一般不困难, X线检查可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4 治疗

胫骨骨折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的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小腿的承重机能, 所以骨折端的成角移位、旋转移位、侧方移位必须予以完全纠正, 恢复上下关节面的平行关系, 以免影响邻近关节的负重功能, 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其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目前, 胫骨骨折的治疗已由闭合复位固定趋向手术治疗。现对于长管骨骨折复位存在两种具有影响力的理论AO与BO。AO治疗骨折强调解剖复位, 坚强固定, 通过加压达到坚强内固定, 并达到骨折的一期愈合。BO治疗骨折时, 重视骨的生物学特性—最大限度保护骨折局部的血供。

4.1 非手术治疗

(1) 适应证:非手术治疗适应于无移位的胫骨骨干骨折, 或有移位的横行、短斜形骨折, 经手法复位可纠正其折端移位, 恢复小腿力线。 (2) 方法:无移位的胫骨骨干骨折可采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有移位的横行或短斜形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后, 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4.2 手术治疗

适应证: (1) 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手法复位失败者; (2) 邻近或关节内骨折, 手法复位对位不良, 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3) 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 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 (4) 骨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者; (5) 多发骨折, 为便于护理和治疗, 防止并发症者。a.普通加压钢板。手术方法:于胫骨外侧骨折端附近做长l0~15cm切口, 显露骨折端, 复位,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 取合适长度的普通钢板预弯后于骨折端上下至少3枚螺钉固定。术后处理:术后第一天, 可进行患肢功能锻炼;3周后考试扶拐逐渐负重运动;拍X线片可见骨痂生成良好或骨折线模糊时可加大行走路程与负重, 一般在术后6~8周开始。评价:加压钢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胫骨骨折。普通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早等优点, 但是其固定方式为偏轴性内固定, 产生弯曲应力大, 易产生应力遮挡致骨质疏松, 同时普通钢板内固定手术切口比较大, 对周围软组织破坏较重, 影响骨折端血运, 术后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发生率高。许多学者通过实验及理论计算得到进一步证实, UhthoffHK[1]用钢板固定狗胫骨, 发现骨密度、钙含量、弯曲强度等均降低。国内徐莘香[2]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 应力遮挡效应对人体骨影响程度比动物骨轻得多, 肢体废用和异物反应才是导致骨的理化性质和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所以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及性能好的内固定钢板和术后的肢体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b.带锁髓内钉。手术方法:麻妥, 屈髋屈膝位, 骨折处小切口复位, 在胫骨结节与髌韧带下缘做纵行切开皮肤约6~7cm, 暴露髌韧带并牵向外侧, 显露胫骨结节上缘 (进钉处) 。常规扩髓, 置入交锁髓内钉, 然后置入交锁钉, 最后上钉尾螺帽,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缝合。评价:带锁髓内钉是通过髓腔固定, 属于胫骨中轴线上, 无力矩存在, 所受的弯曲应力几乎为零, 并且髓内钉内固定能很好的承受轴向应力。髓内钉内固定既能维持一定的强度, 又能保持骨折愈合所需的生理压力, 刺激骨痂生长。符合骨折内固定原理:早期需坚强内固定, 中后期肢体负重后则需弹性固定[3]。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操作时间短, 手术切口小, 只是暂时性破坏血供[4]。骨折愈合率高。髓内钉内固定属于髓腔固定, 不占用周围肿胀软组织的空间, 利于静脉回流。目前, 对于髓内钉内固定扩髓与不扩髓的观点尚有争议, 赖志军等[5]认为应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急诊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张毅敏等[6]研究证实扩髓会引起髓内压增高导致肺脂肪栓塞的发生率增高。c.MIPPO技术结合LCP钢板。手术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麻妥后患者取仰卧位, 先行牵引闭合复位;在大腿根部上好止血带。于骨折远近端前内侧分别做一2~4cm长纵行皮肤切口。用长组织剪或骨膜剥离子进行皮下分离, 形成一皮下隧道。将合适的LCP钢板经皮下隧道插入骨折部位。C臂机透视下骨折复位调整钢板的位置, 准确确定螺孔的位置, 切0.5~0.8cm长的小口, 在导钻保护下依次钻孔、丝攻, 拧入螺钉, 再次行C臂机透视, 确定骨折及钢板位置满意后关闭切口, 抬高患肢, 松开止血带。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 逐层缝合切口。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即MIPPO技术, 应用最多的是胫骨骨折, 其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 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 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断及其周围的血供, 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用普通或特殊设计的钢板对骨折行桥接固定;利用肌腱复位作用及间接复位技术进行骨折复位复位。MIPPO技术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保留骨折处血供, 促进骨折愈合, 减少感染和再骨折的危险性, 维持骨折稳定性。d.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适用于开放性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胫骨中下段骨折[7]。外固定架外固定手术的创伤小, 对周围软组织的破坏较小并不破坏骨折端的血运, 术后并发症较少, 并可有效的控制肢体长度[8]。但外固定也存在固定时间长、应力不均、螺丝松动和钉口需要长期换药等缺点, 易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折移位、成角、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这都限制了外固定架的广泛应用[8]。现外固定架应用于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及周围软组织破坏较重不能进行良好内固定的骨折, 但可以在外固定架固定一段时间后至周围软组织条件改善后行内固定手术治疗。

5 结语

胫骨位置表浅, 周围组织少, 血供亦较其他有丰富肌肉包围的骨胳差。加之该处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 骨折多不稳定, 治疗不当会带来很多并发症, 骨折不愈合及皮肤坏死发生率较高, 所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时机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Uhthoff HK, Dubuc FL.Bone structure changes in the dog underrigid internal lixation[J].Clin Orthop, 1971, 8 (11) :165-169.

[2]刘建国, 徐莘香.应力遮挡效应与骨关节固定综台征[J].中华骨科杂志, 1991, 14 (6) :374-378.

[3]徐莘香, 刘一, 李长胜, 等.当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华骨科杂志, 1996, 16 (4) :204-207.

[4]刘艺明, 陈疾忤, 黄彰, 等.AO钢板、矩形髓内钉、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 2000, 3 (3) :207-209.

[5]赖志军, 谢惠缄, 谢晞衷, 等.第三代扩髓带锁髓内钉急诊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 2002, 18 (12) :758-759.

[6]张毅敏, 梁国穗, 冯国培, 等.扩髓对髓内压和肺脂肪栓塞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 1999, 19 (8) :494-497.

[7]Demiralp B, Atesalp AS, Bozkurt M, et al.Spiral and oblique fracturesof distal one-third of tibia-fibula:treatment results with circular externalfixator[J].AnnAcadMedSingapore, 2007, 36 (4) :267-271.

[8]Ristiniemi J, Flinkkila T, Hyvonen P, et al.Lateral approachfor fixation of the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tibia.Outcome of 20patients[J].Arch Orthop Liauma Surg, 2007, 127 (5) :349-353.

胫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篇2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258例;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84-01

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临床中常见的膝关节创伤性骨折,其属于关节内的骨折类型,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膝关节受到坠落或是暴力的撞击而造成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常会检查发现伴有不同程度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或关节软骨的损伤等。临床中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当会造成患者的膝关节的畸形严重的甚至影响膝关节的功能性,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胫骨平台骨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临床中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分为非手术方式和手术方式,我院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25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25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43例;女患者115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5.2岁;闭合性骨折的患者201例,开放性骨折的患者57例;其中坠落导致的患者73例,交通事故导致的患者91例,跌伤导致的患者30例,重物砸伤的患者35例,其他原因导致的29例;其中合并有交叉性的韧带损伤的患者52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34例,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25例,脑挫裂伤的患者23例,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患者32例。右侧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12例,左侧的患者103例,双侧的患者43例;Ⅰ型的患者12 处,Ⅱ型的患者78 处,Ⅲ型的患者28 处, Ⅳ型的患者21 处,Ⅴ型的患者37 处,Ⅵ型患者13 处。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骨折及塌陷的位置并结合其Schatzker 类型,有效的判断切口以及显漏的位置。对于劈裂塌陷性的骨折且为Ⅱ或Ⅳ行的患者应采取切口在膝前内侧或外侧为宜。对于单纯塌陷性的骨折且为Ⅲ型的患者应选择切口在膝前外侧为宜。对于干骺端骨干分离且双髁骨折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选择切口在内侧或膝外侧为宜,并且医护人员应注意在切口的对侧处做切开的固定。医护人员在确定切口时,其切口的近端应该高于患者的膝关节2cm,以方便医生探测患者是否有交叉性的韧带损伤、有无半月板。在患者的切口显露后,医生应确定患者的骨折位置、骨折复位所参考的平面、骨折线的走线、纵向塌陷的位置以及横向压线的部位。医生在固定好患者的骨折复位后,应开始修复患者的半月板以及韧带损伤,并检查患者膝关节的整体稳定性。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了螺栓、空心钉以及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的手术有108处; L 型、T 型或者是曲棍球棒形的支撑钢板固定的手术89 处,复合型的固定手術71处;其中258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半月板损伤,其中12 例行全切术,28例采用局部切除术,32例采用例行修补术。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258例患者均进行随访,时间为10到24个月,全部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固定物断裂或伤口感染的现象。根据Harris评分标准:258例患者优的患者104例,良的患者129例,可的患者20例,差的患者5例,优良率为90.31%。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或半月板等膝关节组织的损伤。近几年由于交通意外或其他的损伤导致临床胫骨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在伤后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关节畸形或创伤后关节炎。临床中多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性,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段,是为了使患者损伤的关节面有效的复位,恢复正常的负重力线,可靠地固定,尽早功能锻炼,以确保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中发现,根据患者的骨折及塌陷的位置并结合其Schatzker 类型,有效的判断切口以及显漏的位置,对手术的有效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患者在手术后应尽早的进行功能锻炼,遵循尽早锻炼以及循序渐进的准则,因为关节活动有利于加速关节滑液的吸收和循环,促进骨愈合,并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每天逐渐加大锻炼的强度,不可操之过急,功能锻炼过程中切忌局部揉搓,以免形成异位骨化。

参考文献

[1] 姜建元, 陈劲松, 吕飞舟等. 三维CT重建在累及关节面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15(3) : 165

[2] 汤旭日,王秋根,纪方,等. 胫骨平台骨折非解剖复位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 212-213.

[3] 曾志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 32-33.

浅谈胫骨中段骨折治疗的进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间就诊的168例胫骨中段骨折的患者, 其中男性98例, 女性70例。最高年龄69岁, 最低年龄12岁, 平均40.5岁。致伤原因:摔伤58例, 交通事故造成74例, 高处坠落21例, 其它原因造成的15例。治疗方法中, 带锁髓内钉中心固定法84例, 外固定支架法51例, 钢板固定牢固法33例。根据随访结果, 带锁髓内钉中心性固定法更具有选择性, 下面着重介绍带锁髓内钉固定法。

1.2 手术方法

所有的受伤患者, 均需在伤后的2h-10d内进行手术治疗, 行跟骨牵引, 维持对位对线。牵开重叠的骨质。术前通过测量健肢胫骨结节最高点至内踝最高点的长度或通过摄健侧带比例尺的胫腓骨全长片, 通过读取比例尺选用所需髓内钉的长度 (小腿长度减去30mm左右) 。在进行手术时, 患者采取仰卧位, 屈曲患侧膝关节, 对下肢远端进行固定, 并行腰麻或者是持续硬膜外麻醉。从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处作一纵行切口, 长约5cm, 纵行劈开髌韧带, 显露胫骨结节上部骨皮质, 在胫骨平台下0.5cm稍偏内侧处开孔, 确定进入髓腔后在保持复位状态下用扩髓器有限或部分扩髓, 扩髓腔狭窄段至能通过髓内钉即可。插入髓内钉, 连接定位系统, 在远端瞄准系统引导下置入2枚远端锁钉, C臂X光机透视明确锁钉位置及骨折复位理想后, 再通过配套瞄准器安放近端2枚锁钉。如骨折端有分离, 在安放近端锁钉前用打拔器适当拔出主钉, 完成对骨折端的加压, 消除骨折两端的间隙。闭合复位困难的或已有开放性伤口的可行小切口直视下协助复位。髓内钉安放完毕后根据肢体情况修复软组织, 关闭伤口, 小腿肿胀严重者切开筋膜行减压术。

1.3 结果

在84例胫骨中段骨折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法治疗中, 行开放复位内固定54例, 闭合复位30例。84例患者在术后6-8周拆除一端的锁钉改为动力型固定。术后第1天即可行CPM辅助功能锻炼, 2~6周逐渐负重行走, 术中感染2例, 远端锁钉一枚9例, 远端锁钉困难者14例。在84例患者中, 获得随访者76例,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是12周, 恢复劳动时间为平均0.8年。患者在取出锁钉以后3个月内, 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强烈的外力冲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 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 讨论

2.1 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优点

能很好的保护局部的软组织, 操作简单, 感染率低, 能使患者较早的恢复关节的功能活动。能有效的制止骨折的断端处移位或者是旋转, 使骨折处获得很好的对位对线, 闭合穿钉远离骨折现, 对骨折干扰小, 并发症少, 尤其适用于多段骨折, 粉碎性骨折[1]。可避免其它的内固定器械如钢板, 螺钉断裂或者是固定针弯曲或折断。符合骨折愈合所需的力学环境。

2.2 带锁髓内钉的固定问题

带锁髓内钉固定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它采用胫骨轴向固定, 两侧受力均匀, 可使患肢行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 防止所谓骨折病的发生[2]。但需注意的是在带锁髓内钉安装的过程中会对骨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根据胫骨的生理解剖来看, 胫骨所处的髓腔比较狭窄, 胫骨中比较规则的部分长度占的比例较小。因此, 当很多部位要安装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时, 骨折部位的稳定性较差。还有, 经多次术中观察来看, 早期的患肢进行主动活动时, 骨折的断端可有微小的活动。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患者当中, 如果3-4个月发现骨折愈合不理想, 则需将一端的锁内钉取出, 使之动力化, 利于骨折愈合。

2.3 锁内钉的选择及锁钉

在进行手术前需拍骨骼X线片, 以便精确的测量健侧骨骼的长度和骨髓腔最狭窄处的直径。以选择合适的锁内钉。正确的, 合适的锁内钉是手术成败的关键。锁定的方法有:1.静力锁定, 分为徒手锁定和瞄准器锁定。接受治疗的患者中, 大多采用在静力固定下使用后者。2.动力锁定。84例中有6例使用动力锁定。

综上所述:采用带随锁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段骨折, 可以有效的保护骨折周围局部的软组织, 感染率低, 机械固定性好, 患者可以较早的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且并发症少, 能更好的保护血供和提供生物力学性能。通过静力固定可以对胫骨中段的骨折进行闭合穿针, 小切口复位等。不剥离骨膜, 符合微创化的要求, 因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 带锁髓内钉固定法是治疗胫骨中段骨折的一种进展, 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庆泉, 侯春林, 刘岩, 等.Russell-Taylor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 18 (11) :735-738.

胫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篇4

[关键词] 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221-02

由于高能量创伤,特别是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逐渐增多。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波及负重关节面,造成胫骨平台粉碎性塌陷,甚至累及干骺端及胫骨骨干,严重者可合并半月板、膝关节韧带及血管、神经损伤。对于该类损伤的治疗,特别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处理,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膝关节力线及正常功能[1] 。因此,正确选择内固定方式对于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病残率有重要意义。2007年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78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56例,女22例;年龄25~62岁,平均(43.5±4.6)岁;交通事故伤48例,高空坠落伤30例;左膝关节损伤34例,右膝关节损伤44例。骨折分型为SchatzkerⅥ~Ⅵ型[2],其中伴内侧副韧带损伤29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7例,后交叉韧带损伤22例,排除血管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

1.2?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行CT检查了解关节面骨折情况。根据术前骨折类型、术前影像资料确定锁定钢板放置的位置及数量。麻醉方式采用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常规于大腿根部上气囊止血带止血,手术入路采用膝前内侧及前外侧切口,在筋膜下向两侧剥离皮瓣,外侧切口内将胫骨前肌前侧的止点进行锐性剥离,注意保护好腓总神经,行骨膜外剥离,尽量避免游离骨块,遇胫骨前肌与骨折块连接有连接者,尽量少进行分离。拉开显露平台骨折的前部塌陷情况,切开破裂的半月板,使用顶棍撬拔对关节面复位,关节面对合平整后,保留有软骨面的骨折块,然后将拉开的大骨折块进行复位,将合适胫骨近端锁定钢板贴附在胫骨内侧,点状复位钳、克氏针临时固定后,行X光透视下复位,骨折满意后,于胫骨内、外侧分别放置解剖钢板固定。有明显骨折缺损的患者可取髂骨进行充填,防止术后关节面再次塌陷;有韧带损伤的患者,可复位后导入钢丝牵拉固定,同时注意修复侧副韧带。术后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后适当压力加压包扎。

术后应用长腿石膏托外固定膝关节屈曲30°位,持续4~6周,拆除石膏后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3 d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张功能锻炼及CPM功能锻炼。术后4周非负重状态下扶拐行走,术后10~12周部分负重行走,12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负重行走,训练步态,恢复行走功能。随访10~16个月,应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时间点(术后3周、3个月、16个月)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体情况

78例患者中,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3.5±24.6)min;出血量130~440 mL,平均(245.0±45.8)mL;术后无骨髓炎及人工骨反应性渗出;5例患者术前膝关节处皮肤有挫伤,术后2周部分皮肤发生坏死,经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术后完全愈合。随访10~16个月,所有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3~28周,平均(17.5±5.2)周,术后负重时间为15~23周,平均(17.4±5.5)周,术后1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为75~98分,平均(85.5±4.4)分。

2.2?术后随访不同时间点TPA及PA度数比较

术后随访不同时间点TPA、PA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优缺点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Ⅵ型)与AO分型中C2或C3型骨折相对应,骨折机制复杂,极不稳定,骨折块和关节面解剖复位比较困难,骨折后极易发生复位丢失或者关节面塌陷。而且往往因其受伤原因多为高能量直接创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较严重,常伴有半月板、韧带或血管、神经等膝关节周围结构的破坏,组织粘连严重,容易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学者经皮复位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但是适应证有限,仅适用于骨折块发生塌陷较轻的SchatzkerⅠ~Ⅲ型平台骨折,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范围较小[3]。近年来经皮放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逐渐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外科治疗,SchatzkerⅤ、Ⅵ胫骨平台骨折,通常选择单纯外侧解剖钢板或内侧加用螺丝钉内固定,欠牢固,易发生松动,且不能早期康复锻炼行双钢板固定能提高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抗载荷、抗扭转及抗剪切性能[4],为膝关节早期活动提供支持,同时可对骨折端及植骨气道支撑作用,防止骨折复位后再移位,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3.2?手术注意事项

为确保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成功,临床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同其他骨折部位的治疗一样,胫骨平台骨折其微创治疗理念已经逐渐被临床医生所接受,采用双钢板固定易导致切口感染甚至皮瓣坏死,为尽可能降低切口感染及皮瓣坏死,受伤早期一般予以骨牵引制动、脱水消肿、患肢抬高,待全身症状改善后,再择期进行手术固定[5]。(2)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多为三维骨折,术前应研究骨折线的走向,术中必要时可在X线机喜爱透视,保证解剖复位,使关节面修复透明软骨修复。(3)对于有关节面塌陷的,可在关节面下1 cm处插入骨刀撬拔塌陷关节面,尽量恢复关节面平整,必要时可采用松质骨植骨处理,同时注意所用钢板形状需与干垢端相适应,近端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可达到牢固固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評定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5-126.

[2] 白建忠,郁凯乐,俞思勤,等.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级与治疗方法选择[J].临床骨科杂志,2009,6(4):322-323.

[3] Jorge LO,Amel T. Current concepts in volar fixed-angle fixation of an 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2010,445(9):58-67.

[4] 刘瑶,茹江英,顾永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性膝关节周围骨折的近期疗效[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7(11):1015-1020.

[5] Rohit A,Martin L,Alfred H,et al.Complications following internal fixation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a palmar locking-plate[J].J Orthop Trauma,2010,16(5):316-322.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59例骨折的病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41例, 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17~75岁, 平均年龄为 (41.8±3.5) 岁。其中左侧骨折患者24例, 右侧骨折患者35例。交通意外所致骨折患者30例, 高空坠落所致骨折患者21例, 重物砸伤所致骨折患者8例。对患者进行Schatzker分类, 其中I型患者14例, II型患者15例, III型患者11例, IV患者11例, V型患者4例, VI型患者4例。其中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 外侧副韧带损伤3例, 交叉韧带损伤7例, 有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者18例, 半月板损伤10例。

1.2 手术方法

对患者采用连续外膜下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 患者取仰卧位, 根据患者不同的合并症及骨折分型, 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 切口方式为外侧直切口或前内侧直切口。其中I型骨折患者修复骨折患处后给予松质螺钉内固定, II型骨折患者采用皮质骨处开窗的方法将塌陷骨块顶起, 从而让患处进行复位。III型骨折患者压缩骨折处理同II型骨折患者雷同, 但其切口的方式是采用前外侧直切口。V及VI型骨折患者需要将患处要充分暴露, 若患者需要进行内固定术时可借助C型臂X线机塌陷骨折下方开窗植骨从而修复骨折, 对于出现多处骨折的患者应按照由后到前、由里到外的方法对患处进行逐一修复, 并采用点式复位钳及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 然后再采用支持钢板进行内固定。骨折处理完后, 对术前检查或术中探查所发现内侧副韧带断裂、外侧副韧带断裂、前交叉韧带断裂等患者进行韧带重建[1]。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围手术期感染, 术后应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该组59例患者中随访56例, 随访率为94.91%, 其中术后康复效果为优的患者有42例, 治愈率为75%, 术后康复效果为良的患者有12例, 有效率为21.43%, 效果为差的患者2例, 无效率为3.57%, 12个月后对患者再次随访, 其中康复效果优的有55例, 良的有1例, 患者12个月后的临床显效率为100%, 患者均没有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

3 讨论

胫骨上端与下端处形成的是膝关节, 其中与骨关节下端接触的面称为胫骨平台。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 患者发生骨折后可使内外平台受力出现不均, 从而产生骨关节炎[1]。颈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副韧带, 平台中央的胫骨上有交叉韧带附着, 当胫骨平台出现骨折时, 容易发生半月板及韧带损伤[2]。

胫骨平台骨折引起的原因是由于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引起的。当患者有高空处坠落时, 足先着地, 然后侧方向倒下, 而力传播的方向是由足沿着胫骨的方向, 患者坠落的加速度可使得体重的力向下传导, 这两种力共同作用于膝部, 导致胫骨内外侧平台出现塌陷骨折[3]。暴力会导致膝关节发生内外翻, 从而导致内外平台韧带出现损伤。患者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 活动受到障碍, 因此骨折处容易出现积血, 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需要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关节稳定性检查常受到疼痛、肌肉紧张等限制, 因此不容易对患者骨伤进行诊治。在在单髁骨折者,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方式通常是采用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韧带的完整性, 保持膝关节活动为目的[4]。

该研究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Schatzker进行分型, 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分型, 对患者采用不同切口及手术方式, 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的56例患者中发现, 术后康复效果为优的患者有42例, 治愈率为75%, 术后康复效果为良的患者有12例, 有效率为21.43%, 效果为差的患者2例, 无效率为3.57%, 12个月后对患者再次随访, 其中康复效果优的有55例, 良的有1例, 患者12个月后的临床显效率为100%, 患者均没有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由此可以说明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 对患者进行合适的分型, 术前采用CT影像学重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切口, 对患处解剖复位, 加强内固定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强化锻炼, 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 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5]。

摘要:目的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59例骨折的病人为研究对象, 患者按照Schatzker分类, 其中I型患者14例, II型患者15例, III型患者11例, IV患者11例, V型患者4例, VI型患者4例。其中I型骨折患者修复骨折患处后给予松质螺钉内固定, II型骨折患者采用皮质骨处开窗的方法将塌陷骨块顶起, 从而让患处进行复位。III型骨折患者压缩骨折处理同II型骨折患者雷同, 但其切口的方式是采用前外侧直切口。V及VI型骨折患者需要将患处要充分暴露, 若患者需要进行内固定术时可借助C型臂X线机塌陷骨折下方开窗植骨从而修复骨折, 对于出现多处骨折的患者应按照由后到前、由里到外的方法对患处进行逐一修复, 并采用点式复位钳及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 然后再采用支持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该组59例患者中随访56例, 随访率为94.91%, 其中术后康复效果为优的患者有42例, 治愈率为75%, 术后康复效果为良的患者有12例, 有效率为21.43%, 效果为差的患者2例, 无效率为3.57%, 12个月后对患者再次随访, 其中康复效果优的有55例, 良的有1例, 患者12个月后的临床显效率为100%, 患者均没有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结论 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 对患者进行合适的分型, 术前采用CT影像学重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切口, 对患处解剖复位, 加强内固定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强化锻炼, 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 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合并症,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俞瑞传, 阎作勤, 刘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不佳原因与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3 (3) :70-72.

[2]宋文奇, 陆男吉, 罗从风, 等.胫骨平台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10) :26-28, 32.

[3]李新志, 郑之和, 韩庆斌, 等.胫骨平台骨折52例临床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4) :55-57.

[4]张小明, 张寿, 郭祥.植骨加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J].海南医学, 2005 (5) :59-60.

胫骨骨折的诊断治疗体会 篇6

关键词:胫骨骨折,诊断,治疗

胫骨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长骨骨折, 其发生率约10%。胫骨骨折如治疗不当, 极易发生伤口感染、骨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而严重影响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与正常生活。现笔者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胫骨骨折61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对象共61例, 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于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 女23例;年龄13~62岁, 平均 (45.3±10.3) 岁。其中坠落所致5例, 车祸所致42例, 重物砸伤2例, 自然跌伤12例。61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者18例, 闭合性骨折者43例, 合并有腓骨骨折者40例。骨折位于胫骨上1/3者11例, 位于胫骨中1/3者29例, 位于胫骨下1/3者21例。61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 无陈旧性骨折。

1.2 方法

开放性骨折18例患者急诊就诊时立刻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并采用硬膜外麻醉对骨折进行及早处理。术中反复引用碘伏、双氧水等对患者伤口进行彻底冲洗、彻底清创, 连同伤口异物、失活组织块彻底清除, 但应尽量将碎骨块保留, 同时注意保护骨折处血管、神经。对外伤特别严重患者可延迟闭合。对创伤相对轻、无明显骨折移位或闭合性骨折患者先可先进行石膏固定治疗。对骨折面长、螺旋骨折、开放性骨折患者可进行螺丝钉、钢丝内固定。开放性骨折在清创后可按照骨折情况应用多个螺丝钉辅以钢丝进行内固定, 同时还应以石膏托进行外固定。部分骨折患者还可采取加压钢板进行螺丝钉内固定。部分患者可先进行跟骨牵引。待患者小腿肿胀已消退, 且无感染迹象时可进行带髓髓内钉固定。患者取膝关节90°屈曲位, 于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 术中助手牵引、维持骨折端, 于患者胫骨结节向后上约0.5cm处开孔, 并逐步手动扩髓, 将备用髓内钉插入孔中, 于C型臂下观察骨折是否复位良好, 并按照锁钉、螺帽, 将切口缝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后 (多数为术后2~3d) 进行不负重膝、踝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61例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者10例, 采用螺丝钉、钢丝内固定者5例, 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者22例, 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者24例。术后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8~26个月, 平均 (20±2) 个月。其中石膏外固定患者有1例治疗失败, 后转为手术治疗痊愈出院。螺丝钉、钢丝内固定患者有1例内固定失败转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患者有1例发生钢板外露、1例发生骨不连。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一例治疗失败或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由于部分胫骨位于皮下, 其血液供应较有肌肉覆盖骨骼相对较差, 因而当其发生骨折时周围软组织损伤更为严重, 术后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也相对多见。

根据患者受伤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 胫骨骨折诊断相对容易。但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发生轴向性暴力, 并仔细观察其有无足部皮肤温度、皮肤颜色等改变, 有无出现足趾麻木等神经损伤性表现。对胫骨骨折患者多数进行X线、CT检查, 但应重视远端牵引下X线检查, 因为远端牵引下X线检查可使治疗者详细观察骨折全貌, 便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同时行对侧肢体X线检查可有利于术中患肢长度恢复的比较。

临床上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较多, 如本研究中的石膏外固定、螺丝钉、钢丝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及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等。其中石膏外固定对稳定性骨折患者是创伤性最小的治疗方法, 但其对于非稳定性骨折则应慎重选择。同时石膏外固定畸形愈合发生率高, 患者踝关节僵硬多见[1], 因而在外固定期间应加强踝关节功能锻炼。螺丝钉、钢丝内固定相对经济实惠, 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多数将钢板放置在骨折一侧, 偏心固定, 因而容易发生钢板弯曲、骨折不愈合等。同时钢板内固定时对软组织、骨膜损伤较大, 创面感染、骨深部感染发生率也相对较高。髓内钉内固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固定方法, 其不进行骨膜剥离, 减少了软组织及骨膜损伤, 同时也减少了感染几率和对骨折血运的破坏。同时其进行扩髓时可产生骨碎屑, 这些骨碎屑更有利于胫骨骨折的愈合[2~3]。从本研究看,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一例治疗失败或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这充分说明了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定中.胫骨骨折30例治疗分析[J].常州实用医学, 2010, 26 (6) :376~377.

[2]陈育国.胫骨骨折62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2 (256) :67~68.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 男24例, 女8例, 年龄18~64岁。闭合性骨折26例, 开放性骨折6例。按Ovadia和Beas标准将Pilon骨折分为5型, Ⅰ型:骨折无移位5例;Ⅱ型:骨折轻度移位6例;Ⅲ型:骨折大骨折片移位, 10例;Ⅳ型:多块粉碎性骨折干骺端较大缺损6例;Ⅴ型:严重粉碎性骨折5例。

1.2 治疗方法

I型患者采用石膏固定, 4周后在不负重情况下自主功能活动, 8周后逐渐负重。Ⅱ型骨折采用跟骨牵引, 在牵引状态下进行手法复位, 结合中药膏药外敷。4周后去除跟骨牵引, 逐渐进行负重性功能锻炼。Ⅲ~Ⅴ型病例全部采用开放复位、植骨内固定术, 术中强调无创操作。受伤在12 h内者行开放复位, 植骨内固定, 无张力下闭合伤口;受伤在12 h以上者行跟骨牵引紧急清创, 待创口闭合或情况许可时行内固定。其要点有:①需要植骨者, 术前取骼骨适量备用;②腓骨解剖复位, 横断或稳定性骨折行髓内钉固定, 粉碎性骨折以支撑钢板内固定, 这样可增加胫骨远端松质骨固定后的稳定性;③尽可能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完整, 塌陷关节面, 用骨凿撬起, 遗留空隙用预先所取松质骨填充, 一定要保持踝穴均匀;④闭合型骨折以“L”形钢板固定, 开放性骨折以克氏针、钢丝固定;⑤距骨处理:恢复载距关节的解剖位置, 小片距骨尾骨折可行切除术, 大片骨折可用螺钉贯穿固定, 固定后从距骨的前后左右缘向中心钻孔, 以防距骨坏死;⑥固定胫距关节, 术中用克氏针逆行穿针固定胫距关节, 或术后行跟骨牵引4~6周;⑦皮肤处理, 尽量无张力下带蒂皮瓣覆盖, 供皮区游离植皮。术后“U”形石膏固定4周, 拆石膏后, 无负重情况下, 踝关节自主活动, 逐渐负重锻炼。

2 结果

45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 平均1.5年。按以下标准评定疗效[1], 优:无畸形、无缩短, X线片示骨折I期愈合, 踝穴均匀, 负重无痛感, 无创伤性关节炎。良:无畸形, 无缩短, X线片示有外骨痂形成, 踝穴欠均匀, 负重或天气变化时有痛感, 无创伤性关节炎。差:皮肤感染, 骨折愈合差, 延迟愈合, 缩短超过3 cm, X线片示外骨痴较多, 踝穴不均匀, 功能障碍, 不可负重, 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果优20例, 良9例, 差3例。

3 体会

3.1 Pilon骨折是最难治疗的四肢骨折之一, 主要在于Pilon骨折复位困难, 多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 骨折远端为松质骨, 难以达到坚强内固定。目前对Pilon骨折治疗方法较多, 尚未达到统一的共识。一般治疗原则是及早恢复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完整性, 早期功能练习, 防止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一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有4项传统的原则[2]: (1) 重建腓骨; (2) 重建胫骨的关节面; (3) 自体松质骨或皮质松质骨移植; (4) 支持接骨板的支撑 (内侧或前侧) 。本组病例强调腓骨的解剖复位及固定, 有助于胫骨远端复位, 踝穴均匀。“L”形钢板及张力带固定, 有利于骨折的稳定,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 胫骨的张力侧在内侧, 在内侧施用张力带是符合张力带原理的[1]。同时可防止植骨脱落, 减少内固定体积, 减少皮肤张力。由于距骨血供较差, 一旦脱位或骨折很容易造成距骨坏死。在内固定后, 常规钻孔, 减少距骨内压力, 改善距骨血供, 有利于距骨的修复[2]。

3.2 Pilon骨折多伴有局部软组织的严重损伤, 若处理不当将给下一步治疗带来困难。本组患者, 除6例急诊手术外, 其他患者入院后即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行跟骨牵引, 抬高患肢, 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 预防使用抗生素, 同时用冰袋局部冷敷48 h左右, 并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足趾。拍复位或牵引后的X线平片, 必要时行CT检查, 以进一步了解骨折情况。若局部出现水疱, 则做相应处理, 在局部水疱愈合或肿胀基本消退后再行手术内固定 (一般伤后5~12 d) 。

总之, 本治疗方案建立在合理的治疗原则和临床经验基础上, 重视创伤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软组织恢复后再行内固定治疗, 降低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治疗过程中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避免过长时间的外固定, 最大限度地减少针道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王栋梁, 周立德, 姜其为, 等.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与术后功能评估.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 13 (6) :323.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 男39例, 女28例, 年龄21~59岁, 平均29岁。术前给予相应的影像检查, 包括膝关节的正侧位片,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及CT检查, 以了解骨折的类型, 有无合并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类[2]:I型11例, Ⅱ型13例, Ⅲ型19例, Ⅳ型13例, V型6例, Ⅵ型5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16例, 膝关节韧带12例, 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检查, 使用抗生素预防。在麻醉及气囊止血带下手术。术中探查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给予修补或切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给予二期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胫骨平台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膝关节前外侧切口、前内侧切口、内外侧联合切口, 前外侧切口结合后内侧切口人路等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折复位后骨缺损处给予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冲洗伤口, 放置引流片, 缝合切口, 包扎创面。术后第2天可在CPM机上进行膝关节非负重伸屈功能锻炼, 若合并有半月板及韧带损伤者, 需外固定3周再开始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前应评估软组织情况, 创面软组织肿胀明显, 有出现张力性水泡出现的患者, 手术延迟至消肿后, 一般在伤后10~12 d。

2结果

本组67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5~34个月, 平均22个月。本组术后无发生感染、皮瓣坏死, 内固定物外露现象。有4例术后皮肤伤口创面愈合欠佳, 经换药而痊愈。骨折均愈合。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5例。根据膝关节评分标准[1]评分, 优39例, 良15例, 可10例, 优良率80%。

3讨论

胫骨平台髁部为海绵骨构成, 受到外力挤压或撞击容易造成骨折或塌陷, 其内侧皮质较外侧坚硬, 受损时多为膝外翻位, 故外髁骨折多于内髁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 如果处理不当, 常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畸形, 关节僵硬, 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胫骨平台骨折应遵循的手术原则为:术中骨折的解剖复位, 恢复膝关节面的平整, 骨缺损处的植骨, 骨折处稳定可靠的内固定, 肢体早期的功能锻炼。若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 则给予相应修复。术前给予相应完善的影像检查, 正确的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及劈裂的程度, 可减少术中盲目操作, 减少术中软组织不必要的剥离, 降低术后软组织的感染坏死及内固定物外露等并发症的出现。胫骨平台骨折, 根据其骨折类型, 合理选择前外侧切口、前内侧切口、内外侧联合切口, 前外侧切口结合后内侧切口等进行骨折复位。双侧切口时应保留相应宽度的皮瓣组织, 否则容易出现皮瓣坏死。胫骨平台骨折根据术中具体情况放置钢板及螺钉, 必要时采取内外侧双侧钢板固定的方法以提高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 以能达到坚强固定为标准。对于骨折复位后出现骨缺损时, 应给予植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术中植骨可以对关节面起到支撑作用, 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 可填塞缺损, 防止血肿形成, 降低感染发生率, 支撑并稳定已复位的骨块, 防止复位后继发性关节面塌陷及促进骨折愈合。据术者临床体验, 术中行自体髂骨植骨较同种异体骨植骨效果好。术中如果发现半月板损伤, 原则上应给予修补保留半月板, 若损伤严重则给予切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给予二期重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有利于防止关节粘连, 肌肉萎缩, 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一般不需要外固定, 术后第2天可在CPM机上进行膝关节非负重伸屈功能锻炼, 若合并有半月板及韧带损伤者, 需外固定3周再开始功能锻炼。据复查拍片情况及病情决定具体的负重功能锻炼。总之, 根据肢体的生物力学, 术前完善的检查, 正确把握手术治疗时机, 术中仔细的治疗操作, 术后牢固的内固定及系统、恰当的功能锻炼,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能够达到一个满意的愈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云鹏, 刘沂, 邓磊, 等.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 2003:90.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篇9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解剖支持钢板;植骨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25-1

胫骨平台骨折为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伴有局部软组织损伤,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半月板损伤。治疗目前方法很多,存在争论。治疗不当,常有膝关节功能障碍。我院采取胫骨上端内、外侧支持钢板及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0例,效果满意,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8~65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车祸19例,压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5例。骨折根据Schatzker[1]分型,II型8例,III型6例,IV型5例,V型6例,VI型5例。

1.2治疗时机

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和全身情况而定。对于开放骨折有血管损伤,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病例,若全身情况允许,应急诊手术。而其它情况下可在积极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为准确评估伤情,术前均应行CT,MRI检查,判断半月板及韧带结构损伤情况,以利于手术时修补。

1.3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连硬或联合组织麻醉。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手术切口,II.III型选择胫前内侧和外侧髌旁切口,IV-VI型骨折采用AO[2]前正中切口。充分显露胫骨上端及平台,检查关节内的情况,观察骨折移位及关节面塌陷情况,撬起塌陷的关节面,根据情况植入相应的异体骨或自体骨,力争使关节面光滑。复位时可采取临时固定的方法,复位满意后于胫骨前内侧或外侧上解剖支持钢板,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并坚强固定拉力螺钉的松紧度应适中,如过度加压会导致平台变窄,使关节面拱起,影响正常的应力分布。伴有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者同期给予修复。术后常规关节内引流48小时。

1.4功能练习

术中固定牢靠者,术后石膏制动1-2周,拆除石膏后开始CPM机功能锻炼,若粉碎严重性骨折,石膏托固定4周后行CPM机锻炼,两者术后第一天就开始股四头肌功能练习。术后3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负重锻炼。

2结果

所有患者经4个月至4年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根据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疼痛程度,行走步态以及膝关节稳定程度,按Merchane[3]标准评定,结果临床效果达优2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66%、两例均由于过早负重,关节面有不同程度的塌陷,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对治疗要求高,治疗方法多。传统的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石膏外固定只适合I型和II型骨折,如果骨折治疗不合理,易发生关节疼痛,不稳定,活动受限等不良后果。因此,现在大多数专家主张手术治疗,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4],其治疗标准为关节准确复位,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可靠的固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临床上早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获得满意的复位;骨折碎块不稳定;内固定难;骨折在移位;退行性改变等。因此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评估尤为重要,根据情况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胫骨平台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足量的植骨,膝关节稳定的重建[4]。准确的对合关节面,牢固的内固定,早期活动,防止或减少膝关节粘连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基本原则。

我们通过应用解剖支持钢板加植骨附加螺钉治疗平台骨折,能达到良好的复位、骨支撑、抗旋转、抗塌陷的作用。术后使膝关节能够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Schatzker J,Mcbroomm R,Bruce D.The tibia plateau fracture[J].Clin Orthop,1979,138:94-101.

[2] 荣国威,翟桂华,等,译.骨科内固定(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6.

[3] Merchant T C,Dietz F R,Long tenm follow-up after,fractures of the tib ial and fibu lar shaft[J].Bone Joint surg(Am),1989,71:599.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探讨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4例, 男40例, 女24例, 年龄23~54岁, 平均38.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7例, 重物砸伤17例, 坠落伤10例, 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1例, 占17.2%, 后交叉韧带损伤8例, 占12.5%, 伴半月板损伤12例, 占18.8%, 开放性骨折4例, 占6.3%, 多发骨折3例, 占4.7%。根据Schatzker[1]分型标准, 其中Ⅱ型11例, Ⅲ型19例, Ⅳ型20例, Ⅴ型8例, Ⅵ型6例。

1.2 诊断

详细系统的病史及体检, 以及膝关节正侧斜位X线片、膝关节CT片, 必要时行MRI, 详细了解关节内部损伤。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 根据骨折及膝关节前外侧入路22例, 前内侧入路20例, 正中入路17例, 前外侧入路加内侧入路4例, 前内侧入路加外侧入路1例, 因胫骨前软组织较少, 不行皮下游离, 而行骨膜下游离, 游离切断半月板胫骨韧带向上翻起半月板, 至半月板下进入显露骨折面直视下复位, 选用恰当的支持钢板固定, Ⅱ、Ⅲ型骨折一般在外侧放置“L”形支持钢板或者高尔夫球棒形钢板, Ⅳ型在内侧放置“T”型钢板, Ⅴ型在外侧、内侧分别放置“L”形、“T”形双钢板, Ⅵ型如干骺端骨折不稳定, 宜放置双钢板, 如稳定, 可在外侧单用解剖支持钢板, 术中如半月板破碎严重无法修补则切除塌陷骨折于平台处纵形劈开用骨膜剥离子或骨刀将塌陷的平台撬起复位, 使关节面平滑, 骨缺损处植入自体松质骨, 植骨充分压实, 关节腔内置负压引流, 关闭关节腔, 分层缝合。

2 结果

64例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为5~13 (9.63±2.54) 个月, 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 术后临床功能和复位满意率 (即优良率) 分别为82.8%和81.3%, 11例术后效果不佳中, 4例患者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 关节面塌陷超过5mm。近期并发症:术后3例患者发生浅表感染, 经及时冲洗, 加强抗感染后痊愈, 2例发生腘筋膜室综合征, 经切开减压, 伤口愈合, 远期并发症1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其中2例膝关节不稳。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

现有学者认为早期手术有利于骨折复位, 特别是关节面的整复, 有利于后期功能的恢复。对于开放性骨折的确需急诊手术, 但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困难的核心问题是: (1) 严重软组织损伤导致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 (2) 胫骨平台的解剖复位。只有两个核心都明确兼顾, 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3]。襄樊市康达医院一般于伤后1周行手术, 伤口Ⅰ期愈合率为96.15%, 因受伤部软组织于伤后3~5d是水肿高峰期, 伤口皮肤张力大, 强行缝合加重局部缺血, 致皮瓣缺血坏死及腘筋膜室综合征, 如果时间过长, 超过2周, 对骨折的复位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手术选择于1周后行手术较好。

3.2 骨折分型与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常见的关节骨折, SchatzkerⅢ~Ⅵ型骨折, 骨折移位明显, 关节面破坏严重, 常合并较重软组织损伤, 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的损伤是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牵引、外固定、单纯关节镜下手术, 难以达到关节面复位和受损韧带修复, 易形成较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 需行开放性手术治疗, 根据不同的分型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 切开复位可达到精确的关节面复位精确的塑形型支持钢板及髁解剖钢板具有良好的支持和固定作用, 可以早期行膝关节功能练习, 减少并发症发生。精确关节面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是关节软骨再生的前提, 解剖复位、植骨、T、L型钢板内固定基本满足了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的三要素。

3.3 术中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保护及半月板韧带修复

避免于胫骨前内侧广泛剥离骨膜, 可有效降低手术感染率及减少血供破坏, 为减少皮瓣坏死, 术中将皮瓣下组织一起翻开, 术中探查关节腔内半月板及交叉韧带。

3.4 植骨方式

本组病例采用的手术方法是先复位, 用骨剥和骨刀撬起复位, 使关节面平整, 再植入自体髂骨, 植骨充分压实, 再行钢板固定, 同时于“C”臂监控关节面, 行相应调整, 由于胫骨平台在创伤骨折中, 胫骨平台骨折往往是关节面塌陷, 胫骨上端向周围膨胀, 松质骨网状间隙消失, 骨折块, 移位皮质呈碎碗状,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关节面不再塌陷又要恢复胫骨上端横径正常这就是一个三维复位三维固定的过程。

3.5

牢固的内固定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可靠的保障Honkonen等[4]认为胫骨平台骨折制动超过4周以上, 膝关节僵硬明显增多, 本组术后3周开始功能活动, 随访结果表明效果满意, 优良率90%。

参考文献

[1]张贵林, 荣国威, 吴新宝, 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中华骨科杂志, 2000, 20 (4) :219-221.

[2]周振宇, 季波.松质骨螺丝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国骨伤, 2001, 14:622.

[3]孙友良, 杨景东, 王亚明, 等.42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体会.航空航天医药, 2005, 16 (1) :14-15.

上一篇:网页游戏下一篇:磁场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