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明

2024-08-28

公共文明(精选5篇)

公共文明 篇1

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心灵沟通的纽带;不同文明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文化多样性归根是“万紫千红总是春”。总而言之,深化不同文明间对话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国际问题国内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全民关注外交,并以不同形式参与对外交往。外交已不仅是政府之间的事,公共外交空前活跃,内容广泛。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文化交流成为人与人心灵和情感沟通的桥梁,成为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也是对国家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并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因而在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重视。

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文明同样具有多样性。当今世界有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各种文明都包含着人类发展进步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一部世界文明史告诉我们,各种文明在其基本内涵中有许多共同之处,碰撞、融合,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朝气蓬勃、奔腾不息。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深化不同文明间对话成为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

中阿文明间的交融,为中阿关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曾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工作。这些国家长期与我国友好,是我国外交的基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支持,再加上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中阿友好关系历久弥坚。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作为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知识,都能在他们的古典文明中找到源头。古代中国、古埃及曾涌出现众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奠定了不同文明思想体系的基石,既特点鲜明,又开放包容,如提倡和平、仁爱、宽容。但由于地域、历史、风俗习惯以及发展情况的不同,各种文明也自然存在着差异。

中华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同样面临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在与不同的文明交流中更好地和谐发展,这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阿拉伯国家处于伊斯兰世界的核心位置,伊斯兰文化在这些国家占主导地位。根据我本人的经历和观察,即便国家关系非常良好,基础深厚,不同文明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有差异就会有矛盾,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在相互借鉴和互补中促进关系的发展。如缺乏交流和沟通,互不了解,则易产生误解,甚至被误导以致对国家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在伊斯兰国家方面,穆斯林皆兄弟是普遍情感,而他们中不少人容易认为穆斯林在中国是少数,而执政党又是无神论者,心理上容易认为多数会欺负少数,一旦在多民族集聚地区发生一些事件就容易不辨是非一边倒。2009年“7·5”事件后,西方媒体颠倒黑白的报道就在一些伊斯兰国家造成不少民众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对我国不满,经我国同友好国家做工作,说明真相后才慢慢消除误解。在我国,也有一些人对伊斯兰教缺乏了解,对伊斯兰教有封闭、偏激的印象,甚至怕与穆斯林人群打交道,这就会影响我们同伊斯兰世界的友好交流。在“911”事件后,还有些人受外界舆论的影响,错误地把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相联系,这很大程度上是对不同文明缺乏了解所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何等重要。

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伊斯兰教也倡导和平和宽容,《古兰经》中就有100多处提到“和平”。近些年伊斯兰世界在探讨弘扬“中道”,反对极端主义。我认为这符合时代潮流,与中国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和谐”、“仁爱”、“自然”的文化理念和主张“和平”、“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有共通之处。人们经常讲“普世价值”,我认为这些都是有普世价值的,值得相互借鉴,也是中阿文明对话的重要内容。

文化交流是心灵沟通的纽带。要对一种文明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了解其真谛,不被一些表面现象蒙住眼睛。我在埃及工作期间曾多次聆听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爱资哈尔大学教长对伊斯兰教义的宣讲,他既引经据典,又深入浅出,不论你是否信奉伊斯兰教,都能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比如“杰哈德”即“圣战”一词,他就从词的原意说起,说杰哈德是动词“勤奋”“努力”一词的词根,在不同时境有不同含义。“杰哈德”的意思是:当国家受到外来入侵时,就要奋力抗击,不怕牺牲;在和平时期,每个人都要勤奋做好本职工作,公务人员更要廉洁奉公。通过对话和交流更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文明的内涵,不仅有利于促进同伊斯兰世界的友好交往,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和谐稳定也是有利的。而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民族,2000多万人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得到充分尊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同其他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也要在对外交往中,特别是公共外交活动中广泛介绍我们的民族和宗教政策,让外界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

中阿文明的交流借鉴,为双方合作开辟了广阔天地

2010年1月我随全国政协外委会代表团访问约旦期间,约旦参议院议长塔希尔·米斯里在会见代表团的时候,就特别提出了同中国加强文明对话的构思。米斯里议长说:“21世纪不同文明之间到底是相互冲突,还是文明对话交流?这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我们是主张文明对话的。阿拉伯世界和中国都有古老的文明,同时我们都主张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而不是冲突。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就是我们进行文明对话的首选目标。”2010年6月我访问沙特时有幸会见了阿卜杜拉国王,除就地区形势和双边关系深入交谈外,加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对话问题也是重要话题。中庸、大同与和谐的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富于理想、坚忍不拔、宽厚仁爱的性格特质与民族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的。伊斯兰文明也蕴涵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的和平思想。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属于全人类,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中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近年来,在埃及等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也受到了众多穆斯林朋友的青睐。这些文化和心灵上的沟通增进了中阿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阿关系注入了勃勃生机。加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对话,既需要双方官方间的,同时也需要民间的交流,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等在这方面也承担着重要使命,形成官民并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交流局面,这对促进相互了解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看待中阿文化交往,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中阿间思想文化界的交流,推动文化机构间的互动,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我真诚希望通过直接的接触和直观的感受,让更多的中阿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更多地了解对方的国情与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中阿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开放兼容的中华文化,将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立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广泛的文化沟通与合作来寻求答案。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春日里欣然生长,不同的是表象,和谐才是本质。“万紫千红总是春”,包容才是和谐之真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实现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承与弘扬,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总体上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但外界对我的误解、歪曲乃至抹黑总是不断,从中国“威胁论”、“崩溃论”,到“傲慢论”,甚至把“国强必霸”的标签往中国身上贴。这里自然有政治的原因。有些人以意识形态画线,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逢中必反”。但我相信这些只是少数人,可他们能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使许多人扭曲地看中国,我认为主要还是缺乏沟通和了解,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不了解,包括以近代西方列强的扩张兴衰轨迹诠释中国。为此,为了创造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推进建立和谐世界,在我们的外交工作尤其是公共外交中,文化交往是一项重要内容。

先贤们对中国文化的体会和运用,不乏真知灼见。老子《道德经》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论述阐释了以“至弱”支撑“至坚”可以驰骋天下的哲理,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了解真实的中国。传播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和谐”、“仁爱”“自然”的中华文化理念,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沟通,不光在国家政府之间十分必要,各种民间机构乃至民众的对外交往,也都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义务,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提倡充分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倡导开放兼容的文明观,随着世界的发展,东方文明、中华文明一定会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文明 篇2

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情况的报告

3月2至3日,市文明办主任刘艳芬同志带领兰山、罗庄、河东区文明办主任和市文明办有关人员赴马鞍山市和南京市学习考察两市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有关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马鞍山市和南京市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去年在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马鞍山市位列全国地级市第四名,南京市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九名。

马鞍山市城市人口64万,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122.3亿元。从80年代就开始创建文明城市,并探索形成了“四抓”的文明创建工作思路。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抓创建。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从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入手,设计载体开展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创建。始终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坚持城乡 统筹抓创建。始终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延伸、现代文明传播等方面构建文明创建城乡一体化格局。四是坚持注重特色抓创建。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掘资源、塑造个性、彰显特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建品牌,增强文明创建的生机活力、影响力和持续力。该市自1993起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南京市在2008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排名倒数第二。痛定思痛,变压力为动力,从市到区、县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市里制定了《2009—2011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计划》,根据2008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南京实际情况,请市社科院制定了《南京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操作手册》,每季度委托第三方市民调中心对主城区测评一次,测评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材料审核等方法,内容包括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和公共精神等6大类。测评前,对测评人员(从大学抽调的社会学研究生)进行培训。测评统一考察标准、统一考察主体、统一考察时间、统一考察地点。每季度测评后由民调中心给出一个报告,测评结果进行新闻发布和开会点评。整个过程完全由第三方实施,文明办只负责制定测评方案、操作手册和督导,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南京市通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2 有效促进了区县文明创建长效机制的建立,取得良好效果。

二、主要特点

一是重视程度高。两市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度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代就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马鞍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市委书记每周四召开专题例会,创城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二召开例会,通报情况,布置工作,研究方案。创城成功后,成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每月召开例会,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考评、一月一通报。南京市每次对区县文明指数测评后,都召开高规格点评会,文明委全体成员和区县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对测评结果进行点评,排名最好的进行经验介绍,排名最差的进行整改表态发言。同时,将每个季度市民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结果通过加权平均数计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各部门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之中。

二是创建投入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马鞍山市从1982年开始,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大投入,每年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2007—2009年,共投入22亿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09年建成的文化艺术中心占地12万㎡,总建筑面积81170 ㎡,博物馆、图书馆和歌剧院连成一体,极大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目前,市民在市内每步行15分钟就有一处休闲广场。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已成功申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各类场馆均已达标。在创建文明城市 3 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方面两市都投入巨大,马鞍山在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期间,按照城区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由市财政拨付文明城市创建专项经费120万元/每年,计划“十二五”期间提高到人均3元的标准拨付,将达到180万元/每年。南京市的《2009—2011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计划》和《南京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操作手册》均由市财政拨付专款委托社会专门研究机构调研制定,仅在2009年对区县的4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市财政每次就拨付15万元,共计90万元。

三是舆论氛围浓。无论在文明城市创建,还是在公共文明指数迎查期间,两市都善于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马鞍山市充分利用新闻和社会宣传所有的载体,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层层动员发动;通过媒体曝光,强化督查落实;通过志愿者交通协勤,维护良好交通秩序,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的“笑脸墙”等典型经验被中央文明办推广。南京市在创城期间要求市属媒体各家报纸每天拿出两个版面,广播电视每个频道、频率每天拿出2个小时做文明创建专版、专栏进行集中宣传和曝光,暴露问题,推动工作。全市所有的广告公司拿出所有广告位的20%来做文明创建公益宣传。2009年,南京对区县每季度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结果都在市内新闻媒体头版刊发。

四是创建活力强。两市经济发展基础好,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已进入精细化,实现了由“应试创建”向“素质创建”的转变,创建工作由过去以运动式、突击式、迎检达标式向常态化、长效化、4 制度化的转变。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理解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创城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马鞍山市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和“万名党员干部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活动”、“万名职工同行动、共创和谐文明城”、“万名妇女创建文明家园”等“五个万”活动;南京市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家,了解民意办实事”等活动。两城市的创建活动覆盖了各行各业,形成了惠民靠民、共建共享的创建局面。

五是创建选机巧。2007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到马鞍山视察,对马鞍山精神文明创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了目标和要求。马鞍山市牢牢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媒体进行集中宣传。2007年4月和6月,中央媒体采访团先后两次深入马鞍山集中采访,并在中央主流媒体刊登和播出宣传报道39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还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介绍马鞍山市创建文明城市经验;《人民日报》还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马鞍山市文明创建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中央媒体的集中宣传对马鞍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南京市的创建工作也是巧借机遇,借2005年第10届全运会在南京举办之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上了一个大台阶。2009年8月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队在南京测评时,正值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也是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管理最 5 好的时候。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两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市公共文明测评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效果明显。他们的许多成功实践和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如下: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目标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实践证明,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我市创城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鉴于我市机构改革后,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对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

2、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常态化,为迎接全国测评打下良好基础,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是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满意度调查。借鉴南京市通过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满意度调查来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的经验,建议每年对各县区进行2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对三区和临沂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的行业、窗口等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调查。每次测评后,通过媒体公布成绩,并组织召开高规格点评会,对测评结果进行点评,排名最前的作经验介绍,排名最差的作整改表态发言。测评成绩纳入年终市级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并按比例计入下一届文明城市创建总成绩。满意度调查成绩作为年终评选文明行业、文明服务窗口、文明单位的重要依 6 据。二是制定《临沂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计划》,对我市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方法步骤作出部署安排。三是进一步夯实创城责任。根据政府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能职责,尽快理顺城管执法、园林绿化、环卫、交通等管理体制,明确部门创城责任,把任务细化到街道、社区,切实做到创建全覆盖,工作无死角,管理无漏洞。

3、强化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就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而言,我们和两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从去年中央文明办对我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反馈来看,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足,是我们丢分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垃圾桶(箱)、阅报栏、休闲石凳、公用电话等公用设施少、有缺损,盲道有损坏或随意被占用,公共厕所卫生差、缺少无障碍设施等,诸如这些问题还较为严重地存在。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对照2008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尽快摸清底子,加大投入,强化建设和管理,力争在国家测评前实现达标。

4、统筹各项创建活动。借助全市正在开展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实行指标衔接、统筹协调、整体推进。4月份,在全市组织开展“做一个文明临沂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实施“文明环境我建设”、“文明秩序我遵守”、“文明人际我创造”、“文明公益我参与”、“文明少年我争做”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阵地,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全面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 7 质。

公共文明 篇3

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意义重大

节约能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在增长,粗放用能现象还比较普遍。如果不厉行节能,能源安全的风险将不断加大,同时会对环境产生更大的、不可承受的压力。近年来,我国能源大量消费造成污染物过度排放,对民众健康的危害日益显现。我国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多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受影响人口6亿多。大量石化能源的消耗是造成大气等污染的元凶,厉行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日益迫切。

公共机构是节约能源、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与大量分散的居民和企业相比,公共机构具有便于集中管理、执行力强的优势,在保证社会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方面作用重大。而且,公共机构还是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把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列入了政府优先采购或强制采购的范围,这不仅可以形成相当大规模的投资,还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公共机构节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公共机构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公共机构节能是提升自身公信力和节能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各级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既是能源消费者,又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工作的倡导者和管理者。正人先正己,公共机构只有带头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才能有效对其他社会主体在节能环保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其次,公共机构节能对全社会有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党政机关是全社会行为和道德风尚的标杆。只有公共机构带头节约能源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才能引导全体国民提高节能和保护环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氛围。

公共机构节能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挑战

党和国家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重点工程逐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重点工程取得进展。“十二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创建了一批管理科学精细、资源利用高效、崇尚勤俭节约、践行绿色低碳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引领带动全国公共机构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各省(区、市)实施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约8200万平方米,实施数据中心节能改造面积约17万平方米,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改造项目470个。中央国家机关完成122万平方米办公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在26个部门开展了新能源公务用车试点。此外,公共机构节约用水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也都在积极开展。

公共机构节能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一是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2008年《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出台,27个省(区、市)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区制定了涉及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计量器具配备、考核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印发了《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初步构建起管理有办法、执行有标准、实施有规划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各地区、各部门全部成立或明确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建立了议事协调机制,基本实现了工作有机构管、有专人抓。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节能联络员、统计员制度,上下协调、横向互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三是技术支撑和市场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计量统计逐步规范。发布了《公共机构节能节水技术产品参考目录(2013年度)》,规范了中央级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流程,出台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的国家标准,制定并两次修订《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提升了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现代信息手段的使用,有力促进了数据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公共机构节能面临的挑战。应该看到,由于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时间不长,一些管理部门认识不到位,节能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还相对薄弱。各项配套制度、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同地区、不同系统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特别是市、县一级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人员能力亟待提高。二是手段还比较单一。依靠行政手段多,依靠经济、技术手段少,市场作用发挥不够,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机制还不够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的投资、补贴等政策还需要完善,节能资金投入不足,激励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的外部约束和内在动力不足。此外,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还面临办公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用能人数进一步增加带来的挑战。

以改革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抉择和攻坚任务。我们要大力增强改革意识和担当精神,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为主线,重点抓好机关、学校、医院三个领域,管好能源资源配备供应源头、使用过程、废物出口处置三个环节,用好管理、技术、行为节能三个手段,统筹协调,健全完善机制,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健全完善法规保障机制。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关于治理大气污染、推进节能减排的新要求,推动修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完善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加快出台能源审计、监督考核和能耗定额等方面的制度标准,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抓好各项法规制度和节能政策措施在公共机构的落实。

健全完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体制机制。一是建立由机关事务、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环保、水利等部门参与的、分工明确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协调机制。二是完善机关事务与教育、卫生等行业和税务、海关等垂直管理系统相协调的节能管理和监督机制。三是完善地方层面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机制,健全市、县公共机构节能组织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理顺运行机制。同时,积极发挥节能协会、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等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健全完善技术支撑和市场化服务机制。建设公共机构节能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能耗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适用于公共机构的节能技术和产品遴选、鉴定、试用、推广机制,带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通过积极组织实施节能改造,改进公共机构用能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使用财政资金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的同时,发挥市场融资功能,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调整合同能源管理奖励政策,组织公共机构积极采用费用托管、设备租赁、公私合营等市场化机制实施节能项目。

健全完善示范引导与监督考核机制。继续创建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节水型单位,探索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领跑者”制度,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共机构中树立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单位,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和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定期组织督促检查。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和各级公共机构的考核内容,落实奖惩措施,加强激励约束。

健全完善培训宣传机制。根据公共机构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依托专业机构,构建面向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和操作人员、短期培训班与网上远程教学相结合的公共机构节能培训体系。通过组织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水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工作。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节能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使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增强节能观念,掌握节能知识,养成自觉节能习惯,从而带动全社会节能风尚的形成。

公共文明 篇4

一般认为公共危机是指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过程与非均衡状态(朱有林,2011),它通常意味着对既存秩序的破坏,使个体安全、公共安全均遭受严重威胁,严重干扰乃至损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公共利益。会计不论是作为一种经济系统还是信息系统,归根结蒂都是一个提供和反馈信息的服务系统,这种系统的服务提供者与服务需求者按照特定的方式(制度规定的信息输入输出方式或相互认可的服务协议等)、通过共享信息或服务置换以满足各自的需求,进而创造价值并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即会计生态。换句话说,会计生态就是会计以信息和服务为交易媒介,以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生存状态。在危机成常态的环境下,会计生态同样会因客观或主观的一些原因影响而偏离既有的规则、秩序,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从而导致会计公共危机不可避免。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给会计生态文明内涵再次予以了丰富和充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会计公共危机的治理注入了强大生命和力量。同时,治理理论所蕴含的多方参与、政社合作、良性互动、多元共治等观念和原则,也可被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借鉴利用。诸如此类表明,会计公共危机治理既需采取各种善于治理(善治)的手段,也需设计符合良治状态的愿景;这种善治手段和良治愿景就是会计生态文明,就是在把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时,以生态的视野和文明的高度去看待会计的生态化和会计生态的文明化,以此实现会计在其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中不断从乱治走向善治、从恶治走向良治。

二、会计生态及其危机的基本认识

关于会计生态,目前没有一致的认识和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会计生态是指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系统和公共利益机制重要构件的会计,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逐渐形成拥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动态平衡系统。换句话说,会计生态就是处于不同时空的会计生物,为了谋求其自身发展、自身和环境的和谐而展开活动和运动进化时所形成的共同地理区域和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会计生物即是会计生态主体(包括需求主体、供给主体、管理主体和媒介主体等个体与共体),这种关系包括会计生物间的关系、会计非生物(主指会计生态的客体,即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及围绕其展开的相关活动)间的关系、会计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即影响、制约、促进或推动会计生态主客体自身及其相互间发展的会计生态环境)。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做法运用于会计领域所形成的会计生态文明,就是指“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为着追求和实现从自然、自由、自发到自主、自动、自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和结果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成果和财富总称;它是一种平衡的动态开化和动态的平衡进化,是会计生态主体对会计生态客体以及会计生态环境产生作用而形成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明成果。

同时,如果把会计置于生态学的视野、放在文明史的长度,从会计生态或会计生态系统、会计文明或会计文明系统的视角去研究和对待,会计生态无疑也会受到来自于会计信息类公共产品、会计咨询类公共服务、会计准则类公共政策等领域的一些潜在或现存危机的影响,即会计公共危机。这类危机从大的方面说就表现为会计理论难成体系、会计工作难有质量、会计管理难以规范、会计研究难得升级;从小的方面说则为会计操作不守信、注册会计师执业缺诚实、会计信息质量存缺陷、会计服务有欺诈等。

三、基于会计生态文明的会计公共危机治理

生态包含着关系、适应、导向的三层递进意思,立足会计生态、着眼会计生态文明来治理会计公共危机,也相应就需在关系的把握、普遍的适应和正确的导向上下功夫。

(一)处理好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与会计生态文明建设的紧密关系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会计事项、会计问题不断涌现,一方面要求会计以一种生态的静态眼光和生态化的动态视角来对其进行统筹思考、科学解释、充分反映、全面揭示和及时报告,培育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影响甚至危及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会计公共危机。为此,就需要将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与会计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来治理会计公共危机、不能仅就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类会计生态客体方面的问题或危机来按部就班、挂一漏万地开展会计公共危机治理。相反,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各方面,从会计生态主体、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紧紧围绕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与会计法、会计理、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去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并保持两者在理论领先、技术优化、法政导向、规则顺应等方面适应性互动,把握住和把握好会计运行过程中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与时空组合关系,以此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坚持会计公共危机治理的会计生态文明导向

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必须坚持会计生态文明的导向,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又要调整传统会计丑闻整治的方式、内容以及借鉴一般公共危机治理的思路、做法等,在尊重会计发展规律、爱护会计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形成讲科学、重规则、法自然的会计公共危机治理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等。此外还需坚持:

1. 会计生态文明的系统性。

会计生态文明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以及目的、过程、方法、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坚持会计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就必须突破传统只对会计信息或会计服务类会计生态客体、或只对会计主体类会计生态供给主体加以关注的固有局限,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组织、社会、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看,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相应就需要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必须围绕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来广泛深入开展,包含会计学会或协会、证券会或银监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理论制度、会计教育研究等不同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可以说,会计公共危机治理的系统性,涉及到处于不同时空的、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各种成果表现。

2. 会计生态文明的经济性。

会计生态文明与人类社会经济环境之间是一种“反应性”存在,是各种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成果,这些成果都是按照一定的经济原则、程序和方法最终形成或出现并以较大的经济效果或效益发挥作用的。按此经济性要求治理会计公共危机,就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公共危机治理和会计整顿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应积极追求治理过程的高效率和治理结果的高效益,实现整个治理的经济价值化、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治理主次、侧重,以主要或重点的治理实效带动次要或一般治理的有序进行。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公共危机治理要真正取得关乎治理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广泛、深入、持久、仔细地开展工作;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治理思想,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谋一己之私”的非理性做法。

3. 会计生态文明的文化性。

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而且具有会计生态、生态文明的人性化、生态化、民主化等特性,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同时,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政策、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也以一种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的文化形式存在和作用于会计生态。会计公共危机治理要坚持会计生态文明的文化性,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相关公共危机治理中,孕育治理的创新精神,激发自主创新的治理能力;促进会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繁荣会计发展的先进文化;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阳光性与理性化,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 会计生态文明的环境性。

会计生态文明是伴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时的各种过程状态之成果表现,它与环境存在和变化密切相关。在对会计生态所产生的公共危机进行治理时,必然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会计公共危机发生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治理,就必须关注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会计核算要求、监督制度等的落实情况;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危机进行治理,也需适应会计服务价格、产权、质量等方面是的规定、度量和区分;等等。

(三)保证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与会计生态文明建设的适应性

1. 理论研究和法制引导方面的适应性。

站在会计生态文明视角研究和治理会计公共危机,就需两者在会计生态、会计生态文明、会计公共危机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理论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律制度。比如,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的统一法律制度,研究和建立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对象复杂的实际,将会计生态、会计生态文明、会计公共危机等理论与法制开展有针对性的咨询、宣传、培训、教育等引导工作,或进行法律制度制定、发布、落实、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媒体宣讲、现场讨论、实地学习等活动。这些都有助于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和会计生态文明建设。

2. 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方面的适应性。

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以及会计公共危机治理,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碳会计、法务会计、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和“生产管理制度”的质量标准、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技术;会计生态供给主体(会计主体)的管理诀窍、非专利技术、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记录和报告技术,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审计人员履职质量的监督技术;会计生态客体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的评判技术、会计服务交易质量的厘定与规范技术;以及负责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质量度量的会计生态管理主体的设置技术;等等。比如,开展会计生态文明与会计公共危机治理的共生技术、关键技术、专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尽快形成会计生态文明建设与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之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应用体系,确保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文明各方面;比如,制定出与会计服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等方面直接相关的质量标准,健全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会计秩序健康有序、会计生态平衡和美、会计生态文明成果耀眼丰盛。

3. 全面参与和众力助推方面的适应性。

在全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共同威胁和挑战面前,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独善其身,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责无旁贷,必须要在监控预警、化解风险、应急处置、危机重建的全过程中,发挥现代公共行政体系和公共管理系统的优势,引领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各方力量协同配合,强力抗击各类灾害,科学抵御各种宿敌,有效回应社会危机。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与会计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媒体、公民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并必然成为未来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支持与合力助推。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府必须在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与会计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提供积极参与、大胆监督的机会和平台以及有效的信息网络、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将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和会计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不断增强公众和会计生态各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开展会计公共危机治理与会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活动,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使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和会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大众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当然,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公共危机治理和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公共危机的发生,使资源稀缺性在有限的时空内爆发,会导致公共秩序混乱与市场机制失灵。会计存在与运行必须适应和满足公共秩序和市场机制需要,也容易发生诸如会计信息风险、会计造假丑闻、会计理论制度缺陷等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和公众利益受损的公共危机。把会计纳入生态的框架和文明的视野,借鉴生态维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做法,无疑能帮我们找到一些治理会计公共危机的方法和路子;因为会计公共危机在预防、处理和善后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公共”特征,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及相关公共组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社会资源,从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公共利益出发,保证公共危机治理工作的高效圆满。

参考文献

[1]张海波,童星.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J〕.政治学研究,2010(2).

[2]陈刚.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及中国式善治的实践方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5(2).

[3]靳能泉.会计生态化及其发展的善治之举〔J〕.财会月刊,2010(12下).

[4]靳能泉.会计生态文明与会计发展动因〔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3).

[5]刘霞,向良云.公共危机治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王强.协同治理: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6).

公共卫生文明标语 篇5

2. 喝卫生水,上卫生厕所,居住卫生环境。

3.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4. 人人动手,整治环境,关注健康,美化环境。

5.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

6. 开展婚前检查,提高人口素质。

7. 参加农医保,享受免费健康体检。

8. 参加健康体检,爱护身体健康。

9. 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完善健康管理系统。

10. 敬业诚信关爱助人是我们的理念。

11. 走进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健康人生。

12. 搞好爱国卫生,爱护自然环境。

13. 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开展健康干预和促进工作。

14. 社区和百姓两相连,卫生与健康一线牵。

15. 卫生为健康护航,服务携社区腾飞。

16. 预约健康? 让未来少些遗憾。

17. 健康生命有约,真情服务无限。

18. 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19. 定期体检,保障健康。

上一篇:初中科学教育中的德育下一篇:轴承预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