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目标理论(共8篇)
路径目标理论 篇1
一、路径-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路径—目标理论是由加拿大的组织行为学家罗伯特·豪斯 (Robert House) 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权变理论, 后经美国管理学家特伦斯·米切尔 (Terence R.Mitchell) 的完善和补充, 逐渐成为领导管理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观点之一。路径—目标理论基于乔尔戈普洛斯 (Georgopoulos et al.1957) 提出的路径—目标假说和弗洛姆 (Vroom.1964) 等人提出的期待激励理论。期待理论主张, 一个人选择特定态度和行为的驱动力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对所获结果的价值认识, 即目标效价;二是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客观估计, 即期望几率。基于此,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 有效的领导就是要帮助下属确立恰当的目标, 并通过提供指导、支持, 扫除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 畅通目标实现的途径, 最终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诺森豪斯 (Peter G.Northouse) 在总结路径—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时, 将该理论的组成部分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 领导行为
领导行为包括指令性、支持性、参与性、成就导向性领导行为:
指令性领导指的是领导者对追随者的任务进行指导, 包括对其期望、完成任务的方法, 时间表的制定指令性领导通过不厌其详的指导和不厌其细的规定对下属提出明确的标准, 并把规章准确地传达给下属;
支持性领导强调领导要与人为善, 考虑下属的福利和需求, 平等相待, 赋予追随者应有的尊重;
参与性领导强调领导者与下属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决策, 认为领导应积极向下属征求意见, 在组织发展和决策中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
成就导向性领导会为下属设立很高的标准并对下属抱有很高的期望, 同时在工作中赋予下属高度的信任, 鼓励其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豪斯和米切尔认为, 每一个领导者并非仅具有一种特定的领导风格, 而是针对情景的变化和下属的特征灵活展现其中的一项或全部。
(二) 下属特征
下属特征决定了下属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对领导行为的理解方式, 它涉及下属的归属需要、对组织结构的偏好、控制欲、自我能力评估等方面。这些特征决定了在何种程度上下属能从领导者的行为中获得当前乃至未来的满足。同时, 不同喜好倾向的下属所适应的领导风格也不尽相同。
(三) 任务特征
人物特征包括涉及下属的任务、组织的正式权力体系、下属的主要工作群体等。总的来说, 这些特征本身可以激励下属。当某一任务的结构越清晰、群体规范越有利、权力体系越完善, 下属通向理想目标的途径就会越畅通, 领导的工作就越轻松。
(四) 动力
动力因素涉及领导所采取措施的激励程度、员工的满意程度及对领导的接受程度等。
不同于以往的领导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更强调以下属为核心, 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特质的差异及其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 根据任务需求和下属特征采取最适合的领导风格, 譬如:对于那些具有强烈归属需要的员工来说, 采行支持性领导风格, 比采行指导性领导风格更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如:在调动工作积极性方面, 重复性高的工作任务更适合采行支持性领导风格, 而结构化程度低的工作任务则适合采行指导性领导风格。这样既拓展了先前只关注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的行为的领导学研究领域, 又为现实工作中领导行为的恰当选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型。路径—目标理论创新性的将期望理论中的动机原则融入领导理论中, 从而成为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和提高领导效能的有效理论武器。
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 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性
积极性是人能动活跃的心理状态, 表现为认知的活跃性、情绪体验的肯定性和意志力量的能动性, 是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发展, 更与学生学习水平、学校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
1. 教师积极性调动是学校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 领导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 即通过人际的互动, 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实现既定工作目标。在学校情境中, 校长只有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 动员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身本职工作和学校建设, 才能实现学校发展和教育目标。可见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对校长感召力和领导能力的考验。
2. 教师积极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柯克指出:“学生成绩优劣与教师的指导多寡具有正相关关系。教师的指导越具体、细致, 学生成绩越优秀;缺乏指导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其成绩均会因教师知道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 克里斯多夫·戴等人 (Christopher Day et al.2009) 的研究显示, 教职工的士气能对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形成积极影响 (2)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最终靠教师实现。教师行为具有极强的示范性, 其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如果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投身教学工作, 就能使学生在互动中受到鼓舞,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反之, 如果教师对学生疲于应付, 学生就会以同样的消极态度对待学习。
3. 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领导理论的更新, 学校不再是以往静态孤立的教育场所, 而是朝着学习共同体的方向迈进, 校长不是传统的英雄主义式的领导, 而向“领导者的领导者”转变。学校的发展不能仅依靠能干的领导, 而应培养“集体智商” (Collective IQ) , 通过鼓励、支持等方式使每个成员都参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蕴藏着丰富而高水平的人力资源, 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是学校发展的宝藏。如果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热情, 则必将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 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职业观念悄然发生变化。在一项针对杭州市31所中小学共计1946名教师的随机调查中, 我们得到如下数据:
根据表1, 有约49%的教师表示“喜欢”或“很喜欢”目前从事的职业, 而有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表示对教师职业无明显好感甚至“不太喜欢”、“很不喜欢”, 可见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接受程度不高。表2显示, 有超过半数的被访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 就会考虑换一项工作。教师对职业的热爱程度和忠诚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其工作的积极程度,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工作越是喜爱, 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越足;反之, 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职业心生厌恶甚至有换工作的想法, 那么其工作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不仅仅是工作积极性不高, 教师群体中还存在更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启动发布的2004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 教师群体中的职业倦怠程度达50.34% (4) , 其中约16%的中小学教师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笔者曾经对Q市某高级中学教师进行过非正式访谈, 访谈发现, 该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非常明显, 特别是在涉及工作压力、绩效评定、学校民主管理及自身专业发展等问题上, 其倦怠情绪表现得尤为强烈。
三、教师工作积极性问题归因及对策
(一) 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 员工工作积极性取决于领导者风格、员工特征和工作任务特点三方的配合程度, 因此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现象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能将其武断地归咎于教师自身的问题, 而应从三方因素交互作用中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1. 工作任务上。
不同于其他工作, 教育工作具有极大的重复性, 教师极易出现工作的倦怠和麻木情绪;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教师承载的社会期望越来越高, 面对的要求日益多元;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既要保证教育质量又要创新形式手段, 工作负担加重;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其地位被撼动, 学生不再对老师唯命是从, 美国教育协会 (NEA) 的民意测验发现, 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 (Shaknarov&Farber 1983) (5) 。
2. 领导管理上。
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其成果的评价具有复杂性, 不恰当的绩效考核和晋升途径会引起教师的不满, 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教师群体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 教师渴望获得学校管理的参与权和课堂教学的自主权, 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权利往往都流于形式, 并未实现实质性的权利分布;校长不恰当的领导行为更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在面临超负荷工作而又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支持, 会造成内心的失落;学校内部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局面亦挫伤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
3. 自身原因。
教师由于觉悟不高, 对教育工作缺乏认识;工作能力和教学技能差, 导致课堂局面混乱, 工作长期落后;自身性格缺陷造成人际关系障碍等都是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二) 基于路径—目标理论的教师积极性调动策略
在如何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缓解职业倦怠的问题上,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 领导者需要选择与下述需要及他们正在进行的任务最匹配的领导风格。表3阐述了领导行为与下属特征和工作任务的相互关联, 为我们探索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供启发。
1. 以支持性领导风格为基础, 实施普遍关怀, 缓解工作压力。
针对教师群体普遍反映的工作压力大、多方期望难以兼顾的现象, 校长应以支持性领导作为整个领导风格选取的基础, 使教师在面临超负荷工作的时候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宽慰, 避免产生失落感。
2.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 实现实质性权力分布。
针对教师群体文化素质高, 自主意识强的特点, 结合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的大趋势, 校长应改革学校领导管理体制, 转变以往“一手抓”的领导方式, 通过领导权力的分散, 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在此期间, 要防止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凯伦·西肖尔·露易丝等研究者认为, 领导的分布必须与获得领导权责者的核心主业有充分的关联,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因此, 领导权力的分布要围绕教师改变学校和课堂教学的权力展开, 避免无意义的“附加性”工作, 给教师带来的额外负担。
3. 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 恰当选取领导行为。
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 其自身情况和面临的工作特征各不相同, 因此应针对其特点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例如新入职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经验, 目标较模糊, 规律不明晰, 宜采取指导性的领导方式, 为其提供细致的指导和明确的标准, 避免其工作的盲目性, 使其尽快熟悉工作;对于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 其工作经验丰富, 专业素质过硬, 宜采取成就导向型领导方式, 以高期待、高标准、高挑战, 鼓励其在工作精益求精, 避免安于现状。
4. 关注教师的特殊需求, 采取不同领导方式。
路径—目标理论重视员工工作动机, 旨在让这些涉及动机的问题始终处于领导者头脑的最前沿。因此, 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 校长应不断反思如下问题:怎样才能激励教师, 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工作?怎样才能帮助教师认识到工作完成后的奖励?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教师的真实意愿和需求并切实提高其所希望获得的报酬?对于渴望在教学领域有所创新和发展的教师, 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 以开阔其眼界;对于关心学校管理、奉献意识强的教师, 可以通过委以一定的行政职务, 培养其管理能力, 引导其向教育管理方向深造。对于内控倾向的教师, 应采取参与性领导方式, 满足其对自我控制工作事务的要求;对于外控倾向的教师, 应以指令性领导为主, 使其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校长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House R J.A path goal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1:321-339.
[2]Northouse P G.Leadership:Theory and practice[M].Sage, 2012.
[3]Harris A.Distributed leadership:What we know[M].Springer Netherlands, 2009.
[4]谭艳华.对路径———目标理论的认识及运用[J].铜陵学院学报, 2006, 5 (3) :11-12.
[5]熊志岗.试论学校管理者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 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1089/3042998.html 2004 (2004/12/09) .
[7]姚立新.教师压力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文本解读的教学阐释:目标与路径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本阐释 作者 编者 学生 教者
2012年在思考“文本阐释”问题时,我忽然顿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成天忙于对教材选文进行深入挖掘以试图阐释出文本新的内容或形式,这一做法存在着一个根本的方向性失误,即文本阐释属于文艺学范畴,其阐释目的是要揭示出文学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而我们语文教师搞的是教学,着力点虽然也是文本,可我们的着眼点不应是文本,而应是学生的发展。换句话说,我们与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区别是:在他们那里,文本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他们藉由对文本的研究,实现对文学规律的把握;而在我们这里,文本则是工具,是借以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学生的发展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终极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之所以要关心文本,不是因为文本,而是因为学生。语文教学中所有的文本阐释行为都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向学生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阐释与文学理论研究者所从事的文本阐释的根本区别所在。因而我们对文本所作的阐释不是通常所谓的文本阐释,而是文本的教学阐释。这一点,在叶圣陶先生的“教材例子观”中已经露出端倪,叶老指出,“举一”是为了“反三”,是为了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展学生是教学阐释的终极目标,从逻辑上看,这一认识自然合乎道理,可从教学角度来看仍然有问题,因为稍微把视野放宽,我们就会发现,所有学科都肩负着“发展学生”的任务,什么才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这一问题不明确,我们就可能活也干了,汗也流了,可种的是人家的田。这种傻事语文学科经常干,以至大纲上都曾经强调“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课”。因而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发展什么”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这才是指引教学阐释的那盏明灯。所幸的是,在总结了语文学科发展史上诸多惨痛的教训之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非常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致力于”三字道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课标修订组对此的解读则更加直白:“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
这样,我们就又解决了“发展什么”这一重要问题,可是问题还没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个能力发展目标,它只是告诉了我们教学阐释的基本方向,却没有告诉我们教学阐释的具体内容,因而这一目标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还是有些大而无当。面对这样的目标,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还是会有一种“老虎吞天无处下手”之感。换句话说,我们还需要足以支撑这一能力目标的知识目标。对此,笔者通过对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发现,识字,经典积累,对文本内容及其形式的理解、鉴赏与运用这三方面内容是语文学科“独当之任”的核心内容。
说“识字”是语文学科必须完成的核心任务,至今还没有人提出异议。对经典的积累,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并逐渐上升到能否继承传统文化的高度。今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不能“去中国化”,“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对文本内容及其形式的理解、鉴赏与运用,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化,也是在总结诸多历史经验与教训后形成的认识。尽管对其中涉及的具体知识尤其是知识序列还未形成共识,可各种教材都已经根据自己对此的理解编写出了相应的内容,并得到了教材审查委员会的认可,也可以说基本形成共识。
这样,我们就又找到了用以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知识目标,从而在宏观上解决了阐释目标问题。然而我也知道,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更有价值的是如何阐释出一个具体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这样才对日常的教学更具方法论意义。在此,笔者不揣鄙陋,也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做法。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发现,把握好作者、编者、学生和教者这四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下面试结合我在江苏“教学新时空”直播的《雷雨》教学实例对此作一说明。
1.作者维度是最自然的教学阐释视角。
这一维度的阐释是整个教学阐释的基础。阅读文本,我们总是想搞清楚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因而在进行教学阐释时我们首先要抛开教学观念,先从文本阐释角度搞清作者的意图。这一阐释就其总体倾向而言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作者中心论,于是,文本以及作者对文本的阐释就很值得我们珍视。就此而言,在教学《雷雨》(节选)时,《雷雨》以及曹禺写的《〈雷雨〉的写作》《〈雷雨〉序》《〈雷雨〉日译本序》等文章就显得非常重要,《悲剧的精神》这一曹禺散文集也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们对《雷雨》的主题、人物等许多具体的文本阐释问题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解说。
作者到底说了什么?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很值得重视。在阅读《雷雨》时好多人对“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是假”这一问题一直搞不清楚,许多学者也在为此大打笔墨官司。对此,复旦大学陈思和先生基于文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阐释。他认为,在“周朴园把梅侍萍赶走以前,他们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因为梅侍萍于二十七年前被赶出周公馆,此前一年周萍出生,则再前此一年为梅侍萍孕期,那么文中多次出现的“三十年前”实为周、梅二人热恋的日子。并且,“梅侍萍不是偷偷摸摸地躲在家里给他生孩子,是在周家给他生的孩子,而且,他们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环境布置”,并且,“梅侍萍被赶走以后,周朴园保留了梅侍萍当年的所有家具和所有摆设,连梅侍萍当年生孩子不敢吹风要关窗这个习惯都保存下来了”,“可以想象,梅侍萍在周朴园身边的时候,她受宠爱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一研究成果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2.编者维度是教学阐释的核心视角。
一个普通的文本之所以会升格成教材选文,全是因为编辑的缘故。他的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学术理想,更体现了课标精神,体现了国家意志。因而在进行教学阐释时我们除了要弄清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及表现技巧外,还必须要搞清楚编者借此文本想说些什么。他们所要表达的这个“什么”其实就是编者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文本必须承担的教学任务,就是文本当下的教学价值之所在,因而,对此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就《雷雨》这一文本而言,编者主要设定了三个问题:一是戏剧冲突介绍,二是关于周朴园对侍萍情感真伪的讨论,三是对潜台词的理解。这当然是教学阐释时必须要关注的内容。从宏观的教材设计角度来看,《雷雨》处于苏教版必修教材第四册,该册教材共有四个专题,分别是“我有一个梦想”“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笔落惊风雨”“走进语言现场”。《雷雨》就处于“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部分。这样,“人性”又成为我们进行教学阐释时必须关注的内容。苏教版教材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语文学习方式,编者给《雷雨》安排的是“问题探讨”,于是,问题的寻找、探讨活动的组织也为教学阐释所必须关注。就专题来看,该专题虽然只有三篇文章,却也分为三个层次——“灵魂的对白”(《雷雨》),“美与丑的看台”(《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人性在复苏”(《辛德勒名单》),这显然也是编者的人性教育设计,当然也要关注。专题还配有一次“要有描写意识”的写作专题指导,显然也要借助《雷雨》等文本来落实。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编者设定内容的丰富性和设定方式的立体性,也更可以见出编者维度之于教学阐释的重要价值。
3.学生维度是教学阐释的关键。
因为学生是发展主体,脱离了学生的阐释目标与阐释内容就是无的之矢,基本无效能可言。我在多地上过《雷雨》这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多集中于“情感真假”上,而且这一问题也为编者所看好,同时编者还为本专题预设了“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阐释时“情感真假”问题就应该作为教学的主问题来对待。
4.教者维度是整个教学阐释落地生根的保证。
教者是教学阐释的组织者、实施者,因而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一般说来,在教学阐释中教者必须要完成这样几件事。
首先是研读教材,对相关内容的教学价值形成自己的判断,对涉及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解答。比如前面提到的“情感真假”问题,编者看好,学生普遍感到迷惑,那么它就显然极具教学价值,必须要解决。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弄清“侍萍”的身份。这里的“侍萍”其实是两个人,一个是周朴园当年的初恋梅侍萍,一个是现在的鲁妈鲁侍萍。对梅侍萍周朴园自然充满眷恋,而鲁侍萍现在正对他产生威胁,他自然不可能喜欢。换句话说,周朴园所有的爱都是冲着梅侍萍而不是鲁侍萍去的,这就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
其次要补编者之短,根据语文的特点,展示文本之长。教材编者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除了教学价值外,还要考虑到知识体系、教材体例、教材容量、地区适应性等许多问题,因而再重要的“点”在教材中也往往是昙花一现,但学生的能力不可能通过一次的价值布点而提高,所以,教者必须要逐点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提高文本的价值含量。这是教者在教学阐释中的独特价值。比如《雷雨》,它是部话剧,而且是颇有诗意的话剧。曹禺自己就说过,“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他还说过,“巴金对我说:‘《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他的这句话是说中了我的本意的。我写这个戏确实不但想着看戏的观众,也是想着看不到演出的读者的。”但教材编者在“教学建议”中就没有考虑到诵读,这一教学价值我们教师可以挖掘出来。
再次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处理文本。比如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我们都知道他坏,教材介绍他为了发财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工人,可对他到底怎么坏缺乏感性印象。对此我们就不妨把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找找它们的潜台词。“你来干什么?”——你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谁指使你来的?”——凭你侍萍一个人还找不到这地方,你们应该有一个团伙,一起来敲诈我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你一直想敲诈我,一直找了我三十年,你真是太阴险了。看,就在这一瞬间,周朴园脑子动得有多快,他把人想得有多坏。当我们把他的这一心路历程看清之后,其恶毒便昭然若揭,教学效果自然也不错。
就如同侍萍的身份一样,文本阐释与文本的教学阐释也纠缠在一起,很难一刀两断。然而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盯紧“发展学生”这一目标,紧紧围绕“教学价值”这一核心,自然会发现更多属于教学阐释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加强可操作性[J].人民教育,2012(增刊).
[3]陈思和.细读《雷雨》[J].南方文坛,2003(05).
[4]曹禺.悲剧的精神[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路径目标理论 篇3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目标,实现途径
一、前言
当代青年研究生需要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作用首当其冲。研究生等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 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可靠的实践者、接班人, 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早日到来。从这个方面来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与素质, 促进研究生多方位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这是其他任何课程无法取而代之的。
(一) 国外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国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外一些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无名有实, 并不像中国一样, 有一个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但是, 尽管他们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 但却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并没有明确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与课程, 但却把思想政治教育以不同方式与手段渗透进其他学科之中。许多国家都以不同的名称比如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成效显著, 对提高公民素质, 维护社会体制, 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过战争洗礼的德国, 吸取历史教训, 摒弃“霸权主义”思想, 尤其重视培养孩子的“善良教育”, 爱护小动物, 同情、帮助弱者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校园里, 若出现欺负弱小等品行不端的学生, 经校方教育仍不思悔改者, 会被开除, 由专门部门给予管教。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人文化思想, 使之意识到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遵守宪法和法律, 在人与人之间, 在各国人民之间, 以及不同的民族、宗教和社会群体之间能互相理解与合作。
新加坡向来以国民道德素质高而闻名世界, 尤其是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研究。其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培养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学生, 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树立国家意识, 培养学生的“新加坡人”意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因伦理道德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培养研究生竞争与合作、创新与开拓的优秀品质, 以适应新加坡教育国际化和发展国际化的需要。
在当代各国中, 最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就是日本。一位经济学家这样评价道德危机:道德贫困、经济富裕, 这是最严重的危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键,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21世纪的日本经济的高度繁荣与高速发展, 也间接证明了德育投资, 德育人才的培养对于日本经济的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国内研究综述
郭峰 (2014) 在《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一文中根据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及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 对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梳理。谢典 (2012) 在《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从学校管理体制、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并从培养理想信念、创新教育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朱威 (2012) 在《农业院校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一文中则结合华中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研究生的职业选择价值观进行深刻分析, 指出研究生的职业选择价值观普遍存在着过于理想化和功利化的趋势, 急于寻求自身价值, 高估自身价值, 而社会的使命感不强, 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的意识不强, 偏离了培养的初衷, 作者从社会、学校、家庭和研究生自身四个层面分别剖析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二、都市型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目标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肩负着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而作为掌握更高知识水平和具有更高知识素养的研究生在这一重大而又艰巨的使命前更加责无旁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大转型历史期, 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更是急需得到提高, 而研究生政治理论课, 无疑是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主渠道。
(二) 国家意识树立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高校的普遍开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 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经过几十年的理论探索和历史经验证明, 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扬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把学生仅仅围绕在这面伟大的旗帜下, 树立学生国家意识,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基地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政治素质的提高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它是大学生、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基地。首先, 感悟的启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社会阅历去启迪学生的人生。从一个婴孩呱呱落地到长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有目标的优秀青年, 思想教育是基础, 是基石。一个优秀人才的培养更是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次是信念的确立。当今社会, 充斥着太多的负面事件, 恐怖袭击、工程倒塌、食品安全…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 激情、蓬勃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急需确立正确、积极的理想信念, 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三、都市型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 丰富教学内容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看来, 关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46%的同学认为课程丰富多彩, 很感兴趣;30%的同学认为理论知识过多, 不贴近实际生活, 枯燥无味;14%的同学认为未能与时俱进;只有2%的同学认为内容太深奥, 难以理解, 8%的同学没有选择。可见, 北京农学院的研究生更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时效性, 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贴近实际的问题更能吸引大家。相反, 枯燥而深奥的理论知识一直是大家对于思想政治课最头疼的部分, 但这恰是思想政治课的基础, 因此如果老师能将理论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 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 相信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二) 完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为教师与学生互动搭建的平台, 不仅是知识的传递, 更是情感的交流, 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在课堂教学中带来良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通过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课堂安排手段以及教师风趣渊博的知识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 教学方式可以多几样新鲜花样, 例如学生共同观看当前热点问题相关视频和评论, 观看以后各抒己见。当然针对农业院校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应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增强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践教育方法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生通过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 还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等高尚人格、锻炼了毅力, 在当前新形势下,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三) 改进考核方法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的实践者, 而研究生更是在兼具大学生重任的基础之上的各专业、各领域高层次创新的高精尖人才。高层次人才意味着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更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以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 促进人才的不断完善。
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要对学生传授科学理论, 弘扬科学精神,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应着重考核研究生分析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引导学生站在多重角度去看待和思考这一问题, 考核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能力更应该结合研究生的现实思想政治表现和日常行为表现, 不应该仅仅依靠一场卷面考试来判定。
四、结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性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思想道德领域的多元化倾向难免会对青年学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为了能够培养出这样一批全方位, 多层次发展的拔尖人才, 都市型农业院校必须重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结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找出它的症结所在, 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方法, 改善考核方法等, 有计划的、有目的、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峰, 李晓娥.论农林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中国报业, 2012, (05) .
实施绩效预算的目标与路径规划 篇4
关键词:绩效预算,目标,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 七年来, 我国已经在绩效预算评价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界对绩效预算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 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开展了绩效预算的理论探索和试点实施工作。但是关于绩效预算的一些基础问题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 比如绩效预算的内容包括哪些?各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推行绩效预算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具体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各阶段的目标, 哪些部门应当完成哪些工作?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 那么实施绩效预算就像开了一艘没有罗盘的轮船, 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回答, 目前我国在实施绩效预算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 例如绩效预算实施受到一些部门的抵触、绩效预算评价体系不规范、绩效评价没有贯穿预算全过程、绩效评估工作流于形式等。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对上述一系列基本问题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 对如何正确、有效、规范地实施绩效预算给出一个明确的可行的路径规划。
二、绩效预算包含内容的逻辑关系界定
1. 绩效预算所包含的内容
绩效预算的内涵是:绩效预算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注重预算的效率和效果的科学化、民主化的预算。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学习私人部门的绩效管理和运行方式, 以更有效率的方法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但仅仅了解绩效预算的内涵是不够的, 我们同时应该弄清楚绩效预算的具体内容, 及其各方面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理解各种情况下所指“绩效预算”的真实意思。笔者认为绩效预算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将绩效理论应用于财政资金支出结果的事后评
(2) 将绩效理论应用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结果
(3) 将绩效理论应用于预算部门自身的工作评价
(4) 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于绩效沟通和绩效管理
(5) 将绩效理论扩展应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2. 绩效预算所包含内容的逻辑关系界定
绩效预算是一个系统工程, 短短四个字却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绩效预算应包括5个层次的内容, 他们之间是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的关系。第一个层次只是对财政资金支出结果的评价, 是实施绩效预算试水阶段。第二个层次是对预算的全程评价, 主要目标是将绩效方法引入到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阶段, 实现预算全过程的绩效管理。第三个层次是对预算工作自身的评价, 即预算工作的的绩效评价, 它和第一和第二个层次的绩效评价对象不同, 预算绩效评价的对象是预算工作或者预算部门自身, 而第一、二层次的绩效评价对象则是预算资金。第四个层次则是在获得全面的绩效预算评价结果的基础上, 有效地应用结果, 切实发挥绩效预算结果的价值, 促进部门之间的预算工作的沟通, 并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制定作出指导。绩效预算的第五个层次则是将绩效管理的思想应用到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各项行政工作中, 这既可以说包括在绩效预算之中, 因为它构成了绩效预算实施的环境, 也可以说已经超越了预算本身, 成为政府的绩效管理。
三、我国实施绩效预算的目标规划
在了解了绩效预算的内涵与内容之后, 我们进而探索绩效预算是否可以在我国实施以及用它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至于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许多学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论证, 此处不再赘述。此处笔者试图探索绩效预算的根本目标, 及其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以为绩效预算的实施提供明确的行动方向和优先次序。
1. 根本目标
政府实施绩效预算的根本目标就是对预算过程实施科学化管理, 追求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并最终更加有效地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
2. 短期目标
在绩效预算实施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尤其是定性指标。相比较而言, 项目预算比一般预算的结果和产出更容易定量化, 更容易测量和评估。所以在短期, 我们主要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项目预算的全程绩效管理,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目标:
(1) 实现各地区、各部门项目预算的财政资金支出结果的绩效评价, 建立和完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 将绩效预算的理论和方法在政府部门普及开来。
(2) 将绩效理论应用于预算资金的分配环节。即要求部门在申请项目预算时提交绩效预算计划报告, 其中应包括该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 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以及该项目的工作程序、方法、所需资源等。由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对该项目的绩效预算计划报告进行绩效预测和评估, 决定是否拨款和拨款数量的多少, 实现事前的绩效评估。
(3) 将绩效预算应用于预算的执行环节, 用事前的绩效计划报告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不仅要看花钱的进度, 更追踪促实际项目的实现的数量、质量;资监督源分配合理性、资金使用情况等, 促进项目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4) 在项目执行完成以后, 由对该项目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主要依据初期项目预算申请部门提交的绩效预算计划报告中的各项指标;绩效评价的执行主体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和公众代表, 公众对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应当是绩效评价的主要参考意见, 注重公民取向。最终整理、分析出该项目的绩效评价总体结果, 并将评价结果向公众公开说明。
3. 中期目标
(1) 实现对一般预算的绩效管理
在实现对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之上, 我们可以开始对一般预算进行绩效管理。这一预算的主要产出就是各单位的行政效率, 行政人员工作技能, 各单位提供特定公共产品的效率等。对一般预算进行绩效管理, 其实是为政府部门实现全面的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2) 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约束激励机制
在实现对预算过程实施全面的绩效管理的基础上, 绩效评估的结果就应当开始发挥它的价值。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财政部门可以辨别各个部门预算执行的质量, 因而可以为后期的预算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对于预算执行质量高的部门, 给予激励, 而对于预算执行质量差的部门给予指导, 并且在后期的预算中调整预算计划。这样一来, 就可以形成了预算决策、预算执行、预算评估的三位一体的激励约束机制。
4. 长期目标
通过一般预算的绩效管理推进政府部门的全面绩效管理, 完成绩效预算实施的制度环境改革。这一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预算本身, 而是扩展到整个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改革。也就是说绩效预算的长期目标是以绩效预算为突破口, 最终实现政府绩效管理, 实现为公众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
四、我国实施绩效预算的路径规划
由于实现项目预算的全面绩效管理是绩效预算工作的当务之急, 笔者仅就如何实现这个短期目标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我国实现绩效预算的路径, 就是一条扫除前进障碍, 提供有利条件的路径, 其实也就是为绩效预算的实现提供各种支持的这样一条路径。要成功地实现绩效预算的短期目标, 主要需要以下几点现实支持:
1. 思想支持
首先要突破传统的行政观念约束, 转变政府行政人员的思想, 遏制官僚作风, 树立公共产品提供者和负责人的意识;其次要突破传统的预算观念, 加强对绩效预算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树立一种全新的要产出、要效果的预算意识;第三, 要增加公众参与预算的机会与能力, 真正体现公众作为公共产品需求者的角色, 提高公众对预算决策、预算执行、预算评估的参与度, 因为一项预算执行好坏的最终评判标准是公众的满意度。最后, 绩效预算还需要领导者的高度支持, 因为绩效预算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到部分既得利益者, 必然会跟新兴的模式作顽固抵抗, 这就需要领导者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 推进绩效预算的顺利进行。
2. 法律支持
完善预算法案, 将绩效预算思想融入法案, 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绩效预算的法案中应当明确指出负责绩效预算工作推进的具体机构, 明确绩效预算的主体、目标、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绩效评估工作的要求、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等等。这样一来, 绩效预算就不会仅仅是一句口号, 一种意向, 一种提倡, 而是成为一项方针, 一项具体的有明确负责人和明确执行计划的改革任务。这样, 各个部门才能明白明确什么是绩效预算, 目的是什么, 各个行政人员必须按照何种标准完成何种事项, 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是什么。法律支持能够让绩效预算的实施有法可依, 增强绩效预算实施的规范性和强制性。
3. 技术支持
绩效预算的核心就是构建规范、科学的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要构建的便是项目预算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当一些指标难以确定, 或者指标评价之间存在冲突时, 坚持以公众的满意度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
其次, 改变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各设一套体系, 导致绩效评价水准参差不齐, 绩效评价结果可信度差, 可比性较差的局面。中央部门应该在百花齐放的同时, 博采众长, 集中力量研究出一套质量较高的, 并且可以在全国普遍使用的绩效评价体系, 使得绩效评价更加规范化, 统一化。另外, 当制定一套固定的针对各个部门和各项支出的评价体系存在困难或者不合理性时, 我们应当确立一些指定评价指标的原则、规范和指导思想, 这样就可以在遵循一定根本原则的基础上, 又能够随机应变, 适应各种特殊情况。
第三, 不同部门应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模式, 有的侧重于定量分析, 有的侧重于定性分析。由此设置相应的共性指标, 与个性指标。主要从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管理情况以及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评价。对适用于不同部门的个性指标, 要针对项目实际, 结合部门职能和项目管理目标, 根据评价的目的, 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制定评价指标和确定评价标准。
4. 人员支持
实现项目预算的全面绩效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员支持。一方面要培养绩效预算、绩效管理的专门人才, 建立绩效预算学者库, 专门对绩效预算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对行政人员进行绩效预算知识的培训, 使之具备绩效预算操作的技能。除此之外, 我们也更应当重视对公众的培养, 提高公众对绩效预算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能力, 因为科学的绩效预算的评价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和深度的参与。
5. 制度支持
成功地实现绩效预算同样需要相关的制度支持。在实现短期目标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完成对以下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目前的部门预算制度;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完成会计制度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度的过度;完善预算的监督制度, 并且对预算过程实行问责机制, 向单位问责, 向个人问责;最后, 要增加预算的公开透明度, 对于预算信息哪些应该公开, 公开到什么程度, 政府应该做出明确的要求。
当然上述的每项制度的变革都是非常艰辛和复杂的过程, 必然会对绩效预算的实施形成阻力, 但是它并不能够阻止绩效预算的脚步。即使制度环境不是那么优越, 条件不是那么成熟, 绩效预算的推进也势在必行。等待, 只会延长上述一些不合理制度存在的时间。笔者认为, 绩效预算既是一种目标, 也是一种手段, 可以成为改革不合理制度的压力和动力, 最终在实现绩效预算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马国贤:政府绩效评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彭锻炼左武:推行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难点与目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 (6)
[3]白景明:全面认识绩效预算[J].中国财政.2009. (24) .
[4]孔志峰:绩效预算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5]张晓岚吴勋:面向绩效预算的预算绩效评价实现框架[J].商业研究.2009. (11)
路径目标理论 篇5
创业活动是一个关系到国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 被赋予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相同的地位。在改革不断深化的大潮之中, 高校创业教育正在持续地发展。
1 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目标定位
1.1 以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 会对创业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高校创业教育是为了将人们引上创业之路, 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由于这一作用的认识, 所以, 在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之下, 政府部门开始重视创业教育, 也希望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 缓解就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压力。这样, 就促使更多的高校在创业领域中不断去回顾, 不断去探索, 希望能够解决就业难这一个问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将就业压力作为创业教育开展的直接目标, 会走进一个潜在的误区, 不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 甚至还会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带来重重阻碍。[1]
将大学生就业难作为创业目标的动机, 会让高校简单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导学生开办企业, 侧重从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两个方面的教育来进行创业教育, 过于注重技能与知识的传授, 这样很容易曲解创业教育的意思。教育的规律表明, 创业教育是无法短期速成的, 希望通过短期的创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涌现一批“企业家”, 这样的想法很不现实。曾经, 美国的蒂蒙斯教授表示:通过“拔苗助长”这一种方式创造出来的创业者, 是无法满足创业革命根本的需求的。所以, 如果我们将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格在缓解就业压力这一条道路上, 就很容易让高校出现急功近利的问题, 非常不利于高校创业教育走上一条稳步发展、基础夯实的发展之路。
1.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目标应该定格在精神培育上
目前,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于培育学生企业家精神这一本源之上。政府和高校都应该明确认识到, 创业教育就是精神能力与专业知识相互结合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能够帮助大学生勇敢地面对挑战, 树立坚强的人才意志。当我们在羡慕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出现了大批创业成功者的同时, 更应该考虑到如何才能够为创业成功者培育出成功的土壤, 如何才能够帮助其建立社会的支持体系, 而不单单是创业本身。培育企业家精神, 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创新精神的鼓励, 能够让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 让培养创新精神依赖于个性的良好发展, 再由个性发展来推动创新精神的养成。[2]所以, 作为高校, 就应该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传统观念消除, 改变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从而创新出有利于挖掘大学生潜能的体制,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进取心、事业心以及开拓精神, 能够专注于某一种商业规划活动、企业活动, 并非是简单的技能与知识的传授。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敢于尝试精神的培养, 才是高校创业教育真正的核心所在。
2 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2.1 设置创业学课程
高校创业教育不能停留在确定教育目标上, 而是要通过教育课程来将其落实。创业教育的实践, 就是基本理念应用的同时, 配合各个课程教学计划的运用,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将创业教育目标具体实现。在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之中, 通过广义的课程概念, 也就是通过学生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为提高创业综合素质而努力, 这样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课程。这样的课程观有利于课堂的突破, 同时也能够打破以教师与教材为中心的模式, 帮助学生克服唯理性课程模式的束缚, 通过更广阔的范围设计来满足社会需求, 从而建立出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而言, 创业教育就是需要两大类、四大版块作为其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对于课程模块, 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分割, 而是要相互联系起来, 共同完成创业教育所赋予的使命。
2.2 利用创业文化, 激发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这需要长时间的熏陶与培植。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风、教风、校风, 这是学校发展之根本, 也是学生所需要的外部环境, 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持久深远、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是任何课程都达不到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品质的培养拥有强大的渗透性, 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因此, 高校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创业文化, 这样就能够将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于学生的勇于创业、敢于创业都会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让学生个性创造得到最明显的发扬。[3]
2.3 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基于不同需求分层次的建立
如果站在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这一角度来看, 就存在层次性的差异。很多学生对于创业有强烈与执着的兴趣, 但是有的学生却对创业非常冷漠。创业教育属于高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 但是却不可要求学生必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 也不能强制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创业者或者具备创业家的精神。所以, 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按照学生不同的个性与需求, 分层次地进行。对于拥有扎实基础, 存在强烈创业愿望的学生, 应该给予系统的、专业的创业培训;如果学生创业意愿薄弱, 那么就需要进行基础性的创业教育。另外, 针对学生创业教育的不同需求, 除开层次性外, 时序性也会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在高校就会有强烈的创业意愿, 但是部分学生在工作若干年之后才会逐渐表露出创业的意愿。所以, 创业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不仅要注重创业基础, 同时还要注重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为学生未来的创业愿望奠定基础。所以, 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 应该按照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进行划分,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对创业的最根本需求。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创业教育对于高校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对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过程表明, 研究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通过确定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能够明确地表述出对创业教育的价值性追求, 这是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所在。只有满足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 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 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永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路径的选择与构建[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5) :102-105.
[2]张龙.论高校创业教育目的的实质、渊源及其实现[J].教育与职业, 2010 (09) :92-94.
[3]周炳.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 2014 (12) :12-14.
路径目标理论 篇6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目标管理,价值,可行性,实施路径
一、新建本科高校目标管理的内涵
新建高校目标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者依据党和国家教育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将新建本科高校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要求与德鲁克企业目标管理理论有机结合, 制定高校总体目标, 然后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 直至个人, 从而形成以目标为基础和中介, 各部门和教职工损荣相俱、共同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1]。其既有企业目标管理的一般性, 更有新建高校运行和发展的特性。
从本质上分析。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模式, 从表面看是为了解决其“新”的问题, 促进内涵的升本和教职工个人的成长, 但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更好地为民族和国家服务, 具有典型的利他性和公共性。而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是为提高企业的利润, 对个人成长的关注充其量只是一种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经济利益是其最根本的追求。
从主客体分析。主体是指高校在落实目标管理理论过程中, 为实现其相应的目标、价值而付出劳动的组织和个人, 包括学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工, 甚至学生。客体是指在目标管理实践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其存在依赖于目标管理主体的存在, 具有多样性。但主客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此时主体彼时客体[2]。教职工是目标管理的的主体, 也是管理的对象, 且教职工的成长更是新建本科高校目标管理实践过程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从影响实施目标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新建本科高校实施目标管理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解决人的问题:即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工要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胸襟和勇攀高峰的改革精神, 要能把升本看作是一次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平台;其次是解决历史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停留在对升本奋斗史的迷恋中, 实施目标管理必须扬专科阶段的经验而去其糟粕, 全面专升本[3];三是解决物的问题:解决资金不足这个困扰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最根本的难题。另外, 还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技术支持:与自身目标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管理软件、数据库及相关的专业人才等。
二、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价值与可行性
(一) 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价值
1. 是内涵升本的必然要求。
内涵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永恒主题, 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在脱掉专科的帽子后各方面投入更多地放在扩大办学规模等能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的工作上, 忽视内涵升本[4]。所以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改变原有粗放的管理方式, 使扩大规模与内涵发展并重是升本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目标管理, 既解除旧有管理理念的束缚, 也解决因合并带来的管理混乱, 促进学校管理方式、发展目标的统一。探索出符合新建本科高校的目标管理模式, 既是新建本科管理理念和发展目标统一的内在要求, 也是对旧有管理理念、甚至思维方式的一次现代化、科学化的革命。
2. 是快速提高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较, 其教学管理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及办学经验等一系列差距, 严重制约着新建本科高校办学的快速发展, 所以教学管理水平的现代化, 挖掘并调配有限的资源, 保证优先目标、核心目标的实现, 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标管理是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推行目标管理, 就是通过目标动员全体教职工将自己的成长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这种动员, 一方面使办学目标各个步骤、环节的执行在各部门和教职工中得到切实落实, 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明确了分目标与总目标、学校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既为广大教职工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又创造了和谐宽松的环境。
3. 是人本管理理念的尝试和落实。
目标管理是建立在重视人的管理、重视人潜力的挖掘的心理契约基础上的一种管理理论[5], 在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 既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决人才短缺的困境和二次创业的疲惫问题, 更促进了对广大教职工的培养和广大教职工的自我成长。另外, 其通过广大教职工对目标制定的参与, 变被动完成任务为主动追求目标, 从而解决高校合并带来的目标多元化问题, 使整个学校形成一种信任、和谐的氛围, 并最大程度上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学校大发展中去, 使师生的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相得益彰。
(二) 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可行性
1. 目标的一致性与多元性的统一[6]。
目标的一致性指的是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企业实施目标管理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建立强大的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 而新建本科高校是为了建立合格的有特色的本科高校, 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目标的多元性是指总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全面反映。新建本科高校建成合格的本科高校的总目标可以从多个侧面反映:教职工优厚的薪酬福利和较多的发展锻炼机会、丰硕的科研成果、优秀的毕业生等;而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则是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是职工有优厚的薪酬和较大成长空间的企业。一致性是基础, 多元性是坚持一致性原则下的多元性, 而多元性在发展中必将向一致性统一。
2. 注重全员参与和主体的共同发展。
推行目标管理模式, 首先都必须有领导的亲自推动, 然后是以分目标为媒介, 各部门相互协调、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对新建本科高校而言, 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不但是思想上的重视和认识上的统一, 还是行动中全体教职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每个部门和每位教职工负责各级分目标实现, 校领导对总目标实现与否负有直接责任。推行目标管理同样也注重主体的共同发展。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在实现建成合格本科高校目标的同时, 也在关注教职工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程度, 尤其是发展空间、福利待遇等。企业在建立富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的同时, 也同样注重职工的成长和福利待遇。
3. 既强调结果, 又重视过程的创新。
目标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一般只分为制定总目标、分解目标、目标实施、目标考核和总结反馈几个阶段。其之所以能一直被视为管理之良方, 很大程度上又是人们对其运行过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使其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建立合格的富有特色的本科高校是根本目标, 而相对这个根本目标, 学校同样也必须重视作为主体的教职工和学生的成长、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模式及管理理念、方式的创新。这是新建本科高校成长的必由之路, 而作为高校, 对创新并培养创新人才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三、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 推行目标管理的前提:
宣传动员, 树立全员目标管理意识
新建本科高校推行目标管理模式, 首先必须剔除对升本时管理方式和经验的沉迷, 并在教职工中树立目标管理意识, 并依此形成内部动力机制。而要实现这种理念的辞旧迎新, 必须加大对目标管理理论的宣传, 使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并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欲望化为具体的目标、行为准则, 并通过心理契约将这些要求、目标和准则化为学校总目标的有机部分, 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 推行目标管理的基础:
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
1. 科学分析实施目标的环境, 正确决策。
这是目标制定的前提。宏观上, 制定的总目标必须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政策法规及经济条件相适应;微观上, 总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自己甚至其他高校的历史、现状, 并运用SWOT分析法, 准确定位。目标决策既要抓住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又兼顾动态的视角;决策既要科学, 又要兼顾民主, 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目标既要有操作性, 又要有挑战性, 能激发广大教职工二次创业的激情。
2. 明确原则, 注重方法, 合理分解目标。
目标分解应遵循的原则是:学校各部门、教职工分目标与学校总目标方向上务必保持一致性, 内容上具有连贯性;目标分解应视学校条件及教职工能力量力而行。新建本科高校人力物力财力一般都比较有限, 多校合并升本的高校还必须考虑协作的问题。目标分解方式上, 协商式分解无疑是高校最好选择:高校人才济济, 广泛的商谈、讨论便于集思广益, 也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知识分子的殿堂, 民主管理, 培养民主意识责无旁贷。但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前提是必须解决专升本艰辛拼搏后教职工休养生息的迫切需求与二次创业之间的矛盾。
(三) 推行目标管理的关键:完善目标的执行体系
1. 合理分工, 科学授权。
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将既定目标从纸上变为现实, 首先必须像专升本一样将学校发展的重担再次赋予教职工, 并按责授权。对高校管理者来说, 首先要根据目标执行者的职责按责授权、适度授权, 避免有权责不对等的情况出现;其次授权不能发生重叠、冲突, 也不能出现“真空”。另外, 对于授权者来说, 既授了权, 更要承担授权的责任, 监督目标的实现和权力的行使情况。
2. 严格的运行控制。
目标管理思想以被管理者的自我控制为基础, 强调的是被管理者的自主和自觉。但必须对指标进度、阶段成果等进行运行过程控制, 否则一环失误, 满盘皆输。
对指标进度的控制。指标是目标进度网上的节点, 抓住各个指标就能确保目标实施进度及核心问题的可控、在控。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设置指标必须注意:纳入监控的指标必须可以定性或定量;指标设置要精度、广度适中, 但不宜过于烦琐, 以免影响进度;不便定量或定性的指标, 要创新监控措施;指标监控要时时进行, 更要记录总结, 督查工作进度。
对阶段成果的控制。对目标实施进行阶段性的监控, 既便于掌控目标实施进度, 了解可能产生的困境, 也便于全校性的协作。为此, 学校应确保三方面工作:建立一支权责相当、信息灵敏的专职监控小组以时时监控;各目标阶段划分要以目标的性质特点、难易度为基础, 不能全校一刀切;各级监控要根据材料总结经验教训, 并指导下一步工作。阶段成果监控还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目标中考虑不周全部分, 解决因工作对象改变等突发因素出现造成的目标实施过程的不稳定问题。
目标实施结果的监控。对结果的控制主要是对目标完成预期质量的监控。对此, 学校必须确保落实以下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必须合理, 目标既要与过去的专科有一个质的飞跃, 又不能大跃进、放卫星;论证预期结果要由专门的部门进行, 且论证的内容应是全方位的, 包括学校的现状、教职工的能力、实施措施等;预期结果原则上应锁定“优秀”[7], 即要达到一个目标, 其实现结果的质量首先必须是高标准的;对目标实施结果评估达不到预期值的应分析原因, 明确责任人。
3. 持续的沟通。
沟通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8]。目标实施过程中, 学校应利用前期宣传动员阶段建立起的信息网络,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模式在教职工中的宣传、咨询工作, 继续营造全民理解、全民参与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信息网络广泛监督目标执行过程, 了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困难, 并解疑纠偏, 解决问题。高校管理者和学校教职工不缺乏公共意识、能力和技巧, 这将大大提高目标实施的绩效。
(四) 推行目标管理的保障:构建有效的成果考核体系
1. 健全考核制度。
首先, 主体选择要根据主体多元化的特点, 学校应力求考核主体的多元化, 力争涵盖学校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由于高校目标考核是多方面、多维度的, 考虑到公正性, 对不同主体的考核应力求全方位进行;其次, 要确保考核指标的科学性, 指标既要具有可操作性, 必须至少在可定量和可定性之间居其一, 更要着眼于全局, 具有导向性。另外, 还必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或定量, 或定性。前者用数据的方式描述目标实现过程和程度, 精确、客观;后者以对指标完成的质的考核为依托, 侧重于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评价, 主要适用于不便量化、数字化的目标, 抽象且带有一定主观性。此外, 考核周期的制定也是健全考核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健全组织保障。
首先是确保一支专业的考核队伍, 从取样、打分到统计、报表, 必须由专人负责, 确保专业、到位, 所有考核人员技术能力要确保、时间精力要确保;其次, 要加强考核人员综合素质, 尤其是道德素质的培养。考核人员要专业有保障, 思想更过硬。同时, 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保障, 即学校考核小组、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定期开联席会议, 对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讨论、创新, 对有疑问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 对被考核人负责。
3. 确保考核结果的运用。
首先要及时兑现奖惩承诺。绩效考核结束后, 学校要根据相应标准及时落实奖惩, 落实奖惩不是目的, 而是通过这一长效激励机制将广大教职工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物质上, 与薪酬挂钩, 并通过建立一套奖优罚末的制度, 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公正的竞争氛围;精神上, 与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开发挂钩, 以职位升迁激励广大教职工, 尤其是干部;其次应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一方面, 要以学校为主体, 把真实的数据和结果传达给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另一方面, 学校要针对考核结果, 总结好的经验在全校推广, 更要对遇到的教训和困难作认真研究, 得出解决办法, 并作出指导性意见向全校传达, 既反馈给出问题的部门和个人, 促其改正, 也要让没有出类似问题的部门和个人引以为戒。
目标管理是当前最为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之一, 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 要使这一思想之花结出硕果, 除创立一种新的符合新建本科高校实际的新建本科高校目标管理模式外, 还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加强成本管理, 人力物力财力的匮乏是制约新建本科高校快速发展的最根本问题, 增强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绩效管理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信息畅通, 加强双向, 甚至多向沟通。不论是在目标确立前, 目标实施中, 还是在成果评估、反馈、应用阶段, 沟通的催化剂作用, 都会对目标成果的实现起到意想不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6]董泽芳等.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实施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1) .
[3]王峰.新建本科院校:概念、特征及发展战略[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 (4) .
[4]张志远.地方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 .
[5]贺雪娟, 雷庆礼.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效益研究[J].求索, 2004, (4) .
[7]朱叶明, 吴厚春.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的实践[J].供电企业管理, 2006, (1) .
路径目标理论 篇7
一、中专语文美育的目标定位
1. 中职语文美育的本质:学生的生命发展
当前, 现代人的身心承载着太重的负担, 显出了越来越大的“无能感”, 在精神上, 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加厉害。人常常成了科技“座架”上的忙忙碌碌的小虫;人的心灵深处往往受到污染, 造成关系紧张, 精神颓废, 心理生态严重失衡。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 学生成了“知识容器”, 心理生态损伤最为严重。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中职语文美育担负着舒张学生的心灵和实现生命发展的使命。
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 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1]中职语文美育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命教育。然而, 传统的语文美育更多地关注美育客体, 而审美经验论告诉我们:美感的发生“不能仅仅看做是对某一具体的直接反映, 而是要借助审美主体的一定心理结构作为中介”[2], 审美心理的生态性对审美效性至关重要。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 他们在“唯分数论”的氛围中艰难度过他们的小学和初中。在分数面前, 他们丧失自信, 甚至丧失尊严, 扭曲了生态自我 (Ecologicalself) 。中职语文美育必须重构学生的生态自我, 和谐学生的生命发展, 让他们去欣赏美, 发现美, 创造美。所以, 中职语文美育的范式必须革新, 美育视角必须着眼于学生心理生态的平衡和学生的生命发展教育, 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 中职语文美育的目标:培养“生活艺术家”
自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 国家先后颁布了三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但都没有涉及语文审美教育。1979年下半年, 北大附中的章熊等人, 进行了语文美育研究的尝试, 这是语文美育的滥觞。1986年12月, 国家教委颁布的第四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才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首次把美育列入语文教学目的之中。1993年3月, 国家教委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其中第35条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直到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新行动计划》, 才提出美育是教育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3]2001年的语文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需要, 把语文美育放到更高的位置。
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 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义务阶段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普通高中语文课标有关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有:在“课程性质”部分, 提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在“基本理念”部分, 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部分, 强调“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总体而言, 普通高中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审美能力”的建构。
中职语文美育既要延续和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育目标, 同时更区别于普通高中的语文美育目标;它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首先, 升入中职的学生, 在义务教育阶段, 分数上的歧视使他们厌恶学习, 很难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所以中职语文美育必须关注他们审美趣味的培养,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自信心, 热爱生活。其次, 中职阶段由于没有高考压力, 语文美育没有必要拘泥于教材, 学生的美育发展空间较大, 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 指导他们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建构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指导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总之, 中职语文美育是培养“生活艺术家”, 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是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的需要, 是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需要。中职语文美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紧箍咒的束缚, 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
二、中专语文美育实施主要路径
良好的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最好的工具, 针对中专语文美育建构学生“生活艺术家”这一目标,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文美育。
1. 美读法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 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要利用语文教育中的听读教学,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眼要看, 口要读, 耳要听, 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感受课文的内容, 接受课文的美的熏陶。而美读则是听读教学中感知美、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4]通过美读能把诉诸视觉的无声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 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 通过再造想象的活动, 在头脑中再现课文的情境, 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 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 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课文的情感, 获得最真切的感受, 与作者的心灵情感相沟通。
2. 鉴赏法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 有不少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可以使学生进行更为深刻的审美鉴赏。鉴赏就是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 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语文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挖掘和分析, 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 调动学生想象, 另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 就能有效提高审美鉴赏力。这就需要授课者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所以, 在语文美育中要注意分析课文所表达出的情感, 把真、善、美从语言中发掘出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课文的同时, 情绪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 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 在教学过程中, 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 产生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 使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升华, 眼界更加开阔。通过引导、联想、想象, 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 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 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课文分析中鉴赏美还有一个关键, 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鉴赏过程, 让他们反复揣摩、体会, 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讲解分析去代替学生的独立鉴赏。由于鉴赏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更应要求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课堂本身成为学生评价美、欣赏美的场地。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师只在关键处予以辅导, 最好是在学生鉴赏不全面或鉴赏有误的时候, 才加以点拨, 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讲解分析。只要坚持以学生鉴赏为主体, 并把教师引导与学生鉴赏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写作法
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近生活发现美, 提高其审美创造力。走近生活首先要关爱他人, 写出人际之美。在工业文明观的指导下, 人是征服了自然, 但从某种角度看, 人类征服自然的许多伟大的胜利在人的精神的熔炉化成了一滴泪水。现代人往往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座架”上的可怜虫。所以教师要知道学生关爱他人, 发现人际关系的美。为了写好这类文章, 要让学生“回归生活”, 选择自己的关爱对象, 采取对方能够接受的关爱措施, 小组探讨措施的可行性, 小组汇报关爱的具体行动并, 然后写作。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通过关注生活, 关爱他人, 学生写作文时不再畏难了, 不再千篇一律了, 而是个性尽显, 精彩纷呈。在作文中, 学生深深感受到关爱生活、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在人的群落中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关爱的深广度, 游离于人生态网之外的人是找不到自己的。这样, 学生不仅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体会到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从而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摘要:中专语文美育目标的定位是中专语文美育的定性问题, 它关系到语文美育的层面及美育方法的选择。作者认为中专语文美育定位为:“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 以培养审美创造力为辅”, 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 中专语文美育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美读法、鉴赏法、作文法。唯有如此, 方能实现学生的生态自我,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专语文美育,生活艺术家,美育目标,美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尼采.悲剧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 1986:105.
[2]彭立勋.审美经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0.
[3]冯玉强, 龙江河, 田剑波.二十年来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述评[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85.
路径目标理论 篇8
一、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
建设法治中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中国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 法治是保障公民权利奠基石
法治以维护公民权利为宗旨, 以限制和规范国家权力为要义。法治不仅要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 而且要维护公民的各项民事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现实中各种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只有有法必依, 坚持公正司法、规范行政行为, 让政府真正依法行政, 才能保证公民权利不受侵犯。
(二)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护航员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法律确定其地位, 保障其权利;市场经济的各种活动需要法律来规范, 各种矛盾需要法律来解决;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法律来确认;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离不开法律作用的充分发挥。没有法律和法治, 就没有市场经济。确立了法治国家的目标, 有利于全社会名正言顺地开展法制和法治建设, 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法治环境。
(三) 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当前,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任务艰巨。在此背景下, 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稳定, 尤为紧迫和必要。在此方面, 法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四) 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实践中出现的分配不公、劳动者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因行政权力产生的“暴利”、利用垄断地位产生的“暴富”等问题, 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规则的缺失或者是对现有规则的漠视。社会公平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而公平正义只有通过法治的途径才能实现。 (1)
(五) 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仅仅是GDP的提升并不等于民富国强, 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力的富强, 人权得到尊重, 人民享受着良好的治安、优美的环境和健康的饮食的“中国梦”的实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把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
二、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决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 而是有着十分丰富内涵的真实目标。择其要者, 下列三个特征构成了法治中国最基本的要素。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典型的特征。维护宪法权威, 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坚实的根基。建设法治中国, 应当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成为全社会奉行的基本准则, 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到严格落实, 让人权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让每一个人都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中国。这是法治中国最重要的使命。法治兴则国家兴, 法治强则国家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让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和健全, 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有序, 让社会运行更加稳定和和谐, 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与法治中国相伴而行。 (2)
三、我们应当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 堪称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的指南针。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点有六:
(一) 高层领导的政治决断和信心
任何权力规范和约束都应该也只能是自上而下进行。政治家要有倡导和推行法治的决心和信念, 运用足够的政治智慧, 能够厉行法治、自我限权、带头守法。
(二) 着眼科学民主立法
立法是法治建设的前提。我们立法建制, 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要使立法真正符合人民意愿, 完善科学民主立法机制, 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 认真倾听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 广泛集中民智、汇聚民意。要使立法真正立足客观实际, 从改革发展稳定最突出的矛盾入手, 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 研究和决定该立哪些法、怎样立, 该制定哪些制度、怎样制定。要使立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切实增强每一部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着眼保障法律有效实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因此, 我们要在继续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一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二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权,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重要职权, 确保各国家机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四是要改革现在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以法治为重要指标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即“法治GDP”, 保证法律的实施。地方政府领导干得好不好, 能不能得到重用提拔, 关键要看他是不是有法律意识, 是不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一旦建立起法治作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法律的实施就有了保障, 法治中国建设才会更加顺畅。 (3)
(四) 着眼保障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 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 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要实现司法公正, 必须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 树立司法独立理念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现在如何认识我国的司法独立, 学术界争论颇多。有的主张西化式独立, 有的主张逐步独立等等。笔者认为, 在当前不能离开我国的政治制度去谈独立, 而要符合我国的国情。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必须明确党对司法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而并非是具体业务和工作的代办与干预。二是规范和完善人大司法监督, 高度重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监督。三是改革现有司法人事与财政制度。现行的司法管理体制是各级司法机关的人事权、财产权受制于当地党委政府。要从根本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就必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首先可考虑基层、中级法院法官由省级人大任命, 高级、最高法院法官由全国人大任命, 任命后即由最高法院统一管理的方式。其次, 必须改变地方政府把持司法财政权的现象。目前,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是将法院的经费独立出来, 单独列入国家预算。为此, 有学者建议应当吸取历史的教训和其他国家的经验, 重视司法经费独立对于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四是正确处理好上、下级法院间关系, 确保下级法院独立办案。上、下级法院并非行政领导关系, 而是监督、审级关系, 不同的审级设置是为确保当事人上诉权的实现, 确保司法公正, 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指示、批示, 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事先请示, 都有违司法独立原则, 应予根除。
2. 大力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尤其是法官队伍建设
司法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司法公正。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法官的素质是司法公正的根基, 高素质的法官是司法公正的先导。一定要提高法官的道德修养, 提高法官的业务素养, 提高公正司法能力。
(五) 着眼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公权力
当今, 许多法律得不到真正执行, 公权侵犯私权的情况屡屡发生。如果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权力就会是恣意妄为的猛兽, 就会祸害社会。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笼子有哪些?第一个是民主的笼子, 通过统一的程序规则约束公权力的行使。特别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权力加以更加严格的硬约束。因此应当尽快制定《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等法律法规, 为各种行政行为提供最基本的权力边界和程序规则, 防止决策机关规避程序法滥用决策权, 确保每项权力都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第二个是法治的笼子, 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规范;不仅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还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凡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 都必须积极履行, 不能失职, 不能不作为。同时, 履行法定职责, 必须依据法定程序。第三个是监督的笼子, 通过公开约束规范公权力。应当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 将领导批示、指示及一切行使权力的表现形式纳入信息公开的范围,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党务、政务、司法、公共事务的信息公开, 通过公开约束规范公权力。要创造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的条件, 拓宽民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的渠道, 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监督的便利, 实现对公权力行使的全时空监督, 惟其如此, 才能让所有官员在法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 防止权力滥用和失控。 (4)
(六) 着眼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法治中国就是大家都尊法守法。只有当法律成为国民必须信仰与敬畏的规则时, 人们才可能在这条规则的底线上行走, 道德才不会失守, 底线才不会被击穿, 秩序才不会崩坏, 公平正义才能让人有所期许。也只有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 法治中国才会形成。因此要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目标。一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培训。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 这无疑是对整个社会法治精神的引领和提升。二是要深化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建设法治中国, 人民群众是基础力量。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让广大人民群众懂得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为构筑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5)
摘要:建设法治中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中国, 是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的中国;是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中国;是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中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点有六:高层领导的政治决断和信心;着眼科学民主立法;着眼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着眼保障司法公正;着眼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着眼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关键词:法治中国,意义,目标,路径
注释
1 王利明.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2011, (6) 。
2 (5) 袁曙宏.奋力建设法治中国[J].求是, 2013, (6) 。
【路径目标理论】推荐阅读:
培养目标培养路径论文11-03
理论路径08-13
目标导向理论10-27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05-26
目标管理理论06-13
“微时代”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思考07-01
“强军目标与中国梦”理论座谈会在京召开06-03
路径变化07-14
提升路径07-16
教改路径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