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路径

2024-08-13

理论路径(精选12篇)

理论路径 篇1

1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古姆·威廉姆斯和史蒂夫·罗森伯姆共同提出的一套实用且可评估的学习方法, 旨在通过缩短学员达到胜任标准的时间来提升教学效果, 即通过加快学习进度, 使学员更快地具备达到胜任标准的能力。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的核心步骤有: (1) 选择一条专业线; (2) 定义胜任标准并确定到达胜任标准的时间; (3) 绘制现行的学习路径图; (4) 梳理典型工作任务, 建立任务模型, 设计精益的学习路径图; (5) 实施与评估。

2 选择专业口译译员专业线作为研究方向, 研究学习路径图

(1) 口译译员的胜任标准

口译是指“对口头表达的信息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按照活动性质不同, 职业口译大致可分为“会议传译、随从传译、联络传译”三种。不管是哪种活动, 涉及到评价口译译员是否胜任的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 可信度:译语信息完整、准确、忠实地传递了原文内容;

2) 可接受度:译语的表达符合逻辑, 语音语调清晰到位, 易被听众接受;

3) 简明度:译语简明, 准确反映发言人风格和说话方式

4) 多样性:译员适应多种不同任务、环境、发言人、题材等, 并能清晰准确传达信息;

5) 迅捷度:译员具备临场应变的能力;

6) 技术性:译员应掌握相关职业化的技巧, 并熟悉设备使用。

经多位学者实证研究 (如Bhler Hildegund 1986, Kurz Ingrid 1989, 1992, Lydia Meak de Trieste 1990, Daniel Gile1990, Kopczynski A.1992, Shlesinger M.1992, AIIC 1992, 何慧玲等, 1998) , 在以上指标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可信度”。

(2) 口译译员到达胜任标准的时间

根据刘和平的研究, 中国口译专业教学分为四个层次:职业会议议员、职业译员、交替传译人员、旅游/联络口译。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第二层次的职业译员, 该层次译员须接受研究生层面的口译培训, 极少数人在培训后成为会议议员, 绝大多数为高级口译员, 主要从事各类对外交往的交替传译工作。

根据现行研究生教育学制安排, 设置胜任标准时间为3年。

(3) 绘制现行的学习路径图

综合中山大学MTI口译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TI口译方向、厦门大学MTI口译方向等高校的口译课程设置, 通用的职业口译译员的学习路径图如下:

(4) 梳理职业口译译员的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目前对通用口译任务的分解, 译员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1) 了解会议主题, 掌握相关知识;2) 和组织者沟通交流, 了解发言人和目的语;3) 确认会议安排, 熟悉场地和设备;4) 现场翻译

(5) 建立职业口译译员的任务模型

任务模型的一个相对通用的定义是: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时, 也会用“特质”一词来代替“态度”。下面, 将从这三方面建立职业口译译员的任务模型:

1) 知识, 属于认知学的范畴。从根本上讲, 就是指口译译员应记住、理解、应用和掌握的事物。

关于口译译员的知识结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吉尔模式:C=K L+E K L+A。即:理解 (Comprehension) =语言知识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非语言知识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分析 (Deliberate analysis)

(2) 厦门大学林郁如的口译公式:I=S+C+P。即口译结果 (Interpreting) =口译技巧 (Interpreting skills) +理解 (Comprehension) +职业准则 (Professional standard)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的译员知识结构公式:KI=KL+EK+S (P+AP) 。即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 =双语知识板块 (Knowledge for Language) +百科知识板块 (Encyclopedic Knowledge) +技能板块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

2) 能力, 属于行为学或是心理学的范畴。一项能力是指一个行为或是一组行为。很多情况下, 能力包含了把所知道的知识付诸行动。

职业口译译员的能力分为核心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部分。

(1) 核心专业技能:做好翻译工作的关键是具备娴熟的双语操控能力, 詹蒂尔等人 (1996:65) 认为语言技能、文化能力、口译技巧、记忆技能是构成译员能力的主要成分。

(2) 通用技能:根据口译实践的需求, 仲伟合教授总结了口译训练中的主要训练内容, 包括:口译笔记能力、口译笔记阅读能力、数字翻译技能、视译技能、分散使用注意力技能、重述技能、预测技能、设备使用技能等。

3) 态度, 属于情感或情绪的范畴。对同一情形不同的看法和反应, 会产生不同的工作表现。1965年通过的最初的RID伦理规范主要关注的重点就是译员的道德和情感素质, 要求译员要举办“高尚的道德修养, 诚实, 有良知, 值得信赖而且情感成熟” (Cokely, 2000:35)

3 职业口译译员精益学习路径图

根据翻译学界对于职业口译译员胜任能力的界定, 设计精益的学习路径图, 如下所示:

4 实施与评估

实施:根据学习路径图理论, 要验证学习路径图设计的合理性, 需要统计、跟踪实施数据和比对学员学习效果。囿于时间和条件限制, 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些思路, 与学界前辈共同探讨, 未能落实。

评估:Moser Mercer Barbara (1996:45) 认为, 倘若把口译当做艺术品来鉴赏, 就得像评价参赛作品一样;如果当它为艺术工作, 就得对它进行艺术批评;可要当它为产品, 就得重视在特定外部条件下它的产量与治疗。他把口译评估模式分为评估 (Evaluation) 、测量或衡量 (Measurement) 、评价判断 (Assessment) 这三个类型。要想了解自然状态下 (或现场口译) 口译的质量, 需借助评估手段;以科研为目的, 分析语言实验室条件下的口译成品, 需使用测量手段;而在教学培训中, 跟踪学员对口译技能的掌握情况, 则要依靠判断评价的手段。此外, 仍有不少国内学者认为, 应鼓励在读口译研究生参加国家人事部门组织的翻译资格考试, 以通过率作为一个定量的指标和指引, 进一步评估口译人才培养效果。

5 结束语

口译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中国的口译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并朝着专业化快速发展, 社会对职业口译译员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诉求, 这就要求各个设立口译专业的高校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突破, 加速口译人才的培养, 缩短人才毕业到达到胜任会议口译的时间。

参考文献

[1]Gile.D.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95.

[2]M o s e r-M e r c e r B a r b a r a.Q u a l i t y i 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s o m e Methodological is sues[A].陈穗湘译, 口译研究新探[C].香港:香港开益出版社, 1996.

[3]蔡小红, 方凡泉.论口译的质量与效果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3) .

[4]林郁如等.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1999.

[5]王立弟.翻译培训如何提高翻译质量[J].中国翻译, 2007 (1) .

[6]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 (MTI) 的设置[J].中国翻译, 2006 (1) .

[7]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域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 2003 (4) .

[8]仲伟合.翻译研究;理论-技巧-教学[M].2000.

理论路径 篇2

论文名称: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课程论文

试论“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的路径

电气化1204 班

刘浩东

201201000409

试论“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的路径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精神文明的一大创举。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坚定信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梦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名族复兴 美国梦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首次提出中国梦并作为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论的形象表述,深刻揭示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和主线,同时明确了正在崛起中不断发展强大中国的奋斗目标。当总书记被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讲话中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实在对近代170多年来中华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段论述既蕴含着中国梦的深刻历史感,价值观,又蕴含着深刻的现实实践观。

一·中国梦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这个三个自信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必然。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的精华,总结了近代名族的噩梦,喜梦,复兴之梦,强国梦,小康梦的历程。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包容性,可以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升国家凝聚力,释放巨大的正能量。

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理论内涵。“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主席的讲话中把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复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又指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名族振兴,人民幸福。”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梦。

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中国梦,由习近平主席定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到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体城乡居民生活殷实的社会。这意味着,到2020年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约1万美元)翻一番,到2030年左右实现城镇化(即城市人口达到10

亿左右,约占中国总人口的70%)。“现代化”指,中国在科技、经济、商业等领域重新成为世界领头羊,实现中华文明复苏,实现文化繁荣军事强盛,并且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各项事。

“国家层面的中国梦”可以从以下七个环环相扣的角度理解:

1.强大的中国:经济、政治、科学、军事;

2.稳定的中国:无**;社会信心足;

3.富裕的中国:人民生活殷实;

4.和谐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和睦;

5.文明的中国:公平正义,文化丰富,道德高尚;

6.美丽的中国:环境美好,低污染,现代化城市,美丽的自然风光;

7.创新的中国:科学领先;艺术辉煌;创新型产品;

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的中国梦”可以详细解剖为两个方面:(1)物质幸福;(2)精神幸福。物质幸福涵盖生活的各种必需品,并确保人人有所依,涵盖教育、医疗、退休、食品安全、住房和公共安全等各个方面。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物质幸福还包括良好的就业、富裕的家庭生活、享受娱乐等,还包括个人权利受到法律正当保护。

精神幸福即可以理解为幸福感,它的建设依靠于在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上的精神

文明建设。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民族梦只有同个人梦融合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根基和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把人民幸福指数纳入了内涵概括,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中国梦最富有生命力的构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体现了外在的物质环境建设与内在的社会大众感受相统一,充满了浓浓的亲切感、现实感。

中国梦对于个人而言意味着个人发展。我们同样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梦想,这样可

以把国家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中国社会更稳定更繁荣。

历史层面 “历史层面的中国梦”有两方面:(1)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既有高度的文化和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成就,又有远大抱负和深切期望,既经受过波折与苦难,又迎来了挑战与成功;(2)中国近期的政治理论发展脉络。虽然中国文明在几千年的王朝历史中几乎一直雄踞人类文明的高峰,但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中国人民饱尝了各种苦难。建立一个统一、稳定、主权独立、和平的中国一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的目标。

近代,从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百多年里,中国饱受了外国侵略、占领、剥削、压迫和屈辱。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又深受国内军阀割据和极左思想的折磨,中国人民迫切期待寻求改变和稳定。“历史层面的中国梦”正是对这种期待的解答,展现出一幅未来中国的全新画面:一个独立、稳定、强大、主权独立、没有任何压迫的中国。

从另一个角度讲,“历史层面的中国梦”达到了中国政治理论发展弧线的顶点。邓小平理论把中国从意识形态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发展;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强调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应运而生。邓小平开启了改革开放,江泽民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拓宽了国家发展视野。正因为有这一系列政治理论,习近平的中国梦才应运而生,并承前启后,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康。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曾经风靡全球的美国梦。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

形形色色的个体的梦孕育着美国梦的普遍性,那就是不管你出身如何,也不管你有何背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正如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1900-1938)对美国梦解释的那样:“任何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也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更不管他有何种得天独厚的机遇„„他有权生存,有权工作,有权活出自我,有权依自身先天和后天条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美国梦为什么能深入人心,广为传播。首先是它基于美国自由,民主的国家理念。基于强大的综合国力,领先的科技水平,多元包容化的人文环境,给予每个人成功的可能,让

每个人都充满极大的自信心,从而凝聚人的力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的多方面努力。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道路就是生命,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探索出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实践雄辩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应当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精神就是支柱,实现中国梦就要弘扬中国精神。梦想就是理想。实现我们的梦想,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一个没有理想信仰的民族,无论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都谈不上真正的民族复兴。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绵延不绝,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行的灯塔。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思想意识领域也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异常严峻地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力量就是保证,实现中国梦就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13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对实现中国梦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中国梦是亿万人民的梦,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阶层的同心同德,任何梦想都不可能实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的源泉。我们必须以共同的梦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深厚伟力。

二、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改革开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创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描绘了一幅变革性的蓝图,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道路。习近平就三中全会《决定》向全会做说明时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他还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这一代中国人民听到的改革最强音,也是中央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开承诺。

一系列改革计划令人振奋,每一项改革本身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改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允许私有资本进入新的领域;国企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市场定价机制(油、汽、水、电、通信服务等定价交给市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

化;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上海自贸区;财政体制改革(包括减少土地出售收益);地方政府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农村土地改革(保护农民权利);保障农民工权利;加强民主协商,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司法体制改革(标准化,减少地方干预);加强反腐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放开单独二胎;取消劳教制度等,在此不一一列举。虽然推行改革是一项复杂工程,而且要花费数年,但对一个大国而言,这是了不起的一步。

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顺应时代的需要。给社会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难则变,变则通,改革开放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其重要意义不亚于1978年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把中国的重心由意识形态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其重要意义不容置疑。同样,习近平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的一系列复杂变革,其重要意义也不容置疑。

实现中国梦,让中国崛起,将造福全世界。

【参考文献 】

【1】 中国梦,新航程-------聚焦两会热点【M】北京文史出版社,2013

【2】 美国梦的涵义----------托马斯·沃尔夫

理论路径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理论社团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08-02

一、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及其特点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高等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众团体,是青年大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型团体,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宣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作为高校理论社团的一部分,与本科院校学生理论社团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社团组建具有被动性。本科院校理论社团主要是出于学生思想的共鸣和自身成长的需要自发组建的。而在高职院校,技能高于一切,许多学生对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兴趣不大。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常常是学校党政部门或者思政课等教学部门的领导或教师提出、设计、规划好之后,发动学生参加的,具有被动性的特点。

(二)追求目标的差异性。在高职院校,由于组建的被动性,导致社团成员追求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社团成员中,有的是为了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有的是为了在此类高大上的团体中结识新朋友,有的是为了不违背支部委员的发动能顺利入党,有的是为了看看热闹图图新鲜,等等不一而足。

(三)社团结构的松散性。在高职院校,因为组建的被动性和目标差异性,即使有专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但只要教师不到场或者不是教师亲自指导,也由于活动组织者本身学生的身份和理论水平的不足,无论活动组织者多么耽精竭虑也常常会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难以收拾的局面。

(四)社团影响的力度小。在“技术技能就是王道”的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立之初大多就举步维艰,加之师资指导力量不足,学生能力水平有限,经费支持难以到位,缺乏经验,交流沟通对象不足等原因,在学习、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影响力极其有限,个别的甚至在几年间逐渐夭折。

基于以上特点,在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建设、维护、提高其品质,使高职院校在学习、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方面独树一帜并带动感染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先进的理论,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中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应针对自身特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实行思政课专任教师负责制。《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引导,每个理论社团配备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的特点,建设学生理论社团,关键在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实行思政课专任教师负责制,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为了何种需要,都应该选派那些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科班出身、德高望重、教学和实践丰富、乐于奉献甘愿承此要任的思政课专任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他们作为先进思想的接受者传播者,作为学生自我提升的榜样,能正确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引导社团良性的发展,追求更高品质。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要建设好,思政课专任教师负责制是决定成败之举。这些指导教师在举行大型活动时担任顾问或嘉宾或主讲,即便社团展开的日常活动或例会都能予以事先指导和策划,他们主导社团骨干成员的培训使之逐渐在理论社团日后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实行思政课专任教师负责制,无论是对社团的方向、活动的完善,还是对理论社团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

(二)明确学生理论社团的任务。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皆以学习、宣传、研究、追求、实践、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宗旨,但学校性质不同决定其任务侧重点不一。本科院校主要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学生骨干为目标。而高职院校造就的是生产、服务、管理、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且由于成立之初入会成员几乎都是高职生中思政素质优良出类拔萃的分子,因此与此适应,学生理论社团的任务应该有双重定位:使全体成员具有坚定的“四信”,即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又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行动,使这些成员今后在学生阶段成为思想素质过硬能引领带动班级的模范人物,在工作阶段中成为德高技优的部门骨干并能够带领和影响团队成为正能量的弘扬者主旋律的传播者。

(三)创新理论社团工作机制。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不同于其他技能型、娱乐型、琴棋书画型社团,其工作机制也随之产生较大差异。这就要求社团负责人和每位社员,不仅要保持积极上进的思想状态,还要根据社团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断改善工作方式之不足。既要紧密联系指导教师,又要定期以例会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陈出新提出新的看法和意见,逐渐建立和完善社团工作机制。特别要注意不断地为理论社团注入新鲜的血液,一是提升社团成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从而提高社团的理论水平,二是不断发展社团成员的创新性思维,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因为,高校理论社团源于学生、面向学生、立足学生、服务学生,只有把广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并外化为具体的行动。唯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理论社团才能在高职院校专业复杂繁多、没有可借鉴固定模式的不利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完善社团工作机制,唯有创新工作机制才能完成社团双重定位的任务。

(四)改善学习方式。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要取得更优的活动效果,要扩大影响树立品牌,绝对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学习方式,把理论研究科研成果作为重中之重。与高职院校特点相适应,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在注重理论提升的同时,更应加强实践的体验。提升理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要求所有成员认真有效地利用高校三门思政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学习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和原理,三门思政课至少达到良好以上的学业成绩,也可以通过在第二课堂,要求所有成员研读圈定的《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参加所有由指导教师或者其他特邀专家学者开设的理论讲座,组织学习“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团联盟宣言”,“举办理论学习夏令营,开展‘理论之星、‘高校优秀学生理论社团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课堂教学成果”。实践的体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的主要学习方式,可以参考国内名校“思政课教师领衔主讲,辅导员群体参与大型校园思政类脱口秀、以微信抢票方式入场”的做法,以及借鉴他们深度阅读原著和其他理论文章展开辩论讨论,跟随相关教师实施课题研究进行专门探讨的做法,但要采用与广大高职生理论水平相适应的方式,组织实践考察活动,引导他们在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感悟、检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参加二级学院和学校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志愿者活动,寒暑假寻访优秀校友,“四进四信”、“延安情·中国梦”、“井冈行·扬青春”红色文化感悟专项活动、“新三农”、“新工人”、国企私企发展状况调研等,这些活动也许会员只参加仅有的几次甚至一次,但带给学生的思考、感悟、震撼却是永生难忘的。

(五)保证经费的支持。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因性质特殊而不能像其他任何社团那样向社员收取会费等,但没有经费如何有效开展活动并建设社团呢?可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为依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一级指标“组织管理”中的二级指标之第四项为“专项经费”,要求“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的各项经费的同时,本科院校按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专项经费安排使用明确,专款专用”。同时,该通知还专门落实“责任部门”是“学校党委、行政领导及财务部门”。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应充分利用此项极其有利的条件,弥补思政教学部门经费不足的缺陷,通过社团的上级主管部门例如学校党委、团委,商妥经费来源、使用办法、报销政策等,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解决社团开展工作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郑欣峰,朱月红.高校理论社团——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锋队[J].社会人文,2010(8)

[2]田华文.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3)

[3]崑崙策.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团联盟宣言[EB/OL].(2015-11-09)[2016-06-12].http://www.kunlunce.cn/llyj/fl1/2015-11-09/15089.html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以“四个全面”为主线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实践(DGW1516BJX011);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以高职思政课为平台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15-B17)

【作者简介】欧阳意(1969— ),女,广西钟山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路径 篇4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 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 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性意味着双方的彼此了解、彼此承认、彼此平等、团结和谐的统一性特征。主体间性理论在形成演进过程中从哲学本体论上升到社会关系论, 进而深入到方法论层面, 成为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理论。

1、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世界是物质的。人要生存, 离不开物质。而人类是在相关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中去追求物质资料的。这个历程在不同的实践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认知领域里的认同与理解, 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协同合作, 道德教育中的关爱等。因此, 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其根据在于生存本身。

2、主体间性具有社会关系论的意义

交往性行为主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协调与合作的主体间性行为, 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主体”关系。主体间性就是指这种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交往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而是看成与其他主体的共存。

3、主体间性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主体间性的方法论意义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 即对待他人要尊重、同情、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通过互相倾诉和沟通, 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将自己呈献给他人。它意味着交往双方要想实现理想的主体间关系, 就要学会遵守共同认可的交往规范。

二、以主体间性理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价值诉求。重视主体间性问题研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

主体间性理论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中是指, 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增强受教育者自主判断和决定的能力, 使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教育。同时, 主体间性理论也要求受教育者要尊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不仅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开放、相互沟通, 并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同时, 这种主体间性理论的应用会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积极主动地进行双向互动,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有利于开创受教育者“自我建构”的生动局面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是受教育者“自我构建”的过程。通过交往中的学习, 受教育者主动、能动的实现“自我构建”, 使自己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恩格斯曾经说过, “我们不知道任何一种权利, 能够强制那些处于健康而清醒的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也就是说, 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 每一个人的选择也有至上性, 在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的情况下, 我们就应该鼓励受教育者去质疑教育, 发问教育, 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来辨别和讨论一些思想和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形成自己的做人处事风格。

3、有利于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灵沟通

因主体间性理论提倡主体间的平等性, 所以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前, 教育者能够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 来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了解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进一步确立选择何种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在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信息传递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 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既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 又让受教育者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看待事情和解决问题。这种和谐统一局面使受教育者才会开诚布公地与教育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为顺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铺垫。

三、以主体间性理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现路径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特定的方式实现主导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文化传播。过去在单一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主导下, 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学生, 这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弱效的症结所在。主体间性理论走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领域, 需要我们作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1、要重视教师的主体性, 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教师作为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时期, 一些青年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信仰迷惘、精神家园失落, 对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缺乏认同等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帮助他们追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目标, 需要教师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学识, 正确地把握时代精神, 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他们在这个方面的“最近发展区”, 善于说理与疏导, 把主流价值观与道德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输送到青年学生头脑中。

2、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其自我教育作用

主体间性视阈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交互主体性的人格平等交往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本体论的意蕴。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如果仅从教育者主观意愿出发, 强迫受教育者记忆、模仿, 忽视受教育者主体选择的教育方式, 不合情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也表明, 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只有经过主体的选择和确认, 内化为个人的品行特征, 才能成为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织部分。重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地关注他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主体选择和确认, 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识。

3、要重视师生间的互动性, 发挥师生“心灵对接”作用

人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对于我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很有启示。教师只有把和谐交往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动的先导, 才能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在和谐交往中发挥师生的主体性, 是在自由的、交往对话的双向互动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对话所表现的不再是教师一方的独白, 而是师生之间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沟通理解, 双方的情感、思想在交往中传递。

总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中, 只有用真实的情感, 用对待“人”的方式而不是用对待“物”的方式来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走进学生心灵, 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是哲学界新的哲学理论, 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篇文章致力于分析主体间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54.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25.

[3]安小军, 黄洪海.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34.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15.

理论路径 篇5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以及高校改革发展的内生需要都要求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内部审计作为高校自律机制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完善并促进组织治理。笔者试图通过剖析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二者之间的天然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从实践层面探索将治理理念融入各类审计实务,从而实现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治理的建设作用。

关键词:高校治理 内部审计 战略审计思维

一、引言

1932年美国学者贝利和米恩斯提出公司治理概念,1989年世界银行使用“治理危机”一词并于1992年将报告称为《治理与发展》,这些都是西方国家有关“治理”问题的较早发现。就我国而言,治理一词并不陌生,许多上市公司为了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很早就开始致力于公司治理。然而,从国家角度谈治理是近代才开始的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掀起了有关“治理”问题的研究高潮。而后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发表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及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讲话,明确指出教育治理是这一系列治理问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事实上,任何领域,任何组织都存在治理问题,高校尤其甚之,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化,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办学规模扩大,资金来源多元化,高校中有关“内部人”控制及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引发了极坏的社会舆论影响。早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就明确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高校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可见,构建现代高校制度,完善高校治理,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治理框架中重要一环,担负着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与组织治理的重要职能。刘家义审计长曾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内部审计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审计与绩效审计。治理审计理念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于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的理论认识不够到位,不够深入,导致实践中内部审计难以达到治理的高度与效果。笔者试图从理论角度剖析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二者天然的密切联系,借助内部审计实践经验,探讨将治理融入内部审计业务,实现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治理的方法与途径。

二、高校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内部审计与治理的起源

审计基本理论认为,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高校的受托责任要求学校内部各层次的受托人对委托人负有认真履行其职责、完成委托人委托、并向委托人汇报的义务,而委托主体对受托人的评价则需要借助内部审计部门的公正评价。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因内部受托责任的存在而存在,充当受托责任系统的控制主体,确保组织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故受托责任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点。与此同时,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也必然要求其组织建立并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制度安排的最优化,保证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促进并实现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与其他组织不同,高校属于非盈利组织,就外部而言,国家与学校之间存在受托责任,这是第一层受托责任,一般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高校内部来讲则涉及学校管理权力的逐层下放,存在多层委托责任,不同层次的受托责任引发了不同类型的治理问题,这就是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概念。尽管如此,内部审计与治理二者只是受托责任的范围不同,但其本质都是受托系统中的控制机制。受托经济责任是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产生的共同理论基础,保证受托经济责任有效履行,从而实现高校办学宗旨是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的共同目标。

(二)内部审计与治理的内涵

对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有很多观点,比较公认的一种是IIA发布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IPPF的定义,其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具体到高校内部审计,比较有权威的观点来自200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四号――高校内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这两个定义皆强调了内部审计对于所在组织价值增值作用,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最终都回到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这个最终归宿点,并且IIA的定义明确提到了内部审计对于改善治理过程的积极作用,可见,治理型内部审计的理念早已深入其中了。关于大学治理的研究最早是张维迎教授提出的,他在《大学逻辑》中指出高校治理的基本问题是用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证高校的目标和理念的实现。作为非盈利组织的高校,其治理结构必须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内部审计传统监督角色必然使其发挥自律作用,监督利益相关者行为,促进现代高校治理结构的改善,实现权力制衡,有利于推进高校办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从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内涵分析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二者在内涵山是互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高校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二者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二者的天然内在联系,导致它们必然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治理框架中自律机制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治理框架、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有效行使其监督职能,防范组织中不良行为,发挥其免疫系统作用,也能从咨询业务中不断摸索,严格内部控制,防范潜在风险,从而达到治理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治理是一种从上而下,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这种良好的机制有利于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保持独立超然的地位使其便利地开展工作,并能营造出较好的氛围和道德环境,有利于组织内部控制及管理,使得内审在良好的道德约束下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能。

三、高校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治理的实践路径

内部审计与治理的起源相同,内涵互融,决定了二者天然的内部联系及相互作用关系,但这仅仅是出于二者理论基础的考量。在高校内部审计实务操作中,要达到把治理理念融入内部审计,正真做到内部审计服务于治理,促进治理,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有从宏观着眼的管理审计与战略审计思维(见图1),化零为整,统筹管理使用每一项审计业务,形成系统概念,用系统合力促进治理;另一方面也要从微观入手,化整为零,把握每一类审计业务特色,根据业务特色提炼其实质与精髓,将其与治理理念融合。

首先,从宏观着眼,内部审计的运行应与高校的目标相适应。不同类型高校对内部审计需求不同,内部审计应从高校自身需求出发建立适合自己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治理提供保障并发挥最大的作用。管理审计、战略审计思维就是以组织需求、组织目标最终实现为目的的综合审计概念。具体到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即是以预算执行审计为统领,以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为主线贯穿其中,将零散的各类审计业务包括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科研经费审计、建设工程审计以及修缮工程审计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审计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的各部分协同作业,互相联系与作用,使得系统合力的作用结果远远超出所有部门单独作业的简单加和,从而达到实现高校办学理念的目标,也是高校治理的根本目标。

第二,从微观入手,把握每一类内部审计业务的特色,让这种特色与治理理念充分融合达到以审促治的效果。下面笔者将从每类审计的特色出发,探索其与治理的融合点以及用审计促进治理的思路与做法。

预算执行审计是高校内审业务系统中的统领,它对其它各类审计工作都是一个思路上的指引,其它各类审计都可以从预算执行角度进行进一步深入。预算本身是学校资源的整体安排,特别是2013起新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执行后,明确规定了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这就使得高校内部的资源状况通过预算有了更加完整的体现。通常一个学校的预算要经过基层单位申报、财务汇总提案、集体审议决策、最终预算下达这样一个过程。这四个环节组成了一个坚实的控制机制,其中,集体审议决策环节充分体现了集体决策以及制约一支笔的思想,这种思想本身透射出治理的理念,因为治理的核心就是权力制衡,因此我们说预算本身就具有控制功能与治理功能,那么对预算及预算执行的审计就是一个再控制、再治理的过程。通过对预算的管理控制环节检查,可以从合规性上保障预算的合法,同时,从预算执行的效果分析,可以从合理性上反映预算执行的绩效,合法与效益,共同实现,确保了制度安排的合法合理,达到了治理的目的。

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更多地是在其“咨询”的增值职能上服务于高校治理。当然专项审计也要兼顾监督这一职责,但内部审计毕竟不同于外审或者国家审计,其作用发挥更多地是在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高校中例行的日常经费非常有限,且用途比较固定,每年没有太多变化,因此专项资金成为高校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是关乎专项建设目标、学校长期发展的大事。教育部拨款的专项资金,如“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等专项建设资金,都是分阶段分批拨入的,学校在执行方面也是分批进行校内分配,因此要避免将专项资金变成零花钱,集中资源办大事就必须加强专项建设的顶层设计及统筹规划,这种设计与规划不是凭空产生,这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将审计关口前移,阶段性地进行中期审计,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建设资金的投向,用具体数字为决策者提供保障。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审计质量达到相当高的标准,其审计结果才是高度相关且有效的,审计报告揭示的数据背后的潜台词才能真正挖掘出来,才能达到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决策咨询,从而服务于治理的高度。

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高校治理的体现主要集中于其评价与监督职能,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经济情况进行审计,可以评定其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执行学校方针的情况,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完善管理,提升内部治理的相关建议,通过后续跟踪审计、反馈基层单位整改结果等方式,达到不断完善管理与治理的目的。

科研经费审计如今才刚刚起步,它的定位决定了它在治理中的作用,笔者认为科研经费审计的工作定位应放在制度建设与管理咨询这两个方面。2012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相继出台《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三个文件,但是很多高校还没有有关科研经费审计的专门制度,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定位问题,科研经费审计如果只是纯监督角色,势必会因为部门的内部性在学校开展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也容易挫伤科研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不监督势必是不行的,所以笔者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将管理咨询融入监督评价中,既从监督角度,每年进行科研经费的抽查审计,也从咨询服务角度,对科研教师在科研资金的管理使用问题上进行指导咨询。这种参与式的审计方式需要规避独立性不足的风险,但这种思路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咨询服务不仅能使内审人员深入了解情况,还能避免纯监督带来的抵触情绪。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高校中的工程审计、修缮审计项目逐年增多,特别是许多学校的新校区建设更是增加了工程审计的业务量。工程审计项目从学校资源配置角度来讲资金量较大,建设周期长,且面临的风险较多,因此,以风险导向审计为目标,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是高校内审服务治理的有效途径。通过提前介入、中期检查、实时监督、后期验收等种种方法与技术,有效地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风险,严把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工期,保障学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高校内涵发展奠定基础。

在以上六类高校常见的审计业务中,融入治理理念,将治理思想渗透进每一个微观项目是整个管理审计及战略审计系统发挥合力作用的前提,此外,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内审人员能把握住每一种审计类型的特色与核心,才能很好地将不同类型业务融会贯通,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统合力。总之,高校内部审计服务高校治理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审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成果,否则治理便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张佳春,陈月圆,李寿善,沈国强.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探讨[J].会计之友,2009年第一期下

[2]张剑青.优化高校治理结构 探索内部审计发展[N].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唐华琳.强化内部审计机制 完善高校治理结构[N].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4]张佳春,戴小月.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4年第12期

[5]徐宏峰.谈管理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7年第三期

[6]蔡春,杨晓磊,刘更新.关于构建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7]张文秀,王芳.现代内部审计职能发展研究[J].财会研究,2010年第20期

[8]王光远.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10期

[9]占静婉.高校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及其途径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14期

[10]乔春华.论预算的治理职能――以高校为例[J].会计之友,2014年第19期

[11]张军.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

集约型初中英语教学理论路径探索 篇6

【关键词】集约型 初中英语 教学理论

目前对于国际上来讲,竞争最激烈的不是市场份额,也不是合同的数量,而是人才的竞争。从这足以看出人才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完善的人才战略成为了我国当下最主要的任务之一。然而以前的教育机制存在很多的漏洞,加之如果想要改变我国的教育机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就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但是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集约型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目前我国是社会市场经济,在这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下使用陈旧的教育体制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何为集约型教育呢?所谓的集约型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生产最大的教育信息量,营造最大的教育信息势,同时教育过程作用量最小。英语对于我国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学习起来相当的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的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学的英语教育模式过于陈旧。一般在初中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就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对其中涉及到的语法进行分析,最后就是做练习。这种陈旧英语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但是对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却并不明显。从这就可以看出粗放型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教育系统。然而采用集约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优势。

1.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集约型的教育方式就是运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如果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集约型的教育模式,那么课堂上学生就变成了主体对象,相应的教师就成为了辅助对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再是以“灌溉”的方式教给学生,而是以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课上交流学习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学生课下的学习压力。

2.可以节省教育资源。我国的中学数量众多,同样的英语教师的数量也是相当大的。但是仍然存在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教师编制严重不足,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师资源严重不足。这就造成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集约型的教育模式在本质上改变了这一现状。集约型的教育模式最合理的将初中的英语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学校的教育效益的评判标准也将不再以规模、学生数量、教师资质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对整个初中英语的教学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将英语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标准。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教育激励,切实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待遇标准。通过一些决策的落实,可以将闲置的英语教育资源得到利用,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探索集约型初中英语教学路径

集约型的教育模式要求投入最少但是获得的信息势是最大的,那么符合这一模式的教学路径就是对称化教育。对称化教育的对象差别是最大的以及联系相对来说是最紧密的,这就为营造最大的信息势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的学习能力。

1.对称化教育可以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称化的教育模式要求渗透性学习方式和系统性学习方式的共存。初中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英语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系统性的讲解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中学英语的学习要领。基本要领的掌握对学生今后进行渗透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英语毕竟不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语言,如果没有教师将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如何谈学生对英语进行渗透性的学习呢。通过渗透性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英语的学习能力,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学习未知英语知识的能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2.对称化教育可以实现初中英语学习氛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对来说较为无趣,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然后学生做相应的练习。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的质量不高。但是如果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使用对称化教育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氛围。对称化教育模式是相对来说更加符合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方式。

三、结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只有做好我国的教育工作才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当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应当由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的教育模式通过对称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秦淑英.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走进去”和“走出来” [J].亚太教育,2015(35).

理论路径 篇7

1 农业水价改革的两难困境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全面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对大多数地区而言,面临着两难困境,即:一方面,要建立反映供求关系和水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基于当前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的实际情况,应提高价格水平;另一方面,要考虑用水户的水费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基于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考量,应维持甚至降低价格水平。这种基于不同出发点在农业水价改革认识上产生的分歧,是改革推进过程中各方难以统一认识和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因。

1.1 农业水价改革的方向导引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要素,深化价格体系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从已有的政策文件来看,作为当前价格改革的难点之一,农业水价改革应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由于大多数灌区的农业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出现供水设施运行维护经费不足、老化失修严重以及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坚持市场化的价格改革方向,建立覆盖供水成本、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业供水价格水平,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方向选择。

1.2 农业水价改革的现实阻碍

根据调查,我国当前农业水费收入仅占供水生产成本的1/3左右,大多地区价格水平低于灌溉设施的运行维护成本,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必然要提高价格水平。但从一些试点情况看,用水户支付能力不足、支付意愿不强已成为农业水价改革相关政策落地的掣肘因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窘境,一些地区特别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区,农民水费承受能力不高[1],对提高农业水价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弃灌、弃耕现象。用水户支付意愿不强,也是当前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现实阻碍。受传统少收费或不收费的灌溉用水管理方式影响,以及免征农业税和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给农民形成“减负降支”的心理预期,一些农民认为需要减少或免收农业水费;此外,随着农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生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不断下降,农民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降低[2],不愿支付更多的灌溉水费。基于上述实际情况,在落实农业水价改革相关政策时,会遇到较大的阻碍。

2 农业水价改革的理论认识

当前农业水价改革的两难困境,导致了不同的认识甚至争议。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能够按照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确定供水价格;同时,受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等因素影响,农业灌溉供水又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农业供水价格需要由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

2.1 农业灌溉供水的商品属性

农业灌溉供水凝结了一般的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符合商品的一般属性,其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马克思等[3]认为,“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源于自然属性,而价值则体现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农业灌溉供水的使用价值在于通过灌溉能够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从而形成产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把天然降水或河川径流、地下水等通过修建水利设施输送到农田这一过程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除农户自建自用的灌溉水利设施外,其余农业灌溉供水都具有商品的交换属性,其价值通过交换关系表现出来并决定供水价格。

作为商品的灌溉供水,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价格改革方面,应能反映出灌溉供水过程中的劳动量和供求关系。灌溉供水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包括供水设施修建、维修养护、管理运行等环节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受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从区域而言,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更为稀缺;从时间而言,枯水年灌溉供水具有稀缺性。

2.2 农业灌溉供水的公共物品特性

受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影响,农业种植“碎块化”特征明显,农业灌溉供水难以完全实现“付费者得”的商品供给模式,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农业灌溉供水价格需要由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集中连片种植的灌区土地分割成碎块(大多地区不足1亩)后由不同农户种植,作物种植结构、耕作方式以及对灌溉用水的依赖程度等都会出现变化,这样不但增加了灌溉供水的管理成本,而且很难实现选择性地对付费者供水(理论上可以进行精准控制,但会极大增加供水设施建设和管护成本,导致供水价格上升)。

除农户自建自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外,在我国目前联产承包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大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往往具有普遍性和公共性,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公共物品”特性。长期实践也表明,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高灌溉供水质量,用水户乐于接受,但要其为此增加水费支出,一些用水户则表示无能为力,也有一些研究者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农业水价分担机制[4]。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实际和灌溉供水的特殊性,在水价改革中,政府进行调控和引导十分必要,甚至是农业水价改革最初阶段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 农业水价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农业灌溉供水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导致改革陷于两难境地。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要构建符合改革方向和当前实际的体制机制,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立足当前实际情况,有序稳步推进。在改革路径选择上,笔者提出“3+1”模式:“3”指3项机制,包括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的水价管控机制、动态的水价调整机制;“1”指1项条件,即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3.1 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市场机制是价格调整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充分实现商品分配的效率和效益目标,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是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基本方向。农业灌溉供水作为商品,符合一般商品市场定价原则。但同时又具有特殊性,在价格组成及定价方式上又区别于一般商品。

根据2004年实行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和税金。”2006年实行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促进农业节约用水需要制定。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其他用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粮食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经济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上述政策法规对农业灌溉供水中供水成本及水资源费进行了规定,目前大多地区的灌溉供水成本测算按照文件规定执行。

按照市场化改革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业灌溉供水价格组成应考虑:反映供水生产成本的价格要素、反映水资源稀缺性的价格要素、反映供水对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的价格要素以及适当的利润和税金。因此,作为商品的农业灌溉供水,其价格应由供水成本、水资源费、生态功能补偿费和利税四部分组成。其中工程水价反映的是水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行为,这部分价格的决策主体应是市场,由企业通过市场供求进行定价。而反映水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功能影响的价格,目前还缺乏普遍认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完全依靠市场供求关系衡量,极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会出现灌溉用水难以保障的情况,这部分定价由政府部门主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指导定价或政府定价。

3.2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管控机制

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难以通过有效调节供求关系来形成市场价格,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对农业水价的监管和调控,以确保农业水价改革政策的导向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灌溉供水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出发,政府应具有非常明晰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在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对土地依赖性下降等环境下,灌溉供水费用全部由农民承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弃灌、弃耕等现象。农村“两工”取消后,政府财政在农田灌溉设施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一些地区,将国有骨干工程运行管理纳入“两费”,或者通过补助工程运行管理机构或用水户协会等方式,发挥政府作用,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但这些做法或探索不成体系,且受不同区域供水成本差异、水资源稀缺性、灌溉方式、事权划分等多因素制约,目前尚未形成政府对灌溉供水价格有效的引导和调控机制。在当前农业水价构成中,供水成本占比例最高,因此,政府对农业水价调控的重点在于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供水成本的分摊。体现在价格机制上,则由政府和用水户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为灌溉用水埋单,从经济层面和心理层面引导用水户更积极地参与农业水价改革,实现政府(财政资金)对农业供水价格引导和调控。

政府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农业供水价格的监管上,将农业灌溉用水的商品性和公益性、垄断性与竞争性、供水的民生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在价格制定、水费收取、运行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需要对价格形成过程中各环节予以监管,更多地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合理价格,减少价格形成过程中过多的干预,避免搭车收费、恶性抬价等行为;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基层用水管理组织建设的扶持、考核,保护农民利益。

3.3 建立动态的农业水价调整机制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敏感要素,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商品属性,应建立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灌溉供水采用政府定价的机制,水价形成后难以及时调整,部分灌区甚至采用10多年前的价格水平,成为价格改革的洼地。灌区建成后,灌溉供水范围相对稳定,供需关系主要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影响。降水的年际年内波动是影响供给和需求最主要的因素,降水丰沛的年份,供给充足,但需求不足,灌溉供水价格应降低;反之,干旱年份,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应提高。其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灌溉方式改变等会对需求带来一定影响,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等对供水成本具有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在西北内陆河等区域,灌溉供水和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主要受供水成本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可按照2~3 a的周期对价格进行调整;在江淮地区,降水丰枯变化大,应建立年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经济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

3.4 创新有利于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当前,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就农业水价而言,应识别并创新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边界条件,逐步减少和破除制约农业水价市场化改革的因素,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

农村土地“碎块化”经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效应,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农民不易接受。对于普通农户,种植面积小,灌溉后增产增收在其家庭收入中占很少比例,不愿意支付更多水费;但对于种植大户,农业生产规模化效益明显,能否保障灌溉供水对其收益影响大,更易于接受按照市场机制确定的供水价格。因此,应通过农村土地流转等方式,在传统个体分散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农业生产大户、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比较效益,提高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一些田间灌排设施由种植大户或企业长期经营管护,能够有效降低管护成本和价格水平。

加强灌溉供水供给改革,提高灌溉设施的供水保障能力,优化灌溉供水组织管理体系,也是促进农业水价改革的重要边界条件。受多因素影响,一些灌区设施老化失修,“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真正干旱用水时难以满足农户的灌溉需求,也是农业水价改革推进的制约因素。有序推进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特别是加强田间工程的运行维护,畅通水源—输水—田间灌溉系统,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工程体系,提高灌溉供水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深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培育专业化灌溉服务机构、推进建立用水户参与决策机制等措施,提高管理效能,降低供水成本,创造良好的农业水价市场化改革的边界条件。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两难困境,从理论上分析农业灌溉供水的商品属性和公共物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3+1”模式,即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的水价管控机制、动态的水价调整机制和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关键词:农业水价改革,理论分析,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宝萍,赵慧珍,陈海涛,等.农业水价改革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J].人民黄河,2007,29(2):58-59.

[2]王冠军,刘小勇,王健宇,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思想理论课教师的培养路径分析 篇8

教学队伍的建设, 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努力, 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提高, 自学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自学与其他方式相比, 具有方便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教师可以边工作边自学, 缺什么补什么, 自己感到哪些方面不足, 就补哪些方面, 只要教师自己想学随时都可以自学, 学多学少自己决定。自学还能把一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 日积月累, 长期坚持, 教师就会通过自学得到很大的提高。许多学有所成的教师的成绩都是长期通过坚持自学取得的。自学不需要过多的其他条件, 有自学的资料就行, 简便易行。另外, 自学是自主学习, 针对性强, 目的明确, 因此效率也高。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通过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参加科研, 开展学术交流, 活跃学术氛围

参加科研, 是培养提高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不搞科研, 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就没有深度, 对许多理论问题的理解就不深, 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强, 对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就不了解。科研意味着创新, 需要教师钻研理论、探究问题, 以获得新发现、新见解、新理论, 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在科研工作中, 教师会由不知到知, 由不了解到了解, 由不明白不清楚到明白清楚。科研的过程, 也就是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的过程。科研成果出来了, 教师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因此, 教师要想提高自己, 就必须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学校及有关部门也要积极为教师参加科研创造条件, 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人人搞科研、个个出成果, 以此来迅速培养和提高教学队伍。

学术需要交流, 思维需要碰撞。在互相交流探讨中才能活跃学术氛围, 才能激励人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 才会出人才出成果。在浓厚的学术氛围里, 在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中, 教师可以得到许多学术信息, 学到许多有用知识, 认识许多学术同行, 受到许多启发, 可以开启自己的科研思维, 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提高自己。开展学术交流的形式很多, 可以邀请专家讲学, 作学术报告, 让教师们不出校门就能听到一流专家的精彩报告, 花钱少效率高, 受益面广;可以是让教师带着自己的学术成果到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不仅使其本人得到锻炼, 还能为学校带回许多新的学术信息, 让大家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还可以是本单位的学术研讨,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的形式, 让大家在讨论中交流思想, 探究思想, 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可以不受形式的限制, 灵活多样, 经常开展。

三、离职深造

离职深造, 就是让教师离开教学工作一段时间, 集中精力学习或进行科学研究。它可以是教师到水平更高的学校去进修提高, 也可以是到其他学校或到国外跟同行合作搞科研。这对教师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才干, 活跃学术思维, 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是很有帮助的。教师长期不外出学习, 一直处在知识输出的状态, 不仅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会使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下降, 对教师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科学知识在不断更新, 教育在不断发展, 只有让教师在隔一段时间之后, 有机会集中精力学习提高, 进一步充实自己, 才能跟得上形势发展的步伐, 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 要让每位思想理论教师都能外出离职深造, 可能一时还做不到。因此, 在创造条件争取让更多的教师能离职深造的同时, 应当保证少数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能有机会到高水平的学校甚至国外深造, 这是培养和提高思想理论教育教学队伍的有效办法。对外出离职深造回来的教师,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以带动更多教师的成长和促进整个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是思想理论教学队伍的核心, 是搞好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要建设好思想理论教育教学队伍, 就必须重视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术带头人科研能力强, 学术水平高, 成果突出, 能准确选择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有更大的可能申请到科研立项, 或申请到更多的科研经费, 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可以带动更多的教师进行高水平的科研。他们对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得更加清楚, 对学科发展趋势把握得更加准确, 可以使学科建设少走弯路。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强, 教学效果好, 人数又较多, 是教学队伍的中坚力量, 是搞好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要实行政策倾斜, 舍得投入, 在生活上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在工作上要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给他们多一些锻炼提高的机会, 让他们在干事业中尽快成长。做到人才出得来, 留得住, 用得上, 使教学队伍不断壮大。

教学队伍需要加强, 需要不断补充新生力量以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在补充新教师时, 不仅要看他的学历, 还要看他的素质。要尽可能引起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使教学队伍建设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和较好的基础。要注意考察引起教师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的坚决不要, 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人不能从事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要引进学历高、对马克思主义真信、对思想理论教育教学有热情的教师。不把好入口关, 让一些不合格的人从事思想理论教育教学, 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还会带来无穷后患, 影响到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

摘要:搞好思想理论教育教学, 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而素质优良的教学队伍需要我们积极的培养和建设, 探索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培养方式。思想理论课教师的培养路径可以从自学、参加科研、离职深造、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诸多方面进行。

理论路径 篇9

一、生活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甚至“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引导学生“成人”, 促进学生品格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 而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没有办法脱离生活世界而存在的, 学生也不例外。所以, 在对传统德育理念反思批判的基础上, 一些学者们提出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强调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

谈到生活与德育的关系, 我们就绕不开杜威与陶行知这两位伟大的教育家。作为老师的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命题。他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 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生活过程、成长的过程, 学校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而存在, 道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道德原理与其他力量一样在相同的意义上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内在于社区生活和个体的足以对付工作的结构之中……根据这种信心行事的教师将发现一切学科、每种教学方法、学校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孕育着道德可能性”。杜威认识到了学校教育应该是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道德教育不必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而是应该融入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之中。

作为学生的陶行知在总结杜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命题。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更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虽然陶行知没有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 但是“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和实践乃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德育理论的实质是生活德育论。”陶行知生活教育和生活德育的理念在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生活德育的理念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 在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

“所谓生活德育, 就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 采用集体生活与教育引导等有效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受教育者在德育的生活中学习德育, 实现内化与外化, 把他们培养成为追求真理做真人的这样一种系统活动过程”。生活德育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德育的反思, 是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德育知识化、说教化、政治化的批判, 是对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德育就是要把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教育过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感动、感悟, 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从而实现学生品格的自我建构。

二、生活德育范式构建的理论维度

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培养德性。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沃土, 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道德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的人类生活, 儿童道德的构建和品行的养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因此, 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必然要以现实的人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表达的那样:没有生活的教育就是死教育, 所以, 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必须以生活为中心。

1. 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

传统的德育模式往往把道德教育看成是一种机械的、单调的道德知识传授和行为规范训练, 认为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灌输就可以达成道德教育的目标。这种将道德教育工具化和抽象化的行为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把教育对象当做“物”对待, 在课堂上, 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然而, 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这种“去生活化”的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现实的生活, 学生良好品德的构建也离不开生活世界。从道德起源来看, 道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最初的道德学习与延续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一体的, 但是, 随着学校教育的专门化发展, 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 慢慢地摒弃了生活世界。其实, 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包含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知, 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结果。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可以通过课堂灌输给受教育者, 但是如果没有道德体验, 受教育者内心产生的也只是一些“有关于道德的观念”, 无法真正地理解这些原则, 更不用说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 良好品德的构建是受教育者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的自我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应该是内生型教育, 而不是灌输式教育。生活德育正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道德形成规律基础上的生成德育。

2. 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

近年来, 我国的很多学校为了保障师生安全, 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安宁、平静的学习环境, 采取了封闭式管理的方式, 这样的管理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 在道德教育方面, 教师就很少组织校外活动, 学生被封闭在课堂上、书本上, 很多时候学校连春游、志愿者活动都取消了。在德育管理方面, 教师为了维护传统的师道尊严, 制定出很多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 对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消极防范。在知识传授过程中, 往往回避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 只把那些自认为“纯净”信息灌输给学生。这种封闭式道德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 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导致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的不信任, 从而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德育的过程也就是人社会化的过程, 离开了生活世界, 德育不仅苍白无力, 而且毫无意义。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学校不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 突破原来的封闭德育, 实行全方位德育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基础, 引领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生活, 走向社会。生活德育主张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引导,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种影响因素, 创造全方位的德育格局。

3. 从知性德育到实践德育

知性德育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过分强调道德知识、品德知识的传授, 它多以课堂讲授形式进行, 是把德育简化为德育知识而模仿知识教育的一种异化形式。知性德育片面夸大了人的理性、知识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 颠倒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 学校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论层面, 而是应该回归生活世界。

在学生道德品质的构建过程中, 我们固然要重视道德规范、道德理论和知识的传授, 但是自我的修养和提升则需要主体的实在体验, 体验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和规范。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任何离开社会实践, 离开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实践进行的道德教育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道德教育的实践场所就是学生的现实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比如种田这件事, 是要在田里做的, 便须在田里学, 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 便须在水里学, 在水里教”。因此, 生活德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践德育, 它把知德和行德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道德, 进行品德的自我建构。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各种情感体验, 感受德性的力量, 才能对课本的知识有更深的体会, 做到知行统一。

三、生活德育范式构建的实践路径

1. 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生活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有什么样的德育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德育模式。德育理念是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对德育发展方向的理性认识, 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应然”的思考和预见。

多年以来, 在传统德育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习惯把德育“工作化”、“知识化”。在许多学校中, 德育工作常常被看做个别教师的事情, 其他人往往把德育工作看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学校德育工作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 形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 出现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况。究其原因, 是因为错误的德育理念的影响。德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 也不是只靠个别人的努力就能做好的工作, 要改变当前学校德育的弊端, 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德育理念, 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

因此,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 不能为道德而道德。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走出传统德育理念的误区, 充分挖掘德育生活化的特点, 以道德教育走向生活的思想为指导, 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 引导学生“成人”。

2. 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偏离生活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它不仅导致了德育难以承担其应有的使命, 从而引起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不满, 更为严重的是, 脱离生活的德育导致对人的异化, 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针对学校德育脱离生活的情况, 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做到“三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学生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 学校也没有办法控制学生只接收好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行为的控制, 那必然会陷入无效的境地。为此, 在德育内容上, 我们应该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结合, 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从正确的角度去引导学生;针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 要教会学生怎么去伪存真;针对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要辩证地分析,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陶行知说过:“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所以, 德育内容生活化要引导学生过好的生活、高尚的生活、合理的生活、有目的的生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根据教育主体的情况, 选择适合他们的生活, 按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不断地充实教育的内容, 以活动为载体, 创设各种情境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此外, 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实现品格的自我建构。

3. 德育方式多样化

学校德育工作应该着眼于追求学生的道德内化, 就像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要“教学做合一”, 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是说教式的教学, 应该利用多种先进的技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抽象的道德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学生喜爱的活动或者游戏, 让学生能身体力行、亲身体会。同时, 学校德育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室,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德育方式上, 应该整合社会资源, 发动家长、社区、关工委等多方面的资源, 鼓励和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实践, 通过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亲子义工活动、学雷锋活动、夏令营活动等多种形式, 把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与道德体验、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知德与行德的一致。

综上所述, 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的提出,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从既定的理性世界走向现实的生活世界, 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我们只有把德育与学生的全部生活结合起来, 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理论路径 篇10

筅广东肇庆学院林叶舒蒲德祥

一、幸福管理的内涵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直探寻的永恒主题, 对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增进社会成员的幸福, 是经济、管理等众多学科领域一直致力追求的终极目标。所谓幸福就是在管理互动中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获得自身的发展并不断地追求生存优越和快乐以满足自己不断提升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使之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至善境地。而幸福管理就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来协调组织的资源以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机制运行过程。幸福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工作的幸福感, 它侧重从员工积极心理这一角度出发, 通过培育与维持员工积极心理, 帮助员工获得工作幸福感。

针对传统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弊端, 对众多管理理论分析研究和反思的基础上, 有学者根据时代的特点提出了幸福管理理论,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管理的目的是要培养组织中全体员工的责任

心, 当组织中的员工都具有责任心时, 管理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

2. 管理的关键是帮助组织中的员工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3. 管理的方式是要打动员工的心, 让员工心甘情

愿地为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竭尽所能, 这才是管理的根本要义所在。

4. 管理的宗旨是幸福, 不仅要让组织中的员工幸福, 更要员工为了他人和世界的幸福而努力。

二、基于幸福管理理论的传统教师管理分析

在不同的时代, 由于时代特点的特殊性, 幸福的涵义和其具体内容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其本质都是体现“幸福”这个主题。幸福管理的核心就是让人心情愉快地、幸福地创造付出, 过一种高质量的人生。这种管理模式, 无论是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还是增加组织效能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用它来指导教师管理, 也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但长期以来在教师管理问题上, 以往大多是用刚性手段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如建立规章制度、自上而下的权威、命令、物资或者金钱的奖励、荣誉的激励等外在的手段。外在的、刚性的手段, 由于每个学校教师实际情况不同, 使用起来效果也会不大一样。具体而言, 这些传统的、刚性的教师管理手段, 随着管理实践的证明, 存在着以下方面的局限性。

1. 重外在刺激, 轻内在需求

命令、制度、金钱奖励、惩罚等管理手段都是属于管理教师的外在刺激, 可以肯定的是, 适当的外在的刺激是应当的, 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教师热情高涨, 但却不能持久。究其原因, 还是与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触动到教师的内在需求有密切关系。因为外在的刺激不一定会转变成内在的需求, 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按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 只有满足了人的内在需求激发了人的内在动机, 才能真正调动起人的积极性。任何的外在刺激手段, 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的作用方面, 都只能是起到暂时性的作用, 因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重制度管理, 轻人文关怀

传统的教师管理, 无论大小事情, 即使是关乎到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种学习活动, 如培训、研讨、交流、研修等, 也是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 制度保障是必要的, 但制度常常只是保一个底线, 并不必然能够真正使每个老师充分发展自己。所以通常在各种培训、交流等学习活动中, 就出现了马虎应付, 交差了事的心态, 活动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大多教师把这个制度的要求看作是一种负担, 认为毫无意义, 还不如多把心思放在课堂教学上。在学校, 制度就像大山一样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教师感觉更多的是苦、是累、是郁闷和无助, 虽然这种规范、有序的管理对督促责任心差的教师确实起到了作用, 但多数教师却饱受形式主义之苦, 更重要的是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思维, 使得教师自我支配、主动工作的空间很小, 很难发挥积极主动性。刻板、沉闷和缺乏活力的管理方式, 使得教师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疲于应付“规定动作”。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 工作并非人生的第一要义, 并非他们生命的全部。他们希望在工作之余能有更多的时间考虑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如希望在工作的时间补充知识, 提高技能;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娱乐以便更好地工作等等。学校管理者过分强调教师安分守己, 扼杀了教师的个性, 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 缺乏对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

3. 重权力意识, 轻服务意识

在学校管理中, 管理者“官本位”的思想还很严重, 有些管理者要求教师完全服从指挥, 不允许教师就学校的各项工作发表不同意见, 生怕自己的权威受到半点侵犯。他们平时以管理者自居, 自视高人一等, 服务意识、宗旨观念极其淡薄。但管理是一种具有互动性的双边活动, 而非支配性的单边活动。如果学校管理者甚少考虑教师的真正需求, 对教师缺乏清醒的认识, 完全把教师置于被统治者的地位, 就不能从人性的角度去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没有对人的真正关心、理解和尊重的思想, 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则更无从谈起, 因而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就成为一席空谈。

简而言之, 传统的教师管理只片面强调教师的工作和义务, 而无视教师对社会性需要的渴求, 甚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教师的幸福感问题。这种只关心工作, 不关注人的管理模式, 导致了校长和教师的工作对抗、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工作压力过大、教师幸福感过低等一系列“管理综合症”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之一, 就是心灵管理缺位, 幸福感缺失, 其背后是人们普遍的幸福观、生命观、财富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错位和混乱。在这种情况下, 把以关注人的幸福作为其终极目标的幸福管理理论引用到教师管理领域当中来就显得尤为必要。它提醒学校管理者要时刻关注教师的幸福, 因为人们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获得幸福感, 而其他各种表面的追求都只是为了获得幸福感的手段和过程。所以, 基于幸福人人性假设相应的管理出发点, 就是要考虑到幸福感是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因素, 管理者要从提高人们幸福感的角度出发, 使员工快乐地工作, 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

三、提升教师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传统教师管理的弊端, 运用幸福管理理论来进行指导时, 可从以下方面努力改善。

1. 凸显教师高层次的内在需求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递增, 近几年教师的生存状况有了较明显的改善, 但精神状况从总体上看仍不乐观。教师普遍感到工作辛苦、精神疲惫、报酬偏低, 职业倦怠感增加, 幸福指数降低。教师的这种缺少幸福感的现象, 正在成为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障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依次可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一般而言, 社会精神性需要高于物质需要, 成就需要是精神需要的最高层。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更为注重社会精神性需要, 因而其成就需要更为强烈。所以, 为了改变教师缺少幸福感的现状, 在管理中必须要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 凸显教师高层次的内在需求, 让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 学校管理者还应尽可能地降低外在刺激手段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的负面效应, 因为任何外在刺激手段无论是经济性因素还是非经济性因素, 其实都属于保健因素的范畴, 根据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分析, 保健因素对教师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要依靠激励因素的改善, 即重视并激活教师的内在需求。

2. 在制度管理中渗透人文关怀

学校制度管理的特点是强制和他律, 主要运用强制手段, 依靠外力约束人的行为, 使人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实施制度管理, 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有利于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局面, 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思想。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 其最终的落脚点都体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上。如果学校管理者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观念, 必然会导致一系列负面问题的产生。在以权力与服从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理性管理中, 制度往往只看成刚性的规范, 它强调科学管理, 量化考评, 如果使用不当, 容易在规范教师的同时, 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且已有的相关系列实践研究成果也表明,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情感体验水平, 对教师工作评价的错位是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衰减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见, 要使广大教师充满幸福感, 具有安全感, 能舒心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就要遵循教育规律, 设计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 多方面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 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 把情感因素渗透到规章制度中。这是因为, 教师健康发展的需求是多元的, 以校园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硬环境”不过是吸引教师的一个方面, 而更多地体现具有充分人文关怀的管理机制的“软环境”则是吸引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根本所在。实施人文关怀, 进行情感管理, 即运用情感手段来约束人的动机, 使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通过情感的作用, 促使人进行自我约束, 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是幸福管理的关键所在。人文关怀强调情感和自律, 与制度管理有着显著的区别, 但二者是互相补充, 不可分割的。学校管理者要在管理中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一方面, 既要加强制度管理, 又要实施人文关怀, 要以教师为中心, 以情感为基础, 以民主为核心, 由制度的最低约束发展为人的自觉追求, 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起来。另一方面, 要防止管理过程中的“制度主义”与“人情主义”两种倾向, 因为这两种倾向都会降低管理的效率, 甚至造成管理无效, 正确的管理态度应该是把情感因素渗透在规章制度中, 做到严而有情。

3. 在工作实践中提升服务意识

在现行制度下,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 而正是这种“管理权力”的集中, 使得部分校长“权力意识”十分浓厚, 不关心教师的疾苦。学校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管理者对教职工的管理就是为教职工服务。作为学校管理者,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 要树立服务观念。即学校管理者要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正视教师的合理需求, 把自己定位于“教师需求的满足者, 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上, 服务于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为教师终身发展提供机会, 使学校获得更大发展后劲。

在实践中要很好地践履服务者的角色, 一方面, 管理者必须把管理作为一种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走到广大教师群体中去, 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喜怒哀乐, 倾听他们的心声, 时刻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 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 正确处理学校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另一方面, 管理者必须善于营造各种有利于教师可持续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因为在学校所有资源中, 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源源不断的教师成长来保障。所以, 学校须从文化建设、人文关怀、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物质保障等方面优化教师的生态环境, 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 以全新的人才观、发展观来对待教师, 尊重教师, 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尊重教师发展中的心理需求、情感体验、个性特点。具体而言, 就是以校为本, 注重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以教师为本, 注重物质生态环境建设;尊重生命,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师情感生态环境;着眼未来, 注重青年教师的成才环境建设;尊重权利, 创设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激励性环境。如果教师从管理者的服务中感受到了尊重, 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欲求得到了重视和满足, 他们才会更愿意用心工作, 更有效率地完成学校的任务。

幸福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史的又一大里程碑, 它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把实现人的终生幸福作为管理的宗旨, 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真正的以人为本。所以, 作为学校管理者, 要不断学习和领会幸福管理理论的内容, 用其精髓来指导教师管理, 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让幸福的教师创造幸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蒲德祥.管理思想的人性演变与幸福管理的诠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2]陈红.对学校管理体现“人文关怀”的思考.辽宁教育, 2010 (3) .

[3]卢芬霞, 王彦勋.幸福人假设及在管理领域的意义.经济管理, 2007 (13) .

[4]苏国荣.人本化的教师管理制度: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宁波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06 (10) .

[5]童富勇, 金优尤.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要素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中小学为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9 (6) .

[6]张玲.建立健全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太原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7) .

理论路径 篇11

关键词:新疆;比较优势;文化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35-02

一、新疆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

所谓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是指一国或者一个地区与另一国或地区相比,在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是其软实力的体现。新疆的文化产业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产业环境优势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国家十二五时期明确提出的文化产业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疆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情出发,推进新疆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转变的战略方针。《关于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区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了新疆今后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即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转变。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为新疆今后的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文化资源优势

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进程中,通过文化资源的合理化、科学化、高端化、创意化、多层次的开发,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创造,以此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推动社会总财富的增长,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域”作为新疆的古称,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形成“西域三十六国”,秦汉之后,在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先进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于阗文化中心、龟兹文化中心、楼兰及罗布泊文化中心这三大文化中心。遗失的楼兰、尼雅等遗址见证了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变迁;数以百计的古城堡、古寺庙、古驿站、古墓葬和千年佛窟,同样也成为了“丝绸之路”文化的见证者。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新疆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2)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资源。多民族的聚集也是新疆的一大特色优势,且多种民族文化并行不悖。不同的民族对应着不同的民族风俗,孕育出形色不同的民族风俗资源。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的节日,维族、哈族等民族服饰,烤羊肉、抓饭等新疆特色饮食,伊斯兰的清真寺等建筑,都散发着诱人的独具文化魅力。新疆还拥有种类繁多的传统手工艺品,如维吾尔绣花帽、艾德莱丝绸、英吉沙小刀、和田玉、民族乐器等,这些都是深厚的文化产业资源。

(3)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型文化资源。新疆独特的自然风貌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文化。吐鲁番的葡萄、和田的巴旦木构成了新疆独特的生态文化内容,这些都引得无数人的神往。新疆的喀纳斯、天池等自然保护区享誉全球。同时,新疆野生植物高达3000多种,野生动物700多种,著名的罗布麻、天山雪莲等,蕴藏着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4)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资源。多元文化是新疆最宝贵的资源。位于丝绸之路心脏的新疆交汇着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欧洲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这四大文化。由于位置的封闭性的原因,新疆还聚集着丝绸之路、军垦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汇集融合了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这些与独具地域和异域风情的文化一样,成为新疆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资源。“丝绸之路”的古道、楼兰文明、多元民族文化的神秘的历史起源,无疑给新疆文化蒙上了一层原始神秘的面纱,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和学者的眼球。这些独特的神秘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对新疆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文化需求优势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各族群众的生活也不断改善。2012年,新疆GDP为7466.32亿,人均GDP33799.55元,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21元,增长15.5%,增速居全国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605元。当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便更加希望精神文化需求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给文化产业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发展机会。

(四)区位优势

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新疆成为国际商贸最为重要的集散地。同时新疆也是欧亚大陆的腹地,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及其俄罗斯等8个国家毗邻,是亚欧两大洲经济、民族、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由此可见,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文化产业开发成果显著,但新疆文化产业开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开发理念落后

一是对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很不足。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后,并没有后续跟进措施,结果是文化产业如昙花一现,并没有如人们所希望那样发展起来。不能实现经济、社会于文华之间的有效协调发展,甚至会对文化产业的长足性发展起阻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何来后劲?二是缺乏文化创新开发理念。受信息闭塞、地域偏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能上升到战略层面,仅仅停留在“福利性文化”“公益性文化”的思维方式中,缺乏文化可以消费,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意识。文化产业领导干部队伍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及时掌握文化产业的新理论、新模式,仅凭老经验办事,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引导动力。因此,开拓思路、努力创新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最为需要的。endprint

(二)低层次的开发方式

新疆文化产业开发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第一,开发主体单一。新疆的文化产业开发主要为政府主导,文化企业的作用尚未发挥,中介机构几乎没有,民营资本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第二,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层次低。新疆文化产业机构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喀什等较大城市,且集中在娱乐业。而在小型城市,文化会展、文化旅游等其他行业分布较少。对于多数农村和边缘乡镇来说,文化产业仍是一个稀有名词。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市场竞争能力弱。新疆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缺乏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的融合,没有形成大型的创意性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高端化、创意化的需求。

(三)开发手段单一,开发程度不够

首先,对于文化资源优势与文化产业优势转换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不足甚至误区,或忽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或未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采取合理有效的积极措施,使其能抢先成为这些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和主权者,而是仅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其次,开发手段仅为平面上的开发方式,未形成立体式的全方位开发。总体上罗列性大于开发利用。最后,新疆的文化企业还处于小、散、乱的状态,没有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效融合,尚未形成大型的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致使新疆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创意不足,科技含量底下,质量和数量不能并举;缺乏精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在文化市场中形成较好的口碑,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三、基于比较优势的新疆文化产业开发的路径探索

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依托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为先导,带动相关产业的具有新疆特色的文化文化产业开发的“新疆模式”。

(一)培育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开发主体,构建大文化市场格局

新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借助于政府这个“有形的手”来从宏观层面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脉络和方位进行调控,创新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优惠体系,全面构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积极作为但不越位,实现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开发主体;创造公平、健康、积极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推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使新疆的文化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把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新疆文化产业只有立足于新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或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与民族的融合,并最终使这种资源转化为优势,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做到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切忌过度保护,切忌过度开发,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其次,全面梳理和整合文化资源,深入发掘现有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以旅游业为带动,按照“大旅游、大发展”的思路,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挖掘。延长产业链,充分实现其经济附加值,形成独具特色的新疆文化产业群体。最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把资源转化为产品的基础上,把产品转化为品牌,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以需求为动力,实现高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开发

需求是一切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需求就没有创造。首先,新疆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种需求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立足于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提供能够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后,开发不应局限于新疆本地的需求,要把需求层面扩大到全国。依托科学技术,保护与开发相辅相成,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新疆特色文化全国化。

(四)发挥地缘区位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疆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地缘区位优势,把自己作为中国与中亚、西亚文化交流的主阵地。首先,要有国际化视野,在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规划未来文化产业。其次,要善于吸收国内外其他地区先进的文化产业经验,以新疆特色文化活动、文化会展等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定期与不定期举办的形式,扩大和加强国内外各民族间、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最后,充分发挥地缘区位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政策,贯彻“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整个国际文化市场为目标,进行渐进式拓展,努力实现新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一步开拓中亚文化市场,第二步以中亚文化市场为跳板,开拓西亚文化市场和欧洲文化市场,最后把新疆独一无二的民族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多地推介到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阿依祖克热·吐尼牙孜.新疆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经济论坛,2010,(7).

〔2〕李娜.浅析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J].西部大开发研究,2009,(1).

〔3〕郭婧.试论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9).

〔4〕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理论路径 篇12

关键词:物流,生态位,生态位结构模型,物流联盟

生态位理论是进化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其系统演化、竞争协同、群体互动的哲学视角为我们研究社会性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 随着生态位概念的不断拓展, 生态位理论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产业集群、城市发展、人力资源应用等领域, 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样, 生态位理论能为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 研究物流企业的发展路径问题。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为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 研究综述

生态位一词由Grinell (1917) 最早明确提出, 即“恰好被一种或者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977年, 汉纳首次将生态位概念和研究方法推广到企业研究中, 从此开启了用生态位理论研究企业发展的历程。

对于物流企业的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热点论题。从西泽修 (1970) “第三方利润源”到现如今延伸到对第五方物流的研究, 主流研究路线大都以成本和利润为起点展开。本研究注意到物流企业集群和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 试图从物流企业的生命属性的角度, 生态位理论的视角展开对其发展路径的探索。

2 物流企业集群与生态群落类比

物流企业集群与生态群落有极强的相似性, 这是我们能够将生态位理论应用到物流企业集群研究中的基础。

2.1 物流企业环境与生物种群环境

生物种群的生态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存在于生物群落外部, 通常不能为本种群所直接控制;内部环境存在于组织内部, 种群个体之间的分工协作创造了内部环境。物流企业的企业环境也是如此, 各个企业既共同面对宏观环境的变化, 同时又要面对内部同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2.2 物流企业的演化与生物群落的进化

Evolution在生物学领域被译为“进化”, 在企业管理文献中被译为“演化”。在生物学领域代表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更多的是表达它的一个变化, 而非进步。但是, 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上看, “自然选择”的过程都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2.3 间断均衡

生物学家艾德里奇和古尔德 (Eldredgenad Guold, 1972) 提出的间断均衡理论认为生物演化历程是由长期的稳定加短期的突变组成。物流企业集群发展也有类似的发展路径。

3 物流企业间的生态位关系

3.1 物流企业的生态位

物流企业间的生态位模型类似于Hutchinson的生物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模型:每个企业对资源 (如客户需求) 及环境变量 (如宏观经济) 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构成了其生态位。因为资源及环境变量是多维的, 所以一个生物的生态位就是一个多维的超体积。如果把其成长的各种环境资源条件分别作为一个维, 物流企业在每一个维上将有一个存在范围, 称其生态位宽度。抽象到公式可以表达为:Y=F (X1, X2, …….Xn)

Y为物流企业的生态位空间, X为物流企业的生态位维度, F为物流企业的生态位函数。X, X, …….Xn的维度集合共同组成了N维超体积模型, F的函数关系, 将N个维度的相互影响关系表达了出来。

3.2 物流企业的生态位重叠与分离

Hurlbert (1978) 在研究物种竞争时, 将同一资源位的两个物种所占据的生态位称之为重叠。因此, 我们将两个物种 (或生态单元) 共同占用同一资源位称为生态位的重叠。一般来说, 生态位重叠是物种竞争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在资源充足而且生态位是完全分离的情况下, 两个物种都能占有自己的全部生态位, 则两个物种是不会发生竞争的。但如果资源有限, 则在同一生态位上的两个物种必将发生激烈的竞争。但这个物种在其他维度上的分割可以避免它们之间的竞争, 形成共存的局面。但如果两个物种在资源维、时间维、空间维等所有维度都重叠的话, 必将导致激烈的竞争。则其结果就是要么一种被淘汰, 要么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部分或者完全分离, 从而形成共存的局面。在现实世界中, 绝大部分物种竞争的结果一般是发生生态位分离, 形成共存局面, 也形成了多彩缤纷的世界。

而要有效的规避物种之间的竞争, 一般采取“泛化”和“特化”两种方式。

比如在物流企业生态系统中, 一部分企业为了规避竞争, 为拓展其生态位, 适应环境的要求, 发展综合性战略;而另一些企业则为了强化自身某一特殊功能, 适应环境要求, 即形成了“专业化”经营战略。我们在学术上将第一种现象称之为“泛化”, 将后者称之为“特化”。但这两种方式都有效的规避了竞争。

3.3 物流企业生态位的扩充与压缩

我们将物种拓展生态位的现象称为之为生态位的扩充。无论是自然界的动植物个体还是广大人类要扩充自己的生态位就必须不断的增加自己的体能、增大各自所占的物理空间并增强各自的适应能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在资源有限或者竞争条件下, 一物种入侵其他物种生态位, 引发竞争, 其结果是使种群中的某些物种的生态位被压缩, 甚至被淘汰, 释放出原有生态位, 这样最终实现优势物种生态位的扩充。

在物流企业生态系统中, 由于竞争成本和利润市场的存在, 使得物流企业各自的生态位不可能实现完全分离。而且因为生态位完全分离是以高利润市场生态位出现、新企业加入为代价的, 在这种情况下, 不但不能有限的实现原来物流企业生态系统中物流企业生态位的分离, 反而增加了新的物流企业, 加剧市场竞争, 从而引发生态位重叠与分离悖论。因此, 在物流企业生态系统, 物流企业之间的生态位整合是力求通过所有物流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与资源整合, 实现集群内企业实际生态位的扩展与更新, 实现帕累托改进。

4 物流企业发展的最优路径

4.1 一定生态承载力下的物流企业业务量分配:内部横向合作

资源约束不管是针对生物群落还是物流企业群体, 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发展条件。因此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下的企业数量问题为物流企业集群所不能忽视的问题。物流企业的发展资源是有限的, 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物流企业数量不能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如果物流企业数量超过了其生态承受力, 其结果是, 现有的企业不能获得充足的业务机会, 收益能力下降, 导致“共输”局面的出现。如果物流企业数量少于物流生态系统对其需要的数量, 虽然物流企业集群内部的生态位宽广, 生存无忧, 但是会制约到外部其他企业系统的发展, 最终还会回归到物流企业生态承载力需要的物流企业数量中来。

假定物流行业提供的最大业务量为Q, 用qn代表第n个物流企业的业务数量, 则Q= (q1+q2+q3+…qn) 。每笔业务的收益和业务的数量之间是递减关系, S=S (Q) , 为了简便, 我们不妨假设S=100-Q, 完成每笔业务的成本是常数, 假设为4, 而假设现有三家物流企业, 则这三家物流企业的收益分别为:

若要现实三家物流企业的最优选择, 则就必须是在三式相等时, 解上式得:

从上式可以看出, 各家物流企业应该联合起来, 各自限制各自的业务数量, 通过这种协同来实现自身最大利益。但这种协同是一种狭义的协同, 根据公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从社会的角度 (由政府担当代理) 出发, 总的业务数量应为48, 即每家物流企业的业务数量应为48/3=16, 每家物流企业的业务分配量24其实是在过度开发行业资源。

因此, 内部合作, 自我约束不要过度开发现有业务能够实现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 能够实现全行业的最大利益。

4.2 拓展生态位, 延伸产业链:外部纵向合作

物流企业在自身的生态位上“希望获取更多”和“资源只有这么多”的矛盾一直存在。通过物流企业的内部资源分配的约束只能让大家吃饱饭, 不能吃好。这只是一个短期的均衡行为, 而非长期均衡。企业发展的欲望随时会打破均衡, 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

假设物流企业的一家客户的需求曲线为:P=A-aD

其中为价格, A为常数, D为市场需求量, 而α>0。

其收入曲线为:R=DP=AD-aD2

假设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为W, 而其客户的边际成本为MCR, 则其客户的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W+MCR=MR=A-2aD假设物流企业的边际成本为MCW则其利润曲线为:

则物流企业和客户的最大利润分别为:

总利润为:

如果物流企业和客户合二为一, 成为一家企业。则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W+MCR, 合并后的企业利润函数为:

显然有:

合并前后额利润差异为:

因此, 在物流产业集群可利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 向上下游企业拓展是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可选路径。

5 物流企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通过从生态位的视角对物流企业发展路径的分析, 使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 物流企业应重视对自身生态位的分析和维护。要综合考虑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努力建立起一种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的优化机制, 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

(2) 既要重视物流行业的自律管理, 又要兼顾物流企业自身对发展的追求。物流企业生态位的重叠使得其对生存空间的追求, 往往将自己推向恶性竞争的边缘。从行业福利出发, 进行整体行业的自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在行业良性竞争的前提下, 可以引导部分先进的物流企业向拓展生态位宽度和深度的方向上发展。鼓励他们创新物流业务, 提供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G E.A treatise on limnology.Vol.Geography physics and chemistry[M].New York:Wiley, 1957, 11~53.

上一篇:从医行为下一篇:石油化工港口码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