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项目教学法

2024-07-31

七步项目教学法(通用10篇)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1

传统的会计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学习兴趣不高。因此, 探索一种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近几年我通过七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会计知识。

一、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会计教学形式, 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纯理论型教学, 从教学效果上来看, 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 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培养的学生不能“实操”, 人才难以被企业接受;另一类是实操型教学:即按财务处理程序教授学生。按照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模式进行实操。实务操作型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一定启发, 给人以“实用价值”的感觉, 但会导致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 阻碍其长远发展。

二、七步项目教学法及其优势

1. 七步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七步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 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 这是开展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2. 七步项目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及教学过程

七步项目教学法尤其适合在实训类课程中采用, 可以将该课程的知识点都集成在一个或几个真实的项目中, 对课程的所有知识都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与练习, 让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协作、学会学习。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真正做过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真实项目, 而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教学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

七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提出项目要求。将学生分成小组, 向学生提供信息, 给出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等, 要求项目要实用、形象。每组的项目不同, 但涉及的知识点相同, 需要学生认真做好笔记。

第二步:教师分析项目。由老师分析项目完成的方法。由于学生一般都是初次涉及该项目, 所以对于共性问题, 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在这一阶段需要对该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做。

第三步:小组分派任务。每组小组长根据自己组的学生情况分派任务。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给出任务第1组:任务一银行进账单;第2组:任务二借款单;第3组:任务三增值税专用发票、商业承兑汇票。

第四步:小组根据任务制定计划。由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分配的实训任务, 制定出项目工作计划, 抽小组成员描述具体项目工作步骤和程序, 其他小组提改善意见, 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第五步:组织实施。学生根据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完成相应的本组内的任务, 这个过程中, 会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桌面演练, 最先完成的小组可以适当增加平时成绩进行激励。这个阶段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时间上可占整个教学进度的一半左右, 是教学进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这一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控制教学进度, 加强学生的认知策略。

第六步:小组作品展示, 相互检查。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总结, 最后形成作品传给老师, 老师再通过多媒体荧屏展示给全体学生观看, 达到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七步:教师点评。这个过程先由完成作品的小组同学根据老师设计的项目完成情况统计表进行自查, 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方法, 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 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经过教学实践表明, 七步项目教学法适合会计的教学过程。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 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 又能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摘要: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笔者经过近八年与师生的共同探讨与反复实践, 探讨出了一条适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导学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即教学组织形式为小组合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七步项目教学模式。

关键词:会计教学,七步项目教学法,小组任务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关于行为导向教学的研究[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2004 (3) .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展创新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2

平飞

语文这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太多,老师要做的事亦太多,如果每一件事老师都要亲自做的话,要把事情做完善是相当不易且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我想,可不可以让学生来帮帮我,一是让我从烦多的事情当中解脱出来,又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所以我这一学年来就把许多事情分给学生去做,别说,这样效果还挺好的。

首先,我将就班上的自然组按每一竖排为一个单位,叫做一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方面内容的有一个小组长。

第二,我把语文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分为几个版块:文学常识及词语解释背诵、生词听写、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其他(根据上课检查需要而定)五个版块。

第三,每一个小组有五个小组长,各负其责,检查不同的内容,而我随时抽查指导。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当课文默写小组组长。每一个学期轮换一次,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当上一次小组长,能为大家工作,使学生都有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按照教学的进度,适时按排学生必须完成什么任务,小组长负责检查,还得摧摧不自觉的学生完成自己和学习任务,哪一组完成得快,完成得好,要对小组长进行表扬,适当地加以鼓励,让小组长更积极地执行组长职责。

第五、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不能任其自然,增长其惰性,要充分利用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时间来促使其完成学习任

务。

经过这一年来的实践,兵教兵的方法很有用,它使我从纷繁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我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也让学生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这样做下来,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特别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这从每一次月考中得到了验证。这就是我在这一年来对兵教兵的一点做法和体会,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要更加加强检查的力度,要把“三清”工作做彻底,我想到时一定得到更好成绩。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的七步教学法 篇3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课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新教材、新大纲中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中考明显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题量,初一、初二教材增加了阅读课的课量。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如何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英语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

近年来,许多英语教学书籍,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英语阅读课七步学法,即预学、导学、听读、设疑、复述、解难、查测。

1.预学。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借助词典、单词表或有关资料,对文章内容有大概了解,初步完成Workbook中所给出的问题,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不懂的字词句让学生在预习时划出来,留到课堂上或课后解决。把这一课前预习,作为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的第一步,不无原因,新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且学生预习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坚持要求学生预习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并且每篇新学课文就是一篇典型的阅读训练题,坚持预习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2.导学。在教学整篇文章前,教师把整篇文章浓缩成一段精彩的片段,把重点的词组、句子,溶入其中,通过现有的教学工具,如挂图、幻灯等媒体,展现出文章的基本故事形象。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把整个故事梗概及重点的语言点呈现出来,并作适当板书,把握课文重点,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学部分,教师不能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引人入胜,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3.听读。学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可以提一两个问题,问题要有代表性,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如果文章比较长,则可以选择部分重点段落,给学生听。听完后,核对答案,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读,也可以是学生集体朗读或分组阅读,或个体练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脑同时并用,提高记忆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语气、神态,通过朗读做到心领神会。

4.设疑。学生听读后,已经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这时要求学生默读文章,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易后难;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浅后深,兼顾两头。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点。

5.复述。复述课文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连贯表达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复述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会说才会写,坚持复述,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视图复述法、列表复述法、问题联结复述法、课文概要复述法、缩扩复述法、变更复述法等,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不断交换复述方式;多种形式混合交替使用,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高课堂学习兴趣。

6.解难。所谓解难,就是指英语课堂教学中排忧解难的过程,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必经之路。解难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答,另一种是学生将预习时或经过课堂教学后还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讨论解答。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精讲精练,点拨到位,启发学生思维,节省课堂时间,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查测。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测内容一般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查测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笔试。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完善需要补充或提高,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使用阅读课文七步教学法进行阅读学习有以下几个优点:

1.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整体理解文章,保证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

2.能把听、说、读、写综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协调活动,使之更好地学习语言。

3.把一个课时分为几个阶段教,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阅读、理解文章,使之用脑更科学,记忆最有效。

4.各个环节,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使学生感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既自然又顺理成章,从而克服畏惧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充分体现英语实践课的特点,更好地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改变以教代学的“满堂灌”局面,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6.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在阅读中获得无穷乐趣。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4

1. 基于职业教育的高效课堂教学观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知识教育是指向职业应用的,如何让知识跳出信息的层面,鲜活地进入学生的技能维度,并有效实现知识信息与行动技能的内化、固化与结构化,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论题。因此,积极营造课堂教学情境,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达成“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探讨的新方向。

2. 基于课堂生态的多元课堂教学观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生态体系,学生的参与度低,兴趣性差,感性经验少,信息资源闭塞,知识建构平面、僵化。知识传输效率不高,能力建构效能差,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需求。

3. 基于终身学习的全人发展教育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1]培养自主、自立、自觉的,健康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个体,是真正实现现代产业工人职业化培养的基石。

二、模式创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 高效课堂模式———模式设计的形式载体

高效课堂,旨在构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高效课堂的理念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高效的各个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指标体系评价该模式,以校验该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是该模式设计的形式载体。

2. 建构主义理论———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个人认知结构的建构包括知识建构、能力建构和情感建构三个部分,这三个维度也准确地诠释了教学活动发生的基本内容、目标和方式。因此,该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内涵和学习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构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方法,形成一个合理、完全、发展的教学模式体系。这是该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3. 全人教育观———模式设计的思想内核就教育的对象、功能和形式而论,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就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年龄结构和心智程度来看是一种养成教育,即学生社会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其需要承担促进学生心理建设和心理成熟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就教育形式的任务属性、目标维度和培养指向来看是一种职业教育,即学生职业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需要完成学生职业预备和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双向性内部取向分化的教育形式,其设计理念就不能从单方面考虑或限定,而是要从学生全人发展的角度进行评量。

三、模式教学流程及方法

根据中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每节课35分钟,因此一个项目教学可以分解为三个环节,即三环; 而每个环节又分为七个步骤,即七步,这个项目的课程模式设计如下( 表1至表3) :

四、适用学科

1. 有前期课程作为基础的学科

自主学习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有效发挥,基础性认知结构可以为学习过程提供更多的元认知策略和方法论指导。

2. 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实践过程为知识学习提供了应用环境和思考空间,可以提高信息可视度和转化率,让学习过程从内在抽象的建构过程,转化为外化应用的实证过程,从而增加学习的可控性,以有效的外显方式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

摘要: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效激发课堂效能,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必须探讨的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项目教学法,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探讨构建背景、理论依据、基本流程和试用学科等相关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三段七步教学法 篇5

一、“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由于笔者所在的城市教育发展环境发生变化,使笔者所在学校面临着学生基础知识差的学情,即学生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严重不足。同时,在学校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囿于传统的束缚,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诸多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三段”,即“课前,编制学案、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课后,跟踪辅导、夯实巩固。”“课堂七步”,即“创设情境、目标引领、展示交流、师生质疑、精讲点拨、拓展训练和总结提升”。“教学三段”的具体内容包括:“课前,编制学案、自主学习”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精心设计的学习方案。教师及时检查“两批”学案:课前预批、课后复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是指课堂由师生互动完成,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分工合作、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深度交流。“课后,跟踪辅导、夯实巩固”是指教师及时进行解题指导和学法交流,加大训练力度,充分挖掘学优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困生及时消除学习障碍,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切实提高学习成绩。“课堂七步”的具体内容包括:“创设情境”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架设起现实生活与学科学习之间的桥梁。在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目标引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学习目标,新课开始呈现学习目标,结尾总结、回味目标。“展示交流”是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质疑”是指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或者发现错误时,或学生对重点规律未总结出时,教师要及时追问质疑。当学生展示完毕时,教师可以及时拓展,教师还要及时把握课堂的生成资源。“精讲点拨”是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高考考点,讲解精炼,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巧妙安排当堂训练。“拓展训练”是指训练题目的设计要重点突出,要分层次和梯度,确保当堂训练有足够的时间。“总结提升”是指夯实重点,适时延伸,及时汇总提升,并布置适量的迁移作业。

三、“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在我校开展了四年了,期间进行了几次讨论和调整,使每个学科都有了自己的风格特点。物理学科在 学生心目中一直是比较难懂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 堂,带领学生越过障碍。物理学科的“教学三段”的课前编制学案部分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物理学科学生很难通过课前预习就达到会做题的程度,所以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课前预习部分尽量不要放习题,因为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就会增加心理负担。所以学案课课前预习部分以知识点填空为主,并配以有启发性的概念判断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可。课中部分教师教学时间也比较长,一般要达到20~25分钟。

物理课堂中“创设情境”意义重大,物理学科的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都有原型,教师用生活中的有趣实例引出新课,再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力的分解”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拔河比赛,体态娇小的女生在中间拉两个魁梧的男生,体现出分力大于合力的思想,教学效果非常理想。讲“超重失重”一课时,用扎了孔的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瓶子不喷水,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冲突,为讲完全失重埋下伏笔,令学生记忆深刻。物理课中对于“目标引领”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每节课重点内容不要超过三个,展示目标时语言要精炼易懂,新课结尾时要回顾目标,看本节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使目标展示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展示交流”环节,物理学科的新课概念讲解部分,让学生讲解困难很大,效果不好,所以展示环节在物理课堂上多用在习题课的习题讲解中。学生讲习题,教师可以很好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也能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师生质疑”和“精讲点拨”环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用新模式教学,不单单是要把课讲好,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讲解的内容是否准确,听讲解的学生是否理解,控制课堂节奏,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课堂有很多突发状况,教师不得不一心二用,既要认真听学生讲的对不对,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及时纠正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教师讲的少了,讲的就要精,问题必须更有层次,拓展和延伸更不能随意,重点才能突出。物理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来讲解问题,讲清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改变学生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的解题习惯。效果比较好的是演绎的讲课方式,一题多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6

一、“七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本人摸索的“七步教学模式”, 以当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依据, 因而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下面就对涉及的相关理论做一个简单介绍。

1. 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 学习必须处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强调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 (而非教学环境) 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而非支持“教”) ,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

2. 多元智能的相关理论

20世纪80年代,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 人类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 它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八项智能组成,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3. 主体教育的相关理论

主体教育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 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 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 弘扬人的主体性, 这是主体教育的基本价值立场;第二, 在教育活动中, 学生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 有一定的主体性, 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这是主体教育人性论的体现;第三, 只有发挥人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的主体性, 才能培养主体性强的人, 这是主体教育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每个人得到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4. 生成教学的相关理论

生成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 在生动愉悦的情境中, 知识自然得以建构, 课堂价值不断得以提升, 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生成教学强调教学的生成性, 但并不排斥教学的预设性,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生成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得以提升;强调生动愉悦教学情境的创设, 体现对知识建构背景的一种最高追求, 强调在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建构知识;强调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 共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 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 力争求得新的收获,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七步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 学案自学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利用教师设计的学案进行自学。教师设计的学案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基础知识梳理 (形式可多种多样, 如填空、小问题等) 、自我检测、小结等内容。学案设计遵循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原则, 同时注意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的贯彻和渗透, 做到重点、难点突出。在设计学案时, 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层次, 并以此为设计的基础。学案内容切忌长篇大论, 面面俱到, 应做到精巧和简约。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以课标、考纲为主要依据, 避免以本为本, 做到将主干知识完整地体现在学案上。要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完成学案要求的任务, 主要是对主干知识有个大概的认识, 在头脑中要形成一个大致的知识轮廓。学案中自我检测题的难度设计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要符合高中生的思维梯度和认知水平。学案自学这一环节一定要在课前完成, 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 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或以个人、或以合作学习小组 (一般4至6人) 的形式展示用学案自学的成果。其中, 合作学习小组展示成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例如派代表发言、课前5分钟板演展示、实物投影展示等。小组展示成果应遵循轮流性、竞争性原则, 以免每次都是那几个活跃的学生在展示, 造成其他学生的学习倦怠。有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比如语言能力强的可以多说, 有音乐特长的可以选配背景音乐……对于上台进行成果展示的学生, 教师可以给予口头表扬, 也可以给予分数评定, 甚至可以是物质奖励。这样成果展示就成了一项有趣的活动, 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 体验了快乐, 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 导课示标

这一环节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导入新课。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得好不好,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导入的设计非常重要。课堂导入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基本的要求是将学习目标准确定位,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投入课堂学习。导入新课应遵循启发性、目的性、趣味性、直观性原则。一般来说, 课堂导入的难度要小, 时间要短, 导入的形式和内容要能起到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 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尽可能高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之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设计, 需要教师认真备课, 有时甚至需要通过集体备课, 集合其他教师的智慧。

4. 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指对前面学生个人或合作学习小组所展示的成果, 由其他学生小组作出评价。这个评价是在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作出的, 探究过程遵循启发性、辩论性原则。每个小组在讨论后, 推选一位主要发言人发表本组的观点, 说得不全的, 由其他组员补充。通过组内讨论和小组间的讨论, 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基本上都能理解和掌握了。当然,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地巡回指导, 适当加以点拨, 保证课堂“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讨论结束后, 对于学生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予以讲解,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 深化教学目标。

5. 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在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基础上, 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总结的形式多样, 可以采用知识网络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图表的形式, 还可以采用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注意遵循直观性、联系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本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能直观、简约地反映出课堂主干知识体系, 能让人清晰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总结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能教师包办, 尽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归纳。

6. 自主检测

最后抽出10分钟进行课堂自我检测。每节历史课要学习的内容很多, 很多知识点需要及时掌握, 课堂自主检测可以起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目的。课堂检测由学生独立完成, 不允许讨论, 教师也不提供指导。这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自主思考和自学习惯, 对于减轻课外作业负担, 都是极好的措施。设计自主检测这一环节, 要本着定时定量原则、梯度原则, 让学生既紧张, 又放松, 做到作业考试化、作业课堂化、作业平时化。

7.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师生在课后对课堂行为进行的总结。教师的课后反思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作出评判, 从而为下一次的教学提供参考。反思可以是在头脑中进行, 也可以写成反思笔记, 这对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很有好处。而学生通过课后反思, 则可以优化学习方法, 巩固所学知识,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课后反思实质上是教师对“如何教”, 学生对“如何学”进行的反思, 通过这样的反思, 可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7

我校是一农村高中, 多年来, 生源没有保障。另一方面, 由于生源原因引发学生成绩难以提升。我们英语组全体教师通过认真研讨, 论证, 提出“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的实验, 旨在通过“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二、“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的介绍

“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以单元为整体, 按七个教学步骤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要点如下:

第一步, 学生听单元课文录音, 回答预先设置的课文问题, 并在最后概述课文大意。

第二步, 领导学生学习单元单词, 完成相关的单元单词练习和教师编辑的诸如单词拼写、单词填充和单词组句练习, 并把全单元单词组成一个整体文段尝试。

第三步, 讲解单元重点单词、重点短语、重点句型。通过重点讲解和及时作相关的单项填充, 以达到精讲精练的目的。

第四步, 教师领导学生疏通课文思路、主题句和中心句, 理会重点文段, 整体阅读。

第五步, 通过设置关键词, 让学生复述课文。

第六步, 完成单元所有练习, 解答学生练习中的疑惑。

第七步, 限时训练。将单项填充、完型填充、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和作文组合小卷, 在40分钟内限时完成。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法。通过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了解和把握我校英语分层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数据统计法。将实验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实验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行对比, 从中获取有关信息。

四、实验的开展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高一上学期中考前) :通过学习有关“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教学的要求与实验方案, 结合我校英语教学实际, 研究学情, 研究“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拟出一篇具体实施步骤。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高一上学期中考后到高二下学期中考) :按照第一阶段的研究方案, 具体实施“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教学实验, 记录实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高二下学期中考后) :结合第二阶段实验的反馈, 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 形成我校自己的外语教学理论, 方法和模式, 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使“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英语教学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

五、实验中问题的解决

1.实验可能在开始受到一定的阻力, 部分学生存在不太适应或畏难情绪。这时, 我们就尽力解释这种方法在英语学习中的好处, 消除学生的顾虑, 千方百计达到师生的沟通和合作。

2.为保障“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顺利推行, 我们全组英语教师按时提前集体备课, 集体组织教学设计, 并预先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 作好应对的准备。因此, 吃透一个单元的教材, 按七步提前备好整个单元的课是实施“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的前提。

五实验的结果分析与总结

我们学校从2006年秋开始实施“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三年来, 经历了每学期的中考和期末考试实验, 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均有一定的提高, 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改进。具体来说见下表:

从上述表格及我们的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

1.“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主, 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能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 将学生的练设置于学生的兴趣和自我展现之中, 并运用交际的功能把口头训练、谋篇布局和书面表达融为一体。

2.“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节约了师生的教与学的时间, 减少了单词处理和课文教学的衔接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通过“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即使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 又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从而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与反馈以及学情灵活多样地掌握在教师手里, 使教师处于主动, 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3.“单元整体七步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 通过课前预习, 激发学生课外自学的主动性;通过单词整体学习和复述等环节的教学,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展现能力。

六、我的教学体会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8

关键词:七步教学法,理论课教学,探析,生物化学

一、资料与方法

1. 对象。

选取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1~4班和5~8班两个大班共36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对1~4班的182人采用“七步教学法” (实验组) , 5~8班的179人为传统教学法 (对照组) , 8个班的学生均为理科生, 入学时随机分班, 第一学期各科成绩经分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七步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1) 导入新课。以复习旧课、病案展示或问题引导等多种形式自然导入新课。 (2) 认知目标展示。教师课前经过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 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特点以及岗位需求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与该专业的相关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和渗透情况, 以“必须、实用”为原则, 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有效取舍, 最后确定章节的教学目标。 (3) 知识结构点拨。教师深入研究学生, 分析教材, 创造性地设计并将教学内容加工、提炼成知识框架体系, 展示给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是课堂教学七步法的难点之一。 (4) 重点难点解读。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认真解读, 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5) 学习方法引导。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启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以便准确、牢固地理解和记忆教学重点。同时,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常用的如逻辑推理法、联系法、比较法、口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 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和思考, 学法指导可以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 (6) 知识应用导向。展示案例或问题, 由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再指导, 补充。引导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以及临床中的应用, 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7) 教学效果检测。采取练习题或由学生按照本节知识结构概要归纳总结要点, 教师补充、矫正的形式进行。

3. 评价方法。

两个班选用同一教材, 教学内容、进度、考核等均相同。课程结束后, 使用相同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理论考试,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基础知识 (概念、选择、简答) 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 (与日常生活、医学实践结合的分析、应用) 两方面的成绩。统计计算均通过SPSS16.0软件完成, 显著性检验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成绩对比见表1。

实验组学生的概念题、选择题及简答题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分析应用能力方面的成绩对比见表2。

从表2看出, 实验组分析应用题的最高分、最低分及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认为“七步教学法”组的学生分析应用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的学生 (P<0.01) 。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础知识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的比较见表3。基础知识包括概念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合计70分, 46分及格, 64分优秀。

从表3可看出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及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P<0.01) 。认为实验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析应用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的比较见表4。满分30分, 14分及格, 26分优秀。

从表4可看出, 分析应用题实验组学生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学生 (P<0.01) 。说明实验组学生分析应用能力高于对照组学生, 但两组均未达到优秀水平。

三、讨论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医学基础课程, 又与生活实际和临床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微观、抽象、生涩, 难教难学。尤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代谢途径、基因信息传递等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讲解、指导来学习, 如果由学生讨论或自主学习则很难达成教学目标。“七步教学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其思路清晰、知识全面。然后由教师解读, 使学生理解、掌握重点与难点。再通过“学习方法引导”和“知识应用导向”两个环节,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最终使学生会学、会用。课堂实施“七步教学法”, 其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难点清楚;教学活动主体突出, 学生参与意识强;教学设计合理, 环环相扣;全程渗透学法指导,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堂效果反馈、矫正及时。

本研究中, 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显著, 这说明实施“七步教学法”, 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深刻, 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法。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 实验组学生分析应用题的平均成绩、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 但两组学生成绩均无达到优秀者, 说明“七步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法的一些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但授课教师对此种教学法的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充足的经验, 而一年级学生以往这方面的训练较少, 思维能力欠缺, 对此教学法尚未完全适应, 以上可能是造成分析应用题中学生优秀率为零的主要原因。

实施课堂“七步教学法”, 要求教师始终要抓住课堂的主体———学生去做充分准备。认真备“人”, 做到因“人”施教, 注重教材内容取舍, 灵活运用教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最终学会自学。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相关学科知识及临床知识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融入息息相关的生活,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七步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相关临床知识及执教水平。实践证明, “七步教学法”操作性强, 适合于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 既可以指导教师“教”、又可以指导学生“学”, 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石永春, 刘卫群, 郭宏祥, 薛瑞丽.项目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试运用及效果[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5 (8) :108-109.

[2]陈佑泉“.七步教学法”在高等医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5) :55-56.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9

1. 定标 (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

2. 预标 (复习铺垫, 引入新知) 。此过程在教学中具有催长剂的作用, 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依据和基础。教师在为学生选取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桥梁时, 必须要根据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设计出铺垫性练习, 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学习知识。为“同化”“顺应”“新知准备知识基础和思维导向”。教师还可采用实物、故事、游戏、设疑等形式, 使教学情境富有激发性, 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 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3. 示标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一环节就是确定好本节课的目标任务, 简化为完成的“目标一”是什么;“目标二”是什么。如目标一:认识整数简便运算的方法;目标二:了解整数的简便运算在小数中的应用, 是什么定律使得我们的计算更加简单、明了。

4. 学标 (自学探究, 内化新知) 。这是一个以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引导为前提的自学过程, 在此过程中, 学生个人发现问题——小组对问题产生讨论——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形成全班性的谈论交流, 分步将上述的两个目标逐一完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要将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细心的讲解, 帮他们克服一些认知上的阻碍, 强化积极的情感, 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数感。

5. 测标 (反馈练习, 强化新知)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练习进行设计, 同时所进行的练习不能只针对某一部分的学生, 要涉及面广、难度要适中, 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所列举的练习题既要有能够强化知识的基础题, 又要有实践题;既要有针对重难点的题目, 又要有变化思维的变式题;既要有新旧结合的综合性题目, 又要有一题多解的开放题。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题, 强化自我。

6. 达标 (当堂作业, 巩固新知) 。这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环节, 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布置作业时,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定不同的层次, 毕竟每个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在学生完成作业后, 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相互批改、相互更改, 同时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更正。这样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7. 补标 (全课小结, 构建新知) 。教学中新知再现是最后一个过程, 是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深化和补充。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使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然后再通过谈本课的体会, 从自己的学习成败中总结经验, 悟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

二、对“七步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1.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七步教学模式”采用先学后教、先讨论后归纳、先操作后点拨、先看书后练习、先练习后讲评的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 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七步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的求知欲、知识的重难点, 都是教师必须予以重视的。

3. 充分体现民主性。

课堂拥有活跃的气氛, 更加民主、和谐是“七步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师生交流中、学习过程中以及练习过程中都突出地表现了民主, 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思维和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认知心理的不同, “七步教学模式”的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都十分注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尽量设计有弹性的练习,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力。

5. 充分体现互助机制。

实践表明, “七步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乐于互帮互助, 彼此取长补短, 实现了共同进步。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该教学模式省时高效,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这一形势下, 笔者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深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了“七步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此撰文以飨同仁。

关键词:教学模式,定标,预标,示标,学标,测标,达标,补标

参考文献

[1]罗晓杰, 王雪.专家—熟手—新手教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互动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11 (12) .

[2]叶立军, 斯海霞.基于录像分析背景下的代数课堂教学语言研究——以两堂《分式的乘除》课堂实录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 2011 (1) .

[3]卢正芝, 洪松舟.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11) .

[4]鲍建生, 周超.影响学生高层次数学认知能力的因素分析[J].中学数学月刊, 2010 (9) .

[5]王熙.批判性话语分析对教育研究的意义[J].教育研究, 2010 (2) .

[6]赵常友.中外教师话语研究述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七步项目教学法 篇10

所谓的“七步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能独立存在而又相互关联,这也是在其他学科里取得良好效果的,那么七步即-引导-反馈-合作探究-纠错-多练-总结-复习强化。这七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可以把握好每一步的教学,我相信学生对于所授知识的接受效果会很明显的。这个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更新和总结,七步教法是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双边性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这对我们迎接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充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讲师意义重大的。

二、“七步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

1、引导

引导就是对于本次课所要讲授的技术动作,要求学生们提前去阅读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这样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可以根据文字和视频资料相结合去初步的尝试性练习,那么根据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教学,就是先要为学生提前准备好引导性的材料,让学生去自学。这个过程里教师要为学生所授的是我知识准备好文字资料和相关视频。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提前去阅读老师所交给的自学任务,这个上课时候要抽查并做好记录,也让学生找出自己的自学过程中所难以领悟的技术动作要点。

2、反馈

这一环节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部分进行检查和点评,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经验要求很高,教师可以采取抽查方式,让学生作出自己自学的动作,教师要仔细观察,找出学生们都容易犯的错误要点部分,进行强化的讲解。也可以选出比较典型的学生,让其完成技术动作,通过边做边讲解的方式进行点评,使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思路,了解和掌握自学的技巧,这个环节里教师要多鼓励做的好的学生,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特别的关注,要采取多帮助的方式,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的老师的认可,培养他们今后的学习中自学的积极性。这一环节无论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

3、合作探究

这一教学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使学生能和教师像朋友一样去交流,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们以寝室为单位,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知道彼此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且容易指出彼此的错去地方。这里就是要学生们针对教师所提出的易犯错误,分组去讨论和研究,看看每个人都有谁犯了这样的错误。采取一个人做大家看,之后相互讨论和总结,对于看的学生再找出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对其重点部分得到了意识上的强化,其实体育技术动作关键就是实践,那么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能够改正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培养了学生们积极地动脑思考和动手的能力,更好的活跃课课堂的气氛。教师要注意讨论交流环节的组织和管理。重视讨论部分价值的判断,问题的大小和多少要合理的控制。使讨论可以高效率有秩序的进行,学生毕竟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讨论的问题容易跑题,跑了就不容易收回来,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的交流。教师要做好引导鼓励表扬,收放自如,把握好尺度。

4、纠错

纠错环节教师要把握好火候,要把学生逼到最前台,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技术动作,比如所学的就是太极拳的云手,那么教师要选择好学生,让它独立的去思考,教师不加提醒,自己去尽力的完成技术动作。教师的态度要坚决,主要是就是比学生充分的去动脑思考,思考之前所犯错误和改正错误后的动作。教师要仔细的观察,并给与学生及时的点评和纠错,把错误部分指出来。那么到了教师讲解的部分,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细致透彻,学生们都会了的和掌握了的就不要去讲解了,对于部分学生模糊和不清楚的技术动作部分一定要去强化讲解。要培养学生如何掌握学习动作要领的方法,和技术动作所存在的一般规律,不仅要教会还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的学习。

5、多练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反复多次的练习,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技术动作而言,在没有形成熟练的技术动作定性之前,即使是学会了,几天不练习就都会忘得一干二净,这也是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前些部分是学生由实践到认识,那么这一部分是学生由认识到实践。这一部分是要学生技术动作有质的飞跃,有很多学生都是说起来都会,一旦实践就什么都不会了。原因就是认识的很到位,但是训练没有及时的跟上,因此精讲多练是该部分的精髓,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体会动作的难点和要点,才能使学生知道老师为什么重点强调的部分,也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训练过程要求完成动作流畅,考试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在这部分的练习里要尽量的接近考试,教师在学生练习的时候要巡回观察,遇到问题及时的指出来,帮助学生改正。同时要求学生完练习的时候要独立完成动作,不要看别人,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掌握动作。同时对于没有学会的同学。教师要把课后任务留给他们,就是自行练习,去通过课后完成本次课的技术动作。

6、总结

总结是指学生对于所学动作的过程和结果的进行小结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学生的体育动作的学习有着知和实践相结合特点。即是动作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反思和总结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如果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反思和总结的良好习惯,那么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意义是重大的。其实反思和总结都是学生充分的自我行为,每个人反思和总结的方法是相同的,但是我相信每个人的过程和结果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提前学习的情况有所不同,课堂上的掌握能力也是不同的啊,每个人犯的错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教师要给与宏观上的引导,使学生都能挖出自己的错误和总结自己的在本次课中的心得体会,这是本环节教学意义的重点。

7、复习强化

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中很早就提出了遗忘规律,就是技术动作的学习在一段时间内就会忘记,因此根据遗忘规律的特点,组织学生复习强化技术动作,进一步的使学生动作定性,彻底的掌握技术动作。教师要充分的鼓励学生,使他们热爱自主学习,相应的安排好课后的学习任务。其实学习技术动作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教师是要学生通过这七步去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七步教学法’要求我们教师要彻底的转变观念,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该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认证,教师要不断的总结和创新,使得教改更加深入透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和运动备受关注,体育运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这就对我们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学是学生们步入社会的最后一座门槛,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能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方式和运动基础就尤为重要。那么我们高校体育教师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更好的解读学生,更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时期学生的心里需求。这里我要说的是“七步教学法”,即引导-反馈-合作探究-纠错-多练-总结-复习强化。

上一篇:临床实习护理实习下一篇:清单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