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民族学

2024-09-10

建设民族学(通用12篇)

建设民族学 篇1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行政区域总面积3244.9平方千米, 辖17个镇、14个乡、381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2.8722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29.55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94%,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侗、壮、瑶、水等。从江县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 注重特色性, 具有超前意识, 能够从本地实际出发, 精心组织, 科学规划, 突出特色, 着力培育小城镇发展优势, 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发展。

一、用长远眼光抓好民族地区村镇规划工作

从江县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 做到科学规划, 统筹部署, 协调发展。在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 做好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民族地区小城镇的规划要突出超前性、科学性,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规划编制力求做到眼光要远、定位要准, 勇于创新, 使所编制的规划跟得上时代潮流,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小城镇规划中, 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既要坚持建设标准, 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尊重科学, 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一经批准, 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同时, 要努力在塑造特色上下功夫, 因地制宜地确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也要突出特色, 充分体现城镇的风格和品位, 形成不同风格, 切忌千篇一律。

二、坚持城乡建筑具有民族特色

特色是城镇的魅力所在。在我国, 特别是南方一些城镇, 往往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而名扬天下, 从而推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 从江县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立县、城镇带县等新观念的指导下, 充分认识到在民族地区搞城镇建设, 必须坚持民族特色, 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把好关, 使民族地区城乡建筑造型体现了民族特色。在遵循小城镇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确立村镇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城镇风格。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认识超前, 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城市建设经验和建筑风格, 同时又不盲目模仿和照搬, 在城镇建设中坚持民族特色造型设计, 实现建筑造型民族化。

许多地方在发展中还不能充分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在小城镇建设中, 因单方面谋求发展, 忽视了环境建设投入, 甚至将大中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引入到城镇和农村, 给小城镇建设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 小城镇建设初期, 应从规划、建设入手, 从源头抓起,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既要搞好规划, 统筹兼顾, 又要严格控制污染源, 减少污染物, 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污染治理能力。近年来, 从江县结合生态县创建工作, 在全县各乡镇积极组织文明小城镇创建活动, 做到每月一次例会,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

三、多举措推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从江县境内既有浓郁的侗、苗、壮、瑶民族风情, 独特的民族文化, 又有秀丽的都柳江、原始神秘的太阳山、月亮山等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 还有举世闻名的“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 国宝增冲鼓楼为代表的鼓楼、花桥文化村, “侗歌之乡”小黄为代表的侗族大歌文化村, “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银潭民族风情服饰表演文化村, 贯洞龙图侗戏文化村、“中国计生第一村”的占里、潘里瑶寨“药浴”文化村、孔明月亮山苗族斗牛文化村、巨洞江上侗族大歌文化村等, 民族风情浓郁古朴, 从江集生态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 统筹规划, 以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蓝图, 科学的规划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江在编制规划时还注重借鉴吸收先进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强调产业依托生态环境建设, 与基础设施配套, 与文化内涵营造等方面有机结合。

一是依据区位特点和周边环境依托产业支撑, 调整结构, 优化布局, 培育壮大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根据小城镇的特点, 以市场为导向, 以产业为依托, 积极探索实业兴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富镇的发展路子, 形成小城镇经济支撑体系。当前, 发展小城镇要坚持四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小城镇建设要依据本区域市场、资源特点, 选准主导产业, 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提升和完善经济服务功能, 积极拓展城镇在聚集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引导当地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 尤其是要健全和完善产前、产后全程配套服务体系, 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中心, 农业产业化的信息、金融、技术服务中心;与乡镇企业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小城镇聚集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使乡镇企业利用小城镇相对优越的经营环境, 调整结构, 完善机制, 创新技术, 增强活力, 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非公有制经济资金来源广泛, 投入成本低, 吸纳劳动力多, 是小城镇经济中潜力巨大的增长点。民族地区小城镇要敞开城门, 降低门槛, 放宽政策, 积极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村和社会各界进镇投资兴业。

二是强调以人为本, 不断满足城镇居民的需要,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 以提供安全的生产、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作为主要目标。

三是重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建设, 完善城镇化功能。

四是重视建筑风貌, 挖掘地方文化内涵, 体现地方特色。规划是龙头, 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 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从长远利益出发, 不急功近利, 力求10年之内好操作, 20年之内不落后。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一经批准, 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不因一届政府的更换而擅自改变规划方案, 更不能为图政绩, 在“纸上改改、纸下动动”, 以致今后建设无法与之衔接。

(二) 正确理解民族建筑的内涵

黔东南苗族民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古朴浓郁, 独具特色, 建筑文化则是特色中之特色, 城镇的独特风貌是其发展的生命之源。失去个性就失去了生命力, 如果在建筑造型上不坚持特色, 将失去民族之本、特色之源。为此, 在房屋等造型上,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屋顶盖顶。盖顶一般采用盖瓦 (有青瓦、有红瓦, 有单层、有错层) 。第二是屋檐, 即房屋外露与伸出部分做民族建筑装饰, 体现花草林木、飞禽走兽等精湛的民族工艺。第三是门窗、阳台、走廊, 参照民间各种建筑造型。第四是附属配套建筑及外墙涂料。这部分建筑多为亭阁、牌坊等造型装饰。从江县建设局审批的一批现代化建筑, 屋顶为错层盖瓦造型, 门窗采用民族形式, 外墙为青色涂料, 就这么几点勾画, 便使这些建筑呈现出雅观、气派的形象, 丝毫不影响其现代化建筑格局, 反而表现地更加完美。

(三) 集约建设, 改造城区基础设施

根据区位特点和民族特色, 科学定位, 拟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思路, 着力打造小巧玲珑的山水旅游服务县城, 以县城建设为龙头, 有计划地全面改造城区基础设施。对建成区域进行功能改造和升级, 推动居住区、市政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的集约建设, 把县城做大、做强、做优、做美, 建设成为“设施齐全, 功能配套, 环境优美, 商贸繁荣, 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兴城镇。城镇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城镇的主体, 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人的需要以及人与小城镇发展空间的需要, 要在节约资源、方便生活、保持城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上下功夫。彻底扭转小城镇和乡镇驻地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行政区、文化教育区等交叉建设的局面。

(四) 注重依法建设, 强化小城镇管理

一个城镇的建设水平如何, 除有高标准的规划做基础外, 关键是看依法建设意识强不强, 城镇管理水平高不高。规划得好, 不依法建设也不行;城镇建设搞得好, 管理工作跟不上, 处处脏、乱、差, 也将严重影响整个城镇的整体形象。从江县高度重视依法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 明确隶属关系和职能划分, 稳定规划管理人员队伍, 保障经费开支, 同时严肃处理无证建设, 违章建设和乱搭乱建现象。

(五) 培养建筑科技人才

大力培养懂得民族文化, 具有民族建筑特色意识的建筑专业人才, 培养从设计造型到施工装饰的民族专业建筑队伍。

(六) 必要的行政行为

建立健全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审批制度, 分级负责, 严格把关, 充分考虑体现民族特色因素, 引导城镇建设项目向民族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建设民族学 篇2

关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报告之二

在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推动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须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充分注意民族地区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明确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取向,掌握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作 者:王志珍  作者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宣传部,广西,南宁,530022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6)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文化   精神文明   民族地区  

建设充满创新的民族生态 篇3

关键词:多族共生格局;社会认同;广大中国;民族生态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2-0001-04

一、中国:复杂共同体

中国自古就是复杂共同体,它有悠久的历史,中间穿插了各民族交往互融的生动场景,具有“美美与共”的原初能量,国势起伏,命运多舛,终于形成今天这样一个民族生态共同体。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经历了历史文化的不断积淀、不断丰富、不断融变。许倬云先生把忽必烈以后的元代统治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1]142,同时认为清朝皇帝逊位时,下诏将全部领土交给中华民国,在法律上确保了中国疆域对清朝领土的全盘继承[1]184-185。这是“大中国”观,是对于少数民族历史贡献的承认。

“中国”概念与“天下”“四海”“疆域”“版图”联系在一起,古今不同,理解殊异,区别古今中国十分必要[2]。即便在古代,“中国”可以是“国中”“王畿”“京师”,可以是周朝和诸侯国共用的名号,也可以是“内华夏外四夷”的华夏诸国。当代中国在全新的国际交流中重新定位,是现代化的造物,是多族共建的共同体,不仅继承了清代疆域,也包括这个疆域内的各族人民。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疆域由“大漠游牧”“泛中原农耕”“辽东渔猎耕牧”“雪域牧耕”和“海上渔盐交商”五大文明板块组成,在这些板块上的大小政权互动攻防,彼此接纳,逐渐融为一体[3]。当代中国“族群”繁多,难以统计,而国家迄今认定的“民族”却只有56个,使用语言约130种。今日中国有历史传承,有创新发展,有西学东渐,也有根脉绵延,有汉族、壮族、满族这样的超大民族和大民族,也有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说它是复杂共同体,绝非戏言。中国是一个股股相连的维特根斯坦式“绳索共同体”,是“差序式”的“家族相似体”。① ①这里借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和“纺绳”的比喻:一个家族成员之间有各种相似之处,如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性情等等,这些相似性交叉重叠;我们纺绳时,把一些纤维绕在另一些纤维上,绳索的强度不来自一根贯穿全长的纤维,“而是在于许多纤维互相重叠”。参见[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再如类似于ABCD、BCDE、CDEF、DEFG、EFGH这样的数字组合,相邻组合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属性(如ABC和BCD、CDE和DEF),但两端组合(如ABCD和EFGH)缺乏共同成分。中国这个“绳索共同体”中的各个民族及其文化,交叉重叠,相邻相似,两端殊异。但是,如果考虑中间相似的逐步过渡,环环相扣,就能把殊异的两端联系起来,它们彼此之间就不再那么格格不入。“纺绳”这个整体就是有你有我、相互借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异又相依的整合体。毋庸置疑,各族人民经过世世代代的交流和交融,在荣辱观、尊严观、家园观和国家观上形成了重叠共识。

二、“民族”今义

现代汉语中的“民族”原本是外来概念,在经过本土化处理后,成为“以一当十”的多义词,可以对译nation,可以对译nationality,可以对译peoples,也可以对译minority。“民族”这种模糊性给政府治理增加了弹性,给古为今用留下了空间,给民族关系带来了活力,也给民族尊严提供了保障。

西语中的“民族”出自拉丁语natio,表示出生和出身,最初含贬义,指住在罗马的外国人,也指外国学生同乡群体[4]。即便在西方,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各国的民族主义有不同特点:英国有个人-公民民族主义,法国有集体-公民民族主义[5],而德国有集体-族群民族主义[6]。一般说来,最初来自英格兰的“民族”概念是一个政治隐喻,指理性的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现在却变成了超人的集体人格[4]。在近代中国,来自西方的“民族”和“种族”的概念几乎同步引入,“保族”和“保种”同义,保国与“保种”也同义,因此“民族”和“种族”“国族”就发生了“互渗”,也恰好符合“一族一国”“一种一国”的原初民族主义理念。不过,从古代中国“用夏变夷”的历史观念着眼,主流精英意识形态中的“种族主义”应当属于“文化种族主义”,即以文取人的种族主义,文不通不与为谋,语不达不与为友。

盖尔纳说,先有民族主义,后有民族[7],这只是一家之说,并非定论。例如罗曼·施波尔卢克(Roman Szporluk)指出,盖尔纳没有重视英国的“旧国”民族主义(old-state nationalism)[8]。约翰·阿姆斯特朗(John Armstrong)指出民族具有宗教和世俗两种根源,民族的出现早于民族主义[9]。里亚·格林菲尔德认为民族主义发源于16世纪的英国[4]196,这要早于带来民族主义浪潮的法国革命。如果我们搁置民族与民族主义孰为先的争论,仅就“何谓民族”来说,迄今缺乏共识。

按照斯大林的民族“四要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定义以及“只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才有民族”的前提,近代尚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阶段的中国,就不能够有民族了。但是富有弹性的汉语“民族”,可以指“原始民族”,可以指“封建时代的民族”,可以指“资本主义时代的民族”, 甚至可以指“社会主义民族”。在中国,大家都是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中国的“民族”是“特色民族”。

三、各民族“绳索共同体”

绳索纤维缠绕,重叠编织,无论多长,两端因股股相反、彼次扭合而交织递进,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各民族就是这样的绳索共同体,无论古代和现代,无论南北和东西,都是如此。兵马俑、楼兰古尸、三星堆、红山文化、匈奴墓,形成这片广大区域的“满天星斗”,环环相扣,多元一体,是中国综合文明的基础。苏秉琦先生把中国的新石器遗址分为六大板块,颇有说服力:仰韶-中原文化;大汶口-鲁、皖北、豫东文化;巴蜀-楚-鄂北及其相邻地区文化;河姆渡-长江下游地区文化;西南地区文化;红山-大河湾-陇东-河套-辽西文化[10]。當然这些板块之间的界线不会那么明晰,中间有许多过渡带,人际往来,文化交流,通婚通商,自古频繁。

中国有130种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五大语系,语言之间的借用现象十分普遍,是智慧交融、文化共生的基础。汉字文化影响深远,汉族文化也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元素。各民族拥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史诗、音乐、舞蹈、绘画,典籍和建筑也丰富多彩,这些都是这个现代共同体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历史上各民族的经济制度复杂多样,各有特点,且互相重叠,许多民族的内部也分不同类型,农耕、游耕、游牧、渔猎、采集,部分上兼而有之。从服装到粮食作物,从音乐到雕塑,少数民族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稻和麦是百越族和西部少数民族首先栽培的;高粱、玉米、棉花、芝麻、苜蓿、大蒜和葡萄、西瓜、黄瓜、胡萝卜等,从古代西域传入中原;春秋时代苗蛮系统的楚国有发达的冶铁业,最初的水利灌溉也是从楚、越发展起来[11]。社会制度也同样复杂,有盟旗制度,有政教合一制度,有家支制度,有土司制度,有头人制度,有山官制度,伯克制度,等等。汉族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汉族成分。战国时期楚亡于秦,楚将庄蹻率军在云南“变其服,从其俗”,融入当地少数民族;回纥汉国崩溃后,南迁的一支融入汉族,西迁的一支形成今天的裕固族或融入维吾尔族;来自西亚和中亚的穆斯林和汉族等民族融合,形成现在的回族。宗教与民族的边界也不完全一致,一个民族信多个宗教的情况比较普遍,多个民族信同一个宗教也属于常见,例如在河西走廊一带可以见到“汉回”“蒙回”“藏回”和“回回”。契丹建辽,吸收中原王朝统治经验,汉化程度较深,以致于北方多种语言至今把中国称作“契丹”(kitai, khiatad, khetai)。元代创设行省制度,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区设立土司制度,所辖疆域十分辽阔,首次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清朝政府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明确了边疆地区的归属,完成了国家统一,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四、各民族生态共同体

长期以来,我们在观察和分析民族关系的时候,多采用中原观,较少考虑“满天星斗”和“多元一体”的历史和现状,忘记互为“边疆”“互为中心”的道理。从各民族的历史话语出发,他们的宇宙观各有不同,而且都以自己为中心,难免“以己度人”,常有一厢情愿的想像。站在我族中心主义的立场看他族,自然会觉得我族语言是文明的,他族语言是野蛮的;我族文化是先进的,他族文化是落后的。固然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十分强大,扮演着引领的角色,但少数民族的天地智慧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民族的存在涉及物象,涉及交流,也涉及精神。旧物象消失,新物象产生;建立在旧物象之上的精神会继续维持,具有顽强的滞后性,时过境迁,记忆犹存。此外,民族是在交流和比较中产生和维持的,民族交流会提高彼此意识,发现差异,寻求共识。民族差异会长期存在,但并不妨碍达成重叠共识。想人为消除民族差异,以一个民族同化另一个民族的作法,既无可行性,亦不符合天理公德。

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看,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优长之处,都有各自的天地智慧,唯有持光光交彻的态度,力促互补共生,才能比较贴近生活,贴近民族关系的本真,发现处理好民族关系的关键。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这是新中国政府长期秉持的立场,上层理念高远,尚待落实到基层。

中国各民族共同构成一个“绳索共同体”,也构成一个生态共同体。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丰富多彩,他们的宇宙观和信仰世界也互有差异,但这恰恰是互补共生、互相交流的现实基础。

在当代地缘政治格局中,政治制度的作用十分突出,民族关系的好坏,也直接涉及到相关政治制度的设计是否得当,是否到位,是否符合实际。新中国政府总结历史,结合现代理念,建立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且作为一项国家基本制度固定下来,与其他政治制度共同构成富有弹性的“制度生态”,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中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形成是一個政治协商过程,充满曲折,历尽艰辛,是大民族和小民族互利双赢的选择。一方面,现代国家逐渐放弃对族裔单一性的追求,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宽容和包容越来越大,多样性不再是国家发展的累赘和负担,而是活力的来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少数民族自觉选择自治道路,把自治看作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12]。民族自治,包括民族区域自治,不等于民族自决或民族独立,不是联邦,不是同化,也不等于单一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生态共同体的政治保障,是中国“制度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余论

近些年来,政府部门和研究者注重民族关系的物质方面,注重少数民族的经济脱贫,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无疑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物质和精神如天覆地载,不可割裂对待,地天通,大道行。物质重要,精神也重要。少数民族要有物质生活基础,也要有精神生活的支持,要“骄傲地、有尊严地生活着”。

我们要从中国作为一个复杂共同体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克服各种我族中心主义,以互为环境、互为中心的生态视角重新定位民族关系,不仅仅守望我族我群的尊严,还要守望他族他群的尊严,即互守尊严,建设充满创新的民族生态。富足的物质生活是良性民族关系的基础,尊严自信的精神生活是良性民族关系的核心。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网络时代,QQ、微信使网民能够扮演多种角色,80岁的老人可以扮演18岁少女,教授可以变成电商,农民工可以是政府官员,变化莫测,各取所需。网络方便了创新,增加而不是减少了差异,同时也加大了跨界沟通的需要,加大了达成共识,遵守普遍规则的需要。网络一体,网民多元;“语言”一体,“言语”多样。各民族在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既增强了文化自觉,彰显特色,构建差异,也扩大沟通,跨文化交流,寻求重叠共识,发展“共同语法”。

在当代中国,本土化的多族共生格局已经形成,“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各个民族都是广大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都为这块土地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也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过去“一族一国”时代的同化政策,不仅不能带来社会认同,国泰民安,反而会造成民族之间互不信任,互毁尊严,甚至流血冲突。同化不能带来万众创新,不能带来活力,不能带来良治和善治,当然也就不能带来长治久安。

需要突破我族中心主义的窠臼,以创新的眼光和实践建设创新的民族生态,各民族之间是互补共生的关系,是互为环境、互为结构的关系。需要承认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广大中国,承认各民族的主人翁地位,保护和发展本土化的民族生态,根据差异寻求共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参考文献:

[1]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42.

[2] 毕奥南.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9-16.

[3] 于逢春.“中国疆域五大文明板块”视野下的西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1.

[4] 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王春华,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3.

[5] Herb, Guntram H. and David H. Kaplan eds., 2008,xvii. Nations and Nationalism—A Global Historical Overview,Volume 1 to 6[J].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Denver, Colorado, Oxford, England: ABC CLIO.

[6] Herb, Guntram H. and David H. Kaplan eds., 2008,xvii. Nations and Nationalism—A Global Historical Overview,Volume 1 to 10[J].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Denver, Colorado, Oxford, England: ABC CLIO.

[7] 欧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 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 Hall, John A. ed., Introduction: 4. The State of the Nation: Ernest Gellner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9] John Armstrong. Nations before Nationalism[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2.

[10]苏恺之.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時代[M].北京:三联书店,2015.

[11]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5.

[12]李红杰.由自决到自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317,319.

Constructing Minzu Ecology of Ample Creativity

Naran Bilik

(Guizhou Norm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18, China)

Abstract: Multi-minzu symbiosis took shape in China at the moment of our world's entering a digital web age. Assimilation cannot bring social identity and even less of creativity by all members of society. We need to recognize a larger China and the agency of every minzu community to protect and develop localized minzu ecology.

建设民族学 篇4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強国的宏伟目标, 2012年十八大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強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部署。正是在文化全面改革发展的大气候下, 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任务, 接着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又发出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若干意见》。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发展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时代特征、开放包容的地域文化, 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 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这是宏大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广西社科院把这个问题的研究列入院级重点课题, 课题组承担这一课题, 敢于啃硬骨头, 体现了我区社科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为了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而勇于担当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是这本书的灵魂, 是贯穿全书的红线。从“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强省战略出台暨专题研究成果出版一览表”,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 陕西、重庆、湖北、安徽、四川、山西、河南、浙江、辽宁、山东、湖南、云南、广东、福建、河北、广西等16个省 (区) 提出建设文化强省 (区) , 也许还不止这些。因此, 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关键在于创新,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揭示其新意之所在。具体来说, 《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研究报告》有以下几个长处或特点:

其一, 全面系统地设计文化发展战略。在把握国际国内文化发展大动向、大趋势的背景下, 从广西的区情出发, 指出了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意义、整体框架、基本内容、发展路径、改革方略、开放体制、实施步骤、投入机制、保障体系等等。既充分展示广西的区位、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和文化发展家底, 又看到广西文化发展的障碍, 广西文化建设与国外区外先行地区的某些差距, 以宽广的心态和开放的眼光, 借鉴美、日、韩等国和云南、四川、浙江、湖南等省和西安市的成功经验。

其二, 突出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和特色。没有重点就没有重大突破, 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第四章至第九章集中论述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重点, 包括以弘扬“广西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培育和推广广西文化精品和品牌, 推行文化旅游开发为主的文化产业合作, 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以文化创新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等等。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一大特色是, 发挥广西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的强势发展, 突出海洋文化和北部湾文化特色, 选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 推进桂西桂北旅游产业升级, 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打造一批旅游文化精品, 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发展。另一个重大特色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升级的文化基因,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投资峰会的文化效应, 广西与东盟文化的合作交流。广西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文化资源宝藏, 广西的文化建设, 之所以冠以“民族”一词, 盖源于此。这正是广西文化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三, 构思战略布局体现科学性。本书构思的文化战略布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建立在科学认识、科学态度的基础上。首先是作者在课题研究中, 能够吃透国家层面和自治区层面关于建设文化强省 (区) 的一系列重要文件, 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规划纲要 (2012~2021年) 》等直接指导文化强区建设的依据, 了解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战略意图和战略部署, 将国家和地方改革发展文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融会贯通, 结合广西的实际, 构思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地方特点的战略布局。其次是在战略布局中历史和现实、全局和局部、整体和项目、目标和基础相统一的科学性。

其四, 提出对策建议具有可行性。应用性专著的价值, 不在于讲了多少公知公用的道理, 而在于主要提出了什么有应用价值的对策建议。书中实施篇的第十一至第十三章, 着重阐明实施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方法步骤措施, 此外其他章节在分析问题之后, 也往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设想, 这都是颇有价值的。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在序言中所说的:“该书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该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国际到国内、从区外到区内、从案例分析到图表分析, 着重从发展趋势、创新思维、制度建设、政策落实、实施路径、实践载体、推进举措、保障体系对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作了系统的阐述, 立意高远、观点新颖, 构架大气, 思路开阔, 数据翔实, 措施有力,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民族小学制度建设计划 篇5

通过第一、二环节的梳理我校计划完善的制度主要有以下制度。

学习制度

1、每周定期进行政治、业务学习。由学校制订全学期政治、业务学习计划,确定每次政治、业务学习的具体时间、主要内容、步骤和方式。各教研组制订本科全学期的业务学习计划,确定每次学习业务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方式。

2、教职工必须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集体学习和各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履行请假手续。

3、集体学习时,必须遵守学习纪律,聚精会神,做好学习记录。学习时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杂志,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习时间不会客。

4、自觉进行政治和业务自学,积极参加讨论研究,做好笔记和写出心得体会,由学校定期检查、交流。

安全制度

(一)、安全责任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实行“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学校安全管理。2、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每学期保证三次以上研究学校安全工作。、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责任网络。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分管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各部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本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节课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是任该节课的任课教师。、每周工作中,行政值周领导是该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值周教师是该天负责区域内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5、每一责任人,对本人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二)、安全教育制度、学校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工作计划,每学期组织全校性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防范能力。

2、学校少先队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等宣传阵地,介绍安全、法制常识及自护技巧,增强学生的自护能力。

3、教导处具体落实学校安全教育计划,组织相应活动。要制订学生“一日安全常规”,对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在校期间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 环节提出具体安全要求。要经常性总结学生安全工作经验与问题,及时在学生集会上进行教育。

4、各年级组每周要集中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各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队会、课间操后等各种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水、电、火、煤气、雷雨天、交通、饮食、体育活动、劳动实践、外出活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每天要检查全班学生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有生理疾病、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告知每一位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把学生偶发事项、缺席情况及时告知班主任。

5、寒暑假、放假学校要发放假期安全公约,促使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6、每学期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三)、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安全工作要作经常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后勤处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期中、学期末以及梅雨季节组织人员对全校所有校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要经常检查全校的电线和电器设备、各种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班要及时把班级中电线、电器、窗户等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后勤处,后勤处应及时处理。、寄宿生管理办公室、对照《学校食堂卫生工作的岗位职责》和《学 校食堂卫生管理要求》,经常检查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建立食堂留样制度,每件样品存放时间不得少于 24个小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厨房。4、课堂教学和课间活动时间,每堂课的科任教师是当堂课和本节课后的课间时间的安全第一责任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严禁擅自脱离课堂及不按要求进行教学。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安全状况。加强对体育器具的管理工作,要严格按规定办理体育器具出借手续。、实验室教师要经常检查仪器设备存储情况,对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强物品要妥善保管。、各处室要完善安全检查记录制度,每一次检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要进行记录。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四)、大型活动核准制度、组织学生外出旅游、社会实践、校内大型集会活动,必须报告学校领导批准。活动报告要附有安全管理方案,写明活动时间、地点、人员、交通工具、安全措施等。、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须报告教育局并得到批准。

(五)、饮水安全制度

1、保证水源安全卫生。

2、经常给饮水桶清洗、消毒。

3、教育学生有秩序地饮水。

4、学校为学生供应牛奶、纯净水等,必须有卫生许可证、检测报告等,并签订安全协议。

(六)、节假日值班保卫制度

1、凡重要节假日必须由学校作出值班保卫安排,教职工有义务做好此项工作。

2、凡安排到值班的教师必须准时到岗、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做好记录。

3、严禁擅自脱岗、私自调岗。

(七)、门卫管理制度、做好外来人员、车辆入校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的,一律不准入校。无特殊情况,不准外来人员在上课期间进校找老师或学生。2、上课期间,不准学生出校门。如学生有特殊情况要出校门的,必须凭班主任出具的“出校证明单”。、无特殊情况,不准家长进校接、送学生。

卫生制度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

(1)课堂健康教育,各年级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部规定《健康教育》教材,期末有测试评价。

(2)为学生提供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健康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少年儿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遗传性疾病、地方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

(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5)食品卫生。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严把食品进货关和加工操作关。掌握和应用营养知识,了解食物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的构成,懂得学习、劳动、生活过程中对饮食营养卫生的要求,能设置简单的营养配餐处方。

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尽可能 的国家标准靠拢。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急救、防灾有预案,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等。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3)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要求学生每天带整洁手帕或纸巾、卫生餐纸及口杯。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印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厕所消毒、垃圾无害处理等工作。

(5)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积极开展“讲卫生、增进健康”的知识竞赛活动。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入。3.卫生服务,健康监测。

(1)建立健全小学生体质健康卡制度,分析体检数据

(2)做好常见病,特别是“六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六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要求改善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到“三个一”、“六个不”,改善卫生条件,加强普查、普治,通过服药与个别治疗相结合,以取得 好的效果。

(3)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努力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4)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烈性传染病传入我校。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教师考勤制度

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使学生一到校就有教师履行组织教育和管理职责,鉴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自律、自护、自理、自学能力差,如教师不按时到岗入位,学生管理出现空档,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声誉、教师形象和正常教学秩序将会受到影响,为此,依据国家《教师法》及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学校教师考勤制度。

一、上下班时间:按照作息时间安排,每天早上预备铃响开始点名,班主任教师提前10分钟到校管理、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打扫和早读。科任教师要在预备铃响前到校。下午各班级学生准点放学,办公时间结束老师方可离校。(特殊情况特殊安排)

二、上班时间,每位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不得做与教育教学无关事情(如上街买菜吃饭、打牌下棋、校外闲逛等),特殊情况需外出的须向主任请假,经批准并在门卫处登记方可出校门。未经批准出校门在2小时以上的,按旷工处理。

三、学校集会做到:不迟到、不聊天、不打瞌睡、不看书报、不带孩子、不在会场接听电话,手机可设置震动状态。

四、教师间的红白喜事,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不做事假记入。

五、每位教师要有工作超前意识,宁可早到10分钟,不可迟到1分钟。

六、出现缺勤的同志应自觉接受制度管理,以大局为重。

七、教师要尽量在双休日、寒暑假和节假日安排好自己的私事,上班时间最好不要请假。

八、非请假不可的病事假,须完善请假手续,待批准以后,与班级教师作好衔接,移交有关手续,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特殊情况(如本人及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出现危急重病人、交通故障、急于处理事情等)不能亲自到校请假的,可先向学校领导口头请假,后补办请假手续。补假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天,事后向相关领导说明原委,以便学校领导看望慰问。

九、请长期病假的按政策扣除相应绩效工资(癌症、精神病人除外,按国家有关政策精神执行)。

十、每学期(学年)出满勤的教师在评优、晋级、聘任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十一、出勤考核作为教师30%绩效考核重要依据之一。

十二、上班期间有急事需处理临时耽搁一小时以内者,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可不计缺勤,但须向领导请示批准同时安排好工作后方可离开。

十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不计缺勤,享受出满勤奖的假期有:

1、婚假5天。

2、产假:顺产90天,剖腹产105天。寒暑假可顺延。

3、丧假3至5天,直系亲属(指父母、配偶和子女)5天丧假;岳父、岳母、公公、婆婆3天丧假,不计缺勤。

4、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教师子女结婚,准许请假两天在家为子女操办婚姻,不计缺勤。农忙时节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灵活处理。

5、以上四项假办理书面请假手续,领导批准,交到行政办公室存档。

教学六认真检查制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优化教学过程,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一般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等。

(一)制定教学计划:

为了加强计划性,每个教研组和教师必须制订全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订计划时,必须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教研组计划:经集体讨论由教研组长执笔完成,它的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教研活动、研究性学习(或活动课)、课题研究、学科竞赛活动、教学业务和教学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安排,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2、备课组计划:以年级同学科教师为单位组建备课组,确定备课组长,经集体讨论后由备课组长执笔完成备课组计划,它的内容包括: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备课组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或活动课)等方面的安排,以及主要措施。

3、教师教学计划:以备课组为单位,经集体讨论本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进度等内容后由每个教师自行执笔完成,它的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进度、课外活动以及主要措施等。

以上各种计划必须一式两份,一份由教研组长审查签字后交教导科研处备查,一份贴于教研组(备课组)记录本、教案第一页备查;教师教学计划在每期第一周星期五之前交教导科研处存查,教研组(备课组)计划于每期第二周星期五之前交教导科研处存查。

(二)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没有教案不能上课。

备课的程序应为:个人钻研——集体讨论——编写教案。

1、个人钻研。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阅读“教参”,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及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德育要求,设计出教学过程和方法。

2、集体讨论。发挥教师群体优势,交流教学经验,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重点、难点、关键点,统一单元和分课时教学目标,统一在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内容和措施,统一教学进度,研究设计作业。集体讨论以单元为主,应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理科的集体讨论,还应包括本单元的演示实验,提出做好实验的关键。

3、编写教案。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提前写出分课时教案,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的统一,要求明确具体,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实际。

(三)上课: 上课主要是打好学生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准备教具或实验仪器,没有教案不能进课堂上课;

2、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科研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上课不得迟到,不得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

3、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师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走上讲台,等学生安静、站好、敬礼后,教师回礼,学生坐好,即开始上课;

4、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正确阐述教学内容,充分注意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

5、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教师授课时注意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练、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或吸引力,声音要响亮,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

7、教师上课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

8、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回答问题,肯定其正确,指出其错误,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9、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上课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文雅,衣着得体大方,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里抽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10、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由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

11、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凡因特殊情况需停止学生上课,必须经年级组长同意,并上报教导处,凡停学生一节课以上的,必须经教导主任批准;

1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动手,不挖苦,绝对不体罚和变相体罚。

13、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四)布置和批改作业:

1、作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性强,即紧扣教学内容,有代表性、典型性,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新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②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要适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可分层实施弹性作业,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需要; ③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

2、作业批改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教师批改一课堂讲评—学生订正—教师检查的批改程序,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②精心批改。作业批改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全批全改,全收部分改,当面批改等方式,但作业种类及批改方式需备课组统一,提倡全批全改,当面批改,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应有记载和分析。③认真讲评。作业讲评应针对学生作业中的普遍问题,分析原因,查漏补缺,绝不能集体对答案代替作业讲评,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讲评。

3、教师应教育并培养学生做作业的方法,比如做到先复习后作业,关起书来做作业的习惯等。

4、作业书写要规范,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教师应要求学生重做。

财务公开制度

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与监督,促进学校教育和建设的发展,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学校经费使用透明度,根据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财务公开制度。

一、成立学校财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组员由工会、财务、教职工代表等有关人员组成。

二、学校财务公开坚持“实际、实用、实效” 的原则。学校财务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设立学校财务公开栏,做到“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

四、财务公开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财务公开内容为:

(1)学校经费的预算、结算收支情况。(2)学校的校产及其增减变动情况,创收情况。

(3)学校的修缮项目的预算、结算,学校设备设施的购置情况。

(4)依法收费的项目、标准、范围,收费依据和实际执行情况。

(5)教职工、家长反映的有关经费方面的问题。

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篇6

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伊始,学校本着“成才先成人”的育人思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确定以侗民族文化为根基,致力于打造学校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独具民族特色的校园环境

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往往反映着它的办学特色。走进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扑面而来的便是其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校园内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凉亭和文化长廊,它们在布局上匠心独运,如教学楼前的绿地中央建有读书亭,亭两旁是中、小学园区的文化长廊,“两廊”“一亭”在校园内交相辉映。“两廊”的设计尤为巧妙。小学园区的文化长廊长达50米,上面刻画了极富民族气息的传统文化内容,有穿戴着艳丽的侗民族服装的教师岗位牌,有穿着民族服装上课的学生,有面带微笑讲课的教师,有欢唱着拦路歌迎接客人的师生。还有欢乐的芦笙踩堂舞场面……这条文化长廊包含了侗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各种特色内容。中学园区的长廊全长40米,上面刻画的则是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同学们在各种科技比赛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小学园区与中学园区内容的不同彰显了该校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的办学理念。

除了“两廊”“一亭”,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走道文化也是该校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该校教学楼和宿舍楼的楼梯、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四处悬挂着师生的侗民族书画、手工等艺术作品。各种凸显民族文化气息的作品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使校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和侗民族文化的大家园。

侗民族文化进课堂

早在2007年以前,学校领导就已经意识到,优秀的侗民族文化正在濒临消失,作为一所民族学校的负责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于是自这一年起,侗民族,文化开始进入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课堂。2008年,该校成立了民族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小组,着重对侗族大歌、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芦笙踩堂舞、迎客拦路歌、多耶舞、刺绣、剪纸等优秀侗族文化进行研究,侗民族文化开始成为该校校园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下村人寨了解侗族文化,收集相关信息,还请来侗民族文化发源地上土生土长的歌师、技师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小组的具体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读本》校本教材于2010年和全体师生见面,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有了教材,却没有专门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于是学校领导决定下村人寨聘请歌师、技师来校培训教师,给学生上课,还到各乡镇去物色对民族文化比较了解、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教师来校上课,也从民族班学生中筛选熟悉民族文化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有了这些人力的支持,教师们带着自编的教材,将民族文化带进了课堂。

学校把民族文化课穿插在各年级日常教学的美术或音乐等课程当中,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传统的侗民族文化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民族文化课的教学任务由民族文化进校园核心教师团队的教师们担当重任。如杨炳业老师和杨丹老师负责教授学生们学习侗族传统农民画和手工;陈玉秋老师负责讲授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剪纸;杨全老师则教授学生们掌握各种侗民族传统乐器,如侗笛、芦笙、多耶舞;莫月英老师的侗族大歌、刺绣则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了侗民族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所有的民族课教师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他们所掌握的侗民族传统技艺能够在学生们的身上得到延续,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传承。

除了将民族文化融进课堂教学,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各种侗民族文化兴趣班,而这是学生们着力学习侗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会走进自己喜欢的兴趣班,认真地学习民族传统技艺。民族文化兴趣班的分类较为详细,有侗族农民画、侗族服饰、芦笙踩堂舞、侗族大歌、迎客拦路歌、多耶舞、刺绣、剪纸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每个兴趣班都有专门的老师指导,老师会带领学生学习该项目的历史沿革,让学生在学会做的同时,也明白了该项目的历史渊源。学生在兴趣班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侗民族传统技艺,并组成各种特色小组,在各种书画展和文艺汇演上向人们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传统技艺。

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民族文化建设工作还向其他乡镇延伸。核心教师团队中的杨丹老师、杨炳业老师等经常应邀到独峒乡指导农民画基地工作。

学生们的民族文化作品不仅在区内享有盛名,甚至还走出了国门,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

独具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引入平常课堂,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也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建设工作,使民族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民族化、特色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也因此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侗民族文化进校园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时有了认同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们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他们在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过程中,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

如今,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已是硕果累累:2008年,有21名学生的作品参加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获奖,作品在日本、法国展出;2009年,学生参加广西“八桂画童”美术作品展,有13名学生荣获一等奖。11名同学荣获二等奖;2009年,潘素婷等6名学生参加广西少年儿童第三届“八桂画童”美术作品大赛获奖;2010年,该校有68幅学生作品参加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广西首届农民画”画展,有5幅作品人选参加全国农民绘画展;2011年,有200幅学生作品在柳州市少儿中心成功举办侗族农民画专场展览会,得到柳州市教育局、妇联、民族局领导的高度赞扬,扩大了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民族文化影响力。如今,在众多的学生们作品中,已有10幅作品走出国门参展,还有上百幅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励。杨丹等老师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册,一些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2010年,杨全老师带领2名学生应邀到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参加民族器乐表演活动;2011年10月,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了中央教育电视台的节目;2011年,《广西民族报》专题报道了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成果。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1年,中学部、小学部双双获得中考、小考第一名,继续保持在全县的领先地位……

现在,三江民族实验学校的侗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形成常态,每年都要多次承担县级表演接待任务,如2010年成功接待香港、澳门客人及中央教育电视台、广西电视台记者到该校参观、采访等,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建设民族学 篇7

一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

1. 民族文化建设是响应党号召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 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胡锦涛同志指出, 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以对人的文化造就, 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 并以文化为机制建立的文明实体, 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文明存在。”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的中心, 日益影响着民族的进化和进程。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党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引导各族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祖国培育优秀人才。

2. 民族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和谐相互融洽的美好社会。民族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实现民族和谐, 需要弘扬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既包括民族物质文化的内容, 也包括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容。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国家 (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 如中华民族文化。狭义的民族文化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 如藏族或回族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和谐共处、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共构的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 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都有相互借鉴和吸收的文化内容, 同时也都有接纳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来自于不同的民族, 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 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促进高职院校院校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民族文化建设是抵抗西方文化渗透的需要

国际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他们所谓的“优势文化”, 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 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 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 甚至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 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在民族文化建设中, 要通过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有效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参与到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去, 以有效抵抗西方文化渗透。

4. 民族文化建设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具有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 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和资金大力扶持下,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取得了喜人的进步, 促进了社会民族经济向前发展。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 我国的城乡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 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 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 而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在告别过去的时候, 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 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培育技术型人才, 同时也应该注重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

1. 进行民族文化整合教育, 构建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族文化建设, 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整合教育, 即对全体民族学生 (包括主体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 进行多元一体文化 (包括主体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的教育和学习, 并以主流文化的教育为主体, 规范、改造、吸纳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形态、不同形式的非主流文化教育, 使之纳入统一的教育体系的过程, 使大学生在有鉴别、有选择地接受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的基础上, 接受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的教育, 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2. 进行跨文化情感熏陶, 培养师生自尊、自爱、平等、开放、互尊的文化态度

民族文化传承关键是情感的熏陶。通过民族文化建设各项措施, 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自觉实践, 融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中, 既能领悟民族文化的真谛, 升华爱国情感, 还能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民族文化建设能使各民族学生在了解和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粹的同时, 也具有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宽容与接纳意识, 既不沉醉于本民族文化而盲目排外, 也不羡慕其他民族文化而崇洋媚外, 养成自尊、自爱、平等、开放、互尊的文化态度。

3. 组织系列实践活动, 培育师生掌握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能力

在多民族的高职院校中, 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师生难免存在冲突。在民族文化建设中要在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的民族文化建设活动来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意识, 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增强各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 培育他们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在民族文化建设活动中可组织一系列体现多元文化且学生自主性的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群体意识, 陶冶情操, 提升素质;提高各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与冲突的局面下调整自身观念与行为的全面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掌握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能力, 逐渐克服文化封闭, 融入民族的大家庭中。

4. 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塑造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而且是唯一一个文明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但19世纪,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全方位落后于西方, 以一种耻辱的姿态进入近代社会。自此, 民族复兴成为每一个深爱自己祖国的中国人萦绕不去的伟大梦想。胡锦涛曾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民族复兴这支火炬, 目前正要传递到身负历史使命的高职院校各民族大学生手上。文化是民族的向心力, 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进行。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论述认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式。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使学生胸怀民族精神, 培育他们的民族品格, 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一,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准则。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概而言之, 爱国主义在新时期包括: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权益;二是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主分裂, 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 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为目的的精神特征。团结统一既是中华各族人民精神追求的共同理想, 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保持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合作。但是目前, 国际敌对势力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 处心积虑的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 加紧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内团结各民族、对外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长远大计。

第三, 爱好和平。历史证明, 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对内重视社会道德教化, 主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对外重视睦邻友好, 主张各个国家和平共处。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形成除了自然地理因素外, 主要得益于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 弘扬和培育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依然非常必要。我国一向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反对狭隘民主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和平崛起。但是同时要教育学生, 我们爱好和平, 并不是惧怕战争。在迫不得已时, 动用武力捍卫祖国和民族的安全和利益, 一定能得到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的支持和同情。

第四, 勤劳勇敢。勤劳勇敢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 体现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部中华文明史, 就是中华民族用勤劳勇敢写成的一部艰苦奋斗史。首先, 要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其次, 要加强对大学生质朴俭约的教育, 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

第五, 不息精神。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 激发了民族斗志, 培育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竞争、开拓、进取、创新。今天, 高职院校要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培育大学生继承并发扬自强不息精神, 使其成为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品质。

三结束语

“文化发展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在全球化浪潮迅猛扑来的今天, 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 不仅担负着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 还要担负起传递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高职院校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通过民族文化建设, 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加强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教育, 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大学生, 从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良好, 招生规模扩大, 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增多, 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校园文化局面。各民族大学生,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其民族中的精英, 是民族文化的继承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须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民族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构建。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分析, 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民族文化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意义,目标

参考文献

[1]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张正芳.浅析我国民族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9 (4)

[3][美]法里德·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A].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7:210

培育民族精神 加快小康建设 篇8

一、培育民族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除了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要达到的各种经济指针之外, 还对小康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我们在致力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时, 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努力建设一个人民既享受着物质文明的富裕生活, 又充满着真善美和优良公德情操的和谐社会。

围绕这样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在全面实施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培育民族精神,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主体,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只有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作为自己最光荣、最伟大的使命, 才能把爱国主义的情感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行动,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 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与信念教育, 努力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探索和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 敢于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育民族精神, 坚持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创下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民族精神, 而且要与现代文化建设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在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 积极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并将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大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此, 教育部门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 把培育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精神。同时, 各行各业各部门要结合实际, 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培育。各级党政机关要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特别是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和讴歌民族精神, 广泛发动民众,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培育民族意识, 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 推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传承延续, 发扬光大。

三、培育民族精神, 要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紧密结合

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历史,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其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国与国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吸收, 使其文化不断丰富, 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条规律。而且, 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吸收, 是人类社会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如今,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 都在加紧筹划和实施进入21世纪的文化战略。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十分注重从战略视角考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问题。民族精神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巨大规范性的精神力量, 对它的认识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文化战略的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已成为我国新的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坚强不屈的伟大民族, 中华优秀儿女在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 不断培育优秀的民族精神。如果我们丢掉了民族精神, 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 我国文化的发展, 也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并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添新的内容。这不仅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和精神是没有国界相隔的。千百年来, 世界各国劳动人民同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优秀的精神成果, 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发展成果。根据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要求, 我们要通过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大力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 也要反对盲目吸收的思想, 在了解并吸收各国先进优秀文化成果时, 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和现代的科学态度, 学习各国先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注意文化创新, 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并使之成为我们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

四、培育民族精神, 要与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相结合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是致关重要的, 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那种无私忘我、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 是时代的楷模, 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积极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和社会道德风尚。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先进分子,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小康社会建设中, 要学习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精神, 不计个人得失, 为祖国建设奉献一切, 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始终保持朝气蓬勃, 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先锋。只有这样, 我们的党才能兴旺发达, 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 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愿望才能早日实现。

五、培育民族精神, 要从实干做起

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 包括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国民道德修养、文化素质, 以及国家的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等。培养民族精神, 要富有时代气息,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更要从实干做起, 才能凝聚正能量,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精神领域, 而且对经济、政治和人们的现实生活起到直接的作用。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是一样, 不能只是口头上夸夸其谈, 要落在实际行动上。如国家在遇到自然灾害时, 或者民族在遭到外来侵略时等紧要关头, 每个人都要发扬爱国精神, 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不畏强暴, 为国家分忧, 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同时, 要具有仁爱之心, 在他人生命或财产遭到损害的关键时刻, 敢于见义勇为, 出手相助, 惩恶扬善;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 能够爱岗敬业, 任劳任怨, 扎实工作, 无私奉献,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工作中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所在。涓涓细流, 可以汇成大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为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十三亿人民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把每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化作励志图强, 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而努力奋斗。

摘要:民族精神对于国家来说, 具有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展示形象的基本功能, 而且直接作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我国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 民族精神关系极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抓手,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并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以先进的民族文化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为指导, 凝聚十三亿人民的力量, 成就中华复兴的伟业

建设民族学 篇9

一、民族档案与民族资源数据库的涵义

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发展史, 再现了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发展的全部历程, 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与凭证性的特征, 又蕴含记忆和延续少数民族自然形成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 不仅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还是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除汉族以外, 人口在6 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 其中22个民族独立使用着26种语言和23种文字。云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 多民族风俗礼仪、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服饰和民族医药等, 构建了云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民族档案。

民族资源数据库是汇集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数据的总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 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 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丰富的地区, 但也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流逝的重灾区。一是大量史诗、神话、传说、民谣等口传文学存续形式脆弱, 传承困难, 正在自然消失。二是无数珍贵的民俗技艺和民间艺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淡出历史舞台。三是受经济全球化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 许多少数民族传统的谋生手段被现代文明代替。

建设云南民族资源数据库, 有利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 有利于民族文化生态与安全的保护和有效管理, 有利于民族文化产权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也有利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是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社会公众在基本满足物质生活消费的同时,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愈增长, 这将使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产生巨大经济与社会价值。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所产生的唯一性、垄断性价值, 将有效提升云南的文化、旅游、教育、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文化附加价值, 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积极的拉动作用。因此, 建设云南少数民族资源数据库, 面对云南庞大的民族文化资源采取数字化保护利用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科学性、创新性、再生性, 甚至具有不可替代性等优势, 其文化、经济、社会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充分发挥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

云南省政府在《云南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要重点对云南省世居、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普查收集、归类整理, 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 采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 建立民族文化资源库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目前, 云南省民委经过对前期民族档案的收集、整理, 不仅收集到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 也收集到了许多文字、文学资料, 在数字转化上有了一定的成果, 已建成民族资源数据库条目数6 332项, 民族资源数据库磁盘文件数10 387个, 民族资源数据库专题条目数1 286项, PDF化页数30多万页。在前阶段的工作中, 民族档案在数据库建设中的集中展示、专题研究、特色建设、信息咨询等几方面的作用突显。

1. 民族档案的集中展示作用

对前期收集到的民族档案, 可分为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艺术、民间文学、民族古籍、传统科学、文化遗产、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等九方面的数据内容, 这些数据都可以依据各自特点和归属分别在民族资源数据库中建立子库, 从不同层面展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时空不断延续, 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共享, 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目前, 云南省已启动少数民族音像档案采集、保护工作, 拍摄、录制布朗族、阿昌族、独龙族、基诺族等7个特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录音8730分钟、录像440分钟, 这些民族音像档案可通过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平台, 更好地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时代主题。

2. 民族档案的专题研究作用

建设民族资源数据库可以对传统的民族档案研究工作产生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环节, 除通过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 向社会公布宜开放的档案资料外, 还可专题研究利用数据资源库的优势在新媒体上提供民族档案的利用。同时围绕民族档案的“收集、管理、保存、利用”, 完成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子库建设, 均可让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民族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进行专题性研究, 逐步显现民族资源数据库的管理和服务效益。

3. 民族档案的特色建设作用

民族档案是民族文化的母资源, 是民族文化的根。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建库也不同于其他的数据库, 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也就具有着鲜明的特色, 如地方性、典型性、生动性等等。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其存留的民族档案自然成为研究该地区民族各方面情况的独特史料。通过民族资源数据库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这些档案时, 可依据民族档案自身的特点进行分属性录入系统, 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分类入库, 但贯穿始终的仍是民族档案在资源数据库中的特色。如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民委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少数民族》, 由云南省民委和省民族学会编写的《云南民族工作实用手册》等档案信息资源在入库时, 本身就具有着鲜明的特性。

4. 民族档案的丰富翔实作用

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建设逐步形成民族档案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的长效机制, 相关的建库专业技术人员也就会逐渐留心收集民族档案信息资料, 包括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 增强数据库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而扩大收集范围, 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 确立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 使档案、民族事务、文化等部门加入其中, 使民族资源数据库的资料得以不断丰富, 展示民族档案的的精髓。

5. 民族档案的信息咨询作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 许多国家的档案馆已经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并给神秘的、有时是乏味的档案资源贴上吸引人的“标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很多部门或机构先后构建了数字档案馆或资源数据库, 对实物档案资料进行数字转化,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部门之间、在部门与机构之间、在部门、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共享。云南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是通过内外网的资源信息展示平台展示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数据, 还将逐步考虑通过接口或交换系统等方式, 与其他单位、部门、机构实现数据交换共享,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民族档案资源, 为更多的档案工作者、民族工作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

综上, 民族档案是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基础, 是重要的民族信息资源, 民族档案工作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发展与完善。数据库开发部门或机构应充分挖掘民族档案的文化底蕴, 将蕴涵丰富的民族信息资源的民族档案运用和服务于数据库建设, 充分发挥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共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民族资源数据库是汇集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资源数据的总和。应充分发挥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档案,民族资源数据库,云南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工作实用手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3.

建设民族学 篇10

1 喀左县民族学校概况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就处于内蒙古自治区之外的蒙古族散杂居地区, 全县现有人口43万, 有蒙古、汉、满、回等18个民族, 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 共有9万人, 占总人口的21%。喀左县现有蒙古族高中2所, 附设蒙族班高中2所, 全部位于县城, 共有高中蒙语文专任教师51人, 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3537人;初中阶段有蒙古族学校3所 (含官大海九年一贯制学校) , 附设蒙族班学校4所, 共有初中蒙语文专任教师49人, 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4264人, 这7所初中里有4所位于县城, 3所位于农村;小学阶段有蒙古族学校15所, 附设蒙族班学校11所, 共有小学蒙语文专任教师102人, 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6863人, 这26所小学里有5所位于县城, 其它分散在农村。总计开设蒙语文课程学校有37所, 蒙语文专任教师202人, 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14664人。[1]

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喀左县蒙古族散杂居住且汉族人口较多, 喀左县的蒙古族中小学实际上是蒙汉合校, 即既有蒙古族学生, 也有汉族学生, 并非单一的纯蒙古族学校, 由此蒙古族中小学教育更容易受到一般中小学的普适性教育的影响, 其校园文化建设也更容易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 体现主体文化的教育意识, 代表主体文化的发展走向, 从而丧失自己应有的民族特色, 这种现象在喀左地区发生过, 并且一些民族学校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这些蒙古族中小学中, 搞好共性与民族个性均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尤为关键。那么,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情况如何, 其中存在哪些问题, 影响因素有哪些,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解决等问题值得深思与探究。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走访了喀左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多所民族中小学, 并对5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中小学进行了重点调查与研究, 不仅对各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而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学生开展了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 以全面了解喀左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

2 喀左县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2011年3月, 喀左县教育局为了“彰显民族教育魅力, 打造民族教育品牌”实施了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 规定各民族学校要有一个蒙语角, 每年举办一次民族文化周, 学生掌握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建立一支民族歌舞及民族乐器队, 有一处民族特色建筑标识, 有一个民族特色展室。活动开展以来, 喀左县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不仅使蒙高中、蒙初中、三小学、蒙古族幼儿园等老典型焕发出新的光彩, 又涌现出了东哨中心小学、一小学、官大海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新的典型。与此同时, 通过笔者的调查, 这些典范学校和其他民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仍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面笔者将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对喀左县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

2.1 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 是看得见的校园文化, 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自然环境等等, 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潜移默化地对置身其中的师生的行为以至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考察, 近年来, 喀左县把改善校园“硬”环境作为狠抓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手”工作, 在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各民族学校为了营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氛围的校园文化, 也相应地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 着力改善校园“硬”环境。在基础设施和校容校貌建设方面, 大部分民族学校都增添了民族元素。在教学配套设施方面, 大部分民族学校都为蒙语教研组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并安装了蒙语教学办公软件, 使蒙语教师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学生对于学校在改善环境、创造育人氛围方面做得如何时, 有60.5%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 已有明显效果, 有34%的学生认为学校比较重视, 但仍有不足。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 一些学校的图书资源不够完善, 尤其是有关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较为缺乏, 如D蒙古族小学有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建议学校增加一些传授蒙古族文化知识的书籍, 而且希望学校图书馆能增加对学生开放的时间。还有些学校的蒙古族学生认为学校与非民族学校差别不大, 丧失民族特色, 如S初中虽然校园硬件条件很好且环境优美, 但在问及该校蒙古族学生校园的蒙古族特色主要体现在哪方面时, 有70.3%的学生认为主要体现在学习蒙汉双语及相关文化课程, 而选择体现在校园蒙古族特色建筑标识的仅占14.9%, 因此该校有大部分学生都建议学校能够增加一些介绍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标语、板报和书籍, 以拓宽学生们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渠道。的确, 有的学校在享受民族政策优惠时极力强调自己民族学校身份, 但踏进校园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标识, 无论是走廊布置还是教室装饰, 都很难看到民族特色。究其原因, 笔者发现有的学校是怕花钱不愿意做, 有的学校想做不会做, 有的学校根本不想做。据实地调查, 有些位于农村的学校的硬件条件也确实是差强人意, 如N蒙古族初中, 其中有大部分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学校的住宿和伙食条件比较差, 建议学校改善宿舍环境和伙食质量, 尽量使宿舍能够冬暖夏凉, 饮食达到均衡营养的标准。而且该校的体育、音乐教学器材尚存不足, 运动场规模小, 不具备400m的跑道。在这些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的情况下, 该校的民族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情况更是无从谈起, 当问及该校蒙古族学生是否认为学校有蒙古族特色时, 有46.7%的学生认为一般, 高达36.7%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蒙古族特色, 认为学校很有蒙古族特色的仅占25.6%。此外, 这些民族学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还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 即忽视校园互联网络的建设与维护, 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文化宣传与教育功能, 大多学校的网站上只是空有一个学校主页, 再无其它实质性内容, 且内容更新严重滞后, 甚至有些学校的网站已经被篡改, 漏洞很多。此问题, 从调查问卷中也有所反映, 当问及学生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学校情况时, 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开会、校园广播或者听别人说来了解到学校的情况, 而通过校园网了解到的仅占12.9%。

2.2 特色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学校的制度文化, 主要包括各种校纪校规、制度、行为规范化及约定俗称的习俗等, 是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校园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一系列制度保障。建立规范有序的学校管理制度, 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并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条件。

改善“软”环境是喀左县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手”。据了解, 喀左各民族学校在不断完善校园常规基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 纷纷成立了民族教育教学领导小组, 每所学校都设有专门管理民族教育教学事务的民教主任。在课程管理制度方面, 大部分民族学校都是蒙族学生单独编班, 编排固定课节上课, 学校将蒙语科与其他学科同等看待。在蒙语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方面, 亦有蒙语学科的备、教、批、辅、考等常规细则, 对教师的业务进行督促、约束、管理, 并定时进行专项检查。此外, 各民族学校还分别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不仅提高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课时数, 而且对各门课程所应承担的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和侧重点作了规范, 还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把各族学生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强调。

综合小学到高中阶段的调查数据显示, 74%的学生 (包括蒙生和非蒙生) 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基本合理, 认为非常苛刻的有19.9%, 认为很松的有6%。然而, 在初中和高中的问卷中, 仍有很多学生反映学校的放假制度不合理, 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太少, 周六、周日也要受到学校的管制和老师的监督, 使学生感觉很紧张、很压抑, 如:D高中的一些住宿生反映由于学校平时周末几乎不放假, 放月假时间也很短, 回家路途遥远, 也来不及回家和家人团聚, 希望学校的月假制度能适当放宽。此外, 有些学生反映希望学校在制定制度时, 能够多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 听取一下学生的看法, 与学生多一点沟通, 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笔者在访谈过程中也发现, 有些学校确实存在师生对学校提出的一些政策、方针、理念、要求不熟悉, 不了解的情况, 这就是学校的沟通网络出了问题。另外, 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由于忙于工作或者碍于情面和压力并没有依照其所设立的制度而严格执行, 甚至有些制度只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时才会一丝不苟地执行起来, 从而使制度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又如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校本制度, 但学校不能持之以恒地按照制度贯彻执行下去, 又怎能切实发挥制度的真正作用呢?

2.3 特色校园活动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校园活动文化, 是在学校的组织领导下, 或倡导指导下,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由师生组织的各种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娱乐活动、学术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通过活动而形成的各种习惯、习俗、模式、惯例等文化形态, 是其他三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实现途径。

据笔者调查, 喀左县民族学校校园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总体而言, 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了较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很多学校都组建了歌舞、器乐队、民族体育项目训练队和各类课外活动小组, 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第四高中、东哨蒙古族中心小学、大城子镇蒙古族小学等6所学校成立了马头琴乐队, 南公营子蒙古族小学成立了四胡乐队, 并有4所学校被确定为县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的训练基地。更值得一提的是, 喀左县民族学校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如:大城子蒙古族小学开展的鼓励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的“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长期以来已累计结对子600多对。这所学校还连续多年举办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的扶贫助学活动, 累计受到资助的少数民族学生已达到100多名。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在校园活动文化建设方面, 民族小学普遍要比初、高中学校开展得更为积极, 更为活跃, 民族特色活动也更为丰富。民族初、高中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比较关注课堂教学, 希望能增加一些课外活动, 当问及学生学校在开展文娱活动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时, 有55.5%的学生认为学校活动次数太少, 校园不活跃, 16.6%的学生认为活动主题不明确, 活动意义不大, 有15.2%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不好, 活动没有面向学生, 12.8%的学生认为学校宣传不到位, 形式不够吸引人。而在访谈过程中, 笔者发现一些领导尤其是高中的领导, 仍存着“唱唱跳跳是不务正业”的观念, 认为活动过多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此外, 有50%的蒙古族学生认为学校在开展蒙古族特色活动方面更应该加强, 在问到学生目前学校的文化活动应该增加或增设哪些方面的主题时, 获选比例最高的选项即为民族特色活动 (20.7%) , 接下来依次为兴趣小组 (20.3%) 、文体活动 (14%) 、公益活动 (13.1%) 、劳动锻炼 (12.6%) 、主题班会 (9.9%) 、专题讲座 (9.5%) 。然而, 在访谈时有教师却反映道“开展民族类文体活动主要是为了达到上级要求的指标, 领导来检查就开展, 不检查就很少开展或者不开展了, 学校还是更为关注蒙语文的教学成绩。”另外, 根据民族中小学问卷综合数据显示, 教师的校园活动参与度较低, 很多学生在问卷中建议希望领导老师也能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真正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 师生共建和谐活跃的校园活动氛围。在学生和老师对参与活动的态度方面, 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问及学生是否愿意在学校掌握一些如蒙古族歌舞、器乐演奏和下蒙古族象棋等传统蒙古族技能时, 有89.8%的蒙古族学生都表示愿意, 甚至很多非蒙古族学生也对此类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且在问卷中建议学校应该增强此类活动的开展。然而, 在问及学生参加蒙古族特色活动, 其班主任的态度时, 仍有25.3%的学生表示班主任不太支持, 而是更为关注课堂学习成绩, 还有3%的学生表示班主任反对, 认为参与民族课外活动是浪费时间。

2.4 特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一所学校的本质和个性, 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校园大多数人认同要遵守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思想意识、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

喀左县的民族学校大部分都是蒙汉合校, 因此县教育局加强引导各民族学校要确立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氛围的校园文化的发展理念。有些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常识, 以提高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理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 多数学校不仅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帮助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了解民族知识, 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专家宣讲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特征, 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综合小学到高中阶段比例相当的蒙生和非蒙生的调查数据显示, 有65.3%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里与其他民族学生关系非常融洽, 认为关系一般的占30.3%, 认为没什么交流的占4.4%, 没有一个人选择有隔阂、相互对立这一选项。可见, 民族学校在营造良好的的民族团结氛围工作上成效显著。但是民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首先, 在对小学到高中阶段的蒙古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 有93.9%的学生表示想了解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可在问到他们对蒙古族传统文化、习俗、节日的了解程度时, 有42.9%选择了解一些, 17%选择了解很少, 11.6%选择不了解, 而选择熟悉和了解大部分的加在一起仅仅才占28.6%。当问到这些学生学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情况时, 有38.8%认为效果非常好, 47.6%认为效果一般, 还有13.6%的学生反映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即使有的学校编印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 但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某些学校只是曾经使用过, 现在已经不再印发了。这说明民族学校没有切实利用好诸如民族文化课程、校本教材等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 没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此外, 当问及学校的蒙古族特色文化传承情况如何时, 虽然有44.2%的学生选择学校气氛活跃, 特色鲜明, 但仍有高达36.7%的学生选择学校只注重书面知识和考试, 8.2%选择学校只关注民族活动的开展, 不关注民族课程的设置, 也有10.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 丧失民族特色。由此可见, 民族学校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实践中往往囿于教材和课堂, 脱离生活, 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对思想教育重视不够。

3 推进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明确指导思想, 重视思想教育, 以精神重建引领校园文化整体构建

每一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相对合理性, 因而民族学校校园文化的文化多元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民族学校校园文化的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有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2]因此, 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找准自己的特色, 不盲从, 在学习、借鉴、融合中不能失去“本我”, 在改革创新中找准切入点, 力求体现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 将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特色定位结合起来, 塑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形成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 注重对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教育, 以民族学校的精神重建引领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 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民族人才的育人目标具象化, 把推进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具象化, 把学校负有的承继民族语言文字、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崇高使命具象化。打造民族特色学校。

3.2 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以制度构建保障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工程, 需要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的共同的配合。因此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建立相应的机制, 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 在资金上予以扶助,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教育局、民宗局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估与激励, 同时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吸引各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此外, 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情况, 因此, 民族学校应该把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 设置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 总揽校园文化建设全局, 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并且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 重视学校中民族教育机制的设置与管理, 在制定各项制度时, 应该注重与各民族师生的沟通交流, 善于倾听师生的心声, 并合理采纳师生的意见与建议, 真正做到民主与人性化管理。一旦确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就要做到严格遵守、持之以恒, 确保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大投入, 改善条件, 以物质文化建设彰显校园民族特色

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学校基础条件建设的投资, 在学校硬件建设上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社会资源, 发挥自身的优势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学校也应该多方争取外部资金, 筹措建设经费, 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 完善各种教学配套设施, 绿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同时, 民族学校作为育人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场所也有责任有义务为完善民族标志性设施尽力。其实民族文化元素可以体现在宏观上, 也可以体现在微观上, 教学大楼可以展示民族特色, 一个门牌、一幅装饰画、甚至一个建筑纹饰也可以体现民族风格。学校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资金充裕的学校可以全方位加以完善, 而资金相对不足的学校也可以从小处着手, 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使一点一滴中闪烁着着民族文化的光辉, 努力够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氛围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在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4 加强教师培训, 研发校本教材, 以特色课堂为载体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是是对学生有楷模作用的文化传播者。学校应该通过教师培训, 教学研讨等形式,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师德修养,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另外, 民族学校应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特色教师, 使教师树立“民族特色意识”, 根据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 打造特色校本教材、特色学科和特色课程。校本教材的内容编纂要包括民族的历史、习俗、艺术以及与不同民族同学交往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 同时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精髓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在遵循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渗透, 各有侧重, 倡导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形成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的良好风气。

3.5 积极开展, 共同参与,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增添校园活力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切入点,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身心特点, 精心设计和组织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应该提高领导和教师的参与度, 在活动中促进领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创建师生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 民族学校更应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需求, 要经常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活动, 设立民族文化周或民族艺术节, 围绕民族语言教学、民族文化及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展演和竞赛活动, 如民族舞蹈比赛、民族歌曲演唱竞赛、民族乐器演奏表演;民族语言朗诵比赛、民族语言课本剧表演赛、民族语言讲故事比赛, 民族语言演讲比赛、民族语文作文竞赛;民族文字书法比赛、民族风情美术展览、民族风情手工制作展览;鼓励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的“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等。力求让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不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 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此外, 学校领导要摒弃课外活动影响日常教学成绩的错误观念, 更不能仅为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开展活动, 应该把学校的传统活动当做学校的特色项目而加以总结和改进, 并使其长期化、系统化、规范化地开展, 使校园永葆活力。

3.6 因校制宜, 自我剖析, 以典范带动各阶段民族学校均衡发展

由于各民族学校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所处阶段都各不相同, 因此各民族学校首先要全面了解学校目前的实际状况以及学校的发展前景, 努力挖掘自己的优良传统, 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 根据本校特点, 理清自己的思路, 因校制宜地创设自己的模式。其次, 各阶段的民族学校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 同时借鉴典范学校的成功经验, 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寻找有效的突破口,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 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打造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 [3]在此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学校携手共进, 均衡发展。

3.7 调动家长积极性, 利用周边文化资源, 以社区环境感染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不是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 学生家长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份子, 家长对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因此要呼吁和动员学生家长积极参加并支持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此外, 学校所在社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影响学校:一是社区环境影响学生, 因而影响学校文化;二是社区环境直接影响学校采取的教育措施, 因而影响学生的成就与行为。[4]可以说, 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与其所处地区的文化特征是密不可分的,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首先, 民族散杂居地区应努力营造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氛围, 开展民族文化活动, 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弘扬民族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5]民族学校更应充分开发与利用周边的民族文化资源,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博物馆和民族文化遗产, 丰富教学内容;对地方史、民族史和现实生活中各族群众团结互助的事例进行搜集、整理和宣传, 让“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理”进课堂, 贴近学生生活, 真实可信, [6]通过这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感染和教育学生, 也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学校更容易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 具有浓郁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处于边缘地位, 随之丢失其原有的民族学校特色, 从而导致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学校更为缺少民族特色文化存活的空间和发扬的氛围。因此, 在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找到教育共性与民族个性的平衡点, 处理好时代性、地域性与民族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 这也正是民族学校区别于一般非民族学校的特色之所在。本研究以喀左县民族学校为例, 希望通过对新形势下喀左县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实地调查, 发现其存在问题, 找出各方面影响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从而推进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散杂居,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喀左县2013年秋民族教育统计表[Z].

[2]滕星, 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7 (3) .

[3]张小利.基于学校精神重建的民族地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究[D].西南大学, 2011.

[4]林清江.教育社会学[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170-183.

[5]段锡民.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化民族团结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 2010 (1) .

略论和谐文化建设与民族团结 篇11

关键词:和谐文化;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35-02

2005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文化的新概念,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些重要论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基本思想。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十分重要。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文化建设的层面来看,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为民族团结和进步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所以说,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的建设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大事。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的实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各方处于同一性状态中理想的存在状态。而所谓的文化,从哲学内涵看,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崇尚和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自身所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和谐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以及国家的发展都有重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和谐文化对于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规范协调功能。

一是和谐文化的导向功能,它是指以民族团结为价值观和目标,通过民族团结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训,引导各少数民族成员向既定的目标奋进。二是和谐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依靠和谐文化,将各民族各成员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凝聚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增强民族成员的大集体归属感,提高他们对祖国这个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和谐文化的凝聚功能。在追求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强调共同的目标和信仰。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能够激发起各少数民族成员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四是和谐文化的规范协调功能,是指以和谐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来约束少数民族成员的行为,使他们认识到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从而对民族团结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自觉约束自身,监督他人,为创造和谐的民族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由此可见,建设和谐文化,宣传平等、团结、互助等价值观念和规范必定会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进而促进民族团结。

二、当前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因素

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国际势力因素等,其中起纽带作用的是文化因素,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指:“表现于各族群在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包括在族群之间是否存在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行为规范不同等等现象。族群之间在上述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他们自己的交往与融合会造成程度不同的障碍。”[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主题,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西部开发、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等举措,为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方面原因,破坏民族团结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在这些因素中,文化因素又是突出的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统影响民族团结

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形成的表现在饮食、服装、节庆、丧葬以及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风尚、习俗。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有内在的一致性,有些民族在长期信奉某种宗教的过程中,宗教的节庆、礼仪、禁忌逐渐演变成了民族的节庆、礼仪、禁忌等风俗习惯。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都具有长期性、社会性、规范性、区域性、稳定性等特点,它们一旦形成,就很难变更,对于民族成员有很强的制约性。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在交往融合过程中,不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或者侵犯其他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冲突、突发事件就很容易产生。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维吾尔族等所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藏族所信仰的喇嘛教的宗教色彩最浓,因而此类信仰所引起的破坏民族团结的冲突事件也往往较多。

(二)不同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民族团结

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极其重要的心理倾向体系,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不同,交通设施不同,所受教育及享受政策等方面的不同,各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往往有很大差异。第一,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分布于各个省份,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有些汉族人极易产生“大汉族主义”思想,歧视排挤汉族之外的一切民族,这种排外心理会影响民族团结。第二,一些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比较闭塞的山区,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较少,文化程度不高,容易产生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盲目自大的思想,对于民族间的交流有阻碍作用。第三,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向其他地区流动,流动人口增多,流动速度过快,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不信任、缺乏沟通、过度防范的心理,这也严重影响了民族团结。

(三)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干预与破坏影响民族团结

当前我国各民族总体上是团结平等的,各民族呈现出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际敌对势力的干预破坏,在不少地区也偶尔会出现破坏民族团结、造成社会混乱的行为。

当今时代,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民主人权输出”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西方的生活及价值观念。“‘民主人权输出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在殖民主义已经破产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种种新的隐蔽方式干涉、控制、支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和活动。”[3]从文化角度看,“民主人权输出”根植于西方自以为是的种族优越论和文明中心论。某些西方人自认为西方文明是最好的,他们有责任对其他民族的文明进行改造。因此他们打着“文明”幌子,以加快民主进程、促进人权实现为借口,企图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近年来的“3·14”西藏暴力事件、“7·5”新疆暴力事件、西藏民族分裂势力、新疆民族分裂势力等都向我们暴露了敌人的阴谋。类似事件一般都有境外敌对势力的支持,为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提高警惕,坚决和西方企图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文化干预与破坏行为做坚决斗争。

三、建设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影响民族团结的文化因素各种各样,纷繁复杂,在分析了几种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文化因素后,有必要按照和谐的观念提倡各民族树立和谐的理念,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民族团结。

(一)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客观社会存在。”[4]只要各民族之间还存在着地域、历史、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民族之间就容易发生纠纷和矛盾。因此,要想破除纠纷和矛盾,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我们就必须重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民族团结观教育。关于民族团结观教育的内容,徐柏才教授认为,“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三种观念:要牢固树立‘两个共同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五个维护的观念。”[4]“两个共同”即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五个维护”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总之,进行民族团结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观,教育各族人民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自觉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

(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文化内核。”[5]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尽管有战和更替、聚散分合、但向我们展现的始终是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以和为贵”,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自然孕育了万物,人类社会是一个和谐整体。此外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协和万邦”“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等说法,体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因此要促进民族团结,我们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思想。通过教育宣传,带领每一个中国人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以此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自身内部的文化,是指导少数民族成员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具有相同风俗习惯的民族往往更容易交流、相处,而有着不同风俗习惯的少数民族之间摩擦碰撞就比较突出。应该引导民众解放思想,理解、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文化互动、文化表演等形式向更多的人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这样既保留了民族传统文化,又加深了大家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对于少数民族的某些传统文化应该加以正确引导,有些传统民族文化中含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对于这些成分,应该加强对民众的说服教育,鼓励其正确认识自身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向正轨。

(四)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方面,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民族团结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提高了少数民族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让他们的视野更开阔,学习积极性才会更高,对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祖国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民族地区,应该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兴建教育设施,进一步鼓励优秀人才前往民族地区从事支教、兴农等工作,扶持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6]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骨干力量,还是各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因此,首先要广开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其次,要全面加强民族干部的素质教育,培养和选拔过程都应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最后,要建立一套严厉合理的奖惩制度,有突出表现的民族干部可以奖励破格录用,提供机会进一步锻炼,对于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行为要严加处罚。

参考文献:

[1]杨文顺,高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互动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

[2]马戎.民族社会——社会学的族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章传家,颜旭,常培育.认清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2-05-25.

[4]徐柏才,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5]张先亮,戢广南.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9-12-30.

浅析凉山民族地区的区域品牌建设 篇12

一、凉山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品牌是市场对某区域中某类产品的认可, 是众多同类企业行为的综合体现, 它为一群生产经营该类产品的企业所共同拥有, 消费者能通过该区域的名称联想到这类产品。近年来, 凉山为了加快地方工业化进程, 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把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作为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有效措施, 并坚持立足资源优势, 把突出产业特色作为提升开发区内涵和功能的主要内容, 使一个个同类企业组织相对集中的特色工业园区成为主导产业生产基地, 使一个个产业集群在布局上相对集中在一个固定区域等等, 对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加快区域品牌建设, 促进凉山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但由于凉山地处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受众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区域品牌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1. 区域品牌产权不清晰

区域品牌属于特定的区域, 并非由个别经济主体占有。只要是属于这个特定区域的厂商就可以使用,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 很容易出现品牌产权主体不清。一旦没有明确的主体来有效地规范区域品牌的使用, 必然导致使用失控, 品牌价值贬值。四川凉山盐源县境内的泸沽湖就是一个实证。闻名天下的神奇女儿国 (泸沽湖) , 一般都只知道它在云南, 其实大部分地境在四川。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对泸沽湖这一重要的区域品牌产权认识不清, 缺乏相应的保护和管理。

2. 缺乏区域品牌的公共物品属性的保护

区域品牌是一种公共物品,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难以用有效的手段阻止其他主体使用这一品牌, 也就不能控制该品牌的使用者数量。非竞争性是指区域品牌被更多的主体使用时, 在短期内不会影响其效用。这一属性导致许多品牌的使用者仅仅利用品牌价值, 而不会对其价值进行保护和创新。如果不借助外在的力量对其加以有效的控制, 就会使得品牌使用者鱼龙混杂, 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使消费者对区域品牌失去信心, 品牌价值贬值.凉山彝族漆器就是一个典型。彝族漆器是在有数千年历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品, 作为领略彝族风情和传承彝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然而, 目前生产制作彝族漆器的大小作坊上百处, 行业内耗严重, 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市场秩序混乱, 并最终受假冒伪劣产品“株连”, 遭遇品牌危机。

3. 忽视无型资源的开发, 区域品牌竞争力低下

凉山资源优势的利用和开发, 往往注重丰富的有形资源, 相对忽视无形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凉山是古代著名“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 长期以来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到了现代, 西昌作为国家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建立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多次承担国家航天卫星发射任务, 尤其2007年出色的完成“嫦娥一号”航天发射任务, 使凉山的知名度大大提高。面对如此丰富的无形资源, 却无法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 原因就在于忽视区域品牌建设, 缺乏区域品牌建设的专门机构和人员。而现有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 很难开拓市场, 提高市场份额。

4. 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 区域品牌的优势不突出

凉山是拥有世界级的富集资源, 其中水能资源富甲天下, 流经凉山的“三江”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 及其支流水能可开发量达5800多万千瓦, 占四川省水能可开发量的57%, 占全国的15%;矿产资源得天独厚, 已探明的84中矿产中, 稀土、铁、铅、锌、铜、锡等金属储量居四川省第一;生物资源极其丰富, 被誉为“川南粮仓”和各类动植物的“基因库”;旅游资源绚丽多彩, 是大香格里拉环线的腹心地带, 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泸沽湖、邛海泸山、螺髻山、灵山寺等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水能、矿产、农业、旅游等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黄金组合”, 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尽管政府提出立足资源优势,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 构建水电产业、矿冶产业、绿色特色和旅游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 但资源的掠夺式开采, 低附加值的原始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的异地转移, 导致资源优势尚未转变为经济优势, 资源本地化水平十分低下, 优势产业集群并未真正形成, 区域品牌优势尚未凸显。

5. 地方行业协会对区域品牌建设的作用较弱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理应在区域品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在当前凉山地方经济管理体系中, 这一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不少行业缺乏完整的统计, 行业协会不能定期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专业分析和建议, 由于行业协会对企业缺乏一定的规范和相应的职能授权, 使其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依存关系;行业协会对国内外的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信息无法全面地收集和系统分析, 企业没有这些参考信息也不能了解国内外的市场动态, 结果处于盲目的生产和竞争状态, 从而不利于区域品牌形成。

二、凉山区域品牌建设的措施

区域品牌作为产业集群成长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凉山如何发挥资源优势, 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 是凉山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借鉴资源富集地区区域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 结合凉山实际, 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 完善区域功能是实现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的保障

区域品牌的建设需要一个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的中心地域支撑。政府是经营区域的核心主体, 对构成欠发达地区区域功能载体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要进行战略管理和重组。凉山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政府必须着力于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 尤其是城市的道路交通、通讯、电力供应等。道路对区域品牌的创立作用不可忽视, 通讯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区域与外界信息资源的交换能力, 而完备的电力供应设施可以保证充足的电源和稳定的电压, 为区域的各种活动提供能源上的保障。凉山要进一步壮大西昌市城域经济圈, 突出其在凉山经济发展中的极核作用, 充分发挥西昌在凉山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2. 抓好无型资源的开发是实现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的凉山, 辖区内有彝、汉、藏等十多个世居民族, 其中:大凉山彝族文化和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文化遗存品味极高, 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古代著名“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 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极具特色;作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和全国卫星发射中心, 具有生态旅游、阳光旅游和科技旅游的独特条件。因此, 在对有形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的同时, 更应注重对无形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依托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画册等媒介来传播一流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旅游形象, 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 提高凉山的知名度。只有抓好无形资源的开发, 重视对有形的自然资源进行包装和打造, 才能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增强品牌的竞争能力, 区域品牌发展战略也才能最终变为现实。

3. 立足优势自然资源, 构建产业集群, 是实现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的现实路径

产业集群是产生区域品牌的基石, 产业集群的集聚、竞争、合作、学习、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是创建区域产业品牌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产业集群中的产品、成本、渠道、创新及企业品牌, 形成区域品牌建立的重要条件。凉山作为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 立足资源优势, 延长产业链条, 增加产品附加值, 通过资源本地化利用和就地裂变增值, 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发挥后发优势, 构建产业集群, 实现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的不二选择。根据凉山资源优势的现状, 应着力做强水能产业基地、做精矿冶产业基地、做优绿色特色产业基地、做特旅游产业基地, 以构建水电、矿冶、绿色食品加工、旅游等产业集群, 实现区域品牌发展战略。

4.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是实现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和根本保证

工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 是在一定范围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是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 是区域品牌的表现形式。在凉山, 工业园区的建设最近两年才起步, 正在着手建立的园区有“西昌北食品、医药绿色产业工业园区”、“经久黑色金属、水泥重工业园区”、“甘洛铅锌工业园区”、“会理马河工业园区”、“会东满矿重工业园区”、“德昌大坪子工业园区”等。从目前情况看, 工业集中区的规划不尽科学合理, 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 没有综合分析集中区是否便于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 大都是因陋就简在现有企业的区位上实施的集合。由于起步晚, 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导致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配套服务功能不齐全, 新入住的企业在办理土地、交通、水电等要素配套相关手续烦琐复杂, 困难很多。工业集中区内相对独立、彼此依赖, 既有专业分工又有资源补偿、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能还不明显, 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为此, 借助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 下一步凉山工业园区建设的模式应是按照循环经济法的要求, 以本地资源为依托, 以优化环境和凸显优势工业为目的生态工业园区。实践证明:作为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 只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才能最终实现区域品牌发展战略。

5. 发挥行业协会的主体作用是凉山区域品牌建设的后生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 政府职能将逐步转变, 区域内的行业协会、商会应逐步成长为区域品牌运营的主体。凉山地方行业协会、商会要充分发挥自我约束和凝集向心作用, 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环境, 通过引导企业间的合作, 增强企业间凝集力, 为建设区域品牌提供组织保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培植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 通过行业协会和商会的组织和号召, 在集群中以知名品牌为纽带, 组建品牌俱乐部, 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能力, 并在大量企业品牌的基础上逐步创造出区域品牌, 成为集群内大量企业的共同资产。与此同时, 还要引导名牌企业做好品牌延伸, 既可以使一些质量上乘的无牌企业共享品牌无形收益, 提高产品附加值, 又可以摊低创牌费用, 降低单位成本, 使品牌的无形资产在运动中增值, 提高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骁肖阳:基于产业集群类型的区域产业品牌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 2008 (03) :20

[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7-33

[3]陈传明:福建省矿产资源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资源与产业, 2007 (2) , 34-36

上一篇:安邦治国论文下一篇:高中牛津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