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艺术(共12篇)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1
罗吉·福勒说, 张力“是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或摩擦。一般而论, 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 都存在着张力。”是的, 一个物体, 在作用与反作用的牵拉和扯拽之下, 产生内在的张力, 人若触碰它, 会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强度, 一种内在的力度。而一篇作品如果有张力, 它能够屹立起来, 以雄浑、博大和金刚怒目, 以柔细、轻巧和浅唱低吟, 给人真力弥满、意蕴深沉的生命振作的强烈感受。那么, 在创新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达致这样的艺术境界呢?
一.理与情
1. 理智的情感。
“民族的生命精神透过一定的哲学家、思想家的性情表达出来, 真正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家的思想其背后总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在那里呼之欲出!” (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 此言得之。作为思想家的龚自珍面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恶痛绝, 力主“更法”“改图”, 追求个性解放。但是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 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如散文《病梅馆记》寓理于物, 托物言志, 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健康生长的梅树遭受“斫直、删密、锄正”, 暗喻知识分子的心灵被封建统治者扭曲成病态, 蕴含着作者满腔的悲愤;写救梅、疗梅时“疗之, 纵之, 顺之”, “毁其盆”、“解其缚”、“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等一系列措施, 暗喻着解放人才, 首先必须冲破封建专制的桎梏, 也寄寓着作者为救人才于文字狱的战斗激情。全文借梅喻人, 托梅议政, 寓意深刻而不很隐晦, “微言大义”而又能“支离闪烁” (谭嗣同语) , 闪烁出透过时代的表象而看到的一种民族文化灾难, 超越生死利害冲突而为民族大声疾呼的理智的情感, 当然会引起读者“若受电然” (梁启超语) 之感。
2.情感的理智。
这种情感的理智在于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思索反省个人命运的同时, 常与民族的、国家的文化命运扭结在一起, 还在于对真理的恪守与捍卫。而在作品创作中, 情感的理智常常藉助作者强有力的思想和执着的理想追求, 通过警醒策励的语段, 饱蘸情感的笔锋, 汪洋恣肆的气势, 奔涌层递的逻辑力量得以体现。例如梁启超的政论文《少年中国说》, 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 把古老的封建中国和想象中未来的少年中国加以对比, 多向分析, 冷静解剖, 严密的逻辑逐层论证, 锋芒直指官僚统治和封建制度的疮疣, 紧接着对未来的少年中国作了生动的描绘, 盼望急切, 爱抚殷切, 可感可受, 结尾近似振臂欢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八句成排, 排山倒海, 海阔天高, 高屋建瓴, 澎湃着作者忧时伤国、“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之心和激起“少年当拏云”、兴我中华的壮士报国之志, 可谓议论纵横捭阖, 说理深广透彻, 具有黄钟大吕般的鼓动性和震撼力!又如日本散文作家东山魅夷《听泉》由不断飞行的群鸟虑及到自然之泉, 又从自然之泉联想到心中之泉, 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人生于世, 要诚实, 要谦虚, 要朴素, 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要舍弃自我, 而作者崇拜大自然, 崇拜人性的纯真情感又寄寓在深刻的象征中。
3.清澈的理智与明净的感情。
刘勰评孔子等圣人的文章“志足而言文, 情信而辞巧”, 思想充实, 情感真挚, 言辞富于文采。先哲的一番评论, 告诉我们一篇成功的作品, 应该是主体情思与主体理性内在契合于认知逻辑和情感逻辑之中, 而不是以理性去消解感性、以感性去贬低理性。命笔运思之际, 突然想起美国前总统里根于1994年11月5日致美国同胞的公开信, 作者以早老性痴呆患者的身份, 毅然坦然地把这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个人私事公诸于众, 以便“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警惕”, “促使人们去更好地理解罹患此病的个人和家庭”, 字字含情, 有自爱、他爱、家爱、国爱, 大爱无疆;句句在理, 诚实、自信、守责、安民, 大理宏通。堪为入情入理的佳作, 节录于后, 与君共享:
我的美国同胞们:
最近, 我被告知, 我是数百万美国早老性痴呆病患者之一。
得知这一消息后, 南希和我必须作出决定, 是把这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个人私事, 还是该将这一消息公诸于众。
过去, 南希得了乳房癌, 而我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我们发现, 我们的公开宣布, 能提高公众的警惕。结果是许多人都去作了检查, 使患者在早期得到了治疗, 并恢复了正常、健康的生活。这使我们很感欣慰。
所以现在,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你们也都知道这个情况。我们衷心希望这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警惕。也许, 这促使人们去更好地理解罹患此病的个人和家庭。
目前, 我感觉良好。我打算在上帝赐予我的有生之年, 一如既往地做我的事情。我还将和我的爱妻南希和全家一起在生命的旅途上行进。我打算多享受些野外生活的乐趣并与我的朋友和支持者们保持联系。不幸的是, 早老性痴呆症的发展常会使患者的家庭遭受沉重的负担。我只希望有一种方法, 能使南希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当这一时刻来临之时, 我相信, 有你们的帮助, 她将有信心和勇气面对这一切。
二.柔与刚
柔, 即阴柔;刚, 则阳刚。阴柔与阳刚,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术语。在自然哲学意识中, 阴阳, 此天地之大理, 造化之至道, 日光为刚, 月光为柔, 山之南为阳, 水之南为阴;在生命哲学意识中, 男性刚, 女性柔, 雄性刚, 雌性柔;在艺术哲学意识中, “文者, 天地之精英, 而阴阳刚柔之发也” (姚鼐语) , “刚柔以立本” (刘勰语) , 就风格而言, 一切艺术作品均会有刚柔之分。
1. 以柔克刚。
“气有刚柔” (刘勰语) 推及文亦有刚柔;人之气性决定文之气性。“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 则其文如升初日, 如清风, 如云, 如霞, 如烟, 如幽林曲涧, 如沦如漾, 如珠玉之辉, 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姚鼐语) 。即是说人各有分, 体各有宜, 各得其所, 各尽其妙, 偏于阴柔、以柔克刚的作品, 可以凭用柔软温和的艺术手法, 避开锋芒, 去克制或缓冲、稀释人物之间、事件之间的矛盾冲突, 渐次达至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 使作品具有清新、柔媚、愉悦、轻松的美感特征。如散文家周涛的《过河》, 故事发生在1972年冬天天山脚下的巩乃斯草原, “我”骑马去酒厂办事, 突然一条河流横亘于前, 马不肯过河, “我”穷尽其计, 仍然奈马不何, 暗暗叫苦的“我”最后在哈萨克族孱弱的老太太帮助之下才摆脱了困境。原本是突发事件, 时间仓促, 地处空旷, 人马之间对峙、僵持, “我”被怪怨、无助、窘态重重地包围着, 情形着实让人魂悸魄动, 可是作者却用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活动, 把柔美的意境安插在紧绷、急骤的情节线脉之中和浩瀚、险峻、奇崛的环境之中, “在冬日的阳光下, 河水清澈平缓地流淌着, 波光柔和闪动”、“它小步朝后挪蹭的劲儿突然被火烧得转化为前进的力, 踏踏地跃进河中, 水花劈开, 在它胸前分别朝两边溅射。铁蹄踏过河底的卵石发出沉重有力的声响, 它勇猛地一用力, 最后一步竟跃上河岸, 湿漉漉地站定。”读者掩巻, 能不被“如清风”、“如沦如漾”的诗意美所沉醉?
2. 以刚制柔。
与“以柔克刚”相反, 以刚制柔表现在文学创作中, 是指作者锋芒所向, 用“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于尺水之中兴波掀澜的艺术手法, 去直面、撞击、引擎看似“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的人和事, 使作品“得于阳与刚之美者, 则其文如霆, 如电, 如长风出谷, 如崇山凌崖, 如决大川, 如奔骐骥……” (姚鼐语) 。譬如韩愈《师说》, 文中虽也正面文从字顺、平易畅达地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等问题, 但从写作意图看, 重心是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给人以挺身而出、抗颜为师、不顾流俗、无视笑侮的耿直之勇、风骨之势。从说理论事的角度看, “昌黎文老实说出紧要处, 自使用巧骋奇者望之辟易。” (刘熙载《艺概·文概》) , 如首段层层顶接, 论述从师学道的基础上, 结尾处顺势作一总束:“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大有猛挡烈马奔腾之势;“圣人无常师”一段, 于举孔子的言论和实践之后, 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既是进一步补正了前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 又是进一步有力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 见解精辟、深透、新颖, 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再次, 本文承转硬直, 过渡突兀而起, 如开篇暴喊一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已觉拔地而起;中间批判不良风气三小段, 各以“嗟乎”、“爱其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发端, 段与段之间没有任何字面上的缝合、接榫, 如三峰兀立, 有独傲群峦之势。我们渴盼创新作文教学中涌现更多的于平易畅达中贯注雄刚峭拔气势的“大家之文”。
3. 刚柔相济。
刚强与柔和在环宇之间相互交感, 相互调剂, 彼此从对方那里汲取美和诗情, 这种生命现象使得整个世界“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 (苏轼《和子由论书》) , 充满着温婉芳馨、壮丽雄奇。例如2009年1 0 月1日, 共和国六十华诞的阅兵式上,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一群年方二八, 全部从北京市在编女民兵中精心选出, 号称魔鬼身材的女民兵方阵。她们集体穿着精心设计的红色军服, 搭配女士长靴, 是雄壮的阅兵式上最温柔的一个感叹号。同时, 她们又以震天撼地的足音, 神采飞扬的眼神、矫健挺拔的身影, 以东方女性特有的气势和魅力, 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威严、中国军队的雄壮、军中女性的刚强。看到这种场面, 国人都体会到一种炽烈昂扬的精神美, 一种清新崇高的风格美, 一种严整统一的纪律美, 一种刚柔相济的女性美。这种美, 被作者摄入笔端, 如萍池微风, 轻抚着葱茏、摇摆着情致, 让你的呼吸都染上带露的山花、滴翠的草叶的颜色了;如万马回旋, 电掣着平川、风驰着豪气, 让你的眼睛都点燃了“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声响!可见, 刚柔相济, 阴阳互补, 是一切生命发展、一切艺术创造和创新作文教学的共同之理。
三.装饰与表现
大自然心甘情愿地用玫瑰花和紫罗兰铺设人类走过的道路, 并以它壮丽优雅的线条以装饰它可爱的孩子。而艺术的表现是多层次的, 它不只是表现看到的物象, 还要表现想到的意象, 感到的情象, 悟到的态象。作品要创新, 就得藉助点与染、露与含、底色与着色等玫瑰花、紫罗兰和优雅的线条, 来装饰它进而使它产生多层次的艺术表现力。
1.点与染。
所谓点染, 就是根据文章主旨和艺术表达的需要, 有的地方应予点明题旨或文意, 有的地方则紧承题旨或文意作生动、具体的描绘、铺排、装饰、渲染, 创造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势, 给读者以无不点首的深刻印象。如日本女作家壶井荣的散文《蒲公英》围绕反对战争、想往和平生活的主题, 铺叙展衍草原上寻找蒲公英、庭院里移植蒲公英、男孩子来到“我”家这三个片段, 且有序和谐地组织在“我”和村里的孩子唱着和平歌谣、吹着蒲公英茸毛的场景中, 极尽渲染之后点睛:“我要对这战争留给我家的两个礼物, 喊出无声的呼唤:‘须知你们是从被践踏、被蹂躏里, 勇敢地生活下来的。今后再遭践踏, 再遭蹂躏, 还得勇敢地生活下去, 却不要再尝那已经尝过的苦难吧!’”点与染, 在议论文中又像是总说与分说。如苏洵《六国论》篇首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接着分解为并列的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一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随后第二段承第一分论点, 第三段承第二分论点进行深入论证。这样“点”得斩钉截铁, “染”得纵横捭阖, 凸显了语言紧俏、机锋厉害、事出有据、理有所依的论辩文的风格。
2.含与露。
刘勰云:“或明理以立体, 或隐义以藏用。”即是有时用明显的道理来建立文章的主体, 如《你、我都是个存在》 (学生习作) :“我们, 一如平凡的生灵, 却是个特别的存在。即使是静默的花朵, 我们依旧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别轻视了自己的存在, 这里有爱你的人, 还有神圣的大自然。你不再是独立的个人, 其中牵系着许多人, 许多事。于是, 珍惜你的生命变成了一份责任, 一种对于生命的许诺!可我们依旧能看到, 世上有许多人在关注着别人的存在。还记得那个穿梭于贫民窟里娇小而不屈的身影吗?那个在每个人眼中都看到天使的修女吗?如果记得, 你高唱着我很重要的同时, 依然能读出你眼中别人的存在。……”作者态度清朗, 用语精警, 向读者明示:作为人类的我们眼中装着“自己”, 也当包含“别人”, 因为你、我都是个存在!有时用含蓄的写法使含义和作用不加直接显露, 如《春天的对联》 (学生习作) , 作者从郑板桥的一副“春天的对联”肇始, 由对联的掌故到个中意味, 由对联中的生活情趣到价值取向, 表现了郑板桥“困顿时便和光同尘, 发达时便救济天下”的寥廓襟怀, 可是作者对现实的期待这一创作意图却含而不露地藏在结尾句中:“时代和际遇可以是寒冷的, 但这将注定成为百花盛开前的料峭春寒。……春风来了, 夜雨也会来。我还是一样的喜欢它们。”真可谓意在言外、韵味深遐!
3.底色与着色。
所谓底色, 是指绘画中用以描述材料本身所固有的色彩;而当表层通过上色处理又带有另一种色彩时, 就称为着色。将其移用到创新作文教学中, 可以借指作者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 不以廉价的亮色去装点生活, 而赋予作品以力量, 底色地写生活的本来面目, 抒作者的真情实感, 如杨绛的《老王》;也可以借指在艺术上表现以探索潜意识中的矛盾为主, 譬如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当下一些网络作品, 作者践行消解理性与现实的分水岭, 力图在现实生活表层, 通过拼接现实经验、潜意识、梦境等着色处理, 使之带有另一种超越现实的色彩;也类似于如今时行的玫瑰婚礼, 巧妙地将时尚婚礼与中国传统喜庆元素相结合, 底色与着色并举, 华丽里不失传统的韵味, 个性中凸显时尚气息。倘若就语言表达而言, “或简言以达旨, 或博文以该情” (刘勰《文心雕龙》) , 即有时用简单的语言 (即底色的语言) 来表达意旨, 文字运行自然;有时用丰富的言辞来详尽地抒发感情, 不论什么内容, 什么文体, 都可能运用着色技巧把它写得富于文采, 如《担当, 在人类的大概念里》 (学生习作) 中写道:“……人类应与生俱来的, 是一份共同的使命感。这是余光中‘此刻一种疯狂地历史感在燃烧’;这是北岛‘巨大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这也是鲁迅‘无穷的远方, 无尽的人们, 都与我有关’。这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喟叹。在这个巨大的概念里, 我们留下的应是震撼而不是颤栗。……”利用复沓、排比形成回环迭唱, 精当的用词, 强化了强烈的情绪和内心体验, 逻辑推理的统摄之下, 有文学思维的着色在熠熠闪光。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2
“高考作文的成功教学与艺术研究”的课题,值得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作文教学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作文教学。我们要有大语文观,不要把语文局限在有限的几本教材上,误导学生。要把眼光放长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实,我们高考出题,就秉承大语文观的精神。其试题内容就告诉我们,仅仅5分背诵内容是书上死的(湖南卷),哪里还有书上现成的东西?因此,语文教材,仅仅是范文,告诉我们如何去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与写作。这样,也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充分地利用教材,找出文章写作规律,让学生在你的教学中受之以渔。去文学的汪洋大海,尽情地捕捞。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社会的舞台上,尽情地泼墨,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高考作文的成功教学与艺术研究”的课题。自2008年研究以来,取得了重大成果,改变了洪江市芙蓉中学语文教学观。学校重视了语文阅读,开设了阅读课,设立了班级阅读书柜。有不少教师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论文壹等奖;有的在百度文库发表。如《高考作文的成功教学与艺术研究》、《优质高考作文是如何打造的》(系列文章)等,分别在国家级刊物或网站刊载发表。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散文网,江山文学网,吾喜网等多家文学社,发表了两叁百篇文章。如《公溪河的记忆》,《老剃头匠的绝活》,《思蒙之行》,《万佛山之行》等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带动部分学生也积极参入到写作中来。如莘莘学子昌洪的《悼念恩师》《梦的脚步》《怀念我的曾祖母》《童年的风筝》 《叹春逸夏至》《伤》 《不知还要多少币》《伤逝》《春日哀思》《新马嵬》《别离相思苦》;萧盛的《致“比伯”》; 艺鑫的《微风向晚》《那时候,你还不懂》;梦婷的《伤愁》;文韬的《怀兴惜春》《春情难抑》《望月感怀》;洪斌的《夏末春始,期待花开》《琉璃心,伤痛》《沁园春 太阳》《沅江巨兽噬江岛》;粟思梦的《艺于我心》;鲍昕的《韫凉》;王霞口述的《小女孩不该出世》等作品,相继在散文网发表。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芙中语文教学,而且对语文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优质高考作文是如何打造的》系列文章,曾被多家文学社一刊再刊,也被一些高考补习学校作为资料在指导教学。
看到这些成绩,我们芙中课题小组对“高考作文的成功教学与艺术研究”的课题,更加充满了信心。我们会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教学,认真实践,并同时把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布,让更多的语文爱好者,与我们一同分享。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初衷。
作文教学中的激励艺术 篇3
一、写作前的激励
1.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目标使人奋进,方向凝聚力量。笔者常用以下三种方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1)名言激励。布置班容时,在醒目的位置张贴名言,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2)故事激励。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的成长故事,鼓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了解古今中外名人事迹。(3)演讲激励。利用班队会举行“长大后我想成为……”通过演讲激励学生立志,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有希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2.培养学生写作的勇气。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勇敢地去完成习作任务。有些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心理,一提到作文就头痛。笔者时常鼓励学生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勇气比智慧更可贵,它是人精神力量的外显。笔者曾用“狭路相逢勇者胜”精神激励学生,纵然敌众我寡,纵然身陷重围,都要敢于亮剑,决不退缩。
3.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文章是情感的流露。作家巴金说:“我不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但我有真挚而丰富的情感。”真情是可贵的,也是最能感人的。笔者经常在开始指导学生写作前讲一个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进而有感而发。
二、写作中的激励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激励教学的情境。教学是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氛围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力图使每位学生受特定的氛围感染而“动”起来。具体方法是:采取竞争机制,即在课堂限时写作,之后通过自读自改、小组互评促改和上台宣读习作等形式争夺红旗,红旗面数记录在案,并直接与评优评先挂钩。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集声、像于一体的优势,创设身临其境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感染。
2.鼓励学生仿写。小学生年龄小,写作文还处于起步扶床阶段。仿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能减轻写作的难度,又可以培养写作技能。读写迁移是练习仿写的最好时机,阅读教学结束后趁热打铁开展仿写练习,此时,学生还处在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表现技能的回味中,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教师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开展定向定格训练,是进一步落实写作要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力措施。
3.引导学生表现真实。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写真心话。福楼拜把真实作为小说最高的美学原则。笔者常对学生说,情真才会意切,在习作中应善于表现真实。表现真实,首先应该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用灵动的笔触表现生活中的美,努力做到我笔写我心。
4.激励学生创新。激励学生在作文中有创新,写出新意。新意不仅能体现作者的创新思维,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如何创新?欲创新先革心,教师除了要勤学勤练外,关键要激励学生勤思,以形成新观点、新立意、新角度、新内容、新结构……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表扬。
三、写作后的激励
1.鼓励学生诵读。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之联想情境,改正错误。具体做法是:习作后同桌互读,彼此听取意见,修改完善;然后读给小组长听,请其提出意见再修改,最后在全班交流时上台面向全班同学宣读。有的学生反映,一开始很是害怕上作文课,因为如果作文写得不好,不读别人就不知道;而在全班同学面前读,滥竽充数是不行的,读不好就太丢人了。学生后来跟笔者说,读自己的文章和读课文感觉是不一样的,全身细胞都调动起来。开始有点紧张,后来不但不怕上作文课,反而期待上作文课,因为可以在聆听同学读习作的过程中学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
2.鼓励学生评价。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同学的习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点评,以点带面,把习作评价标准分为中心、结构、选材、语言表达、书写五个方面,要求学生学会欣赏、评价,并要求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参照这些要求。具体做法是先在作文课上示范,从这五方面点评学生的习作,然后在讲评课上强化,以后逐渐放手,鼓励学生点评同学的习作,给予点评精彩者红旗奖励。对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缺点,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3.鼓励学生修改。有些学生认为,写是自己的事,批改是老师的事,修改是无关紧要的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相对于写,修改同等重要,鲁迅曾经说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以读促评、以评促改、读改结合的方法,通过反馈书面批改检查修改效果。
4.鼓励学生发表。发表是一种高层次的激励,对学生来说最有诱惑力,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机会,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发表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级别,比如可以在教室里张贴学生的习作,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内广播学生的习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各类报纸、杂志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一旦发表,不仅对学生本人是个极大的鼓舞,对其他同学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作文教学中教师主导的艺术 篇4
一、因材施教, 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作文神秘感的形成往往是人为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办法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1.作文训练要因人而异
有些教师为了强调写作的重要, 总是很严肃地说:“作文可难写了, 你们如果不认真练习肯定写不好。如果从一开始就使学生觉得作文很难, 对他以后写作是非常可怕的障碍。具体生动、语言流畅……这些要求对一个刚开始写作文或写作基础很差的学生来说, 那是很难的, 甚至是自己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在作文上要降低要求, 先不求具体生动, 只要他能写, 有兴趣去写就行。同时, 在写作中要不断地表扬、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在看到自己也能写“好”作文的良好境界中消除写作的神秘感。
去年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 他作文基础非常差, 勉强写出的100多字的“文章”有十多个错别字。我没有把他的每个错字指出来, 发一阵牢骚。而是找了几个稍稍有点难度的字大大夸张了一番, “真了不起, 连这么难写的字都写正确了”。如果他能用好一个句子, 哪怕只是一个词, 我更是大张旗鼓地表扬。奇怪的是他的作文进步很大, 几次下来, 句子通顺多了, 错别字也少了, 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
2.精心地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1942年, 叶圣陶就学习写作只从记诵和模仿入手的弊病, 明确指出:“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 脱离生活, 写作就无从谈起。”的确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常常可见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不具体、不生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观察生活。上海的贾志敏老师在《学写作文并不难》一文中指出:“作文并不难, 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用笔把自己看到的、心里想到的写下来。教者可以结合学生平时习作难的实际, 通过向他们讲述历史上善于观察而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 使他们意识到观察对于写作文的确十分重要。”
指导学生观察时,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在观察中思考、想象。教者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学习观察的方法, 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观察机会, 让他们走出校门, 实地留心观察、思考。在一次月考中, 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学校的花坛》, 尽管学校就有几个美丽的大花坛, 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却很空。于是我就帮助他们回顾有关课文中观察的方法, 然后带他们到实地有顺序地观察, 提醒他们观察时应留意花的种类、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观察, 进行合理地想象, 充分展现出花坛的美。结果学生的兴趣很浓, 写出来的文章个个让人十分满意。学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写出了具体生动的文章, 尝到了“会”观察的甜头, 自然也就“想”观察, 这样学生也就养成了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3.加强写法指导, 排除学生作文障碍
“文有法而无定法, 贵在得法。”现在的作文教学要淡化文体, 但也并不是说不要交给他们怎样写作文。小学六年, 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若一开始就让学生写成篇的作文, 后进生容易产生畏难、厌烦情绪, 往往敷衍了事, 效果不佳。教师可降低难度, 进行分项训练。例如, 对植物的描写既可从根、茎、叶、花、果等方面入手, 也可从春、夏、秋、冬四季植物入手。要想使学生真正成功地写好身边的人物, 学生必须要以写好人物外貌、人物语言、人物动作以及人物心理活动为基础, 还要善于捕捉细节。在进行人物训练时, 我就参考了名家系统的训练方法。每次训练时, 我首先让他们相互谈心、讨论, 激发学生兴趣, 做到心中有底;然后搜集身边的妙词佳句, 成功范例诵读、体味;再动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最后大家到一起交流、欣赏, 学生兴趣很高, 信心很足, 自然就非常喜欢作文了。
二、体验成功, 激发学生作文的浓厚兴趣
原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想法、感情和词语”。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开动脑筋,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 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的确很关键。
1.注重作文教学课堂艺术的调控
由于学生在审题、构思等方面能力各不相同, 所以教师“满堂灌”式的作文指导很难具有针对性。所以作文教学的课堂应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互动, 变学生的单独思考写作为集体合作和创作, 在降低了写作难度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应致力于建立生活化、开放化、自主化的作文教学课堂。课堂应扎根于学生的生活, 面向全体, 尊重学生自主意识、个性差异, 放手让他们大胆作文、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即兴的随文练笔、读后感、课堂速写、现场作文、想象作文, 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2.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批阅、评讲学生的作文
很多教师都把批阅学生作文, 作为最头痛的事, 这样根本没什么兴趣可言。我们应该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指导学生作文时, 要多肯定、多鼓励。首先把批阅学生作文当做是一种发现优秀作品的过程、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教师可分类批改学生作文, 舍得给学生打高分。当批改到特别优秀的作文时、我会在题目旁写上大大的四个字“全班传阅”, 并用专课组织交流、评议。当孩子在老师的赞赏下朗读自己的作文时, 当孩子的作文被全班同学互相传阅时, 他们的脸总是涨得通红, 心中的那份成功是无法言表的。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 我觉得关键是想办法夸张他们的成功, 强化他们的成就感。在平时的作文中, 尽量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 必要时强加给他们优点促使他们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总之, 我们应让学生时刻沉浸在成功之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想办法让学生作文“媒体化”
良好的竞争是进步的原动力, 同样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标准的要求。优秀的学生作文除了给予高度的评价外, 在其作文上批示:传阅, 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学习身边文章, 对这位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奖赏。如果能指导学生进行投稿或参加比赛, 更可以激发学生精品化的意识。经过努力让其作文在报刊上登出, 可以成为他不断努力的动力。我们班就有一位女生, 作文很不理想, 每次作文我总要花很多时间为她修改, 除了不得已完成任务外, 从不动笔, 生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可在学校的三大王作文竞赛中, 在我的鼓励下, 很偶然地获得了一次习作王。就是这么一件小事, 让她喜欢上了作文, 一有空就主动拿起笔, 开始习作。不到一年, 她的作文就被我们当地的《小学生之友》报选中了。
三、改进命题, 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
张志公先生指出:“命题作文根本的毛病在于, 它是训练写的人说一些并非自己想说的话, 说一些无目的、无对象的话, 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如果老师一味地让学生依传统方式命题作文, 学生们就不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不敢倾吐真实的感情, 怕“偏题、离题”, 怕老师批评立意不高、不积极。所以我们这里的命题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定义, 更多地是指能够激活学生写作需要和表达所应该注意的“导语”。
1.命题要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 平时生活中, 学生只要做了感兴趣的事, 总会滔滔不绝地向同伴表述。这是因为触摸到了他们的生活之源。如果我们的命题能勾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促使他们把握时机, 让他们用笔永久地记录下有意义的一幕, 学生一定会很愉悦, 也会感到很容易。比如, “我家安电话了”、“蛋孵小牛的故事”、“第一次投稿”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 学生写起来很高兴, 好文章自然不断涌现。
2.命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 好奇心强。他们不像成人会过多地用理智控制自己, 而总是乐于去做他们想做的事。老师命题时如果能深入地了解学生, 让他们感受趣味, 他们一定会乐此不疲。去年秋天, 我们学校开展了“走进自然, 走向成功”的实践活动, 经过正确的诱导, 在游玩了楚秀园后, 学生自觉地写出“快乐的楚秀园之行”、“今天真开心”等许多佳作。
3.命题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作文是学生表情达意的工具之一。它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能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寻找学生情感表达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 让学生情动于衷而言于外, 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呼喊和情感的歌唱。因此从学生内心出发的“我自由了”、“老师笑了”等这些有很强生命力的命题, 能够很好地触动学生的心弦, 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4.命题角度要新、形式要多样化
命题单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固定的模式, 甚至会走上“八股”, 而命题多样化、不断变换命题角度, 才会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 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记录昨天的情, 表述现实的真:主题调查报告、科学实验记录、语言交际;描绘明天的梦:看图作文、改写诗文、课文续写、童话寓言等。还有网络作文、活动作文、循环作文、想象作文……各式各样富有创意的作文形式层出不穷, 受益的是学生。立足点就是自由适用, 学生便于入手。尤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小组循环日记”、“班级管理循环日记”, 的确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充分地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
所以, 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平时作文训练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作文指导的着力点放在开拓学生作文思路和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上, 想方设法诱导他们产生兴趣, 坚定信心, 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就一定会促使他们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摘要:新课程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我们认为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 让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因材施教, 精心地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增强其写作的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 用赏识的眼光来批阅、评讲学生的作文,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改进命题, 使其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习作心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此促进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关键词:因材施教,体验成功,改进命题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8.
[2]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33.
[3]张化万.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的三大板块[J].语文教学通讯, 2004 (1) :5-6.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5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写人的作文课,唤醒艺术十分有效,使初入作文之道的三年级学生能茅塞顿开,情趣盎然地进行习作。其教学步骤为:首先,于老师要认识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抓住特点介绍这位同学,写(画)这位同学;接着,让学生写(画)其他同学,也可以写(画)神话人物、想象人物;最后评点习作、漫画。于老师这两节作文课把写人与漫画结合起来,把写实与想象结合起来,把生活体验与阅读经验结合起来,把写实与想象结合起来,把生活体验与阅读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完成习作任务。这是作文教学的新突破,完全符合小学语文新课标“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精神。在众多的教学特色中,现撷取几个精彩的唤醒镜头以飨读者:
一、唤醒——引发情趣
一部交响乐要有摄人心魄的序曲,一场戏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一篇文章要有好的开头。同样,一节课的起始阶段也应让学生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
师:听说我们班有个同学叫李亚,很聪明,我不想通过同学们简单地一指就认识他。谁愿意抓住他的外貌特征给我介绍一下(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来也可以),让老师在班里能够找到他。
生:李亚同学个子高高的,留着平头,大眼睛,不大不小的鼻子,大嘴巴,平时爱穿蓝背心。
师:什么样的表情?
生:我们再看两个同学的板画。漫画有一点像就行,这两位同学画得都不错。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看了漫画,如果能读读同学们的文字介绍,我一定能准确地找到李亚同学。请同学们快速把李亚的外貌写出来。
新课伊始,于老师故设找人环节,抓住儿童感情的坦白、直露以及乐于助人的特点,让学生尽其所能说出李亚外貌特征,进行语言交流,接着动笔写(画)出来。真是课伊始,趣已生,教师设谜,学生破谜,素描作文已不显得那么单调,显得那么多姿多彩。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倾吐成为他们动笔写(画)的素材。于老师的这一举措,是对儿童情趣和选材的唤醒!
二、唤醒——推进教学
“研究事物的异中之同,就能使千头万绪的现象变得简明、清晰;研究事物同中之异,又能使我们看到事物间关系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张光鉴的《相似论》)引向发现,求同存异,于老师深谙此道。
师:写完了李亚同学,你可以写其他同学。如果你不愿意写其他同学,我给你们介绍几位新朋友来写——孙悟空、白骨精、猪八戒、猪九戒„„
师:朱梦迪同学你准备写谁?
朱:我准备写宗帮东。
师:你抓住他的特点介绍一下。
生:宗帮东矮矮的个子,瘦瘦的脸,白白的皮肤。
师:有好几位这样长相的同学,我找不到呀!
用心爱心专心 1
生:大耳朵。
师:还是找不到。
生: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
师:(于老师指着一位同学,高兴地说)找到了。宗帮东同学请你到前面来。(于老师围绕宗帮东转了一圈,仔细打量一番,笑呵呵地说)别看小伙长得瘦,满身都是腱子肉。这么结实的肉,你平时爱干什么?
如果由说写李亚到说写宗帮东仅仅是外貌的区别,那就属于说写的平面迁移,体现不出由浅入深的训练层次。于老师没有这样去做。他围绕宗帮东转了一圈,仔细打量一番,笑呵呵地说:“别看小伙长得瘦,满身都是腱子肉”足出看出于老师导学的艺术。看似不经意的一句幽默语言,既点出了宗帮东的鲜明特点,充实外貌描写的语言材料,又把外貌描写引向行动(爱好)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新鲜、生动,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往往能给人启迪。这是对儿童观察、语言表达和行动描写的唤醒!
这时,有一位小画家正在黑板上画白骨精。于老师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头饰、刘海、耳坠、大眼睛、小鼻子、樱桃小口„„”说者有意,听者有心。栩栩如生的白骨精在小画家笔下诞生了。于老师的唤醒用得多么高明!把小说、电视剧中的白骨精用文字表述出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非易事。于老师巧用漫画这一触媒,点拨学生画画,实际上也是在点拨学生选材和行文构思。我们整天大声疾呼:“作文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注意培养儿童的个性,要注意激发儿童的灵感。”我们在这里欣喜地发现了。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手脑并用,“画”、“话”双丰收,这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于老师对学生画画的点拨,是对儿童选材和行文构思的唤醒!
三、唤醒——深化训练
想象力是学生习作的重要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任何创造。我们再来看看于老师是如何唤醒学生写“猪九戒”的:
师:猪九戒是猪八戒的什么?
生:弟弟。
师:猪九戒长得怎么样?爱穿什么样的衣服?
„„
师:猪九戒使用什么兵器?大胆地想。
于老师指导到这里,唤醒的关键处又到了。大家知道,猪九戒尽管属于想象中的人物,但是,他的长相、穿着受猪八戒的影响,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只要看过《西游记》的同学,写出来应该不成问题。要想写出有个性的猪九戒,使用的兵器至关重要。因为使用不同的兵器,会产生不同的故事情节。于老师反复强调:“猪九戒使用什么兵器?大胆地想。”这是对儿童创造思维的唤醒,是本次习作训练的升华。后来,孩子们的习作验证了这一点,孩子们不光把古代的十八班兵器写进去了,而且连现代高科技武器也写进去了。创造的战斗故事可以编成《西游记》续集„„孩子们的创造性发端于猪九戒的“兵器”。由写(画)一个人,推广典型经验扩展到写(画)其他人,由写(画)身边人物唤醒写(画)神话人物、想象人物。这种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是对儿童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语言积累和智慧的唤醒!
用心爱心专心
2精彩的唤醒处远不止这些。窥一斑而知其全豹。我们从于老师的唤醒艺术中会得到四点启示:
第一,应找准情感的激发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怎么能唤醒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完成。一是由动机引向目的。二是把“实际事物”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于老师故设找人环节就属于这种方法的完美结合。
第二,应找准语言的转换点。语言的转换固然靠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但在关键处,教师妙语点拨,画龙点睛,能一箭数雕。“别看小伙长得瘦,满身都是腱子肉”便是语言转换的亮点。由于儿童对语言有天然的敏感性,决定了他们对语言接受、转换的迅速。难怪有的孩子对孙悟空情有独钟,写道:“别看悟空长得瘦,敢跟玉皇老子斗”。
第三,应找准思维的展开点。课堂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这是实现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切忌让学生直接地消极接受现成的结论。于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爱好、生活经验,借助“猪九戒使用什么兵器?大胆地想”自然把学生创造思维引向深入,避免了千人一面。
第四,应找准“物”、“文”的中介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在《劝学》中的这一段精彩的论述对于我们学会唤醒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于老师让学生画同学(也可以画神话人物、想象人物)属于善假于物也。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6
【关键词】 作文教学;方法;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积极寻找鼓励的对象和内容,并作适时充分的鼓励和表扬
人是渴求表扬和奖励的动物,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能听到别人的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表扬,他就会受到鼓舞,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也会随之而高涨。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他或多或少的可取之处,毫无可取之处的作文极少。因此,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鼓励的对象,每一篇作文都可以从中找到或多或少的值得鼓励的东西。
“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寻找优点,一旦发现,就写上鼓励性的赞语,或划上表示写得好的曲线或圆圈。这些赞语、曲线或圆圈,就好像奖给学生的勋章,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效应,在他们的心目中就会自然而然有一种感觉:这是老师对自己劳动的尊重,老师理解我,看重我,我终于遇到了知音。于是,他感动、喜悦、自豪。如果潜移默化,或长久得到老师“赏识”,它就会成为一种鞭策,一种动力,写作兴趣油然而生,自信心由此而增,写作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作文的优点也就越来越多,受鼓励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逐渐就会对作文萌生出更大兴趣,更加热爱写作。这样,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境界。
二、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层辅导,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首先,是对全班整体的鼓励。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要重视班级群体的作文意识,认真培养班级群体良好的写作风气。这种良好风气的形成,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此,在作文课上,我常对全班学生充分表扬鼓励,比如对他们说:“这次作文全班交得很齐,书写工整,条理清楚;选材也较好,结构完整,绝大部分同学都比上次有很大的进步,相信下一次会写得比今次更好。”这使全班學生都感到高兴、自豪,从而对作文产生极大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写作风气。
其次,是分层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鼓励。在对全班进行整体鼓励的同时,我更加重视对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鼓励方法和方式。我把全班分为三个层次:优秀为第一层,中等为第二层,中下为第三层,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对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鼓励。对这些学生的鼓励要适量,不能过分,鼓励频繁会降低鼓励的价值。教育家孔子说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对他们的写作要求也要不断提高,材料要新,构思要巧,要精益求精,有所侧重。
(二)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的鼓励。这类学生占班内的大多数,他们的作文虽然不是很好,但很有发展潜力。这些学生的长处比较分散,文章平实有余,文采不足,或不够精炼,语言累赘,人数又较多,如果只在课堂上鼓励,由于时间的限制,就会顾此失彼,不能全面照顾。于是我采用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勤鼓励,课上、课后,有机会便给予鼓励。如鼓励他们大胆运用名言、名句、成语等,并要求他们精简文章,增强文章说服力,使文章更加优美;或常拿他们的习作在课堂上范读,或在课室里张贴,或在学校办的刊物上登出来,或投稿到学校广播站。有时,还将修改后的作文直接寄往《河源晚报·教育版》或选送至《作文通讯》。这些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又能激起其他同学思想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模仿或追随的愿望,写作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对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鼓励。这类学生人数不多,他们缺乏写作热情,谈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容易产生畏难厌恶情绪。这些学生的作文有的在大的方面(比如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用等)常常是写得不够完整,但在细小的方面也不乏有好的地方。对此就要抓住他们的心理,对症下药,比如某句名言引用恰当,某个词用得准确或者生动,某些字写得很好看等等,对这些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突出他们的优点,寻找他们的亮点。
对于无话可说可写的学生,我经常找他们谈心,启发他们从无话可说、不爱说话到有话可说;或在课堂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例如:一次作文练习课,我让平时不太爱说话,说起话来又不十分顺畅的学生站起来,就一个问题发表他的意见。起初,他吓得直抖。后来,说着说着渐渐稳定下来,话也说得比较顺了,并且谈出较好的意见。对于他的这种表现,我充分地给予表扬与鼓励。可以看得出,他听了是兴奋的,心情也是愉快的。课后我要求他把课堂上所说的语言整理成一篇小作文,经师生共同修改后发表在《河源晚报·教育版》。
因为我们给这些学生带来喜悦,他们克服了畏难和厌恶情绪,激发起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收到的效果最佳。
三、灵活运用批评于鼓励之中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的缺点就不管了,缺点还是要指出的。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如:结构不够完整、选材不够恰当、内容不够充实、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达不到要求等。但指出缺点时,则尽量把逆耳的忠言说得顺耳些,寓批评于表扬中,比如将“内容不充实”换成“如果多举一个例子,内容就更充实了”,将“语言不简洁”换成“如果删掉那些重复的词语,文章就显得简练了”。没有批评,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就不会改掉,也不可能进步。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批评缺点必须是建立在鼓励和肯定基础之上的批评,除非有严重的思想问题,否则不可对任何学生的作文做全面否定,因为那样只会永远熄灭学生心头燃烧的火焰。例如,学完《背影》一文后,我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以细节描写表现亲情的文章,很多同学写得很成功,有几位同学写得也很细致,但各处都很详细,没有略写的地方。在讲评时,我真诚地指出:“一些同学的文章写得很真实很感人,而且符合用细节表现亲情的要求,缺点是没有分清详略,全面详写就无法突出重点,自然也不能收到预期的表达效果,不过反过来想你们发现了一条走不通的路后,一定会对正确的路认得更清楚的,是吗?老师相信下次你们一定会写出满意的好文章的。”这些同学听到了老师善意的批评后,很乐意地接受了。这样灵活委婉地指出缺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乐于改正,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指导,写作能力自然也会提高了。
本文借鼓励为话题谈到自己对作文教学一点粗浅的认识,德国著名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通过鼓励这一手段,达到使学生热爱作文、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如果运用得当,日臻完善,我想这或许就是一种艺术了吧?
参考文献
[1]谢盛圻.黄华敏编著《教学的艺术》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7
1. 选———选择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选择材料时要慎重, 贵在从小事中折射时代风貌、社会价值。《小狗包弟》一文要反映“文革”时代的现实, 这一恢弘的主题很多人都写过, 作者也可以写1968年8月被监禁, 9月被抄家, 接着劳动改造的生活以及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这样写未尝不可, 确实可以打动一些人, 但恐怕缺少新意。作者独具匠心, 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用一只狗的遭遇来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可能受到侵害的事实。
具体来说, 文章说了两个关于狗的故事, 虽然狗的命运是一样的, 但情节略有不同。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中, 我们可以知道艺术家和狗是普通的“朋友”关系, 艺术家只是对隔壁家的这只小狗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经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罢了。而当他落难的时候小狗对他不离不弃, 直到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 它才离去。看看我们的同类是怎么做的: “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 都掉开头去。”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是与后文“我”的做法形成了对比。包弟是我养了七年的宠物, 更像是我的家人, 它是那么地通人性, 几个晚上小孩打门捉狗的时候, 它都不曾出来乱叫。它是那么地理解我, 而我却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 被迫亲手将包弟送上了解剖台。为什么连一只狗的性命都无法保全? 无非是因为它是一只日本狗, 它的旧主人是个瑞典人, 怕自己被别人安上个“里通外国”的罪名。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啊! 是非颠倒, 人性扭曲, 人人自危, 力求自保。一只狗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残忍。
作文写作切口要小, 立意要深,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近期的一次作文训练: 以“距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其中有个学生就写了一次运动会, 在长跑的过程中, 被其他的同学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此时她想放弃比赛, 在同学们的鼓励下, 她重燃信心, 一步一步地缩短与其他同学的距离, 最后坚持到了终点, 完成了此次比赛。由这件生活中的小事, 她感悟到人生的道路跟这条跑道也有类似的地方, 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美好理想, 但是在现实的道路上总会碰上挫折, 使我们离终点有一定的距离, 在消沉情绪的作用下, 一蹶不振。所以我们必须打败的敌人是自己, 并且需要不断地坚持。是的, 她说得很对, 所谓“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阐述的不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反观其他同学则没有这样的构思。
2. 挖———挖掘材料深刻内涵, 从具体的人、事、景中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在我看来, 即是要求我们按照散文创作的规律 ( 由实到虚) 来思考文章的写作意义。写小狗是写实, 是次要的, 写自己内心的忏悔是写虚, 是主要的, 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在本课中, 小狗就如同一面镜子, 既照出社会现实的丑恶, 又照出了人的灵魂的软弱, 还照出了作者可贵的勇于剖析自己的精神, 可谓一石三鸟, 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价值。现在我们已经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 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当得到生存权, 并免受侵害, 哪怕它是一只狗。但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 我们不能不说, 巴金的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 我们被世纪老人的勇气震撼了。我们也要大声疾呼: 一个民族唯有忏悔才会远离偏执, 走向理性和文明。
散文由实到虚的写作思路给我们作文教学一定的启发。现在的学生一般只能就事论事, 而不会在文章的结尾深化一下主旨。我们不妨就合理地利用好手中的语文教材, 告诉学生写作是有章法可循的。
3. 重———重视细节描写, 以小见大。事情写得越细致, 越深入, 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 所体现的道理就越深刻。《小狗包弟》也有不少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 如: “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 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 它会进来作几个揖, 讨糖果吃, 引起客人发笑。”“我们在广州的时候, 睡房门紧闭, 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 从不厌倦。”作者越是将包弟写得聪明伶俐, 就越不忍心让它离开, 这样可爱的小生灵在文革中都不能幸免, 不就是从侧面表现了文革的残忍吗? 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结尾部分的一处景物描写, 物是人非, 欲语还休的惆怅在读者的细细品读中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高一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 记叙文的写作离不开细节描写, 而这一点也正是学生比较欠缺的一点。为此我们可以给学生写下水作文, 同一个题目, 学生不足的是什么地方, 教师文章的示范作用体现在哪里, 就一目了然了。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8
一、搭建平台, 参与实践, 点燃写作激情
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所限, 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搭建平台, 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机会, 让学生充分投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 观察体验, 激起情绪, 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搭建平台”实质上指的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习作的一切外部条件, 在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 努力创设情境, 为学生的生活注入活力, 让学生自然地融于情境, 丰富写作的材料, 提高写作的兴趣。
1. 畅所欲言, 激发表达欲望。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 它是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而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主大胆地表达, 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的舞台, 让学生想说、爱说、乐说。我经常开展“说说身边的新鲜事”、“电视新闻大盘点”等活动, 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 学生在课前准备材料、搜集信息、组织语言成了自发的行为, 有什么想说的话就畅所欲言, 这样写下的语言才富有生活气息, 富有儿童情趣, 才能感染人。
2. 游戏体验, 抒发真情实感。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将游戏和作文有机结合, 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空间, 为快乐作文开拓一方自由广阔的天地。如, 多开展一些如猫捉老鼠、丢手帕、跳绳等游戏, 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他们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 促使他们都乐于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想象, 从中获取各种富有个性的感受和体验。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 通过对自己的活动, 以及其他同学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叙述,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完成了作文。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 又营造了自然和谐的气氛, 使他们都乐于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 让学生乐于写作。
3. 大胆想象, 拓展写作思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我尝试创设想象情境进行习作, 获益匪浅。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 借助童话的手法进行夸张拟人的想象, 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接着提供激发创作欲望的题材, 为他们习作做好必要的内容铺垫。如, 写童话时, 先选取他们喜欢的大森林为大前提, 为他们提供一些动物的知识作铺垫,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想象出这些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然后进行口述表演, 这样激起学生的童趣, 他们的想象力就会更活跃, 并写出有趣的作文, 享受到了成功创作的乐趣。
二、不拘形式, 标新立异, 拓宽写作空间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当中, 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束缚学生的手脚, 给学生设置了若干条条框框, 没有发生过的事, 硬要学生感触, 硬要学生抒发, 结果是无病呻吟, 或千篇一律, 实在不耐看。而快乐作文就摆脱了这一无形的束缚, 他根据学生不拘一格、跳跃性强的思维特征, 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 自主命题, 不拘体裁, 体现习作个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1. 自主选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所写的内容理应是多元的、多彩的。快乐作文可以尝试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 试着去回忆经历过的那些事件, 发现能够触动自己内心的事物, 在追忆生活中自由地选取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 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运用个性化的话语, 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去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 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 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抒发真情、真体验、真感受, 通过作文构建起以高尚信念、美好情操、独特个性为核心的人格体系, 以文字砌就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精神世界, 达到心灵审美的自足、自适、自娱。
2. 自由命题。
作文题目如同人的眼睛, 眼睛明亮, 就能给作文的“脸”平添几分生趣。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 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 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 这样, 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 写作时就会无从着手。而快乐作文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材来进行作文, 那么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命题或是让学生参与命题, 符合学生内心的自主需要, 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 让学生觉得自主权在自己手中, 就能提起劲来了。
3. 不拘体裁。
写人记事的文章多了, 就会遏制创造的冲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根据写作内容需要, 自由选择最拿手的体裁。我们都知道, 学生的气质、性格、爱好等都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往往影响着学生对不同体裁的好恶。有的学生善于抒发感情, 爱写散文和诗歌;有的学生善于编述故事, 爱写记叙文;有的学生喜欢想象, 爱写童话或是寓言。另一方面, 不同的体裁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如写人记事用记叙文, 抒发感情要用散文或是诗歌等。这样, 学生就不会受到太多的约束, 他们很乐意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
三、多元评价, 享受成功, 保护习作热情
教育学家赞科夫认为:“在整个作文过程中, 作文评改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基于这些理论的指导, 我们应采取开放的评价形式, 摈弃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评”的单一做法, 采用多元化的形式,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实践中我摸索了以下几种评改方法:
1. 小组互动评价法:
要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换评价。一篇习作几个人评, 看问题往往比较全面, 学生从中的获益也更多。我们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 较客观地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 可以用红色笔圈出错别字, 修改病句, 以沙里淘金的精神划出美词美句, 每阅读完一篇习作都写上一两句感受最深的话或修改意见。学生在批改作文方面所展露的想像力, 语言创造力, 有的可能让老师也自愧不如呢!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 角色不断转换, 使他们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互相沟通, 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切实提高学生的点评、鉴赏能力。
2. 学生自评、家长参与评价:
自评是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训练的目的。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指导, 突出主导作用。当学生作文写好后, 教师立刻把评分标准拿出来, 然后发给每个同学一本作文, 先让学生对照评分标准给手中的作文打一个分数。在此前提下, 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带回家里, 让家长参与评价, 做孩子的热情读者, 为孩子写评语。可以更好地促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支持, 促进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和沟通, 有力督促学生课外阅读, 主动观察, 避免学生习作胡编乱造, 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实践、习作的良好环境。每一篇习作有同学、家长、老师多人的评语及签名。若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本保存下来, 那将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
3. 个体差异评价。
作文是极具个性化的思想表达, 不同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和心智能力等因素的不同而写出来的作文也往往不同, 水平高低参差不齐,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作文评价时, 应照顾学生的差异, “以人为本”、因材施“评”,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对于优秀的学生, 评价时在观察、思维方法、写作技巧上多加点拨。在充分肯定其优点的基础上, 指出缺点, 使其明确方向, 积极进取。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 讲评时多注意字、词、句等基础方面加以指导, 并迎头赶上。例如:对待基础差的学生要尽量降低标准, 专门给他们的作文找优点, 哪怕是只有一小段、一句话、甚至是只有一个词用得好, 都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让这些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唤醒他们的写作欲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 只有利用多种途径, 把快乐融入习作教学, 才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开拓学生思路, 放飞习作灵感;只有敢于创新, 搞活训练形式, 创设轻松和谐、生动活泼的作文氛围, 才能让学生把习作这一过程变得积极主动而又兴趣盎然。
摘要: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 学生写好作文是一难题。学生普遍感觉“作文难”, 一上作文课, 就叫苦连天, 无从下笔。而快乐作文是在教师搭建的作文教学平台上,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 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 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让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天堂。
关键词:作文,平台,不拘形式,多元平价
参考文献
[1]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西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9
一、知难而上,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出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陈继英老师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解决作文教学这一重点与难点问题。我认识陈继英老师,还是在我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和编写语文教材(人教版)写作专题的时候,他在1988年写的文章《议论文写作中的矛盾思维训练》,就体现了他注重作文教学的思维训练的思想。
众所周知,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没有一种系统的适合于现行语文教学教与学实情的参考用书,来作为教师作文教学的借鉴材料,也没有可供学生自学借鉴的作文教材,陈老师认为,这无论如何,都是语文教学实践和语文教学研究的缺憾。因此,陈继英老师面对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无序、低效”的现实,不怨天尤人,也不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而是奋发探索,确立了“新思维高效作文教学体系研究”课题,以解决我国作文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系统,教无章法的问题,为了这一利国利民利教利学的有益课题,他研究探索了三十多个春秋。
陈继英老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度复杂的实践性写作思维指导系统,如果没有较为明确、合理的教学程序,其教学效果、效率就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许多语文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写作方法,但是这些所谓的方法大多限于一般的行文技巧层面,例如,如何拟题,如何开头,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增加文采,如何结尾,等等。这些“初级阶段”的方法内容组合起来应付考试,还能起一些作用,但难以形成学生的真正作文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更是意义不大。作文教学最根本的问题在哪里?作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哪些最有用的东西?这些正是陈老师多年探索的核心问题。
他认为,指导学生写作,可教的内容很多,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选材立意到文章表现形式等均可指导,但是,如果从作文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它要符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规律,由此,它应该有本学科最基本的核心元素,有适合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的元素,有能够对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元素,而我国的作文教学现状恰恰在这里是一个空缺。
于是,陈老师广泛吸收心理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文章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最新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积极探索构建科学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具的作文教学体系。我看到的陈老师的教学专著,就是他三十多年探索的重要成果。我认为,这是近年来国内作文教育科研和实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这对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指导学生情感体验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陈老师认为,科学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关注写作活动的完整过程。他说,从人的写作转化原理来看,一篇好作文的诞生,要经过“知——情——意——文(言)”的多重转化,也就是写作主体(作者)感知客观事物后,产生感情体验,然后转化为大脑的主观感受,再通过头脑的加工提炼转化为较为深层的认识,最后再经过文字的加工转化为有系统的语言文字。在这个过程中,“知—一隋”这两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般的作文教学和作文指导书对此大多避而不谈或言之甚少,这正是目前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关键所在。
确实如陈老师所言,感知世界、触动感情,是写作者通过外界事物引起心理变化的重要环节。好的作文教学体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营造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发生良性变化,对外界事物产生极大兴趣。在这样的写作状态下,学生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以及思维等才更灵敏,学生的写作潜能才会得到充分发挥。当学生产生写作的激情时,其写作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感知生活和思想感情问题关注不够,研究智商问题较多,而关注情商不足,只讲求技术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对事物的感知和情感的研究,这就只关注了写作的一部分,重结果,不重过程,导致片面强调了写作的结果,使学生作文的写作动机和动力变得相对匮乏。
陈继英老师的新作文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不片面强调写作的结果,而是注重作文的过程性规律的揭示与阐述,他十分关注写作“感知——情感”问题,注重对写作的“动力系统”——写作情感、写作动机的调控,直接把指导的着力点放在对写作情感、写作心理行为与写作思维特点规律的引导上。
例如,他曾这样说:人的感情具有神奇的威力,如果能很好地把这种天赋奇能作为对生活的吸收和释放的能源,巧妙地运用和发挥,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还是可见可触的现实。而巧妙地调用真情实感,发挥真情实感的威力,写出富有个性和真情实感的佳作就不是难事。
当然,懂得了“感情”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并不等于就能写出情感饱满的文章。所以,陈老师还设计了指导学生发挥感情的天赋奇能促成写作的良好状态形成的具体方法。
例如,通过想象置身情境,酝酿写作感情,找到写作突破口的方法;寻找、提取情感体验的“生活断面”的方法;专项训练,写好作文“感人点”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移情法”引发联想的方法;现场体验写作法;现场辩论,延伸写作的方法。
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不仅使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大大增强,而且使作文教学指导的实效性大为增强,更使学生作文情感因素的调动有了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三、突出思维训练的核心地位
陈老师认为,作文不只是技术活,而是思想感情、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乃至于人格和文化素养的综合表现。那种困守着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的机械的技术主义的作文教学指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抛弃。但是,当人们打着反技术化、反工具化的旗帜去找寻作文教学的实质的时候,却迷失在了抽象的大文化概念的迷阵里,作文教学如临无形之敌,不知从何下手,于是又有人回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路子上去了。诚然,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历史也已经证明它是低效的。
语文教育及文化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智慧和胸怀,汲取“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古训之后的人类智慧,汲取语文学科以外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作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操作方法。陈继英老师的新思维作文教学体系,正是具有这种胸襟的研究,他远远超越了那种不关注思维思想,只讲求技术技巧的作文教学法,也超越了那种文化论者的大而无当的难以操作的教学思想,而是从思维能力训练的核心角度着手,突出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核心地位,从人的心理和思维的角度指导学生探寻如何感知生活、如何认识生活、如何采集写作素材、如何酝酿写作情感,如何进行思维创造、如何策划成文等一些动态性的思维规律。
例如,他在《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程》一书的第一章“基础思维能力训练”中,将作文教学内容按照写作心理和思维能力的特点分解为感知理解能力、作文素材采集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想象联想能力、因果思维能力、假说思维能力、写作心理调控等十几个项目,并围绕每一项目再组织必要的语言材料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写作,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目的。这样的教学,教师依据内容项目的安排,可将心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写作,有本可依,有路可循,克服了盲目状态,教学效果十分明显。这样突出作文思维训练的核心地位,抓住了中学作文教学的牛鼻子,这不仅是对学生作文的根本指导,也是对学生人生发展素养的有力培养。
再如,陈老师讲议论文写作时,就是从因果思维训练入手的,具体训练方法是,先选取学生作文的典型问题段,让学生认识分析,并做改写提升训练。
他先出示问题段,让学生阅读分析:
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免不了大大小小的磨难,经受住磨难则能成就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面对磨难》)
学生阅读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多数同学认识到这段文字运用因果思维技巧分析问题过于武断,未能深入分析贝多芬等人成功的关键原因,要写好这个作文片断就应深入分析贝多芬等人真正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那么他们成功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经过讨论弄明了道理,也清楚了运用因果思维的一般规律,在这样的讨论、引导、分析之后,陈老师又顺势让学生进行了实际改写。
下面是学生改写提升后的作文片段:
面对磨难,如何才能够成就人生?其关键取决于对待磨难的态度。贝多芬双耳失聪,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打击,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人生巨大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志向的人生态度;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能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勇于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面对磨难,只有勇敢顽强,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前方才会是另一片蓝天。(《面对磨难》
这样的作文教学,把思维训练的地位突出了出来,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与科学、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其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十分显著。
四、读写互动,形成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
陈继英老师认为,写作有两个基本过程——“输入”的过程和“输出”的过程。阅读、观察、体验,是输入信息阶段;写作是输出信息的阶段,没有输入的信息,写作的输出自然就会出现问题。因此,陈老师的作文教学,首先注意通过增加生活阅历和阅读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以此作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但是,陈老师认为,生活和阅读并不直接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而是“源头活水”之源头活水,心灵的感知才是作文的源头;其次,有了生活的源头,也并不必然有成功的作品,其间还有个是否被心灵感知的问题,还有感知后能不能把思想感情进行文字化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作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丰富高贵的内心世界,培养敏感的心灵,引导和教育学生把心灵的感动诉诸文字进而成为文章。
对于整个作文教学而言,这两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的。对此,陈老师认为,要强调阅读和写作互动,作文教学应该双管齐下,抓好阅读与写作的衔接,要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作为。陈继英老师强调将读书和写作紧密相连,有利于学以致用,从而构成了读写一体、读写互动的作文教学链条,这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指明了有效途径。这是陈老师进一步借鉴信息论研究成果后,对作文教学做出的可操作性的贡献。
陈老师曾说,好的作文教学,决不能离开对学生阅读状态的指导,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阅读者,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写作者;但一个成功的写作者必定是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因此,陈继英作文教学体系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以此形成“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实现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双赢。
为此,陈继英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读写互动”的持久的指导和要求,从高一到高三,读《三国演义》,读《红楼梦》,读《围城》,等等,每周都安排时间让学生写读书随笔,每学期都要进行专题阅读研究的小论文展示,然后结集印刷。由此,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认识能力明显提高,他学生的大量习作在报刊发表,在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在深圳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中,他指导的学生接连获奖,令人瞩目。
与此同时,陈继英老师针对部分阅读与写作水平偏低的学生的实际,为其打通阅读与生活体验的隔膜,他在作文教学序列的编写上,还注意选取文质兼美的学生习作和时文来组织单元,因为这样的习作与时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近,就便于他们借鉴与思考,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作文的具体指导,而且还会时常有心有灵犀的切身体验的感觉。这样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的教学观,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可以自读自学和仿写,也便于借鉴和印证,符合阅读的“可接受性原则”,也符合文章写作和作文教学“模仿学习”的规律,对快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来说,无疑是严肃和务实的。
陈继英老师这样的作文教学体系打破了阅读和作文两相隔膜的教学局面,读写互动,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并以思维训练作为二者的桥梁,使阅读所得得以周转和延伸,使写作内容得以充实,可以说找到了作文教学摆脱困境的重要路径。
当然,陈继英老师不仅在理论上把“立足生活,感知生活和自然之美,作为作文的源头活水”的理念置于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他还特别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来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促进学生读书。甫连柯有一句名言“作家是用手思索的”,认为只有不断地写,才能触摸到语言的实质。老舍先生曾对人说,他有得写,没得写,每天至少要写五百字。学生也是这样,多写是提升写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的不二法门。写作是思维的强化训练,人的大脑有自动编程的功能,一些心灵启示和思想的火花往往稍纵即逝,须及时加以记载,这些启示与火花通常又构成一篇作文的起源。读而不写,不但不能使思维深化,而且常常会眼高手低。只有动笔写作,才算进入深入思考的状态。所以,陈继英老师坚持让他的学生写生活随笔和读书笔记,形成“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可谓深得作文教学之真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作文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这也可能就是陈老师提出的“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要义之一。
五、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
陈老师认为,思维能力的训练要通过语言训练来达成;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创造的工具;作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来完成;尽管思维的过程中语言是无声的,但是离开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就会落空,所以,作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以语言训练促思维能力提升,以思维训练促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尽管在具体的训练中,二者可以各有侧重,但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时,不可不启发思维,在培养思维能力时,不可不适当考虑语言训练,同时,其一方的能力之提升,对对方都是一种带动和提升。陈老师把这一重要做法和语文思想概括为“言意互转”。
他曾说,写作是语言表达,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但写作训练中不能以思维训练替代语言训练,也不能以语言训练取代思维训练。写作能力的提升依赖思维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和谐共进,写作能力才会获得快速提升。
陈老师的作文教学,是把思维训练寓于语言训练中,使思维、语言同步协调共进,并使之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
例如,陈继英老师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时,他选取《红楼梦》中一段精美的文字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和思维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其思维方法,模仿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进行写作。
下面是陈老师作文教学的这个教学片断。
他先请同学们阅读了一个语言描写片断: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观,一声不语。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後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流出来,琥珀在后捶着。
学生们阅读这一文段之后,陈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师:哪位同学说说这段文字写了什么事?写得怎么样?
生:这段文字写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吃饭时的说话引发众人大笑的事,感觉这段文字写得很有意思,很有趣味。
师:概括分析得很好。那么,这段精彩的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我们写作文有什么启发?
生:这段文字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和发散思维的方式。我认为,写作文时要善于发散联想,注意多角度描写场面和人物,这样可以改变我们写作文时思路闭塞,感觉没什么可写的问题。
师:说得好。作文要注意场面描写,而且还要运用好发散思维方法,注意从各个不同角度描写场面和人物的表现。下面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朗诵一首诗歌,可用夸张变形的方式朗诵,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借鉴上面《红楼梦》那个场面描写的方法,将诗歌朗诵的场面描写出来,好不好?
师:好。
两学生朗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两学生夸张地朗诵后,陈继英老师当即要求学生现场写作,写8分钟后,指几名学生朗读自己的描写片段,师生讨论,指出所写文段的优点与不足,并让学生现场修改,然后陈老师又要求学生用课下的时间将这诗歌朗诵的场面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这是陈老师上作文课的一个课例,简洁明了,目标明确,将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紧紧结合在一起,将学生体验与思维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紧紧结合在一起,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其实,陈继英老师对每个写作能力点的设计,都有思维规律和写作方式的指导,这既可印证写作规律,又可使学生在别人和自己的写作中获得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诸多启发和提升。
写作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离开了写作实践训练,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难以想象的。陈继英老师的作文教学,注重思维规律的指导,注重学生运用思维技能进行语言表达的实际训练,让思维与语言共长,符合作文教学的实际和规律,实乃作文教学的高效教学之策。
六、探讨普适性与可操作性兼具的作文教学方法
陈继英老师认为,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与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性质理解不清,定位不准,有着很大的关系。探讨作文教学的普适性规律,探讨适合班级作文教学特点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作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与作家的创作和个别作文优秀生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作文教学必须正视这种差异性。
语文教学要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要抓住作文教学的本质和普适性规律,不能只强调个性和个别学生的培养方法,对个别学生应用个别化的方法和人性化的方法来指导,班级作文教学要探讨适合班级整体教学的方法与规律,使作文教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必须为作文教学构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和内容系统。
陈继英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注重基础性、规范性,注重基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强调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和过程体验,既注重“入格”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夯实学生作文基础,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及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认为,抓基础阅读和个性化的阅读,运用作文教学的“思维核心,读写互动,言意互转”的方法,则是抓住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之所以非常肯定这一作文教学方法的意义与价值,因为它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这是对我国作文教学方法论的重要贡献。
关于“思维核心,读写互动,言意互转”的价值在哪里?我认为,一在于符合班级作文教学规律,二在于教学的可操作性强。关于前者,我在前文已有阐述,关于可操作性问题,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大问题。语文教师都知道,近年来关于作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新见解新理论很多,但都难以推广,为什么?主要是因为操作性不强。
陈继英老师作文教学的指导经验和理论,在他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业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又因其有可操作性,故其对在教学一线苦苦煎熬的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把开启作文教学迷宫的“金钥匙”。
今天,我高兴地看到,陈继英老师的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了新的长足的突破,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幸事,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幸事,更是广大中学生的幸事。阅读陈继英老师的教学著作和研究论文,使我对我国的作文教学的前景信心大增。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陈继英老师一直致力于探索研究作文教学的途径与体系构建。他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体系,突出思维训练的核心地位,注重指导学生把情感体验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运用读写互动法,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形成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体系,思维核心
参考文献
[1]陈继英.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指导[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2]陈继英.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兼谈对《“老虎”也会技穷》的写作指导[J].语文教学通讯,1998(05).
[3]陈继英.中学生作文心理因素及其调控[J].语文学习,1999(01).
[4]陈继英.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程[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5]程少堂,陈继英.新课程作文教学研究的代表人物[N].教育文摘周报,2007-10-3.
[6]陈继英.找到写作的情感发源地[N].中国教育报,2008-3-7.
[7]陈继英.一种新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J].语文教学通讯,2008(31).
[8]陈继英.用好感情这一天赋奇能[J]语文教学通讯,2010(04).
[9]程少堂.语文教学最高境界的探索者——陈继英的教改故事[J].语文月刊,2010(02).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10
大多数学生不爱写作文, 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却爱唱歌。除了那些美丽的旋律, 歌词的魅力更是折服了这些学生。很多好的歌词唱尽了生活, 唱响了生命的旋律, 更唱进了学生们的心。学生们的脑海中有不少歌词的积累, 而且很多好的歌词是词作家对生活感受和体验的精练浓缩, 富有哲理性、思辨性, 且人情化, 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细想来, 歌词本身不就是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被人们从古唱到今吗?四千多年前, 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因为思夫而吟出了一句“候人兮猗”, 中国的歌词由此生根了。经历了《诗经》时代直至宋代, 苏辛改变了“诗庄词媚”之俗见。到了今天, 从乔羽的一曲《思念》开始, 流行歌曲以其诗化的歌词、美丽的意象开创了中国当代歌词的新风尚。歌词, 这用来听和唱的诗歌, 这彻彻底底来自于生活本源的诗歌, 撑起了一片“音乐文学”的天空———这片天空, 以音乐为载体, 却属于“文学”。
隐形的翅膀
有学生说作文难, 难于攀蜀道。学生写了这么多年的作文, 可是很多时候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仍然像晒透了的干巴菜, 难以咀嚼而又索然无味。而歌词艺术几千年来为文人甚至百姓所喜爱, 它的魅力是否也可以散发进学生的习作中呢?或许, 它就是一双隐形的翅膀, 可以给我们的写作助飞。
一、歌词的情感渗透
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时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歌词来表达自己想说而又说不好的情愫。
当学完《十八岁和其他》时, 我曾经请每位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 所有的信件都在课堂上启封, 学生们读完之后, 开始给爸爸妈妈回信。有的学生写道:“天冷你就回来, 别在风中徘徊, 妈妈眼里有明白还有一丝无奈。天冷我想回家, 童年已经不在, 昨天的雨点洒下来, 那滋味叫做爱。” (《天冷就回来》) 这里, 流淌着爱的理解和回味, 母亲的心和孩子的心, 在一个雨天, 在记忆中融合交汇。
当学生们吟诵着晏殊的《蝶恋花》, 感受着“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的凄幽时, 他们在课后的小诗评中写道:“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 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青花瓷》) 烟雨朦胧, 江南水墨, 水云间, 伊人立。一个“等”字, 唱尽了无奈和惋叹。这一等, 是无望的等, 是来生的等, 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生活中因为有爱, 等待有时也成为一种美丽。
于是, 我们开始一起关注歌词中的情感渗透。
“朋友别哭, 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 朋友别哭, 我陪你就不孤独, 人海中, 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这份情, 请你不要不在乎” (《朋友别哭》) , 当我们最无助、最彷徨的时候, 朋友说“我一直在你心灵的最深处”, 于是, 我们的人生旅程不再感伤, 不再寂寞。但得两心相照, 无灯无月无妨。
“想唱就唱, 要唱得响亮, 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 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 (《唱得响亮》) , 这是一种敢于笑面生活的勇气和自信;“有谁来买我的火柴, 有谁将一根根希望全部点燃, 有谁来买我的孤单, 有谁来实现我想家的呼唤” (《火柴天堂》) , 这里充盈着童话般的纯洁和关爱;“我们都是好孩子, 最最善良的孩子, 怀念着, 伤害我们的。我们都是好孩子, 最最可爱的孩子, 在一起, 为幸福落泪啊” (《我们都是好孩子》) , 这里又见证着最纯真善良的青春。
人世间最为珍贵的情感之花似乎在这里全部怒放了。
二、歌词的价值引领
巴金先生曾说:“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学生缺乏意识可能也缺少时间去思考生活, 关注社会, 但是词作者们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切身的生活体验融入了歌词的创作, 让歌者和听者了悟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我也试图带领学生去感受这些意义和价值。
“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般的拥挤, 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 (《答案》) , 这或许是对人情冷暖最简约又最大胆的质疑, 一个痛者, 为着人与人心灵最温馨柔软的接触而仰天高唱, 诞生诘问。
“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 找不到我的家。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 浪迹天涯。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 努力往上爬” (《蜗牛的家》) , 繁重的学习、高强度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不断上涨的物价房价, 生活中有太多压力, 就像蜗牛背上重重的壳。我们必须背着它, 努力去寻找生活的目标。而在《蜗牛与黄鹂鸟》中, 同样是蜗牛, 在葡萄刚刚发芽时, 就背着重重的壳, 全然不顾黄鹂鸟的嘲笑, 一步步向上爬。因为它知道, “等我爬上葡萄它就成熟了”。
“拥有华丽的外表和绚烂的灯光, 我是匹旋转木马, 身在这天堂, 只为了满足孩子的梦想, 爬到我背上就带你去翱翔” (《旋木》) , 这匹旋转木马完全忘了自己永远只能被锁着绕着圈奔跑, 只是一心想着可以为他人带去奔驰飞翔的梦想。学生们一致认为这完全可以用来诠释2012年的高考题“忧与爱”, 这匹旋转木马藏起了自己的忧伤, 将一份深沉的爱奉献于人间。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沧海一声笑》) , 是啊, 胜负不必那么计较, 重要的是经历过的风云波涛, 可以让你笑看风云。“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 , 心有多远, 路就有多远, 豪迈人生, 荡气回肠!大家认为这就是一种最棒的“绿色生活”, 也是一种别样的值得品味的时尚。
于是, 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经常快乐地哼唱歌曲, 从中思考人生。
三、歌词中动人画面的感染
人生就像一幕电影, 一个画面, 一份心境, 一个故事。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娇。我的心充满惆怅, 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弯弯的月亮》) , 这是多么自然而又动人的意象组合, 散发出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无限意蕴。而歌者的淡淡忧伤, 渗透在月光的清辉下。为思乡的愁情?为物是人非的怅惘?为故乡依然停滞于落后的忧心?淡语浓情, 情景相生, 令人久久回味。这样的思考用来诠释对于故乡的忧与爱, 又何尝不可?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东风破》) , 荒烟古道, 枫叶如血, 诗人、女子, 牵手、消逝。无奈的离愁也罢, 怅惘的漂泊也罢, 美丽的错过也罢。一盏离愁, 一壶漂泊, 诉说的孤独和凄清在无休止地延伸。
“一杯红酒配电影, 在周末晚上, 关上了手机, 舒服窝在沙发里” (《没那么简单》) , 久处孤单, 孤单成为习惯;每日忙碌, 于是渴望一份孤单。精神上的寂寞, 身体上的苦累, 都渴望着这样一份孤单、一份独享。
无论是诗意的美景, 还是本态的生活, 歌词将这一点点一滴滴, 用画面定格成恒久。
四、歌词中艺术手法的彰显
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大多单调平俗, 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们缺少一颗写作的玲珑心, 而许多好的歌词、众多的艺术手法如明珠一样闪烁着动人的光泽, 熠熠生辉。
“太阳下山明朝还会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会一样的开, 我的青春一去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青春舞曲》) , 巧妙的对比, 叫人怎忍心不珍惜青春?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 问我借半块橡皮” (《同桌的你》) , 半块小小的橡皮, 一段动人的回忆, 一个淡淡的细节温暖了多少人的青葱岁月。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乡间的小路》) , 惹人怜爱的拟人和比喻让牧童的归路充满飞扬的情趣。而“红尘里, 快乐有多少方向?一丝丝像梦的风雨, 路随人茫茫” (《倩女幽魂》) , 更是演绎出一种“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情韵。
“风吹云动天不动, 水推船移岸不移。”看似常态的生活场景, 对称地齐齐地往你面前那么一放, 精致的小哲理令你眼前一亮。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不知这些本是平常的动词所串起的, 该会是怎样一幅清丽的画面, 怎样一份脱俗的心境?
更不要说《白桦林》那娓娓道来的凄美叙述, 令多少歌者听者潸然泪下, 久感于怀。
唱得响亮
其实, 歌词不仅是载渡学生到达写作之岸的扁舟, 也可以在教师批阅作文时搭建起一座心灵之桥。对学习、对家庭, 不少学生产生苦恼和困惑, 我便试图与他们同感受。于是, 有了“我也路过你的路, 苦过你的苦” (《牵手》) 。在对他们表示理解的同时, 告诉他们“我想我是海, 宁静的深海, 不是谁都明白。胸怀被敲开, 一颗小石块, 都可以让我澎湃” (《我想我是海》) 。有学生坦言相告, 他们爱看这样的评语。从与学生的交谈中, 我了解到, 他们以前一直被师长们听唱流行歌曲会有不良影响的思想束缚着, 现在发现教师也听也用, 于是他们极有兴趣地跟随着。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11
关键词:写作教学;伏笔;铺垫;悬念;区分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26-02
伏笔、铺垫和悬念都是在记叙文写作中常用到的写作手法。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区分开伏笔、铺垫悬念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对于伏笔艺术还有另外一种生动的叫法叫做“草蛇灰线”即反复使用同一词语,多次交待某一特定事物,可以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贯穿于情节之中。这条线索,犹如蛇行草中时隐时现,灰漏地上点点相续。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于伏笔的运用很值得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借鉴。在作品中大致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草蛇灰线,在咫尺之内”;一种是:“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一种是 “草蛇灰线,在时断时续之中”。
“草蛇灰线,在咫尺之内”这种就近伏笔是从情节结构的小单元着手安排的,是指一个具体的小情节而言。比如在第1回写甄士隐的丫头娇杏两次回头看贾雨村,雨村“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下伏第2回雨村作官,娶娇杏作二房。又如第9回,写“恋风流情友入家塾”,先说入学人多,“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即伏后文金荣等“群顽闹学”及“薛蟠争风”等等。
“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这种远程伏笔,就时空观念看,跨度较大,即金圣叹所谓“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它大体用在情节结构的“通体关合”之中,因此其照应往往在多回乃至数十回后才出现。运用此法必须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事件有透彻而充分的了解,在谋篇布局上有周密而填细的构思,瞻前顾后,成竹在胸,才能“始于足下”而虑及“千里之外”如第120回的宝玉出家(脂评所谓“证前缘”),在第1回“通灵神话”和第5回“梦游幻境”时早已埋下伏笔。再如第6回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凤姐,说“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即伏后文逐晴雯、害司棋、责平儿等事。
“草蛇灰线,在时断时续之中”这种连续伏脉随着情节的深入发展而多次出现,时隐时现,时断时续,因此往往具有线索作用。如写刘姥姥,第6回写她一进荣府,即“一进”写在故事情节刚展开之时;“二进”(第39回)写在贾府兴盛之时;“三进”(第113回)写在贾府势败之后;还有“四进五进”(第119回)写她接送巧姐安排婚事以终篇。
我想教师们在使用伏笔时应注意:(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铺垫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铺,泛指铺张,即打开场面的意思,同时也表达欢迎的意思,比如为客人铺开红地毯。垫,其一与铺的意思相近但有所引申。其二,对基础的加高以满足某些条件的要求,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条件的准备和积累。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在《红楼梦》中描写宝玉出场时,丫鬟的“笑道”和一声“宝玉来了”的禀报尤其显得不寻常。因为宝玉是贾府中最具民主思想的人,他的心目中,似乎少有主仆、尊卑的区别。对丫鬟的这些看似毫不经意的叙写交代,暗示出宝玉的平易随和而又超拔不俗。
宝黛初会便都感到似曾相识、息息相通。黛玉一见到宝玉就感到: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了黛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两人初会就产生了一种互相熟识的心灵感应。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来自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感情上为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做铺垫。
悬念是指欣赏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
在《红楼梦》中有突然性的小悬念,在起了收煞转折作用之后,悬疑便显出。比如宝玉诛罢芙蓉,焚香奠茗。“忽听山石后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那小环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吓的宝玉也忙看时,”—下回分解:“走出来细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有的悬念却悬而不决,读者“欲知后事如何”心急火燎了,作者下回却不急于分解,偏要“花开两朵,另表一枝”。横断插人池人他事,而且慢慢道来。几经周折,才重提前文按下不表之事。这就使情节曲折、头绪纷繁、变化而不板滞。不一下揭出,不一气写尽,悬疑感始终控制着读者,拉紧着读者心弦。如冯紫英设辞请宴,如平儿情掩虾须镯,均是一拖再拖。延缓是为了放慢节奏,一张一弛也是为文之道。层进紧逼的悬念,虽可引人人胜,但一味拉紧,不容读者思考,也有弓断弦折之虞。《红楼梦》悬念的延缓,便是在紧张中求松弛。读者并未因徐缓而放松了悬念感。可见悬念感既可以由紧张产生,更可以由弛缓中得到强化。
作文教学的艺术 篇12
一、选课——方向已定, 思路过关
作文教学虽说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但因在职教教育教学中, 语文本是公共课, 课时少, 加上学生基础差, 教学时间长, 见效慢等特点, 写作教学地位尴尬, 始终处于被弱化的边缘。所以这次市级公开课鼓励作文教学展示, 也是呼吁全市老师重视作文教学, 寻求突破创新。
申报课题时, 我在想, 要叫学生写什么?翻开中专教材第三册, 即将开幕的第三单元《生命的芦笛》, 《记念刘和珍君》、《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亡人逸事》、《把栏杆拍遍》和《北大三老》, 这些都是记事写人的散文, 如果教教学生如何写人, 不也是针对第三单元的提前预习, 为日后课文的教学打下基础嘛?由此课题定位于人物描写。
二、第一稿——全盘皆否, 脱离学生
方向一定, 翻课文, 找资料, 洋洋洒洒, 原始稿两天搞定。第一稿, 各类花招, 无所不用。教学目标定为掌握人物描写七种方法, 且每种方法都能在《亡人逸事》中勾画相对应的段落语句。具体教学流程为, 亡人逸事课文导入, 通过猜关羽、猜鲁迅和猜同学的游戏环节介绍肖像描写并课文勾画, 介绍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理论知识并课文勾画, 通过模拟二单元口语交际新生接待的小型情景剧活跃课堂氛围, 并以此为练笔素材,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描写演员。最后再次介绍侧面、细节描写的理论知识并勾画课文, 以自编的人物描写方法小口诀为结语。当初想着, 又有游戏又有表演还与课文挂钩, 不是亮点嘛?拿到孙主任那里一看, 全盘否定。她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公开课并不是个人表演秀, 如果你的学生一无所获, 你上的就是烂课。于是我拷问自己, 短短四十分钟, 怎么可能让学生掌握那么多方法呢?不如只选取一个方法, 讲深讲透, 因而有了第二稿。
三、第二、三稿——取其一招, 浓墨重彩
第二稿以让学生回忆三单元目录课文为导入, 引出何谓人物描写。猜关羽猜鲁迅后, 展示学生肖像描写的片段作文, 后在罗贯中描写关羽外貌的文字与阿累描写鲁迅外貌的文字比对中总结出肖像描写四大招。最后修改作文片段, 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一稿请教了吴路平老师, 她指出, 思路过关了, 但是课堂太平没有出彩点, 所以提出一人也可写出千面的亮点, 特地向我推荐了唐弢的《琐忆》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的肖像描写。还指出其中一招注意顺序过于抽象, 不如让学生排个序, 得以直观理解。
修改过后的第三稿成了我的第一次试讲课, 教学内容得到了认可, 但是教学设计还得修改。作文课肯定还是要以写作评讲为主, 只是修改作文无法体现作文课的特点, 所以前面的理论讲解必须压制为二十五分钟, 最后留有十五分钟给予写与评。当时组长秦老师和吴老师除了给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后还讲了重要的八个字:删繁就简, 理清线索。
四、第四、五稿——精心布局, 环环相扣
第二次试讲第四稿却失败了, 除却PPT不规范这个因素外, 现在想来最大的原因还是我并未真正理解“删繁就简, 理清线索”这八个字的真谛。教学环节应该是编织的过程, 不仅要求一环套一环, 环环相扣, 更要求具体教学目标为经度, 教学环节为纬度, 有隐有现, 有深有浅。而我的第四稿只是教学环节做了减法, 根本没有排列布局, 我只是做了形式上的调整, 本质上线索依然混乱。还是孙主任给我开了小灶, 她说, 你设计的每个教学流程是不是和你的大目标相关, 很有用的就留下, 又点用的或根本没用的全部都不要, 你的教学语言亦是如此。我们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只有学生最需要的才是我们要讲的。临下班前, 同办公室的汪园园老师给我出了个好点子, 不如你把学生无特征肖像描写的片段作文作为导入吧, 既可省一个教学环节又能引出如何写人。灵光大现, 我着手于教学环节的重新整合, 去粗取精, 果然使得整个理论知识的介绍大放异彩, 第五稿和第三次试讲差强人意。
五、课成——设计提问, 水到渠成
这次试讲借用了我师父张琳老师的班, 课后她指导我, 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顺其自然, 讲究水到渠成, 如果在注意顺序这个环节上先加上错位的原文呈现, 再接上排序的环节就不会那么突兀了。当然这次试讲的不足之处还是在于最后的评讲阶段, 点评不到位, 和学生互动少。第六稿又再次做了教学环节的微调, 为增加互动, 不仅特添了让学生起立坐下以区分特征与典型特征的环节, 还增加了学生自评环节, 把前半段的理论介绍更是精压为二十分钟, 留有充足的时间写评。这一稿大体可定, 但还有一难关尚未攻克, 即不太简洁的教学语言。感谢张老师帮我一句句推敲、指正, 她让我认识到我之所以语言啰嗦, 归根结底还是提问不到位。学生不能一下子说出你想要的答案, 又需要你再用话去解释去引导, 凭借着张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 她能预判出学生会怎样回答, 所以每个提问都是精心设计, 如果是学生实在无法回答的问题, 就需要老师自己承上启下地解说。
由此看来, 不仅仅教学环节需要编织, 教学语言也需要编织, 可以织成一张网, 最后一拉, 大功告成。
摘要:编织, 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 把细长之物纵横交错, 钩链而成。这种技法亦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这也是我磨课过程最大的体悟。本文主要介绍了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运用合理的教学语言来编织一堂有质量的公开课。
【作文教学的艺术】推荐阅读:
作文教学中的激励艺术10-24
初中作文教学艺术06-17
教学的艺术06-13
识字教学的艺术06-25
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艺术07-21
化学教学的语言艺术06-26
物理学科的教学艺术06-30
教学英语新词的艺术07-09
教学的艺术性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