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与本土化

2024-10-03

国际化与本土化(通用12篇)

国际化与本土化 篇1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1、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涵义。

国际化指的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中, 尽量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寻求大家认可一致的内容, 达到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与之相对应, 会计准则国际化就是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 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也就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执行本国的经济业务。

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历程。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即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回顾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 是在国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与我国改革开放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发展进程及其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改革开放进程相伴, 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1992) ,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 (1992~1997) , 制定与贯彻基本准则阶段;第三阶段 (1997~2006) , 构建按经济业务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第四阶段 (2006年至今) , 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阶段。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其中修订17项, 新颁布22项) , 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此次新准则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性突破。新准则立足国情, 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具有强烈国际趋同性的一项准则。

我国财政部王军, 在他的一篇评价新会计准则的文章中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创造了一个既坚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建立了一个既能让国人认可、又能使国际认同的准则趋同平台。我们找到了一条两者兼具、兼顾各方利益的趋同之路, 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四个原则, 即:趋同是进步, 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一个过程;趋同是一种互动。这四项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主张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其国际趋同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是我们坚持原则、积极趋同、参与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与平台”。新准则的内容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从具体项目上看, 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1) 从结构上看, 我国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位于具体准则之上, 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性。国际会计准则包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一些具体准则, 概念框架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意义。

(2) 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就是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在制定新会计准则时, 对国际会计准则、美国的财务报告准则等做了许多研究, 决定是否需要建立我国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是, 依据我国国情, 新准则在原有的基本准则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 基本准则的内容和结构与概念框架基本相同,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3) 在具体准则方面, 我国准则的38条具体准则当中, 除了对原有的16条准则进行修订之外, 其余22条准则均为此次新增。新准则除了包括一般业务准则之外, 还包括了涵盖金融业、农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多个特殊行业的准则, 可以说是覆盖面广、内容完整。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 无论是从具体准则的项目上, 还是从单个准则的具体规定上, 我国准则都与之基本相同。比如, 我国在存货准则中取消后进先出法, 债务重组不计入资本公积而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资本化等方面, 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本土化

会计发展史表明:无论是会计理论还是会计实务都产生于特定的会计环境, 又服务于特定的会计环境。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或多或少的都带有本国或本地区会计环境的特色, 以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 从而形成了会计的国家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何国家的会计都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都受该国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影响;二是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式和力度、企业组织结构和筹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使得制定会计准则的目标有比较大的差异;三是会计目标的差别和传统习惯的影响, 使得各国财务报表的构成有显著差异。

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宏观管理方式和传统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准则中国特色的因素, 我国会计准则的本国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特色的准则制定模式。

一方面准则制定机构是财政部。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制定。而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属于民间机构性质的IASB制定的;另一方面准则制定程序不同。根据财政部最近发布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可以看出,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发布阶段。IASB在制定准则过程中严格按照“应循程序”所规定的步骤, 而我国没有采取公开的听证会、开展有关实地测试等环节。

2、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运行以《会计法》为准绳, 这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一大特色, 《会计法》自出台实施至今, 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是依据《会计法》规定的精神进行的。从各国情况来看, 要么采用会计准则的形式, 要么采用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

3、计量属性仍以历史成本为主。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虽然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是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计量属性仍以历史成本为主, 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要求最大限度地使用公允价值, 除非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1、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实际上是共性与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化离不开本土化, 国际化寓于本土化之中, 没有本土化也就没有国际化;另一方面国际化也必然与本土化相联系而存在。

2、会计准则国际化与本土化任重道远。

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语言已经变得很重要。现阶段, 包括欧盟、美国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计划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向其趋同。但是, IASB还没有完成一套完整的、可以供全世界范围使用的会计准则, 现在的会计准则还处于发展阶段, 我们距离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 一方面我们要努力使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接近;另一方面我们要找到一条中国特色与国际性两者兼具、兼顾各方利益的趋同之路。

参考文献

[1]魏学谦.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及实质[J].财会研究, 2007.27.

[2]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

[3]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评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J].会计研究, 2006.3.

国际化与本土化 篇2

通过对两则案例的阅读,我对中美教育有了以下的思考:

(一)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讲,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是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扎实性,而美国教育重视多元性;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纵向的深度,而美国的基础教育则注重广度;美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中国的基础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如今,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弥补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

科技期刊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战略 篇3

[关键词]科技期刊;本土化;国际化;战略;关系

[作者简介]侯春梅,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田丁,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刘莹,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专项项目。

一、科技期刊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指科技期刊在其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引进国际优秀期刊先进的办刊理念与管理机制,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科技期刊本土化,则是指科技期刊与其本国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传统密切结合,发挥其内在的价值、功能和影响,成为该国科学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强调国家间的交流和影响,体现科技期刊的普遍性;科技期刊的本土化强调本国的科研和文化特色,体现科技期刊的特殊性。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是科技期刊发展史上长期并存的一个文化现象。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期刊发展的两个动力,它们之间会出现分歧,但并不相互排斥,在相互融合中促进科技期刊的创新和发展。任何先进的科技期刊, 只有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体现出其普遍的同一性;同样,科技期刊也只有在对本国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时,才能显示出自身特有的独创性,从而被他国学习而走向国际。本土化孕育和滋润着科技期刊的发展,但它不是僵化与固守,而是借鉴、吸收和创新。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体制与操作规范,引进国际优质期刊出版资源,培养和吸引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优秀编辑人才,只有这样,科技期刊才有可能得以持续健康的稳步发展。

二、科技期刊的本土化战略

本土科技期刊作为创新成果积累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资源,是本土论文发表的主要渠道。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形势,为了保护本国的科技文化和本土品牌,应对本土科技期刊所面临的非英语出版、规模小、影响力小、科技成果外流等巨大挑战,制订一些保护本土期刊发展的战略,在特定的环境下主动寻求自身的出路和发展路径,提高本土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1. 调整政策,创新评价模式

国家层面要从政策、环境、资金、人才等方面“多管其下”,对本土科技期刊的改革和创新给予全面支持。尤其是那些学术质量高、被本学科领域广泛认可的本土科技期刊,以及具有学科或专业领域代表性的科技期刊。同时需要对期刊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本土期刊和国际期刊进行分类评价、管理。

2. 注重质量,提高影响力

期刊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发文质量。首先,需要不断更新办刊理念,紧密结合本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文化传统,保证本土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高质量、高水平,提高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其次,鼓励本土科学家将重要科研成果发表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上,并在论文中引用本土科技期刊中的文献,促进本土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高。

3. 适应形势,加快数字出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成果产出的迅猛增长,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的获取和学术思想的发布都有了新的要求,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模式日益受到重视。本土科技期刊应适应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走向跨媒体的复合出版,注重内容品质和品牌优势,为用户提供基于期刊内容并超越期刊载体的增值服务。

4. 优化布局,推进集群建设

优化本土科技期刊学科布局,摒弃各自为营,抱团取暖。针对科技团体的出版体制特征,发挥独特优势,建立具有学科优势的科技期刊集群,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建立集约化的出版模式,实现规模效益。在学科期刊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成立科技期刊专业化的出版集团,力争实现在编辑、出版、发行和期刊经营方面的整合。

5. 广寻合作,加强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的核心,对于提升期刊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实现期刊发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制订编辑出版人员培养和引进计划,在寻求具有国际视野和期刊国际化运作能力的科技期刊领军人才的同时,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交流、培训等方式加快办刊人才的成长,努力造就一批掌握学科前沿、勇于创新的期刊带头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期刊高层次编辑人才和业务骨干,加强期刊发展能力建设。

三、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战略

在数字化、国际化的大潮中,作为学术交流媒体的科技期刊不能僵化与固守,必须顺应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积极寻求体制机制的变革,推动科技期刊的规模化,加快数字出版进程,扩大开放获取,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制订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1. 借船出海,加强国际推广

重点支持和鼓励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或我国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民族特色学科科技期刊借助国际知名的出版集团及出版平台,使期刊在宣传和网络传播方面与国际完全接轨,加快这些刊物进入国际学术交流体系的进程,全面推广我国优秀科技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利用,提高国际影响力。

2. 立足国际,提高核心竞争力

通过各种渠道,与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在代理发行、版权合作、数字出版等方面进行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训等,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先进的出版理念和经营管理经验,学习先进的国际化市场运作能力和网络平台传播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设立国际化交流与培训通道,加快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期刊办刊人才的成长,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引领作用的科技期刊高层次编辑人才和业务骨干。

3. 统筹规划,构建集群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成为科技期刊的主流传播模式,平台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立足国际,统筹规划,从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发布平台,以成熟的商业模式管理和经营平台,造船出海,在集成展示、推广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吸引全球优秀科技成果,实现全方位的交流。

四、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战略

作为科技信息内容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辅相成,是科技期刊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因此,科技期刊要想真正发挥其科学导向的作用,就必须坚持立足本土化,着眼国际化。本土化是根基,国际化是趋势,只有采取二者并重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战略应分步骤、有序地推进,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国际化,并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以国际化作为手段和契机,进一步培养本土化期刊。对于大多数科技期刊而言,首要任务是扎扎实实办好中文版期刊,立足本土,与本国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传统密切结合,为中国科技工作者服务,巩固并扩大国内读者市场。其次要加强数字平台建设和优秀编辑队伍建设,为本国科研人员提供更快捷、便利和专业的信息服务。对于部分有实力的科技期刊,应该走向国际,利用原有深厚的中文精品期刊办刊功底和影响力,集中精力打造走向国际的精品英文期刊,并在成功的国际化经验基础上,吸引国际优秀编辑人才,用开放获取、语义出版及数字平台建设等最优化的模式培育我国走向国际的科技期刊群,由点到面地带动一批国际著名科技期刊。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如何做到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是一个相当艰巨的长期性任务。科技期刊如何在国际化浪潮中处变不惊,保住自己的地位和特色,在世界期刊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尚需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国际化和本土化情境下期刊的运作。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国际化与本土化 篇4

关键词:零售国际化,标准化与本土化,二律悖反

一、零售国际化的概念

在跨国零售业的研究领域中,经常能看到国际化与环球化二词,不同的学者对二词则有不同的见解。国际化是跨国企业活动会考虑到国家间的差异性而进行本土适应;环球化则是以地球为单位进行统一的经营活动。前者是对应不同的国家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本土化适应,后者则是对东道国,采取统一的经营方式与商品。正如标准化与本土化的概念一样。纵观西方诸国的研究,在学术上对国际化与环球化之间并没有明确地区分使用。在美国更多的是使用环球化,而在欧洲则是环球化与标准化的概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使用倾向。本文则对零售商进行跨国境经营活动定义为零售国际化。

矢作敏行(2007)指出零售国际化是零售企业进行跨国境的展开其经营活动,以不同的方式与形态进行其企业经营活动。亚历山大(1997)则认为“零售国际化是将零售经营技术转移于不同的国家,或确立国际交易关系;经营技术与交易关系先克服不同国境的法规、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零售业自身在有别于母国环境中成立起的国际性统合零售组织”。以上定义,均以零售经营技术的转移为中心。零售经营知识、技术与业态的国际转移也是零售国际化的内容、但是其主体并不一定是零售企业。零售国际化与零售的国际化二者之间存在差异。零售的国际化是以零售企业作为主体,零售业的国际化是零售国际化的核心部分,并不是代表着零售国际化的全部。川端基夫(2000)将零售业的国际化的内容归纳为以下6点:店铺出店的国际化、商品采购的国际化、海外集资的国际化、金融功能的国际化、服务活动的国际化、劳动力的国际化。因此、零售的国际化属于零售国际化的一部分;零售的国际化是以零售商为主体,但零售国际化则是以零售知识、技术、系统等为中心广义的概念。

二、标准化与本土化的二律悖反

标准化与本土化问题虽一直存在着争论,但最初只在生产制造业中展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营销理念的变迁,在零售业中也展开了争论。简而言之,零售国际化中要使零售商可以在东道国得以发展的策略有两种:其一是营销组合、经营方式、技术等均可在不同的国家间转移,按当地市场特征对营销组合等制订统一的标准,再而用此标准进行国际化扩张。根据规模经济原理能减低国际化过程的成本。其二则是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特征,是否重新制定不同的营销组合,经营管理方式与过程等适应东道国的外部环境更能有效地实现零售企业的发展。前者是根据制造业的特征所提出的观点,后者则是由零售业的特征所考虑而得出的结论。零售企业的发展主要受到选址与商圈的制约。而制造业的业务并不是针对自身选址的区域消费者的特性而展开,几乎是没有商圈的制约。

对于零售国际化的战略选择,西蒙(1989)提出了环球化战略与多样国际化战略。前者的定义是用统一的经营模式进入世界各国市场;后者则是根据各国的市场特征对自身的经营模式进行修改。因此其见解也可以理解为标准化与国际化的问题。要注意的是要采取哪种战略的重点取决于零售业态。

但针对零售国际化的过程战略的选择只能是二选其一的说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反驳。不少学者认为零售国际化要成功只能是采取本地化策略。刘冰燕(2006)认为零售国际化容易受到东道国的经济文化环境与政策法规环境的影响,因而积极实施本土化是其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清水滋(1982)提出若日本的连锁零售企业要进行国际化时,必须先考虑母国的连锁经营系统是通过母国市场特性、零售业务经验等因素而构建的;其次其他国家与母国的市场特性、消费水平、消费者特征等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零售企业的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大。因此,连锁零售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规模,通过重新认识当地的市场特征,消费者特征,消费水平等因素不断适应当地环境重新构建适合当地的连锁经营系统才会令当地零售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对于零售国际化只能采取本土化战略这一观点,许多国内外学者都赞同。但向山雅夫则(1996)是以商品构成为视点对标准化与本土化指出零售国际化并不是标准化与本土化二选一的问题,并以“中心商品构成”(各个国家中共同存在的商品)与“周边商品构成”(适应各个国家市场特征而形成的商品)的概念,证实了两者是同时存在。某零售商在不同的三个国家中建立门店,开始时各国门店的商品几乎没有相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会出现了重复的部分。向山把两国间的共通部分商品“集中共通”把三国间共通部分的商品“环球共通”。随着各国的所得水平的上升,“中心商品构成”的比重会慢慢扩大。简而言之,本土化的商品会逐渐减少,而标准化的商品会增加,从而出现规模经济,令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并推动其发展。而其观点也存在“中心商品构成”等的概念不清等问题。矢作敏行(2007)认为销售业绩的高低决定于市场战略,然而市场战略攘括了业态战略与选址策略;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零售企业的销售活动由店铺运营系统,商品调配系统(采购)以及商品供给系统(物流)这3个业务系统组成的“零售事业系统”。零售企业在母国都拥有被标准化的零售事业系统。零售国际化的过程中,一般会把自身在母国取得成功的系统复制,转移于其他国家。但是,东道国的市场特性与母国的普遍存在差异。而这并不是标准化或本土化二选一的问题,是两者同时存在的比重程度问题。零售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直接将其零售系统转移去其他国家,也会有零售企业会为了适应当地的市场特征而将其作修改后转移。根据零售事业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转移程度可以把标准化与本土化划分为4种类型。

1.“完全标准化”:

母国的零售失业系统原封复制于其他国家。这种类型维持企业的品牌或商品理念是最为重要。品牌、商品等就连包装纸也要做到标准化。如路易威登这种品牌连锁企业。

2.“标准化中的部分适应”: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零售企业会将在母国的取得成功的零售事业系统根据东道国的市场特征做出微调或者部分修改。如家乐福等大型超市。

3.“创造型连续适应”:

零售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将母国的零售事业系统根据东道国的市场特征以及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法规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或修改后,转移到东道国的零售失业系统则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超越了原来系统而又维持了最基本的业态理念,创新型的零售事业系统。要注意的是创新型的零售事业系统的构建需要时间。在东道国的零售事业系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本土化。经营创新经过不断的积累,也能打造一个创新型的零售事业系统。如日本的7-11便利店。

4.“新业态开发”:

零售企业会在零售国际化过程中另外创造一个新的零售业态进入东道国市场,也就是母国的零售事业系统也会被放弃,围绕着新业态重新创造一个新型的零售事业系统。

三、结论

零售国际化中能采取的策略会有4种类型,绝不是本土化与标准化二选一。在零售国际化的过程中选择策略类型会根据内因与外因去做决策。根据“零售事业系统”可归纳影响零售企业做决策的因素包含以下几点。1.商品政策:包括商品研发、采购;2.物流政策:包括物流技术与方式;3.零售业务系统:包括销售方式、销售技术及其组合应用。零售商进行国际化过程能以上因素作为参考而选择策略类型。

参考文献

[1][日]矢作敏行.零售国际化过程-理论与案例的思考[M].有斐閣,2007.

[2]Alexander N.International retailing[M].Oxford:Blackwell Business,1997.

[3][日]川端基夫.零售的海外参入与战略-国际出店的理论与实况[M].新评论,2000:18.

[4]Salmon W J,Tordjman A.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tai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ing,1989,4(2):3-16.

[5]刘冰燕,董瑾.零售业国际化经验及其启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2.

[6][日]清水滋零售业的营销[M].商业社,198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本土化论文 篇5

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调整,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公司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希望到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但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其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项目所在国本土资源,提高利润水平,增强竞争力,是每个中国公司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人曾经在印度多个大型的EPC火力发电项目担任项目经理八年,积累了一些本土化管理的经验,对印度市场项目的本土化管理进行了总结、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能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所助益。

一、项目管理本土化的必要性

1.项目所在地的文化、环境特点是本土化管理中必须要首先考虑的。

从历史上来看,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佛教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当佛教在中国兴盛的时候,在印度却日渐式微,现在印度的佛教徒已经很少了。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但在对事物的认知、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异。近些年来,两国之间虽也增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遥远的印度及其人民,仍是陌生的。在我们眼中的印度,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国度,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它。

中印两国都是农业大国,但是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于印度,两国耕地面积差不多,但是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三倍多。印度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工业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且产能不足,使得一些工业产品、原材料、半成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中国公司从非常熟悉的国内电建市场,进入到相对陌生的印度市场,在管理上所面临的最大困难首先是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我们有不少想法和做法与印度的具体实际无法接轨。

中国文化崇尚艰苦奋斗,喜欢挑战极限,不承认失败英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以结果为导向。只要结果是好的,就是成功的,不管过程中受到了多少艰难困苦,都可以咬牙承受。而印度的文化特色是,不为己甚,享受现在,活在当下,特别注重过程中的乐趣,对结果的好坏不是特别重视。有时候我们觉得对方的一些做法无法理解,其实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比如,一件工作,加班一个小时就可以圆满完成,并且有双倍的薪水,中国人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加班一小时;但是很多印度人会摇头说,我的家人在等着我回家,按时回家是我的权利。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印度员工,总是在休息、喝茶、唱歌,而极少看到他们为工作汗流浃背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在他们心里,超越身体极限的劳动是不人道的,是可以被拒绝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和工作生活方面的差异,以便于更好的安排工作。

2.国际项目的管理与以前国内相比点多、面广、量大,资源协调更加困难,本土化势在必行。

中国的工程项目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是一种大的分工协作模式,即一个很小的项目都会有专业的设计院、厂家、施工单位、调试单位、运行单位等,一起来协作完成。而国际的EPC项目,一般是有一个EPC总承包商牵头做好整个项目执行过程的协调管理,这需要总承包商要有更多的项目管理人才,要有更强的统筹协调能力。要想用有限的管理人员,做好日益复杂和庞大的管理工作,并创造出较高的效益,就需要我们在管理上积极创新,而不能照抄、照搬国内的施工管理经验。国际工程业务是全球性的,与总部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各类资源能否及时协调到位,是公司整体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能否高效优质完成合同的关键。这样,就地、就近组织资源就成为资源统筹方面的首选策略。

3.本土化是国际工程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做好国际项目管理,需要在各个方面与所在国接轨。我们知道,有不少跨国公司的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最终导致了失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种理想,其前提是要对现场情况十分了解;有些跨国公司,忽视了相关方利益,什么事情都想亲力亲为,不愿意当地公司来分一杯羹,没能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有时候只要求合作伙伴承担损失,自己却不作任何牺牲。这样不但很难做到,也会失去许多优秀的合作伙伴,也会同时失去更多的市场机会。失去了当地合作伙伴的支持,项目运作将举步维艰。

4.本土化国际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需要

自身硬不一定能打出好铁,干好工程需要与当地各方面的环境因素相适应;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总承包商,需要当地分包商的配合,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支持,需要与周边社区建立良好关系。还有一些国家有签证政策以及法律法规限定了必须雇佣相当数量的本地员工,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本土化。如印度劳工法明确规定,外国企业必须在当地雇佣一定比例的员工;我们的EPC合同中也要求促进当地就业,我们的施工过程也要求要符合印度规范标准。

5.本土化管理的优点

一是可以跨越文化障碍。除了语言障碍外,我们更有诸多基于社会文化差异的沟通理解问题。雇佣当地员工,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将有助于解决诸如外部关系、宗教习惯、法律法规、税务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可以降低成本。雇佣当地员工,工资成本要大大低于从国内派遣管理人员。如雇佣当地的印籍员工,最低的工资每月5000卢比,最高的55000卢比左右,大大低于同岗位的中国员工的工资。从当地采购原材料,也可以减少采购周期,节省运输和关税等方面的费用。

三是可以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原来我们只在中国做施工部分,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走出国门做总承包,管理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很高的要求,这也需要从国际上广纳人才。

四是带动地区发展,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员工集体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员工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福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上还有很多落后地区,我们作为国际企业,有义务带动社会进步。本土化模式的实施,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对本土化管理模式的认识

1.本土化管理模式,就是在保持公司文化精髓、核心理念、主营方向等核心价值不变的前提下,对管理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革新,建立起一种经营氛围和管理方式,与项目所在国的自然、人文和法律等相适应,使公司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扎根于当地,成为一个受当地公众支持和拥护的“当地企业”。

本土化模式的建立和运作过程,是一个复制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方面要在核心价值观、公司文化等方面实现异地复制,传承下来,另一方面要在管理手段、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管理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对公司的本土化发展来说缺一不可。

2.项目管理需要入乡随俗。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在一个地区成功的经验,在另一个地方不见得就能成功,完完全全照搬照套是行不通的。即使一些成功的跨国连锁店如肯德基等,也不能没有本土化。我曾经到过一家印度的肯德基,店里卖两种风味的食品,一种是国际通行的大众化的肯德基;另一种是印度风味的,里边有咖喱等印度特色材料。我在店里观察了很久,发现印度风味的肯德基卖得特别火,总是有人在排着长队。这说明即使是已经被全世界人民都普遍接受的东西,在当地也需要有一些适应性的改进。

3.本土化管理模式,既不是完完全全的本土化,也不是全盘否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这些东西正是企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固。如果为了本土化而抛弃这些核心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

4.本土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应该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管理手段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市场开发本土化、品牌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生产本土化等。

5.在本土化管理模式下,必须对项目执行环境有准确把握。这些环境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提前制订应对措施、利用方式等。

在经济方面,我们应该多了解研究当地税法、利率、物价水平、通胀率、就业率、特殊鼓励措施、不同地域的最低工资标准等。比如,印度哈里亚纳邦最低工资标准150卢比/天,而贾苏古达地区是90卢比/天;对低预扣税证书的申请、帮助业主申请零关税优惠等,对业主和我们都有好处。这些对项目成本影响比较大。

政治方面,我们应该了解当地的政治制度、政府的稳定性等。如果没有进行事前研究,盲目决策,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损失。

文化方面,我们要了解当地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必须尽量避免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冲突,这是企业融入当地社会、被当地民众接纳的前提。

科技方面,要分析公司习惯做法与当地公司在施工机具配置、施工方案、验评标准、工作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等,提前进行比较,消除歧视思想,实事求是地考虑工期、质量、安全、经营效益等方面的需求,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方法。

三、实施本土化战略需要未雨绸缪,超前策划

1.思想上的转变

任何管理模式的成功实施,最重要的是管理者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而不仅仅是运用某种管理软件或管理手段。如果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总是觉得自己的理念高人一等,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新的东西,那必然导致整个项目管理思路的僵化和墨守成规,本土化根本无法推进。

一些制度、一些习惯,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很难说谁先进谁落后。我们从发达的西方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样,印度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印度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受英国殖民统治多年,沿袭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很多做法,在税务、财会、法律、语言等方面,可以比较容易地与西方国家接轨。印度作为金砖四国之一,GDP每年都保持了很高的增长率,其经济发展模式被西方国家一致看好,被公认为最佳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感增强,很多做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

2.商务方面要做好前期工作

大合同和分包合同谈判时都应该考虑好整个项目的运作。特别是分包合同谈判,应该有基于市场调查和项目运作模式的总体策划。要提前考虑好哪些是必须由我们本公司员工来做的,哪些是要求分包商来做的,哪些是可以聘用印籍员工来做的。比如,起吊设施的认证工作、小EPC项目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审批工作等,就可以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规定由当地分包商负责。

另外,要发挥区域性管理的优势。几个处于同一市场环境的项目,可以设立区域性的商务、财务小组,进行集约化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3.总部的支持力度和方式,要适应项目的本土化模式

这包括很多方面,如项目部与总部各主管部门的接口变化;资产、人力等各类资源的调度变化;总部对现场小EPC项目的管控深度变化;设备运输管理、设备加工深度的变化,等等。

项目部作为现场合同执行部门,是一个缩微型的总部外派机构,代表公司执行合同,其职责应该与总部是一样的,只是工作面没有总部那么宽广。所以项目部的部门设置,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把项目部的一些部门合并,精简机构,减少对总部派出人员的依赖,这需要部门负责人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应是复合型人才;另一种是部门设置还是与总部对应,但是部分部门完全本土化,这样也可以达到精简中国员工的目的,这需要在一些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上大胆启用本土员工,但需要对这些本土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使之适应和理解公司文化和管理要求。

对各类资源的调配,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区域管理的优势,而总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这需要对当地各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登记,建立资源信息库,并对可利用资源、紧俏资源进行长期的跟踪。一旦需要这种资源,就可以用租赁、购买、交换等方式,立即组织到位。

对现场小EPC项目,麻雀儿虽小五脏俱全,不能掉以轻心,铸成错误。应该把总部的技术支持和项目部的要求,转化成合同条件,利用合同来约束分包商,由项目部来监督执行。一个项目成功结束以后,以后同类型的项目就可以参照执行,这样就把总部和项目部的很多工作解放出来,节省了人力物力。就像业主对我们总包商的管理一样,业主并没有像我们一样拥有这么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但是一样可以把项目管好,主要是靠合同的约束力量。

4.项目部的人才准备和组织方式的改进。

一是要根据EPC合同、分包合同、与总部的接口等,将整个项目部的职责进行梳理、细分。依据岗位职责,设置相对应的岗位,然后对不同的岗位进行整合,形成部门,建立起项目部的整体管理框架;依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的薪酬、招聘简章、考核办法等;依据岗位职责,招聘或者调配员工。这样可以用最快速度找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协调的效率。

二是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制订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依照制度办事,而不是经验主义,即用“法治”代替“人治”。“治大国如烹小鲜”,只要法制健全了,一切都将有序进行,再复杂的项目也变得简单起来。项目部的“法”就是各项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

通过这两项工作,目的是把本土员工塑造成同中国员工一样的、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实现可复制和可互换,进而实现项目部之间的可互换和异地复制,为企业将来实现更大规模的本土化创造条件。

5.项目策划阶段要有对项目部的明确定位

从公司整体战略出发,对不同的项目应该有不同的定位,项目的目标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都应该比较明确。比如,有些项目应该侧重于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有些项目侧重于为公司树立形象,有些侧重于为公司培养人才,有些项目侧重于创新管理模式等等。每家企业都有很多项目在同时进行,业主不一样,业主的喜好和要求不一样,合同条件也不一样。大的原则是一个项目比一个项目好,管理上要不断上台阶,但是我们也应该结合公司的发展,实事求是分析项目之间的差异,适当的`明确项目目标的侧重点。只要项目目标明确,在策划阶段,就可以进一步对项目的本土化程度提出目标,并建立考核监督制度,为本土化的落地实施提供动力。从长远看,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强调要实行本土化的根本点。

另外,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在当地应用,创建了一个好的模式之后,需要异地复制推广,形成规模,在每个项目落地生根,中外员工都能很好的理解并执行,才能创造最大效益。如果大家都在埋头创新却不去在每个项目上推广,就不能形成生产力,创新就失去了意义。

四、国际项目本土化管理的重点

1.人力资源本土化

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中,得人才者得天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本土人才的开发利用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在聘用本土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四点:

一是招聘要科学高效。比如新德里地区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但是高素质的人才一直是供不应求。我们可以提前了解联系周边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了解学校的培养方向,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是否与项目部的需求一致,建立档案,有针对性的招聘,可以提高招聘的效率。试用阶段的考察很重要,专业经理需要与员工多交流,使他们理解岗位要求和公司文化,也要尽力给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二是要以岗位需求为方向进行培训。培训要有最强的针对性,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所有知识,我们的培训首先要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我们现在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是将岗位职责细化、分解,与员工的个人能力相比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最重要补什么。绝对不是不分岗位需求的大锅饭式的培训。

三是任用要赏罚分明。要让薪酬管理更加有效,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并与薪酬和晋升挂钩。

四是项目部领导层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创建和谐的项目部环境,通过定期交流机制、办公网页等进行交流,互相加深了解,才能更好地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目标。

2.技术本土化

因为印度的整个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受到制约,因此高科技的本土化,如设备制造等,比较困难。但是,在设计能力和施工技术方面,印度与中国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特别是施工管理方面,部分印度分包商的管理非常细致、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使用印度设计院做设计有一定的优势。印度设计院更加了解本土情况,对材料规格、当地施工水平、当地的规范标准等更加理解,所以印度的设计更加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需要在当地采购的设备,印度设计院会更加了解这些地方设备的技术参数。但对于在中国采购的设备,中国的设备厂家与印度设计院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由此看来,设计方面可以在印度实现完全的本土化。

至于设备采购方面,因为印度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可以实现部分本土化,即一些印度成熟的设备可以在印度采购,印度不能自主生产的设备,可以考虑在中国或者第三国采购。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进出口工作量,将来的厂家服务工作量也可以大大减少。

在施工技术方面,中国的工程公司都有能力有经验消化吸收不同的施工方案,有能力鉴别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劣。需要坚持的原则是,“有多高的技术水平,就实施什么样的方案”,“最适合现场实际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如现场设备运输,我们国内都是用拖盘或者低架车,载重量大,方便快捷,但对现场的道路等情况要求高,需要吊车配合;在印度用的最多的是一种移动式吊车Hydra,可以一台单独使用,也可以两机抬吊,集吊装与运输为一体,非常便捷。

3.分包管理的本地化

我们要尽量使用当地分包商,减少各类风险。当大批的中国员工在一个区域工作,安全管理风险非常高,因此分包本土化是必须的。

其实,我们与分包商的关系是共谋发展,目的是双赢。分包合同一旦签订,我们与分包商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帮助分包商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分包商干好了就是我们干好了。因此我们要全力支持分包商的工作,在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对分包商的管理上,奖惩措施是不可或缺的,但要符合印度的特点。比如,印度人好面子,有时几句夸奖的话、一封表扬信,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还可以采取“以夷制夷”的方法,用印度工程师管理印度分包商,借助业主的地方优势管控分包商等。特别在安全管理方面,业主的要求、印度地方政府的要求是与国际接轨的,业主对印度安全文化的理解更加透彻,借助业主工程师的管理经验,对我们的项目管理能够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4.后勤服务本土化

印度有大量的Labor,是非技术工人,可以择优录用。项目部的后勤、修缮、卫生、保安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印度当地劳工完全能够胜任。利用好当地劳工,能够节省成本,缓解成本压力。例如印度嘉佳项目部的后勤,只有两名中国员工负责管理,其他的全是印度人,印度厨师做中国饭菜也很拿手。项目部的保安工作也全部是印度保安公司人员负责,项目部只需提前策划好保卫方案,随时监督保安公司的执行就可以了。

5.商务、财务等工作,可以适度进行本土化

6月份,印度签证政策突然收紧,印度项目的持商务签证中国管理人员被要求限期离境,当时项目部只有九个持工作签证人员。我们提前做了商讨策划,进行了周密安排。商务、物资和财务人员在离境之前,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全部做了细化分解,形成了流程,每个流程都有完成标准。主管人员与印籍员工一起把每个流程都通行一遍,对关键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特别交底,保证了印籍员工也可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虽然当时商务、财务和物资三个部门都是只有一个中国籍主管,没有其他中国员工,但并没有影响正常工作。项目部的地方材料采购、分包结算、小额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出纳、保险、资料整理等工作,都是由印籍员工独立完成。税务、审计、法律等工作,中国员工只做其中一部分,然后请当地的咨询公司定期指导检查。

开始时难免担心印籍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培训、交流,发现大部分的印籍员工对公司文化和中国传统是认可的,他们对企业是忠诚的。误解往往是交流不够造成的。

五、结束语

国际化与本土化 篇6

[摘 要]在国际和国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 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并对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学生、家长、教师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肯定。

[关键词]健康与幸福;本土化;评估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与幸福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呼吁:“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也是提供基本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地方。” 我国著名教育先驱者黄炎培早在100多年前就为当时的上海闵行区浦江一小提出了“学做人”的中小学教育三字方针。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获得极大改善,但同时,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环境健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体道德和性格教育已经成为政府教育政策、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首要重点。特别是在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另外,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 2013年6月18日颁发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在国内和国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见图1)。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因为此项目包括课程、指导和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项目。

为了实现让闵行的孩子健康与幸福的目标,闵行教育局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联合出版)。健康与幸福课程为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健康与幸福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健康与幸福课程教给学生关于生理、心理、情绪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十项基本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知识深度。闵行区试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把美国教材本土化,以及如何把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已有的体育、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的实践过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是一个多方协调性项目,包括健康与幸福课程、体育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学校幸福教育活动、家长及社区的参与,见图2。在这一学年中,闵行区健康与幸福项目组重点把握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教育转型的教育价值取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健康与幸福》,从而确定区、校两级课程实施方案,理清目标、内容、实施主体、实施途径方法、管理及效能评估。

二是从理解国际教育趋势和把握现实可能的角度,思考如何“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始终保持事业的“开放性”,与国内外有关出版社、有关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了互动,加强了国外资料的翻译,中美教学的比较和引入国际教育机构进行效能评估等。

三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目标出发,思考如何“引方向于区域,生智慧在学校”,始终保持实践的“校本化”,进行了如下工作:一是围绕校本问题的研讨培训;二是基于校情的课程整合;三是立足于经验分享的校际伙伴合作;四是基于学校案例的成效表达。

健康与幸福课程从十个有关健康的方面进行组织,即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个人安全,酒精、烟草和其他药品,慢性病和传染病,消费者和社区健康,环境健康。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中文版),每册书内容均涉及这十个主题。在每个模块中,都要教授活动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实践健康学习的十项基本生活技能,即实践健康行为,设定健康目标,管理压力,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解决冲突,运用拒绝技能,获取健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做一名健康倡导者。

在《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试点过程中,闵行区采取了7项校本化、本土化措施。即课程实施标准的研制及课程核心内容的梳理;本土化内容适切点的遴选及相关人员的培训;闵行区教研联合体的校际互动研讨31次;原版教材三年级、六年级两册《教学指导用书》的翻译工作;80多节教学案例的征集评比和25节课堂实录的网上交流;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及家庭社区结合等多形态实施途径的探索;12份课程实施前测调研报告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效能评估。

三、 健康与幸福课程项目评估方案设计与过程

为了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创新,上海闵行教育学院与美国麦格希教育测评中心合作对试点学校的国际课程教育进行了健康与幸福知识的测评, 并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学校教师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价。测评健康与幸福能够帮助教育决策人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鸣,并为教育者、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优先顺序,以便在孩子最宝贵时光中支持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测评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的调查。

1.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评估设计

此次测评是为了提供以下健康教育实验证据,即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其健康的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根据健康教育标准不断进步。

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测评与传统考试有三点不同。第一,评估题目是根据国际健康教育标准而制定的,这样,测试结果就能很容易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解释。评估报告可以证明,学生有能力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第二,评估结果表明了学生学习国际健康教育标准以及课本中十项生活技能的情况。这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第三,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并将学生分类,而是了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评估方案时我们参照了三个相关文件,一是美国州际学校督学会(CCSSO)学生健康教育评估计划概念文件,二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 三是美国国家健康教育项目评估标准。

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NHES)共有8条,每一条标准都对应一系列性能指标(包括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一个年级都对应若干指标)。在为闵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设计知识测评题目时,我们把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与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健康与幸福教育框架、中国三个课程标准进行了匹配研究。根据匹配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评估框架,包括健康与幸福教育的3个综合性标准,即身体和情绪健康知识(标准A)、实践健康行为和减少患病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标准B)、社交及沟通技能以及提高健康与幸福的能力(标准C)。这三个标准在评估报告中的简化名称为“健康知识” 、“个人健康技能”和“生活/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每一条标准,我们都从健康与幸福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行为、态度、价值观调查以及健康与幸福测评模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的总目标是为本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与幸福教育,让他们对生活拥有正确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做一个有健康幸福能力的公民。因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评估另一个目的是,测评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态度、行为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评的有效性,我们参考2013年国际经合组织幸福感测量指南,以及来自健康测量文献中的跨理论模型。这两个文献为如何测量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如何解读数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为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制作了针对学生的4个方面的测评:知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以及两种评价工具:考试卷和调查问卷。学生知识和技能测评主要是运用国际健康教育标准和指标,开发试题。为了测评学生在2012-2013学年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期间的行为变化,我们为每个年级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以及家长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题反映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及十项生活技能相关的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问卷题目必须注重紧密结合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内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此次测评除学生试卷及调查问卷外,我们设置了相应的教师和家长问卷,从多方面采集数据来了解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掌握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

普罗查斯卡(Prochaska)的跨理论模型(Trans Theoretical Model ,TTM)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中。普罗查斯卡提出了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适用于多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行为态度变化的研究。他认为,通常一种行为的改变开始于无意图阶段(没有准备)、意图阶段(正在做准备)、准备阶段(做好了准备)、行动阶段(行为改变)、维持阶段(能保持持续行为改变和具有自我效能感)。

从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回流”现象。这个理论模型不但能帮助我们设计行为及态度变化的调查问卷,而且它也为我们利用教师、家长问卷的回答来分析、确认学生的回答提供了依据。应该注意的是,跨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对健康与幸福的理解变化和支持。课程评估可以了解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哪一阶段:有实施的愿望,准备实施,开始实施,持续性习惯性的健康与幸福实践。总之,跨理论模型为教师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评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3.评估方法

此次评估的实验组来自9所小学1597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32名六年级学生,对照组来自9所小学1510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11名六年级学生。

健康与幸福项目实施效能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每所试点学校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评估方法。

方法一:学年末用学生试卷来检测学生对健康与幸福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十大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

方法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在健康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

方法三:通过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来核实和评估学生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及家长和教师对课程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情况和可改进的地方。

方法四:通过校长访谈来评估学校的管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实施情况。

四、 结论

通过测评,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三年级实验组健康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回答更积极,实验组学生在健康行为变化和态度变化方面比对照组同学有显著的积极选择和答复。六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对学校在健康知识成绩方面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96%的三年级实验组学生和87%的六年级实验组同学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很大。

第二, 家长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三、六年级家长对孩子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给予肯定。 三年级和六年级家长对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高度评价。95%以上的家长对学校教授健康与幸福课程很满意。

第三,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发现,96%的教师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使得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85%的教师认为,他们会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与人沟通。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个人学习、生活能力与家长的关系更加关注。

第四,通过校长访谈发现,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能够满足建立健康幸福校园的长期战略目标的需求。实验学校校长计划通过学科整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完善。所有实验学校都计划在2014学年继续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逐年在更多年级和课程中渗透推广。

第五,整体来说,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方面有积极影响。评估报告的结果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UNESCO, 2010. Module 8: Health Edu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2]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7.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 Achieving Excellence.

[3]The Joint Committee on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1995.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 Achieving Health Literacy.

[4]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The transtheoretical approach. In: Norcross, JC; Goldfried, MR. (e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47-171.

国际化与本土化 篇7

“全球化”时代特征促进世界物质、经济活动的同时, 日益扩展为推动知识、技术的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产物, 20世纪90年代, 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浪潮[1], 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 发达国家竞相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设置综合化与国际化;转变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能力;改革人才培养途径和制度。其中, 美国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 教育理念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声誉。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 笔者在美国学习期间分别走访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 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初步了解。美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是间接的, 主要表现为外国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等, 他们关注的不是美国是否是第一大留学生接收国, 而是这些留学生对美国产生的国际化影响。

与美国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 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仿日、学美、效法、学苏几个阶段的变迁。今天, 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使教育国际化, 如何在国内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育核心竞争力, 实现特色发展, 持续发展, 跨越发展, 建设高水平大学, 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者, 值得深入思考。本论文以财经类高校发展为视角, 从国际合作办学实际出发, 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构建;国际化办学实践;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

1 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构建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维是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前提[2]。一个学校的灵魂在于它的办学理念,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不能采用“固有式思维”, 而应该打破常规, 走出具有独具特色的兴校之路。本论文依据“高教强省”战略理念, 从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实际出发, 依托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 开展国际合作, 积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进行本土化改造, 构建地方财经类高校金融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1 必要性

实践表明, 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 仍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具备国际化素质人才的短缺。尽管从全国角度看, 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很大, 但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 其中具有专业特色国际化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则更少。就计算机专业而言, 也存在严重的供需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需求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 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真正的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亟待解决。因而, 高等院校的办校理念已不是“人有我有”, 应该“求同存异”, “独具特色”。

1.2 发展目标

财经类院校不是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的学府, 我们的优势在经济方面, 所以, 应该尝试走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 以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目标, 具体体现在:1) 国际化:将本专业与国际信息化接轨, 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 紧密联系实际, 从学校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学生成才要求出发, 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2) 本土化: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 设定“和而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 将计算机专业和经济有机结合, 将计算机专业设定具体研究方向, 即金融信息化。

2 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办学实践

2.1 国际化发展策略

为了加快专业发展步伐, 提高学生国际化专业技能, 2013年9月11日, 吉林财经大学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正式签署了国际交换生合作项目协议, 其中包括3.5+2项目 (三年半国内本科学习加两年国外硕士学习) 以及本科生短期交换项目。

3.5+2合作模式: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学生在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习三年半课程, 满足特拉华州立大学注册要求再赴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学习两年。学生修满美方计算机信息科学硕士课程所要求的学分, 并通过学位达标必需环节, 在项目第五年将由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授予硕士学位, 在第四学年后由吉林财经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短期交换生:短期交换生项目针对我校全体本科生, 学生在每年的秋季或春季进入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进行与国内同年级的课程学习。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 获得美方成绩单及项目认证书, 所修学分与吉林财经大学本学期课程学分相匹配。

此外, 两所高校就深度合作达成一致, 认同以下为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教育和科研活动交流;教师科研和讲座交流;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交流;交换学术资源和出版物交流;联合主办国际会议。

2.2 本土化发展策略

确定特色专业方向—金融信息化。依托我校优势学科, 注重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与融合, 将计算机智能理论用于金融、税收等领域, 借鉴生物进化的宏观和微观机理进一步挖掘其“进化”潜力, 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用于解决经济、管理等领域较难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为其建立最优化投资方案和决策依据, 也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更宽广的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计算机理论数理化、模型技术智能化和经济、管理分析对策化, 体现了计算机智能理论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层次深广、研究方法独特、应用领域宽泛的特征, 成为本学科方向鲜明的学术研究特色。

具体体现其课程设置, 首先核心主干课程以计算机专业理论素质培养和金融信息工程相关知识教学为主, 选修课程侧重与企业所需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如, 核心主干课程中除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等专业必修课程, 还包括金融工程学、金融信息工程概论、现代商业银行IT系统、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银行卡业务与技术等则侧重金融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选修课程中的高级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方法等课程主要面向软件开发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管理模型与方法、网络营销等课程则主要面向企业的管理人才需求。

3 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 国际化合作办学存在国际化的维度单一, 即缺乏多样化形态;国际认证体系相对滞后, 国际认证发展速度偏慢、参与面窄等滞后性等问题[4]。本论文主要从微观角度论述国际化办学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按照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7月, 学校向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输送首批短期交换学生, 2015年1月, 该批学生顺利返校, 经过深入面对面交流, 归纳总结以下存在问题:

3.1 语言障碍

此次派出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不等, 尽管英语水平均已达到国家六级, 但出国后, 语言障碍仍不可避免。对此学校提出解决方案, 对有意向出国的同学配以外教跟踪培训, 规避语言困难。

3.2 专业课程衔接问题

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存在差异。前期的专业先修课程不一致, 加之语言障碍使得学习事倍功半。对此, 中方与美方应共同协调专业课程的选择, 有效实现课程衔接。此外, 确定赴美的最佳时间点, 使得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3.3 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包括出国前期准备, 如出国申请、签证办理、国内驾照证明、体检注射疫苗, 银行卡办理细节;强化赴美学生的心理准备, 组织有出国经历的老师和学生做经验交流, 使得学生坚强面对某些困境或者心理落差, 认识到异国求学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收获及财富;弱化完美主义, 不要把美国想象的过于完美化, 学会独立, 凡事不能过多依赖他人。

3.4 教材问题

美国纸质教材通常价格较高, 如果逐一购买势必增加其经济负担。其应对措施可多采用扫描方式积累教材, 利用已赴美学生及兄弟院校资源实现教材的共享。

3.5 缺乏实践课程建设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将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相融合, 利用美方实践课程, 使赴美学生入住美方企业, 尝试与外国的金融机构合作, 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美国文化, 还能学习到先进、及时的管理经验和实战模式。

4 总结

教育全球化、国际化是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国际化”微观上讲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 宏观上来看, 更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全球地位的重要标尺。本论文从地方财经类高校国际化办学实践出发, 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及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 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化办学顺利实施, 培养既精通信息技术, 又具有财经管理基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S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特征的必然产物, 而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内在需求。从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依托学科优势与国际项目, 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突显财经类高校的办学特色, 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国际化,本土化,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小梅, 杨亚军.论新形势下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2]许悦.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之路[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8 (3) .

[3]李明, 郭淑馨.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5.

国际营销中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篇8

所谓标准化的国际营销策略, 就是把在本国国内销售的产品及其营销方法直接带到国际市场, 用同样的方法销售同样的产品, 标准化将世界看作一个大市场, 不必理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 企业的任务就是提供性能先进、可靠、廉价的全球化标准产品。因此, 许多公司倾向于在其产品及营销活动中执行统一的标准, 它们创造了所谓的“全球品牌”, 即在全球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营销。

赞成企业营销本土化的人们认为, 公司应该“做全球性考虑, 但更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行动”, 即总公司提出战略性方针, 当地公司则注重个体消费者差异。由于各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 收入水平、产品的使用条件以及政府的规定等的不同, 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对产品及营销方法进行修改, 以不同的营销方法出售差异化的产品, 以适应当地文化环境, 更好的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标准化与本土化的两难选择

国际营销首要的战略决策, 就是如何对待文化的国际差异性。也就是说, 是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更改, 适应异国文化, 入乡随俗;还是审慎地克服文化阻力, 用母国的产品和文化去征服异国消费者, 创造市场?

在日本企业看来, 文化的国际差异性决定了企业在国际营销中要做到入乡随俗, 适应别国的文化和市场需求。日本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 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 根据各国文化的差异性来设计自己的营销策略, 从而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禁忌等, 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取得竞争优势。对异国文化的高度敏感性, 使得日本企业能够更深入了解各国顾客的需求特点和购买心理, 从而为他们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在国际营销中扩大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但相对于本土化而言, 运用标准化又可获得以下优势:首先, 通过产品标准化, 企业可以在全球营销活动中降低成本。因为产品标准化可以实现批量生产, 取得规模经济, 大幅降低原材料、机械设备和其他生产成本。大量生产还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开发研究费用。包装、广告标准化也可以节约成本。其次, 产品标准化可以使企业统一协调其营销活动。销售全球标准化产品有助于树立统一的企业产品形象。当今世界, 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商人往返于各国。特别是在欧洲, 人员可在欧盟内自由流动。如果一个德国人在西班牙商店看到他所熟悉的品牌, 他很可能会购买这种产品。更重要的是, 由于在西班牙再次遇到这种产品, 回国后他会成为该产品更忠诚的顾客。

美国企业将自己国内的产品和营销方法直接延伸到国际市场, 并不是因为它们忽视了文化适应的重要性, 而正是因为它们更看中标准化策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利润。此外, 在美国企业看来, 如果入乡随俗, 那么当地企业可能每次都获得胜利, 因为他们比外地人更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需求;况且, 当地产品已经很多, 外来企业如果想模仿当地产品, 对当地意义并不大, 只能增加“拥挤”程度, 相反, 有特色的外来产品对当地市场也许有点价值, 甚至可以改变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促进当地的文化变迁, 创造出新的市场。“二战”后不久, 美国麦当劳等食品公司进入日本, 几经努力, 终于使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过去一直以吃蔬菜、鱼、米饭为主的日本人, 逐渐对牛奶、面包、牛排发生了兴趣, 到1981年, 在日本大众的饮食结构中, 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第一次超过了蔬菜的摄入量。

三、从4P角度对标准化、本土化的分析

企业在跨国经营中, 不能预先肯定自己的产品是否能顺利销往它国, 所以应检查所有可能修改的因素, 确定哪些修改能有助于国际营销。我们可以用4P分析法来对标准化、本土化进行一下分析。4P是指产品、促销、价格和渠道。

1. 从产品角度的分析

基甘 (Keegan) 把适用于国外市场的产品和促销的战略, 区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直接延伸, 即把产品直接推入国外市场, 不加任何改动;二是产品适应, 即不改变促销, 通过改变产品的设计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爱好;三是产品创新, 即生产某种新产品。

企业在国际营销中采取直接延伸、产品适应还是产品创新, 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产品本身的特征。根据产品受各国文化及消费习性影响程度的大小, 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农产品、零部件、机床、标准工件等工业消费品、建材等。这类产品一般不会因各国文化及消费习性而不同, 也就是说在这类产品上, 各国一般具有相同或极相近的消费习性, 因此对这类产品宜采用标准化策略。第二类是在各国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近似特征, 但也因消费习惯及偏好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别化的产品。此类产品主要有家用电器、家具、交通用具等, 一般而言, 适度的标准化与当地化的融合是此类产品在国际营销中应遵循的原则。第三类是极易受各国文化及消费习惯影响的产品, 它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性, 如服装、食品等。一般而言, 较高程度的当地化是此类产品在国际营销中应遵循的原则。除第一类产品外, 具有以下特征的产品也宜采用标准化:对社会地位和文化差异不敏感的大众化廉价产品;母国生产具有优势的奢侈品;研究开发成本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于代表国家形象、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产品。 (2) 产品母国文化势力相对于东道国文化的强弱。在国际营销中, 企业除了从产品本身的特征来考虑所采用的策略外, 还应考虑产品母国文化势力的强弱。母国文化较强的产品, 由于其克服东道国文化的成本及障碍相对较低, 从而可采用一种相对标准化的策略, 如美国的可口可乐。母国文化较弱的产品, 由于相对于东道国文化及消费习惯而言, 并不具备引领消费时尚的优势, 从而多采用当地化的策略。如最近, 北欧最大的专业涂料生产厂商瑞典福乐阁公司在中国市场卖涂料, 居然借鉴坐堂中医看病的方式, 开盖销售、请消费者望闻问切买涂料。与消费者的文化背景结合得如此紧密的营销活动一推出, 就受到顾客的欢迎。 (3) 企业在国际营销中所进入的市场范围的大小。在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目标市场需求难以预测时, 成本因素对标准化及本土化策略选择有重要影响。企业需对比考虑标准化的营销成本与本土化的营销成本。在进入市场范围很大、进入国家很多时, 企业也可通过对国际市场宏观细分、在各子市场内实行标准化来降低改造成本并取得营销投入的规模经济效应。对国际市场进行宏观细分即根据某种标准 (如地理、经济、文化等) 将整个世界分为若干子市场, 每一子市场由许多国家组成, 他们具有基本相同的营销环境。针对各子市场的不同需求特点, 企业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但在每一个子市场内, 实行高度标准化的策略。 (4) 企业所营销的产品对当地受众而言是熟知品还是全新品。对于熟知品而言, 消费者已在当地同类产品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定的消费习性及偏好, 而对于全新产品而言, 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 从促销角度的分析

在国际营销中, 公司既可以原封不动的采用与国内市场相同的促销战略, 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当地市场的状况加以改变, 这称为传播适应。如果它既调整产品, 又调整促销, 则称为双重适应。

传播适应中的一种情况是产品标准化、广告差异化。相对而言, 企业在国际广告方面很难实现标准化的运作, 这是因为各国文化背景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广告是营销组合诸因素中对文化差异最敏感的一个。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及政治经济背景, 不同文化群体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及消费形态, 因此须对广告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造。

对促销的当地化改造还涉及到营业推广的本土化。各国政府对营业推广有不同的法律限制, 法国禁止抽奖销售, 德国禁止使用折价券。营业推广的效果也与各国消费传统紧密相关, 在法国最有效的营业推广形式是商店降价、贸易折扣和免费样品, 在巴西最有效的形式是附送礼品, 在瑞典合作广告效果不错, 而再一些国家人员推销并不为人们普遍接受。所有这些都促进了企业营销活动本土化进程加快。

3. 从价格角度的分析

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 面临以下几种价格方案选择。 (1) 在各地统一定价。企业可在世界各地以相同的价格销售产品。由于各国的成本不同, 因此企业在各国的利润率有较大差别。 (2) 根据各国市场定价。企业可用各国可以承受的价格销售产品, 但这一方案易受到灰市问题的干扰。所谓灰市是指由于各市场价格不同而促使分销商采取的套利行为。企业可通过控制分销商, 或者向成本较低的分销商提高售价, 或者改变产品的特点为不同的国家服务等办法以防止出现灰市。 (3) 根据各国的成本定价。企业在各国使用统一的标准成本加成定价, 但在高成本的国家企业会失去市场。

4. 从分销渠道角度的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与本土文化 篇9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既有历史传统的积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是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而阐释的文化,是本土内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本文所述的本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英语教育顺应“中国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潮流,国际理解和本土文化教育的研究蓬勃兴起,丰富和拓展了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给英语教改注入了新活力。

一、国际理解和本土文化研究概述

英语教学涉及到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而这种理解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比较、取舍、传播。因此,英语教学是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本土文化是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国际理解是英语教学应有的题中之义

在英语教学中,无论从其教学内容,还是从教育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本质看,都离不开国际理解。从英语教学的内容看,它涉及到对英语教材所呈现的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的教学,这本身是国际理解的重要内容。从英语教学的要求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政治上的对话、经济上的合作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扩大,英语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引导和促进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意识的增强”(彭近兰2003)。从英语教学的目标看,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为前提,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相互理解,展开交往与合作,旨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市民”,最终形成“共生”“公正”的态度和观念(彭近兰2003)。从英语教学的本质看,“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鲁子问2008),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这种跨文化交往,体现了国际理解的目标和要求。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英语教学的要求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王瑞杰200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于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融洽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显而易见,英语教学的这些要求、目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英语教学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部分,国际理解应该是英语教学应有的题中之义。

(二)本土文化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根基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发展根基,不同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得到延续和发展的(王瑞杰2003)。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在学习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必须融入本土文化,以正确的态度审视多元文化及其差异性,注意“在强调理解、包容异文化的同时不要迷失了自我。因为保持和发扬本土文化也是国际理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德伟2002)。当然,英语教学应当进行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训练,否则就不叫英语教学。但必须指出的是:“通过读、说、写等技能的训练和掌握,目的是理解他国文化,解释、传播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意识(杨晓斐2010)。同时,“从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和外在价值看,英语教学的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首要任务,文化意识是指一种对本土文化和英语文化的理解,这种文化意识是建立在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的”(李娅琳陈晓靖,2011)。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时,如果不导入中国文化,不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较,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那么学生就会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的行为习惯,甚至价值观。他们会很容易忘记或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而“放弃民族特点与文化的身份去学习外语是不可取的”(张换成2009)。另外,从语言技能层面上看,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极其重要的手段。通过将本土文化和英语文化进行对比,学习者不仅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文化信息上的不同,而且还可以深刻地认识本民族文化和所学英语文化的本质区别,避免可能产生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赵德艳2008)。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这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国际理解和本土文化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应当看到,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和本土文化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予以完善提高。

(一)忽视本土文化的有效融入

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更是培养人文精神和国际意识的素质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英语国家的语言并能运用该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普通的日常交际,也包括信息和文化的双向沟通。“但目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普遍以目的语输入为主,即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及其表达,造成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屡屡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多年来我国外语教学只注重目的语文化教学而忽视母语文化教学的偏差所致,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一大缺陷”(李娅琳陈晓靖2011)。而且,统计数据显示,各种英语教材对中国文化仅有零星的涉及,几乎都是反映第一语言的英语国家的文化材料,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教材则鲜为人见(张换成2009),这种以英美文化为中心而忽视本土文化的做法是导致我国英语学习者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很好地用英文表述自己的本土文化而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症”现象的主要原因(李娅琳陈晓靖2011)。

同时,在过去的20多年中,很多研究者在英语教学进行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推动了英语文化教育的发展。然而,讨论英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导入和融入却往往被忽视,即大多数讨论主要是针对外族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意义。“仔细研究一下近年来人们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做的研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研究者们几乎都把目光聚集在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上,本族语文化一直少有涉及”(刘长江2003)。这种英语教学研究存在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失衡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反思。

(二)国际理解片面化、浅层化

“我们所言的国际理解,既是对他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是让他国认识和了解本国过程。因而理解教育,就应该是一种理解他国与让他国理解本国,是一种引进与输出相统一的教育。具体在英语教学中,既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又要适当吸收他国文化的精髓”(张德伟2002)。但在英语教学的现实中,往往偏重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偏重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应当指出,“我们提倡外语学习者既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文化,也不能惟我独尊,排斥华夏文化以外的任何一种文化,不仅要懂得如何用外语与外国人成功交际,学习和研究他们的文化,更要学会用外语介绍和输出本国的优秀文化,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本国文化”(彭近兰2003),这种偏离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内在要求的教学现实,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同时,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还有以下不足:第一,英语教材已包含了一些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例如涉及英语国家地理、历史、人物、生活等等,虽然这些课文广泛地介绍了国外民族文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异民族文化的知识,但这些课文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突出不够,没有从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目标进行设计。第二,重知识、轻态度与能力。这些课文比较广泛地介绍国外文化知识,但对于如何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形成积极的国际理解的态度和能力,则没有说明。因此,这些课文只能帮助学生获得国外文化的知识,却不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态度和能力。所以目前的教材还不能真正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王怡菲陈宁2005)。

所以,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应该坚持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国际理解教育。本土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是进行国际理解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向国外介绍自己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也应是英语教育的目的之一。通过英语教育“引进来”与通过英语教育“走出去”应同等的重要。我们既要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又要学会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我们既要学习他人,也要学会展现自我。英语教育的目的决不只是使英语学习者越来越外国化,而是有义务宣传本土文化,以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王瑞杰2006)。

三、展望和建议

全球政治民主化、经济贸易国际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信息技术的支持尤其是互联网的扩大,以及各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等因素,越来越对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产生有利影响(余新2002)。科学总结、理性反思、积极探索和完善提高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与本土文化有效融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是当前英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时代呼唤之使然。

(一)有效融入中国本土文化

当前,“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组成部分的英语教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机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建立适应英语教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全新教学模式和教材,乃是英语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这一目标要求有望在学者的呼吁下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成为现实,有望在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下得以施行。同时,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注意英语和母语文化材料输人的平衡,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也是指日可待。从而牢固确立以英语为目的语的“知彼”文化观念,培养面向母语文化的“知己”历史意识,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英语教学“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宋欧2010),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共生”“共存”。

(二)坚持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前面已述,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既是对他国政治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是让他国认识和了解本国的双向过程,这一理念必将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理论研究的深化而得以强化,那种在英语教学中片面强调理解西方文化、忽视本土文化融入的观念和做法将会逐渐淡出。“在民族自尊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和国际理解基础上的民族主义两种思想的内在统一”(余新2002),无疑会成为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三)深刻理解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的目标内涵

国际化与本土化 篇10

1 文献评述

“海归”人才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影响首先体现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海归”在国外接受深造或拥有国外相应技术领域的工作经验, 其平均技术水平一般高于国内人员, 因此, 其回流可以直接提高母国人力资本存量, 并将其学到的先进技术和掌握的大量市场信息溢出到母国 (Adda&Dustmann, 2006) 。Mc Cormick&Wahba (2001) 通过研究埃及回流技术人员的溢出效应, 发现“海归”在国外学习工作的时间越长, 其积累的人力资本越高, 外溢效应越明显。

“海归”人才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影响还体现为社会网络效应。“海归”在国外建立的商业和社会网络可以加强东道国与母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 从而进一步放大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李平、许家云, 2011) 。Rauch&Trindade (2002) 实证检验了华侨华人网络对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关系, Docquier&Lodigiani (2006) 研究发现人才流动引致的FDI效应显著, 通过跨国数据分析, 估算出每增加一单位技术移民, 母国FDI资本将增长2单位。因此, 国际移民将有可能通过促进FDI和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其技术溢出效应 (李平、许家云, 2011) 。此外, “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将通过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人力资本积累提高母国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 (Zahra&George, 2002) , 从而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且“海归”人才通过连结其所建立的国内、国外两个商业和社会网络促进信息传递, 从而有利于技术转移 (王辉耀、苗绿, 2014) 。

可见, “海归”的人才回流和环流带动了技术、资本和市场信息流动, 从而使得母国获得与东道国技术和技能沟通的渠道, 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Saxenian, 2002) 。然而, “海归”人才究竟如何影响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和提升创新绩效并未得到清晰的解释, 有必要在一致的理论框架下对“海归”人才的人力资本贡献和社会网络贡献进行深入讨论。

2 研究假说

价值链全球化推动了技术的国际扩散, 国际技术知识在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Fosfuri&Tribó, 2008) 。国际技术转移可以区分为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两类。技术转让主要是指企业间的技术交易行为, 而技术溢出属于非自觉的技术转移。国际技术溢出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涉及与创新密切相关的思维模式、信仰、直觉以及技术诀窍, 难以复制模仿。跨国公司正是凭借巨大的知识存量特别是隐性知识成为全球创新体系的治理者, 并对与之建立技术联系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 进而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因此, 我们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说。

假说1: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和提升创新绩效均具有积极影响。

“海归”人士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人力资本的贡献和社会网络的贡献两个方面。首先讨论“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贡献: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贡献体现为一种要素投入贡献, 即“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是一种创新要素, 可以直接作用于所在企业的创新过程。由于“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 因而特别有助于所在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 (王辉耀、苗绿, 2014) 。另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贡献体现为一种吸收能力贡献, 即有利于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吸收过程, 体现为Zahra&George (2002) 所强调的知识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 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转化与知识利用等环节。“海归”人士在国外积累的相关技术经验、跨文化背景、熟悉国际科技管理的相关规则制度等, 均有利于促进对国际转移技术的内化、转化与开发利用, 因此, 我们提出本文第二个假说。

假说2:“海归”人士的特定人力资本对本土技术创新的贡献, 一方面体现为要素投入贡献, 另一方面体现为吸收能力贡献。即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和提升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海归”人士的人力资本增强了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技术创新过程的促进作用, 而这种促进作用体现为一种调节功能。

除了人力资本的贡献之外, “海归”人士对本土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体现在跨国技术网络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以信任和互动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可以减少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冲击, 减少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说, 社会网络质量对企业开展关系型学习具有决定作用。关系型学习既有助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 又有利于外部知识内部化的一系列过程, 包括知识同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 即实现创新产出 (Fosfuri&Tribó, 2008) 。“海归”人士的跨国技术网络有利于本土企业开展关系型学习, 促进所在企业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知识识别、获取与理解。基于此, 我们提出本文第三个假说。

假说3:跨国技术网络具有一种调节功能, 即“海归”人士的跨国技术网络增强了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技术创新过程的促进作用。

3 模型、数据与变量

3.1 计量模型

为了检验上文的研究假说, 本文将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分为国际创新合作和创新绩效两方面, 重点讨论在国际技术转移影响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海归”人士所发挥的作用。即讨论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是如何倚赖于“海归”人士?因此, 本文构建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 IIC表示国际创新合作, 为0-1虚拟变量;IP表示创新绩效;IHC表示“海归”人力资本;INT表示“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TT表示技术转移;HC表示人力资本水平;TE表示科技经费投入;Size表示企业规模。

3.2 变量定义

本文被解释变量包括以下两类。

国际创新合作:与海外科技人才、团队、企业、团体等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创新合作行为, 如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产品设计等合作行为, 体现了科技企业创新国际化的过程。本文界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为0-1虚拟变量, 已开展国际创新合作=1, 未开展国际创新合作=0。

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往往采用多个指标来评估企业的创新绩效。借鉴现有文献的研究设计, 本文利用四个问项来测评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绩效:科技成果或专利申请量增加、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改善。这些问项分别利用Likert七点尺度测评。

本文解释变量定义如下。

“海归”人力资本:本文的人力资本国际化主要是为了反映人才回流对母国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因此, 结合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测量人力资本国际化:创业团队或高管团队中“海归”人才的数量、技术研发设计部门的“海归”人才的数量、管理团队或技术团队是否包括外籍人员。

国际技术转移:结合现有文献, 本文分别用三个问项来测量国际技术转移:从海外获得新技术或新产品信息情况;从海外获得技术经验、诀窍或技能情况;从海外获得技术指导、交流或培训机会情况。这些问项均利用Likert七点尺度测评。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结合现有文献, 本文将“海归”的跨国技术联系分为三类:与海外科技人才 (科学家、工程师) 、科技团队等的科技联系;与海外客户、供应商和其他相关企业的科技联系;与海外科技团体或协会等中间组织的科技联系。

人力资本水平、科技经费投入、企业规模是本文的控制变量。

3.3 数据来源

本文于2014年10月16日完成全部调查问卷回收。课题组先后发放问卷223份, 实际回收问卷189份。其中, 各种形式的无效问卷65份, 实际有效问卷12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5.61%。

4 回归结果

本文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截面数据较易产生异方差现象, 我们需对异方差问题进行了统计检验, 检验方法包括White检验和BP检验。White检验结果显示, 以下所有回归的p值均低于0.01, 因此强烈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 认为存在异方差。BP检验考虑了针对拟合值和全部解释变量的两种情形。两种情形下的BP检验结果显示, 以下所有回归的p值也均低于0.01, 可见, BP检验也强烈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因此, 两类检验的结果均表明存在较为严重的异方差问题。基于此, 本文将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WLS) 进行回归。

4.1 基于创新绩效的回归结果

当被解释变量为创新绩效时, 回归结果见表1。其中, 模型1没有引入控制变量, 模型2引入三个控制变量。

“海归”人力资本 (IHC)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但只在模型2中以10%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 (IHC) 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即要素投入贡献) 并不稳健, “海归”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投入贡献的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 (IN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高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是明显而稳健的。

国际技术转移 (T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但只在模型2中以10%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 国际技术转移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HC*TT) 的系数均为正, 且分别以5%和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正的交互作用, 亦即“海归”人力资本增强了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NT*TT) 的系数均为正, 且均以1%的高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正的交互作用, 亦即“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吸收, 进而有助于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

控制变量科技经费投入 (TE) 、企业规模 (size) 和人力资本水平 (HC) 的系数均为正, 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与大部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2 国际创新合作的回归结果

当被解释变量为国际创新合作时, 回归结果见表2。其中, 模型3没有引入控制变量, 模型4引入三个控制变量。

“海归”人力资本 (IHC)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 (IHC) 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促进作用, “海归”人力资本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要素投入贡献的假设得到验证。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 (IN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高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而稳健的。

国际技术转移 (TT) 的系数在两个模型中均为正值, 且均以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促进作用是稳健的, 国际技术转移有助于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假设得到验证。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HC*TT) 的系数均为正, 且分别以1%和5%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海归”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转移对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正的交互作用, 亦即“海归”人力资本增强了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

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乘项 (INT*TT) 的系数在模型3为负,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模型4中系数为正, 且10%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对于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 跨国技术网络与国际技术转移的交互作用并不稳健。

与上文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类似, 在模型3和模型4中, 控制变量科技经费投入 (TE) 、企业规模 (size) 和人力资本水平 (HC) 的系数均为正, 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与大部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5 研究结论

就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而言, 国际技术转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尽管“海归”人力资本不能直接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 但“海归”人力资本能够增强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绩效。“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促进作用是明显而稳健的, 其调节效应也得到验证, 即“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吸收, 进而有助于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新绩效。

就国际创新合作而言, 国际技术转移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稳健的促进作用。“海归”人力资本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吸收能力贡献均得到验证, 即一方面, “海归”人力资本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稳健的直接促进作用 (即要素投入贡献) 。另一方面, “海归”人力资本增强了本土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吸收能力, 进而有助于这些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同时, “海归”的跨国技术网络对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具有稳健而直接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Adda J, Dustmann C, Mestres J.A dynamic model of return migration[J].Essays on Temporary Migration, 2006.

[2]Docquier F, Lodigiani E.Skilled migration and business networks[J].Open Economies Review, 2010, 21 (4) .

[3]Fosfuri, A., and Josep A.Trib, 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J].Omega, 2008, 36 (2) .

[4]Mc Cormick B, Wahba J.Overseas work experience, savings and entrepreneurship amongst return migrants to LDCs[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1, 48 (2) .

[5]Rauch J E, Trindade V.Ethnic Chinese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trad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2, 84 (1) .

[6]Saxenian A L.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high-growth entrepreneurs[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2, 16 (1) .

[7]李平, 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 (季刊) , 2011 (03) .

文化产业的国际视野与本土策略 篇11

正当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时,我读到了李庆本教授、吴慧勇博士的专著《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对发展文化产业,多了一份国际情怀,拥有了一个国际视野。

李教授在马耳任我国大使馆文化秘书时,亲自收集最新资料,涉及欧盟27国,以这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专著,堪称我国这方面的第一本。这本专著介绍了欧盟作为一个统一体,强调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把文化一体化当成推动欧盟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凸现欧盟这一国际组织在促进一体化时,十分重视文化方面的作用,同时强调文化一体化并非同质化,而是保持和发展各成员国的文化差异比。共享和差异成了欧盟文化产业的第一个显著特征。

加大文化投入,是欧盟各国持续不断的努力。《2000年文化发展纲要》实施期间(2000-2006年),整个欧盟文化投入总预计金额是23亿6千5百万欧元,用于发展文化创造,文艺传播,跨文化对话,丰富欧洲人民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2007》实施期限从2007-2013年,总预计为4.08亿欧元。后来这一投资追加至10.55亿欧元用于支持媒体发展。为了发展文化产业,欧盟还检讨了以往文化投资的有效性,为了资助各成员国,包括新成员国和小成员国,重新规定每年不低于50亿欧元。有了雄厚了资金投入,保证了欧盟文化的大步发展。

欧盟发展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是十分鲜明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对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发起强力挑战,抵制某些国家的文化扩张,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发出欧洲的最强音。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充分认识文化的民主化要求,并以此方式来避免文化的不良倾向”,最终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

作者撰写此书,一个初衷是“希望在介绍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从文化政策方面探讨其原因,而为我国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我们读后,觉得作者的愿望是良好的,很有现实意义,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份非常宝贵的且十分紧缺的文化资源。

参照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比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应十分急迫地提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本土政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大国,文化的悠久性、连续性、差异性,使我国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优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和多样性,着重多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人类的独特贡献。同时,要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文化企业,建构众多的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民营、国营文化企业。注意促进内外文化交流,构建共同繁荣的文化大舞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多年来我们爱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台搭起来了,经济唱开了,文化的台就拆掉了,文化就被挤下台了。文化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并没有取得战略地位的共识。

第二,是经济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许多地方,为了经济开发,不惜文化蒸发。损毁文化建筑,破坏文化遗产,急功近利拼凑一些文化大杂烩以眩人耳目。

第三,是创新与求真的关系。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力,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学习、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这就提出了一个创新结果的价值评判标准。创新,应该是民族文化生态圈的优化发展,是民族文化生命样态的多元化追求,它不能断根、失色和毁容。它应该是不离民族文化的母本和根基,不丢掉本色和仪容。它应是新形态的新呈现,不应该是畸形儿和残缺者。它应该是流淌着民族母体的血液,又焕发着时代的、全球的有机结合的生命活力和文化魅力。为此,我们还要十分重视走出去和扎下根的关系。这个走出去,既包含走出国门,也包含走出本地域、本民族的区间地盘,敞开胸怀接纳时代风云。要走得开、走得稳、就得锻炼自身体魄、气概、精气神,要扎下民族的、传统的根,才不会走失,才能赢得与世界其他文化对话的身份认识和可预期的丰硕成果。

《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

作者:李庆本吴慧勇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6月

国际化与本土化 篇12

关键词:大学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支持服务,教学发展中心

一、引言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大学教学日渐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普遍重视。1990 年,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表了著名的《博耶报告》———《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 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将科研和著作作为教授赢得学术地位的主要依据, 而对教学和服务实践视而不见”[1]的异象与现实, 并首次提出把教学作为一种和科研并行的新型学术———教学学术, 从而为大学教学地位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1991 年, 加拿大大学教育咨询委员会发布了《加拿大大学改革咨询委员会报告》, 认为“加拿大大学严重忽视教学, 亟待重审大学的教学职能”。[2]1996 年, 英国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迪灵报告》, 强调大学亟待提升教学的根本使命。1998 年, 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 将素以科研著称的研究型大学置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正如哈佛大学荣休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言:“人们对大学最熟悉的抱怨就是它对教学的忽视……高等教育史上从未有过教学的黄金时期, 现代大学必须对卓越教学承担更大的责任, 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促进和奖励卓越的教学。”[3]可见, 在人类迈入21 世纪的前10 年里, 国际高等教育界对现代大学, 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标榜教学、科研与服务三驾马车, 实则科研一家独大的失衡格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最终确立了21 世纪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寻求教学与科研有效平衡的时代基调。

随着“教学提升”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 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 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保障委员会等。尽管这些组织为高校教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监控机制和保障条件, 但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大学自身才是教学质量的最终决定力量”。[4]“与外部质量保障过程相比, 校内教学支持服务更以大学自身的提高为导向, 外部质量保障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对学校发展作用有限的官僚负担 (bureaucratic burden) ”。[5]只有建立设计科学、运行良好的大学内部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才是提升大学教学的根本途径。

二、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历史演进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如果从1961 年墨尔本大学创立全球第一个教学发展项目算起, 迄今为止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时至今日,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部门已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多个国家, 并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专业组织。

(一) 澳大利亚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历史变迁

就高等教育规模而言, 澳大利亚高等院校的数量远不及蜚声国际的美国, 但却并未影响其成为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发源地。早在1961年, 芭芭拉·弗克 (Barbara Falk) 就在墨尔本大学发起了全球第一个教学发展项目———大学教学项目 (University Teaching Project, 以下简称UTP) , [6]由此拉开了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序幕。UTP项目的创建不仅对墨尔本大学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数百年来大学秉持的“学科专家自会教学”的传统观念, 向世人宣布:即使在专业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学科教授也需要教学方面的提升和发展, 也需要大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在一个人们普遍认为研究者无需任何教学准备的时代, 弗克无疑是澳大利亚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开拓者。[7]

事实上, 除了弗克的卓越领导与探索, 墨尔本大学的教学发展实践还与当时澳大利亚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二战”以后,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 由此催生了一批新兴高校, 加上高层次人才培养对于战后经济复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而使澳政府和民众“将大学生辍学和难以完成学业视为巨大的资源浪费”, [8]大学教学质量也由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57 年发表的《莫雷报告》 (Murray Report) 就将拙劣的大学教学作为当时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率低下、辍学率居高不下的根源之一, 并呼吁对教学方法展开研究。[9]在此背景下, 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于1972 年发表报告明确提出, “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有利于改进教学, 并建议所有高校都设立这一机构”。[10]于是, 昆士兰大学、悉尼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教学支持服务部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澳大利亚全部20 所高校中有18 所设立了专门的教学支持服务部门。[11]进入90 年代后,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兴起又为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发展创造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 澳大利亚的高等院校不仅普遍建立了旨在促进本校教学发展的教学支持服务部门, 而且还成立了全国性的教学促进组织。比如, 90 年代成立的澳大利亚学术发展部主任理事会 (Council of Australian Director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旨在为全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部门的负责人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更好地促进大学教学的发展。这标志着澳大利亚高校的教学支持服务不断向规模化、专业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方向迈进。

(二) 美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时代沿革

早在1810 年, 哈佛大学就首创了学术休假制度, 成为支持大学教师学术发展的重要传统, 并在嗣后的150 年里一直是学术支持服务的典范之作, [12]并沿用至今。1962 年, 美国创立了第一个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密歇根中心”) , 标志着美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制度化进程的开始。

密歇根中心的创建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进入20 世纪后, 随着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进一步确立, 美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并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直到1957 年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美国朝野为之震惊, 纷纷指责美国学校教育水平落后, 指责学校教育是美国整个防御战略中最薄弱的环节”, [13]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精心构筑的教育大厦似乎在一夜之间彻底坍塌了。面对苏联的挑战, 美国的高等教育该往何处去?除了投入巨资支持大学的科学研究之外, 另一个重要杠杆就是支持大学的教学发展, 将人才培养作为美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于是, 密歇根大学首创全美第一个教学支持服务部门, “致力于营造一种重视教学、鼓励教学的大学文化”。[14]

密歇根中心是全球第一个专门的高校教学支持服务机构, 但在当时却并不是唯一的。截止20世纪60 年代末, 全美已建立了40 多个大学教学支持服务机构或项目。[15]进入70 年代后, 教学支持服务部门在美国大学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增强。据约翰·森塔1976 年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 约有60% (1, 044 所) 的美国高校设有教学支持服务部门或项目, 并有专人负责。[16]随着美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机构和项目的普遍设立, 美国高等教育专业与组织发展协会 (以下简称POD协会) 这一致力于大学教学提升的专业组织于1975 年应运而生, 成为全球最早的高校教学促进组织。截至目前, 该组织共有来自全球25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 800 所成员高校。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美国高校教学发展部门的数量依然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仅1995年就有至少20 所大学向POD协会申请成立教学支持服务部门”。[17]

(三) 英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演进脉络

随着澳大利亚、美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发展, 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似乎也感受到这场悄然兴起的高等教育变革。1965 年, 伦敦大学创立了大学教学方法部, [18]标志着欧洲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正式起步。同年, 萨里大学创建了教学技术服务部, 主要为本校教师提供教学技术方面的支持。随着教学发展部门的广泛建立, 1972 年英国大学教师培训协调委员会成立, 旨在促进全国高校在教师培训和教学支持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成为英国大学教学发展组织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 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了教学支持部门, 如伦敦大学学习方法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教育方法部和肯特大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办公室等。进入80 年代以来, 英国高校已有47个教师培训委员会和18 个教学支持中心。[19]

随着20 世纪90 年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发展, 英国政府先后投入巨资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1999 年, 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理事会 (HEFCE) 支持创立了由24 个学科教学支持中心和一个通用教学支持中心联合而成的全国教学与学习支持网络 (Learning and Teaching Support Net-work) 。2004 年, 英国政府又斥资3.4 亿英镑建立了74 个教学与学习卓越中心, 极大地保障和促进了高校教学支持服务部门的创建和规模的扩大, 并为具体教学发展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经费保障。[20]可见,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英国高校的教学支持服务机构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质量运动的深入推进,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继续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 并迅即演变成一股席卷全球的高等教育潮流。时至今日, 澳大利亚高校已有25 个教学支持服务机构, 新西兰则有6 个, 甚至连袖珍岛国———斐济的南太平洋大学也设有1 个教学支持中心。[22]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专业组织, 其成员主要是高校的教学支持服务部门以及致力于大学教学发展的专家学者。譬如, 1981 年成立的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学与学习协会、芬兰大学教学发展网络 (1994 年) 、瑞典教学发展网络 (1997 年) 以及南非高等教育学习与教学协会 (2005 年) 等高校教学促进组织。其中, 1993 年成立的国际教育发展联盟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标志着基于国家和区域组织的全球性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联盟组织的正式诞生, 同时也昭示着教学支持服务作为保障和改进高校教学的有效方式进一步走向组织化和专业化。

三、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研究述评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 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其作为一个旨在改进大学教学的学术畛域的合法性与特征也日趋明显。[23]而承载“教学发展”职能的核心机构———高校教学支持服务部门则共享一个基本的假设:“教学与学习的卓越是可以通过支持、信息和实践加以促进的。”[24]国外有关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并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0 世纪60 年代,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发展初期, 研究者主要关注促进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如举办入职工作坊和院系教学会议, 资助参加学科教学研讨会等。[25,26]进入70 年代以后, 相关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研究者不仅对教学支持服务的类型展开研究, 还将研究扩展到研究生助教的教学培训, [27]并开始关注高校教学支持服务机构自身的研究。[28,29]截止20 世纪90 年代初,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已从最初以教学方法为主拓展到包括新教师指导、跨文化教学、助教支持、教育质量评估、远程教育、兼职教师支持和课程开发等广泛的支持服务项目。[30]可见, 随着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深入, 相关研究也从较为单一的研究主题逐渐扩展到促进高校教学发展的方方面面。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高校教学发展领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许多学者开始反思和研究高校教学支持服务机构有关的问题, 包括此类机构的绩效评价、运行机制、组织模型、制度化和专业共同体的发展等问题。有学者对此类机构及其教学促进项目的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 提出通过绩效指标、自评模型及组织合作等方式提升高校教学支持服务部门的工作绩效。[31,32]也有研究者提出了3 种教学支持服务模型:行业教学促进模型、大学集中运行模型、院/ 校双层互补模型, [33]藉此提升教学支持服务部门的运行效率和影响力。与此同时,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工作者及其组成的专业共同体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34]研究界对于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部门及其工作者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这一方面表明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深化需要不断细化的研究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专业化需求和职业化发展趋势进一步突显。

近年来, 随着全球高校教学支持服务运动的纵深发展, 国外学术界对于教学支持服务领域自身的反思与批判进一步深化, 内容涉及该领域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 如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基本使命、历史发展、理论基础、潜在假设、价值导向、未来走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还涉及领域工作者的专业背景、从业动机、身份认同、知识技能、角色责任、专业化成长和职业道德等, 其研究深度和成熟度可见一斑。有学者曾对美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 探讨了教学支持服务的原则和策略及制度化问题。[35,36]进入21 世纪以来, 学术界关于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发展史研究的呼声进一步增强。2008 年, 由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协会资助研究的《开创未来:澳大利亚学术发展口述史》1 (Making a Place:AnOral History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 一书出版。该书通过访谈泛澳大利亚高校教学发展史上数位先贤, 追溯本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的历史源头及其对当代大学的塑造和影响。不仅如此,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工作者的价值导向与身份认同也成为当前国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比如, 戴维·高斯灵 (David Gosling) 研究认为, “教学支持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教学重要性的坚定信仰, 但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影响使得教学支持服务者面临着坚守固有教学价值, 还是适应高校市场化需求的两难困境”。[37]1996 年, 国际教育发展联盟创办了高校教学发展领域第一本专业期刊——《国际学术发展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 “旨在为高等教育的教学促进者搭建一个实践交流和理论探讨的平台以提升全球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38]这一期刊的创办无疑成为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研究与实践走向专业化的又一里程碑。综上所述,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 国外学术界对于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已趋于成熟。

四、中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发展的现状、挑战与路向

尽管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和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走过了50 年的发展历程, 但在中国内地才刚刚起步, 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 中国高校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现状

中国内地直到2007 年才成立了首家教学支持服务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 开创了高校教学支持服务本土化实践的先河。历经两年的探索实践, 海洋大学初步形成了“评估—教学—支持”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新模式, 2并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此, 可以管窥教学支持中心的创建对于该校教学质量保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此后不久,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2007 年末, 首都经贸大学成立了教学促进办公室;2010 年, 南京师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成立;2011 年, 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相继成立教学支持服务部门。更引人注目的是2011 年7 月, 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决定, “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其中“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 重点建设30 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这也是这一工程的五大战略之一, 足见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意义。不难看出, 短短几年时间里, 国内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发展迅速。无论是高校层面的主动探索, 还是国家层次的政策导向, 都对大学教学支持服务这一新兴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尽管如此, 我们依然不得不正视中西方在高校教学支持服务领域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差距。

在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研究方面, 尽管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术畛域, 但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方面, 国内有关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起步较晚, 大约在2006 年前后;另一方面, 研究的数量较少, 仅有少数研究文献与这一主题直接相关。具体而言, 国内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从大学教师发展的角度评介美国大学教师和教学发展机构的组织化进程、目标、性质、职能、人员构成和主要活动的评述。[39,40]第二, 通过对个别高校教学发展机构的研究揭示其对教师发展的意义。如陈伟强和刘小强对台湾大学教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该校教师发展的经验, 并提出了对内地高校教师发展的若干启示。[41]第三, 从组织机构的视角正面探讨教学支持服务部门的特点与作用。比如, 吕林海和Shen Chen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学习与教学中心为个案从观念与理念、对学生的支持、对教师的支持和信息技术使用等四个方面对其运作特点进行了分析。[42]可见, 国内有关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首先在数量上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且多以评介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高校的个别教学发展部门为主, 而对全球视野中各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时代潮流的全局性研究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依然处于“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探索阶段。

(二) 国内高校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向

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发端于20 世纪60 年代的欧美国家, 并随即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高等教育潮流, 既不是历史偶然, 也不是现实的巧合, 而是体现了教学支持服务作为教学提升路径的通用价值和跨境迁移性。

要跨越中西半个世纪的研究差距, 首要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实践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发端于西方高等教育领域, 并继而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世界潮流?是什么力量导致了它的产生?又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它的发展?为什么中国高校直到2007 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呢?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就必须对高校教学支持服务孕育产生的历史渊薮、演进脉络和时代动因进行历史的考察, 才能从根本上为国内高校的教学支持服务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引, 走出一条适应中国特有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实际的教学支持服务发展之路。其次, 国内学术界主要从教师发展的视角探讨高校教学支持与服务。尽管大学教师确实是教学支持服务部门的主要对象, 但事实上, 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已经涵盖了除教师之外的学生、助教、管理人员和院系领导等广泛的教学参与者, 而且“改进教学”是这些机构的终极目标。因此, 超越现有研究教师发展视角的局限, 有助于拓宽高校教学发展的空间和路径。再次, 与自然科学不同, 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的跨境迁移往往“要考虑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系统长期积累起来的优势和劣势……必须因地制宜”。[43]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也不例外, 国际视野固然重要, 但最终都要探索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发展道路。因此, 既要深入把握西方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历史嬗变与发展现状, 同时也要广泛了解中国高校的具体实际, 在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双重变奏中探索中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研究和实践的未来路向。

五、结束语

上一篇:不合格情况下一篇:多传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