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就业

2024-05-19

推动就业(共12篇)

推动就业 篇1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挑战下,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显突出。尽管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但未能够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究其原因, 是大学生偏向于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或外资大型企业就业门路过于狭窄。但从目前形势看社区服务中尚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有一定的空间, 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1 发挥社会组织在推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的民间社团组织, 它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共同构成现代社会服务系统。这三个部门中, 政府组织客观上需要精简机构、转化职能, 对劳动力需求有限;企业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效率为核心, 为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有一个极限而社会组织是非营利部门, 以公益为核心其对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 就业容量具有可拓展性, 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1 充分挖掘社会组织的潜力, 积极吸纳社会就业

近年来,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带动了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 以上海市为例, 截至2009年4月底, 该市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共有9086家, 相比1999年的2636家, 保持着平均每年700家的增速, 以每个社会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 蕴含着2.7~4.5万的就业机会。从国外就业结构来看, 大约有10%的就业人口在社会组织工作, 但是目前上海只有2%的比例, 10%意味着几十万的岗位, 因此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空间非常大, 可见, 社会组织在吸收就业和舒缓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1.2 发挥社会组织的就业培训、咨询、中介作用, 积极促进就业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以外的非营利性组织, 是一种社会公益组织, 特别是公益类、慈善类、服务类等社会组织, 完全具有民间性, 这使得社会组织能更迅速的了解、收集社会各种需求信息并且对社会各种需求信息进行评估和全面公开, 与一线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技能培训。既可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 帮他们能做出正确选择, 又可使大学生降低就业成本。同时也可使学生本人能准确定位, 明确方向和目标, 而且社会组织还能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 以真正发挥中介作用。

2 发展社会组织, 推动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

通过社会组织的发展, 推动学生就业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主要取决于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毕业生三个方面。

2.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

决定社会组织发育成长和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是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当前, 社会组织发育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其准入门槛过高、审批制度滞后和监管制度不健全,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当务之急是完善政策、加强管理。改革登记制度简化审批、强化监管;放宽准入条件;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完善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 建立权责明确, 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 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组织, 为吸纳就业提供巨大空间。

2.2 加大资金投入, 扶持发展

社会组织面临的最现实困难就是资金不足, 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组织的发展。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将社会组织纳入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对象的范围;应依靠政府职能转变, 加大政府从专业服务机构采购的力度, 即政府应拨出部分资金, 用于扩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承担的服务项目;在运作上应实施分类指导, 重点扶持, 培育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引导向产业化发展。政府应购买与监督并重, 确保资金有效运用,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层次社区服务事业发展模式。同时社会组织应拓宽自身的筹资渠道, 实现自身发展, 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

2.3 引入人才机制, 吸纳就业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就业, 可借鉴选聘大学生到社区当“社工”的模式, 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为社会组织补充急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注重引进和留住急需专业人才, 对社会组织引进急需的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社会组织中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和专门引进的高端人才可破格评定职称, 让其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 真正成为社会组织的骨干和中坚。同时, 社会组织应以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急需为导向, 探索自主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之道, 扩大服务范围、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层次, 增强自身创造力、吸引力, 逐步形成创业吸纳、职业吸引、待遇留人的人才引进机制。

2.4 大学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

当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尽管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 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重重。然而, 就业市场并没有饱和, 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与学校一起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社会工作的知识普及与就业辅导和培训, 同时需要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 让他们取得合理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满足感, 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价值观。同时也能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走上更加专业化, 职业化的道路。

摘要: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显突出。尽管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但未能够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的民间社团组织, 吸纳就业的有一定的空间, 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可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社会组织,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永和.上海社会组织积极为促进就业作贡献[J].社团管理研究, 2009, 4.

[2]袁程绪.加快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改革, 2009, 8.

[3]艾小婧.大学就业服务体系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

[4]陈小燕.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推动就业 篇2

成爱蓉

创业就业是妇女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广大妇女的创业发展,不仅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对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妇女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期,笔者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帮助创业女性积极应对挑战,顺利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现状

我市总人口223万,女性人口110万,其中妇女劳动力54万,城镇在岗职工8.3万人,下岗女工4719人,占下岗总数的72.6%。下岗失业女性中,35岁以下的占15%,36至45岁之间的占45%,45岁以上的为40%,妇女失业与年龄结构成正比。农村妇女劳动力45万,从女农民就业的行业看,从事农业的有31.5万人,占70%;从事非农业的有13.5万人,占30.0%。从女农民就业的地域看,在本乡地域就业的有39.4万人,占87.6%;外出(离开本乡镇地域)就业的5.6万人,占12.4%,其中,就业于本市地域的有4.96万人,占外出的88.5%;到本市范围以外的有0.64万人,占外出的11.5%。全市有7.6万农村富余女劳动力不能实现充分就业。自主就业创业占就业妇女总数的6%,比例偏低,就业面窄。2009年前半年就业人数较年初下降1.3%,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速变缓,在此背景下,我市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影响部分职工就业;二是受国家煤炭安全生产政策影响,我市部分煤矿关停,使采矿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较年初减少;三是部分化工企业由于原材料(煤炭)供应不足,部分生产线暂停生产,影响了职工就业,四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每年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返回家乡寻找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制约着就业形势的好转。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促进全民创业就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决策部署的实施,为女性创业就业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和空间,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创业大潮,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提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优势。

1、妇女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市妇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积极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和指导服务,为广大妇女构筑了更为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与此同时,妇女纷纷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投身创业大潮,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并获得了平等的权利和经济收入。社会环境优化、政策宽松、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女性创业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2、妇女创业的优势更加突出。调研中,接触到的创业女性,虽然年龄和文化层次不等,从事的行业不同,经营规模大小不一,但她们身上都拥有一些共同的品质:那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于拼搏。以苏红萍、张小香、毕腊英等为代表的“五朵金花”现已发展成为“十朵金花”。市妇联把各县(市、区)的巾帼英雄组织成“巾帼创业报告团”深入各县(市、区)企业机关、市直各大中专学校进行演讲9场,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她们在回顾创业历程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也是创业不能怕失败,认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不懈追求。阳城桥枫瓷业有限公司乔香平,安排女劳力500余人,在金融危机中,不减员、不减薪,使广大的妇女干劲越来越大,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陵川县“鸡司令”郭国华困难面前不

低头,为陵川县养殖致富起带头;沁水县下岗女工高淑贞组织下岗工人建起了家政服务公司自创一条致富路。这些女能人、女强人、女企业家们用敢为人先的胆量,撑起了一片创业就业的蓝天。

3、妇女创业的领域更为广泛。长期以来,女性创业大都集中在三产服务业中的商贸、餐饮、服务业等。据调查,女性创业者年龄普遍较年轻,多数在35-50岁,35岁以下的占14%,50岁以上的占16%。如今,她们的创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涉足到铸造、陶瓷、纺织服装加工、装饰装潢、养殖业、种植业、医药卫生、教育等行业,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一批女企业家、女能手、女致富带头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活跃在民营经济领域。

4、创业带就业的效应更加彰显。一是妇女积极转变创业就业观念,由过去主要依靠政府安置向求职应聘、自谋职业等多种途径并存转变,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逐步提高。二是市妇联、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开展SYB、创业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创业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女性创业就业的新途径。同时,积极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与本地企业联系、外界联姻,转移劳动力,推荐安排下岗妇女2000余人。多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580期,培训妇女5万人次,全市35万名农村妇女接受了1-2门农科新技术,涌现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12名、“巾帼建功标兵”5名,省级优秀女企业家9名,市级优秀女企业家58名、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4300余名。

二、存在问题

1、传统观念阻碍了女性创业就业。一是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创业妇女往往被视作“女强人”或者“不安分的女人”,致使一些妇女思想保守、满足现状,宁愿在家相夫教子,也不愿抛头露面,外出创业;“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思想普遍存在,长期农村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妇女对男子的依赖性较强,“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摆脱贫困的意识,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二是畏难情绪严重,进取意识不强。在调查中,有近55%的妇女对自主创业存在着畏难情绪,思想保守,满足现状,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妇女担心投资不赚钱,害怕失败,依赖政府思想很浓。三是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及繁重的家务负担影响着妇女创业就业。由于农村家庭中“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家庭,操持家务,尤其是农村中很多家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由妇女承担,使广大妇女既没有创业的动力也没有创业的基础条件,创业就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不足。四是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的勇气和信心,但同时又对就业期望值过高,总想找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工作和风险小、收入高的单位,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就业岗位定位不准。

2、素质偏低束缚了女性创业。接受调查的妇女大多学历不高,其中初中以下学历达90%,高中以上学历仅占10%。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成为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妇女虽有创业的热情,但却受“致富无门路、增收无技术、生产经营没经验”的困扰,只能从事收入低、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初始创业者,一味模仿别人的创业模式,投资仍放在传统项目上,致使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特色,层次上不去;部分创业有成的女企业家,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当初的创业热情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工作默守陈规,主动创新不够,经营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提升意识不强,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3、项目选择和资金筹措制约了女性创业。好的创业项目是女性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很多创业者感悟到创业之初很茫然,为了生存而创业,但一无技能,二无经验,只能边干边摸索,走了不少弯路,如果当时相关部门能给予创业项目方面的指导,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业的盲目性,提高成功率。资金瓶颈,则

一直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对政府扶持政策的了解,不能有效争取到相关的政策性资金。二是由于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设置过高,抵押难、担保难、手续繁琐,很难办成。虽然“小额贷款”相对容易些,全国、省、市妇联都在做这项工作,但额度较低,对企业扩建或扩大产业规模来说作用不大。在资金短缺时,创业妇女首先想到的是向自己的亲戚、朋友、熟人借,较少争取政府政策和向银行借贷。

4、社会环境限制了女性创业就业。从外部环境看,当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部分企业受其影响濒临破产、倒闭,市场用工需求有所下降,使妇女的创业信心相对低落,女性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加;从社会用工看,对妇女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很多用工单位认为女性就业后要面临结婚、生育,很多时间将被家庭琐事所牵绊,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虽在设置用人条件时,无性别之分,但实际录用时则偏向于男性。从内部环境看,我市的创业环境近几年虽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导致企业办证难、贷款难等,造成企业运行成本升高,错失发展良机。

三、对策及建议

为了统筹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市妇联一是大力宣传妇女创业典型,用身边生活中的事例去激励广大妇女,使她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二是努力抓好培训,继续开展低学历妇女的学历提高和专项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妇女通过培训,学到多一门手艺,掌握一门技能,增强就业的信心,以更好更快地融入和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大潮中。三是积极开展“送法律、送科技、送卫生”三下乡活动,全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增强妇女就业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取得较好效果。今后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业就业信心。首先,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观念,唤起广大妇女的主体意识,引导她们破除“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拼搏,善于创业的新观念,鼓励妇女群众走出家庭,创新业、创大业;其次,要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非公经济领域中的优秀女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妇女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女性创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要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创业就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真正使这些利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引导妇女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善于择“机”而借势扭转危情,敢于转“危”为难得的新“机”。

2、提升妇女素质,增强创业就业能力。一是加强观念引导,激励广大女性做“四自”新女性,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个人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能动性和独立性,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加强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妇女人群,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着力提升妇女的创业就业能力。面向尚未就业的妇女,给予必要、系统、全面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之尽快掌握一定的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面向初始创业者,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益;面向创业有成者,开办更多创业讲座及相关课程,邀请专家、教授前来授课,专门指导,进一步其经营管理水平,引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3、政府加强扶持,破解创业就业难题。一是各级政府要帮扶贫困妇女脱贫。解决特殊困难妇女群体就业和实际生活问题,是推进妇女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着重帮助低保户、困难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切实为她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二是政策要倾斜。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对失业待业妇女在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各级政府要给予女性创业及女性非公经济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可以尝试设立妇女创业基金,为女性创业人员提供各种低息、贴息创业贷款等优惠措施,为发展前景好、信誉度高的女个体私营业主、女企业家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贷款担保,解决融资困难,从根本上关心、支持她们创业和发展。三是加大调产力度,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为职工充分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4、拓宽各种渠道,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女性创业工作的领导,切实制定有利于妇女平等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对女工在特殊时期(产期、哺乳期等)产生的费用由用工企业负担改为由社会负担,扩大女性生育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女性受益,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使用女工的积极性;管理服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行为,做到办事效率高,服务优质化,坚决杜绝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刁难甚至敲诈的现象;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改善创业就业服务,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消除对女性就业的歧视,依法维护女性的劳动权益;科技部门要送技术到农村,让更多的农村妇女掌握高科技种植养殖技术。各级妇联组织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从当地妇女实际需求出发,搭建适合农村妇女就业工作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和就业领域,要充分履行职能,竭诚为广大妇女提供政策、融资、信息等服务,真心实意为妇女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妇女创业就业营造良好氛围。

团购兑换产业 消费推动就业 篇3

联盟所推广项目规范齐全、运营架构完善、产业结构严谨。以消费拉动内需,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共同致富,让更多利益补贴给消费者,打造一个平民创业的平台。

通过产业的发展,帮助低收入人群,通过科技帮扶进行创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解决低收入人群问题、就业问题和养老问题,疾病和残疾救助也得以实现,失学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产业发展是一切的基础,使农业、能源、医药和文化实现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利润支持公益事业稳健发展,最终实现和谐目标,解决社会基础保障问题,使失学、失业、救助、养生、养老问题得到缓解。

为促进品牌消费发展,中国商联异业连锁联合国家品牌战略网、中华老龄福利总公司北京燕森有限公司和网上有名网络开发(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产业消费平台,指定消费产品可获赠等值产业积分。由于消费创造财富,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全国诚信品牌联盟的成员单位和企业,愿意拿出消费范围内产业的部分产权回馈给消费者,带动全民创业,打造一个共同富裕的平台。

全国诚信品牌联盟目前主要联盟单位为基础产业,主要开发项目有农业、能源、医药、文化。农业是国家的供血系统,中国有8亿农民,只有农民富有了,国家才能真正的昌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开发的集约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有效模式,实现农超对接,让百姓吃上放心菜,让农民耕者有其获;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共同维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医药是国家免疫肌体,基础医疗改革,从初期卫生保健计划,到医疗设施的基础改造、公益扶贫医疗仪器的馈赠,再到民营医院的股份制改造,国家在逐步完善卫生医疗,作为社会团体(NGO)和基金会在社会职能完善和产业调整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为国分担,为民分忧。有病再治疗,损失很大,从预防、治疗再到康复是一个大健康产业的系统工程;最后是文化建设,在社会快速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传递中华孝道、文明礼仪,导人向善,在文化形态冲击、新潮文化和信息膨胀带来的迷茫中,给自己一份安宁,给灵魂找到一个回归之路。

相约“9.8”推动外包人才就业 篇4

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更加关注中国, 全球资本选择“9.8”这样一个金色的日子, 涌入商潮涌动的海西, 聚首万众瞩目的厦门。

“酒吧”是老参会“9.8”对投洽会情有独钟的称谓, 一听就懂。

9月8日, 上午9时08分, 在海内外嘉宾的热切注视中, 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启动金钥匙, 顿时, 礼花漫天, 掌声雷动,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盛大开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出席了开馆式。

红色的炮仗, 金色的帷幔, 国际会展中心, 处处洋溢着金秋丰收的喜悦, 一场宏大的资本盛宴精彩上演。本届投洽会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同时, 海峡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 海西建设被提升到中央决策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把握特殊的历史机遇, 第十三届投洽会规模更大, 团组更多, 内容更丰富, 实效性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为了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增加高校大学生就业, 努力让国家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商务部在第十三届“9·8投洽会”期间, 9月9日上午, 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厦洽会“服务外包系列活动”,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委领导, 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所在省、市人民政府领导, 22家跨国公司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此次“服务外包系列活动”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8》英文版发布仪式;二是部-省-市共建协议签署仪式;三是商务部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工作小组与跨国公司签署“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四是示范城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经验交流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国家和各地政府积极出台鼓励和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商务部、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研究制订了减免税收、财政资金、劳动工时、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一系列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服务外包系列活动”以《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8》英文版发布仪式拉开帷幕, 《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比较科学、客观地阐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 为国内外各界朋友进一步了解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提供有益的参考。

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所在省、市签署共建协议, 部、省、市三级政府形成合力, 明确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 以便更好的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

同时, 商务部还与宝洁公司等22家跨国公司共同签署了“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 鼓励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 促进人力资源优势与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此后, 商务部召开了“示范城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经验交流会”, 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提供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听取示范城市建言献策, 为改善服务外包产业综合发展环境搭建良好平台。服务外包的举措中在促进就业方面, 各级政府设立专项引导资金, 大力引进人才, 与企业共同建立培训中心, 不断完善教学设施, 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促进大学生就业。

商务部通过举办上述活动, 进一步集成和创新政策, 努力让国家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携手共建, 健全多元立体人才培训体系

目前, 重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正与永川服务外包学院、正大软件学院、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商讨, 将于近期签署“培训中心、企业”共建协议。

财政资金落实:我市近期出台了《重庆市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办法》, 根据中央支持服务外包专项资金要求, 结合重庆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市政府在外经贸、科技、信息资金中统筹安排形成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简称市级专项资金) , 各服务外包示范区配套安排服务外包促进专项资金 (简称区级专项资金) 。市和示范区按照分级分项负担原则, 使用两级专项资金扶持我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市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出口奖励、研发资助、重点项目资助、国际资质认证、示范区建设、担保费补贴等方面;区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外包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运营资助、国际通讯专线费用资助等方面。

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 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征收, 有条件的服务外包示范区, 根据项目情况, 可比照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适当的财力补贴;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出口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由市级专项资金实行出口技改研发资助政策, 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 以上年外包执行额为基数, 在基数范围内按服务外包每收入1美元资助0.03元人民币计算, 超过基数部分1美元资助0.06元人民币。

培训资助: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 每新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定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 给予企业定额培训支持。

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培训机构, 其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 (大专以上学历) , 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 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定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 给予培训机构每人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

示范区建设:对我市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进行资助, 每年对每个示范区给予50万元资助。

公共平台建设:对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在设备购入成本的50%额度内给予适度资助。

融资支持:对服务外包企业当年贷款发生的利息给予一次性贴息。贴息标准为:按年利率2%贴息, 贴息年限1年, 每家企业年贴息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人才引进:引进人才在我市工作并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 比照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5年给予财力补贴。

——重庆

抓紧筹建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开放式、实用型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建设, 支持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发展, 推动与国内外知名软件学院和培训机构的深度合作, 力争IBM、微软等世界顶级大公司来长沙设立实训基地。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设置软件、物流、动漫设计等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支持校企合作, 引导学校与企业、园区共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重点培养服务外包企业急需的技能型和业务型人才。积极引进熟悉服务外包业务流程管理、能与国外客户进行直接沟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努力打造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高地和集聚洼地。

——长沙

今年4月下旬, 按照商务部统一部署, 上海市积极响应号召, 签署了《商务部、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的协议》, 计划到2013年, 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达13万人, 培训13.5万人, 吸纳大学生就业7万人。

上海市商务委与浦东新区共建上海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主要负责整合全市的服务外包培训资源, 制定培训计划和目标, 指导全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作, 为企业与相关的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创造条件;并受我委委托认定全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实训基地。目前, 首批已经认定10家服务外包培训基地, 首批聘请了10名专家。

——上海

在进一步整合哈工大等20余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机制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30余所职业教育学院人才培训, 大力扶持一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和实训机构, 形成大学培养高端人才、职业教育学院和社会培训机构培训通用人才的格局。今年上半年, 已实现培训服务外包各类人才6000余人。我市还与59户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和20户培训机构签订了省、市、园区、企业、培训机构共建协议, 把部、省、市共建目标落到了实处。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我市积极从装备制造、医药等优势产业剥离、培育规模较大的服务外包企业;培育引进千人以上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接包能力和壮大企业规模。同时, 通过制定招商引企奖励政策, 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业务规模和吸引国际、国内服务外包知名企业和人才来哈发展。

形成了良好发展环境。在完善政策扶持、园区发展环境的基础上, 设立了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备付资金, 为解决服务外包企业贷款难问题, 创建了融资服务平台。我市还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纳入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考核体系, 形成了政府部门齐心合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服务环境。目前, 我省科技主管部门已着手起草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我市将积极配合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 建立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税收扶持环境。

——哈尔滨

6月30日,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成都) ”正式挂牌。“培训中心”在成都市服务外包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由成都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具体运作, 下设若干成都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中心以“整合资源、汇聚信息、专业服务、引贤育才”为宗旨,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以技能培训为核心, 以供需双赢为根本, 运用市场化手段, 整合相关资源, 解决服务外包人才的质与量的问题, 满足产业人才需求。9月底前将认定首批“成都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

目前, 已通过“培训中心”与全市相关大专院校以及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建立起联系机制, 上报培训及就业情况等相关信息, 逐步实施资源整合。截止7月底, 全市培训机构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178场, 培训学员1.6万余人, 培训结业1.3万余人 (其中部分为在读大学生) , 实现就业6355人, 就业率约81%。

——成都市

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习基地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 缓解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积极鼓励、支持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 鼓励、支持我市高等院校设立服务外包学院和相关专业, 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习基地。对在大三、大四引入国际知识服务外包专业培训教程进行实训, 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习基地, 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实训, 对企业和行业组织建立创新型公共培训服务平台, 与高校合作进行远程实训, 以及企业与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和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外包人才定制培训和储备培训的, 地方财政按谁出钱培训给谁补助的原则, 根据实际参加培训并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就业合同的人数, 每人给予不超过5000元的资助。对企业建立高校学生实训 (实习) 基地的, 根据接纳实习大学生人数和时间, 每人每月给予不超过1000元补助。强化校企联合, 加大中高端人才培养力度。

——深圳市

建设培训平台, 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今年4月, 我市获得了商务部、教育部联合授予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南京) ”称号, 与商务部、教育部共同签署了共建培训中心的协议, 明确2009年至2013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推动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训机构来宁建设培训项目。支持鼓楼区、南大苏富特与IBM公司共同合作, 成立了IBM-ETP实训基地;北京文思创新与吉山软件园合作建立了文思大学。三是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外包人才。利用我市已获得省级培训基地认定的四个平台, 推荐其与本市服务外包企业合作, 提高培训质量, 降低企业培训成本。

搭建企业发展平台, 提高开拓市场能力。一是成立了“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协会”, 架设了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为企业联合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企业间协同合作搭建了新的载体平台。二是推动建设海外接单中心。支持诚迈科技、江苏润和、富士通南大、汇鸿商务、慧松信息等一批外包企业建立海外接单中心。在此基础上, 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成立海外接单联盟。三是依托南京大学, 成立了“南京国际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借助高校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 从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理论及应用领域的研究, 为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有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南京市

校企结合, 开展高等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发挥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优势, 建立校企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 以大学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为主要培训对象,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发挥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作用。主要解决人才储备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 使大量储备人才通过培训成为服务外包企业直接可用人才。企业自训, 服务外包企业根据自己业务发展开展自训。此类培训主要培养企业发展中急需的中高级人才, 针对性强, 由企业联络培训单位, 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境外培训。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展高层境外培训。有目的的组织开展境外培训 (今年为期两个月的赴美境外培训班即将开班) , 把境外人才培训和业务接单有机结合, 做到既培训人才, 又提高境外接单能力。

——武汉市

今年以来, 苏州市以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契机,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和国务院服务外包工作座谈会精神, 加快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步伐, 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携手共建, 健全多元立体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加快培养一批紧缺服务外包人才。今年以来, 全市已经签署“省、市、园区、企业”共建协议100家, “省、市、园区、培训中心”共建协议5家, “培训中心、企业”共建协议12家, 初步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作为全国首家服务外包专业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和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今年正式开工建设, 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已经率先展开, 先期与苏州市职业大学联合培养的180余名学生已经入学。苏州科技城与印度IT培训机构NIIT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在苏州建立软件教育培训中心。此外, 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 加快构建由高等院校、培训基地、服务外包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育体系, 形成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全力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要, 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规模, 建立健全由高校、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共同组成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网络, 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制, 鼓励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及人才定制、人才资质、国际认证、相关法律、行业标准和知识产权培训。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 建立起面向市场、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一批服务外包企业急需的创业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推动就业 篇5

6月17日,永商镇2014年度创业培训在商隆村举行,共有来自全镇九个村(社区)的30名劳动者参加培训。本次SYB创业培训旨在帮助劳动者系统的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理清创业思路,增强创办企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培训前期,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社区)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电话访谈有意愿的劳动者,介绍了创业培训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培训后创业的优惠政策等,通过宣传和访谈,劳动者参训意愿强烈,并积极参与其中。

此次创业培训将从三个方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一是通过学习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减少创办企业盲目性,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二是帮助创业者制定周密的创业计划,企业能否盈利,企业是否能够正常运营,增强创办者的融资能力;三是增强了企业的信用度和降低贷款担保风险。通过对启动资金的预测,制定详细的利润计划和现金流量计划,可以理性使用资金。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篇6

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论述。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从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论述。

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论述的重要意义

(一)这既是党中央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对促进就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促进就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十八大报告在论及就业问题时,在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论述丰富了我们党关于促进就业的理论,使之更为完整和全面。同时,它要求不仅要努力实现就业在数量上更加充分,而且要推动实现就业在质量上的提高。这是对促进就业工作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够得到一份更好、更稳定的工作是每一位劳动者的期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论述,反映了亿万劳动者的心声。努力推动实现充分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实现“两个同步”的基本要求①,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到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论述,要求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益、实现公平就业;要求做到“劳有所得”,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要求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健康的工作环境;要求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党的宗旨。

(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就业质量能够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者、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必须不断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迈进,靠低工资、拼加班的方式维持就业岗位已经难以为继,创造更高端、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更好就业岗位已经势在必行。落实“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论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就业过程中劳动者工作条件的优劣程度,反映的就是就业质量。就业质量主要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的稳定性、社会保险以及劳动权益等。就业质量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考察。从个体劳动者的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了所有与劳动者个人工作条件相关的要素。而从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角度考察就业质量时,显示的是该国家(地区、行业)内劳动者整体的就业状况或工作条件的优劣程度。它可以用反映该范围内劳动者就业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显示。如社会平均工资、平均工作时间、工伤事故率、社会保险覆盖面、劳动争议发生率等。下面,笔者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就业质量中的问题。

(一)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工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不完善

工资收入是衡量就业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从收入分配的宏观层面看,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从1997年的54%,下降为2008年的47.6%。行业之间、部分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特别是城镇私营单位中的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中就业人员工资收入均不到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的一半②。国际劳工组织研究成果③认为:工资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一半的人员属于低工资人员,这类人员占全体工薪人员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质量的重用指标。同时,我国工资收入分配领域金字塔形格局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提低扩中限高的调整任务依然繁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亟待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较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基尼系数是用来表明收入分配差距大小的工具,对收入分配是否均衡合理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在0.25~0.36之间。如日本、德国、英国分别为0.25、0.28、0.36。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7,明显超过国际公认的合理收入分配差距0.4的警戒线,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表1 主要经济体基尼系数

[国 家\&年份\&基尼系数\&7国集团\&美 国\&2000\&0.41\&加拿大\&2000\&0.33\&英 国\&1999\&0.36\&法 国\&1995\&0.33\&德 国\&2000\&0.28\&意大利\&2000\&0.36\&日 本\&1993\&0.25\&金砖四国\&巴 西\&2007\&0.55\&俄罗斯\&2005\&0.37\&印 度\&2005\&0.32\&中 国\&2004\&0.47④\&]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8/t20090611_[40256]4867.htm.;ILO《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体系2009》,国际劳工局。

(二)就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非工薪劳动者的比重过高

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 篇7

一、我国校企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本科生的校企合作教育认识不够深刻

高校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一方, 责任重大, 其思想观念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与成效。但是, 一些高校认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校内专家、教授、教学科研人员的事情, 最多延伸至博士生、研究生, 认为本科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也没有这个必要, 仍然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点定位在一些课题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上。本科生作为高校培养对象的主体, 往往被束缚在理论性的课堂教学中, 与企业的联系少之又少, 即便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有所安排, 也往往是走过场, 并没有将本科生到企业去参与实践的环节与教学环节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对学生也没有做过多的硬性要求。而多数大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就比较弱, 又入学不久, 对就业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 在与企业很少的接触中也表现出兴趣不高, 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2.校企合作教育流于走过场

当前, 不少高校仍将校企合作教育定位在第二课堂的范畴, 按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来组织实施, 主要体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采用“游击战”的组织形式, 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 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简单的“走马观花”后便草草收场。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响应号召时做得热热闹闹, 而平时不抓不问冷冷清清;活动开展时点上轰轰烈烈, 面上却鸦雀无声。为了应付评奖, 许多高校建立、发展了一大批有名无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教学实践基地, 实际上却很少实践教学。企业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另一方, 与高校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也只停留在项目的技术合作上, 对于接收大学生来企业参与实践多是流于形式。他们认为短短的几天干不了什么活, 反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管理, 因此并不安排实质性的生产实践任务给大学生。大学生到了企业常常是无事可做, 只能帮着打扫卫生, 倒倒茶水。认真一些的企业也只为前来参与实习实践的大学生介绍企业情况、参观生产现场, 并没有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运用。有的企业负责人本身就是学生家长、是关系户, 企业接纳学生参与实践, 只是为了维护关系, 将吃好、陪好、玩好作为最终目的。这样的校企合作教育只是走过场, 缺乏实际意义。

3.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比较单一, 与就业无关

一些调查显示, 在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工作者看来, 校企合作教育通常指的就是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 表现为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在校期间的工厂实习, 或是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帮扶。这样的合作模式十分单一, 没有与大学生的就业相结合。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将校企合作教育的概念狭隘化了, 不利于它的创新发展, 也不能发挥其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此外, 如经费保障、企业接待学生人数等问题也没有切实、有效的解决, 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 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从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方面达成共识, 建立相关政策与制度。这需要政府进行全面、切实的统筹协调, 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建议

1.加大重视力度, 与就业切实挂钩

加强和改进校企合作教育, 关键在于高校与企业双方的态度问题。一方是劳动力的输出者, 一方是劳动力的使用者, 只有在这两者中寻求到合理的平衡点,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实现彼此之间的“双赢”。作为高校, 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教育, 将之纳入到教学制度、教学体系中, 建立完善、严格的实施政策与考核制度。结合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给学生创造进入现场学习工作的机会”[2] , 重点培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企业, 应认识到校企合作教育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意义, 不应等待接收人才, 而应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 积极、主动地共同培养出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创新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1) 教学实习、毕业设计与研究合作模式。

教学实习与企业合作列入教学计划,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进行。高校提前与企业协商实习计划、安排落实。要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 确保学有所用。毕业设计或毕业课题研究与企业合作, 即从大三或大四开始, 与企业协商指定毕业设计或研究生产、经营管理的实习计划, 内容应与企业生产或经营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设计或研究成果、专利可用于企业。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技术与研究的能力, 切实提高毕业设计或研究论文的质量;也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水平, 有利于企业选择优秀毕业生。

(2) 社会实践合作模式。

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 与企业合作培养本科生。实践内容可以广泛些, 不同年级有所侧重:一、二年级学生以了解企业实际与生产劳动、明确企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为主, 激发学生适应就业而自主创新学习的自觉性, 增强获取就业竞争力的主动性;三年级学生以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的实践为主, 加强就业实训、提高实际设计、生产或研究能力。用人单位可在活动中发现人才、考察人才、预录人才, 缩短正式就业时的磨合期。这种校企合作赋予了实践实习新的内容, 增强了实践实习的时代性、针对性和生命力, 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 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3) 校企合作办班模式。

结合专业与企业的特点, 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办专业班共同培养大学生。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同时为学生授课, 企业负责学生实习, 由高校单方面培养人才升级为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培养人才。由高校推动就业工作转变为企业拉动就业工作, 有利于大学生提早接触实际工作, 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笔者所在高校有的专业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以企业名称命名的班级, 如“圣奥班”、“太兴班”等。一方面企业安排技术骨干人员定期到学校给学生授课, 教给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并在班级内设立企业奖学金,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深入实习、体验, 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优先录取, 实现与就业工作的直接挂钩。

(4) 校企文化融合模式。

文化是大学生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根本。大学生从高校到企业是一个跳跃式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对企业的不适应有多种因素, 但文化因素是潜在的、主要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是校企深层次合作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环境、融入企业的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同属于社会文化这个庞大的系统中, 但长期以来, 一直生活在学校中的学生进入企业很不适应, “书生气”难改, “架子”放不下。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要实现两种文化在大学生身上的融合。企业文化进高校, 以冠名、共同承办等方式与高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促进大学生理解企业文化, 熟悉企业文化, 应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的必修科目。高校文化进企业, 组织大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 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体验企业文化, 密切与企业员工的关系, 而且有利于企业提高文化层次, 发展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社会声誉。校企文化融合模式, 有的高校还刚刚起步, 处于探索阶段, 并以企业进高校为主, 因此还需要深入、广泛的研究,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3.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

校企合作教育在我国高校与企业中发展并不平衡, 对其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的认识还不一致。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的专门机构, 应是当务之急。这种专门机构不仅仅应建立在高校与企业之中, 国家各级政府都要设立校企合作专门机构, 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尤其要制定有关政策与规范, 确保校企合作广泛、持续有效地实施。高校、企业则应设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机构, 规划、协调具体的实施与考核。

4.设立专项资金

目前, 高校虽有专项实习经费, 但明显不足, 而多数企业则还没有专项资金。资金问题成为校企合作教育长期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 比较注重经济效益, 支付合作经费积极性不高, 想与高校合作也难如愿以偿。这些问题困惑着高校与企业, 需要国家通盘研究, 制定切实的财政措施, 给予必要的政策和有力的资金支撑。

参考文献

[1]王虹.刍议“划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竞争战略选择[J].江苏高教, 2008, (4) :128.

高校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探析 篇8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务院就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从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战略部署。政策文件之多、涉及方面之宽、措施力度之大、惠及学生之广都前所未有。[1]因为, 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 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是祖国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主力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缓解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一)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即关心人最基本的需求和利益, 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大学生的短期目标就是顺利毕业, 找到满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排除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和限制, 正是从大学生需求出发, 以维护大学生根本利益为落脚点。

(二)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大学生就业问题会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 都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假使过多的大学生出现就业问题, 就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游行、示威, 甚至出现暴力、违法犯罪行为, 严重的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因此, 缓解就业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三) 是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基石。

教育的成功与否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在上, 表现在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高低;外在上, 体现在就业率的高低, 和社会对其价值的认同度。因此, 如果较低的就业现状持续下去, 就会引发社会对教育的怀疑, 造成一些人弃学从商, “教育无用论”等观点层出不穷, 阻碍教育事业顺利开展。

二、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不足之处

可见, 就业问题不单单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同时紧系着高校和整个国家的命运。作为大学生培育的摇篮, 高校应当担起重任。但是, 如今很多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一) 忽视就业技能的培训。

随着高校专业细分化,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专业定向人才的培养。然而, 专业化发展的同时, 却步入了极端态势。一些教育者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 从深度和难度上做文章, 而忽视了专业知识与就业的联系。培养了一大批科研者, 学术者, 忽视了就业相关实践技能的培训, 导致部分大学生面对实际操作束手无策。

(二) 忽视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绝大部分大学响应国家号召都纷纷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 并作为公共必修课。但并没有将之放在较高的地位, 大学生甚至高校没有给予其较高的重视度。再加之, 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内容空泛化、形式化、理论化, 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修学分, 因此课堂效果极差。

(三) 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高校就业信息中心的组建就是针对大学生就业而设立的专项部门, 负责就业相关工作的开展。很多就业中心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校内外信息不共享、信息单向性等不足, 严重影响大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应用, 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四) 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缺乏关注。

就业率是高校的命脉, 决定了声誉和未来的入学率。过分的关注就业率, 忽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变化。择业中受挫、失望、迷茫情绪都会存在, 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校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效用

(一) 加强就业技能培训。

做到课程教育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增加专业相关岗位实战演练的机会, 如银行、证券专业开展具体工作系统的规范操作上机课程, 实现学以致用, 随时上岗的效果。避免“纸上谈兵”, 培养拥有高水平职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二) 职业规划教育

将职业规划教育摆在较高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上, 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与此同时, 职业规划教育应注重“三性”:1.前瞻性。课堂教育不仅仅限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和简单的未来畅想, [2]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个人目标, 以及实现目标的SWOT (S代表strength优势, 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 T代表threat威胁) 个人内外部因素分析, 制定具体时间规划和实施细则;2.细节性。开展与就业相关的例如简历的撰写, 应聘衣着注意事项等细节, 虽然看似小事, 但是会为应聘增添砝码;3.实践性。组织模拟应聘, 使同学亲身体验应聘流程, 增强自信心, 从人事专员和应聘者双重角度审视自身, 实现个人提高。

(三) 就业信息体系建立

“就业信息体系”是指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和学生三位一体的信息系统。具体的运作流程包括1.指导中心及时更新招聘信息, 分类化管理, 完善检索系统, 强化服务意识;2.建立学生、单位合作网络, 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分别注册, 进行双向选择, 中心可以通过供需主动为大学生进行职位推荐;3.与各大高校建立互联网连接, 放宽校内网限制,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是确保其言行举止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展。高校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到:一方面,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大学生就业存在盲目性、急于求成性等不良情绪。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发现问题, 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引;另一方面, 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压力的存在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甚至会引发极端行为,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追踪大学生心理动态, 采取谈话、朋辈辅导、箱庭等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疏导, 为学生排忧解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任重道远, 关系着大学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强盛, 高校应当勇担重任, 完善各项工作, 成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和成长的一支强大力量。

摘要:当下, 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各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对大学生未来就业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本文从分析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足之处入手, 重点从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规划教育、就业信息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对高校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各地各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综述》2010年06月29日新华网

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 篇9

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者的就业指导教育意识薄弱, 就业指导教育流于形式

据调查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的决策层对就业指导的内涵没有深刻理解, 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大多数高校按上级文件的要求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 但人员、经费、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且缺少必要配套政策支持。此外, 部分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者认为, 就业指导就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让他们落实了用人单位就算完成任务, 没有将就业指导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等工作内容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这是导致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流于形势的主要原因。

2. 缺乏配套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缺少系统性

就业指导教育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既需要实践指导, 也需要理论指导。然而, 不少高校却把就业指导课程当作选修课, 且教学方式单一, 理论和实践结合差,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但就业指导的手段、工具比较匮乏, 只有少数学校能够通过有效的职业测评工具为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 同时就业指导的课时数少, 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还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是从大学三年级后才展开, 这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在他们即将走上社会时仍然未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而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迷茫。

3. 就业指导教师严重匮乏, 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差

目前, 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老师从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一是缺乏专业人员, 教师中较少是“科班”出身, 据资料显示:自1999年推出职业指导人员资格鉴定考试起, 至今全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并不多。二是缺乏实践经验, 当今高校中该类课程的教师大多阅历较少, 缺乏社会求职经验, 难于理论联系实际, 造成在教学中缺乏说服力。三是缺乏后续进修。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在学生工作中半路出家, 兼教就业指导, 依靠书本自学有关职业指导的学习。

二、开展和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

1. 转变大学教育教学理念, 并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

首先, 学校管理层应重视职业指导工作, 积极督促就业指导机构进行工作, 并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 制定学校就业工作人员编制和考核办法, 积极鼓励就业指导人员报考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咨询师、人力资源师, 并解决工资和福利待遇等, 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 完善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职责, 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素质评测和帮助实施等纳入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范畴, 带头鼓励并组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参加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第四, 大力宣传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举办一些模拟招聘, 邀请企业界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来校开设, 模拟整个招聘过程等。

2.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 并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1) 完善教学内容

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全程化的特征。在大学一、二年级, 就业指导重点要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实现大学生角色转换和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逐步形成就业意识。在大学三、四年级, 就业指导要以就业能力为核心, 把提高专业能力与学生职业目标的选择相结合,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让广大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 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定位和谋职, 以此增强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 而好的形式又能促进内容的消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活动可以不只限于教室中, 而应采用灵活多样更能起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 如可通过对模拟面试、生涯人物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他们的思考, 让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再应理论知识加以分析来引导学生, 从而做到让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的同时, 又懂得了怎样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身边的实事。

(3) 建立有效的学习检测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检测学习体系。与其他普通专业课不同, 就业指导课程不能以单纯的笔试来考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故在课程实施后, 课程效果的反馈及评估的方式也应当随之调整。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程心得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 可以通过学生参加企业面试及社会实习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此不断提高课程设计的实效性, 从而达到持续的目标。

(4)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要有合理的结构, 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老中青相结合, 专兼职相结合, 多学科问相结合。选拔教师时要求该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资格证》, 而且还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当师资队伍构建完成后, 学校还必须组织师资进行培训, 并为这些人员创造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 以此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与教学水平, 以此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形成。

(5) 强化职业指导的实践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的实践机会, 如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职业指导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时机, 强化职业指导的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6-8.

[2]林铭杰.从高校的特殊性探讨高校党校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J].龙岩师专学报, 2003-5-14.

[3]陶海生.试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http://www.1m.gov.crL, 2007-O1-15.

推动就业 篇10

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针对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缺乏必要忧患意识的不良现状指出,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 力争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 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不言而喻,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不能总依赖“超常规推动”, 必须要在制度层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与本科高校的就业形势严峻相比, 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却一直比较红火、乐观, 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日前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3周年成果展示会传出喜讯, 2009年我国一半以上省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超过或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平, 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超过96% (《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27日01版) 。高职毕业生何以会比本科生“吃香”?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用实践告诉我们, 狠抓内涵发展, 提高育人质量, 着力培养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 促进大学生就业关键在于苦练“内功”, 而不能陷入“超常规推动”的思维误区。

综观各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大凡就业率较高者, 未必就是就业指导或就业推进单方面工作做得好的高校, 而大都是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办学质量, 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校。而就业率一直较低的高校, 其教学质量则普遍相对较差。即使有些高校为保证高就业率而在学生临毕业前采取种种非常规的“抱佛脚”措施, 也只能救得了一时, 保不了长久。从实际效果看, 有些学校为了兑现招生时向家长作出的“包就业”承诺, 或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就业率指标, 纷纷推出各种“专场招聘会”等促进就业的临时性举措, 这些活动看似为学生“负责”, 实质上是在无形中“害”了学生, 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误导, 不仅滋长了学生自主就业的惰性, 还在不知不觉中“鼓励”他们平时不学习, 一心专等学校“安排”。有些同学虽然也能在学校的“超常规推动”下顺利就业, 却终因缺乏实力而就业容易“守业”难, 工作后不久很快就被淘汰。这部分同学要想再就业难上加难, 从而造成社会上等待二次或三次就业的往届毕业生逐年增多,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这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陈账”越积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鉴于此, 学校对学生就业的“超常规推动”堪称越俎代庖、累己不利人之举。

做好实习工作指导推动高质量就业 篇11

关键词:就业 指导 实习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目前,广大毕业生与各高校在实习工作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大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对实习工作认识不足

大学毕业实习是高等院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锻炼机会,是检验学习效果和生存能力的一个平台。目前好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不愿意参加实习工作。大学生在对实习的认知上往往也存在误区,有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实习可有可无,有的人认为只有名企才是好的实习去处,这些误区都影响了大学生实习的效果。

2.学校对学生实习工作监管不到位,实习单位也疏于对大学生的管理

目前好多院校只注重学生在校时的管理,对于学生的实习工作往往无人问津,只要学生能交上一份实习报告和出具实习单位的公章就算实习工作结束,对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管理与指导。由于好多高校人数众多而辅导员少,教师很难兼顾教学岗位与实习指导,即使指导也是敷衍了事。实习单位往往注重经济利益,不会特别关注实习生的情况,疏于对他们进行管理。

3.有的大学生认识不到实习与就业的联系

好多学生认为实习就是实习,只是学校安排的一项考核,只要完成任务就大功告成了,且一般学校的实习工作都安排在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好多大学生认为与找工作相冲突。为积极有效地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部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此项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实习的目的从专业实践转向了就业导向,实习就是为了就业而服务的。

既然大学生的实习工作存在这么多问题,那么如何做好实习指导,推动高质量就业呢?

一、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实习和就业

1.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工作,为未来就业做准备。毕业实习工作,是每一个在校学生就业前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过程,实习工作开展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有好多同学不愿意实习,认为浪费时间。高校老师应对这类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们认识到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实习工作对为了发展的重要性。

2.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学校应该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一些与未来发展相关的社会活动,这也为大学生实习工作做好了铺垫。实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与未来就业息息相关的工作。

3.大学生参与实习工作,需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大学生在入学初,学校就应该重视培养他们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使他们树立诚信、负责、合作与守纪等基本职业道德意识。并使学生全面了解“职业与生活”、“职业与人生”的基础上勇敢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未来的道路。

二、高校要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工作和指导

在大学生实习前,学校应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培训和指导。大学生由于自身局限性,往往缺乏社會经验,社会阅历不足,高校应选择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教会大学生怎样遵守岗位要求和员工守则;学习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同时,还可以邀请用工单位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等。

三、高校与企业双管齐下,加强对大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在大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并不应该放任自流,而是应该积极与实习企业联系,共同做好大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同时,带队老师并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应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学校还应该委派专门老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及时解决。学校应完善对于实习的跟踪管理制度,教师做好每次的回访记录,对于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可以在班会的时候进行总结,以便学生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问题,高校教师应积极努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为以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吴增军.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原则内容与策略.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7):30-31.

[2]王尔新.就业指导“多管”齐下,积极推动就业实习基地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4):24.

推动就业 篇12

一、主要做法

1. 创新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着力点, 明确创建标准和目标。

全面开发就业岗位, 使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率在90%以上, 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率在95%以上, 社区内无一家多人下岗失业的就业困难户, 无长期失业者, 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有培训意向的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社区内小额贷款的到期还款率在95%以上, 对失业人员、协保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纳入服务的覆盖面达到100%。

2. 创新岗位开发机制, 多层次多形式安置就业。

一是开发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市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9000个, 累计安置4050就业困难人员1.4万人。二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中,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基层服务资源优势, 结合社区居民生活需求, 开发保安、保绿、保洁、托老、托幼、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等就业岗位, 安置辖区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创办社区就业实体242个,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700余人。三是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安阳市区建立了7个创业园区, 通过给予房租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鼓励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四是就业服务进社区。作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的主要措施, 通过常年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送项目、送温暖“六送”进社区活动, 每月一至两次到街道、社区现场召开用工洽谈暨项目推介会, 把岗位信息和创业项目送到下岗失业人员家门口, 提高了再就业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3. 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手段, “一盘棋”盘活基层就业服务。

全市各街道, 社区劳动保障所、站都开设了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 实行“一站式”服务, 为求职者设立政策宣传栏、服务指南、办事须知、服务监督电话等, 对于在服务型、商贸型企业实现就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 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及时为他们办理保险补贴等有关手续, 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就业。去年以来, 一种“棋盘式管理”模式, 在全市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得到推广。社会服务大厅里悬挂起一块“棋盘”, 整个社区楼院小区分布、每个家庭状况以及人力资源情况都一目了然。棋盘以家庭为单位, 把辖区劳动者就业、失业状态分别用绿、红、黄三色棋子表示, 绿色表示全部就业, 红色表示零就业家庭, 黄色表示有失业人员;并且用拼音字母标注家庭中每位劳动者的状态;对于新成长劳动力、退休人员以及流动人员也都能及时变动标注, 使辖区内每个家庭中的每位劳动者的动态变化状况都能跃然棋盘之上。由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每月进行跟踪服务, 随时掌握辖区居民就业状态, 并针对失业人员实际情况和就业需求, 提供免费培训、职业指导、岗位信息等就业援助, 实行分类指导, 个性化服务。一盘棋使复杂多变的辖区就业服务实现了动态管理。

4. 创新就业援助模式,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家庭至少有一个实现稳定就业。

为了使就业援助制度化、经常化, 近年来, 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帮扶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政策帮扶、技能帮扶、岗位帮扶、资金帮扶等措施, 使就业困难人员得到了就业安置和政策援助, 帮扶覆盖率在90%以上。一是建立申报登记认定制度, 实行“个人随时申报、社区适时核实、街道 (乡镇) 及时认定”的程序, 对辖区内就业家庭进行登记认定管理。二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各县 (市、区) 以及各街道 (乡镇) 、社区按照零就业家庭申报、登记、核实、公示、认定的程序, 依托全市四级就业服务网络系统, 及时掌握街道、社区和用人单位情况, 实现信息共享, 属地服务管理, 健全完善工作台账, 实行就业跟踪服务。三是建立援助制度。通过建立就业服务承诺、“一对一”结对帮扶、日常援助与集中援助相结合和跟踪回访制度, 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得到就业援助和帮扶。

5. 创新考核评估标准, 确保创建活动达到实效。

一是细化考核标准。制定了《安阳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考核评审办法》、《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考核标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考核细则》、《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制度, 从队伍建设、基础管理情况、各项服务情况、就业安置情况等四方面十六项内容对社区进行综合评估考核。二是定期督促检查。组织人员定期对基层就业服务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在考核评估过程中, 听取创建活动的全面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基础台账和落实政策有关手续;实地查验, 一站式服务、信息联网、政策宣传形式及安置基地、社区服务网点等相关情况;采取入户或电话抽查的办法, 从就业登记台账或就业数据库中随机抽取部分下岗失业人员, 了解其就业状况和政策落实情况。三是建立动态激励机制。每年都要召开基层平台创建及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会议, 对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的给予表彰, 颁发“优秀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社区”牌匾, 达不到要求的予以取消, 形成了动态管理的激励机制, 确保社区就业服务健康发展。

二、改进建议

安阳市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活动以来, 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工作制度和工作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因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1. 持续强化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抓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特别是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 加强网络建设和基础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 拓展服务领域, 逐步实现县 (市、区) 与各乡镇就业服务联网,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推动城乡统筹就业一体化。

2. 继续开展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

继续组织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2010年全市“示范社区”要达到30个;继续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信用社区”创建活动, 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要在75%以上。要通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提供就业;献爱心、送温暖, 亲情助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开展其他公共就业服务;积极推动全民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创办社区实体开发岗位, 拓展就业;开展特色就业服务, 鼓励就业。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

3. 切实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上一篇:开发与辅导体系下一篇:单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