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动

2024-10-26

成本推动(共9篇)

成本推动 篇1

受成本不断上涨影响, 磷酸氢钙价格反弹仍在持续。其中最为主要的成本因素为硫酸价格的不断上涨, 以云南地区为例, 2010年初当地硫酸报价270元/吨左右, 目前价格在500元/吨以上, 涨幅达100%, 而云南地区磷酸氢钙厂家正以此为基础自8月份以来持续上调磷酸氢钙出厂报价, 目前云南地区磷酸氢钙价格稳定在1 700元/吨左右, 实际成交价格也在1 650~1 700元/吨。在四川地区, 由于磷矿生产企业在地质灾害中受损, 磷矿供应短期内无法完全恢复, 而四川省外磷矿运输费用的增加以及磷矿石的规格无法适宜当地企业生产, 当地用工成本提高, 部分磷酸氢钙生产企业开工率不足, 并导致磷酸氢钙供应量下降, 磷酸氢钙价格因而被推高。目前四川地区主流生产企业磷酸氢钙出厂报价达1 800元/吨左右, 较高报价达1 850元/吨, 实际成交也在1750~1 800元/吨左右。由于目前国内硫磺市场维持高位, 主要需求方化肥市场全面复苏, 后期硫酸价格仍然处于上升趋势, 磷酸氢钙生产成本势必继续被推高。

终端需求市场显示, 前期饲料企业备货较多, 部分企业库存达2~3个月, 近期普遍采购积极性欠佳, 磷酸氢钙成交行情总体偏淡。磷酸氢钙价格目前维持高位的主要支撑是成本因素, 后期成本上涨磷酸氢钙价格势必继续攀升, 然下游企业拿货的少将可能导致市场陷入有价无市局面, 供需双方势必互不买账。因此, 磷酸氢钙高位能维持多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养殖市场的饲料需求状况。业内预计10月份饲料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其对磷酸氢钙维持高位行情当有所利好。

虽然终端需求一般, 各地区磷酸氢钙报价仍然呈小幅度上涨态势, 以北京地区为例, 目前北京地区二线品牌磷酸氢钙报价达2 100元/吨, 近期连续小涨30~50元/吨。预计四季度磷酸氢钙价格总体仍维持坚挺行情。

全国各地区磷酸氢钙价格走势分析如下。

东北地区:哈尔滨地区四川一线品牌报价达2 250元/吨, 再涨50元/吨, 主要受四川地区厂家价格上调影响, 由于当地气温急剧下降, 近期饲企采购量逐渐缩减。辽宁辽河地区二线品牌磷酸氢钙市场报价2 150元/吨左右, 近期需求一般。

华北地区:近期北京地区磷酸氢钙价格持续小幅上涨, 目前当地四川货源二线品牌市场价在2 080~2 100元/吨, 近期涨30~40元/吨, 市场成交行情一般。河北石家庄地区本地品牌磷酸氢钙出厂价在1 900元/吨, 四川一线品牌报价2 100元/吨, 受上游原料价格上调影响, 近期磷酸氢钙价格上涨约50元/吨。

华中地区:湖南长沙地区磷钙价格稳定, 目前当地云南货源主流品牌市场价在1 950元/吨, 近期市场成交情况一般。湖北武汉地区一家主流品牌磷酸氢钙报价2 100元/吨, 成交情况一般。河南地区磷酸氢钙价格保持坚挺, 当地主流品牌市场报价近2 100元/吨, 二线品牌价格在2 050元/吨左右, 近期市场需求不错。

华东地区:近日上海地区磷酸氢钙价格稳定, 目前当地云南货源主流品牌市场价维持在2 000元/吨左右, 市场成交相对平淡, 多数饲企维持观望。江苏地区一线品牌磷酸氢钙市场价在2 100元/吨, 受四川地区货源价格上调影响, 近日磷酸氢钙较上调50元/吨, 市场需求一般。

华南地区:近日广东地区磷酸氢钙价格继续小幅上涨, 目前当地云南货源主流品牌报价达1 950元/吨, 较前期上涨约20元/吨。磷酸二氢钙报价十分坚挺, 市场报价3 200~3 300元/吨之间, 近期成交不错。

西南地区:近日四川地区磷酸氢钙价格稳定, 当地多数二线品牌氢钙企业报价在1 750~1 800元/吨左右, 偏高报价在1 850元/吨, 偏低报价在1 700元/吨, 企业出单量少。云南地区磷酸氢钙报价持续上调, 目前当地主流品牌偏高报价达到1 700元/吨, 部分中小厂家出厂价为1 650元/吨, 较前期上涨30~100元/吨, 云南地区价格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硫酸价格上调。

成本推动 篇2

一、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率

企业竞争的关键在效率,效率决定企业运行成本。特殊钢厂以“时间管理”为中轴线,整合管理系统,将“七零”管理理念(管理职责“零边界”、质量管理“零缺陷”、设备管理“零故障”、工序衔接“零间隙”、生产管理“零热停”、管理操作“零失误”、工作响应“零距离”)融入全流程,建立完善生产计划调度、工艺技术监管、安全环保监控、设备直线管理、成本监控五大系统和以计算机网络系统、生产调度晨会为主体的信息管理平台,对生产过程的物料流、能量流、质量流、数据流实行控制管理。为管理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奠定了基础。在职责管理上讲求协调配合,无缝衔接,体现政令传递精简流畅、执行快捷高效;在成本管理上建立起生产、技术、质量、成本、物流、设备等部门的决策分析、预算分析、智能统计系统,规范指标数据来源。制订成本预警管理办法,瞄准全国特钢行业前三名指标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在全厂13个车间单位分别设置成本指标预警线,完善全流程各项生产数据和消耗指标的报送、审核、分析、责任界定和处理程序,形成成本管理系统的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

二、突出重点指标,成本动态管理

针对特钢系统成本构成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特殊钢厂成立由专业科室和责任单位组成的废钢结构抽查小组、能源消耗与指标对比挖潜攻关小组和维修费用控制等小组,定期进行重点成本指标抽检和预测分析,系统研究解决影响成本的关键问题。实现成本管理的全过程监控、全流程优化和底线控制。

从抓精料入手,严抓入厂废钢、生铁、合金等原材料验收质量关,定期进行废钢抽查检验,准确判定入厂废钢的料型结构、土杂比例,加强废钢质量的复验和深加工,制定优化入炉料型结构,细化配料管理,强化配料考核。对机物料定额成本指标下达到人,责任到人,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力求做到“零”库存。加强炼钢工序废钢自循环工作,对连铸工序的注余、成材工序的轧废的转移和计量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做出规范和界定,钢铁料消耗实现1067kg/t,同比降低25.72kg/t。抓好铁水热送管理,逐步改进铁水罐,使铁水盛装量与炉型匹配,减少损耗。积极开发和扩大生产高附加值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减少生产规格跨度大给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带来的影响。加强钢材商品化包装,实现全定尺,提升钢材成材率和商品化包装水平。提高现场发货比例,加快资金周转

速度,日现场发货量由过去的1000吨提高到现在的2300吨,月均节约产品周转费用72万元。

三、优化生产组织,确保稳定高效

稳定连续高效生产是降低成本的基础。特殊钢厂系统优化冶炼、轧制、物流工艺,对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连铸连轧、热送热装,实现两条炼钢生产线对应三条轧钢生产线的高水平匹配和衔接,形成衔接紧密、均衡高效、信息畅通的日作业计划准点化生产组织模型。制定生产运作管理激励办法和月度超越创新激励办法,规范现场管理和操作,积极消灭差错,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高综合效率。压缩生产辅助时间,实现工艺停炉、停机与设备检修的有机结合。为减少连铸坯流转过程热量散失,提升生产效率,克服工艺流程战线长的困难,在连铸、轧制、运输过程中全部实施热钢坯保温措施,平均热坯温度提高了50℃,加热炉轧制出炉温度降低20℃,降低了电耗和煤气消耗,缓解了轧材生产成本压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在设备管理上,以“树立零缺陷理念,冲击零缺陷目标,大幅度提高设备作业率”为目标,潜心研究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持续优化炼钢、轧钢工艺热停模型和主线设备零故障维护方案,加强设备预防性维修,推行设备精细管理和设备积分素养考核,逐步实现设备管理从事后维修——预防维护——生产维护——全面生产维护的转变,做到在线整体更换、离线彻底检修、上线不出故障。

四、推进技术创新,冲击指标水平

成本推动 篇3

作为中投的副总, 汪建熙最开始考虑此提案的原因, 正是源于中投的真实遭遇。

“我们的所有投资项目, 没有一个是通过中投本身直接投资的, 都是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去投的, 这样可以有效地隔断法律风险、财务风险, 确保不会发生某一个投资出现风险后, 牵扯到中投公司本身上来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 汪建熙逐渐发现, 由于我国企业所得税合并纳税制度的不完善, 使得现在中投所用的很多特殊目的公司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会计核算的实体, 而是变成了纳税人。“这让中投的投资操作起来很困难。”汪建熙说。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 我国的合并纳税制度一直有所推进, 但又总是走回头路。合并纳税制度之所以难以进一步推行, 很大程度上缘于其与区域财政的关系难以平衡。

汪建熙认为从以往试行合并纳税制度的效果看, 由于现行分税制体制, 导致部分企业所得税归属地方财政收入, “如果一个集团企业下属的不同子公司设立在不同地区, 耗用了当地的资源, 但税收却落到了母公司所在地, 子公司所在地的财政部门是会有意见的。一些成本比较低的地区往往利益受损。”这种矛盾, 汪建熙认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比如在两法合并前采用的“就地预缴, 集中清算”的方法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成本推动 篇4

一、扎实开展系列劳动竞赛,激发职工积极性、创造性

1.竞赛赛前发动工作力求细致化。2015年,工艺所通过方案征集工艺所确定了优质基础工作竞赛、合理化建议竞赛、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竞赛、员工素质提升竞赛等专项劳动竞赛。《工艺研究所劳动竞赛方案》规定,评选竞赛活动采用积分制的形式进行,凡是积极参与按照竞赛项目规定的各项活动,均按照不同的等级加分,只要参与就给予肯定,加一定的基础分,年终根据累计分数总评比。

2.开展劳动竞赛实行全员化。工艺所坚持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原则,开展的系列劳动竞赛做到了全员化,所有竞赛活动,鼓励全员参与,只要参加就有一定的基础分,激发了员工参与的热情,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3.劳动竞赛考核评比做到公正化。竞赛的评比标准应该客观、公正,制定竞赛标准应该科学合理,并且要严格考核。工艺所积极制定考核评比方案,按照竞赛活动的奖励级别、活动项目类别、奖励分值等严格评比考核。工艺所系列竞赛活动过程中由工会干事把日常工作开展涉及的优质基础工作竞赛、合理化建议竞赛、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竞赛、员工素质提升竞赛中规定的各项活动获奖情况随时登记在册,记录在案,按照加分标准做好统计、汇总,并且每月、每季度在工艺所门户网站公布阶段性竞赛结果。年终根据累计分数评选出岗位明星员工、金点子合建能手、技术创新标兵、知识型员工等先进个人并给予一定奖励。

二、深挖内部潜力,有效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1.营造合建工作良好的沟通与言论氛围。首先,工艺所充分利用网络、腾讯通、会议等各种形式,深入做好开展合理化建议的宣传工作。让员工认识到开展合理化建议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让员工清楚什么样的建议才是合理化建议。鼓励员工提建议,在工艺所中营造“就事论事”的健康风气。通过制造适当的、动态的竞争机制,激励员工提建议,提好建议。

2.做到合理化建议活动常态化。工艺所高度重视合理化建议工作,工会作为牵头部门,应成立合理化建议审核评议工作办公室,做好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组织评审。在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中,采取工艺所工会初审---公司工会复评---合理化评审组终评的三级评审模式。另外,对于对已采纳实施的建议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过程跟踪、评价,做好相关资料记录等,宣传推广优秀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情况,调动职工参与发展、生产、经营等各项管理,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和发展。

3.明确合理化建议管理程序。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已形成的成果均按项目填写优秀合理化建议申报表进行申报。由工会常态收集整理,每季度组织收集进行评议,予以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具备条件的可以随时实施。

三、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1.加强学习,增强劳动保护意识。工艺所时刻强化安全意识,组织职工和工会干部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劳动保护意识。组织学习了《工会法》、《劳动法》、新《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政策和法规、规定。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意识,增强工会干部及有关人员的劳动保护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促进工会干部自觉履行劳动保护监督职责,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监督安全的群众性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2.积极组织开展劳动保护系列活动。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活动,是搞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保证。工艺所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活动。一是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定期对工会干部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职能的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劳动保护的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知识竞赛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六个一活动”:即一、学一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提一条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三、写一点安全生产工作的体会,四、做一点预防事故的实事,五、看一期安全生产的知识竞赛和展览,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人性化建设,促时形成“人人参与,事事安全”的群众性的活动。

3.突出重点,落实劳动保护监督措施。落实好劳动保护监督措施,是搞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重点。工艺所工会在监督中突出“两个加强”:一是加强现场的监督,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开展群众性的自我劳动保护监督活动。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保护措施的落实监督,把劳动保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加强隐患整改,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发现事故的苗头,及时提出整治改进意见,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促进劳动保护工作的落到实处。

成本推动 篇5

石化“巨轮”遭遇“尴尬”

巴陵石化公司位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畔、长江之滨, 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环己酮、SBS热塑弹性体、环氧树脂、己内酰胺等石油化工企业, 年产值180多亿元。在这个拥有大中型生产装置近百套的企业采访, 记者所到之处, 都感受到金融危机对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的深刻影响。

“仅仅只有半年多的时间, 每吨SBS的价格竟从2.4万元跌至1.1万元。”巴陵石化公司总经理张德明说。技术含量很高的第三代合成橡胶SBS尚且如此, 其它石化产品的跌价幅度, 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巴陵石化董事长张德明说, 业界把近期发生的这种价格巨变形容为“价格跳水”, 其实, 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比如更为贴切。比如, 海外市场每吨尿素产品价格从780美元跌至240美元, 每吨己内酰胺价格从2.3万元跌至1万元。国内一家企业在价格高位时“惜售”, 结果跌价后库存的2万吨己内酰胺市值瞬间就“蒸发”了2亿多元。

业界人士分析, 企业目前面临的市场压力, 是新中国石化工业历史上罕见的。如巴陵石化公司生产1吨尿素成本要2400元, 但市场销售价格却只有1600多元。此外, 由于需求不景气, 生产装置不能满负荷生产, 导致生产成本持续攀高到2600元一吨, 价格“倒挂”现象十分严重。尽管如此, 作为“鱼米之乡”的湖南春耕、双抢化肥生产的基本保障, 巴陵石化公司要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 咬紧牙关抓生产, 努力尽中国石化驻湘企业的社会责任。据悉, 公司去年生产45万吨尿素等化肥, 产生的亏损高达4亿元。

挑战“贵气”与“惰性”

石化是工业经济的基础。张德明说, 巴陵石化如果因为亏损而停产, 对内不能完成总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企业生存发展将陷入更加被动局面, 对外将拖垮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多产业链和产业群, 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张德明认为, 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理念, 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的巴陵石化公司, 固然有许多好的文化传承, 但也有不少必须摒弃和改进的文化观念, 应对金融危机, 企业的出路之一还在于培育、创新和再造企业文化。

循着这种理念, 张德明认为目前公司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观念上的“旧”。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贵族”习气浓郁, 一些干部职工认为背先靠中国石化这棵“大树”好乘凉, 管理粗放、大手大脚, 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成本质量营销意识, 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引导新机制的发展方向。二是企业文化上的“惰”。有的单位事事习惯按“老规矩”办事, 工作习惯和标准非常“恋旧”, 其中存在大量的生产、管理陋习和漏洞。

巴陵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朱建民说, 去年下半年以来, 公司组织深入开展一场主题教育。强化企业全员市场竞争观念, 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 树立一种“成本文化”, 即在生产、管理活动的始终, 贯穿“针尖削铁”的挖潜增效意识, 找差距要“吹毛求疵”, 查问题要“寻丝觅缝”, 定措施要“锱铢必较”, 创效益要“颗粒归仓”。公司要求“事事有人想, 事事有人做”, 人人都要围绕把握安全基本点、总量增长点、管理增效点、成本控制点、科技支撑点、市场开拓点, 破除旧意识, 养成新习惯。

为了激励员工投身“成本文化”建设, 巴陵石化公司设立了新产品提成奖、技术进步奖、工艺优化奖、“金点子”奖等10多个创新奖项, 最高个人单项奖励可达10万元以上。公司还把制约生产和成本控制的“瓶颈”, 在各事业部设置成一个个课题和项目, 面向全体职工招标攻关;企业的例行检查, 则评比并分别奖罚前十名和倒数十名, “倒逼”各事业部查问题、找差距、抓整改、求进步。

树立标杆, 努力向本单位历史最好的、同行最好的、全国最好的、国际最好的标准不断提升, 持续挖掘降本潜力, 已成巴陵石化公司各单位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 各项消耗与最好水平比、与计划比、与奋斗目标比、与上年同期比、与上年消耗比等“五比”数据一目了然, 下一步“倒逼”挖潜措施也明朗细化。

在此“倒逼”下, 去年公司54项主要产品物耗有33项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前两个月, 公司与计划可比的52项原材料消耗指标有47项完成计划, 有42项稳定降低。公司综合能源消耗量同比上年下降17.16万吨标准煤。

“居危思进”下的“刮底油”

在这种新型文化氛围中, 巴陵石化公司树在厂门口的巨幅标语“居危思进”, 逐渐对广大职工实现了潜移默化, 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

长江边, 岳阳城陵矶下游15公里处, 是巴陵石化的专用码头。站在趸船上, 码头站站长方三午告诉记者, 每年大约有240万吨原油及各类石油化工产品在此吞吐。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接驳、装卸1组4条各载3000吨至3500吨、为公司提供主要原料——原油的驳船。

方三午说, 对于每天要接卸6000吨原油的码头站职工来说, 按以往的工作程序, 抽油泵抽不出油, 就意味着这条船已经卸完。这种操作模式已持续了很多年, 职工也都习以为常。但在企业“成本文化”建设过程中, 职工们很快发现了一个“历史问题”:在每条原油驳船的舱底, 竟然有厚度约4至5厘米的原油, 没有被油泵抽上来。大家一测算, 一条约70米长、24米宽的驳船, 有将近20吨、价值8万元左右的原油“存”在舱底。仅此一项, 公司每天就要多掏16万元的“冤枉钱”。

发现这一情况后, 码头站上上下下一刻也坐不住了, 大家集体研究如何“刮舱底”。很快, 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就是利用每条驳船有10个密封舱这一结构特点, 通过控制各仓位吸油量, 使驳船按照需要向一定角度倾斜, 可以将舱底油泵吸出来。用这个办法, 码头站很快就把舱底油厚度4至5厘米一点点往下降。虽然这样做需要职工登上船甲板, 在恶劣的环境中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但靠这种“刮底舱”精神, 他们每年能为企业回收约2500吨原油, “抠”出100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我们现在越干越精, 能把舱底‘刮’到看见钢板!”方三午说。

节能降耗中的“扫煤灰”

在巴陵石化公司, 一些职工的“扫煤灰”精神令人记忆犹新。原来, 热电事业部有两台锅炉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入口漏粉严重, 不但影响现场环境, 还增加了电耗。锅炉车间运行大班长邵功请检修人员精心调整设备, 不仅消除了漏粉, 每天还减少电耗1200度。旋即, 邵功又对锅炉阀门做了调节, 炉水取样装置溢水被消除后, 他所负责的设备每天减少水耗240吨左右, 一个月就可“省”出7万多元。

在锅炉检修、工作面等部位日常清洁过程中, 经常要排出大量含有煤灰等废水, 不仅污染环境, 还导致浪费。过去, 职工不屑于算这样的“小账”。但如今, 在该公司很多锅炉房, 废水都要经过小型的沉淀处理, 清水排出, 粉煤回收, 节约了大量能源。记者注意到, 公司有些购置于上个世纪的锅炉, 有的是在生活锅炉基础上的改进, 燃烧效率低。工人师傅们就想尽办法, 对这些设备自行优化改造。这样一来, 很多锅炉能效大大提高, 噪音等污染降低了三分之一以上,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能源和技术改造费用。

与动力环节“扫煤灰”精神类似, 巴陵石化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在包装运转产品时, 常有树脂撒落, 地面清理需要用丙酮清洗, 抹布、拖把、丙酮的用量很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就根据需要把大块抹布剪成小块, 使抹布消耗由原来每月300公斤减少至100公斤, 拖把消耗由原来每月400把降至200把, 丙酮的消耗由每月1000公斤降至500公斤, 每月节约费用7500多元。

管理细节中的“居家抠门”

管理费用, 过去在巴陵石化公司总被认为是企业领导、财务部门考虑的问题。如今, 职工们积极参与细节管理, 精打细算的例子, 在公司比比皆是。

物装部电仪科职工李景琳在采购一台预算为65万元的水中油在线分析仪时, 仔细搞市场调查, 结果按李景琳提出的建议最后确定招标价格为47.8万元, 较预算节约了17万多元。

物装部工作人员在物资采购算账时还发现, 采用油浆代替重油焚烧环己酮生产时产生的废碱, 每吨可节约成本300元, 便向生产单位提出建议并被采纳, 一年可降低成本180多万元。

己内酰胺事业部职工荣联松, 对“硫酸透明度”这一重要质量指标很有研究。他通过优化操作, 使每吨硫酸的硫磺消耗量降低, 一年能为企业节约硫磺价值8万元。随后, 荣联松又和同事提出了细节挖潜增效点子40多个, 创效上百万元。

针对SBS装置一个生产系统能耗高的情形, 该公司一批技术人员实施了一项仅耗资10多万元的细节改造, 结果每小时就可节约循环水50吨、蒸汽2吨, 一年可降低生产成本230多万元。

供销部以前采购石棉垫片每个要花10元钱。职工们一合计, 决定买来原料自己加工, 成本一下降至每个4元;为降低配送费用, 供销部到上百个提货点摸情况, 制作了物流路桥费收费标准表, 重新设计物流线路, 结果“买路钱”降低了19%, 每年能节省上百万元……

成本推动 篇6

今年4月份以来,虽然存在逐步增强的产能释放压力,但全国钢材价格依然谷底回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2009年11月末,全国30个主要城市、五大品种的钢材平均价格为3999元/吨,比4月末上涨13.6%。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也从今年5月初的3600元/吨反弹到11月末的4500元/吨,上涨25%左右;兰格电子交易盘的热卷价格由今年4月初的3107元/吨,回升到11月末的3908元/吨,涨幅为26%。

值得注意的是,钢材期货价格对比现货价格明显上升,比如螺纹钢期货价格高出现货价格500元/吨左右。同时期货各月合约价格水平呈现近低远高排列,最大价差达到千元/吨。这表达了市场对于下一阶段,尤其是明年5月份以后行情的较好预期。

分析2009年中国钢材价格谷底回升的主要因素:

单位:元/吨

注:各月价格均为月末价格

首先是国家4万亿刺激需求措施发生效应,导致全国钢材需求显著增加。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前10个月累计,全国钢材消费指数同比增长16.7%。分项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1%,汽车产量增长37.5%,民用钢质船舶增长38.2%,大中型拖拉机增长28.8%。从另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来看,2009年1~10月份累计,全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56185万吨(含生产中的重复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4.8%,均呈现旺盛增长态势。

除此之外,钢材生产成本的显著提高,也是推动中国钢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入二季度以后,钢铁生产原材料,如煤炭、焦炭、废钢、铁矿石、燃油和物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导致钢材生产成本底部抬升。比如到11月下旬,现货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已经达到106美元/吨,比今年6月份74美元/吨低价位回升了43%,涨势可谓强劲。不仅如此,进入2009年以后,全国焦炭、成品油、废钢,以及海运费也都有较大幅度上涨。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份,全国流通环节煤炭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9%,成品油价格上涨了11.2%。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测算,因铁矿石、焦炭和喷吹煤等主要炉料涨价使炼钢生铁单位制造成本上升,从9月初至12月上旬生铁成本增加了280元,增幅达15.8%。正是由于原材料、燃料与物流费用的增长,显著提高了今年的钢材成本,迫使钢铁企业多次提高出厂价格。这也是为什么在钢材产能大量释放的情况下,钢材市场价格还能够震荡向上的重要原因。

二、原材料、动力、物流费用继续增加,使得2010年中国钢材价格遭遇很大的成本推动力量

展望2010年中国钢材价格行情,由于原材料、动力、燃料、物流费用的继续大幅上升,将使得中国钢材价格遭遇很大的成本推动力量。如果说,2009年中国钢材行情谷地回升的最强劲动力来自于国家扩大内需,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汽车生产30%以上的高速增长带动的需求增加,那么,2010年中国钢材行情继续震荡扬升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就在于生产经营成本的显著增加。这种成本推动力量,会明显超出产能释放对于市场行情的压制,成为新一年内影响钢材价格,包括现货价格、期货价格、电子盘价格、出厂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即首要因素;而供求基本面将退居为次要因素。受其影响,2010年内中国钢材的行情主调将是继续震荡向上。

一是铁矿石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在各项成本要素中,铁矿石应该是最重要的原材料成本。许多迹象表明,2010年内铁矿石价格趋向上涨。初步预计其涨幅不会低于15%,并且不排除20%以上的更高涨幅的可能性。

新一年内铁矿石价格所以继续上涨,不仅在于中国粗钢产能的继续大量释放,西方国家钢铁产能的迅速恢复,所引发的更为旺盛的铁矿石需求;不仅在于美元的大幅贬值以及继续贬值趋势,世界矿业巨头需要通过提价来弥补汇率损失;而且还在于全球钢铁企业的分散性、竞争性和世界矿业巨头的高度垄断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企业,而不仅仅是中国钢铁企业,对于世界矿石巨头的联手涨价无能为力。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当然会带动国内矿石价格的提高。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于钢材成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石油行情飙升带动整个能源体系价格上涨。钢铁生产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能源价格在钢材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石油作为代表性的能源产品,已经从前期30多美元/桶的低价位反弹至70多美元/桶。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预计进入2010年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还会飙升。有观点认为有可能见到100美元/桶的高点,全年平均价格会达到80美元/桶。

石油作为最标竿、最重要的能源,其价格的持续性强劲上涨,将会带动煤炭、焦炭、天然气、燃料油、电力等整个能源体系的价格上涨,带动物流费用的增多,进而提高钢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动力成本,也提高钢材流通成本。比如,海运费的暴涨,对钢厂的成本影响有可能超出铁矿石涨价因素。

三是其他费用的增加。2010年内,除了上述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肯定提高之外,还有一些费用也有可能增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水资源价格、资源税的征收方式、贷款利息、排污要求、职工工资等,均有可能发生向上性调整,增加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2010年中国钢材成本将有显著增多。初步预测估算,其综合成本的提高幅度不会低于20%,甚至更多。

三、成本增加将成为推高钢材价格的重要题材

一般而言,成本与价格是水涨船高的关系。虽然有些时候因为供大于求,会抑制其价格涨幅,或者时间滞后,但其最后一定会上涨的市场大势却难以改变。

由于新一年内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势必推动钢铁企业提高钢铁产品出厂价格,甚至“超比例”涨价,借此获取“超额利润”。

前段时期原材料上涨推高钢材价格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预计历史还会重演。不仅如此,因为今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会使得现阶段中国钢铁企业的全部库存,从原材料、半成品到产成品,一起“集体升值”。受其影响,2010年中国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水平将会大幅提高,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为亮丽,从而推高中国钢铁板块股市行情。因此,新一年内中国钢铁企业日子比较好过,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的提高,钢铁产品出厂价格的提高,同样会使得上述商品的“流通领域库存”全部升值,贸易商获得丰厚的“提前储备利润”,或者是“囤积利润”。

由于行业产能过剩的存在,这就使得新一年内成本增加对于钢材上涨推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即不同品种钢材价格涨幅差异显著。其中,建筑材价格涨幅很大,率先上涨;板材类商品价格涨幅较低,时间滞后。

2010年中国钢材生产经营成本显著增加,对于钢材期货及电子盘市场行情也是一个很大鼓舞。在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后,将伴随着成交活跃,推动交易量的增多。

钢材生产经营成本显著增加,将成为上海期货主力多头布局2010年合约,尤其是推高远月行情的最重要“题材”。所谓产能过剩,基本面供大于求不过是庄家制造多空分歧,“诱空围捕”的题材而已。从现今盘面来看,各月合约价格水平呈现近低远高排列,主力合约交替向后滚动,特别是跳过3、4月份,直接将5月作为主力合约的阵势,均清晰地表明了主力多头“用时间换取空间”等待铁矿石涨价消息明朗化的战略意图。

现货价位的稳步上移,增强了期货和电子盘的做多意愿;而期货和电子盘合约行情的拉涨,亦坚定了现货商,也包括钢铁企业的后市信心。如果钢材现货价格追随期货行情扬升,持续一段时期,就会引发钢厂和贸易商“空头”的反向买回对冲仓位,以分享钢价上涨的好处,即所谓的“反对冲操作”。这些“反对冲操作”又进一步刺激了期货价格的扬升。前一轮钢材上涨行情中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篇7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和结构性三种类型。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即由于产品成本增加所引起的全社会范围内的产品价格水平的提高。它又分为原材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能源、原材料及农业等生产部门属于上游产业, 其产品属于各行各业所必需的中间投入要素, 当这些部门由于各种不利因素而产生供应紧张的局面时, 产品价格上涨, 其价格上升会通过产业部门之间的传递关系传导至下游产业, 导致各行业原材料和工资成本的普遍上升。由于企业内部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有限, 加上工资成本存在着只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因而产品成本的增加就会推动全社会产品价格普遍上升。

二、我国当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从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 我国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

(一) 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是当今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石油也是我国的主导产业, 其价格水平直接影响几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 无论是工业生产, 还是居民日常生活, 都离不开石油等能源资源, 因此, 能源价格的不断走高, 使得工业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推进涨价压力, 并最终会导致零售消费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 其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猛增, 石油资源的暂时不可替代性, 使得各国对石油资源产生了依赖, 而不可再生性使石油显得更为稀缺, 供不应求。二是欧佩克国家产能有限, 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几乎都处于满负荷产油状态, 产能提升空间十分有限, 无法满足不断提升的石油需求量, 加上欧佩克企图通过减少原油产量来保持高油价, 国际油价长期处于高位运行。三是作为世界石油主要产地的中东地区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局势不稳, 严重影响到石油的生产和供应。四是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 美元汇率的下跌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收益减少, 迫使其不得不通过提高油价来保持利润空间。

我国的石油大量依靠进口, 国际间的高油价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 造成了国内油价的居高不下, 增加了国内企业的成本负担。

(二) 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农产品的主要用途:一是用作粮食, 作为基本的生活资料;二是作为其他下游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 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 必然导致居民生活成本以及下游产业生产成本的提高。

从国际上看, 国际粮食供需趋紧, 国际粮食储备已跌至三十五年来的最低点, 粮食价格处于高位运行, 并有继续上涨的可能。由于石化能源日趋紧缺, 油价上涨, 生物能源受到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粮食作物被用于转化为生物燃料, 导致全球性粮食供给总体偏紧。尤其近几年来, 美国开始大规模用玉米生产乙醇, 导致玉米价格节节攀升。同时, 玉米等生物燃料作物价格的上升刺激了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从而挤压了一些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所有主要粮食的库存量均下降至历史低位, 生物燃料需求不断扩大将导致全球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

国内方面, 近年来, 国内粮食价格持续快速上涨, 这包括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国人口众多, 粮食需求量巨大, 另一方面, 由于农药、化肥、农具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 农民种粮的成本越来越高, 而收入增长缓慢, 使得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从而导致粮食供应无法大幅增长, 使得当前国内粮食供需仍存在缺口。其次是粮食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食品消费升级, 对猪肉等肉类消费品的需求大幅提高, 而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之前养猪利润较低和“蓝耳病”疫情影响, 生猪供应不足, 导致猪肉价格持续走高。同时, 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了对于玉米、大豆等饲料的需求, 加上受国际影响, 制造生物燃料等所需工业用粮持续增加, 导致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而近年来频繁的旱涝灾害和今年年初的雪灾更是雪上加霜,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加剧了粮食供给困难。

(三) 劳动力价格上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上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而生活消费成本的上升以及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社会上产生了要求工资上涨的呼声, 加上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 从法律上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利益, 增加企业工资成本的支出,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可避免。

三、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在以上几方面因素的推动下, 企业存在着充分的涨价理由和强烈的涨价冲动, 若不及时加以控制, 物价上涨将会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政府调控物价的主要手段包括价格管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其中, 价格管制手段在短期内有效, 但会抑制市场内在的供需平衡机制, 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 应从源头性和体制性因素入手, 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尤其是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 加大对农业、畜牧业生产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石油等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 调整进出口规模, 建立完备的粮食和能源保障机制, 充分保证国内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供应。

(一) 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

1、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增加种粮农民的补贴, 从源头上保障最基本的粮食供应。

在种粮成本不断上升, 进城务工工资较快上涨的局面下, 政府应提高粮食收购价, 同时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 包括对农药、农具、化肥的补贴, 鼓励农民种植粮食,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保障粮食供给, 同时,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的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起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和通常的粮食流动通道, 保证粮食产销通畅, 这是解决中长期粮价上涨压力的最基本而又最有效的途径。

2、调整进出口结构, 提高国内的粮食自给率。

在国内粮食供应偏紧, 价格上涨的形势下, 应调整进出口的政策, 适当扩大粮食进口规模、限制出口并严格控制工业用粮, 充分保证国内粮食供给, 提高自给率。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均低于国内, 因此可以通过下调进口关税、提高出口关税的办法加大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 不仅可以平抑国内粮食价格上涨趋势, 还可以减少贸易顺差。

3、通过财税政策发展生猪生产, 保障生猪供应, 稳定肉类价格。

建立母猪保险和补贴相结合的制度, 增强饲养者抵御重大病害、灾害等风险和成本上涨风险的能力, 切实保障饲养者利益, 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做好猪蓝耳病以及其他生猪疾病的防控工作。同时运用政府调控手段, 完善和建立预警监测体系和储备制度, 熨平生猪价格波动。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 特别要增加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贴, 同时应出台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 并想方设法提高广大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和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 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二) 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其他对策

1、加大对石油等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新能源的研发, 减少对能源资源进口的依赖性, 建立国家能源供应和保障体系。

我国东海和南海蕴藏着巨大的石油资源, 应抓紧研究提高勘探技术, 加大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 提高石油资源自给率, 稳定油价并减少进口依赖。同时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原材料利用水平, 降低能耗, 并积极开发替代性能源和绿色能源, 力争摆脱对单一能源品种的依赖。建立起完备的能源供应和保障体系, 不仅从有利于平抑物价波动, 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而且对于国家安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完善物资储备制度, 稳定消费者价格预期。

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市场买卖的主观预期所决定的, 消费者如果在主观上相信商品供应不足、价格将会上涨, 就会愿意接受卖方报出的高价, 甚至可能出现恐慌性抢购。此时, 就需要政府及时向市场提供供需信息, 稳定市场情绪, 改变消费者预期, 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政府力量, 增加供应, 保持供需平衡。消费者一旦相信供应充足, 其强烈需求自然会消退, 价格也就失去上涨的动力。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 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及应急措施十分重要, 不仅可以防止社会突发事件、减小自然灾害的影响, 也可对短期市场供给变化予以调节。政府应建立重要商品如粮食、肉类产品等供应和储备预警系统, 并将信息及时对外公开发布, 消除消费者的恐慌情绪。

3、加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

货币政策是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之一。提高利率可以抑制经济过热、稳定物价, 同时可以促进股市、楼市的健康发展, 因为它将促使企业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继而转向债券、股市等其它融资渠道, 从而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 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育;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输入型通胀显著的局面下, 人民币升值也是应对通胀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币升值有利于降低商品进口价格, 从而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同时还可以促进进口, 减小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本身也是货币紧缩手段, 相对于同样量的外汇涌入, 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的基础货币投放可以相应减少, 从而降低发生通胀的可能性。适当加快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 对于稳定物价、扩大对外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过热, 物价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迹象明显。在引起本轮通货膨胀的因素当中, 原材料价格和工资价格上涨所引起的成本推动起了主要作用。因此, 研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有助于深入理解本轮通货膨胀现象, 合理运用宏观政策进行调控, 平抑物价波动, 缓和过热的经济形势。分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才能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赵涛缓解通胀压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当代经济, 2007 (12) .

[4]莫乃兴利用财政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科技信息, 2005 (9)

[5]刘冰, 马岩, 王金萍食品价格上涨会导致严重通货膨胀吗今日浙江, 2007 (16) .

成本推动 篇8

关键词:成本控制,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

一、现阶段福建省外贸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利润空间小

福建省出口商品主要以“三高一低”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 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 商品结构不合理, 商品生产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

近年来, 福建省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 但仍以加工贸易为主, 出口仍以纺织、服装、鞋、箱包、玩具、石材、水泥、茶叶、海鲜产品、山货、盐、花岗石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实际上也只能算劳动密集型产品, 机电产品中的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水泵制造等, 都是属于技术标准化的产品, 科技含量较低。高新技术产品中, 很多的生产环节都是简单的零部件加工和组装, 附加值较低, 其中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靠进口, 如电脑硬件设备中的CPU, 多数来自英特尔, 福建省主要负责电脑硬件设备的组装以及显示器及网络交换设备等基本零部件的生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出口也多属于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 如果企业实际制造的那部分产值是1美元, 那么除制造以外的其他环节 (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 便会创造9美元的价值, 是整条产业链里最有价值的部分, 而这产业链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由国外企业所控制。

(二) 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 竞争优势下降

1.海外市场需求萎缩。

一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 2011年发达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仅为1.6%, 其中美国为1.7%, 欧元区为1.6%, 日本为-0.5%。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2011年, 美国单月失业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 单月最低失业率达8.5%;欧元区单月失业率均在9.0%以上, 12月达10.4%。受经济复苏乏力、高失业率影响, 发达国家消费能力下降, 需求萎缩。

2.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11年, 福建省共遭遇37起“两反两保”案件, 涉案金额2.2亿美元, 涉案企业844家, 三个指标均超过2010年同期水平。2012年一季度, 欧盟RAPEX系统共发布产品通报527项, 同比增长76.3%。其中, 对华产品通报314项 (不包括对台湾和香港地区) , 占同期欧盟通报总数的59.6%。一季度, 福建省共遭遇6个国家 (地区) 发起的“两反两保”案件13起, 比上年同期增加7起。2012年国际贸易摩擦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增长势头不减;二是新能源产业首次遭受调查;三是反补贴形势严峻;四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频频出台。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将给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带来灾难性影响。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从2011年7月中旬起, 土耳其将部分棉和化纤梭织面料进口关税由8%提高到28%, 导致第110届广交会对土耳其签单数为零。另外, 日益增多的双边贸易协定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冲击越来越大。如受日本-东盟协定毛巾关税减免7.5%的影响, 福建龙岩喜鹊纺织有限公司出口日本的毛巾价格优势被严重削弱, 日方采购价格明显降低。而2011年上半年, 越南纺织品对日本出口增长48.3%。《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韩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对美出口时能享受8%~30%的关税优惠, 将使福建省同类产品在美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甚至难以保持原有市场份额。

3.成本日益上升, 竞争优势下降。

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涨、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 福建省出口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产品竞争优势下降。以鞋类出口企业为例, 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 使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接单能力。同时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心理预期, 造成企业普遍不敢接长单。不少企业反映订单比往年大幅减少, 2011年莆田塑胶有限公司的订单比上年减少了50%以上。二是用工紧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据统计, 2011年福建省企业工资增长指导基准线为10.5%, 合理增长区间为9%~12%, 上限为15%, 但不少制鞋企业反映把工资提高20%仍留不住人。2011年不少制鞋企业的生产线处于半开半停状态, 行业缺工率达30%以上。2011年仙游亿承鞋业有限公司出口额降至1833万美元, 员工人数由原来的3000多人减少到1000多人, 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交货。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2012年以来, 皮革、聚氨酯及鞋用化学品均涨价20%以上, 鞋用胶水价格翻了一番, 橡胶保持3万元/吨以上的高位, 运输成本也大幅提高, 企业生产成本普遍提高30%以上。富贵鸟、艾德 (福建) 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反映, 在此情况下利润率较上年普遍下降30%左右。

(三) 价格优势下降, 国际订单转移

近年来, 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升, 再加上印度、巴西、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福建省出口企业的国际订单日益减少。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由于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柬埔寨、越南和印尼等劳动力薪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东南亚纺织服装生产国之间合作加深以及区域纺织品供应链的逐渐完善, 其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对福建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造成重大影响。据泉州格林服装公司反映, 对于同品质的童装产品, 印度的出口价格比其低15%左右, 其一位欧洲老客户下半年开始转到印度采购。2011年仙游泰立鞋业有限公司有5成订单转移到越南。

二、福建省外贸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式

(一) 增加国内采购, 有效降低成本

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内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共同推动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使加工贸易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并促进了一般贸易的发展。2011年上半年, 福建省有加工贸易出口业绩的企业中, 有299家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为零, 但其一般贸易出口额共计13.42亿美元, 比2010年同期增加3.38亿美元。如, 福州市的铝业公司原来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出口业务, 2010年上半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为4394万美元, 2011年该公司改为采用国产铝锭, 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额高达1.13亿美元, 比2010年同期总出口额5446万美元增长了108%。

(二) 采取技术性汇兑方式, 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目前, 企业可采用的汇率避险方式主要包括:贸易融资、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等。企业可使用的主要金融产品包括:远期合同、借款保值、掉期保值、平衡责任、外汇期权、保理业务等。灵活使用汇率避险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及新的汇率制度的日益完善, 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选择远期结汇等方式, 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并有效降低风险。

(三) 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产业链, 实现成本控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 突破了展览、展销、现场对口洽谈等传统外贸营销模式时间、空间和成本等方面的制约, 有利于企业缩短贸易链条, 建立自主营销渠道, 开展研发设计, 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 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福建省外贸企业尝试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产业链, 以实现成本控制。企业通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传统的业务流程, 完善了供应链, 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 企业可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中去, 有效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加强成本控制推动福建省外贸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 增强成本意识

政府可通过开展培训班、讲座、论坛等形式, 对企业经理及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增强其成本意识及防范汇率变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的意识, 鼓励企业主动增加国内采购, 并采取技术性汇兑等措施避险, 降低成本。

(二) 加大电子商务建设力度

首先, 设立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按照商务部关于“设立或取得一定规模专项扶持与配套资金, 原则上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 用于研发中心、项目孵化、人才引进和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设等”的要求, 建议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公共服务、研发、培训、人才引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等各项业务。

其次, 大力扶持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合理安排专项扶持资金, 帮助企业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

参考文献

成本推动 篇9

互联网金融提倡平等、共享, 其搭载媒体突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柜台局限, 并随着网络技术普及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这使得金融业务能够覆盖到原本传统金融业无法覆盖或不愿覆盖的人群, 这也正是互联网金融普惠特性之所在。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低门槛、高效率的服务, 能够满足多层次群体尤其是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这也正是普惠金融所追求的目标。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其凭借技术与模式优势, 将金融交易成本降到很低。

1 文献综述

近几年, 学界对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研究方兴未艾, 众多学者都进行了大量探究, 其中关于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推进作用的文献也较多。谢平, 邹传伟 (2012) 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有别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 而且其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下的金融无中介状态, 本身具有普惠作用。焦瑾璞 (2014) 认为普惠金融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国家对普惠金融也越来越重视, 同时也指出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推动, 其中便包括互联网金融的作用。王金龙、乔成云 (2014) 则探究了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内在关系, 分析了各自模式所存在的优势及不足, 主张三者扬长避短, 协同发展。朱迎、刘海二、高见 (2015) 从农村金融普惠的角度, 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优势, 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农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融资可获得性及有利于改善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

在对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相关关系的大量文献中, 学者们都一致认为基于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能够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虽然大部分也都提及互联网金融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 但很少就该角度对互联网金融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机制进行细致的分析。本文创新点正立足于此, 从成本角度下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互联网金融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的作用机制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 主要是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所决定的。因为普惠金融的宗旨是服务所有有金融业务需求的群体, 其中当然包括传统金融无力服务也服务不好的小微群体, 这部分群体得不到传统金融行业服务的原因也正是金融交易成本在双方之间居高不下, 致使即使在一方有强烈需求的情况下, 另一方也没有动机顾及。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这一“僵局”, 创新性的服务模式和突破时空限制的服务途径, 使得那些没有机会享受到合适的金融服务的群体也能进行各种金融交易, 包括在线支付、网上借贷、网络理财等都很好地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真空”地带。从作用机制上看, 互联网金融通过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

(1) 互联网金融最大限度突破时空界限, 节省了网点布局与人员配备成本。互联网金融基于信息科学技术, 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网络支付等各种金融服务, 只需要设备联网便可轻松实现各种交易。这最大限度的突破了以往金融服务模式的时空限制 (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获得某种金融服务) , 节省了传统金融需要布局实体服务网点的建设成本和配备专业服务人员的人工成本。而原先这些成本是会被计入银行业务开展的运营成本中, 在随着业务开展过程中将这些成本分摊给接受服务的群体, 这样金融交易成本随之抬高。互联网金融成本使得这部分成本被最大程度地降低, 从而带来交易成本的下降。

(2) 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金融交易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难以避免的, 尤其是传统金融模式下, 金融服务机构往往无力收集到小微群体 (包括农民、学生、小微企业等) 的财产状况、信誉水平、偿还能力等信息。主要的原因便是小微群体相对分散, 相关信息繁杂模糊, 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这些服务对象进行审查时, 投入的成本过高, 甚至远远超出所得利润。互联网金融则可以通过生成、保留用户金融服务需求、服务记录等信息, 通过云计算对海量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得到金融服务机构所需要的用户相关信息, 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降低由原来信息收集所带来的金融交易成本。

(3) 提高了金融支付效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利用移动电子设备, 通过网络传输以及云计算等方式转移货币价值, 从而实现各种金融交易, 高效率的支付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支付成本。另一方面, 依托互联网平台, 金融交易可以绕过传统的金融中介在网上发布需求, 在透明高效的环境里实现直接交易, 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最大限度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降低交易成本。

3 互联网金融降低成本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1) P2P网贷模式。P2P网贷是指个人对个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资金借贷融通行为。其流程是借款人在网上发布贷款需求, 招标一个或多个投资者提供固定利率的贷款。通过P2P网贷平台, 可以实现零散资金的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够为闲散资金的持有者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平台, 使得这部分人获得较传统金融机构存款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为有小额资金借贷需求的群体提供了良好的贷款机会, 这部分群体过去往往由于无担保物、缺乏信用记录、还贷能力难以鉴定等, 而被传统金融机构拒之门外。在这种模式下, 借贷双方依托于网络平台, 最大限度节约时间且突破了地域制约, 通过专业化服务团队的运作, 信息收集与处理成本也得到大幅度降低,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双方交易成本, 契合普惠金融的理念。

(2) 网络理财模式。网络理财模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理财模式, 即投资者通过互联网获取金融理财服务。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 使得网络理财较传统理财方式有了更大的成本优势。与传统理财模式相比较, 网络理财的服务供应商能够通过节省运营成本、通信成本、信息收集及利用费用等降低总运营成本, 大幅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最终使得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交易成本也随之降低。统计数据显示, 发展虚拟网上理财网站的投资仅为建设营业网点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 日常费用只有其四分之一左右。网络理财模式的出现使得个人、家庭等的投资渠道得以拓宽, 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低交易成本也致使服务门槛大幅降低, 进而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

(3) 众筹模式。众筹模式是指个人或团体利用互联网以及SNS传播的特性向公众展示创意, 通过团购+预约的形式, 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不同于传统融资模式, 众筹不再以投资是否盈利作为投资者投资的单一标准, 而是部分移向投资者 (网友) 的兴趣。众筹模式具有低门槛、多样性、注重创意、依靠大众力量等特征, 使得原先有创意无资金的人能够启动自己的项目。在这点上, 众筹模式降低了融资者的融资成本, 推动了金融走向普惠性。

4 为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很快, 在降低成本、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更加凸显。但是, 这一新型模式下也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比如互联网金融及普惠金融的相关知识普及不到位、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注入普惠金融理念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创新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进一步普及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知识。普惠金融所立足的服务所有群体的理念固然很好, 互联网金融业的确在推进金融普惠上“功不可没”, 但是再好的政策和服务模式都需要进行市场推广。比如, 现在乡村地区的很多农民群体既很难得到传统金融服务的覆盖, 又对互联网金融的服务知之甚少, 同时对普惠金融模式也可能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因此, 相关部门和机构等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普惠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从而参与其中, 彼此收益。客户群体得以成长和壮大,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才有更好的基础, 普惠金融也才能彰显价值。

(2)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信用体系。互联网金融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便捷的征信途径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当前, 我国征信体系仍以线下征信为主, 过程繁琐且成本过高, 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且制约了普惠金融的推进。互联网金融应当继续发挥优势, 创新线上征信技术,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处理包括P2P网贷等产生的非银行信用信息。在央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 以自身处理的信息结果构建信用体系, 为客户信用评级并完善黑名单制度, 减少逆向选择和降低道德风险。

(3) 结合普惠金融理念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服务归根到底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服务模式, 因此降低成本惠及客户是一种经营策略下的产物。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一个极具创新活力的行业, 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注入普惠金融理念, 开发出更多迎合潜在小微群体的金融服务产品是很好的选择。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将普惠金融服务群体进一步细分类型,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 进而提升服务适用性, 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进程。

(4) 完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和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普惠金融立足服务于小微群体, 解决包括中小企业、农民、学生等难以接受传统金融模式多样性服务的群体。这些群体虽然单个经济实力较小且相对分散, 但其数量庞大, 金融服务需求量巨大, 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一部分群体能够被更好纳入到金融交易市场中, 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活力。因此,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 如适度放宽普惠金融业务准入门槛, 制定法规维护金融服务消费者的利益等。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模式, 适用于传统金融模式的监管体系可能无法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 所以应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到监管创新, 在控制风险以达到监管目的的同时, 给予互联网金融必要的创新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焦瑾璞.普惠金融前景广阔[J].小康 (财智) , 2014, (01) :21.

[2]王金龙, 乔成云.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互动发展[J].新视野, 2014, (05) :14-16.

[3]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4]阳旸.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4.

[5]朱迎, 刘海二, 高见.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实现农村金融普惠[J].新金融, 2015, (02) :60-63.

【成本推动】推荐阅读:

推动控制05-15

推动就业05-19

教师推动05-25

推动战略05-27

强力推动06-16

政府推动07-09

推动促进08-19

推动应用08-19

经济推动08-31

流程推动09-10

上一篇:液压挖掘臂下一篇:汉英翻译中的转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