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流行性感冒

2024-08-15

马流行性感冒(共4篇)

马流行性感冒 篇1

马流行性感冒 (马流感)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三类动物疫病, 季节性流行, 每年以秋末至初春多发, 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性传染, 感染动物仅为马属动物, 不分年龄、品种、性别的马均易感。流行特点是新发区传播迅速, 呈暴发式传染, 流行猛烈, 发病率可高达60~80%, 但死亡率低于5%。若马匹发病期间治疗和护理不当, 继续使役, 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不进行对症治疗将会发生并发感染, 病情加重, 甚至死亡,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 对于使役的马匹和种马具有实际的治疗价值。

1 发病情况

2012年3月份, 兰坪县啦井镇某村委会的4个自然村分别发生以发热、咳嗽、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症状的马属动物疾病。该村委会马属动物存栏近800匹, 主要用于该地区矿山驮运矿石。经调查, 此次发病的主要原因为2012年3月2日, 有一矿老板从外地购进4匹骡子, 4匹骡子均有咳嗽症状, 但未引起畜主注意, 畜主把购进的骡子投入矿区驮运矿石继续使役, 使役3d后病情加重, 且周围的马属动物很快感染, 并迅速扩散, 至2012年3月23日止, 该矿区马属动物共发病93匹, 其中死亡3匹, 经治疗恢复25匹, 病情较重的有65匹, 死亡率为3.2%。引起马匹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 畜主疫病防治观念淡薄, 感染的马匹在发病期间或在治疗过程中, 病情尚未完全康复就继续使役, 马匹病情反复或病情加重导致死亡。因在矿区驮运矿石, 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畜主不重视对感染马匹的治疗, 从而增加了疾病治疗费用和控制难度。

2 流行特点

本病感染动物仅为马属动物, 不分年龄、品种、性别的马均易感染, 该病每年以秋末至初春多发。运输、拥挤、营养不良和饲养管理不当, 均可引起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般呈暴发流行, 传播迅速, 流行猛烈。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 可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康复马和隐性感染马, 在一定时间内也能带毒排毒。康复公马精液中长期存有病毒, 因此还可通过交配传染。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10d, 多在感染3~4d后发病, 病马表现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喜饮水, 夜间咳嗽多于白天。检查肺干啰音, 流浆液性鼻涕, 脸部浮肿, 怕光流泪, 结膜炎有脓性分泌物, 口粘膜干热, 舌苔厚, 喉部疼痛敏感, 颌下淋巴结肿胀, 耳根、鼻端发凉。个别病马表现腹胀、肠音弱, 排粪迟缓, 小便频且量少淡黄, 颈强直, 运动不灵活, 下部水肿, 后躯摇摆。使役时病情加重, 体温39.5~41℃, 呼吸20~40次, 脉搏60~80次/分。病情较重的马匹到后期拉粥样恶臭稀粪, 呈腹式呼吸, 并发支气管肺炎、胃肠炎。

4 诊断

根据发病突然, 传播迅速, 数日内波及全群, 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 且临床上具有发热、咳嗽及流浆液性鼻涕, 初步诊断马流行性感冒。

5 防治措施

在发生疑似马流感疫情的地区, 应将健康马和病马进行隔离饲养。停止调动马匹。病马停止外出, 停止使役, 精心护理, 防止再受风寒, 减少并发症。特别是在矿区和牧区马匹的饲养量大, 密度高, 应及时对疑似马流感的马匹进行隔离, 严格控制马匹的流动, 切断传染源, 做到“早、快、严、小”的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 严格控制马匹接触。

5.1 做好防控措施

一是及时封锁疫点, 限制病马活动区域。二是禁止疫点马匹流入非疫区和交易市场。三是病马停止驮矿, 及时隔离对症治疗。四是对圈舍及活动场所进行严格消毒。五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六是病情恢复期的马匹加强饲养管理。

5.2 购买、引种时应隔离观察

秋末和初春从异地购进的马匹进行隔离观察7~14天, 经观察马匹各种体征正常后方可混入马群饲养和使役。

5.3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马匹的饲养管理, 提高马匹的疾病抵抗能力, 注意观察马匹体征, 发现马匹有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伴有咳嗽等症状时, 应对症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5.4 使役得当

在矿区使役的马匹应注意不要过度使役, 做到劳逸结合、使役适当。马匹使役归家后, 不宜马上取下马鞍, 休息半小时后, 体温恢复正常方可取下马鞍, 这样马匹就不会因受凉而引起感冒。

6 消毒

对被污染的圈舍、垫草、用具和环境加强消毒, 消毒药要交替使用, 如甲醛、氧化剂、漂白粉和碘伏等对流感病毒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同时及时清理垫草、粪便堆积发酵两个月以上再回田, 病愈马匹, 须隔离饲养两周以上方可混群饲养和使役。

7 预防

一是用食醋在圈舍内熏蒸或用大蒜汁滴鼻。二是用板蓝根粉200g, 疗猪散50g, 土霉素30g, 一次性口服。三是用穿心莲粉200g, 清肺止咳散150g, 一次性口服。

8 治疗处方

根据此次发病和对症治疗时所用的药物来看, 建议病情加重的采取肌注或静脉注射, 病情较轻的采取口服用药, 预防用药以口服为主。选用2~3个处方交替使用, 每天用药1~2次进行治疗。

8.1 处方一

10%葡萄糖500~1000ml, 樟脑磺酸钠20~40ml, 复方穿心莲50~100ml, 链霉素1500~2000万单位, 地塞米松20ml, 一次静滴。

8.2 处方二

氧氟沙星20ml, 黄芪多糖20ml, 头孢噻唑钠4g, 一次肌注。

8.3 处方三

庆大霉素100万单位, 复方穿心莲20ml, 地塞米松5ml, 头孢噻唑钠4g, 一次性肌注。

8.4 处方四

安乃近20ml, 复方板蓝根20ml, 地塞米松5ml, 链霉素1500万单位, 一次性肌注。

8.5 处方五

板蓝根粉200g, 疗猪散50g, 土霉素30g, 一次性口服。

8.6 处方六

穿心莲粉200g, 清肺止咳散150g, 一次性口服。

9 小结

对马流感的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 但在发病期间, 只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 停止使役, 注意护理, 加强消毒, 保持舍内清洁, 马匹即能很快恢复健康, 病愈后马匹自身会产生免疫抗体。

摘要:马流行性感冒是由马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以发热、咳嗽、流清鼻液, 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为特征。本文结合当地情况, 简述马流感的发病特点, 综合预防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马属动物,流行性感冒,发病特点,防治措施

一例马流行性感冒的诊治报告 篇2

2014年3月18日, 本人接到土城村刘某求诊, 其饲养的一匹马病了。经本人现场临床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确诊为马流行性感冒。

现将此起马流行性感冒病例的详情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马食欲降低、精神不振、眼结膜充血水肿、流眼泪、不愿动;伴有咳嗽、体温升高达40~41℃、肩部肌肉震颤症状。

主要病变发生在下部呼吸道, 多数马都在发病的第4天以后, 因继发细菌感染, 呈复相的发热。病马多取良性经过, 经3~6d即恢复正常, 几乎无死亡。

根据症状首先怀疑是传染性支气管炎, 因为此病也是体温升高, 流鼻液、咳嗽、眼结膜潮红, 但是体温在短时间轻度升高, 就排除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可能。

2 治疗

对厩舍用食醋熏蒸, 用大蒜汁对马匹滴鼻。用5%葡萄糖盐水500m L、40%乌洛托品溶液60m L、青霉素200万U 3支, 25%葡萄糖500m L静脉注射;眼结膜炎用3%硼酸溶液冲洗眼部, 1次/d, 连用3d。3d后病情明显好转。

3 小结

马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药容易将其灭活, 如甲醛、氧化剂、稀酸、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 60℃加热10min、65℃~70℃数分钟即丧失活性。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有甘油保护的时候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马流行性感冒 篇3

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曾在20 世纪50 年代广泛流行于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当时从病死马的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了放线杆菌和支原体[3],因此两者都有可能与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有关。贵州马属于西南马,分布在贵州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是优秀的中国地方马品种之一,在贵州紫云县还分布着少量的贵州矮马群体[4],然而这些珍贵的遗传资源面临着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威胁。笔者着重分析了2012—2013 年间在贵州紫云县发生的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爆发性流行情况,并对采取治疗措施后的发病情况进行报道。

1 材料

长效伊力达( 伊维菌素) ,购自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 “血虫迪”注射液,购自北安市飞龙动物药厂; “附红二合一”注射液,购自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兽药厂; 复方长效欣胂纳明,江西欣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四环素等药品购自当地兽药店; 试验马匹为贵州紫云县境内养殖的贵州马,包括普通的贵州马和贵州矮马。

2 方法

2. 1 流行情况调查

2012—2013 年期间,贵州紫云县发生大量马匹死亡。由紫云县畜牧局品改站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收集病死马匹数据,记录临床症状,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 现场剖检病死马15 匹,记录病变部位和特点。

2. 2 防治方法

2014 年4—12 月份,对发病较为集中的区域采用“伊维菌素”对所有马匹进行预防,按治疗剂量的2 倍( 每千克体重0. 04 m L) 进行皮下注射,6 个月注射1 次。有发热等症状的病马采用“血虫迪”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 4 ~ 0. 6 m L肌肉注射,每天1 次,或用“附红二合一”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 1 ~0. 15 m L肌肉注射,每天1 次,连用2 次。配和四环素、复方长效欣胂纳明等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四环素200 万~ 400 万IU + 5% 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 L静脉注射,每天2 次,直至痊愈。复方长效欣胂纳明注射液为磺胺类药物,按每千克体重0. 2 m L肌肉注射,每天1 次,连用2 d。重症马2 周后再注射1 次。

3 结果

3. 1 流行状况

2012 年1 月份—2013 年12 月份期间,贵州紫云县境内发生大量马匹死亡,全县12 个乡镇共存栏12 657 匹贵州马,包括普通贵州马12 111 匹,贵州矮马546 匹,贵州矮马占4. 31% ; 发病马共142 匹,发病率为1. 12% ,其中贵州矮马68 匹,普通贵州马74 匹,发病率分别为12. 45% 和0. 61% ; 全县因本病共死亡马99 匹,死亡率0. 78% ,病死率69. 72% ( 99 /142) ,病马的死亡率约为70% 。大部分病马在发病后3 d内死亡,少数病马的病程可长达10 ~ 20 d,部分病马病程达4 个月才死亡。

发病初期病马咳嗽,流浆液性鼻涕; 中期流脓鼻涕; 后期至死亡期间会流红色鼻液,全身震颤,两前肢分叉站立,上坡时呼吸困难。病马初期体温可达40 ℃ 以上,个别升到42 ℃ 左右,呈稽留热,眼结膜、阴道黏膜黄染,肺部伴有湿啰音。病马的高热持续1 ~ 2 周,死亡时亦高热,部分病马高热1 周后体温下降,后期再度高热直至死亡。生病孕马到死亡时都未发生流产; 鼻孔流出铁锈色鼻液并伴有腹泻的患马死亡率高,剖检有心内膜炎、肺部大理石样病变。此次疫病的高发期为春季。一般治愈后的马匹不会再次发病。

发病率最高的是贵州矮马保种场,位于贵州紫云县火花乡懂桑村。2012—2013 年间,懂桑村存栏贵州矮马97 匹,发病68 匹,发病率70. 1% ; 死亡58 匹,占存栏马匹的59. 8% ,病死率85. 3% 。死亡病马的年龄从6 月龄至8 岁龄各段都有,其中母马34 匹,公马24 匹,包括10 匹马驹。成年贵州矮马的病死率较高,1 岁以下的马驹较低。懂桑村死亡的58 匹马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 见237 页彩图1) 。对懂桑村范围内的6 个村民组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者苏屯死亡的马匹最多,为35 匹,其中公马3 匹,母马32 匹,占死亡总数的60. 3% ( 35 /58) ,死亡5 匹马的农户最多,几乎全军覆没; 其次是喜凯组,死亡11 匹( 9 匹公马,2 匹母马) ; 下懂桑组仅死亡2 匹公马,病死马的数量最少。可能与下懂桑养殖的马匹数量较少有关。

死亡的58 匹马属于37 家农户,每户损失马匹数量为1 ~ 5 匹( 见237 页彩图2) 不等。75. 7% ( 28 /37) 的农户损失1 匹马,有3 家农户损失5 匹马,占8. 1% ( 3 /37 ) ,4 家农户损失2 匹马,占10. 8% ( 4 /37) ,平均每户损失马( 1. 568 ± 0. 200) 匹。

3. 2 预防和治疗结果

针对懂桑村马匹的发病症状,2014 年4 月份开始给懂桑村全部马匹施用伊维菌素进行预防。有发热症状的马匹肌肉注射“血虫迪”1 次; 有咳嗽和流脓鼻涕的病马用“附红二合一”注射2 次,每天1 次,并配合四环素、复方长效欣胂纳明等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直至痊愈。经过10 个月的预防和治疗,2014 年懂桑村养殖的99 匹贵州马( 包括上一年存活的39 匹和陆续购入的60 匹) ,期间出现咳嗽、发热症状的马共22 匹,死亡9 匹,2014 年该村马的发病率为22. 2%( 22 /99) ,死亡率9. 1% ( 9 /99) ,见图3。

4 讨论

4. 1 紫云县懂桑村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2012—2013 年期间,紫云县发生大量马匹死亡,特别是贵州矮马保种场懂桑村养殖的贵州矮马发病率达70. 1% ,死亡率59. 8% ,与20 世纪80 年代甘肃山丹军马二场马胸疫的发病率( 71% ) 接近[7],死亡率则与非洲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相当( 最高为70% ) ,因此紫云县发生的马匹大规模死亡属于传染性疫病,其发病特点是春季爆发,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马咳嗽、高热、肺部病变明显,起病急,多数病程短,死亡率高,成年马多发,孕马不流产,治愈后不再发病。

马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三种: 马流行性感冒、马鼻肺炎、马传染性胸膜肺炎。三种疾病的初期症状都是咳嗽、高热等。马流感爆发时发病率几乎为100% ,但由流感病毒导致肺炎并死亡的发生率约为2%[5]; 马鼻肺炎的临床症状与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相似,但常导致孕马流产[6]。鉴于紫云县此次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属于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可能性极大。当地马群常年放牧,只在冬春季节和繁殖期适当补饲。此次疫病集中发生在3—7 月份,春季时节气候多变,冷热不均,常伴有寒流或大风天气,且牧草青黄不接,马匹的膘情明显下降,使得各种疫病容易流行,当地发病马匹中不排除少数自愈病例是流感的可能性。

4. 2 预防和治疗

目前,国内外尚无预防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只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马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初期的特效药是“新胂凡纳明”。该药对血液原虫、支原体、厌氧菌有效,但因含重金属砷,国内外均已停产。效果较好的替代药是三氮脒、锥黄素[3]。本病例中首先采用2 倍治疗剂量( 每千克体重0. 04 m L)的伊维菌素对重灾区懂桑村的全部马匹进行皮下注射,严格实行每半年1 次,以驱除体内的寄生虫。焦虫、犁形虫等血孢子虫常寄生在红细胞中,影响血液功能,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驱虫时间选择在6—12 月份进行,当地草场见有蜱( 一般于3 月初开始活动,6—12 月份时大量繁殖) 等寄生虫时。当地马匹多在早春至秋末自由放牧,定期施用伊维菌素可驱除蜱虫叮咬造成的焦虫、梨形虫等的感染。本研究结果证明,2013 年懂桑村贵州矮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为70. 1% ,2014 年使用伊维菌素后,发病率降为22. 2% ,与山丹军马二场施用伊维菌素的效果相当[7],表明伊维菌素可有效降低紫云县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针对刚出现高热的13 匹病马采用“附红二合一”或“血虫迪”进行治疗,13 匹病马全部康复,另有9 匹因开始治疗的时间较晚死亡。“附红二合一”的有效成分为三氮脒和黄芪多糖,“血虫迪”的有效成分为盐酸吖啶黄( 即锥黄素) ,三氮脒和锥黄素均为抗原虫药,对马焦虫、锥虫、附红细胞体等原虫有杀灭作用,对部分细菌、支原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锥黄素曾用于治疗犊牛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效果良好[8]。从病马呼吸道中分离出多种细菌,其中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Streptococcus equi ssp. zooep-idemicus,SEZ) 约占45% ,马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equuli) 和猪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 suis ) 分别为12% 、17% ,α - 溶血性链球菌为9% ,马链球菌约占7% 。强毒力的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p. ) 、肠杆菌属( Enterobacter spp. ) 、沙雷氏菌( Serratiaspp. )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等条件性致病菌在较重的病例( 如并发脓肿的慢性胸膜肺炎) 中分离率上升。有研究认为马胸膜肺炎最初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入侵下呼吸道引起[5],之后发生厌氧的革兰阴性病菌感染,如猪放线杆菌和马放线杆菌,厌氧菌感染常伴随有腐臭口气。支原体主要出现在慢性的混合感染病料中。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损伤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刺激强烈的炎症反应[9],导致数月的、慢性的、持续的咳嗽,如治疗不彻底易发生厌氧菌继发感染,死亡率增加。推测贵州紫云县发生的马传染性胸膜肺炎可能也是细菌、原虫、支原体等多重感染引起,其诱发因素可能是焦虫等感染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

治疗结果表明: 在马匹发病初期、出现高热时,越早使用“附红二合一”或血虫迪效果越好。黄芪多糖注射液可提高病马的免疫力,有助于控制各种病原菌的感染和细胞修复。此外应加强马群管理,密切注意马群的体温变化,一旦有马发病,立即隔离治疗,期间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青绿草料、葫萝卜等,减少运动量。马厩、运动场及用具及时用20% ~ 40% 氢氧化钠或3% 来苏儿彻底消毒。新购进马匹隔离2 个月以上不发病时再与健康马混养。这些措施对降低马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MSTEN C,TJIPURA-ZAIRE G,Mc AULIFFE L,et al.Proteinspecific analysis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in a clinical trial for vaccines against contagious bovine pleuropneumonia[J].Clin Vaccine Immunol,2010,17(5):853-861.

[2]ZHOU Y,LI L,CHEN Z H,et al.Adhesion protein Apf A of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is required for pathogenesis and i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vaccine development[J].Clin Vaccine Immunol,2013,20(2):287-294.

[3]CLARK C,GREENWOOD S,BOISON J O,et al.Bacterial isolates from equine infections in western Canada(1998—2003)[J].Can Vet J,2008,49(2):153-160.

[4]黄勇,田松军,王荣明,等.紫云县贵州矮马资源评价[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2):145-149.

[5]MORENS D M,TAUBENBERGER J K.Historical thoughts on influenza viral ecosystems,or behold a pale horse,dead dogs,failing fowl,and sick swine[J].Influenza Other Respi Viruses,2010,4(6):327-337.

[6]鱼海琼,张树,林志雄,等.马鼻肺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4,31(2):49-52.

[7]赵文贵,常忠,杨兴辉,等.伊维菌素在马传染性胸膜肺炎预防中的效果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1):27.

[8]张传师,邓华学,向慧萍,等.静脉注射盐酸吖啶黄治疗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54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2下):76.

马流行性感冒 篇4

山门镇马属动物发病多集中在3~5月份, 近几年晚秋也有发生。此时天气转暧, 青草萌发, 当地农民有将马、骡、驴等马属动物放牧的习惯。这时候革蜱发育活动极为旺盛, 蜱对温度湿度适应能力强, 还有较强的耐饥能力。成蜱阶段寿命长, 并有滞育现象。清水县东南部地区的草场草地很适合其生存。蜱的成虫多寄生在马属动物身上, 吸血 (时间8~10 d不等) 吸血量大, 常常造成马属动物消廋, 贫血加上草质贫乏, 使马属动物的抵抗力下降, 为焦虫病的流行创造了先决条件。

马属动物中一般年轻力壮者发病多, 而幼老龄马发病少, 近几年统计, 每年发病的大多数为4~7岁的马, 且幼畜及老畜发病较少。山门镇每年有58%左右的马属动物发生焦虫病。而且有轮流发病的现象, 发病后病情轻重不等。流行情况因时而异, 每年3~6月份会大面积流行, 9~11月份呈散发流行。凡患病马属动物必须经过治疗方可痊愈, 自愈着极少。

2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或废绝, 饮水量减少, 口腔粘膜黄染, 干燥, 发臭, 马体表可找到寄生的蜱。体温升高至39.5℃~41.5℃, 呈稽留热, 持续不退, 心跳60~90次/min, 节律不齐, 呼吸快而困难, 肺泡音粗重。结膜苍白, 黄染、有时有出血点, 舌下有红黄色的出血斑, 尿浑黄如茯茶水壮, 时有血尿, 行走摇摆, 胸膜下出现水肿。

3 预防措施

灭蜱, 每天刷拭畜体, 放牧使伇归来后检查畜体, 发现蜱及时驱除, 集中杀灭, 摘除蜱时应使蜱体与畜体皮服垂直, 然后往上拔, 以免蜱假头断入皮内引起炎症。也可用化学药物灭蜱, 用75 PPM溴氰菊脂喷雾畜体, 每15 d喷1次。2%敌百虫涂擦寄生部位, 每10d擦1次。茶叶50 g沸水1 500 m L密纸浸泡48 h, 一次灌服, 3 d后蜱便自行脱落。

及时消灭畜舍内的蜱, 用敌百虫定期刷洗饲槽、柱子、地板和墙壁时石灰水 (1 kg石灰加5 L水) 中加入敌百虫粉, 泥土结构的畜舍, 可将墙壁和地面铲去一层, 地面换以新土墙壁重新抹平。

新刈割的牧草, 应置于阳光下暴晒, 此时, 蜱为避开阳光, 会粘入地下, 尽量取上层饲草喂。捕杀啮齿类野生动物, 消灭自然界中的蜱, 划区轮牧, 用50%马拉硫磷乳油0.4~0.75 m L/m2或90%厚油0.25~0.2 g/m2喷雾蜱滋生地。

4 治疗措施

早确诊早治疗是防治该病的前提。笔者通过几年的治疗, 走访老兽医及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发现采用综合疗法可缩短病程, 效果显著, 主要有中药和西药两种治疗方法。

4.1 中药治疗

方法一:常山120 g、青蒿200 g、马鞭草60 g、槟榔40 g、使君子40 g、黄苓60 g、黄柏40 g、桅子40 g、贯众30 g、苦楝根皮100 g, 研细开水冲, 候温加青蒿末。

方法二:青蒿酯10 mg/kg体重, 12 h/次, 加常水灌服, 首次量加倍。

黄疸严重者加茵陈蒿100 g、龙胆草40 g, 体瘦毛焦, 气血虚弱者加党参、黄芪、当归、茯苓各40 g;大便燥洁者加滑石粉100 g、郁素仁200 g;大便稀薄者加白术、茯苓、泽泻各40 g;大便有粘液或血液者加白头翁、槐芪米、郁金各60 g。

4.2 西药治疗

10%的咪唑苯脲2 mg/kg体重一次肌注, 必要时隔24 h时再用1次, 5%的贝尼尔3.5 mg/kg体重深部肌注, 间隔24 h可再用1~3次, 0.5%黄色素150 m L10%糖盐水500 m L静注, 0.05%VB12 20 m L肌注。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案的同时, 视病情缓急对症治疗。可用25%葡萄糖500 m L、10%安那加25 m L、10%VC 30 m L静注或25%葡萄糖500ML、5%氯化钙150 m L静注 (大家畜用量) 1次/d, 连用3次。

5 结论

通过多年的防治, 发现此病多发于3~8岁的马属动物, 而幼驹与老龄的马属动物发病少, 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患过此病的马属动物可产生免疫力, 但4~5年后又有复发的现象。

摘要:清水县山门镇地处清水县东南部, 每年春季大面积流行马属动物焦虫病 (即马驽巴贝斯虫病) , 这种寄生虫在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 引起了高热、贫血、黄疸、出血、呼吸困难急性症状。47岁的马多发。幼畜及老龄马少见。此病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面积流行及死亡, 给农户带来重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仅供参考。

上一篇:计算原理下一篇:校园网网络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