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

2024-09-25

高校扩招(共12篇)

高校扩招 篇1

从1999年开始, 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不仅圆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 并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校仍不断地进行大规模的扩招, 从实施高校扩招政策的这十个年头来看, 高校扩招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 它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总体来讲还很落后, 高校扩招不失为加快发展的好办法。但是现今高校的扩招总是保持在传统专业招生上, 外延扩招不断加快内涵教育则停滞不前,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应当看清现阶段高校扩招的合理性和所存在的弊端, 对扩招政策进行科学的改革创新, 从而达到合理地解决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矛盾的目的。

一、高校扩招的合理性

(一) 高校扩招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使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高校扩招可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人才需求量倍增, 这就使得各高校不断增加招生量, 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 高校扩招可以缓解低层次就业压力, 减小国家经济负担

高校扩招缓解了就业压力, 可我国好多的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低层次行业, 有工作能力却没工作的劳动力也大有人在, 他们不工作靠着国家的经济补贴生活, 这无疑拉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而高校扩招可以使更多中学毕业就工作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既可以圆他们的大学梦, 还提高了中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并且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同时也提高整体劳动力就业层次, 减少大量的靠体力吃饭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可以减少社会劳保和社会经济补贴, 缓解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三) 高校扩招可以培养更尖端的人才, 有利于高新技术的创新

在当今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 高校的扩招使大学生之间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加, 这就使部分上进的大学生学习竞争意识增强, 原本的“考上大学就有了一辈子的铁饭碗”的想法就会淡化, 毕业后的就业危机感使他们不断地向着高层次的知识水平创新, 刺激高科技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这样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尖端人才可以提供给各行业, 有利于各个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尖端人才的增加, 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精品人才资源, 中国的脑力劳动者增加, 国际人才竞争力也会增强, 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

(四) 高校扩招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

扩招调动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 大大增加了高校教育的投资, 进而拉动经济增长。高校扩招则相应的学费收入增加, 这就使得家长的储蓄会更多地投资在教育行业;同时, 大学生的数量增加, 这就需要教学设施不断增加与完善, 国家向教育部门的拨款也会增加, 这在一定层度上拉动了内需刺激了消费,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二、现阶段高校扩招存在的弊端

(一) 高校的扩招会使大学入学新生的平均素质下降

高校扩招的方法无疑是降低录取分数线, 这样就会降低了新生进入大学的“门槛”, 使新生质量降低。以辽宁省为例, 1998年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 在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后, 其录取分数线为465分, 分数线如此大的差异, 说明了两年录取新生学习质量有着显著的差距。以降低分数线来进行扩招, 降低了新生平均素质, 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 高校扩招会使大学毕业生的质量降低

高校扩招后, 录取的新生质量降低, 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起点的降低, 加之学生数量的增多, 教学设施和师资水平的有限, 这无疑会降低教学质量, 并且现今社会的就业压力大, 很多地方招聘人才都是根据“一纸文凭”的原则, 很多大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拿到毕业证, 所以“六十分万岁”的思想泛滥, 他们仅仅为了拿毕业证, 学不学得到知识则已不重要, 这种本末倒置的想法造成了大学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且给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 高校扩招造成人才浪费和人才贬值

就业压力增大, 迫使很多大学生就业向低层次行业发展。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强大的就业竞争力下的部分剩余人才, 他们的就业趋向就会瞄准中低层次行业, 造成高学历低岗位, 他们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则无用武之地, 如今研究生街头摆摊卖菜, 本科生回乡耕田养猪的大有人在。这样使得人才不能充分为国家做贡献, 造成人才浪费。同时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 大学生已经不是社会尤物, 随处可见, 一抓一大把, 这样使得大学毕业生身价贬值, 因而部分中学生放弃上大学的念头而选择就业, 这样便阻碍了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四) 高校扩招带来高校招生违规现象

高校扩招调动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可是有些高校钻扩招的缝子, 利用金钱来买卖进入高校的“门票”, 只要有钱就可以上大学, 一些成绩很差的学生凭着用钱买来的“门票”进入大学, 这无疑会降低新生的整体素质, 给以后的教学也会带来困扰, 影响了大学生的含金量, 破坏了受教育的公平性。这样不仅败坏了学习风气, 并且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

三、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改革创新

(一) 正确把握高校扩招的方向和力度来进行扩招政策的改革创新

高校扩招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可是根据近几年的扩招经验来看培养的方向和力度不正确会造成人才浪费, 不仅不能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用人才, 并且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我国现阶段高新技术行业不断发展, 传统行业正在一步步的被其所代替, 所以我们要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正确合理地把握高校扩招的方向和力度, 进行扩招政策的改革创新。

1. 针对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来调整扩招方向

虽然高校扩招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可就目前中国国情来看, 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是人才紧缺, 因为虽然人才的数量增多了, 可是扩招的专业不对口, 使人才滥而不精, 不能满足国家各个行业发展所需, 必有部分剩余人才无用武之地, 造成人才浪费。高校应根据市场变化,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许多高校传统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大超过社会需求, 供大于求, 造成人才大量积累浪费, 而众多新兴的能源企业在国内却找不到急需的人才, 只能高薪聘请国外的新能源技术人员, 所以高校扩招应该针对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来进行扩招, 调整不合理的专业设置。

2. 高校扩招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扩招的力度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走多样化的道路, 不要盲目地进行高校的扩招。从现今社会就业情况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情况来看, 我国仍缺少大量尖端创新人才和技术性人才, 所以高校扩招不应仅仅在普通高校的扩招上用力, 而且要加大一流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扩招力度, 增强尖端技工人才的培养。

(二) 根据现阶段高校扩招政策的自身发展情况来进行扩招政策的改革创新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总体来讲还很落后, 高校扩招虽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盲目扩招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如今的高校扩招给教育事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 可是停止发展意味着倒退, 也无法承担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压力, 所以高校应该逐步放慢外延扩招脚步, 同时加快内涵教育的发展。

(三) 从高校扩招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来进行改革创新

1. 严把毕业生质量关, 控制毕业率

作为高等学校毕业生, 出了校门就有义务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现今高校快速扩招, 使教学质量下滑, 规模扩大了可质量降低了。各高校应该解决好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合理引进人才,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在教学管理上做到“宽进严出”, 真正让大学毕业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严格把好大学毕业生质量关。并且还应该适当的控制“毕业率”, 要严格监督大学生的学风、考风, 根据大学时期的总体表现来衡量是否达到毕业生的标准, 对那些经常逃课、挂科、补考不及格、学分不够的学生, 不能授予毕业证书, 应当使其重修, 直到达到毕业生的标准时方可毕业, 这样合理地控制毕业率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精英和高素质人才。

2. 加强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教育力度

我们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 也要加强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教育力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 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合理配置, 而且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个人事业的发展。如今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愿意上机关不愿下基层等。高校应该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其进行科学择业观的合理教育, 在大一大二时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淡化拜金主义思想, 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大三大四时应对其进行科学择业观的教育, 让大学生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思想,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并且同时提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发挥所学知识, 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 同时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3. 加强招生监管和强化就业公平竞争

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腐败现象日益明显, 违规招生无量招生现象日益严重, 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 并且有些毕业生靠关系走后门进入招聘单位就业, 这样打破了就业的公平竞争性, 使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无用武之地, 人才浪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一些法律法规, 对一些违规招生的现象进行监督和制裁, 同时国家还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进行有效监督, 保证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何璧, 巩育军.关于高校扩招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 2008年第6期.

[2]杜晓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考高校“扩招”和改革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 2006年第11期.

[3]李华平.扩招给高校带来的问题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年2月, 第1期.

高校扩招 篇2

香港理工大学招生计划从的230人,最终录取240人增加到年的280人。香港中文大学计划招收300名内地学生入读本科课程,并将增加奖学金名额,在原有全额奖学金以外,增设一类免缴学费奖学金。香港科技大学今年全国招生名额约150名,参加2012年高考的考生自1月26日起,至6月11日止,可通过香港科大网上系统提交申请。该校将于2012年起,启动学院制招生。学生申请的`时候只能选择报读其中一所学院,在完成一至两年的大学通识科目和学院基础课程后,才从其所属学院中挑选一门主修专业,或选择修读跨学科课程。

香港高校本科教育今年起三年改为四年

据介绍,去年香港共有12所高校招收内地生,总共录取新生1400多名。12所港校在内地招生形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通过高考统招,即考生参加内地高考,并在填报志愿时填报港校,参加统招的港校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第二类是自主招生,即考生要自行到港校报考,港校依据高考成绩和自行组织的面试录取学生,除去上述两所大学,其余均为自主招生。

目前香港高校实行的是3年制,内地生去香港读大学则为4年,第一年是预备学习年,先修香港文化、历史以及语言等课程,以适应学习。根据香港“三三四新学制”改革(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香港的大学本科专业2012年起将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这也意味着,从今年起内地生若成功被香港高校录取,将不再需要一年的预科时间。这项改革使香港与内地教育制度接轨,就读香港高校的内地学生完成高中课程后,将直接入读本科一年级,省去以往来港后需就读一年的本科预备课程。香港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港校学费不涨,与20持平。香港大学为每年11.9万港元,香港中文大学为每年10万港元,香港理工大学为每年10万港元。同时,各校还将扩大奖学金的数额和覆盖面。

中国高校扩招的影响 篇3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我国人口基数大, 高人口就业率已形成巨大规模的劳动力供给,造成了持久的就业压力。于我国而言,解决就业最基本的便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作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我国就业模式在转变过程中带来的总人口就业率呈长期下降的趋势,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就业渠道的基础上,应面向更多的人,建立起更灵活的、更实用的学习制度和培训制度,推进教育重心不断上移。当教育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时,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就有了更现实的社会基础。

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科教兴国使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随后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如期完成,并为满足发展需要,高校扩招的方针也确立下来。但是随着扩招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对高校扩招的做法提出质疑的声音,社会各界也对高校扩招表达了各种不同立场的看法。特别是这些年高校扩招的步伐盲目地越迈越大,对各行各业实质也产生了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专家从自身领域出发对高校扩招做出了反思。

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资料收集、各类二手资料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笔者得出高校扩招的具体影响主要为以下几点。

1.对中国教育。高校扩招最直接影响的领域就是教育业。它使精英教育得到大众化的普及。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素质。但是它也使精英教育机构承担着大众教育机构的义务,造成教育的硬性资源跟不上,使教育质量下降。但对于这方面的结论,专家们众口不一。

2.对大学生。高校扩招最直接的便是增多了大学生的数量,但是近年来社会反映由于大学教育不再是少数的精英教育,这种大众型的普教导致大学生素质降低,而更高等学位的研究生博士生的含金量降低,趋于本科生。

3.对中国经济。从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扩招开始就有人提出这其实是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家为了发展经济,拉动内需,回笼货币,做出了发展教育产业来刺激百姓进行必不可少的教育消费。对经济的影响还可细分为对信贷,对房产等的影响。信贷主要为大学贷款增多,但是部分学生无力偿还,房产根据数据显示,其与高校扩招成正比关系,其间也不可否认地存在必然联系。

4.对家庭。高校扩招面向的是学生,这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更多的家庭需要投出资金来发展教育。同时子女的迁移也容易带动家庭的迁移,对家庭的资金规划等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5.对就业。这是最热点的一个讨论。有人认为可以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了大学生技能能够让其更好地找寻工作,实现就业。近年来的大学生失业与高校扩招并无必然联系。但是也有人认为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供过于求,导致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口,形成人才过剩的现象。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社会对人才文化程度的需求呈梯度攀升。此外,雇主也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从事文化程度较低的人能干的工作,形成了人才浪费。

当然,上述结论只是简要的总结,并不能涵盖由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对整个社会更为全面具体的影响。而因为笔者更多的关注了高校扩招的负面评论,其影响也多为总结高校扩招所承担起的负功能。由于这项研究的数据多来自网络,利用了网络资料较为全面的特点,但是这样就将观点局限于了使用网络者。由于该问题不具有大众的普遍性,所以实地研究操纵起来有相当大的瓶颈,笔者也只是取其主流观点。对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以推动中国人才与教育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转型中的社会主义经济。

参考文献:

[1]林译丛.教育决策与教育研究初探——反思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J].宏观教育研究,2007(03).

[2]上海市教科院发展中心.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3]焦新.教育部门:敞开胸怀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

[4]邓善熙.关于高校扩招的贷款和还贷的几点看法[J].教育发展研究, 2007(11).

[5]李娜.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 (135位专家学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扩招 上中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浅谈扩招对高校治安的影响 篇4

1 高等学校扩招的积极作用

高校扩招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大事之一。从国家大局来讲, 实行高校扩招, 既有经济原因, 也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 高校扩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拉动了社会需求, 促进居民消费, 带动了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高校扩招也大幅度地突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制度和政策上约束高等教育发展的藩篱, 为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观念和体制创新提供了实践的契机, 使高等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加速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 提升了对高等教育产业观念的认识。这一切给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活力, 带来了效益, 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长远看,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高校对办学环境也将越来越重视, 对改善办学环境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措施也越来越有力, 这自然包含对良好治安环境的追求。因此, 校园治安必将随着高校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 从而迈进一个良性循环的时期。但是, 从当前实际操作和运行结果看, 高校扩招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面临许多难题, 这些难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高校治安,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 高校扩招对高校治安管理的负面影响

2.1 招造成学习、生活资源紧张, 易产生冲突, 对校园治安造成冲击

最大和最突出的问题是办学条件己经到了全面饱和的地步。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一些高校学生宿舍拥挤、破旧、简陋, 大多数高校基础设施老化, 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因资金短缺而年久失修, 存在很大的隐患, 高校教室、图书馆和仪器设备、食堂和浴室极为紧缺, 无法满足迅速增加的学生的需要。扩招后, 很多学生反映就餐难, 洗澡难, 上机难, 自习难等一大堆困难, 为争夺学习、生活资源势必产生利益摩擦和冲突。近年来, 很多高校不断发生因为上课、自习占座位、抢座位, 食堂买饭排队产生纠纷大打出手的治安案件, 充分说明了扩招后由于硬件不足对校园治安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为适应扩招需要, 大规模的建设和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使校内流动人员巨增

为了适应扩招的需要, 高校不断的扩大办学规模, 大量的基建项目开工建设, 大量外地基建队、民工队在校内从事施工, 为扩招建设服务。后勤服务也适应扩招需要对社会开放, 校园与社会之间的壁垒逐步松动和瓦解, 各种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涌入高校, 为缓解扩招带来的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压力起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 在高校校园外来人员的违法犯罪情况已经十分突出和严重, 根据江苏省高校的部分统计显示, 高校由外来人员引发的案件占高校治安和刑事案件的65%以上。主要原因:一是人员流动客观上提高了犯罪得逞率。犯罪人隐藏于流动的人群中, 能够捕捉最佳的作案目标, 选择最佳的作案方式, 犯罪得逞率得到提高。二是造成打击犯罪的确定性的降低。由于人口的流动快, 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极易逃避打击, 实际中的一些积案、隐案, 多为流窜作案所为。三是削弱了治安防范的力度。校内人口流动, 对静态的校园治安管理模式构成强大的冲击, 造成许多治安防范的缺口, 削弱了治安防范的力度。所以, 流动和暂住人员给校园治安的状况带来新的变化, 给校园治安管理带来新的压力。

2.3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模式的变化, 给校园治安增添了复杂性和难度

按照教育部的十年规划, 我国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将由目前的几百万增加到上千万, 今后全国每年都将以100万人的扩招数递增。为了满足扩招递增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项活动配套的各项条件和设施的需要, 学校必须扩大面积, 新修校舍 (规模较大的学校已办了分校) 增添设备, 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等等。这些实际情况必然给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增加许多工作量, 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 目前高校为了适应扩招的需要, 走多种形式办学的道路。不仅仅依靠政府投资, 社会力量、企业, 甚至个人也可以参与联合办学, 校园由封闭或半封闭向社会全面开放, 大学已成为没有围墙的校园。各类社会实体和社会成员大量进入校园, 校内的规章制度, 对他们的约束力十分有限, 客观上给校园治安增添了复杂性和难度。所以, 各类涉及外来人员的案件在校园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治安秩序。

2.4 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不稳定因素增多

高校扩招必然伴随收费标准的相对提高, 其结果将导致一些缴不起学费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失去上学机会, 而另一些学习成绩差、思想意识不好, 但家境富裕的学生却能进入高校学习, 使国民公平受教育的公正环境遭受破坏。同时, 也不排除一些高校单纯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招生标准、教学标准和考试标准的现象。另外, 为了扩大资金来源, 许多高校大量招收自费生、委培生、函授生、夜大生及其他短训班之类的学生, 由于招收条件宽松,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加之学校管理跟不上, 一些人对自己要求不严, 恶习严重, 打架、盗窃、流氓滋事经常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学校风气, 给高校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

2.5 高额学费难以承受, 影响高校的稳定

据统计, 2000年高校学费普遍涨到5000元/年, 艺术类院校则高达1~1.5万元/年。

面对数额不菲的学费, 城市下岗职工和偏远农村家庭确实难以承受。以上海和广州为例, 50%的家庭承受力在3000元/年以下, 25%的家庭在4000~5000元/年之间。也就是说近80%的家庭在负担一个大学生每年近万元费用时面临困难。孩子考入大学不容易, 很多家庭为了圆孩子的大学梦, 身背债务供孩子上大学。虽然国家对贫困生有一定的照顾, 但也是僧多粥少, 杯水车薪。与富裕家庭相比较, 贫困生极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不平衡, 一旦突破心理承受能力, 产生心理扭曲变态, 必然引发犯罪动机和行为, 这是影响高校政治和治安稳定的隐患。

3 目前高校保卫组织状况堪忧, 无力承担扩招后日益繁重的校园治安任务

为适应扩招形势的需要, 高校机构改革按照精简、高效和提高学生与教职工及教师与学生比的原则, 压缩非教学科研人员, 提高教师占职工和学生总数的比例, 对于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校内机构改革中保卫部门首当其冲, 有的机构被合并, 有的被降了格, 有的大幅度减员, 对保卫部门无论哪种形式的改、并、减, 使保卫组织的力量和职能都受到了严重削弱, 无力承担日益繁重的校园治安任务。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校保卫干部年龄普遍偏高、学历偏低, 根据四川省十所主要高校保卫千部队伍的情况统计表明,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28%;40~50岁的占38%;40岁以下的仅占34%,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0%, 专科学历占55%, 中专以下学历的占35%, 专门来源于公安院校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此外, 由于保卫工作艰苦, 危险性大, 待遇和付出不成正比, 使身体强壮学历高的年青人普遍不愿从事此项工作, 借机构改革之机纷纷离开了高校保卫组织。目前, 在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校园治安日趋动态化的环境中, 高校保卫组织整体素质已经不适应扩招后高校治安新形势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不适应, 年龄偏大;二是文化层次不适应, 高学历人才、专业人才缺乏;三是业务素质不适应, 不少人从其它岗位精简到保卫组织,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知识老化, 基本素质差;四是思想观念不适应, 习惯做办公室, 等人上门, 强调管理, 忽视服务, 对保卫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

4 加强扩招后高校治安管理的思路

高校扩招对校园治安带来的冲击, 如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问题, 不是能一促而成的, 也不是高校保卫机关能解决了的, 许多问题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的长期努力和大量资金投入才能解决, 比如高校硬件建设、后勤服务、招生质量、收费等问题。在目前的状况下, 高校保卫部门应当立足实际, 思索一些较为客观的做好校园治安工作的思路, 作者认为主要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思考。

(1) 提高对高校保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立足当前, 深入挖潜, 做好扩招后校园治安工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 特别在扩招的新形势下高校保卫工作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了。高校是否稳定, 校园治安状况如何, 既对国家的政治稳定有重大影响, 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产生长远影响。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没有社会的稳定团结, 经济建设搞不成。稳定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而高校的稳定又是整个社会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己经被历史证明。”因此, 高校党委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保卫工作的重要性, 保卫工作的好坏也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大事, 不应该把保卫组织当做一把“雨伞”, 需要时用用, 不用时放在一边。

(2) 建立校园110, 改变保卫工作模式。校园110的建立是高校保卫工作的一次革命, 是高校保卫工作适应社会动态化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 由单一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 是高校保卫干部掌握工作主动权, 积极维护校园治安的体现。校园110的建立可以彻底改变高校保卫工作以往偏重打击、忙于破案的倾向, 实现向以管理为主和防范控制为主的模式转变, 可以使高校保卫干部既善于打击, 又善于管理和防范。强化校园治安动态管理和控制, 以动制动, 快速反应, 充分发挥高校保卫机构集打击、管理、防范服务于一体的战斗功能。

(3) 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当前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是校园治安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工作。必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强对校内出租房屋和流动、暂住人员居住区域的管理, 加强阵地控制。二是不定期地组织治安清查和巡逻盘查, 尽最大努力控制外来人口的行踪和动向, 对有违法犯罪可疑的人员实行“留指纹、留照片、留笔迹、建档案”, 切实通过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提高发现、控制和打击犯罪的能力。三是实行外来人员信件回访调查制度, 摸清校内外来人员的底细。

(4) 坚持综合治理。扩招对校园治安的影响是由多个方面综合原因造成的, 仅依靠高校保卫机关自身的力量, 很难搞好校园治安工作, 保证校园稳定。特别是在保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 也只能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对扩招后校园治安出现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 应该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一, 建立健全各级保卫组织, 充分发挥基层保卫组织贴近群众、了解底细的作用。目前在各高校管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只有保卫处 (科) 一家, 各单位没有具体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和办事人员, 各单位涉及安全保卫工作也只能找“书记”一人, 缺少必要的基层保卫组织。建立健全各级保卫组织, 定期开展治保活动, 调动单位保卫人员的积极性, 保持卜情下达, 下情上达, 使基层保卫组织能针对本单位特殊情况, 有效地组织治安防范, 在调解内部纠纷、帮教违法人员、预防和打击犯罪等方面, 发挥其潜力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治安工作的“铜墙铁壁”, 使违法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第二,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如门卫制度、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等, 要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不能留于形式, 更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其次, 重在落实, 如值班巡逻不能坐等熬班, 如发生公物损失被盗, 应按规定追究值班人员责任, 在这一点上, 切忌规章制度表面化, 处理问题形式化, 要有必要的检查、监督和惩处办法, 使人人都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各类案件的发生。

第三, 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力度。高校扩招后, 由于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 再加上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下降, 而自我意识和不合作意识上升。因此, 维护高校扩招后校园治安稳定,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扩大和加强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应掌握科学的管理与工作方法, 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不断学习, 经常性地深入学生之中, 从爱字入手, 严字要求, 思想上引导、行为上监督、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 努力与学生打成一片, 致力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使大学生知情达理, 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 自觉维护校园治安秩序。

第四, 加强对大学生公寓管理。有人说大学生活是“三点一线”, 教室—食堂—宿舍, 确实这三个地点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室是上课和自习的地方, 不便于对大学生的管理, 食堂更是匆匆而过, 惟有宿舍是大学生最集中和最容易管理的场所, 便于了解、教育和管理大学生, 但高校目前忽视了大学生的宿舍管理, 成了放任自流的天地。所以, 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 学生工作人员深入到学生各宿舍,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便于言传身教, 有的放矢地做学生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摘要:高校扩招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大事之一从长远看, 对高校校园治安有积极作用, 但是。当前对高校治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研究扩招对校园治安的影响, 提出工作思路, 对于今后继续扩招的形势下维护校园治安稳定, 净化育人环境, 保障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扩招,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研究

参考文献

[1]对高校扩招的几点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 2001, 1.

[2]高校扩招:机遇与挑战[J].渝州大学学报, 2001, 1.

高校扩招专业硕士生的参考资料 篇5

专业硕士招生扩大是趋势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继续向专业硕士倾斜,扩招名额仍放在专业硕士方面,将5%以上的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转移至专业硕士。

记者从省内高校了解到,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今年新增了专业硕士点和招生名额。

浙江财经学院新增税务、资产评估、会计、金融、保险等五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至此,该校一共有21个硕士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浙江工商大学申报的7个硕士专业学位和1个工程硕士领域授权点获准,分别是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

中国计量学院在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和控制工程3个领域将首次招收专业硕士。其考试科目共四门,其中国家统一命题的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第四门为该校自命题的专业课。

杭州师范大学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其中,3个专业硕士分别是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和体育硕士,相比去年专业硕士名额有所提升,增加50个左右专业硕士名额。(注:具体招生名额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专业硕士将大量增加应用类课程

专业硕士以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为主,注重实践环节。浙江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办老师张健说,专业硕士将大量增加应用类课程,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是放在应用型研究上。

今年,浙江财经学院新增的5个专业硕士点,预计新增专业硕士招生人数200名,跟MBA只招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不同,新增的税务、资产评估、会计、金融、保险5个专业硕士点都将招收应届毕业生。

张健老师说,今年,该校申报的5个专业硕士点全部获批,一方面,是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是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结构进行调整,侧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以往,研究生毕业后更多的是到高校教书或科研所任职,而现在研究生毕业后去企业工作的居多,所以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就必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容易适应社会工作环境。

明年首届专业硕士学生毕业,就业前景明朗的话,相信会有更多学生选择报考专业硕士。张健老师表示,今后,专业硕士被社会接受程度也会随之提高。

浙江高校公布招生优惠政策

随着研究生报名工作启动,浙江不少高校出台并公布多项招生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优质考生报考。

杭师大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等13个专业进行研究生培养改革,凡报考这些试点专业的考生,将享受普通奖学金外由导师和学校共同发给的助研津贴,每月补贴合计可达500元以上,而我省高校的普通奖学金每月只有200元左右。

同时,凡第一志愿报考杭师大的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并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享受公费考生待遇;学校设有新生特别奖学金,只要你成绩足够优秀,最高可获3000元奖学金。该校还特别实施研究生工作攀登工程项目,有望让所有研究生在本校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部邹志刚老师介绍,20xx年,该校将推出系列招生优惠政策,包括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并达标录取的考生,免交学费;第一志愿报考并达标录取的考生优先获得助管岗位;第一志愿考生可申请优秀新生奖学金;确保符合条件者都能申请获得助学贷款。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有所区别

据了解,今年硕士研究生在报名阶段分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个部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高校扩招:上了经济学家的当? 篇6

教育部:“时机未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者汪庆华刊文称,从1996年开始,有人质疑教育部的政策过于保守。一些学者更进一步主张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出2003年入学率达到18%,2010年达到34%。教育部回应:扩招时机未到。第一、财政拨款不足,需要多元化资金来源,如发展民营大学。第二,就业存在潜在危机,毕业生大规模增加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第三,当时,教育的计划经济色彩依然强烈,学生包分配,急需整套市场化改革,之后才能谈扩招。

不过,教育部还是修改高教发展口号为“积极稳步发展”,打算入学率在2000年达到11%,到2010年接近15%,同时推行教育市场化改革。

经济学家提议扩招1999年2月9日,《经济学消息报》刊登经济学家汤敏及夫人左小蕾的公开信,建议“有关领导”推动在此后三到四年中让高校学生数量翻番,新增学生自行支付每年1万元学费。他们相信这会带动240亿学费及其他相关消费,并刺激10000亿相关投资,使GDP增长0.5%。公开信引发热烈讨论。

3月,发改委在一份文件中,第一次把扩招列为刺激国内需求的一揽子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4月,国务院要求教育部修改1999年高校招生计划。6月初,最高领导层在短时间内作出了扩招决定,“摸着石头过河”。教育部在高考前不久公布新的招生计划,计划招收人数50万。而此前一年,入学人数不足10万。

对经济刺激作用有限汪庆华认为,扩招这一重大教育决策最初的建议是由经济学家,而不是教育专业人士提出;政策方案是由发改委,而不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决策时间过短,政策形成、决定、实施三步几乎同时进行。

扩招带来的高校教育和就业思考 篇7

一、广招人才, 充实师资队伍

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招是不可取的, 这会导致教师陷入繁重的教学任务中, 疲劳工作, 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和掌握行业发展新知识和新动态, 导致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甚至引起教学质量的降低, 影响学校声誉, 严重时会进一步引起就业形势急剧恶化。所以高校教育应根据师资力量和办学特色为基本出发点, 广招人才。加速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重视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是高校的一个工作重点。目前高校在引用人才方面, 推出了很多政策。我校重点引进院士, “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获“国家杰出青年教学基金”资助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陕西省“百人计划”及“三秦学者”的入选者, 优秀海外归国人员及其他获得突出成就的特殊人才。引进人才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 能引领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快速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输血功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本学科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可带动年轻教师更有目标性地提高和发展。

二、提倡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本科教育形成了适合知识教育要求的、系统严密的教学内容, 及讲深讲透不留余味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会做题、会考试的应试方法, 和以测试学生记忆力和掌握知识多少和程度为主的考试方法。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 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或主要功能。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具有成人思维的大学生, 应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主要目标, 知识教育只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就是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自由”发展。其内容十分广泛。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需要融入社会需要为本位, 以培养其良好的素养和能力为出发点, 其本质是一种理想人格教育。第二, 素质教育突破了教育单纯为某一层面, 某一领域服务的片面性, 实现了大教育的立体功能, 是走全面发展之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体现。第三, 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促进社会的发展, 是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有战略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教育。各种素质教育关系密切,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我们不可以一代全, 更不可以将其对立起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 是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反映了时代发展和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接受社会的挑选, 作为学校, 必须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学生不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 高校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扩招导致课堂教学规模膨胀过快, 合班上大课现象增多, 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必须改变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指挥地位应试教育模式。虽然老师对教学起主导作用, 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因为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标志。离开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的主动作用也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内涵, 失去了它的对象和归宿。现在的大学生课堂来讲, 除了体育等少数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程外, 其他诸如英语、高数、专业课等课程, 往往是老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看小说、睡觉、聊天, 有的甚至还旷课。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那么, 旷课、睡觉等现象也就不会存在。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帮助、鞭策学习的活动, 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自己是受教育者, 又是教育者。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四个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嘴, 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的空间, 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认识的视野, 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 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这“四个解放”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 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提高授课质量, 使授课达到最佳效果。

四、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的科技人才处于终生学习中, 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越来越少,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毕业后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将是自我学习和创造的鲜活知识。因此,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化, 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不只是给学生指定章节、提出自学要点或问题、把自学内容列入考试内容, 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包括:培养学生的教育意识、自学能力、学习技巧、调节控制能力。由教师安排的课内活动量要适当减少, 把减下来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虽然表面上看, 由教师传授的知识量减少了, 但是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总量并不会减少。现在的学生天天听课, 应付作业, 哪有时间和精力学一些自己想要学的知识?教给学生思路、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爱思考的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的脉络, 学科的体系, 功课中的重点、难点和思考方式教给学生, 指给学生一条路, 让他们明白该往哪里走。

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缺乏个性化, 各类学校都过分注重共性, 忽视个性。其中的表现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面向学生整体, 一个专业的学生千人一面, 没有顾及学生兴趣和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培养是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 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创造性人才, 必须要重视个性教育。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实行因材施教, 充分挖掘和发挥各人的潜能促进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加强个性教育, 培养创造性人才, 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因材施教, 大力培养人才。学校应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 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自己的学习, 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上的自由。

六、加强就业调研和引导

毕业生就业状况, 对高校生存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必须加强就业调研, 将培养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人才作为工作重点, 增强高校的就业引导作用。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28万人, 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院校, 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 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 甚至达到100%;至今尚未签约的学生手握多个单位的录用通知仍在考虑择优。省属二本、三本院校的本科生就业难度较大, 没有研究生的理论水平, 缺乏专科生的应用操作技能, 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状态。传统的就业观念,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学历文凭寻求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但是毕业人数的剧增带来了就业选择的困惑。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必然使得一些不适应社会经济结构需要的大学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工作。也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期望值高而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因而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需要, 寻求就业与择业的最佳结合点, 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尤为重要。

六、总结

每年有数百万的青年学子进入高等学校, 在扩招后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之材, 是广大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殷切期望, 也是高校教师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培养创造性人才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就业的正确引导。高校教师只有终生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本科毕业生。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扩招后带来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愈加突显和生源质量下降, 提出来相应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针对大学毕业生日渐增多、就业难的现象, 指出就业引导的重要性。

关键词:扩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就业引导

参考文献

[1]黄英.扩招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系级教学管理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 (01) .

[2]杨振刚, 俞守华, 刘伟章, 韩方珍.对扩招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 2005, (5) .

[3]陈宁.加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

[4]薛斌, 李涛.基于高校扩招下的教育管理与创新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09) .

[5]侯景臣, 佟毅.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质量观[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05) .

[6]谭勇, 秦方红.构建“三步式历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 2010, (8) .

高校扩招引发对经济学的思考 篇8

迄今为止, 国内外学者对于教育的中长期经济效果基本看法一致, 即都认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进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但利用教育刺激的经济短期增长仍缺乏一致的意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 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一是扩招需求的可能性;二是高等教育扩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扩招需求的可能性

按照我国近几年的扩招进度, 大部分考生都有望实现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意愿。问题是我们在考虑扩招的时候忽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只考虑到学生的生均学费成本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这可以提高中国市场的经济能力, 但是没有考虑到基本建设投资方面的花费, 现有普通高校从校舍、设备到图书馆均已到了利用标准的极限, 再扩大在校生的规模, 就需要新的投入, 而且这笔投入十分巨大。按照教育部基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计算, 增加一个学生需要新增基本建设投资3.8万元左右, 以4年在校生规模增加400万计算, 这需要1000多亿的基本建设投资, 这笔钱若由政府投入, 短期内显然有困难;若由个人承担, 势必增加居民学费的支出。

二是高校的快速扩张需要和居民的经济承受力是一个难以克服的两难问题。中国经济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外贸需求降低和萎缩, 国内需求不振, 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金融措施所能体现的效应也十分有限。在这一宏观经济背景下,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已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 我国政府和经济学界已广泛达成共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全面启动消费市场, 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学费, 培育教育消费市场的尝试已经开始。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扩张, 有其必然的历史要求, 高校扩招的尝试正逐步展开。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之所以可能,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应有两个前提:一是居民对高等教育消费的要求;二是满足这种需要的货币条件。前者几乎无证自明, 高中后教育蕴藏了极高的教育消费热情, 但能满足第二条件的结论就必须十分慎重了。有人认为:“我国居民已具有相当的经济条件, 1998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天高达24.3亿元, 至1998年年底居民储蓄量已突破6万个亿。” (1) 实际上6万亿中的80%掌握在不到20%的人手中, 一般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储蓄量极低。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 实际储蓄额只有1万亿元, 占全国总储蓄量的1/6。在城市, 80%的城市居民人均储蓄额不足8000元。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 中国农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10元, 减去消费支出1617.20元, 仅剩下472.90元。 (2) 培养一个大学生家庭每年至少支付1万元, 对农民来说,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经济压力。诚然, 城市居民的各种消费需求与经济扩张不无关系, 马克思就说过:“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 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3) “消费的需要决定生产。” (4) 从经济学的定义看, 要引导居民消费, 就必须认真研究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五个主要因素:可支配收入、预期的未来收入、生命周期阶段、节欲的程度和利率。这五个因素中, 最重要的是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如果我们真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路设计未来高校的发展规模, 其发展速度就将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发展速度, 必将引发更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首先, 高校超常规扩展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 国力无法承担。按学生缴费上学计, 私人成本亦只占1/4左右。扩收33.1万人, 国家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在150亿—180亿元之间, 若按大众化的最低要求计算, 国家财政缺口将达几千亿元。如果国家不追加投资, 势必使高校已经窘迫的办学条件更加恶化, 在一至两年内也许不明显, 但在三至四年内或更长的时间里, 不可避免地将以牺牲教育质量换取数量。其次, 高等教育的过度膨胀, 在发展中国家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20世纪70年代, 印度、巴西盲目发展高等教育, 结果造成了社会动荡。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并且这种国情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有限的, 而大量需要的是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如果不顾及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单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缓解就业压力, 片面强调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不顾实际地增加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 不仅不利于, 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扩张需求和财政瓶颈的两难中, 必须审慎确定其发展速度。

二、高等教育扩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 高等教育扩展导致的过度教育与经济增长并不一

直呈现正相关关系已为不少国家的事实及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过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和生产率提高方面。众所周知, 教育供给与需求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度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教育投资不足, 规模不够, 那么受过教育的人力需求就会高涨。但是, 没有接受相应教育程度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获得工作, 形成人力资源闲置, 经济发展因此受到影响, 这是教育供给不足而导致经济发展受到消极影响的典型表现。与此相反, 如果教育供给大于实际需求, 将会导致接受过教育的人才失业, 后者就是过度教育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 因为在一段时期内, 社会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需求是有一定限度的。

过度教育对就业的消极影响表现为:一是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其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雇员拥有比其工作需求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因而英雄无用武之地。教育程度高于工作需求的人才, 对于工作容易产生不满, 出现不利于工作的较差表现。

过度教育短期和直接效应是抑制就业, 长期效应是导致生产水平下降。研究表明, 在过度教育的情形下, 虽然加入劳工市场的青年就业人才的教育水平上升, 但生产力增长水平反而出现明显的下降, 工作场所生产力研究也发现, 工作的表现与教育水平没有直接的正向关系。 (5)

2. 短期内高等教育投资的增加与经济增长并不呈现

正相关。最近几年, 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 教育投资量猛增, 以期促进经济增长, 但实际的拉动作用并不像有些专家所预言的那么简单。比如有人认为, 240亿元的教育投入将拉动近1000亿元的投资与最终消费。 (6)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分割出教育衍生出的额外衣食住行消费支出调查结果, 二者数据相加导出的结论是240亿元教育投入将导致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量仅为567.2亿元。 (7) 很显然, 高等教育投资量增加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当居民在教育消费投入过多时, 就不得不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 这就等于住房消费、汽车消费等原本可以带来的经济增长被教育消费这种形式所替代, 这种挤出效应肯定是存在的。更何况教育消费所产出的乘数效应远不及住房消费、汽车消费等耐用消费品所带动的乘数效应, 由此可见, 增加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未必一定呈正相关的关系, 同等数量的投资并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增长。

三、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提出的相关建议

1. 当前, 我国通过近十年的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体制

下形成的由财政“统包”教育投资体制已被打破, 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多元化投资的格局。但总体上投资是不足的, 高等教育在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过程中,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应适当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 力保教育的质量及科研的开发能力。

2. 各高校扩大规模时, 应考虑实际因素。应以提高教

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为前提, 而不能只顾办学的效益, 造成个体的理性抉择而导致整体的非理性行为, 降低投资回报率。这就要求有特色的学校在办学规模上更注重发挥自身的特色, 但并不是规模越大, 专业设置越齐全就越好, 如加州理工大学师生总共只有1800来人, 但它却是知名学府。

3. 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合理的教育发展剃度, 这就要

求在制定教育投资政策时, 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对各个层次的教育进行合理安排, 提高教育质量, 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材的需求。

4. 我国是一个地区、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国家, 不

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者工资福利状况差别十分显著, 加之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 劳动力的流动还比较困难, 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 也是造成毕业生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开放劳动力市场, 允许人力资本在地区间自由流动的同时, 特别要加大对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的快速扩张需要和居民经济承受力, 以及能否促进短期经济的发展的分析, 阐述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审慎地确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 充分挖掘高校现有的潜力, 使高等教育真正步入内涵发展的轨道这一观点。

关键词:高校扩招,经济增长,可能性,作用,建议

参考文献

[1]萨缪尔逊·诺德豪斯著.高鸿业译.经济学 (第12卷)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1320.

[2]缪尔达尔著.陈羽纶, 许约瀚译.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8.

[3]姚愉芳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105.

[4]历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 1995.2.

[15][美]亨利·莱文著.曾满超, 钟宇平, 萧今编译.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5:274, 276.

[6]关超林, 袁锐锷.高等教育发展误区的经济学分析.

[7]R.H.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 1994.8.

[8]中国青年报, 1997.7.19.

[9]经济日报, 1997.10.28.

[10]北京大学课题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预期经济增长.科学时报, 1998, (8) .

[11]夏普详.高校扩招:一个需要研究的经济学问题.

高校扩招 篇9

一、预科物理教育现状

我校的民族预科教育以招收蒙语授课理科学生为主,作为预科阶段重要课程的物理课,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模式。预科教育建立的初期,借鉴外校预科教育模式,物理课采用补习一年高中内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针对预科学生的特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的形式是以多学时慢进度的方式直接学习大学物理,即用180学时学习本科120学时的内容。这一时期,我校每年招收20到40名预科生。因招生人数少,能够进入大学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中的精英,多数来自全区各蒙市的重点民族中学,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基础较扎实,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愿望强烈。欠缺的是由于中学阶段采用纯蒙语的教学,学生的汉语听课和表达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进入大学后,教法和学法的改变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使得预科生需要更长的适应期。物理课多学时慢进度的教学模式,因讲授大学物理内容而避免了单纯补习中学的内容带来的学生学习热情下降的负面影响和重复学习导致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又因慢进度为预科生争取了由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和过渡带来的时间差。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预科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进入了新千年后,随着我国教育战略的改变,高等教育的定位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过渡到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并且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了满足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我校预科生的招收人数也逐年快速增长,2008年达到了346人。扩招不可避免会降低分数录取,与此同时,蒙语授课学生可以进入学习的大学由原来的自治区内的几所院校逐年增加,到去年,全国的大多数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均招收民族生,因此生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处于本科录取线末端的我校预科生来源由原来的重点民族中学转移到了普通民族中学。基层的民族中学受到地域和经济的限制,教学条件有限,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较之重点中学差,学生的素质也相应地下降了,主要体现在汉语的听、说和理解能力的急剧下降,物理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数学运用能力弱,实验操作能力低。物理课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多学时慢进度的教学方式,物理课的补考率和重修率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到了预科学生正常的毕业和就业,导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学习愿望不强烈,学习态度不认真,厌学逃课现象逐年加重。

二、转变教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

高校扩招为预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应对新的形式,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模式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关系到民族预科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针对预科生物理基础薄弱,汉语水平急剧下降的情况,我校相应调整预科物理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改造成适合预科生能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形式,使其范围、深度、速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预科生的物理教育模式应该从目前的多学时慢进度的直接学习《大学物理》的方式调整为分两步来完成《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步是在预科的阶段,采取短期和强化的教学手段,即通过《大学物理基础》的学习,着重提高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物理素质在高中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第二步是分专业进入本科阶段后与普通班的学生一起完成《大学物理》的学习任务。

三、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的调整决定了预科《大学物理基础》课既不同于高中物理,又不同于大学物理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直接讲授大学物理调整为“补”和“预”相结合的基础物理课程,把中学的重点内容的复习及与大学相关的内容补充和提高结合起来,首先,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物理思想和物理精神。其次,把数学精神融入到物理的学习中,对同样的物理现象,利用中学的初等数学的方法解决大学阶段用高等数学的方法解决的衔接和递进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连贯和递进,这要求我们做好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工作。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应首先复习中学物理知识,随后指出中学物理中采用初等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局限性或特殊性,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大学相关内容。如圆周运动,中学研究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用初等数学定义角速度。当速率变化时,角速度的定义应该用高等数学微分的知识给出。恒力冲量的定义式和恒力做功公式中学里都学过,大学物理中计算变力冲量和变力做功是用高等数学积分的方法。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的内容应密切配合教学任务,我校自编的大学物理教材或相关的物理教材都不能满足我校预科物理的教学要求,需要编写一部《大学物理基础》教材。编写教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材的质量是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大事,鉴于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和在高校教育层次的独立性,我们应汇聚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共同编写适应新形势下预科物理教育的高质量的教材。

四、加入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技能

随着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在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必要基础课。

扩招后我校的预科生多数来自基层的民族中学,物理实验室的条件有限,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高考所需的物理理论知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只要会做实验题即可,至于操作,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预科生的实验技能的训练几乎是空白,基本实验仪器、读数方法、数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的知识都欠缺。而大学物理实验的内容丰富,涉及的物理知识较多,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方法要求较高。如果让他们直接做大学实验题目,要越过较高的台阶,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带来挫折。因此,预科阶段加入实验教学的内容,具有衔接中学物理实验和大学物理实验的功能,能弥补知识缺陷,强化操作技能,为后续实验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科物理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演示实验和基础物理实验两种方式完成。

1. 演示实验

物理学内容大多比较抽象,而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不易理解。演示实验是教师借助仪器和设备,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将展示物理现象、物理概念,以及获得物理规律的实验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用以辅助学生学习。教师规范的操作、针对性强的讲解、必要的文字和图示的说明和分步骤的展示,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将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物理概念、观察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性物理实验是指使用基本测量工具、采用经典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实施的实验。该阶段是物理实验训练的基础,要求学生必做。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了解基本实验理论、初步掌握实验规范、实验方法,学会常规实验仪器与装置(如千分尺、卡尺、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低压电源、天平、望远镜、显微镜等)的使用、学会数据表格的设计和原始数据的记录方法、基本学会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知识、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逐步实现高中物理实验向大学物理实验的过渡。

五、革新教学方法,做好与大学的衔接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教学方式上有脱节之处。中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多,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教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大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要使学生当堂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有很大的困难,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总结和归纳。预科生由于物理基础薄弱,加上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变化,短时间内很难完成中学到大学学习角色的过渡和转变。

首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上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始时教学进度相对调慢,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适应情况,逐渐加快,使得教与学的配合渐入佳境。其次,把教师单独的“表演式”变为“互动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加深印象,巩固记忆,促进学生对物理模型、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的深入理解。

虽然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条件已经满足学生每人一组的教学要求,但预科物理实验操作安排学生两人一组来完成。一方面由于民族预科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而且中学阶段的实验技能训练严重不足,单独完成实验的难度很大,一旦实验失败或反复操作的次数多时,对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两人一组可以相互讨论、切磋,有利于对物理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深入理解,从而为后续的实验课中独立完成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两人一组,也有利于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研究项目涉及本学科多个分支,甚至是多个学科的知识。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需要由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的。因此,每个团队成员所具备的“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科学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团队精神”应该在学校学习的阶段逐步培养和渗透。

六、重视语言关,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预科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纯蒙语教学,进入大学后在汉语听课和表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对物理名词和物理术语在蒙汉语之间的对照翻译和理解在一定时期内更是存在非常强烈的不适应。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利用代课教师蒙汉语兼通的优势,教会学生用汉语正确地理解、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物理学词汇,其次是编写物理名词的蒙汉英三种语言对照附录,方便学生随时查询,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语言关,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总之,高校扩招后的新形势下,预科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关系到预科物理教育的培养模式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关系预科生顺利完成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从而为大学物理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巨东.民族预科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1) :97.

[2]黎明.民族预科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 2009, 35, (11) :190.

高校扩招 篇10

虽然“高校扩招”政策已经实施十余年, 但学者们对其关注度依然不减。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 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高校扩招的背景以及扩招所带来的问题, 如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等等[1,2,3,4,5,6,7], 而对我国为何可以顺利实施“高校扩招”给予的关注却很少。笔者从资源稀释模型 (Resource Dilution Model) 的视角来探讨在我国为何得以顺利实施“高校扩招”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

二、我国高校扩招的相关问题

(一) 我国高校扩招的基本情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见表1) 。据教育部统计, 1999年我国普通本专科高校招生1548554人, 在校生为4085974人;2008年, 我国普通本专科高校的招生数量增加到6076612人, 而在校生数也相应地上升到20210249。和1999年相比, 2008年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长了3倍和4倍。同时, 1999-2008年间, 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9.5%, 而在校生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9.8%。

资料来源:教育部1998-2008年统计数据[8]。

(二) 学费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自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免收学费到逐步收取学费的过程[9,10,11,12]。在这个过程中, 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有:1984年, 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和国家纪委颁布了《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试行办法》, 规定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性招生计划之外, 可以试行委托培养学生的办法。委托生的收费原则是谁委托谁负责[13]。随后, 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 其中规定高等学校可以在计划外招收一定的自费生, 学生应该交纳一定的培养费用[14]。1989年3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 该报告规定“学生上学除特殊规定外, 一般要交纳学杂费。考虑到一般学生家庭目前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实际承受能力, 开始时收取学杂费的数额不能太高, 一般掌握在每学年100至300元为宜”[15]。同年, 原国家教委、国家物价局和财政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 标志着高校收费的“双轨制”的建立, 即国家和私人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16]。1996年, 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高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 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16]。1997年, 全国基本完成招生并轨和学生交费上学改革, 由此我国进入了高校学费快速增长的时期[9]。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高校学费也进入了稳步上升时期。

不难看出, 我国高校收取学费的依据是美国学者Johnstone提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11][17][18]。Johnstone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是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主体由主要是政府或者纳税人逐渐转为政府、家长、学生及个体组织[19][20]。Johnstone认为, 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形式有7种, 但就中国而言, 比较适用的是收取学费[20]。Johnstone还建议, 适度的学费通常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充足而可利用的捐款、国家贷款补助、父母的高等教育支付意愿、学生的实际生活费用以及学生暑假或学期中的兼职工作情况等[19]。但是, 逐一分析Johnstone对收取适度学费的考虑, 我们很容易发现, 我国高校学费的交纳主体是学生家长[21]。

(三) 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他们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

我国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较旺盛, 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众的高等教育需求[22]。总体而言, 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23]。第二, 学龄人口高峰期的到来加剧了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关研究表明,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我国人口增长的一个高峰期, 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400万。因此, 到9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 这样势必会加剧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22]。第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大众的高等教育需求[22]。第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大众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因而他们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也随之提高, 也从客观上刺激了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22]。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我国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一项调查显示, 50.9%的上海市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国家或上海市重点大学, 18.5%的市民希望自己孩子可以上一般的本科院校, 而希望自己孩子上职业学院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市民占1.2%[24]。而一些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需求的研究也表明, 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需求的意愿也十分强烈[25][26]。

既然我国普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如此强烈, 那么他们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如何呢?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大众需要支付的主要有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一系列费用。学费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分析的重点也在学费上面。

学者们认为: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收入水平[11][27][28]。就我国城镇居民而言, 其收入主要体现在家庭的可支配性收入上, 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则主要由家庭纯收入构成。由表2可以看出: (1) 我国生均学费占据居民家庭收入很大一部分开支, 学费对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更大。 (2) 我国生均学费占居民家庭收入的比例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迅速上升, 最高比例在农村达到42.7%, 而在城镇, 最高比例也达到18.9%。 (3) 1999-2008年间, 我国高校生均学费的年均增长率为13.1%, 明显高于农村家庭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8.3%, 也高于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1.3%。

学者们认为, 如果学费占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例超过20%, 则意味着学费已经超出了居民的承受力[29]。1999-2008年间, 学费占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年均比例为38.6%, 而学费占城镇家庭可支配性收入的年均比例为16.7%。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 截至2008年, 我国城镇居民占全国人口的45.68%, 而农村居民占54.32%;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在加快, 例如, 和2008年相比, 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4.78%, 相应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5.22%[30]。由此, 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高校的学费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居民的承受力, 因为我国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而学费也已经接近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承受力, 这一推理和王蕾的结论一致[29]。

以上分析主要是针对高校学费的。而高等教育的成本除了学费之外, 还包括生活费、住宿费等一系列费用, 这些也需要学生家长支付。由于目前还缺乏全国性的关于大学生生活成本的统计数字, 因此本研究中将主要运用目前一些学者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来作为参考, 以分析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成本。宋刚于2006年对成都地区的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调研, 发现成都地区大学生的月均消费支出为469元[31]。陈传胜和叶良均在对安徽农业大学的调研的基础上, 发现该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月消费额为553.2元[32] (1) 。黄晓明, 陈云和魏丽萍在2006年对华侨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该校学生的月平均消费 (扣除学费、家庭与学校的往返交通费) 为513.25元[33]。不难发现, 以上调查基本覆盖了我国东 (福建) 中 (安徽合肥) 西部 (四川成都) 地区, 而大部分学生2006年的消费集中在500元左右。

因此我们假设全国大学生在2006年的月消费也在500左右, 按在校时间9个月计算, 大学生年 (按9月算) 消费为4500元。这样大学生在2006年的高等教育总体成本为:学费5555元, 加上生活开支4500元, 共计10555元。这占到2006年我国农村家庭纯收入的70.1%, 占城镇家庭可支配性收入的比例为28.5%。结合前面的分析, 进一步可以发现, 高等教育成本已经大大超过了我国大部分居民的承受能力[27][28]。

资料来源:1999-2004年数据来源于赵聚辉, 宋述龙 (2008) , 2005-200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注: (1) 农村家庭纯收入=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4, 城镇家庭可支配性收入=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 (2) 2005-2008年学费统计数据是笔者测算的。据高桂娟和陈慧 (2005) 的研究, 我国自2001年之后学费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由此, 我们假设2005-2008年的学费增长幅度与2001-2004年持平。据计算, 2001-2004年我国高校学费的年增长率为7.75%。因此, 2005年的学费为:2004年的4785× (1+0.075) =5156。依次类推, 我们可以算出2006-2008年的学费。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居民的承受能力, 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依然迅猛。那么,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或者说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增长呢?笔者拟借助资源稀释模型加以解释。

三、资源稀释模型

资源稀释模型最初由Blake于1981年正式提出, 但Downey在2001年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总体而言, 是探讨家庭资源、家庭资源分配与孩子智力发展以及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34,35,36,37,38]。资源稀释模型的基本主张如下: (1) 父母的资源是有限的。尽管父母的资源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但总体而言, 他们的资源是有限的[37]。Blake将资源分为三种:场景资源, 如房子类型、生活必需品和文化产品 (书、图片、音乐等) ;心理资源, 如父母的关注、干预和教诲等;机会资源, 主要是指孩子和外界接触的一些特殊机会[35]。 (2) 在一个家庭里, 孩子越多, 每个孩子所能享受的资源会相应减少。 (3) 父母的资源对孩子教育成就的取得具有重要的影响[37]。

资源稀释模型也认为:父母所拥有的资源并不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分配的[37]。换言之, 资源的形式不同, 其分配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如, 书籍、图片等固体化的资源可以很均匀地分配给每个孩子, 而且只要保管得当的话, 后出生的孩子一样可以享受先出生的孩子所拥有的资源[36][37]。但是, 在诸多资源当中, 父母的经济资源受家庭孩子数量的影响最大, 这在家庭经济条件欠佳的家庭体现得尤其突出[37][39]。为什么经济资源受家庭孩子数量的影响如此之大呢?Powell和Steelman认为这与经济资源本身的特性有关[39]。具体而言, 经济资源最不具有传递性。它们一旦被消耗掉, 就需要很长时间来再生。从这种意义上讲, 孩子的数量与家庭经济资源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父母的经济资源对孩子是否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在一些经济条件欠佳的家庭表现得更为明显[39]。

当然, 资源稀释模型自提出以来就遭到广泛的批判。如, Blake对家庭规模与孩子的智力发展之间因果关系的单向性产生了一定的怀疑[35]。而Guo和Vanwey也认为孩子数量与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一定就成反比[40]。不过, 在这些批评的背后, 有一点却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肯定, 即他们都认为该模型对探讨家庭资源, 尤其解释经济资源与孩子受教育机会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39][41]。即在家庭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一个家庭的孩子越多, 每个孩子能够享受到的经济资源也会相应地减少。

与此同时,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 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42]。自此, 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1年的2.61, 进而降到1990年的2.31[23]。而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到了90年代后期成为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考虑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这批上世纪90年代末上大学的学生通常来源于独生子女家庭 (城市) 或少部分家里还有一个兄弟姐妹, 而这也正是高校扩招开始的时期。因此, 笔者认为, 随着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 在经济资源比较有限的情况下, 父母能够集中有限的经济资源来资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当然, 也有学者表示, 就目前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而言, 假如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的话, 那么中国的父母不可能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如此慷慨, 因为这毕竟超出了他们的经济能力[23]。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 计划生育政策也提高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

仍以前面2006年的统计数字为例, 一个大学生一年的高等教育成本为10055元, 而一个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为14348元, 城镇家庭可支配性收入为35277元。可以看出, 一个农村家庭理论上勉强可以支撑起一个大学生的费用, 而且暂时不考虑其他消费支出。而城镇家庭理论上可以支付3个大学生的费用, 但是实际上城镇家庭的其他开销比较大, 因此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实际支付能力会大打折扣。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在我国的城镇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 在农村有2-3个孩子, 但是考虑到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比例明显比城镇孩子低 (这里不考虑经济情况, 仅看高考分数) 。因此, 我们假设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上大学,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考虑到目前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情况, 正如资源稀释模型所主张的, 在家庭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父母可以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用于一个孩子身上。这样一来, 城镇居民就能勉强应付一个孩子的高等教育成本, 农村孩子的高等教育费用虽然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是不少家庭还是愿意全力支持孩子去接受高等教育[20], 甚至不惜借助于其他途径来资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如贷款等。而且受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以及儒家思想重视教育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一直比较慷慨[23]。因而这也就构成了我国高校扩招的内在机制。

高校扩招 篇11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同时,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一问题属于社会转型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结构性矛盾,解决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需要国家、高校和大学生个人三方合作。本文通过介绍高校扩招政策产生的背景,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提出了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

一、高校扩招的背景

(一)国内需求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全球科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国家必须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呈应战态度,要把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任务。

(二)国际环境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增幅开始出现全面下滑,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造成这些国家的外贸产品相对便宜,而我国为了抵制金融风暴毅然选择了汇率不降低。但这种政策造成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下滑,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每年又有300多万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学生形成了新的就业压力。因此,一些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高等教育事业,认为高等教育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市场,是扭转当前买方市场、通货紧缩,开始新的消费领域的手段。笔者认为,高校扩招主要目的是:拉动内需,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二、高校扩招对大学生造成就业难的原因

(一)专业结构和人才规模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

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高校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并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合格、数量及层次相当的各类劳动力和专业人才供给。但随着高校扩招以来,许多地方高校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使得高校整体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矛盾。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权和各个专业招生人数的决定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问题:为了好招生,多数学校不断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数,没有热门专业的也赶紧申办。比如,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致使此类专业招生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而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人们发现,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社会需求,于是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二)精英教育观点与大众化就业岗位的矛盾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也呈现一种大众化趋势,但目前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观念依然束缚着其择业就业观念的转换,如存在追求高收入、福利好、工作轻松、环境舒适等不切实际的择业标准等。第一,对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外资企业的偏好强烈,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较少。大多数学生对职业稳定、待遇好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偏好更强烈,其次是高收入的外资企业,而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不那么青睐。第二,直辖市及省会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点。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中城市是首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但择业地点的过度集中化,必然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第三,预期薪资水平的期望过高。很多大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受了高等教育理所当然就应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

(三)大学培养的目标、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扩招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多了,拿着大学文凭去找工作的人多了,社会上高学历的人才资源丰富了。同时,高校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失衡导致了灰领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困难。与我国推行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其培训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数量的比例大致是4:1,成金字塔型。而我国高等人才的分布却恰恰相反,呈倒金字塔,搞学术、搞研究的人太多,懂应用的人却太少。然而,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国内的政府部门不缺干部,公司企业不缺白领,社会也不缺简单出卖体力的民工,最缺乏的是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灰领人才。而过去的十几年来,与人们职业观念中从“国家干部”到“城市白领”职业幻影形成映衬的,是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的衰落,以及由此导致的灰领职业后备人才枯竭与整个灰领群体专业素质的止步不前。这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工厂”的中国转移的历史事实形成悬殊反差。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现阶段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不足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不符合社会的需求的结构,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需要调整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使之更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结构需求。这种结构调整既包括高等教育内部各类教育比例的调整,也包括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结构的调整。国家教育政策部门要合理预测市场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数量和结构,并合理确定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以及高职专科教育之间的结构比例,同时也要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相应调整。除了少数公益性较强的特殊专业(如军事、师范、农业等)外,应依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评价专业的设置合理与否。在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应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扩招是否引发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是近年来颇有争议的问题,无疑低质量的高等教育必然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适当以就业为指导,提高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不断挖掘大学生的自身潜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

(二)由“精英就业观‘向’大众化就业观”的转变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传统意义的精英岗位对于迅速增长的大学生数量已是“供不应求”。一部分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精英岗位,同时必然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比较低一级的工作,成为高级“蓝领”和“灰领”,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灰领的概念有新的延伸,以后灰领会越来越壮大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除了研究型大学中某些基础学科和研究性专业方向外,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应重视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敬业精神的培养,按照市场需要与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配置师资,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同时,也必须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和较高收入的一般工作人员,已适应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工厂的需要。高校应根据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反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着就业变化和知识发展,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将学科调整到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前进方向,实现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互动发展。因此,大学生必须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三)鼓励自主创业

应大力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为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因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目前国内高校普遍缺乏创业教育导致的,许多开设管理学,MBA课程的学校却不开设小企业经营这一课程。而且,创业环境缺乏主要是创业基金和风险基金比较少,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真正兑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营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走好创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刘志民.教育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浅议高校扩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篇12

关键词:高等教育,城市化,作用

1 高校的扩招概况

始于上个世纪末的高校扩招, 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经过几年的扩招,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本世纪初不到15%突破到20%以上, 从而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迈进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2010年仅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有600万之多。

高校的扩招使得数以百万人计的城市和农村的孩子都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 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开发了人力资本, 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同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化产生影响。

2 城市化的进程及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是指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转化过程, 它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 而且涵盖了空间上的人口流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 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 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现代化和社会化。常常用城市化率来表示城市化进程的快慢, 城市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中城镇人口的数量占它的总人口数量的比例。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6%, 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许多人虽然现今已生活在城市, 但是, 一方面, 思想意识和文化程度还没有完全和城市接轨, 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另一方面, 某些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增加幅度滞后于人口增加的幅度, 导致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 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化必须是城市成员的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环境的建设, 加强对“准市民”的文化培养和熏陶,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迁移过程的同时, 从原有的乡村文化意识向城市文化意识的转变, 形成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之中, 使城市达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

3 高校扩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 以传播文化和培养人才为目的, 施行的高水平教育, 不仅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 而且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大量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高等教育作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一份力量, 不仅不会带来人口拥入城市而在文化意识方面不能融合入城市文明的问题, 还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现代化的市民, 实现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 而通过其他方式推动城市化进程是不能跟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高等教育的扩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城市化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劳动力市场对各项人才的需求也会急剧增加, 专业技术人才, 管理人才的缺口会明显增加, 而这些都需要高等教育来提供, 高等院校好比一个人才加工厂, 为市场注入大批人才, 满足城市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打破人才供给的瓶颈。

其次, 城市化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必然要求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当前社会, 发展服务业和科技型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方面, 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这一系列问题都归结到服务业的发展上来, 发展服务业, 是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 科技是推动城市化的不竭动力, 高等院校和企业部门合作, 围绕地方产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开展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 实现教学、科研与市场的互动,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再次, 城市化的发展, 必然要求相应的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目前, 我们国家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为“洋葱头形”, 即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 我国的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 社会中间层规模太小, 这十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理想而稳定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的。高等教育的扩张将增加中产阶级人数占人口的比重, 促进“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形态的演进和生成, 有利于城市化长远稳定的发展。

最后,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普及, 许多地方的老城区或者老校区由于土地、教学设施等硬件设施的不足, 开始在城市的郊区或者经济开发区等地划出一大片土地, 兴建以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为载体的大学城, 扩大了城市化的范围, 缓解了城市扩张的矛盾, 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许多人在大学城就业, 为大学城服务, 大学生毕业之后可能留在这个城市或去其他城市谋求发展机会, 促进了城市之间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的扩招不仅在有效转移农村人口上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实现人口的“去农民化”, 提高城市人口的质量, 带动城市建设, 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强.我国城市化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10, (4) .

[2]纪良纲, 陈晓永.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下一篇:项目区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