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中(精选11篇)
耐多药肺结核中 篇1
耐多药肺结核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该疾病的治愈率较低, 且治疗费用较高,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耐多药肺结核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须引起广泛关注[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5例, 对其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25~68岁, 平均 (45.1±2.9) 岁。该病历档案涵盖了我院所有的临床治疗问题, 具有代表性。
1.2 研究方法
查阅4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病历档案, 依据其临床表现、既往史、合并症、化疗方案等对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4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 4例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 4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肝功能异常8例, 占17.8%;肠胃道反应14例, 占31.1%;低血钾7例, 占15.6%;尿蛋白异常4例, 占8.9%;尿酸升高、药物疹各3例, 各占6.7%;视力和听力下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各1例, 各占2.2%。
3 讨论
3.1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45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了不同的不良反应, 主要有肝功能异常、肠胃道反应、尿酸升高、低血钾、尿蛋白异常、药物疹、视听下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异常等。目前, 肺结核发现率较低, 防控力度不够, 造成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强, 不能有效对传染源进行控制, 延误了患者的治疗, 而原发性耐多药肺结核不能有效控制会对患者以及社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定点医院, 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治疗, 尽量使用已有的医疗设备及检测工具, 对耐多药肺结核进行试验研究, 根据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以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 减缓其传播速度, 实现有效控制病情[2]。
3.2 不良反应情况的原因分析
3.2.1 肠胃道不良反应分析
本研究发现, 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最为严重的是肠胃道反应, 其主要原因是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且药物剂量过大刺激肠胃所致, 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调整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可以缓解病情。
3.2.2 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分析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疗程较长, 治疗时用药的种类也较多, 易出现肝损伤。转氨酶较高的患者需经常卧床休息, 以减轻肝脏的过度负担, 利于肝细胞恢复功能[3]。
3.2.3 尿酸升高 (肾功能异常) 不良反应分析
肾功能异常的主要表现是尿酸升高, 患者药物治疗会造成肾功能损伤, 早期并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 患者会出现厌食、呕吐、恶心、少尿、全身水肿等症状, 这是由于吡嗪酰胺 (PZA) 代谢产物吡嗪酸抑制了尿酸的排出, 伴有关节疼痛等症状。若发生不良反应, 应及时控制药物的剂量或及时停用导致肾功能损伤的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吡嗪酰胺、卷曲霉素等。
3.2.4 低血钾、视听下降、药物疹等的分析
持续腹泻和呕吐是造成低血钾主要原因, 并且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卷曲霉素会使患者尿量增多, 导致钾流失, 轻度低血钾表现为心悸、乏力, 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视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药物疹是患者对治疗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
通过及时发现以上不良反应, 可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合并症等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 有4例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 4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肝功能异常8例, 肠胃道反应14例, 低血钾7例, 尿蛋白异常4例, 尿酸升高、药物疹各3例, 视听下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各1例。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不良反应最为严重的是肠胃道反应, 及时发现并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徐彩红, 李仁忠, 阮云洲, 等.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 17 (3) :243-245.
[2]王小平, 顾欣荣, 强福林, 等.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近期临床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 (12) :825-827.
[3]周美兰, 陈梓, 王坚杰, 等.武汉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近期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2, 34 (5) :299-303.
耐多药肺结核中 篇2
质检总局在发布的公告里说,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近日报告,这名男子曾于5月12日乘坐法航385次航班从亚特兰大飞往巴黎,5月24日又乘坐捷克航空公司0104次航班从布拉格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然后驾车从加拿大返回美国。与此人乘坐同一航班的人很可能受到感染。
国家质检总局在公告中详细列明了该名患者乘坐的航班详细信息。并建议乘坐以上两航班的所有乘客特别是该患者邻近及前后两排座位上的人员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做相应的检查,并尽可能在乘机日8周至10周以后再次进行结核菌试验。
同时,公告建议乘坐过上述航班的人员在做完检查后保留相应的检查结果或者复印件。如果将来出现结核病症状或体征(不管结核菌检查结果如何),请立即就医并提供本次“严重耐多药肺结核病”暴露史。
国家质检总局指出,乘坐过上述航班的人员可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网站(http://)卫生检疫专栏或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最新情况通报(http://www.cdc.gov/travel/)了解相关信息。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篇3
结核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导致结核病流行的众多因素中,结核病的耐药性已成为重要因素之一[1]。耐多药肺结核是指患者所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药物及这两种药物以上耐药。原因主要是肺结核患者不合理、不正规治疗所致。耐多药肺结核在临床上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具有治疗效果差,痰菌不易转阴,传染期长,服药疗程长,治疗费用高等特点,因此,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困难,同时给患者身心及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下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目前病人的治疗不在单纯依靠药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及进行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治愈疾病,促进健康;本文通过对此类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影响,观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影响。
1方法
1.1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开始,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医患语言交流贯穿始终。护士作为重要的参与人员,要充分利用巡视病房、治疗、护理前后时间积极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交流中注意针对不同患者人群采取不同方法,语言要通俗易懂,语言交流要目的明确,注意神情,做到眼神专注、表情亲切,让患者感觉如述家常。要正确运用倾听技巧,耐心诚恳,避免中断,对消极思想要适时引导,正确运用反馈等技巧,教育过程中语气要适宜,尊重理解患者诉求,关心同情病人,让病人有如遇亲人般感觉。
1.2文字图片教育
内容力求通俗易懂,要做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针对性要强,突出患者自我护理内容及重要性,使患者了解自身行为对疾病的影响,易于接受和掌握,在病人入院后逐步施行,分阶段发给病区健康教育处方,根据病区附有图片的健康教育本,针对不同病人,结合图片讲解,给与答疑。
1.3电化教育
利用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光盘、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便于理解和接受并学习,促进患者相互学习,讨论治疗心得及体会,从而达到对疾病治疗的深刻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
1.4个体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亦可以运用模型、图片等载体进行个体化教育。
2内容
2.1入院教育
指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教育。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由于刚刚步入一个陌生环境,对医院规章制度不了解,难免会出现茫然甚至恐慌心理,入院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如生活制度、探视制度、卫生制度等,以帮助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住院环境,遵守住院制度,配合治疗。
2.2病房教育
指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病房教育的内容应较系统、深入,患者入院后口头教育贯穿始终,语言通俗易懂,便于患者理解,并给每位患者及家属分发健康教育小册,病室内放置宣教材料,便于取阅。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治疗时间和预后有了清楚认识,患者情绪稳定,治疗依从性好,家属能积极支持。给予心理指导,耐多药患者病程迁延不愈,传染性强,受到社会歧视,大多数患者因病致贫,经济拮据,表现出自卑和抑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安抚患者,告知患者大部分治疗费用及全部抗结核药物由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提供免费治疗,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治愈信心。
2.3出院教育
一般情况稳定,出院继续治疗。对患者强调坚持治疗和定期随诊的重要性,告知自行停药和不规则用药是结核杆菌变异发生耐药的重要诱因,发放出院宣教单及服药登记卡,告知室内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增加营养。嘱患者积极配合,按医嘱定期复查。
3效果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耐多药肺结核的基本知识、治疗过程、潜在不良反应以及防止疾病传播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治疗时间和预后有了清晰认识,患者情绪稳定,治疗依从性好,家属能积极配合,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不仅身心得到精心治疗,护理,还掌握了所患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其次提高了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完善了护士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
4体会
4.1健康教育是整体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及理解,这样,在住院过程中不再是被动接受治疗,而能够主动参与自己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即提高了疗效,又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误解与矛盾。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多、最直接的是护士,因此护士在健康教育中起到先锋队的地位,因此,护士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充分利用与患者之间密切关系,进行积极健康教育。
4.2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了充分认识,能主动的配和医护人员工作,治疗依从性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4.3健康教育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掌握较好的沟通技巧,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5总结
耐多药结核病人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差、药物副反应大、不良反应多等诸多问题,由于结核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其亲属、好友往往疏远病人,造成脱离亲人,形成孤独感、自卑感,造成病人极大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2],因此对耐多药病人加强健康教育,使病人树立信心、坚持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拓展知识,达到健康手段的具体化、专业化教育途径多样化、现代化,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东,耐多药肺结核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11,2
耐多药肺结核中 篇4
关键词:家庭护理干预,耐多药肺结核,效果评价
耐多药肺结核 (MDR-TB) 是指痰结核菌阳性, 对异烟肼、利福平两药以及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1]。肺结核患者中耐药率为8.32%[1]。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因治疗时间长、化疗药物种类多及其毒副作用大等因素影响病人规律、全程服药的依从性。多次住院治疗不但增加患者身心痛苦, 影响其寿命, 而且增加其家庭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成本。为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降低复发率, 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特点, 本科自2010年1月起对出院患者开展了以家庭护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模式,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基础调查, 抽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2个呼吸科耐多药住院患者30例为传统组病例, 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3个呼吸科耐多药住院患者35例为干预组病例, 两组均为已完成2个月强化期治疗并出院的巩固期患者, 其中男45例, 女20例, 年龄最小26岁, 最大91岁, 平均57岁。60例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例, 高中15例, 初中及以下41例;职业:干部8例, 工人12例, 农民及外来务工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了解患者对耐多药肺结核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入围患者建立档案, 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对家庭主要照顾者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追踪、随访, 定期将结果进行总结。
1.3 干预措施
1.3.1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责任护士系统的疾病相关知识、用药知识、饮食、运动常识等宣教, 出院后传统组只予传统的家庭养疗, 定期复诊。干预组出院后即予家庭护理干预。
1.3.2 家庭护理干预内容: (1) 制定家庭护理计划。患者入院时即帮助制定家庭护理计划, 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饮食、运动量, 药物名称、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发生呼吸困难、咯血时的应急处理等。 (2) 心理干预。心理护理贯穿院内—家庭护理始终。因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 又因疾病传染性特点易产生悲观恐惧和病耻感心理。护理人员在住院期间要因地制宜多与患者沟通。交谈时态度真挚、语言诚恳, 用激励性语言和身边治疗成功范例鼓励患者和家属, 使患者和家属情绪保持稳定, 用积极心态面对困难, 为其出院后家庭护理做好准备。 (3) 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的家庭生活方式, 规律生活, 讲究卫生, 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工作;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定期复诊。 (4) 认知干预。按家庭护理计划予以指导。
1.3.3 家庭护理干预方式。
主要方式有: (1) 集中学习。采用定期集中授课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并把宣教内容制定成册发放给患者。其内容包括耐多药的原因、最新的治疗方案和效果、化疗药物的常见毒副作用在家中的处理方法、主诊医生和责任护士的咨询电话号码等。 (2) 个别辅导。针对文化程度较低和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实行个别辅导, 特别强调坚持规律服药的重要性。让患者和家属充分认识到不遵医服药带来的不良后果, 使其将被动地接受治疗护理转为积极参与进行自我照护。
1.3.4 定期回访记录。
建立患者定期回访登记本, 对当地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即进行家访或电话回访, 与患者定期来院复诊时形成交叉回访记录;外地患者留详细联系方式以便电话或书信回访, 平均1个月一次, 了解家庭支持情况、需求状况并进行适时的护理指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耐多药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和服药依从性比较
结果显示, 实行家庭护理干预后, 自患者第一次复诊起, 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 干预组未掌握人数为零, 效果显著。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2.2 干预前后1年内再次住院情况比较
干预1年后, 按耐多药门诊登记本比较两组出入院情况, 结果显示, 干预组复发人次少于传统组, 复发率降低22.8%;复发的间隔时间明显延长。详见表2。
3 讨论
3.1 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至今, 耐多药肺结核仍缺乏理想化的根治方法, 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一方面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 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给家属造成极大心理和经济压力。家庭护理干预作为护理工作的延续, 对病人的支持具有针对性[3], 可以随时、连续地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 及时地给予支持与帮助。如当发现患者漏服药时, 可以提醒患者及家属采取许多方式加以预防:将药物放置于易瞧见的地方, 贴黏贴纸提醒, 输入手机备忘录提醒等等。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 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医护人员通过定期的家访或利用患者就诊时面对面的交流, 使患者有机会诉说困难、内心的感受和焦虑, 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等, 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的宣泄, 即可及时给以相应的心理护理, 由此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因此, 家庭护理干预在指导患者良好遵医行为、调整心理、减少复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2 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到医院诊治只是其治疗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经历, 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中渡过。因此, 对于患者来说, 家属是其主要的照护者和支持者。有研究证明有效的家庭支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是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必要条件。家属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和治疗上的连续监护, 更能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 激发患者自身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以利康复。
3.3 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的可行性
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需要家属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 它是一种需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的护理手段[5]。其工作场所主要是家庭, 是对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同时进行耐多药相关知识教育, 充分发挥他 (她) 们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 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减少复发住院次数, 显著提高患者回归家庭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全国耐多药结核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7, 20:38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 [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 (1) :8-17.
[3]阮芬儿, 陈艳.家庭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24) :2288-2289.
[4]滕爱林.糖尿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相关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 38 (8) :1487.
肺结核患者产生耐多药的原因分析 篇5
【关键词】肺结核;耐多药;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05-0632-01
本溪市做为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耐多药防治第三批扩增城市之一,于2013年1月1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该项目工作,到目前已经筛查出6例耐多药患者,现将6例患者的病史逐一加以描述,以期找到他们产生耐药的原因并给予分析,希望能给广大防痨战线医务工作者能有所提示和帮助。
1 临床资料:
1.1患者:郎某某,男,49岁,农民。于1997年患结核性胸膜炎,当时在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由于治疗不彻底,形成胸膜粘连,肥厚。后于2000年患继发性肺结核在市结核病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2010年因咯血再次在本溪市传染病医院治疗,此时痰涂片(4+),双肺上中下均可见结核病灶。该患患结核病期间,服药始终不规律,服服停停,不能坚持原因是有药物不良反应,忘记漏服。
1.2患者:万某,男,46岁,农民。2005年因患结核性胸膜炎在市结核防治所治疗,当时治愈。2008年由于在采矿厂工作,工作环境不好,劳动强度大,再次患结核性胸膜炎,继发性肺结核在本溪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由于对雷米封药物反应较大而停此药后出院。2011年再次以结核性脓胸,继发性肺结核住院治疗,这时谈涂片(4+),双肺病灶广泛,这例患者从发病到今也是不能坚持规律治疗。
1.3患者:包某,男,43岁,劳教人员。2011年以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在本溪市传染病医院治疗,入院时双肺上中下均可见结核病灶,并有空洞形成,痰涂片(4+)体质差,住院经已规律抗结核治疗,疗效不佳,现正给予经验性治疗,但患者不配合医生,不能坚持规律用药。
1.4患者:代某,男, 46岁,工人。2010年以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到本溪市传染病医院治疗,经近两个月的强化期治疗后患者病灶有所吸收,病情稳定后出院居家继续治疗,当时痰涂片(2+)。于2012年4月因咯血再次入院,入院检查双肺病灶明显进展,目前已调整治疗方案,给予经验性治疗。
1.5患者:姚某,男,19岁,学生。该患父亲就是耐多药患者,且已去逝,患者于2008年因患肺结核在当地结防机构治疗,由于治疗效果不理想,转到省城专科医院检查,确诊为耐多药患者,目前给予经验性治疗。
1.6韩某某,男,50岁。肺结核病史5年,该患自觉病情加重,就到医院就诊,住院期间治疗规律,一旦出院就不能规律用药,目前双肺病灶广泛。
2 讨论、分析
目前,耐多药肺结核(MDR-TB)是造成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结核病控制的难题。MDR-TB的治疗非常困难,这类患者治疗费用高,治疗失败率高,且如果治疗失败将可能成为不可治愈患者,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因此找出肺结核患者产生耐多药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控制结核疫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1这6例患者中有5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治疗不规律,其原因一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就随意停药,不去找医生解决;二是自己遗忘服药时间、频次、何种药物;三是家境贫困,不能坚持治疗;四是结防门诊医生,乡、村医生督导不到位。
2.2这6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糖尿病,因为肺结核患者一旦合并糖尿病,病灶扩散就迅速,治疗起来也困难,结核病和糖尿病相互促进,治疗起来互为干扰。
2.3这6例患者中有5例家境贫困,生活压力大,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补品加强自身营养,普遍存在体质差,且有1例是劳教人员。
2.4这6例患者中有1例是有家族接触史,因此加强耐多药患者的隔离治疗,做好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2.5这6例患者对结核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患了病以后也觉得无所谓,这与结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全社会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关心爱护不到位也有一定关系。
以上是这6例肺结核患者产生耐多药的原因并加分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加以重视并给予解决,在防痨的事业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耐多药肺结核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纳入标准:对利福平、异烟肼在内的多种抗结核药物长期化疗无效, 痰结核菌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例, 且痰结核菌培养证实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均耐药, 无严重肝肾病变及精神病史。入选病人60例, 其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19岁~65岁 (35.25岁±16.60岁) ;肺结核病史14个月~34个月 (22.20个月±1.65个月) 。将6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病人肺结核病史、年龄、性别等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病人均进行规范化抗结核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至少选择4种有效或几乎确定有效药物组成化疗方案, 总疗程24个月。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治疗由结核病定点医院的责任医生负责完成, 责任护士按常规进行护理, 出院后将病人交到所在社区, 由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完成其治疗。观察组实施完全管理模式, 即在病人住院及出院后门诊治疗期间, 由病人住院期间的责任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 进行个性化、全程的治疗, 直至完成全部疗程, 并且对病人施以完全管理模式的护理。完全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病人资料管理
病人入院后建立个人档案, 由管床医生填写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病案, 责任护士填写抗结核治疗记录单, 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化疗方案、服药时间与日期、药品名称与用量、给药途径等。对病情进行评估, 详细记录病人所用的各种抗结核治疗的化学治疗药物名称、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每种药物的累计用药量, 病人入院后的视力、听力、色觉、体质检测指标及影像检查结果。
1.2.2 消毒隔离管理
做好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与耐多药病人的隔离工作, 避免结核菌传播。保持住院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定期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病室。病人吐痰于纸内焚烧处理, 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纸遮住口鼻。家属与病人接触多, 易感性高, 家属需要掌握消毒方法、隔离方法, 还要与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等分开, 避免传染。
1.2.3 合理饮食管理
耐多药肺结核是一种需要丰富的营养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要鼓励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饮食还要多样化, 要求病人忌食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戒烟戒酒。为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4], 药物可改为餐后或睡前服用。对不能进食重病病人, 可采取静脉输入白蛋白、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等来补充营养。
1.2.4 用药监督管理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责任护士给病人及家属讲解用药基本知识, 告知病人及家属需掌握每种抗结核药物服用剂量、时间和注意事项等, 做到按时、按量。同时, 责任护士要每日巡查, 防止擅自停药、错服、漏服, 不自行增、减药量和药物种类, 不能漏服补服。服药时根据服药卡指导病人服药, 及时记录病人的服药时间, 做好监督工作。大力宣传不规则治疗的严重后果, 使病人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配合治疗、规则治疗、完成治疗。让家属全面了解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反应, 教会病人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病人对结核药物的耐受性和肝肾功能情况不同, 治疗方案也不同, 确保提高耐药结核病痰菌阴转率及合理化疗的完成。
1.2.5 心理护理管理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疗程长、治疗费用高、传染期隔离, 易产生焦虑心理、孤独心理、自卑心理、多疑心理。不良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一定的影响[5]。应多关心、体贴病人, 鼓励病人不要悲观,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叮嘱家庭成员给病人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使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同时多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6]。
1.2.6 咯血护理管理
肺结核病人在咯血前都会出现一定的先兆:如咽部发痒、胸部憋闷、胸内不适或出现异常响声等。口内出现甜或咸的重病病人, 会在10min之内发生咯血, 多数病人是在先兆出现后数小时才会大咯血。向病人交代出现大咯血的先兆症状, 如果病人出现上述情况, 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做好抢救大咯血的准备工作[7]。
1.2.7 定期监测管理
正确留取标本, 建立疗效评估体系, 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治疗的第1个月每周检查一次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电解质等项目, 以后每个月监测1次, 每周测量1次体重, 每月做1次痰涂片检查, 2个月复查1次胸部X线片。定期做视力、视野、眼底、色觉的检查。评估病人检测结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8 健康教育管理
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及结核病相关知识, 包括肺结核的病因及危害、传染源、传播途径、常见症状、留痰方法;药物知识, 包括抗结核药物名称、治疗周期、治疗原则、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不规则服药的危害等;预防措施和消毒隔离, 包括消毒措施、处理痰液、房间通风、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对他人咳嗽等;使病人认识到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和不规则服药的严重后果, 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 从而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或遵医行为[8]。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在住院治疗两个月后就转入门诊治疗, 大部分治疗时间是在门诊完成, 需加强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 充分发挥家属的指导、督促、支持、鼓励作用, 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能够按时服药;病人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多做各种健身运动, 提高机体抗寒抗病能力。注意环境卫生, 消除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当有咯血时应卧床休息, 病情稳定后方可适当活动。
1.2.9 出院护理管理
告知病人出院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 包括出院后的疾病监测、饮食、用药、运动、复诊等, 将病人及其治疗护理资料送到专科门诊登记, 责任护士以手机短信及回复来提醒病人按时服药, 每周一次电话回访, 半个月1次家访, 每月1次到专科门诊复查取药。详细记录病人的取药量、检查核对病人的剩余药量、整理病人各种检查报告,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主动接近病人, 细心、耐心、真心对待病人, 为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直到全部疗程结束。
1.3 检测指标
1.3.1 临床效果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痰菌培养结果连续阴性或阴转即为显效;痰菌培养结果连续阴性即为有效;痰菌培养结果无改善甚至恶化即为无效。痰细菌学阴转率=痰细菌学阴转例数/总例数×100%。
1.3.2服药依从性
连续记录24个月, 病人每个月门诊复查的服药记录、出院后病人每次取药时的剩余药量, 全程严格遵守医嘱无擅自更改药量 (<30次) 、全程无漏服 (<30次) 的病人例数, 规律服药即病人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90%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进行正态性检验以及方差齐性检验, 对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对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对成组设计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等级检验采用秩和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例 (%)
3 讨论
早期不规则抗结核治疗会导致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 如抗结核药物用药剂量不足、服药方法不当、联合应用不合理、间断用药或疗程不足等。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常合并感染、咯血、慢性纤维性空洞, 肺组织受到严重破坏, 导致肺功能衰竭, 严重者死亡。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现状十分严峻, 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由于耐多药结核病难以治愈, 加上传染性疾病病人在社会受到歧视, 所以给病人带来精神和肉体上双重打击, 病人易产生孤独心理、自卑心理, 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病人的预后, 因此, 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进行护理十分重要。有研究指出, 有效的病人管理及护理是保证耐药结核病病人治疗安全和成功的必要条件。不规则用药为耐药产生的原因之一, 合理有效使用抗结核药是治疗结核病的保证[9]。病人在治疗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才会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坚持规律用药, 记录和处理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 完成规定的疗程。本院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实行完全管理模式, 病人住院和门诊治疗过程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 实施全程管理模式, 改变了以往“重住院、轻门诊”的结核病管理模式, 从责任护士对病人的预约住院、住院后对病人的入院评估、长期护理服务病案的建立、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督导病人长期服药的服药卡发放、病人家庭护理督导员的培训和病人出院后在门诊治疗的延续护理等, 都由结核病定点医院的医生、护士完成, 加强了医患间的交流与沟通, 密切了医患关系, 与病人建立起了感情平台, 病人非常信任自己的责任护士, 愿意向责任护士诉说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责任护士也愿意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从而使耐多药结核病的管理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获得了病人的配合及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痰细菌学阴转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说明对耐多药结核病人实施完全管理模式的护理, 规范了病人在出院后门诊治疗的管理, 得到更好的医治环境, 能最大限度地防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及其疾病的治愈率, 从而降低耐药结核菌传播。综上所述, 完全管理模式加强了医护配合, 为病人出院后的持续照顾创造了条件, 为住院病人出院后转入门诊治疗做好了充分准备, 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责任性等特点。特别是规范了耐多药结核病病人出院后在门诊治疗的系统管理, 弥补了以往病人在门诊治疗管理不到位的不足, 改善了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 对其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德兵, 钟剑.130例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失败肺结核病人耐药状况及治疗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0, 4 (7) :1052-1054.
[2]弭凤玲, 王黎霞, 李亮, 等.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阶段性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 (11) :700-704.
[3]罗世珍.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29 (4A) :851.
[4]陈建兰.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6) :1041-1043.
[5]张娟, 刘爱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 2010, 7 (1) :200-201.
[6]汤锦美.浅谈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22) :2728-2729.
[7]李四清.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咯血病人临床转归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5) :1012.
[8]陈逢玉, 杨克芬.耐药结核病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7 (1) :163-165.
耐多药肺结核中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 (n=31例) 和对照组 (n=31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经泉州质控中心痰培养结果检验, 符合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标准[1]。入组前均进行过为期2个月以上的耐多药抗结核治疗。治疗方案包括6个月吡嗪酰胺、卡那霉素 (丁胺卡那、卷曲霉紊) 、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和18个月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的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 全疗程分为注射期和非注射期;耐多药肺结核疗程24个月, 注射期至少6个月。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意识障碍、精神病史等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采用常规出院宣教、随访、发放宣传资料, 每月到耐多药诊室送检痰标本及领取药物, 护士只给予常规的指导帮助。观察组患者运用授权理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主要措施如下:
1.2.1 成立授权教育小组:
由耐多药肺结核医师, 心理咨询师各1名, 专科护士3名组成授权教育团队。组织学习有关介绍授权教育原则, 授权理论的概念, 特点及应用方法。
1.2.2 确定授权教育需求:
建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需求调查表, 内容主要为封闭式定项问卷及开放式问卷, 封闭式定项问卷内容为:是否了解所患者疾病;是否遵医嘱用药;是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按隔离要求吐痰及咳嗽、打喷嚏;是否及时、正确送检痰标本;是否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否有良好情绪;是否坚持锻炼。针对封闭式定项问卷答“否”的问题, 进一步采取开放式问卷, 内容为:答“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困难是什么?你需要哪些帮助?由教育小组成员专人发放调查表, 调查前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随访的时间及护理干预的意义和重要性, 鼓励表达感情, 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支持, 并签知情同意书。授权教育小组召开会议讨论、分析调查结果, 找出问题的本质, 确定授权教育需求。
1.2.3 授权教育内容:
根据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授权教育需求, 制定授权教育内容主要为: (1) 耐心讲解肺结核耐多药的原因、治疗原则、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处置, 治愈标准、私自停药的危害、生活习惯养成, 休息与饮食注意事项等。 (2) 告知不遵医嘱用药的危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配合治疗、规则治疗、完成治疗。 (3) 详细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对氨基水杨酸所致的恶心呕吐可予果汤送服, 加服维生素B6以减轻症状;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者应注意做好听力测试, 早期发现耳毒性和肾毒性, 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卷曲霉素引起的低钾血症者应检查电解质, 及时纠正低钾血症。 (4) 指导患者养成不随地吐痰, 痰吐在专用杯里,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轻捂口鼻, 避免飞沫传播。 (5) 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起床后漱口, 咳出第一口痰吐掉, 用力咳出第二口痰吐在无菌培养瓶中, 注意勿把口水, 鼻涕混入, 及时送检。 (6) 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果蔬等, 摄取含钾丰富的食物, 如香蕉、橘子、香菇等, 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饮食, 并戒烟酒, 对因药物引起胃肠道不适的患者可改为餐后或睡前服用药物, 也可使用碳酸饮料一起服用, 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 (7) 建立微信群进行信息交流, 给予信息、信心支持,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1.2.4 授权教育方法。
授权教育主要方法为:建立微信群、召开病友会、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确定授权教育需求, 通过微信群:微信群员为授权小组人员、患者及家属, 专人负责每周发送相关宣教资料, 并及时了解患者掌握情况, 督促患者按要求执行。召开病友会:通过专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成功案例分享进行授权宣教。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进行小组讲座及个别心理疏导, 每次咨询时间为1.5 h, 每月一次, 连续12个月, 每次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教会患者建立自我管理日记手册。注重教育的技巧:授权教育注重发挥患者在疾病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一些社会心理学发面的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指导性倾听、共情、开放性提问、适时鼓励、教育结束阶段的授权等[4]。
1.3 评价方法:
实施12个月后, 评价以下项目。 (1) 进行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问卷调查, 回答问题90%以上为完全掌握, 70%~90%为部分掌握, 低于70%为未掌握。 (2) 采用自我管理量表[3]按likert 4级评分, 1分代表从不, 2分代表有时, 3分代表经常, 4分代表总是。内容包括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症状管理4个维度, 每个维度的得分为其中所含条目得分的总和, 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两组均于研究结束后发放调查表, 由患者本人填写, 授权教育小组负责收回并统计, 问卷均有效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均数±标准差 (±s) 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 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用来检验两组中各变量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经济收入、医疗保障、耐药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健康教育的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两组患者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症状管理及总分显著差异 (P<0.01) , 试验组各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越高, 自我管理行为较好。见表2。
3 讨论
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 每年近130万人感染结核病, 近几年我国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发生率为8.32%, 广泛耐药率为0.68%, 据此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2万例, 80%为农村患者, 青壮年患者比例较高, 没有性别差异[5]。授权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而且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最终使患者自己主动改变行为, 维持身体健康[6]。本研究将授权理论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教育, 通过成立授权教育小组, 确定授权教育需求, 并针对患者教育需求, 采用建立微信群、召开病友会、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适宜的授权教育方法, 将授权教育内容, 传授给患者及家属, 使患者获得了疾病管理的自主权, 拥有管理疾病的能力和自信,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自我效能。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7]。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 (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症状管理及总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如下: (1) 授权教育小组人员通过封闭式定项问卷及开放式问卷, 让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问题和意愿, 了解授权教育需求, 以便更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使患者掌握肺结核耐多药的原因、治疗原则、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处置、私自停药的危害、生活习惯养成, 休息与饮食注意事项等, 从而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2) 通过微信群、召开病友会、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授权教育方式, 对患者实施系统的个体化的互动式的健康教育, 强调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的过程, 使患者掌握更多与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及信息, 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决策中, 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配合治疗、规则治疗、完成治疗, 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授权教育是以患者为主体, 打破传统护理关系中患者被动服从的地位, 让患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进而提高个体行为改变的自信心[8]。 (3) 通过授权教育, 使患者获得了疾病管理的自主权, 拥有管理疾病的能力和自信, 提高患者心理及社会适应性, 使患者宣泄情绪并做出改变性的决定, 形成良好的自我生活效能及对生活控制感的一种精神状态, 有利于慢性病可持续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授权理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了6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 (n=31例) 和对照组 (n=31例) 。观察组患者运用授权教育 (成立授权教育小组, 确定授权教育需求, 制订教育内容, 采用适宜的授权教育方法) 对耐多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授权教育能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授权理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疾病认知,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娟, 刘爱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7 (1) :200-201.
[2]Anderson RM, Funnell MM.Compliance and adherence are dysfunctional concepts in diabetes care[J].The Diabetes Educator, 2000, 26 (4) :597-604.
[3]罗月青, 李海玲, 杨亚平, 等.授权在慢性疾病患者教育中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 (13) :37.
[4]叶会玲, 孙秋华, 沈翠珍.授权理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3) :233-236.
[5]王月梅.广泛耐药肺结核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2) :93-9455.
[6]温馨, 轧春妹.授权教育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19) :31-33.
[7]Zringyi M, Juhasz M, Balla J, et al.Dietary self-efficacy:Determinant of compliance behaviors and biochemical outcome among hemodialysis patient[J].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3, 18 (9) :1869-1873.
580例耐多药肺结核临床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痰菌培养阳性的药敏试验中致病菌耐异烟肼(H)和利福平(R);或者虽然没有同时耐HR,但耐5种主要抗结核药物一H、R、吡嗪酰胺(Z)、链霉素(S)、和乙胺丁醇(E)中的3种或3种以上抗结核药物[4]。
1.2 检测方法
用改良罗氏培养法做痰结核菌药敏试验,,耐药标准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5];链霉素10μg/m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异烟肼1μg/m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对氨基水杨酸钠1μg/m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利福平50μg/m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乙胺丁醇5μg/m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卡那霉素10μg/m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
1.3 一般资料
本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580例,男性388例,女性192例;年龄19~85岁,平均(42±1.8)岁,初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1例占10.51%,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519例占89.49%。病史最短1个月,病程最长192个月,平均病程(60.4±10.8)个月。累计用药时间<5个月41例(7.06%),6月~1年59例(10.17%),>1~2年95例(16.37%),>2~3年170例(29.31%),>3年215例(37.06%).
1.4 观察内容
对580例耐多药肺结核观察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频度,耐多药情况分布,产生耐多药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对580例产生耐多药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汇总,见表1
2.2 观察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初治、复治例数及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频度并比较,见表2
3 讨论
2003年版的《新编结核病学》给耐多药结核病的定义:初治、复治化疗失败,长期(2年以上)排菌,已对包括H,R在内的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常伴有广泛肺组织破坏,或有矽肺、糖尿病等合并症,免疫功能低下,难以治愈的肺结核病例。
耐多药结核病一般分为:原发耐药:既往丛未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结核患者,其排出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大多由获得性耐药菌株感染引起的[6]。复治耐药:原来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展为耐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的生物学机制被不适当化疗所打破,由于单药治疗、药物剂量不足及不规则用药所引起的药物治疗不当可使结核分支杆菌致敏菌在几个月内除了自发发生的自发耐药突变外,新的突变不断发生、复制,导致获得性MDR-TB.M DR-TB菌株传染给未患结核的个体,出现了原发性MDR-TB,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初治病例原发耐多药61例占10.51%,复治耐多药519例占89.49%。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说明临床治疗中,为提高化疗成功率,不管初治或复治病例,在制定化疗方案时均需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发现耐药情况,修订合理方案。
注:复治耐多药例数明显高于初始耐多药例数,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性。
本组病例显示产生耐多药的不同原因中,方案不合理195例37.57%,不规律治疗228例43.93%,疗程不够60例占11.56%,以上原因有医生的因素,还有患者及社会的因素。非结核专科医生、基层医院医生、个体医生普遍存在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的问题,不熟悉化疗原则和合理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方面医学科普知识贫乏,对健康的重视不够、顺应性差。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的5个原则:早期用药、联合用药、适当剂量、规律用药、全疗程用药,这是长期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必须遵照执行,在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参照WHO推荐的Crofton等有关专家拟订的《耐药结核病处理指南》[7],对病人实施最有效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根据病人对所用药物的敏感情况,酌情调整用药,重新选择2种以上未用过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流行病学及原因。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0月5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治病例原发耐多药61例占10.51%,复治耐多药519例占89.49%。方案不合理195例37.57%,不规律治疗228例43.93%,疗程不够60例占11.56%,药物不良反应间断停药31例占5.97%,免疫功能低下5例占0.96%。结论: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的5个原则:早期用药、联合用药、适当剂量、规律用药、全疗程用药,这是长期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必须遵照执行,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应随时根据病人对所用药物的敏感情况,酌情调整用药,重新选择2种以上未用过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临床流行病学及原因
参考文献
[1] 屠德华.耐药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3) :237~328
[2] 王国斌,彭义利,张国龙,等.中国河南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1999;21(2) :185~189
[3] 钟球,钱明,李建伟,等.广东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3) :5
[4] 肖和平.耐多药肺结核定诊质疑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7) :387
[5]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 :28~31
[6] 谢惠安,现代结核病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0~561
耐多药肺结核中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患者37例, 男25例, 女12例, 年龄20~78 (61.3±14.2) 岁, 病程3个月~8年, 平均 (3.2±0.8)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抗结核治疗, 并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判断标准为依据[2], 对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患者基本资料、用药种类、治疗方法、不良反应类型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等资料建立数据库, 展开对比分析。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表现
37例患者中,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消化系统20例 (54.05%) , 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腹胀、转氨酶升高等;皮肤8例 (21.62%) , 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光敏反应等;血液系统3例 (8.11%) , 临床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等;心血管系统3例 (8.11%) , 临床表现为心悸;神经系统2例 (5.41%) , 临床表现为精神障碍、失眠等;泌尿系统1例 (2.70%) , 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异常。
2.2 不良反应发生因素
2.2.1 药物剂量:
左氧氟沙星的日剂量越大,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具体表现为:37例患者中, 日剂量≤0.4g者13例 (35.14%) ;日剂量>0.4g者24例 (64.86%) 。
2.2.2 疗程:
研究发现连续用药时间越长,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表现为:37例患者中用药时间18~24个月16例 (43.24%) , 用药时间>24个月21例 (56.76%) 。
2.2.3 年龄:
本组研究对象中, 年龄<60岁15例 (40.54%) , 年龄>60岁22例 (59.46%) 。
2.2.4 联合用药:
本组37例患者中, 联用3种药物9例 (24.32%) , 联用4种药物12例 (32.43%) , 联用5种药物16例 (43.24%) 。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 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涉及器官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皮肤、血液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 尤其是消化系统的发生率最高, 这一结果显示出, 在临床联合用药过程中, 应对左氧氟沙星所知不良反应予以高度警惕。研究中发现, 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涉及: (1) 药物剂量:表现为日剂量越大,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2) 疗程:用药时间越长,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3) 年龄:年龄越大,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4) 联合用药:合并用药种类越多,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此针对以上所得结论, 在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应对以下几点予以注意: (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2) 联合用药过程中应对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予以高度重视[3]; (3) 针对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用药剂量以及疗程; (4) 在发生不良反应后, 应立即停药, 并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4]。
综上所述, 在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 应对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注意合理用药, 对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进行充分了解, 降低发生率, 提高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对左氧氟沙星片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7例, 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血液系统、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药物剂量的增大、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年龄的增大、联合用药的增多而上升。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同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用药应给予关注。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耐多药肺结核,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林峰, 洪建湘, 阿孜古丽.热西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23例分析[J].新疆中医药, 2007, 25 (3) :25-31.
[2]缪淑霞, 丛军兹, 苗洪志.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3) :3213-3214.
[3]梁雁, 鲁云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4 (28) :152-154.
对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探讨 篇10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414-02
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据最新资料统计,全球范围内的结核病发病率水平维持在每年800——900万的新发病例,每年约160万的人因此病死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的发病率仍然呈上升的趋势。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出现对于结核病的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威胁,MDR-TB不仅治疗费用昂贵,而且不良反应多、疗程长、治愈率低,对健康人群危害大,因此采取有效的、着眼于预防、治疗MDR-TB各个环节的综合性MDR-TB控制措施迫在眉睫。
1MDR-TB的定义:耐多药结核病主要指得是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等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具有耐药性的结核分子杆菌所导致的一类结核病。
2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
2.1患者自身方面结核病的复发率同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直接的关系,依从性越高复发率越低,依从性越低复发率越高。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结核病患者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的认识和掌握,使其在疾病预防方面效果不佳。再加上来自生活的压力、社会各方的歧视、以及诊断费用高、辅助检查不全面、处理毒副反应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有些患者存在隐瞒病情、私自乱用药等问题,不仅造成病情的延误,还极大的提高了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
2.2 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药品供应和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药品类型不全、含量不足、生物利用度不充分等。这些药品方面的问题会直接导致治疗效果的不理想,从而造成对耐多药结核病防控的不良效果。同时由于我国对抗结核类药物缺乏有效规范严格的管理,造成患者能随便买到这类药品,从而增加了患者滥用药的可能性。此外,我国对抗结核类药物的研发相对较慢,导致新药的上市时间迟,供应数量不足。
2.3医源性方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 对抗结核类药物的滥用,具体表现在将利福平和异烟肼等一线抗结核药物当作抗菌素类药物独立应用。第二 用药及化疗方案不规范不合理 目前临床上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抗结核药物应用的不合理、不规范。医护人员没有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案的制定,常常出现抗结核药的单用或者不合理的联用。另外非专业医疗单位的人员由于对化疗内容、原则了解的不足,常常对抗结核药物任意组合,并在患者出现毒副反应时没有及时的有效处理,而是盲目性的换药甚至停药,从而造成了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的多发。
3耐多药结核病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有5 000万人受到耐药结核菌的感染,而2/3以上的结核病人有发生多耐药结核病的危险。不同国家与地区多耐药发生率不同,第3次全球耐药结核病监测报告显示,77个国家和地区新病例平均耐多药率为1.1%(0.0%~14.2%),平均获得性耐多药率为7.0%,9个国家和地区的获得性耐多药率高于30%。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疫情的严重性仅次于印度,且我国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随着HIV感染的蔓延及人口流动的增加,耐多药的发生及传播更加广泛。且更趋向于主要一线抗结核藥物耐药,尤以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MDR-TB 发生率高[1]。2000年全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现,“北京基因型”结核杆菌在我国的流行比例为50.75%[2],在多个国家也都有该型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报道,预示北京株在全球传播。该型结核杆菌与大规模的爆发流行(W株)及易于散播有关,且其耐药及耐多药率较高,故将来应加强对此型结核分枝杆菌的监测。
4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策略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困难,与敏感菌相比,失败率要高80倍,且有成为不治之症的危险。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彻底消除引发结核菌耐药的诸多因素,做好社区人群传播、医院内传播、HIV相关的结核病3个重点人群的防范,预防并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
4.1规范化疗
根据患者病情、痰菌情况、基础疾病、耐受性等因素制定高效安全的化疗方案。必须包括杀菌药与灭菌药;两阶段治疗的药物要选好;联合用药,推广使用固定混合药;因人而异,适量用药。
4.2坚持DOTS,加强病例管理
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治疗成功关键是规律用药,最好的方法是DOTS,这是公共卫生干预策略中花费低、受益高的技术措施。
4.3坚持初治彻底,防止初治变复治
要彻底治疗初治病例,应从有无原发耐药,选择化疗方案与疗程3个方面考虑。初治病例的治疗原则是针对原发耐药,预防继发耐药,争取疗程结束前痰菌阴转,防止初治演变为复治病例。
4.4积极处理已有的耐药结核病
参考既往用药史和药敏试验制定化疗方案,考虑病人的依从性和管理模式,方案中至少包括2种敏感的抗结核药物,原则上实施DOTS,强化期宜住院,便于督导、观察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后很差,形成原因很多,但实质上是一种人为现象,贫困、健康水平低下、不合理化疗、疾病监测和公共卫生监督力度的削弱是引起结核菌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控制策略,加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对控制耐多药结核病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宇红,姜广路,赵立平,等.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与评价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年第25期224-227页。
[2]李卫民,端木宏谨,王黎霞. 2000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J]. 中华医学杂志 2003年第14期1210-1213页。
耐多药肺结核病60例临床分析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 年龄20~60岁的60例患者, 无心、肝、肾重要疾病, 无精神病和癫痫病史, 非孕产妇, 符合标准, 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情况:男性25例, 女性5例, 年龄20~60岁;对照组情况:男性24例, 女性6例, 年龄23~58岁。采取规律抗结核化疗1年后, 胸片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灶患者;痰菌检查阳性, 经痰结核菌培养阳性, 结核菌药敏对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 (至少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 耐药者;无结核药物过敏史, 临床表现均较典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的化疗方案是3FPaZTh/9FPaTh, 对照组的化疗方案是3PaZThE/9PaThE。左氧氟沙星0.2g/粒, 体质量≤55kg的0.4g/次, 1次/日口服, 体质量≥55kg的0.6g/次, 1次/d口服;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0.1g/片, 体质量≤55kg的0.4g/次, 2次/日口服, 体质量≥55kg的0.5g/次, 2次/日口服;丙硫异烟胺0.1g/片, 0.3g/次, 2次/日口服;以及, 吡嗪酰胺0.25g/粒, 1.5g/次, 1次/日口服;乙胺丁醇0.25g/粒, 0.75g/次, 1次/日口服。入选者一律采用全程管理[1], 每月查X线胸片、肝功、肾功、血常规各一次, 每月查痰2次, 停药后6、12、18、24个月各查痰2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 X线胸片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或高度钙化, 痰菌连续检查3次均为阴性。 (2) 显效:症状消失, X线胸片显示病灶吸收2/3以上, 用药满2个月痰菌阴转, 满5、8个月查痰持续阴性; (3) 有效:症状基本消失, X线胸片显示病灶吸收1/3以上; (4) 无效:症状好转不明显, X线胸片显示病灶无明显变化或病灶扩散1/3以上。
2 结果
6 0例均完成化疗疗程, 痰菌阴转率8 9.5%, 病灶变化显效率94.5%, 症状改善率96%, 较对照组 (30%、33%、50%) 有显着提高 (P<0.01) 。统计学无显着差异。
3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目前抗菌谱较广的高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 (细菌拓扑异构酶Ⅱ) 的活性, 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转录而杀菌。AUC/MIC比值>50, 尤其在支气管黏膜、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高, 组织浓度与血液浓度之比值>1, 以上内容都说明它在治疗肺结核方面有优势作用[2]。另外结核杆菌是巨噬细胞内寄生菌, 而氟喹诺酮类药物可渗入巨噬细胞内, 能较好的发挥细胞内杀菌作用, 所以左氧氟沙星无论对细胞内还是细胞外的结核杆菌都有较强的抗结核作用。吡嗪酰胺渗透入吞噬细胞后可进入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内, 菌体内的酰胺酶使其脱去酰胺基转化为吡嗪酸而发挥抗菌作用。由于大多数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伴肺部慢性炎症, 而吡嗪酰胺在炎症的酸性环境下 (巨噬细胞内) 更能充分发挥作用, 故被广泛与细胞外繁殖的抑制剂联合使用, 从而对上述菌群产生综合性细菌学效应[2]。左氧氟沙星和吡嗪酰胺联用, 可协同杀灭巨噬细胞内结核杆菌。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系异烟肼与对氨基水杨酸化合物, 其分子较异烟肼大, 在体内灭活时间较异烟肼长, 大部分对异烟肼耐药的菌株对之敏感, 可用于异烟肼耐药的患者。丙硫异烟胺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其主要通过阻碍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抑菌,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为0.6μg/mL。短期化疗开展以来, 此药应用较少, 因此对其耐药的菌株较少, 故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中常被采用[2]。研究表明, 以下药物, 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联合应用显示较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 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较佳, 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2]。因此, 本方案表明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等药物的联合使用, 对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较佳, 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左氧氟沙星 (F)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 (Pa) 、丙硫异烟胺 (Th) 、吡嗪酰胺 (Z) 、乙胺丁醇 (E) 、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6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化疗方案为3FPaZTh/9FPaTh;对照组化疗方案为3PaZThE/9PaThE;疗程为12个月。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9.5%, 对照组痰菌阴转率30%,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病灶明显吸收变化 (显效率) , 治疗组94.5%, 对照组33% (P<0.01) 。结论 对耐多药肺结核采用3FPaZTh/9FPaTh方案, 治疗效果满意, 值得临床试用。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
参考文献
[1]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2008) [S].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