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2024-09-04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精选12篇)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1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肺病, 我国2000年的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结核病死亡居各种疾病死因的第七位, 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占全部传染病死亡的66.5%, 患病率为160/10万, 小儿结核病病死率高达4/10万, 而结核病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近年来, 肺结核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且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环境污染的加重、抗生素的滥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肺结核患者的需要, 全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护理理念正在悄然兴起。现代护理对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切断传播途径, 坚持全疗程服药, 提高治愈率, 降低感染率, 提高生存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更新, 现代护理模式也被注入了新的内容, 除传统护理外还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 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肺结核病程长, 服药时间长, 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甚至悲观厌世。护士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每一位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意志力、能力、兴趣爱好等有所了解, 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使患者以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告知患者肺结核不是不治之症, 治疗有特效药而且疗效满意, 如实告知化疗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及化疗的副作用, 消除恐惧感, 使其认识到只要坚持按时按量服药, 完成规定疗程, 就一定能治愈。同时, 为患者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团结、详和的治疗休养环境, 培养缜密、热情、精细、顽强、幽默的工作团队, 通过具体心理减压措施, 如组织比赛、郊外旅游、文艺表演等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

2 指导患者正确休息和活动

休息和活动要根据病情而定, 一般情况下, 合理用药2周~3周便可恢复正常生活, 并能在疗程结束前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肺结核活动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可适当离床活动, 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 均可选择。但大咯血及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同时, 要求病室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 温湿度适宜。休息、空气、日光、营养是结核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加强营养, 适量膳食

结核病是高消耗性疾病, 会导致人身体过度消瘦, 化疗又会造成多种不适, 须加强营养, 供给机体足够的能量, 减轻副作用。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食物为主, 多食牛奶、鸡蛋、瘦肉、鱼及豆类, 保证蛋白质及热量供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多食虾皮、大骨头汤、芹菜叶等含钙高的食物, 以促进病灶组织钙化, 促进疾病恢复。向患者解释戒烟、戒酒的重要性, 因为烟、酒可降低药物的血液浓度, 影响药物疗效, 增加肝脏毒性。

4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切断细菌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对开放性肺结核及痰菌阳性患者要加强教育, 未进行规则抗结核化疗或用药不足2周~3周的患者应戴口罩, 避免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传染给其他健康人。外出戴口罩, 不随地吐痰, 因痰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扬易引起肺结核传播。患者咳嗽、喷嚏时须用手帕或双层纸巾遮住口鼻, 然后将其进行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 也可将痰液在5%~12%的来苏溶液中浸泡2 h以上, 消毒后倒掉。病室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紫外线灯消毒照射2次, 每次30 min~60 min.日常生活中, 患者的衣服被褥常置于阳光下曝晒2 h以上, 患者的食具、水杯、毛巾等专人专用, 并定期煮沸进行消毒。患者最好一人独居一室, 不能和他人同床睡眠。患者痰菌转阴后, 方可取消隔离。

5 合理并坚持用药

护士按时发药, 做到发药到手, 服药到口, 不吃不走, 反复强调坚持原则。合理用药可彻底治愈疾病, 不规则用药或过早停药可导致治疗失败, 向患者解释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告知患者只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大部分副反应可完全避免。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治率、切断细菌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受患者及家属的青睐, 值得推广和普及。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2

一、概念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临床上常以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及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

二、护理目标

1、了解疾病常识

2、减轻或消除发热

3、维持合理营养

4、合理规律用药

三、护理问题

(一)有孤独的危险——与缺乏知识加之呼吸道隔离,产生自怜、孤独、激怒或猜疑。

(二)、舒适的改变——咳嗽、发热、盗汗、乏力,与结核菌至全身中毒有关。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与结核感染使机体需要量增加,抗痨药物反应,饮食减退,使营养摄入量减少有关。

(四)、知识缺乏——与缺乏结核病的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咯血、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气胸。

四、专科评估

(一)、全身中毒症状 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情况如何。

(二)、咯血、有无痰中带血。

(三)、干性咳嗽——如伴有继发感染时,可有粘液痰,胸痛。

五、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休息 结核活动期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病人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2、饮食 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的食物。(二)、专科护理

1、发热 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给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并监测体温变化。

2、盗汗 注意室内通风,衣物勿太厚,及时用温毛巾帮助擦干躯体和更换衣物,被单等。同时避免着凉。

3、咳嗽 遵医嘱给予镇咳祛痰剂,喉痒时可用局部蒸汽湿化。痰多时采取体位引流。

4、咯血 取患侧卧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咯血过多时可适当输血,并给予吸氧。

5、胸痛 采取患侧卧位,遵医嘱给止痛药。

(三)、病情观察:观察体温变化,注意发热规律;观察痰的颜色、量,有无血痰和咯血征象;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六、健康教育

1、环境 环境应安静,空气应新鲜,温湿度应适宜。

2、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日常活动 结核活动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做适当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

4、适当进行隔离,以防传染,所用物品进行消毒。

5、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孤独、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3

【关键词】肺结核;肝炎;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39-02肺结核时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多见,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肺结核合并肝病的患者导致肺结核并发大咳血症状以及肝性脑病症状极为重要,救治不及时极易导致呼吸道窒息,失血性休克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笔者现将肺结核合并肝病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肝病的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8-77岁,平均年龄44.16±2.18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0例,继发性肺结核18例,结核性胸膜炎6例。其中重症肝炎的患者8例,慢性肝炎的患者26例。

1.2方法针对此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病情的发展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1.3效果观察显效是指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在20天内肺结核病情得到控制ALT恢复正常并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是指经治疗30天内患者肺结核的病情得到控制ALT恢复正常水平,出现并发症但得到控制;无效是指患者肺结核病情经治疗和护理后30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结果

2.1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表1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数1显效率1有效率1无效率34120(58.8)110(29.4)14(11.8)3临床观察

3.1肝性脑病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行为性格等有无异常现象,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扑翼样振颤,观察有无计算力下降等[2]。患者意识出现躁动不安,或者出现嗜睡状态,对周围事物及其环境反应迟钝、经强烈刺激后才能被唤醒,此种现象提示肝性脑病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2出血倾向的观察由于肝炎的患者会出现凝血酶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应注意观察患者由于肺结核出现牙龈有无出血、鼻腔有无出血,皮肤黏膜有无瘀斑、瘀点等;严重时患者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者咳血症状,因此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齿龈自发性出血、大汗淋漓,患者有无恶心、腹痛及腹部不适,大便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等[3],出现上述症状应提示有消化道出血或休克的先兆,立即通知医生做好相关的抢救准备。

3.3生命体征的观察肺结核合并肝炎患者机体常会出现持续性低热或体温迅速升高的现象,此症状提示有继发性感染,同时应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以及患者呼气的气味有无肝臭味,测量生命体征,如血压迅速下降、脉搏变为细速,此症状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前兆,当患者出现脉搏缓慢、血压迅速升高、呼吸深慢,此症状提示颅内压增高的可能。4护理措施

4.1肝昏迷的护理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给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1-2升/分),针对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留置胃管,确保机体的营养供给,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时给予适当的约束、使用防护用具,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状态、瞳孔情况、生命体征等。对于患者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时,给予留置导管,并注意保持外阴及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卫生,观察24小时的尿量以及颜色。饮食合理对于患者出现便秘时严禁用肥皂水灌肠可用弱酸性灌肠溶液进行灌肠。肝性昏迷的患者要备好抢救药品与抢救器械,随时准备抢救。

4.2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患者出现出血伴有大咳血发作时嘱其患者将口腔内的积血清除,轻轻将气管内的残留的血液进行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于窒息的患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血块。如患者有窒息征兆时,应立即协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卧位的俯卧位,并给予患者缓慢拍击健侧背部,促进血液及痰液排出,有效的保持体位引流,迅速将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排出,必要时使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出呼吸道内血液及痰液,并准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一系列抢救设备,以第一时间内解除呼吸道阻塞现象。

4.3出血的护理发现患者有出血倾向,或者以及存在消化道出血或者大咳血时,立即禁食水。嘱患者卧床休息,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给予氧疗,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防止发生出血性休克。患者出现皮肤及四肢的冷凉、尿量减少、提示出血性休克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给予迅速补液、补充血容量以及补血治疗。对与意识清楚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4.4隔离和防护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血液传播,所以肺结核合并肝病的患者消毒与隔离措施要严格,不仅可以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而且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措施。参考文献

[1]王玉玲.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0,2(9):43.

[2]黄小燕.1例慢重肝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技,2009,3(3):80.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临床护理 篇4

1 结核化疗的成功取决于遵守正确的化疗原则和合理的选用药物

教导病人必须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治疗的原则。活动期在治疗时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为联合使用,当敏感细菌被杀灭后,不敏感菌可长期处于代谢低落的静止或休眠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又重新生长繁殖。因为规律地全程用药是化疗成功的关键。用药要适量,以发挥最大的效果和产生最小的副作用。使化学治疗起到杀菌、灭菌。防止耐药菌产生的作用。达到化学治疗的目的,掌握长期化疗和短程化疗,正确指导患者用药。

2 正确管理和指导患者用药,防止结核化疗治疗失败

成功的疗效=合理的化疗方案+有效的组织管理,指出了管理在结核治疗上的重要性。

结核治疗失败最常见原因是不按时用药,约占40%,由于管理不善,加上病人不自觉按时用药,或过早停止用药,也是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约占36%,由于病人对肺结核没有正确的认识,缺少“必须坚持长期而规律服药”的思想,有症状时求医用药,无症状或症状缓解,自以为病愈就停药,用用停停,停停用用,结果导致病情时好时坏,最终造成细菌耐药,成为难治性慢性传染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寻求更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或制定更好的化疗方案是不行的,关键是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化疗病人的宣教和管理工作,并付诸实践。

3 提供药物治疗知识

加强对病人及家护的护理咨询,使之了解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只有坚持合理,全程化疗,才可完全康复,提供药物治疗知识的措施:(1)、有计划,有目的的向病人及家逐步介绍有关治疗的知识,让病人加深理解和系统了解结核病防治措施。(2)、在解释药物不良反应时,重视强调药物的治疗效果,让病人认识到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只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大部分不良反应可完全消失,以激励病人坚持全程化疗,防止治疗失败而产生耐药结核菌,增加治疗的困难和经济负担。(3)、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鼓励病人建立按时服药的习惯,嘱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时与医生沟通,不要停药,反复向病人强调坚持规则,合理化疗的重要性,使病人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用药观察

用药后病人症状消失,痰结核菌阴转,胸部x线检查病灶吸收好转,抗结核药物疗程长,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常在治疗初期2个月内发生。因此,要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异烟肼易造成周围神经炎,可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预防,链霉素易产生听力和肾损害,应注意病人听力有无变化,定期复查肾功能,利福平会引起胃肠反应及肝功能损害,乙胺丁醇会产生球后视神经炎,此外所有的抗结核药物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故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定时检查肝功能及听力情况,向医生详细汇报服药后的反应,以及时调整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5 心理护理

热情向病人介绍有关结核病的用药知识,预防隔离知识,让病人认识到肺结核是一种可治愈的慢性病,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肺结核的治愈除了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外,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精神状态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反而使疾病好转减慢,甚至会恶化。护理人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是要经常和病人沟通,消除病人的自卑感和悲观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化疗方案,规则用药,坚持全程化疗。

6 健康教育

6.1 教育病员正确对待肺结核病

应对病人和亲属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告诉病人肺结核病虽能治好,要认真对待,密切配合,如不重视治疗和以预防,会对个人及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教会病人有关隔离的知识,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避免传染他人。活动期合理休息、饮食、空气流通,尽可能住单人房间,出院后尽可能与亲人分室、分床就寝,无条件可分头睡住,有单独一套用物。

6.2 宣传坚持长期规则服药的意义和方法

是肺结核治疗取得成功的中心环节,向病人讲明治疗方法及持续用药时间,向病人讲明治亲属督促按时服药。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及时就诊。

6.3 宣传定期复查的意义和内容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5

任坛

(贵州省金沙县中医院 551800)

摘要:通过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其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医护人员时时把握患者心理活动,充分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护理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mental care

Ren Tan(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sha,Guizhou 551800)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patients with medical staff from time to time to grasp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fully mobilize the patients with disease-fighting initiative and potential, and enhance the confidence to overcome the disease.Key word: white plague;mind;nurse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近几年结核病的发病一直呈上升势头,据统计每年大约有 13万人死于结核病,占结核病与传染病、寄生虫病死亡率总和的65.1%是其它各种传染病、寄生虫死亡总和的2倍,而在结核病的死亡中,以肺结核死亡为主,约占90.2%[1]。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疾病,由于该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丧失治愈的信心。因此,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教育和指导。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准确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要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这种更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1.常见的患者心理 1.1 患者难以适应病人角色

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诊断后患者一时难以接受肺结核病人的角色,不能进入病人角色。这时,病人就出现心理冲突,表现为焦虑不安以至痛苦,某些病人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错误,不顾身体疲劳,要求到其他医院进行检查,重新诊断,从而使病情加重。1.2 情绪不稳定,易冲动

患病时,心理性应激使得病人心理冲突明显,焦虑、愤怒、束手无策、绝望、羞愧、厌恶等不愉快的情绪,使病人的理智减弱,遇事易冲动,甚至与亲人、朋友、医护人员发生冲突。1.3 焦虑与恐惧

病人患病后,心理状态变得很复杂,常伴有失眠、头痛、言语改变。如某些病人变得说话很快,不间断;有的病人声音提高;也有些病人说话变得犹豫。精神很难集中,注意力分散,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和治疗过程百般挑剔或要求特殊对待等情况出现。1.4 悲观与孤独

患病后,由于病人对肺结核病的一些知识缺乏了解,认为一旦患了这种病,担心是否能治好,会不会像癌症一样,一旦治不好,将疾病缠身,连累家庭。怕被别人发现后,厌恶、嫌弃、远离。对前途感到渺茫,对自己失去信心,感到无法挽回,天要塌下来一样的感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患者会不自觉远离人群,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孤独。1.5 个性改变

病人患病后,原有的行为和反应模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本来没有的个性特征。在确诊为肺结核病后,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遇事爱发脾气。由于患者多猜疑,有病在身,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常会引起反应,甚至会对别人产生曲解和误会。对别人同情和安慰,可能会当成讽刺、挖苦、贬低,心理产生扭曲,思想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

2、护理对策

针对肺结核患者的上述种种心理表现,作为医务专业人员有责任与信心,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心理反应程度,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理跟踪、指导和帮助,使其扭转思想变化,摆正心理状态,需采取下列对策: 2.1 帮助患者进入角色

病人一旦经过医生诊断为肺结核病后,医护人员要耐心地讲解和疏导,态度和蔼,细心地向他们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安慰病人。经过一阶段的正规治疗,病状得到改善,心理上才会慢慢适应过来。对于这类患者只要通过耐心说服,并不断地以语言暗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才能真正会面对现实,由被动适应变成主动适应,积极配合治疗。2.2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医护人员要不论患者的出身、职业、地位、性别等都要一视同仁,给予细心帮助,让他们有哭泣和倾述的机会使他们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和满足,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讲解肺结核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情况,劝导他们放下包袱,消除顾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更好地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2.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

医护人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平易近人,视患者为亲人,与患者亲切交谈、交流,用积极的态度唤起患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使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激励和希望。同时,列举具体实例,说明肺结核病的治疗结果,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安慰,能充分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和其内在潜力。从而达到消除悲观、失望、恐惧等一些不良因素。2.4 做好肺结核病的宣教工作 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多,要及时向患者说明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并随时向患者说明治疗情况,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给患者的亲属做好必要的知识宣传,争取亲属的配合和支持,帮助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完成全程的治疗。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医护人员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技术,还要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学好、应用好护理心理学知识,时时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剑君,幺鸿雁.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03):381—384.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6

关键词: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11-01

在临床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较为多样,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进行性伛氧血症性呼吸窘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于患者而言,尽早的发现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保障。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而言,在护理方法需要落实有效护理,从而帮助患者更快恢复[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3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1例肺结核并发急性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6例,女性患者有5例,年龄范围为15岁到72岁,平均年龄为56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呼吸机护理

护理人员在呼吸机选择上需要选择面罩双正压呼吸机,并将BPM的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8次,选用S/T档,并以金币面罩式作为给养方式。首先,呼气未压力为2cmH20,吸气未压力为6cmH20,之后将两者调整为12cmH20,压力的上升空间为0.1秒到0.2秒,潮气量每千克8毫升到12毫升,氧气的浓度为35%到40%,将湿化温度维持在35摄氏度上下。患者在呼吸机护理过程中,需要选择仰卧位或者半卧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相关生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并对其数据进行记录。

1.2.2 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插管护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吸痰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呼吸道的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对于分泌物较多且呼气未压力较高的患者,吸痰护理需要每隔3小时到4小时进行一次。通入的气体需要进行湿化处理,并将其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到22摄氏度,湿度则保持在70%作用。吸痰过程中需要对内套管进行更换,时间为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另外需要使用生理盐水纱布对套管的外口进行敷置,从而保证其卫生和清洁。

1.2.3 心理护理

疾病会给患者带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患者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以及恐惧等心理反应,出现哭闹和沉默现象。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疾病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另外还需要保持患者护理环境的舒适和卫生,交流过程中态度保持亲和,动作保持轻柔,从而拉近护患关系。

1.2.4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落实宣教,内容包括了对良好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教育。落实全面宣教,从而使疾病的知识得到普及。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进行指导和教育,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2.3 饮食护理

患者的平时饮食也需要落实相关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后,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的家属对食物进行选择,以高营养和易消化作为饮食标准,从而使患者的营养得到补充,提高自身的免疫抵抗力,从而提高身体的抗感染能力。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改善,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3 讨论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而言,其大多数是由肺结核所引起的。因此,在对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需要从原发病入手,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落实护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态度的亲切以及动作的轻柔,从而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另外患者需要进行卧床休息,从而使氧气的消耗得到减少,降低心脏的负担。患者同时需要按时用药,并进行呼吸操的训练,从而提高肺部功能。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11例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有效护理,效果显著。可见,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2]。

参考文献:

[1] 张静,席修明,韩芬,骆宝剑,张楠,康乃民,吴恩东.住院肺结核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J]. 中国防痨杂志. 2008,10(05):41-47.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篇7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年龄65~75(70±5)岁之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患者28例,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肺结核患者普遍的年龄都在65岁以上,因此处于年龄大的心理原因,很难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对治疗也缺乏相应的信心,而且肺结核疾病属于慢性传染疾病,治疗的时间和隔离时间较长,导致很多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下降,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心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信心[3]。主要的方法有:1、向患者仔细讲解发病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手段;2、可以向患者讲述康复患者的事例或是让康复患者现身说法。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讲解能够使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并且坚信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治愈肺结核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其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患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4]。

1.2.2 饮食和休息

老年肺结核患者大多都存在体质差、食欲低的问题并且用药后胃肠道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这些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失调的情况。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认真评估,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诸如,肉、蛋以及牛奶等,同时还要适量食用水果和蔬菜,增强自身的抵抗力[5]。另外,出现低热盗汗的患者应该多喝水;出现大量咯血的患者要严禁进食,少量咯血的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凉或者温的流质饮食,还要多喝水以及吃一些含有纤维素食物,保证患者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在咯血停止3天之后就可以按照正常情况进食。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但要避免出现剧烈或是疲劳运动[6]。

1.2.3 隔离与消毒

老年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感染途径就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结核菌主要是通过唾液传播,因此,结核病患者最好应该单独居住,同时,一定要保持房间空气的流通,每天早晚可以分别用紫外线消毒照射一个小时,叮嘱患者禁止随地吐痰,进出公共场所时要带口罩。如果出现打喷嚏或是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将口中的痰吐在有盖子的容器内,采取相应的措施消毒后方能丢弃。对痰菌呈阳性的患者,要准备单独的用具,并且在每次使用后应该及时消毒。衣服、床单等应该先用消毒液浸泡之后,再进行清洗,并且还要在太阳下暴晒两个小时[7]。

1.3 健康教育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肺结核疾病认知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达到100%,化疗有效率为96.5%。因此,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肺结核疾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患者应该忌食烟酒以及生冷硬的食物。同时,还要学会隔离知识,出入公共场合时,要带口罩,禁止随地吐痰,居住的场所应该保持空气流通,如果可能尽量单独居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营养品的正常摄入。医护人员向患者仔细讲解治疗手段以及用药需注意的事项,家属应该监督患者按时喝药,患者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便停药或是减少药量。并且还要观察病情以及药物是否带来毒副作用,定时定期去医院门诊复查,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回院就诊。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肝功能复查以及相应的X胸片检查,对药物疗效和疾病的恢复情况及时了解。合理安排自己的运动和休息时间,避免与其他肺结核患者解除,避免二次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住院天数与前期患者相比有了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1.67%,高于对照组的55.0%。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由于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疾病的发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充分增加了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致使取得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肺结核疾病是我国重点监控和防疫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护理工作对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肺结核疾病,补充营养是十分重要的,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头痛、头晕以及恶心等症状,医护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多吃一些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诸如,肉、蛋以及牛奶等,同时还要适量食用水果和蔬菜,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尤其重要的是要戒烟酒、同时还要避免过多食用诸如,大豆发酵制品、奶酪等胺类物质。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调养,不能进行大量的剧烈运动,应该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使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在我院120例患者的护理观察,发现通过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治疗肺结核疾病,促进治愈率的提高。

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和总结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同时探讨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护理常规开展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嘱和满意率、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和之前相比,降低了住院天数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超过了91.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出院遵医嘱率以及疾病知晓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总结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经验,发现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遵医嘱率以及知晓率,同时,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临床护理,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袁爱明.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04(01):128-129.

[2]张翼.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改进和发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03):5140-5141.

[3]李世凤,鲁凤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26(05):150-151.

[4]赵闯.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1,36(09):201.

[5]洪小玲.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7(02):42-43.

[6]孙秀.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04):345-346.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 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9~70岁。先发现糖尿病患者31例, 先发现肺结核患者19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所制定的糖尿病、肺结核诊断标准。

1.2方法

将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添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1.2.1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 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需要充足的营养, 而糖尿病饮食需控制总热量摄入。所以当两病并存时, 患者饮食控制要比单纯糖尿病放宽, 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2]。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吸收、富含足够热量和蛋白质的食物, 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增加10%的总热量, 对有明显饥饿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蔬菜的摄入。食品选择方面以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糖、低脂肪为主, 如乳类、豆制品、鱼类和瘦肉, 同时也要注意维生素方面的补充。

1.2.2心理护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程长、花费大, 患者易产生焦虑、悲观、消沉等负面情绪, 不仅会使血糖升高, 使病情加重, 也给临床治疗带来的困扰。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 尊重患者, 用亲切、诚恳的语气与患者交谈, 耐心地做好解释及疏导工作, 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决心, 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1.2.3生活护理由于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 导致细菌易滋生, 容易发生感染, 使得病情加重。所以应注意保持舍内空气流通, 室内卫生干净, 保持病人皮肤清洁, 勤擦洗, 勤换衣物和床上用品。对于卧床患者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及时清除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应观察有无真菌感染[3]。发热者应及时降温并补充水分、电解质, 给予氧气吸入, 病人的痰液、粪便及时做好消毒处理。

2 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后, 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缩小率较对照组都有明显提高, 组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平均血糖值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观察组为4.52 mmol/L, 低于对照组的5.37 mmol/L, 但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情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两病彼此之间互相影响, 互为因果, 是该病症棘手之处。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功能失调, 导致机体营养不良, 脱水。降低了机体的体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使得患者甘油三酯游离, 脂肪酸升高促进了结核菌的生长。而肺结核患者淋巴细胞高于正常人, 细胞因子结合会损伤胰岛细胞, 并且肺结核会影响胰腺功能调节障碍, 影响胰岛分泌功能, 进而促进糖尿病的发生。这种特殊性导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时间长, 患者情绪不稳定, 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难题。提高护理质量, 采用科学正确的护理方法, 多方面照顾解除患者困扰, 是当今护理工作的重点。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 减少复发率, 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感情, 更是获得了患者家属的满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383-584.

[2]王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28) :54-55.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25~75岁,均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饮食护理

饮食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措施,无论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均需控制饮食,才能稳定病情。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要给患者或家属反复讲。单纯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发给患者饮食单,教会患者计算热量和配制食谱,并严格执行。热量摄入营养不良可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脂肪入量,应严格控制每日不超过40 g。最好选用植物油,提倡用粗纤维含量多的食品以增加胃肠蠕动,延缓消化吸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合理分配食量,宜少量多餐,避免饮食量超过胰岛负担。

1.2.2 注意观察用药反应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昏、恶心及饥饿感视物不清,以上症状时应引起重视。低血糖反应一般多发生在注射胰岛素30 min(未按时进食)或3~4 h或胰岛素过量或脆性糖尿病患者,尿糖连续数天阴性,胰岛素未及时减量。为预防低血糖反应,一般可在每餐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后也要注意观察。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首先使患者平卧、给氧,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如糖水、饼干等,常可缓解。低血糖昏迷一旦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40~60 ml。及时收集尿液,采血送检,准备并积极配合医生共同控制药物过量引起低血糖。

1.2.3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临床护理

糖尿病合并结核后,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下降,治疗病程比较长。患者发病后表现的症状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的咳血。为了使结核病情尽快得到有效控制,在结核化疗前,应先对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2次,血、尿、肝功各1次,胸片1张。治疗期间每月痰涂片2次,每3个月查血、尿、肝功各1次。疗程末摄胸片1张。结核病患者在服用抗结核化疗中,对结核病的控制起决定性作用,对活动性结核的化疗必须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标准化疗:轻症12~18个月,重症18~24个月。短程化疗,治疗开始2~3个月属强化阶段,巩固阶段全程3~6个月。在化疗中医护人员要进行监化管理。如服用利福平(RFP)时要观察肝脏、肝功能有无改变、皮肤有无黄染、恶心、呕吐症状。服用对氨水氧酸(PAS)胃部有无不适感。服用吡嗪酰胺(PZA)周身关节有无疼痛感觉。服用异烟肼(INH)有无耳鸣症状。硫酸阿卡米星(KM)静脉给药,此药有一定肾毒性反应,用药前常规化验。血液尿素氮用药过程中每月复查1次。在临床治疗期内要严格监测病情变化,主动地综合护理。

2 结果

几年来在医护人员的耐心治疗和护理中,8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达到治愈率。19%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重,结核药敏感力下降,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尚满意。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糖异生作用加强,蛋白分解加速以致抗体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合并结核后,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下降,治疗病程比较长[2]。患者发病后表现的症状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和不同程度的咳血。为了使病情尽快控制,临床及时应用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监测护理。抗结核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在治疗中观察药物的敏感力,如果对症治疗不敏感,及时换药,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耐心指导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室内要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情稳定后经常到户外散步,不宜过劳,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

摘要:目的 通过对笔者所在科室5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护理进行跟踪观察,总结护理体会与心得。方法 (1)饮食管理;(2)注意观察用药反应;(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结果 8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愈,19%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重,对抗结核药敏感力下降,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满意。结论 糖尿病护理和康复对患者十分必要,应根据疾病临床特点、不同的个体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及饮食计划,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促进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护理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6,427.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10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护理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多趋势。糖尿病患者患结核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很多, 肺结核也会引起糖尿病的加重, 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由于蛋白质不足不能充分利用糖, 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入侵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机体的免疫力和过敏反应是决定感染结核菌的人体是否发病的因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病情复杂, 护理难度很大, 通过对60例患者的精心护理, 使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包括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男48例, 女12例, 年龄34~68岁, 平均53岁, 肺结核病史平均3个月, 最短一个月, 最长3年, 浸润型肺结核49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8例;痰菌阳性37例、冠心病7例、低蛋白血症1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糖尿病病史1~11年, 平均4年, 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为8.5~22 mmol/L。

1.2 方法

在第一时间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住,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病情发展快且严重,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 有效杀菌和抑菌药组成的抗结核方案要及时采用, 并将疗程延长至一年。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平均住院25 d, 经过专业治疗和细心护理, 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 37例患者临床治愈, 15例X线胸片显示明显好转, 8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有低蛋白血症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所改善。6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酮症酸中毒, 未发生院内感染。

3 临床护理

3.1 环境护理

病房需要整洁、安静、温馨, 使患者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伴有咯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休息时要绝对卧床。要做到严格消毒, 经常给室内通风, 使室内的细菌密度降低, 从而降低周围感染的发生率。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要适当隔离, 安排单间, 用紫外线定期对病房照射。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发生褥疮, 要做好防护处理。

3.2 饮食护理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和控制是很重要的, 也是最基础的。合理的饮食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糖和体重, 高血压和脂类代谢也得到改善, 控制饮食要做到定时定量、合理分配、高纤维素、低脂限糖。糖尿病属于代谢紊乱的疾病, 肺结核属于能量消耗性的疾病, 所以, 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紊乱会出现在肺结核患者身上, 导致负氮平衡, 因此患病率和病死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可通过蛋白质的丢失来反映, 肺结核患者的康复会受到低蛋白血症的严重影响, 对于肺结核规范化治疗的影响是一个严重问题[1]。所以饮食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 将高蛋白肠内营养加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使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2]。由此可见, 除了使用药物的条件外, 合理的调解饮食也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基础。有效地控制饮食对胰岛细胞的负荷有减轻作用, 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要多吃富含高蛋白质、维生素及高热量的食物, 而且要易消化和易吸收, 主要包括豆制品、鱼类、瘦肉和乳类, 饮食不要过于单一, 也不必太过严格, 恰到好处的摄取热量才会控制好血糖水平并且更好的减轻肺结核的症状。抗结核药物的量比较多, 而且对胃和肠道的刺激性很大, 在正常的血糖水平条件下增加饮食种类, 加强患者的食欲。

3.3 心理护理

面对疾病时, 患者都会有复杂的心理活动,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病程长, 症状复杂的疾病。患者面临长期的治疗过程和症状的不稳定, 会产生焦虑、消极、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3]。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 安抚患者心理,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至关重要。护士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 无微不至的关心患者,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鼓励患者多做运动, 控制饮食, 用药物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减轻患者的不稳定情绪, 从而提高其承受能力, 以良好、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3.4 健康教育指导

由于医疗知识的缺乏, 患者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疾病不是很了解, 所以要向患者说明:肺结核的治疗建立在控制好糖尿病的基础之上, 控制饮食是非常必要的, 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遵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 定期做痰检、复查肝功能、拍胸片, 发现不适要立即告知医生。

参考文献

[1]吴时新, 金水忠, 裘灵洁, 等.蛋白质营养不良对肺结核患者康复的影响.江苏医药, 2010, 36 (14) :1666-1667.

[2]肖和平.结核病防治新进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121.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11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68-02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咳嗽从口腔咳出,其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而肺结核又是咯血的常见病因,其发生率约为40% ~ 90%左右。肺结核大咯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等而造成死亡,且常因患者心里压力大、术后处理不当等因素而影响疗效[1]。因此,本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围术期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入院的90名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患者,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21~73岁,平均(60.8±10.5)岁。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8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预防和护理术后并发症等。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 术前护理  (1)制定护理计划:护士术前即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责任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营养状况等。(2)心理护理:护士应因人而异做好心理护理。首先应做好咯血患者的安慰工作,让其镇静下来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必要时可对严重烦躁不安的患者肌内注射地西泮,使之镇静。(3)积极做好介入术前准备:向患者讲明介入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消除其对手术室的恐惧感、陌生感,从而积极配合手术。此外,护士还应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准备,如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等。

1.2.2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并通过加强巡回与患者进行有关沟通,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向上级医生报告。(2)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提高其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可采取术侧肢体可微弯,抬高床头30°~40°或交替任何舒适卧位,放一软枕于腹部抱压,以患者感到舒适体位为准。(3)术后安全管理:肺结核咯血的患者住院期间应与其他患者隔离,并嘱其不要随地吐痰。嘱其排菌期间不应参加社会活动,防止飞沫传播给人群,注意规律生活,纠正烟酒等不良习惯,并时刻保持最佳心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1.3 评价标准

随访1~2个月,采用患者定期复查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3]和生活质量[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100%。生活质量指标共6项,包括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评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随访期间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6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上述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临床救治肺结核大咯血的常用技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具有止血快、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其适合经

注:治疗后患者的6项指标均优于护理前比较,*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6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内科治疗无效且不宜手术的大咯血患者的救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4]。邹丽艳等[5]认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咯血的观察、救治与护理,了解介入治疗的过程及所有并发症,做到围术期的仔细观察和整体护理,以使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近远期疗效得到显著提高。本研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且生活质量亦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术前制定护理计划,心理护理,积极做好介入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体位护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高,为下一步诊疗打下基础。

总之,运用整体护理对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围术期患者实施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波.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94.

[2] Tam CM,L eung CC.Tuberculosis in Hong Kong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J].Hong Kong Med J,2008,9(2):83.

[3] Thorson A,Diwan VK.Gender inequalities in tuberculosis:acpects of infecti on,notification rates and compliance[J].Curr Opin,2011,7(3):165.

[3] 张清峰.全程护理服务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4(5):1982.

[4] 白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30.

[5] 邹丽艳,李睿懿,衣秀萍,等.促进住院肺结核病人化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0;18(6):127-128.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篇12

关键词:肺结核,临床护理干预,心理,生存质量

肺结核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其重要传染源为排菌者[1], 患者发病率和传染率均较高, 是目前威胁全人类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为进一步研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 本院选取84 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 年5~11 月收治的84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3], 经影像学和结核菌素试验检查确诊。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 (46.2±5.5) 岁;观察组中男28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46.8±5.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 (1)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细微行为, 发现不当及时指出并纠正, 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调整饮食, 指导患者多食用营养高、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 鼓励其戒烟戒酒,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2)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关心爱护患者, 一视同仁, 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 及时为其解答疑虑, 尽量满足患者需求;通过语言鼓励或肢体抚触等方法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减轻其心理负担, 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 (3) 遵医护理。向患者介绍遵医用药的必要性, 鼓励患者坚持用药, 以配合临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客观告知患者病情变化, 向患者讲解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和生活中的各项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预防意识和安全意识。 (4)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按时用药, 平时多休息, 预防受寒感冒, 保证患者睡眠充足, 做到劳逸结合;鼓励患者出院后多参与户外活动, 根据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加大运动量, 增强患者身体素质和机体免疫力, 促进其病情快速恢复。

1. 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以及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分别采用SAS和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量表均包括20 个评分项目, 正向评分和反向评分各10 个, 采用4 级评分法, 标准分= 总粗分 ×1.25 ( 取整数部分) , 评价标准以53 分为分界值, 得分越高, 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卡氏评分标准 (Karnofsky) 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 分值0~100 分, 得分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 (92.4±7.6) 分, 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 (71.6±6.3) 分,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肺结核多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4], 该病症可侵及机体多种脏器, 其中最常见的为肺部结核感染, 人体感染后不一定立即发病,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体内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发病, 如果患者能够及早接受临床检查、诊断, 并采用适当方法治疗, 痊愈率较高[5]。肺结核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菌感染, 起病可缓可急, 临床多表现为低热、盗汗、浑身乏力、消瘦等以及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肺结核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段, 其主要作用在于缩短疾病传染期、降低临床死亡率、感染率和患病率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药物治疗疗效良好, 但是许多患者出于对病情的担忧和治疗效果的不确定, 再加上长时间的用药, 患者不仅易出现耐药性, 而且心理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严重者可出现焦虑或抑郁症, 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 还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措施, 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促进其病情快速康复, 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作用。临床护理干预是各大医疗机构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 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诊断特点、研究成果、患者康复潜力以及自身护理能力等多方面实际情况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帮助患者达到预防并发症, 改善、恢复或保持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院选取84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展开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于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得到有效缓解, 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 患者病情恢复较快,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蓉.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重庆医学, 2015, 44 (7) :1003-1004.

[2]王雪豫.连续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重庆医学, 2013, 42 (30) :3706-3708.

[3]王莉端, 潘琴, 陈荣.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4, 35 (11) :1802-1804.

[4]李丽, 郭晓娟, 洪静芳.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重庆医学, 2013, 42 (35) :4242-4243.

上一篇:电能表的检定方法下一篇:班主任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