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2024-08-25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通用7篇)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篇1

(大同煤矿集团肿瘤医院, 山西大同037003)

肺部许多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等均可引起咯血, 而由肺结核引起的咯血最为常见, 约占70%~80%[1]。咯血是肺结核的严重并发症, 是肺结核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结核咯血可引起病灶播散、感染和肺不张、大咯血窒息和失血性休克, 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常常危及生命。因此, 在加强治疗原发病———肺结核的基础上, 积极治疗肺结核咯血尤为重要, 可以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近几年来, 我科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98例, 经积极救治,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肺结核患者均逐一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摄X线胸片或胸部CT, 结核菌素试验及痰菌检查确诊。其中男89例, 女9例, 年龄18岁~30岁10例, 31岁~45岁17例, 46岁~59岁18例, 60岁~79岁53例;原有肺结核病且咯过血64例, 其余均为新发患者。痰菌阳性49例, 占50%;阴性49例, 占50%。结核菌素试验:阳性78例, 取患侧卧位, 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者, 则暂取平卧位。对精神极度紧张、不能安静者, 可给予少量镇静剂, 如地西泮、鲁米那等。对剧烈咳嗽不利于病灶修复止血者, 可适当给予镇咳药, 如可待因、克咳敏。禁用麻醉剂, 以免抑制咳嗽和呼吸中枢, 使血液及分泌物淤积气道导致窒息。对年老体弱及大咯血者应慎用镇静剂和镇咳药。 (2) 加强护理, 密切观察。大、中量咯血患者, 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 鼓励患者轻微咳嗽, 将血液咯出。宜给予温凉流质饮食, 同时为防止患者用力大便而加重咯血, 应保持大便通畅。对大咯血伴休克患者, 应注意保温, 对伴有高热患者, 胸部或头部可置冰袋有利于降温止血。须注意早期窒息迹象, 做好抢救准备。 (3) 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一般应选用广谱抗生素, 必要时联合用药为宜, 有条件者, 亦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因为不仅结核病本身可以引起咯血, 而且在结核病的基础上继发感染, 亦可引起咯血;咯血时, 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 故咯血又易致继发感染, 感染又促使咯血, 所以, 感染不控制, 咯血难停止。

3.3止血药物的选用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物一般分为三类, 即促凝剂、抗纤溶药与血管活性药物。促凝剂或抗纤溶药种类较多, 如止血敏、安络血、6-氨基已酸、止血芳酸:立止血和维生素等, 该类药物通过促凝血或抗纤维蛋白溶解使破损的血管壁修复以达到止血目的, 对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有效, 对大咯血的治疗效果较差, 常作为咯血治疗的基础用药, 但国内外的报道立止血对大咯血的治疗亦有显著效果。血管活性药物又可分为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两类, 前者主要指脑垂体后叶素, 主要是利用其收缩全身小动脉和肺小动脉, 减少肺动脉压力, 有利于血管破口处凝血块形成, 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临床上常用于整口咯血或大咯血的治疗, 临时止血效果佳, 但停药后咯血易复发, 故常需要持续性静脉滴注以维持疗效。使用垂体后叶素时需注意,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过快, 患者可能有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意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因该类药可收缩冠状动脉、收缩子宫肌, 故妊娠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者宜慎用或禁用。临床上常用的扩血管药物有:阿托品、山茛菪碱、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普鲁卡因等, 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扩张血管使血管腔压力降低以利止血;加之咯血多为动脉血管出血, 而动脉血管壁含有丰富的平滑肌, 本身弹性好, 能自行收缩使伤口闭合出血停止。该类药物对大咯血或整口咯血有效, 而对由微血管破裂引起的痰中带血丝效果较差;对于不宜使用脑垂体后叶素者, 或使用后疗效不佳者, 可选扩血管药物, 效果明显, 而且副作用少, 亦可与脑垂体后叶素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毒素、抗过敏及稳定细胞膜等作用, 可使炎症减轻,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还有增加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这些均可使凝血时间缩短, 使咯血减轻或止血, 用于大咯血或难治性咯血有效率较高。临床实践证明, 皮质激素与脑垂体后叶素等联合应用, 可显著提高疗效。再者, 对于长期或反复咯血的患者, 尤其是复治肺结核或体质较差的患者, 除应积极抗结核外, 可在上述止血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 L静注或200~300 m L静滴。地塞米松5~10 mg加25%葡萄糖注射液20 m L静注, 每6 h 1次, 病情稳定后改为2~3次/d或1.75 mg口服, 3~4次/d。但应注意皮质激素的应用应在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进行, 且疗程不宜过长, 以防止结核的播散等副作用的发生。上述止血药物, 在需要时可以联合应用, 以提高疗效, 减少副作用。

3.4输血治疗对失血量达循环容量30%以上, 且仍持续出血者应及时少量多次输入新鲜全血, 以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

3.5外科手术治疗持续或反复大咯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且远期咯血的复发率超过20%, 为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病变 (空洞) 部位明确的患者, 只要是全身健康情况允许, 可考虑行出血肺叶或肺段切除术。

参考文献

[1]张新伟, 梁红梅, 吕亚南, 等.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护理[J].中国防痨杂志, 2000, 22 (8) :69-70.

[2]宋文虎, 肖成志, 宋礼章.结核病学进展 (第二辑) [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96-199.

肺结核大咯血双重治疗的护理干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316例肺结核大咯血双重治疗患者分成研究组160例和对照组156例。研究组中男85例,女75例;年龄24~75岁,平均(49.76±9.55)岁;咯血量500~750 m L,平均(626.53±31.66)m L。对照组中男83例,女73例;年龄22~73岁,平均(49.59±9.13)岁;咯血量700~720 m L,平均(625.89±31.53)m L。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行常规护理,如告知药物用法及注意事项,做好介入治疗前的相关准备,常规宣教及心理护理等,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1)接诊。导诊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咯血情况决定就诊顺序。首先要将患者安置在门诊抢救室,根据医嘱做好抢救的配合,在不影响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办完入院手续由护士陪同尽快送至病区,病区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安置患者,通知住院医师进行有效救治。(2)心理。安慰患者,告知病情,遇配合较好时及时作出鼓励,告知治疗的优势以及能达到的效果,以缓解患者的不好情绪。(3)药物。遵医嘱对患者使用止血药物,观察其不良反应,如果注射部位出血、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时须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4)休息。大咯血患者居室要安静、清洁、舒适,住院期间要绝对卧床休息,最好住单人间,抢救设施完备。(5)食物。咯血期间应暂禁食,咯血停止后,呼吸道通畅,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忌过冷、过硬和刺激性食物,同时防止大便干燥,以免用力排便造成咯血。(6)介入治疗。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生命指征维持在正常指数,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随时观察出血情况、意识、血压,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给予精神安慰;栓塞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下肢活动情况,及早发现栓塞脊髓动脉,及时处理;治疗结束后,患者平卧,穿刺侧下肢伸直平卧24 h,沙袋压迫穿刺处6 h,24 h后撤去,期间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与心率一致,足背皮肤的皮温、肤色是否正常,穿刺处有无出血和水肿,加压包扎的松紧度是否适宜;24 h后解除加压包扎,并观察穿刺处的情况是否正常;观察血压和呼吸情况;按医嘱用药及时准确,静脉通路保持通畅;栓塞术后患者痰中不带血,仍需卧床1周;向患者解释术后疼痛属正常现象,因为堵塞的血管周围,没有血液供应,属于无菌坏死,必然引起疼痛,要自行控制和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严禁剧烈咳嗽和打喷嚏、用力排便,以防再度咯血;肾损害的预防:及时监测肾功情况,多饮水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减少损害;术后1周可以协助患者下床做轻微的活动;指导患者正确配合用药,观察咳痰是否带血,避免一切外来刺激;嘱患者咳嗽时要轻咳,呼吸也要匀速不要快,不要屏气,一旦咯血不要咽下,尽量吐出,以防引起窒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生活自理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 疗效标准

1.3.1 治疗效果

显效:患者咯血停止,且1周内未在出现咯血的情况;有效:咯血停止且3~7 d内无复发者;无效:咯血未停止,或3 d以内复发。总有效=显效+有效[4]。

1.3.2 自理能力

采用自制的问卷,从吃、穿、住、行四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

1.3.3 满意度

采用自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技术等,以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划分。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研究组显效73例(45.63%),有效66例(41.25%),无效21例(13.12%),总有效率86.88%,满意94.38%;对照组显效57例(36.54%),有效61例(39.10%),无效38例(24.36%),总有效率75.64%,满意86.54%,即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护理满意度也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与b,P<0.05。

2.2 住院时间及自理能力

研究组住院时间(8.39±1.23)d,自理能力评分(91.62±10.55)分;对照组住院时间(12.53±2.06)d,自理能力评分(80.71±11.39)分,即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短,自理能力较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a与b,P<0.01。

3 讨论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肺结核的1/3以上,临床常将24 h卡血量在500 m L以上者或一次性咯血量在300 m L以上者称之为大咯血[5]。大咯血带给患者最严重的危害为窒息,患者因此可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有效的止血措施显得尤其重要。支气管动脉栓塞是现目前止血的主要方式,但术后再出血的报道也较多,故双重治疗的观点也由此而生。该研究对160例行双重治疗的肺结核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选择另156例行常规护理的一组进行比较,发现行护理干预的一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8%,住院时间为(8.39±1.23)天,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91.62±10.55)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38%;而行常规护理的一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4%,住院时间为(12.53±2.06)d,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80.71±11.39)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6.54%,实行护理干预的一组优势明显。因此,护理干预是肺结核双重治疗患者一种较合适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范妙珍.肺结核伴大咯血78例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119-3120.

[2]陆凤英.肺结核大咯血33例的预见性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56-1057.

[3]李广华,李雪梅,武德玉.45例肺结核大咯血的双重栓塞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3):83-84.

[4]张和平,蔡宇星,王文汇,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9):809-811.

肺结核大咯血治疗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选择2009 年1 月-2013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住院患者180 例, 其中男106 例, 女74 例, 年龄20~78 岁, 通过病史、体征、肺部CT、PPD皮试、T-SPOT TB、痰找抗酸杆菌、痰分枝杆菌培养等检查, 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标准:一次咯血量在200 ml以上或24 h内咯血总量在600 ml以上者为大咯血[2]。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治疗方式随机分为A、B、C、D组, 垂体后叶素治疗组 (A组) 、普鲁卡因治疗组 (B组) 、介入治疗组 (C组) 和手术组 (D组) 。A组50 例, 男27 例, 女23 例, 平均年龄 (60.5±0.8) 岁, 病程2 d~1 个月, B组50 例, 男29 例, 女21 例, 平均年龄 (58.2±0.6) 岁, 病程1 d~28 d;C组50 例, 男30 例, 女20 例, 平均年龄 (62.5±0.7) 岁, 病程3~32 d;D组30 例, 男17 例, 女13 例, 平均年龄 (55.5±0.5) 岁, 病程2.5~29 d;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出血量及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均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正规抗结核治疗及予酚磺乙胺等一般止血药治疗, 在此基础上A组:垂体后叶素 ( 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6638, 6 U/ 支) 进行治疗, 24 U单位垂体后叶素加入500 ml 0.9% 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 24 h维持治疗, 滴速保持在15~20 滴/min, 使用7 d。B组:普鲁卡因 ( 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2154, 40 mg/ 支) 300 mg加入0.9% 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 10~13 ml/h, 每8 小时一次, 使用7 d。C组:采用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D组:外科手术组, 切除病灶肺叶或单侧肺。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每日咯血量的变化, 使用上述方法治疗过程中咯血情况, 如咯血减少, 判断有效时则继续该方法治疗;如咯血量增多, 判断无效时则采取其他方法止血, 避免发生死亡。另外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胸闷、腹胀、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 定时监测血压、凝血功能及血常规、肝、肾功能。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咯血减少, 7 d内咯血完全停止;有效:咯血明显减少, 用药7 d内大咯血基本停止或痰中带血;无效:用药7 d内咯血未见明显减少或大咯血反复发作[3]。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00%, B组总有效率为90.00%, C组总有效率为88.00%, D组总有效率为86.67%。四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良反应中A组8 例, B组1 例, C组2 例, D组2 例, A组不良反应出现例数较多 (P<0.05) , 考虑为垂体后叶素的药物副作用较多所致, 详见表1。

3 讨论

咯血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之一, 且往往是肺结核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 其发生率约为20%~90%[4]。咯血可使结核病灶播散, 大咯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5]。很多原因可导致肺结核大咯血, 其中包括持续的运动或长时间重体力劳动, 异味刺激引起剧烈咳嗽, 过度情绪紧张暴怒, 高温暴晒, 合并感染等。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首选是垂体后叶素, 此药优点是经济且作用直接, 有强烈止血作用, A组50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 临床效果也较好, 但是副作用较多, 如引起腹痛、腹泻, 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其副作用, 只能弃用;如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孕妇等则禁用。故只能选择血管扩张类药物。普鲁卡因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兴奋迷走神经, 扩张外周血管, 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降低肺动脉压力而止血, 也是常用的首先止血药物。B组50 例患者在使用普鲁卡因治疗后, 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治疗效果很好, 不良反应少, 本组病例基本上无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均能耐受其药物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已经成为控制大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即时止血成功率为80.00%, 可以降低大咯血死亡率30%;但部分二级医院无条件实施该手术, 运用受到限制。C组50 例肺结核大咯血手术成功率为88.00%, 在内科治疗无效, 危及生命的大咯血;又不能进行手术者或咯血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 拒绝手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则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但其缺点是术后复发率较高, 有部分患者半月左右就复发, 需要反复介入栓塞止血或手术切除病侧肺止血, 部分患者可能对栓塞止血材料过敏。D组30 例手术时机选择咯血间歇期, 术前常规行支气管镜检, 明确出血来源后决定手术方式, 均采用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麻醉成功后, 按手术方式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切除病灶肺叶或单侧肺, 肺结核大咯血手术成功率为86.67%, 26 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治疗, 痊愈出院。死亡4 例患者均为术中持续低血压, 手术创口出血难以止血或心跳骤停死亡;究其原因, 与术前营养状况较差, 患者年龄较大, 心肺功能较差, 未能耐受手术有关[5]。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 病情凶险, 手术死亡率高达22%~42.3%[6]。手术成功的关键, 取决于术前对病情的评估, 对侧肺组织病变是否稳定, 对出血部位的正确判断, 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有效的处理、手术医院综合水平。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止血的目的, 适合反复发作的年轻体壮患者, 能耐受手术, 或者合并单侧肺曲霉菌患者,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C组、D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也较少。

从上述讨论中不难看出, 各种不同治疗方法均疗效较好, 当然限于病例数有限, 有一定局限性。在临床诊治中, 面对肺结核大咯血时, 不要过分依赖于外科手术或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 外科急诊手术死亡风险率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术后复发率高, 不能根治咯血, 部分患者也可能无效。因此, 在不同级别医院面对不同病情患者时, 内科药物保守止血治疗仍是主要止血手段, 垂体后叶素或普鲁因止血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仍为行之有效的止血手段。尤其是普鲁卡因, 经济实用, 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效果很好, 不良反应少, 在本组研究中基本上无不良反应, 患者均能耐受其药物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回顾性探讨不同方法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8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治疗组 (A组) 、普鲁卡因治疗组 (B组) 、介入治疗组 (C组) 和手术组 (D组) , 分别给予对应治疗, 疗程7 d, 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C组、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0%、88%、88.67%, 四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中, A组8例, B组1例, C组2例, D组2例, A组不良反应出现例数较多 (P<0.05) 。结论:药物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也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治疗

参考文献

[1]马玙, 朱莉贞, 潘毓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1.

[2]周衍慧, 张磊, 刘桂英.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6) :888.

[3]郭春平, 刘进红, 吴小鸽.普鲁卡因联合肾上腺色腙治疗肺结核大咯血122例疗效分析[J].医学检验, 2012, 33 (12) :103.

[4]黄海, 罗艺, 张炎林.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疗效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 (9) :47-48.

[5]王科平.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急诊外科的手术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4) :772.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5例经内科药物止血无效且不宜行外科手术止血的反复大咯血患者, 男32例, 女13例, 年龄26~70岁, 平均50岁, 间断性咯血5个月至11年不等, 发病时咯血量300~600 ml/24 h。

1.2 方法

采用Sedinger技术, 经皮股动脉穿刺以6F胃左导管在支气管分叉水平找到双侧的支气管动脉开口造影检查, 明确病变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 采用3F同轴SP微导管经6F胃左导管同轴技术、超选择性动态支气管动脉造影, 以直径300~500 Lm PVA颗粒或明胶海绵栓塞供血动脉主干;若6F胃左导管插管不适则换MIK导管尽量做到无栓塞剂返流;术前常规行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其他变异支气管动脉造影, 以了解有无多支供血, 发现供血血管则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

1.3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临床表现

1.3.1 直接出血征象造影剂血管外渗是诊断咯血的直接征象。

1.3.2 间接出血征象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动脉在形态、数量、走行上的异常。

1.4 支气管动脉栓塞疗效判断标准

1.4.1 CR (止血效果好) 术后咯血停止。

1.4.2 PR (止血较好) 术后咯血量明显减少, 加用止血药可控制咯血。

1.4.3 MR (止血有效) 术后咯血量有所减少。

1.4.4 NC (止血无效) 术后咯血无改善。

1.4.5 R (治疗有效) =CR+PR+MR。

2 结果

45例患者有直接征像者14例, 间接征像者31例, 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29例;单侧支气管动脉栓塞12例, 栓塞其他血管4例;采用6F胃左导管MIK导管35例, 并用3F微导管10例, 均进行一次性栓塞治疗, CR22例, PR9例, MR3例, R11例, 总有效率100%。所有随访CR、PR病例至今未见复发或咯血加重。有21例术后出现胸闷、胸痛不良反应, 对症处理后缓解, 无横贯性脊髓损伤和体循环误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肺脏有两套供血系统: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前者为肺脏的功能性血管, 后者为主要营养血管。由于肺循环的压力较低, 所以大咯血多数发生于压力较高的支气管动脉, 有的病变区域出血是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的终末枝扩张导致血管破裂引起的;也可来源于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锁骨下动脉分支等[1]。正常支气管动脉造影显示纤细、进入肺门后与支气管分支伴行, 肺野中、外带几乎未见显影。血管造影显示支气管动脉出血的直接征像为造影剂从血管内向外渗出, 形成斑片状染色, 或出血直接进入支气管腔而显示支气管树枝状影, 活动期显示率高, 静止期显示率低;间接征像为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甚至呈串珠状改变, 分支增多, 以及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的分流等;由病变区域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的终末枝扩张导致血管破裂引起的, 就应详细观察有没有分流存在, 以及出现分流时间, 是否在支气管动脉网出现之后;如为之前, 则应考虑有较大血管的分流存在, 分流发生于病变区域的血管网络, 因而只有完全栓塞病变区域血管网, 才能彻底防止咯血复发[2]。支气管动脉起源变异很多, 常见支气管动脉源于肋间动脉或与肋间动脉共干, 有时存有与脊髓动脉吻合支, 脊髓前根动脉是终末小动脉血管, 吻合不丰富, 栓塞和化学性损伤都可直接导致脊髓节段的缺血性改变, 形成临床上横贯性脊髓损伤, 这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尽管它的发生率很低, 但后果相当严重, 所以插管造影及栓塞时要保留脊髓前根动脉通畅的血流灌注而又栓塞出血相关动脉, 则是技术成功与临床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支气管动脉较细, 所以6F导管不能深入血管内, 随着支气管动脉分支逐渐被栓塞, 血流速度减慢, 支气管动脉内压力增高, 返流的机会也加大, 栓塞时易出现栓塞剂返流造成体循环误栓, 选择支撑力强的MIK导管可使栓塞剂的返流及误栓基本避免, 也可使导管避开脊髓动脉, 从而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支气管动脉栓塞已被证实对于内外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手段, 资料显示即刻止血率达到90%, 复发率约为21.14%[6,7], 其优点是简便安全, 对患者创伤小, 疗效迅速可靠, 临床实践揭示了仅栓塞支气管动脉主干不能达到长期止血的目的, 因此我们采用双重栓塞治疗, PVA颗粒不被身体吸收, 属长期栓塞剂, 直径300~500Lm PVA颗粒可形成永久性栓塞病变区域血管, 从而避免肺动脉继续出血, 减少侧支形成, 以免咯血复发, 为较理想的栓塞材料;明胶海绵是最常用的栓塞材料, 由于明胶海绵一般不能做成直径小于1 mm的能完全栓塞病变区域血管网的颗粒, 不宜微血管栓塞, 所以在PVA栓塞之后用明胶海绵栓塞支气管动脉主干较为适宜, 减少血管压力, 促进病变区形成微血栓, 减少复发, 同时是一种临时栓塞物质, 2周左右可吸收而使血管再通, 不易引起支气管黏膜坏死而恢复正常支气管的血供[8]。我们选择使用PVA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分支, 待血流缓慢或停止后, 再用明胶海绵栓塞主干, 疗效显著;表明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有效率较以往报道高, 复发率低, 为药物止血效果不佳和不适合手术止血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MalH, RullonI, MellotF, et al.Immediateandlong-termresultsofbron-chialarteryembolizationforlife-threateninghemopty2sis.Chest, 1999, 115:996-1001.

[2]顾正明, 何礼贤.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长期反复咯血.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2, 26:165-168.

[3]凌春华, 王光杰, 马家用, 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咯血的远期疗效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 21:284-286.

[4]TanakaN, YamakadoK, MurashimaS, et al.Superselectivebronchi-alarteryembolizationforhemoptysiswithacoxialmicro2cathetersystem.VascIntervRadiol, 1997, 8:65-70.

[5]RamakantanR, BandekarVG, GandhiMS, et al.Massivehempytysis-duetopulmonarytuberculosis:controlwithbronchialarteryem-bolization.Radiology, 1996, 200:691-694.

[6]UflackerR, KaemmererA, PiconPD, et al.Bronchialarteryemboliza-tioninthemanagementofhemoptysis:technicalaspectsandlog-lermre-sults.Radiology, 1985, 157:637-644.

[7]Mesurolle B, Lacombe P, Qanadle S, et al.Angiograph icidenti fica-tion of spial cord arteries before bron chialartery embolization.Ra-diol, 1997, 78:377-380.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岁。咯血量>200m L20例,>500m L14例。>1000m L2例。其诱因:肺结核并感染而大咯血者16例,活动过度后大咯血的8例,情绪激动和失眠而大咯血的4例,顽固性咳嗽引起大咯血的6例,便秘引起大咯血的2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36例中,有咯血先兆表现者31例,我们观察到的先兆有以下表现:咽喉部发痒、胸闷加剧、烦躁、口渴、全身不适等。先兆表现发生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分别在3~30min内发生咯血。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以2%普鲁卡因10m L、垂体后叶素20U加10%葡萄糖250m L,以25~30/min滴静脉滴注,咯血停止后停用。根据止血效果及止血时间快慢分为:(1)显效:咯血于24h内停止;(2)有效:咯血于48h内停止;(3)无效:48h后仍咯血[1]。

2 结果

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患者中最长止血时间为54h,最短为12h,平均为36.5h。36例患者在治疗中有4例恶心、呕吐、腹痛、便意等胃肠道反应,另有3例心悸、血压升高、面色苍白,对症处理后均没有影响治疗。

3 讨论

在机制上,肺结核合并咯血是由肺血管破裂或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血凝酶内含类凝血酶和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X激活物,能促进出血部位(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促进在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它不激活血管内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XⅢ)。因此,在正常机体内形成血栓的危险性较低。

脑垂体后叶素主要通过收缩肺部血管、封闭出血口,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是治疗肺出血的常用药物。同时在治疗中我们发现,我们对大咯血患者开通2~3条静脉通道给药治疗,经治疗观察,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当患者出现口咯血时立即肌肉注射立止血1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方法是:第一条静脉通道给以垂体后叶素10~20U+5%葡萄糖250~500m L中静滴,如咯血不止,再次静脉注射立止血1~2支。由于垂体后叶素升高血压。收缩冠状血管及子宫平滑肌,故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妊娠患者,该药量不宜过大,应用3~5d后停药。第2条静脉用于病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暂不能用口服药。可通过静脉输入抗结核药。经开发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高抗结核活性。与其他抗结核药联用产生协同作用。无交叉耐药,吸收迅速。目前,可静滴的抗结核药虽少,但选用3~4种抗结核药同时联合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能加强抗结核作用。第3条静脉用于补充血溶量及对症治疗,如需要输血的应根据患者出血量估算需要量,咯血量<500m L的以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为主。咯血量≥500m L的,以输浓缩红细胞为主,因浓缩红细胞既能满足循环血红蛋白浓度恢复的需要,又可减少由大量输入全血所引起的代谢负担,一般输1~2个单位(200m L全血中含浓缩红细胞1个单位)。

同时在肺结核大咯血治疗中,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大咯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这样可使患侧胸部受压,呼吸活动受限,而使病肺得到相对休息,减少咯血,同时也可防止病肺的分泌物流向健肺而引起病灶播散。如病灶位置不能确定,则以平卧为主,并可在胸部以沙袋加压或用冰敷,以减少出血。在恢复期,大咯血后72h如患者仅是痰中带血,则应鼓励患者在床上轻度活动,如缓慢翻身,伸屈上下肢等。这样可促使瘀血排出,减少或避免继发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1周后如咯血完全停止,则可鼓励患者自己在床上吃饭,以促进体力恢复。患者活动量增加应根据其体质而定。一般可轻微活动以防并发症的发生,但也不宜活动过早以防再次咯血[2]。同时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肺结核大咯血时由于咯血量较大,患者及家属都非常紧张,因此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有31例出现咯血先兆表现,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止血时间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密切观察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和发生规律,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护理,能够降低其临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临床特点,治疗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徐艳荣.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1]:2190.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本院诊治的39例肺结核咯血患者, 其中男性27例, 女性12例, 年龄18~67岁, 平均47.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大咯血诊断标准, 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而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1.2 治疗方法

3 9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均经胸部C T检查明确肺部病变部位及程度, 初步了解手术位置, 局部麻醉后, 在电视监视下, 经右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插管, 在患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 插入Shephead导管, 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行主动脉弓造影, 确定支气管动脉位置及分布后, 再选择插管至出血靶血管后根据情况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血管或弹簧栓栓塞动脉主干, 直至中远段支气管动脉不显影, 动脉血流完全或基本阻断视为栓塞满意。术后拔管, 压迫止血, 加压包扎固定, 给予患者镇静、抗感染、抗结核等一系列的对症治疗。注意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出血以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的变化。

2 结果

39例肺结核咯血患者, 成功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其中栓塞单侧单支支气管动脉30例, 单侧多支支气管动脉23例, 双侧支气管动脉9例, 合并其他侧支供血动脉12例。36例咯血停止, 2例咯血量明显减少, 1例术后仍然反复咯血, 经再次栓塞治疗, 咯血停止。无1例发生脊髓损伤及局部皮肤坏死。

3 讨论

咯血是肺结核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咯血量多少与肺结核病灶形成时间、部位及治疗情况有关, 结核病没有早期发现或发现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肺组织破坏严重, 支气管扩张形成或者病灶动脉瘤、动静脉瘘形成等[2], 情绪紧张、剧烈咳嗽或剧烈运动后, 局部血管破裂, 导致中量或大量咯血, 通常大咯血是指一次咯血量超过100m L, 或24h内咯血量超过500m L以上者。多数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基本上能达到止血目的, 但对咯血量大或反复咯血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 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做好紧急止血准备。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通常能达到快速有效控制肺结核咯血的目的, 国内相关报道较多[3,4,5]。本组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9例肺结核咯血患者, 38例患者手术成功, 效果明显, 为后续的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赢得了时间。术后仅少数患者出现短暂发热、轻微胸痛胸闷、一过性低氧血症等不适反应。未出现脊髓损伤等其他并发症。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仅为非常规急救治疗手段, 为确保成功率, 要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精心操作, 术后严密护理和观察。尤其强调护理人员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发挥重要作用[6], 如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时, 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做好心理疏导, 提高患者自信心。术中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手术的每一步。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以预防、治疗并发症, 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应给予有效的止血、抗炎、抗结核治疗, 控制继发感染和结核病灶进展恶化, 尽可能减少再次出现咯血。本组经验是如果无禁忌症, 术后脑垂体后叶素使用能巩固和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率。少部分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减轻肺泡渗出、改善通气功能。

本组病例治疗成功证实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根据临床需要谨慎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肺结核,咯血

参考文献

[1]夏良绪, 林存智, 刘欣, 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5 (l) :65-68.

[2]黄沁, 敖国昆, 谭志远, 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13 (12) :39-41.

[3]张守民, 李景英, 王国兴.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及复发原因分析[J].介人放射学杂志, 2012, 21 (5) :414-417.

[4]黄捷晖, 顾岚, 高清花, 等.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近远期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l0) :1638-1638.

[5]茅惠娟, 丁建春, 孙梅, 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l6 (7) :1128-1129.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 所有患者均结合痰结核菌、胸部平片、血沉及PPD试验等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咯血, 所有患者均无酚妥拉明及立止血禁忌证, 均无严重高血压病史, 无出血或凝血功能的障碍, 无过敏史, 都已排除支气管扩张与肿瘤等疾病[2]。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 酚妥拉明组68例患者, 男36例, 女32例, 年龄17~52岁, 平均 (35.32±6.45) 岁;病程23d~5年;中等量咯血 (即咯血量不足100mL/24h) 45例, 大量咯血 (即咯血量未超过500mL/24h) 23例;单纯浸润型肺结核25例, 浸润伴空洞型26例, 慢性纤维空洞型17例;联合组68例患者, 男39例, 女29例, 年龄18~56岁, 平均 (35.06±6.85) 岁;病程34d~6年;中等量咯血47例, 大量咯血21例;单纯浸润型肺结核27例, 浸润伴空洞型25例, 慢性纤维空洞型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先接受异烟肼、利福平以及吡嗪酰胺等抗痨药物的正规治疗[3], 以及输液、酸碱平衡纠正、抗感染、水电解质纠正、静脉营养支持、血容量补充等基础对症治疗[3], 并接受云南白药、止血敏以及止血芳酸等一般止血药物的止血治疗。酚妥拉明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应用酚妥拉明介入治疗:将酚妥拉明20mg注入5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静滴, 将滴速控制在2s/滴内, 并根据病情与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酌情调整滴速。待患者停止咯血后, 再保持上述浓度进行1~2次/d的静脉滴定, 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停药。联合组在酚妥拉明组基础上给予立止血进行治疗:将立止血1KU肌肉静脉推注, 1~2次/d, 一般连用3d。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经皮血氧的饱和度, 用药前血压过低者, 要先扩容, 在滴注时每30min要测1次血压。逐项记录咯血次数、咯血量以及性质, 严格观察患者心率、面色、头痛、心悸、胸闷、血压、腹痛排便等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疗效进行判定。其中, 显效:用药5d内患者的咯血完全停止或者未见新鲜咯血;有效:用药5~7d内咯血完全停止或者偶有痰带血丝;无效:治疗7d后, 患者仍咯血或出现呼吸衰竭, 无力咯血, 有窒息或休克先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验, 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表明, 酚妥拉明组应用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 显效25例, 有效31例, 无效1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 联合组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 显效36例, 有效28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不良反应

酚妥拉明组11例出现头疼、面色苍白、胸闷、呕吐、面色潮红、恶心、腹泻、腹痛、血压降低及便意感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率16.18%, 联合组恶心、轻度血压降低各1例, 不良反应率2.94%, 所有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用药放缓即自行消除。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 由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 肺结核并咯血是因为病灶侵蚀血管造成破损或者空洞的内血管破裂引发的, 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咯血量大且来势凶猛[4]。很多止血药对肺结核咯血有疗效确切, 但副作用都较大, 疗程也较长。酚妥拉明是一种α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滞剂, 具备扩张血管的平滑肌, 兴奋心脏β受体与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等药理作用, 用药后使得肺动、静脉压力同时降低而咯血停止, 止血作用快, 效果好,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5]。立止血是从蝮蛇毒中提炼的一种制剂, 主要由巴曲酶与微量血小板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的激活物构成, 可以促使纤维蛋白原生成可溶性质的纤维蛋白单体, 在血管破损的地方聚合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 进而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小板聚集, 加速其凝血过程, 促进血栓的形成并加以巩固[6]。两药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止血作用, 明显的缩短出血时间, 快速终止咯血。

本研究数据显示, 酚妥拉明组仅应用酚妥拉明进行治疗, 总有效率为82.35%, 不良反应率为16.18%, 联合组运用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 总有效率高达94.12%, 不良反应率仅为2.94%, 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显著, 有P<0.05。由此可见, 相比单独应用酚妥拉明, 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方法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摘要: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13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酚妥拉明组患者给予酚妥拉明治疗, 联合组患者在酚妥拉明治疗基础上给予立止血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酚妥拉明组, 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酚妥拉明组, 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立止血,酚妥拉明,肺结核咯血

参考文献

[1]付宁, 李敏.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咯血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 2008, 4 (23) :1253-1254.

[2]张凤秋, 颜怀安, 王书祥.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支气管扩张中大量咯血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32 (10) :480-481.

[3]白强, 毕于峰.卡铂联合立止血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21 (3) :37-40.

[4]吕韶敏, 顾勇, 段炜, 等.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35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 7 (9) :113-114.

[5]蔡长明, 吴中华, 包友枝.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大量肺咯血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09, 8 (11) :37-40.

上一篇:基层院检察文化下一篇:采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