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2024-10-27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精选10篇)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篇1

城市在历史中成长, 历史在建筑中沉淀。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很难去证实城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了。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 不仅承载着城市的特色和文化, 而且还隐含着城市的人文风貌。21世纪最活跃的话题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待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基于建筑的发展。特别我国超大型城市, 必须将城市从传统高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向现代高效绿色型的发展模式过渡。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设计的潮流, 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通道。因此,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如何从环境、生态的角度出发, 创建绿色建筑, 追寻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是我们应讨论的重大课题。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最大优置化的模式下创造出适合人类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建筑物。它涉及了能源、美学、科技、环境等相关领域, 以低负荷方式为人类创造出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的空间结构。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其本

形象的真实性止于事物的表层, 而是以体现事物更深层的本质性特征为目

陈幼坚是大家熟悉的华人设计师, 他的这个茶屋的标志也是华人设计界堪称经典的作品。 (图2) 以佛手为图形的设计, 本身就带人进入一种禅的意境, 佛拈着一片叶, 是茶叶也许是菩提, 拈花微笑的佛的智慧就藏在这手指拈动的瞬间。这是一个关于

茶的标志, 而品茶, 本身就是禅宗在东方人日常生活中的显现。该标志表达品茗时的闲情逸趣, 并显露出浓浓的东方文化情怀。

2. 离形得似

“离形得似”是中国艺术形神论的另一方面。主张由内而外, 以神为本, 真实的表现主体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因而其艺术形象的构成方式是“以神写形”, 允许为了更好地传神对事物进行改造, 追求以“不似似之”的变形效果。现代设计同样追求对客体精神本质的把握, 通过抽象等表现手法达到抓住对象神韵的目的, 现代标志设计对传统符号的继承绝不是停留在传统符号可视的物化形态上, 而是深入传统符号的内在生命力量, 可谓“得意而忘形”。

作为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赛事——2004中国网球公开赛, 在大会的会徽 (图3) 设计时选择

了中国式的表达方法——书法艺术。该标志用水墨的笔法表现了网球的特点, 可谓是独具匠心,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抽象的、现代的面孔一下子跃然纸上。可以看出, 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 必身的生命周期里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而且对环境、资源等因素产生最小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是双重性、双环保的建筑物, 它不仅包括建筑的自然物质化和可持续化两属性, 而且包括对室内环境保护和室外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田淑芬女士把绿色建筑归结为具备“4R”的建筑1:即“Reduce”, 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 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 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 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绿色建筑是人类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体现, 是人、物、环境相互统一发展的新建筑模式, 是提升城市的品位、文化和风貌, 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最早被认为是绿色建筑的是在坦桑尼亚奥尔杜威大峡谷的防风墙, 它是就地取材, 并能够改善室内的温度条件, 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1962年蕾切尔·卡森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卡森从关注杀虫剂延伸到昆虫、鸟类、鱼类、植物类和人类本身等整个的生物链及赖以生存的土地, 提出了一些不可预见的危害, 从而萌动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引发了绿色环保的话题。20世纪60年代, 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建筑学与生态学合并并提出了“Arology”即“生态建筑”的理念。20世纪70年代, 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 让人们懂得为经济而牺牲健康所付出的代价, 环保意识需加强, 须资源节约, 从而节能建筑成为绿色建筑的先导, 至20世纪80年代, 节能建筑的体系逐渐完善, 并在许多发达国家推广。由于建筑密封性的提高, 导致室内环境的定会使标志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同, 同时也更富有生命力。

3. 形神一体

“形神兼备”不同于以形为本的“以形写神”, 也不同于以神为本的“离形得似”, 而是这两种艺术形神论的重新综合, 是一种理性的提升。“形神兼备”的“形”是一种经过精心选择的, 能够融形于神的形似。艺术形象通过客体的精神契合与沟通而获得深刻的意蕴内涵, 这种意蕴又依着准确、凝练的外形呈现出来, 从而展现出一种形神相融相合的独特而生动的魅力。

如果说“形”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借鉴, “意”是对于传统造型的发展和升华。那么“神”高于“形”的描写和“意”的延用, 强调主观意识对于客观物体的感受, 注重审美的内心体验和感悟。“神”不靠“形”的再现去征服读者, 而是通过“以形传神”的方式, 使“神”超越“意”像在心灵中升华。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比如兴业银行的标志为了避免与大多数银行标志的雷同效果, 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 以“流通”的概念为设计的基础, 创作出了流动性的钱币形态, 由此“活钱”的含义被凸现出来, 其动态的钱币形象也与目前银行业静态的钱币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标识外观上也打破传统了钱币圆形的构图, 塑造出个性化的视觉感受。虽然运用了传统的图形但是经过了较大的变形处理, 同时又传达出了其内在的含义, 可谓是形神一体的手法运用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蓝江平.汪东梅.从标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

[2]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陈振旺.传统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D].无锡:江南大学

质量急剧下降, 出现了建筑物疾病综合症 (SBS) 和建筑物相关疾病 (BRI) , 所以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话题成为各个国家研究的重点。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高峰会议” (Earth Summit) , 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共识, 促使绿色建筑体系进一步发展, 提出具体的政策和计划, 并在各国进行实践推广。近十几年来, 国际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化, 全球的建筑圈也积极相应, 如国际绿建筑会议 (GB2000) 、健康建筑会议 (HB2003) 等。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 从消极的“保护”“节能”, 变为积极的“绿色”“持续”, 绿色建筑已成当今建筑的发展趋势。

三、绿色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 平均每年大约有1600万农民进入城市, 城市的人口耗能较农村人口耗能的3~4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的耗能正在迅速扩大, 特别是城市中的建筑耗能和交通耗能更加明显。对于发达国家, 起步较早, 1996年欧盟就开始实施“能效标识”, 从而加强了对建筑的控制和管理。绿色建筑大大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甚至可以利用一切可再生能源, 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跃进, 绿色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再只是“平面”的关系, 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第一, 从发展进程来看, 绿色建筑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首先, 兴建绿色建筑会促进城市的资金和资源流动, 带动城市的经济进步;其次, 兴建绿色建筑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出发, 追求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和最低的负荷影响, 对城市环境起到较大的保护作用;再次, 兴建绿色建筑, 会缓解城市人口的居住压力,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 为城市社会的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最后, 兴建绿色建筑, 会使城市文化和地域的特色得以展现, 提高城市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

第二, 从因果关系来看,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是人类的居住场所和活动中心, 是人类主观地利用自然环境营造的生存环境, 所以人们在追求经济的同时, 需加强对环境质量的评估、减少城市的废弃物和污水加剧的现象、开创清洁生产和生态消费, 从而减少对日后发展的负面影响。优秀的绿色建筑能够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民精神、完善社会体制和改善城市风貌。绿色建筑, 在科技的指引下, 正确地处理建筑室内外环境, 提供健康安全的活动空间。将发展绿色建筑推广, 形成绿色健康发展的区域化, 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形成。例如在我国上海市, 为了解决城市的能源供给紧缺、资源保障问题、生态环境和旧房改造压力的瓶颈现象, 创建了上海绿色建筑办公示范楼, 其特点有:其综合耗能为普通建筑耗能的1/4;能源再生利用率为建筑耗能的20%;资源利用率达到60%;室内达到健康、安全的标准2。这就是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总的来说, 绿色建筑的发展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各城市的人文历史、地域特色等作为理念牵引, 并按照相关规范建造适合的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从大的方面, 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调控, 为绿色建筑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广阔的背景, 两者是相互依存统一的。所以我们应该以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基点, 以“室内环境+建筑环境+区域环境”的模式来牵头, 共同打造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型生态系统。

四、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如今,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人类面对未知灾难最为理智的战略,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绿色建筑警醒着人们, 维护自然, 就是造就自己。如此才能延续人类文明, 共建美好家园。例如悉尼北部海滩郊区的可持续建筑、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等, 就已给绿色建筑的兴建做出了表率。

首先, 要重视整体设计, 即在遵循整体及环境的优化的原则下, 将建筑不再单纯的看作是单一的元素, 而是看作开放的系统, 注重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气候、文化、经济等因素的结合, 从而做到综合设计、整体规划。其一, 城市的规划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引进绿色建筑的理念。一方面将不合理的布局、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和更改, 另一方面将合理的设施进一步拓展, 突出特色, 融入自然。其二, 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多种物质资源。如建筑当地的水系、绿化、土地及气候等, 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通过建筑周围的微气候和水体的控制, 来调节建筑内部的湿度、温度和通风。要重视建筑周围的绿化, 使得建筑外部环境和建筑本身, 具有“立体”的效果, 形成多维的视觉空间。其三, 要合理的控制建筑外部的隐形资源。如飞禽类的叫声、水声、风声、自然光影等,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却能营造非同凡响的氛围。其四、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有选择的运用到建筑外部环境中。如园中的漏景、隔景、借景、分景等处理手法, 会有效地提升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质量, 从而加深建筑的美学理念和时代精神。

其次, 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 要重视建筑自身的设计特点, 要符合其节能高效原则和健康安全原则。建筑自身必须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要建造符合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 在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的要求下最大化的避免环境污染。其一, 要做到建筑的节能设计, 本身的材料要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运输, 降低建筑材料的污染。其二, 对于建筑本身的造型要合理化调控, 达到建筑长宽高的比例协调, 降低外面表面积的影响, 以最小的表面积来容纳最大的空间, 比如每层的层高和开窗的大小控制, 提高室内的阳光照射度和照明度等, 会对建筑的耗能和散热及室内空气的流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三, 注重建筑外墙的材料运用, 可以很好地达到建筑的热工性, 起到适合的保温作用, 并且建筑外墙要尽可能与绿色植物结合, 开发建筑的生态功能, 如屋顶花园和攀墙植物的应用, 不仅合理调节室内的环境, 而且提升了建筑的艺术性。其四、对建筑要进行弹性设计, 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可变性、适用性、时代性, 做到内部设施的灵活性, 随着时间的变化, 而能合理的更改和配置, 始终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并且合理地利用吸热玻璃、夹层变玻璃等技术, 依据空气夹层热阻较小的原理, 来满足使用者的调节需求。其五、最大化的利用基地的资源, 做到建筑的智能设计。一方面要能够利用现代的电子和自动化等科学技术, 实现绿色建筑的物质智能化;另一方面要利用周围的环境因素, 达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 实现绿色建筑的资源智能化。

五、结语

随着人们对“人——建筑——环境”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究, 越来越认识到兴建绿色建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深刻体会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的恶化。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大力倡导兴建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 使得绿色建筑渗透到城市的各个方面, 以兴建绿色建筑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并利用机遇, 深刻思考, 用实际行动来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使人、建筑、城市、自然融为一体, 打造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型生态系统, 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 2005.12

[2]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pril 1991) “Indoor Air Facts No4 (revised) :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 ”http://www.epsa.gov./iaq/pubs/sbs.html.

[3]孟庆林等.泛亚热带地区可持续建筑设计与技术:华南及香港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徐强、陈汉云、刘少瑜.沪港绿色建筑研究与设计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5]吴伟.城市特色研究与城市风貌规划: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城市特色学术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10.

循和谐之道 促持续发展 篇2

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广州市第47中学在办学中尊重个体差异和生命多元,循和谐之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使他们在共同的教育愿景下,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关注师生个体的和谐

学校注重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突出学校育人目标的和谐。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提出了“两有两强两突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强,学习能力和个性特长突出的现代公民。从学生生命成长的客观需求出发,设计、组织教育教学内容与活动,努力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充满积极体验,为学生创造各种求知、娱乐、健体活动的条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和身心健康能够和谐发展。

在教师个体的和谐发展方面,学校深切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事业发展和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内在统一,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搭建各种平台,充分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促进教师生命的和谐发展,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二、关注学校人际间的和谐

学校的人际和谐主要是指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和谐。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打造良好的和谐人际环境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首先,学校注重教师教育理念的和谐共生,营造彰显个性、“和而不同”的教育生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学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进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吸纳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多所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这里精英汇集、名师荟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不同地方文化、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碰撞融汇的奇特景象,形成了南北文化交融、教学风格互补、教育理念多元的学术氛围,为推进和谐教育品牌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和精神财富。

其次,注重打造和谐科组和备课组。学校周边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滋养着47中人,形成了和谐宽容、求真务实、宁静致远的人文传统。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大同世界”的为人处世原则,努力在领导班子中树立相互搭台、美美与共的良好风气,在教职工中倡导美人之美、相互学习的积极态度。学校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的考评体系,教师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学期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在学期结束时对照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自评;同科组的教师本着“美人之美”的原则,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促进广大教师自主发展。学校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校代会的作用,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例如《学校绩效奖励方案》的制定就充分放权给教代会,由教代会选出《方案》编写小组,通过全体代表若干次的讨论和修改,最终定稿并提交教育局审批实施。和谐的教研氛围、多样的反思手段和激励的管理机制,不断促进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还注重备课组内老中青教师的优化组合,让老教师的宝贵经验、中年教师的专业智慧和青年教师的朝气活力有机相融、相互感染,打造和谐科组和备课组,让学校成为了教师温馨的家园。

第三,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态。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学校要求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要求学生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教师,尊师重道,虚心求教。

三、关注教与学主体的和谐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优化教学自然就成为和谐教育的中心环节,其核心就是优化教师主体的教学与学生主体的学习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学校实施和谐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发展水平处于高低两端的学生得到特殊照顾;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帮助教师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提出“早一分钟到课室,晚一分钟离开课室”的口号,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相互接触和了解;在毕业年级还要求教师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不放弃任何一位要求进步的学生,展开培优补差工作,实施导师制,对这些学生提供个性化菜单式的“一对一”帮扶。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六年来,学校坚持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提高”主题教学活动,通过科组集体备课——观摩听课——评课议课等环节,以公开课的形式带动全科组教师共同参与,引导大家共同研讨如何落实和谐课堂和高效课堂的要求,在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方面开展积极有益的探索。

四、关注课程结构的和谐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力求做到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学术性课程与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构建一种有助于学生投入社会生活、亲历实践过程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养成一种和谐友好的微观课程文化,以校本课程文化促特色品牌打造。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形成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板块互相依托、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例如,体育课分设男篮、女篮、足球、体育舞蹈、武术、乒乓球等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开设通用技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重要标志,学校在校本课程设置方面力求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多元和全面发展。

五、关注校内外的和谐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生态系统论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成长,学校必须致力于优化学生成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一是地缘科技资源,二是对接学校资源,三是家长资源。

利用科技资源,打造科技特色。47中地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星罗棋布、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交相辉映的文化群落——广州天河五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为此,学校注重盘活、整合周边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大赛、校本课程的开发、教研活动和教师的培训等方面,提供知识、技术和智力支持。如学校先后与华南农业大学、卫星气象站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

利用对接学校资源,提升优质品牌。学校注重同周边的中小学开展互动交流,与汇景实验学校、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华阳小学、华康小学结成联盟,组团发展,全力推进校际间“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等工作,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五山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品牌团队,实现教育发展联盟内所有中小学的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

利用家长资源,促进校内外和谐。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为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学校制定了家长会制度,明确规定不同年级家长会的主题,保证每个学期各年级有不少于两次的家长会,其中高一新生入校由校长为家长作“了解47中,做合格的高中家长”专题报告,高二、高三家长会的主题有“学会选择”“专注与简单”等。总之,努力帮助家长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庭背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左传·昭公20年》曾说:“……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可见,所谓“和”主要表现为多样性的“相杂”和对立项的“相济”。整个世界、事物、社会以及人的情感本身就是多样的矛盾统一体,所以,在学校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这是正常的表现,是学校教育教学进步的必然存在,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求同存异,彰显特色,维护和谐的局面,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广州第47中学

广东广州 510640)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篇3

人力资源分析专家麦克巴斯公司针对企业股市价格与领导力投资的关联性, 发展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在2010年的总结报告中, 卓越的人力资本管理是极佳的组织能力未来发展竞争力的预测工具, 这份报告也证实哈佛商业评论麦巴西的原理——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企业与较低人力资本投入的企业相比较, 前者会有将有近5倍于后者的股市投资报酬表现。

人力资本管理是企业的新兴核心能力。一家全球性制药公司Boehringerlnglheim近年来启动领导力体系化发展项目来提升组织人力资本, 制药行业是高风险、竞争激烈且专利获取与人体实验过程长的行业, 可保有高知识人员持续高承诺的投入是企业重要核心能力。该企业经过体系化领导力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人员离职, 节省近200万美金的人员招聘与新人培训费用, 并同时降低项目发展成本约80%, 另外也促进了新项目成功机率与整体营销, 投资报酬远超过初期投入成本。CFV是美国最大的医疗院所体系, 近年来也进行多年度的体系化领导力培训, 提升跨部门协作与组织创新能力。培训之后医院的客户满意度明显提升, 员工离职率也明显下降。

巴森协会在2011年的关于体系化领导力发展研究报告中也显示, 卓越的领导力会吸引、聘任并激励卓越人才, 平庸的经理人则无法吸引高素质的员工, 只能眼睁睁看着卓越人才离开企业, 公司也不断损失更高的人力成本、招聘成本、以及新人的培训成本。企业如长期推迟人才梯队发展, 将造成组织士气低落与业绩损失。

卓越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包含系统化培训与教练, 成本都远低于不断外聘与不适任的恶性循环中, 巴森协会调研更显示有高达50%的高管聘用只维持了6—9个月的留任, 如此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对企业长期发展影响甚巨。巴森协会调研还发现体系化的领导力培训与教练发展也带给60%的企业绩效成长, 提升了62%人才留任提升率, 对企业健康转型与竞争力发展有明显助力。

高效能的体系化领导力发展将逐渐改善组织文化、企业战略、变革创新能力与勇于负责的领导价值, 并带动组织高层主管更能遵循组织价值和组织目标协同发展, 减少部门间内耗、低合作意识、组织官僚、部门隔阂与不必要的冲突等负面因素, 带来更正面的创新动能与绩效成长。

企业不能再以传统培训来个别解决组织议题, 单点式与标准化课程都无法有效解决企业人才培养议题。领导力培训不再只是人力资源与培训部门的工作, 更是整体组织战略发展的一环, 如同营销战略与产品发展战略—般。美国GE公司的领导力大学更是执世界牛耳的领导力人才发展典范, 也是促成GE全球事业部CEO与总经理超过90%以上的内部养成率, 提供充足与优质的人才传承经典的企业文化与创新动能, 加大其他企业与之竞争的门坎。当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 领导人才素质仍然依赖传统学校教育与经验摸索, 将使组织领导力持续弱化, 最后将遭到无情的淘汰。美国许多企业巨人像雷曼兄弟、安然、克莱斯勒、美林集团等皆因领导力的素质下降使企业体质弱化、决策错误、价值丧失, 企业终究难逃倒闭的命运。企业领导力素质的下降并非一朝一夕, 美国领导力大师吉姆·柯林斯的著作《再造卓越》就对企业领导力的失败过程提出了详尽的研究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 重点不是如何崛起, 而是如何维持基业长青。

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提出的领导力发展战略是值得企业借鉴的框架, 请参考下图: (见下页)

体系化领导力发展需要透过领导力战略的实施, 领导力战略则与企业战略同步发展, 同时透过定义现在与未来所需领导能力与差距, 可以充分了解差足跋展的方向与素质元素;同时也对企业未来的文化与核心价值有所定义,

透过这些背景与目标定义来制定体系化领导力发展项目。领导力项目发展不再是单点与随机式的传统培训, 必须对各级领导人才架构领导力发展目标、建立完整课前测评、设计定制化课程与实施课后—对一教练体系。并且, 应配合多元化的跨界学习、标竿学习与创意体验式活动设计、服务学习等有效转化领导人才拥有更开放格局、全脑思考、更高的文化商数与全球化思维、提升整体协作能力与自我修炼意识、具备领导自我、领导他人、领导组织与社会责任的全方位领导意识与影响力。

领导力策略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提供领导人才与梯队能有效执行企业战略, 能落实企业价值, 能转化企业文化, 能传承企业品牌, 能提升企业效能, 能发展企业长远影响力。领导力策略的设计必须比企业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更微观与更宏观。更微观是领导人必须能更深入自我了解、自我价值建构与自我领导与持续修炼, 并能倾听内在声音;更宏观则体现在必须有更高层的战略思考、更长久的组织愿景、更宽广的多元文化胸怀、更深入的价值反思与传承。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篇4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从源头到全过程考虑。为此,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第一节

一、清洁生产概念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概念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二、清洁生产的意义

实践证明,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经济发展正愈来愈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政策忽视了全过程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而清洁生产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一)清洁生产一方面用节能、降耗、减污和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一次性投资和设施运行费),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清洁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改进设备或改变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既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又可节约资源与能源,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清洁生产可以避免和减少末端治理的不彻底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因为清洁生产采用了大量的源头削减措施,既可减少含有毒成分原料的使用量,又可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率,减少物料流失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及排放量,因此而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

(四)清洁生产可最大限度地替代有毒的产品、有毒的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排污量大的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从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五)清洁生产可改善工业企业与环境管理部门间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的矛盾。

三、清洁生产的目标

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降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有不利影响的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因此,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就是使用清洁的原、辅材料,通过清洁的工艺过程,生产出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各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料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成、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四、清洁生产的内容

(一)清洁的能源

1、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如采用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液体燃料、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水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3、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

4、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等,如在能耗大的化工行业采用热电联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清洁的生产过程

1、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这就需要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

2、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

3、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躁声、强震动等。

4、少废、无废的工艺,5、高效的设备;

6、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

7、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8、完善的管理等等。

(三)清洁的产品

1、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

2、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

3、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4、合理包装;

5、合理的使用功能(以及具有节能、节水、降低躁声的功能)和合理的使用寿命;

6、产品报废后易处理、易降解等。

能源高效率的转化成产品,减少有害环境废物的排出。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和能源,实行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三是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四是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潜在危胁;五是完善的企业管理,有保障清洁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其实施。同时建设一个整洁、优美的厂容厂貌。

五、清洁生产的理论

(一)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物质平衡理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越大,废料是由原料转化而来。清洁生产使废物最小化,其实质在于原料(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生产中的废物具有多功能特性,一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作为另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资源),资源与废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

(二)最优化理论

清洁生产实际上是求解满足生产特定条件下使其物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此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的最优化理论。很多情况下,废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而清洁生产则是求它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三)社会化大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曾预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

一、持续发展的理论使工业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人类应该适应增长和发展的需要,改变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掠夺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不超出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清洁生产给人们以全新的概念,即把工业生产污染预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清洁生产谋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防止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减少废弃物,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一般认为,伴随经济增长必然产生污染,但必须将污染控制在一种相对能接受的水平。经济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使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又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足以支持后代人的潜在需求。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要充分考虑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支持能力,采取积极可行的环境政策,配合和推进经济发展。因此,清

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案。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可持续生产的可持续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环境的生产相互适应的理论对于指导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三种生产的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协调需要具体的操作,协调操作就需要有能正确指导操作的理论、准则、方法和技术。要使三种生产的运行关系从不和谐转变为和谐,关键在于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和谐运行,要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运行的目标和机制,以保证三种生产的发展和三种生产之间的正确联系。

(1)加强环境管理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社会行为通过三种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评价它们对三种生产和谐运行的贡献(正负、大小),并据此对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2)开展环境建设

根据三种生产理论,应该开展环境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调配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向,保证环境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不同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它的根本任务不是为人的生产这个环节提供生活资料,而是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关系,保证环境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而从根本上去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性的一个重大的基本措施

(3)协同社会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组成,其中政府行为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各种手段结合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去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去调控人口的增长,改变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并在注意向物质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的同时,注意向环境生产投放人力资源,等等。当然,政府也可能因为认识滞后或者短期利益的驱使,不顾环境生产的承受能力,去迎合物质资料生产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去刺激公众追求高消费的倾向。这就需要具有自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众去约束政府的行为。

(一)可持续的生产

(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首先要正确鉴别原材料,列出目前和将来能用的组成部分,制订将其转变为产品的方案。

1、实行跨行业协作

2、减少环境污染

3、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三)清洁生产的意识形成与技术推广

1、清洁生产意识培育

要深入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了解清洁生产,认识到清洁生产对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环境保护形象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2、清洁生产技术推广

清洁生产是一种思想,是高层次的、覆盖面非常广的,体现在工业布局、国民经济计划、经济发展方针和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为了对清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非常重要。企业是清洁生产的主体,像环境保护一样,要真正把清洁生产从一种战略变为企业的实践,必须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甚至是全民的自觉行动。

(四)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体系

1、明确机构组织和实施主体

2、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1)

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财政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和倾斜。(2)对于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在税收减免方面给予优惠。(3)对推行清洁生产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刺激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向清洁生产发展,促进企业推行清洁生产。(4)创建清洁生产的市场机制,培育清洁生产的需求市场。

3、将推行清洁生产纳入法制轨道

(五)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1、源削减(1)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2)用无害或少害的物料,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3)改革工艺和设备,开发全新流程。(4)加强管理。

2、废物循环利用,建立生产闭合圈(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流程中;(2)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替代物返回生产流程中;(3)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其他生产过程的原料回用或作为副产品回收。

3、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治理

(1)必须清浊分流,减少处理量,有利于组织再循环,(2)必须开展综合利用,从排放物中回收有用物质;(3)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减量化处理。

第三节工业生态系统与工业生态学

一、工业生态系统

工业生态系统是人造系统,它是所有企业、行业和部门的总和,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加工生产物质资料的事业。工业除制造业之外,还包括采掘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供电、供热、供水等公用事业。工业系统本身是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组分众多、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与工业系统相关联的还有自然系统(土地、农田、森林、等)、社会系统(政治、法律、组织、安全保障等)以及技术系统(厂房、动力、机器、工艺、科技开发等)。工业系统的中心是人,人的劳动组织、人的劳动和智力的投入以及人的消费需求的推动。

工业生态系统动作示意图(见表格)

实现物质转化、能量流动的工业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生物活动类似的。两者都是按取自环境→生物体(企业)→返回环境的方式运作,其本质都是一种代谢的过程。因此,工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这样的工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

一个良好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是如下的情况:

(一)生态系统惟一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二)浓缩的有毒物质只在当地生成和使用;

(三)效率、生产率与弹性之间必须处于动态平衡,如果过多强调前两点而忽视了弹性就会造成系统的脆弱,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四)通过物种的高度多样性和相互之间复杂的关系,生态系统在遭受变化时能保持一定的弹性,许多关系是通过自我组织过程来维持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

(五)在生态系统内,每一物种都独立活动,然而它们的活动模式与其他物种的模式联合结成网络,合作和竞争并存并保持平衡。

二、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是起源于清洁生产的,是清洁生产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产业界都在不断扩展和深化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新的环境管理思想。

工业生态学的提法始于198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部事总裁罗伯特·福罗什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尼古拉斯·加罗布劳斯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和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工业生态系统。”

我们对工业生态学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以可持续为基础来管理人类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第一,设法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进行充分地结合;第二,减少对能源和材料的使用;第三,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可承受程度产生的生态影响。

三、卡伦堡共生体系和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所能获得的效益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还要大。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绩效。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改造过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同时也要为附近的社区寻求利益以确保其积极的发展。

(一)卡伦堡共生体系

卡伦堡是一个仅有2万居民的工业小城市,位于北海之滨,距哥本哈根以西100公里左右。开始,这里建造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随着年代的推移,卡伦堡的主要企业开始相互间交换“废料”:蒸汽,(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水,以及各种副产品。80年代以来,当地发展部门意识到它们逐渐地,也是自发地创造了一种体系,他们将其称之为“工业共生体系”。关于卡伦堡共生系统,我们归纳三点结论: 第一,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得到了好处。每一种“废料” 供货都是伙伴之间独立、私下达成的交易。交换服从于市场规律,运用了许多种方式:有直接销售,以货易货,甚至友好的协作交换(比如,接受方企业自费建造管线,作为交换,得到的废料价格相当便宜)。第二,共生体系的成功广泛地建筑在不同伙伴之间的已有信任关系基础上。卡伦堡是个小城市,大家都相互认识。这种亲近关系使有关企业间的各个层次的日常接触都非常容易。第三,卡伦堡共生体系的特征是几个既不同又能互补的大企业相邻。要在其他地方复制这样一个共生系统,需要鼓励某些“企业混合”,使之有利于废料和资源的交换。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篇5

景观设计是对土地进行分析、规划、改造、管理、保护及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土地的全面设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人如何利用土地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常常是综合了人工要素、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等对外部环境进行设计。景观硬质铺装作为人为创造的景观环境要素们可以自在于自然界环境之外,但又不能完全脱离自然环境本体,它总是从属于某一特定的景观环境,成为环境的有机整体而与之共融。

景观铺装材料概述

硬质铺装材料有很多种:石材、砖、水洗石、木材、混凝土等,往往根据项目的风格,项目的档次,项目的投资造价来确定硬质铺装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石材最贵,砖和水洗石次之,木材一般不会大面积使用,多用于重要景观节点。而石材中也存在高低不同档次,花岗岩最贵。不同档次不同投资的项目也会选用不同的花岗岩石材,黄金麻属于较高档次,且一般常用于立面。芝麻灰、芝麻黑、芝麻白、黄锈石、济南青等属于一般景观常用材料。混凝土由于相对造价较低,使用性能较高,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材料的生态观

现代景观硬质铺装的材料可谓是品类繁多,如何选择、应用,直接关系到铺装的整体效果。材料的选择过程包含了使用寿命、造价、美观、性能等一般标准,而如何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宜居的空间,已经成为设计的一项重要标准。不同的材料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取向和不同的生态观。

1.砖石

石材一般多指以开采的天然石料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也有以天然石的碎石为原料,加上粘合剂等经过加压、磨光而成。砖制品是用混凝土或黏土按照不同类型的标准加上轻质骨料制成。施工中,砖石都用水泥、沙子和石灰按一定比例调制成的水泥砂浆安装固定。一般1:2.5,1:3的水泥砂浆常用。

砖石制品产生的空气污染很小,由废木纤维和其他再循环成分构成的空心制品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2.木材

木材也是景观中较常用的材料,景观中常用的木材有樟子松、菠萝格、芬兰木、塑木等。菠萝格价格较高,产量较少,樟子松与塑木较常用。木材与其他景观材料相比,具有美观、柔韧、灵活、轻质、环保等特点,是可回收的天然材料。但是由于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有机材料,在室外风吹雨打,极易腐朽,虫蛀,因此户外使用的木材必须经过防腐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木材的使用年限,以达到合理利用、节约资源的目的。木材的合理使用及处理会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3.混凝土

混凝土,简称“砼”,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混泥土的强度分为C10-C100共19个等级,景观中C15到C25之间最常用,一般人行步道常用C15、C20,而车行道由于承受压力较大,一般常用C20、C25.

把普通水泥制成混凝土需要大量的能量,并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混凝土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很低。

材料的选择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材料的生态性与环境紧密相连。合理地使用材料和利用材料的生态性进行设计成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可或缺。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就地取材

大千世界因地域各异,当地的资源,地貌等也有着千差万别。我们在进行具体的实际项目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就是将材料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北大教授俞孔坚在谈景观设计的生态原理时就说过:“ 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自然空问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人类只所以生生不息的延续,自然环境只所以四季交替生机盎然,正是因为有着历史文化和乡土知识的滋养。所以,一个适宜于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

就地取材对于景观硬质铺装有着两方面重要意义,首先,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就地取材便捷易于操作,减少了远距离材料运输的高额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另一方面,从人文意义上来说,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风貌,不仅可以使铺装独具特色,还可以引起当地居民的共鸣,通过生态环境的熏陶,提高生活品质。

笔者认为在景观设计时充分遵循当地地域文化一方面是在生态环保上的可持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商业模式上的可持续。例如在河南郑州,当地有一种霞光红的花岗岩石材,比我们常用的石材便宜很多,但是却能达到与其他较高档次石材一样的效果。在当地的景观项目中采用这种石材不仅符合当地的地域特点,而且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例如,湖北十堰武当山地区,在考虑景观硬质铺装的时候,采用当地青石来代替花岗岩,不仅符合武当山的道教气质,更是为开发商节约了大量成本造价,于设计于企业都是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道。由此可见,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是在充分消化吸收地域民族文化的前提下解决地域范围之内的具体设计,而非放之四海皆准的设计方法。

2.慎重选材

铺装设计应充分把握人与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关系,对周围的环境给以足够的尊重,即生态原则。我们知道生态的设计原则即Reduce(减少)、Recycle(再生)、Reuse(再利用)的3R原则。生态原则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3R原则不仅要求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还要求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且再循环再利用。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成分、特性。一些有害的化学材料不能使用,长期的接触会导致癌症或者其他严重的危害。我们在材料的选取过程中,一定要非常谨慎,可能有些材料含有有害成分我们不知道,在购买时就需要想购买商询问,并出具相关证明。总之,在材料的选用方面,应该首先考虑低污染、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更提倡对易回收、能再生材料的使用。

实际项目中硬质铺装材料一般根据景观环境空间特点、环境条件以及经济性等方面来考虑。我们往往还从以下几方面对材料进行挑选和使用。

(1)协调与适应性:景观硬质铺装材料应该具有与环境协调并与之适应的特性。每个地方的气候环境各不相同,应该具体考虑铺装的耐热、耐寒等。不同场所不同功能的场地铺装所用的材料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儿童活动场所一般都用塑胶地垫这样柔韧而富有弹性的材料,可成品拼接可现浇,而像人行步道这样使用频率较高的地方则需要充分考虑其排水,因此在铺装材料的选用时,常用具有良好透水性的透水砖。

(2)抗压与耐久性:相对于景观的其他要素来说,硬质铺装是最容易磨损和被破坏的部位,因此选材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抗压与耐久性,以及后期的使用维护。一般来说,人行道铺装材料的厚度在20-30mm厚,车行道最好≥50mm.

(3)防滑性:防滑性也是景观硬质铺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由景观的特殊性决定的,景观一般多是室外环境,不同于室内,要经受风吹日晒,因此要特别注意考虑地面的防滑。比如石材,不仅有不同的质地还有不同的面层,常用的有自然面、光面、烧面、荔枝面、蘑菇面、拉丝面等。光面不能大面积使用,多用于收边或压顶,烧面与荔枝面最常用,残疾人坡道一般常用拉丝面。

(4)经济性:当然对于铺装材料的选择最好是根据投资造价来选择最佳性能的材料,即人们常说的性价比。在保证基本使用功能且美观的前提下,最好选用相对较实用,后期维护成本较低的材料。

3.低技术创新

创新永远是设计的本质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也只有创新才是行业不竭的发展动力,景观设计行业亦是如此。创新并不等同于高新技术、新型材料,真正的设计创新应该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上的一种的新的设计思路。

预制混凝土块,耐磨、耐久、透水性好,对于景观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新型材料,但将预制混凝土块用来代替石材铺装却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大胆创新。将混凝土块预制成与石材一样的各种规格尺寸,颜色甚至刻花,大量运用到景观的硬质铺装中,不仅使得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大大降低,极大地满足了公司企业的利益,而且正正迎合了我们最近所倡导的低技术设计。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预制混凝土块这一简单而又传统的工艺,从高技术到低技术的回归,正是可持续发展之道在景观设计中的充分体现。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环境有整体把握控制,善于把握个方面的关系,在硬质铺装的立意、构思过程中,既要做到“立异”有特色而不同凡响,又要统一于整体的景观。它要求设计师放弃在外观上过于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的创新上,以一种更负责任的方法去创造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寿命。

结语

近些年由于环境的急剧恶化,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低碳设计成为了设计界讨论最多的话题。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设计理论的逐渐成熟,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他是在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低碳设计有着无数交叉点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的概念,扩大了其主体深度与广度。

景观设计作为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分支之一,生态环保必然是其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我们在此基础上探讨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才是有意义的。而在以往的生态环保基础上,现代的景观设计需要我们不断做出新的迈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有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能让生活其中的人得到地域感、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其次,在景观环境中体现一定的设计思想、理念、文化内涵并且使之延续和发展,有利于保持环境的特色,有利于增强景观的魅力,有利于使人对未来的生活寄予希望和期盼,最终促成更为丰富多彩的公众生活。景观设计中体现的思想、理念、文化内涵能使环境的功能意义得到更好地表达,促使人们产生与之相适宜的行为,使设计的景观与人的活动融为一体,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景观设计也是人类思想、理念、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保持其延续与发展对人类具有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

作为设计师,我们不断的整合创新设计的各种可能性,以促成好的设计,优的设计,是我们理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在当今社会,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已不是单纯地将亭子廊架各种植物进行简单的组合,而应该广泛地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让设计更尊重传统,尊重自然,注重创新,不断地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的关系,不断地在设计本质与社会发展之间寻求一种可持续关系。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篇6

此次专题策划,由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发起,得到了川内几家媒体的响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我们将逐步为大家呈现这些备受关注的古城、古镇在震后几年中的建设发展以及经验积累,同时也探讨其在下一步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屈指一算,今年是汶川地震后的第四个年头了。四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太多的事情,悲伤过后,生活还要继续,那些震后的第一批高中生们已经走进了象牙塔,那些曾坍塌在地震中的城镇已经被修复或重建了,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者们也已经悄然的离开了。四年的时间让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华丽转身,成了黄金周的旅游胜地,而那些代表着巴蜀文化、历史悠远的古城、古镇也在5·12遗址旅游路线上大放异彩,让大批的游客趋之若鹜。这些古城、镇有着许多共同点:他们在地震中毁坏严重,他们是在灾后重新修建的,不仅是当地群众还是援建者对他们的修建都倾注了心血……然而这些古城、古镇不只是5·12后国家建设的展览品,他们所承载的是发展灾区经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宣扬民族文化等的希望和任务。那么如何开发这些古城、镇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重生的古城、镇如何诠释悠远的民族文化?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何与商业化后的古城、镇相融合?灾后古城、镇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笔者在此罗列了一些旁观者浅显的思考,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业内人士关注这些灾后重生的古城、镇的发展之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水磨镇位于汶川南部山区,距离震中映秀镇不到10公里,是藏、羌、回、彝汉等多民族聚居地。当时,水磨全镇近2万人受灾,92人死亡,大量居民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倒塌或严重损坏。

白鹿镇距震中有40多公里,和汶川同在一条地震带上。占地78.8平方公里的白鹿镇上,有95%以上的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10056常住人口中有57人死亡、13人失踪,村民无家可归,白鹿镇中心校倒塌,当地的著名古迹,建成于1908年的天主教堂上书院,也在百年后的2008年,变为废墟。

青川青溪镇也是地震重灾区之一,“5·12”地震使全镇28人遇难,1.6万人无家可归,基本生活需求极其困难。镇上的明代古城墙部分受损,石牛寺、华严寺房屋出现大面积垮塌,古城内始建于明代的300多处民居已成危房,全镇50余户农家乐房屋严重受损。

…………

大地震发生后,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拯救生命,并迅速开展恢复重建,实行“对口援建机制”。全国有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港澳特区参与了重建。

2008年6月4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上指出,旅游业可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和全面安排。

2010年,重新打造的水磨古镇被评选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2011年5月1日,以欧洲风情为主题重新打造的白鹿古镇正式开街。

2011年5月12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于12日参观了三江水乡及川西水磨古镇,对灾后重建的成果感到震惊,并建议:利用水磨镇自有优势房屋、民族特色,开辟深度旅游之路,做好旅游发展产业链条的延伸是灾区经济转型发展工作的重点。

2011年7月13日,广元市青川县青溪古镇震后重建开城仪式隆重举行。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

无疑,大部分灾后重生的古城、古镇都把旅游列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然而由于邻近的地理位置,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古城、镇在建筑风格,民风民俗上也会不可避免的有所重叠。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古城、古镇中脱颖而出,这对我们的古城旅游规划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找准自身定位,打造独有特色。

水磨古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结合农民安居工程打造了一座集居住与旅游为一体的羌城,其间又穿插了藏、汉等民族元素,呼应了他自古以来“南驿古镇,西蜀桃源”的美誉。由于水磨羌城在文化上的传承和规划理念的创新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被冠以了“中国最美羌城”之称。

与四川的很多古镇一样,白鹿古镇传承着厚重的三国文化,且有着丰富的宗教人文资源。但在灾后重建的规划中,白鹿更加突出了其历史中那笔具有法国风情的元素,而避免了被隐没于众多的古城、古镇之中,成为了川内一个追求浪漫的旅游圣地。清代末民初,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此创建了多处教会活动场所,以上书院(领报修院)和下书院(无玷书院)最为知名。虽然上、下书院在地震中只剩下残垣断壁,但这座新“古镇”却被打造成了一个以欧洲风情为核心的主题小镇。

每一个古城、古镇都有着一段繁华似锦、欣欣向荣的历史,他们都是因为自身特色而存在的。因此对于古城、古镇的规划,特别是这些重生后的古城、镇,发挥其特色和亮点才是可行之道。如若都是千篇一律的模仿或者抄袭,换来的只会是游人匆匆一瞥后的一声叹息。

谋划营销策略

“营销”这两个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推广了,在这个无时无刻不被信息包围的现代社会,“营销”这个概念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了。要找到适合这些灾后重建的古城、古镇的营销策略,首先就是要分析其对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其次才是根据消费行为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并量身订制营销策略。

在旅游相关专业人士的研究中表明,近几年,除了传统的旅游模式以外,由地震产生的“事件旅游”也成为了四川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游客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集参观游览和献爱心为一体的,这说明灾难遗迹本身会对旅游产生吸引力。这为我们重建的古城、镇的营销提供了支撑点。可以看到,许多经历地震灾难的小城镇在推出其古镇旅游的同时,也以不同形式附加了灾难事件营销,如:地震遗址、地震博物馆等。然而,这样的事件旅游是建立在游客对地震事件本身的关注度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注度也会逐渐减弱。那么这种关注度会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从积极的一面考虑,我们的营销策略可以在利用这个关注度,让更多的游客首先认知这些曾经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古城、镇,从而为下一步获得游客的深入了解或认可做准备。

在这些古城、镇的营销中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文化营销。鉴于大部分灾区的古城、古镇都是在震后重新打造的,如何将这些仿古建筑与当地原有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也是营销宣传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与此同时,这些古城、镇作为灾区重建的展示窗口,如何将“大爱无疆”这个主题融合到其文化建设和形象塑造中,也值得我们深思。

开发旅游以外的经济来源

虽然旅游是大多数重建古城、镇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旅游经济毕竟有着很强的实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营销策略带动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旅游产业还不能称为支柱性产业的古城、镇而言,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开发其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以德阳孝德镇的年画村为例。当地政府对其的规划没有仅仅局限于旅游景区的打造,凭借着当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板年画,充分发挥了其“民间年画”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年画产业,而整个村落也围绕年画这一主题进行建设,既推广了其年画产品,又带动了旅游经济。

白鹿古镇,早在地震之前就是彭州的“三木药材”基地,更是全国闻名的“黄连之乡”。在大力宣传白鹿欧洲风情小镇的同时,生态观光农业也在当地大力发展。恢复白鹿镇中药材之乡的名气,绿山富民的思想使当地的农业发展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

确实,相较于传统行业,旅游业有着更强的资源整合性,且在创造经济增量的速度上远高于传统行业。但是对于一些处于地势偏远的古城、镇而言,发展旅游并不是解决民生的唯一出路,如果能在众人都热衷于发展旅游的同时,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其他产业,才能在后续的经济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

灾后重建的第四个年头,一方面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另一方面,以重建援建为引擎的发展模式已经被常态化的发展方式所取代。从众多的新闻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灾区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其中古城、古镇的推广尤为引人注目。然而在我们为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得到再生而感到欣慰的同时,还应该考虑的是这些古城、镇如何在重建和援建政策推出后寻找新的发展引擎,探索新的转变方式?而一些在建项目资金如何保证后续投入、公共设施如何发挥功效、地方核心发展战略如何与这些重建成果相对接?从而让这些新生的古城、镇再续前世的繁荣兴旺。

“白鹿渺渺随仙惟古镇鹃啼依稀蜀韵,丹花盈盈语客有教堂诗唱仿佛欧风。”这是著名诗人流沙河为白鹿镇提的对联。白鹿小镇如世外桃源,处处山青水秀,风光秀丽,她神奇的历史,奇特的地貌,纷呈的宗教,无不向世人昭示着她独有的魅力。白鹿老街,像岁月丢失的一节藤蔓还在蜿蜒生长;上书院,曾是灵魂抵达天堂的地方,其遗址向世人昭示着这栋古老建筑所历经的沧桑;白鹿新镇,如一座欧洲小镇跌入龙门山脉的温柔臂弯。

青溪,阴平古道上的重要关隘。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地,也是古时商贾云集之地。修旧如旧的新古城在清幽的唐家河风景掩映下,西望金牛气,东晖白马鞍,桥高金柳折,泉涌玉华繁,洞口鱼渊跃,关头虎石盘,醍湖不觉晓,雪霁万峰寒。

晓入翠围寺,拥门千万峰。山空鸟自鸣,林茂鹿相从。

袅袅风中笮,昏昏云外钟。将归兴未尽,清啸倚长松。

——陆游题于光严禅院

街子古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唐朝“一瓢诗人”唐求故里。镇内的凤栖山风景区拥有千亩原始森林,千年古楠、古柏、古杉、古银杏、参天蔽日;山中深藏着以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千年以来晨钟暮鼓敲响着古镇的每一个拂晓黄昏。悠悠味江围绕着石板小巷的清代民居、清代字库古塔,使整个古镇充满着悠悠古朴的历史人文氛围。

在商业机制运行的经济环境下,《海角七号》运用先进的视听手段和媒体宣传,来激发读者的接受欲望。电影制片商和发行商都具有商品意识。他们充分利用书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与广告、图像、评论等宣传形式,对影片进行包装,不遗余力地大炒卖点。放映前期,有关影片主人公和拍摄花絮的炒作比比皆是。新颖多样的广告宣传、情节预告和热帖讨论,将该片炒得红红火火,客观上对观众形成吸引力,刺激其视觉经验。影片也借助高科技的表现形式,将各种元素搬上银屏,冲击观众的观看之道。七封情书的优美旋律,海边的旖旎风光,日本歌手中孝介的“地球上最温柔的歌声”,乐器、亲情、语言、地域文化和政治时事等各种元素全方位调动了观众的接受欲望。

汶川地震在全球引发的震动,自然有其特殊性,时至今日,我们重新审视汶川地震带来的一切变化,除了“大爱无疆、从悲壮走向豪迈”,还需要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地缘经济、文化、政治的角度全面梳理其中的深意。

放开灾后重建、援建的视野

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正在成为切实有力的一极。“中国模式”纵有诸多可待商榷的细节,但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之日渐增强则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仍需深化,另一方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在全球视野中的全新位置,需要不断探索、实践。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纷繁复杂,常规情况下的实践往往遭遇常态社群政治、文化伦理的惯性抵制,或根本不能引入新的理念,或动辄得咎,无法深入。灾后重建、援建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中,一方面受灾援建区域因灾难原因,其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群伦理体系暂时性休克、失效或减弱其影响力,另一方面,援建方更多从东部、中部较发达地区,乃至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援建样本案例作为参考,使全新的资源引入成为可能。灾后重建、援建中大量NGO的参与性工作,以民生、民意为基点,将全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引入一个相对开放的社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可控范围内的试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全球城市、建筑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中国这个“全球大工地”不仅意味着低迷的全球建筑市场因此有了更多市场机会,更意味着历史悠久、长期处于前现代状态的古老中国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国际化浪潮中,需要从全球城市、建筑发展的角度去关注、梳理、参与其进程。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角度,2012年开年伊始即发生了两件对中国城市、建筑界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2012年2月12日,吴良镛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标志着城市、建筑的重要性获得从民间到官方高层的重视。2012年2月28日,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以及在获奖名单发布之前即已确定本次颁奖礼将在北京举行,均是这一全球关注、梳理、参与需求的外在表现。

具体到灾后重建,从可见的部分,主要是城镇家园重建和经济重建。城镇家园的重建,往往涉及该地区原有历史人文资源,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技术,还需要从更高的高度审视援建方本土区域人文资源、受援建方区域自然及人文资源,从平衡中寻求可能的创新。过去一段时间内,重建过程中出现了异地重建、原址重建、援建共建等不同的重建类型,更因为国外、香港、台湾、著名高校及建筑企业等重建团队的参与,使灾后重建、援建中的城镇建设出现了众多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高质量样本,对中国长期以来淹没在甲方、商业化乃至所谓“国际化”要求中的城市、建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灾后重建、援建的后期主要涉及民生及产业发展,按照惯例,产业以民生为“自然而然”的目的,往往忽略了经济利益之外的其他内容,乃至关注民生也需要面对关注哪一部分民生、哪一代人民生的问题。具体到灾后重建中的古城、古镇、古村,旅游业成为当地发展的首选,但结合具体的交通、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何种旅游业态、如何运营,乃至旅游业是否可以成为当地经济、民生维系的支撑,都需要细致调研、论证。如果旅游业不能成为当地经济、民生维系的支撑,灾后重建、援建是否可持续?实际上,除了具有明确资源优势的灾区,还有更大面积在资源上非常普通的灾区,它们同样需要关注,需要寻求可能的对策。

作为“中国问题”的灾后重建、援建问题

从自然、人文、经济资源的角度看,灾区原本是中国大西部平常不过的一些地方。它们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闭塞,多数靠传统农耕、附加值不高的加工业及污染较重的矿产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面对城乡和区域差异,中国提出了城乡统筹、东部产业转移、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并逐步实施。这些重大战略因为涉及的区域广大、方面众多,可调动的资源、资金又有限,因此具体到某个资源优势并不明显的地方,其发展需要的就是等待,或者机缘。

相比于大部分仍处于等待之中的内陆地区,汶川地震将世人的目光引向四川灾区,将众多可能的资源、资金引向灾区重建,使灾区重建、援建成为一个集结众多资源的试验场。灾区重建的全球瞩目,使其超越区域发展规律,获得了原本不可能的资源、资金支持,而这些资源、资金支持的性质并非按照常规的市场、社会发展规律运作,而是以特例的形式出现。在既有自然、人文、经济基础上,依托政治、政策优势,以全球关注、全国援建之力进行的灾后重建,其中的成功经验乃至失败教训,都为未来中西部大开发、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此视角重新审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援建中的诸多样本,不仅需要总结其成功经验,其失败教训也弥足珍贵。

汶川灾后重建中涌现出的重建样板,最响亮的或者是拥有“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名号的水磨镇。水磨镇原本是工业镇,污染严重,由广东佛山参与援建的水磨镇,重新规划了水磨镇的产业方向。从生态恢复、保护的角度,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不佳的工业被文化、生态小镇的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所替代,而这一切最终归结到可持续的文化产业重建、援建上。其中的路径,充分调动广东佛山强大的经济、文化资源援建能力,分别从城镇规划、文化产业规划、交通规划、人口支撑、文化产业支撑等方面做出体系性的援建。在援建结束后,从城镇设施利用、管理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持续运营,都作出相应的对策或长期对接规划。

早在2010年,水磨镇尚未完全建成,笔者就曾经参加过由广东佛山援建方组织的调研。当时的水磨镇规模初具,面对崭新形态的城镇面貌,当地的老百姓除了感觉到本地各种建筑相关材料价格上涨、农民工工资看涨之外,对未来尚无太多信心。而现在的水磨镇已经成为汶川灾后重建的样板,以其风光、文化、产业受到来自全世界灾后重建研究者及游人的注目。而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角度看,水磨镇对藏羌文化资源的保护、改造、利用,其中的意味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相关研究机构对区域内外相关群体、特别是水磨镇本地人文发展的轨迹进行定性、定量的样本分析,才能最终得出精确的结论。

总体来说,水磨镇的模式值得借鉴,但不可复制,也不可完全忽视其整体有效中可能的问题。任何一个拥有古城、古镇、古村资源的灾后重建区域,都必须寻找到自己的核心资源、文化灵魂,寻找到自己赖以面对区域内、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磨镇之外,都江堰、昭化古城、清溪古城、倒湾古镇、街子古镇、白鹿镇、年画村、萝卜寨,均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难得的探索。这些探索,或重恢复,或重保护,或重整合旅游资源,或从区域旅游市场出发做出差异化亮点,或汇入成都周边游市场需要中做新派古镇,都有其可资借鉴的优点,但毫无疑问,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旅游产业作为区域资源整合的重要推动力、作为灾后重建成果进行汇报展示之后,产业发展、城镇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均因为各种原因,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即便灾后重建、援建拥有如此众多可调用的资源、资金,其区域固有的资源状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乃至有些情况不可能彻底改变。

经济新常态下集团公司的发展之道 篇7

“新”字在新常态中代表着不同以往, “常”字表现的即为相对稳定, 基本表现为经济增速上合理, 结构调整获得优化, 社会整体更加和谐;社会转入新常态, 表现为国内的经济市场大环境下处于变革转型期, 经济增速上也将会减缓增长速度, 趋于平稳, 告别10%的高速发展, 打破传统中的经济发展存在的不稳定, 平衡欠缺, 不协调, 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述了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1.就消费看, 相对于传统的大众化, 现代消费取向个性化, 差异化, 多样化, 在保证高质量的产品推出中, 需将创新元素加入, 在针对消费发展的方向, 制定有效的政策, 坚定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2.就投资看, 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加强了我国在新产品, 新技术, 以及创新化商业领域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投资机会的出现, 在融资渠道中加以创新, 有效的把握市场中投资的资金流向, 铲除了投资中的障碍, 加快我国投资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3.就出口交易看, 国际市场中需求活性不高, 出口产品的低价优势发生变化, 出口竞争的优势依存, 不断引进高质量产品, 规模化走出国门, 这就要求对于新的增长优势的不断激活, 不断的促进出口型经济的发挥稳定的作用。

4.就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 就我国的产业结构上需注重优化升级, 企业间加快兼并重组的脚步, 产业化发展迅速, 新行业的出现, 小型, 微型企业的存在, 产业生产的智能化, 专业化特色显著。

5.就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 当前人口趋向老龄化, 农村劳动力日渐减少, 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 经济不断的增长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整体质量和技术性的投入, 促进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成为新的引擎。

6.就市场竞争特点看, 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成为主流。

7.就资源环境约束看, 资源的消费与环境的发展必须相辅相成, 保障健康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形成低碳环保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模式。

8.就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 高杠杆和泡沫化的风险存在下, 需要针对其风险的本质特征, 做到标本兼治, 药到病除, 更好的建设起我国的风险预防和化解的有效机制。

9.就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 全方位的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应减弱, 需在解决产能过剩的前提下, 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 不断的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把握供求关系新发展下, 对经济进行多范围, 多角度的经济调控。

综上所述, 以上方面的变化, 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正以结构合理化, 分工复杂化的阶段发展, 促进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转型升级, 具体到转型升级分三个层次:经济的、产业结构的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件值升级, 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终极途径。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重要举措。很多集团公司通过新建、并购、增资扩股、委托经营等方式将原来单一的业务板块发展到拥有矿业板块、生物医药板块、新能源板块等多元化的公司, 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尽管如此, 在宏观环境影响下, 公司发展依然面临诸如集团多元化管控意识和能力跟不上、多元化人才储备缺乏、权属单位治理结构权责不清、权属单位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据此笔者建议如下:

1.在公司管理上

(1) 明晰权属单位治理结构的权利责任, 避免经营层受多头领导, 无所适从。一些集团公司通过并购或参股民营公司来谋求发展, 原民营公司往往是老板亲自抓管理, 并购后惯性使然, 虽然有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负责新并购的公司, 依然存在股东干预管理的事情, 所以在并购初期必须签订协议明晰公司治理机构。

(2) 根据权属单位股权结构的差异, 区分母子公司集权、分权管控类别, 制定母子公司管控制度汇编。既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下股东加职业经理人的优势, 调动其积极性, 同时通过文化整合、制度整合等将权属单位纳入到公司管理轨道上。

(3) 注重各职能部门集团化管控能力提升, 强集团化管控意识, 提升集团化管控能力, 加强公司各职能部门间协同。首先, 进行相关产业行业研究, 虚心学习相关产业的专业术语、管理模式, 了解工艺流程;其次, 广泛关注公司相关业务板块经济发展动态。再次, 认真学习法律事务、内控管理、质量管理、招投标管理、母子公司管控等相关业务板块。

(4) 提升公司风险防控意识, 认真梳理公司在多元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 建立风险案例库及风险防控应对措施, 将风险管理与公司效益提升有机结合。

(5) 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要更加关注环保、民生, 提升公司对外形象及影响力;按法律规定解决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这即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也是法律风险防控的需要。

2.在公司战略方向上

(1) 充分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及资源优势, 找准公司发展定位, 培育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公司更好的应对市场中外部竞争的基石, 成为战胜竞争对手的能量的主要元素。当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企业的核心技术, 知识, 以及创新性的核心能源相结合, 成就了公司对于关键性技术的掌控和自如应用,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转型升级”。

(2) 细分公司相关行业领域, 研究行业发展前景

如对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进行分析。在对于服务业的调查过程显示, 其就业比例远远高于制造业, 数据表明, 2012年, 每亿元GDP在第二产业中980人可以就业, 第三产业中1200人获得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的完善, 对于当前的就业状况有较好的帮助。以国家经济转型为契机, 公司应整合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现金流稳定的特点, 如孕婴童服务、养老医疗大健康产业、培训咨询业、休闲娱乐业、特色旅游业、物流运输业等。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 很多集团公司谋求“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笔者就此提出公司管理及战略方向上的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集团公司,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羽洁.浅析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价值的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10) :233, 235.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篇8

一、沉淀创新, 提高企业品质

1. 提高管理水平, 制定发展战略。

经济繁荣时期, 企业都热衷于赚快钱, 抗风险能力衰弱, 经济环境一有风吹草动就大病不起, 这时就会有人想要提高企业素质。一旦经济环境缓和, 提高企业品质及抵抗力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当再一次风暴袭来, 不忘提高自身素质的企业存活下来了, 只赚快钱的企业都倒闭了。企业成长的逻辑就是要打好基础, 这就要做到积极网络人才, 稳定队伍, 建立品牌, 设设计计商商业业模模式式, , 突突出出核核心心竞竞争争力力。。一一个有良好管理基础的企业才能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有了优秀的管理团队, 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战略, 就不会有清晰的目标;没有战略, 就不会有高效的执行;没有战略, 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 加快企业转型。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 原材料价格的上升, 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带来的影响, 纯加工企业很难像以前那样有高利润。无议价权, 也致使利润过低, 所以必须依托于量的支撑。金融危机以来, 外部经济形势不好, 出口疲软, 企业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获得大量订单。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很有必要性。技术创新的途径包括: (1) 自主创新。企业需要聘请高技术人才, 进行大量投入, 并需花费大量时间。 (2) 联合创新。与同类企业建立联盟, 共同开发新技术, 这样投入可相对减少, 且风险减少。 (3) 购买新技术。冬天是购买无形资产的好时机, 经济环境恶化使得某些新技术没有很好的投入生产, 技术拥有者宁愿选择出卖新技术, 且价格相对较低。购买新技术相对自主开发来讲, 虽然花费可能较多, 但效率更高。

3. 渠道创新, 加大自身品牌建设。

在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创新的同时, 企业还应该通过招揽营销人才、进行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企业营销能力, 开发多条销售渠道, 树立更好的服务理念, 守住老客户, 吸引新客户。另外, 花费大量财力和人力进行技术创新, 开发新产品后, 企业一定要经营和保护好自己的无形资产, 以品质为基石, 实施品牌发展路线。这就需要研究与把握产品风格、流行趋势, 标新立异, 竖立自己的品牌。使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拿捏住市场价格, 避免同行的恶性价格竞争。

二、并购与被并购

1. 低成本扩张。

经济萧条时期, 企业各项资产或股权价格都降到较低水平, 对于想要扩张的企业来说, 绝对是低成本扩张的好时机。所以, 一些规模稍大的优质企业, 受经济下滑影响不大, 为了进一步发展, 可在经济低迷时期并购其他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不能看到价格便宜就盲目并购, 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分析需不需要并购;然后分析自身的优劣势, 明确为什么要并购 (并购要达到什么目的) ;最后根据并购目的, 计划如何并购。

2. 大树底下好乘凉。

对于规模不大, 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 可以通过被收购来寻求保护伞。小企业由于规模小, 抗击打能力弱, 相对于大企业来说, 成本高、利润薄, 资金严重缺乏, 受经济环境影响最大。经济下滑会导致很多小企业面临倒闭, 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 与其等死, 不如寻找一家优质企业把自己嫁出去, 谋求生路。小企业寻求被并购也要注意几点:一是一定要选好婆家。并购方要能够帮助自己生存和发展, 而不是一味压榨。二是并购条件要谈好, 包括并购价格, 并购支付方式, 并购后如何处置自己的业务和职工等。保证并购后企业能得到发展, 人员受到尊重。

三、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1. 搭大车赶路。

如果一家小企业拥有比较新颖或特殊的技术, 可找一家大型优质企业联盟合作, 通过给对方提供新技术来共生利益。比尔盖茨创业初期, 微软公司只有十几个员工时, 就是因为和当时的计算机生产巨头IBM建立联盟, 为其提供操作平台, 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而飞速发展起来的。

2. 抱团取暖。

如果企业没有机会与大企业合作, 则可以寻找与自己规模相近的企业联盟合作, 抱团取暖, 具体可采取相互持股、联合开发、联合销售、采购、联合生产等模式。建立战略联盟时也要注意选择好合作伙伴, 双方业务要有兼容性、互补性, 要志同道合、相互信任, 并且要有同样的投入意识, 防止剃头刀子一头热,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四、掌握融资技巧融资

1. 企业并购和转型选择银行及资本市场融资。

如果企业要进行并购或者转型, 则需要大量资金, 可以考虑银行融资或者资本市场融资。 (1) 银行融资。抛开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小、缺少抵押物及银行本身的嫌贫爱富, 企业不了解各银行的贷款政策和产品也是企业融不到资金的原因之一。实际上, 不同的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设计的融资产品很多, 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主不太了解;由于缺乏足够的银行融资信息, 企业的一些融资机会就这样被错失掉了。 (2) 发行债券和票据。为帮助中小企业筹集资金, 2007年10月首次批准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开创了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模式。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之后, 2009年11月26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国内首批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这是又一个向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工具。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综合融资成本低于同期银行贷款, 对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可以起到积极作用。2012年5月22日晚, 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办法》。凡未上市非房地产、非金融类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只要发行利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 并且期限在1年 (含) 以上, 可以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这无疑是为中小企业又打开了一道生存之门。基本解决了之前证券市场门槛高、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等诸多不适当因素。 (3) 股市融资。对于质量较好, 或者潜力大, 但风险也大的科技型企业, 上市融资是加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2. 技术更新的融资渠道。

(1) 政府扶持基金。多年来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基金或专项资金, 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的发展提供资助和扶持。一般而言, 技术含量高, 有产业优势,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更容易申请成功, 但掌握申请资金技巧也是申请成功的必要条件。企业要学会与政府打交道, 主动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人员接触、沟通, 建立起必要的公共关系和信任关系, 使政府了解企业的优势;认真学习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 努力使自己企业符合申请的条件;申请材料的撰写要能充分展示企业实力。 (2) 风险 (创业) 投资公司融资。在产品研发阶段和市场进入前期急需资金之际, 获取风险投资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要争取风险投资, 企业需要有出色的团队, 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 还要有鲜明的盈利模式, 清楚地告诉投资者你靠什么赚钱。另外, 有成长潜力的项目及爆发性增长的市场是最吸引投资者的因素。 (3) 融资租赁。如果公司为某项设备融资, 可以选择融资租赁, 以融物的形式解决融资问题。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 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 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金融租赁合同, 以支付租金为代价, 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

3. 其他融资方式。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篇9

1.1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容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 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要点是:以生态思维作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设计, 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 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 变以往末端治理污染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保护自然环境, 从而产生最大社会效益。

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 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 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 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 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 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 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现代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从源头预防废弃物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

1.2 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 发展循环经济, 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 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 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严重。2006年, 我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发展循环经济, 可以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废物排放, 实现生产方式由高耗能、高排放转向低耗能、低污染, 从而缓解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次, 发展循环经济, 是倡导绿色消费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要求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更多地体现环保理念, 在居家、交通、购物、工作等各个环节都要努力节约资源, 减少生活垃圾数量, 实现绿色消费。

第三, 发展循环经济, 是转变我国治污思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更多地遵循的是末端治理的原则。这种末端治理, 采取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这是一种被动治污的思路。这使我国环保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环境压力依然很大。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06年,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 比上年增加2.3%;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 比上年增加1.5%;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5.2亿吨, 比上年增加12.7%。发展循环经济, 意味着我国治污思路的根本转变。

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 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 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与此同时, 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将会使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 也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的持续支撑。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如到2008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 可节水580亿立方米, 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十五”期间, 我国节约和替代石油目标是2000万吨, 相当于石油消费量的近1/10;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造纸工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九五”期间我国木材年节约代用量2000万立方米, 相当于年消费量的20%。只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 把经济发展和各种社会活动与居民消费都纳入到循环经济模式之中, 我们就可以做到资源高效率利用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和无害化, 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 对现有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 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另外, 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据测算,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

3 目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 企业界尚未认识到末端治理的局限性, 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 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足。二是法规政策体系尚不健全。一方面法规政策之间存在大量的冲突和不协调, 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存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真空地带, 立法工作滞后。三是经济体制上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形势目前依然严峻, 行业垄断与封锁严重, 极大地限制了资源跨产业循环利用, 同时资源密集地区大量单株移植企业并没有发挥带动地方经济的作用, 区域产业共生体系难以发展壮大。四是技术相对落后, 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五是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还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 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4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 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三是强化政策导向, 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 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四是依靠技术进步,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五是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发展循环经济, 涉及面广, 必须抓住重点不放松。以节水、节能为重点,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为重点, 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 为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六是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施, 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以循环经济的要求, 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 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 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中, 都要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抓紧推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的工作。七是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指出,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素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篇10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与经济和社会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各种行业和产业发展,而教育作为提升人们知识和职业素养的行业,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它自身的发展对策是什么,如何应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成为教育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2009年5月8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举办的以“大学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大学在帮助经济发展摆脱困境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主题的论坛在京举行。来自英国驻华大使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多位学者及部分大学校长参与了论坛。在论坛上,英国埃克赛特大学的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经验,并与国内学者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本文在论坛发言的基础上,重点访谈了举办方及几位专家学者,希望能从各个角度为大学揭示,全球化发展以及金融危机对大学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国际经验交流的重要意义

记者: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出于什么考虑,举办“大学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大学在帮助经济发展摆脱困境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一主题论坛?

杨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现在国际上越来越提倡合作,对于任何大的国际背景下发生的国际事件或任何国家发生的大事所引发的国际问题,一个国家不能解决,需要世界各国一起来研究,一起来解决。目前,国际上的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高校没有特别直接的影响,但是发生了国际大事以后,我们也要听一听,像英国这样比较国际化、比较前沿的国家,高等教育办得比较好的老牌国家,在碰到这种情况时,它们是如何思考的,它们的经验是什么。我们邀请了不少中国高校校长,希望这个论坛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另外,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关起门来,教育需要和时局联系得更紧密。开办这次论坛也希望我们的高等学校,在遇到大的国际事件时,首先把学校放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考虑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对自己的学生怎么办。比如,我们要改变学校的课程设置更

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让高校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直接的作用,等等。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地位与对经济的贡献

记者: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等教育的地位是什么?您如何评价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刘承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副主任):我们知道,高等学校有三个基本的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当今社会,大学已经由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我国从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在短短几年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7年的23%,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超过2 700万人。从长远看,近年来高教大发展,为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教育先行。从当时背景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面临刺激内需、缓解就业高峰的压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于拉动内需、保持我国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这里,我着重要强调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现了深刻变革,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改革之前,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形成了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和产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分别创办和管理一批高校的体制。如创建了煤炭、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建筑、军工、交通、铁道、民航、商业、外贸等高等学校,为本行业、本部门培养专门人才。这种办学体制是为适应当时的经济体制而形成和发展的,当时对于调动各部门、各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对口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很快发挥了作用。但也同时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等问题。因此,从1993年开始,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李岚清同志称之为“又一次高校院系大调整”。经过改革,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地方政府统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责、权、利进一步扩大,大多数的高校实行了省级政府管理或地方与中央共建的体制,而国务院有关部委只直接管理少量的高校。如据最新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2 263所普通高校,其中中央部委管理的高校有111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占73所),而地方管理的高等院校有1 514所,另外还有638所民办高校。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的大头,在所有的高校中,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的应该是地方高校。过去人们一提高等学校,很自然就举出北大、清华来,好像它们就代表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现在很多地方高校都以这些国内一流名牌学校为标杆,追求科研、追求办成综合性大学,这其实是不对的。这些国内的名牌大学很重要,它们是我国科研的主要力量,但从对地方经济起作用来说,地方性大学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记者:地方院校如何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刘承波:这里我以贵州大学为例。贵州大学在我国的西南部,提起高等教育,可能大家不会想到边远地区这样的一所学校。学校立足地方、扎根地方,地方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当地农业发展、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而这些方面人才很缺乏,学校就结合这些情况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它定位很准,不去和北大、清华攀比。整个贵州省75%的农林行业技术人员、电力行业60%以上的技术人员、矿业行业58%的技术人员、新闻行业80%以上的专业人员、政法系统45%的专业人员、文化艺术界40%的专业人员,都是它的毕业生。学校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当地生产力的例子也非常多,学校在果树、玉米、油菜、小麦、水稻、绿色药物、矿产资源、材料工程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还根据地方的人才需求和企业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成规模地举办专题培训,已使得更多人能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专才。像贵州大学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地方院校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能起到的最大的作用是为地方培养人才,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当地的生产力,为当地提供社会服务,而是盲目追求升格,追求论文数量的多少,不切实际地追求办综合性大学,追求上学位点等。同时也有一些重点大学降格以求,不仅办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而且办职业技术教育、自考助学,内部的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短期职业培训等,浪费宝贵教育资源。怎样引导我国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一些高校也进行了积极探讨。例如,复旦大学与当地政府提出的“三区联动”,让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互相融合、联动发展,形成了科技企业“孵化—融资—扩张—市场”的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复旦品牌的高科技企业,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这一模式,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的环境和氛围。根据复旦大学的经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始终是“三区联动”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连接大学和地方政府共同利益的一个基本的桥梁或纽带。能够形成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比如在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协调和政策扶持上,为科技园的建设和形成“三区联动”关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形成这样的模式后,受益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相关的参与者都能从中得到益处。还有一个例子是浙江省湖州市职教集团的建设。湖州技术职业学院与当地的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建设职教集团,整合当地科技、劳动、工业、商贸旅游等行业部门的优势。在这样的合作下,保证了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了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在专业开设方面、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方面,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合作是深度合作,不仅限于订单式合作,而是以专业群为纽带,通过政府、市场、企业、学校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形成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等多种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更有效地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他们的一个抽样调查统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从2004年以来一直在95%以上。

除了对办学模式的探讨,我们一些高校还在进行一些体制上的探讨,我国现在有200多所高校开始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吸收了知名企业或公司作为成员单位,以便获得各方面的更多支持。如华北电力大学的理事单位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为得到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很多大学的理事会或董事会也吸纳地方政府官员担任名誉理事长或董事长。我们都知道,董事会和理事会制度是典型的美国做法,美国高校的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多由校外人士担任,通过这一机制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为学校所用。我想,我们国家的高校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础上,是不是也可以再往前走一步?

记者: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摆脱困境的作用?

刘承波:高等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摆脱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教育的基本功能外,在危机面前它还在某种程度上被当成了化解危机的手段。1999年高校扩招,其导火索就是为了化解亚洲金融风暴蔓延的危机。在1999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国务院做出扩招决定,当年招生160万,比1998年108万增加51万多人。当然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教育能够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一方面缓解当时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困难问题,一方面也为将来经济的发展先准备好人才。现在,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人们又将目光投向高等教育,思考高等教育可以做点什么。例如,今年我们又做出了面向应届毕业生,专业硕士扩招5万名的决定,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一点就业的压力。我们说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但有些时候,教育需要服从国家利益,在特定历史时期难免做出某些让步和牺牲,尽管从长远讲可能不一定是坏事。

三、面临挑战与机遇——加强合作与交流

记者:全球金融危机给大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大学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机遇。您认为大学在金融危机下面临哪些机遇?大学在经济危机中又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孙玲(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全球金融危机的确给大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经费的减少等。但我认为更应该关注大学在经济危机中面临着的一些机遇,并可以发挥令人期待的作用,可以部分地拉动内需。在机遇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大投入,这其中也就包括对教育的投入。据资料统计,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70%的校舍都是在那个时期建立起来的。最近,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教育投入1 400多亿美元,在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创造了数千个建筑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促进了大学拉动经济增长。中国政府4 000亿人民币投入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到教育领域。第二,有些国家的政府出台一些学费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在学校继续学习。比如说美国就出台了一个美国税收机会项目,政府鼓励学生在社区服务100个小时,家庭因此可以得到4 000美元的退税,这笔钱就可以用于学费。第三,在经济衰退失去工作岗位的时候,很多人更愿意回到学校学习,一方面提高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提高岗位就业竞争力,所以大学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学生。

大学在经济危机下可以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大学可以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第二,大学应该根据经济危机所影响到的社会需求,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比如说美国的高校,以前美国人很不习惯过节俭的生活,但在经济危机下不少人开始考虑节约生产生活成本,因此美国高校就开设了一些课程,比如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与环保相结合的课程等。第三,大学应该更好地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与企业的结合。以中南大学为例,它坐落在中国中部湖南省。在经济危机发生后,该校特别开辟了为大中企业培养领军人才的专业课程,这个专业的学生要有三个月的时间在企业实践,有30%的教师来自企业,专门为大中型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另外,该校与云南一个矿业公司联合成立产业化基地,派出一批博士去担任该公司的高管,帮助公司开发技术,助力公司发展,使其不仅能采矿,而且能做勘探、测绘、采矿后的原料制作等一系列工作,使其年产值从1亿人民币扩张到20亿,很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

记者:为什么说大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孙玲:大学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大环境,国际合作确实变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大背景,全球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国际事务都需要依靠全球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去处理,比如说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应对甲型流感、打击索马里海盗等事务,单靠一两个国家很难完成,需要我们开展全球合作。第二,从机制和体制上看,也出现了引导合作的趋势。现在很多科研项目的申报方式都是引导国际合作的,比如说欧盟的合作框架研究项目就要求欧盟以内和欧盟以外的机构共同参与,而且每一个方面都不得少于两所高校参加,所以在科研体制的引导和处理上都在鼓励国际合作。第三,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来看,不同国家可以说是互补的,在合作中实现双赢,这被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例子证明。我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实验条件,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不同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使得科研项目效果达到最佳。

记者:北京师范大学是如何促进中英之间的学生交流的?

孙玲:为了促进中英之间教育和科技的合作,我认为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化的相互了解乃至和谐是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和英国的大学之间有着非常好的合作项目。一个项目是由英国教育部支持、曼彻斯特大学来组织的“动感中国体验”项目,每年从英国全国选拔200名优秀学生,利用春季和夏季的时间来华体验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在中国的四周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接触中国的书法、京剧、武术、太极等方面的文化,参加各种文化体验活动。第二个项目与伦敦大学亚太学院的合作。这个学院的中国文化和语言系每年派几十名学生来我校学习一年。第三个项目是与英国华威大学的合作。去年是第一次,虽然只有9个学生报名,但学习后感觉效果非常好,今年就有20多个学生报名参加。我希望今后中英两国的高校之间能够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学生交流和教育与科研方面的合作。

四、英国的经验

记者:英国大学对于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大学在应对经济困难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秦力(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一等秘书):英国的大学在英国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培养毕业生的必需技能,并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实现创新与发展。另外,大学一直都很了解自身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因此,英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培养能够改造未来世界的人才,比如说社会企业家。

史蒂夫·史密斯(英国大学理事会主席、埃克塞特大学校长)①:经济萧条背景下,大学应该发挥智囊作用,帮助政府作投资决策,把钱花在刀刃上。同时,大学要帮助有关部门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岗位和工作机会,并为这些岗位输送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受经济环境影响,政府对大学的投入会有所减少,学生和家长的学费开支将增加。如此一来,学生与大学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学生的“客户”身份将更明显,他们希望“物有所值”,不会容忍低质量的教育和设施。因此,如何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教育,是大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记者:英国大学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如何?埃克塞特大学与中国高校有什么合作计划?

秦力:英国大学在以下两个主要领域实现了全球化:其一是留学英国的国际学生,其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工作人员。英国政府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是外向流动能力——即鼓励英国学生出国学习,发展他们全球化的视野。

史蒂夫·史密斯: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有助于发挥大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办学质量,更有助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埃克塞特大学非常重视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我这次来华的主要行程之一就是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我们两校有着共同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过去的一年中已有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基础。最近,经过协商,我们将在2008年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生命科学、学前教育、MBA教育等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并在两校间的本科生、研究生派遣与互换方面开辟新路。希望今后两校加强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化带给中外大学的挑战。

记者:对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各界都对大学抱有很高的期望,期望大学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是否会增加高校的功利主义色彩?

秦力:现在有一个趋势是确保公共资金能够有效地使用在研究领域,期望研究成果能够对经济和社会起到积极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正确的,能够为经济社会带来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学也认识到,它们的角色是增强全球知识库。大学所处的地位有利于它们进行学术研究,这是进行更多实用领域研究的必要基础。

五、反思——全球化与本土化、国际化与民族化

记者:当前,大学的全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用比较的视角审视大学全球化,在这一进程里中外大学的异同点是什么?应如何思考其与高等教育本土化、民族化的关系?

施晓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全球化通常是指各个国家主要通过商品、资本、劳动力和观念流动等方式变得更加整体化的过程,并主要限定在经济领域(在政治上,经常主张多极化;在文化上,经常使用多元化)。全球化对高等教育以及大学是有影响的,但通常人们不使用大学全球化概念,而代之以高等教育国际化或者大学国际化概念。

大学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学自我发展的一种应对措施,也是自我形象的再塑造过程。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使命变得更加多样化。一方面,这种多样化的使命要求大学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它也不断要求大学适应社会的变化,转换角色定位,调整发展战略,提高组织竞争力,从而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正如英国学者皮特·斯格特(Peter Scott)在分析全球化对大学的影响时指出的,全球化对现代大学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国际共同市场的建立和《服务贸易总协定》(英文简称GATS)的签订,以公共经费和国家支持的大学传统优势和特权正在逐步丧失,大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在“无疆界的高等教育”中扮演积极角色;第二,在组织形态和性质上,国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正在演化成“企业化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和“法人化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第三,学术传统和中立原则正在不断被腐化,“学术资本主义”在全球市场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具备合法性。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对各国大学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的,但程度和效果却各不相同。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国际化是各国大学普遍追求的目的和发展战略,但大学国际化所表现出的知识流动、人员流动是不平衡的,并集中体现在国家及地区的不均衡上。其中,发达国家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发展中国家需要在“人才流失”和“人才收益”之间寻找一种恰当的平衡。

就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问题,在我看来,两者之间既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但又相互联系。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化是它们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但世界又是由多文化、多民族、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因而只有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民族特色,才能在国际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

目前,我国基本上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在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只有探索出具有本土的、民族特色的中国经验或者中国模式,我们的高等教育或者大学才会真正得到世界的认可。

上一篇:延迟退休之争下一篇: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