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效

2024-07-29

课程实效(精选11篇)

课程实效 篇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 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数学老师要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的教学资源。

一、利用教师自身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也是组织者和实施者, 不仅要积极实践新课程, 更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这个层面来讲, 教师自身也是很好的资源,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1. 积极利用教师的语言资源

教师丰富的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 科学、简明、凝练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为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空间。

2. 积极利用教师的体态资源

体态语能生动、形象、鲜明地揭示概念的属性, 描述抽象数量关系的具体特征。我们知道“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揭示这一概念时, 教师可用手掌抚摸物体的表面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二、开发学科知识资源

加强学科联系、整合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整合课程资源, 不仅要关注数学本学科的系统知识、文化背景等, 而且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挖掘其他学科中所隐藏的数学知识, 要把各学科中有价值的知识作为数学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1.开发本学科系统知识资源

数学各知识体系的编排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 但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通过“旧知”引学“新知”, 通过迁移教学或归纳整理, 形成知识体系。如教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2.开发艺术课中的数学资源

我们都认为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品”。在教学中, 适时进行一些艺术点缀和再创造, 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具体的图画、线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枯燥的教学教学寓于优美的画面之中, 从而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数学学习之中, 达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三、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

《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从而领悟数学的魅力, 感受数学的价值。

1.让数学和生活“材料”沟通

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 现实生活中的图、表、形或实际情境、数量关系有时可作为数学课程资源直接加以利用。例如教“认识三角形”时, 老师适时问:“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 你还见过哪些事物的形状也是三角形的?”让学生们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三角形物体的表象进行回忆、表达与交流, 可自然找到红领巾、三角板等。

2.让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

实践证明, 学生对生活化内容越熟悉, 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效果也会越好。如教学“复式统计表”时, 教材上的例子选用的是“青云小学兴趣小组活动情况”, 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将题目改编为“竹箦小学小牛少年宫项目活动情况”, 改编后的题目学生更感到熟悉, 学生也更加积极融入到这样的教学中。

四、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动态生成, 这恰恰也真实地反映了教学的实际。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 我们还应有灵活的教育机智, 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给予适度的引导, 使经学生探索发现而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的财富。

1. 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数学教学是数学的教学活动,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受多种因素影响, 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常产生许多预想不到的意外。教师要善于从这些意外中学会分析, 并加以利用, 以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

2.利用教学中的优点和错点资源

(1) 利用教学中的优点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又表现出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闪动的亮点, 把它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加以挖掘, 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2) 利用教学中的错点资源。新课程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 教学内容及过程的不确定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理解的偏差、思维的不深入、看待问题方式的不同, 都导致了学习中错误的发生。如何利用这些错误, 把它视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纠正利用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总之, 对数学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只要我们能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以及对课程资源的深入认识, 积极构建课程资源的内容体系, 我们定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取得更大的成效。

课程实效 篇2

提高陶艺教学实效

摘 要: 陶艺教学作为美术课的“新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手制作的舞台,回归自然的时间。他们放下了枯燥的书本,离开了狭窄的课堂,让心情在“泥巴”里灿烂。笔者从以兴趣爱好为突破口、以自由想象为诱导、以鼓励赞赏为抓手、以欣赏优秀作品为前提这四个方面论述如何用好学生的课程资源,提高陶艺教学实效,让学生爱上陶艺课。

关键词:课程资源 兴趣 创新 专注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他们的兴趣爱好、表现欲望、受激励后的学习动力等各种情感价值观都属于无形的课程资源。在陶艺课上,美术教师如果能用好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课前触动学生的好奇心,课中满足他们探究求知的需求,课后延伸他们意犹未尽的兴趣,陶艺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兴趣爱好为突破口,让学生享受动手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必须先抓住他们对美术的兴趣。陶艺教育亲近自然,培养美术兴趣,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直接体验成功和快乐。先利用多媒体演绎陶艺发展的历史,传授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技法,学生对这种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玩泥巴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敲、捏、揉、团等动作,把自己的创作智慧和感情融进这些不会说话的泥巴,通过泥、水、火、情的交融,让这些柔软的泥巴变得憨态可掬、有形可感、有趣可爱、有神可笑,这就是陶艺教育的魅力所在。在陶艺课上,对人体感兴趣的学生会塑一个泥娃娃或一尊佛像;喜欢亲近大自然的学生则会造一棵大树或一幢洋房;对动物有感情的学生会捏可爱的小兔子或有趣的小鱼儿……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些兴趣,授之以法,用泥塑帮助他们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爱好。课堂气氛极其融洽,同学们相互交流、切磋着陶艺制作,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要求美术教师面对五花八门的泥塑作业,要让学生彼此点评,分享好作品的快乐,学会欣赏好艺术的标准,让每个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民间艺术的朴实美。在陶艺课上,教师常常能发现一些在语数外等学科上不自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绘画却表现出喜欢,对动手做陶泥更是兴趣盎然、情有独钟。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这些简单而带有无限遐想的陶艺制作,唤回了学生的天真烂漫的性格和童心无羁的自由。

二、以自由想象为诱导,让学生享受创新的快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陶艺教学上,学生面对一团团平凡普通的黏土,教师只需传授泥塑的方法,学生都能改变这块泥土的模样,通过搓搓、捏捏、刻刻,再揉揉、接接、点点,总能把生活中的竹筐、汽车、茶壶、城堡、鱼骨头、笔筒,变成一件件经过他们思想加工的手工品。从没有生命的泥团到有感情的作品,这种“无中生有”的制作过程总能让他们享受到创新的快乐。一块没有生命、黯然失色的泥土,在这些稚嫩的小手下变成了透着灵气的作品,无不闪烁着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课上的陶艺教育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意,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让这种创新的火花在美术课上闪烁出来,在陶艺课堂上,教师不需给学生框框条条的束缚,不给学生这样那样的标准要求,只要他们对着一块泥土进行思考,用双手改变这块泥土的模样,塑造形象,倾注感情,有创造的过程能体现创作灵感,那这就是一件好作品。这种自由为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尽情发挥、尽情想象。以笔者去年指导本班学生参加全市中学生陶艺比赛为例,五位平时绘画表现平平、顽皮好动的学生,居然获得全市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这结果令笔者有些意外,事后回想在陶艺课上的表现发现他们偏爱陶艺,平时塑造的作业就与众不同,爱打破常规,喜欢奇思妙想。最终,他们用灵巧双手和聪明才智赢得了大奖。

三、以鼓励赞赏为抓手,培养学生的专注品质

在农村长大的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幼童时蹲在地上玩泥巴,在沙滩上造房屋,在水沟边建拦河大坝,玩得忘记上学被老师批评,玩得衣衫不整被父母责骂,可是一放学又会玩得忘记回家。试着把这种动手玩泥巴的喜好和专注延伸到美术课堂,陶艺教学就是美术教师培养学生专注品质的最好方法。

在陶艺课上,学生掌握了塑造陶艺的基本方法,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埋头制作,当他们举着脏兮兮的小手,托着质朴憨厚的泥塑作品,仰着沾满泥巴的小花脸,脸上满是炫耀着成功的喜悦。这种纯真的感情,是孩子们童心未泯的表现,也是教师借助泥塑对学生实现陶艺教学美育功能的最好时机。捏坏了,教师教他们从构图开始,给他们不气馁的勇气;塑得不好,教他们从观察雕塑对象的神态开始,让他们学会细心观察;以后造好作为展品给大家观摩,让他们享受泥塑成功的喜悦。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作品,歪瓜裂枣没关系,塌鼻子、小眼睛也无妨,像与不像不是评判成败的唯一标准,参与动手才是最重要的。

专注是学生有效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在陶艺课上,教师如果以鼓励、赞赏为抓手,培养出学生聚精会神的专注品质,学习成效也就大大提高。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很少能沉得住气,很少能抗得住失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这种专注的品格。在陶艺课上,当一块块泥土带着乡野气息摆放在他们眼前,激发他们“玩泥巴”的童年乐趣,让他们静下心,端坐在板凳上,屏住呼吸构思画面,小心翼翼地搭建内容,把自己的智慧用泥塑表现出来。在笔者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那些擅长泥塑的孩子,当他们用双手把握着陶泥,塑造出美的节奏、美的比例和美的重心的时候,总是最专注的;当他们不论各种喧嚣和诱惑,倾心塑造一件陶艺时,总是最有耐心的。

四、以欣赏优秀作品为前提,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在动手制作陶艺作品之前,教师适当地寻找一些优秀陶艺作品资料给学生欣赏,在学生心里会烙下一些美丽的影子。学生看多了优秀作品,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便有了一些参考和自己的思考。在创造陶艺形态过程中,学生用双手把握着陶泥,在试探摸索中自然而然地发现美的造型,轻而易举地驾驭并实践塑造美的节奏、比例、重心、对比、调和等美的法则,从而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卿成.课堂教学改革新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2]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何炳钦.现代陶艺教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长春初中)

开发课程资源打造实效课堂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一、整合——让科学课程不再孤立

教育部颁发的《纲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将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小学科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所有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喜欢提问、喜欢猜测、喜欢自己动手,对一些新鲜的事物更是充满探究的欲望,所有这些都为语文习作、语文中的口语交际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素材。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写“科学”作文,学生觉得这样的作文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我在教学《热的传递》一课时,学生研究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想说的、想表达的也很多,我让学生将实验过程、实验的发现、实验感受记录下来。语文老师在上习作课时,告诉学生本次习作只要将科学作业用一条主线将其串起来就可以了,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加之有现成的作文材料,因此写好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2.小学科学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数学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是由编者设计好的,数学课中的数学题大多也是老师设计好的,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所提供的题目去思考、去解题。小学科学《种子的发芽》一课,根据要求,我组织学生带来了蚕豆、黄豆、绿豆对种子的萌发进行实验,学生经过实验不仅了解了整个种子发芽的过程,而且还记录了种子数、种子的发芽数、种子未发芽数,然后我们将这些数据提供给数学老师,不同阶段的数学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数据进行编题,特别是六年级数学老师在讲百分数应用题时,应用的效果尤为突出。

3.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上网搜索、查阅资料,我通过让学生回家自己查阅的方法搜集需要的科学资料,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使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开发——让科学课程不拘形式

校内的资源是非常具体和直观的。科学教学的资源,就是学生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而这些常见的事物往往会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感觉,也容易让学生对它们产生亲切感。多种多样、具体鲜活的资源还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它们的身上蘊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

1.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

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小学,校园的绿化相当有规模,种植了大量的香樟、桂花、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广玉兰、杜鹃、苏铁等50余种植物。

我在教学《各种各样的植物》时,我让学生到校园里去寻找植物,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熟悉的植物其实有很多不了解的知识,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活动知道了地球上的植物有30多万种,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了解了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自然环境中有许许多多可供利用的科学教学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每位科学教学工作者怎样去挖掘。

2.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教学中,如果全部材料都要科学教师准备的话,那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能开发学生的人力资源,那不仅是减轻科学教师工作量的问题,更是学生全程参与科学学习的一种体现。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中,我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些材料,使实验材料更加充足。实验中,学生主动参与,将亲自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材料进行预测、检测、实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仅了解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而且也领会了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收集、自制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科学学习的过程,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发展智力。

3.开发和利用物力资源

学校的图书阅览室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科学探究性学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它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这方面学校里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的开发与利用便显得十分重要,而仪器设备、实验室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利用课间的时间对学生开放,让孩子有充分的自己动手、自主探究的机会。类似的计算机教室、科技室、劳技室也有值得挖掘的科学教学资源。

三、科技——让科学课程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我们学校给每个班都配备了“班班通”电子白板。这些新科技的应用,为科学学科搭建了宽广的教学平台,将常规媒体与电教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达到优化科学课堂的目的。

教材的每一册科学教师用书都配了一张光碟,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资源,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如种子发芽的过程、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日(月)食形成等等的视频,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了他们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及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总之,科学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勤于动手、勇于探索和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科学教学资源,同时也一定能更充分利用好各种丰富的科学教学资源。

找准教学起点增强课程实效 篇4

一、准确把握每种调研方式的特点与作用, 提高学情分析针对性, 找准教学起点

“源于儿童生活”“走进儿童生活”“回归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课程理念, 要使自己的教学真正“走进儿童生活”, 了解学生生活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以下课前调研的方法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和需求, 进行集中深入的学情分析, 把握教学起点。

由于每种调研方法作用点不同, 因此针对学情的不同方面采取不同方法调研, 可以充分发挥每一种调研方法的作用。

1.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这是教师在自然 (不加控制) 状态下, 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考查学生或教育对象的一种方法, 是分析学情的重要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风格特点, 如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抵触老师, 哪些内容更容易引发学习兴趣, 他们课堂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如何, 是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 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等, 以便选择和调整适合有效的教学策略。

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它是直接了解学情的一种方式。有开放式的 (不予限制) , 有封闭式的 (如选择题) , 也有图表式的。设计必须体现效度原则, 即卷中问题应能反映问卷的目的要求, 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要突出主题, 简明扼要, 易于回答。通过调查进行研究, 更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材料。

3. 访谈法

访谈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提问答问等活动来进行学情分析的方法, 是引导学生根据现在所处情况, 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 积极思考, 从而获得学情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 师生交流多, 反馈多。

在实际教学中, 我通过访谈法了解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生活经历与经验, 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 进而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4. 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孩子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作文或其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以了解、评定孩子的思想、学习效果等方面情况的一种方法。

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 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采用作品分析法来调研分析学生, 尤其是评价时经常使用, 也是学生较为喜爱的一种方式。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完成一个较为深入的学情分析, 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每种调研方式的特点, 充分发挥其作用, 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起点, 这也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前提。

二、综合运用多种调研方式, 增强学情分析实效性, 找准教学起点

在实际教学中, 针对一个主题内容往往只运用一种调研方式是不够的, 综合运用, 充分发挥不同调研方式的优势, 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找准教学起点。

例如, 《识别包装上的信息》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第一单元的一个主题内容。围绕这节课, 我课前综合利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作品分析法对学生情况进行多角度不同层面的调研。

1. 利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课前调研, 调整教材, 活用教材

(1) 调查目的:了解学生购物的基本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与教学。

(2) 调查准备。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此外, 为进一步摸清学生的购物情况及其所受影响, 我还重点与10名同学进行了座谈。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四年级部分学生。

(3) 学生购物情况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0份, 回收60份, 有效问卷60份, 有效回收率100%。通过调研发现, 四年级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独立购物, 并且在购买商品 (食品) 时更关注产品质量, 说明他们的健康意识很强。之后, 我与其中10名学生进行了座谈, 了解到孩子们对包装上的信息有一定了解, 尤其是如何选购安全健康的商品, 这种了解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影响和家长的高度关注。我校地处三里屯地区, 周边环境体现多元文化的交汇, 学生家长文化素质高, 对孩子的期望更多地侧重于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 我校学生主要呈现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综合能力强的特点。

在对学生调研的基础上, 我对品德与社会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深度加工”。通过悉心揣摩, 我对教材有了自己的思考:教材内容主要呈现了商品包装蕴含的基本信息。然而, 根据对学生的调研我自己则理解为:商品包装展示了商品本身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 如商业功能、文化功能、审美功能。所以, 我认为通过对包装袋的认识, 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包装袋上的基本信息内容, 使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正确选购安全健康的商品, 掌握必备的安全、健康生活技能;同时拓宽商品包装信息内涵, 促进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调研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 我精心设计, 将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 增加了商品包装本身的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与审美功能, 如大白兔奶糖50年包装不变的案例, 国外食品包装中的民族文化元素, 以及因过度包装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等, 以此引发学生再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2. 利用作品分析法进行课前调研, 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学习过程中重点与难点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来,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或者知识经验基础很薄弱; (2) 学生原有的经验或者知识是错误的; (3) 需要思维视角转化的内容; (4) 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将成为教学的难点。

在《识别包装上的信息》这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上, 我在课前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采用了作品分析法, 即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食品包装袋。

通过分析学生的绘画作品我明显感到, 孩子们虽然对于包装上的信息有一定了解, 但是当学生独自购物的时候, 又多从包装漂亮有趣出发, 往往忽视包装上的关键信息, 这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

基于对学生情况的调研和对教材的理解,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制订为:在模拟活动中通过观察、对比、分析, 提高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知道包装上有丰富的信息, 能独立识别商品包装信息。

而本节课的难点则为, 增强自我保护责任意识, 主动关注商品包装信息, 促进良好购物习惯的养成;体会商品包装蕴藏的多元信息, 融入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3. 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 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我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发现学生普遍喜欢轻松活泼、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方法的选择是:选择听讲的占14%;自己动脑的占35.5%;与伙伴讨论的占24%;动手做的占26%。后三项选择占85.5%, 说明大部分学生喜欢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因此, 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结合学生心理与年龄特点进行多样化教学活动设计, 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 我力图从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入手, 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发展。课上, 我模拟孩子们喜爱的《鉴宝》节目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通过模拟体验“鉴宝”活动, 促使学生主动关注商品包装信息, 突破本节课重点;还模拟《实话实说》栏目, 以开放性的交流方式, 让不同的意见出现在课堂上, 引发学生深度探究;在课堂效果评价方式中, 我用创意设计的形式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既巩固了本节课知识目标, 更引导学生在大胆的想象、新异的尝试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考, 也体现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核心价值。之后学生们又交上来了新的产品设计图稿, 与课前相比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有意义的学习要与学习者自身经验相连接, 它既符合儿童自身的需要, 又与儿童心理结构、生活历程相匹配, 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儿童生命活力, 使儿童感觉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虽然多样化的课前调研可以使教师准确把握学情, 找准教学起点, 提高课程实效, 但是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与困惑:调研的多样化势必会增加教师负担, 同时, 如何将调研与信息技术有效对接, 使调研常规化、简便化, 也是我进一步研究与实践的内容。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巧用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 篇5

一、巧用校内课程资源

(一)活用教材

教材的编写注重共性,而儿童所处的地域、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却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灵活处理。比如,如果按教材编排顺序组织教学,等到上《中秋节》(本文所用均为北师大版教材)一课时,中秋节早已过去了。为此,我把这一课提到中秋前夕。让孩子们在公益村特有的贺中秋活动中,不仅品尝月饼的香甜,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还由此激发孩子盼亲人团圆、盼祖国统一的情感。

又如:四年级下册《创造文明的环境》一课,我结合广州市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把它提到四月份上。我通过大屏幕播放日常生活中拍下的画面:

镜头一:一位阿姨不按顺序排队上车,拼命往车上挤,抢占座位。一个老爷爷生气地说:“真不像话!”

镜头二:在广州火车站候车室里,等候上车的人很多,虽然有“请勿吸烟”的告示,但仍有几位打工模样的人在吸烟。一位女士掩着鼻子怒目着这几位工人。

镜头三:在新华客运站里,一位中年男士随地吐痰,一位小学生上前劝阻。

老师:你们看了这三段画面,有什么想对他们说吗?

学生甲:看了镜头一,我想对那位阿姨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学生乙:在公共场所吸烟,有损他人健康。叔叔,请你以后礼貌一点吧!

学生丙:叔叔,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为了你、我、他的健康,请不要这样做!

……

通过以上片断,学生将社会文明与自己联系起来,与他人联系起来,进而萌生起初步的社会责任感。课后我还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培养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

(二)利用学校资源

我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上《我们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单元之前,我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为“动物知识知多少”擂台赛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校园动态”节目也给品德教学提供了素材:校运会上“春播秋收”趣味比赛的精彩回放,使孩子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爱心列车”事迹的介绍,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懂得了做好事并不难,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要留心、用心,学校的一些可利用资源都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搭桥铺路。

二、活用校外课程资源

(一)利用家长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在上“春天在哪里”主题单元之《春天疾病预防》时,我充分挖掘家庭资源,聘请家长中的医务工作者为一年级学生作专题讲座,让孩子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用听诊器聆听心脏的跳动,认识急救箱里的各种医疗器械,了解春天里常见的几种疾病以及如何预防的基本常识。

(二)利用社会资源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他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随后就记得了;而做了,很自然就了解了。”开展“我们生活的地方最美”活动之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了解并熟悉看书的生活环境,关心公益村以及新华镇的发展和变化。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游览、参观、访问、调查……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美丽和公用设施的完善,并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拍成录像,有的拍成照片,有的制作了小报,还有的亲手制作小区模型。课堂上,我邀请村长给同学们讲述公益村及新华镇的过去与今天。在此过程中,我还相机增设了小记者采访的环节,顿时课堂里热闹起来。

学生甲:村长,你能向我们介绍学校的过去吗?

村长:好!请看这组照片,这组照片是咱们的旧学校和公益村。

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哇!这么简陋。

学生乙:村长,那你能说说我们村的亮点吗?

村长:当然行啦!一大亮点是我们村的楼房高低错落,具有欧陆风情,已成了新华的新城区了。二大亮点是文化室,文化室成了老人的乐园,青少年的精神补给站。三大亮点是学校。圆玄小学的前身是一所规模极小的农村小学,现在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近两千人的学校了。我们学校现在影响力很大呀!四是……好!留下来的变化,请采访你们的老师吧!

众学生:谢谢村长!

以上活动结束后,我不失时机地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畅谈自己发现的家乡之美,新华之美!并主动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伙伴们一起分享。教学这节内容时,我还充分利用现场资源,让学生采访前来听课的老师,听他们说一说圆玄小学的变化,被采访者对学校的深情赞美,让学生的心中升腾起无比的自豪感。

三、利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对于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常常被我们忽视甚至压制,这是有违新课改精神的。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注重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要把师生的经验、感受、见解、困惑等宝贵的课程资源引入教学过程。

如本学期我在三年级上了一节示范课《我心中的老师》,课始我与孩子们一齐拍手深情地唱起《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心中的老师,为此,我组织同学们在六人小组中各抒己见。正当小组汇报热烈之时,有一位听课的老师突然晕倒了,我立即安排其它老师将这位晕倒的老师送到医务室,随后,我抓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提问:“同学们,这位老师废寝忘食地工作,她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该用什么行为来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有的同学说,我给生病的老师送去水果;有的说,我要改掉上课讲话的坏习惯,不让老师操心;还有的说,我祝愿老师早日康复,我不顽皮了……孩子们的真情在课室流淌,爱师、尊师的情感得到升华!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

因此,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之外,还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的创造过程。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才有可能散发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圆玄小学

广东广州 510800 )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篇6

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内涵

1、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2、《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资源的含义。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资源还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以及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

3、《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能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已有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

许多教师对于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没有让其进入课堂,没有让其发挥应用的作用。有的老师运用教材不够或者对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弃之不顾,没有充分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挖掘教材内容。有的教师舍近求远,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没有很好地用起来。

2、盲目的开发,造成课程资源浪费。

(1)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的远离学生生活,缺乏针对性。 (2)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的注重外在形式,缺乏有效性。 (3) 有的课堂就像资料展示会,存在着随意性。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堆砌,无形中浪费了教学时间。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措施和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应立足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学生生活资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依据一定的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 利用好教材这一基本的教学资源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却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我们在教学中既不要被教材所束缚,又不能一味地抛开教材不用,而应当巧用教材,使教材成为示范和开阔思路的好助手。

1、用好教材中的照片 (图片) 。

教材中的照片、图片再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源于生活,学生对照片 (图片) 中的情景犹如亲身感受,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照片、图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制作成课件,以生动、优美的动画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和感染学生,使学生触景生情,兴趣盎然。可根据插图编故事,用故事启迪孩子们感知图意、理解图意。可以把插图内容变成童趣横生的小游戏……同时插图还能激发我们和学生的思维,引发回忆和联想。

2、用好教材中的思想观点。

教材中的思想观点通常是比较正式的文字,有时也以教科书中的学生的对话或旁白出观,有时则通过老师之口告诉学生。我们要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以往习以为常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另外,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着眼于引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教材以各种形式呈现出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在于引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老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4、充分挖掘教材所预留的空间。

教材的内容本身是开放的,为学生自主的学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教师使用教材时,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多角度地探究,自由地、独特地研讨,淡化唯一结论,淡化教育痕迹。这就需要老师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

(二) 发挥好教师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再创造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应以课标为依据,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结合当地的实际和儿童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

1、按教学活动的需要重组教材内容。

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要做个有心人,要有慧眼,善于观察,巧妙利用。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拓展了相关内容。在活动设计上尽可能提供了多种方案,供教师和学生选择。这种设计思路,在理论上符合课程学习的需要,但在实践中却有一些困难。另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据学生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是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

2、精选开发到的其他课外资源

(1) 课外资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才能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应该源于生活、蕴涵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

(2) 课外资源利用要注意适度。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常用的方式是让孩子们“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制作成图象课件”,“实物展示”等。在选择各种资源时,要注意使学习材料与所学习的道德观点密切相关,并且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有较强的说服力。资料虽好,但是太多,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注重与其他学科或活动结合开展教学。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学时,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首先应当发挥好自己的资源作用,还应当充分利用好课程实施中的人力资源,争取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如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 调动起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和体验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所以,教师要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学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特别是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教师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并在教学中给以适当的引导。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学生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四) 利用好本土化的课程资源

1、用好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正朝着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的方向发展。如《重庆社会》是重庆市的地方教材。它既是对国家课程《品德与社会》教材乡土内容的补充,又是对重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用好这套纸制教材和音像教材,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家乡的人,了解家乡的事,考察家乡的物,感受家乡的情,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将家长和各行各业的人士请进课堂。

教师不是全才,在课堂上,面对一些教学内容,老师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着力开发好社区和家长这些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邀请校外辅导员和家长针对我们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讲解,发挥他们独特的教学优势,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

我们可以和附近的工厂,农村、图书馆、教育基地等进行协调,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让学生把在社会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 运用好课堂生成性教育资源

教师要将课堂中学生生成的具有价值的问题变为有效的课程资源,而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预设。同时,关注生成,贵在价值引导,引导孩子在多元价值中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总之,只有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自己教学的灵魂,《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就具有真正的实效性。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有效开发和利用《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资源, 应立足学生生活, 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学生生活资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做到为教学服务, 不求花样繁多, 但求切合实际, 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效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鲁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讲稿.

[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教育论纲》.

[4]康长运.《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5]王清平、许向阳.《放眼生命的成长》.

关注课程改革,提升历史教学实效 篇7

一、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思维

对于传授知识的教师而言,课程改革一改传统的片 面注重技 术性、程序化的“机械式”、“单向式”传教过程,而转变为一个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思路的创新式的教育过程,是具有创造性、科研性、连续性的实践教师队伍。对于接受知识的学生而言,课程改革一改传统的一味追求被动的吸纳理论知识,而进一步重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提供增强学生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开展多方位互动活动。

依据传统的课程进度,若较为系统全面地讲解拓宽的新知识点,由于旧模式的课程安排以及分配的时间使用效率,都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历史教学。另一方面,若历史教师只是简单笼统的教学,学生所吸纳的理论知识不全面,所学甚少,成效更低。但课程的改革,改变了教师以往的教学风格。一方面,任课老师可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对于知识的整理也更为系统,重点分类取舍,针对性解决难题,会使教学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开展的多方位课外活动,互动合作,分享自主学习资源,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对教师的探究教学提供了参考价值,从而进一步改进历史教学,争取更大的进步空间。

二、历史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

课程改革,需要历史老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添加历史趣味性和关联社会时事政治性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历史知识与社会大事的兴趣。一方面,课程改革通过改变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枯燥的理论知识,适当增加历史史料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历史课教材内容庞杂,需要教师注重在实践中积累,以统观全局的大历史观来指导具体的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任务,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位学者说得好: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三个忘记———忘记你是教师,你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忘记你在教课,你是在和学生交流、共进;忘记这是课堂,这是你与学生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此,我在讲授罪恶的三角贸易过程的时候,精心部署:课前分组并布置相应的任务。我把学生共分三组,分别负责出程、中程和归程,每组自制动态课件,同时还要配解说词,准备课堂上展示。领到任务后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始活动,组内分工明确,有收集、整理资料的,有制作课件的,有准备课堂讲述的……每个学生都积极融入到整个活动中。课堂展示中三个小组准备的非常充分,课件制作精美,讲述人思路清晰,表述得当,使教学重点深入浅出。贩卖黑奴又称为三角贸易,为了使学生形成整体的三角形的印象,还要把三组的课件进行组合。我本想在学生面前露一手,没想到学生中有人主动请缨,他可是班里有名的“学困生”,我们都很惊讶,出乎大家意料,他非常娴熟得仅用不足两分钟时间就将其组合成功。我们都惊呆了,随之辅以热烈的掌声。事后得知这个孩子是有备而来,因为他喜欢这种上课的方式,这件事使他重拾学习的信心,而其他学生也都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也有露一手的机会。此刻,我和学生共享着课堂的乐趣。

课程改革,还要把人文素养作为不可忽视的关注点之一,历史教学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从而营造和谐的氛围。因此,历史教学要重视教学设计,特别是教学导入的设计,导入语的设计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注重增设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针对学生各自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实施适当的教学措施。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地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这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人与历史的地位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课程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学生一味地吸纳任课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的相关知识,未真正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盲目记忆,割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存在意义。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对历史教学中的人与历史关系突显得淋漓尽致。

站在历史的时空视角来说,历史关联的人与历史的关系,着重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个社会方面的研究。对此,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地位影响需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引下,不光要提示现实的人与历史的关系、相互作用,还要指出人应该协调好这种关系,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增长协调这种关系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在认知的水平上了解历史,而且通过相关的对历史的探究,去发扬未知的历史,从探究中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认识,并有机会参与和协调新型的人与历史的关系,从而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策划自己的行动。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学和学习的枯燥性,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也改变了现实的人与历史的关系和地位。

四、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功能进一步突显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涉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其面之广、现实性之强、综合性之高是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蕴含其中的知识教育、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及美育等因素十分丰富,而且相互结合紧密,所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也具有多样性。历史教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具有广泛性、全面性、层次性、密切性等特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人类活动,较强的关联性以及时代性,强大的感染力。

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改变了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视理论知识,忽视相关实践性运用的培养,增加了关系性的探究教学课程,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历史考评,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分析历史用来指导社会活动等,主要在于教学自身的强大综合实践性,丰富的技能性教育。初中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互助能力,全面提升了自身的综合价值。

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实效 篇8

一、影响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实效的因素

1.观念守旧, 认同度较低

农村发展的落后必然导致人们观念保守和滞后, 如根深蒂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望子成龙”的思想等与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常常发生碰撞。目前, 农村教育浓厚的功利色彩使得农村教育主管部门中的部分领导对新课程认识还未真正到位, 应试教育仍然“涛声依旧”;作为推行新课程主体的农村学校领导及教师也已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对新课程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 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 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农村学生家长供孩子上学跳“农门”的守旧思想无疑都成了新课程的阻力。而且, 受以往教师培训效果不甚理想的影响, 很多农村教师对于新课程培训信心不足, 认同程度不高。这都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新课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经费短缺, 资源环境差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但因二元社会结构背景下政府对农村教育关注不够, 导致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不仅如此, 培训收费还居高不下, 并且大多都由教师个人买单。如此, 再加上农村教师收入原本就低, 家庭经济基础薄弱, 负担较重, 致使不少教师“望训兴叹”, 被迫放弃。可见, 培训费无疑成了广大农村教师一笔巨大的经济开支,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受地域、经费等硬件制约, 教师新课程资源严重匮乏, 而且农村学校大多偏远、分散, 校际间交流少, 信息闭塞, 布局调整后的许多学校班额大人数多, 农村学生的基本素养较城市学生差, 上级业务部门对课改实施引领力度小等, 不仅如此, 日益增多的“留守学生”因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 最终导致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互动整合难以实现。都严重影响新课程的落实。另外, 因政府宣传不力而致社会、家庭对新课程关注不够, 没有形成积极主动为新课程提供咨询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所以说, 农村恶劣的人文环境与淡薄的社会支持氛围, 严重阻滞着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及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

3.师资低微, 工学矛盾大

目前, 农村学校教师师资结构严重失衡, 不仅青黄不接, 而且多为民转公或代课教师, 极少受过正规师范教育, 以至于学历低, 基础差, 知识老化, 能力弱化, 缺少实施和同化新课程的必要“知识链”, 新课程转化率不高, 从而给新课程培训带来困难。不仅如此, 广大农村教师常常是肩挑工作、家务、农活三副重担, 他们都在超负荷运转, 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等去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况且, 目前的培训又多为非脱产形式, 很多农村学校师资紧缺且教师都是包班上课, 外出培训势必影响教学, 所以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及其隐含的矛盾冲突就必然成为他们不得不要首先考虑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4.管理缺位, 针对性不强

由于部分领导对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认识的不到位, 以致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 体制混乱, 监管不力, 运作困难。

其一, 教师在接受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其他部门多头管理且相关部门统筹缺失的情况下而不得不参与来自方方面面的种种培训, 结果是重复培训、资源浪费, 尤其是个别部门以赢利为目的, 把教师培训当作部门“发财之道”, 从而给教师培训带来极坏影响。

其二, 现有农村教师培训机构运作困难, 尤其是县、乡两级机构人员施训能力有限, 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内容随意性大而空等都难以满足教师培训需求。

其三, 培训模式差强人意, 当前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往往表现为培训方式方法单一落后, 重理论而轻实践, 重课堂学科知识灌输而轻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经济承受力和工学矛盾, 以致费时费力费钱, 加重了其负担特别是经济负担, 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对培训产生抵触、厌烦情绪, 进而影响培训成效。而且, 培训后的考核也仍延循传统的纸笔测试, “证”到手过关之际也正是培训学习结束之时, 缺少延续性跟踪服务, 最终导致教师新课程培训后劲不足, 可持续性差。

二、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实效的建议

1.长效投入, 确保新课程培训的稳固性

经费支持是新课程培训的重要物质保障, 合理分配和使用好经费, 直接关系着培训的水平、质量、效果以及广大农村参训教师的切身利益及其对待新课程培训的心态。为此, 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培训成本分担机制, 应将必要的教师培训经费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单独列支且专款专用, 中央及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大对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 经济条件许可的地方不妨试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全免费制, 以最大限度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提高他们积极参训的主动性。

2.强化管理, 确保新课程培训的针对性

第一, 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责任制, 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 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 杜绝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乱收费。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及其师资队伍建设, 高效重组和开发优质教师培训资源, 还应完善和加强县—乡—校三级新课程培训网络的标准化建设, 尤其要大力提高县、乡两级培训机构的运作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与统筹。

第二, 立足农村及教师实际,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建立乡镇区域教师学习中心采取专题报告、观摩教学、说课评课、专家咨询、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联片集中培训, 强化校本培训, 大力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并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实施远程网络培训, 组织专家、名师到农村学校进行现场培训等, 以针对性与实用性强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新课程培训模式来切实解决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工学矛盾, 降低培训成本, 减轻教师负担。

第三, 加强有效的评估激励制度建设, 可将教师新课程培训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教师职务评聘等管理制度有机结合, 强化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监管, 不断激发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贴近农村学校及教师实际,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评指标体系来调动培训双方参与积极性, 促进新课程培训的发展。一方面, 加强对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资质的评估及对校本培训学校管理的评估, 以引导和促进培训机构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 使培训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 加强对受训教师考评, 要把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侧重过程考评的同时还应着重看教师在培训学习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行为表现以及努力和进步程度等。

第四, 建立教师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联系机制, 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教学跟踪指导, 让教师真正从新课程培训中受益, 增强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的后劲。

3.营造氛围, 确保新课程培训的持续性

课程实效 篇9

第一, 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应付考试、提高学生分数为目的, 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情感意志的培养, 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生为本, 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 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不仅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 更重要性的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引导者”、“帮助者”,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把课堂的主导地位让给学生。课本让学生阅读, 见解让学生发表, 问题让学生提出, 规律让学生寻找, 结论让学生提炼,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 优化教学内容, 活用政治课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经典, 只是教与学的蓝本。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 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自己的思考, 缺乏校本化的研究, 以本为本, 照本宣科, 教材写什么就教什么, 怎么写就怎么教, 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因此必须依据教学目标, 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 基于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首先, 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展开教学过程。知识犹如一张网, 要着重抓网上的纲、网上的结。知识体系中的主干知识是重点, 与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知识是重点, 要突出这些重点做文章。教材上设计的探究活动、辅助材料, 同样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有所筛选。其次, 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结合教学重点适当引进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知识、新材料, 特别是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举措,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知识应用的能力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责任和意识。再次, 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 开阔眼界, 从而弥补学科课程资源的不足, 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第三, 转变教学方式, 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 讲授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角, 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的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机械地接受, 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课堂关系成为我讲你听, 我问你答, 我写你抄, 学生是被教会的, 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教支配了学、控制了学, 教也走向其反面, 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 学生越不会学, 越不爱学。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政治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过程,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显现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四, 优化考试评价制度,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课程实效 篇10

关键词:课程资源 兴趣 创新 专注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他们的兴趣爱好、表现欲望、受激励后的学习动力等各种情感价值观都属于无形的课程资源。在陶艺课上,美术教师如果能用好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课前触动学生的好奇心,课中满足他们探究求知的需求,课后延伸他们意犹未尽的兴趣,陶艺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兴趣爱好为突破口,让学生享受动手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必须先抓住他们对美术的兴趣。陶艺教育亲近自然,培养美术兴趣,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直接体验成功和快乐。先利用多媒体演绎陶艺发展的历史,传授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技法,学生对这种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玩泥巴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敲、捏、揉、团等动作,把自己的创作智慧和感情融进这些不会说话的泥巴,通过泥、水、火、情的交融,让这些柔软的泥巴变得憨态可掬、有形可感、有趣可爱、有神可笑,这就是陶艺教育的魅力所在。在陶艺课上,对人体感兴趣的学生会塑一个泥娃娃或一尊佛像;喜欢亲近大自然的学生则会造一棵大树或一幢洋房;对动物有感情的学生会捏可爱的小兔子或有趣的小鱼儿……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些兴趣,授之以法,用泥塑帮助他们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爱好。课堂气氛极其融洽,同学们相互交流、切磋着陶艺制作,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要求美术教师面对五花八门的泥塑作业,要让学生彼此点评,分享好作品的快乐,学会欣赏好艺术的标准,让每个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民间艺术的朴实美。在陶艺课上,教师常常能发现一些在语数外等学科上不自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绘画却表现出喜欢,对动手做陶泥更是兴趣盎然、情有独钟。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这些简单而带有无限遐想的陶艺制作,唤回了学生的天真烂漫的性格和童心无羁的自由。

二、以自由想象为诱导,让学生享受创新的快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陶艺教学上,学生面对一团团平凡普通的黏土,教师只需传授泥塑的方法,学生都能改变这块泥土的模样,通过搓搓、捏捏、刻刻,再揉揉、接接、点点,总能把生活中的竹筐、汽车、茶壶、城堡、鱼骨头、笔筒,变成一件件经过他们思想加工的手工品。从没有生命的泥团到有感情的作品,这种“无中生有”的制作过程总能让他们享受到创新的快乐。一块没有生命、黯然失色的泥土,在这些稚嫩的小手下变成了透着灵气的作品,无不闪烁着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课上的陶艺教育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意,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让这种创新的火花在美术课上闪烁出来,在陶艺课堂上,教师不需给学生框框条条的束缚,不给学生这样那样的标准要求,只要他们对着一块泥土进行思考,用双手改变这块泥土的模样,塑造形象,倾注感情,有创造的过程能体现创作灵感,那这就是一件好作品。这种自由为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尽情发挥、尽情想象。以笔者去年指导本班学生参加全市中学生陶艺比赛为例,五位平时绘画表现平平、顽皮好动的学生,居然获得全市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这结果令笔者有些意外,事后回想在陶艺课上的表现发现他们偏爱陶艺,平时塑造的作业就与众不同,爱打破常规,喜欢奇思妙想。最终,他们用灵巧双手和聪明才智赢得了大奖。

三、以鼓励赞赏为抓手,培养学生的专注品质

在农村长大的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幼童时蹲在地上玩泥巴,在沙滩上造房屋,在水沟边建拦河大坝,玩得忘记上学被老师批评,玩得衣衫不整被父母责骂,可是一放学又会玩得忘记回家。试着把这种动手玩泥巴的喜好和专注延伸到美术课堂,陶艺教学就是美术教师培养学生专注品质的最好方法。

在陶艺课上,学生掌握了塑造陶艺的基本方法,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埋头制作,当他们举着脏兮兮的小手,托着质朴憨厚的泥塑作品,仰着沾满泥巴的小花脸,脸上满是炫耀着成功的喜悦。这种纯真的感情,是孩子们童心未泯的表现,也是教师借助泥塑对学生实现陶艺教学美育功能的最好时机。捏坏了,教师教他们从构图开始,给他们不气馁的勇气;塑得不好,教他们从观察雕塑对象的神态开始,让他们学会细心观察;以后造好作为展品给大家观摩,让他们享受泥塑成功的喜悦。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作品,歪瓜裂枣没关系,塌鼻子、小眼睛也无妨,像与不像不是评判成败的唯一标准,参与动手才是最重要的。

专注是学生有效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在陶艺课上,教师如果以鼓励、赞赏为抓手,培养出学生聚精会神的专注品质,学习成效也就大大提高。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很少能沉得住气,很少能抗得住失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这种专注的品格。在陶艺课上,当一块块泥土带着乡野气息摆放在他们眼前,激发他们“玩泥巴”的童年乐趣,让他们静下心,端坐在板凳上,屏住呼吸构思画面,小心翼翼地搭建内容,把自己的智慧用泥塑表现出来。在笔者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那些擅长泥塑的孩子,当他们用双手把握着陶泥,塑造出美的节奏、美的比例和美的重心的时候,总是最专注的;当他们不论各种喧嚣和诱惑,倾心塑造一件陶艺时,总是最有耐心的。

四、以欣赏优秀作品为前提,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在动手制作陶艺作品之前,教师适当地寻找一些优秀陶艺作品资料给学生欣赏,在学生心里会烙下一些美丽的影子。学生看多了优秀作品,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便有了一些参考和自己的思考。在创造陶艺形态过程中,学生用双手把握着陶泥,在试探摸索中自然而然地发现美的造型,轻而易举地驾驭并实践塑造美的节奏、比例、重心、对比、调和等美的法则,从而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卿成.课堂教学改革新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2]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何炳钦.现代陶艺教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长春初中)

课程实效 篇11

关键词: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实效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 这一概念是针对显性课程来说的。从此, 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思考高校隐性德育课程问题, 不仅是构建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本身的客观需要, 而且是有效发挥隐性德育课程作用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界定及其教育功能

一般来讲, 隐性德育课程是存在于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 以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使受教育者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它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 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等要求, 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动力场”构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资源。具体来说, 应该包括显性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隐性部分、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即物化的高校环境和硬件设备、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即高校成文或习惯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即集中反映高校历史传承和价 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学术风气、办学理念等。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定,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和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自己特定的方式, 将自身固有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这方面,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对塑造大学生的品德、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 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 把隐性德育课程中正确的价值导向、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 在社会转型期全民价值观趋向多元的新形势下, 将大学生的思想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第二, 约束规范行为。就是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向大学生传导社会规范, 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否定、惩罚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 来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帮助大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 从而使他们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 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主动维护和遵循社会秩序、积极共建和谐社会的同时, 为自我发展赢得合理而自由的空间。第三, 激发精神动力。就是在隐性德育课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 诸如运用民主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奖惩激励等多种手段,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学生拼搏进取、发展自我, 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四, 塑造个体人格。就是在隐性德育课程中, 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趋 势和终身学习的本领、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从而使得高校教育才能够全方位、多侧面、各角度地塑造、健全和完善大学生个体人格, 引导他们早日成为健康的人、有用的人、优秀的人。

二、建设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念

第一, 发挥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互补作用。隐性德育课程作为高校德育课程的共同组成部分, 和显性德育课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一方面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 共同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又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特别是对人的情感、意志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 更多地表现为非物质性和精神文化潜能的再现, 这是显性德育课程永远也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 必须正视隐性德育课程的补充作用, 精心设置隐性德育课程, 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 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合理搭配和有机统一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既要发挥发挥隐性德育课程作为显性德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全面延伸, 利用其包括有形活动和实践以及无形的传统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又要统筹兼顾, 在做好显性德育课程明确规范设置、严格考核机制的同时, 对隐性德育课程做到全面有效地把握。

第二, 整合多元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但是一些矛盾在高校生活中也逐渐凸显。一方面是大学生个性发展之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的泛滥, 另一方面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问题、新矛盾解决时捉襟见肘、力有不逮。因此, 要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新媒体,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第三,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是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一方面处于管理制度的规范约束之下, 另一方面又以习得的方式从中获取思想政治认知, 并在不自觉间将这种习得的思想政治认知与在书中学得的思想政治认知进行检验与比对。因此, 要充分发挥隐含高校制度文化中的德育功能, 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各方面的制度。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融入学校管理之中, 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在这里, 大学制度化建设, 就是使大学生自觉地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当作自己发展和修养的目标, 把存在于外部的制度规章内化成自己内心世界的道德信仰, 并自觉加以实施的过程。

第四, 完善教育环境建设。高校教育环境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基点, 也是隐性德育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着力点之所在。

三、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策略

1、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 核心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首先, 是要“敢于教”。大学生个性极大发展的今天, 师生关系事实上的民主化和平等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课堂之外的平等交流甚至友好讨论越来越成为师生间的重要沟通渠道, 而这种隐性教育因其广泛性、随意性和对等性, 往往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中敢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 敢于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 敢于发表和时髦流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 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敢于”是前提, 只有理直气壮, 才能收到实效。其次, 是要“言传身教”。高校教师应当为人师表, 应该加强自身人格修养、重视仪表, 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表及里地以身作则, 为学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树立现实榜样。再次, 还要“善于教”。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很难提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 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在显性德育课程之外,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人格魅力为媒介, 在学生中增加启发疏导、提高民主参与、扩大民主讨论, 以非正式的形式适时开展对政策法规的针对性宣传和错误社会现象的批评。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成长, 从根本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2、健全制度建设。一方面是合法性制度的建设。这部分制度强调系统性与传承性, 要求对规章制度等硬性规定的认同和遵守;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等文化心理的培育。这方面制度的建设, 首先需要增加民主和质询, 以广泛的参与提高全员认同;其次需要勤于梳理整合与论证, 切实提高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再次需要以人为本、德威并重, 兼顾人文情怀与制度要求, 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度建设另一方面, 是合理性制度的建设。高校的制度除应履行“制度”本职的规范与保障功能外, 还应做到制度文化的内涵创新、学术本位的回归和科学精神的贯穿。社会对于高校的角色期待, 客观上要求高校不断淡化行政色彩, 重新回归大学“传道授业解惑”和创新治学开拓的类本质。

3、完善文化环境。首先要强化和细化高校的历史传承, 将校训、校风、校史的正面积极因素导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历史自豪感的同时, 增进学生自信、振奋学生斗志、坚定学生信念, 在改进和重塑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 力图变被动为主动, 引导学生自主践行符合正面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传统习俗的正式和非正式活动。其次, 要完善高校文化的养成教育机制。及时改革不利于学生个体性发展的陈规陋习, 积极遏制校园文化尤其是校园亚文化中的行政化和官僚化趋势, 为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自我和提升自我营造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再次, 要发挥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作用。积极建设和完善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 以硬件环境为现实载体, 培养、引导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积极地心态和践行健康的生活理念。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 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1.

[2]匡文波, 著.网络传播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弹性准静态分析下一篇:在线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