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与运用

2024-06-11

实施与运用(通用12篇)

实施与运用 篇1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股权激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对它很熟悉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股权激励是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一个有效手段, 对它陌生是因为对股权激励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和审批等接触的较少。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 如何做好本企业的股权激励的方案, 将对经营成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下面, 通过对股权激励的理解, 结合有关案例进行分析, 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我国现阶段, 上市公司可以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等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 实行股权激励总体来说是对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是通过让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 给以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 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 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而服务。既然是为了鼓励经营者尽职尽责, 使其将公司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结合, 那么, 股权激励就可以看做是给予经营者超过其报酬或年薪以外的奖励。在选择本公司适用的股权激励方式时, 应根据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 结合本行业和本公司的具体特点来确定。

比如, 公司处在成长初期或扩张期时可适当考虑采用股票期权的方式, 因为股票期权方式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利益“捆绑”在一起, 经营者要行权, 就必须使股价达到执行价格以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经营者需要自身加倍努力, 选择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 因为这样才会使得公司的股价在市场上持续上升。但同时也应考虑经营者片面追求股价提升的短期行为的潜在风险。相反, 如果对于成熟型的企业, 就应该对限制性股票方式多加关注。因为, 公司处在成熟期时, 效益较为稳定, 各项活动趋于平稳, 对资金的投入已经不再要求太多, 这时基于限制性股票是真实的股票这一特点, 持有者在达到实现约定的条件后, 就可以获得股票, 获得利益, 更直接地激励经营者更好的服务于公司, 与此同时, 也刺激着外部人员, 从而为公司吸收更多的人才参与竞争。

拟定股权激励计划是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基础, 而股票期权方式使用较为广泛。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目的是: (一) 、弥补短期激励计划, 实行短期激励与上期激励相结合,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促进形成协调均衡的激励体系。 (二) 、扭转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倾向, 促使经营者与公司和股东的目标保持长期一致, 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增加动力。 (三) 、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 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下面举例说明股权激励计划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某公司是一家在境外注册的从事网络通信产品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在注册时就预留了一定数量的股票计划用于股票期权激励。公司预计2008年在境外上市。目前公司处于发展时期, 但面临着现金比较紧张的问题, 公司能拿出来的现金奖励很少, 连续几个月没有发放奖金, 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设计一套面向公司所有员工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经分析, 这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的成长性较好, , 而最适合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就是股票期权。由于该公司是境外注册准备境外上市, 没有国内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存在的障碍, 因此选择股票期权计划是很合适的。至于激励对象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对于高科技而言, 人才是根本, 而该公司处于发展时期, 但面临着现金比较紧张的问题, 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 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就无法吸引和稳定现有的高素质人才, 也就无法取得竞争优势, 实现长期发展的目的。因此, 建议将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的对象定为2008年6月30日前入职满一年的员工。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它将公司的长远利益与员工的长远利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有助于公司的凝聚和吸引优秀的人才, 建立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

行权条件中除了每年的行权比例进行规定外, 基于目前公司的目的是要在境外上市, 因此, 还应明确公司在上市前, 暂不能变现出售股票, 但员工可在公司股票拟上市之后, 即可以变现出售。如果公司3年之后不上市, 则要求变现的股票由公司按照行权时的出资额加上以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得利息回购。该激励作用来自于公司境外上市后的股价升值和行权后在不兑现的情况下持有公司股票享有的所有权利, 激励力度比较大, 但由于周期较长, 对于更需要现金收入的员工来说这种方式就较难起到激励效果。

由此可见, 选择制定企业适用的股权激励计划要考虑企业的方方面面, 不可能十全十美, 同时, 企业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 经营状况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会对企业激励计划的执行起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 应当重视与加强对公司和员工业绩的考核评价, 完善制度, 严格执行。对以授予的股票期权, 在行权时可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已授予的限制性股票, 在解锁时可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确定可解锁的股票数量, 在设定的解锁期内未能解锁, 上市公司应收回或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已授予的限制性股票。

同时, 建立社会监督和专家评审机制也同样是股权激励计划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措施之一。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除按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予以公告外, 还应同时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网站上予以公告,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议。同时,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组织有关专家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进行评审。社会公众的监督、评议意见与专家的评审意见, 将作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审核股权激励计划的重要依据。

总之, 一个上市公司所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应与公司的特点、阶段、人员和技术水平、经营状况、资金状况等实际情况紧密相连, 应充分考虑影响股权激励计划制定和实施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使得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公司顺利良性发展, 获得竞争优势, 从而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实施与运用 篇2

由于智力落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培智学校的课程资源现状以及配置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既有基础薄弱的特点,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我们的培智教育教学中如果仅仅采取常规的班级授课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组织学校的教学骨干开展个别化教学探索与实践,并不断进行总结和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校开展个别化教学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以供研讨。

一、个别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学校,也就有了个别教学。我国和欧洲的古代学校采用的都是个别教学。17世纪以前,也就是班级集体教学(即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前,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采用的也是个别教学形式。但是现代个别化教学不等同于个别教学。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控制学习进度。”

由于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也很难照顾到各类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个别化教学则易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班级集体教学的局限性恰好能够体现个别化教学的优越性。

个别化教学在培智学校班级教学实践中,可在分组、分层、分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个别化教学既可在课堂集体教学时进行,也可在课堂集体教学后进行。在向全班学生传授课程目标规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可给予某些学生必要的个别化教学。课堂教学之后,也可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既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课堂上讲过的教材内容,填补知识空缺,巩固知识。又可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补充增添新的学习内容,扩展知识范围。

二、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即心理特征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既表现在人具有某方面的特征上,也表现在同一特征的不同水平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性别差异、生理差异、心理差异、身体差异、智力语言差异、经济差异、家庭差异等方面的差异。个别化教学也可以说就是差异教学。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在性格、兴趣、能力等心理特性方面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独特的自然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生理差异只是造成心理差异的一个原因,产生心理差异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则是社会环境。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即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的本质特征。珍惜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及其心理的个别差异,给予适宜的教育和训练,可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7种智能。由于组合或发挥的程度不同,不同智能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采取适当教育和训练,可使每一种智能发挥到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样教学内容,也应针对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果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内容都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无论哪个教育对象都采取“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形式,就会忽视个体差异性,违背因材施教。

智障学生由于发生在生命的不同发展时期的有害因素所造成的后遗状态,形式和程度都不同。大多数学生的病程已终止,在疾病的后遗症基础上开始发育成长;有少数学生还在患病,成长和疾病同时存在。为此,他们会有不同的表现。如运动技能、语言发展、办事能力、认识水平、心智操作、情感意志、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个性特点等方面各具特点,身体素质和感官功能也各不相同。

智障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及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因为智障,家长对待他们的态度也不甚相同,由此他们所处的地位,得到的待遇和所受到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和智力产生差距。

三、个别化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智要求

特殊教育最主要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社会生活。补偿缺陷是手段,为适应社会服务。适应社会生活,才是最终目标。通过教育和训练,要为智障学生成为适应生活、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基础。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对他们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多变性,要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他们的教育要求应适当。要着眼于鼓励他们树立成功的自信心。这比教给他们某种技能,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更加有用;要着眼于培养他们适应性生活技能,为回归社会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树立对智障学生的教育信心,同时,还要给予智障学生真挚的师爱。教师对智障学生的遭遇会感到惋惜,对他们的现状深表同情。但不仅仅只是给予关心、同情、怜悯。而要给他们真挚的“师爱”,一种比父母的爱更加伟大的爱。这种爱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怀、体贴,能让他们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产生满足感和安全感,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生活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观察了解情况,掌握学生特点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个别对待指的是要研究和估计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成功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观察了解、研究分析学生,掌握他们的个别特点,才能根据他们的智障程度和其他的不同状况进行个别化教学。

1、通过观察研究,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智障学生的情况。通过个别接触、游戏、教学、参观、郊游、实际操作、家访等活动,全面观察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智障程度、认知水平、智能差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特长强项、康复训练、家庭环境、家长状况、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为他们建立好档案——成长发展情况记录袋。从总体上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加以概括判定,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从认知、语言、情感、体力、社会交往、动手操作等方面,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2、综合有关情况,制定实施计划

综合情况主要是指智障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别特点。全面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和个别特点,也就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脉搏”。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7种智能会出现不同的组合。智能组合的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师要分析研究智障学生属于何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类型。了解了个别化教学对象的学习类型和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出在课上或课后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计划——包括个别化教学的内容要求、时间步骤、形式途径、手段方法等等。

(三)针对学生实际,施行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对每个智障学生的特殊情况和学习特点,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与掌握。教师要能针对不同学习方式、学习类型的智障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让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个别化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

如教师可运用自己丰富表情,恰当体态语言,色彩鲜艳板书,图画、图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多媒体等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视觉细胞,以及大脑中相对应的视觉-空间智能,发挥视觉功能,促进学生视觉学习。教师可采取范读、配乐朗读、表演、快板、讲故事、播放音乐,以及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说、读、讲练习,以激活学生的听觉细胞,以及与大脑中相对应的语言智能、音乐智能,发挥听觉的功能,促进听觉学习。教师也可采用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播放音乐、开展各种形式的说读活动等视觉刺激,以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语言、音乐等智能,发挥视听觉结合功能,促进视听觉结合学习。教师还可通过勾勾、画画、写写、练练、触摸、观察、实验、游戏、动作表现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充分调动触觉、肢体运动觉智能,以促进触觉、肢体运动觉的学习。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与运用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 基本步骤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反思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目的,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最终以获得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效果的一种教学途径。它出自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实践形式。其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它强调学生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即从被动的听众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同时要求教师与学生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是师生协作,学生与学生合作的一种学习过程。对教学效果及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促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设计的任务要有学生的兴趣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活动能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2.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任务要能够吸引全体学生参加。教师可以把活动任务设计成若干种形式,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难度的差异性,让学生量体裁衣,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任务,使课堂活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层次性原则。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任务形式要新颖多样,任务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以及适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在语言技能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多给予学生帮助,可以适当给出新词或句型。

4.科学性原则。任务型课堂教学要确保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科学分组,使好中差学生搭配合理,体现帮带作用。

5.实用性原则。任务设计时要提供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和情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运用规律,并结合学生特点,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运用语言。

6.延伸性原则。任务的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中,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有流利的口语。任务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和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者,还必须成为学生的“交流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流利的英语与学生自然地交流成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分配任务,适时引导,对学生提出正确建议。

2.教师要宏观调控和管理课堂。任务型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完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宏观调控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能力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要不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3.教师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形式多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会直接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对此,教师要审时度势,明察秋毫,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是课堂教学流畅,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得到锻炼。

4.教师要适时评价结果。有人说,“评价之于教学,犹春风之于花木。”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考查、观察和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课堂展示、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做出过程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5.教师要以人为本。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要求师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教学各环节应充分体现朋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和宽容,而不是命令式或强制式。并且,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所以学生都积极参与任务的实施与完成,共同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四、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值得探究的教学模式,它更侧重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组织、指导与调控,而不只是关注其学习目标和结果;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因为教师的宏观调控而真正地投入到形式多样的语言互动交流之中,自主性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与运用 篇4

一、内部控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及时发现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可以规范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有时会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经营问题。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反映和纠正,这样就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在企业得到有效的执行,而规范的经营行为能够为施工企业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的稳步发展。

(二)内部控制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应该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是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评估,能够加强对企业风险薄弱环节的监控,把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的进行控制,保证企业的各项资产免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财务计划、质检物资和施工技术等部门的各种制度把建筑施工企业的其他部门结合在一起,使各个部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部门的整体作用,以便顺利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另外,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加上科学的奖惩制度,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原则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处理好与外部监督的关系。内部控制是一种企业的自律行为,是企业自身对内部各种业务实施的管理和控制,但是,企业要真正实现控制风险的目的,还应该重视外部监督。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直接对其进行监督的外部机构就是监理公司,监理公司的有效监督可以促使企业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要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内部会计监督之间的关系。内部审计和内部会计监督都是内部控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避免内部控制的失控。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自觉性,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有内部审计来监督执行,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以此修订和完善制度。

(三)要处理好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善的内部控制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把企业的经营过程置于企业的全面监控中,同时还要对企业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业务进行控制。应把点的控制和面的控制进行有机结合,使内部控制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处理好控制和被控制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好控制和被控制的矛盾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矛盾处理得好,企业的经营就会稳定,效益也会有所增长。企业的内部控制遵循制衡性原则,管理部门和组织机构、管理岗位之间应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所以,怎样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内部控制的设计思路,调整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是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

三、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无到有,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内部控制还不能满足企业施工生产的需要,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实施的时间还不长,相关人员没有树立建立内部控制的意识,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缺少相应的学习。首先是认识上的片面性,很多企业都把内部控制当作是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照正确的形式和步骤开展工作。其次是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具有滞后性,不能随着施工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对内部控制做出调整,无法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再次,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内部控制只是用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制度的制定缺乏操作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不能适应工程的发展要求。近几年,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发展很快,建设项目过多,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是缺乏实际经验和能力的人员担任企业的项目经理。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经济、法律、地质、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现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缺乏,企业的领导层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员工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也不积极,使得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上缺乏系统性,相关的配套设施得不到完善。

(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化水平较低。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都是实行树形的管理结构,信息流通从项目总部,到项目部,再到各个施工段和施工队伍,流通成本较高,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这就使得项目部和企业总部、各个管理部门以及项目部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流通经过的部门越多,信息失真现象就越严重。

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内部控制。

(一)树立内部控制意识,确立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认识到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层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和全体员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依据各个工程项目的控制点,确立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并使其制度化,使其既明晰又有可行性,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同行业成功的内部控制案例,确定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和资金差不多的时候,员工的素质就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改善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层。此外,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该对现有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作业分析书,逐步细化员工的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由很多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在员工的招聘工作上,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人岗结合,防止职能分工和信息沟通上的相互矛盾。

(三)使内部控制体系系统化。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转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把实施内部控制提升到管理水平,而不是作为制约权力的障碍,积极抓内部控制的建设,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的内控新局面。其次,应该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建立一套风险评价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是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时反馈相关信息,采取防范控制措施。

运用热点话题,实施创意复习 篇5

作者:童丹凤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5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6日

初中英语复习的有效性既体现在教师的“教”上,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中。而其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配合教师进行有效地学习。因此,在英语复习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愿学又乐学,成为提高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已学知识进行重复、归纳与堆积,就无法避免课堂氛围的沉闷现象,更无法避免复习的低效现象。因此,只有教师积极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方式翻新,方法创新,将复习内容设计得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精彩,才能让复习课具有活力与张力,才能促进学生在巩固“旧”知中提升“新”的能力。

长期以来,笔者积极进行初中英语复习有效性的探索,寻求在英语复习中让学生乐学的因素,将学生即熟悉又感兴趣话题融入复习教学中,实施创意复习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以 “Go for it”九年级英语Units 5-6为例,将具体实施过程呈现如下。

一、教学设计前的准备

(一)复习内容与考试关联分析

在2012年的全区九年级英语期末统考中,15空的词汇运用,就有3个就出现在这两单元中,且都是学生比较容易失分的几个。而第五单元的句型:It must/ might/ can’t be…连续几年在中考及其他重要考试中出现。另外,第六单元的语法点---定语从句,是中考必考知识点。由此可见,这两单元的内容无论是在本册教材还是在中考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根据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在课堂设计之前先确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1.词汇。

两单元中的“四会”词汇虽然仅有42个,但大部分词汇都比较难掌握,且变化灵活,学生运用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本堂课中词汇复习尤为重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对于这些词汇的复现,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记词汇,更要求他们能够根据一定语境将它们正确运用。

2.句型。

对物主的猜测的句型本学期出现次数较多,学生也较熟悉。由“must be”与“might be”构成的句型,学生掌握得较好。但表示“不可能”的句型can’t be容易与mustn’t be混淆。另外,学生不太会辩别sth belong(s)to someone与sth be someone’s的区别,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3.语法。

定语从句对初中生来说不是一个容易掌握的知识点,我班学生也不例外。根据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学生对定语从句掌握的级别为b级,即:理解由关系代词“that/which/who”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本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定语从句,掌握考纲所规定的语法知识。

(三)寻找热点话题

如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提高学生乐学情绪和创设愉悦课堂氛围的关键。而我上这堂课刚好是在2013年元旦休息后,根据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观看过CCTV新闻频道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的年终大盘点,他们比较感兴趣,课余聊天中也常提到这个话题。于是,我也对此进行了关注。此节目用十二个关键词总结了2012发生在中国的重大事件,而钓鱼岛争端列于其中。我马上想到到我们本堂课将要复习的重点内容:belong to someone与be someone’s。那么,何不利用“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Diaoyu Islands belong to China./Diaoyu Islands are China’s.)这么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素材,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落实,对课堂难点进行突破呢?这样既让学生对于知识点印象深刻,又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了一次提升。同时,我发现另一个关键词 “A Bite of China”(舌尖上的中国)与本堂课的部分词汇简直是完美相融时,立刻决定,课堂话题为:A Review of 2012。

二、教学过程具体设计

定下课堂话题内容后,我根据本堂课主线抽丝剥茧,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Lead-in: 用简短的Greetings导入本堂课话题:In today’s English class, we’re going to have a review of the year 2012.Here, we have four keywords---A Bite of China, Positive Energy, Diaoyu Islands, The Voice of China.(二)Keyword I---A Bite of China 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复习14个重点词汇。

首先,由一个计时40秒钟的视频提出两个问题,从而复习director---be directed by, interest someone---be interested in, catch-caught-caught, fisherman-fishermen等词汇的运用。学生对这些词汇虽很熟悉,却不太会灵活变化。这个环节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让他们进行了练习与运用,从而使他们对这些词汇印象深刻。

然后,利用视频截图,对其中的两集(Nature’s Gift与Balancing the Five Tastes)进行介绍,复习sweet, salty, sour, tasty, fried等与味道与健康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平时使用不多,这堂课运用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话题对这些进行复现,学生又对这这部风靡一时的纪录片进行了自主评价,相信学生在短时很难忘记这些词汇。

(三)Keyword II---Positive Energy.第二个话题是去年很红的一个词汇:Positive Energy---“正能量”。话题人物是“最美教师”张丽莉与“最美司机”吴斌。我先由“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复习了下列短语:at the risk of, be shocked by, expect sb to do sth等。接着,由“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复习另几个重点短语:his last photographs, an honest man, suggest a positive energy等。

最后,我播放了一段听力录音,让学生在练习听力的同时,对刚才所复习的所有词汇进行进一步巩固。

(四)Keyword III---Diaoyu Islands.我利用几幅学生无数次在电视话面中看到过的钓鱼岛图片与学生谈论了钓鱼岛事件,从而导出这几句话:

Diaoyu Islands belong to China.Diaoyu Islands don’t belong to Japan.Diaoyu Islands are ours.Diaoyu Islands aren’t theirs.学生在念这几句话的时候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而这几个句型与变化与运用自然也在其中,学生掌握得非常好。但这样还不够,为了巩固这几个句型,PPT显示五件与2012的热点有关的物品(莫言的小说,神九的模型,“中国好声音”的CD,“甄嬛传”的录象带,及印有“江南style”图片的杯子),再显示本班五位任课教师的照片,让学生从激动的心情轻松下来。因为是谈论自己天天面对的任课老师,他们既感兴趣,又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浑然忘记了其实教师本环节的目的实际上是他们平时最感枯燥的句型巩固。

(五)Keyword IV---The Voice of China.本环节是对定语从句的四种最基本句型进行复现与操练。我利用“中国好声音”的音乐与图片,设计问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下列句子,This is a program that/which is/makes…(定语从句,关系词作主语,不可省略)(Liu Huan)is a tutor who is/can…(作主语,不可省略)The singer(who/whom)I like best is...(作宾语,可省略)The song(that/which)...(作宾语,可省略)

很巧的是,我们学校在年末也举行了“好声音”歌赛,班级同学还获奖了。于是,利用这个素材,让学生们进行书面表达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定语从句这个知识点。

(六)Ending.以“All time is no time when it is past.”“Well begun is half done.”两句谚语结束本堂课,对学生进行“时不我待”,“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而谚语正好是下堂课的预学目标之一。

三、教学实施后的思考

本堂课通过社会热点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经过教师精心创意设计,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乐学愿望,师生双边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得到了很好落实,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得精彩

这样的创意课堂教学设计是学生们从未经历过的,而选择的话题也是他们非常熟悉且感兴趣的,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打开,他们就有话说,并愿意说。课堂气氛好几次达到高潮。

(二)教师教得流畅

整堂课几乎都在“师生”或“生生”共同讨论中度过,所以,与传统模式的复习课相比,教师“导”的时间相对较少,整堂课都是在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度过。

(三)知识点得到了充分落实

无论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还是从课后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于词汇、句型及语法点的掌握都十分不错。而且,这堂课对于学生印象深刻,许多知识点将会是长时记忆。

(四)情感教育到位。

本堂课几乎每个环节都落实情感教育。如“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健康教育;“正能量”的高尚情怀教育;“钓鱼岛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等等。这些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对于增进师生感情与培养高素质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几个注意点: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总会有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关注,话题类的复习课堂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的社会热点必须是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否则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热情,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话题必须与知识点相辅相成,切忌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3、创意设计理念要以学生的“学”为核心,以教师的“教”为辅助与引导。这样才能主动结合话题,达到学得精彩的目的。

实施与运用 篇6

关键词:出版企业;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

一、ERP项目实施的背景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1990年将其作为制造资源计划的后续愿景而提出的概念。它作为MRPⅡ的下一代,继承了MRPⅡ的全部优势,它的核心功能是计划与控制。它能有效地将企业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资金,按照产品生产流程的时间轴进行有效配置,标准化生产流程,实时采集生产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并进行汇总与分析,为企业对生产、成本的计划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出版企业逐渐认识到优化供应链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已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助力。国际出版企业中,例如威科(Wolters Kluwer)、爱思唯尔(Elsevier)、施普林格(Springer)等出版集团都已经采纳并实施了ERP。他们采用的ERP涵盖了编务、印务、发行、出版、库存、人力资源、财务等出版流程中的主要环节,并实现了各个环节一体化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数据流转的“无纸化”。而在国内,大多数出版社至今只对部分工作流程或环节进行了信息化管理,还没有形成这种涵盖图书出版主要流程各环节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和信息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下简称“北医社”)在该项目实施前,并未形成一个各生产环节一体化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首先,由于编务和印务没有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导致编务与印务工作产生的数据,大多以纸质单据进行管理,这些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无法实现数据的重用和共享。其次,由于信息管理系统没有覆盖出版业务的全流程,造成了信息孤岛的出现,导致了业务环节间的数据交换十分困难。编务与印务业务没有与财务、发行业务统一管理,导致相同的数据要维护多次,而且每次维护都只能进行人工录入,数据无法随生产流程进行流转。最后,由于没有一个涵盖整个出版流程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决策层无法有效及时获取业务数据,导致出版社无法对生产进行高水平的精细化管理,如无法进行单书成本核算;无法对生产资料进行精确的、理性的、非经验性的计划、配置和管理;无法通过数据挖掘对销售市场进行预估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成为北医社管理经营水平提高的障碍,阻碍了出版社的健康发展。北医社于2013年初批准立项开展北医社ERP项目的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北医社ERP项目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为出版社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ERP系统上线的准备与实施

1.解决方案的选定

目前国内出版社采用的覆盖全生产流程的ERP系统大部分是购买用友、金蝶、云因等几家公司的产品,有少数出版社自主研发了自己的ERP系统。北医社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招标专家组,向社会公开招标,从产品的实用性、与出版社流程的符合度、可扩展性、易维护性、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定了用友公司的NC系统(UFIDA NewCentury)作为解决方案。

2.人员配备

ERP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关乎出版社各生产环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根植于生产活动中的具体细节,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而且还会妨碍日常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分工明确、责任明晰的实施管理团队,并确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和反馈通道。

为了保证项目开展,北医社成立了ERP项目执行小组,由社长任组长,总编辑任副组长,项目总监由出版社信息技术总监出任;然后从总编室、各编辑事业部、财务部、出版部、发行部、库房各选派1-2名业务骨干作为组员,充当系统实施中的典型用户。同时,出版社制定了例会制度,每周开一次例会,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开会议。

项目总监全程配合实施方工作,负责双方的沟通协调,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转换,系统上线后将出任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问题处理。

典型用户负责配合实施方进行需求分析,在项目总监指导下进行本部门的数据整理,系统进入测试阶段时负责进行测试工作。

3.流程梳理及系统配置

用友NC系统实施的指导思想是为用户提供一套标准的模块化产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配置,最后形成一个符合自己生产流程的ERP系统。整合过程类似于“搭积木”,用友NC系统提供“积木”,出版社“指挥”实施团队进行搭建,“指挥”过程基于标准化的术语和各种表单进行。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梳理流程、再根据梳理结果进行配置的过程。

北医社同其他出版社一样,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一套有着自身特色的生产业务流程。“梳理”工作就是要将这个现实中的流程抽象化、标准化后,通过NC系统中提供的表单、工作流、审批流等组件,将其在系统中表示出来。

北医社根据实际情况在图书编印模块配置了本版书(配盘)出版流程、外版书(配盘)出版流程、重印书(配盘)流程等业务流程,配置了选题申报、重印申报、选题信息变更申请等审批流程,配置了选题申报表、重印申报表、项目信息登记表、出版合同审批单、三审单、发稿单、封面设计单、编校流转单、质量检测单、样书信息登记单、印数定价审批单、印订施工单等流转单据。

在财务与供应链模块配置了纸张采购流程、图书销售流程、稿费支付流程、编录加工费用支付流程、生产费用付款流程等。

应注意的是,系统配置的时候应该按照先配置基本档案,再配置单据,最后配置工作流程和审批流的顺序进行。

4.数据载入

nlc202309041846

系统配置完成只相当于盖好了“房子”,需要配好“家具”和“人员”入住以后才能真正使整个系统运转起来。静态数据就相当于“家具”,包括:图书档案、作者信息、人员档案、出书门类、存货分类、开本类型等;“中间态”的动态数据就好比“人员”,它们会随着业务的进行发生变化,例如未达账款、未结算的订单、未印制完成的图书以及印制完成未入库的图书等信息。这些数据在采用NC系统前,分散于各个部门。数据载人就是将这些分散的数据按照标准的格式整理成一份份数据表单,最后利用数据传输平台将数据载入系统。

北医社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客商信息、作者信息表、项目信息登记表、存货期初表、成本卡明细表、在途订单表等电子表单,以excel形式下发各业务部门,由典型用户在项目总监指导下填报。填报的表单汇总到项目总监处,经处理后导入测试系统。在测试系统中进行几笔典型业务模拟,通过对库存、财务总账、存货核算、成本计算等模块对数据进行验证。如发现问题则及时回溯,查找原因予以纠正。经过多次反复后,使得测试系统配置的流程、表单、审批流以及数据和现实中的业务契合。

5.试运行与并行阶段

数据载入完毕后,需要求典型用户在测试系统中对照现实流程进行模拟操作。试运行阶段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跨度,业务流程模拟也必须有代表性。经过试运行阶段后,在正式启用系统前,需对出版社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经过培训后,开始使用正式系统。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原来的信息系统需要与正式系统并行一段时间。在并行期间,正式系统要做好定期数据备份工作。但是,并行阶段新、老两套系统同时运行,会增加操作员的工作量,所以并行阶段不宜选在业务过于集中发生的时间段,而且并行时间不宜太长。

6.验收上线

经过试运行与并行阶段,出版社人员对系统已经较为熟悉,工作习惯已经逐步养成,系统逐渐进入正式运行状态。通过库存、财务总账、存货核算、成本计算等模块对数据进行验证,组织专家对系统进行验收后,系统方可正式上线运行。

三、ERP系统的上线及应用

1.实现了编、印、发、财完整的信息流管理

北医社在正式采用NC系统后,选题申报、选题审批、出版合同、三审、发稿、CIP及书号申请、封面设计、校对、排版、印制、产品入库、图书销售、销售回款、库房管理等环节均被按照先后依赖关系整合于生产时间轴上。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选题的运作情况、物料和人力的调配情况、产品销售情况等,从而作出决策,控制生产流程有序、高效地进行。

2.实现了图书成本单本核算

选题通过审核立项后,系统会根据选题申报信息生成对应的存货信息和成本卡。随着生产流程的进行,此选题发生的费用将会及时地归集到对应的成本卡下。归集的费用总和除以总入库数即获得单位成本,在图书销售时,此单位成本即可用于计算销售成本结转,从而实现单本成本利润核算。考虑到图书销售时成本不齐导致单位成本低于现实的情况,系统提供了预估机制。例如在图书印制时,出版部只用确定纸张类型、数量,系统便会根据纸张采购入库时的单价预估该印制所需的材料费并以预估标志记入成本卡。等出版部正式与印刷厂结算时,系统会自动抵消预估材料费,并将实际材料费记入成本卡。如在实际成本记入前该图书发生了销售,销售成本结转就是以预估费用计算的单位成本,在实际成本录入成本卡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实际单位成本,并对已经发生的销售成本结转生成调整单,从而保证图书成本单本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

3.定制的报表系统极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

北医社充分利用了NC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了大量查询报表,极大地拓展了ERP系统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数据支持。例如,定制了选题申报汇总表,编务可以方便地汇总打印某一时间段中的选题申报信息,以便提供给选题审批会各委员参考;定制了书号申报信息汇总表,方便编务批量导出需要申报书号的选题信息,并直接通过申报系统提交,从而减少了编务的工作量和发生人为错误的机会;定制了新书主发信息汇总表,方便发行员汇总对应客商未发新书的情况,并及时对其进行新书主发;定制了图书信息汇总表,该表包括了图书基本信息、图书成本信息、图书销售信息,方便责编能及时了解自己选题的生产、销售情况,该表还可以应用于数据挖掘,从而为把握图书市场动向提供数据支持。

实施与运用 篇7

一、企业材料核算与成本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目标及步骤

系统能有效减轻企业材料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工作量, 能有效利用CIMS系统的相关数据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具体步骤分为以下三步: (1) 利用CIMS系统数据实现材料核算自动化; (2) 实现账务软件、核算和成本模块在CIMS系统中的应用; (3) 最终达到材料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及集成的要求。

二、船舶企业经营及成本管理的特点

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属订单式生产, 与重复生产和连续生产等类型的企业相比, 有如下管理特点:

1.工程项目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重复作业的比率低, 生产组织困难, 难以采用流水线或专用工装设备进行生产;

2.船舶产品是根据订单组织设计的, 船舶产品的标准成本及构成需在完成产品和工艺设计, 形成物料清单、工料定额后才能确定, 船舶产品的目标成本控制视工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

3.通常地, 船舶产品的生产组织要在完成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后, 才能编制出合理的生产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

4.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大量信息沟通不及时, 在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成本失控。

三、CIMS环境、财务软件、材料核算与成本管理系统

目前中国船企引进的CIMS系统, 一般为韩国的CIMS系统, 并均以此为起点进行二次开发, 该系统一般集成了设计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

财务软件是进行财务核算和账务管理的信息系统, 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财务软件对企业基础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形成财务数据与报表。该系统一般为国内软件商提供。

材料核算与成本管理是财务核算的重要基础, 它的数据来源于物资管理、生产管理等系统, 而引进的CIMS系统一般并没有财务模块, 因此, 为提高核算效率和质量必须建立材料核算与成本管理系统, 它作为CIMS系统的子模块或单独存在为财务系统提供支撑。

四、材料核算与成本管理系统的实施

(一) 功能需求分析

图1是材料核算和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界定示意图, 从图中可知, 系统作为CIMS系统的子模块实现材料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功能, 产生的处理结果集成到财务系统中。图中灰色部分为材料核算和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范围。

1. 材料核算

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 是构成产品的实体, 或为劳动工具所消耗, 或有助于产品的形成。材料核算在任务上可以概括为材料采购核算、材料入库核算、材料出库核算。

材料采购核算是财务部材料核算员审核采购入库单, 并根据发票和入库单对应关系进行的账务处理。

材料入库核算是指从材料采购科目转至原材料科目的业务处理流程。材料运达企业后, 仓库保管员根据结算凭证所列材料清单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并定期进行入库核算。

材料出库核算是仓库对生产部门领料申请进行实发出库, 财务部对领料单进行审核。月末, 对已审核的领料单出库单进行汇总, 并根据领用物料属性、受益部门、受益工程的性质, 对应成本费用科目, 自动形成出库汇总表或出库凭证。

期末, 财务部对本月已审核未报销的入库单据作暂估标志, 并生成月末暂估汇总表。

2.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基础是核算。成本核算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归集、分配, 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包括原材料分配、工资及福利费分配、制造费用核算、辅助生产核算、产成品核算等。

船舶企业是订单企业, 目前成本管理以目标成本为主。成本管理包括:材料成本分析、加工费分析、辅助生产分析、专项费用分析、实际成本查询、对比、预测、目标成本分析。

(二) 系统设计及开发

在明确了系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就成为下面的任务。实施系统时, 一般面临几种选择:选择合适的通用软件提供商、选择合适的定制软件提供商、选择自行开发适合自己的软件系统。一般来说, 企业信息化实力较强的企业选择自行开发比较适宜, 因为比较了解企业需求, 但周期较长。

(三) 系统实施及数据转换

信息系统开发出来经过测试、试运行以后, 就需要着手进行系统的转换工作, 让系统进入实际运行状态。系统转换的方式一般有:直接转换、并行方式、分阶段逐步转换方式。由于材料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数据极其庞大, 各项日常处理又不能停止, 因此系统采取分阶段转换是比较可行的方式。

五、系统实施效果

实施成功后, 能利用CIMS系统数据实现材料核算自动化及成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实现账务软件使用材料核算与成本管理系统、CIMS系统的其他数据进行核算。

实施与运用 篇8

系统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即元素、相互关系、存在环境。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教学本身可看作为一个系统个,其中地理学科内容、学科教学目标、老师、学生等都是教学这个系统的元素,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并且教学目标是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功能、实现最优化教学的前提。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过程与操作流程,是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而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在教学中起到提纲的作用。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该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是完成教学多元智能的基本保障,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前提。

2.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

( 1) 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意识缺乏严重。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形式上的陈述不规范,教学目标的主客体混乱,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在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上,由于意识的缺失使得目标设计内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合实际,过于空泛,无法准确的表达地理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教学目标体系不全面,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不健全;教学目标要求不合理,对学生起不到激励、引导、激发、合理评价的作用;教学目标缺乏个性、差异性、层次性,没有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使得教学目标的实施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 2) 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时候,虽然老师制定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但在实施的工程中,由于意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目标设计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不相符,导致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实施与教学过程脱节,比如教学目标而没有教学环节,有教学过程而没有教学目标等。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使得教学目标的实施过于机械化与随意化,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并不能最初及时有效的反应,而是仍然按照此前设计好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进行,或者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课堂突发意外的发生而随意更改教学目标,或者盲目的添加教学目标,使得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偏离高中地理教学的总体目标。此外,高考带来的压力使得一些教学目标形式化、片面化。

( 3) 原因分析

在主观因素方面,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高考压力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多数不愿在教学中做出改变,担心教学模式的改变会影响到学生成绩;多数高中地理老师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总是存在诸多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专业素养不够,短期内无法完全驾驭目标教学方法;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多数老师缺少更为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这极大的阻碍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在客观因素方面,应试教育仍然是目前高中教学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升学成绩是决定教学评价的唯一指标,这就使得考试形式、评价制度成为制约搞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及考试评价方式的制约,使得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 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与实例借鉴;此外,大班模式的教学使得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困难,无法全面将所有学生,从而制约了高中地理老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3.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 1) 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全面性、差异性、灵活性的原则,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学生情况等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一般为:( 分解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使其具体化、细致化)→( 研究学生背景,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个体性、高效性)→( 分析地理学习内容,确定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表述教学目标。

( 2) 教学目标实施策略

教学目标的实施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始终伴随着教学目标优化,时教学目标的实施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地理教学目标的实施要在课堂教学前呈现给学生,使其了解到课堂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教学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巧妙的设计地理相关活动,从活动中渗透教学目标。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巧妙的使用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目标的实施。在地理教学目标实施中,教学反馈是监测教学目标质量与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优化教学目标的依据,因此要强化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实施的具体效果和作用。

摘要: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地理教学目标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评价实施的基础。因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并有效实施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

实施与运用 篇9

一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 科学制订各年龄阶段体育活动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 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以及“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在体育活动中我园将更多参照“动作发展”子领域下的发展目标, 包括了幼儿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且各年龄段都有指向明确、指标清晰的细化目标。

1.3~4岁, 关键词:“有趣”、“模仿”

小班阶段的体育活动首先应充满趣味以吸引幼儿, 且一般以模仿为主, 用动作模仿周围事物的形态和动作特征, 感知运动节律的变化。如《小兔跳彩圈》、《乌龟运粮》等体育活动都是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来发展幼儿的跳和爬的能力。其次, 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各种身体运动, 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如《我是机器人》让幼儿体会除了灵活的动作, 人的身体也能变得“机械”和“僵硬”。最后, 运用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 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 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如在玩球、玩沙包的过程中, 幼儿不仅能体会器械与人的互动, 更进行了如拍球、抛接、躲避等多种动作练习。

2.4~5岁, 关键词:“参与”、“规则”

中班阶段的体育活动则更加关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首先, 教师应选择更加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愿意参与运动活动,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 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如在《羊村大冒险》活动中让幼儿扮演相关角色练习投掷的动作技能, 紧张投入又充满乐趣。其次, 中班的幼儿更乐意用动作来表现所理解的事物, 教师应让他们更多体会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最后,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理解和遵守运动活动中的规则, 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较及时地做出标识。同样是《羊村大冒险》的活动, 增加了“前方小河”、“小心陷阱”的标志与要求, 幼儿活动的专注度和练习积极性也会更高。

3.5~6岁, 关键词:“挑战”、“合作”

与小班和中班运动范围和运动量都较小的体育活动相比, 大班的体育活动更倾向于大场地、大器械和大动作。如《穿越侏罗纪》, 就囊括了平衡、攀爬、投掷等多种动作技能;又如最近新兴的定向运动, 更是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

二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科学创设各年龄阶段体育活动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提出“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于发展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时期, 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是第一位的, 也是最重要的。”因此, 我园创设体育活动环境的基本守则就是“安全”, 只有在此前提下呈现的体育活动环境才是科学的、有探讨意义的。

1.3~4岁, 关键词:“舒适”、“趣味”

小班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主要应考虑安全性 (包括生理和心理) 、舒适性和趣味性, 能够让幼儿在环境中充分体验运动活动的乐趣, 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乐趣。如前文提到的《乌龟运粮》, 教师创设的环境不仅有幼儿爬行的垫子、乌龟背壳等必需的道具, 还在场地周围点缀了小草、小花、小乌龟的“家”等布景, 营造了童趣、逼真的情境, 让幼儿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

2.4~5岁, 关键词:“层次”、“探索”

中班则需要创设有层次性的活动场景, 在情境中适当加入挑战点, 提供多种材料, 激发幼儿克服困难、探索、学习、锻炼的愿望。依旧是《羊村大冒险》的活动, 当幼儿能熟练掌握“投掷4米”的技能后, 教师就有意制造了一点小麻烦:用作“弹药”的纸球不够用了, 需要幼儿自己团报纸制造“弹药”, 这就为活动增加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 提升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奋点。

3.5~6岁, 关键词:“竞争”、“创造”

大班的体育活动环境创设要有挑战和难点, 能激发幼儿运动、竞争的愿望:提供的材料能满足幼儿对运动器械进行组合创造、自主探索的需求。一般以竞赛式为主, 《穿越侏罗纪》中“穿越”的路线不止一条, 游戏前幼儿分组布置穿越路线, 之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路线挑战, 顺利完成一条路线的话就可以继续挑战下一条。这也是遵循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三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与习惯, 科学运用各年龄段体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所以,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过程中也应注重幼儿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开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我园主要进行了以下三种模式的探索:

1.3~4岁, 关键词:“情境创设”

情境因素能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角色代入, 提高活动兴趣。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可以融入故事情节和角色, 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 利用这些情境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渲染, 帮助幼儿进入情境, 开展运动活动。这种“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情境感知+激发兴趣+挑战提升。

2.4~5岁, 关键词:“器械投放”

器械的投放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如一物多玩、多物一玩、多物多玩等。幼儿的运动能力和经验的获得不仅是靠模仿教师的动作而形成, 更是他们在与周边环境及各种各样的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种探索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自由探索+引导发现+交流丰富。

3.5~6岁, 关键词:“分层指导”

有层次的运动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得到发展。主要体现在:活动的内容要有层次, 活动的要求要有层次, 活动的指导要有层次, 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 幼儿的评价要有层次这几方面。这种多样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是:展现个性+因势利导+激励进步。

这几种教学模式与策略虽然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分别实施, 但它们不是互相割裂的, 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 是各年龄段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进阶与调整。

四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科学实施全园体育校本课程

我园以体育为主要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体现在集体体育活动中, 更贯穿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

1. 百花齐放的班级体育特色活动与游戏

在不影响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前提下每班每周定期组织班级体育特色活动和班级体育特色游戏, 以不同的活动组织方式完成班级体育特色计划, 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 也能更加科学、系统地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

2. 丰富多彩的晨间与午间体锻活动

打破传统操节“整齐划一”的模式, 在早操和午间操中也将加入发展动作技能为主的体能运动, 把班级体育特色器械融入其中, 让孩子们得到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

3. 趣味与挑战并重的自制玩具和器械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量身打造”更多玩具。另外, 我们将更加关注运动器械的趣味性、挑战性和互动性。不仅努力做到“一物多玩”, 更要达到“一物精玩”, 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变化与挑战中玩出精彩。

实施与运用 篇10

1.1企业传统培训现状

在现代企业中, 由于工作节奏加快并且同步性差, 人员层级及层次复杂多样, 传统的培训组织逐渐失去作用。同时, 市场中培训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非常多样, 企业选择培训的过程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所有这些因素都给培训的组织增加了很多负担。企业进行传统培训最大的难点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供需匹配度不高。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 每个企业面对的问题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培训机构所提供的课程很难全方位照顾到各行业、各类型企业、企业各层级员工培训的需求差异, 最终导致培训与需求匹配度差。

(2) 培训组织压力大。企业在组织员工培训的时候, 由于各个员工的工作节奏很难保证高度的同步性, 很难做到所有人都能按时参加, 甚至出现最重要的受训对象无法参加的极端情况。因为组织问题无法保证参训者的投入与专注, 最终培训效果也难以保证。

(3) 培训现场效果差。培训的现场管理也是难题之一。过度强调知识性和理论性容易造成学员的精神游离, 过度强调实战性和应用性又容易导致细枝末节的问题得到解决, 宏观层面的共识反而没有形成的现象。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和讲师, 造成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像搞运动, 受培训形式的制约, 课堂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4) 培训成本过高。除天价培训外, 优秀讲师的培训讲课费价格也不菲。除此之外, 培训教室、酒店住宿、餐饮和参训者的往返路费都是培训组织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成本。

1.2运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企业培训的意义

互联网使得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知识在电子世界无所不在, 在线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其具有以下优点:①不受时空限制, 方便员工个人学习;②灵活的学习方式, 满足员工不同的学习需求;③多媒体培训资源, 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员工的学习;④不脱产培训减少了因员工培训而带来的企业利益损失;⑤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协作训练减少工作中的磨合期。

由于在线学习具有传统员工培训方式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 它日益成为企业人员培训的首选形式。高职院校运用在线学习平台积极参与企业培训是企业培训员工的必要手段, 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经之路, 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建设目标和总体思路

2.1优势分析

高职教育的核心就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多年来,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教学模式等多样化的形式, 高职院校积攒了大量的技能实践操作经验,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 可以将高职院校的技能经验传授给一线工作的员工, 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在线学习平台解决方案需要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 由高职院校按照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的战略发展需求, 对企业制定相应的岗位要求和提升计划, 再按此要求与计划, 组织教师或聘请相应的专家进行课程的研发、录制工作, 形成适应企业自身需求的课程。再通过网络 (企业内部网络或Internet) 中的培训管理平台发布给企业内的员工。

员工可根据从事的岗位和感兴趣的内容, 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可以是自由的, 即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学习,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课程的学习;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相应部门、科室定期组织员工集中学习、讨论, 解决自学中产生的问题。

2.2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企业培训的关键问题

(1) 在线学习平台应该更多地提供在线实训服务。

在线学习平台不仅让学员重视理论学习, 更应该增加以项目任务驱动的在线技能训练服务, 针对不同技能水平、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成长方案和训练任务, 将一名普通的员工、学生训练成符合企业需求、达到一定技能水平、具备实战能力的人才。

模拟真实项目案例、企业管理流程, 采取实训项目管理, 保障参训人员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技能训练;支持不同能力、岗位要求制定相对应的训练任务和成长方案;针对不同任务和方案分配对应的学习知识;详细的任务跟踪、成果检查、成长考核测评体系;与学习系统、测评、人才服务融合, 方便进行学习和实训能力测评。

(2) 在线学习平台的风险防范。

任何项目都存在不确定性, 培训项目亦如此。所以应该制定积极、正确的风险管控措施与流程、防微杜渐, 做好风险预防工作。同时掌握“积极利用有利风险和消除不利风险”的风险管理原则。风险防范并不单单是针对特定培训项目的一次性、临时性的风险规划与预防, 而是培训项目的组织级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3) 及时总结及跟踪反馈。

在线学习平台一定要结合学员在线学习成绩, 对学员的技能进行考核, 与被考核人员进行访谈, 通过跟踪反馈项目的效果, 总结并改进相关不足之处, 及时根据行业或企业最新的技术标准更改在线学习资源与结构, 形成有效的反馈修正机制, 推进在线学习平台的实时性与实用性。

2.3高职院校开展企业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思路

(1) 高职院校一定要结合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证书培训、干部在线培训、农民工就业培训、休闲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的需要, 发挥高职教育自身优势, 结合行业与企业需求开展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与推广。

(2) 与社会用人单位对接, 实现教育和人力资源信息的集成服务。比如某些工种必须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理论与实践操作, 达到技能相关要求,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准入行业的认证许可, 通过合作可以促进在线学习平台的完善, 也可以达到行业标准的普及与推广。

(3) 高职院校参与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 集教、学、管、服、研于一体, 为学习者、教师、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公众、机构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符合高职教育的定位, 也促进了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4) 在线学习平台一定要支持互联网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多种终端接入, 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的需要。通过信息网络的载体, 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改变学习者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快在线学习平台知识的更新与增补, 两者相互促进, 真正地建立一种信息时代学习的新模式。

3实施方案

3.1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训体系

一个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 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3个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使培训体系能够切合实际的工作流程, 并且行之有效。

3.2高职院校参与企业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实施方案

在线学习平台一定要符合实用性, 并且将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处理, 完成一套能够达到员工利用率高、经济价值性价比高的产品, 其设计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2.1 网络拓扑模块结构设计

(1) 核心运行环境提供最基本的系统运行环境,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器、其它服务器等。

(2) 应用支撑层向考试应用层提供所需的各种通用服务, 如信息交换服务、事务处理服务和流程控制服务等;这一层主要包括用户统一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日志记录、数据交换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和消息传输系统等实现。

(3) 表示层是建立在服务支撑层上的, 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应用服务, 由核心的考试中心、管理中心、题库中心组成。

(4) 配置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管理, 对网络带宽进行合理分配, 提高管理能力和网络环境整体水平。

3.2.2 应用服务模块结构设计

应用服务模块主要提供4个部分的服务:Web应用服务、协作服务、数据库服务、课件服务。

企业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包括核心模块和协作模块两个独立的产品, 核心模块支持在线自学课程的发布、跟踪和管理, 提供远程教学的基础, 可以满足任何企业规模的教学需要。由于企业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核心模块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用户目录的存储系统, 因此, 协作模块在核心模块的管理和自学功能基础上, 增加了讨论、实况虚拟教室和在线感知等协作教学功能, 能够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集中到网上进行实时教学, 并能让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员工的学习情况。

平台功能的权限主要以使用者角色划分, 具体按学员、教师 (培训讲师或内容专家) 、管理者 (培训负责人或上级领导) 、系统管理员4种角色分别规划。

3.2.3 功能模块结构设计

通过对高职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优势与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要求分析, 在线学习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

(1) 用户和权限管理子系统。该功能模块主要包含培训管理员、考试管理员、分机构管理员、学员和系统管理员等类型的用户基本信息的导入和管理。包含用户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以及对管理员权限的管理, 用户登录名为唯一, 不能重复。

(2) 在线学习子系统。对在线培训课程和学习班进行管理, 为学员发布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制作培训课程、安排培训课程、监控培训过程、统计分析培训结果。

(3) 在线考试子系统。包括题型管理、题库分类、题库授权和题目管理等。包括试卷的发布、考试的组织和过程控制、考试报名审核流程、前台学员考试和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4) 考试成绩统计子系统。对每次考试, 相关负责人都能看到参与人员的考试情况, 包括具体成绩查询, 按机构和部门统计 (均分、各分数区间人数、最高、最低等) 。所有报表以Excel文件形式提供。查询各场考试人数、缺考人数、补考人数等。成绩统计:统计学员各类成绩, 统计考试的平均分和不及格人数, 查看考试的人员排行榜和机关/部门排行榜。

(5) 问卷调查子系统。管理员发布问卷调查, 学员参阅调查答卷, 管理员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 技术交流子系统。为学员分版块提供交流园地, 设置版块管理员 (教师) 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提供学员相互交流的空间, 支持学员上传附件。

(7) 课件录制系统。专业的课件录制工具通过电脑、摄像头及麦克风实时录制多媒体课件, 同步记录教师音视频和屏幕操作, 并对PPT、Word等教案自动分节, 自动生成纯HTML的网页课件, 操作极为简单。

(8) 课件制作工具。可在线下载绿色安装的客户端工具, 将现有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并可插入课堂练习题, 支持各种音视频、Word、PPT、PDF、Flash的各种格式, 生成完全的HTML网页课件, 可本地脱机播放, 支持离线练习和考试, 上传服务器后将获得学时记录、进度控制、答题成绩等交互功能。

(9) 课件传输工具。通过程序控件, 实现管理员将课件上传到服务器, 并对服务器课件目录进行管理, 支持整个课件目录上传、多服务器同时上传、断点自动重传等功能。

3.3在线学习平台的特色

本系统可以创建多个允许独立管理的机构, 机构管理员拥有本机构单独管理节点功能, 如同使用单独的系统, 集团知识库允许共享给下属机构使用, 更符合企业管理模式。下属机构完全管理独立、使用独立、数据独立, 类似使用单独产品, 与总部及其它机构相互不影响。总部可以对下属机构的所有对象和数据进行管理, 并可针对下属机构进行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

3.3.1 灵活的权限管理系统

本系统的权限模型非常灵活, 提供多级角色和多重身份的双重权限设计。提供系统管理员、机构管理员、领导和学员四级角色设计, 同时提供包括总部领导、机构领导、培训管理员、讲师、考试组织员、手工评卷员、题库管理员、考生、学员等众多身份设计, 而且这些身份可以合而为一, 满足项目有可能对分布式权限分配的复杂需要。

3.3.2 完善的题库管理系统

题型自定义功能。依据基础题型, 管理员可以增加新题型, 修改现有题型, 题型数量不受限制。支持的基础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组合题。

3.3.3 功能强大的高性能考试系统

在线学习平台功能强大, 包括题库管理、随机组卷、智能阅卷、考试安排、导入导出等;安全性较高, 可实现防舞弊、打乱顺序、倒计时、容错交卷、本地缓存、服务器缓存、确保考试不失败等功能;具有多种组卷方式:固定试卷组卷、随机试卷组卷。

3.3.4 全面的培训过程管理

从发布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制作培训课件、发布培训课程、组织培训学习班、跟踪学员学习课程、组织培训课程考试直到培训结束, 对培训的每个过程都有详细的管理。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和培训主管 (教师) 进行交流。

强大的消息提醒机制, 可以在培训的开始和结束、考试安排等阶段由培训主管主动给学员发送消息 (可以同时发送邮件和短信) 。

4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参与企业培训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 建立在线学习平台, 能够加快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高职院校运用在线学习平台参与企业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 应该结合高职教学的特色, 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实用性, 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燕萍, 张玉静.企业实施E-Learning培训系统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4) .

[2]刘曼, 赵冬生.基于Web的课程辅助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 2008 (2) .

[3]陈新文.在线学习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鄂州大学学报, 2011 (3) .

实施与运用 篇11

2015年实施的新《行政诉讼法》,扩大了检察监督范围,从原有的裁判结果的监督扩展到对裁判结果、审判人员违法和执行活动的监督;增加了检察监督方式,从原有的单一抗诉方式扩展到了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方式。如何在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中运用检察建议这种监督方式,运用时应注意那些问题,笔者结合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中具体运用检察建议的情形

1.对法院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检察建议

(1)新行政诉讼法第93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91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检察院备案”。同时,新行诉法第60条新增了关于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的例外,即对于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故对于以调解方式结果的行政案件,也应当纳入行政检察监督的范畴。但值得注意的是,检察机关对于调解书的监督,应当限于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2)对于判决、裁定的内容或形式有错误、不当之处,但尚未导致判决、裁定错误的,可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法院予以纠正或补正。

2.对行政诉讼主体诉讼行为的检察建议

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法实行法律监督”。因此,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检察机关有权对各方诉讼主体进行法律监督。

(1)对法院的检察监督。新行政诉讼法第93条第三款规定了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对于法院在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检察建议,督促人民法院纠正或改正。第一,对法院诉前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检察建议。审判实践中,法院在立案、诉前保全、送达以及对当事人辩论权和答辩期限的保障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情形,影响了裁判的最终结果。如,应当立案而不立案、违法减少当事人的答辩期、限制当事人的自由辩论权、未依法送达传票即开庭审理等。对此,可以区别情形分别使用不同监督方式予以监督。第二,对法院诉中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检察建议。实践中,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人情)会出现一些违反审判义务的情形,如对当事人的举证和质证权利加以限制、应当调取证据而不调取、应当回避而不回避或在未查清事实时即强行调解、限制当事人的自由辩论权等,影响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公正审理。对此,检察机关可以建议“更换办案人”的方式予以监督。第三,对法院诉后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检察建议,即对法院执行权的监督。实践中,对法院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怠于执行、未有生效执行依据执行、超标的执行以及执行后不及时将执行款物交付当事人等现象,主要是以检察建议的方式予以监督。

(2)对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活动中的违法或妨碍诉讼秩序的行为可以提出检察建议,建议法院或相关单位予以惩戒。第一,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检察建议。在诉讼过程中,有些当事人为达到诉讼目的,会违反诉讼义务,实施一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行为。如,为证明有利于自己的案情,提供一些虚假的证据、证人证言或鉴定结论等。对此,检察机关除可以用“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法院不予采纳证据外,还可以同时建议法院以妨害诉讼秩序为由,对当事人予以训诫或罚款。第二,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检察建议。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除了要遵守诉讼秩序外,还同时负有各自的诉讼义务。有时,一方当事人雇请的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勘验人员为了雇请方的利益也可能违反诉讼义务,实施一些违反诉讼秩序甚至违法的行为。对此,检察机关可以采用向其主管部门发检察建议的方式,视情况建议其管理部门对其行为予以警告、罚款或停止执业等;对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可以建议法院以妨害诉讼秩序为由,对直接责任人或其雇请方予以警告或罚款。

二、检察建议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行政诉讼中,运用检察建议进行检察监督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尚没有具体的工作规则和流程可以遵循或借鉴,加上新行政诉讼法对检察建议仅为原则性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1.检察建议刚性不足,监督效果无保障

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后,法院并不一定采纳、回复。而新行政诉讼法中也没有赋予检察建议应有的效力,对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是否应当作出答复、回应、解释或纠正没有规定。建议最终是否采纳取决于法院的态度,依赖于被监督者对检察机关的信赖程度和建议内容的认可程度。检察建议的真正监督实效无法发挥,缺乏刚性和权威性,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和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被损害和削弱。

2.操作流程不统一,影响了检察建议的严肃性

检察建议本身不具有强制力,又没有规范的具体操作流程,实践中检察建议的签发、送达、回复等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检察院的操作存在较大差异。程序上的不规范导致检察建议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具体的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检察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在檢察建议的文书制作上各地检察院也水平各异良莠不齐,普遍存在法律文书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这些都降低了检察建议的严肃性。

3.监督机制不健全,弱化了监督力度

实践中,检察建议法院能否采纳、是否回复等,检察院作为监督机关只能通过勤跑法院勤问法官来得知,没有可以依据的跟踪监督机制,这导致了在检察建议的采纳、回复上,法院很随意检察院很尴尬的境地。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作为检察建议重要配套的调查核实权功效难以发挥,对当事人、案外人以及被调查的审执人员不配合调查的情况,检察机关又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4.检察建议的提出程序与人民法院审查机制的严格程度不对等,削弱了监督权威

目前,检察机关内部对检察建议的提出,配置了严格的内控程序,即对再审检察建议、执行监督检察建议需一律经过检委会研究决定后才能提出。而相对于检察机关的严格控制,人民法院却缺乏对等的审查、回复机制和程序,由此也间接削弱了检察建议的监督权威。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细化监督程序,规范监督行为,提高监督力度

一种法律监督形式的确立,必须依赖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否则很难保障实体上的公正。建议高检院出台相关规定,对检察建议的适用条件、范围、提出、管辖、受理、送达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明确操作程序、期限、责任,为检察建议增加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体现检察建议书的严肃性,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时应使用送达回证,统一送达给法院特定的某一部门。

2.加强检察建议说理性,提高监督权威

检察建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院对检察建议的重视程度以及后续的处理方式。检察建议质量不高、自身运行不规范,大大减损了检察建议的监督权威。要严把检察建议的“质量关”,增强检察建议的说理性。第一,应充分做好前期调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全面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和重点问题。第二,在行文时应突出重点,言之有物,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者的角度出发,对案件事实的叙述力求客观,对证据的分析力求透彻,对依据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力求准确全面,法律思维逻辑严密。

3.建立检察建议的反馈和跟踪制度,补强监督效力

对于检察建议的签收、回复,两高应尽快协商制定工作意见,规定法院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应当在一定期限内对是否采纳检察建议、是否纠正违法情形以书面形式作出回复,对未予纠正的应当说明理由。同时,检察机关内部,应当制定跟踪监督机制,对于法院不予采纳和回复的检察建议,提出建议的检察院认为必须进行监督纠正的,可以向上级院提请跟进监督,使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对人民法院有错不纠正或超期不予回复、审判或执行人员存在违法行为等问题分别采取相应的监督手段。充分发挥检察权的整体效能,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形成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把办理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案件与发现、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司法腐败犯罪充分结合起来,提高行政诉讼监督检察建议效力。

4.正确处理好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关系,检察建议贵在精准

检察权和审判权在行政诉讼中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审判权与监督权都应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求同存异,做好衔接与配合。笔者认为,对审判权的检察监督应遵循如下原则:“监督”而不“干预”,“制约”而不“代行”。因此,对于检察建议的适用一定要审慎,监督要精细、准确、到位,不应频繁适用,丧失了严肃性。唯如此,检察建议才能起到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秩序、确保司法权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婧.基层民事行政檢察监督职责问题调研.法制与社会,2015(6).

[2]国鹏.徐德臣审判人员违法行为检察建议制度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作者简介:

孙振江,男,汉族,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检察实务研究。

崔云霞,女,汉族,山东沂南人,沂南县人民检察院民行科科长,检察实务研究。

实施与运用 篇12

(1) 教学内容面面俱到, 教学重点不突出, 难点未突破。教学目的往往定位在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上, 使阅读教学处低效或无效状态。 (2)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支离破碎, 缺少整体把握。教学中教师问得多, 讲得多, 引得多。学生读的少, 想得少, 练得少。 (3) 教师按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 缺少对学生学习中生成资源的关注, 未能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 (4) 注重知识的传授, 缺乏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训练。教学中教师不能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展开有效的语言训练, 学生学到的只是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或思想的体会, 但在阅读和表达的能力上没能得到应有的培养, 语感能力的培养也就更谈不上了。 (5) 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意志和品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6) 课堂作业不能当堂完成,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上问题的出现, 或是因为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的核心价值认识不深刻, 或不明确, 或对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没有一个基本的策略或缺乏好的方法。

根据多年的教学教研经验, 笔者研究出了“小学阅读六环节教学策略”, 并从2010年开始, 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基层学校推广实施, 运用这一教学策略的教师普遍认为, 这个策略好操作且具有实效性, 贴切新课标的精神, 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什么是阅读六环节教学策略

所谓六环节指:释题激趣, 创设语境;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顺学引导, 直奔重点;紧扣关键, 落实训练;回归整体, 读中学写;当堂作业, 拓展延伸。这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 每个部分既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清清楚楚一条线, 明明白白几个点, 完完整整一个圆”的高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同时也体现了“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紧扣关键、落实训练”的高效教学方法。

所谓“清清楚楚一条线”是指文本的文路、教学思路、学生学路、编者意图这四线合一, 教学中只有充分考虑如何做到四线合一, 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主线不夹杂, 不偏移。选择好这条“线”, 是设计好六环节的关键。

“明明白白几个点”中的“点”, 是教学设计中根据文本的中心与表达的特点, 确定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扣住主线, 选择好几个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 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以及语感能力, 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目标。这是“六环节教学策略”的核心思想。

“完完整整一个圆”是指教学过程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引导学生从语言到内容再回到语言表达形式,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整合, 进一步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从而实现“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六环节教学策略解读及实施建议

环节一:释题激趣, 创设语境

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 如果能从“释题”角度入手,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题目进行研读, 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与探究欲望, 为整体阅读打下基础。这一环节从形式上看, 能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过程, 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读题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 通过引导学生释题, 能够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为后续与文本充分对话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这一环节可采取以下基本策略:

(1) 抓住题眼激趣。文题常常有其“题眼”, 也就是直接或者间接体现文章中心或主旨的的字或词, 抓准题眼, 就可以顺藤摸瓜, 更好地激发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为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打下基础。 (2) 对课题提问激趣。经由对课题提问, 往往能更快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甚或直接可由此内容进入重点部分的学习。 (3) 对课题深入的探究激趣。在《刷子李》这篇课文中, 学生能从课题中知道, 本文写的是一个姓李的粉刷匠, 通过教师引导对课题深入探究:“所有干粉刷的姓李的师傅都能叫刷子李吗?”学生未见其人, 却已对他有一定了解, 但又充满了好奇:他有什么绝活, 能成为“刷子李”呢?为课文重点学习打下了基础。 (4) 抓住文题的含义激趣。有的课题直指文章中心, 可以从内容入手提问, 再对课题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5) 从课题所包含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环境等入手创设学习语言情境。一般说来, 课题中如果是时间或者是地点, 用释题的方式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

环节二: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文本本身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 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 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 认识事物必须由整体到部分, 由综合到分析。学生只有在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脉络之后, 才能够去品味文本的各个组成部分, 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地理解领悟, 然后再回到整体。这一过程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而教学初始的整体感知, 是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机,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 所以教师应该给予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最后达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 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感受, 对文章的写作方法与特点有一个初步印象的目的。这一环节, 一般有四个要求:自学生字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谈谈读完文章后的初步印象或感受;质疑问难。

1. 生字词的学习因不同的年段侧重点不一样。中年段的力度相对大些, 可以多读读多说说, 一定还得多动笔写写。这里应加强教师写字指导的示范性,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落实写字教学。高年段则以点拨为主, 重点练习, 充分相信学生的同时, 还需及时检查反馈, 真正落实生字教学和写字的训练。

2. 主要内容的归纳是对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重要训练内容, 也一直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这一环节从三年级开始就应该落实训练, 万不可走过场。中年级的学生对文章内容概括的能力较弱, 教师可以采用填空的方式, 逐步培养学生清楚、完整地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到了高年级, 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教师应该从准确、完整、简洁的角度训练学生。这样的训练, 使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 学生对这一类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

3. 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 让学生说说读后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这一要求的目的, 为的是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习惯和能力, 也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 同时为下一个环节直奔重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4.“学贵有疑”, 质疑问难是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形成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学生初读后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能顺势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重难点, 从而体现“教”为“学”服务和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环节三:顺学引导, 直奔重点

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对文本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教师要善于梳理、归纳、引导, 与此同时, 引导学生发现并形成学习课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直奔文章的重、难点相关段落的学习, 一改过去顺承教学的行为。学生提出的问题, 往往有以下几种:字词方面的疑问;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内涵方面的疑问;写作方法方面的疑问。

有些问题与教学的目标不甚相关, 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 不吝肯定;有些问题与文本的重难点密切相关, 教师应该大力表扬, 并鼓励学生针对文章的重难点提出自己的想法, 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思考的习惯;有时候,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重难点相关但表达不清, 教师应该及时引导, 使学生的模糊问题变得清晰, 成为探究文本的主要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提的问题多, 但与研读文本的重难点关系不密切, 教师应相机安排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或课外的拓展中予以解决, 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尊重, 体现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这一过程是整个教学环节的过渡环节, 也是引导学生与文本重点直接对话的过度, 看似简单, 其实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过去我们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就课文内容顺承而教、面面俱到, 结果一到不到。所以我们提出高效课堂必须立足三个点, 即: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突出语言训练点, 在突出三点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实现阅读教学高效的目的。

环节四:紧扣关键, 落实训练

三点抓住了, 怎样进行有效的训练呢?一般来讲语言训练要体现三性:目的性、层次性、指导性, 从而使学生历练一个听、说、读、写、思的完整的语言训练过程。一般讲, 语言文字训练可以采用“四化”策略, 即具体化、情景化、形象化、生活化。

1.具体化。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文章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展开来, 将其具体化, 在理解词语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 更加明确词句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情境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3.形象化。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其中不管是人物还是拟人化的动植物, 形象都是个性鲜明, 十分丰富的。语言训练中要用形象化手段感染、熏陶学生。

4.生活化。学生阅读文本时, 只有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经验、生活中的感受等与文本所描叙的内容相联系, 才能产生情感共鸣, 这一过程, 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课文就是学习生活, 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应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他们有一个从表象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完整的语言文字训练应包含四个过程:感知、感悟、感动、表达。

第一步:感知词句的表面意思, 可让学生查字、词典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这是准确理解词句的前提, 是基础。第二步:感悟词句的含义。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上贯下联, 感悟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也就是作者用这个词句想说明什么。第三步:体会作者通过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对词语理解升华的过程。“眼里看着文字, 心里理解语言, 情感产生共鸣”实现学生与作者“心与心的沟通, 情与情的交融”继而进行感情朗读地指导, 从而培养学生审美和语感能力, 渗透人文教育。第四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阅读教学的目的, 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读懂文章, 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只有完成了这一步,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语言文字训练”, 使我们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例如, 通过删减比较、换词比较等方法,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句子体会完了, 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对表现思想感情的作用及好处。有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写等。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规律与方法。在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策略时一定要注意:

1.找准“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一般来讲, “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有如下特点:“牵一发动全身”的词句, 学生对这个词句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有所体会;有利于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的词句;有利于学生整体阅读的词句 (有利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和规律的词句;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的词句等。

2.语言文字训练必须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让学生既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和感情, 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理解语言的表达方法。

3.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要在三维目标整体推进中实施, 从而体现语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在训练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进行阅读与思考。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去读、去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从而落实对学生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统一的要求。这也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能力的基本方法。

环节五:回归整体, 读中学写

这一环节, 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思想的整体回顾, 更重要地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回到文章的语言形式上来, 即体会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表现手法, 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 从而使语言文字运用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也会得到培养。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在阅读与理解的能力上、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上得到提高。这是教学一篇文章从方法迁移到实际运用的重要过程, 是最重要的但也是以前教师们最容易忽略的。

环节六:当堂作业, 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重要环节, 也是促使老师进行高效教学设计的手段。当堂作业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再指导的作用。教师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 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思基本能力的培养;着眼于表达方法的训练;着眼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着眼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拓展, 创造性地设计“练案”。这一部分不仅要注意练习的精当, 更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必要的作业指导、及时地评价反馈, 使这一环节获得最大效益。

总之, 六环节教学策略是针对过去课堂教学无效的教学现象应运而生的, 在运用这个策略的时候, 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年段特点和认知规律, 尊重教师的个性特征, 尊重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 尊重教材特点和特性。另外运用这个策略, 必须强化教师的几项基本功, 即钻研教材, 把握教材的基本功;处理教材和运用教材的基本功;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教学机智的锻炼, 即引导、评价、激励、启发、点拨等应变能力的基本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能很好地灵活地运用这一策略, 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核心目标, 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

因为教师们对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的核心价值的认识不深刻, 或不明确, 或对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没有一个基本的策略或缺乏好的方法。

教学初始的整体感知, 是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机,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 所以教师应该给予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上一篇:清分系统下一篇:高职金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