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运用与管理

2024-05-20

建设运用与管理(精选12篇)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1

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行业之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处于不败之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需要将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这不仅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以此完善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1 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1)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不健全我国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只能单纯采集网页中的数据,在开发和利用系统资源方面较为欠缺,对工程造价的定额指标体系并没有相对一致的编码顺序和规定。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只对一些综合性的信息进行整理,并没有形成处理工程量的完整清单,这就使得工程招投标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2)信息更新与公布速度过慢很多地方信息网站因为没有有效地与当地智能化数据库进行联合,信息在公布的过程中不能实现互通,只能在当地看到无法及时将各个地方的信息进行比对,对信息搜集很不利,同时也不能对工程造价的工程招投标所需材料及时进行价格比较

3)造价工作人员难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当前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所需的各种数据都是通过计算机搜集,同时还需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工、传输、保存及维护。我国当前的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系统的编制也越来越专业化,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数据的录入和加工等因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相对缺乏,一般由工程造价人员承担此项工作,由于工程造价人员未进行过系统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在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

2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步骤

2.1 整体设计思想

对于该系统来说,采用的是集中开发和部署的模式,提供给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系统平台能集基础管理与业务服务为一体,能准确分析和统计各类工程项目的造价数据,这样就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便于及时总结工程造价数据,将业务处理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提供给管理层,如招标和投标及造价资质等各环节的管理,以便控制和确定好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数额。

2.2 系统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应根据工程造价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业务性质,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起来,以便及时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查询和控制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包括工程量计算、造价信息预警和信息采集等模块。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能有效促进造价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3 主要模块设计

1)信息采集和交互系统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来说,它包括的内容较多,如价格信息、建设单位基本信息和施工企业诚信记录等。该系统的建成可服务于建筑行业的各企业。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通过该系统可进行新型材料的报价和信息采集,这样可以将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及时更新。招标代理企业通过该平台可将招标的具体要求发布出来并在接受标书后对施工企业的情况进行及时查询,根据查询到的相关信息由评标专家进行评标。施工单位可以将相关的市场材料价格和招标工程案例等积累好。对于一些描述性的信息如报建公告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可以以文本格式存储,对于一些数据定额和指标指数等可通过数据库端口由信息采集员进行录入和整理,整理完成后可将其上传到互联网上,以便将采集周期缩短。该系统将建筑行业的各企业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企业资质、招标和造价等于一体的共享企业内外部信息的造价信息网络。

2)工程招投标、信息筛选和预警、工程管理系统

对于该系统来说,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分为2步。第1步需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第2步需将信息筛选系统建立好,要确保其符合招标企业的需求。建筑市场是否健康,需根据施工企业的业绩、施工企业的奖惩情况和施工企业的信誉度等记录情况预警。

3)工程量计算系统

对于工程量一般采用2种方法来进行计算,以便提供准确的数据给工程造价:一种是采用在作图软件中输入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机计算出工程量;另一种是参考设计施工图文件中各种构件的特征数据,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计算工程量。

4)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它的整体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将造价咨洵机构和施工方等的资质进行分类管理,同时还要对造价过程进行监管,所以需要将其基本功能模块构建出来,分别是造价资质管理、造价过程管理、造价工程文件的编制管理。

3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推广注意事项

1)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机制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要想构建好,首先要保证录入的信息数据准确而迅速,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监管,确保信息的准确发布和及时更新;同时在工作中完善机制,制定出方便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和查询的信息管理系统,每位信息管理人员都应建立个人信息库,以便别人查询。

2)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数据库资源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立不能仅局限于几个简单模块的建立,而应深度加工和处理数据,提高信息利用率。所以在采集和存储工程造价数据的过程中,还应分析和提取动态数据,对工程造价领域的一些信息进行更新,使得数据库的内容得到充实,这样其利用的层次也得到了丰富增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使不同层次的信息使用者对工程造价信息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这也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如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轮岗培训等,这样能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便于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推广和运用。

4 结语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符合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标志,它能确保企业的费用预算更加准确,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我国当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的情况下,需根据这些问题找到解决思路,明确构建该体系的整体思想和模块,敢于创新,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此推动我国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用[J].江西建材,2016(1):267.274.

[2]张红.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朋[J].建筑技术开发。2016(3):138,170.

[3]毕文雄.试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5):166-167.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2

在使用此系统时需要整合出建构的思路,明确目标,将其作为一个支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科技高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高的需求的产物,是将计算机数字化的信息与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网络平台[3]。可以让人们脱去传统的人工手录模式,相比较而言更加的省时省力省地,而且可以快速的`将信息分类进行分析,同时也使信息发布范围更加宽广。通过严格的整合管理,明确目标,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进行有效界定,在每个工作环节都有思路清晰的把控,对一些突发情况也可以及时的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1]。

2.2划分详细板块

统一的系统结构对信息的发布,以及信息的管理都具有很大的局限作用,容易造成信息混乱,将系统分版块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将建设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与工程造价结合在一起进行合理分类,例如初期阶段涉及的企业竞标可以设置企业竞标通道,将企业的信息录入其中,为招标、投标者提供方便的服务[2]。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对各个阶段分别进行独立的板块设计,建立独特的信息收集系统,与此同时也要设立信息的防御系统,有不法企业可能会趁机提供错误信息和不良信息来从中盈利,造成其企业的损失,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上要及时剔除掉这类信息,使得系统可以健康正常运行。

2.3完善信息采集系统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3

我们经常把城市喻为一本打开的书,建筑无疑就是构成这本书的一个个文字,它无时无刻不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诉说。城市建筑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基石,也是这座城市不会骗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然而,当水泥森林拔地而起,一排排古建筑倒下时,我们的历史便被格式化了。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栋古宅、一件文物,更是一部记录着岁月风霜的历史和城市之魂……

失去“魂魄”的都市

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766722处。其中,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536001处,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而北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高达969处。在经济利益的背后,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灵魂的名人故居保护举步维艰。

统计表明,北京近1/3名人故居已被拆除。针对北京市普遍存在的名人故居缺乏有效普查和保护的现状,早在2005年,北京市政协就曾调研4个旧城区的308处名人故居,并通过了《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案》。建议案显示,由于腾退搬迁、整修建筑等成本很高,维护资金缺乏,有189户暂未列入文物保护项目,其中97户已被拆除,像恭王府、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这样得到妥善维护的名人故居属于凤毛麟角,而沦落成大杂院是多数名人故居普遍的命运。而且,这些年因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问题引起的风波不断,人们眼看着林白水故居、赵萝蕤与其父亲长住过的四合院遭遇危机,都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但最终都被粗野的推土机连骨带肉全吞噬了。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与精神魂魄所在,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莫不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记忆,是后人追索名人信息与时代风貌的重要凭证。对于后人来说,它是勾起历史记忆的场所,强拆它,就如同精神虐杀。

备考佳段:利益可以衡量很多东西,但如果利益能够衡量文化的话,刷新的名人故居也好,开发出来的假古董也好,文化基本上都蔫了。面对一个又一个名人故居被拆除的事件,能否点醒我们回望先贤风范,用一种更科学的态度来准确衡量现存文化遗迹的价值,用法律来理性地规范我们的发展步伐,用当今的技术手段给遗迹留存下更多的资料以供研究和缅怀?

名人故居存多少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清代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1999年,为了拓宽广渠门大街,曹雪芹故居“蒜市口十七间半”数天之内成了一片颓垣败瓦。有评论认为,“十七间半”的外墙在扩展后的广渠门大街人行道上,人行道完全可以绕行,保留“十七间半”对扩宽道路并无影响。后传出消息,曹雪芹故居在离原址不远处重建。

2003年,北京察院胡同23号,已有200多年历史,著名诗词学者叶嘉莹家族私宅被推土机铲平。2005年,孟端胡同45号,曾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作四合院“上上品”的清代果郡王府遭连夜“迁建”。上海静安区的徐志摩旧居,是一幢三层楼的新式里弄。徐志摩和陆小曼在那里写出了《爱眉小札》、《媚轩琐记》和《小曼日记》等。但是原址已经被拆迁,现在只能在这一弄堂口挂个铭牌,作个记号。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那些普普通通或是狭小简陋的空间里,留下的是影响世人的精神与一个时代的审美。如今,透过名人故居的当代命运,我们似乎看到更多文化遗存保护的局限和迫切。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保护好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这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一个时代问题!

备考佳段:按照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理念,已经拆除的文物绝对不能再复建。拆除已经是错误了,再仿造一个假古董更是错上加错。我们应该对遗址地加以保护,可以在原址辟建遗址公园,一定要保留一处废墟,以警示后人。重建,重建,留给后人的岂不是一桩又一桩的笑料?

为何连“梁林故居”都保不住

2012年1月27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原本计划恢复原貌,去年被列为普查文物但已遭到严重破坏的“梁林故居”现已基本被拆掉,只剩门楼旁一小间,几根房梁和残砖烂瓦。北京市文物局表示不知此事,已责成东城区文委进行调查。2012年2月9日,北京市、区文物部门宣布“梁林旧居”拆迁罚单:开发单位华润集团拆除“梁林旧居”是破坏古都文物保护的恶劣事件,对古都名城保护和文化之都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依据文物法规定,拟对其处以50万元罚款,并责令其恢复所拆除旧居建筑原状。

梁思成、林徽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后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梁思成奖”。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于1931―1937年居住于北京北总布胡同的一处院落,即后来的24号院。在此居住的6年时间里,夫妇二人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河北赵县的隋代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中国现存最伟大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的佛光寺……

也是在这6年里,他们与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马不停蹄地踏访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多个建筑文物,终于在1943年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不是一个普通的宅子,那是文物。“梁林故居”不是说里面住过梁思成和林徽因才不能拆,而是因为他们曾在那里做出过不朽贡献。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切断了几代人美丽的文化梦想和文学记忆。

备考佳段:仅仅是商人之罪么?开发商在利益集团的操纵与主导下,多年来的“躲猫猫”行动终于成功。过年本也是祭神和祭祖的日子,但是2012年的春节却彻底击碎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阴间的灵魂,假如真有灵魂的话。这令他们蒙羞的野蛮行为,也可以看作是文化心理阴暗之人对他们刻意的侮辱。建设,肆意建设,对文物的危害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原因,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建设时期的文保难题。从“梁林故居”最终被拆,到城乡之间的野蛮拆迁,像机器人和挖掘机一样一路霸蛮且一味横行,开发!开发!多少错失和悲剧假汝名义发生?

国外名人故居

牛顿故居,其实就是当年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牛顿住过的宿舍,现在还是学生宿舍,惟一不同的是,能住进这间宿舍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设施很陈旧,可学生们都能以入住为荣耀。这是每年刚入校新生和许多游客必来瞻仰的地方。

但丁故居,位于小巷里面的转角处,是一幢三层的老楼,厚墙小窗,前门有一盏铁灯,一个井台。铁灯无光,井台有盖。1265年,但丁就出生在这里。35岁那年,他被夺权的当局驱逐离开故乡后,又两次缺席被判死刑。背着十字架流亡的但丁,写下了《神曲》等世界名著。就是这样的简陋的名人故居,管理当局连“但丁故居”几个字都“不敢”凿在墙上,只挂了一小幅印有诗人头像的蓝色布幔。因为凿了,就不是原生态的但丁故居了。

阅读点睛:外国人用最恬静、原生态的方式对待名人故居,让历史在岁月流转中沉淀,除了更让人舒服,更表现了后人对名人们的敬重。腾空了、改造了、重修了,游人就无法感受到当年的生活气息。如此做法,简单、有效、可歌、可颂。

备考佳段:如果你家里收藏一幅古画,无论是多么的破旧,颜色是多么的灰暗,再没文化的人也绝不敢去找人重新装裱,或者照原样重新临摹一幅而扔掉那幅旧的,因为你确确实实地知道那些改变都将使这幅画一文不值。可是为什么在遇到古建筑、遇到名人故居时,很多人怎么就忽然换了副嘴脸呢?怎么就觉得它如此寒酸,仿佛配不上现代化的大都市了?

老舍故居:首个被保护的外国名人故居

英国人爱好人文历史,对人类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外国名人,其在英国的故居也每每受到英国人的尊重和爱护。

老舍上世纪20年代在伦敦的一处住所,在此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及《赵子曰》等,被视为其文学生涯的开端。鉴于老舍在中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大英图书馆的吴芳思博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贝克教授、布里斯托大学的贝克尔教授、爱丁堡大学的秦乃瑞教授和陈小滢女士共同撰写了倡议书,并正式交给了英国文物遗产委员会。中国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也同时出具了相关证明。2003年11月25日,老舍故居蓝牌揭幕仪式在伦敦举行,蓝牌上面用汉字、汉语拼音和英文分别写着:“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1925—1928生活于此。”

自此,英国有了第一座专门纪念中国作家的故居。

阅读点睛:欧美一些国家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教堂、古建筑是不允许随便动的,钉一个钉子都要申报、要审批。因此,教堂、古建筑、美术馆才能够保存得那么完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去看、去欣赏、去赞美,包括文艺复兴前后,十一世纪的都有。在此社会氛围下,老舍故居被完整的保存,在国人看来是意外呢,还是正常?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4

一、加油站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20C50年代的一种管理理念, 在日常管理的生活中, 其所占的资源是管理中主要的一种管理方式, 它的思想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 并且在这种方式中融入了传统的常规的模式, 从各个角度上减少使用的资源浪费, 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在管理过程中, 其管理手段是精细的, 将各阶段精细化分为小部分去完成可以准确掌控局面的模式, 让管理成为一种意识, 让管理的人带着认真的态度去管理。

二、精细管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

精细化内涵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具备准确的判断力, 对数据的统计要严格, 并且相关人员的执行力也要有保障。在操作过程中, 严格控制执行标准, 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相关人员的态度要端正, 真正从全方面达到管理的精细要求。

在企业管理中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方便企业的竞争, 而如何方便竞争是通过管理手段展示出来的, 在国内外的综合形式下, 我国的加油站建设应该重点加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细节来战胜其他国家。

三、加油站精细化管理的运用与实践

1. 通过改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来促进加油站管理的精确性

在目前的建设计划中, 制定了很多方案来制定工作, 从目前的很多形式来看, 一般都采用传统的三级管理的模式。在运行环节中, 配合有效的机制, 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加油站管理的建设, 从而得到充分的回报后, 占领国内外的市场。从各个方案的管理监督过程中, 可以发现每一个环节都是相连的, 而且可以联系到加油站的管理建设和日常的开销。在国内外的石油市场中, 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就需要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得到落实。在加油站建设中, 工作效率应该作为最终的目标来适应其组织机构, 保证在加油站管理过程中, 管理模式的精细化。及时发现管理模式中发现的粗放型等弊端, 增加管理的力度, 使加油站在投入的成本上逐渐下降, 在收益上逐渐提高。

2. 推广和完善标准化建设来促进加油站管理的精确度

中国石油化的管理系统改革真正压缩了管理的阶层, 从很大意义上强化了加油站建设的管理, 在改革推行之后降低了投资和成本, 逐渐改善了以前标准不一的现状, 使加油站管理的运营效率从根本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加油站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 完善本身标准化的建设过程, 确保加油站建设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于加油站建设中不利的一些情况应该着手进行完善, 在安全方面必须要注意加油站的实施管理, 使加油站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得到更加科学化的解决, 使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 操作性也变得更加简明体系化。在质量方面要保证规范化的采购, 提高加油站的建设效率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建设的成本。借鉴国外的加油站中的一些经验可以看出, 在短时间之内, 完善比较好的加油站标准化建设会快一点。因此可以看出项目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对投资起着很大的作用。

3. 通过对成本的控制来促进加油站管理的精确度

在加油站建设精细化的过程中, 虽然它的工期很长而且耗资较大, 但是因为规模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普遍性问题。对这样的问题, 很多公司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是从投资成本上进行缩减, 在投资决策上进行精细化, 制定科学性的相关决策和方案来确保其可靠性。其次, 应该在预算上树立好相应的理念, 保证其计划严格实施, 不能临时变更。然后, 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对表现好的进行嘉奖, 对不良的现象进行制止和批评。在成本上管理要更加精细来控制整个周期的决策性, 在这些繁琐而细致的工作中, 需要进行逐步的探索摸索出真正的经验, 和我国加油站管理的一套方案, 改善我国加油站投资管理的现状。

4. 通过挖掘和培养管理人才来促进加油站管理的精确度

在管理过程中, 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国内的很多企业中, 由于快速发展更加面向人才的紧缺, 因此, 人才管理也是目前需要加强的一个建设。在石油的探究中, 可以发展国外的企业建设虽然人员不多但是其工作效率很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充分利用了人才资源的现状, 在整个队伍上, 人才的结构占了很大的比例, 企业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建设为主的, 另外在人才的管理中需要高学历的人才, 这部分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当强的管理应用能力。头脑要灵活, 对管理过程要熟悉。年龄上必须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为主, 他们可以带领着年轻的技术人员来紧密协作, 互相弥补, 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关建设。

总结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 需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这才能充分体现出其管理水平, 保证管理的力度和产品的质量, 真正提高加油站管理的效率, 在加油站工程建设中, 如何具备一个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是需要不断加强关注的一点。在管理水平上, 应该加强科学的管理态度, 从而从根本上带动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永红, 张艳.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J].品牌 (下半月) , 2013, Z1:37+19.

[2]李海洋.加油站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与实践[J].福建建设科技, 2013, 03:94-96.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5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在公路整体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路建设的基本定义来看,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主要可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出发,分为工程造价指标、工期计划完成率指标以及投资回收率指标、内部收益率等,这些指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结果,对公路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另外,基于其工作流程的特殊性,相关项目的绩效评价管理主要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展开。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6

关键词:养老保障体系;商业保险;人口老龄化

一、养老保障体系的“三支柱”

1994年,世界银行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即促进经济增长》报告中提出了“三支柱”模式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危机。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议第一支柱采用强制性方式建立。由国家主导,采取现收现付的模式筹集资金,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有限度的缓解老年人贫困,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第二支柱则指企业年金,主要由企业负责为职工建立个人积累账户,缴费主体以企业为主,职工为辅。可以缓解第一支柱的压力,适当提高和改善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第三支柱主要为个人养老储蓄计划,采取自愿方式建立,用以满足较高水准的养老需求。

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以完成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储蓄和保险的三大功能。并且清晰地划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三者共同作用,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从世界各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分析,结合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老龄化结构的变化,其核心问题在于达到可持续性和充足性的平衡,这也是面向未来所应当设计的养老体制。目前,“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令世界担忧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高于欧美各国,在目前现收现付——用年轻一代人的税费支付当年的养老保险费用的模式下,可持续性问题日渐凸显。因而,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显得较为紧迫。

二、中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紧迫性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未富先老”

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界定的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2000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2005年1%抽样人口调查主要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03%,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69%,表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安联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欧洲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一般出现在现代化建设基本完成之后,且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较慢。相比之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起步晚、规模大、速度快。全国老龄委预测:2026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2037年上升至4亿,2051年将达到最大值4.7亿,之后将老年人口将维持在3~4亿。[1]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比发达国家快近一倍。并且将长时期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00—10000美元,而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为1000美元上下,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状态。未富先老给中国养老问题带来很大的挑战。尽管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同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架构相同,但我国现行体制仍然是以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单一支柱体系。以我国目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内大规模、高速度的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来看,现有的年轻人口以及劳动力实难支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这将导致第一支柱难以可持续发展。

(二)巨大的养老金缺口

2005年世界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称,在现有制度模式下,2001年—2075年,我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由此,养老金缺口主要来自于上述两部分。[2]

首先是社会统筹部分。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养老金计发方法分为三种,分别为“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办法、“新人”新办法。在现收现付制下,“中人”为同代退休职工养老金支付缴费,并获得退休后由下一代赡养的承诺。根据我国学者的调查研究(王晓军、张运刚),在2029年,“老人”显性化债务量将完全消失,而“中人”显性化债务量在不断扩大,并在2024年达到高峰,为3907亿元。到2019年,“中人”显性化债务量是“老人”显性化债务量的37倍。

其次是个人账户缺口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并允许“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互调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龄人口大规模增多,现收现付制下,当年社会统筹账户收不抵支,大量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以弥补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缺口,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沦为名义账户。

三、欧洲国家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体系建设的经验

(一)英国的协议退出制度

养老金协议退出制度是为了实现国家收入关联型养老金和职业养老金制度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职业养老金的发展。英国协议退出制度规定:劳动者可以自愿在国家提供的收入关联计划、职业养老金、个人養老金三种形式的制度中选择,作为职业养老金或者个人养老金的成员。选择之后,雇员的收入水平在达到相应条件时,则需要从国家提供的与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计划中退出。职业养老金计划的成员从与国家养老金计划解约时起,国家收入关联型养老金的受益权将会降低或者完全失去,其从职业养老金中获得的养老金支付将部分或者完全补偿其在国家养老金上的损失。

为了鼓励与国家养老金制度解约,政府给予初次解约的雇员额外的退税返还,额度为相关收入的2%。即在既定的退税返还之外,还可以额外获得相关收入2%的退税。[3]

养老金协议退出制度是英国政府在职业养老金已经覆盖了部分劳动者的背景下,在推出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计划的过程中,作为协调新旧制度的一种模式创新。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客观上极大促进了英国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与国家养老金共同支撑起英国老年经济保障。

(二)德国李斯特养老计划

2000年,德国劳工部长WalterRiester开始计划实施其主导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李斯特提出通过政府补助鼓励居民为自己的老年进行储蓄,发挥私人养老保险的作用,以弥补现收现付制的缺陷。

参与李斯特计划的方式是购买李斯特养老储蓄产品。在李斯特养老金以及相关的产品销售前,联邦金融监管局要审查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得到政府的补助。在严格的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查下,符合标准的李斯特储蓄产品是德国最安全的养老储蓄计划之一。

参与李斯特养老计划者可在62岁之后取得李斯特养老金。2005年之前,李斯特养老金实行逐月发放;2005年之后,参与者可以在退休时一次性获得自己储蓄金额的30%,剩余部分在其剩余的生命期间内逐月领取。[4]参与者取消李斯特储蓄合同,或参与者死亡后没有合法继承人,其参与李斯特计划期间所得的所有的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须逐月退还。

从上述欧洲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来看,面临巨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需积极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而各国在从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转变为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过程中,都采取了有效的衔接手段,税收优惠在其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建议

(一)市场与政府“两手并用”

商业养老保险无疑具有商业性,但不可否认,商业养老保险又是一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这也正是其社会公益性的体现。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这反映出保险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关系国计民生,对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在目前金融市场中,保险行业较为弱势,商业养老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创造低成本的政策环境,并给予必要的扶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政府扶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政策当中,税收优惠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安排能够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商业养老市场。税收优惠的政策能撬动更多的个人、家庭、企业、社会资源来更好地提供保障。尤其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初期,应当给予更多的税收安排,以鼓励企业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尽可能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当然,对哪些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提供税收优惠应当事先审查,如德国李斯特计划般,确保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剔除那些表面穿着保险的外衣,内核不是保险的产品。在商业养老保险逐渐发展成熟之后,再通过更多的市场机制调节。[5]

(二)“需求”与“供给”两侧发力

传统销售当中,商业保险公司往往注重从需求方面着手宣传,比如通过税收政策的激励让公众有动力购买保险产品。但是在商业养老保险方面,供给则同样重要,商业保险公司要创新适合老龄化的产品。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生理和社会经济地位都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老年人群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就需要根据这些特殊需要设计出一些个性化的养老保险产品,或者根据客户需要改进现有品种,提高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及保险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健全商业养老保险的监管体系

首先要不断完善以偿付能力为监管核心的监管体系。我国目前的监管仍处在严格监管的状态,监管的内容范围广,而且限制性很强,与国际上通行的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本质上是主张在满足偿付能力的条件下,政府应当放松对市场行为、市场准入以及保险投资等方面的严格监管,建立以公司偿付能力管理为内力、以保监会监管为外力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6]对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应当就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重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动态监管,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危及公司正常运作的各种因素,适时提出各种整改对策,确保公司持续的偿付能力,同时有助于监管机构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掌握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际偿付能力,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保险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尽快研究建立偿付能力危机或突发事件出现后的处理手段,做好预案,解决商业机构偿付能力不足时的应急措施及其退出机制。在金融混业趋势下,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加强与银行业、证券业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避免监管真空与监管交叉。

五、结语

未富先老给中国养老问题带来很大的挑战,我国现行体制仍然是以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单一支柱体系。以我国目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内大规模、高速度的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来看,现有的年轻人口以及劳动力实难支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这将导致第一支柱难以可持续发展。而商业养老保险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有效减轻财政负担、缓解政府压力、尽快扩大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应加快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高老龄人口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梅琼,迟文铁.我國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2010(9):54.

[2]袁妙彧.养老保障“三支柱”制度的平衡与衔接——以英国养老金协议退出制度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98.

[3]张立龙.新世纪德国养老保障改革——李斯特养老金计划[J].经济研究参考,2014(57):76.

[4]中国保监会.养老保险国别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5.

[5]蓝霞、王伟.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完善中国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59.

作者简介: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7

关键词:会展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21 世纪以降, 随着会展产业的兴盛蓬勃, 作为新兴服务业的会展产业, 已经成为了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外展会商也愈发的看好中国的会展行业发展, 中、外会展行业、企业的合作呈现出了多层次的发展态势。

一、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会展行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创新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会展行业的快速度发展, 会展专业人才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的成为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瓶颈。会展行业想要持续高速高效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一大批有创新创业能力, 会展产业链的发展的开端, 应该是会展教育人才的培育。承担培育会展人才的会展院校应该被高度重视。

面对改革, 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思考:

1) 目前在高职教材体系中还缺乏系统可操作性的实训课教材内容, 相关的实践教学资料的查找与收集有一定难度, 需要重新整理撰写相关课程的实践操作指导书。

2) 小班化与分层教学模式刚刚起步, 课程体系开展小班化研讨的教学方式是体系研究的一大难题。

3) 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兴趣度,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 利用校外各种资源, 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确定合理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 仍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

二、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在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的运用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浙江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面对这样的情况, 专业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1、进行根据岗位设置的会展专业课程体系

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 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通过学校和企业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 明确会展企业工作岗位分工职责, 和岗位中的典型性工作任务;基于典型的工作设置分解工作任务;再针对工作任务确定针对性的学习项目, 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会展专业课程体系课程。

通过企业的调研将高职会展专业学生从业岗位、工作职能及职业基本能力进行解析,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课程、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通过三种课程建设, 提升课程教学品质, 构建完善的会展专业课程体系。

2、进行基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不断探索和尝试, 进行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1) 引入实训周概念, 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开辟新型综合性系列课程, 创建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性课程改革成项目化、可操作化的实践课程,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 “项目入课堂, 教学进现场”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行业企业实际项目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训内容, 将使教学成果与学生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将学生分批带入不同的会展现场, 进行现场教学, 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的实际项目来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多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参展经验, 改变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更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真正让学生在学与做统一。

3) 多维课程综合评价, 建立课程评价新模式。在课程教学评价方面, 一改传统考试应试方式, 在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现场作品宣讲和答辩, 通过“小组自评、教师复评、行业专家点评”的评价形式, 不但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 还将行业理念引入到了教学的全过程, 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充分发挥了工学结合的功能, 在为行业企业培育人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强调实践教学, 强化会展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落实实践性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而完善的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应该建立校内, 校外的两种实训基地, 以夯实实训基地建设。

1)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需要, 新建、扩建和改建一批专业实训室, 并设立新的管理规则。

实训基地的管理不应该墨守成规, 可以尝试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管理。将学生定位为企业员工, 将教师模拟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引进企业项目管理人进行实际指导, 以行业的标准要求学生, 以实际项目为课堂的实际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提高学生理论实践结合的能力。

2) 以校企合作为手段,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校外的资源丰富学生实践内容, 以最新的企业实际运用, 来进行最前沿的学生实训设置, 都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不断建设。这有利于全面的提升实训质量。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 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由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教学的相关方案、组织实施课题授课、共同进行学生考试, 校企资源整合利用, 结合项目的过程和任务, 设计针对性的教学项目任务, 将企业管理的方式和行业的具体执行规范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生全程参与企业的项目活动、校园中引入项目化教学的元素, 渗透行业的文化。

三、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在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的课堂运用

在具体课堂实践中, 可采用如下的方式:

1) 以兴趣驱动为导向,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采用情境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培养了学生对课程兴趣, 强化实践动力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 以评促教, 以赛促学。多种形式组织课程教学研讨, 面对来自学生、教师、专家和企业人员对教学能力、方法和水平等各方面的评价, 通过评教进一步促进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行业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比赛, 通过实践比赛检验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

3) 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学校“分层教学”和“小班化教学”计划改革的思想, 探索出具体的课程的小班开课或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思路。

四、结论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8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班级管理

在学校工作中, 班主任是中坚力量。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与灵魂, 要有一定的管理班级的技能和艺术,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参与班级管理, 发挥其潜能, 将极大地改变班级面貌, 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班级的竞争力。激励运用得当, 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得到惊人的收获和效果。而建立班级的激励机制, 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目标激励, 激发学生拼搏精神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确立努力目标来激励学生。目标对个人的动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一定目标对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 它能影响一个人实现目标的欲望和努力程度。因此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制定目标。首先确立结合实际的个人明确、具体的目标, 不能盲目求高求大, 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只有这样, 才能使目标激励真正起作用, 才能实现目标激励作用的最大化。否则, 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 还可能起消极作用, 使学生丧失信心。

其次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 一方面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使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目标, 把个人学习与祖国建设、自己的理想联系起来, 确立学生自己的理想抱负。让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 鼓舞学生的进取心。以更好地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同时要依据学生发展目标, 精心组织有特色的活动, 使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能愉快的享受班级的温暖。这样会使学生由对集体的热爱, 转而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充分展示自我的班级活动, 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 能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情感激励, 激发学生潜能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时, 就会引起积极肯定的情感;相反, 就会引起消极否定的情感。情感激励极富感染力。在班级管理中, 用爱心善待学生, 使学生感到父母般的爱和集体的温暖。与学生进行朋友般的平等、真诚的交流, 使情感激励发挥的较大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反复性, 班主任多一些宽容理解, 以父母般慈祥去关心学生, 更容易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对待后进, 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 即使有一点点进步, 取得小小的成绩, 都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进。总之, 对学生实行情感激励, 老师满怀热情的期望往往会感染学生, 使学生努力向上, 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困难和挫折。

三、榜样激励, 点燃学生激情

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工作中才会“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首先, 积极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 做教学实践能的多面手。在教学中将“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 不断实践与创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工作能力, 学着接触学生喜欢的东西, 体验他们的情感体验, 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

其次, 加强道德修养, 做学生佩服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班级管理中,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做学生的榜样, 会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再次, 以英雄, 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来影响激励学生。用一些学生能够深受体会的先进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 使学生在心目中以此“优秀人物”为榜样, 使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克服客观环境对自己产生的压力, 变为学习的动力, 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四、荣誉激励, 激起学生的荣誉感

荣誉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追求目标。自古至今都是高于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荣誉激励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1.珍惜集体荣誉

学生生活在班级、学校这个大集体中, 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信条:“校荣班荣我荣, 我耻班耻校耻。”以此激励学生, 无论校内校外, 作为大集体中的一员, 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明白自己事事处处的所作所为时时刻刻都关系着班集体和学校的荣誉, 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为班集体和学校的荣誉增光添彩。

2.力争个人荣誉

在个人荣誉上学校要有“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生”、“三好生”、“进步生”;班级在此基础上要有“明星榜”、“特长园地”、“助人为乐模范”、“班级荣誉奖”等。“明星榜”为班级日常工作做得好的学生加星, 有“学习明星”、“纪律明星、”“劳动明星”、“体育明星”、“值日明星”等;“特长园地”展览一些具有特长的学生的特长作品等;“助人为乐模范”主要宣传一些助人为乐的模范事迹;“班级荣誉奖”是指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为班集体所争得的荣誉。

五、奖惩激励,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奖励是对学生某种行为给予肯定, 而惩罚则是对某种行为的否定。恰如其分的惩罚不仅能消除消极因素, 还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奖励和惩罚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两者相结合, 效果更好。

1.奖惩激励的及时性

一个学生某一方面表现好, 取得成绩, 就应及时给予肯定;相反一个学生如果表现不好, 犯了错误, 则应及时予以惩罚或批评, 否则时过境迁, 激励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2.奖惩激励的准确性

不论是对学生的表扬、奖励, 还是批评、惩罚, 班主任老师都要做到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 力求准确。否则会招来反感;批评时捕风捉影、任意上纲, 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3.语言的艺术性

表扬和批评的方法, 要因人而异, 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心理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为了收到良好效果, 就得讲究方式方法。批评学生时, 要注意态度诚恳, 语气委婉, 尤其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 要善于利用幽默和幽默感来激励学生, 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学生更喜欢富于幽默感的人, 乐于听从这样的人的意见, 幽默会使学生更喜欢你、信任你, 正所谓“亲其师, 则信其道”。同时批评学生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 把握不当, 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慎用惩罚

虽说惩罚是一种激励手段, 在一定条件下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惩罚毕竟只是一种手段, 决非目的, 不能滥用。否则, 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 反而会引起对抗情绪, 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 在能够解决问题的情况下, 尽量少用或不用惩罚手段。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9

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一方面其需求和约束条件是多方面的, 既要满足教学需要, 又要适应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求, 要受到财力和智力等资源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又涉及到硬件配置要求的规划设计、仪器设备的添置、用房配套、调试验收和进度管理等项目管理多环节、多方面工作, 具有项目的诸多要素属性和项目管理的诸多特征。项目管理的普遍性特征告诉我们,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也必须采用项目管理。

从现实来讲, 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管理也是责任到位, 进而有效控制投入, 保证项目建设沿着正确方向进行的现实要求。目前,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程, 本应系统地进行项目管理的工作;然而, 大都被简单理解为采购仪器设备, 至于如何优选配套、如何管理、挖掘潜在使用需求、确保发挥预期效益则很少细究, 导致实验室闲置或较少使用, 投资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 机构设置与机制的制约

由于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教学建设、科研建设和设备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因此, 采用项目管理难以统调整合于一体, 设备部门难以扛起实验室建设的大旗、牵头组织实施, 尤其在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方面更是“底气不足”, 对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和源头———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不明。

(2) 职能部门职权相对较弱, 实行项目管理的权威不够

与企业高度集权不同, 高职院校内院系是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 职能部门往往更多地注重于服务工作, 而作为服务对象的广大的教学、科研人员, 其弹性工作性质和民主意识也对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绝对权威和刚性化管理构成了挑战;

(3) 职能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 难以适应项目管理要求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大多为设备部门, 而学校赋予设备部门的职责大都简化为仪器设备采购与台帐管理, 少数学校即使赋予设备部门实验室建设的完整职责, 而又将设备部门定性为教学辅助部门。

二、如何做好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1) 优选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

一个项目一旦确定, 首先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建设与职能部门的关系, 即项目的组织;二是项目组织的内部结构。组织结构要适应组织活动的需要, 所以组织结构应随项目的需要而变化。项目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职能式组织结构、项目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等。

职能式组织是一种高度集权、成员松散的组织结构。项目成员由职能部门派出, 职能部门领导行使项目决策权。由于职能部门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 往往使项目本身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项目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权制、专业化组织模式, 成员大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每个项目组有自己独立的项目负责人、完整的组织和队伍, 项目成员更加专业化,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成员有完全的控制权。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职能式组织的垂直层次结构上, 叠加了项目式组织的水平结构, 这种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能式组织和项目式组织的优势, 尽量避免了其弱点。矩阵式组织结构既满足项目成果质量水平的专业知识需要, 又有利于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和控制建设成本与进度。

(2) 合理配备项目组成员

根据上述矩阵式组织结构要求, 既要有教学管理、科技管理、实验室管理等职能部门人员参加, 更要视建设内容专业化程度的需要, 要优选各级各类相关人员进入项目组织, 既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又有专业教师和科研、技术和其他辅助人员, 组成一个职责明确、各司其责的建设队伍, 其结构有校方总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管理人员, 专业人员等。

校方总负责人一般由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担任, 其主要职责是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和监控项目建设成本和建设进度。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项目组内的职能部门人员, 并通过他们落实其决策意见。

项目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等专家型的院系行政领导或业务骨干担任, 除全面领导和协调本项目建设工作外, 着重对项目计划和建设目标成果的质量实施指导与控制。

管理人员是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 有教学和科研管理人员, 财务管理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等, 其职责是协助项目负责人重点对项目成本和进度进行控制, 并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校方总负责人汇报成本与进度等方面信息, 并贯彻落实他们的决策。

专业人员主要是院系教学、科研、技术及其他辅助人员, 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最终由他们实现。

(3) 引入量化指标, 规范项目论证立项

目前要解决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投入效益不高, 特别是学科建设方面的硬件建设项目效益尤为低下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可行性研究与立项沦证中的不确定性, 要引入定量分析方法。

引入定量分析方法, 不仅在立项决策时更加科学合理, 而且便于项目建设过程的控制, 也使项目建成时的验收考核更有依据, 对项目建成后的使用管理无疑具有很强的监督促进作用。

(4)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按照项目管理的系统性思想, 将相关的教学建设和学科建设工作中的前期规划工作纳入项目管理范畴, 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发挥效益。实验室建设项目中, 仪器设备的添置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 所添置的仪器设备能否及时投入使用, 并发挥效益, 更取决于相关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教学设计工作不到位, 没有教材, 硬件到位了, 也不可能发挥作用。为此, 必须将教学建设与学科建设等软性工作纳入实验室建设的项目管理范畴, 并作为重要的内容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罗正祥、高翔.面向21世纪大学实验室管理部门人才素质要求C17.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9. (4) :9-11.

[2]卢治平.在实验室建设中必须注重投资效益[J].南昌大学高教改革, 1997. (1) .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10

一、创建班组建设工作体系的认识

1. 班组建设工作需要科学化管理。

班组管理工作普遍存在注重经验管理,轻视科学管理,班组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存在融合不紧密,存在管理“两张皮”。要想真正融合到企业管理中,与企业共同发展,班组建设工作必须引入体系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系统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2. 班组建设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精细化,班组管理工作同样需要精细化,工作有章可循、持续提升。具体讲,班组建设工作需要在目标上设定“精确”,在过程控制上“精细”,通过建立细化的管理体系,使班组建设工作目标明确、过程受控。

3. 班组建设工作需要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提高组织效率、增强活力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践证明,企业要想活力永存,必须重实效、重绩效。对于班组管理来讲,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提高班组长的管理能力,实现以目标导向的班组自主管理,实现班组自主经营、自动自发。

二、创建班组建设工作体系的思想

1999年洛阳分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UKAS国际证书,2003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对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HSE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形成四位一体的QHSE管理体系,2006年底通过了整合体系的认证。2015年,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建立、运行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与原有的QHSE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了多目标共有一套文本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用,在保障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运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过程思维和持续改进思维,创建班组建设工作体系,主要从体系化思维系统化设计、过程化控制规范化推进和持续提升自我完善三个方面推进。

1. 体系化思维系统化设计。

首先要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其次要进行资源分析,分析需要多少人,什么类型人,用多少时间能够完成;再次要制定系统的管理过程,需要什么过程,每个过程做什么事情,每个过程的起止时间等。

2. 过程化控制规范化推进。

为了有效控制工作的进展,有利于整体工作的规划,需要制定每个过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管理流程和每项工作职责等。

3. 持续提升自我完善。

规范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引入持续提升理念,就是通过不断完善系统,查找并剔除系统实施过程中的不合理环节,探讨、总结和提炼,建立形成好的系统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三、创建班组建设工作体系的主要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班组建设工作关注的焦点是班组员工,班组失去了员工,班组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创建班组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和掌握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并转化为完成班组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动力。

2.“领导作用”原则。

在班组建设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领导,领导对班组工作实施指挥和控制作用,制定班组建设工作的方针和目标,配置相应的资源,并对班组建设中产生的结果与目标相比较,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改进。

3.“全员参与”原则。

班组员工是实现创建班组建设的必要资源,只有充分激发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为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利益带来效益。

4.“过程方法”原则。

识别确定过程,明确创建班组建设主要过程有:星级班组申报过程、考评过程、星级班组奖励,并明确每项过程具体的输入、活动、输出。

5.“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

考虑到企业班组建设工作的方针和目标,整体统筹、规划、制定创建班组建设工作的方法,使班组建设工作各个过程相互协调和兼容。

6.“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改进创建班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班组建设过程质量,不断适应创建班组建设工作的需求。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防止创建班组建设工作流于形式,缺少针对性,通过对创建班组建设工作统计分析,推进创建班组建设工作持续开展。

8.“互利的供方关系”原则。

确定创建班组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在合作互利的基础上做好班组建设工作,增强班组凝聚力,实现企业和班组共同发展,共创价值。

四、创建班组建设工作体系的主要做法

1. 明确六项工作机制,开展星级班组创建。

(1)建立全员参与机制。(2)建立班组长培养机制。(3)建立班组目标、责任机制。(4)建立班组计划、任务机制。(5)建立能力素质评价、提升机制。(6)建立关键绩效评价、改进机制。

2. 建立星级班组创建组织体系、考评标准体系、考评体系、奖励体系。

(1)组织体系:建立基层单位、分公司两个层面管理,明确职责分工、管理任务,协调组织实施创建工作。(2)考评标准体系:制定分公司“星级班组”考评标准,基层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修订本单位星级班组考评标准。分公司考评标准分为:基础管理、运行管理、班组建设、主题教育、劳动竞赛、班组形象、创先争优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制定考评项目,考评项目细化分解若干个考评要素,逐项分解要素目标、分解考评分值。考评标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每年由“星级班组”创建专家组组织研讨、修订、完善、发布。(3)考评体系:建立基层单位初评、分公司考评。(4)奖励体系:建立班组、班组长、组织单位建立机制。

3. 抓住过程控制,落实工作机制。

(1)制定标准。“星级班组”考评标准:满分600分,内容包括七个部分:基础管理100分、运行管理160分、班组建设100分、主题教育20分、劳动竞赛100分、班组形象70分、创先争优50分。每个部分按照考评项目、考评内容、考评要素、考评方法和标准等栏目设置。评星标准:三星级班组:考评分达到420-500分且未发生否决事项。四星级班组:考评分达到501-550分且未发生否决事项。五星级班组:考评分达到551分以上且未发生否决事项。(2)搭建平台。为了组织做好“星级班组”创建工作,2015年企业举办“班组长训练营”,对基层单位514名班组长进行能力素质培训。主要围绕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班组长能力建设、执行力打造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授课,组织班组长谈心得,交流体会和经验。(3)考评、验收。“星级班组”考评、验收程序:班组申报---基层单位初评---基层单位推荐---资格审查---分公司考评---总经理办公会审定--考评认定、授牌。(4)表彰奖励。通报表彰:星级班组员工奖励、班长额外奖励、年度“十佳班组”优先产生。现场授牌:分公司领导前往生产一线,对荣获“星级班组”荣誉的班组现场授牌,并与班组职工亲切合影留念。优秀组织单位奖励:组织有力、效果显著的基层单位一次性给予奖励。

五、创建班组建设工作体系取得的成效

1. 推动了班组建设工作的创新。

“星级班组”的创建,推动了班组建设工作的创新,使班组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有机融合,班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运行,增强了班组各项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班组工作实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总结,提升了班组执行力和管理水平。

2. 促进了车间与班组工作同步进展。

“星级班组”的创建,涉及到基层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车间、班组联建联创的形式,促进了车间与班组工作同步进展。

3. 夯实了班组基础工作。

“星级班组”的创建,实现了班组管理网络健全,班组职责分工具体,班组目标措施分解可行,班组工作流程清晰,班组制度健全完善,班组资料完整规范,夯实了班组基础工作。

4. 提升了班组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财务统计;建设;项目管理

0.引言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各方面管理也逐渐的规范化,这些都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所以探索一套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相吻合的管理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财务的管理层面。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其理论性的探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项目管理及其应用理论分析

1.1项目管理的主要内涵分析

企业的发展需要在财务管理上得到强化,而将项目管理在其中得到实际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健康的运行。所谓的项目管理也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项目活动当中所运用的专门知识及技能,并在资源的有限条件下对超过设定需求及期望的目标进行实现[1]。从其理论发展情况来看,项目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就是成本、进度、质量,之所以在财务统计分析系统建设中应用项目管理主要就是追求快速度以及质量达标和低成本相结合的效果。

1.2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理论分析

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理论是多样化的,其中最为主要就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理论、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等。以项目风险管理应用理论为例进行分析,其主要就是对项目风险进行的识别及分析和应对的系统过程,在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上也较多,其中有风险管理计划编制及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和监督控制等。

2.项目生命周期及财务统计分析系统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项目生命周期分析

项目属于一次性工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就含有着不确定性,而每个项目阶段会以一个或多个交付成果完成作为标志。在每个项目阶段也涵盖着诸多可交付成果,其中的大部分均和基本阶段可交付成果有着联系[2]。项目管理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生命周期,也对财务统计系统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项目生命周期是项目的各个阶段叠加所构成的,具体的阶段划分可通过下表进行了解(如下表1所示)。

表1 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划分表

名称 内容分析

启动阶段 确定需求目标、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建立项目组织、项目批准、确定项目经理等

规划阶段 订立合同条款、初步设计、估算费用和进度、详细规划和设计等

执行阶段 项目实施、项目监理、项目控制等

收尾阶段 项目交接、项目收尾、文档整理、项目后评价等

2.2项目管理在财务统计分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对财务统计分析系统建设中的项目管理的应用要能遵循相关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其自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就是规范性及标准化的原则,这样能够方便系统和其它生产系统之间的交换。再者就是开放性及先进性的原则,这一原则的遵守能够对投资的有效习惯和延续性得到有力的保障。还有就是可扩展性及可伸缩性,灵活性及可维护性等原则,在这些相关的原则下应用项目管理,能够将财务统计分析系统得到完善的建设,从而促进企业的财务科学化管理。

将项目管理在财务统计分析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就要能够通过项目管理的特点进行对其加以完善,最为主要的就是要从其建设的渠道上进行着手,这是完善其建设的重要保障。财务部门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运行的控制部门,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财务部门提供经济信息,这也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的财务统计分析则主要是对财务报表及账目进行的数据分析,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及时性有着重要保障,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就是对财务统计分析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协调的过程[3]。

从具体的措施上主要是在系统对财务统计信息的搜集后对其信息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将信息的有效性加以综合化,进而将客观的信息得以有效保障。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项目管理的创新性对所分析后的结果进行有效处理,将其作为财务管理中的改革依据,这样就能够对企业财务统计分析的完善程度得到加强。

另外在项目的进度控制方面为能够有效的保障整体进度不受到影响,要在对中措施的实施下保障财务统计分析系统的建设进行。从技术措施上来看主要是早建设期可在项目数据ETL上采取数据直连的方法保障项目进度,要能在数据安全角度出发。从组织的措施实施上来看要成立项目进度管理小组,通过财务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负责牵头,然后应用方及开发商的任务以及责任要能够得到明确化,从而来建立控制制度及体系。

3.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企业发展需要在财务管理完善的基础上进行,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促进财务统计分析系统建设进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项目管理的应用能够对财务的数据得到准确严谨的保障,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汤葵.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2, (16).

[2]陶红.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21).

[3]谢文博.浅析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4,(20).

建设运用与管理 篇12

1.1 税务文化建设的背景

税务部门主要是组织财政收入, 担负宏观调控。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税务工作与民生关系联系紧密, 税务部门在与纳税人的交涉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寻找合适的发展道路, 有效地管理方法, 培养建造有素质有能力的税务干部队伍, 是抓好税收工作的关键。税务部门的管理者要加强部门的文化建设, 用文化盘活部门, 用文化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各级税务部门应该重视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激励人, 这种以人为本的税务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税收工作的战略选择。

1.2 税务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建设是高层层次的管理, 文化和管理相互辅助, 相互补充, 税务部门要加强文化建设力度。税务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⑴税务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税务人员的思想道德, 同时也是推进税务工作建设的需要。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税务文化, 以文化的力量实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创造文明服务的和谐氛围, 从根本上提高税务文明建设的高度, 巩固税务文明建设的成果。目前, 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西方不良文化对我国经济建设前沿的税务干部职工的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冲击, 严重影响着税务文化的建设。

⑵税务文化建设激发人的创造力。税务干部职工的创造力推动着税务工作的不断进行。先进的文化激发人们的热情, 是智慧的原动力。开展税务文化建设, 激发职工的潜能和创造力, 推动税务工作的快速发展。

⑶推进税务文化建设, 增强法制观念, 强化公民的税收意识, 提高全社会的税法遵从度。加强税务文化建设, 可以改善税务部门的税务部门的社会形象, 引导税务部门的正确发展, 一切为纳税人服务, 建设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管理服务模式, 促进税务工作的有效进行, 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同。

2. 税务建设中人文管理思想应用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地税务部门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 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 各种文化建设活动顺利进行, 但部分基层税务部门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

2.1 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一:文化建设不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提高职工的能力, 而税务文化建设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 体现一个单位的风貌。

误区二:税务文化不等同于税务精神。税务精神是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 但并不是税务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误区三:把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活动。税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涵盖着税务的各方面, 与税务中其他各项工作密不可分。

误区四:重视形式, 忽略内容。文化建设需要将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优化部门形象, 提高文化素质。

2.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⑴管理者对税务文化缺乏认识。部分管理者观念守旧, 排斥新事物, 对人本管理思想是认识不足;部分管理者跟不上发展的形式, 将税务文化建设与文化娱乐活动相提并论将文化建设庸俗化;部分管理者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只是一种形式, 没有认真落实。

⑵管理者在组织税务文化建设中缺乏灵活性。近年来, 税务部门虽然开展了很多类型的活动, 但是能真正体现人文思想的少之又少。活动程式化, 未能将以人为本融入到活动中, 没有对职工们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 缺乏有效地手段。

⑶文化建设没有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文化建设与日常工作脱节, 导致文化建设落后于其他建设, 干部工作缺乏热情和探索精神。

⑷庸俗文化的渗入。税务工作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 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同时也使庸俗文化不断滋生, 侵蚀了原本积极向上的税务文化, 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

3. 人本管理思想在税务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3.1 双因素理论在税务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双因素是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保健因素主要指与工作环境有关的外部因素, 如薪金、地位等, 具有这些可以使人们具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而激励因素是指成就、前途等, 它的存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当阳市地税局纳税服务厅应用了这一理论, 是大厅的人们对纳税人的态度发生巨大改变。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大厅工作进行了调整, 改变后的大厅服务岗位成为了大家争先恐后想去的地方, 其次大厅人员对纳税人的态度也变得友好, 纳税人得到了热情的招待。双因素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人本管理思想的魅力。

3.2 学习型理论在税务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在开展建设过程中, 基层部门应该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应该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建学习型组织。

一是开设小课堂。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学术报告的形式, 聘请专业老师讲授, 针对性较强, 对学员具有吸引力。对大多分局可以采用能者为师, 自我培训的方法。

二是举办知识讲座。团队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应该事先跨领域合作, 发挥学习力, 解决问题, 更科学的做到信息的畅通传递和知识的分享。

三是开展读书角活动。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思想, 每个员工等都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 应该学会自我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读书角可以培养大家自主学习, 经常思考的好习惯, 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

四是经常进行交流。对工作, 决策公开讨论, 征求大家的看法, 总结经验, 发现工作的不足, 使文化建设更加完善, 工作更加突出。

4. 税务文化的建设

4.1 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税务系统干部职工的素质结构与文化建设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 干部老化, 人才断档的趋势明显, 为构建新鲜活泼的基于人本管理思想的税务文化建设增加了难度。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然而一些管理者思想文化意识不强, 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影响着整个单位的文化建设, 所以要切实加强领导者的认识, 提高干部素质。

4.2 创造自我实现氛围

个体的存在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在文化建设中, 我们要更加注意用人本思想创造自我实现的氛围。注重精神的激励, 包括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环境, 有趣的工作吸引人的文化以及弹性的时间。税务部门的管理者熬关心个人的事业发展, 根据干部职工的意愿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职业规划, 使每名职工都有自己的发展机会。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加大培训力度, 创建学习型的组织, 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4.3 善用多元活动载体

开展各项活动体现税务文化建设人本理念是最有效的方式。文化活动能够展现个人的魅力, 增强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结合干部职工文化需求, 适当开展文体活动调动广大职工的热情。开展税务价值观理念的活动,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开展学教活动, 组织干部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一些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学习参观, 使全体职工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工作更有激情。

5. 结束语

开展税务部门文化建设的人本管理思想意义重大。税务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思想相结合是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本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推动着我国税务部门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敬卿, 王新玲.部分公交公司人性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1.12 (4) :34-36.

[2]李铭波.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组织的借鉴意义[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9.7 (4) :94-96.

[3]曹树武, 曹锦阳.试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运作方式及其有效实现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 2013.4 (5) :143-145.

上一篇: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论文下一篇:刺五加的现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