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要经世致用

2024-07-20

语文探究要经世致用(共4篇)

语文探究要经世致用 篇1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语言成了不可代替的信息工具。时代要求人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提高表达能力就必须加强语文学习。

事实尽管如此, 那么, 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结果很不乐观, 我身为语文教师对此深有体会。现在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严重的错误倾向: 即语文课是最好上的, 也是最枯燥的。

为什么说语文课是最好上的呢? 很多学生感觉学了多年语文, 对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很熟悉。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 再到初中这三年, 语文学习的模式基本上是没什么变化的。他们觉得语文不学也会点, 课上不专心听也能听懂点, 自觉语文这一科并不深奥, 认真学习与不认真学习之间的差距不那么大。语文学的好90 多分, 学不好及格也不是那么费劲。不像数理化那样, 不懂的问题, 便一窍不通, 无话可说。难怪有一些学生一见下节课上语文, 便不由高呼:“下节课, 我们又自由了! ”由此可见一斑。

再看课下作业, 语文作业是有规律的, 基本上还是字、词、句篇的练习。这时, 学生便有机可乘, 信手写写画画也不太费力。对于背诵的作业, 不少学生采用 “论持久战” 的策略, 消极怠工, 故意拖延时间, 直至老师顾此失彼, 为不影响讲课进度, 作出让步为止。如此这样周而复始, 一些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就是 “容易上”, 而这种认识随时间的推移而根深蒂固。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如此, 这种认识一旦形成还颇具感染性, 加之与现在社会形势有一定关系: 如今大学好上, 工作难找。有些家长认为 “上学无用”。他们只从眼前利益出发, 让子女好歹学学就算了, 于是这两股风气搅在一起,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推波助澜, 很多学生深受其害。

一些学生一提语文课就怵头, 对语文丝毫不感兴趣, 认为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枯燥的。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 究其原因: 一方面, 是由这一科的学习内容所决定的。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主要围着拼音、生字新词、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语法修辞等内容展开; 到初中以后, 还是学这些知识, 没有新鲜感。学生不仅对学习内容熟悉, 而且对学习过程了如指掌。一上课就知道要做那些事。程序化的教学模式, 使人逆反生厌, 费了半天劲, 成效不大; 不像数理化, 对一项知识一学会, 就可以解决一类问题。所以, 一些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 感觉枯燥无味,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另一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语文老师上课: 老生常谈。多年以来,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单一, 这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课就是读读、写写、练练、背背, 千篇一律。被动的填鸭式。这对于好奇心强但自制力差的青少年来说怎能说不是一种束缚, 怎会耐下心来学习?

语文学习的现状和提高语文能力严重脱节。这个问题确实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要使学生摆脱学习的困境: 一是要更新教学内容, 以新的内容吸引学生, 激发学语文的兴趣; 二是要更新教学观念。“书是死的, 人是活的”。更新教学观念显得格外重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 放弃空洞的说教, 增强语文课的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 活跃课堂气氛, 围绕这一宗旨, 我们展开工作。

首先, 用形式多样的导入语言吸引学生。 “好的开端, 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吸引住学生, 为学好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语的设计原则注重知识性, 新奇性和与课文的衔接性。如 《死海不死》的导语是 “人常说, 水火无情, 可世界上居然有一个内陆湖, 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 也能躺在水面上看书。这个湖泊叫什么?” 《秃鹰之死》的导语是 “最近人们发现一种罕见的巨蟹出现在日本深海。这种巨蟹的攻击范围是方圆三米。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是核辐射的危害所致”。

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转变观念, 关注思维的意义和价值, 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语文教学所关注的思维, 由于学习的内容的要求, 显示出了比较独特的作用和个性。实际上,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在主体, 观点等具体的内容上并没有定论, 也不需要定论。

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思维的角度出发, 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理解分析作品,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境界。关注思维, 主要是创新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有了精神和意识才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司马光七岁砸缸, 是一个创新的举动, 他究竟有多少创新思维呢? 其实关键还是要有探索的精神, 培养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是基础, 具体到学习中就是学生首先要敢于发问,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次是要在学习中让学生掌握思维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尤其是创新性的方法和技巧, 一种创新思维的方法。同样一篇文章, 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法, 分析出的结果或结论就大不一样, 正所谓 “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言之有理, 符合积极的思维意识, 都应该得要肯定。

事实上, 一篇文章, 哪怕是一篇说明文, 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如茅以升的 《中国石拱桥》 就是一篇说明文, 写的虽然是桥的形状、类别、作用等等, 但通篇文章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作者对石拱桥的喜爱之情, 这就是人文精神。平实的说明文尚且如此, 感情激越的议论文和意味深长的散文就更不必说了。我们教学生读书就是教他们去体味这种精神, 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精神, 人就可以由喜爱一种东西推广到喜爱其他东西, 包括一朵花、一棵草或是一片云、一抹霞。这样, 人的感情世界才会丰富, 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由此产生。教师所做的只是带领学生进入较高层次的境界, 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 就像把一群马带到草原上, 让他们顺着自己喜好自由驰骋吧!

摘要: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面临的实际问题: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又要体现当代语文教学新理念注重工具性、人文性。这就要立足实际, 打好基础, 培养兴趣, 增强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基础,兴趣,积累,运用

语文探究要经世致用 篇2

在职业学校从教十余年, 越发觉得无论是中专系列还是五年一贯制高职系列, 其语文教学都有着与普通教育较大的差异, 也更有大力改革发展的空间。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充分尊重学生, 营造和谐民主课堂

每一个职校的老师谈起职校与普中的差异性, 首当其冲的就是生源的素质。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尽人意, 这似乎是一个共识。但有一点很关键:这是否是不可逆转的?职校的孩子是否是坏孩子?———这个认识甚至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成败。充分尊重理解学生, 必要的纪律约束加上适时的引导, 给每个孩子一个成长进步的平台, 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成绩提高了, 上课不是在讲话而是在应声附和了———他 (她) 爱上我的语文课了!

所以我们教者还要关注一点“差异”:职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 思维积极活跃, 易于激发其求知的内动力。自发才有动力, 自主才能创新。比如, 一次与学生初相识的“自我介绍”, 一开始是按花名册强行“摊派”, 而几个人之后便发展为自荐者你挤我搡, 掌声一浪高一浪, 热闹非凡, 再加上结束后老师的一段恰到好处的点评, 师生便共同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即兴演讲”的教学活动。课后再“呈上”一篇完善后的“自我介绍”或心得, 态度之认真, 长进之神速真让人惊讶!确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连学生也知道孔老夫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学的趣味》) , 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道理。

杜国玺老师在《中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研究》呼吁要注重学法指导, 创设超市式学习平台。“凡为教, 目的在于达到不需教”。[1]

普高“新课标”课题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 它是以人的自主发展为本的课堂。其实普通教育如此, 职业教育则更需要强调“生命”意识。因此,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营造和谐民主课堂, 这不失为一种成功之道。

2 因材施教, 提高阅读的审美情趣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进行了的实践。我们今天实施因材施教, 应着重在成材和成人两个方面。成材应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奠定将来发展的基础。成人就要使学生遵纪守法。能使学生成材或成人, 就是对学生真正的关爱。[2]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语文课同时肩负着情感教育的使命。它通过运用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3]

职业中专以及五年一贯制高职语文教材的入选作品基本上符合大纲提出的教育要求, 有助于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中, 有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列传》、《涉江》、《屈原》) , 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指南录》、《正气歌》) , 更为有现代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导师、先烈, 为建设新中国而殚精竭虑的科学家、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等。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教者要挖掘教材的思想美、语言美, 创设生动的典型的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

2.1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形象美。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蓬勃, 荷塘月色的如诗如画, 神仙世界的异彩纷呈, “大江东去”的雄浑壮阔……无不浸透了作家丰富的情感。

2.2 丰富人生体验, 理解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亦悲亦喜的认识。

离太阳最近的阿里的红柳, 向往革命又被革命砍了头的阿Q, 对《伊索寓言》的重新解读……无不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3 维护审美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个体的审美过程尤其是新看法、新思想。

教师应该努力提供各种条件, 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尽快活跃起来, 并尽可能达到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

真、善、美永远熠熠发光。从寻找课文中的美到感悟生活中的美, 对于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职校生而言, “情商”的提高也是他事业、生活取得成功的重要砝码。

3 多种经营, 发挥语文致用功效

学生讨厌语文和语文高分低能的现状, 使我们不得不审视检讨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传统教学中, 很多时候我们把语文仅仅当作工具, 不涉及人的生命活动, 没有进入学生的心灵, 没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 激发不了学生兴趣。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途径。[4]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 必须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标准, 同时要体现职教特色,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点。职校语文教学不能上成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的专业课, 而应该是一种实践课。

生活的范围有多大, 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 这可谓语文教学成功的真谛。时时处处都能学语文, 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深深扎根于母语的大环境, 语文教学就会爆发出极大的生命力。开放式语文教学, 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关心社会, 关爱周围的人、事、景、物, 真正把语文教学建立于培养一代具有良好人格基础和社会责任感的国民素质基础的育人目标之上, 扎扎实实地进行适合学生实际的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样,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利用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 脚踏实地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这才是职校语文教学最需求的实践。

3.1 强化口才训练, 锻炼学生公众面前发言的胆量, 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比如, 面对易学课文, 明确要求, 提供教参等各种资料, 尝试师与生的换位, 让学生过过当老师的瘾;紧扣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及朗读专项训练, 创条件, 摆擂台, 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增强自信。

3.2 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交流读书心得,

指导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多作文, 作好文, 并推荐到校“溪流”文学社或校报发表。

3.3 利用两周一次的书法课鼓励学生坚持练

好钢笔字, 学期结束大评比, 作品张贴上墙, 支持帮助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书法比赛。

3.4 将语文学科主动与其他学科结合, 广采博收。

指导学生将其他学科开展的活动作为作文的素材, 把实验制作写成一篇小的说明文;配合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 指导搜集资料、指导表达、指导写作 (如主持人的串词) 等。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 剩下的就是教育。” (爱因斯坦) 多幽默的一句话!面对职业教育大好的发展形势, 面对这些新世纪的阳光少年,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应如这春日的阳光一般灿烂!让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 “如坐春风”。当然, 有句话说得好, 忘了自已才能成就自已。当我们不把自已高高举起, 而是不断地学习、接受教育的时候, 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已, 成就自己的“阳光语文”。因为, 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参考文献

[1]杜国玺.中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J].基础教育, 2007, 12.

[2]孙钟.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新解[J].商情, 2008, 35.

[3]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语文探究要经世致用 篇3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首先可以进一步的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其次也可以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最后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即一二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举办语文知识竞赛,如辨析形近字,改错,或者是造句等。通过辨析形近字可以考察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造句可以考察学生对字词的运用情况,同时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对于高年级学生,老师可以开展以读写为主要内容的竞赛,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作文写作、阅读概括等,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围绕某个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表达学生就这一话题的看法。阅读概括可以考察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讲到孔子所写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时,就可以结合实际来讲解,让学生学以致用。孔子通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告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切不可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应该学习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我在讲解这句的时候,向学生提问:“你前后左右的四位同学各有什么优点和长处值得你学习?你有什么优点和长处值得他们学习?”“张华的数学成绩很好,每次作业都完成的很好,书写很工整,考试成绩也好”“李青的体育很好,他是我们的运动健将,在校运动会的100米短跑中获得了第一名”“姗姗很爱劳动,每次做班级卫生的时候她都会认真负责的做好。” “小明很热情,她总是很热心的帮我们交作业,当我们遇到事情时总会帮助我们”“老师,我的作文写得很好。”“老师,我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连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都站起来说“我体育很好,并且热心助人。”经过这次学习,我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不再是成绩好的一起玩,成绩差的一起玩,而是大家一起玩,使得班级更加的和谐,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谢多练写作。老师可以在每周中抽取一次课专门进行阅读,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籍,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精选素材。每次课前给出5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某个精选素材的理解,这样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老师应该让学生多进行作文写作练习,给学生一个写作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篇文章。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应该予以肯定,同时也应该指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告诉学生修改办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提升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写作能力。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对于同一个话题具有不同的看法,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老师的职责是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帮助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想法,使学生的表达更加规范,更具有吸引力。语言是一种表达自己的工具,老师的职责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关注自己内心世界。

四、考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考试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语文试题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词义解析题。例如,老师可以就某种药物说明书出题,将药物说明书上的内容列举出来,考察学生说明书的书写格式问题,或者是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出现的“慎用”能否用“禁用”代替,或者是“服用”与“食用”的差别等,还可以给出病人病状,让学生判断该病人是否适合服用该药物。这种出题方式比较新颖,突破了传统考题考察死记硬背的局限性,结合了现实生活,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实际知识。

五、结束语

语文探究要经世致用 篇4

一、“致用”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内涵厘定

致用, 即学以致用、学后能用,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在学语言后能用语言进行妥帖的表达即为“致用”。其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 在操作层面有两层含义:

一是学习文本的表达知识。主张语文教学扎根于语言, 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因子, 引导学生在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 (言语内容) 的基础上, 探究文本是“怎么表达的” (言语形式) , 进而再深究“为什么这么表达” (言语意图) , 步步逼近语文的独当之任。

二是经历言语的表达实践。强调在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探究文本的言语形式、理解文本的言语意图的基础上, 从儿童立场出发, 遵循儿童言语认知规律, 创设言语交际情境, 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学会表达, 实现言语生长。

二、“致用”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致用”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操作层面必须完成以下几个转化:

(一) 立足语文本体, 将课文内容转化成课程知识

任何一篇课文都蕴含着“所传播的信息”这样一个课文内容, 称之为“原生价值”。如《东方之珠》一文传播了“香港的繁华与美丽”的信息, 这是原生价值。但是文章被选进课本成为教材, 其价值就产生了增值。在保留“传播信息”价值的同时又增加了“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 称之为“教学价值”。“如何传播信息”更具“语文特征”, 是语文所要学习的本体性内容, 可称之为课程知识。如《东方之珠》选入课文后, 又增加了如何描写“香港的繁华与美丽”的信息, 这是语文学习的本体, 属于课程知识范畴。

“致用”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首先要完成从课文内容到课程知识的转化, 即完成从“原生价值”到“教学价值”的转化, 将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 变“教课文”为“教语文”。但是在教学中不能完全舍弃课文内容, 只抓课程知识的学习。课文内容和课程知识共存于一篇课文之中, 它们密不可分。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之上, 学生必须亲历一个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过程, 才能获得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二) 彰显核心价值, 将课程知识转化成教学知识

所谓“教学知识”, 就是适合迁移的程序性课程知识。一篇课文蕴含的课程知识往往是丰富的, 如《东方之珠》一文蕴含的课程知识至少有三:一是“总分总”的谋篇结构, 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是“总分”的构段方式。这些课程知识不可能不加选择地全部教给学生, 必须在众多的课程知识中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知识。

1.凸显统领功能

所谓“统领功能”, 就是从这个教学知识点出发, 能够整体地把握文本, 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以《东方之珠》为例, 从“总分总”的谋篇结构入手, 能将全文的内容一网打尽, 所以它具备统领的功能。从修辞来看, 其比喻的手法相当明显和突出, 但是起不到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因此它不具备统领功能。再从“总分”的构段方式看,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 但是“总分”的构段方式就占据了4个自然段, 并且直接指向文章的中心, 因此它具有统领功能。

2.聚焦表达个性

所谓“表达个性”, 就是在同类文本中, 这一教学知识点是属于这个文本独有的特征, 是文本的“这一个”。它可能是显性的, 也可能是隐性的, 但一旦被解读出来, 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在《东方之珠》一文中, 其“总分总”的谋篇结构不是本文所独有的;“总分”的构段方式, 虽然别的文章也有, 但是没有这一篇典型, 可以认为是该文本的“这一个”。因此, 我们就可以将教学知识定位在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上。

3.适合学生需要

小学语文不但姓“语”, 而且还要姓“小”。教学内容不但要具有语文的特点, 而且还应考虑学生言语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此出发, 再看《东方之珠》一文“总分”构段方式的分述部分, 有直接进行分述的, 也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修饰分述的。对于刚刚接触到“总分”结构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显然直接分述更适合他们学习的需要。

(三) 实施精准定位, 将教学知识转化成主体知识

所谓“主体知识”, 是指能够被学习主体学得会、带得走的教学知识。其理念观照下的教学, 更强调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学习结果的可检测性, 即强调用具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 但这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致用”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主张根据文本特点、编者意图、学生需要对教学知识进行二次转换、精准定位, 转化成有具体的方法、策略支撑的可操作、可检测的主体知识。如《东方之珠》一文第5自然段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自然段, 画出总写的句子和分述的句子。

学生阅读、批注后交流。

生1:总写的句子是第1句, 分述的句子是第2句和第3句。

师:你找得真准确。我们读一读分述的句子, 看看课文是怎样展开分述的。

生2:这一段先描写了港湾里的灯光, 然后又描写了马路上的车灯。

师:“港湾里”“马路上”都是表示地点的词语, 我们可以把这种分述方法概括为:转换地点, 展开分述 (板书) 。用转换地点的方式来展开分述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

上述教学片段, 将教学知识进一步具体化为“转换地点, 展开分述”。这种知识, 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更易操作、更易检测。

(四) 凸显语用情境, 将言语实践转化成交际需求

整体语言之父古德曼认为:“希望学校的语言学习回归真实世界……当语言是完整的、真实的、相关的;当语言具有意义, 且有实用功能;当语言融合在使用的情境中, 语言是很容易学习的。”“致用”理念下语文教学的“言语实践”环节的教学强调:创设贴切的交际语境, 将所学的表达知识镶嵌进去, 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完成言语表达的历练。如《东方之珠》一文第5自然段用“转换地点, 展开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的教学, 可创设以下语境:

同学们, 你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哪一条街最热闹吗?请围绕“一到休假日, 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将你熟悉的街道介绍给大家。只要你描写得具体, 你熟悉的街道就有可能被评为我们这座城市最热闹的街道, 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到那里去游玩。

这样的语境基于具体的交际需要开展。话题是围绕“一到休假日, 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读者是市民, 目的是评选“最热闹的街道”。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就会从读者的视角, 选择合适的内容和语言展开表达实践。如此, 言语表达就变成了有特定的话题、明确的目的、清晰的读者的真实的交际。言语表达就变成了一件好玩的、有意义的事情。

上一篇:核电厂发电计划管理下一篇:整合式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