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思考(共12篇)
问题的思考 篇1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努力解决问题。
一、学生提问现状
(一) 学生没有问题可问
每当我面带微笑、满心期待着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时, 他们总是你看着我或我看着你, 沉默中默默低下了头, 我分明看到了他们脸上的不知所措。当我不死心地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优秀学生, 指名来说时, 学生很无奈地说:“没想到。”
(二) 学生有时不敢问
学生真的就没有一点问题意识吗?当我锲而不舍地继续追问下去时, 他们会小声地说“我不怎么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怎么推导的?”或“我不太明白怎样求小数近似数的……”“讲得很好呀, 很有价值, 为什么不大声说出来呢?”事后我进一步向学生询问原因, 原来他们有心理顾虑。他们担心: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会不会被同学讥笑, 被老师批评呢……
(三) 学生不知道怎样问
一节新课对于班上大部分学生来说, 光靠预习就能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是不可能的事。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 多多少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疑问, 可是把这些疑问转化为语言表述出来,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 就是一个困难。他们心中有疑惑, 有不解, 却如鲠在喉。当老师让他们说说时, 他们会嗫嚅半天, 说不清, 道不明。
(四) 有时学生没有机会问
一节课, 短短四十分钟, 教师既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又要处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通常情况下, 教师为了节省时间, 大多数的教与学都由自己和部分优秀学生包办代替了, 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提问的机会。这样, 教师对于那些中下等的学生提问不提问就日渐不重视了, 他们在老师的不自觉中被排挤在问题的边缘地带。
以上这些都禁锢着学生, 使学生无疑可问, 有问也不提, 从而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呢?
二、加强双基训练, 提供基础
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 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要的是加强双基训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问题意识的培养才有可能。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 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此外, 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三、营造自由氛围, 使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 求知欲旺盛, 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 这颗种子能否萌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从情感上缩短师生的距离。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 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 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 不明白的允许发问, 没想好的允许再想, 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 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
即是说, 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 把微笑带进课堂, 用真诚的微笑、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来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消除学生怕提问、怕老师和怕其他学生嘲笑的心理负担, 让学生大胆地提问。
四、激发兴趣, 使学生想问
当前教学中, 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 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缺乏思考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 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 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自觉努力地去探求、去发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要善于打破教材条条框框的束缚, 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知识以及学生周围和身边的问题, 使每堂课都有新的信息, 并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掌握, 避免内容的枯燥和方式的呆板化。
五、教给方法, 使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使学生知道“问什么”、“怎么问”, 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使学生善于提问。
(一) 让学生提模仿性的问题
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提问, 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性的提问, 以后学生就能逐渐学会自己提问。通过模仿提问题, 使学生尝到提问的乐趣,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增大提问的胆量。
(二) 提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一上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 使每个学生上课时都能明确学习目的、内容, 带着问题去学习,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使教师由“解惑”为中心转变为“生惑”为中心,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使学生由被动提问逐渐转向主动提问, 并养成习惯。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 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问题的思考 篇2
——“裸官”问题的思考
案例简要:
“我勤奋为党工作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已经远走高飞,你们就不要再费劲找我了。”2006年,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长周金伙得知福建省纪检部门要找其谈话,在一张纸上写了这段话之后,取道第三地飞往北美,与早已持有美国“绿卡”的妻女相聚.2010年3月25日晚,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数据部原总经理李向东突然飞离成都。事发当日下午,进驻四川移动的国家审计署工作小组曾经约李向东谈话。早在2004年,李向东的妻子姚红突然从四川电信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上离职,移居加拿大„„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此类公职人员的名单有一长串:原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蒋基芳、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温州市鹿城区原区委书记杨湘洪„„这些将配偶子女和资产都移民或转移到国(境)外的公职人员被公众称为“裸官”,少数“裸官”在担任公职期间贪污腐败,案发后逃亡国(境)外,他们中的大多数事前已经将配偶和子女移民海外、资产转移出境,即便本人受到惩处,其配偶和子女仍然能够享受其非法所得.今年来,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外的公职人员的管理不断加强,但是,监管方式多时内部式,“裸官”治理已经成为反腐败的软肋。
案例分析:
一、如何看待“裸官”现象:
1、侧面反映出中国官员制度的缺陷。大量的裸官现象出现,其说明了我国官员在其任职期间对家人的安排及退休后的去处是更倾向于去国外,而不是留在中国。这反映了,我国对官员的任职缺少一种制度的保护,对官员的家属也缺少一种政策的扶持。“裸官”现象将这些缺陷暴露出来,使得我们深思。
2、突出了我国官员的素质不高。任职期间将家属送往国外定居,而不是让他们更好地报效祖国;退休离任后不是留在祖国发挥最后的余热,而是远走国外。而且,有些官员在任职最后大贪一笔然后远走海外,这让我们感到寒心。
二、“裸官”现象出现的原因:
1、权力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我国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并不像西方国家实行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可以使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我国是实行行政权、司法权要从属于立法权的政治体制,行政权和司法权都由立法机关产生,形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没有相互制衡和监督。
2、对裸官的惩罚力度不够。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并且已经加大力度对相关方面的制度投入,但目前我国的状况还不容乐观。首先,面对贪官的腐败行为,上级领导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贪官们有了“放手大干的条件”,且就算被发现,贪官就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通过暗渠道,收买领导,使贪官能减轻处罚甚至出现不处罚的情况。其次就是对裸官的追逃比较困难。很多国家并不支持中国在本国追捕逃犯,也没有相关的引渡条约,这为中国政府追捕外逃贪官形成了政治困难。就算外国赋予中国相关的权力可以在他们国家追捕逃犯,由于外逃贪官数量巨大,追逃资金也是巨额的,这就形成了资金困难。
3、官员个人思想高度不够。很多官员面对手中的公权力所能支配的巨额资源和自己的工资相差太远,会产生不平衡心态,于是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进行资源的私有,于是大量的贪污,频繁的受贿,并且难以自己,当他手中拥有大量资金时,就想着外逃,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制裁。还有一部分官员就是难过“人情关”。朋友有事相求,事情又是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不帮忙面子上又挂不住,于是受贿了。于是他发现受贿很简单,也不会被发现,于是破罐子破摔,或朋友亲戚上门相求,或亲自讯问别人,凡此种种,只为追求金钱,一有风吹草动,身怀巨款飞奔国外。这就是官员个人自控能力和思想高度不够产生的受贿。
三、“裸官”现象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的措施:
1、严格选官制度。一些官员慢慢地变成裸官,然后变成贪官,最后变成出逃国外,这些情况的发生归根结底就是人选错了。一棵树树苗的时候就是歪的,长大了也是歪的。一部分官员选拔的时候就是走后门上任的,靠的就是关系才能拥有那个位置,他从一开始就抱着走关系升职的态度,这样的官员怎么可能成为清官?所以我国必须严格选官制度,注重官员的“德”,严格考量官员的素质,然后才注重官员的才。对官员的任选要严格考察官员的朋友圈,亲戚圈,海外关系,家庭情况,如果有令人怀疑的地方,就应该不予任用。
2、加强对官员的廉政教育。有些官员虽然一开始思想和行为上有问题,但是也是可以被外界所感化和约束的。就像一颗树苗是歪的,但如果人为的加以外力,给它摆正,这颗树苗长大了也是可以变直的。官员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平时就对官员进行廉政教育,且长期抓贪官,严格抓贪官,反复抓贪官,且树立裸官廉政的典型,且作为榜样,进而激励裸官。
中国版权问题的思考 篇3
中国内地的版权问题大致可分为: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市场化前期(1978~1992)、市场化时期(1993年至今)三个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为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基本上互不往来,双方的版权交易很少。对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而言,更多的是兄弟党国家之间进行的版权交易。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中国与苏联及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翻译书刊的版权处理,应属于整个经济往来的一部分,自有相关的协议加以约束,没有太大问题。有问题的是西方国家书刊的翻译版权。不过,这个时期对西方书刊翻译得极少,这里无法给出数字,只能以两本译作推论:
一本是作家出版社1955年3月出版的《马尔兹短篇小说集》,印数19000。马尔兹是美国当代进步作家,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潜流》(亦有中译本)。根据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的“出版说明”,这个短篇小说集中的七篇小说,除一篇直接译自美国1951年7月号《群众与主流》杂志外,其他六篇译自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的英文本《马尔兹小说选》,中文本附录也就是这个英文本的俄文序言节录。小说集的中译者是荒芜,校者是朱孟实(光潜),都是第一流翻译人选。仅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当时内地翻译西方小说很稀少。
再一本是通俗哲学读物《锁住的巨人》,作者是怀特海的学生,美国邓波尔大学教授巴罗士·丹汉姆。原作发表于1953年,这个中译本是从1958年俄译本转译再根据原文校订的,共有三位译者和两位校者,由三联书店1965年7月出版,印数2500。此书书后有一“丙”字加圆框的符号,可能是“内部发行”的标志;另外,从其印数、白封面不加装饰以及“出版者说明”中强调“如需引用,务请核对原文”等等,可判断其为当年“内部发行”的书籍。
从这两本书可推知,当年在大量翻译苏联作品的背景下,对西方书籍的翻译是很少的,而且大多是从俄文转译,即便在与苏联关系恶化以后仍然如此,如《锁住的巨人》。所以,即便在对西方书刊翻译方面存在着版权问题,那问题也不大。
“文革”开始以后七八年,内地书刊出版几乎空白。直到“文革”后期,情况才有所变化。此时曾出现一个外国作品翻译小高潮,主要是翻译苏联当代文学作品,如柯切托夫的《你到底要什么?》《落角》,西蒙诺夫的《最后一个夏天》以及《多雪的冬天》《白轮船》等小说。此时中苏早已分裂,六十年代末还发生了严重的边界军事冲突,经济不往来,再加上这些作品显然超出了当时严格的意识形态控制界限,版权自然也不能按过去做法,这些书都是“内部发行”,但控制的范围不太严格,前后发行了至少有几十万册,直到以后变为公开发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我国开始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如美国海斯、穆恩、韦兰三人著的《世界史》,由著名学者费孝通、吴文藻、谢冰心等人翻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当时翻译数量最多的是西方各国首脑的各类传记,非洲、拉美国家首脑人物的传记也有数种,还有如苏联朱可夫的长篇回忆录《回忆与思考》等。所有这类翻译读物,采用的都是“内部发行”形式。
用“内部发行”形式翻译西方书刊的做法,在“文革”以前就有,如哈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出版过两种译本,其实这本书在六十年代就以“内部发行”形式翻译出版过,只是当时这类读物的发行数量极少,控制很严格,只有少数高级干部和相关研究人员才能读到,即通常说的“灰皮书”和“黄皮书”。
“内部发行”除了政治因素之外,也起着避开版权的作用,可以看作是版权的合理使用,可见当时尽管没有版权法,也未参加世界版权组织,但版权意识还是有的。这种做法以后就逐渐变质了。
二、市场化前期
1979年始,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整个社会松动,文化知识方面尤其敏感。多年与外部世界的隔绝,群众中积聚了了解西方的强烈求知欲。此时以北京、上海等地出版社、杂志社为首,开始大量翻译西方各国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文化读物,所出书刊的品种之多、之丰富以及在社会上反响之热烈,蔚为壮观,短短几年已超过以往几十年的总和。
最初的译介仍较为谨慎,由有条件的出版社、杂志社延续“内部发行”方式翻译出版有影响的西方书刊。如外文出版局的《编译参考》杂志,以定期专辑的形式翻译西方书籍,先分段连载刊登,然后再出全书。这份杂志先后翻译的书籍有:赖·肖尔的社会学著作《日本人》,斯大林女儿的《致朋友的二十封信》,奥威尔的小说《1984》,阿瑟·黑利的小说《最后诊断》等等。该杂志以后又出版了单行本《仅仅一年》(斯大林女儿回忆录)和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论文选译》多册,同样是以“内部发行”名义出版。三联书店出版了反映美国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光荣与梦想》等著作。这些书刊发行量很大,但因为是“内部发行”,所以可以不考虑版权。
但此时“内部发行”的形式开始变质,原来印数很少只是为少数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阅读的书刊,现在几万和几十万册的印刷发行,出版社、杂志社也开始利用“内部发行”谋利了。如内地在1978、1979年引进英国朗曼(LONGMAN)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最初是为大学新生做参考,但不久就成为许多大学、中学的正式教材,又陆续成为无数英语提高班、补习班的教材,成为我国最为风行的英语教材。教学使用属版权合理使用的一种,但近二十年的“内部发行”.几十万上百万册的数量就不属于版权的合理使用了。所以,以单本书籍而言,《新概念英语》可能是版权受侵害最严重的一种。
另一种情况是翻译西方图书。最初出版的主要是西方经典小说,以前的译本几乎全都重新出版,这部分经典作品年限已过,没有版权。各出版社还翻译、公开出版了许多西方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如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阿瑟·黑利的《紧急诊断》《汽车城》《药商》等。文化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西方作品也大量被翻译出版,如影响很大的《走向未来》丛书。此外就是翻印港台地区的小说和读物,如金庸、琼瑶、三毛的小说,柏杨、李敖的作品。
不问版权,随意出版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图书是当时内地出版社普遍的做法,用版权专家的说法是:“毫无区别地一概自由使用”(郑成思:《版权公约、版权保护与版
权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所谓“自由使用”,就是连招呼都不打。海外作品,北京、上海的大出版社、老资格出版社出,各地出版社也出。我曾问过最早出版琼瑶小说的一家出版社编辑,他说,出版前没打过招呼,稿费反正放在社里,她要就来拿好了。1987年,他们社曾与琼瑶直接谈另一本小说的出版,琼瑶的条件是最高标准稿费再加版税,他们感到条件苛刻而没有谈成。这种做法在当时是情有可原,一则我国当时尚未制定版权法(著作权法),也未参加签署国际版权公约;再则,当时出版的大多数西方书刊只为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绝大多数出版社不是为了谋利。
八十年代中期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几个法规,如1984年文化部出版局的《图书、期刊版权试行条例》,1988年国家版权局公开宣布我国的版权保护政策,并延及港澳台版权。1986年通过、198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也有可运用于版权保护的相应条款。至此,以往“自由使用”的做法不再能继续,各出版社出版海外中文作品,必须得到版权人许可,要有作者或出版社出具的委托书,并要付酬。1990年,我国制定了《著作权法(版权法)》,不久又参加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版权的使用情况走上了正轨。当然,各地情况不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出版社比较规范,小出版社就差一些。
值得指出的是,前面两个时期,国内出版的书籍没有或很少有盗版现象,比较严重的只是某些出版社和杂志社买卖书号和刊号和少数热门刊物的盗版。
三、市场化时期
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制度,这为版权规范与世界接轨、遵照国际惯例办事打下了制度性基础。从那时到现在这十五年时间里,在版权问题上我国加入WTO前后有较大差别。加入之前,出版基本仍延续1987年后的做法,翻译图书和出版港台图书需预先征求版权方的同意,在获得委托书之后才能翻译出版。但各地做法并不完全规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出版社以及专事出版翻译书籍的出版社都写明获得版权,小出版社则不一定。加入WTO以后,内地翻译出版国外图书完全正规化,版权页上写明版权所有、版权出自何方授权包括是否拥有简体字繁体字本的版权等等。原来翻译出版国外书籍不管版权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现在我国的版权问题最主要是书籍的盗版,这个问题在十五年之前已经出现,如八十年代后期,为谋利而盗版的主要是西方和港台图书,主要品种是英语教材和词典,采用的是影印形式,像前面提到的《新概念英语》。有些则是纯粹的盗版,如美国《读者文摘》每期原版之后就有影印版,两者的价格相差近十倍,原来订购原版的也退订,去订购影印的盗版了。也有影印港台翻译出版的西方作品的,如将弗洛伊德的《释梦》改名为《梦的解析》出版。这类盗版还用了一个障眼法,就是为了更像内部出版物,封底不印价格,而改为一长串数字。其实,真正的价格就是最后两个或三个数字,如000055,即人民币0.55元,000530,即5.30元。
如果说那时只是盗版少数国外和港台书刊,那么近些年,盗版主要落到了内地出版的书籍上,几乎已到了无畅销书不盗版的境地。这些盗版与以前的盗版形同实异:首先,以前的盗版是计划经济下的单位行为,而主要不是为谋利;现在的盗版是个人行为,则纯为谋利。其次,以前的单位盗版虽然不符合国际惯例,但因为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故不算违法;而现在的盗版则是知法犯法。
另外,现在的盗版者还有几个特点:
第一,盗版技术越来越精致,以前多是影印制版印刷,现在则是扫描制版印刷,盗版书质量越来越好,无论是凸版、套色、条形码,盗版者很快就能跟上仿制,使读者难辨真假,出版社防不胜防。
第二,盗版时间越来越短,从制作到完成最快的只需一周。
第三,盗版已形成一个产业,从制作、印刷到分发、推销,直到出现在大街小巷及小书店、书铺、书摊上,前后密切配合,紧相关联。据估计,目前每一大城市都有数千上万人专事或兼营盗版书,全国人数就更多了。其结果是内地出版的图书,无论什么类别,只要发行量稍大,就会出现盗版。有人说,看一本书是否畅销的指标是,翻译的书,看其是否有平装本,内地的书则可看其是否有盗版。
出版社面对猖獗的盗版,目前退一步的做法就是第一版即印上几十万册,如余秋雨的《借我一生》和余华的《兄弟》第一版都印了40万册,易中天谈《三国演义》的书第一版也是几十万。这是因为出版社害怕盗版,新书的利润只能集中在第一版时赚取,争取尽快赢利,不然等盗版书跟上,赢利就难了。对书店而言,大店、连锁店以及新华书店改制而成的出版集团开办的书城一般不进盗版书,卖盗版书的,是无数小书店、书摊和在大街小巷摆摊的小书贩,因为卖盗版书要比卖正版书赢利多得多。
盗版书的实际成本一般是正版的1/10,卖出价在2~4/10。为了更快获利,有的盗版者还制作伪书,将几本同一作者的书合在一起印成一厚本,随便标上一个出版社名字。因为出版社没出过这种书,因此名之为伪书,以和盗版书相区别。
盗版问题对作家的影响是不同的。盗版对于畅销书作家的版税收入损害最大,如余秋雨、余华、易中天等人。而主要在网络、海外媒体上发表作品,不是盗版的对象。
在我国的书刊市场上,作家、出版社、发行商之间,作家是弱势群体。三者中获利最多的不是作家,而是发行商,其次是出版社。作家与发行商一般不直接联系,与之打交道的是出版社。作家与出版社之间,出版社拥有稀缺资源出版书号,居优势地位;作家与其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大,只能或者接受一次性稿费,或者根据书的印数和版次取相应的版税,而无论何者往往都是由出版社说了算。只有极少数知名畅销作家可能与出版社就版税和稿费进行较大幅度的讨价还价。畅销书作家可能将版税谈到20%,而一般普通作家的版税往往只有8%,少的只有5%左右。另外,各类书籍中,文艺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刊,只有少数有较大的发行量。
综合这两方面情况,显然,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作家不可能凭作品发财致富。一个作家,即便创作出畅销书,因为有盗版存在,也绝无可能像西方畅销书作家那样有钱有影响。有人指责官方作家协会的专职作家有补贴,其实那点工资补贴已很可怜,最近几年许多知名作家都去大学教书,就可说明这一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作者J.K罗琳若置身于现今中国,绝无可能成就她的致富神话,因为有盗版。作家王朔说,以他作品的发行量,要在美国,他就可能是亿万富翁了。这话是接近事实的,其他一些有影响的作家,包括余秋雨、余华和易中天等人,他们的稿费和版税实际所得,其绝对数估计不会多过一个美国三流畅销作家的所得。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篇4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国家的富强,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解决》中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加收入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 这体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三农”问题因此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问题, 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现如今的新趋势是农民老龄化、农村自动化、农业兼职化。随着社会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农村外出打工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或有一技之长的人, 留守农村的多为妇女、儿童、老人, 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 严重制约了农村改革的深化, 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绊脚石[3]。
1 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 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4,5]。此外, 中国农业基本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并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从目前来看, 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 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迎接入世挑战[6]。
在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让农业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实现“三化”, 即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提高“三率”, 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三力”, 即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要实现以上目标, 就要在粮食安全、结构调整、科技调整、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有好的并有行而有效的举措。
2 农村问题
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 但是, 户籍制度改革以后, 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 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 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各类运行机制, 使农民能够平等参与就业竞争[7], 此外, 还要给农民工平等的国民待遇,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真正为农民工在城市社区的生活编织一个可靠的社会安全网。
3 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2个问题。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科技水平低下, 对法律法规知识也知之甚少, 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 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着逆来顺受的文化取向、消极认命的人生态度、迷信鬼神的封建意识等。要想与强国竞争, 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此外, 农民负担重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 减员增效, 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8]。
4 结语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存在“三农”问题, 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各国的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 例如:美国由于地多人少, 机械技术占主导, 提高效率, 所以是劳动节约型。日本则刚刚相反, 由于地少人多, 生物技术占主导地位, 提高单产, 所以是土地节约型;而西欧正好处于两国之间, 属于中间型, 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重, 生产技术现代化与生产手段现代化并举;我国由于自身的特殊性, 只能采取自己的发展模式, 即以龙头企业劳动型, 带动特色农业主导型, 发展规模经营推动型[9], 此外, 还要加大投入的力度, 投入人才、资金和设备, 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彭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16) :6-7.
[2]葛志华.转型之痛“三农”问题的由来与终结[J].江海纵横, 2007 (3) :7-9.
[3]丁祥艳.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浅谈[J].铜陵学院学报, 2003 (4) :23-24, 45.
[4]任义成, 魏刚.对三农问题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S1) :36-37.
[5]赵磊.“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J].学术研究, 2005 (5) :36-42.
[6]涂明明.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 2012 (15) :91-93.
[7]董洪霞.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J].商场现代化, 2006 (21) :303.
[8]马志朝.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7 (5) :13-17.
问题儿童的教育思考 篇5
一、现状描述
近年来**镇在家庭教育教学中发现,在儿童中存在者这样几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是有一些儿童缺泛最基本的自控能力,表现在注意力易分散,精神涣散,动作缓慢,做事情拖拖拉拉,课上经常做小动作、开小差;二是缺泛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见困难就让、就躲、就退,经常不写作业,有的甚至考试都不认真考,边考边玩,会做的也不做;三是有反教育的情绪,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一切以我为中心,表现出无理、蛮横和霸道,在他们心目中只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是可以信赖的人,父母和老师都是恶魔,不能听从他们的教导。四是不合群,不能很好地与同伴进行交往,性格孤僻,知心朋友极少,甚至没有一个朋友;五是自私自利,虚荣心较强,缺泛爱心等等。象这样的学生我们暂且把他们称为“缺陷儿童”,严重者称为“问题儿童”。
二、形成原因
我们对部分“问题儿童”进行调查和研究显示:“溺爱教育”是造成“问题儿童”的根本原因,“隔代教育”又是产生“问题儿童”的直接因素。“问题儿童”有的是外出打工族的子女,有的是老板族的子女,有的是逍遥族的子女等,随着无法携带子女的外出打工族的出现,无时间教育子女的个体老板的增加和不管教子女的逍遥派的加盟,“隔代教育”也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教育现象,由“隔代教育”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也逐渐的凸现出来了。有好多孩子从小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大的,这是一种“隔代教育”现象,在“隔代教育”的儿童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轻着有性格缺陷,重者存在着心理障碍、甚至是有心理疾病。那么“问题儿童”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是,家庭教育主体的教育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直接原因。教育的主体(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不懂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在他们的头脑里只有 “抚养”而没有 “教育”,只知道把孩子吃饱了、穿暖了,不把孩子饿了、冻了就行。具体的说,首先,“隔代教育”的儿童从小没有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常言说得好:“各人家粑粑各人家爱”,自己家的孩子再怎么不好,在他们看来都比别人家的孩子要强,甚至把孩子身上的缺点当优点来看待、来培育:当孩子第一次骂人时,他们不但不教育,反而认为孩子聪明——会骂人了;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不但不进行正确的疏导,反而认为孩子真有心机——会保护自己了;当孩子第一次打人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真有力气——打得真疼;当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时,家长不但不对自己的孩子正确的教育,还鼓励孩子去“自卫”;„„„„,类似这样的第一次太多太多了,而祖辈们却没有把这些第一次当回事情,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总认为“孩子还小呢,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的机会,因此这些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失去了最起码的道德教育,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孩子的心目中有些是非是颠倒的、混淆不清的,当这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时已经为时以晚,孩子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已经形成,要改变这些坏毛病是相当难的,严重经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家庭教育主体对孩子过度的娇惯和溺爱,孩子从来没有经受过挫折教育。由于都是独生子女,本身就受到祖辈的娇生惯养,加之孩子的父母常年又不在家,老人们又怕孩子的父母责怪他们没有善待孩子,所以这些老人对孩子百般的娇惯和溺爱,对孩子的任何要求(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生怕孩子急坏了身体;而孩子的父母平时无暇顾及照应孩子,总觉得没有尽到做父母的义务,觉得对不起孩子,对孩子始终有一种内疚感,所以偶尔与孩子在一起时,总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满足了孩子没有想到的、没有提出的要求,以次来弥补自己的对孩子的歉疚,找到心理的平衡。孩子从记事起就是扛的“顺风旗”,一帆风顺,就是没有经受过一点点挫折,这就为将来的学校教育留下了后患,为今后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祸根。
二是,家庭教育客体的情感脆弱是形成“问题儿童”的根本原因。正因为他们是泡在蜜糖水里长大的,得到的都是“蜜糖式溺爱”的教育,看上去这些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其实他们的内心的情感是相当脆弱的,是经受不起任何挫折和打击的。所以当这些孩子进入父母教育、学校教育阶段,就不可能再享受原先的“蜜糖式溺爱”教育的待遇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受一些挫折的磨练,这时的孩子开始经受不住了,头脑里想到的几乎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如何如何的“好”,父母、老师如何如何的“坏”,如果此时父母、老师没有恰当的教育的方法,必然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激发起反教育的情绪,长此下去他们就会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就会丧失最基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问题儿童”。
三、教育策略
面对这样的“问题儿童”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呢?
第一,建立深厚的感情,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上海师范大学基教处处长钱源伟教授说:“孩子在0~3岁时是亲子感情培养期,此时如果没有与父母建立好亲子感情,孩子很可能在8岁时产生心理障碍,到15岁时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可见与孩子建立好亲子感情在儿童的教育中是何等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不但父母要与孩子建立好亲子感情,而且老师也要与孩子建立好亲密关系。要培养这种亲子感情、亲密关系,就必须经常与孩子进行交谈,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加以沟通。家长、老师要相互配合,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要与孩子交谈,交谈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让孩子从内心感觉到父母和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她),而不是在整他(她),使孩子认为家长、老师不是凶神恶刹的代表,而是一个亲善的使者,使孩子明白家长和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他(她)好,而不是为了他(她)坏,打消孩子的思想顾虑,使他(她)乐意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让孩子觉得家长和老师可亲、可信、可爱,让孩子说出自己心理话,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为有效的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家长和老师再相互配合,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定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关于问题的法律思考 篇6
关键词:就业歧视;劳动力;反就业歧视法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7-02
一、就业歧视的内涵
就业歧视,简言之,就是一种不公平对待,诸如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户籍歧视以及对身体或生理状况的歧视等等。国际劳工组织第111号公约对于“歧视”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歧视就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
但我们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将应聘者与生俱来的、自己无法改变的“个人属性”设定为招聘条件时,才构成了歧视。比如应聘者的性别、年龄、户籍,乃至血型、相貌、身高等等,这些“个人属性”是应聘者不能自我选择的,是他们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的,用人单位不应将这些“个人属性”设定为招聘条件;而应聘者的学历、才能乃至工作经验等等,则是他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用人单位将这些设定为应聘条件,则无可厚非,不应被视作招聘歧视,除非这些招聘条件不合理的高于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需要,对于工作性质而言并非必要。
二、就业歧视的表现
目前我国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主要歧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户籍制度与城乡就业歧视。农民工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现在就业领域存在的最突出的歧视问题。其产生原因复杂而后又与我国严密的户籍制度紧密联系,再加上地方保护观念的推动,使得占据我国就业市场相当比例的农民工群体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反而在法律制度层面设置了重重障碍侵害了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
(二)年龄歧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将35岁作为一个界限,“35岁以下”屡见不鲜地出现在大量招聘广告的限制性条件中。求职者年龄在40岁、50岁上下的更是就业困难,形成了中国特有的“4050”现象
(三)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历史最长、最突出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都公开注明要求应聘者“须为男性”,或“男性优先”。在条件相当甚至更优秀的情况下,女性经常仅仅因为性别问题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四)身高歧视。不少单位都对身高有限制规定,如有的用人单位规定男性不低于一米七,女性不低于一米六等。
三、就业歧视的原因
(一)劳动法制不健全,如《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关于禁止就业运行过程安全保障歧视之规定仍有瑕疵,其对于就业歧视的法律裁决和惩罚之规定存在缺陷等。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形势,使得很多用人单位不担心招不到人,因此可以放心地提出“河南人不要”、“东北人不要”、“外地人不要”等歧视性条件。
(三)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为了降低本地失业率等局部利益,擅自制订自我保护性土政策、土措施,回避中央的统一政策。
(四)用人单位不理性的用人观念。许多企业的管理经验不足,管理者素质不高,难免在用人方面出现不够理性的盲目行为。
四、应对“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
面对愈演愈烈的“就业歧视”现象,社会各界就是否应该立法规范存在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主张立法,赋予政府权力进行干预;一种主张不能立法干涉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后者的主要观点是,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如果制订法律限制用人单位自主权,是对用人单位的不公平。
我认为反就业歧视的最根本办法不是立法,市场发挥作用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即当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平衡或供不应求的时候,就业歧视问题才会得到根本好转。但是,结合世界各国的就业情况看,达到劳动力供不应求难以实现,尤其我国更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就业,迅速消化数字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即使劳动力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也不可能解决全部的就业歧视问题。因为用人单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大目标,而某些歧视正好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用人单位不可能自觉彻底放弃某些歧视。因此,在市场自发调节的同时,通过立法加强政府的人为干预,双管齐下,是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较为有效的办法。
五、对制订“反就业歧视法”有关问题的建议
(一)立法模式。
关于反就业歧视法的立法形式,有两种主张。一种主张制订成单行法,即制订一部《反就业歧视法》;另一种主张将有关反就业歧视的条款添加入《劳动法》中。我倾向于制订单行法。理由是立法技术相对后者简单,同时反就业歧视的法律精神或称要旨更为突出。当然采取何种形式不是最关键问题,需要规定哪些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二)法律内容:不论采取何种立法形式,笔者认为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中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必不可少。
1.“就业歧视”定义:作为法律调整对象,为“就业歧视”定义,准确界定其范围至关重要。
2.将属于法律调整的“就业歧视”的行为进行列举。定义毕竟比较抽象,为了更加利于操作,使构成“就业歧视”的行为更为具体和明确。
3.规定发生“就业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如规定处罚的种类、对受歧视者的赔偿标准等。这部分内容应当是该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4.规定“就业歧视”受害者的诉讼权利。我认为可以参考劳动争议处理模式,采用行政处理前置程序。
(三)立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反对歧视不要矫枉过正,不能只突出劳动者的权利而忽略用人单位合理的用人自主权,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的选择权都要保护。政府对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进行必要干预必须有明确限度,不能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造成社会经济水平下降,否则更会加剧“就业歧视”行为发生。因此,应当在立法阶段从立法思想及立法技术上,处理好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的权利关系问题。
其次,反就业歧视法应当吸取反性别歧视立法的失败教训,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只有具有可操作性才可能对弱者进行法律保护,依法惩罚那些有歧视行为的公司与雇主。总之,反就业歧视法不应再成为一部宣言式、口号式法律,必须能够操作。
参考文献:
[1]刘旭.国际劳工标准概述[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
[2]危怀安.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8).
[3]卢恩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问题透视[J].经济体制改革,1998,(3).
[4]李宁,刘辉.论就业歧视的政府管制[J].河南大学学报,2003,(7).
虚拟物权问题的思考 篇7
关键词:虚拟物,物权,产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网络游戏中, 游戏玩家为了获取各种武器、装备等, 通常需要付出金钱、时间等代价, 通常情况下, 应该属于财产, 那么属于什么财产?是否可以继承?等问题还存在着很大争议, 类似的还有网上的电子邮箱、社交网站、个人主页、网上货币、网站等。笼统地讲, 上述均属于虚拟物, 所谓虚拟物是指无体物, 这种无体物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创造, 并且以非物质状态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 虚拟物也可称为数字化物, 主要存于计算机网络中, 但是, 也可以脱离网络, 独立的存在于存储介质中。
对于虚拟物的含义, 目前, 有三种观点:首先, 虚拟物属于财产。从债权的角度来说, 虚拟物是一种债券凭证, 通常情况下, 这种债券债务关系属于玩家用户与服务商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 虚拟物作为一种证据, 借助该凭证玩家用户可以向服务商请求提供某种服务, 可以说这种证据是一张格式合同, 它的重点在于他所反映的服务合同关系[1]。其次, 虚拟物是财产,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 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虚拟物属于智力成果, 符合著作权客体的创造性、可复制性等, 而且需要载体, 其著作权一般由网络游戏开发商享有, 对于玩家来说, 仅拥有使用权[2];另一种认为玩家是虚拟物的创造者, 开发商只对游戏角色的骨架进行开发, 而玩家创造、控制玩家角色的个性特征[1]。如果第一意见成立, 那么玩家用户的利益就没有办法保护, 第二种意见值得商榷, 虚拟物权和知识产权二者的保护客体是不相同的, 在法律保护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区别, 虚拟物也可以是作品, 虚拟物权的保护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替代。第三, 虚拟物是传统意义上的财产, 享有网络虚拟物权属于一种物权, 丰富和扩张物的概念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 只要不对物权体系和物的体系的基本理念构成威胁, 在准许的范围内对其中个别部分进行修补[3],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物的本质, 但是还没有认识到虚拟物作为一种全新的客观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物权法的限制, 希望通过修补传统的物权, 进一步对虚拟物权进行保护。
传统物权的概念:权利主体对特定财产的权利进行直接的支配, 一方面有人对物的直接支配, 另一方面有对抗权利主体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从物权意义上说, 虚拟物属于物, 与传统物权意义上的物相比, 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传统的物权法来说, 需要对有体物进行调整作基础, 《德国民法典》产生时, 就需要坚持该原则。为了保证物权法的逻辑性, 通常情况下, 不能将物体物放入传统的物权法体系中。这一点得到一百多年的实践的证明。在起草《物权法》、《民法典》的过程中, 我国许多学者依然坚持物权客体原则[4]。虚拟物不属于有体物, 难以通过传统的物权法进行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物权法准确的说应该是有体物权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出现了无体物, 是一种新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知识产权客体也可以说是无体物, 当然, 大部分人更具体称智力成果、知识产品、纯粹无形财产等等。
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是财产非物质化革命的结果, 在当时, 是因为出现了新型的非物质化的财产, 社会产生了需要, 所以出现了知识产权制度, 其作为财产体系的一部分, 很好地补充了物质化财产。今天, 我们面临了新的问题, 那就是虚拟物的出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物诞生了, 这标志着无形财产制度进入全新的无体物阶段,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还会出现新的其他无体物, 本文仅针对虚拟物, 试图分析其特征, 从而选择相应的体系来规范虚拟物。那么是否可以套用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来规范虚拟物呢?虚拟物与知识产权客体都是无体物, 都属于非物质状态存在的物, 但二者却是两种不同的无体物, 产生的权利也是有区别的。例如, 小李将自己喜欢的图片或视频通过合法方式复制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小张利用病毒程序破坏了甲储存在计算机中的图片或视频, 小张破坏了数字化的图片或视频, 侵犯的是小李的虚拟物的无体物权, 但是小张并没有获得该图片或视频, 也没有对该图片或视频进行传播, 也没有获益, 因此, 小张并没有破坏侵犯小李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客体的价值在于其所含的信息内容, 然而虚拟物能够为用户提供特定的使用功能, 这才是虚拟物的价值所在。对于虚拟物和知识产权客体来说, 从理论上是可以进行相互复制的, 但是虚拟物具有唯一性, 所以复制品会成为新的无体物权的客体, 而不再属于原来物权的客体。虚拟物属于数字化财产, 对于知识产权客体来说, 一方面可以数字化, 另一方面可以是非数字化状态。例如, 通过数字化处理后, 可以将一部小说录入存储器, 可以通过一本书的方式存在。虚拟物属于动产, 但是同样可以属于不动产。对于知识产权来说, 其客体一般情况下, 可以属于动产。大部分知识产权客体属于智力创造的成果, 要求存在一定的创造性。对于虚拟物来说, 一般没有创造性。当虚拟物与知识产权客体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客体上时, 在这种情况下, 虚拟物才涉及创造性问题。知识产权一般有地域限制, 只在授权国家的领土内有效, 无体物权一般没有地域限制, 而且, 一般来说, 知识产权都存在明确的时间限制, 该时间限制是法律对权利本身的限制, 比如, 中国专利法规定, 发明专利的有效期为20年, 但是20年过后, 专利权虽然终止, 其保护的客体仍然存在, 而对于虚拟物权, 比如, 网络游戏中的装备等, 该虚拟物存在时, 其虚拟物权就存在, 不能被随意更改, 如果该虚拟物消失时, 那么其权利也就自然消失, 由此可见, 虚拟物权和知识产权虽然都是非物质化的“财产”, 但是不能将虚拟物权直接等同于知识产权来处理, 它需要新的规范。
虚拟物权的获得没有新颖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 可以不需要审查制度来保证权利的获得, 获得了虚拟物权后, 变相应获得了财产权, 比如, 如果玩家用户的游戏装备被人通过盗取密码的方式变卖, 那么该玩家用户的虚拟物的财产权就受到了侵犯, 并且, 该装备账号等在一些离婚案件中可以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配, 还有一些个人主页, 社交软件等, 由于虚拟物所有人去世, 该虚拟物应当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由合法继承人向相关部门申请, 并取得相应的使用权和财产权等, 而上述虚拟物权转移的实现是需要相关法律保证的, 需要专门针对虚拟物权进行立法, 从而保证这种新兴物权的有效实现和使用。
总之, 虚拟物权和知识产权一样, 都是对现有有体物权的补充, 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物权”的内涵, 但是, 虚拟物权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物权法来规范, 也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知识产权法来规范, 它需要新的体系来规范。
参考文献
[1]杨建斌.论无体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J].求是学刊, 2006 (11) .
[2]张斌.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认定[EB/O L].http://tim eslaw.363.net/new page-450.htm.
[3]杨立新, 王中含.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6) .
问题的思考 篇8
一、办学定位与新时期要求还存在着偏差, 应及时校正
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这对高职院校来说发展与挑战并存。新时期高职院校一般具有行业性、地方性特征, 要准确定位, 办出特色, 就必须深入研究行业和区域经济, 及时掌握其发展的新变化, 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 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培养适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如果不考虑本区域经济的实际, 就会既出现本区域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短缺, 又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忽视区域性、行业性和自身特点, 盲目设置专业, 导致办学不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甚至无用武之地。以上问题充分表明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建设、办学特色与质量、服务区域等方面定位不准或出现了偏差, 导致高技能人才短缺与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为了进一步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 高职院校应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努力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的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在办学质量上必须由重外延式发展转向重内涵式发展;在发展方向和目标上必须融入本地经济, 面向市场设置专业, 面向就业培养人才。
二、示范院校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 应凸显特色
自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 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在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 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招生就业、校企深度合作、扩大社会服务等方面起到了推进作用, 也为引领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把握国家高职教育改革方向、明确建设重点、提升建设内涵的重要作用。但是, 示范建设并非是3年建设期的示范, 而是高职院校追求卓越的永恒目标。示范建设的核心, 就是办学特色, 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其独特内涵就是社会所公认的“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高职院校要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关键在于明确自身办学定位, 只有做到面向市场设置专业, 面向就业培养人才, 面向实践培养“双师”教师, 挖掘自身办学优势, 总结自身发展特点, 不断深化示范院校内涵建设, 才能真正起到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然而由于许多因素的制约, 示范性建设在办学特色上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如部分已经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或正在建设中的部分省级示范院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管理体制等大体相同, 存在着发展目标缺失、特色不鲜明、精品课程不精、品牌教师缺少等诸多问题。这些突出问题如果不深刻思考, 不认真解决, 将会导致千校一面、不具特色, 将直接影响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和示范引领作用。因此, 示范院校在做好如何推广示范性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带动高职院校整体提升的同时, 应把握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明确建设的重点, 提升建设的内涵, 紧紧结合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四个合作”为主线, 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努力培育自己的特色专业, 不断深化示范院校内涵建设, 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打造核心竞争力,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切实发挥好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
三、工学结合机制缺失致使校企合作存在误区, 应辟新途径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机制是指以学校为主体, 以政府政策引导、项目激励等方式, 调动企业和社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并为高职教育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方参与合作运行、共同分担风险的一种机制。工学结合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用人单位要求, 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与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本质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需要实际部门的配合与参与才能完成。但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进行工学结合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 政府还没有出台有关的政策法规来规定实际部门承担工学结合的法律义务, 缺少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实际部门参与校企合作。由于工学结合机制的缺失, 致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着校企间个体关系替代了应有的制度与机制, 校企合作内容仅局限于解决毕业实习和少数学生就业问题, 企业把校企合作作为获取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方式等主要误区。走工学结合发展之路, 势必要直面校企合作的难题, 化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一是以政府为主导, 构建工学结合的社会体系;二是以高职院校为主体, 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 构建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三是企业要提高校企合作意识和校企合作能力, 提高从对方发展中延续并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认识, 积极与相关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为自身发展壮大培养人才, 通过多种形式让顶岗实习学生愿意留在企业, 形成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教学与实践学时比例不合理致使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应尽快调整
现在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不分专业的具体情况, 不考虑具体的课程性质, 基本上一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等思路进行编制且实施教学, 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由原来的各占50%调至分别占40%和60%, 甚至调至30%和70%, 而且有一段时间还强调校内生产性实训要占整个实训的80%。总之, 有用实践教学来替代理论教学的倾向。由此可以看出, 实践教学从学时安排上看有足够的实践时间, 但从实际教学的内容上看,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有以下四点。一是分具体专业和课程, 针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熟知和熟练的不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与实践的比例,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根据培养需要合理实施;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 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 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领先水平, 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尽可能采用企业设备和生产实际相一致的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的实验设备, 让学生真正练好技能, 切实实行零距离上岗,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 应加大投资力度, 增强与企业、行业配合, 提高实训质量;三是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 引导和规范学生准确定位, 有序落实顶岗实习方案和各项措施;四是抢抓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调整后创造出的一大批就业岗位需要顶岗实习就业的机遇, 积极建立“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的校企合作培养协议, 让学生对生产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完整训练, 以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五、专业设置和建设滞后导致品牌与特色不具独特性, 应及时改革
目前, 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名称虽然“响亮、动听”, 但许多与普通高校雷同, 市场所需的实用型、操作型的各种专业缺少, 且存在着一般专业多、紧缺专业少;长线专业多、前沿专业少;目前需求的专业多、未来需求的专业少的现象。但从高职教育特点来看,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遵循“社会有需求、招生有生源、实习有依托、毕业有出路”的原则, 始终瞄准市场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设置专业, 并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因此, 在市场需求变化节奏加快的今天,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灵活、及时, 一方面要不断增设超前的新专业, 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信息服务化新趋势领域、现代物流、社会服务等出现的新业种的专业;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技术方面的专业等。另一方面要与区域社会或行业发展保持充分的沟通和良好的互动,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对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最了解的优势, 从行业、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断加强现有专业建设的调整、改革、改造力度, 增强核心竞争力, 真正创出品牌、树立特色, 并以此为龙头构建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 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给学生开辟一片较为宽阔的就业天地, 给学院拓展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给企业、行业输送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通过改革创新,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时晓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四个合作”为主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0-09-20 (1) .
[2]黄乐览, 黄伟萍.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发展定位[J].教育与职业, 2010, (8) :24-25.
[3]肖福玲.高职院校如何确立自身的办学特色[J].教育导刊, 2010, (2) :56-58.
[4]肖秋莲.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机制缺失及完善[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12) :110-113.
“中国模式”应思考的问题 篇9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配套推进。经济是配置稀缺资源的体系, 光靠它自己不足以自行, 需要其他方面制度的配合和支撑;否则, 市场自由交换秩序得不到保证, 就会出现混乱, 权力的介入还会造成“丛林法则”支配市场, 使整个经济变成了一个寻租场。本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交易主体自由而平等, 且不存在外部性, 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通过交易达成的价格, 就能够有效地把资源配置到应该到的地方去。但是, 交换是需要秩序的, 是需要透明的规则和公正执法来保障的。所以, 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应该配合起来推进。
我们的改革就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从一个由行政权威控制的计划经济转变成一个自由交换的经济;另一方面, 就是从行政命令支配的经济, 政府机关和党政官员的自由裁量权特别大的命令经济, 转变为一个规则透明、公正执法的法治经济。
政府有责任提供由透明规则和公正执法构成的市场秩序, 但是, 有一部分官员认为, 其中没有太大的牟利空间, 他们更愿意做微观决策。这样, 就出现了腐败问题。可以说, 这是偷换了政府职能概念。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应该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而不是其他。如果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 那么, 事情就完全颠倒了。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危险。
对发展问题的教学思考 篇10
《政治生活》第九课的内容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它对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国际社会的现状, 笔者认为, 现行的教材对发展问题的表述是不够合理的:教材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是有待商榷的, 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应该囊括多个领域。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如能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全面阐述发展的概念, 将能够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当代的发展问题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
《政治生活》这本教材指出: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按照这个定义, 发展问题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这种观点有一定合理性, 因为经济毕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人们在物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 是根本顾及不到安全和幸福需求的。而且今天, 世界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 许多人还处于贫困和饥饿的状态。这些问题不解决, 将会危及世界和平。因此在2000年9月,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所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将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作为首要目标。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虽然物质需要永远是人的最基本需要, 但是它仅仅只能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因此,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超越物质的, 吃饭是为了活着, 但是活着并不只是为了吃饭。如果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那么人与动物的最基本区别又在哪儿呢?
事实胜于雄辩, 无数的史实表明了人们的需要并不仅仅是物质:我国的台湾地区和韩国在当时所谓的“开明专制”政府的领导下, 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但是富裕起来的台湾同胞和韩国人民却更换了带领他们致富的政府;最近北非中东的政局更是令人深思:在卡扎菲的领导下, 利比亚的民众享有了比较高的福利, 连公民出国治病的费用都可以由国家负担。然而, 民众却要推翻他。也许卡扎菲至死都不明白, 民众为何会想推翻他;巴林、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的公民所享有的福利甚至超过利比亚, 可这些国家的公民还是上街举行反政府的游行……如果说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但是人的需要绝不仅仅是物质需求, 因此, 教材将发展问题视为是经济问题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二、发展问题更是自由与尊严的问题
人类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 比物质更高的是自由和尊严。一个人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但是却没有言论、选择等自由, 他算活得有尊严吗?艾森豪威尔说过:“如果人民只要温饱就能够满足, 他们还不如呆在监狱里。”没有人的自由和尊严, 人类社会就没有公平和正义可言。卡扎菲和沙特王室在国内利用警察和特务维护自身的执政地位, 民众对政府稍有不满, 就面临着逮捕的威胁, 甚至可能会被处决。尽管他们生活比较富裕, 但是物质上的富足并不能替代人的自由与尊严。于是, 民众为了维护自由和尊严, 进行了抗争。无数历史证明了自由和尊严之于人的重要意义: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尽管出生贵族, 享有特权, 但是他们为了争取作为人的平等、尊严和自由也进行了革命;文革时代的张志新、遇罗克也同样用生命来换取个人的尊严。
中国人民深知自由与尊严的珍贵, 为此与国内外敌人进行了长期可歌可泣的斗争。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段文字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 为追求民族独立, 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们所追求的“自由幸福”不仅仅是经济需求, 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在1948年, 那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而联合国大会则通过了第217A (III) 号决议, 并颁布了《世界人权宣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宣言》把人类的自由和尊严作为国际社会努力的目标。
由上述可知:在当今国际社会, 经济问题固然还是重要的发展议题, 但是发展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它还包括人类对自由和尊严的诉求。发展不仅仅可以使人类免于匮乏的物质, 更可以让人类活得更有尊严。“不发达是一个整体, 因此, 发展也必须理解为整体, 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 也包括社会结构的变迁, 大众心态和国家制度的改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把发展定义为“全部社会体系的向上运动”, 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在制定第二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时, 将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同时包括自由, 这种自由是一种更基本意义上的自由, 是指摆脱自然界、愚昧、他人、苦难、风俗习惯和教条主义的奴役。总之, 发展的过程是改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其目标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范围。
三、人的自由和尊严的重要性
当前, 国际社会依然存在着非常严峻的贫困和饥饿问题, 教材指出: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诚然,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某些发展中国家缺乏对公民的自由与尊严的保护, 挫伤了公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也是导致世界贫困和饥饿的主要原因。
如果历史可以借鉴的话, 我们不妨回顾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发展对西方世界的兴起的作用固然重要, 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就是西方世界注重保护人的自由和尊严。西方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解放了人的思想, 使人意识到自己应该要作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而存在。后来, 西方国家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 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充分保障了人的自由和尊严。于是, 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当公民个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时, 社会也就进步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更是证明了人的自由与尊严的重要性。与改革前的中国相比, 改革后的中国更加注重保护公民的尊严与自由, 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 再到经济特区, 无不体现着人的解放与自由, 国家给了人民自由和机会, 人民就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自由是社会的需要,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增进人民的自由与尊严为目标。正因为如此, 尽管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 温家宝总理还是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 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的发展, 这三者不可偏废。”
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篇11
关键词:会计 诚信问题 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9-01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诚信非常重要,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在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诚信同样重要,如果诚信缺失,那么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扰乱社会发展秩序。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诚实守信,立足于会计实践工作,避免因诚信而引起各种问题,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1 会计诚信缺失所带来的危害
1.1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产生的危害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诚信,那么人与人在交际与沟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纠纷,无法实现长期合作的关系。在会计行业,诚信更是会计人员必备的因素,如果在工作中不讲诚信,轻者会导致会计人员失去工作,重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诚实守信。
1.2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危害
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如果因诚信缺失而导致信息不真实,那么对于企业、以及信息使用者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致使信息使用者作出不科学、严谨的决策,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1.3 对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秩序产生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会计行业中的诚信,如果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诚信,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那么就会扰乱市场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其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实习,更应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规范市场发展秩序,但是如果缺失诚信,那么就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严重破坏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2 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
由上所述,会计诚信一旦缺失,对于会计工作人员、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秩序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健全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
在开展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健全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极有可能导致会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诚信,最终产生各种问题。一般来说,缺乏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必然会导致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致使会计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等问题,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就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无法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重要阶段,市场中的诚信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与健全,针对于违规操作者并不能够给定相应的惩罚,无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就会导致会计诚信缺失,无法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2.2 会计行业的工作环境较差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会计行业的工作环境明显差许多,诚信不足是会计工作人员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不良环境下,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都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导致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新人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考虑的是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新人的诚信问题,这就导致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甚至私下沟通,欺上瞒下,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我国会计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当中,导致诚信缺失也是必然的。
2.3 会计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具有独立性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权利相对较大,这就导致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谋得个人私利而做出一些与工作不合理的事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等,导致会计行业的诚信环境越来越差,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3 重塑会计诚信的相关举措
3.1 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需要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为会计从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二是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尤其要加强相关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3.2 建立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牢牢依靠教育手段。人们的职业道德观念从来也不知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和培养才能养成。要制定符合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并倡导会计工作者自觉加以学习;在各大会计类职业院校以及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行业准则。
3.3 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业从业环境
在一个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共同价值观念浅薄的社会中,难以营造出共同遵守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会计行业从业环境,不仅需要会计行业的不断努力,更需要依托整个社会的成长进步。只有整个社会的风气转变了,会计行业的从业环境才有可能随之改善。
4 结语
在会计行业当中,诚信问题受到了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如果会计诚信问题不得已解决,那么会计工作很难实现正常开展,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对会计诚信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為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汪文成,文超.论会计诚信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2(1).
[2]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12(3).
“主题班会”的问题及思考 篇12
无计划, 无主题
有的学校、班级在学期开始没有将主题班会列入德育工作计划。或是虽有考虑而不周到, 针对性差, 所以举行主题班会就无章可循, 想起来就开, 想不起来就没人问。还有的虽有主题安排, 但缺乏一定的设计, 具体召开时, 像一团乱麻。这样的主题班会, 很难产生良好的教育作用。既是主题, 就是大家围绕一个中心议题, 求同存异, 最终达到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
包办到底, 满堂灌
有的主题班会全由班主任一人包办, 设计好教案, 排好发言的同学、提问题的同学, 像一台机器在“运转”。我们认为, 主题班会, 应在培养学生能力, 增强自治意识, 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上起到积极作用。而有些班主任开主题班会就是家长式地批评学生。这种形式太单一化, 缺乏正面指导, 反而增加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放任自由, 片面取乐
有的班主任以“学生自治”为由, 将主题班会全面放给学生。我们不反对“学生自治”, 但是, 如果班主任从头到尾不参加, 连起码的纠正和指导都没有, 事前没计划, 过后又不总结, 权力下放到“自己没事”的地步, 学生恐怕就有“事”了。也许有的人认为, 学生学习紧张, 班会上可以放松一下, 于是放任学生说说唱唱。其结果只能是放松了个别人, 冷落了大部分。
应付搪塞了事
个别班主任对待主题班会明显有“任务”观, 不到位, 又怕学校查着批评, 到了位又不尽心, 不具体指导, 检查者一走就结束;有的因学校布置必须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可能是自己准备不足或能力有限或根本就不想干, 于是让学生拉桌子摆凳子, “台”未搭好, 一堂课就结束了;还有的因职评或考查班主任或评先进之用, 闭门造车, 随便交一份材料上去。这样的应付态度, 受骗的是学生, 产生副教育作用。
产生以上弊端的原因很多, 但教育应体现先入为主, 学生受益原则, 只要我们拿出良好的管理措施, 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其责任心, 主题班会就会走出误区, 步入光明。班主任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班会的主题的选择要突出“小而实”
班会的主题就是班会的教育意图, 在确定班会的教育意图中, 要立求体现主题要小, 要实在, 不能主题过大、过泛。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小而实在的主题更容易实现教育意图。比如有的老师把一节课的教育主题定为“文明礼貌教育”, 这样的主题就太大了, 而有的老师把一节课的主题定为进行餐桌礼仪的教育就比较小而且实在。
班会的题目的表述要突出“简而趣”
好的题目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 在给班会定题目时一定注意要简洁, 要富有情趣。
班会的活动目标的确定要突出“具而博”
班会的活动目标就是班会要达成的目的、教育效果的表述, 活动目标的具体, 有利于活动的设计, “博”是指教师要把这一活动的教育契机都考虑到。任何一项活动, 都可能包含多种教育因素, 只有教师能够考虑到, 才更容易发挥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比如, 本课程的《走近老人, 爱心涌动》的活动中, 老师能够注重活动前的动员和活动后的总结, 而活动目标不仅局限于去敬老院的慰问活动。
班会的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突出“三贴近”
班会是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的,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就是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 贴近生活就是从现实生活入手选择内容, 贴近时代就是选择近阶段的内容。
班会的活动方式安排要突出“趣中育”
活动内容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现的, 活动方式的安排上首先要安排那些富有情趣的内容, 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有吸引力才更容易实现教育目标, 然后在富有吸引力时设计出富有教育性的活动。
【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改善问题的思考06-06
对南海问题的思考07-06
数列问题的教学思考12-29
新疆现实问题的思考05-18
关于南海问题的思考10-20
农民信箱的问题与思考10-01
关于执行和解中问题的思考10-23
小组合作中的问题思考08-31
核心问题下的教学思考10-07
数学课改中的问题思考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