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文化

2024-07-03

佤族文化(精选12篇)

佤族文化 篇1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98%居住在云南省。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自然宗教, 认为世界上鬼神很多, 无时不在, 无所不包, 有植物神、动物神、山神、河神、石神、灶神、地神等等, 所有鬼神无论大小, 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都一样重要, 统统都要敬拜;由于佤族没有单纯的传统节日, 所有节日均与神灵祭拜有关, 所以节庆活动比较多。本人通过对佤族节日的研究, 认为佤族节日里均有民族体育文化的因子。现列举几个重大节日的庆祝形式, 展示佤族节庆里的体育文化因子, 以期促进佤族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发展。

一、迎新谷节

迎新谷节又称新米节, 就是祭祀稻神 (或者称稻魂) , 是佤族全民族的节日。迎新谷节仪式一般在佤历九至十月, 相当于公历7~8月。佤族同胞生活地域广, 所处生态环境不尽相同, 海拔气候有差异, 谷物成熟时间先后不一, 所以, 各地佤族举行迎新谷节活动的具体日子不统一, 有先有后, 但共同点都是谷物瓜菜已开始成熟了, 人们需要尝新了。在没有举行迎新谷仪式、祭祀稻魂之前, 任何成熟的庄稼都统统不能带回村寨和家里。

迎新谷节有寨子与家庭两种庆祝形式。先举行寨子仪式, 后举行家庭仪式。全寨性祭祀要杀牛、宰猪、泡水酒, 还要用猎获的野生动物作祭品。过去一定少不了蟋蟀、田鼠与鱼类, 蟋蟀象征动物起源, 田鼠是谷物丰收与家庭兴旺的标志, 鱼类则是雨水之神。现在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了。首先, 祭司在寨子的神庙祭坛上放置茶叶、棉线、钱币、米、水酒、老鼠头、鱼头、蟋蟀、鸡头和牛、猪的少许碎肉等祭品, 然后进行举祭。祭司面对祭坛虔诚地祈祷众神灵, 祈祷神灵保佑谷子、小米、棉花丰成, 收成好得“溢出仓”, 祈求家里水牛、黄牛“魂回来”。祭司祈祷完后, 为了表达对众神灵的诚意, 众人着盛装、喝足水酒, 跳起欢快的舞蹈。这种手舞之、足跳之的活动显然就是体育运动。

二、播种节

播种节既是佤族稻作农耕文化的仪式, 也是佤族祈盼丰收的祭祀活动。播种节佤语为“汝岛赫”, 意即“留住谷物之魂”。播种节在谷物下种之前, 即公历2月初。

播种节与迎新谷节一样, 分寨子与家庭两种祭祀形式。人们在举行播种节之前祭司要推算吉日, 组织大家修葺神庙、道路、水沟、房屋、祭坛等, 使全寨及每家每户焕然一新。播种节的祭品有公猪以及毛色鲜红的公鸡、水酒、茶叶、芭蕉、米、盐和钱币。同迎新谷节一样, 还要上山猎获野兽, 因为它们是来年五谷丰登的财神, 意味着谷物丰收。祭司在神庙举祭, 祈祷词中既有祈求庄稼长得好的, 又有祝福身体健康的, 如“祈祷众神灵, 要使谷叶旺, 一粒出十粒, 一石出十石”、“往年吃不完, 来年更丰收, 汉族马驮累了, 缅族象来帮忙”、“人如象壮, 牙牢寿长”等。直接反映了佤族希望神灵保佑身体健康、寿命久长的体育理念。寨子祭祀、家庭祭祀结束后, 晚上整个寨子要举行盛大歌舞活动, 每个舞者都尽情地、忘我地舞, 仿佛跳得越卖力神灵就能赐予风调雨顺、衣食无忧, 使得人人无病无灾、有强壮的体魄, 来年的生产生活就红红火火, 万事吉祥如意。在歌中舞中, 每个人的身心都得到极大的放松。因此, 歌舞活动既是佤族人民为了赢得神灵的欢心而进行的节庆活动, 也是促进自我身心愉悦、放松的体育娱乐活动。

三、新水节

新水节迎新水, 是佤族重大节日之一。新水节于佤历的元月初一至初三举行, 相当于公历的11月初, 历时三天。新水节据说已有千年历史, 至今经久不衰。传说中, 迎新水节是为了纪念和感谢雨水之主安荣和树神桑洛德给人间送来雨水和造福人类的恩情。

三天迎新水活动, 每天都有不同的任务。第一天是准备活动, 主要是大家帮助主办户杀牛、宰猪, 准备雄雌一对老鼠, 佤族人民认为只有用这些物品, 雨水之神和树神才会高兴地回到人间欢庆佳节。第二天, 祭司带上几个老人和少男少女一起迎新水, 因认为发生性行为者及孕妇都是不洁净的人, 不洁净的人会亵渎神灵, 因此, 迎新水绝对不能带成人、青年前往。祭司在水源头临时设置祭坛进行祈祷, 水源祭祀完毕, 祭司及众人回到寨子。接着全寨子壮年男子全部出动挖水沟、搭水槽, 老人、妇女儿童打扫寨子、除杂草, 清除垃圾和污泥浊水, 填平凹坑。村村寨寨、家家户户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水神、树神。第三天, 全寨男女身着盛装, 从寨子中央排成蛇形长队, 迎接新水和水神。当晚即用新水煮全寨人吃的神餐, 同时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用新水冲洗全身, 寓意冲洗疾病, 冲洗一年来形体与精神的污物, 盼望来年幸福、安康。吃完神餐后, 人们又跳起欢快的舞蹈, 欢迎水神的到来。节庆中, 人们迎接新水, 通过清理沟渠、更换水槽, 打扫环境卫生, 乃至用新水冲洗全身, 均体现了新陈代谢、讲求卫生的健康理念, 而最后的歌舞晚会既娱神, 又锻炼了身体。

四、“比安南尼”节

“比安南尼”节是辞旧迎新节, 在最后一个月的癸亥日举行。全寨要杀一头猪、一只红毛公鸡, 各家各户则需蒸糯米饭, 舂糯米粑粑, 并送一部分到寨子头人家敬神。待敬神的供品在神桌上摆好后, 头人围座在神桌旁念咒, 然后, 鸣十一响土炮, 表示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全寨所有男子都来寨子头人家吃一顿“南尼”饭。各家各户用小竹篾贡桌端去一盆糯米饭、一块粑粑、一块新沙布、一串芭蕉或两个黄果、一捆甘蔗, 到寨子头人家里叩拜三拜, 就算拜年和祭神灵、祖先的魂。寨子头人家拜祭后要向父母长辈拜敬, 请父母长辈吃饭;再向邻居互送糯米饭、粑粑, 互相祝贺新年;也要给耕牛、骡子敬献糯米饭, 以感谢它们帮助人类劳作辛苦一年。第二天则上山狩猎, 狩猎前头人拿一只白毛公鸡到寨门外的神林大树下, 祭猎神与山神。因马鹿魂为财神的象征, 因此, 要用竹笋剪一只马鹿像, 与全寨子的猎枪、驽、箭等打猎工具统统放在神树脚下。祭司要手提白毛鸡围绕神树念咒语, 咒语的内容为驱逐恶神、恶灵, 让恶运跟着旧岁一起离去, 同时祈求神灵新年赐福给每个人。咒语念完后要用白毛鸡的血滴在马鹿像上, 全寨子的打猎工具也要全部滴上鸡血, 祝愿所有的武器精灵都回到猎具中, 帮助打猎百发百中。祭祀仪式结束, 头人把马鹿像插到一定射程, 全寨猎手进行射鹿比赛, 谁射击成绩最好, 狩猎时就把守最关键的路口。

从“比安南尼”节的活动内容来看, 体现了佤族同胞希望通过这个活动驱除往年恶的、不好的东西, 全年人人幸福、家家安康。同时, 进行射鹿比赛和狩猎活动, 这就是体育比赛的雏型。

五、春节

佤族的春节应该是学习其他民族的产物, 但同时也注入了本民族的民族因子。春节期间各家各户要祭家神和众神灵, 祈求神灵保佑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庄稼收成好, 打猎有收获。还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个个身着节日盛装, 吹着擦得亮晶晶的葫芦笙, 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打起歌来。此外佤族同胞还开展打陀螺、荡秋千、拔河、射驽等竞技比赛。打歌及一系列竞技比赛活动的开展, 既烘托了节日气氛, 又强健了体魄, 为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六、圣诞节

佤族除了信仰自然宗教外, 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还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信仰佛教的佤族村寨, 自然有泼水节和堆沙节等佛教性质的节庆活动;信仰基督教的佤族地区则过圣诞节。圣诞节在公历12月24日开始, 历时三天。第一天, 各家各户打扫家庭卫生, 打扫寨子、教堂, 到教堂栽圣诞树, 准备好过节敬献和食用的牛、猪。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 一部分自己食用, 一部分敬献给教会, 教会统一安排节日期间集体食用。教堂组织唱诗班和志愿者到家家户户送祝福。第二、三天, 集体在教堂庆祝耶稣降生, 然后在广场杀猪宰牛, 集体吃圣诞饭。其余时间均用于开展文艺体育活动, 唱歌、跳舞、拔河、打陀螺、射枪驽、荡秋千等。

从以上列举的佤族人民的几个重大节庆活动看, 都与体育文化相吻合。所有节庆中都有民族歌舞, 人人身历其间, 个个皆是主角。一方面是为了让所有祭祀的神灵高兴, 赐福于每个人, 另一方面也是彻底地放松自己, 使自己的身心都健康。而不少的节庆活动则直接开展体育竞技比赛。所以, 从发展特色文化来讲, 佤族的节庆活动非常值得挖掘。应充分利用节庆活动中的积极因子——民族体育活动, 来促进人民的体质健康, 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 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摘要: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境内。佤族人民的节庆活动很多, 主要有迎新谷节、播种节、新水节、“比安南尼”节、春节等。佤族的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因子, 极大地促进了佤族人民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佤族,节庆,民族体育

参考文献

[1]赵富荣.佤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

[2]陈卫东, 王有明.佤族风情[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9.

[3]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1.

[4]田继周, 罗之基.佤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3.

[5]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水库建设管理局, 沧源佤族自治县旅游局.神奇的沧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1.

佤族文化 篇2

大家都用牛皮鼓舞赞女人是白嫩的鲜花

我的黑头发和胡须随着黑手臂敲打木鼓的雄厚

声浪波荡夜空幽深的星星

黑姑娘用黑色管理了时间的一半内容

却快被空间忘却在云南的民族村

表演黑头发黑脸庞黑腿脚的矫健

甘愿陪衬白色的象形

植物、动物和人安睡在夜晚宽广的胸怀

黑呼呼的空气被饱吃后

凝聚成了黑眼睛

欢呼白天的阳光开放在夜黑的树叶之上

走出去不要竹架草屋遮挡成纯白的欣赏

仙女是从来不沾黑色的透薄

裸手去地里种蔬菜裸脚去水田栽稻谷

从不要草帽遮拦成洁白的美学

神女是从来不染黑色的浅薄

紫外线的颗粒均匀地按摩裸露的`皮肤

热畅的针灸透入肌健的细胞深处

杀死病菌驱逐阴邪水湿舒通了筋络

菩萨是从来不惹黑色的透明

人整个地黑成了走动的灵活

草木的墨绿是黑姑娘逗弄的晨昏风景

牛群的墨黑是黑姑娘戏闹的天地风物

心时刻催促白云快快走开对阳光的遮隔

让热气尽量去创造黑土地

尽情劲长茂盛的草药

煤和石油在燃烧黑色的蕴含

激情的故事从石灰岩的洞穴挺拔地走出

牡丹有稀有的黑色之花在怒放

珍珠同样稀奇着黑色光泽的颗粒

我的头发和胡须每天疯狂生长黑色的风潮

娶了漆黑的妻子主宰我的日子

生了油黑的儿子遗传性格

要有深黑的孙子

佤族香猪手 篇3

前些日子去云南旅游,途经阿佤山区,在饱览了那儿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之后,自然要品尝一番那儿独具民族特色的香猪手。我们随意来到一家小店坐下,并向店主说明了来意。店主爽快地说:“没问题!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以坐在一旁观看。”我们十分欢喜,都想看一看传说中的香猪手是如何做成的。

不一会儿,只见店老板取来一根嫩白的猪前蹄,熟练地用刀将其一剖为二,接着又将其斩成五大块,放于清水之中漂洗。做完这一切后,铁锅中的水也刚好开了,店主麻利地将洗净的猪手放进沸水锅里,煮了大约2~3 min。店主说,把猪手放在开水里氽一氽,这样既可以去除其中的血水和腥味,又可以迅速收紧肉质,吃起来口感会更好。店主还说,佤族人家吃的肉食都是自己养的,并且一般都不喂饲料,肉质比一般的猪肉要鲜嫩可口。

接着,店主将氽过水的猪手放进了卤锅中,直至变成金黄色后方才捞出。这样做的目的,不但可以使猪手的色泽更好看,也能使卤水中的香料完全融入皮肉中。猪手卤制好后,店主将其冲凉,放在一边,然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味汁。他将花椒油,芝麻油,辣椒油,五香粉,味精,盐等一并放入一个小碗里,并用筷子搅拌均匀。其实,即便不加调料,香猪手的味道也应该相当不错。

到这一步,我们以为香猪手的制作过程已经完成,而实际上还有一个步骤。店主将冷却好的猪手放进了一口滚烫的油锅中,原来猪手还需要油炸。油炸过后,猪手的色泽更加美观,肉皮看起来也更加紧收。最后店主将调好的味汁淋到油炸过的猪手上,这样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香猪手才算真正出炉了。

佤族人十分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我们还未来得及品尝眼前的香猪手,店主就已经端起了酒杯,向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一一敬酒。尽管我不善饮酒,但入乡随俗,为了表达对主人的敬意,也只好勉为其难,一饮而尽。喝完酒,我迫不急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香猪手,轻轻地咬了一口,只觉皮韧而有弹性,皮下胶质物又软又糯,入口辣鲜浓郁,肥而不腻,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味中有味,令人回味无穷。我真的不敢想像,一根普通的猪蹄,到了他们手里,竟能做得如此美味,如此有特色。在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佩服佤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烹饪技艺。

佤族器物设计及文化语意研究初探 篇4

关键词:佤族,器物设计,文化语意

佤族是居住在中国云南的一个古老民族, 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古铜色皮肤和民风习俗, 主要生活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西盟、沧源、孟连三县, 山峦起伏, 平坝极少, 又称阿佤山区。自古以来, 因为佤族聚集地都地处边疆, 相对闭塞, 缺乏对外交流, 又因为交通不便, 佤族人民很少能够走出阿佤山。同时, 佤族先民的性格比较彪悍, 很多外族人也不敢贸然进入, 所以使得佤族与其他族群鲜少沟通。正是因为以上原因, 佤族的器物设计和造物文化一直保持着古朴的原始风貌, 他们信奉原始的自然崇拜, 相信万物有灵, 认为所有山川、河流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精灵, 会给人们带来祸福。而这样的文化观念, 对其民族的造物思想以及设计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佤族器物设计发展状况

佤族的生活生产和造物设计也是极尽简单原始的, 据记载, 从明清开始, 佤族从原始的采集、狩猎过渡到以农业为主, 并从原始氏族的公社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村公社。然而与其他较先进的氏族比较, 社会发展仍较缓慢。生产方式水平较低下, 农业与手工业用具及其简陋原始, 生活用具及器物设计制造一般都趋于简洁, 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物尽其用, 适材而造。一直到解放前, 许多偏居深山的佤族人都还过着刀耕火种, 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新中国成立后, 在政府的帮助下, 佤族从贫穷原始的采摘渔猎走向了社会主义。如今佤族人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和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一起享受着现代文明。佤族民族传统的手工艺造物方式、独特的设计造物技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佤族器物设计分类

佤族器物, 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根据其使用情境的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餐饮器具, 包括餐饮具如饭盒、木拉等, 炊具如蒸饭筒、漏勺等, 灶具如三脚架、锅股等。

2. 生活用具, 包括打水用具如取水瓢、打水筒灯, 挑具如背篓、箩筐等, 乐器如葫芦笙、短笛等, 烟锅、刀具如砍刀、镰刀等。由于生活水平较低, 佤族房间内的陈设简单, 没有桌椅等精细复杂的家具, 只用竹席木板当床, 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

3. 生产工具, 包括耕作用的抓耙、脚耙、犁等, 粮食加工工具如石磨、簸箕等, 畜牧用具如牛鞍等, 渔猎织作工具如捕鸟器、捕鼠器等。

4. 节庆及祭祀用具, 包括举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时要用到的木鼓, 佤族传统新米节用到的竹筒, 传统剽牛仪式中用到的长刀、砍刀等。

三、佤族器物设计特点

佤族日常用器物种类众多, 本文选取了具有佤族民族特色的器物, 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刀和兼具实用功能和精神象征的木鼓进行设计学分析, 分别从其材质、制作工艺、功能、装饰纹样以及使用情境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 长刀

在造物的取材方面, 皆是阿佤山区常见的竹材,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长刀分为刀身和刀鞘两部分, 刀鞘采用了当地分布面积最大, 最广的丛生竹---龙竹制作。龙竹光滑坚硬, 纹理通直, 硬度大, 韧性强, 比起其他竹类更加经久耐用。刀身是铁制, 佤族打铁技艺历史久远, 村寨中都有铁匠, 且技术比较好。

制作工艺方面, 长刀全部都是手工制作。传统手工技艺是每个佤族人民的生存技能, 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佤族几乎人人都是手工艺人, 围绕着衣食住行的造物, 涵盖了佤族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长刀的刀身是利用火塘里的火, 将铁材锻打成型, 而刀鞘则是将龙竹进行切削成型, 然后用铁丝和麻线捆绑扎紧。长刀的整体造型简洁, 结构比较简单。

功能方面, 在以前, 部落征战的时候, 长刀是铁骨铮铮的武器, 用来征战四方。后来, 长刀被用来进行剽牛等祭祀活动, 甚至进行人头祭的时候也需要长刀。而追溯到解放初期, 长刀则开始逐步褪去了原始野蛮的功用, 开始从祭祀台上下来, 转变为用来打猎, 砍柴等其他日常活动。直到现在, 长刀已经演变成了佤族人民生活必须的用具。出门砍柴, 上山开路, 夜里防身, 或者平时制作工具时的削削砍砍, 都离不开长刀。在佤族人家, 长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甚至小孩子出门也会随身佩戴。以便放学回家的路上, 砍柴回来烧火做饭。

装饰纹样方面, 刀鞘或者刀柄上有彩色的璎珞缠绕。一般刀鞘上还会有麻线或者其他其他线绳编制的图案或者结扣, 一般呈菱形或三角形, 色彩或红或黄, 淡雅美观。

使用情境方面, 平日佩戴长刀时, 刀鞘上都绑有背带, 直接背在肩上, 一手扶着刀身就可以出门。使用时, 两手握住刀柄, 对准目标物, 用力砍下。如今, 长刀一般用来上山时开路, 或者砍柴以及制作修理家具和其他木制器物等。

2. 木鼓

材质方面, 木鼓是佤族远古文化的象征, 是佤族最原始最独特最神圣的一件器物。它选用粗大的红毛树, 取自中间笔直修长的一节树干做鼓身。由于红毛树形状高大挺拔, 且木质细腻, 硬度适中, 便于后期木鼓的雕刻和穿凿。红毛树纤维组织韧性强, 做出的木鼓声音清远浑厚, 可传到几里之外。

制作工艺方面, 木鼓的制作分为选料、拉鼓、制鼓、上架四个过程, 一般合称为“拉木鼓”。首先选择合适的红毛树, 用咒语驱散树鬼之后昼夜砍伐直到树倒下。然后将树干中间两米左右的一段砍下, 凿两个耳洞, 穿绳拉回村寨。路上要喊号子, 边拉边唱。回到寨子便要剽牛祭鼓, 举行仪式。祭鼓完毕开始制作木鼓, 剥去树皮, 把上部的两侧凿空, 分为四个部分, 深浅有别, 敲击时可以发出不同的声调。最后把木鼓固定在支架上, 放置在木鼓房。

功能方面, 就基本功能而言, 木鼓纯粹是一种打击乐器, 但随着民俗演变, 木鼓衍生出了一系列象征功能, 并表达出特殊的信息。在世俗生活和大的宗教活动中, 佤族都离不开木鼓, 因此木鼓有许多特殊功能。木鼓是佤族的神器, 具有神性, 是剽牛祭祀对象, 保佑阿佤人平安。木鼓还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寨子里一般德高望重的寨王才能负责举行宗教活动和专门管理木鼓。同时,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件礼器, 木鼓在佤族的婚礼和丧礼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木鼓不同的鼓点代表着不同的信号, 或紧急求助或节庆聚会。随着历史的发展, 木鼓作为神器以及祭祀的功能已经慢慢消失, 更多的是作为礼器和乐器来用。

装饰纹样方面, 木鼓一直以纯朴厚重的形象出现在佤寨里, 一般没有任何装饰纹样和色彩, 但有些寨子的木鼓的鼓身上雕刻有牛头纹样, 这与佤族人民的宗教活动和祭祀行序有关。有些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木鼓则用黑色、红色和黄色的颜料彩绘出圆形以及星形图案装饰, 引来游客的观赏。

使用情境方面, 以前寨子里遭遇重大事故, 会有人击鼓求助发出信号。如今作为一件乐器和礼器, 木鼓更多的使用在节庆宴会等气氛欢快的场合。在重要的节日里, 年轻的小伙子用力击打木鼓, 发出有节奏感的声音, 同时踩着鼓点, 跳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木鼓舞, 姑娘们也盛装打扮, 随着鼓点跳甩发舞。在激昂欢快的鼓声中, 节庆气氛达到高潮。

四、器物设计背后的文化语意初探

通过对长刀和木鼓的设计研究可以发现, 佤族的造物设计方面, 虽然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 但如今主要还是靠传统手工艺生产制作。自古以来, 虽然生产力不发达, 生产方式落后, 但是佤族人民依然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佤族的生活用具材质上都是当地盛产的木材和竹子, 就地取材, 因材造物, 功能性极强, 鲜少使用装饰纹样或者色彩, 保留着原材料本身的色泽, 有种古朴自然的美感。

佤族人的设计造物, 无论从材质、制作工艺、功能、装饰纹样还是使用情境, 都充分说明了这是一个依赖自然, 讲究单纯质朴的民族。他们敬畏自然, 也依赖于自然。佤族设计造物现状也折射出了他们对于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深厚而又复杂的情感, 也反映出了佤族人民膜拜自然神, 无欲无求安闲自得的生活哲学, 这已经成为佤族人民的一种独特的生活观念和文化意境。

五、结语

文章从五个方面对佤族特有的器物, 长刀和木鼓的设计制作进行了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 并由此得出了佤族人民基于需求, 回归本真, 倡导自然原生的器物设计思想。在物欲横流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这个一切都用利益来衡量的物质社会, 缺少的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的天真和随心而为的率直, 这种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的民族风格和造物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现代文化背景下, 我们的设计要有新的发展, 需要回归本质, 在新科学和新技术的基础上, 对传统多一些挖掘和尊重, 更加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灵魂, 并结合当代现状, 不断继承和发扬, 做基于传统, 面向未来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富荣, 中国佤族文化[M].民族出版社, 2005.03.

[2]毕登程, 隋嘎, 司岗里文化新探[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04.

[3]徐志远, 佤山行云南西盟佤族社会调查纪实:1956-1957[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4]毕登程, 隋嘎, 司岗里 (佤族创世史诗) [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佤族导游词优秀 篇5

在先秦时期的著作如《山海经》、《竹书纪年》和《国语》中,都有“僬侥”这个族称的记载。《后汉书》也记有“永昌郡徼外僬侥种夷内附”。“僬侥”与佤族自称“巴饶”的语音很相近。永昌郡治在今云南保山,其辖区南部和西部正是佤德语支各族的分布区。“僬侥”很可能是佤德语支各族的先民。

公元前1,汉武帝置益州郡,辖区达到今保山市的广大地区。当时分布在澜沧江以西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已在西汉的统属之下。公元69年,东汉置永昌郡,辖区包括今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佤族分布区。在永昌郡又有哀牢人居住。从《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的相关记载看,当时的永昌郡已是民族杂居的地区,有穿胸、儋耳、闽、越、濮、鸠僚、傈、裸濮等族。哀牢人并非指某一个民族,应该是居于哀牢山区各民族的总称,也包括佤族的先民在内。

唐朝时期,云南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是各民族的杂居区,族称很多。据《蛮书》、《新唐书》等记载,有望、望苴子、望外喻、朴子蛮、木棉濮、赤口濮、金齿、绣脚、绣面、寻传、么些等等。其中望、望苴子、望外喻这些名称和现在佤族的自称“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

元朝时期,云南西南部有蒲蛮居住,这在《元史》、《新元史》和《云南志略》中都有记载。蒲蛮分“熟蒲”和“生蒲”。“熟蒲”分布在今保山、昌宁、凤庆、云县一带;“生蒲”分布在“熟蒲”的南部。“熟蒲”和“生蒲”之分,反映了佤德语支各族各地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其分布来看,“生蒲”主要指的是佤族。

明代设孟连长官司。在佤族分布的其他地区又设置了镇康御夷州和孟定御夷府,后又在孟定御夷府地分置耿马宣抚司,仍属孟定御夷府。清代沿袭明制,略有变更。

1885年,英国吞并缅甸以后,侵略矛头指向了云南。英国以中缅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派遣武装人员、传教士潜入阿佤山区,查看地形,绘制地图,进行各种阴谋活动,甚至煽动佤族人民脱离祖国。1887年,设镇边直隶厅,辖孟连、西盟、澜沧和沧源等地。民国时期,沧源、耿马置设治局,镇康、双江、澜沧(包括孟连和西盟)均改为县。

阿佤山区是一个十分富庶的地方,英国早已垂涎班洪、班老一带丰富的银、铝矿。1934年1月,英国公然武装侵占矿区,制造了有名的“班洪事件”。班洪、班老部落首领邀集周围十多个部落,剽牛立盟,组织武装,誓将英国侵略者赶出国门之外。景谷、澜沧、缅宁(今临翔区)、双江、耿马等地的汉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各族人民组成1 400多人的“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前来支援,打得侵略者狼狈不堪。但是国民党政府屈服于英帝国主义的压力,强迫遣散义勇军,压制佤族人民的反抗斗争。1936年,以班洪为首的佤族17个部落王发出了《告祖国同胞书》,严正声明阿佤山“自昔远祖,世受中国抚绥,固守边疆……我佧佤山数十万户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愿断头颅,不愿为英帝国牛马,此志此情坚持到底”。佤族人民大义凛然的呼声,得到举国舆论的响应,终于挫败了英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

佤族人的狂欢节 篇6

2008年5月我在阿佤山期间参加了他们的摸你黑狂欢节。2日一早我们就进了沧源县城,将车子停在远远的僻静处,步行进入会场。整个会场十分宽敞,正面是个大舞台,长长的彩带和标语在空中飘舞,感觉整座县城都在摇动。我们在指定的地点站好,看各乡镇、单位的代表队入场。他们每队都着不同的民族服装,手持相同的民族劳动工具或武器,似乎比奥运会的入场式更具风情和刺激。

台下,人山人海;台上,好戏连台。每个节目都是那样生动、感人,又带着一些朴素的野味。

在这些节目中,最具风情的还是要数"甩发舞"。几十位女演员占据了一个大舞台,疯狂而有力地甩着她们过腰的黑发,每束长发就是一团黑色的旋风。黑发向前甩时,如同从高处涌起的黑色波浪;向后甩时,又似阵阵波浪向后退去。紧张、活泼、激烈,这就是佤族的女人!

逼真感人的生活也被他们搬上了舞台。一对佤族夫妇,像是在田地里播种庄稼。男子的背篼里是个实实在在的娃娃,女子背着个装满水的葫芦。休息时,女子把水葫芦送到男子嘴边,那情那景让人心动,也让我对佤族人的夫妻家庭生活有了进一步理解。

摸你一脸,快乐一年;摸你一身,幸福终生

摸你黑狂欢节从下午两点开始。几天来,我对"司岗里"已有了些了解,但对这个"摸你黑"还是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谁来摸你,怎样摸你,用什么来摸你。猜想着是大人摸小孩,还是小孩摸大人;是男人摸女人,还是女人摸男人。

正当我傻乎乎地站在人群中时,不知哪里发出了信号,"哗"地一声,从各个角落涌出了无数小孩,已分不出是男是女,全变作一个个小黑鬼,呲着一嘴小白牙,左手提个小塑料桶,桶里装满半黑不黄的泥浆,右手抓满一把,稀稀拉拉的,见人就摸上一把。

原来,"摸你黑"是佤语"就是这样"的意思。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和在一起,然后涂抹在额头上,用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现已演变成用纯天然药物"娘布洛"(佤族传说中具有起死回生功效的神药,现实中有着防晒、美容、养颜的功效)配制的涂料相互涂抹,互相祝福。摸给老人,保佑他们健康长寿;摸给姑娘小伙,祝愿他们爱情美满;摸给小孩子们,希望他们茁壮成长。因此这一天,人人涂抹,万众狂欢。

大家都卷入了这场"混战",我却对着满场飞舞的塑料小桶惊叹不已。上午经过广场一座大楼时,无意中发现一楼摆着上百个大缸,里面装满了似黑不黄的淤泥,没想到那些淤泥全部被摸在了人的脸上和身上。

摸黑了我的脸倒无大碍。可我在场地里抢镜头,手里还端着一部相机,幸好只有机身沿被摸黑,镜头被我拼命保护了下来。有些从外省市来的参观者或许害怕身上干干净净的衣服被摸黑,有的上了树,有的爬上房,躲避小孩子们无孔不入的进攻。

小孩子打头阵,随后大人们也参与了,你摸我,我摸你;男摸女,女摸男,广场上乱成一团。我身边有几个警察,开始还衣冠楚楚,不久个个也"同流合污"了。

有些小孩玩疯了,向我的衣服里面摸,凉凉的、滑滑的、粘粘的,让我狼狈至及,想生气却怎么也生不起来。不弃不舍追我的是三个小女孩,见她们一脸调皮,便乘机用英语问了几个日常生活用语。出乎我的意料,她们竟然能大大方方地回答我。这边境县城里的少数民族教育让我诧异!刚转身离开,她们又各自在我身上摸了一大把。

空中的彩旗、锦带还在悠然地飘摇着,而广场上经过几个回合、一阵疯狂之后,漂亮的衣服不再鲜艳,红色的脸蛋失去了光彩,千人万人变成了一个模样,黑脸上透出了一嘴白牙。男人成了黑怪,女人成了黑巫,儿童化为小妖,再也分不清谁是谁了。人们狂欢时,还边狂边唱:"摸你黑……摸你黑……"意思是说,这正是我们期待和追求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这样。摸你一脸,快乐一年;摸你一身,幸福终生。

最黑的就是最美的

从"司岗里"的传说中走过来的阿佤人本身就是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他们以黑色为美,认为黑色是勤劳、健康的象征,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服饰也以黑色为主调。过去甚至连牙齿都被染成了黑的。在他们眼里,"黑亮的牙齿与健康的黑皮肤相配,才能保持阿佤人的步调一致"。佤族有一句谚语:"步调一致,我们才好一起跳舞;牙齿黑亮,我们才好一起说笑"。于是,在"摸你黑"活动中,谁被涂抹得最黑谁就最美。

佤族文化 篇7

佤族先民是古代南方“濮人”的一个支系,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其称谓,如镇康、永德一带称为“佤”;耿马、双江、沧源一带称“巴饶”、“布饶”;而西盟、孟连一带的佤族先民又自称“阿佤”、“勒佤”等。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西盟地区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风俗习惯以及房屋的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的影响。

佤族是个跨国界民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及老挝境内均有佤族居住。中国境内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人口约为347738人,占全国佤族人口的98%,主要集中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以及临沧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其余4236人分散居住在山东、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广东等25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全国佤族人口的2%。佤族语属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佤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没有创制文字,长期使用木刻和实物记事。

佤族人多居于亚热带地区,该地区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很适宜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生长。佤族早期居于阿佤山一带,阿瓦山处于怒山山脉的南段、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阿佤山平均海拔在1300米左右,平均年降雨量达2739毫米,在云南省各地区降雨量为最多。

2006年5月,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反排木鼓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仅沧源佤族自治县就有大、中、小型木鼓700多只,90%的佤族人能跳木鼓舞,唱木鼓歌。木鼓舞是佤族民间歌舞的典范,是佤族文化灵魂精髓的生动体现,深受佤族民众的喜爱,并不断将其传承、发扬。

2 用鼓音和舞步诠释佤族文化———木鼓与木鼓舞

2.1 木鼓的制作工序

木鼓,佤族语称库洛、克拉等,鼓身是用一整段粗大的原木制成,多采用红毛树、椿树或柚树等硬质的树干下部为材,鼓面用牛皮制成。传统的木鼓,形体粗大,一般长约150厘米—250厘米,较大者约300厘米—400厘米。制成一个木鼓包括四个步骤:“选”、“砍”、“拉”、“制”。“选”是指在制作木鼓前要挑选合适的原木作为鼓身材料,一般由头人或“魔巴”进入森林挑选。“砍”是指把选好的树木砍倒。在砍树之前,魔巴会向树上撒米、盐之类的祭物,边撒边念祭语。重复念诵几遍后,周围的人们向树上掷标枪之类的东西,以驱赶对人不利的魔灵。驱赶完毕,人们就开始安心的砍树了。“拉”就是将砍倒、截好的树干拉回村寨。“制”是指将拉回的树干制成木鼓。树干被拉到后,要在树干一头打一个鸡蛋,以表示树干已完全离开了原来的树灵,将为阿佤人服务了。然后由技艺高超的木匠凿制树干,待木鼓制成后,再放置到木鼓房中。木鼓房中通常安放两支木鼓,一大一小,大为母鼓,小为子鼓———公鼓。

2.2 木鼓舞的力与美

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拉木鼓”是舞蹈的第一部分。“拉”是将选好、砍到的树木拉回山寨,将其制作成木鼓,这一过程,佤语称为其“克鲁克罗”。拉木鼓过程中也伴着专门的歌谣,歌声中唱道:“喔!哧,你是一只吃了金子的鸡,……桂花树的老三让我们顺利砍到。”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的“魔巴”领唱下,拉木的壮年们步伐整齐、富有节奏地踏歌前行,直至将树干拉抵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气氛神秘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韵味。第二部分“进木鼓房”,集中用舞姿模拟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全过程。木鼓制作完成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人们将木鼓拉进木鼓房的神圣过程。第三部分“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将欢腾气氛推向极致的部分。通过此段舞蹈的诠释,生动展现了佤族人祭祀、巡逻、防卫、作舞等日常生活情景。“祭木鼓”是木鼓舞的结束部分。舞蹈编排质朴,富有浓郁的原始气息,是对“木依吉”神进行祭奠、崇拜的程式性礼仪。“敲”与“祭”是个平行的过程。当逢重大节日庆典、祭祀活动时,佤族人会祭拜木鼓,祭拜木鼓时伴有木鼓舞助兴、跳木鼓舞时会选用敲击木鼓为其烘托气氛,这对“母子鼓”所发出的声音,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音调交错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令人思绪神往。

3 佤族木鼓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共通的符号之缘

3.1 生活、生存的共通

云贵高原兼有亚热带与热带的湿润气候,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密林深处栖息着大象、虎、豹、熊、鹿、麂子、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佤族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闲暇时以采集狩猎等手段来补充生活所需。当猎人们出寨狩猎归寨时,留守在村寨的人就会敲击木鼓欢迎他们平安归来,已示对出寨狩猎者的敬意。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的起源与华夏文明的进步是同步的,社会进步的同时,武术也在悄然的演变。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要去狩猎获取食物,在狩猎的过程中,人类不仅依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厮杀,还需要手持石头或木棒与野兽对抗,在这些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等技能。然而这些击打的方法多是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人们还不能有意识地进行搏杀技能练习,但是这些初级攻防动作技能却是武术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武术萌芽的实践条件。

3.2 祭祀、祈福的共通

木鼓是佤族文化的灵魂代表之一,被佤族祖辈视为“通天神器”。相传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灵,是“木依吉”神用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以繁衍、壮大留存至今。阿佤人为了表示对“木依吉”神的崇拜与敬仰,便将木鼓的“木槽”制成形似女阴的形状,以此来安放和留住“木依吉”神的灵魂。佤族歌谣中唱道:“它是阿达阿奶,它是父亲、母亲。”“让木鼓保佑我们安宁,让木鼓保佑我们强盛”。通过敲击木鼓发出的声音来呼唤上天的神灵,以达到敬神祈福的目的。佤族的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庆典、祭祀,人们就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糯米饭以示庆祝,其场面热闹非凡。届时佤族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围绕着木鼓房,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在敲击木鼓的伴奏下携手成圈翩跹起舞。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其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应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带领下所跳的木鼓舞将贯穿于祭祀活动的始终。佤族人民相信通过举行这种盛大的祭祀活动,“木依吉”神将亲临盛会现场,接受人们对他的敬奉。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大规模的氏族间战争,而这种原始部落之间有组织的战争加速了原始武术的形成。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发生的大规模氏族战争有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夏禹伐九黎的战争、三苗战争等。原始族群为适应战争的需要,逐渐意识到作战前演习操练的重要性,演习操练的内容包括个体击次动作的练习和群体配合战术的演练,于是原始族群为了提高个体自身和整体的作战能力便萌生了“武舞”,或叫“战舞”。“武舞”是原始社会战斗技能的套路化模拟,它融知识、技能、身体训练和生活习性等为一体,将用于实战搏杀的实践经验按一定程式来演练,这是古代武术雏形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人们在狩猎、战事、节日庆典等重大活动之前或之后,都要跳武舞,设想通过演练这些击刺组合来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以鼓舞士气,祈神保平安、保胜利。如纳西族的祭神舞武—“东巴跳”。

3.3 休闲、娱乐的共通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以肢体语言来诠释“心智交流”现象的艺术表达形式,一般都会有与之搭调的音乐伴奏。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崭新的变化,新兴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理念,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庆典、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全新面貌,成为阿佤人喜爱并敬仰的自娱性舞蹈形式。2008年3月14日,云南阿佤山的40多名青年男女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木鼓舞表演。来自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青年男女兴奋地说道,借此机会也希望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能向世界人民展示木鼓舞这个独特而又充满野性美的民族艺术。40年前,一首经典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红透大江南北,之后的若干年,这首歌经常被诸多艺术家、歌唱家翻唱,从而使人们对佤族音乐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40年后,阿佤人民再次用他们最真挚的歌喉和狂野而富有美感的木鼓舞,让所有观众为之倾慕。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舞蹈,才能让观众如痴如醉。现代文艺工作者在创作音乐、舞蹈时,都倾向于在原生态中找灵感,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纯洁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如今,佤族的木鼓舞蹈、音乐等艺术已被众多艺术家、学者发掘,经过创作、宣传、推广,佤族的木鼓文化已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贵族专政,提倡对贵族、豪门子弟进行“六艺”训练,其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乐”的训练内容都是武术有直接关联。“射”是指练习射箭,“御”是指训练驾驶战车的技能,“乐”则是周朝开国时期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是在东南西北四方各做四次击刺的动作组合,这种舞蹈常被用于皇族豪门在重大庆典或节日时进行表演。抑或皇权贵族的雅兴突起时,也可以随时命令舞伎进行表演。这种套路组合后世称为“打四门”,在后来的武术基础套路和传统套路中都能见其踪迹,足以说明其动作内涵的影响力。文化无国界,文化是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民族武术文化亦是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武术作为表演节目,其宏阔壮大的气势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振奋。中国武术不仅可以是比赛项目,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表演项目,这也正是民族武术文化魅力升华的聚焦点。

4 符号之缘———文化的互渗

瑞士语言学家、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曾经说过:“人类的天赋在于构造语言,这种天赋在于更为普遍的驾驭符号”。木鼓文化与武术文化,皆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继承与发展,并同属于农业民俗,其两种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群。人类文化学家列维?布留尔认为:“对于人类的思想来说,没有哪种知觉不包含在神秘的复合中,没有哪个符号只是符号,它必定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中”。虽然木鼓文化与武术文化的分布区域和在各族群中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但两种民族文化在物质流动与能量流动的互渗和共生中却始终是协调发展的。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不同文化互通的主旋律,更是文化生活化的实质转换。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合目的、合规律的实践活动”,我们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时,同样要以正确的文化价值作为指导理念,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探寻特定环境(下转第112页)(上接第107页)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孕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摘要:文章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对云南佤族木鼓文化因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经研究后发现,佤族木鼓文化的孕育、形成与民族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特质性的符号之缘。

佤族文化 篇8

关键词:翁丁佤族,文化,干栏式建筑

1 翁丁村

1.1 区位环境

翁丁村位于云南省沧源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勐角乡, 距乡政府所在17公里, 道路为柏油路, 交通方便, 距县城39公里。

1.2 村落基本情况

村子的建寨史无文字记载, 早在400年前, 佤族是靠刀耕火种生活, 人们由缅甸慢慢迁移到翁丁村寨, 原来的村寨规模很小, 只有三十七、八户人家, 解放之后随着发展, 村寨逐渐扩大, 从四、五十户人家到现今的一百多户人家。原来的村寨有寨墙并且有三道门, 分为正门、南门和后门, 晚上十二点寨门关闭, 现在主要使用一个寨门, 距今十年, 是村民及游客进出的正门, 现今的村寨主要的姓氏有杨、肖和李。翁丁村的民族结构单一, 人口均为佤族。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年龄较长的人一般听不懂汉语, 村民不会写佤族文字但是能进行交谈。翁丁村居民与外界交流甚少, 经济发展较滞后, 家中饲养的牲畜不外售, 全村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于水田种植。翁丁村现今还保留有佤族歌舞、节庆、宗教等文化内容, 住宅建筑相对古老, 保留完整。

2 翁丁佤族的文化传承

翁丁村现在还保留有四个传统节日, 分别为二月的春节、三月的播种节、六七月的护寨节以及八月的新米节。佤族崇尚黑色, 所以服饰多以黑色为主 (见图1) , 妇女的下裙, 多用黑、红、蓝、紫、黄或白的彩线, 混纺成条纹花粗布, 单幅围裹, 颈上戴有银竹制项圈, 手戴银手镯, 耳附银环, 妇女们多披发。男子多缠黑色包头, 裤子短而肥大, 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很多人都喜欢佩用佤族的挂包, 方便而且美观。

佤族信奉万物有神灵, 在村子的山坡上有一片祭祀的神林, 不允许外人进入, 村子里还保留有几颗大榕树, 榕树倒后不会烧不去砍, 因为老人认为榕树中是有神灵的, 砍烧会给家里带来不顺。佤族人崇拜牛头, 视牛头为财富, 牛头桩 (见图2) 被视作权力、财富的象征, 无论是寨子、部落或个人, 都以所挂牛头多少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准, 因此, 凡有佤族居住的地方, 都栽有牛头桩。

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祭器, 在佤族人们心中, 它是一种通神之物, 传说敲响木鼓能把人间的声音和愿望传达给天地鬼神。同时, 木鼓还有多方面的功能:民族聚会靠它传令;部落战争由它报警;节日庆典以它增色;唱歌跳舞用它伴奏。在翁丁村有一个木鼓房 (见图3) , 房内放置一对木鼓, 分公鼓、母鼓两种, 公鼓的音节偏低, 音色粗重, 母鼓音节较高, 音色清脆。木鼓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树段为原料, 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 其上刻有青蛙, 是为了希望木鼓叫声洪亮。

3 佤族村落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3.1 建筑形式的影响

佤族村寨坐落于半山腰比较平缓的地方, 一个寨子一般由几个氏族组成, 房子因山势而建, 一排一排, 从远望看, 比较整齐 (见图4) 。佤族房屋的结构和建筑有两种, 一种是“干栏式”建筑 (见图5) , 底层以木柱支撑、架空, 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仅1m多高, 二层住人。另一类房屋是“四壁落地”房 (见图6) , 也叫“鸡笼罩”房。此类房屋的结构比“干栏式”简单, 用三棵长权作柱梁, 平直的木条作椽子, 房顶至房檐倾斜度较大, 椽子上用茅草铺盖, 四壁用竹笆编栅成墙, 向东面开一道门。每个房屋基本都有院子, 各家的院子用石块围起来, 有的人家还有晒台、猪圈等。

由于村落的传统, 家中如果有不止一个孩子, 分家时建的房子, 选址不能高于父母的住房, 并且只能建“四壁落地”房, 至少三年后可以建“干栏式”楼房, 正是由于这样的传统, 让我们看到了一排一排整齐排列的村寨以及两种不同的建筑形式, 翁丁村的干栏式建筑还受气候的影响, 茅草房冬暖夏凉, 很好的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发展。

3.2 室内空间的影响

房内的陈设简单, 无桌椅 (见图7) , 竹席木板当床, 没有被褥, 只用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 由于窗口较小, 室内光线阴暗。划分间的方式很古老, 放一个席子, 那它就是卧室;放一些碗筷, 那它就是做饭的地方, 靠一些固定物品的摆放来划分空间。建筑内部在火塘的上方位, 也就是对着门的方位一般是老人房和祭祀的地方, 火塘的下方位 (靠近门的位置) 是主卧室, 基本每家都有电视机, 个别家庭有冰箱。

建筑内部架火塘 (见图8) , 集煮食、照明、烘干、取暖等功能为一身, 火塘分为三种, 有主火塘、客火塘、和牲畜火塘, 现在每家基本上只生一个主火塘。火塘的做法是在主柱之外加短柱和短梁, 上面密铺竹片并且盖土压实, 梁就作为火塘四周的围合边, 火塘在楼面占据了中心位置, 一般1.5m见方, 以火塘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让彼此更为亲近, 家庭内部之间私密性要求不强。

现在翁丁村所有家庭都留有火塘, 火塘是世俗家庭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地方, 是家庭生活必需之物, 是家庭的象征, 同时也是火神、祖神栖息来往之地, 是家庭成员与神灵相互沟通的地方。佤族民谚常说;“火塘是房子的心脏”、“炉中不断千年火”等, 形象地说明了火塘的地位。佤族特有的火塘文化以及祭祀文化影响了建筑平面功能, 内部平面功能划分无任何墙面、隔板等, 每个建筑内部都有祭祀的空间, 卧室主次划分明确, 室内活动围绕火塘进行。

3.3 建构方式的影响

佤族建筑材料主要是杂木、竹子、茅草、野藤等, 村子里建房子的时候, 会先由魔巴杀鸡看卦, 如果这天是吉利的, 那么选择建房。盖房子只需用一天的时间, 第二天继续建造认为是不吉利的, 盖房时全寨子的人都会帮忙, 家家会送东西, 像过节一样热闹。建房时先有主要的一根柱子入土, 佤语把这根柱子叫做“long”, 然后再立其它的柱子, 一般柱子有两柱、四柱、六柱、八柱和十六柱。丈量尺寸也不用测量工具, 而是用手、肘、两指、拳等身体部位来测量, 测量的数据不要整数, 因为佤族人认为不能满, 留有余地以便日后调整, 较小的房子需要茅草大概300至400片, 大房子需要茅草500至600片。

建筑屋顶的做法用草片覆盖, 顶上用木叉固定, 并在木叉上做一些装饰交叉角, 远看如大葫芦顶上插两支小牛角, 伞罩锥体的外形顶部呈弧形, 是葫芦形与塔形的完美结合, 屋角的图腾崇拜装饰的交叉角 (见图9) 也为中国民居建筑中少见的。类似歇山顶的椭圆形茅草顶, 利于雨水外流和散热, 茅草顶上有可开启的草窗 (见图10) 。柱子一般有四排, 不需要特殊的柱础, 底层还加有许多叉头柱支撑梁, 以加固支撑的楼面。结构多采用人字木架, 中心梁架为抬梁式, 连接的方法有斗榫式的, 也有以叉形柱头架住梁, 再进行绑扎固定的做法 (见图11) 。建筑中除了柱子、梁用木料外, 其他大部分用竹和草, 用作地面的把圆柱劈开, 压扁固定于梁上;用作墙的则需将圆柱劈开, 再分层剖成薄竹片, 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式编织成竹篾笆, 然后固定在梁、柱上。佤族建筑的屋顶, 不仅仅起到了概念中屋顶的作用, 甚至于还起到了部分墙的作用。

4 佤族村落文化对建筑空间场所的影响

寨桩 (见图12) 位于村落的中心, 也是村子发展的中心, 高杆上的图腾物器是司岗里传说, 鹅卵石是寨心标志, 是全寨人精神的寄托。佤族人普遍认为, 只要有心, 心诚就能祈求到自己的愿望。寨桩上有包谷杆, 祈求的是粮食丰收, 生活丰足, 还有其他祭祀物也供在寨桩前, 寨桩是由佤族人日常生活器物堆叠成的木塔, 自下而上共13层。距寨桩5米开外还有撒拉房 (见图13) , 也就是公房, 主要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或远方客人来访找不到亲戚, 暂时歇脚的地方。村民们围绕寨桩以及撒拉房展开活动以及生活, 建筑也以寨桩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建造, 现在寨桩及其周边已经自然形成了广场, 寨桩形成的空间成为村落文化独有的文化记忆和传统。

5 结语

佤族是一个山居民族, 其博大精深的木鼓文化、源远流长的狩猎文化和独特的农耕文化均与所居住的环境息息相关。由于翁丁佤族原始村落交通不便利, 所以佤族一些文化传统和习俗被很好的保留下来, 佤族的宗教信仰和火塘文化延续至今, 佤族的文化影响了建筑的建构方式、平面功能布局、立面形式等。

在建筑的建筑形式方面, 由于气候以及传统的观念, 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干栏式建筑、“四壁落地”房两种建筑形式;在平面功能布局方面, 全部的生活围绕火塘进行, 由于火塘文化的延续, 祭祀房、老人房以及主卧室自然形成了区域的划分;在立面形式方面等, 形似牛头的交叉角图腾以及祭祀崇拜在建筑中随处可见, 可以说已经将佤族文化融入到了建筑中。村落的建筑空间场所, 是村民们公共生活的空间, 也是精神的寄托, 更是文化的记忆和传承。

尽管干栏式建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茅草顶不防雨, 下雨的时候会有漏雨现象, 通风、采光存在问题, 茅草顶和木构架防火安全存在隐患等, 但是文化对建筑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存在的问题有待我们日后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硏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稚, 秦榕.宗教与民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1.

[3]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

[4]周家瑜.佤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

[5]杨福泉, 郑晓云.火塘文化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1.

[6]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佤族文化 篇9

1 佤族歌舞文化开发的层次

从图1看出, 佤族歌舞文化得到了国家—省—县—乡纵向的开发, 学校—企业—社会横向的重视, 佤族歌舞文化特色鲜明, 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2 佤族歌舞文化开发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佤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 佤族文化历史悠久, 古朴自然, 对佤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佤族群众的幸福祥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佤族歌舞元素如插秧、纺线等来源于生活的动作运用于堪称艺术精品的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中, 足以证明佤族歌舞的魅力和生命力。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 其中沧源县《重彩佤山》荣获2009年第十届全国舞蹈“荷花奖”。门佤艺术团在全省老年文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夕阳红民间艺术团在2006、2007两年全市民间打歌比赛中连续两次荣获一等奖。《司岗里狂想》、《激情司岗里》、《生命司岗里》等剧目, 在四十年县庆暨首届狂欢节以及后几届狂欢节开幕式上演出后, 受到领导、来宾及观众的好评, 在临沧市及云南省上下引起巨大反响。西盟县《木鼓甩发》荣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白马峪温泉杯民族民间大赛特别奖;打击乐《佤山鼓韵》和舞蹈《甩发舞》分别荣获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比赛的金奖和银奖。

和以上丰硕的佤族歌舞文化艺术果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沧源西盟两县的经济发展状况。2006年沧源和西盟县的佤族人口分别为135595人和58532人, 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48.95%。西盟县是“国家重点扶持县”, 就是全县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仍有61537人, 其中:绝对贫困50297人, 低收入11240人。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全省129个县 (区) 的最末位。西盟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2年, 西盟县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为64000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673元和4055元, 年均增长15.2%和30.3%。中新网从云南省沧源县政府获悉, 2011年, 沧源县社会生产总值达17.4亿元, 2011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378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590元。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考虑我国国情, 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其中两条重要的标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2000年不变价, 下同) , 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佤族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对丰富的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保护。

3 佤族歌舞文化开发的成就

3.1 祛魅到复魅的过程

当下, 神不仅不再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据, 同时也不再成为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支点, 更加不再成为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内容和行为正当与否的判准。这一变化, 被马克斯·韦伯简要地概括为“理性祛除巫魅” (任剑涛, 2012) 。佤族长期处于原始社会, 大多数人信仰原始宗教, 佤族将神视为最高崇拜, 佤族认为木鼓是通天神器, 木鼓敲响是与神对话。木鼓同原始宗教巫术、猎头等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木鼓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留, 是一种原始特点鲜明的文化元素。佤族先民生存环境恶劣, 为了消除紧张与恐惧和驱赶野兽, 常用敲空心干树桩的办法来镇邪除害, 防止野兽侵袭, 渐渐地便发明了木鼓代替树桩进行驱恶除邪。木鼓最初的作用是在祭祀时通晓神灵和娱乐神灵的。祭祀活动由魔巴主持, 他边念咒语边敲木鼓, 告知神灵人间发生的事, 然后剽牛乃至猎取人头祭鼓, 以保村寨平安, 谷子丰收, 人丁兴旺。基于佤族曾有的猎头习俗和佤族对木鼓的崇拜, 曾有地方政要扬言, “谁站在木鼓上跳舞, 就要砍谁的头”, 古时“木鼓一响, 人头落地”, 但时至今日, 佤族不但男性举起木鼓跳舞, 女性也能够站在木鼓上唱歌, 翁丁的木鼓任随游人敲击, 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木鼓舞在各种场合都可以敲击。《木鼓舞》中木鼓打击的节奏也一改传统的庄严、神秘, 加入了灵活、多变的节奏特征, 技术性突出, 动作设计张弛有度, 展示了佤族热情粗犷、奋发团结的民族精神, 除去了祭祀活动中落后习俗和非理性的原始宗教的糟粕, 保留了人民积极上进的面貌和对未来幸福生活憧憬的精髓。由此可见, 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是一个“”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的处境中, 人们不得不面对他们似乎难以面对的心灵撕咬、现实困苦、权钱压制、贪污腐败、社会不公、前途堪忧、拯救无望之种种折磨。人心秩序的重建, 尤其是为使人心离开让人浮躁的极端功利欲求, 重新归于安宁和谐, 复魅运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路 (任剑涛, 2012) 。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不仅能将原始思想的糟粕去除, 重要的是有破还需要有立, 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还能“复魅”, 即让人们重新建立起理性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意识, 有利于民族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云南省为了佤族歌舞的传承, 设立了民间传承人, 如课题组采访了沧源县永和村鲍叶内 (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鲍叶内一家是从佤族民间挖到的艺术世家, 鲍叶内和家人均表示, 只要能跳舞, 大家就有和悦的心情, 她家的理想是“以后自己组织一个团队跳舞, 不要求什么待遇, 自己快乐就好”, 鲍叶内自己用竹子等原材料制作乐器, 不仅自己家跳舞, 还教村里的老人和小孩跳佤族舞, 并且在村子里需要的时候进行表演, 如永和村教堂贺新房时就进行表演, 促进了永和村子的欢乐和谐, 让村寨的氛围更加祥和, 人们心境更加豁达。佤族历史上就是感恩、爱国的民族, 以前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 只要用高音喇叭一喊, 全村的老少都会出来开会听取政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形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聪明的佤族干部认识到, 佤族能歌善舞, 善于用歌舞进行佤族文化的传承, 于是现在对政策制度的宣传, 则通过举办一个晚会, 通过县上的文艺骨干, 把党的政策, 如计划生育、三个代表、十七大、十八大、民房改造、幸福工程等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等思想编成佤族歌曲、舞蹈这些佤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到村公所表演, 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为此, 西盟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和西盟县音乐舞蹈协会联合出版了《佤山飞歌》一书, 此书不仅记载了许多佤族原生态歌曲, 还包含了大量反映、歌颂佤族人民爱党、爱国, 拥护和支持党的政策的歌曲, 如《党的光辉照边疆》、《阿佤永跟共产党》、《改革开发就是好》、《解放阿佤是一家》、《和谐春风进佤山》、《佤山卫士》、《祝福祖国繁荣富强》、《科学发展促“三农”》、《山歌唱给国税人》、《阿瓦文化能兴县》等。这些佤族歌曲的开发使佤族群众的思想高度与时代并进, 和中央统一。

由于佤族是跨境民族, 沧源县西盟县与缅甸佤邦山水相连, 同根同族, 缅甸佤族与中国佤族之间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联系紧密。通过佤族歌舞的辐射与传播, 缅甸佤族对中国政策有所了解, 对中国文化加深了认识, 对中国政府、中国领导人有了认同感, 希望与中国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 于是, 团结一致, 和谐发展的思想油然而生, 这种民族的认同促进了中缅边境的安全与稳定。

3.2 佤族歌舞文化初步实现再生产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文化无论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它一经形成就会凭借其极强的渗透力、借助多种方式进行传承和延续, 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至于生存方式。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 文化传承这种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比作一种再生产, 即文化再生产。佤族歌舞凭借其夸张的舞蹈动作、嘹亮的歌声、演员独特的外型特征, 山地生活习俗背景,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佤族歌舞文化。远古的佤族没有文字, 歌舞只能靠心记口传, 世代流传, 佤族群众们在日暮后, 围在火塘边、打歌场自发地创作与传承。

佤族歌舞受民间力量的重视, 发扬和促成佤族歌舞向市场迈进。西盟县最具代表性的新厂乡“小红米”民间佤族歌舞演出队已被邀请到过北京、上海等地演出, 在西盟县也经常参加县委、政府组织的大型演出, 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为佤族文化宣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也为村民演员带来了收入, 提高了生活水平。临沧市的“桑嘎”艺术学校希望进入“桑嘎”的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 学以致用, 让佤山青年通过职业培训, 走上艺术就业之路, 把佤山歌舞搬出大山, 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佤山, 走进佤山。随着临沧文化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民族文艺表演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桑嘎艺术学校抓住这一机遇, 针对旅游市场的需求, 加强与国内各“主题公园”的沟通与衔接, 建立长期的演艺人才供求关系, 学校扎实有序地组织培训演艺人才不断输出。办学十二年来, 学校已为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欢乐谷、世界之窗、华强集团方特欢乐世界、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公司、桂林乐满地、广州世界大观园、中山影视城、烟台市中华历史文化园, 杭州乐园、大庆市旅游公司、珠海圆明新园、东莞丽城旅游区、青云山度假区、云南印象剧组等数十家旅游景区及艺术团队输送了36批合计3160名优秀的各民族演艺人才。学校所属的桑嘎艺术团6个分团, 共256名演员常年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驻演, 展示着以佤族为主的各民族艺术魅力。通过桑嘎艺术学校对佤族歌舞文化人才的培养, 扩大了佤族歌舞文化的影响, 增加了佤族群众的就业, 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佤族村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锐.佤族木鼓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6.

[2]陈美含.当代佤族木鼓舞文化变迁与保护性发展模式探析注——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木鼓节”为研究对象[J].大众文艺, 2012 (1) .

[3]白永达.俗文化并不等闲[J].读书, 1997 (1) .

[4]高书生.文化再生产论——兼论文化和经济融合[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82288/207260/207270/15193315.html.2011-07-19.

[5]依托佤族歌舞资源, 努力打造佤族文化名片——2009年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歌舞团工作总结[Z].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歌舞团, 2009.

[6]佤族舞蹈职业艺术教育的推动作用[EB/OL].http://www.zhwdw.com/fenlei/minzu/6/99902.shtml.

佤族学生英语学习调查 篇10

西盟县境内居住的主要民族佤族,其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 。他们日常交流使用的都是本族语,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语言的学习。他们心理上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畏难情绪,特别是对词汇的记忆和掌握成为其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记忆词汇,但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在每次考试中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就是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词汇量太小,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9年级和12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和高考,如何解决词汇量小,考试成绩难以提高的难题? 敏特记忆引擎对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2敏特记忆引擎

敏特记忆引擎,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纽约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美国华裔科学家杨宁远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实验,开发完成的激发人脑记忆潜能的平台。是一种人机互动的学习模式。敏特记忆利用人脑记忆黄金序列法精确找到每个学习者的记忆遗忘点,并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逐渐调整到适合其自身的序列,在学习时间接近学习者记忆遗忘点时,会重复学习者还没有形成长期记忆的内容,决定英语词汇出现的频率和次数,直到记忆遗忘点消失,以达到母语式的终生记忆。它可以使学习者产生对英语的直觉反应和条件反射,训练学习者对每个词汇的反应时间。通过对敏特记忆引擎的持续使用,学习者能够快速地对学习内容做出反应。

3研究对象、方法及检测

3.1西盟佤族自治县中学9年级佤族学生25人

学生利用敏特记忆引擎软件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英语词汇,时间30天,每天30分钟; 阅读训练,时间30天, 每天30分钟。教师为学生制定记录表,进行指导和查看成绩提高的明显度。

3.2西盟佤族自治县中学12年级佤族学生28人

学生利用敏特记忆引擎软件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英语词汇,时间30天,每天30分钟。教师为学生制定记录表, 实施指导并进行月考成绩和高考成绩记录和比较。

4研究结果及分析

4.1西盟佤族自治县9年级学生

词汇测试: 数据采集人数25,学生利用敏特记忆引擎学习词汇,每天30分钟,一周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最后一次测试为记忆成绩,测试共计四次。每次测试时间为15分钟,共150个词汇和词组。试卷总分为100; 阅读测试: 数据采集人数25,利用敏特记忆词汇训练一个月后,进行了四次阅读测试,每周进行1次,测试共计4次,每次测试时间为30分钟,。每次阅读3篇文章,每篇文章5个问题,每题2分,试卷总分为30分。

以上统计显示: 研究对象在词汇和阅读测试中,通过敏特记忆训练前后比较,成绩均有所提高,其中16位同学提高明显,9位同学提高不明显; 阅读测试结果显示: 14位同学成绩提高明显,11位同学成绩提高不明显。随着学生词汇量的扩大,阅读理解能力也逐渐提高,综合能力也相应提高。

4.2西盟佤族自治县12年级学生

词汇测试: 数据采集人数28,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敏特记忆词汇,每天记忆30分钟。月考成绩与高考成绩: 数据采集人数28,记录其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和最低分。

以上统计显示,学生通过敏特记忆引擎的帮助,词汇量越大,总分越高。学生词汇量逐渐增多,学习热情也不断高涨,第二次模拟考试比第一次平均分提高了4. 3分, 及格率提高了2. 1个百分点; 高考成绩平均分比最后一次模拟考提高了18. 15分,及格率提高了23. 9个百分点。 2013年高考英语成绩喜人, 及格率为53% , 平均分为89. 15分。

5敏特记忆引擎的优势

5.1利用敏特记忆引擎,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词汇学习的畏难心理

佤族因其文化教育、语言文字等方面与汉族存在不同的特点,语言文字的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因而要准确地、 科学地认识本民族语言的功能并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 他们使用的语言都是本民族语;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英语是佤族学生所学的第三语言。这种本民族语— 汉语—英语互译式的语言学习,对他们而言,显得更加困难,往往出现畏难心理。加之佤族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时显得比较拘谨,羞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利用敏特记忆引擎这一网络资源,可以消除学生的羞怯心理,他们在学习时更放松更自在,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学习。

5.2恰当的词汇重现频率,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方法,但太多的重复率有时也会妨碍记忆。曾经有人做过一项测试: 测试者被分为两组,要求每个组员记一份词汇表,其中一组被指定用复述法: 组员听到下一个词汇之前必须尽量重复前一个单词,次数越多越好。第二组则不限任何记忆方法,只要能记住词汇即可。结果第二组的记忆成绩比第一组好得多。原因是第一组的高频率重复干扰了学习过程。敏特记忆引擎恰到好处的词汇重复率,可使学生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另外,利用网络来记忆词汇,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 与大脑同时反应。大脑控制视觉和听觉的部位一起运作, 能 “打开”更多的脑细胞,这样比单独听到或看到时启动的脑细胞多。测试显示,学生学习30分钟后能够记住90% ~ 100% 的所学词汇。

5.3教师辅导学生的概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当代语言教学模式倡导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原则,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心理需求和个人经验去学习。利用敏特记忆引擎,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 必要时给予指导,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沟通师生情感。师生关系融洽,能使学生情感迁移,将尊师之情迁移到教师所授学科上,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6结论

词汇是英语的根基,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则运用能力越强。离开词汇,人们无法表达真情实感,语言便失去了意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森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 没有词汇,表达为零” ( D. A. Wilkins,1972) 。由此可见,词汇量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敏特记忆引擎这种人机互动的学习模式,有效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词汇,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敏特记忆引擎,是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摘要:本调查以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9年级和12年级佤族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为研究个案,利用敏特记忆引擎对学生进行英语词汇记忆训练,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记忆进行了新的尝试,记忆效果显著。

佤族文化 篇11

关键词:社会转型;传统村寨;翁丁;机遇和挑战

按照当今学者的普遍看法,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即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①,社会转型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持续相当的时间。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转型期自觉不自觉的转型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现实告诉我们,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对此我们需要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做到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民族传统村寨的发展也社会转型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充分发掘自身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适时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现实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将自身做强做大,才能带动民族传统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一、翁丁村现有资源梳理

作为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佤族传统村寨翁丁村,是整个沧源县乃至全中国境内保存的最完好的佤族原始群居村寨。在这里,佤族人民的祖先们生生世世生产生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除了辉煌的历史,宏辉壮观的崖画,先人们还通过辛勤的劳动,建造了徒具特色的房屋、庄严的寨桩、神圣的神山神树神林,这些都是不会动的历史文化资源,属于静态文化。先人们创建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直到如今还被佤族人民所继承和发扬,古老的道德和价值观也被传承至今。这些都是活的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就像是血管里的血液,一直流淌在佤族人民的身体里,是动态文化。这一动一静两态文化相互作用,都为翁丁村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资源。

1.保存完好且特色鲜明的原始村落

由于身处大山之中,交通不便,翁丁村免遭战火的侵扰,也没有收到政治运动的迫害,现如今依然保持着原始的姿态。翁丁村中,佤族传统的干栏式和落地式茅草屋顶建筑颇具规模,村舍布局合理,富于美感,一派美好田园景象。村寨中还保留有寨栅、寨门、古青树、寨桩、牛头桩、火塘、锅桩、木雕、木鼓、牛头等与佤族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联的标志和象征物,民族特色鲜明。

2.雄壮粗犷充满气概和民族特色的独特部落文化

翁丁村被众多雄伟的山峦环绕,从古至今一直交通闭塞,这虽然给佤族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利,但也使得此处很少受到纷繁外界干扰,文化一直独立存在和发展,传承有序,变异很少。而佤族人民崇尚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和粗犷的性格,使得翁丁村的文化带有鲜明的充满民族气概的部落文化。

3.精彩夺目的佤族节庆文化

节庆文化是一个民族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作为充满激情、粗犷豪放的民族,佤族的节庆文化一样的丰富多彩。除了一些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传统节日,如贡象节之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佤族也有一些新创的节日。比如,2004年就开始举办的“ 司岗里狂欢节”等 。优质的佤族节庆文化,也为翁丁村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在社会转型中翁丁村面临的机遇

1.翁丁村与沧源西部民族文化走廊形成资源的互补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东边是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沧源县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近几年,沧源县以翁丁村原始村落旅游和沧源西部民族文化走廊作为主打的旅游路线,使得翁丁村与西部民族文化走廊形成了一个互补,一个展示佤族文化,一个展示自然风光,在旅游风格上形成了互补,促进了翁丁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2.学术研究带来了旅游聚焦效应

沧源县的佤族部落是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是少数民族跳跃式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于具有这样的历史机缘,佤族部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存方式等经历了多方面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科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翁丁村的佤族部落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为翁丁村赢得了国内外的关注和支持。

3.翁丁村的原始佤族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表现力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佤族具备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和相对其他民族比较特殊的村落布局、佤族具有本民族的奔放的歌舞音乐、佤族的民族服饰是红黑相间的服饰色彩和原始的图腾崇拜,佤族是中国最具有地域特殊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沧源县是佤族自治县,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佤族文化在沧源县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这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4.翁丁村受到国家战略的契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社会主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今年党中央政府的相关民族工作会议也指出,我们应加大力度增强民族地区发展,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中精力在具有优势资源的产业上,同时还应当加快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在未来将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一个支柱性产业。这些重要的论断,充分体现了国家队少数民族事业的重视,也预示了,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大有可为。在此背景下,加紧开发翁丁村的旅游事业,很好的契合了国家的战略安排,大有可为。

三、翁丁村面临的挑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缺口较大

虽然翁丁村拥有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但沧源县一直是经济建设比较落后,各项社会事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民族自治县,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层次低,基础设施条件差,贫困人口多,一直以来都是受国家扶助的国家级贫困县。在此情况下,十分有限的财政收入使得沧源县能对旅游开发的直接投入非常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市场经济下,没有雄厚的财力,很难做出好的旅游市场。现实情况是尽管翁丁村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也极具特色,但是如果想要对其进行开发,无疑要运用大智慧。

nlc202309041157

2.远离区域中心城市,交通不便

沧源县地处云南的西南部,距离省会昆明距离较远,距离玉溪、大理等省内交通枢纽也有相当的距离。并且,虽然临沧市区已建设有航空港,但航班数少,路线也少,无法满足大批游客同时到达的情况,因此,现在的实际情况时,旅游交通基本上还是依靠大巴等陆运模式。大巴等陆运模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也不如火车、飞机之类的交通工具快捷和舒适,游客到达目的地昏昏欲睡,容易造成游客体验不佳,从而产生客源距离衰减效应。

3.品牌效应尚未凸显旅游品牌尚未形成影响力

作为佤族传统村寨,翁丁村已经在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原始村落相关范围也有一定的美名,曝光力度也有一定的增加。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些主要还是研究领域或者新闻摄影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最普通的消费者而言,翁丁还不是如雷贯耳,更不具备大理周城白族村落、丽江宁蒗摩梭人落水村、文山普者黑仙人洞撒尼人村等那样的知名度。

四、社会转型中翁丁村的发展策略和原则

1.对翁丁村进行旅游等的保护性开发。

在中国仅有的少数民族村寨中,佤族传统村寨翁丁村算是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村寨,在经济效益优先的当代社会,对翁丁村的各种开发,应当要注意保护和保存村寨文化的原生性和真实性。旅游开发是当代边远少数民族村落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当代了旅游开发过程当中,人们容易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对村寨的环境、存在的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翁丁村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当注意保护当地原始群村落生活的方式,在不损害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科学合理的衡量村寨的旅游承载力,适度开发。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和村寨群落的保护,对民族原始遗迹和民族生活习惯等相关的佤族文化进行保护性的开发,通过旅游带动翁丁村的发展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2.鼓励村民参与改革发展。

在政府或商业集体一经济利益为目的去开发翁丁村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居民是否愿意去参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村寨发展旅游业,村民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效益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发展环境。④但对村寨进行旅游开发,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有一定的破坏,如果当地居民不配合发展旅游业,那么对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将是失败的。翁丁村是原始的佤族文化村寨,如果要充分的发展旅游业,必须发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实现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作用,利益村寨的本土自然人文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促进翁丁村旅游可协调的稳定发展。开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开发商或政府才能切实的将村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俗等加以保护,同时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达到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调查显示,翁丁村近几年来接受过不少的国内外参观者,由于旅游聚到没有打开,来参观旅游的客人大多都由政府接待,并没有给当地村民带来切实的利益,所以引进旅游开发商是有必要的,只有将佤族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的手段进行开发,才能使村民得到切实的利益。

3.产品开发民族地域风情原则。

在对村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首先,翁丁是属于民族文化保护去,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特征最典型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所以旅游开发应当打造出属于佤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作为旅游的核心产品。有核心产品衍生出和相关的原始宗教类旅游产品、民族建筑类旅游产品、民族歌舞类旅游产品和民族风味类旅游产品。其次翁丁村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立体气候,翁丁村的周围群山连绵、林木苍莽、溪涧奔流,处处充满热带丛林的野性气息,在旅游开发时,可以打造出与热带丛林先关的旅游重点产品,围绕这一资源环境,从分开发热带雨林旅游、生态科考旅游、原始农耕旅游和运动探险旅游等特色产品。

4.旅游的开发应当以政府为主导

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如果全部交由商业机构负责,则商人会以经济效益为优先考虑,忽略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翁丁村的旅游开发应答由各级政府负责,针对翁丁村的现实情况制定适合翁丁村的村寨旅游发展规划,这其中包括对旅游设施的布局和村寨道路扩建和建筑改造等。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通过原理旅游开发商,引导村寨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5文化保护

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政策,是我国通过借鉴国外的生态保护措施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后提出来的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发展政策。在民族生态村的背景下,通过旅游开发来有效的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保护和宣传,是实现文化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一种原始村落的发展模式。翁丁村应当以“回归自然”为主旨,建立原生态、和谐的自然及文化保护系统,从分利用当地的民俗民情来改善当地的生存生活环境。⑤同时应当尊重和维护当地佤族人民的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保护佤族人民的利益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达到经济的繁荣发展。

注释

①韦岚,何为“社会转型”——基于关键词搜索的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12年第5期。

②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1日01版)

③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J].《民族论坛》,2014年第10期

④肖洪磊.我国旅游小镇开发状况及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10(5):

⑤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J].《人文地理》2003年第3 期。

作者简介:冷燕(1982-),女,傣族,云南临沧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人文地理

杨明辉(1981-),男,白族,云南临沧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云南近现代历史文化研究

浅谈临沧的佤族民间音乐 篇12

1 山歌调

佤族的民歌其演唱形式比较自由, 以独唱居多, 内容多反映生产劳动和爱情生活, 情绪开朗奔放, 山野风味较浓。在山间田野、火塘边都能自由发挥、自由演唱, 演唱内容包括爱情生活及长篇叙事诗等。由于这种调子音调比较简单而且又能够抒发感情, 故为了男女都喜欢演唱。一般婚后的佤族男人就唱这种调子, 婚后的佤族男人认为这种调子比较庄重。这种调子常以一个引腔开头、散板式结构。音节可长可短 (有时根据演唱者的嗓音情况或气息来控制音长) , 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 下句开始时用一个小腔与上句连接, 结尾大多以“6”下滑到“3”结束。演唱歌词多为七字句, 要求严格押韵, 很少用乐器伴奏, 演唱多为白嗓或大嗓。山歌的旋律舒展自由, 有的高亢, 有的委婉, 常用羽调式。

2 玩调

流行于沧源地区, 数量众多, 分跳调 (边唱边舞) 及唱调 (只唱不舞) 两种。内容大多与妇女生活有关, 有的还常常有式的内容, 演唱时载歌载舞, 一般分为两排, 互相手拉手、肩靠肩, 随着歌唱向左右或前后走动, 并结合踢脚, 拍手跺脚等动作, 气氛热烈而有趣。演唱时比较讲究音色、音质的区分和搭配, 从而求得协调统一, 不用器乐、歌词相对固定, 多七字或五字句结构。演唱形式主要是领唱和齐唱, 音乐结构大都是上下句组成的乐段, 速度常由慢而快, 边唱边舞。跳调伴以舞蹈步伐, 属游戏性的, 旋律富有节奏感。唱调多为独唱, 内容以唱爱情居多。

3 劳动调

粗犷朴实的音乐风格突出;包括薅秧歌、拉木鼓歌、点旱谷歌、砍柴歌等。劳动歌是在野外集体劳动时对唱, 以配合劳动, 协调动作的歌曲, 佤族有互助共耕的习惯, 薅秧歌一领众和, 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气氛特别活跃。点旱谷歌粗犷而豪放, 找野菜歌为佤族妇女儿童所唱, 富有生活气息。其中薅秧和栽秧演唱的调子尤有特点, 有齐唱、对唱、领唱、合唱或二声部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4 习俗歌调

即跟佤族风俗习惯有关的歌曲或者是在举行某种传统仪式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佤族人民在盖新房、婚丧、拉木桥、狩猎等活动中都要唱歌跳舞, 由歌手领唱, 群众随声应和。习俗歌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客观地反映了某种风俗习惯活动的特点, 是佤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包括一些历史故事、生活风情等等。习俗歌曲大多在集体场合演唱, 生活性风俗歌, 有起房盖屋的《贺新房调》;有以妇女独唱为主的《哄娃娃调》、《哭调》;婚丧的《结婚调》;有狩猎满载而归后唱的《狩猎歌》。习俗歌曲特点是丰富多彩, 充分体现了佤族民歌的民族特色, 是整个佤族民歌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5 宗教歌

佤族过去崇拜自然, 相信万物有灵。在宗教、祭祀活动中, 演唱特定的歌曲, 大多是朗诵性的咒语及吆喝声。有些地区杀人头祭谷魂、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械斗等等, 都是唱歌进行的活动。而每种风俗活动又有其特定的形式。木鼓被佤族视为神器, 拉木鼓是佤族的大事, 《拉木鼓歌》的演唱类似劳动号子, 《剽牛歌》大多由魔巴 (即巫师) 念咒语, 带领剽牛汉子及群众演唱。

6 打歌调

是集体歌舞时演唱的调子, 互相手拉手、肩靠肩, 时而踢脚, 时而跺脚, 随着歌唱向左右或前后走动等动作, 气氛热烈而有趣。演唱形式多为齐唱, 男女对唱或一领众和等。以笛子、小三弦、笋笙等作伴奏, 跳到情绪高昂时常对以吼声或吆喝声, 气氛特别活跃。

7 情歌

佤族未婚青年的交朋友、谈恋爱活动称为“串姑娘”, 情歌曲调细腻婉转, 清新优美, 来表达内心的感情。男女青年相会时, 除了对唱情歌之外, 男女青年喜用小三弦边弹边唱, 诉说自己的情意, 表达对阿佤姑娘的爱意, (现在的男青年基本上都用吉他来弹奏, 唱的大多为经过改编或新创作的歌曲。如:月亮升起来、想你、远飞的鸟等等) 。曲调有“串寨子调”、“串姑娘调”等。

8 儿童歌曲

上一篇:国内工程造价现状下一篇:高等代数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