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竞争

2024-10-25

有效竞争(共12篇)

有效竞争 篇1

垄断型行业恰恰也是改革的“深水区”, 各种怀疑、反对深化改革甚至为垄断行业大唱赞歌的声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个垄断行业本身也无疑是改革的最大阻力。

中国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公认成就, 但这些改革主要发生在竞争性产业领域, 广大垄断行业改革严重滞后, “垄断部门与市场部门相互冲突”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性弊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制约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中国垄断行业大体包括五类:一是全国性自然垄断产业, 如电信、石油业等;二是区域性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行业, 如供水、热力等;三是本应属于企业化经营但采取事业单位的行政垄断行业, 如医院、文化产业等;四是本应属于竞争性行业但在我国采取了行政垄断体制的行业, 如机车制造业等;五是特种行业, 如金融、烟草、食盐、殡葬等。目前垄断行业约占中国GDP的40%左右。如把它们中一些应注入竞争元素的行业改造为竞争性行业, 定会“化腐朽为神奇”, 让它们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不过, 垄断型行业恰恰也是改革的“深水区”, 各种怀疑、反对深化改革甚至为垄断行业大唱赞歌的声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个垄断行业本身也无疑是改革的最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需要坚定信念, 对改革进行整体设计, 逐步推进。

总的来讲, 垄断行业改革需要坚持“整体渐进式改革”的大思路。垄断行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在竞争模式、运营模式、产权模式、治理模式、价格模式、监管模式等六个方面整体设计。例如在竞争模式设计方面, 需要在规模经济与竞争效率之间权衡, 采取5家以上的寡头竞争模式。这些设计都将十分复杂, 执行起来也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

可见, 垄断行业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鉴于引入竞争机制将是垄断行业改革的基本主题, “十二五”期间, 我国垄断行业改革应该避免分散精力, 集中解决有效竞争问题。为了塑造真正有效的竞争格局, 首先需要设计好运营模式;吸取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改革之初过于强调分业经营的教训, 有必要在那些必须打破垄断的行业一开始, 就采取5家以上综合运营商的竞争模式。我国的市场容量巨大, 有效竞争所要求的企业数量应比国外大得多。例如电网行业, 既然打破了必须保留“全国一张网”的所谓自然垄断神话, 允许2家企业存在, 为什么不能允许更多企业存在?为了有效竞争的效率和好处, 所谓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理由和说辞都不足为凭。如果有效竞争问题不解决, 战略重组、价格调整、收入分配等问题只具有短期效果和表层意义, 不属于长效机制。

因此, 笔者认为, “十二五”时期, 不要奢望赋予垄断行业改革更多的使命, 只要实现竞争化再造就会出现更多积极效应。否则, 垄断行业改革就会被众多使命拖累, 影响改革的实质进展。有了竞争化, 就可倒逼产权和治理模式改革, 进而倒逼价格和监管改革。

有效竞争 篇2

摘要:探讨了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组成、构建的障碍,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初步框架结构,涉及到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多方面知识。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1引言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一定的技术和知识才可以生存与发展,尤其当今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知识与信息获取或使用能力的竞争。所以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改之地的关键。从事企业管理的人都清楚,企业的人才流失对企业意味着什么。长期以来,企业员工的个人头脑是知识的载体,人才流动实际上是知识在流动。那么如何实现人走而知识却可以继续在企业中留存呢?如何实现知识不仅在某个人头脑中,而在组织的系统中并持续发挥其作用呢?如何使企业的知识可以不断积累并让每个员工快速掌握而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呢?如何使新员工可以迅速在老员工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呢?

2知识管理和企业知识管理

要弄清以上问题,首先要从弄清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知识管理入手。美国哈佛商学院的Hansen与Nohria两位教授曾经指出,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即指以系统的方法发现、选择、组织、摘取信息,并向需要知识的人传递有用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它包含了组织寻求两个方面一致性联合的过程:一个是信息技术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另一个就是人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通过组织性学习创造隐性和显性知识,并负责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拥有适当的知识。这也就是说一个好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要实现的不仅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知识进行整理,更是要通过一定的软件设备实现对知识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可以看出,企业知识管理已经是一个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决策所必需的专家支持系统,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的保证。

3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分享、知识利用四个环节。

(1)知识获取:指企业或组织进行知识资产的获得与学习。知识的获取无外乎学习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大部分企业的运作中都涉及到了这部分的内容,只是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流程和运作规范而已。比如,对业务员进行销售知识培训、对办公人员进行办公技能培训、对中层干部进行管理知识培训等等。

(2)知识存储:知识管理中知识存储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客户资源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以及相关文件,以及各类合同、单据、会议纪要、公司每年下发的文件等等。

(3)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涉及到公司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分享的意愿,受员工的个人因素影响较多,是知识管理中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大部分的企业和组织内部,经过多年的实际运作,都形成了企业或组织特有的知识分享的机制和方法。例如,部门的每周例会、工作总结、先进员工的经验交流会、各类培训、内部网各个部门的工作展示及相关文档,都有各种知识以及先进经验(其实也是一种知识)的共享展示,从而所有相关员工的技能都可能得到提高。

(4)知识利用。所有管理的目的都在于创造效益,知识管理的目的也不例外,通过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过程是有成本的)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是知识管理的唯一目的。知识的利用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利用知识资产处理企业或组织的事务性工作。例如,公司某个行业的销售人员可以很方便的在CRM中找到某家客户的联系人资料,了解与其打交道的相关技巧,从而与其保持亲密联系,最终促进业务的成功;知识利用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在企业或组织知识资产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各个层面的业务进行创新。

4如何构建一个好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4.1了解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

要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首先应该知道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是什么?

(1)障碍一:将知识管理的任务分配给某个个体,例如一位首席知识学习管理人员,或者一个单独的机构、部门。

(2)障碍二:大家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员工唯一能得到回报的是他们的工作业绩。如果是有组织的知识分享会被看作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员工而言,他们最关心的仅仅是完成眼前的硬性任务而已。

(3)障碍三:建立一个“95%”解决方案。公司应该利用成熟的科学工具,快速制定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而不成熟的用户可能会使新的工具更容易、更快速的传递错误的答案。

(4)障碍四:现代企业中尽管每个人都认识到在企业中分享知识是有益的,但每个人都担心别人没有拿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自己却已经拿出了看家本领,以致丢失饭碗。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倡导将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通过组织知识的不断加强增加个人能力,膨胀组织的竞争力。

4.2企业知识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战略为引。战略帮助企业解决“做正确的事”的问题,它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导入指明了总体方向。不同的企业战略对知识的关注点、对知识管理提升的要求都不会一样。

(2)流程为纲。流程帮助企业解决“正确地做事”的问题,它既是企业知识具体的依附主体,也是被知识能动改善的`客观对象。

(3)知识为体。很多企业做了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更有些企业做了流程管理和优化的项目,但是往往结果也并不是很理想。为什么呢?很简单的一个事实:同样的一个流程,都是从a到b再到c,但往往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人执行起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还在于a、b、c每个执行环节背后蕴涵的知识背境。通过流程梳理,通常可以保证从a到b再到c这样的逻辑关系是合理的、优化的,它解决了横向的信息流,但并不能保证a、b、c每个环节都得到高质量的执行,因为这其中需要高质量的纵向知识流的支撑。流程的每个环节已经有了哪些知识,还需要发展什么知识,则是需要结合业务流程来详细梳理和分析的,这就是知识为体。

(4)技术为用。那么,通过战略指引以及和业务相结合梳理出来的知识应该如何来管理、怎样来提升呢?归纳来说主要是要考虑三个方面的保障因素,一是从文化的角度,二是从管理的角度,三是从技术的角度。企业在“技术”要素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支撑知识提升活动所需要的IT应用系统的具备及应用情况上,这就是技术为用。知识管理的IT支撑系统作为使知识管理得以有效落地的关键要素,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5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讨论,可以了解到实现一个完整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5.1知识库部分

(1)企业知识库。实现企业文化宣传、企业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各专业基础知识、新技术新业务介绍等各种公共知识的集中发布、分类展现,便于新老员工及时查询,集中学习。

(2)部门知识库。建立各部门的专业知识库,针对部门及各岗位所必需掌握的各类知识技能,以及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知识文档,按照权限设定,进行分类组织,方便部门内成员的知识积累和共享学习。

(3)个人知识库。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中心,并能够方便地将个人知识发布于部门知识库或企业知识库,形成企业、部门、个人知识精华区,建立人气排行榜,并允许他人对其作出补充和评价。

(4)知识地图。按照某种逻辑建立,指引使用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知识的一种手段。

5.2知识应用部分

(1)知识发布。根据不同的权限级别,知识发布分专家发布和一般发布,专家发布的知识无需再进行知识评审直接入库,一般人员发布的知识则需要经过知识评审,通过评审的知识才能存储到知识地图中。

(2)知识评审。知识评审由对应的知识专家完成,当发布人请求发布后,知识将自动提交给相应的专家。

(3)知识共享。通过每一位员工的知识积累,为公司创建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并以最方便的方式让所有需要使用该知识的员工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这个知识,来提高业务能力。同时提供灵活的知识信息的介绍设置其中包括知识的发布者、阅读者、上传时间等。将个人知识共享给部门,将部门知识共享给整个单位。

(4)知识检索。支持个性化定制搜索规则并存储,方便下次继续搜索。

5.3知识评审部分

(1)知识评分。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人,一般指定某一知识方面的专家作为知识库的管理者,并由系统根据设定的评分程序给予提交有用或被采纳的知识者给予评分,可以把评分进行积累。同时,阅读者可以通过网上论坛向知识管理者进行提问,进行网上讨论和交流。

(2)知识咨询。当问题搜索不到时,提交问题咨询专家,进入专家知识解答流程,专家解答后将知识发布给咨询者且进入相对应的知识分类数据。

5.4人员管理部分

(1)利用率统计。当使用具体一篇文档时,增加对其的标识或者积分,汇总到各个对应角色人员上。

(2)权限规划。管理者可以对知识地图的任意节点目录按照部门、岗位、群组、个人等组合设定权限,包括查阅、下载、编辑、发布和管理等。

6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借此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初步框架结构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现在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如何才能完善的实现,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发掘。

参考文献

1李宏伟.高校知识管理系统及构建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

谈核心竞争力不如谈有效优势 篇3

企业做战略管理时,常常用到三个著名的概念:关键成功因素,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三者与战略制定究竟有何关系?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事实上,这三个概念都有局限性。

战略管理主要有两个分析方式:一是由外而内的产业结构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二是由内而外的资源本位企业观。其中,关键成功因素对应产业结构,竞争优势则对应竞争对手,两者均从属于第一种分析方式。而核心竞争力对应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属性,从属于第二种分析方式。

太笼统的“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是指一个产业中,那些最能影响企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因素。通过波特五力分析找到影响因子,再找出其中的关键因子,即是关键成功因素。接着根据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具备状况和战略匹配度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对某一具体关键成功因素的战略选择:保持领先、强化发展、维持发展或减少投人等。

关键成功因素的出发点在于对行业的定义。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企业面对的客户和产品是较单一的,判断还较为容易。但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是跨行业的,这时候要划定企业的行业就存在较大的困难。例如苹果的iPod+iTunes是划为播放器硬件、数字音乐还是在线商店?

即使是比较单一的客户和产品,其关键成功因素的确定也没那么简单。例如,对于家电厂商而言,其关键成功因素中必然有渠道资源。但渠道资源有家电连锁卖场、直营专卖店、电子商务渠道、电视购物渠道等。不同渠道需要的资源能力相差甚远,不是一个关键成功因素所能概括的。

此外,即使划分清楚,行业中所有竞争者都追求相同的关键成功因素,最终只能导致关键成功因素的价格上升,产品价格下降,大部分竞争者只能获得平均社会利润,或者零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因此,关键成功因素最终导致的是完全竞争或者垄断竞争,对寻求持久绝对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来说并不具备吸引力。

陷入循环论证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指的是可以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提供价值的差异或者不对称性。这种竞争优势可以来自静态的资源,也可以来自动态的能力。

但竞争优势仍脱胎于行业和产业分析,因此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何定义企业所在的行业和产业?如何定义企业的竞争对手?由于竞争优势强调差异化,能使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都获得正的经济利润,这与关键成功因素不同。造成差异的背后原因是,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应用在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市场,竞争者众多,竞争对手的行为对企业的影响并不直接;而竞争优势应用的范畴则主要在寡头市场,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只有若干个,分析竞争对手的行为变得尤为重要,更要思考如何实现差异化。

但竞争优势的概念有循环论证的嫌疑。看一种资源能力是否具备竞争优势,要看其能否更好地提供价值。但在没有实践之前,如何断定它能更好地提供价值?如果要等到实践后才能断定,但此时论证它是竞争优势的意义又何在?

说不清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主要表明企业内部具备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有组织性的资源和能力。例如,戴尔面向企业用户的P C直销一系列资源能力就满足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包括戴尔的适时采购系统、组装制造体系、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电话和网络营销平台以及在线客户服务支持系统等。这四个系统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准以替代,而且浑然一体,形成了戴尔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同时满足五个标准的资源能力是很难找到的。有很多资源能力单独拆分开来并不满足稀缺、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条件,合在一起却能提供巨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由于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极高,有些标准又难以界定清楚,因此资源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被神秘化。成功了,意味着你有核心竞争力;失败了则说明你没有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指导意义有限。

更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不看重商业模式,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核心竞争力概念中所谓的“组织性”是什么?行业?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说不清楚。对组织性的模糊化和神秘化是“核心竞争力”概念备受推崇的原因,但同时也是其准以真正应用的症结所在。

新概念:“有效优势”

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关键资源能力则是支撑交易结构背后的重要资源和能力。这里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关键资源能力是相对于商业模式而言的,因此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需要具备同样的资源能力组合,只要它们的商业模式相同。而对于同一个行业的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如果不同,需要的资源能力组合也不同。因此,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而非其所在的行业决定了企业需要具备的资源能力。第二,概念中重点强调要使交易结构成立,企业“需要”具备的资源能力,因此是一个先验的判定而不是事后的判断。

如果企业选定了商业模式,需要的资源能力是可以预先判断的,按图索骥地去寻找合作伙伴也是可行的,因此,关键资源能力可识别、可设计,对企业而言更具备指导意义。

那么,到底具備什么特征的资源能力才有优势?结合关键资源能力的概念和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水平,我们提出“有效优势”的概念。

“有效优势”指的是这样一类资源能力:其水平超过市场平均水准,同时与企业的商业模式即交易结构的契合度很高。

这个概念有三点关键:第一,是否具备优势,要看具体的交易结构而定。在某种程度上,除了“有效优势”,剩下的三类资源能力由于都要耗散成本而不能创造价值,所以都是“劣势”。例如,施乐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超强,但由于不能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模式创新,任由技术的价值耗散。这就是“无效优势”,最终反而变成劣势。反之,宝洁的内部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未必最强,但是通过“创意超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来“研发创新”属于宝洁的关键劣势,但通过恰当的交易结构设计,变成了有效优势。

第二,资源能力的不足(关键劣势)和过利(无效优势),要看具体的交易结构而定。每一轮商业模式的变革都意味着资源能力的重新配置。从制造转型服务,原有的产能可能会从不足转化为过剩,而原本的服务队伍可能就会从过剩变成不足。

第三,资源能力的不足和过剩,要看具体的利益相关者而言。同样一个资源能力,在企业A是过剩的,但对企业B可能是不足的,这就存在交易的可能性。因此,强化和保持有效优势,把关键劣势、无效优势、无关资源等通过重构交易结构、寻求交易或者转化变成有效优势,是企业获得持续优势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教师有效竞争平台的构建 篇4

一、管理与评价中的误区

1、九年义务教育绩效工资的实施,缩小了与公务员间的工资差距,稳定了中小学教师队伍。但幼儿园、高中、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落实的滞后、不配套,受市场经济下贫富不均反差的刺激,相对于非法收入对比下对学校与教师制约功能的减弱: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通过择校费、补习费、讲座、兼职等弥补其不足。致使教育成本增加,教育不公平扩大,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三大公害。

2、干部队伍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充实干部管理队伍,淘汰不称职干部是保持干部队伍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干部选拔不能仅沿用公务员考试的方法、还是应在学历、职称、专业管理经历、业务素质、业绩及人品、威望、服务意识等方面设置门槛或采取加分措施,对于特别优秀的年青人则依据能力与业绩破格录用。如果采用公务员考试方式,仅从考试、面试成绩来录用,则对青年人尤其是对不安于教师工作,想通过公务员考试跳槽的人,干部身份则是跳板,考试或长期的准备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没有一定门槛而被录用的青年干部、在教师中没有威望,难以在业务上领导他人,要么被别人牵着走,要么高压压制教师,造成干群紧张关系,要么对已对他人放任自由。

3、学校政策的制定是倾斜于教师,还是偏向于领导,决定了教师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学校内部干群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职称待遇一般高于干部职务待遇,且比较自由,教师轻官位是正常的,而重官位则是不正常的。否则,说明政策的制定不利于教师,教师的付出与收入比不协调;或者说明干部服务意识差,官僚气足,显性或隐性收入高。而多数学校领导是从自身考虑决策的,极易形成教师群体攻击,或导致教师以消击的态度对待工作。

4、目前对教师监控与评价主要从管理者的价值需求出发,采用对教师结果性评价,以便对教师进行鉴定、分等与筛选,并与教师的奖惩、选拔、评职称相联系,它易将教师引向短期目标的追求。评价方式上,重自上而下的权威性评价,轻自下而上的民主性评价,重他评,轻自评,教师因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而感到不安,抵触或逢迎是他们普遍和无奈的选择。自上而下的评价,不对学生交待,难以保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观点的确立,极易引导教师以粗暴的态度、简单的惩罚手段管理学生,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形成教育教学上师生恶性互动。教师间的互评,往往把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评价别人的标准,也常常因为小集团的利益而使之产生偏差,鹤立鸡群的教师多受到排挤而倍受心灵创伤,看破红尘、自我奋斗、内损外补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墙内开花墙外香、比比皆是。学生评教中,有些学生因教师要求“过严”,故意压低教师的得分,使得一些教师现实化,迎合学生,放低要求,以获得评估高分。一些教师因此对学生产生看法,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甚至敌对,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5、评价导向上的功利性,容易诱发教师重研、重赛、轻教。科研成果、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在教师评价中权重很大,教师命运与此息息相关。在功利化教师评价导向下,有些竞赛在某些程度上违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愿望,蜕变成为教师追逐名利的手段,学生转变为教师成名的工具。也由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难以考评,教师轻教必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降低。最终导致教师“出勤不出力,尽力不尽心”的形式主义。

6、各类(星级学校、示范性专业、实训基地等)验收,降低了许多门槛,造就了许多假名人,假材料,导致了许多竞争的不公平。各类教师评优评先条件多与各类学校验收指标相关。本着学校利益,地方发展需要,降低门槛、造点假也属正常,但教师的一些迎评假材料盖上了政府机关的大印,比真的还真还硬就不正常了。同时省市中心教研组的残缺,使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参与各类比赛的机遇与平台不同,致使许多教师尤其是文化课教师在评职称、评名师、骨干教师中处于劣势。

7、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重专业课而轻文化课,致使专业课老师与文化课老师的地位产生差距,政策不利于文化课教师的发展,不均衡也导致教师管理上的难度。

8、省市先进工作者、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市级以上各种竞赛结果又是职称评定与名师等评选的重要指标,其宗旨本应推动校级、系部的教学与教科研工作,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但正是因为它是决定教师前途的瓶颈,在缺少监督,不规范选拔程序下,极易成为个别领导以权谋私,送人情、拉帮结派的好时机,造成一些人对权力的崇拜,一些人看破红尘,无所事事,与世无争。

9、职称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记,也是直接与工资挂勾的依据,是教师直接追求的动力因素。因学校升级达标的需要而受地方网开一面、降低标准,致使中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剧增,但受学校的中高级教师编制数限制,不能工资兑现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早期兑现工资的中高级教师,高枕无忧而失去再奋斗的动力,失去或降低了高级教师应起的引领作用。

10、享有政府津贴的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评选已经超脱了荣誉需求、学术水平鉴定的范畴,其公正、公平性更受教师关注,必成为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学校社会能否安定等各方面的焦点。在公平公正评选及收入下、人们尽职尽责;但在不公正评选、不公平收入对比下,人们则以此为参照,对职、责打折,反差越大,打折越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只会使人选择工作上的消击怠工,职责上的打折,行动上的应付,尽职不尽责,尽力不尽心成为必然。

11、系部是直接面对教师与学生,从事教育与教学的最基本管理,是各种矛盾的集结地。系部除拥有管理权外,更应具有与管理质量、效益相应的利益分配权,否则易导致教师付出与收获不等。当付出大于收获,则形成教师群体压力抵抗领导,而使系部领导者孤立,管理实效性降低;当收获大于付出时,则形成教师群体感恩之心而拥护系部领导,在学校对系部没有利益区别考核下,则以牺牲教学质量或损害学校规章制度为代价。对系部考核应将其管理的绩效与其利益挂钩并使其责权利一致。

12、自由度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对于中职校或以中职管理模式的高职院校,是否坐班是领导与教师分歧的焦点,也是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能否有效制约教师校外兼职的关键点。从事行政管理的干部或管理人员必须坐班,教师因不坐班获得的自由或校外兼职获取的收益可以化解高收入差距比下的紧张干群关系,但导致教师不愿做班主任,不愿多上课,对排课斤斤计较,不关心学校大事,学校制定的考评机制难以协调其行为。坐班,则教师思考在校期间尽可能地带课、做班主任,增加收入。当然授课、班主任津贴应当有吸引力,在此前提下,考评指标对教师的行为才具有导向性。同时坐班也凝聚了教师的战斗力,矛头的靶向性(面对领导),干群关系、利益与政策的倾斜与变化常导致群起攻之。

二、有效竞争平台的构建

构建稳定下的竞争平台,制定和谐中的生存与淘汰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制度,营造教师教学的动力与压力的氛围。

1、政策出台的拥护程度、执行效果是不同群体间对政策倾斜导向的不同理解、不同心理感受,对其利益上带来的收获与制约的满意度与容忍度比较下的行为结果。决策者应正视群体的牢骚与不满,它正是群体需求的体现,它极可能是因为政策的不平所致,这正是完善政策导向的重要反馈途径。许多问题的解决是人们面对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心理感受的体验,寻求心理安慰的平衡点。所以问题解决方式与途径应让大多数人很大程度上心理上满意与平衡,而不应指望彻底地解决问题,杜绝问题发生,强行入轨、一票否决、坚决杜绝等流行而不人性化的极端手段。螺丝松了,机器要垮,没有纪律不行;螺丝紧了,机器要崩,过于较真也不好,应注意把握好管理度的问题,否则可能导致消击怠工,导致许多隐患。

2、利益导向,评价领先。学校应尊重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通过制定各种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有效行为。依据学校工作重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工作难度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既鼓励个人奋斗,又引导团队合作,但应抑制个人英雄主义;既有利于学校宏观监控,又尊重系部基层管理;既要拉开收入差距,形成有效的行为导向,又要兼顾人们心理承受能力,防止产生抵触情绪,确保和谐稳定。人只可奉献一时,不可奉献一世,莫视付出,必导致对工作的藐视。

3、职称评聘、名师评选等条件基本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并且注重学校的活动,具有很强的行为导向性与实用性。但它并未能兼顾学校日常而又重要的工作,诸多方面的偏差,不利于学校长久持续的开展工作,有的评选条件不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如名师评选中将一些先进工作者、工作考核绩效作为评选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多数的先进工作者是靠人际关系获得的,要么是领导,要么与领导关系较好,其作为评职称、名师的评选条件,只会带来紧张的人际关系,教师对领导的群体攻击力,培养教师的奴性。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上级、校级修订、补充、完善评价指标,通过精神与经济上的补助,弥补其不足,从而推动、拉动学校、系部的工作。

4、非终身制的带有政府津贴的名师等评选,频繁而有效地刺激不同层次的教师为之奋斗,其评选条件再次成为政府、学校有效掌控教师行为、把握教育方向的法宝。名师等不仅仅是种荣誉,更应起到示范指导作用。评选条件及过程考核应突出其在学校、县市层面上所发挥的作用。带有政府津贴的名师等评选是个敏感问题,应提供公正、公平的教师竞争平台,不能因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而使不同专业的教师处于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正确地对待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突出专业课,但不能歧视文化课,应引导文化课教师探讨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为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提供终身教育服务。

5、省市级教师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多与教师参与各种评聘有关),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吸引教师参与的动力,学校开展的各专项迎赛培训活动是培养教师能力、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抓手。对于每一项迎赛培训活动,做好宣传、选拔、辅导、竞赛、评价、奖励。通过规范选拔程序,防止人为操作,做好全程督导与评价,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公平竞争的舞台,促使教师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省市级比赛的选手选拔,既要代表学校水平,又要有利于后备参赛梯队的形成,更要形成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和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

6、系部是一线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教师利益的分配与控制权是系部管理的抓手。教务处等校级职能部门只能监督指导,但不能包办,更不能以此拉帮结派,甚至是培养卧底。如越位推荐、包办,只能使系部管理被动,引导教师越级进行人际攻关,使系部与教务处等部门对立。但对系部评价制约不到位,也形成不了有效的竞争。加强对系部考核,扩大系部管理与利益分配权限,将考核结果与系部全体任课教师利益尤其是系主任的利益挂勾,实现能者多劳,按劳付酬,优劳优得,通过利益制约与牵扯破解系部招聘任课教师时的人情关及部门委派所带来的基层管理的难度,让系部主动参与到基层教育教学管理中。

7、严肃学生考试纪律,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严格执行学生毕业制度,依据学生能力与素养有差别地推荐工作,有效地将学生的未来与学生的付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教学成绩结合,使教师与学生利益、目标一至。采取学生选课,教师挂牌上课,结合学生评教,观测学生选课率与到课率,重点看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考查教师的教学是否达到了“优生强化、中生优化、差生转化”的效果。

发展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发现过程就是政策修订完善过程,好的政策必然能有效地引导教师竞争,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效竞争 篇5

有效利用职场空白期迅速提升自身竞争力

。专家提醒:职场人求职时切忌刻意遮掩曾经的“空白”,诚信就业,从容应对才是正确的做法。

从零开始

职业方向准确定位

通常“职场空白期”可分为零工作经历的“绝对空白期”和中断连续就业过程,暂时离职的“相对空白期”。其中,包含的原因可能有零工作经验求职无门,主动选择辞职和被动接受单位解聘等情况。对于“职场空白期”,尤其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容易忽视,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盲目对待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导致高离职率和跳槽频繁,使得自己经常处于职场的“空白”状态,每到一个新的单位,都要从零开始,慢慢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将影响职业经验的积累,也不利于职业生涯的成长发展。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十字路口的选择,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意味着一个充满了未知的将来。专家建议,不妨利用这段“职场空白期”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趁着这个机会做一份未来发展规划,制定一个更合理、更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重新认识自我,总结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所在,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行准确定位。

积蓄力量

及时进行职业充电

如果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你不情愿地进入了“职场空白期”,那么不妨理性地面对,

与其整日心痛后悔或是垂头丧气,不如积极去应对这段“职场空白期”。

曹莉是某外资企业的行政经理,在找到这份工作之前,她一直处于“职场空白期”。她说,前段时间由于自己的工作状态不好,于是索性辞了职,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除了积极总结自己之外,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比较详尽的职场规划,并针对规划安排自己的进修课程。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曹莉发现自己很快进入了状态,于是自信满满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专家表示,处在“职场空白期”的人应该积极对待这个特殊时期。办法之一就是利用这个休息期进行职业充电,为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做准备。另外,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考取一些与自己的职业相关的证书,以便为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增加含金量。同时也可以选择学习一些语言知识或者新技术,力图使职场人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强化自己的优势。

重新求职

诚信就业坦然面对

由于各种原因遭遇了“职场空白期”,一些职场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三分”,并且担心职场空白期会削弱个人的职场竞争力,影响下一次的求职,于是在求职简历中造假。专家提醒,对于职业生涯中的空白期,最好不要胡编乱造,切忌刻意遮掩。作为求职者,要谨慎对待空白期的出现,积极应对职场空白期,利用间歇期进行职业充电,为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做准备。

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 篇6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一) 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定义

对高技术的理解,目前比较公认的是:高技术是以高新科技成果为基础,处于当代科技前沿的高知识密集度的尖端技术或先导技术;高技术泛指一系列高技术群;高技术及其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联合国将高技术划分为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高能源和可再生高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

目前,国际上把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1)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是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2)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据此确定了十大高技术领域产品: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设备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武器技术。

目前,我国《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列出的高新技术产品按技术领域分为11大类,分别为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医疗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节能、环保、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和现代农业。

(二)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经历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1998年)、发展阶段(1999~2001年)和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现在)。

从第三阶段开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出口规模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52.7%,逆差逐步缩小,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终于摆脱了长期逆差的局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高达1655.4亿美元,实现了41.3亿美元的顺差,应该说从此中国已跨入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国的行列(见表1、表2)。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

尽管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迅速,但由于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差,国际竞争力总的来说还很弱。

(一) 全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从负转为正,贸易竞争力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按技术构成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为计算机与通信、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其他技术9个类别的产品。总体来看,1993~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TCI)为负值。但是占高技术产品出口80%以上份额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由1999年的0.073提高到2004年的0.458,出口额达919.3亿美元,表明我国计算机与通信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全部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负值转为正值,达到了0.013。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终于扭转了贸易逆差局面,实现了贸易顺差,出口额达到了1655.4亿美元,进口额达到了1614.1亿美元。这充分表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取得了实效,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出现了实质性转变,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高技术产业内指数逐步提高,具有较高的产业内竞争力

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793、到2004年达0.987,其中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产品、其他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维持在0.9左右,有较高的产业内竞争力,说明在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产业领域与国外的相互需求程度较高。从总体上看,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效,加强了引进外资的产业引导,大量的跨国公司向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直接投资,加快了产业转移,在高新技术产业内形成了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型分工,许多企业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之中。

从出口的技术领域看,2003年计算机与通信、光电和电子技术类贸易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所占比重都在60%以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类产品以一般贸易为主(所占比例高达70%和92%);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相当的有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领域。上述情况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既有依靠大量加工装配再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也有具备一定自主开发能力的出口产品如生物技术。

(三) 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步提高

1995~2001年中国办公设备及电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3.83%提高到2001年的6.32%。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920亿美元,占世界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5%上升到6.5%。继2002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之后,2003年我国手机产量达1.6亿部,拥有全球30%的份额。2004年我国收录机、电话机、显示器、DVD、手机、打印机、磁头等产品的出口量列世界前茅,高技术产品占世界比重已超过6%,而2000年我国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份额仅为4.1%。

三、 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品牌,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低。要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 继续全面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兴贸”战略目标一方面是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既要发挥比较优势又要培育竞争优势。这是中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核心点。因此,要加强组织,加大实施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科技兴贸”战略成为每个出口企业扩大出口的实际行动。

(二) 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1、 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

我国出口企业应抓紧时机,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表现是: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由生产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在生产加工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向上游生产环节转移。

2、 要加快和完善高新技术的配套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群 。

要采取各种措施,如优惠政策、人才培养以及出口加工区建设等,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扩展,政府应大力资助落后地区发展高新技术,加快和完善高新技术的配套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群。

(三) 政府要加紧研究和制定符合WTO规则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出口政策体系

我国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应向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并重转变,利用后发优势,培养竞争优势。

1、 继续扩大高新技术引进规模,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竞争力。

在扩大高新技术引进规模的基础上,加强吸收、改进、提高、技术创新,集中科研力量开发新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竞争力。

2、 政府在制定引导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时,应实施两次政策导向,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

政府应制定政策将外商投资一般高技术引向投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技术,如集成电路、软件等关键高新技术,再将引进的高新技术导向自主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如资助政策、采购政策和奖励政策等,逐步培养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加紧清理、落实各项鼓励优惠政策。

政府应对不利于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政策予以清理,取消不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利于我国企业成长的政策,如市场换技术、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等;落实各项鼓励政策,保持合理的优惠政策;加快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公正、合理的政策环境下迅速成长。

(四) 采取措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主体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主体是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 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而获得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加大科研投资,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研发能力;企业应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攻关,突破国外核心技术的封锁,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2、 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优势,实现产品出口的更大的增加。

(五) 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跨国经营,培育跨国公司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各项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计划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制定发展战略,扩大市场,站稳脚跟,稳步推进,利用时机,加快发展,培育跨国公司。

(六) 加大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

有效竞争 篇7

1 旅游市场竞争的涵义

经验告诉我们, 有市场就有竞争, 同时有竞争也才有市场, 竞争是构成市场的一种本质属性, 也是内生于市场的一种必然现象。而市场竞争的本质也就是具有自身独立的意志和利益的经济主体或不同的产权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利益的压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市场竞争包括卖主与卖主之间的竞争、买主与买主之间的竞争、卖主与买主之间的竞争。企业关注的是卖主与卖主之间的竞争, 即不同利益的竞争主体——企业, 在市场上为某一共同的竞争对象如市场地位、目标、顾客等进行的竞争。

旅游市场竞争是指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从事旅游产品生产的各生产主体或经营主体之间, 为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 (或经营条件) , 以争夺客源为中心而展开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抗衡和较量。从基本性质上看, 旅游市场竞争是旅游业主体为取得生存条件而进行的一种抗争。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 旅游市场竞争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 随其发展而发展。

2 旅游市场充分竞争实现的条件

按照市场竞争的程度, 旅游市场可以被划分为充分的市场竞争和不充分的市场竞争两大类。充分的市场竞争的典型特征是:任何单个的购买者和销售者都不能依凭其购买和销售来影响价格, 也即任何购买者和销售者所分别面对的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均是无穷大的。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功能将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即能实现市场效率的帕累托最优。但旅游市场要达到充分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旅游市场足够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 从而使得没有任何人可以达到足以影响他人决策的地位。

(2) 要有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 旅游企业可以自由竞争, 自主选择经营方式, 排除由于体制等原因造成的不平等竞争现象。如政策倾斜、政府统治、认为垄断等。

(3) 要使旅游市场中的各竞争者都有机会获得同等的市场信息, 可以自主地作出判断和决策。

(4) 要承认各旅游经营主体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利益的差异性。即要让企业真正走向市场, 积极参与旅游市场竞争, 就必须让企业成为独立法人, 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5) 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竞争机制, 为旅游市场的各竞争主体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3 旅游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

从基本属性上看, 旅游市场竞争是一种高攻激励机制, 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最力杠杆之一。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展开, 不仅对旅游经营者有利, 而且也能使计算方法者从中获益。

从旅游经营者角度看, 通过旅游市场竞争, 一方面, 可以促进旅游企业不断降低成本,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自身生存的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 可以促使旅游企业扩大服务领域, 不断开拓新的旅游项目和计算方法线路, 诱导新的旅游需求。从而带来整个旅游市场的活跃和旅游行业的繁荣, 在旅游经营者中实现“优胜劣汰”。

从旅游者角度看, 经过旅游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那些边际成本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的旅游企业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因而在竞争的压力下, 旅游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然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旅游产品差异、不断开拓旅游新产品, 从而使旅游者的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4 我国旅游市场竞争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的旅游市场逐渐进入常规的市场竞争轨道。但是, 处于起步期的市场经济发育的不成熟、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项制度的不配套、不健全, 使得我国旅游市场竞争机制远远未实现充分竞争, 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种种弊端, 市场效率低下, 市场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虽然在我国的旅游市场竞争中, 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 雷同化倾向来严重、旅游客源市场的同质开拓、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的质量低下、旅游市场宣传与促销工作的滞后等均是造成旅游市场竞争失效的内在原因。但是,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竞争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则是“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同时存在, 而且不正当竞争的发展势头有愈演愈烈之势”。综观这些年来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其竞争势头不容乐观。尽管正当的竞争在旅游市场上仍旧占有重要位置, 但不正当竞争的发展气焰高涨, 已经使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受到严重损害, 其中受害最大的是旅游者, 受到沉重打击的将是包括不正当竞争者在内的整个旅游行业的声誉。

在不正当竞争的方式中, 削价竞争是最通常的做法。在前面所述的旅游市场竞争的基本方式中, 价格竞争是一种初级形态的竞争方式, 因而竞争中的削价行为原则上并不能视作不正当竞争。在我国目前的旅游市场削价竞争中, 其削价程度却达到了不顾成本的地步, 边际利润率已经渐趋为零, 甚至成为负数。在此情形下, 旅游企业的竞争者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以求得生存, 就必然会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来寻求补偿, 从而使正当的削价竞争转向不正当的竞争。同时,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初期, 其发育还很不成熟, 表现在市场竞争中, 就出现了除“恶性削价竞争”外, 许多竞争者还纷纷通过各种社会关系, 使用欺诈、蒙骗、以势相胁、行贿受贿等手段来取得非法利益, 从而使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混乱状态。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低下, 旅游市场的竞争者的利益受损。

5 旅游市场合作:规避旅游市场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

受传统观念影响, 旅游市场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竞争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旅游经营者要想立足生存就必须通过各种策略尽可能多地吸引旅游者, 并尽可能地打压其他竞争对手, 特别是与自身处于同一地域或经营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对手。地理位置毗邻或同类旅游产品的经营者之间经常表现出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态势, 而恶性削价竞争就是其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越来越多的旅游经营者发现, 这种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他们逐渐意识到旅游经营主体之间不仅仅存在竞争关系, 同时还存在合作关系, 市场经营观念由从前的“竞争”思想转变为“竞合”思想, 即一改传统“鱼死网破”的竞争思路, 转为倡导双赢策略, 其实质是要实现旅游企业优势要素互补, 共同将市场做大, 最终实现增强双方市场实力的目标。于是, “旅游市场合作是避免旅游市场恶性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的观念开始被更多的经营者所接受。

在当前这个竞合的时代, 没有合作者就没有广阔的生意圈。在经营中旅游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应该怎样聚集周边关联旅游经营主体包括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为我所用, 怎样创造最具经济效益的市场环境, 通过良好的市场环境, 共同做大旅游客源市场。

在旅游市场中, 规避恶性竞争, 倡导市场合作, 力争实现“多赢”的典型例子是“长江三角洲旅游合作圈的构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旅游业最活跃的地带之一, 在该地区聚集着15个国家重点名胜区、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处国家级度假区以及数十个大型主题公园等众多优秀的旅游资源, 而且许多旅游资源或产品间表现出明显的雷同化倾向, 这就使得旅游资源的各开发主体为争夺客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大家各自为政, 相互排挤, 以致于呈现出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严重、旅游产品被机械地仿制、移植、旅游产品空间配置凌乱, 旅游开发的边际效益低下, 很难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该区域的绝大多数旅游竞争主体均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些竞争实力不强的企业纷纷被挤出旅游市场, 而很多潮尚存的旅游企业也处于“进退两难”或“赢利甚微”的被动局面。为了改变这种恶性竞争的不良态势, 从2001年起, 该区域就开始尝试构筑“长江三角洲旅游合作圈”, 即立足于构建一个以上海为首位城市, 南京、杭州为次级中心, 苏州、无锡、扬州、宁波为重要节点, 向苏北、浙西、浙南以及安徽、江西、福建辐射, 旅游产业要素合理配置, 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性情合作圈。合作圈内的各城市或旅游经营主体将通过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创新、激活旅游客流的双向与多向互动、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建设以实现信息一体化服务等战略举措, 来共同扩大本区域的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强化本旅游圈的辐射功能, 从而实现“合作多赢”。至今为止, 该项旅游合作战略举措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有效缓解了区域内原旅游市场主体恶性竞争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田孝容, 李峰.旅游经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厉新建, 张辉.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关于电信有效竞争规制改革的研究 篇8

1. 电信业法律问题

我国的电信行业法律框架不完善, 电信法律不健全, 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规章制度的法律体系存在根本缺陷。只有拥有健全和完善的电信法律体系, 才能对电信的有效竞争起到保障作用。发达国家一般都为电信业的管理专门立法, 而我国虽有《电信条例》、《电信服务标准》等规章, 但却没有一部权威系统的电信法典。而电信规范的管理需要的是一套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 这样才能给运营商、消费者们一个更加可信的承诺。

2. 规制机构问题

我国的电信行业的规制机构没有独立性。政府不仅参与电信产业的运营, 还制定电信产业的法律法规。政府在电信行业规制中, 承担着三重职能, 扮演着三种角色:首先, 它制定行业的法律法规, 是立法者;其次, 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业内企业实施规制, 同时也掌握其他企业进入的审批权, 是监督者与执法者;再者, 由于主要的电信企业是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 作为股东, 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人事任免享有很大发言权。政府要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保持中立, 独立公正地制定和贯彻改革目标, 并非易事。因此, 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就好比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 在这种情况下的规制机构必然不会具有独立性。

3. 产权问题

产权问题无论在哪个行业中都尤为重要, 中国的电信业历经几次拆分与重组, 但却一直无法形成有利于电信行业发展的有效竞争模式, 其中产权问题就是主要的矛盾, 在现如今的电信行业竞争格局中, 企业的产权问题还不清晰, 存在着模糊性, 而这势必将影响电信业的有效发展。

4. 运营商问题

(1) 实力失衡问题

电信业运营商如今三家独大, 尽管经重组后资源得到重置, 但是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实力相差仍然很大, 这种实力差距不利于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同时, 这种实力悬殊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也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而不能实现最有效的竞争格局。

(2) 价格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信业价格水平相对于中国消费者的经济条件水平仍然比较高。运营商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现象仍然存在, 这样就会扰乱市场的秩序, 现在越来越多的套餐方式, 很多都背离了价格上限的标准。另外, 从价格资费整体来看, 我国的资费问题相比国外比较严重。

(3) 产品问题

产品的问题主要根源是核心技术的缺乏。我国电信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没有足够的实力型的人才储备, 缺乏产品业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机制, 另外, 在产品研发中, 尽管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到新项目开发中, 虽有所突破, 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4) 服务质量问题

由于垄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于电信竞争中, 这种垄断间接地导致了电信业服务质量差的问题, 依然存在着当消费者遇到问题时不能做到及时予以解决的情况, 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二、规制制度改革对策

在了解我国电信有效竞争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之后, 就要对相应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 我国的电信发展改革, 一路走来, 每一次都是政府在做主导, 电信产业受政府的影响比较大。不管是什么形式、什么方式的规制政策, 目标都是相同的, 就是为了促进电信的有效竞争, 形成最有效地竞争格局。以下是本文对电信有效竞争规制制度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及对策:

1. 建立和完善我国电信业竞争法律体系, 加强监督

司法是立法的基本保证, 没有强有力的司法作后盾, 立法就成了空中楼阁。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电信法》。

首先, 《电信法》应该以维护电信市场公平竞争和国家电信管理秩序, 保障电信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其宗旨, 对电信产业具体管制方式、电信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电信市场的行为规则以及电信纠纷的解决等制度内容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其次, 《电信法》的立法程序上要有根本性的变革, 尽量淡化部门立法色彩。最后, 《电信法》条文应当细化, 《电信法》是一部专业性较强的法律, 应当按照电信市场的特征和技术特征统筹安排, 宜细不宜粗, 只有注重每一个细节, 这样监管部门执行起来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建议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 成立中国电信监管会, 新的规制机构与被规制者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 完善听证制度。

2. 加强规制机构的独立性

“独立规制机构”是就是指与电信企业完全分离, 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制机构。可以单独建立一个独立规制机构, 实现行业规制中政策制定、行业监督和业务经营三项功能的分离, 保证监督的公正、透明, 有利于电信行业的整体发展。

3. 电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要深化电信企业的产权改革, 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出资者与企业之间的责任和权利;

(2) 通过与外国电信运营商的跨国合并、购并、参股等资本运作方式, 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 努力实现电信的全球化;

(3) 丰富产权激励方式, 充分调动企业劳动者参与企业决策的积极性, 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4) 可以适当引进外资, 通过外资的引入同时达到提高国内电信业的管理水平的目的。

4. 运营商内部改革

(1) 解决运营商实力失衡

为了解决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实力悬殊问题, 本文建议大力鼓励和支持实力较差的电信运营商的发展, 以促进电信业的均衡发展。对实力差点的电信企业, 如对于中国联通, 可以进一步采取放松投资规制, 吸引更多的投资, 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 也可以实行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 同时鼓励技术开发, 提高实力, 从而进一步打破实力悬殊大的局面。

(2) 建立有效的价格规制

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收费体系, 我国人口基数多, 消费大, 经济水平还不是较高, 消费者对通信资费的价格自然十分关心, 这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电信行业必须实行整体价格规制, 严惩那些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 要建立起清晰的资费结构, 实行价格上限管理, 并且要保证资费的透明性, 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踏实消费。对于价格水平偏高的问题, 企业应当降低资费水平, 降低部分偏高的长途电话费和漫游费上限标准, 整顿套餐资费问题。

(3) 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只有拥有好的产品才最有发言权, 也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有效保证。在电信有效竞争规制改革中, 本文建议鼓励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使用, 同时我国应当争取主动, 积极地参与国际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优先使用自主创新产品, 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 促进有效竞争。

(4) 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制度

所谓普遍服务制度是指任何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电信业务。大力发展农村及城镇的用户, 充分发挥农村市场的潜力, 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要力保和城镇享受同样的待遇。对于十分偏远落后的地区, 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 这样有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使更多人享受到通信事业带来的服务。

三、对电信有效竞争规制进一步的思考

为促进电信有效竞争的规制改革还有很多要做。在实际中,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 去反复实践。要想形成有效竞争格局, 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 政府、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角色。我认为, 政府要为电信行业引入竞争, 协调地区和国际规制标准, 建立高效的竞争体系, 在建立竞争体系完成后, 政府要减少规制和干预。对于企业, 要构建互联互通的运营机制, 进一步开放基础网络的运营, 同时不断进行产品研发, 完善资费体系, 提升自己的实力, 为中国的通信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孔淑红:2004年:《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策略及发展对策》, 《经济评论》, 第3期。

[2]吴洪、黄秀清、苑春荟:《通信经济学》 (第二版) 北京邮电大学版社2007。

有效竞争 篇9

一、影响网点竞争力的主要问题

(一) 高成本低收益

一项调查显示, 网点成本为100%时, ATM的成本约为60%, 网上银行或电话银行成本仅为14%左右。这表明, 在各种交易渠道中, 营业网点的成本是最高的。但是受网点经营定位、功能结构、劳动组合、发展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网点的高成本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高收益。网点柜台业务大多是小额现金存取款、账户查询、存折补登以及贷记卡还款、挂失等低价值业务, 不仅大量耗费网点资源, 造成网点效率低下, 盈利能力不强, 而且也使网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价值更高的客户和业务。

(二) 重风险轻效率

网点管理偏重于对各类业务操作的监督, 对业务效率考虑不够, 没有很好地实现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员工培训大多以业务操作和规章制度为主, 对员工的营销意识、销售技巧和服务礼仪培训不够, 员工主动营销技能不强, 制约了网点在发现和识别高价值客户、建立和深化客户关系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加之一些员工对新开发的产品的特点和性能了解不透, 掌握不全面, 近年各行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不断加快, 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 对于整天穷于应付柜面服务的一线员工来说, 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 导致产品综合营销、组合营销不力, 与客户多元化、综合化的产品服务需求相脱节, 直接影响了业务处理效率。

(三) 重操作轻服务

目前,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体现在网点的功能设置大多以便于银行操作为出发点, 缺乏对自身工作空间与客户活动空间比例的合理设定, 缺乏明显的区域功能分割, 缺乏专门服务高端客户的理财室, 难以满足分层服务的要求。工作流程的设计也不尽合理, 业务流程繁琐, 与客户简便快捷办理业务的要求产生了较大矛盾。少数网点还未配备大堂经理, 有的网点没有专职个人客户经理,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网点营销和服务作用的发挥。

(四) 重传统轻创新

在营销上, 更多地关注新客户或新开账户, 习惯于单人、单一、单向的营销, 对客户的后续服务关注较少, 致使客户的后续需求没有得到很好重视, 难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客户资源潜力, 难以根据市场和客户期望的变化及时对产品体系进行创新性补充。这些都会降低客户对网点的满意度。为此, 迫切需要将传统低附加值的交易型网点转型为高价值的客户关系管理和销售型网点, 为客户提供更加细分和个性化的产品组合和服务, 提升网点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二、基层网点转型的目标和方向

要改变一些基层网点粗放经营、效益低下和竞争力不足的状况, 就必须在网点形象设计、功能分区调整、业务流程设计、人力资源配置及改进服务规范等方面展开行动, 积极向质量效益型转型, 努力向以下几个目标靠近, 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是客户满意。服务利润链理论认为:与市场份额相比, 客户满意度对于网点业绩的影响更为明显, 客户满意度每增加5%, 对网点主要利润来源带来的增加为85%。因此, 网点应把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作为决策和实施的基础, 无论网点形象和功能的设计, 还是业务流程的再造、服务团队的打造、金融产品的创新等都要体现为客户服务的理念与文化, 促进客户在网点的服务感知超出其服务期望, 全面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是效率优先。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紧密相关。必须把提高效率作为重要内容来考虑, 在网点人员配置、分区设置和流程设计上, 充分考虑客户心理, 对不同层级客户、不同业务进行分流, 提高业务效率, 缩短客户等候时间。

三是分层服务。根据客户贡献的“二八定律”, 网点转型必须建立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 针对高端、中端、低端等不同类型客户,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低端客户的低价值需求大多由处于价值链最底端的自助设备、电子服务渠道来满足;中端客户的稳定价值需求由物理网点的现金服务区、理财服务区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通过提供私密服务空间、专属客户经理、专家理财团队、金融顾问及私人银行服务等个性化方式满足。

四是最佳配比。实现控制操作风险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相配比, 既不能牺牲风险来增加服务便利性, 也不能为控制风险而使服务过程过分繁琐。必须对网点的每项业务、每项操作进行全面诊断, 找出服务与流程的最佳平衡点。把业务处理的各个流程化繁为简, 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尽可能提高业务效率。另外, 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改造, 尽可能地把富余人员充实到营销岗位上去。

五是全员营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银行业的业务范围不断向外延扩展。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不断涌现,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的“营销立行”理念不只是传统意义“存款立行”的扩展和延伸, 它更是结合实际需要, 涵盖现代银行的贷款、结算、中间业务等一切业务。

三、提高营业网点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

(一) 调整网点布局, 梳理业务流程

在合理调整现有网点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在经济新兴区域增设网点, 增强同业竞争力。同时对现有网点的布局作适当调整, 把发展前景黯淡的网点迁到新兴高端住宅商务区, 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从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出发, 对现有网点进行装修改造, 扩大网点营业面积, 增设业务受理柜台, 改善服务环境, 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同时, 认真分析网点客户结构、业务量结构、人员结构等, 按照岗位制约、授权操作等内控基本要求, 制定各转型网点人员配备标准、岗位职责规范, 合理设置和配备网点人员, 以确保转型后网点的会计操作风险控制。

(二) 加快电子银行渠道建设

电子银行不但可以分流柜面压力, 而且能够大大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电子银行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被提上重要日程。一是根据客户结构、消费特点、行为偏好等因素, 采取公私联动, 重点突破的营销策略。锁定重点企业客户, 进行“捆绑”营销, 不仅对企业网银的不同功能产品进行“捆绑”, 还加大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营销力度, 为高价值客户开辟一条更容易接受的新金融服务渠道, 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关系;二是把网点作为营销阵地, 要对电子银行进行广泛的宣传、演示、推广, 逐步提高客户对电子银行的认知和认可度;三是对电子银行的营销, 必须做好售前介绍、售中演示和售后跟踪, 为客户提供精细化服务。对于已经购买电子银行产品的客户, 坚持回访, 了解客户使用情况, 解决客户在操作中碰到的疑难杂症, 对有需要的, 提供上门服务;四是要加强对电子银行业务相关制度的培训。相关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子银行各产品功能特点, 了解电子银行的基本功能, 从而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要扩大营销队伍, 组建一支综合能力强、品质高的客户经理团队。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依照程序考核员工德才, 竞聘网点客户经理。实施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的岗位竞聘机制。同时制定落实客户经理岗位职责, 加强考核力度, 促使其摒弃“坐商”的想法, 成为积极进取的“行商”, 将本地市场摸透, 细分客户群体, 以市场为导向, 突破传统的业务模式, 进行分层次营销。

(四) 加大中间业务营销力度

中间业务在国外优秀银行中的总收入占比已接近一半, 而在国内银行的占比还在20%以下。因此网点的每一位员工必须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按照上级行开发批准的产品, 积极主动地营销, 使中间业务产品的服务品种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 从而稳步提高网点的效益。网点要积极实施金融服务进社区项目, 加快POS业务、公务用卡、特约商户签约、外卡收单等业务的发展步伐, 占领市场, 增加收入。同时加大中间业务的激励力度, 深入动员网点员工挖掘中间业务收入, 可以实行“产品计价”制, 充分发挥网点全体人员的营销积极性, 力促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五) 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

随着各项业务的发展, 网点功能布局的改变, 各功能区域的员工岗位职责还需作适应性的调整。以往的绩效考核较为侧重柜员业务量的考核, 网点转型后, 由于要实现交易型向营销型的转型, 因此, 要根据转型网点人员岗位设置与以往的不同, 制定出相应的考核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使各个岗位的员工各尽所能, 充分挖掘员工自身潜力, 进行全方位的积极营销。

(六) 以客户为中心, 创新服务

有效竞争 篇10

“归核化”战略, 又称战略外包, 是指企业将自己不具备或不擅长的非核心业务, 交给其他专业企业协助完成的商业运作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很多企业选择将其非核心业务分包给别的企业来做, 从而使自己能更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 这样既能节约资源, 降低成本, 又能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竞争优势”这一概念最早由张伯伦 (1939) 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 波特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的低价格, 或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

企业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以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响应市场变化的速度和能力, 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实施“归核化”战略以前, 首先需要确定将要剥离掉或外包的非核心业务, 或将要外包的企业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确定企业准备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 或企业价值链中有竞争力的环节。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对一些业务或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进行取舍选择:

1. 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 根据市场增长率和市场的占有

率进行分类, 通过这些分类可以把市场分为金牛类, 明星类, 问题类, 和瘦狗类。管理者利用波士顿矩阵法分析企业的各项业务, 确定明星类和金牛类业务, 对此类业务进行重点发展;找出没有发展前景的问题类和瘦狗类业务, 将其剥离。

2. 根据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 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中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

二、实施“归核化”战略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根据企业内部资源和外界环境变化状况, 适时地推行“归核化”战略可以在降低成本、增强差异性、降低经营风险以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使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1. 实施“归核化”战略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是指一个企业的商品的成本与竞争者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而能够使商品具有较低的价格而具有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在同等的价格水平下比竞争者获得较多的收益。

作为“全能”的企业, 必须全面考虑规划设计、引进设备、建设配套设施等因素, 投入成本很高。不仅如此, 企业还需投入大量管理成本, 例如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技术, 并不断提高技能, 由此又需要招聘员工、交叉培训、人事升迁等, 而且还需要对各业务进行协调, 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而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外向资源配置, 将非核心业务或经营环节外包, 减少在设备、技术、人员、研发等方面的投资, 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实施“归核化”还可以减少企业的规模, 精简组织机构, 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去协调各业务之间复杂的关系, 从而降低由于规模膨胀所带来的管理成本。

2. 实施“归核化”战略可以使企业获得差异性优势。

当一个企业能够以更具差异性的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时, 就具有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优势。企业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 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忠诚, 从而使企业能够在一定的价格下出售更多的产品, 或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一定的产品, 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现代迅速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求企业从客户的立场出发, 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快速变化的需求。实施“归核化”战略, 扬长避短, 整合价值链, 企业自己保留其最具竞争力的部分功能, 而将其他功能分离出去由其他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承担, 从而实行企业内部优势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 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 以增强差异化优势。

3. 实施“归核化”战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

由于企业竞争的环境、技术、市场等因素迅速变化, 使企业投资经常面临风险。实施多元化——即“不把所有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 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然而, 纵向一体化企业也可以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 只专注于核心业务, 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把以前由企业独立承担的风险变成由企业与承包商来共同承担, 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4. 实施“归核化”战略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 剥离或外包非核心业务, 可以减少企业管理人员花费在管理活动上的时间, 从而解放高层管理人员, 使其更集中精力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战略环节上;由于专注于价值链的某些战略环节, 有利于企业培育基于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的核心竞争力, 使企业内部资源的盈利实现最大化。

企业的价值链由研发、生产和销售等诸多环节组成, 其中低效率的劣势环节会降低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通过“归核”将本企业价值链中的劣势环节用其他企业价值链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相应环节来代替, 实际上是不同企业价值链之间比较优势的组合。将一些重要但非核心业务剥离掉或外包给在此方面擅长的企业去完成, 就把多家专业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起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实现“共赢”。

“归核化”战略源于企业的过度多元化经营, 是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而采取的战略措施。综上所述可知, “归核化”战略不仅只适用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同样也适用于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如今,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以及企业资源的有限性, 全面推行企业“归核化”经营战略的变革活动, 已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 保持企业持续健康成长,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 (美) :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5.8

中小企业如何有效提升品牌竞争力 篇11

关键词:中小企业 品牌 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导,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这些中小企业不仅成为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缓解大中专院校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所受到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且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导致其在市场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中小企业要想提高产品竞争力,保障企业长久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是必由之路。

1 品牌竞争力建设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地向前推进使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并成为主流,品牌地运行成为继资本运营之后当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另一主要发展方式,一旦企业的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便被赋予了无形的价值,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迅速地占领市场,攫取更高的利润,推动企业在行业内获得更高地位。因此,中小企业加强品牌竞争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品牌竞争力对外体现在企业产品在市场所占份额和利润高低,直接反映了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强大的品牌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石;品牌竞争力对内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经营水平提高的象征,良好的生产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赖以发展的保障。

2 影响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建设的主要因素

2.1 产业环境因素。企业所在行业的格局与品牌竞争力密切相关,行业的结构及其竞争性决定了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

2.2 行业竞争力度。如果中小企业所在行业格局一旦确定,那么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将受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威胁,还要受到新进入企业和生产替代品的企业影响。企业所在行业容易进入,新进入者往往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和充裕的资源,与现有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从而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巨大的威胁,对现有企业品牌产生了削弱作用。中小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竞争对策,维持和提高品牌自身的竞争力。

2.3 产业组织规模。产业组织规模通常代表着企业竞争的实力,并通过产业集中度来反映[1]。产业规模越大,企业越密集,品牌效应越明显,同时品牌建设起来较为困难;如果中小企业所属产业规模不大,品牌建设缺乏经济效益,提高品牌竞争力丧失动力。

2.4 企业内部因素。企业现有的任何核心竞争力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应转化表现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2]。品牌是企业的各种要素长期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内部因素影响着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2.5 “硬件”要素。企业的物力与财力是企业的“硬件”,与此相关的是企业产品研发与生产管理是否跟得上,企业的生产线是否能够跟得上产品要求的发展,企业的资金是否能够保证企业的生产运营。随着竞争的加剧,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产品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生产设备的升级对品牌竞争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企业的资金对生产设备改进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6 “软件”要素。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构成了企业的“软件”,人力资源所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和信息资源包含的规章制度、商业秘密等对企业文化形成和企业管理决策的执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的活动主体是人,只有综合各方面信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才能使企业内部形成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团队,为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2.7 品牌自身因素。决定品牌市场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有两个[3]:品牌质量和品牌优势。品牌质量包含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是品牌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服务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服务质量的竞争是产品质量竞争的补充,是同类产品质量竞争饱和后,品牌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品牌优势是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品牌优势是企业区别于同类企业所独有的品牌价值,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客户的认可而获得的。品牌忠诚是品牌优势的最高境界表现,企业通过一系列合理的策划与营销活动,不仅能逐渐获得品牌忠诚,还能引导与培养相关需求。

3 提升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策略

3.1 政府引导,产业集群。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它们的发展壮大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企业的发展又能反哺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应有意识地引导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产业的集群不但能使中小企业享受政策上的优惠,而且节省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形成产业效应,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品牌的扩大与传播。

3.2 稳步前进,做专做强。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其本质是全球范围内的深度分工,要求企业深度专业化。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更应抓住机遇做专做强。中小企业应明确产品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住产品的关键技术,不盲目的搞产品的多元化,否则只会弱化现有品牌的形象。

3.3 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售后服务力度。质量逐渐地成为决定用户购买的首要因素,质量上的竞争力是品牌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品牌的建设离不开好产品的支持,离开产品的质量,品牌建设等于空谈。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把产品质量的提高放在首位,售后服务的建设本质上是围绕产品质量进行的。

3.4 加大企业创新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样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蓬勃生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支撑,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的创新不仅包含生产技术的创新,还包括了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人才的创新等。

3.5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是企业技术研发、生产设备的改进、管理水平提升的综合结果。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可以有效地避开产品同质化竞争,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品牌竞争正中脱颖而出。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中小企业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加大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以及对现有人才的培养。

3.6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员工归属感。企业的进步离不开管理人员、科研人才的合作,更离不开一线员工的支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主人翁意识,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和客户认同感,进而增强品牌竞争力。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不能流于口号,流于形式,要有能够感动员工与客户内心的具体措施和细节。

参考文献:

[1]邴红艳.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中国工程科学,2002.5.

[2]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3]许基南著.品牌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7.

基金项目:邢台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软科学类——中小企业品牌形象建设战略分析与研究,课题编号:2013ZC122。

有效竞争 篇12

广泛收集信息, 准确判断自己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 是制定策略的第一步。企业要分析产品时确实进入衰退期还是某些内部或外部原因造成暂时的销量下降, 争取尽早发现衰退期的产品。有的企业由于没有看到产品生命即将终结, 在产品面临衰退期时, 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见识都不足以推动企业采取适当措施, 延长产品的生命, 而是被动地坐等产品生命的终结, 企业也随之走向衰亡。尽早发现衰退的产品。高层企业管理人员和营销经理需要不断地收集和比较同产品有关的各种统计数据, 如产品的销售额、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产品批发和零售价格、生产成本以及利润等。把这些统计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排列, 就比较容易掌握它们的变化趋势。如果能够在计算机上通过曲线表示它们的销售业绩, 就更加一目了然了。如果我们发现某产品的上述的这些指标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时, 就必须考虑该类产品是否已经进入衰退期。

确定产品生命周期到来时, 企业则应从继续留在该市场和撤出市场策略中选择其一。继留策略是指企业决定在产品衰退期继续留在市场内, 直到产品完全衰竭为止。衰退期到来时企业不应盲目地立即撤退, 而应该首先观察市场, 因为该时期的市场特征并非都是不利因素, 例如竞争者相继退出市场, 继续留在市场内的企业往往可以接收他们留下的顾客而暂时增加销售量。退出策略是指企业决定在产品衰退期丢弃产品, 撤出市场。执行该策略时, 企业也不应盲目坚持或犹豫不决, 否则可能在收效甚微的产品上消耗过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 提高经营成本、减少投资收益、降低企业信誉并丧失更好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哪种策略都需要相应的营销策略与之相配合。

衰退类产品, 主要特征是销售和利润的直线下降。常用策略是逐步削减, 直到退出市场。但事实证明, 逐渐退出策略并不是该类产品的唯一选择。如果策略得当, 继留策略也可使其再创辉煌。而且与开发新产品相比, 费用、风险要小得多,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寻找并把握此类产品获得新生的机会、条件和方法。

第一, 发现新市场, 寻求新客户。地理、文化、经济的差异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巨大差异, 在一个市场上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在另一个市场上很可能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成长期或是成熟期,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差异适时地转移目标市场。在城市销路不佳时转向其他中小城镇或乡村, 这可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某类产品在经济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已经过时, 但有可能在相对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仍然存在市场。有些产品、设备或者技术可以在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找到买家: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 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处于衰退期的黑白电视机引入我国, 就该产品而言, 我国当时正处于引入期, 此举获得了成功, 使该产品进入新的一轮生命周期循环, 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样就可以通过衰退期产品的地域转移, 开拓新市场, 发现新的顾客群体, 为其寻找出路。

第二, 进行重新定位, 创造新消费观念。有些产品的销售状况虽然显示其表面上进入了衰退期, 可实质上并非核心产品本身出了致命的问题, 而是人们价值观念、消费习惯有所改变, 认为消费该商品与当前的流行风尚不符, 引起购买行为的改变。这时经营者就应该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势, 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跳出原有的位置重新定位产品, 挖掘、创造产品满足消费者某种层次需要的能力, 配合以进行广泛的沟通, 宣传新的消费观念, 转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使产品符合消费时尚, 焕发出第二次青春[2]。

本田摩托车刚进入美国市场时, 许多美国人对摩托车非常反感, 他们把摩托车与黑皮夹克、弹簧刀、犯罪等联系在一起, 结果可想而知。经过研究, 本田公司耗费巨资发动了一场以“骑上本田摩托车去接你最亲近的人”为主题的广告活动, 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

“万宝路”香烟是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一种过滤嘴香烟, 其焦油和尼古丁含量很低。同市场上其他名牌香烟相比, 它被看成妇女吸的烟, 市场业绩一直平平。它的生产者通过市场预测发现70年代妇女市场将呈疲软之势, 原因是:年轻的妇女吸烟者将少于年轻的男性;吸烟妇女的平均消费量比男子吸烟要低得多;怀孕妇女遵医嘱要停止吸烟, 以后往往也不再吸烟, 或更换牌子。有鉴于此, 它的生产者决定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从原来“女性烟”转为“男性烟”。于是, 通过广告创造出一个西部地区 (“万宝路”故乡) 粗犷牛仔的形象, 强化了“万宝路”作为男士享用香烟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形象, 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香烟。

第三, 发现新用途, 发掘新消费方式。指在不变动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的前提下, 通过改变其技术和设备来发展产品新用途, 通过扩大产品的使用功能, 使产品重新获得活力, 该策略广泛适用于作为生产原料的产品[3]。例如, 尼龙是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开发的新产品, 最初应用于军事上的降落伞、绳索等, 销量很快就达到饱和。大战结束后, 对尼龙的大量需求随之停止, 尼龙又转向非军事用途, 从妇女长筒袜到轮胎心、地毯、帐篷以及包装材料, 每一次开发新用途, 都使尼龙产品不断转入新的成长期, 生命延续至今不衰。

第四, 利用改进新产品或换代新产品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 部分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或对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样式等进行一定的改进, 迎合人们不断提高的消费要求。如全脂奶粉→脱脂奶粉→母乳化奶粉→婴儿助长奶粉;在电子计算器上增加电话号码记忆、储存功能、电子计算机的换代发展等。

第五, 其他方面的配合。例如在零售界颇受重视终端促销方面:在产品衰退期, 销售终端的促销活动主要放在为该产品附加新的功能和理念, 以博取消费者的欢心, 尽量延长其产品生命周期。总之, 衰退期产品不应简单地采取放弃、全盘否定的策略。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抓住适当条件与机遇, 就可能使其重新回到成长期或成熟期。

另外一种情况是, 若经过准确判断, 产品无法再给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 如果继续维持将成为企业的一个包袱, 这时就应果断采取退出策略:淘汰衰退期的产品。如果企业决定放弃经营某种产品而退出市场时, 也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慎重地做好善后工作: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丢弃方式, 企业必须决定是直接丢弃还是将产品的商标、生产权和设备等转让给其他部门或企业。通常后者较为有利, 它不仅使企业在转移经营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收入, 还可满足市场剩余顾客的需要。二是丢弃时机。企业必须果断的决定是快速退出市场, 还是逐渐减少供应量, 有计划的退出市场。前者有利于及时抓住市场机会, 将资源投入到更为有力的市场;后者则有利于企业却剩余的利润, 顾客也有一个从容改变消费习惯的过程。

对于退出策略而言不管企业怎样退出市场都应继续维持有关的后续服务, 如零配件的生产和供应, 售后服务等, 以保证已售出产品维持其使用寿命。产品的消费是一个延续性的工作, 对于厂家而言, 退出产品结束了生产和销售, 但是消费者仍然在使用。例如南方高科公司 (手机) 消失, 售后服务都没有了, 产品还在保质期内便无处可修, 消费者只好自己掏钱去修理, 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有的售后服务公司甚至拖欠房租几万元就人间消失了。退出应当以适当的速度和有效的沟通为前提, 而不能突然“人间蒸发”。如果没有妥善的处理好衰退期产品 (或问题产品) 的后续服务, 影响的不仅是消费者, 还有促销员、经销商、代理商等渠道成员。一夜之间, 南方高科由一个知名手机厂家, 变成众人追讨的对象。除了消费者, 受困的还有该品牌的手机促销员和代理经销商。这样, 今后企业销售渠道势必变得非常狭窄, 合作者心存余悸, 不敢贸然加盟。如果后续工作处理不当严重的还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南方高科手机的问题使消费者联想到国产手机的质量、售后等。

衰退期的产品并非都是“烫手的山芋”, 企业要综合分析所处的环境、企业的实力、产品生命周期的实质位置, 决定产品的去留。做到留要留得明智, 退要退得稳妥, 通过有效处理衰退期产品, 创造企业新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晓平.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292-297.

[2]梁汝英.消费者行为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74.

上一篇:上海市物流发展策略下一篇:供大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