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象

2024-08-06

文学形象(精选12篇)

文学形象 篇1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笔浓墨重彩的艺术佳作,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章回体小说的开山鼻祖,跻身明朝四大名著之一,其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在人物的塑造方法上首创类型化,成为长时期以来典范,深远的影响着后来者文学作品创作。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中,罗贯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绝大多数代表了某一种标准,对于颇有争议的曹操,罗贯中将其打入“奸雄”行列来进行刻画(有别于董卓的‘奸贼’),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另外,《三国志》作为真实的史料,记载的曹操又似乎和小说中有那么一点不同,更加真实可观。因此可以这样说,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不能一概而论,文学形象中的曹操更多的是主观向导,而历史,讲究的是真相与客观,尽管历史中的谜团太多,有时需要动用主观去推测。

一、曹操的文学形象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对于曹操形象的塑造,充分地显示了其奸伪的本质。这得益于类型化写作的优势,直接将曹操这个人物,以纯净的形态展现,通过典型事件的描写加工,明晰的将人物在生活中的面貌所展示出来。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童年时期的曹操,就已经表现出狡猾奸诈的本性,在小说中,曹操首次登场亮相,就向读者展现了他幼年装病,诓骗叔父。见到自己不喜欢的叔父,并没有像普通的小孩一样躲避起来,而是动用心机,想尽办法名正言顺的不与之见面,这一情节的刻画让人感受到曹操的狡猾,就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半点后天的影响。装病这一行为从客观上看,并不能被称作“奸伪”,至多算作小孩子顽皮起来的玩笑。但这个人可是“曹操”,普通小孩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时这也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刻画,为将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诈机变做铺垫。

青年时期,曹操壮志凌云之态已经开始展现起来,在基层任官期间,由于精明外加胆识过人,被称为“命世之才”深得太尉桥玄器重。渐渐曹操开始名声大震,“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是当时名士许子将对曹操的评论,一语道破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和雄才伟略。在这一时期,曹操确实是做过一些好事的,他不畏强权,敢于除暴安良。积极的招兵买马,讨伐暴虐的董卓。自告奋勇单枪匹马的去行刺董卓,但行刺没有成功,曹操急中生智,以献刀为由骗过董卓,在董卓起疑心之前骗马逃脱,曹操的大智大勇尽现眼前,也在众人面前展示出了一个政治家的出色素质。他慧眼识珠,提拔关羽张飞等人,从而在讨伐董卓的战役大获成功。但是他出于误会杀死吕伯奢全家,讲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无半点愧疚之心,也暴露出他残忍阴暗,极端自私的本性,这句话,也是他一生行为的出发点,更是他全部的人生哲学。

在曹操逐渐的掌握实权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暴露了他的野心和奸诈。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十七回,描写了曹操割发代首的情节。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行军途中,曹操下令军队不得践踏百姓的麦田,但是由于自己的马受到了惊吓冲入麦田,曹操成为第一个违背军令的人,为此,他招来行军主簿,对自己的违令问责,为了表明自己的法度严明,当即就要拔剑自刎,但是在郭嘉的劝导下,最终以割发来代替了。曹操当然不会真的拔剑自刎,作为弄权者他只是在演戏,以得到利益的最大化。这过程中实现了一举三得,即严明了军纪,向士兵军官表明执法的公平性,赢得纪律严明的美名,同时得到了百姓的谅解,保住了性命。狡猾之形象跃然纸上。

王垕,在正史上并未见其名,出现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十七回,是曹操征讨袁术时的管粮官。在建安二年,曹操大战袁术,军中缺粮,军队士气不高,当时军中已将开始传言粮草不足了,这样的情况不利于稳定军心。在曹操的示意下,王垕以小斛发粮给士兵,王垕觉得此事不妥,提出异议,但是曹操告诉他他自有办法。依照曹操的指示,军中果然开始怨声载道。事后,曹操秘密召唤王垕,将其杀死,对军中宣称是王垕私自克扣粮食,平息了士兵的愤怒。曹操用阴谋换来了美誉,同时也将其阴险与残忍显露了出来。

随着故事的向后推移,“奸雄”二字越来越成为曹操的代名词,罗贯中的描写也越来越突出曹操的这一性格,直到“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为曹丕能够篡夺汉室天下扫清了道路,罗贯中对于“奸雄”中的“雄”描写逐渐消失,开始着重的突出曹操性格中的“奸”,此时的曹操,就是一个真真切切的“窃国贼”。曹操的文学形象全面形成。

显而易见,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对于曹操的态度,是否定的,其实在历史中,是不存在正面角色或者反面角色的。但是在作品中,曹操以一个反面角色登场,完整的演绎了自己的阴险狡猾,奸诈毒辣,大奸大恶,十恶不赦,成为了文学世界里的第一大恶人。

二、曹操的历史形象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但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对于曹操形象的研究,还应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之中去探究。曹操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的大量的记载。其实像曹操这样的在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其在世时,就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史学家在记载他。其中,《三国志》成书最早,保存的最为完整,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也成为我们研究曹操的重要原始资料。

《三国志·武帝纪》之中,记载了曹操的政治生涯,对他当权期间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里的曹操是一个拥有雄才伟略,推进历史向前发展的非凡人物。《三国志·武帝纪》表明,曹操在我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可以算的上是一位革新派,他当权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政令,也正是这些改革,成就了他的一个个胜利。他下令减租减赋,百姓无不拍手叫好,他“禁断淫祀”,他“整齐风俗”,北方社会因此获得了稳定发展的机会,种种这些,连历史上某些帝王都望尘莫及,都充分的展现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胆识和睿智。曹操驰骋纵横于乱世20多年,从陈留起兵到赤壁之战,为北方的安定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得不让人称赞其的军事才华。另一方面,曹操的文学造诣也非常之高,《短歌行》《观沧海》足以证明。从这些诗作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阔达胸怀。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乐章,不可避免的“为尊者传”,即使是生活中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一无是处的人,他也总会有一个方面是闪光的,更不必说曹操这样的拥有丰功伟绩的“治世之能臣”。好端端一个人,是不可能无端被文学作品描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奸佞之人的,在《三国志》的其他篇章里,就可以看到曹操阴险狡诈的一面,证明了小说中的歹毒并非空穴来凤。陈寿在《三国志·魏荀彧传》这一篇目中记载道:“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仔细研读,“威罚实行”委婉的讲出了曹操杀人如麻,确实是个凶残之人。荀彧跟随曹操20多年,作为谋士为曹操进言献策,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但荀彧最终还是被曹操赐死了,只因在一条政治问题上的反对,令曹操心中生疑,“心不能平”。这一事情足以证明曹操的狠毒与多疑。在大大小小的城池争夺战役之中,从曹操的军法之中也可以窥得他的残酷。《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中记载:“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奏者尽杀之”,尽管在战争期间,对于逃兵行为都是严惩不贷,但是诛连亲族的,实属残忍冷酷至极。对于这一点,曹操的竞争对手孙权对其的评价也收录于《三国志·吴志·诸葛亮传》:“操之所行,其唯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三国志》的写作方法采用了“互见法”,这一方法的好处是能够将人物的真实品质给予集中的表现,其实,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治家,都是善与恶共存的,单纯的善和极端的恶都不可能在尔虞我诈,暗流涌动的官场生存,更何况是乱世,曹操有他自己的生存哲学。单以功绩来论曹操,他足够被称得上伟大,而对于曹操的言行品性,其实没有必要去探讨,因为人本身,也是一个矛盾体。

三、结束语

我们通过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资料,对曹操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进行了分析,在文学作品之中,曹操被刻画成为一个阴暗的人,但是在历史资料中,曹操的丰功伟绩几乎快要遮盖住他的阴暗面,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曹操,是一个双重性人物。我们在分析研究他的时候,就必须辩证的,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对于其的历史地位,以功过为评判的标准。对于曹操这个人的评价,要客观,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其实,从《三国志通俗演义》来看,其作为历史文学作品,罗贯中写作的出发点就是“拥刘反曹”,因此在作品中就表现出了一个阴险毒辣、一代奸雄的曹操。《三国志》是本历史书,讲求真实性的记载,所以在我们研读中,又会发现一个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略与不同,还散发着光辉的曹操。

摘要:在中国史学界,曹操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即使是在民间,曹操的事迹也称得上家喻户晓.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将其塑造成为一个奸佞枭雄,其卑鄙下作、厚颜无耻之形象令人心中不快。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可以看到曹操的“双面性”,既光辉,又阴暗,极具研究价值。通过《三国志》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来分析曹操的历史形象与文学艺术形象。

关键词:曹操,历史形象,文学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代明亮.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曹操人物形象的历史流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74-75.

[2]齐学东.从接受美学的维度看影视剧中曹操形象的塑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05):62-67.

[3]陈印兴.文学形象的历史追忆--以曹操为中心[J].戏剧之家,2015,(10):265.

[4]刘咏涛.论新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曹操形象[J].四川戏剧,2015,(07):88-92.

[5]石麟.从《三国演义》“三绝”研究的三个视点说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6,(01):125-130.

[6]刘崧.曹操唯才是举思想的道德诘难与现代治理价值[J].领导科学,2016,(04):44-46.

文学形象 篇2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甲

李津

09523017

一、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生动具体、宛在眼前的特征,文学形象是根据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美学蕴涵的艺术画面,这一艺术画面由人物、情节、场面、环境、景物等构成,但一般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其他形象都从属于人物形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文学形象的美学蕴涵由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蕴灌注而成,同时又与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思考和态度相连。可见文学的形象性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和丰富的内涵。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但是文学形象不是一种精确的、定型的形象,它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由语言的双重功能(符号语言与情感语言)、概括性、间接性以及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主观差异性造成的。它使文学形象丰满多值,使文学意境富有飘逸美,并以此调动读者的审美创造力,是文学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应该把握的一个亮点。

形象所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情感语言,它最忌直露,清晰明白,使人一览无余。它必须留下许多未定点,以使读者拥有充分的想像空间,也就是要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学形象具有象外之境和味外之旨。同时形象的创造完全是作家的一种个人化的言语过程,作家虽然也得使用语言系统即必须以公共语义为基础,但作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已对其进行了主观的改造,即对公共语义进行了灌注生气的情感化的处理,从而使语言发生了扭转和偏离,不单是形象而且使整个文本的结构都形成了深浅两个层次。

但是如果作者把文学形象的不确定性作为自身创造文学形象的追求之一,作为激发读者再创造的手段或者说把它放到大不必要的位置,实际上是误解了文学形象不确定性产生的原理,并“有可能”被“形而上”的诗歌创作方法论,认识论提供其存在的理由,是那些形式主义一再肯定诗歌创作就是话语创作的其中一个“始作痈”,笔者在此篇有志于通过文学理论堵死他们的出路。

文学形象不确定性重要,但这不是人为利用它的理由,它只是语言功能局限的客观产物,也不是诗歌蕴藉可以广泛使用的手段。蕴藉的动力在于作者物化情感审美的个性使然,蕴藉是作者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蕴藉和语言陌生化和阻抗性本质上,牛头不对马嘴。文学形象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应该是自然而然地和确定性和谐统一起来,能够使的读者和作者之间就文学形象进行顺畅的交流传递;不会因为过多人为的,刻意制造的语言阻力而屏障了交流;进而能以诗歌最主要的意,情感的真和善让作者和读者一起在文学话语活动中焕发出彼此心心相印的情感慰藉和照应的审美愉快。

二、直觉性:

艺术思维是一个复杂、综合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调动创作主体多方面的心理因索。除了形象思维的主导作用以及逻辑思维的参与,直觉、灵感和无意识也在文学艺术活动 中居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关注。而且,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内容.尤其可以见出文学艺 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精神生产活动的特殊性。直觉,又称直观,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指人通过对象的感性形式直接把捏其内 在意蕴和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或心理能力。直觉既不同于形象思维也有别于逻辑思维,既超感官又超理性,有人将其称之为“直觉思维”。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一般称它为“艺术灵感”。艺术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其特征相当明显,具体表现为:其一,突发性。其二,迷狂性。艺术灵感一旦光临,作家就陷入了一种迷狂状态。其三,创造性。果 戈理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感觉到,我脑子里的思想像一窝受惊的蜜蜂似的蠕动起来;我的想象力越来越敏锐。嗅,这是多么快乐呀[我懒洋洋的保存在脑子里的材料,忽然如此雄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使我全身都感到一种甜蜜的战栗。于是我忘掉一切,突然进入我久违的那个世界。”灵感与直觉都是文艺创作中重要的心理现象.都有一定的神奇性,那么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来说,直觉是一种思维形式或心理能力,而灵感则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直觉作为一种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的存在是可以选择的,如创作中的。用事”还 是“直寻”,而灵感却是不可选择、无法控制的,它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直觉有具体的 思维对象,而灵感则是对平常不经怠保存在脑子里的各种材料的充分调动、激活。不一定要有具体的对象。直觉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灵感则是随机的、突发的。和其他的思维 形式一样,直觉可能发生错误,但灵感则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心理状态,不存在对、错问题。

三、情感性

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抒情诗、抒情散文等情感类文学自然离不开情感性,小说、报告文学、叙事诗等叙事类文学同样离不开情感性。

作为叙事类文学的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同样蕴藏着作家炽热的感情,只不过在这类作品中一般不常由作者出面来直接抒情,而是往往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深深蕴藏的文学形象之中,通过形象描绘来传达情感。文学由于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由于文学作品能够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复杂、最丰富、最隐秘的情感,使得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它艺术形式。虽然所有文艺作品总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认识,从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在各类艺术中,还是语言艺术的形象最富有深刻和思想性。语言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优势和特长,同样是与它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语言才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认识、评价判断方面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

文学“丑”形象的美育功能 篇3

一、感“丑”而知善

任何文学形象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成功的文学“丑”形象则会使读者感而恨之。如《药》一文中的康大叔是一个凶残的刽子手,“满脸横肉”、“眼光凶残得像两把刀”,身披玄色的布衫,散着纽扣,“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其外表甚“丑”;“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蛮横贪婪的语言,“这是色好的。色好,色好”的恬不知耻的吹嘘实在令人作呕;再有那一只手摊着,一只手撮着滴血的馒头的野蛮动作实在叫人憎恶不已。我教学时引导学生先感知其外表的丑,再认识其内心的丑,学生对反动统治阶级帮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厌恶憎恨感,从而激起对夏瑜等革命者的同情、理解,对华老栓夫妇的愚昧而悲叹,这正是一种善心。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分析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情受到熏陶的过程,即是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

二、以“丑”育美

文学作品中的“丑”形象是生活之“丑”的典型化,具有较强的美学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类文学“丑”形象,教育启发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自身。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即十九世纪末,沙皇统治摇摇欲坠,镇压人民所造成的阴沉郁闷气氛,其卫道者死守阵地,仇视一切新生事物;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滑稽的衣着、行为、心理,理解其顽固专横、因循守旧,害怕新生事物的性格特征,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正是即将灭亡的反动统治阶级的本质特征的生动塑造,一切因循守旧者的代名词,具有广泛的概括和极大的艺术力量。通过分析,让学生对人物产生嘲笑和憎恨,对新生事物的赞美和歌颂,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以“丑”衬美

美丑对比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以“丑”相衬,美的自然就显得更美。教学中,使学生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激烈冲突中唤起正义感,在强烈的道德震撼中激发其意志,提高其品格,这就会起到很好的道德教育作用。分析周朴园形象时,引导学生理清作品展示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了解周朴园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的种种心理变化和表演,认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凶残、狠毒等丑恶本质,学生就会感受到正是由于周朴园的彻头彻尾的丑恶行径,“坏到不能再坏”才致使侍萍、大海等下层劳动者肉体、心灵的极端痛苦,使其悲惨生活显得更为悲惨。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激起学生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怜悯和同情,逐步养成除暴安良、扶弱济困,甚至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美好品质。

美的不一定是好的,丑的并不一定不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文学的“丑”形象,深入挖掘文学“丑”形象的艺术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曹操文学形象的嬗变 篇4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又名吉利,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样的评价倒是和曹操刚刚去世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比较类似,在曹操刚死的一段时间,曾经在魏国出现过一阵吹捧他的热潮。曹植在《武帝诔》中描述了曹操下葬时的情景:“华夏饮泪,黎庶含悲”“兆民号眅,仰诉上穹”。这里固然有曹植故意抬高自己父亲的成分,但是在当时魏国境内的各种文学作品中,曹操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随后在陈寿所编的《三国志》里,对曹操的评价依然很高。《三国志·武帝纪》中,陈寿大力宣扬了曹操的文治武功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如《武帝纪》结尾所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对曹操“鞭挞宇内”的统一事业予以肯定,称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对曹操的缺点陈寿却不着痕迹,轻轻带过。如他在说曹操“少机敏,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的同时,又说“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眃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士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赞扬。

陈寿之后,陆机对曹操的评论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陆机曾任晋朝的著作郎,他在“游乎秘阁,而见魏武遗令,怅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后,写下了著名的《吊魏武帝文并序》,称赞曹操“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员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扫云物以贞观,要万途而来归。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威先天而盖世,力荡海而拔山。厄奚险而弗济,敌何强而不残。……”。由于受文体的限制,这里对曹操的评价都是赞扬溢美之辞,比较片面,因此不足采信。陆机在其另一篇文章《辨王论》中曾说:“曹氏虽功济诸夏,虐亦深矣,其人怨。”这一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曹操在天下大乱之际一统北方,不论经济政治都颇有建树,可以说是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就是因为“虐”太深,才导致百姓对其怨声载道。

西晋张辅,应该是高举尊刘贬曹大旗的第一人。他在《名士优劣论》中,把刘备与曹操作了全面的比较,他说:“董公仁,贾文和恒以佯愚自免。荀文若,杨德祖之徒多见贼害。孔文举,桓文林等以宿恨见杀。良将不能任,行兵三十余年,无不亲征。功臣谋士,曾无列土之封,仁爱不加亲戚,惠泽不流百姓。岂若玄德威而有思,勇而有义,宽弘而大略乎”。张辅认为曹操最恶劣的品质就是多疑、暴虐,而“威而有思,勇而有义,宽弘而大略”的刘备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名士。

东晋习凿齿在张辅“尊刘抑曹”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将曹氏贬的一无是处。他主要的观点有二:其一,以蜀汉为正统。其二,他认为“汉亡而晋兴”。他认为魏没有资格继承正统,认为“皇晋宜越魏继汉”。他甚至连司马氏曾为魏臣都不承认,说“宣皇祖考立功于汉”。(宣皇指的是司马懿,司马炎即帝位后追封他为高祖宣皇帝)

曹操的形象在南朝中的宋代也有所发展,刘宋的临川王刘义庆在其所编的《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不少曹操的故事。但大多数都是“数曹之非,揭曹之短”的,《假谲篇》第二十七所载:“魏武常谓人欲危己,已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致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由于刘义庆特殊的政治地位,因此他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南朝统治阶层对曹操的态度。而《世说新语》中所载的小故事也为《三国演义》直接提供了不少鲜活的素材。

到了唐代,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总体来说是褒贬不一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中,虽然称曹操“雄武之姿”,还将他于伊尹、霍光相提并论,称其为“国之栋梁”,肯定了他的匡正之功;但与此同时又说曹操“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句中这个“乖”字非常形象的刻画了曹操的野心,明喻曹操所作所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匡扶汉室,而是为了一己私利。后面一句“有无君之迹”更是直白地将曹操“奸臣”的形象公诸于众。由于李世民的特殊身份,唐代士人对他是十分尊崇的,因此他对曹操的看法基本上为唐人所认同。

宋代司马光在其编著的《资治通鉴》中的不少地方对曹操都带有明显的“非其不轨,卑其为人”的倾向。在对曹操杀杨彪一事的选材上,司马光没有使用语焉不详的《三国志》,也没有使用立场较为中立的《孔融传》注引《续汉书》的说法,而偏偏使用《后汉书》的记载:“时袁术僭乱,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小小一个“诬”字,却将曹操蓄意陷害他人的小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实在是精彩。

到了南宋,曹操的形象更是江河日下,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不可分。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曹操极为仇视。朱熹为了将曹魏斥为篡逆,甚至不惜明目张胆的篡改历史。朱熹在其所著的《通鉴纲目》中,将《资治通鉴》中以曹丕“黄初”承汉“建安”改为刘备的“章武”承汉“建安”纪年。朱熹还在他的《朱子语类》中说:“曹操作诗必说周公,如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苦寒行》云:‘悲彼东山诗’。他(指曹操)也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由此可见,曹操在朱熹心中就是一个地地道道得“盗贼”。

曹操的形象发展至此,离《三国演义》中所刻画的曹操也就不远了。在元明时期的学者士人心中,曹操形象基本趋于一至。概括起来即是“肯定其才能,诽议其为人”,如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魏武帝集题辞》中说曹操“乐府称绝,文章瑰玮”“汉末之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之”,此评价不可谓不高。在评论其为人之时又说曹操“称王谋逆,甘心做贼”,贬的也不可谓不重。

文学形象 篇5

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属于对作品内容的鉴赏;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属于对作品形式的鉴赏。作品的形式具体包括作品结构、体裁、语言、表现技巧等。

一、高考现代文涉及的表现技巧,有下列三方面:

(一)运用修辞手法及技巧;见第五册课本129页。常见修辞方法(12种):比喻、比拟、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夸张、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反语

(二)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叙述:如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叙述人称 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描写

描写的对象

1)人物描写:肖像、动作、对话、心理描写。

2)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

3)细节描写:对象可以是人、物、景,作用: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4)场面描写: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描写的方法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白描和工笔:白描指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工笔指细腻入微的笔法。描写的角度

1)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2)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3)远与近、高与低;4)实与虚

抒情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景

(三)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2、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3、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4、借物喻理,借某种事物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5、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人物、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以突出特点,或抒发情感,或揭示道理。

6、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主要的人物或事物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在于:运用衬托手法的两个对象之间是一主一次的关系,而运用对比手法的两个对象是对等关系的主体。

7、动静相衬,多是以动衬静。

8、联想、想象,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9、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渲染与衬托的不同点在于: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衬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事物、人物的特征,作感情铺垫,使情感的抒发更为强烈。

11、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12、虚实结合,作者描写的现实客观的景、物、事与作者通过联想、想象而虚拟的景、物、事互相映衬,表达更为浓烈的情思。

13、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语句两种。是借用历史故事或引用或化用前人语句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用典可收到表意含蓄、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14、议论文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深刻印象。

3)类比论证,是指把两类(或两个)某些属性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的结论。与对比论证法一样,类比论证法也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实际上,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都是比较论证中的一中,不过对比论证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加以比较,以突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而类比论证法则是把两类(或两个)某些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类似点。

类比在逻辑学中,是指一种推理形式。这种推理形式运用到写作之中,就是类比论证法。用类比论证法写文章,用含义明确的已知事物与类似的未知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推论出未知事物也具有某种属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4)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四)考查表现技巧题型的答题技巧

1、回答“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作用”一类题型,答题要点包括三方面:一是使用了什么方法,要说清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二是表达了什么内容。三是有何效果或作用。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二、结构安排

(一)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层层深入、卒章显志、过渡、伏笔、铺垫、起承转合、结构严密、设置线索、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

(二)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时间推移、空间位置转换为线索;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

(三)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1、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2、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三、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朴实平易、绮丽华美、简洁明快、豪放飘逸、含蓄深沉、古朴典雅、幽默风趣、讽刺辛辣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更有特色。

4、从句式运用的角度看语言特色。见第五册课本134页。

1)常式句与变式句。变式句是为了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2)长句与短句。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周详、细致、严密,一般用于精确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说理论证。短句词语少,结构简单,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一般用于表达欢快、激动、愤怒的感情,渲染紧张、激烈、恐怖的气氛,或画龙点睛地下结论。

3)整句与散句。整句形式整齐匀称,读来朗朗上口,句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灵活多变,飘逸自然,生动活泼。整散结合能使语言表达错落有致、婀娜多姿。

4)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

四、体裁

高考现代文分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在以小说、散文为主中更加突出散文。

非文学类文本,分实用(包括科普文章、访谈、新闻、演讲稿、调查报告、传记等)和论述(包括论文、评论等)两类。

散文的阅读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的是散文在选材、构思上有较强的灵活性,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能将叙事、抒情、议论等熔为一炉。“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主旨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里贯穿始终。

按表达方式不同,散文分成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阅读散文,整体感知是前提

大致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是文章发展的脉络,通常表现在文章的选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要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初步领会文章的主旨。读题目,标题往往是文章的话题或中心所在;抓标志语(总起句、概括语、结论句、议论句、观点性语句、过渡句等),标志语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依据。

由“怪鸟”想到文学形象的还原 篇6

第二天上课时,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许多学生围在后面的黑板报前议论纷纷。我走过去一看,发现有一只小鸟“飞”进了黑板报。

原来,不知是哪位调皮的学生在山林上空添了一只鸟。这只小鸟正在飞,怪摸怪样的:嘴夸张地张着,眼睛睁得很大,两只翅膀一只向上一只向下,全身的羽毛一根根竖立着。一副搞笑的模样!学生们见我在看这只鸟都哈哈大笑起来。

见此情景,我有些生气了。以前在出黑板报时,我都让一些学生参加。尽管这些学生在写字和绘画等方面有特长,但他们毕竟只是十多岁的孩子,因此,他们出的黑板报和其他班级教师亲自出的黑板报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在黑板报评比时,我班排名不够靠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期黑板报由我自己出,前后花了近三天的时间,本想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可突然冒出这样一只怪鸟,黑板报评比时,评委看了能不扣分吗?这位学生也太不爱护集体荣誉了,找到他一定要好好批评他!

见我生气了,学生们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谁画的?”

王飞站了起来。

这时一个学生在下面插嘴:“老师,‘空山’表示山上空荡荡的,不应该有鸟。所以王飞不该画这只鸟。”

“他说的不对!”王飞反驳道:“因为山上太安静了,所以作者才觉得是一座‘空山’,‘空山’是作者的一种感觉,并不是说山上空荡荡的,那么大的一座山上如果一只鸟也没有,这不合常理。”

我见王飞说得有理,便问他:“那你为什么要画这只鸟呢?”

“老师,我画这只鸟是表示山上有人说话。”王飞接着说,“我家里有一幅《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图画。画中没有一只青蛙,只是画了山洞乱石中冲出的一片急流,急流中夹着几个小蝌蚪。每次看到这幅画我都好像听到青蛙的叫声。受这幅画的启发,我想,山林中本来很安静,突然传来人说话的声音,栖息在林中的一只小鸟受到惊吓,因此飞了起来。我画这只鸟就是为了表现‘人语响’。”

听到这里,我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没有在气头上批评王飞!王飞同学在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由家中的一幅画产生联想,把“人语响”的听觉形象用小鸟这一视觉艺术表达出来。构思的精巧令人赞叹。他所画的不仅是一只普通的小鸟,同时也画是的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灵感,画的是他创新思维的火花!于是,我对王飞说:“你的构思太妙了!老师在画这幅插图时也曾想在画面中表现出“人语响”,但没有想到好的方法。你帮老师解决了这一难题,你真了不起!”

其他同学也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语文教学中艺术形象的还原问题。

文学通过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较之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形式,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即它不能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感官,它需要读者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把作品形象还原出来。读者由于生活阅历、知识背景、文字感悟与想象力等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文学形象,他们所还原出的画面也是千差万别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鲁迅先生在评《红楼梦》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作品形象的还原具有个性化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应把作品形象还原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但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所做的恰恰相反。因为这一过程大多是教师用多媒体手段代替学生完成了。这样做,表面上显得很热闹,显得形象直观,学生似乎获得了审美的享受,而其背后是他们的思维处于休眠状态,因为他们感悟文字的过程和想象的过程被老师无情地剥夺了!

其实,一些有见识的教师早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拨。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几乎从不使用多媒体。他认为使用多媒体的最为致命的弱点,是它简化了对文学语言的玩味过程,或者说它使得文学欣赏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视觉的审美而不再是符号的审美。它使极度浓缩的、蕴含无比丰富的、需要反复咀嚼的、需要极具个性化的再创造的文字语言,变成了明确的、固定的、僵化的、大众化的图像。

因此,我们认为,文学作品形象的还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因为在他们还原的过程中,他们或许会看到我们教师所无法看到的更美的风景。

文学人物形象的文化伴随意义 篇7

关键词:文化伴随意义,人物形象,文学

(一)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文化伴随意义

a. Хлестаковы есть и теперь и будут, может быть, всегдане в одном русском, но и во всем человеческом обществе,только в новой форме.

Хлестаков 是果戈里小说《钦差大臣》里的人物。此人冒名顶替钦差大臣去视察,是个撒谎大王,以吹牛为能事。 果戈里笔下所揭露的形象 Хлестаков 成为冒名顶替的典型, 由它变来的普通名词 хлестастаковщина 就是指恬不知耻的家伙,动词 хлестаковствовать 指吹牛和冒名顶替,都获得了相应的文化伴随意义。

b. Плюшкин – скупой старик, образ которогоолицетворяет полное омертвение человеческой души, онбогач, владелец около тысячи душ, но он сам по-нищенскиодет, он даже отказался от своей родной дочери, сына из-заскупости... ( 任光宣 ,2003)

果戈里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Плюшкин 是个吝啬鬼的形象,名词 плюшкинство 就是指泼留希金习气、吝啬成批。

其他文学作品如契诃夫《套中人》的书名及其主人公 Беликов 是个落后保守、害怕一切新生事物的代名词, 冈察洛夫的 Обломов 成了萎靡不振的人的代称,出现了 “обломовец”(萎靡不振的人)和“обломовщина”(奥勃洛摩夫习气、性格)等,都是由某个具体人物形象转喻为同一类性格的人。

(二)民间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的文化伴随意义

c. Он ведь Кощей наш, за рубль-целковый удавится.В подземное царство спустились. Видят дворец Кошеябессмертного...

Кощей 是俄罗斯民间童话的一个人物,长得干瘪,心肠狠毒,他拥有大量宝藏和长生不死的秘方。所以 Кощей 逐渐获得了不同转义,形成了由特指到一般的转喻。其他民间文学形象如 Иванушка-дурак, Васька 等也都获得了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关的文化伴随意义。

受基督教的影响,《圣经》中的人物形象在俄语中也能以来指称具有相同性格和经历的人物。例如 :

d. Ты у меня в неделю поправишься, –сказала бабуля,обращаясь к Саше, только вот кушай побольше. И на чтоты похож! –вздохнула она. – Страшный ты стал! Вот ужподлинно, как есть, блудный сын.

блудный сын 一词的使用,尤其特有文化背景,它与基督教在西方和俄罗斯的广泛传播是分不开的。блудный сын 源自《圣经》,他离家出走,到处流浪,经历生活的艰辛, 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受到家人的欢迎。本文就描写了一个在外漂泊流浪多年的浪子回到家后受到家人的热情款待的场景。类似的例子还有 :

e. – Я истая дочь Евы, все мне знать хочется.

Дочь Евы(夏娃之女 :好奇心重的女子),同样源自《圣经》,夏娃就是因为好奇偷食禁果而被赶出伊甸园,“夏娃” 逐渐被人们用来指代“好奇心重的人”,由此衍生出的成语 дочь Евы 多少带有诙谐调侃的意味。

与西方国家相比,基督教在我国的传播并不广泛,影响也不那么深远。От Адама и Евы(从亚当和夏娃—自古以来), 这一文化伴随意义被广泛地运用于西方诸语言和俄语中。

当代沂蒙文学中女性形象分析 篇8

不管是传统的、革命的亦或是悲剧型的女性,生于沂蒙、长于沂蒙,经历过共同的时代变迁与政局变化,她们身上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涵。首先,这些女性形象生于沂蒙长于沂蒙,自小生活在沂蒙文化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吸收继承了沂蒙文化的核心一一沂蒙精神;其次,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变换,这些女性形象具有很强的革命意识与个性解放的思想觉悟,独立精神是她们共同的人生追求;最后,受到改革开放以后涌入中国的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尤其是以燎原之势风靡世界各国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80年代后的女性作家将女权主义思想融入了创作之中。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体验,创作了一批女性生命意识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排除了男性视角的女性形象,而使其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女权主义。

2、沂蒙女性形象的发展演变

2.1红色文学传统的继承、失落与回归

总体来说,诞生于沂蒙这片红色根据地的沂蒙文学,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沂蒙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革命实践,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文学,而沂蒙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当之无愧的“红色娘子军”。继承和发展自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红色文学,是带着强烈的人文观照和悲悯情怀的,沂蒙文学中也包含了这种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中的女性形象,无不闪耀着人性的辉光。沂蒙的女人们,或是说服自己的丈夫踊跃参军;或是亲自将自己儿子送上战场;或是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只为掩护八路军、新四军;或是在“扫荡”期间节衣缩食,将仅有的物资无私地送往前线支援;甚至她们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受伤的战士,为保留任何歼灭敌人的力量不惜以身犯险……红色的主旋律一直高扬在这批沂蒙女人身上。她们既有鲜活的时代性,也有鲜明的世俗性,更有温情的人文性,即使是“红嫂”这样被高度典型化了的人物,她“高大全”的英雄光环下,依然有小女儿的羞涩与心思。

2.2女性作家的崛起与女性形象的内向化

沂蒙小说十分重视在矛盾中突显女性形象。在文革前的作品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李二嫂等反封建追求女性自由解放的人物,是通过将人物放在大的革命背景中,并塑造一个与其对立的反面人物,在二元对立的斗争中具体展开的。如李二嫂与她的思想老派政治觉悟低下的婆婆,在李二嫂改嫁这一事件上,以“天不怕”的百般阻挠千般破坏,李二嫂一一化解来表现李二嫂斗争的决心与勇气。

在80年代后的作品中,女性形象也是通过矛盾斗争加以深化与突出的,不过这里的矛盾不再是外部的政治矛盾社会矛盾,矛盾也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将女性放在复杂诡橘的社会中,用女性内心的冲突不断强化,用内心自我矛盾的张力来表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女性主义的张扬。内向化的处理是女性文学地位提高的一个表现,也是当代文学对女性形象挖掘的逐渐深入的体现。这与80年代后女性作家的崛起密切相关。

3、沂蒙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

沂蒙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沂蒙妇女半个世纪以来真实细致的生活画卷,将这群生长在沂水蒙山之间的普通劳动妇女介绍给了世界。因为沂蒙文学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沂蒙文学也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历史变迁的社会史,这些女性形象真切地记录了沂蒙地区女性在这一时段内的生活生存状态,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与此同时,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几代沂蒙作家们的美学追求和艺术探索,因此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3.1命运无奈的悲剧意蕴

沂蒙小说是现实主义的,是红色文学,甚至可以说,沂蒙作家们是围绕在红旗下的“党的作家”,因此当代沂蒙文学的早期作品中,悲剧性并不是作者的主观艺术追求。文革后,沂蒙小说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作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沂蒙文学基本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与抒情色彩浓厚的浪漫主义小说不同的是,它的悲剧意蕴并不依靠悲剧性的抒情氛围的营造,而是通过情节矛盾来刻画人物的命运悲剧,尤其将女性的弱小摆在政治社会的重压前,用美的被毁灭而带来的心灵震撼加强悲剧意蕴,同时突显出悲剧的不可抗拒与难以逃离,从而使整部小说都笼罩在沉重、苍凉之中。

3.2乡情乡韵的现实主义

百年来,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是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五四时期文学研究社大力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倾向,强调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题材,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基本表现手法,特别关注社会的黑暗与新旧冲突。现实主义创作取得最高成就的鲁迅,用他犀利冷峻的斗争之笔,对封建社会发出了决绝的挑战。此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为人生”的创作宗旨和鲁迅的影响下,“问题小说”、人生写实派小说、左联和“左翼”小说、京派小说、乡土小说以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农民小说等等一系列的文学创作不断地继承发展现实主义传统。根植于沂蒙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以及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沂蒙文学,也必然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

参考文献

美国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变化 篇9

关键词:美国文学,华人形象,变化

一、引言

自19世纪,华人负面形象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随着“黄祸论”的出现,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华人形象愈加负面。美国作家根据想象和表面的社会现实,在其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负面的华人形象,华人形象逐渐被固化。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华人在美国的处境更加艰难,对华人的歧视也愈加严重,在这个时期,不少美国文学作品都体现了对华人的憎恨和蔑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对现实的认识促使不少美国作家开始挖掘华人形象中积极的一面,华人的积极形象逐渐得以强化。为了对美国文学作品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华人形象,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华人形象进行细致研究十分必要。

二、不同的华人形象

首先,创作于1868年的《中国佬约翰,老兄!》,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歌(祝远德,2004)。在当时,华人被视作低等的象征(Isaac,1958)。在这首诗中,作者对华人劳工不断涌入美国这一现象进行抨击,并公开表达对华人劳工的歧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刻画的负面的华人形象,同样的情况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印证。《中国佬约翰,老兄!》这一小说的作者认为移民到美国的华人从美国人手中抢走了工作机会,破坏美国当时稳定的环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对华人的恐惧,绝大多数的美国作家都同意华人劳工可能对美国人日后生活造成威胁,因此《中国佬约翰,老兄!》这首诗从头至尾都充满讽刺和歧视意味。《中国佬约翰,老兄!》意在指出,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华人负面形象的大量涌现并不是十九世纪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选择性建构,是黄祸论、他者迫害妄想狂、宣泄情绪和政治运作的综合结果。所以《中国佬约翰,老兄!》这首诗歌的出现是对华人文化或者社会的想象和幻象,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复制品。通过对华人劳工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描述,这首诗对美国民众最初了解华人有着巨大的消极影响。

其次,马克·吐温在其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华人形象,尤其是那些移民到美国做苦力的华人。在《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这一作品中,马克吐温描绘了一个名为阿信的单纯可悲的华人苦力。阿信在去美国前,一直怀揣着梦想,想要到美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然而,到美国之后的种种痛苦的遭遇,直接导致阿信美国梦的破灭。《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中细致地描绘了阿信在美国的惨痛遭遇,从阿信给在中国的朋友写的七封信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阿信在的失望与绝望。事实上,阿信是19世纪在美务工的华人的缩影。虽然他们历经千难万险,但他们的美国梦最终还是未能实现。并且,《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中也详尽描述了华人劳工如何秘密地偷藏鸦片,甚至藏在长辫子里面。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然而马克·吐温依然将藏鸦片的行为与华人狡猾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对落后文化的文化霸权。

再次,约翰·斯坦贝克后期的作品《伊甸园之东》中的老李,在小说中也是一个很具特色的角色。一方面,老李符合美国作家典型的华人形象,是一个屈从,女性化且未婚的仆人。自颁布排华法案颁布以来,唐人街变成满是单身汉的地方。单身汉为白人洗衣服,服侍白人,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另一方面,姓氏“李”使人们想起道教的创始人李耳(又名老子),事实上,老李在小说中代表着道教和东方文化。然而,与其他华人不同,老李对西方文化和哲学十分熟悉。当老李的老板亚当发现自己的妻子出轨,老李成为这个白人家庭的精神力量,为亚当提供精神支持(Steinbeck,1969)。因此,许多评论家认为《伊甸园之东》并未损害华人形象,老李在亚当人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不同华人形象出现的原因

1、社会原因

19世纪前,许多华人劳工移民至美国做廉价苦力。由于华人劳工可以降低美国当时的用工压力,并帮助建造贯穿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因此美国政府曾在一段时期内非常鼓励华人移民(陈晓燕,1998)。然而,大部分华人迅速适应环境,美国作家认为,华人的移民导致白人找不到合适工作,因此对黄种人表现出憎恨和恐惧。就像是在《中国佬约翰,老兄》中写到的,华人劳工因其亚洲人的外表和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受到孤立,形象也愈加负面。

2、历史原因

鸦片战争的爆发,大批西方国家入侵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视为低等的国家。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强化他们对中国的敌视。东西方缺乏互相了解导致西方作家肆意歪曲华人形象。当华人移民至美国,固化的形象深入美国人人心。这种情况在排华法案颁布后更为恶劣,唐人街的男女比例极度失衡,出现大批单身汉。大量的单身汉开始从事洗衣,做家务等在当时偏女性化的工作。

3、经济原因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对文学作品影响深远。经济危机对人们有着巨大影响,不少美国人因为无法接受经济危机,而患上精神疾病。美国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颇感挫折。因此他们通过歪曲华人形象,以华人取乐,对其他文化施行文化霸权,以此进行精神发泄。

四、华人形象的发展和成长

在《中国佬约翰,老兄》中,华人被视为抢夺美国人工作机会的低等人。之后的《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阿信代表着历经重重困难的华人劳工,他们虽然努力而勤奋,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美国梦。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人陷入绝望,混乱的社会促使人们怀疑资本主义社会。约翰·斯坦贝克对现实和美国未来极度失望。然而,他并没有像其他美国作家一样选择通过诋毁华人劳工,来获得心理上的宣泄。相反,约翰·斯坦贝克没有逃避现实,直面经济危机后的本质问题。他尝试使用中国传统思想来影响美国人,在1951年发表的《伊甸园之东》里,老李非常了解道教和西方文化。因此,之前被视为“邪恶”的华人形象,在《伊甸园之东》这部作品中看到了改变。

五、结论

从以上分析的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经历了改变和发展。19世纪美国文学中华人负面形象的大量涌现并不是19世纪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蔑视,是黄祸论和情绪宣泄的综合结果。由美国作家创造的华人形象反应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态度。然而,随着时间变化,华人的积极形象一步一步再被强化。

参考文献

[1]Isaac,H.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image of China and India[M].Connecticut:Green wood Press,1958.

[2]Steinbeck,J.Journal of a novel:The East of Eden letters[M].New York:Viking Press,1969.

[3]陈晓燕.近代美国排华根本原因排析[J].杭州大学学报,1998(3):68-69.

欧洲中古文学里的匈奴形象 篇10

欧洲文学里的匈奴形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日耳曼人的英雄传说《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这是一首用古德语记录下来的诗篇, 仅残存68行, 流传于8世纪, 文字记录的手抄本属于九世纪。描述民族大迁移末期时随东哥特国王狄特里希出征的希尔德布兰特, 在三十年后返回故乡及在边境上和他儿子战斗的故事。年青时代的希尔德布兰特是东哥特国王狄特利希的一名勇士, 由于日尔曼的一个首领奥多亚克的进逼, 希尔德布兰特随同国王逃到匈奴人那里。三十年后, 他返归故乡, 遇到了一个战士, 认出了这是自己的儿子并赠给他一个金环。但是儿子却把他看作是一个狡黠的匈奴人, 拒绝这个“异族人”的赠品, 为了保持日耳曼战士的荣誉, 向父亲挑战, 父亲也只能应战, 残稿在描写激烈的战斗处中断了。根据欧洲中世纪的其他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死》和《海瓦拉—萨迦》的记述, 在交战中父亲打败了儿子, 他宽恕了儿子;但儿子却耍弄诡计, 最后死于父亲之手。

渺远的北欧神话也可追溯到匈奴形象的描述。现存中古时期冰岛民间文学“埃达”及“萨迦”所收录的英雄史诗《伏尔松家族传说》中出现匈奴王阿提拉及其妹妹布隆希尔德的形象。在这个弥漫着氏族仇杀的血腥气息的悲剧故事里, 兄妹二人都被塑造为充满贪欲, 因一己之私而大肆杀戮的凶悍之人。阿提拉为占有莱茵黄金宝藏, 强娶勃艮第公主古德隆恩并设计残忍杀害勃艮第国王贡纳尔, 布隆希尔德唆使丈夫暗杀被蒙骗的无辜恋人西古尔德, 一个为财, 一个为情, 不惜动用全族武力, 使氏族之间狼烟四起, 至爱亲人互相残杀, 宫廷内外尸横遍野, 血流成河。

1200年前后, 脱胎衍生于这个古老诗篇的德意志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在继续演绎匈奴人“如同凶猛的野兽一般”2的凶狠剽悍之外, 又将其视作需要高贵的日耳曼民族用基督的光芒感召与教化的异教徒。史诗反复强调皈依基督教对匈奴国王埃策尓与日耳曼公主克里姆希尔特联姻的重要。当许特格伯爵代表匈奴王向克里姆希尔特求婚时, 莱茵河畔已基督化的布尔恭騰王国要求公主再婚下嫁的前提是匈奴人已经真正皈依了基督教, 否则她“如果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一位异教徒, 定会遭致普天下的信徒们愤怒谴责”3。身为克里姆希尔特舅舅的主教皮尔格林更是不忘热情地规劝外甥女要促使自己异教徒的匈奴丈夫皈依基督教。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日耳曼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信念, 克里姆希尔特来到异国他乡的匈奴国度, 并在不断努力的坚持下, 让自己与匈奴王所生之子按照基督教的风俗接受洗礼。

显然在中世纪欧洲文学里, 被视作“异族”的一系列匈奴人的刻画总是以负面形象出现, 很少被肯定和赞同, 其形象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狡诈凶残、强悍野蛮, 被中世纪以基督教为中心的欧洲主体文化定义为需要接受教化的“异教徒”。在欧洲人所构建的以“自我”为中心视角的文学表现情境里, 匈奴人大多往往是灾难的渊薮、魔鬼的化身、罪恶的象征、愚蠢野蛮与落后的代名词, 是缺少文明的化外异教徒。在信奉耶稣的欧洲白人世界里, 来自东方蒙古利亚人种的匈奴人是有别于基督信徒的异类, 作为“他者”的匈奴人极难获得主流民族文化的认同。这一文学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 反映了古代欧亚社会各民族之间在互相交往, 彼此渗透过程中的历史状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定民族心理, 同时也表明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心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令人信服地诠释了文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关联。

匈奴是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于亚洲蒙古高原的一个游牧部族, 在不断吸纳或吞并周围部族的基础上迅速壮大, 建立了游牧民族的第一个草原奴隶制帝国, 活跃于中亚蒙古大草原, 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游牧部族之一。秦汉之际强大的匈奴帝国在使西域诸国臣服的同时, 也对中原所建立的以农耕为基础的封建政权构成严重的边境威胁。至少在中国的三国时代之前, 这个崇武善战的漠北大族便是中原封建政权的心腹大患。为防御匈奴的侵扰, 从赵武灵王、秦始皇到汉武帝, 直至汉元帝, 采取了多种措施, 倾全国之力, 软硬兼施, 或和亲通好, 或通西域断其右臂, 或采取主动攻击, 深入大漠的连续而有利的攻击。赵武灵王、秦皇汉武等人的伟大功绩中至少有一项是持久而顽强地对匈奴的抵御。中国文化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胡服骑射、万里长城、昭君出塞都与匈奴有直接的关联。

但是, 由于内外交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匈奴最终分裂为南北两部并在与中国封建王朝或战或和了近千余年后终于落败, 南匈奴逐渐消融于中华民族, 而滞留中亚广袤草原的北匈奴的一支部众则经漫长的长途西迁, 于公元4世纪末进入欧洲大陆。通过连年征战, 兵利马疾的匈奴人很快在其首领阿提拉的率领下, 建立起庞大的匈奴帝国。在此过程中, 匈奴与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各个部族之间的交往互通也成为必然。其间既有和平相处的友好往来, 也有彼此的互相敌对, 暴力劫掠, 甚至侵略和征服。经常发生的武装冲突和战争, 都会造成各部族的巨大灾难。这种动荡痛苦的生活际遇使中古时期的欧洲人极易在心目中将骁勇骠悍的匈奴人定格为不义的侵略者和灾难的来源, 野蛮与强悍, 甚至残忍与暴虐成为欧洲人对匈奴的集体解读。这种心理模式外化于文学作品, 匈奴就成为固定的符号化象征, 是人们记忆中挥抹不去的凶暴的代名词。同时由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几乎全民信教的欧洲人自然将无明确宗教信仰倾向的匈奴人视为非同类的“异教徒”, 倍加排斥。

可以说, 中古欧洲文学作品里匈奴形象塑造所带有负面性的主导观念形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环境, 折射出一种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文化心理模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以基督教信仰确认“自我”, 排斥异教的基督化过程的文化氛围中, 欧洲文学对匈奴的文本展示大都立足于本土政治、历史和文化的自我中心意识, 都是以否定性描写为其主导倾向的, 给欧洲各国带来极大震撼的匈奴人成为中世纪欧洲基督化进程中的异类民族, 被视作极端凶恶的异教徒, 是处于基督教文明世界之外的、被否认的“他者”。欧洲中古文学作品里的匈奴形象体现了特定社会环境下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对匈奴的理解和阐释, 包含着复杂的人文内涵, 反映出欧罗巴大陆对来自遥远东方的异教民族的社会文化心态。

在历史的长河里, 匈奴这个起源于中国周代北方的马背上的民族在逐水草而居的数百年的游牧生活进程中曾建立过强大的草原帝国, 纵横驰骋于欧亚大陆, 对这一广阔地域的社会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更多渗透裹挟了其他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思想感情色彩, 在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野下, 在一系列否定性词语的描述中, 匈奴人成为欧洲中古文学里的“他者”, 记载了欧亚大陆曾经的历史烟云, 传输了一定历史时期各民族与国家之间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 匈奴形象是亚欧大陆古代世界各民族间互通交往历史的浓缩, 见证了彼此在政治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心理之间的差异,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意蕴。

摘要:匈奴是一个曾经活跃于亚欧内陆大草原的古老民族, 对亚欧大陆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因此, 匈奴人也成为欧洲中世纪一些文学作品中屡屡闪现的人物形象。但是, 在这些文本的叙述中, 匈奴形象几乎都是以否定性描写为主导倾向, 其总体特征表现为野蛮狡诈与凶残暴虐的外族异教徒形象。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 研究这一固有的文学创作模式, 会发现否定性匈奴形象形成于匈奴与欧洲各民族互通交往的历史进程, 是特定社会环境文化心理的产物,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意蕴。

关键词:匈奴形象,形象学,欧洲文学

参考文献

古代女性文学形象对当代的启示 篇11

关键词:古代女性形象;当代价值

经过几千年积淀的璀璨辉煌的古代文学中有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古代女性形象为人们所熟知,孝女缇萦、慈母孟母、才女李清照、妓女柳如是等,而这些女性形象在古代文学中的存在就是古代女性在封建社会生存状态的缩影。在她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如今人们应该继续学习继承的闪光点,如孝顺父母长辈;也可以在她们身上汲取经验教训,做一个独立勇敢的女子。

一、当代女性应追求权力平等

这里所说的权利平等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地位的平等和政治权利的平等。

追溯历史,在太古之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略优于男子。在那时,人们往往“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吕氏春秋·恃君览》)。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在生产中所处地位发生改变。封建制度的出现,母权制不可逆转地让位于父权制,男尊女卑就成为社会不可逾越的定位。女性只能依附仰赖男性而生存,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成书于战国后期的《易传》以“阴阳”论证了男女的不平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崇效天,卑法地。”在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基础上,男权话语的统治更是将女性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诚然,历史上也有武则天、慈禧等人的例外,但毕竟这只是历史洪流中沧海一粟,并不能代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广大女性们。

作为当代女性,我们生活在自由平等的法制社会,我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在法律面前是和男性平等的。对于此,我们应感谢时代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和历代先贤们为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所付出的一系列艰辛的努力。但是,我们仍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上依旧存在对女性不公的现象,比如,一些传统地区或家庭重男轻女,一些工作单位在选择条件下优先选用男性。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既要通过一些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在以后的社会中,不我们女性能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们要靠自身的努力得到更多的平等与尊重。自尊自强才能真正的立足于社会。

二、当代女性应追求自由与独立

自由:指追求自身价值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和爱情婚姻的自由。独立:指经济上的独立和人格上的独立。

在古代封建社会,以男外女内作为限定的社会分工。《易传》中有云:“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男性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能追求功名利禄……而女性只能被封建礼教束缚于闺阁或男性后宅之中,不仅要被灌输“三从四德”、“以夫为天,夫为妻纲”等教条,同时在标榜女子“女子无才便是德”、“妇人识字多诲淫”等观点下剥夺了学习知识的机会。另外在“一夫多妻”的男权制度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女性是没有自由去追求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

作为当代女性,我们在和谐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基本有恋爱的自由,学习进修的自由,追求自身价值的自由。与古代女性相比,我们有条件去做一个独立优秀的女子,不受制于男性和社会。诚然,在社会中仍有一些女性或因家庭他人,或因自己,失去或放弃一些自由,成为顺从他人的依附品。但于此相对,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许多优秀的女性,在学业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恋爱婚姻上,自尊自爱,幸福美满。所以,我们要尽力争取成为优秀独立女性。(1)提高自身修养,我们首先要竭力完成自己的学业,“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的学习,书籍的阅读,不仅能让我们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获得思想上独立和人格的独立,不拘泥于一时一地成为一个目光狭隘的浅薄之人,而且好的学历意味着能更容易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好的待遇,从而实现一定的经济独立。(2)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要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庸庸碌碌地依附他人而活,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做实事以及有价值的事。其次,对于社会竞争的压力,我们要勇敢无畏地面对,不退缩,不妥协。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女子。最后,我们要做一个善良温暖的人,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三、当代人应遵循传统美德,以“孝”为本

“百行孝为先”(《围炉夜话》)。“孝”这一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称颂。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就有许多关于孝子孝女至善至纯感怀世人的故事,如“孝女曹娥救父投江”,“女缇萦冒死救父”等。

当今社会,“孝”之一字已经逐渐淡化,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漠视不管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例子。对于此我们都应该学会以孝为先。毕竟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亲人,对于此,我们怎可以用理所当然的态度向父母索取而不知感恩?对于陌生人,我们尚可能说一句“谢谢!”,而对父母呢?父母的无私奉献,无微不至,我们在感受的同时不仅要学会感恩,更需要用行动去孝顺父母,去履行我们的责任。孝顺,既要做到物质上的“孝”,更需精神上的“顺”,物质是生活的保障,精神是生命的支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晚年生活——这,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为人子女的应尽义务。

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展现的不仅是古代广大女性的生存的面貌,而且还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历史文化传承的发展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一系列思考和感悟,对于此,我们要在几千年女性文化的精髓中学会扬弃,继承传统文化中利于社会发展的方面,批判其中不合理不公正的陋习。

参考文献:

[1] 周晓琳、刘玉平:《伦理王国中的夏娃——中国文学女性形象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学形象 篇12

1.1 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前美国黑人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奴隶的身份, 小说的主体也与黑人无关, 更多的是作为白人的附庸品。自1619年第一批来自非洲大陆的黑人奴隶登上美洲之后, 黑人就开始遭受长时间的剥削与压迫。

1.2 美国黑人的感情

美国黑人在被带到美洲大陆之后因为受到长时间的压迫与剥削, 其思想已经变得麻木不堪、逆来顺受, 对于自己的悲惨遭遇不敢提出任何反抗的想法, 失去了独立的思想印记。安妮•格兰特在《美国黑人斗争史》这本书中曾经这样描述美国的黑人奴隶:“在拍卖台上的那些奴隶常常大大地夸示自己肉体的强壮, 以谋求获得一个较高的价格, 因为那样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由此可以看出, 美国黑人在长时间的压迫中渐渐变的隐忍、麻木, 丧失了反抗的勇气。

1.3 美国黑人的权利

美国黑奴相对于白人来说, 并不具备正常自然人所拥有的权利, 换言之, 美国社会并没有接纳黑人作为美国公民, 更多意义上黑人只是奴隶主的一种附属品与牲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2《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美国黑人形象

2.1 主人公汤姆的形象塑造

斯托夫人所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 黑人形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黑人不再是愚昧、麻木、逆来顺受、白人的附庸品, 而是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独立个体, 成为了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在文中, 汤姆是一名虔诚坚韧的基督教徒, 身上带着浓郁的宗教理念, 宗教化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他的一举一动, 因此他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着爱心与怜悯, 甚至还充满了宗教式的殉难精神。

2.2 伊丽莎的形象塑造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塑造就是伊丽莎, 在伊利莎身上有着优雅的神态、平静的声音以及礼貌的举止, 不仅如此, 斯托夫人还赋予了她足够惊人的美貌, 而这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出现之前是不可想象想的。在这部小说中, 伊丽莎之所以勇于反抗主人对于他的剥削就是源于她身体里对于儿子深沉的母爱, 母爱让她获得了勇气, 最终逃出了压迫她的种植园, 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并且一家团圆。

2.3 乔治•哈里斯的形象塑造

说起这部作品中关于黑人形象的颠覆, 就不得不提起乔治•哈里斯这个混血儿。在这个混血青年身上, 作者赋予了他一切应该具备的美德, 聪明伶俐、长相英俊、风流潇洒、体态修长, 甚至比他的白人主人还要优秀, 常常令其主人自愧不如。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他身上, 有了属于黑人自我的反抗意识, 这种黑人自我的反抗精神隐喻着斯托夫人的寄望, 斯妥夫人希望黑人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真正属于黑人的自由与平等。

3 美国黑人在文学作品中形象改变的原因

3.1 政治原因

美国黑人文学形象的不断变化源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抗争,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惨烈斗争, 才会出现这部《汤姆叔叔的小屋》。非人的现实遭遇使得黑人以及白人人权主义者不断通过起义、罢工等形式为黑人谋取正常的社会权利, 1831年的纳特•特纳领导的起义对整个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 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其次, 法律也在美国黑人形象提升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北战争后发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得黑人奴隶从法律意义上获得了解放。

3.2 经济原因

随着棉花生产在美国大陆的不断扩大, 黑人奴隶的作用也不断提升, 整个美国社会的种植园都在提升着对于奴隶的需求量, 随之而来的是奴隶价格的不断上升。很快, “开明”的奴隶主就已经认识到必须要善待种植园奴隶才能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减少自身的经济损失, 伴随着这种思想潮流的出现, 过分虐待和剥削黑人奴隶的现象开始减少, 黑人在文学中的形象自然而然获得了提高。

3.3 文化原因

黑人因为其本身具有自己的文化, 所以在美国的黑人当中也有其自身的黑人文学, 而其中十分重要的分支就是废奴文学。著名的废奴派作家有乔治•摩西、詹姆斯•怀特菲尔德、马丁•德拉尼等, 他们组成了美国文学十分重要的流派即美国黑人文学, 这个文学流派对提升美国黑人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结语:通过分析斯托夫人笔下的黑人形象与之前黑人形象的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黑人文学中的黑人形象往往不是一个个体, 而是社会群像在文学中集中反映, 美国黑人文学形象的不断转化, 十分准确的反映出了美国黑人地位的不断变化。

摘要:《汤姆叔叔的小屋》作为一部反映黑人生存状况的社会批判小说, 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汤姆这个受到残酷压迫和剥削的黑奴形象, 深刻揭露了美国黑人在19世纪种植园制度下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以及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于黑人权利和生命的漠视。本文将通过政治背景、文化因素和经济状况来深入分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文中的美国黑人文学形象。

关键词:《汤姆叔叔得小屋》,美国黑人,奴隶制,文学形象

参考文献

[1]郑瑾.《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J].商业文化 (学术版) .2009 (01) .

[2]卞慕东美国黑人参政的历史演变——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到奥巴马胜选[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02) .

[3]马玉梅.解析《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主题意义[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03) .

上一篇:脱水蔬菜下一篇:武术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