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关系

2024-07-26

君臣关系(共8篇)

君臣关系 篇1

一、《君主论》与《韩非子》的历史时代背景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公元1469年至1527年,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 文艺复兴的曙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作为发达商业城市的佛罗伦萨, 成为了支持文艺复兴的桥头堡。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 意大利半岛从来没有出现过统一状态。在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中, 比萨和威尼斯等意大利城市了维持了重要的东西方贸易地位。经济的发达、悠久的历史使命感、民族国家分裂的现实, 深深的刺痛着意大利人。统一的信念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不断生根发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马基雅维利通过分析佛罗伦萨以及欧洲的历史与现实, 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期待强大的王权来实现意大利的复兴。面对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衰弱的现实, 面对欧洲国家的干涉与入侵, 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最终没能在佛罗伦萨成为现实, 但却在欧洲民族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路易十四的王权至上, 普鲁士的君主集中, 都可以看到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影子。在欧洲的近代政治中, 虽然人们一再批评马基雅维利的“无道德政治”, 但却在操作层面上不断的按照其理论来实现各自的政治目的。

韩非生活在公元前280年至233年, 是中国战国时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法、术、势”三者思想, 突出“法”的核心地位。在王室衰微, 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 他为了拯救最贫弱的韩国而不断探索, 力图从全局出发为韩国寻求出路。可是其思想最终没有为韩国所用。他猛烈地批判儒墨显学仁义思想的不切实际, 主张以法治国。但是其思想的渊源在于黄老学说。在被秦王嬴政抢到秦国后, 他的学说得以发扬光大, 并最终指导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二、《君主论》中的君臣关系——以“术”驾驭君臣关系

《君主论》重视权术的君臣观。《君主论》中, 有关于君主和臣仆之间关系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第十五到第十九章之间。

“我们现在尚待考察的是, 君主对待臣下和朋友应该采取的方法和行动” (《君主论》第十五章) , 从此开始, 马基雅维利开始主要讨论君臣关系。在他讨论的每一个维度中, 用各种权谋权术来维护君主的统治都是其核心观点。

1. 受到责难与赞扬的意愿, 以实际而不是某些原则出发

“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是怎么回事置之脑后, 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 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总的论述之后, 他提出君主以“术”决定行为, “一个君主如要保持自己的地位, 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 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与否使用过这一手或者不使用这一手。”

2. 慷慨与吝啬, 残酷与仁慈, 爱戴还是恐惧——给人的感觉比行为本身更重要

是慷慨还是吝啬, 给臣仆的感觉是关键, 而不是行为的本身。这就是驾驭臣子的“术”。“如果你有道德并且正当地慷慨形式而不见知于人, 你就逃避不了与此相反的恶名。”君主应该不注意名声, 让臣子认为是慷慨还是吝啬要更具实际情况而定, 这完全希望将臣仆玩弄在自己的股掌之上。“君主的头一件事就是, 必须提防被别人轻视和憎恨, 而慷慨却会给你带来这两者。”

君主应该不滥用仁慈, 对残酷的恶名也不应该在意。“君主对于信任他人或者采取行动务须慎重, 不过, 也不要杯弓蛇影, 妄自惊慌。”由此可见, 君主的行为不能建立在对臣子的信任基础之上。“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 君主的安全在于驾驭臣下, 不在于用什么准则来制约臣下, 安全是一种权术, 权谋。“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及, ”君主不是通过法律规范, 或者通过权势来使人害怕, 而是要将臣下驾驭好。君主不贪图臣下的财产和妻女, 是因为这会导致他们背叛, 而不是由于道德或者是其他原因。君主避免招惹仇恨才是关键, 君主需要最有利的位置, 用最好的驾驭之术来对待臣子, 可以没有原则, 没有规范。在《君主论》中, 我很难看到法律和权势来管理臣子的观点。

3. 趋利避害——守信不重要, 避免受到蔑视和仇恨

狐狸和狮子的比喻, 是《君主论》崇尚权术的最集中代表。“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 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 以便使豺狼惊骇。”这就是术, 在不同时候表现出不同的自我, 对待不同臣子展现不同的君主风度。没有人会看清君主的本性。“君主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 别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这就是权术, 伪装, 没有真实的君主。这样处理关系完全是“术”的范畴, 通过权谋来驾驭臣子, 不需要原则, 法律, 不需要任何规范, 只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君主的脸庞。君主可以违背善良之道, 可以学习如何作恶。简单说, 人格和行为随着需要而变化, 并没有常态, 让臣下琢磨不透, 只有如此, 才能维系君臣关系, 这就是赤裸裸的以“术”待臣。

君主应该被臣民认为是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韧不拔。让人觉得谁都无法欺骗或者瞒过他。这和慎道对韩王的建议非常相似。不要逼贵族背水一战, 同时要把责任推给贵族, 把恩惠给臣民。君主用一种利用的心态来和臣民交往, 只想利用大臣 (这里的贵族) 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除此之外, 君臣之间没有其他的关系。君主用“术”管理臣下的核心就是让臣子为自己服务, 但这不是靠什么原则来实现, 只是借助手段将臣子掌控在自己手中。

三、《韩非子》对君臣关系的认识——“法、术、势”并用

1.“势”——君主在权势居于主导地位

爱臣太亲, 必危其身;人臣太贵, 必易主位;臣闻千乘之君无备, 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 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 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 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 主道衰亡。是故诸候之博大, 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 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 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 位之至尊也, 主威之重, 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爱臣》)

和宠臣关系过于亲密, 大臣地位过高, 会威胁君王的地位。不应该有权利大的臣子在君主身边, 君主的权势才能压住群臣。周王室因为诸侯强大而衰微, 晋国和齐国君主易位也是因为臣子过于强大。燕国和宋国有大臣弑杀君主, 这都是由于君主不够强大, 没有保持对大臣的“势”而造成了。这一部分恰恰在“爱臣”这一部分出现, 说明不给臣子权势, 避免臣子犯错就是爱惜臣子, 这才是真正的“爱”。

2.“术”——君主驾驭群臣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马基雅维利的单纯用“术”驾驭君臣关系不同, 韩非子的“术”仅仅是君臣关系的一个部分。这也是韩非子被称为“法家”而不是“术家”的原因。

故曰:君无见其所欲, 君见其所欲, 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 君见其意, 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 臣乃见素;去旧去智, 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 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 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 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 去贤而有功, 去勇而有强。 (《韩非子·主道》)

君主不可显示自己欲望, 不然臣子会逢迎。君主应该掩饰自己的智慧与成见, 臣子就会谨慎工作。君主有智慧也不用, 有勇力也不逞能, 这才是“术”。

道在不可见, 用在不可知君;虚静无事, 以暗见疵。见而不见, 闻而不闻, 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 勿变勿更, 以参合阅焉。官有一人, 勿令通言, 则万物皆尽。函掩其迹, 匿有端, 下不能原;去其智, 绝其能, 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 谨执其柄而固握之。绝其望, 破其意, 毋使人欲之。 (《韩非子·主道》)

君主平静无为, 隐蔽的方法考察大臣, 检验臣子言行。不露声色, 这是一种驾驭之术。

人主之道, 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 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 不约而善增。言已应, 则执其契;事已增, 则操其符。 (《韩非子·主道》)

君主不亲自主政, 不亲自谋划, 不发表意见, 等待大臣们行动。这和提比略的行为非常相似。不表示君主是否高明, 安静的考察臣子的行为, 这是“术”的基本要求。

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 为重利之故也。今人主不掩其情, 不匿其端, 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 则群臣为子之、田常不难矣。故曰:"去好去恶, 群臣见素。"群臣见素, 则大君大蔽矣。 (《韩非子·二柄》)

对于用“术”的原因, 韩非子认为是由于臣子不是一定爱戴君主, 所以君主必须掩藏自己静静观察, 群臣露出本来面目, 君主就可以不被蒙蔽。

3. 法——处理君臣关系的根本准则

韩非子认为, 有了法度君主才能使用群臣。

君臣守职, 百官有常, 因能而使之, 是谓习常。 (《韩非子·主道》)

有了法度, 可以杜绝臣子谋求私利, 保障国家的昌盛。在论述齐国、燕国、魏国、出国在君王群臣谋求私利, 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 韩非子指出:

今皆亡国者, 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 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 则是负薪而救火也, 乱弱甚矣! (《韩非子·有度》)

用法度, 君王可以明得失, 避免臣子欺骗。

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 加以群臣之上, 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 以听远事, 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 (《韩非子·有度》)

此后, 韩非子还例举了先王用法律处理君臣关系的道理, 来说明用法律处理君臣关系的重要性:

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 毋或作利, 从王之指;无或作恶, 从王之路。”

先王以三者为不足, 故舍己能而因法数, 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 故法省而不侵。 (《韩非子·有度》)

在后面的《韩非子·定法》一节中, 韩非子更是通过和对“术”不足以治国、法律方式才是决定手段的讨论, 说明“法”的根本地位。申不害在韩国十七年, 凭借“术”没能使国家强大;商鞅在秦国通过“法”却使得国家强大。这就是差别。但是由于没有讨论到君臣关系, 本文在此并不赘言。

结语

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臣关系中强调“术”, 是因为意大利王权衰弱, 地方势力强大, 君主难以建立有效的“势”和“法”, 没有强力保障的君主只能通过“术”这种智慧来达到目的。而韩非所处的时代不同, 战国七雄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 尤其是秦国, 秦王掌握着所有的国家权力。战国君主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完全有资源、有实力综合运用“法、术、势”三种手段来处理好君臣关系, 更好的驾驭臣子为自己服务。正是韩非的主张, 使得秦国得以建立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王朝。而马基雅维利的主张, 在势力不能居于国家主导的普鲁士和萨丁王国得以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意)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

[2]韩非著, 陈秉才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版.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2年版.

君臣关系 篇2

关键词:《韩非子》 征引 文化特色 君臣关系

韩非子强调验证,他在《解老》中借用“愚之首”的故事来强调“缘理好情实”的思想倾向,司马迁也说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韩非子大量引用历史史实来进行说理,通过分析《韩非子》征引内容的倾向以及据此而做的阐发,我们可以考察韩非子对于君臣关系问题所做的思考。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韩非子》中征引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上古圣王传闻、春秋时代的历史史实、战国时代的史实以及口耳流传的故事。从《韩非子》对征引内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对征引内容有着自己的心理期待视野,有着自己的主观性选择和评价,只有是与自己观点相一致,或者有利于阐发本派观点的史实才会被引入著作中,按照故事体现的意旨可以把《韩非子》征引内容分为“令德”“明智”“篡弑”“无道”“嘉言”五种,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在这些分类中,有两类故事比重较大,一是篡弑,一是明智。从这两类比例较大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思想的价值倾向:《韩非子》对于篡弑及士人问题比较关注。而这两类主题在最终旨归上其实是一致的,统一于他的君臣关系理念当中。

通过征引,韩非子对君主以及作为臣下的法术之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求达到一种君臣相得的和谐状态。

《韩非子》征引故事中,多是权臣篡位、国君亡国身灭的故事。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会在不同的篇章中多次出现,所阐发的意旨大体相同,如在《二柄》《扬权》《奸劫弑臣》《喻老》等篇中多次提及的“田常篡齐”的故事,最终旨归基本上是要限制臣下权利,加强君主权利,布德于下。韩非子从春秋时代的历史事实中看到,“上古之传言,《春秋》所记,犯法为逆以成大奸者,未尝不从尊贵之臣”,在《亡征》所列举的四十七个亡征中,首列“权轻而臣重”。所以在他的政治理念当中,君臣之间的关系抹除了温情脉脉的面纱,蒙上了一层功利色彩,显现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冲突。“群臣皆有阳虎之心”,“臣之所以不弑其君者,党与不具也”,他从春秋时代大量的篡弑事例中发现,诸侯国混乱局面的出现,是臣下权力过大而弑君的直接结果,“晋用六卿而国分”,不同的故事在《韩非子》中所阐发的意旨也大体相同,如多次提及的是田成弑简公而伐齐、晋六卿弑厉公而分晋的故事,如《韩非子·二柄第七》是说明“故今世为人臣者兼刑、德而用之,则是世主之危甚于简公、宋君也”。《韩非子·扬权第八》是说明“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是说明“主孤於上而臣成党於下”。《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是说明“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则不可复得也”,都是要限制臣下的权利,加强君主权利,布德于下。

韩非子从维护国家稳定统一秩序的前提出发,认为“利在私家而威在群臣”是最为危险的,《韩非子·奸劫弑臣》通过崔杼弑杀齐庄公的故事,指斥人主若无法术,将使大臣得势擅权,最终会造成人主的劫杀死亡,而被劫持驱逐的忧惧痛苦更甚于身体的病痛或猝死。要防止臣弑君局面的出现,就必须要限制臣下权力,避免其过于膨胀,以保持君主的绝对权威,“势重者,人主之渊也;臣者,势重之鱼也。鱼失于渊而不可复得也,人主失其势重于臣而不可复收也”。因此,他从历史借鉴中总结理论基点,强调要君主依恃术与势以御下。君主必须要运用一定的治术来稳固自己的权力,《难四》在征引了齐景公囚阳虎的事例之后,提出“臣之忠诈,在君所行也。君明而严则群臣忠,君懦而闇则群臣诈”。为此,他提出了君主预防、限制、控制臣下权力过大的主张,为君主加强政治统治提出一己之见。

除了强调君主要法术势结合来控制臣下外,韩非还特别提出了士人问题,当然,在韩非子眼中,士人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必须是法治之士,纵横家、儒家在他那是受批判的对象。“今人主非肯用法术之士,听愚不肖之臣,则贤智之士孰敢当三子之危而进其智能者乎?此世之所以乱也。”提出了法术之士的作用以及不用法术之士的危害。在韩非看来,抑制奸臣、尊主安国的利器,就是法术之士,“夫有术者之为人臣也,得效度数之言,上明主法,下困奸臣,以尊主安也”,在《亡征》篇列举了众多亡征之后,言君主重用“服术行法”之士的必要,“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对于士人问题的关注,与他的政治观念是一致的,他激愤正直且有才能之士不得重用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对权奸重臣的鞭挞。除在《说难》《孤愤》中明确说明作为士人的无奈与不得重用的愤懑之外,他还通过大量的例证来进一步表明观点。“昔关龙逢说桀而伤其四肢,王子比干谏纣而剖其心,子胥忠直夫差而诛于属镂。此三子者,为人臣非不忠而说非不当也,然不免于死亡之患者,主不查贤智之言而避于愚不肖之患也。”正是权臣重臣的蒙蔽,才使得法治之士不能为主所用。

在法术之士得到重用之后,韩非子指出作为臣下,法术之士必须“不失君成之礼,不败君臣之位”,维护君主的权威,维持对君主的忠心。《十过》所征引的《左传》成公十六年司马子反的事例,提出了“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的道理,实际上是对君臣名分上的一种强调,要忠于一国之君主,而不能忠于重臣,即“忠不可兼”。通过君主的策略以及臣下的忠心,君臣必定能达到和谐共处的局面。

《韩非子》的君臣关系思想是战国末期特定社会状况、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带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战国末期,封建宗法制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臣子的来源由西周时代的宗法家族成员转化为没有血缘宗法关系的人。而且由于利益冲突的问题,“子弑其父者有,臣弑其君者存”,统治阶级内部经常出现争斗,“陪臣执国命”的情形屡见不鲜,诸侯公室大权傍落的趋势日甚一日,政权更迭频繁。这成为韩非子君臣关系问题思考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国际关系方面,诸侯国之间的征战日益激烈,“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所以,这个时期战乱变化不定,各国之间的强弱变化不定,如何促进国家强盛成为各国共同的主题,而新兴的士人阶层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士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当时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士人有很大的自主性,“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可见,此时士人的个体本位意识较强。韩非子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也带有士人的普遍心态,渴求被重用。但是至战国末期,经过多次的征战,秦国大一统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怎样来实现统一,统一后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韩非子从法家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君主专制的思想方针。君主专制必然要求臣下听从于君主,在大的政治理论基点统领下,韩非子力图达到君臣相得的和谐局面,而在二者发生矛盾时,则倾向于牺牲士人的利益来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这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周勋初.韩非子札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刘向.校战国策书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

君臣对话 篇3

许敬宗回答:春雨贵如油, 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 而喜爱它, 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 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 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 吟诗作赋, 盗贼却讨厌它, 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 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 况且, 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 听到之后, 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 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 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信谗言, 可能会离弃; 朋友听信谗言, 可能会断交;亲人听信谗言, 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 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六尺高的身躯, 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 舌头上有龙泉剑, 杀人不见血。 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 我会记住的! ”

的确, 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 无愧于心, 别人说长道短, 无须理会。

人若悟到这一点, 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

这是许敬宗智慧的地方, 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奇葩君臣鱼水情 篇4

后来杨国忠陷害李泌,李泌开始在名山大川之间隐居闲逛。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避祸蜀中,成了太上皇。李亨在灵武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寻访李泌,居然還真找着了。李亨高兴坏了,不仅把李泌当成重要幕僚和顾问,而且“寝则对榻,出则联镳”。

一次李亨叫来颍王等几个弟弟一起吃夜宵。李泌是修道主人,不沾荤腥。李亨就亲自给他烤了两个大梨。颖王看大梨烤得不错,说哥你能给我吃一个吗?李亨居然不给。颍王说我就是试试大哥你是不是偏心。这样吧,我们三个弟弟,一起要一个梨,总行了吧?李亨居然还是不给,吩咐别人端来别的水果,说你们吃那些去,这两个大梨无论如何也得给李泌留着。

安史之乱后期,李光弼、郭子仪等将领立下大功,位至三公宰相,李亨担心战乱平定以后赏无可赏。他跟李泌说起这个话题,顺口问他你如果立下大功,希望我赏你点什么?李泌从容回答:“臣是修道辟谷的,对功名利禄没有兴趣。我就有一个要求——希望能枕在您的膝上睡上一觉,让钦天监的人能看到客星犯帝座,我就心满意足了。”

南北分君臣 东西别尊卑 篇5

《仪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座次尊卑的规定。例如《仪礼·士昏礼》中的夫妻对座礼, 夫坐东面西, 妻坐西面东, 这种座次就表示出夫尊妻卑。官场中, 更是注重礼制, 不能乱其制, 座位自然不能乱坐, 因为它代表尊卑, 有着特殊的含义。

古书中时常可见“南面称帝, 北面称臣”的记载。南面, 即坐北朝南, 面向南方;北面则反之。这是古代官场的定制。君向南方, 臣向北方, 古已有之。历史上的尧与舜, 为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庄子·天道篇》说:“明此以南向, 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向, 舜之为臣也。”又《孟子·万章上》说:“舜南面而立, 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由此可看出:当尧当君王时, 他是坐北朝南的, 舜则坐南向北。当尧禅位舜后, 尧则要率领诸侯们居南向北朝见舜了。

古人这种君王坐北面南、臣子坐南面北的尊卑观念, 是以伏羲氏的先天八卦为基础推演出来的。帝王, 又称天子, 处于乾位, 对着南方。按阴阳五行原理, 则南方属火, 火为阳;北方属水, 水为阴。天子坐北朝南, 就可“镇阴压邪”, “向明而治”, 达到“政治通明”。君王坐北面南, 臣子朝见天子, 就必须向北而拜了。由此, “南面”发展成为君主或“称帝”、“执政”的代称, “北面”则为称臣、臣伏之换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就被历代帝王视为不可动摇的信条。

南面为尊, 北面为卑, 这是帝王与臣子在朝廷上的座次礼制, 而官场中普通官员之间的座次尊卑又有所不同, 这在堂室制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古代官员起居办公的房屋一般都为堂室结构, 坐北朝南, 前堂后室。堂和室同建在一块堂基上, 堂基根据主人地位的尊卑, 高低不同, 从而台阶多少也有所差异。堂和室上面同为一个房顶所覆盖, 堂大于室, 堂室之间, 隔着一堵墙, 墙外为堂, 墙内为室, 隔墙上靠西边有窗, 靠东边有门, 堂和室就以此相通, 因此古人有“登堂入室”之说。堂东、北、西三面有墙, 东墙叫东序, 西墙叫西序, 南边无墙, 临着庭院。堂的中间, 一般有两根大立柱。堂是议事、行礼、办公的地方, 不住人, 而平时的饮食起居都在室中, 因此室内的座次尊卑显得十分重要。

在室内, 最尊的座位是背靠西墙向东而坐;其次是背靠北墙向南而坐;再次是背靠南墙向北而坐, 最卑的是背靠东墙向西而坐。清代学者凌廷堪在其社会学名著《礼经释例》中明确提出了“室中以东向为尊”的说法。《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鸿门宴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沛公 (刘邦) 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项羽骄横轻傲, 不把刘邦放在眼里, 有意屈辱刘邦, 自然朝东而坐, 最尊, 范增朝南而坐, 仅次于项氏叔侄, 刘邦朝北而坐, 屈居范增之下, 张良背东面西, 地位最卑下。“以东向为尊”之例, 史书中比比皆是。

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古人之坐, 以东向为尊。”其实这不甚准确, 在室内固然如此, 这里的室是指堂外的地方, 如露亭、军帐中。在堂上和在室内座次尊卑是有所区别的, 不是以东向为尊, 而如凌廷堪所言“堂上以南向为尊”。《仪礼》一书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乡饮酒礼》中其堂上席位的安排就可以看出“堂上以南向为尊”:主人在东墙前面向西而坐, 主宾坐在北墙的窗户和门之间, 向南而坐, 次要的客人坐在西边, 面向东。堂上东向位是客位, 可是这位置在客位中也不算最尊, 最尊的是户牖之间南向而设的宾席。历代衙门都朝南当街而开, 官老爷总是高高地坐在大堂北墙下的宝座上, 面向南方, 审犯问案, 以显其尊严。

在堂室中, 准确的座次尊卑是:“室中以东向为尊, 堂上以南向为尊”。堂室座次尊卑制中有个特点, 那就是离最尊者越近, 相应地也越尊;越远, 也就越卑。《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贾母等中秋夜在凸碧山庄赏月, “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 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 贾母坐下。左边贾赦、贾珍、贾琏、贾蓉, 右边贾政、宝玉、贾环、贾兰, 团团围坐。”从这座次的安排, 一看便知他们地位的尊卑。

官场中, 官员们除了在堂室中以方向表示座次尊卑外,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以左右表示座次尊卑。

臣道漫笔(四)君臣之道(续1) 篇6

法家详论君臣之文首见于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誉为“春秋第一相”管仲 (也有将管仲视为非纯粹法家者) 所著的《管子》一书。后人论证《管子》“非一人之笔, 亦非一时之书”, 一般认为是托名于他的著作, 实为战国至西汉间的文集, 共86篇﹐实存76篇。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写的《管子集校》把前人研究成果汇集成一书, 近又见浙江大学出版社徐明天著《〈管子〉管理日志》、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池万兴著 (大家精要) 《管子》等均有助于我们对《管子》的学习了解。《君臣》是《管子》中的第30篇, 今择其几则以为概略。

●“为人君者, 修 (遵循) 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 比 (依照) 官中之事, 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 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 则修义 (遵循礼义) 者惑……能象 (取) 其道于国家, 加之于百姓, 而足以饰 (整治) 官化 (教化) 下者, 明君也。能上尽言于主, 下致力于民, 而足以修义从令者, 忠臣也。

(译文) 做人君的, 要遵循统属众官的方法, 而不要干预众官职责以内的事;做人臣的, 要处理职责以内的事, 而不要干预到职责以外去。君道不明, 奉令干事的人就发生疑虑;权限不统一, 奉公守法的人就感到迷惑……能为国家树立君道, 用于百姓, 而能够治官化民的, 那就是明君。上对君主言无不尽, 下为人民尽力办事, 而能奉公守法遵从命令的, 那就是忠臣。

●天有常象, 地有常形, 人有常礼。一设而不更, 此谓三常。兼而一之, 人君之道也;分而职之, 人臣之事也。君失其道, 无以有其国;臣失其事, 无以有其位。

(译文) 天有经常的形象, 地有经常的形态, 人有经常的礼制, 一经设立就不会更改, 这叫做三常。三常统一、兼而有之的是人君之道;分管各常之责的, 是人臣的事。人君违背了君道, 就不能保有其国;人臣旷废了职责, 就不能保其官位。

●夫为人君者, 荫德于人者也;为人臣者, 仰生于上者也。为人上者, 量功而食之以足;为人臣者, 受任而处之以教。道也者, 上之所以导民也, 是故道德出于君, 制令传于相。主画之, 相守之;相画之, 官守之;官画之, 民役之。

君臣关系 篇7

就业, 指“走上工作岗位, 得到职业”[1]。创业, 是指“创立基业, 开创事业”[2]。

温总理曾言:“就业关乎一个人生计, 也关乎一个人尊严”;创业关乎一个人发展, 也关乎一个人理想;关乎社会发展, 也关乎民族的复兴。就业和创业是两个不同概念, 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梦”。就业是下里巴人, 是生存底线, 解决吃饭问题;创业是阳春白雪, 是提升幸福指数, 提高生存生活质量的问题。

就业和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业和创业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五个文明建设的程序、进程和结果。就业和创业是对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四个要素, 排列组合结构功能的考量, 它充分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工程系统中各自角色定位。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专业高端人才, 理应从事专业高端工作,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的专业岗位最佳配置, 人和社会等量等质的最佳组合, 人才的成功创业和社会发展的有机契合, 才能互惠互利, 释放出最大红利, 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病因透视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病因比较复杂。政府、社会、学校、个人都有责任。

(一) 政府关于教育的某些失偏

1.招生就业皮骨分离。

招生是入口, 政府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和机制运行, 带有强烈的指令性、统一性与计划性。分配是出口, 在社会转型时期, 没有充分的论证和周密的调查, 过早地把“统招统分”政策全部改为“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的分配政策。这样, 给学生和社会一个突然袭击, 别说社会和学生心理准备不足, 就连政府自己恐怕对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也估计不足。

2.教育结构调整失控。

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政府对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撤销和合并了大部分中专学校, 导致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出现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3]。从1999年开始, 高校开始专升本, 新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本科院校, 其数量已达一般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自2003年开始, 本科毕业生大量增加, 又出现了本科毕业生过剩的问题。

3.扩招、升格的盲目。

“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 大部分高校盲目地升格, 而办学条件没有改善, 出现了某些基础性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 带来了社会认可度下降和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 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自由发展”[4]。

(二) 社会环境上的问题

1.受世界金融环境不稳定的影响, 有些企业业绩经营, 有些中小企业濒临倒闭, 社会接纳人才岗位锐减。

2.社会风气受到某种污染, “拼爹”现象屡见不鲜, 潜规则、暗箱操作之风盛行。

3.某些企业观念守旧, 对科技兴企认识不足, 追求短期效益, 急功近利, 为降低成本宁用庸才, 不用人才, 招聘大学生条件苛刻。

(三) 一些学校的改革流于形式

1.政府就“改什么, 怎么改”出台了许多政策, 制定了许多法律条文, 但一些学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得过且过, 走过场, 摆形式, 在行动上少有显效。仅就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方面, 从2000年3月至2007年, 政府一共下发了7个文件, 要求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增强就业意识, 加强就业指导, 明确指出实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 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广开就业渠道, 加强就业服务和提高就业工作质量[5]。然而, 文件是文件, 要求是要求, 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学校落实得不好。

2.大学生同质化严重, 专业设置几乎千篇一律, 课程守旧, 方法单一, 培养规格千人一面, 万人一胫。学校安排的教育脱离社会需求, 滞后于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造成大学生毕业供求失衡。

3.一些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 对教学缺乏热情, 且不大关心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关起门来做学问。只关注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 对大学生的人品学养及毕业后的去向较少问津。“三尺门里”尚且缺乏足够的精力, 何况“三尺门外”呢。

(四) 一些学生的个人原因

主要表现为就业力不足和“有业不就”两个方面。

一是不认真学习, 靠“爹”求职;二是求职期望过高, 现实和梦想落差较大, 宁可“啃老”, 也不俯就;三是贪图安逸, 追求舒适, 不愿到边疆艰苦的地方工作;四是知识面窄, 基本功不扎实, 眼高手低, 高不成低不就。

三、共克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方剂

对症下药, 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组成的方剂中, 各居其位, 各负其责, 相辅相成, 合力共克, 或许能走出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困境。

(一) 政府居“君”位而导向

1.转变职能, 简政放权, 给教育“松绑”。

该放下的权力统统下放到学校, 把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学校的事情学校说了算。淡化“权力———强制策略”, 强化“规范———教育策略”。用“制度管权, 管人, 管事”, 使高校在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改变作风, 下基层, 接地气。

认真听取学校和大学生的呼声, 虚心采纳家长 (人大代表) 、社会的合理化建议, 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和人格。管理者要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大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克服“坐而论道”“经院式”哲学, 一切结论和决策要产生于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 与大学生良性互动, 讲真话, 做实事。

3.服务到位。

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提供全程就业创业的足够有效信息和足够的保障条件, 正确引导, 一以贯之地弘扬主旋律, 传递丰厚的正能量。

4.监控到位。

就业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利用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全程监控, 执法到位。理清脉络, 消除梗阻, 及时反馈, 及时解决。抓小、抓细、抓实, 抠住不放, 一抓到底。治已病, 防未病, 标本兼治, 防治结合。

(二) 社会居“臣”位而有为

1.“解决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发展” (习近平语)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按照市场规律自然发展, 唾弃“科学、利益、腐败”一体的发展模式, 提升“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增信心, 强定力, 促发展。

2.创造优裕的就业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打造优良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航空母舰, 形成“国是家, 善为魂, 孝当先, 诚立本, 俭养德, 和为贵”的新型社会环境和良好风气。

3.以法治企, 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企业公正廉明。消除“拼爹”现象, 杜绝暗箱操作和行业的潜规则。在招聘面前, 人人平等, 公平竞争, 不分种族, 不分性别, 不分地域。凡是大学毕业生 (应届或往届) 都有资格应聘。招聘岗位、待遇、名额、条件一律公开。建立用人的公示制度。只有社会各行业务各阶层配置足够的就业岗位, 才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各就各位并努力拼搏, 社会才能长足发展。

(三) 学校居“佐”位而尽责

大学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之四大功能, 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率及其质量, 考量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所以负责任的大学, 无不把自己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当做重要的事情来抓。

1.明确办学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规律相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本校的历史积淀、办学优势、校园文化相统一”[6]。

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要把培养人才规格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无缝对接。进行人才市场调查, 跟进毕业生去向, 反馈就业创业率及其质量, 修订培养方案, 调整专业结构, 修改课程计划, 在教育规律、本校的强项与市场规律契合上做文章。确立“学生发展, 社会需要, 学校优势”三结合的原则, 不跟风, 不刮风, 不错位, 不越位。

2.以教学为中心。

以教学为中心,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做起来容易, 做好难;做好容易, 做到卓越难。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 (2010—2020) 》明确指出:“牢固树立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2012年上半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笪2012]4号) 文件提出了30条意见。《2012高教三十条》第六条明确指出, 要“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领导精力、师资力量、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

采用“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 实践活动”和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品质、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 使大学本科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文化修养、广博精深的专业学问, 良好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7]。

3.搭建通向社会的桥梁。

信息联网, 资源共享, 就业信息的栏目常年开放;职场类图书常年开架, 首推胡宝林、春之霖编译的《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大全集)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已就业创业师哥学姐定期回访;求职峰会、创业园、企业发展路线图、实训实习基地感怀、求职路、求职技巧等这些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活动有序有效展开。

(四) 大学生居“使”位而所然

事物总是两个方面。我们只记得“名师出高徒”的一面, 而这忽视了“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的一面。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科、同样的老师, 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成了“学霸”, 而有的大学生却成了“挂科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 而是在事物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高端企业招人才硕博生看能力, 本科生看成绩单”[8]也成新常态。机会均等, 谁能胜出, 全靠实力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建议大学生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1.认清就业形势, 以平常心对待。

上大学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找一个理想的工作, 这种想法无可厚非;追求幸福指数, 生活过得好一点也是人之常情。问题是你所心仪的好的理想工作岗位, 也往往是别人心仪的理想的好工作。人通此心, 心通此理。而现实是, 僧多粥少。好的岗位和梦想得到这个岗位的人差距太大。而且这种岗位少, 梦想人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需要调整好心态, 正视现实, 解剖自己, 找准自己的相应位次。水无常态, 考无常势。位次是变动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位次的前移或后退, 全在自己把握。位次能否前移, 能否成为“学霸”, 就看你做学问的功夫是否到家, 克难攻坚的勇气是否增满, 勇冠三军的内功是否练成。希望在前面, 路在脚下, 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2.树立明确目标, 坚持到底。

卡耐基曾说:“一个不平庸的人, 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 如此才能调动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目标是构筑成功的基石, 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目标是一种持久的热望, 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潜意识。目标是信念、志向的具体化, 是奋斗者的梦想, 是步入成功的动力源泉。

一个人是否成功, 确定目标是首要的战略问题。目标能够照亮人生, 规范人生, 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义。目标之于事业,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忽视目标定位的人, 或者始终确定不了目标的人, 他的努力就会失去方向, 绝难达到理想的彼岸”[9]。

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李明泽大一时三科不及格, 总成绩班级倒数。父亲当头棒喝:“你离工作目标越来越远了!”他想进银行工作, 面对成绩单, 猛然醒悟。大二时开始发奋学习, 除认真听讲外, 课下都泡在图书馆里并买书自学, 一个月做了一万多道题, 大二下学期考下银行从业资格证, 大三上学期考下证券从业资格证和托业考试证。五大银行都进行了最终面试, 最终选择和工行签约[10]。李明泽的目标经历, 或许对同学们都有所启发。

就业和创业, 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是一个社会的热点, 焦点的话题。此看法只是一己之见, 难免偏颇, 斗胆提出, 抛砖而已。

摘要:文章从解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义入手, 透视了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病因, 主要存在政府教育决策、社会环境、高校改革、学生个人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而开出共克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四位方剂:政府居“君”位而导向;社会居“臣”位而有为;学校居“佐”位而尽责;大学生居“使”位而所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改革,“君臣佐使”

参考文献

[1][2]《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14:712.208.

[3][4]孙绵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规律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2:106.

[5]孙绵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规律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2:97-98.

[6][7]黄光扬.教育改革的创新—我的观点、主张和思考[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117.131.

[8]朱虹.高端企业招人才硕博生看能力本科看成绩[J].新晚报, 2015 (3) .

[9]胡宝林.春之霖.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大全集) [M].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第1版) :8.

公孙归生巧解君臣怨 篇8

有一年,晋楚两国的关系很紧张,为避免发生战乱,公孙归生奔走于晋楚两国之间调解关系。他刚一进入晋国,就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好友。这个好友叫伍举,是楚国的大夫,因遭诬陷逃亡到晋国,处境悲惨。原因是伍举的岳父在楚国犯了罪,畏罪潜逃了。这时有人趁机造谣说,是伍举向岳父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楚王听信了谣言,就罢了伍举的官职,并要将他治罪。伍举听到风声,逃往晋国,结果在路上恰好遇见了好友公孙归生。

公孙归生得知伍举的境遇后,让伍举暂时在晋国躲一躲,表示不用一个月,他肯定能给伍举带来好消息。在晋国办完事以后,公孙归生又来到了楚国,受到了楚王的热情接见。公孙归生知道如果直接为伍举求情,只能使楚王更加仇恨伍举,于是在酒过三巡后,公孙归生绕了一个话题说:“我刚从晋国过来,我发现以前晋国的人才没有楚国多,但是现在他们的人才越来越多了,恐怕要超过楚国了!”

楚王惊讶地问:“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公孙归生说:“晋国本来是没有什么人才的,但是后来他们从楚国挖去了好多人才,并且给予重用,特别是贵国的大夫伍举,他也因为受到诬陷而逃走了,他現在已经逃到了晋国,相信很快也就会得到晋王的接见和重用了,这对楚国来说真是一个损失啊!”

听了公孙归生的话,楚王果然意识到像伍举这样的人才一定要为己所用才行,不能成为晋国的人才,于是连忙恢复了伍举的官职,又写了一封信委托公孙归生送到伍举手中,请他回来。就这样,公孙归生拿着楚王的信,去晋国把伍举接回了楚国,楚王予以重用,使他的才干得以发挥。

上一篇:票据管理下一篇: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