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境界研究(通用6篇)
德育工作境界研究 篇1
摘要:人生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 它始终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 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
关键词:人生境界,高校德育,德育教学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人”的理解与重视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而“以人为本”理念更看重人的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境界培养则是从人自身发展和需要的角度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帮助被教育者形成人生境界层面的精神价值, 为高校德育教学探寻新的途径。
一、对当前德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德育与知识性教育的区别在于效果的检验, 知识性教育可以通过测试来直接检验, 但是德育的最终实现则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长期实践, 二者考察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二者的评价。
1.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德育教学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 对于阶段性教育的教育者而言, 德育就很难成为某一阶段教育的重点, 往往被教育者轻视。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 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和思想转型期, 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等素质,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 给德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可以追溯到学生走进大学之前。一直以来, 中小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相应的道德教育, 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另外与升学考试紧密相关的课程上, 中小学教师往往也重视这些课程, 甚至在评价学生的优劣方面也只是看几门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这样一来, 重知识而轻道德的教育逐渐形成影响, 从而造成道德教育的缺陷, 并延续至大学阶段。
从教育培养塑造人的视角来看, 教育的最低层次是传授谋生的知识, 再高一个层次则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最高层次是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专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 而人格的缺陷则会贻害他一辈子。所以, 重智轻德的问题将会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埋下隐患, 势必影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社会本位所导致的“目中无人”现象
长期以来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社会本位的, 即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教学的目标。所以, 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引导和培养, 造成对“人”的具体关怀的缺失。
传统的教育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性, 却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说明, 由于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去培养和塑造学生, 势必造成对人的创造个性和关切人的生存状况的教育内容相对缺失。这样的教育不仅给学生造成一种应激式的服从, 更表现为学生将会按照社会标准的形式去争取一个好成绩, 而对所学习的内容并没有获得内心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如果不考虑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同, 教育者就把内容强硬地灌输给受教育者, 就等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本质上讲, 这就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 从而暴露了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师中心等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 反而会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不信任感, 甚至是阻抗心理, 从而影响了德育有效性的实现。
3.过于统一的模式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 从而造成教学中针对性的缺乏和实效性的不明显。高校德育在教学中大多强调社会价值, 而人自身的个体价值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受这一理念的影响, 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德育顺从于社会政治的需要, 而忽视人的创造个性和对人的关切程度降低的现象
就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 受专业影响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多样的, 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外, 由于每个学生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身的德行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对不同个性、不同德行背景的学生提出的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形式与统一方法会抑制学生的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综合来看, 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人, 他们在思想走向独立的同时, 其情感需求和价值目标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态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此也凸显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人生境界培养与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综合的体现, 如果仅以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来划分, 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机械与割裂。上述各种素质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但是需要在大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建立涵养这些素质的土壤, 使良好的素质和品质可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从塑造人的视角出发, 人生境界培养与高校的德育目标有着一致的要求。德育塑造人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 人生境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寻找到一种可行可信的道德生活。
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 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称之为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的程度。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涉及了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种种关系, 并认为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差异。
对于人生境界的形成, 我们应该看到主体内在的个性的差异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避免人生境界走向虚无和飘渺。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 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 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 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作为一个社会人, 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总要面对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 这些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 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和理解, 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重要内容, 并在与内心世界的印证中得到巩固和加强。
对于人生境界的培养, 主体心灵世界的价值尤为重要。因为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 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 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 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人生境界培养的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 从意义与价值的精神层面着手去开展人生实践, 从而提升自身对人生的领悟和体会, 实现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
三、人生境界视角下的德育探索
在人生境界的视角下, 大学生价值世界和精神家园的构建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 大学生的内心价值与精神可以通过德育教学与实践进行培养, 尊重个性并结合现实激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1.以人为本, 培育人文精神
人生境界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 都是从精神层面引导人正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 并努力将现代人从单纯对经济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价值重视和追求。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在于明确培养怎样的人, 通过关注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和性格完善的人, 把一般意义上知识技能教育上升为以情感为主线的人文教育。
高校德育首要尊重学生和了解学生, 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入手, 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帮助他们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人生境界培养就是在价值理念上形成解决人生问题的思维方式, 使人生实践的开展有一个基本理性的依托。人生的思考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不同的倾向, 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兴趣背景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 在坚持与提倡底线的同时, 尽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 做到德育底线与多元的统一。
大学生通过高校德育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人生的观点和看法, 培养和提升自身人文精神。有着人文精神和追求的大学生可以抵御外来的世俗的干扰, 并且坚定自身的理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加强艺术教育, 提升审美境界
艺术教育也是人文精神培养和熏陶的过程, 是人生境界审美层面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共同的对象艺术作品面前, 审美的效果带有深深的个人印记, 因此审美体验也成为了主体意向自我构建的过程。由于大学生在审美情境中形成了主体与自己对话的状态, 所以通过审美活动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性, 使他律转化为自律就更加成为可能。
首先, 艺术把握的核心是美, 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 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是人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 使大学生获得审美的享受, 获得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其次, 主体把自身与审美的对象联系在了一起, 达到物我一体的浑然境界, 形成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状态, 其真实情感得到释放, 自我印证不觉而成, 呈现了自我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最后, 主体的审美意向呈现或是被发现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境界的提升。美与不美关键在于调动人的感情, 当主体将审美体验和情感投掷于客观对象之中时, 客观对象在主体世界中则发生了变化。如人生的诸多现实困扰也会因为视角的转化而呈现出超越的状态。人生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对主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现实的世俗性, 主体的人生境界自然会随之而不断提升。
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在于怡情养性。”因为美不仅是一种情感, 美的事物本身就具有一种道德感召力, 自然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 令人向往。艺术作品的美是人赋予的, 其中当然包含着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 在人与艺术作品的对话中, 人类道德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通过作品的呈现而深深影响着欣赏主体, 并潜移默化形成人的品格。
3.改变评价方式, 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从人文精神到审美情趣都离不开大学生个性化的内心世界, 而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却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规范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初级阶段, 要获得主体道德意识感知下的自我教育, 就需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 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把应激式的服从转变为道德主体的内省。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应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开拓教学和德育资源, 使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例和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要不断挖掘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教学资源, 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 增进课堂教学说服力同时加深学生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体会。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德育实践, 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形成情感认同和价值导向, 尤其在个性化的培养上有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精神导引。
高校德育回归到学生主体, 应该避免过于统一化的考试评价方式。学生长期以来总是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 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 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造成了德育被工具化的现象。所以, 高校德育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评定应尽可能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定的标准, 更重视学生的平时言行和学习态度, 使对个人学风的评价成为总成绩评价的重要参考。当学生看到把他人对自身的综合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后, 将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重视与要求, 而不是一位追求卷面分值的高低。除此之外, 在评价中尽可能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比如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从而克服教师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引导学生走出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误区, 端正学习的目标和生活的态度。
人生境界作为人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构建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 它始终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高校德育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主体价值, 从人生境界培养的视角出发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不断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单连春.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 (4) :80.
[2]侯宾.“艺美以悦心塑德以成人”艺术兴学理念在高校德育中的人文价值[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3) :82.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506.
德育工作境界研究 篇2
业外、业内、外行、内行;无业、就业、从业、失业、专业、转业(改行);生手、下手、熟手、能手、高手、强手、神手、妙手、圣手;生疏、熟练;无名小卒、无名之辈、新秀、新锐、黑马、知名、出类拔萃、千里驹、个人品牌、千里马、骄子、杰出、卓越、老马;敬业、乐业(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工匠、能工巧匠、专家、大家、大师、泰斗、巨擘、大亨、领袖;等等。
视界:本岗位、本职位、本单位、本行业、各行各业。视界不同,境界不同。视界决定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
熟练程度:对技术、技能所处的熟悉、熟练、精准、精通、极高效率、挑战极限、“拽”到精彩绝伦、艺术性表演(庖丁解牛、纪昌学射、《庄子》中对运斤的描述)、独孤求败的程度,面对有一定难度和高难度的问题,是无招,是有招,还是无招胜有招,代表着境界已经达到的高度。
悟性与总结:对整个流程的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的各个细节,能否最优化、方案化、系统化、艺术化,是停留在术(技巧)的层次上,还是停在法(方法)的层次上,还达到悟道(内在规律性)的境界,哲学思考的水平决定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
职业见解与建树:对领域内的事情有主见、远见、真知灼见,对职业、行业的发展有所贡献,有所建树。在业内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公认。
风格化:在思维模式、言语模式、行为模式的风格化上的追求,能否达到系列化、完美无缺,是做人、做事有无境界的一个重要指标。
职业道德:是顾及一己之利、还是兼顾同事,是考虑企业,还是考虑到行业,是诚实、守信,还是虚伪、失信,在从业的便利性和经济性上的自律程度,也决定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
从业态度:是选择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还是选择被动、受驱动、不自觉、因循守旧,这是心智模式的境界差异。
西方人在技术上只追求了十分世俗化的精细、准确、科学和基本规范,却还没有见他们思考过工作的境界。中国人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思考过此问题,在《列子》、《庄子》等书中就有过不少类似的引导。
什么是敬业?把职业作为事业来做,才叫敬业。什么是乐业?对职业有境界追求才叫乐业。
班主任工作的三境界 篇3
关键词:技校 班级管理 管理方法 勤境 爱境 人境
如果说学校是人的肌体,那么班级就是构成肌体并使她显现生机的细胞。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或因时而异,或因地而变,或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区别施法。但不管怎么千变万化,要想使班主任工作获得成功,要想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最好能达到三种境界,即勤境、爱境、人境。
一、勤境
勤境,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其本的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五勤”,即手勤、嘴勤、腿勤、眼勤、脑勤。手勤,班主任要勤动手,为班级建一个班级日志,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随时记载每个人的各种表现。班级日常的很多事情,班主任也要动动手,比如,打扫卫生,班主任带头来做,哪怕仅仅是一次、几分钟,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班主任的行为能感化学生,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效果是明显的。嘴勤,优秀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家庭状况。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每一次班会都应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和风细雨的谈话取得的效果可能比严厉的批评要好。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在班上亮起来。当班级出现不好的现象时,班主任要及时的讲,防微杜渐。言传而非空洞的说教,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切不可等闲视之。腿勤,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家长因为生活所迫,工作往往很忙,没有时间到学校向班主任及其它任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一些家长虽然有时间,但又担心到学校老师有课没有时间接待,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班主任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而是全方位了解学生和他的家庭情况,也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情况,家长和教师共同沟通,一起探讨对学生的教育。班主任主动上门家访,学生家长会十分感激,家长能切身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和重视,一定会配合老师和学校齐抓共管,使其在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性的发展。在学校,班主任也要经常走到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可能出现的场所,了解学生上课、自修的表现,知道他们在食堂、宿舍的生活情况和有无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掌握了学生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开展工作就有针对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眼勤,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班主任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班主任还要认真阅读每个学生所写的周记,因为不少学生心中的许多事情不愿当面和班主任说,但他们愿意写在周记中,班主任从中可以知道不少从其它方面无法了解的情况。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长善救失”的教育。“脑”勤乃“五勤”之核心。班主任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因此,开动机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不同的范围。以班主任工作过程为线索,既要思考如何在自然状态下掌握学生的感性材料,分析、研究其隐藏着的本质特点,又要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以教育对象为线索,既要考虑全班的共性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教育目标为线索,既要考虑班级目标的远景性、整体性,也要考虑近景性和局部性;以教育内容为线索,既要全面思考学生必须明白的“大道理”,又要考虑到各种具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可见,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大脑的积极参与,否则,其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的,或者是主观的、随意的、缺乏科学和艺术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班主任只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维,做到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提高班级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二、爱境
爱境,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保障。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首先用爱教育学生。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半岁寒”。良好的师生语言交流氛围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华剂,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作为班主任都不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语言。要处处用积极和语言鼓励引导学生,教师要处处以情感人,以言“诱”人,接近师生间的距离,创建融洽、愉悦的氛围。班主任如果能经常用赞美的话来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用亲切的爱来教育学生,必定会定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用爱感化学生。“差生”是班级中最容易受伤的花朵,所以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的格外扶持,格外关心,倍加爱护。班主任不经意的冷淡、讽刺、训斥、歧视,往往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永远“差下去“。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道出师爱的重要意义。即使由于智力的关系,成绩差点,班主任也应该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会给他们带来自信,不在觉得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所以班主任爱学生,要热爱所有的学生。没有界限,没有等级秉公无私,一视同仁;没有偏爱,没有偏恨。教师眼中的学生,不能有“掌上明珠”的高才生,也不能有“下饭小菜”的劣等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全体学生亲近你。“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用爱润物,物会感化;用爱育人,人会感动;用爱奉献,终有收获!还要用爱培养学生。有句名言说:“世上最宽广的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在人的心灵中,教师的胸怀是最宽阔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成为爱的传播者,唤醒学生爱的意识,引导学生如何去表达爱,培养学生爱的能力。“知心姐姐”卢勤二十多年来致力于少年儿童以及家长心理健康的研究,它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用爱的渴望跳动孩子,用爱的细节鼓励孩子,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用爱的机会还给孩子……”;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一定要言传身教——用爱去培养学生的爱。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以人格魅力、言谈、举止等行为为孩子树立一个完美的榜样。并且还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孩子懂得不光要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还要爱生活,爱动物、植物,爱我们生长的这个地球,爱所有值得爱的一切事物,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最后用爱点燃学生。爱是什么?爱是责任和宽容;爱是什么?爱是关心和理解;爱是什么?爱是一支点燃的火把。当你用爱心点燃学生这支心灵的火把的时候,你会收获满园的成功之果。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孩子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热情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多一些爱心和责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从而使他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热爱学生,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实践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他们用自己的突出成就证明了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有人说:“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变成甘露”。只有用这含九分感情之蜜的甘露去滋润“幼苗”、“病苗”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所以,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用爱才能点燃孩子的心灵。
三、人境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篇4
我与邹建军是老相识了, 有师生之情谊和亲密的同行共事关系。我俩常在一起研究中外文学与文论, 以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方面的重大问题;议论最多的是他关于如何构建中国比较文学新范式、学理、方法的思路, 他的充满“问题意识”的辨析能力值得称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邹建军在我所熟悉的中年学人中, 显得特别突出。他长期从事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积累的弥可珍贵的文献资料和丰富的科研、教研经验, 由于多方面关系, 我常有机会阅读他的颇有见地的论著。邹建军勤奋而坚韧, 敏锐而敦实, 孜孜不倦, 笔耕不已, 获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他那种大无畏的攻关勇气和务实创新精神。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 从其“孕育”到“成书”的过程, 更重要的当然是它的理论新探索与实例新解析, 就可作为有力的见证。
提起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新范式的构建, 务必强调指出:这是比较文学要完成其文化转型时期“历史使命”的重大变革之一。诚如乐黛云先生所说:“这种变革首先是从过去局限于欧美同质文化的窠臼中解放出来, 展开多方面异质文化中文学交往的研究” (《我的比较文学之路》) , 亦即“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因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样, 理所当然地“处于21世纪人文精神的最前沿”。无可讳言,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 或者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新范式,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万众一心, 不断地进行再思考、再研讨、再实验。如欲完成这样的“变革”, 借用乐黛云先生的一句话, “最重要的是拿出实绩”。邹建军奉献的这部学术著作, 无疑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大有裨益, 作为促进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变革过程中的“实绩”当之无愧。依我之见, 这是一部适时而有特性, 切合催人变革与进取、文化迅猛增殖与转型时代的需要的佳作。
邹建军的这部学术著作在其结构模式、内容安排、技艺考究和论证方法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 并极富引发深思之功能。这里有“真知灼见”, 不乏独到的创意, 可以就其“重中之重”予以评说。
其一, 自成体系, 别具一格;时代感应敏锐, 学术视野宏阔。全书分为3编, 共20章, 在探索中国比较文学建设新路, 即构建新体系和运用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总体任务指导下, 上编8章研讨比较文学学科问题, 重点深入论证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中“下潜模式”的“来龙去脉”, 它的特异功能及其新的走势;中编6章研讨比较文学的定位问题, 观念与方法的论述亦在其中, 突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性、兼容性、实用性和效验性的阐释;下编6章研讨比较文学“下潜模式”的个案与典型, 主要运用文学批评新的理论、方法比较解析精选出来的古今中外诗人诗作, 重在“双向阐发”, 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并举互证。附录两篇“访谈录”, 与全书主旨链接;《陈众议研究员访谈录》评述了文学和文学批评 (包括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方法与方向”, 《乐黛云教授访谈录》评述了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本书主体3篇和附录2篇大多曾在省内外文化、文学、文论书刊上发表, 如上编第1章“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 其基本内容曾发表于《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乐黛云教授访谈录》原文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北京《新华文摘》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建军据其著作的总体思路并经过精心策划, 把诸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专论予以系统化的整合, 有的 (第1、3、8、12、18章等) 作了重大补充或改写, 有的则是颇富创意和理论色彩的新撰“专论”, 如第2章“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下潜模式’的建立”等。可以这么认为, 第1、2章, 连同第3章“文学间性: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是全书的理论总纲。这里的理论阐发, 与以下各章理论的连续呼应以及讲评, 上下一体, 左右逢源, 珠联璧合, 秩序井然。由此可以见出, 建军早在几年前就萌生了这样的战略意图:先以系列专论形式研讨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 然后细密梳理、增补整合成书。此书承传了前人同类论著的精华, 并在承传中跨越, 在跨越中创新。就其跨越与会通的总体而言, 人们细读精思之后, 可能与我有此同样深切的感受和体悟:它充分凸显了高水平学术专著的性能和功力。
其二, 评述发人深思, 见解独到创新。可以列举几例, 以见“隅反”。比如, 作者在第1章中论证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 很有启迪作用, 而且不乏新意。作者通过历史的追溯和“再思考”, 提出自己的学术主张:“从长远而言, 中国比较文学要发展到与国外学派平起平坐的程度, 真正要建立起自己的学派, 如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一样, 还特别需要一种‘下潜’运动, 即要在第三种模式上加大力度, 并长期坚持, 以取得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广阔而坚实的历史文献与学理学派的基础。”接下来, 作者在讲述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需要上升模式、平行模式、下潜模式三者合力之后, 还特别强调“下潜模式”的研究, 关注全球所有民族的文学的异质同律和同质异趣, 探究世界各民族文学之“共同文心与诗心”, 此论精深, 真是金玉良言。比如, 第9章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为题, 对聂珍钊教授所提倡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理与方法作了精当的阐释, 并就其“三维指向” (历史、现实、理论与方法本身) 进行纵横扩展式的论证。接下来, 在第10章中, 作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以及它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进行了深入而拓新的评析。其中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基础的“三个构成维度”, 即“社会学批评、历史学批评和艺术学批评”之说, 见解不凡, 令人信服。这里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优势及其必须与诸多文学批评方法综合运用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的论断, 充满了“问题意识”和辩证观念。又比如, 第12章对易卜生诗歌的“真髓”进行了深度发掘, 从整体研究和探究诗人易卜生诗歌创作的三种向度:外观向度、内视向度和象征向度。在这里, 作者借助“图解”评论了三种向度的“总体形态”, 语重心长地呼吁人们特别关注易卜生的象征性向度或内视性向度的诗作, 因为像《在高原》《绒鸭》和《银》这一类诗作具有永恒不朽的内质和奇美的魅力。接下来, 第13章、第14章分别从比较角度讨论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与“政治情结”, 两章原文来自建军主持、策划并精心指导的文集《易卜生诗歌研究》 (王远年编选) , 此“文集”的问世弥补了我国易卜生研究中匮乏诗人诗歌的系统论著的缺憾。
其三, 学科理论联系实际, 中外个案相互关照。这部著作强调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紧密联系文学创作实际, 不随波逐流地迷恋当下所谓“理论化”的偏向 (实则“空洞化”) 。为此, 作者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迫切要进行的不是“上升模式”的研究, 也不是“平行模式”的研究, 而是“下潜模式”的研究。关于这一学术前沿问题, 上文已提及, 此处不予赘述。如前所述, 上编第1章连同2、3、4章开宗明义, 阐发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运行模式及其存在的“前提”等学理问题, 中编前三章就当下方法论热门话题辨析文学伦理学批评独特的品质和功用;不言而喻, 下编推出的“下潜模式”的个案与典型, 集中在中外诗歌创作与诗学方面。顺便说一句, 建军对诗歌和诗论有特殊的爱好与修养, 精选出来的实践篇什, 确有其典范意义。在第15章“湖畔诗派诗歌伦理主题”中, 连同接下来的两章即关于华兹华斯诗歌意象表现、柯尔立治诗歌艺术品格的专论, 无一不是理论结合实际而实例强化理论的产品。这些章节不仅突出了新观念的指导意义、新方法的良好效应, 而且显示了作者对比较诗学的关注。比如, 评述柯尔立治的诗作、诗论都是“一流”时, 引用钟嵘在《诗品》中关于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的理论予以论证。再接下来, 论及闻一多的诗歌特征时确切地指出, 他是“一位融合东方和西方诗艺于一体的大诗人”;论及贺敬之的“楼梯式”诗艺时追本穷源, 与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和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诗体作了适当联系和比照, 并在古今中外诗人诗作比较中凸显了贺敬之诗歌的独到特色。关于郭沫若与闻一多诗体艺术比较的篇章, 也链接着古今中外的诗歌理论。在最后一章“新诗的民族性与当代性的二重建构”中, 作者说得好, 其实这是“一个中西诗歌之交融共生的话题”, 也是“一个比较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话题”。综观全书, 确如邹建军所提倡和强调的那样:必须拓展多维视野, 运用跨文化研究的比较文学学理和方法探讨中外作家作品, 理论切忌远离实践, 不可空话连篇。这不仅在下编中获得翔实印证, 而且在上编的“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实践性在高校本科比较文学中的核心地位”等章节中, 同时在中编后三章的易卜生诗歌研究中, 也有不同程度的呈现。
白莉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境界 篇5
梅香源自苦寒来
抛却奢华与浮躁, 潜心科研17年。自白莉承担起“水质快速测试技术及产品的研究”课题后, 她的生活重心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倾斜, 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是与科研和产品创新维系在一起, 查资料, 搞实验, 做产品, 跑市场, 周而复始。
这是一条艰辛、清贫而又充满风险的创新之路。然而, 她乐在其中。
科学的大道从来不会是平坦的,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凝结着更多艰辛和承受。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资金紧缺甚至工资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 白莉只能靠借钱搞研究, 至于用去多少家里的积蓄她也难以说清;缺少仪器设备就找同学帮忙做实验, 没有实验室就自己买来各种化学试剂和瓶瓶罐罐把家里的桌台当作实验台。这么多年, 她的作息表里从来没有过双休日, 许多节假日也是在图书馆、资料室和书店度过。长年与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接触, 一些不明物质引起的过敏使手脚肿胀甚至溃烂, 过度的劳累和贫血使她经常眩晕得无法站立, 然而这些在她看来只是家常便饭。与白莉共事的同志都有一个感觉, 就是她的工作节奏太快, 在她的眼里吃饭、睡觉似乎都是时间上的浪费。
科研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由于她所从事的研究是要把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方法做成具有商品特性的测试技术产品, 每一个品种都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反应体系, 都是一项测试技术的高度集成。而测试技术的国家标准是允许存在误差的, 但作为产品就必须将批量生产的误差控制在统一的标准之内, 否则就实现不了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在产品设计上, 不仅要考虑到化学反应的灵敏度、精密度, 反应步骤的一体化, 反应条件的稳定性, 还要考虑到不同水质、不同环境的要求, 同时又要让一般人都能够轻松使用这一专利技术产品。然而达到这一设计目标的过程则要用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艰辛和汗水来铺垫。有的产品影响因素太多, 统一标准的试验就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有时为了一个数据的比对, 白莉多次跑到油田采油厂、医院、水产养殖地、污水沟旁等现场做应用试验, 甚至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奔波;有时突发一个灵感, 她会半夜披衣而起, 一直工作到天亮。
在寂寞、孤独的失败后, 她的专利技术与产品接连不断地诞生了, 如同茉莉花于无声处寂静地绽放。
2002年, 白莉主持的科研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完成8项新产品的中试;申报国家6项专利;阶段性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发明的测试管快速检测技术被国家纳入环保行业标准, 取得了进入市场的资质。此后, 白莉又相继主持和完成了50多种新产品的研发, 多项成果填补国家快速测试技术领域的空白, 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白莉申请专利已达80多项, 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 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率达90%以上。
从一个发明专利到另一个发明, 从一个专利产品到另一个产品, 她不断地攀登一个又一个科研的高峰, 回首望去, 17年脚下的山峰已连绵成逶迤的山脉。在当今的水质快速检测技术领域, 白莉自由驰骋, 他人若要超越, 没有一点精神恐非易事。
责任与价值的追求
在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候, 曾有人劝白莉放弃这一项目, 搞些来钱快的产品, 她予以了回绝。她说:尽管我们从事的是具有公益特点的技术及产品研究, 市场经济效益不可能像私人产品那么显著, 但这是关系国家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技术平台项目。
这个项目是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国家应急安全体系的建设、有益于人民生活的安康和谐的事业, 也是我们企业的存在价值, 利润最大化不是所有企业价值的体现, 也不是科技人员唯一的追求。
当前, 防范突发性污染事故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 其中最为紧迫的是, 建立应急监测技术系统, 一旦污染事故发生, 能迅速投入监测, 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准确的污染数据, 为防止污染的扩散及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因此, 对于时间和空间特性极强, 随机变化显著的突发性事故而言, 现场检测取得的一个及时的、好的答案要比一个来得太迟的实验室检测精密完善的答复有价值得多。然而, 长期以来, 国内快速测试仪器市场基本上由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公司所垄断。
白莉从事的创新技术核心就是要突破实验室传统方法程序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仪器分析费用昂贵的制约, 以简易、快捷、准确、适用性强、成本低廉为产品特性, 实现水质的原位、实时、动态的现场检测分析。通俗地说, 就是将测试技术做成测试产品, 高新技术“傻瓜”化, 实验室技术“现场”化, 为提高我国水质日常监测频率、应急事故现场检测能力以及全民参与环保提供便携而有效的检测仪器和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
正因为此, 白莉不是仅仅将创新思维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中, 也没有把创新成果和获奖证书当成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而是把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 真正实现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
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和商品化, 最近两年白莉已经很少写论文了, 她的时间都用在了加快实验室成果与产品产出的节奏上。在她看来, 科研成果或者专利技术如果不能转化成产品, 文章写得再好也只是一堆废纸。对于企业科技人员来说, 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新产品的问世和应用, 因为这至少证明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可以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 这也是她的责任所在。
在这种创新理念的导引下, 白莉不仅成功研制出了系列水质现场快速测试技术和产品, 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检测技术和产品高端市场的垄断, 还为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使一个不到20个人的“盆景企业”, 每到危急时刻, 总能有超常作为, 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这些年来, 沃特的技术及产品名声在外, 前来洽谈的合作的外企很多, 想来高薪聘请白莉的企业也很多, 但是白莉和公司坚守一个原则, 这些技术和专利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支撑技术。再优越的条件, 如果不能为国家使用, 她们坚决舍弃。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高度地结合在一起, 爱国已经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 而是一次次实实在在的奉献。
2003年非典时期, 为了解决医疗污水现场检测的难题, 白莉夜以继日, 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深入医院, 在医疗废水现场采集数据, 做比对试验, 终于在较短的时间里针对卫生部的特殊要求, 研制开发出“余氯快速测试盒”, 解决了医疗废水现场快速检测的重大技术难题, 并无偿向全国六个省、市重点疫区进行捐赠, 在200多家医院得到应用, 为切断SARS的另一传播途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只有十多人的小企业那也是在那时被誉为科技“小巨人”。
2008年5月13日, 汶川地震第二天, 白莉接到成都军区环境监测站和成都市环境监测站相继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5月14日下午沃特公司的第一批水质多参数现场测试仪及水质快速测试管就装上救灾飞机紧急运往灾区。成都市环境监测站15日凌晨接到第一批捐赠仪器, 就迅速投入到灾区水质检测之中, 为救灾人员和当地群众提供了准确的水质数据和信息。在这次地震中, 沃特无条件向灾区捐赠和提供六批30多台套具有国内技术领先水平的多参数水质测试仪等应急设备。小企业再次做了大贡献, 受到了国家和灾区环境保护部门领导、灾区政府和人民群众以及参加救援行动人员的一致好评。
作为水质分析快速测试管技术领域的创始人, 如今, 白莉头上的绚丽光环已经许多了:2004年, 获得全国巾帼发明家提名奖;2006年荣获全国巾帼发明家创新奖。她是全国少有的连续两届获巾帼发明家提名的人选之一, 她也是河南省十大发明创业之星中唯一的女性。然而, 她由衷感到欣慰的, 不是这难以企及的荣誉, 而是汶川抗震救灾时, 一位在前线指挥的专家看到她们捐赠的仪器时, 随口一句“爱国主义者”的赞许。每每回忆这段经历和这句话, 她都会喜笑颜开, 在她心中, 责任、信誉、尊严永远大于功利, 她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科技工作者。
创新的自信与执著
白莉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桌子, 上面摆满了仪器、电脑和资料, 这是白莉和大家一起工作的小平台。这里她创新灵感的源泉, 也是企业创新项目的诞生之地。
在白莉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动下, 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2004年以来她研究的专利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对快速测试仪器市场的垄断, 在全国100多个环境监测站的应急仪器采购招标中中标, 而且其技术的独创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由她主持的“多参数水质分析快速测试管”研究课题相继被认定为200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和2005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系列水质现场快速测试管”列为2004年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水质优先物应急监测检测管法”列入2005年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土壤速测箱”2005年被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荐为测土施肥技术。这些专利技术的推广使用, 大大减轻了监测一线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同时为我国环境污染应急反应体系的建立和全民参与环保提供了技术支撑手段, 对环境污染的预防、监督和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正是这种执著, 白莉始终紧紧围绕国家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技术需求, 确定了研制开发出品种更多、操作更简单、技术更先进的快速检测技术产品创新思路。近年来完成的多种新产品, 已经替代进口, 在环保系统、工矿企业广泛使用。目前, 生物技术与化学技术结合的“简易细菌测试瓶”已批量试销;专门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水土监测设计的简易现场速测箱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化学分析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各种型号的多参数、单参数水质速测仪的样机已完成设计, 有的已推向市场。
白莉领军的郑州沃特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的异军突起, 以自主创新产品及其相关技术, 让进口快速检测仪器一统天下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可以说, 没有白莉持续的创新, 沃特不会在行业内引起这么多的关注, 更不会在水质快速检验仪器领域拥有话语权。目前沃特产品已进入国家环保和石油行业标准, 水质应急监测检测管法的国家标准也正在制订中。
今年, 白莉去美国考察, 通过相关产品的测试和对比, 她更加坚信自己创新思路的选择和产品的竞争力。她说, 我们的产品不仅性能稳定, 技术参数毫不逊色于国外产品, 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甚至优于国外产品, 技术得到了美国专家和同行的认可, 产品也得到美国业内一家有实力大公司的青睐。有了这样的底气, 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白莉的必然选择。
企业虽小, 但在总经理李树华看来, 只要白莉领军的技术研发团队保持并充满创新的活力, 郑州沃特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就能以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甚至与国外产品一见高低。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所有企业的命脉所在, 如果没有白莉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支撑, 郑州沃特这家小企业就无竞争优势可言, 更不会成为一种“沃特现象”让人们去关注、去探究。说白了, “沃特现象”的背后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创新机制和白莉这样一位负责任且自信、实干的科研领军人物。
然而, 已经50多岁的白莉, 长期以来既要挑起产品创新和工艺研究的全部重任, 又要为产品的市场开拓提供技术支撑, 明显地感觉到累了, 加紧培养一支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科研团队, 培养一代心怀社会责任感的年轻接班人, 成为她和这家企业最关心的事情。她说, 我们已经打通了技术转化的任督二脉, 企业也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时期, 呕心沥血打下的坚实基础, 希望年青一代能够继续下去, 承担起自己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班主任工作的三种境界 篇6
第一境:事事都管
“教育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师德无小节, 处处是楷模”, 这是在我们教育界影响颇深的一句名言。不错, 生活中的任何“小”事“小”节反馈到学生眼中都是知识的学习, 都是明辨是非的教育, 都是关系学生发展的“大”事“大”节, 粗心马虎不得。众所周知,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而具有双重身份的班主任工作, 其重心恐怕还在于“育人”这一点。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思维的社会个体, 其自主意识不断发展而其自制意识相对薄弱。
特别是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 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 没有统一的班风、学风等问题会很快暴露出来, 各种意外状况也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让班主任很是头疼, 然而“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 此时也恰恰是班主任和学生相互磨合, 塑造良好学风、班风的关键时期。这时班主任更需身体力行, 事事关心、事事留心、事事过问,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对学生能起到极大的督促作用, 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形成, 而对于教师来说则可以把自己班级管理的相关理念潜移默化于学生心中, 有助于班风、学风的形成。
在这一阶段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准确地了解班级的各种动向。这就要求班主任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交流。
学生刚接触新的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 他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老师做出评判, 初步形成一定的认识。在这段时间, 如果班主任能够用较多的时间深入到学生中去, 一方面可以加深师生间的相互了解,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班主任可以抓住一切机会与学生交流, 比如:自习时一块儿探讨问题, 课外活动时一块儿休闲娱乐, 体育场上共同锻炼身体, 课下一块儿谈天说地, 班会共商班规班纪等等。
事事都管是因为事事没有成形, 事事需要成形。这时班主任如果坐视不管、静观其变, 就可能会丧失管理班级的最佳时机, 一旦坏的学风、班风形成再去纠正那将非常棘手。所以我以为班主任在任职之初应该“事事都管”, 正是在事事都管中我们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 也正是在事事都管中我们培养出得力的班委, 形成了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
第二境:诸事少管
在顺利达成第一境界之后, 班主任应做到“诸事少管”。
一旦良好的学风、班风已经基本形成, 班委的工作基本到位, 这一切都预示着班主任应该放“权”了, 这时如果还一味地插手班级管理, “事事都管”, 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一、学生整天面对老师无休止的“啰嗦唠叨”, 久而久之会产生极大的压抑感、逆反情绪, 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在学习中、日常生活中失去原有的生气和活力, 会迫于“老班”的压力尽力压抑自己的天性, 成为一个“老夫子”。二、教师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如此繁忙, 时时、事事、处处不得闲, 很多事有心放手让学生去做却发现学生竟是“扶不起的阿斗”, 干什么事都不合己意, 最终只能自己孤军奋战了。
谈到这儿我们不妨就诸葛亮和曹操来做一下对比。诸葛亮之所以能为后世所敬仰, 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计谋多多, 二是忠心事主。关于计谋多多一点, 鲁迅先生在谈到《三国演义》时说, “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也就是说小说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很多是作者善意杜撰的。至于忠心事主倒是实情, 一篇《出师表》感动后世1700多年, 至今读来仍催人泪下。感动归感动, 不过笔者觉得诸葛亮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对阿斗不能放手, 不去历练他, 只是一味地让其坐享其成;对手下将士不能大胆放“权”, 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只是一味地让他们听命于己。结果一番惨淡经营, 自己最终累死在五丈原, 而我们的“阿斗”却成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曹操则明智得多, 注重将士主动性的发挥, 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不失时机地进行实战训练;生前雄霸一方, 死后不仅留下了“如狼似虎”的几个儿子, 更留下了“精兵百万战将千员”。
大同小异, 班主任要及时把班级管理的权力下放到“班委”,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不要患得患失。班委们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 正是在问题不断暴露和不断解决中, 我们的班委才会逐渐成熟起来。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班主任很少参与班级管理, 由过去学生眼中的“管理者”甚至“独裁者”逐渐向“合作者”转化, 这样反而使学生更能准确地自我定位, 意识到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 也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于是班级的凝聚力也就在“主人翁”意识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
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对班级有着更敏感的嗅觉, 能捕捉到班级变化的蛛丝马迹。由于班主任的“放权”, 嗅觉灵敏的学生难免会闻风而动, 班级会出现不安定因素。这时就要求班主任通过对任课老师、班委以及普通学生的及时了解, 锁定班中不安定因素, 以便及时地制定相应措施。
二、找准机会, 历练班委, 精心点拨, 授班委以渔。在班中出现不安定因素后, 班主任不要仓促干预, 而是要冷静地观察班委的一举一动, 让他们学会独自处理班级事务。诚然, 班委在处理问题中难免出现缺漏, 这时班主任就要跟班委一块儿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以及制定的具体措施有何不妥之处, 共同寻找今后解决或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相信, 班委肯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成熟起来, 尽早担负起班级管理的重任。
“诸事少管”的过程就是班主任从“台前”转向“幕后”的过程, 从“当局者”到“旁观者”的过程。或许你会发现当自己走到幕后时台前会更精彩, 当你站着旁观时, 局面会更稳定、繁荣。当然, 或许“台前”和“当局”还会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那么站在“幕后”的“旁观者”可以适当回到“台前”, 相信这时的班主任处理起问题来思路会更清晰, 能更加“游刃有余”。
第三境:无事可管
在经历了第一境和第二境之后, 班主任基本可以做到“无为而治”、“无事可管”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 不是对班级事务不闻不问。实际上, “无为”不是消极逃避, 而是以退为进, “无为”就是掌控大局, 把握方向, 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 以实现学生的“有所作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层境界中, 班级管理并不会尽善尽美, 班主任工作也并不是真的无事可做, 而是学生的“自治”水平越来越高, 从而使班主任可以从教学管理的琐事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表面上的无事可做, 正是为做更多有价值的事在做准备, 正如《道德真经指归》所说:“无为之为成遂无穷”。
可以看得出, 从“事事都管”到“诸事少管”再到“无事可管”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是一个由“为”到“无为”的过程, 是班级管理体制日趋完善的过程, 是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过程。不过可以放心的是, 班主任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 学生对老师不是不屑一顾, 而是更加敬爱, 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恐怕就是这种境界吧。
【德育工作境界研究】推荐阅读:
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07-02
关于成立省职成教学会学生工作与德育工作委员会 - 海南省教育研究07-13
大学德育研究06-15
德育课程研究08-05
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06-19
我国学校德育研究06-21
中学德育专题研究08-23
中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07-20
中学生德育研究06-19
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