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法(通用12篇)
研究法 篇1
一般而言, 并购绩效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二级市场股价数据来考察并购的绩效, 目的在于确定并购引起企业市场价值的变化;另一类是用会计数据考察并购的经营绩效, 重点在于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 进而评估并购的经济影响。而事件研究主要是指运用金融市场的数据资料来测定某一特定经济事件对一公司价值的影响。对于并购绩效研究, 这一方法是基于效率市场理论假设之上, 通过分析并购宣布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 来评价并购的绩效。本文在系统介绍事件研究法的基础上, 指出该方法的不足, 希望能对事件研究法的改进有所帮助。
一、市场绩效评估方法比较
对于并购绩效研究, 通常采用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对于会计研究法, 我们考虑到上市公司可能进行财务报表式的重组, 会发生报表上的财务业绩有所改善, 但资产的质量却没有多少改进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运用会计研究方法可能会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 而事件研究法却能避免这个问题。同时, 考虑到样本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和股价的变化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比如可能由于市场大盘的上升引起, 而并不是由于并购事件本身引起的;所以, 要较为准确地衡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 必须剔除这类因素的影响。用事件研究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事件研究法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 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 该法是Fama、Fisher、Jensen、Roll提出的, 现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并购重组研究的主流方法。对于事件研究法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 (超常收益率为正态分布) Dyckman, philbrick和stephan (1984) 与brown和Warner (1985) 认为, 在实际中收益率是非正态分布的情形下该方法仍然是有效的。这个结论为事件研究法在并购绩效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步骤
事件研究法并没有唯一的结构, 但一般包括事件定义, 公式选择准则、正常收益率、超长收益率、估计程序、经验结果解释和结论等。其主要的研究步骤如下:第一步, 选择研究窗口, 将信息公布前后一段时间分成事前检验期和事后检验期。衡量一个“事件”对股票价值影响的第一步是要确定一个事件期。通常以宣布日为中心, 而宣布日在事件期内被指定为第0天。确定事件期的目的是为了捕获该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全部影响。较长的期间可以保证捕获到全部的影响, 但容易受到资料中更多的不相干因素的干扰。期间较短可能使并购的信息没能充分反映到股价当中, 而使结论缺乏可靠性。许多研究选择的事件期为-40天到+40天, 即从事件宣布日前的40天到宣布后的40天。
第二步, 收集在上述时间内的个股价格和市场指数, 计算各自的日收益率Rit、Rmt。
第三步, 计算预期正常收益率 (R赞it) 。通常有四种方法:市场模型、均值调整模型、市场调整模型和不变收益模型。
(1) 市场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假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的条件上。在使用市场模型时需要选择一个“清洁期”。清洁期可以在事件期之前、之后、或两者都包括, 但一定不能把事件期包含在内。清洁期包括没有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披露的日期, 如从-90天到-11天。一般选择事前一段时间为估计期, 以估计期的数据为样本, 以市场收益率为解释变量, 以个股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 进行回归, 回归方程为:Rit=αi+βiRmt+εit。
其中:Rit为个股的日收益率, Rmt为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 βi为是股票的系统性风险。
假定αi和βi在检验期保持稳定, 则预期正常收益率R赞it为:
R赞it=αi+βiRmt
因为市场模型明确考虑到了与市场相联系的风险因素和平均收益, 所以被广泛使用。
(2) 市场调整模型。该模型的计算是最简单的, 模型假设每家公司在事件期内每一天的预期收益恰恰是当天市场指数的收益, 即R赞it=Rmt。
(3) 均值调整模型。该模型选择一段不包括事件在内的清洁期[t1, t2], 然后计算每家公司在这段时区的日平均收益, 作为该家公
司在事件期内的预期收益率, 即
(4) 不变收益模型。该模型设各期个股收益率与市场指数收益率之差的均值为Vi, 计算公式为:
其中, Rit为个股的日收益率, Rmt为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
假定Vi在检验期保持不变, 则预期正常收益率R赞it=Rmt+Vi, 相对而言, 市场模型法是学者研究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本文也采用此方法。
第四步, 计算每日超常收益率。超常收益也称为非正常收益, 是每家公司当天的实际收益减去预期收益后的差额, 用公式表示是ARjt=Rit-R赞it
第五步, 计算每日平均超常收益率。对事件期内每一天各公司的超常收益求平均数, 即得到当天的平均超常收益
其中, n为样本中的公司数目。
第六步, 计算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累积平均超常收益代表该事件对所有公司的总体平均影响, 将整个事件期内每一天的平均超常收益进行加总, 得到累积平均超常收益, 计算公式为:
第七步, T检验CARt1, t2与0的差异性 (其中: (t1, t2) 为累积超常收益率计算区间) 。如果检验结果显著, 则说明该事件对股价有影响, 否则, 说明该事件对并购公司的股价, 也就是绩效并没有多大影响。
三、并购绩效研究使用事件研究法的评价
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使用事件研究法的学者数量很多, 这与事件研究法的理论体系较为严谨、实际数据容易获得的特点有关。但是对使用事件研究法的学者的成果进行综述不难看出, 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这些因素或许是制约结论可靠性的根本原因:
第一, 样本选择方法不统一。不同学者在研究中对于样本的选择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假设条件从几条到十几条不等。这样挑选的结果是数据在质上存在较大差异, 当然结论自然就不可能一致甚至会相反。所以, 对于事件研究法中选择数据的假设条件是否应当相对一致, 我认为是并购绩效研究中应该统一的一个问题, 尽管学术研究要百花齐放, 但在数据选择标准的非标准化下, 必然会导致结论的差别, 最终会使结论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第二, 样本选择数量不一致。国内外学者研究过程中在样本数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 比如:国外学者中Ravenscraft和Scherer (1987) 选取了1950~1977年间的471家并购公司为研究对象;Healy, Palepu和Ruback (1992) 以1979~1984年间美国的50起最大兼并活动为样本;Schwert (1996) 研究了1975~1991年间1841个并购案例;Kaplan (1989) 以美国1980~1986年间的76起较大的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Linn和Switzer (2001) 以美国1967~1987年间发生的413起并购事件为样本。而国内学者中朱宝宪、王怡凯 (2002) 以1998年深沪两市发生并购的全部67家公司为样本;李善民和陈玉罡 (2002) 选取1999~2000年间沪深两市的349起并购事件为考察对象;张新 (2003) 对1993~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的1216个并购重组事件做了实证分析;李丹心等 (2003) 以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1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样本选择数量的差异性当然可能是因为受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的约束, 最终结果表现为样本数量的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有时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第三, 样本的分类不够细致。多数文献对样本做分类绩效研究时还存在分类较为粗糙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 多数学者在研究并购绩效时, 往往忽视细节角度, 多数是对并购这个较大概念做分析, 比如, 对于种类较多的并购形式, 许多文章只从股权转让这一较为笼统的角度分析, 其实细看有无偿化转、司法裁决等多种情形, 笼统的分类自然会对结论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这不利于对复杂的中国特色的股权结构做出较为有价值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2002第11期。[1]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2002第11期。
[2]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 《经济研究》2002第1期。[2]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 《经济研究》2002第1期。
[3]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 《经济研究》1999第12期。[3]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 《经济研究》1999第12期。
[4]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经济研究》2003第2期。[4]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经济研究》2003第2期。
[5]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2003第6期。[5]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2003第6期。
[6]Fama, E.F.and K.R.French, 1993:“The Motivation and Impact of Pension Fund Activism”, Journal of Economics52:293-340.[6]Fama, E.F.and K.R.French, 1993:“The Motivation and Impact of Pension Fund Activism”, Journal of Economics52:293-340.
[7]Ghosh, A, 2001“:DoesOperating Performance Really Improve Following Corporate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7:151-178.[7]Ghosh, A, 2001“:DoesOperating Performance Really Improve Following Corporate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7:151-178.
研究法 篇2
二、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与传统性。研究历史首先要注意的便是其特殊性。我们以往的传统,与其他民族有变有异,有自己的特殊性。没有特殊性,就不成为历史。如果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都没有其相互间的个别特殊性,只是混同一色,那就只需要,亦只可能,有一部人类史或世界史便概括尽了。更不须,也不能,再有各国国别史之分。
其次,历史必然有其变异性。历史常在变动中进展。没有变,不成为历史。我们读小说,常见说:“有事话长,无事话短。”所谓有事即是有变。无变就不见有事。年年月月,大家都是千篇 一律过日子,没有什么变动,此等日常人生便写不进历史。历史之必具变异性,正与其必具特殊性。我们再把此二者,即特殊性和变异性加在一起,就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们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
现在再讲中国史和西洋史有何不同。据我个人意见,至少西洋史是可分割的,可以把历史上每一个时期划断。如希腊史和罗马史,两者间就显可划分。以下是他们的中古时期,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时期,与以前不同。此下则是他们的近代史,现代国家兴起,又是另一段落了。如此划分开来,各有起讫。而中国史则是先后相承不可分割的,五千年一贯下来,永远是一部中国史,通体是一部中国史。战国以后有秦汉,决不能和西方之希腊以后有罗马相比。这显然见得双方历史互有不同,此即是我上面所指述的历史之特殊性。但此处当注意者,我们只可说,西洋史可分割,中国史不可分割,却不能说中国历史没有变动性。我们只能说,西方历史的变动比较显而在外,使人易见。中国历史的变动,却隐而在内,使人不易觉察。我常说,西洋历史如一本剧,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诗之衔接,一句句地连续下去,中间并非没有变,但一首诗总是浑涵一气,和戏剧有不同。
三、诸位研究历史,首当注意变。其实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简言之,这一时期的历史和前一时期不同,其前后之相异处即是变。因此乃有所谓历史时代。历史时代之划分,即划分在其变上。如果没有变,便无时代可分。我们当知,并非先有了各个时代,才有这各个时代的历史。乃是先有了这一段历史,才照此历史来划分为各时代。时代只是历史的影子,乃由先史中照映出时代。无时代之变,便无历史可写。如在先史以前,人类存在,已不知其经过了几十万年。但其间变动少,便亦无许多时代可分,亦无详细历史可写。于是便成为我们对这一时段历史之所知少。实因这一段历史自身之变动少,人类进步迟缓,故无事变可言时代可分。浅言作譬,如一人,只是生老病死,只是温饱度日。在其人生过程中,无特殊性,无变异性,其人之一生,便亦无历史可言。
西洋史总分上古、中古和近代三时期。上古史指的是希腊和罗马时期,中古史指的是封建时期,近代史指的是现代国家兴起以后。但中国人讲历史常据朝代分,称之为断代史。如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辽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等。因此有人说中国史只是一部帝王家谱,乃把王朝兴亡来划分时代。李家做了皇帝就名唐史,朱家做了皇帝就称明史,此说实甚不然。一个统一王朝之兴起,其政府规模可以维持数百年之久,在这一时期中变动比较少。突然这一王朝崩溃了,另一新王朝起而代之,当然在这两朝代之间历史会起大变动,所以把断代史来划分时期,就中国历史言,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划分,并无很大不妥当处。
若我们必要比照西洋史分法,则中国的上古史当断在战国末年。秦以下,郡县政治大一统局面开始,便该是中国的中古史了。但这与西方的中古时期不同。大体说来,西方中古时期是一段黑暗时期,而中国汉唐时代,政治社会各方面甚多进步。不仅不比我们的上古史逊色,又且有许多处驾而上之。我们也可将秦代起至清末止,两千年来一气相承,称之为中国历史之中古期,不当在中国再加划分。若定要划分,亦可分做两期。五代以前为一期,我们不放称五代以前为中国的中古史,这一段历史,因离我们比较远,由我们现代人读来,有许多事情也比较地难了解难明白。宋以下的历史,和我们时代相接近,读来较易了解易明白。我们也可说,中国的近代史,自宋代即开始了。
如此说来,可以说中国史常比西方史走先了一步。秦代已是中国的中古时期,宋代已是中国的近代时期了。如此便发生了一问题,即中国史为何似比西方历史先进,这是否可称为中国历史之早熟?但现代史上的中国,却比西方落后,其原因又何在呢?历史本不是齐轨并进的,把一部中国史比起西方史来,何以忽然在前,又忽焉在后?近代西方何以如此突飞猛进,近代中国何以如此滞迟不前?这里面便见出有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与解答。四其次,我们研究历史之变,亦宜分辨其所变之大与小。例如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自东汉到三国魏晋时代却又为一大变。历史进程,一步步地不断在变。从此不断之变中,我们又该默察其究竟变向哪里去。正如一个人走路,我们可以察看他的行踪和路线,来推测他想走向哪里去。同样情形,治史者亦可从历史进程各时期之变动中,来寻求历史之大趋势和大动向。固然在历史进程中,也不断有顿挫与曲折,甚至于逆转与倒退。但此等大多又外部原因迫成。在此种顿挫曲折逆转与倒退之中,依然仍有其大趋势与大动向可见。此等长期历史之大趋势与大动向,却正表现出每一民族之历史个性有不同。我们学历史,政要根据历史来找出其动向,看它在何处变,变向何处去。要寻出历史趋势中之内在向往,内在要求。我们要能把握到此历史个性,才算知道了历史,才能来指导历史,使其更前进。使其前进到更合理想的道路上,向更合理想的境界去。
今试粗略言之。中国史的趋势,似乎总向团结融和的方向走。虽然其间也有如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以及如今天般的分裂时代。但中国历史的大趋向,则总是向往于团结与融和。西方史则总像易趋于分裂与斗争。中国史上有造反与作乱,但和西洋史上所谓革命不同。中国史上也有向外扩展,但与西洋史上之帝国征服又不同。此项所谓历史的大趋势大动向,我们无法在短时期中看清楚。但经历了历史上的长时期演变,自能见出所谓各自的历史个性,亦可说即是在历史背后之国民性或民族性之表现。刚才已说过,中国史即是中国人之来历与其真实性之表现。因此,历史个性不同,亦即是其民族精神之不同,也可说是文化传统的不同。一个民族及其文化之有无前途,其前途何在,都可从此处即历史往迹去看。这是研究历史之大意义大价值所在。
我们该自历史演变中,寻出其动向与趋势,就可看出历史传统。我此所谓历史传统,乃指其在历史演进中有其内希腊的一番精神,一股力量。亦可说是各自历史之生命,或说是各自历史的个性。这一股力量与个性,亦可谓是他们的历史精神。能使历史在无形中,在不知不觉中,各循其自己的路线而前进。若那些在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或僵化而变成的一些渣滓,此乃依随着历史生命而俱来的一种历史病,却不当误看为历史传统。
现在我们再重述前面所讲的意义。如何研究历史,贵能从异求变,从变见性。从外到内,期有深入的了解。我们研究历史,其入手处也可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由上而下,自古到今,循着时代先后来作通体的研究。治史必有一起点,然后由此以达彼。此起点,即是从入之途。我们研究历史要先有一知识据点,然后再由此据点推寻到其他另一点。例如这讲台上有茶杯,我知道它是茶杯,同时即知道旁的东西非茶杯。我虽未知此许多东西是何物,但起码已知道了它决不是一茶杯。如我们读《左传》,先明白了春秋时代是怎么一回事,待我们读到战国史时,便见战国与春秋有不同。此即所谓从异明变。普通自该从古到今,从先而后地顺次读下。但现代人似乎觉得这样学历史太麻烦了,真有“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之感。也有人以为古代史已是年代湮远,和我们现时代太隔别了,似乎不太相干。再来研究它,未免太不切实际。此说若或有理。让我试讲第二种研究历史的途径。
第二种研究历史的途径,就是自下溯上,自今到古,由现代逆追到古代去。只把握住现代史上任何一点一方面,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屠思想的等等,任何一事实一问题,都可据我们眼前的实际问题循序上推,寻根究底地研究,也可明白出这一事变之所以然来。
研究法 篇3
摘要:本文针对广西大学植保专业《昆虫研究法》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有目的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都感兴趣,但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改革。希望重点加大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需实施“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策略,使其完全掌握其中的方法和原理才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根本。
关键词:植物保护;昆虫研究法;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标之一就是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跨学科应用“复合型”人才[1]。
《昆虫研究法》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在昆虫学研究中合理设计实验和如何正确应用相应的实验方法,包括昆虫绘图、田间抽样调查、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昆虫学文献的检索和科技论文的写作等[2],是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主修课程[3],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修课程”。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本科教育连续多年开展了“教学改革工程”。如何针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就需要从受体——学生中进行了解。鉴于此,我们对12级植保专业本科生就《昆虫研究法》的教学现状、课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为该课程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资料。
一、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本项研究。涉及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模式、考试/考核方式、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加强的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无对错之分。为尽量全面地挖掘学生对该课程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设置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问卷共发放84份,回收有效答卷84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共有男性48名,女性36名。其中男性对该课程很感兴趣的占22.5%,感兴趣的占57.1%,一般的占20.4%。女性对该课程很感兴趣的占18.4%,感兴趣的占36.8%,一般的占39.5%,不感兴趣的占5.3%。
(一)教学目的
在调查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时,20.7%的学生认为需要通过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19.5%的学生认为需要设置课程研究型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田间实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58.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其中64.7%的人希望采用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52.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手段需要改革,82.6%的人希望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其中有学生提出可结合课程内容向同学们展示相关领域研究进展、论文成果、实验原理方法等,同时增加校外实践式学习的机会。
(三)课程模式
针对该课程的模式,13.8%的学生认为应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36.8%的学生认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28.7%的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并重;16.1%的学生认为应更加注重创新实践。目前实验实践采用4-6人的团队合作形式,普遍认为可采用这种形式,人人参与、明确分工,及加强沟通和协调(占57.4%)来训练和提高团队的合作精神。通过该课程的学习,72.3%的学生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考核形式
但学生针对该课程的考试方式争议较大,9.2%希望该可能能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52.9%则希望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28.7%希望以撰写科技论文的形式进行。对该课程的考核内容,绝大多数学生(84.3%)赞成应该包括期末考试成绩、自我评价、个人课堂表现、课堂纪律(有无迟到、旷课等)和实践成绩几个部分。
(五)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学生认为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和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为主(19.5%)。认为该课程应(1)加强、优化课程内容,改革和完善理论及实验教学;(2)改进和优化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3)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及技能水平四个方面的改革(73.6%)。
三、讨论
在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本科教育重点开展的“教学改革工程”(如“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将学生由单纯的“知识型”培养成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熟料动手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昆虫研究法》是一门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于一体的植保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前期学习《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等基础理论后,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以此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5-6],使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都感兴趣,但认为该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改革。希望加强和优化课程内容,改进和优化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学生希望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采用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和野外实践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方法,采用多人团队合作的形式,以开卷形式进行考试(但需综合考核期末考试成绩、自我评价、个人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和实践成绩等部分),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终成为植保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实施“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策略,除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外,重点还是要增加实践机会(如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和野外调查等),让学生能真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使其完全掌握其中的方法和原理才是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根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81692.htm. 引用日期:2015-12-15.
[2]胡祖庆,赵惠燕,胡想顺,刘德广. 《昆虫研究技术》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3, (3): 133.
[3]高素红,吉志新,田景文,赵春明,雷小庆,齐惠霞,梁文君.《昆虫研究法》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调查报告[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1(16): 158-1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550515.htm. 引用日期:2015-12-15.
[5]郑霞林,贤振华,王国全,吴海燕,张君成,蒙姣荣,李俊,杨娟,陆温. 昆虫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森林昆虫学”为例[J]. 广西农学报,2015, 30(4): 64-67.
[6]郑霞林,贤振华,王国全,张君成,蒙姣荣,李俊,杨娟,陆温. 植保专业“能力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广西农学报,2013, 28(6): 52-55.
《环境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4
一、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突出实践环节
课程建设与改革要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符合学校培养“知识结构优、实践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位。为此, 在新一轮的课程计划修订时, 压缩了理论学时, 增加了实践学时, 使得实践环节学时占到总学时的1/3, 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另外, 在课程开设的时间上, 考虑到课程的性质, 安排在第5学期。同时, 在实践环节内容及进程的安排上与课程教学环节保持同步, 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学生对问题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更加明白了“鱼”与“渔”的道理,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
二、 选好课程教材, 更新教学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本好教材, 学生自学得轻松, 教师用得也称心。因而, 选择一本权威的、操作性好、逻辑性强、难易适度的教材尤为重要。《环境研究法》这门课程现成的教材很少, 国内其他兄弟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的也不多, 可借鉴的经验也较少。目前我们采用的是西南师范大学赵秀兰主编的《环境研究法》教程。[1]这本教材无论从内容深度上还是知识面广度上, 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合适。然而, 这本教材, 距今也有近5个年头, 并且没有再版, 我们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错误的地方及一些有待补充的地方。这要求我们教师, 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课件内容, 增加一些环境科学研究前沿的案例, 避免照本宣科。
三、 突显绪论课的重要地位, 明确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实践证明, 绪论课上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终决定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成败。绪论课的教学决不能像以往教师那样“隔靴挠痒”、“点到为止”, 一定要花大精力去讲, 更要讲得深讲得透, 这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吃透相关内容, 并能结合实际案例, 特别是大家关心的案例。绪论课不外乎就是解决这么两个问题即“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第一个问题是基础, 把它讲透了, 学生就明白了学习的目的, 激发学习的动力, 第二个问题稍加引导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都会花2个学时左右来讲解绪论课。对于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 笔者通常是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 来阐明其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现实意义, 学生们尤为关心, 考虑学生们不同层次需求, 分别从继续读研究生深造, 开展科学研究, 发表科研论文及毕业论文;参加工作后, 写工作报告, 评职称发表论文;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顺利毕业;顺利通过课程考试, 获得相应学分等角度并结合相关案例,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 结合自身科学研究, 实施案例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上的案例对问题的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 其数据的获得都是间接得到, 没有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直接参与, 更是缺乏师生之间对数据的获得与分析的互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以学生的实验获得数据为案例进行分析, 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的科学研究课题, 从选题、试验设计、数据的分析、论文写作等方面结合课本理论知识进行剖析, 增强了学生们的切身感受, 调动了学生兴趣,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开启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听, 缺少互动。这种教学形式下, 讲台上教师说得天花乱坠、座位上学生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有关章节内容, 合理安排学时, 让学生走上讲台,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3,4]例如, 在讲完《环境研究法》课程第三章 (试验研究) 内容后, 让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自拟题目, 设计试验方案, 做成PPt, 下次上课时进行汇报。在学生汇报完以后, 针对其汇报内容, 首先让学生提问, 汇报人回答, 最后教师提问, 对存在的问题, 教师予以答复。通过互动式教学,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六、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注重过程管理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常是平时考核 (20%或30%) +期终考试 (80%或70%) 。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学生往往是考试前花几天功夫, 背诵一些重点内容, 考试通过就行, 考试结束后书本知识在短时间内就忘记, 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此, 我们在课程考核时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和能力的培养, 考虑到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学时安排, 以及该门课程的性质特征, 我们尝试了考核方式改为平时考核 (40%) +课程论文 (60%) 。平时考核主要是日常考勤及实验过程中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实行考勤制度一票否决制度, 累计缺课超过3次, 该门课程按不及格处理。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实验内容涵盖理论课程所传授的各章节内容, 实验获得数据的经过初步整理、统计分析、绘制图表等过程, 并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最后, 按照科技论文格式要求写成课程论文 (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其中电子版用以检测复制比) 用以评定成绩。
通过以上改革, 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部分同学通过努力, 申报并成功获批了学校及学院层面的大学生创新课题, 并且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的科学研究论文, 大部分同学的毕业论质量较以往课程改革前有了很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秀兰.环境研究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3
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篇5
文献研究法的优点和缺点都源于文献自身的特点。其优点主要有:
i.可研究无法接触的对象。文献研究法的基本优点是,可以超越时空 的限制,使研究者对不能亲自接近、从而不能以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的对象做 研究。比如.要了解早就不在人世的人群的一些悄况.通过除文献研究法之 外的任何其他一种研究方法都是无法实现的。例如,在.%g年,关国社会 学家兰兹等人打算研究工业革命前美国的娇姻和家庭。可是,生活在那个时 期(1700年前后)的人们没有一个是活着的,他们无法采用调在或访问的 方法去收集资料.于是他们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美国独立前的[K.州
当时的杂志进行了分析。尽管他们所用的资料存在某些问题,但这却是要达 到其研究日的的惟一可行的途径。
2.无反应性。在直接接触性的研究方法中,因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接触以及调查情境的不同,研究对象的反应常常是这些因隶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而使收集到的资料不够客观。文献研究法由于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它接触的仅仅是有关研究对象的文献,因此不会产生研究的这种.于扰效 应”.即在研究过程中不会使研究对象有意识或无愈识地改变原有的状态、导致收集到的资料失真的悄况的出现。当然,这种方法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有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偏见的彭响,但收集资料的方法本身却不会使正在收 T的资料性质发生变化。
3.研究费用低。文献研究所需要的费用因研究文献的类熨、文献分散 的程度以及获得文献距离的远近而有很大不同.但是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如进行一项大规模调六、一项严格的实脸或一项深人的实地研究.所需要的 费用要少得多。文献往往集中在图书馆或报社资料室等中心地点.而且资料 档案馆也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是可以极易获得的计算机化的信息,只要得到 相关负责人的允许,一般只要支付车费和资料使用费就可以了。因此这种方 法可能是最经济的研究方法。
4.保险系数相对较大。假如研究者进行一项调查.或进行一项实验时.由于设计不周密或准备不充分.导致结果不理想。那么.如果他重做一遏.则要花双倍的时间和经费。而如果一项实地研究没成功.要重做一泊也许根 本就不可能,因为你所研究的事件和环境己经改变或不存在了。但在文献研 究中,弥补过失就相对容易一些.你只需要对你所用的资料电新进行编码或 统汁处理,而不用一切从头开始。
文献研究法不可避免地也具有一些缺点,主要表现为:
I.倾向性。许多文献.其撰写的目的同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因此从某种怠义上讲,研究人员利用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是一种二次研 究活动,他们是报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再次分析,得出自
己的结论。但是最初撰写文献者的兴趣、立场、目的和意图会使文献带有各 种各样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常常会使文献部分偏离其描述和反映的事实,从而严重形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考察。
选择性。从前面所讲的文献的分类中,可以知道文献的保存需要一 定的条件、方法和技术.因此井不是所有的文献都能保存下来。通常来讲,只有那些有关爪要人物和事件的文献能够得以很好地保存.而普通人所写的 文献通常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被祝坏.就是已经不知放在何处.难以找到。这种文献保存的有选择性常常使得研究对象的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信息的有限性。这是指由于研究者缺乏相关体验、知识.使得许多 文献反映出来的信息对研究者来讲是有限的和不充分的。比如私人文献—
日记和信件就是如此。日记常常是个人心灵和生活历程的自我担露.其读者就是写日记的人白己,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对他是充分的,但对研究者而言,如果对写日记的人的情况不能了如指掌(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那么 日记所包含的信息就很有限了。信件相对来说反映的信息要多一些,但由于 通信双方的信件内容通常以大量的共识为革础,因此其反映的信息也是不完 整的。如:
你还记得我们.上次去游玩的那个地方么?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一句话,通信双方都知道其要表达的意思,但对于研究者来 讲,其传达的信息却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现在广泛使用的沟通媒介—网络 来说也是如此。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网络沟通特有的语 言,比如86或者88代表再见,如果对这些语言的含义不T解.那么就根 本无法利用这些网络信息进行研究。
4.有些资料难以获得。由于许多文献不是公开的或不可以随意取得,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研究来说.往往很难得到足够的文献资料。比如 说,个人的日记、私人的信件往往属于个人的隐秘.一般不会公布于众。此 外,某些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内部的保密性文件、决议、记录、统计数字等 文献资料,研究人员通常也很难得到。在中国目前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社会 科学研究者和社会调查机构产生的大量原始调查数据被长期闲置,不仅其他 研究者得不到.就连初始研究者自己也很少再去理会它们,造成极大的资源 浪费。
研究方式是与一定的资料搜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相联系的,但由于不同的 资料搜集方法和分析方法互有利弊,因此一项研究中常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 式和方法。同样,文献研究法同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 是相互割裂、互相排斥的。社会现象非常复杂,而且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单一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无法对其做出准确的描述、解释和预侧的。虽然文献 研究法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在一项研究中,文献研究法常常和其他方法结合 在一起使用.通过研究方式的整合达到更好地进行研究的目的。
四、文献研究的适用范围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 方法来使用,同时也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或必要阶段,尽管它这时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研究方法来使用。它主要适用于以下几 个方面的研究:
I.纵贯分析。这是指作为一种完全独立的、完整的、非辅助性的研究
方法。文献研究可以应用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其他调查方法.如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所研究的都是现时的悄况,因而往往难于用
来进行纵贯分析或趋势研究。文献研究法尤其适于做长时段的研究,研究的 对象往往是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社 会生活.或多或少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记录和描述下来。因此,如果 我们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比如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婚姻观 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这50年来的各种有关婚姻观念 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常用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变迁研 究。
2.探索性研究。我们知道,在正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之前,一般都 要进行探索性调查研究。在进行这种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到现场去观察、访 问,走访专家之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可以 有效地帮助了解有关问题和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形成有关问题和研究对 象的某种一般的整体印象;帮助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避免重复性 的无效劳动;帮助了解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获得现实研究的比较资料。在 这种研究中.文献研究是保证研究具有创新性的有效方法。
把研究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 篇6
关键词:中学学生;研究法教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76-01
一、阐述研究法教学
1、研究法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法教学主要针对改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在相应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勘察能力,独立思考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研究法教学模式运用到体育教学模式当中来,既能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又能从学习当中领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保持让课堂氛围在融洽的环境下开展进行,在这种学生与老师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使学生的自我的创造性和认知性更加趋于明确,能更好的发挥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研究方式的实用性和目标性
在研究法教学中,教师作是为学生主体的引导人,应该从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角度,结合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表现自我的状态,不断对现有条件的创新,引导学生逐步接触并接受所授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做到实现学生从理解到掌握到运用的过程。
3、研究法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师设计的问题构成了整个课堂的主题,因此教师不但是整个课的设计者还是问题的制造者,教师要在整个课上设计一整套的问题把整节课串联起来,就像在一个绳子上打几个节,让学生一一解开,但教师只能作为一个设计问题的者,参与到课当中不负责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课后小结中进行评价,不能过早地对学生的技能做评价。营造出师与生、生与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与气氛,以提高学生的表现欲与求知欲。
4、研究法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
通过我们进行的研究法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经过严格的效果评测与分析才能评价课的质量效果,而我们研究法教学的评测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的进行讨论,不但师与生之间的讨论还需要生与生之间的讨论。通过课上学生激战术与动作技术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通过讨论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语高特点,从而激发学社的求知欲。课后评价:诊断课上不足之处,完成教学效果。
二、研究法体育课的意义
研究法教学要结合当下的体育教学模式,以适用于当下教学为向导,按照科学性和人文理念的发展策略,充分的体现出课程的积极调动性和愉悦的教学氛围。
1、对技战术与动作技术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核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最终实现对产生的问题得以解决。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工具是多媒体软件和在校实际场地,这种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对解决问题的灵活掌握。对技战术与运动技术的思考-研究-掌握-运用的整个过程主管的给予贯穿。这是研究法教学给老师带来的难题,而这些难题的出现也是一个教师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思维敏捷性是开放性探索体育课模式的目标。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来提高学生身体技能及战术素养是研究法教学模式的本质。
2、对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学生本身有一定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然而如何激发潜力,把学生自己没有发现的潜力激发出来,把自己看不到的东西让自己发掘出来,这是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所考虑的关键点,而研究法体育教学的课程设计开始就必须考虑到此点。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寻找本队的核心及互相信任度,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用语言及提问来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与创造。
3、对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如何改善当代学生的学习环境,从高压的文化课程学习中得到舒缓,那么中学里的体育课程就脱颖而出,然而只有摆脱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后,才会显现体育课程对学生成长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也需要通过参加有趣的体育课程,增强自身对学习的热爱。
而开放式探索模式体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我们不单单去教学生的运动技术,而是以一种叫学生自己探索的方式去学习,我们课的主体不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于讨论,而是学生-教师-学生之间的三者互动的紧密的和谐合作的关系。
4、对学生自主能动性创造性的促进作用
体育课是学生身体活动与情绪协调作用的课程,课上学生需要通过动脑、动手来培养创新意识与精神,通过实践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而研究法教学设计初期就考虑到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思考、探索每个动作及战术的特点,并加以灵活运用与创新。
5、对学社运动智能及科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
课堂属于学生的教师互动的结果,而课前与课后呢?我们教师以往追求简单的课堂效果,并没有课后跟踪或课余时间的总结,课的双边互动决定了课前与课后学生也要努准备,形同教师一样,我们教师在课前备课课后反思总结,而学生也需要和教师一样课前做好简单的接触与感悟,课后有自我见解与反思,研究法教学止符合这样的体育课逻辑,我们要求学生在课之前接触映像及课本资料,进行观后感,课上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热情活泼,发展观察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其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课后的自我反思与互相讨论及评价给予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机会。
三、结语
研究法 篇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世界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和密切。因此,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英语, 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滞后, 很难适应和满足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要求。为此, 国家教育部把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2003 —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以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是质量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如何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费时低效”现象, 合理运用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学习英语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们开始重视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Rubin (1975) 和Stern (1975)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 发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 Neil Naiman, Maria Frohlich, Stern 和Angie Todesco等在加拿大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 把学习策略与认知风格、个性、智力、语言潜能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并把学习策略分为五个大的类别:积极参与、认识到语言的系统性、认识到语言是交流和维持相互关系的工具、情感因素管理以及对语言输出的监控与修正。20世纪80年代以后, O’Malley和 Chamot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 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 研究信息的理解、处理、储存等相关过程, 得出了系统的理论化的语言学习策略, 并对其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和描述;20世纪90年代,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向纵深发展, 并且开始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研究相结合, 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成为研究的重点, 学习策略与文化的关系也开始得到关注。我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相对较晚。早期的代表人物有黄小华 (1985) 、桂诗春 (1988) 等。进入90年代, 该领域的研究日益繁荣, 大量研究论文得以发表, 1996年出版的文秋芳的《英语学习策略论》, 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习策略专著, 标志着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运用微变位研究法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还很少, 这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笔者采用微变位研究法, 调查了新乡医学院2004级106名学生的学习策略运用与四级统测成绩的关系, 验证学习策略对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的提高的有效性, 从而帮助大学英语教师系统地了解大学生所采用的英语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使他们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并提高其学习效率。这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高等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随机选择新乡医学院2004级四个自然教学班共106名学生, 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两个自然班) , 其中试验组56人, 对照组50 人。106名学生2003年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相当, 其他自然情况也相同, 因而可比性强。
2.材料。
本次实验以2005年6月全国英语四级测试成绩为实验调查数据。
3.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笔者设计了一份包括25 个问题的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表, 内容以汉语简述, 让学生对表中所述的情况是否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作答。共发放问卷表106 份, 收回106 份, 有效问卷106份。在每道题前面的括号里填写1 、2 、3 、4, 这些数字的含义如下:1.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2.有点符合我的实际;3.大部分符合我的实际;4.完全符合我的实际情况。试验学生共106人, 教师在课堂上有意培养学习策略的学生实验人数56人, 全国四级考试成绩合格人数24人, 占实验人数42.9%;其余对照人数50人中全国四级考试成绩合格有11人, 占对照人数的22%。
2005年6月, 完成了对参与试验的10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2005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测试结束后, 对他们的考试成绩进行收集统计。2005年10月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0对所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加以分析。
4.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1的数据可知, 本试验所涉及的英语学习者的总体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 总均值为3.35, 即与理想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相对照, 接近“有时符合”这一等级, 这说明他们还没有达到理想或较为理想的学习者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水平。具体到每一类策略, 只有情感策略的使用情况较为理想, 均值达到3.68, 接近“通常符合”的状态。按使用由好到差的顺序来排列, 依次分别是情感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
表2中的成绩优异者, 我们按照是否通过全国四级考试来进行界定。从表2来看, 学习者中成绩优异者与成绩一般者在每一类学习策略的使用上都表现出差异, 并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这也就是说在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 成绩优异者明显好于成绩一般者。其中, 他们对于交际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差异最大, 接近极其显著 (P≤0.01) 的水平, 情感策略次之。这说明, 对于英语学习者, 认知、情感、交际这三类策略都对其学业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是对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的使用影响最大。也可以说这两类策略的使用水平高低与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
三、结束语
通过运用微变位研究法对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 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关系密切。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调动学习主体参与意识, 自觉地学习和建构合理的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 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还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良好的素质与学业成绩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该实验研究, 首先让学生明白了正确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益处, 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不仅要下苦功, 而且要下巧功, 学会运用必要和适当的学习策略, 才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一些外语学习的理论知识, 以及中国的飞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巨大需求的形势。让他们懂得学习策略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成绩, 也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意义重大。通过调动他们学习、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主动性, 从而加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然而,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这还有待我们大学英语一线教师今后去做更多的探究。
参考文献
[1].Wenden, A.Learner Strategiesfor Learner Autonomy.New York:Prentice Hall, 1991
[2].Ellis, G.&Sinclair, B.Learning to Learn English:A Course in Learner Trai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Cohen, 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高玲玲.“策略”与“方法”的珠联璧合[J].外语界, 1997 (1)
[5].彭伟强.师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与启示[J].嘉应大学学报, 1998 (2)
[6].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7].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02 (1)
研究法 篇8
一、引言
的目的旨在提高公司披露信息的质量, 方便报表使用者的理解, 从而增加其对公司未来经营的信心。然而报表重述的频繁发生势必会影响公司投资者的信心, 降低报表使用者对披露信息的信任度, 造成股价波动等问题。刘现春 (2011) 指出财务报表重述的原因可分为七类, 分别是技术原因、会计调整、敏感问题、审计报告调整、监管部门的检查和督促、法律法规的某些规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董小娜 (2011) 指出报表追溯重述的动机是前期差错可能源于在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也可能源于会计舞弊, 公众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迎合证券市场的预期, 或为了自己期权收益最大化, 或为了实现融资的目的, 往往会借助于会计差错调整收益。Palmrose (2004) 证明在重述公告日和随后的一个交易日的两天时间里, 平均累计异常回报是-9.2%, 累积异常回报的中位数却是-4.6%。Scholz (2008) 发现重述公告日及其后一个交易日的累积异常回报率的中位数是-1%, 均值是-3%。本文从报表重述的不同内容和报表重述次数研究股票市场的短期效应情况。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报表重述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 重述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崔刚, 姜英兵在参考GAO (2003) 、Palmrose (2004) 和Scholz (2008) 的分类基础上, 不仅从报表重述对合并报表项目的影响出发, 对与税费相关的重述进行了研究。曹阳、王京京 (2012) 研究发现从1998年到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中调减利润的比例占了一半以上。可见报表重述若设计公司利润, 主要是对前期利润进行调减处理, 说明前期利润存在高报情况, 这种情况下, 投资者的负面反应比较强烈。与资产负债项目调整相关的重述公告不涉及损益调整, 因此发布该类公告对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影响不显著;如果重述内容涉及的是非会计问题, 多数报表使用者往往不予过多关注, 市场反应不显著。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重述的内容涉及到核心利润时, 市场反应显著为负
假设2:重述的内容涉及到非核心利润时, 市场反应显著为负
假设3:重述的内容涉及到与税费相关时, 市场反应显著为负
假设4:重述的内容涉及资产负债调整项目时, 市场反应不显著
假设5:重述的内容涉及非会计问题时, 市场反应不显著
通常报表重述意味着重述公司之前披露的报表信息存在不实之处, 如果上市公司发布的重述公告次数越多, 预示着公司存在伪造财务报表的可能性越大, 或公司薄弱环节较多, 从而降低报表使用者对公司的信任度, 最终导致负面市场反应。据此假设:
假设6:财务报表重述频率为多次时, 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
(二)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2009年至2011年我国深市主板的A股上市公司。首先手工查阅了新浪财经网、东方财富网、巨潮资讯网以及国泰安数据库, 从而交叉补遗获取上市公司三年间的年度报告。然后通过查询“更正”、“更新”、“补充”、“补充更正”、“调整”、“修改”等关键词得到本文所需的样本公司。同时为确保样本数据具有代表性, 剔除同时发行B股和H股及金融保险行业的公司, 剔除资料数据等不全的上市公司, 最终得到127家公司共计158个报表重述样本。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变量
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 (event study) 来体现上市公司发生报表重述后的市场反应。将上市公司发布临时重述公告的当日或者第一个交易日作为事件日, 计算 (-5, 5) 窗口期间的平均累积异常收益。每日收益率:每日股票收益率= (股票当日价格-股票前一日价格) /股票前一日价格;每日指数收益率= (当日的大市指数-前一日的大市指数) /前一日的大市指数;每日异常收益率 (AR) =每日股票收益率-每日指数收益率;累积异常收益率 (CAR) :, 其中ARit表示i公司第t期之异常报酬率, CAR则为特定期间内每日异常报酬率的累加值。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 (ACAR) 为累计异常收益率的算术平均数。如果发布重述公告对上市公司股价没有影响, 可以假定平均累积异常收益 (ACAR) 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因此, 通过检验ACAR是否显著不同于0来判断重述公告的市场反应。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总体分析
整体看, 报表重述内容首先涉及的是非会计问题, 其次是非核心利润问题, 报表重述内容中有32.28%是涉及核心利润问题, 后续依次是资产负债表项目问题及税费相关问题。在发生财务报表重述的样本中, 涉及收入调整的样本量最大, 这可能与上市公司通过收入进行盈余管理相关。同时非核心利润里与关联交易相关的财务报表重述也较多, 基本原因应该同上分析。涉及资产负债项目的重述, 样本量为21, 占重述公司的16.54%。而核心利润中的成本费用略小于资产负债项目调整, 总数为15, 占总重述公司的11.81%。Susan Scholz (2008) 指出成本费用是会计差错频发领域。但并不是报表重述的首要内容, 这是因为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企业借助成本费用进行利润操控的空间逐渐缩小。由表 (1) 还可以看出, 财务重述涉及的问题中非会计问题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69.29%。如表 (2) 所示, 在非会计问题中占比重最大的是与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员相关的更正, 补充问题, 主要与薪酬相关。几乎每年都会更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 各公司的要求也随之变化, 由此而引发的重述增加。而涉及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相关的重述占16.8%, 这是因为证监会在2011年发布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公告, 这一规定通过加强公众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要求, 促使报表重述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上市公司发生报表重述的次数见表 (3) 。在127家重述公司中, 101家上市公司发布一次关于年度报告的重述公告, 占重述公司79.53%;21家上市公司发布2次关于年度报告的重述公告占16.54%;还有5家公司发布了3次关于年度报告的重述公告。统计的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多会因为存在信息遗漏或错误而进行财务报表重述, 并且有20.47%的公司会多次发布关于年度报告的重述公告, 这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二) 报表重述前后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统计
本文对2009年至2011年间关于年报的重述公告进行分析, 统计出累积异常收益率情况见表 (4) 。可以发现在2009年至2011年我国财务报表重述公告的股票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均在-2.1%以下, 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重述事件所产生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分别为-0.87%, -1.81%和2.08%, 远远低于美国的重述公告前后几天大约-10%的股价波动损失。当天及其前后五个交易日的十一天里, 累计异常回报率的平均值是0.4%, 中位数是-0.67%, 绝对值远远低于美国的10%。且三年的均值、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变化微小, 可以间接说明报表重述连续三年的市场反应变化不大, 但累积异常回报率的极差相对于较大, 这可能是受公司选择性的重述影响。这种选择体现在公司重述的主动性、重述公告的内容、重述的时间等方面。此外本文统计了重述公告发布日前后5天的累积异常收益率情况如表 (5) 所示。以发布公告当日作为分界, 观察平均异常报酬率的分布情况, 发现在事件窗口期 (-5, 5) 中异常报酬率的平均值, 负值多于正值。在事件日前5日至事件日后5日, 平均异常报酬率分别为-0.18%、0.12%、-0.29%、-0.10%、-0.23%、0.16%、0.14%、-0.13%、0.27%、-0.01%、0.41%, 这说明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上市公司发布财务报表临时重述公告是一个坏消息。从表中上市公司的日超额收益率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看, 三年间样本标准差离散程度均不高, 样本均值从事件日前的第二天开始出现负值, 且其后均值大多数为负值。由此可以初步得出, 上市公司发生报表重述会出现负的市场反应。图 (1) 描述的是报表重述前后十一天的异常报酬率均值的走势图。从每日平均异常收益率来看, 在发布财务报表重述公告前第二天或第三天, 发生重述的公司日平均异常收益率开始为负值, 这证明市场对重述公告具有提前反应的能力。
(三) 报表重述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区分重述内容和重述频次, 本文分析了报表重述的短期市场反应。 (1) 重述不同内容的市场反应。结合图 (2) 和表 (6) 可以看出, 当重述内容涉及核心利润时, 公司发布重述公告会具有明显的负面市场反应, 窗口期 (-1.1) 、 (-3、3) 、 (-5, 5) 的P值分别为0.320、0.155、0.028。随着窗口期的扩大, 在 (-5, 5) 间t值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这验证了假设1的正确性。但是当重述的内容涉及非核心利润、税费、资产负债项目及非会计问题的重述公告时, 均未通过显著性检测, 这说明假设4、假设5正确, 即当重述内容涉及资产负债项目或非会计问题时市场反应不确定。同时还否定了当重述内容涉及非核心利润或与税费相关的项目时市场反应为负的假设。这可能的解释是, 证券市场信息使用人对涉及非核心利润项目及税费相关项目的辨识力还不够, 未能足够关注。
(2) 发布不同次数的重述公告的市场反应。从图 (3) 可见, 当公司发布重述公告时, 各窗口期会出现明显的负市场反应。为能清楚说明问题, 下面利用异常收益率的均值检验来分析重述次数对市场反应的影响, 见表 (7) 。可以看出, 在 (-1, 1) 、 (-3, 3) 窗口期间, 累积异常收益率的均值均未通过显著性检测, 但是随着窗口期扩大到 (-5, 5) 时, 样本公司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均值高达-7.3%, sig.值为0.043, 在5%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财务报表重述次数为多次时, 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假设6成立。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重述发生前后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短期效应。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发生报表重述时, 重述内容涉及非会计问题的占最大比重, 后续依次是非核心会计问题、核心会计问题、资产负债项目及税费相关项目;有为数不少的公司在同一年度中发生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报表重述;研究不同报表重述内容的市场反应时, 发现涉及核心利润的会计问题, 投资者更加关注, 并且由于多数重述涉及年报中高估利润, 重述报表中纠正调减利润, 因此市场反应整体显著为负。即重述信息的发布影响股价向下波动的趋势明显;研究报表重述次数与股价波动的关系时, 数据显著证明发生多次重述的公司, 股票价格有明显下降。即体现出显著的市场负反应。由此可见, 报表重述确实会影响股价, 损害投资人利益, 也影响重述公司自身形象。因此, 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来规范约束, 同时也需要上市公司强化自身财务能力, 以减少发生报表重述的概率。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2009年至2011年在深市主板发生年度报告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资料, 统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内容、重述次数等, 发现当重述内容涉及核心利润时, 市场反应显著为负, 而涉及其他内容时, 市场反应不显著;当报表重述多于两次时, 市场反应显著为负, 说明报表重述对股市有影响。
关键词:重述内容,重述次数,市场反应
参考文献
[1]姜英兵、崔刚、汪要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趋势与特征2004—2008》,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曹阳、王京京:《1998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趋势与特征》, 《财会通讯》2012年第6期。
[3]董小娜:《财务报表重述准则解析及其完善》, 《时代金融》2011年第6期。
[4]刘现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 Palmrose,Z- V.,V.J. Richardson, and S. Scholz. Determinants of Market Reactions to Restatement Announcements.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 2004. P59-84
[6] Scholz,S. The Changing Nature and Consequeences of Public Company Financial Restatements. 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Reporting.2008.
“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解读 篇9
一、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概念
1.内涵
个案研究法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从19世纪中叶开始系统使用个案法, 到20世纪20年代以来, 个案研究法逐渐应用于医学、法律、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后广泛扩展到教育科学研究中。我国的社区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起步较晚, 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尚不够成熟, 也没有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 社区教育的特定性与典型性等特点, 也决定了我国有必要利用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以具体了解每一个社区社教育的具体情况。
因此, 本文把个案研究法引入社区教育的研究中, 形成一个全新的方法术语, 即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所谓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是指以某一社区为研究对象, 对该社区的社区教育进行直接或间接、深入而具体的考察和典型剖析, 以此来了解该区社区教育发展变化的某些特点, 并具体阐明和深化社区教育规律, 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是一种质化的研究, 其目的是探讨某一特定社区中社区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需要广泛搜集某一社区在社区教育方面的相关资料, 从社区教育本身来了解其情况, 并分析解决该社区的社区教育中产生某些问题的原因, 进而提出矫正建议。
2.外延
从外延来说, 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旨在通过对某一社区的社区教育进行调查与分析, 来认识该区社区教育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进程, 即“解剖麻雀”;另一种是以对某一社区教育的了解与认识为基础, 旨在尝试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 以促进该区社区教育的发展, 从而认识措施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试点”。但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也有其局限性, 如样本小, 代表性差, 主观性较强, 推广度有限。
由于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适用于社区教育研究还不成熟、理论尚不完善、无需控制操弄, 所以, 鉴于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研究以及投入情况, 有必要提倡研究者采用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 促使社区教育研究人员进入社区进行观察, 在特定的情景下捕捉社区教育中相关人员的想法, 继而形成并发展成社区教育的相关理论。
二、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在社区教育研究中, 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第一, 社区个案的典型性与问题的普遍性。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研究对象虽是个别社区, 但它并不是孤立的, 因而研究这些个别社区的社区教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社区教育以及整个社区教育的某些特征和规律。
第二, 个案结果的描述性与过程的跟踪性。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研究结果要对某社区的社区教育进行丰富、生动而详细的描述, 以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样本社区的社区教育情况。在研究过程中有较长时间可以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使其过程往往具有跟踪性。
第三, 研究情境的自然性与互动的灵活性。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一般均在自然的情境下展开探讨, 研究者主要在一旁观看或是参与到某一社区的社区教育活动中, 站在社区人员立场上进行观察, 探讨该社区人员对社区教育的知觉过程, 用他们的语言和概念与他们互动。
第四, 个案方法的多元性与分析的科学性。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资料搜集方法相当多元, 如教育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教育实验、实物分析、及整理查阅文件、档案记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对该社区大量过去和现在的社区教育资料进行分析时应注意科学性。
三、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第一, 灵活性原则。
应根据研究者的需要和研究进展, 调整研究进程和研究内容, 选择或变换更为恰当、有效的研究方法, 体现出灵活性原则。
第二, 综合性原则。
在收集、分析某一社区教育的各方面材料时, 需要遵循综合性原则,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各种分析方法。
第三, 谨慎性原则。
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涉及具体的社区, 研究时必须遵循谨慎原则, 注意材料的报道是否经过社区相关负责人的许可、是否涉及该社区的秘密和隐私。
2.实施方法
在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实施过程中,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不同, 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实施方法主要有:
第一, 社区教育个案追踪法。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某一特定社区的社区教育, 收集其各种资料, 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研究者真实而直接地获得某社区教育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 社区教育个案追因法。即先发现某社区教育的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去追究其原因。如某社区的社区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或出现问题时, 我们可据此寻找其原因。
第三, 社区教育产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某特定社区的官方或个人的有关社区教育活动的材料, 如官方档案、研究人员的笔记等, 以了解该区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情况。
第四, 社区教育个案会诊法。是指召集有关教育专家学者通过讨论, 就某一社区的社区教育做出鉴定, 做出对该区社区教育情况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
3.实施程序
在社区教育研究中, 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第一, 制定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方案。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方案是指对某一社区的社区教育实施研究的计划, 是研究的前提条件。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 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研究的目的与重点、研究的步骤、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预期成果等。
第二, 形成研究问题, 确定研究对象。社区教育个案研究法的研究问题是关于某社区的社区教育“怎么样”和“为什么”等解释性的问题。根据研究目的抽取那些能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社区教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但需要考虑的是选择单一社区的社区教育还是多个社区的社区教育作为个案的研究对象。
第三, 搜集某一社区教育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可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 搜集与该社区教育相关的各种资料, 如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然后走进该社区对社区教育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 可用观察、访谈和实物分析等方法来搜集相关数据。
第四, 某社区教育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者在离开访谈和观察的社区后, 应第一时间对访谈稿件和观察记录等资料进行整理。对搜集到的社区教育资料需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繁从简等分析过程。
研究法 篇10
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颁布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来自于天软数据库和万得数据库, 其首次公告日由巨潮网上公布的公司公告和年度报告整理而得, 研究中所用财务数据全部来自于天软数据库。根据研究的需要, 本文的样本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1) 这些股权激励方案是在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期间在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上公告过;
(2) 由于股权激励在实施程序上要经历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通过到证监会备案后的正式实施, 因此其公告日期存在多个, 本文选取的公告日期以激励方案首日在公开媒体上报道为准, 数据来源于各家公司在公开媒体上公布的日期, 由本文笔者自己整理而得。
因此本文最后确定的研究样本为沪深两市49家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草案。
1.2 股权激励的财富效应检验
本文以股权激励公告前20日至后20日为时间窗口, 研究市场对股权激励公告的反应, 计算了AAR和CAR, 并进行了统计检验。
从累计超额收益率 (CAR) 曲线图来看, 从股权激励公告日前3天开始, 累计超额收益一直呈上升趋势, 且上升幅度在0这一天最为显著, 上升趋势在公告后1天就停止, 从2到20这个时期内收益率一直在5%至6%之间波动。下面再用累积的方式计算出各个区间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CAR) , 以得知股价在不同阶段的反应。
如表1所示, 在公告日 (-1, 1) 、 (-5, 5) 、 (-10, 10) 、 (-15, 15) 、 (-20, 20) 这些事件窗口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均显著为正, 其中前三个窗口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 后两个窗口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此外, 在 (-20, -2) 和 (2, 20) 这两个窗口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也为正, 但数值较小, 且在统计上结果都不显著。
*, **, ***分别表示在10%, 5%, 1%的水平上显著, 采用的方法是双尾T检验。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公告对股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说明我国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情况普遍看好, 即投资者预期股权激励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 认为股权激励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长期激励作用。而在 (-20, -2) 和 (2, 20) 这两个窗口期的CAR结果并不显著, 表明在公告前没有出现信息的泄露和公告后这种正的预期也没有持续。
2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水平的财富效应检验
2.1 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以上事件研究法尽管简明、直观, 但它只能反映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这一事件的发生对其业绩预期的影响, 无法说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中具体激励水平的不同对其业绩预期的影响。为了验证上市公司股权具体激励水平的不同对其业绩预期的影响, 本文在超额收益法的基础上开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希望用更为精确的方法来检验上述结果。
2.2 研究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考虑到本文所研究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的甚至还没有真正实施, 因此分析中用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预期累计超额收益率 (CAR) 代替公司业绩。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中基本上都公布了激励总数占当时总股本的比例。
根据假设, 建立以下模型:
CAR (t1, t2) =β0+β1×BQUITY_LNCENTIVES+β2×ROA+β3×D/A+β4×B/M+β5×LNASSET+ε
2.3 实证结果
从表2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 股权激励水平与累计超额收益率 (CAR) 之间的回归系数为正,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符合本文的假设。
但系数值只有0.105, 说明两者相关程度还不是很大。此外, 从控制变量与累计超额收益率之间的回归系数来看, CAR与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以及资产规模之间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其中总资产报酬率和市净率的回归系数都比较大, 说明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越大, 则投资者对股权激励对业绩促进作用的预期也越大。但从回归结果中我们也发现, 以上所有变量的回归结果在统计上都不显著。
3 结论
本文选取从2006年1月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颁布后宣布了股权激励草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的财富效应和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在选取样本时, 只有2006年以后公布实行的股权激励有完整的方案, 因此研究过程中的样本数为49家, 而后来因为有几家的方案缺失股权激励水平的数据, 回归中的样本数最后只剩45家。由此使得文章在分析股权激励方案特征和公司横截面数据的差异对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时, 回归结果全部没有通过统计性检验。因此, 作者认为随着股权激励的进一步推进, 可以在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增加到能完全达到统计性要求时, 再次来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
摘要:从市场反应角度, 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以后中国沪深A股市场公布股权激励草案的49家上市公司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检验, 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这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水平的不同对其业绩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对股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存在着显著的财富效应, 投资者对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高的公司预期激励效果要更好一些;且中国国内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本身这个事件, 而忽略了股权激励方案中具体的激励水平。
关键词:股权激励,财富效应,事件研究,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案例研究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应用;案例;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41-3
一、案例研究法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教授创立,他在《合同法案例》一书的前言中说道:“被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一个原理都是通过逐步的演化才达到现在的地步。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漫长的、通过众多的案例取得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案例。因此,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判例。”在这里,他强调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
因此,我们对案例教学法有这样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思考、分析、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目的是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地理知识实例,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进行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贯彻“地理教学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地理,同时向学生传授地理学习方法”的教育理念。
二、案例研究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要有启发性和思维梯度。
教学案例本身既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又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体验。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寻求真谛,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的方法,由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就越好。
2.案例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地理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指导着生活,学习地理最终也是对生活有所帮助。在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一节中,针对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我联系了丹阳的乡土地理学,设计了两个问题:①丹阳前几年的商业中心在哪里?现在呢?(原来在新民东路附近,现在贤桥附近)②为什么新民东路的地位逐渐衰落?为什么新的商业中心转向贤桥发展呢?(丹阳的交通干线逐渐向西拓进影响)把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后,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小组讨论,让想说的学生都有发言与表现自我的机会,他们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很全面透彻地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预设课堂讨论不同的结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案例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或者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对材料有新的感悟,都要经过科学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还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教师对课堂讨论可能会产生的不同结果,都应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预设不同的结果,以做到在课堂上有的放矢。
4.要注意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案例的展示过程及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效果及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设置难易适合的问题,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按照问题由易到难的排序,组织学生围绕问题有序地进行讨论,尤其要注意讨论的效率,尽可能按问题的重要性来分配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讨论的时候切忌问题很大,铺得很开,切忌讨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渐进性而是放羊式地随意讨论。
三、案例研究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走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课要讲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图1)
1.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地理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在呈现案例时营造分析案例的气氛,如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朗读、描绘案例,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头脑中不断呈现、联系、比较、分析和综合,提取和重组案例中提供的信息。所以,只有感情充沛、善于表演、知识全面的教师才能上好案例课,平庸或课堂调控能力差的教师所上的案例课,可能比其所讲的非案例课效果要差。
2.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
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在这里,正像一些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讲的那样,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任课堂讨论自流,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因而,这种讨论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nlc202309011305
3.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案例选编是案例教学中教师工作的起始环节,能否选择合适的案例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效。选编的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真实性、代表性。学以致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要具体详细,学生分析、归纳有足够的空间,包含一定的矛盾,具有思考性,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及对案例的判断和决策。课前,初步安排好讨论中分析案例的顺序,并对讨论中所出现的情况做充分的估计,做到有备无患。
4.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
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实际,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如果案例不做更新,多年不变,那么,学生也只能处理几年前的事情和得到几年前的知识。因为,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
四、案例研究法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作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辩论。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能够承受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图1)
1.认真准备。
学生应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况中寻找问题,发现线索;要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料并作好记录,拟订发言提纲。
2.积极参与。
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积极参与,争取发言。案例分析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供了机会与场所。学生应以案例中的“身份”或“扮演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假设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运用职业判断;针对案例提供的情况,拟订方案,制订方案实施程序,确立实施重点,直至撰写出总结报告。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除能提高决策能力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还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3.总结收获。
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案例讨论后,学生应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倾听、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新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案例研究法教学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的变革。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认识和掌握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案例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非常必要。案例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案例的呈现和展示、分析和讨论、总结和拓展、学习评价等阶段。
1.设计展示案例──阅读感知阶段。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或课中,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①给每个学生发放文字材料;②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屏幕上;③播放案例录音;④教师或学生生动形象地描述案例;⑤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⑥将案例编成剧本,由部分学生表演呈现出来等等。以上几种方式可以兼顾,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地理案例具有典型、直观、形象等特点,地理学科的案例呈现,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图形(地图)的、数据的、景观的等多种形式。
2.设置疑问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不能放任自流,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①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微观调控”。②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
3.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阶段。
学生通过自己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讨论过程是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以揭示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在此,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和展开研讨和探索。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讨论初步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每组发言后,其他组的学生可以针对发言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发言小组回答,最后,对于每个问题都得出一个大多数学生认可的结论。
4.组织班级讨论——求同存异阶段。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形式可以采用辨论会,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再一次闪光,并发生碰撞。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它的主要意义在于:①尊重和肯定每个学生及每个小组集体自主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机会,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②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力保其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这一阶段的交流,要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5.反馈、总结、评价──能力提高阶段。
总结评价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教师的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②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以调整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让学生树立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正确态度,提高学生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或现象时的分析、解决的经验与能力。
根据学生讨论、归纳的结果,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灵活点拨,以引导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案例教学的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其作用就是总结出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性原理,再实现应用方式上的迁移,因此,具有启发性是其明显的特征。
[参考文献]
[1]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隆瑞.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佑镁.电子学档:信息化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
浅析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法 篇12
布莱希特说:“艺术是独立而不孤立的领域。”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 而是艺术家创作的一部分。艺术家本人也不是与世隔绝的, 会参加一定的艺术学派。一个艺术学派即具有共同思想与风格的作者群, 与属于时代的一整套思想与风气相关。因此, 作品与作家时代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一观点被19世纪法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丹纳 (Hippolyte Adolphe Taine) 大力推崇。因为丹纳生活的时代正是科技长足发展, 新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技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甚至情感方式。口说无凭, 一切都要经过实证才能得到证明或伪证。这种实验室的思维方式影响到文学, 丹纳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循,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精神科学, 在研究方法上都是类似的。“雄心、勇气、真理也像消化作用、肌肉运动、体温一样都有各自的原因。美 德与恶性就像硫酸盐与食糖一样, 都是一种产品。每种复杂的现象都有其依附于另一些比较简单的现象的根源”。①因此, 他主张运用自然界的规律, 以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研究艺术、研究文艺发展史。
使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德国发扬光大的是著名的德国文学史家威廉·舍雷尔 (Wilhelm Scherer) , 他的研究方法在19世纪后的30年对德国文学研究产生过深刻影响。
一、实证主义的历史根源
诚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所说:“实证主义是这个时代的公共财产。”所以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虽然被称为实证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却并没有发现这一理论。孔德学习和生活的时代以思想界的混乱和社会不稳定为其特色。 ②因为传统社会在革命与反革命及战争的纷乱中瓦解, 孔德深感社会秩序和稳定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所以他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危机意志的产物, 是对现实的反应。传统哲学探索事物本质的思维体系及抽象的思辨方法, 很难回答工业社会中现实经济生活提出的问题。孔德指出既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 它就会按照一定的自然法规运行和发展。③于是, 人们应该借助自然科学的经验和手段获得社会知识, 按照科学体现的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考察和调节社会。
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的基础是人类知识的源头只能是可以被观察的、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事实。在这些事实或者现象中, 包含着规律性的东西, 人们可以通过归纳法找到这些普遍使用的规律。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 必须经由学习过程, 从不同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体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 不是真的知识。
孔德在其所写的《实证哲学》一书里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一是神学阶段, 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 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解释自然界的变化;二是玄学阶段, 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三是实证阶段, 即科学阶段, 运用观察、分类, 以及分类性资料, 探求事物彼此间的关系, 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孔德把“三阶段规律”看做整个历史文明进程的基础, 这一规律体系使得实证主义成为能与自然科学匹敌的、更客观有效的一门科学。
二、实证主义在德国的发展
谈到实证主义在德国的发展, 不得不提两个人物及其著作, 他们对舍雷尔的德国实证主义研究影响很大。
第一位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学家巴克尔及他的《英国文明史》。在书中, 作者介绍了特定时间段内法国、西班牙、苏格兰和英国的文化史, 证明了符合自然规律、不可避免的发展过程, 尤其对气候影响文化的论点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作者认为在历史前进过程中三种规律发挥了决定作用, 即自然规律、道德规范、知识规律。其气候影响文化的观点认为, 地理、气候条件影响人的生理, 生理差异导致人不同的精神和气质, 从而有不同的历史进程。他从“西欧中心主义”立场出发, 在书中将人类文明分为“欧洲文明”和“非欧洲文明”两大类。他认为“在欧洲, 自然受人类支配;在欧洲以外, 自然支配人类”。此书于1860和1861年由Arnold Ruge翻译成德语并出版后, 引起柏林青年学者的关注, 这其中就有德国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谢雷尔。
第二位是法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丹纳及其作品《英国文学史》和《艺术哲学》。丹纳在《英国文学导论》的“导言”中, 提出著名的环境论。在《艺术哲学》一书中, 又从作用于艺术生产和发展的三大社会因素出发, 更全面地阐释了种族、环境和时代对文学的深刻影响。其中, 种族即民族特性, 一个民族天生的和遗传的倾向与身体的气质和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 就产生了民族特性。这种民族性是民族“永久的本能”, 不受时间的影响, 在一切形势、气候中始终存在, 民族性是文学艺术发展的永久动力。环境既指地理气候条件, 又指社会环境。泰纳认为艺术的发展、人类精神产品的出现、衰落都应该从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寻找决定因素, 各种不同艺术的产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作用的结果。时代包括精神意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诸因素在内, 泰纳把他们称为“精神的气候”, 即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与自然气候对动植物的选择和淘汰作用一样, 精神气候也对艺术作品起着选择和淘汰作用。一定的艺术品种、艺术流派只能在特殊精神气候下才能产生。 另外, 泰纳主张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作品。既然作品作为被分析和被描写的对象, 那么探求作品中那些组成部分各自产生的原因与探究整个作品同样重要。作家及其生平、经历就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种方法在实证主义中被称为“生平研究”。
受巴克尔和丹纳的影响, 舍雷尔成了19世纪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史家。舍雷尔比丹纳更强调“历史学的标准是一切文学研究的工作基础”。 实证主义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 舍雷尔这一观点的实质就是在文学研究中发现规律性。舍雷尔把这一观点理解为“找到引起现象发生的力量”, 这是与英法实证主义理论的交汇点, 也是与自然科学的相通之处。在历史学中这种力量即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就像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定律一样, 在历史学中, 这种思想力量决定着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无论是历史进程还是杰出的历史人物, 都可以追溯导致他们产生的力和影响。这一见解推翻了偶然事件和形而上学的观念是构成历史的力量的史观。
由于舍雷尔认为以实证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通的, 因此重新使用因果关系这一自然科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便不难解释了。舍雷尔将因果关系作为社会科学的“基本范畴 ”, 由此看来历史应该被当做是一连串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研究。因果联系在社会科学中与在自然科学中不完全相同。 在自然科学中, 因果关系是由各个特殊的原因和结果关系中归纳出的普遍适用的关系。舍雷尔认为, 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则不以此为目的。因此他借用心理学上的概念“动机 ”代替因果关系这个概念。他将“动机 ”和“因果关系”这两个概念混合起来交替使用, 这反映出他在思想上的摇摆。一方面他想追求一种“严格的因果关系”, 即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因果循环链条。另一方面他试图将任何社会科学中的现象归结为引起其发生的原因, 即对前面说到的, 所有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精神力量这个原动力。舍雷尔认为, 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 科学研究方法和特点都彻底改变了,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过程更多地是指在认识时采取一种基本的科学态度, 而不是指在各自的认识过程中完全一致。
在文学研究方面, 舍雷尔主要持以下观点:
1.遗传、学问、经验公式
舍雷尔认为研究工作首先要针对“遗传, 外部生活条件和推动作者的影响”。与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理论相似, 谢雷尔将其归结为“遗传、学问、经验”。“遗传”指民族性格、家风等;“学问”指文学传统, “经验”指生平沉浮。实质上就是探索文学的源头、类似现象、平行发展及生活中的原型。歌 德的《诗与真》中的“树可以长高, 但终不抵天”是证明他观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2.融入是分析的前提
舍雷尔的因果关系论点一方面承认要观察环境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艺术家和他的作品, 另一方面, 承认对精神现象的认识没有一定之规, 不能简单地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舍雷尔认为文学家没有显微镜, 他不能进行解剖, 只能进行分析。而他只有使自己融入作品, 才能展开分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靠近创作的想象, 才能从作家的精神中体会作品诞生的过程。这让我们想起了狄尔泰的观点: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受限于个体的理解能力。尽管舍雷尔承认这样的观点, 但他认为文学分析的目标仍旧是通过分析单个元素找到典型的、规律性的东西。他为此举出的例子是诗人从一串相近的经历中 抽象出素材, 通过想象力将它运用到作品中。
3.比较的方法
比较使得分类成为可能。因为当某个艺术家的作品中总是出现相似元素时, 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找到普遍适用的规则。舍雷尔认为, 比较能帮助文学史家找到超越时间的确定的认识。可解释性在他看来就是“大胆地合并和构建”。要从现在的、已知的相似情况中推出过去的、未知的情况。舍雷尔强 调阐释过程中想象力的作用, 并认为历史学家应该把事件的可想象性作为历史记录的补充。
总体来说, 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一是找到信本, 即看包含文本的版本是否符合作者的意志或尽可能地接近作者的意志。二是从作者生平角度阐释作品。研究生平不仅指从素材和母题史角度寻找作品的根源, 作家与过去的作家和时代的联系, 还要研究作品对当时读者及后世作家的影响。
三、实证主义的衰落
舍雷尔学派的实证主义对19世纪的后30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积极意义在于舍雷尔使得实证主义文学研究在传统大学学科中得到了认可。
自80年代以来, 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研究逐渐兴起。自然主义将文学创作限定为对感官经验的描述, 并相信在精确观察后, 可以模仿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自然主义作家霍尔茨将“艺术的自然法则”用数学公式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作品《哈姆雷特爸爸》将这一观点通过“分秒风格”转化为现实。
90年代后, 实证主义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的高潮都已过去。舍雷尔的继承者们把收集事实和素材本身作为目的。文学研究仅仅满足于堆积生平琐事、素材母题, 而不把它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以发现特殊事件背后隐藏的普遍规律, 实证主义逐渐走向衰落。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展开, 以及科技的发展, 19世纪人们在思想上受到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实证主义应运而生。实证主义的奠基人孔德从审美的外部条件检视文学问题, 他的社会学认识论和美学思想传入德国又影响了舍雷尔等一批倡导以实证主义进行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家。本文从实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在德国的发展及其衰落等方面全面分析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法。
关键词: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文本分析
参考文献
[1]Dieter Gutzen, Norbert Oellers, Jürgen H.Petersen.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M].Berlin:ErichSchmidt.1989.
[2]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 (第七版) [M].中华书局, 2005:514-527.
[3]方维规.文学社会学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0-90.
[4]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