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档案

2024-09-22

民族档案(共11篇)

民族档案 篇1

目前关于旅游业相关档案收集的论述极少, 关于民族旅游档案收集、整理的相关论述则更为鲜见。如何收集、整理民族旅游档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应当引起各方重视, 值得深入探讨。目前, 民族旅游相关的重大活动、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较多, 而民族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档案收集整理则较少。因此, 本文探讨民族旅游档案的收集整理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一、民族旅游档案收集的含义

民族旅游档案可以界定为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民族旅游相关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具体指民族旅游从资源、产品到市场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 总体分为民族旅游资源档案和民族旅游活动档案, 具体包括民族旅游资源档案、民族旅游可行性研究、规划和建设档案、民族旅游经营档案、民族旅游管理档案、民族旅游研究档案等。从载体可细分为石刻等传统民族旅游资源档案、纸质民族旅游档案、声像民族旅游档案和电子民族旅游档案等。根据学者的定义进行演绎, 民族旅游档案收集指档案管理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将应保存的民族旅游档案收进档案室或档案馆的工作, 收集工作从工作方式和手段的性质上可分为接收与征集 (搜集) 两种方式[1]104。

二、民族旅游档案收集的意义

民族旅游档案的收集整理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政治、艺术、科研等多方面的价值, 在此主要论述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经济利用价值。民族旅游档案的收集整理, 其经济利用价值显著。民族旅游档案中的发展经验可供其他民族旅游经济发展作为决策依据和经验借鉴, 如可为景区景点建设服务, 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 也可为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服务。如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是2001 年经文化部、国家民委批准的一个跨区域的文化盛会, 迄今已在黔江、铜仁连续举办四届, 收集整理好历届文化节的档案资料可为该文化节的后续举办提供经验借鉴, 更好地发挥文化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民族旅游档案还可为民族旅游行业规范化管理服务, 例如作为其他民族旅游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强行业管理的经验借鉴。此外, 还可根据民族旅游档案编写宣传出版材料等, 对提高民族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2. 科学研究价值。民族旅游档案可以成为极好的旅游科研材料, 具有进行民族旅游学术研究的文献查考利用价值, 从中可以提炼总结出关于民族旅游发展的特点、规律, 从而繁荣民族旅游学术宝库。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旅游资源丰富, 近几年民族旅游发展迅速, 已经领跑渝东南各民族区县, 该县已经成功举办两次大型旅游节事活动, 即2011 年9 月举行的“中国·彭水第二届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文化节暨首届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和2012 年9 月举行的“2012·首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 六大核心旅游景区建设进展迅速, 旅游收入和游客量连年迅猛递增, 如将该县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景区建设、民族旅游经营和管理等民族旅游相关档案收集整理以进行科学研究, 可提炼出县域民族旅游发展的相关经验和规律, 可为其他民族区县发展民族旅游提供很好的经验参考、借鉴。

3.历史文化价值。民族旅游档案与其他类型的档案一样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民族旅游档案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民族旅游产业是人类的产业之一, 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之一, 今天的产业档案记录就是明天珍贵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材料。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沿着板夹溪的十三个原生态土家族村寨是全国一百个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项目之一, 政府在此建立了生态博物馆予以保护和开发, 面积约6.5 平方公里, 生活着197 户756 人, 它不但是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 也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美的土家原生态旅游带, 生态博物馆经过规划建设已初具规模, 它兼具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开发两项功能, 也是生态博物馆的进一步尝试和创新。关于土家十三寨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档案资料应予以完整保存, 这对以后的民族旅游开发、土家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生态博物馆建设等方面都是难得的历史档案参考资料。

民族旅游档案的文化价值主要是传承某一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功能[2]。民族旅游档案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具有将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功能, 已有的民族旅游档案为后续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基础和营养, 使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延续, 在发展中创新。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民族村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 是历史上位于苗疆边缘地带的一个以苗族为主的民族村寨, 是重庆境内唯一会讲苗语的民族村寨, 全村有花香、金珠等10 个自然寨, 共有310 户、总人口1473 人, 生活着苗族、土家族、汉族三个民族, 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 土家族占18%, 汉族占12%, 主要姓氏有:石、吴、龙、田、麻等, 村寨自然生态良好, 绝大多数家庭保留了完好的苗族吞口式吊脚楼民居, 还保留了榨油坊、民族服饰、苗族歌舞、人生礼仪、节日庆典等苗族传统文化, 该村已经制订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正在进行以民族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发展事业, 其间挖掘整理出众多民族文化资源, 产生了许多民族文化旅游档案资料, 这些档案包含了民族文化、民族旅游开发活动等内容, 它们是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

三、民族旅游档案收集的方式

1.常规收集。民族旅游档案的常规收集就是由民族旅游档案的承办部门把在工作中产生的相关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好, 定期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这主要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类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收集整理好的民族旅游档案定期上交给档案管理部门。如大型国有旅行社将相关业务档案资料按照旅行社五种档案的内容分类;按照业务档案填写规范要求认真填写;做好业务档案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业务档案立卷 (案卷封面、卷内目录、业务文件材料) , 及时立卷归档, 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业务档案真实有效, 每月装订成册;然后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档案的保管、保护和鉴定等。

2.临时收集。民族旅游档案的临时收集是指临时机构或活动产生的相关档案资料, 由档案管理部门牵头, 各相关单位或个人协助进行收集整理。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 经常会成立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机构如组委会、领导小组等, 这些临时性机构开展工作的档案也是民族旅游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认真收集整理。如为了推进鄂西民族生态旅游发展, 恩施州于2010 年成立了由州长挂帅的“恩施州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 对于这一临时机构应该从它的筹备建立、运作过程、机构撤销等整个过程进行档案的完整收集和保存。

3.专题收集。民族旅游档案的专题收集是指档案管理部门收集反映某一专题内容的系列档案资料的活动。民族旅游档案的专题收集要注重其主题性和完整性。湖南省怀化市已经分别于2011 年和2012 年连续举办两届“三古”文化旅游节, 可开展“三古”之一的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档案收集, 就怀化市的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资源、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规划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业发展状况、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中的经验和不足等方面进行专题档案收集, 这对于促进该地区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 对于其他类似地区的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4.跟踪收集。档案管理部门对于一些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民族旅游活动宜进行民族旅游档案的跟踪收集, 以保证相关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大型民族旅游节赛是一个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旅游活动, 这种民族旅游活动可采取档案跟踪收集方法。如贵州的梵净山文化旅游节, 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可在旅游节规划时参与, 帮助举办部门制订归档内容及相关细则, 并派出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与旅游节组委会档案工作人员一道收集旅游节筹备活动、新闻发布会、旅游节主要活动、闭幕式等重大活动的相关档案材料, 力争做到收集材料全面、完整和系统。

总之, 目前的民族旅游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范围较小, 缺乏系统性, 而且民族旅游档案的收集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各级民族旅游管理、经营、建设、研究等部门和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民族旅游档案收集工作, 提高民族旅游档案收集的数量和质量, 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旅游档案收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兆祦, 等.档案工作全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2]任汉中.论档案的文化价值[J].档案学研究, 2005 (2) .

民族档案 篇2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做好我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所有毕业生均应按照学校规定办理离校手续,并按时离校。自派遣之日起,不再享受校内的住宿、医疗、图书借阅等在校学生的权利和待遇,离校后的一切行为及其后果均由本人负责,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条 所有毕业生都按照国家和各省区的要求派遣。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一律派遣到生源所在地,户口和档案可申请留校代管。

第三条 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申请将户口和档案留校代管,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经过普通高考正式录取进入我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通过各方面的考核,顺利取得国家统一颁发的毕业证书的合格毕业生。

第四条 定向生、结业生、在校受过处分的学生、专业需求信息充足而本人不愿就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违约情况的学生,学校不提供户口和档案留校服务。

第五条 申请户口和档案留校代管的未就业毕业生,必须填写《西南民族大学未就业毕业生户口和档案留校代管申请表》,经审查,符合条件者,与学校签定《西南民族大学未就业毕业生户口和档案留校代管协议书》,并提供本人和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担保人是指在户口和档案留校代管期间,对未就业毕业生的行为及后果负责的人。担保人一般是未就业毕业生的父母或提供经济来源的人)。

第六条 学校代管未就业毕业生户口和档案期限为两年,其间学校尽可能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与就业有关的服务,并办理与就业有关的手续。在毕业第一年内落实就业单位,手续齐备的,学校可帮助办理改派手续;从第二年7月起,学校仅为未就业毕业生代管户口和档案,而不再为其办理就业手续。毕业生如找到用人单位,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劳动合同和毕业证书等有效证件自行办理落户等手续。

第七条 毕业生若两年内仍未落实工作单位,则应及时到校办理手续,将户口和档案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逾期不到校办理有关手续造成的一切后果,一 1

律由本人自行负责。

第八条 学校不负责为户口和档案代管的未就业毕业生办理除就业以外的任何手续(如出具出国、结婚、生育等证明)。如预计在户口和档案留校代管期间将出现与毕业生就业无关而需要由户口所在地出具证明或办理手续的情况,请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时将户口和档案迁回生源所在地,以免造成今后有关手续不能办理的后果。

第九条 在户口和档案代管期内,未就业毕业生必须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如果联系方式发生变化,应及时告诉学校。未就业毕业生应遵纪守法,离校后不得继续在校居住,不得以在校生的名义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不得有任何干扰学校秩序和有损学校形象、声誉的行为。在户口的迁出和档案的投递过程中,如因登记地址不详或毕业生本人其它原因(如联系方式变化而不告知学校)导致的后果,由毕业生本人承担,学校概不负责。

第十条 由招生就业处安排专人负责“未就业毕业生”的有关工作,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库,准确及时地掌握其就业动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民族档案 篇3

档案员侯平,今年35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是一名新时代的女性,言语不多,但落落大方,干练沉稳,嘴角总是挂着笑容,该镇党委书记于兴国说:“围场镇档案工作步入全市205个乡镇前列,档案员侯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县档案局局长韩孝说:“档案员侯平是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标兵,是围场档案系统的楷模!”。

有镇党委、政府做坚强后盾,档案员侯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档案工作实现镇、村档案室、查阅中心、办公室“四室”分设,镇综合档案室、村级档案室、查阅中心面积112平方米,配置档案橱36组及“八防”、电脑、复印机、照相机、打孔机、切纸机等必要设施设备,建起了实物档案展架,利用泰坦超越2000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文件录入工作,基本实现了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科学分类 严格标准 高质量完成建档工作

2006年6月,侯平接手档案工作,她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在档案工作岗位上耕耘着。为使全镇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要求,她结合镇域实际制定完善了镇、村(社区)档案分类标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将镇本级档案科学地划分了10个大门类,对收集上来的有保存价值的各门类载体档案资料,按国家档案分类办法和业务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重新筛选、鉴定、分类、组卷、装订、归档,并逐年接续。目前镇档案室保存各类档案18372卷,2007年及以前年度永久、长期档案全部移交给县档案馆。

拓宽领域 搞好编研 服务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

在搞好常规接待的同时,拓宽档案利用渠道,变“死档案”为“活资料”。一是积极服务广大下岗职工。“十二五”以来,共接待镇办企业下岗职工195人次,主要查阅凤凰玻璃厂、轧钢厂、纸箱厂、木建厂、油厂等镇办企业职工个人档案,企业运营期间工资表等财务凭证,为广大下岗职工身份认定,缴纳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等提供最原始最真实的依据。二是为维护稳定作出了贡献。为征地、土地承包、林权改革、物权界定等经济和信访等社会工作提供了有效凭证。三是开发编研资料。利用室藏档案资料,编印了党代会、人代会、重点集体企业、私营企业项目及景区旅游等11种12册编研材料,努力使档案室成为镇党委、政府和各站、所、办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和参谋。四是建立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方便了广大村民和社区居民查阅现行文件,为村民和市民了解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等搭建了有效平台。

克服困难 争得支持 实现“村档镇代管”

村级档案收集整理难度大,镇里又忙得脱不开身,她就利用节假日时间,得到县档案局业务指导股的大力支持,亲自到全镇9个村对档案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归档,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为了给村里节省开支,中午自带方便面做午餐,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全镇9个村全部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于2009年底9个村全部晋升河北省三级。之后侯平不定期对镇内所、站、办、村、社区26名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

由于村级档案工作基础抓得好,2011年在全县率先实现 “村档镇代管”。全镇9个行政村档案全部移交至镇村级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共收纳村级档案资料5111件(册)、光盘42张。严格执行村级档案利用借阅制度,借阅人需持有所在村的介绍信,并在借阅登记簿上详细登记,无镇主管领导批准不借阅原件,只提供复印件。对于违规调阅档案的请求坚决拒绝。为了推广围场镇的典型做法,2012年6月县档案局在该镇组织召开了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现场经验交流观摩会,副县长陆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召开得很成功,反响很大,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侯平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将美好的青春奉献给无悔的工作,这是我对生命价值的诠释,我会用我执着的追求,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智慧全部融入到档案工作中来。”

民族档案 篇4

一、民族档案与民族资源数据库的涵义

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发展史, 再现了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发展的全部历程, 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与凭证性的特征, 又蕴含记忆和延续少数民族自然形成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 不仅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还是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除汉族以外, 人口在6 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 其中22个民族独立使用着26种语言和23种文字。云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 多民族风俗礼仪、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服饰和民族医药等, 构建了云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民族档案。

民族资源数据库是汇集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数据的总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 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 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丰富的地区, 但也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流逝的重灾区。一是大量史诗、神话、传说、民谣等口传文学存续形式脆弱, 传承困难, 正在自然消失。二是无数珍贵的民俗技艺和民间艺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淡出历史舞台。三是受经济全球化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 许多少数民族传统的谋生手段被现代文明代替。

建设云南民族资源数据库, 有利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 有利于民族文化生态与安全的保护和有效管理, 有利于民族文化产权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也有利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是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社会公众在基本满足物质生活消费的同时,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愈增长, 这将使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产生巨大经济与社会价值。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所产生的唯一性、垄断性价值, 将有效提升云南的文化、旅游、教育、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文化附加价值, 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积极的拉动作用。因此, 建设云南少数民族资源数据库, 面对云南庞大的民族文化资源采取数字化保护利用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科学性、创新性、再生性, 甚至具有不可替代性等优势, 其文化、经济、社会意义深远而重大。

二、充分发挥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

云南省政府在《云南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要重点对云南省世居、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普查收集、归类整理, 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 采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 建立民族文化资源库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目前, 云南省民委经过对前期民族档案的收集、整理, 不仅收集到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 也收集到了许多文字、文学资料, 在数字转化上有了一定的成果, 已建成民族资源数据库条目数6 332项, 民族资源数据库磁盘文件数10 387个, 民族资源数据库专题条目数1 286项, PDF化页数30多万页。在前阶段的工作中, 民族档案在数据库建设中的集中展示、专题研究、特色建设、信息咨询等几方面的作用突显。

1. 民族档案的集中展示作用

对前期收集到的民族档案, 可分为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艺术、民间文学、民族古籍、传统科学、文化遗产、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等九方面的数据内容, 这些数据都可以依据各自特点和归属分别在民族资源数据库中建立子库, 从不同层面展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时空不断延续, 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共享, 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目前, 云南省已启动少数民族音像档案采集、保护工作, 拍摄、录制布朗族、阿昌族、独龙族、基诺族等7个特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录音8730分钟、录像440分钟, 这些民族音像档案可通过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平台, 更好地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时代主题。

2. 民族档案的专题研究作用

建设民族资源数据库可以对传统的民族档案研究工作产生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环节, 除通过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式, 向社会公布宜开放的档案资料外, 还可专题研究利用数据资源库的优势在新媒体上提供民族档案的利用。同时围绕民族档案的“收集、管理、保存、利用”, 完成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子库建设, 均可让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民族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进行专题性研究, 逐步显现民族资源数据库的管理和服务效益。

3. 民族档案的特色建设作用

民族档案是民族文化的母资源, 是民族文化的根。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建库也不同于其他的数据库, 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也就具有着鲜明的特色, 如地方性、典型性、生动性等等。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其存留的民族档案自然成为研究该地区民族各方面情况的独特史料。通过民族资源数据库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这些档案时, 可依据民族档案自身的特点进行分属性录入系统, 也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分类入库, 但贯穿始终的仍是民族档案在资源数据库中的特色。如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民委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少数民族》, 由云南省民委和省民族学会编写的《云南民族工作实用手册》等档案信息资源在入库时, 本身就具有着鲜明的特性。

4. 民族档案的丰富翔实作用

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建设逐步形成民族档案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的长效机制, 相关的建库专业技术人员也就会逐渐留心收集民族档案信息资料, 包括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 增强数据库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而扩大收集范围, 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 确立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 使档案、民族事务、文化等部门加入其中, 使民族资源数据库的资料得以不断丰富, 展示民族档案的的精髓。

5. 民族档案的信息咨询作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 许多国家的档案馆已经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并给神秘的、有时是乏味的档案资源贴上吸引人的“标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很多部门或机构先后构建了数字档案馆或资源数据库, 对实物档案资料进行数字转化,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部门之间、在部门与机构之间、在部门、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共享。云南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是通过内外网的资源信息展示平台展示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信息数据, 还将逐步考虑通过接口或交换系统等方式, 与其他单位、部门、机构实现数据交换共享,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民族档案资源, 为更多的档案工作者、民族工作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

综上, 民族档案是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基础, 是重要的民族信息资源, 民族档案工作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资源数据库的发展与完善。数据库开发部门或机构应充分挖掘民族档案的文化底蕴, 将蕴涵丰富的民族信息资源的民族档案运用和服务于数据库建设, 充分发挥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共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民族资源数据库是汇集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资源数据的总和。应充分发挥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档案,民族资源数据库,云南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工作实用手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3.

民族档案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 地方习俗 文化价值

地方习俗是一类文化现象,特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社会行为模式。”①在宏扬民族文化,汲取历史精华号召下,地方习俗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构成,通过多种手段对它进行积极批判、吸收、披露、传播、挖掘和创新是繁荣祖国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而少数民族档案是民族地区历史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客观反映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情风俗等,天然具备在地方习俗传承中作为第一手信息记录和研究资料的优势,具备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信息提取、总结、借鉴、利用和创新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价值

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价值表现为两点:一是借助有形符号在某类物质载体上记录习俗文化信息,如以文字、图片、绘画、雕刻等手段把信息记录于金石、竹简、纸张上等;二是通过人类自然语言口耳相传,在少数民族档案上的转换方式是把人类记忆转录成录音带或录像带等口述档案。

从有形符号记录上看,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手段既表现为汉文的记载,也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字的记录,如广西方块壮文、回文的记录等;既表现为绘画,也表现为雕刻,如广西龙州、扶绥、崇左等左江沿岸和广西宁明县明江沿岸的岩画,它记录了封建时代当地大量的生产生活习俗。从信息记录载体看,分为:竹简类(如竹简、木刻、贝叶、菠萝叶等);石质类(如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青铜类(如广西铜鼓);布帛类(如棉布、各色丝织品或用墨、颜料等书写的刺绣等);纸质类等。梳理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特殊记录方式,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或其他研究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调研和挖掘工作。

伴随民族地区汉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制作口述档案成为当前民族地区习俗文化留存、挽救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随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过去许多反映地方习俗的各式建筑、符号或图腾有被千篇一律的白墙红瓦覆盖的倾向;随着民族地区汉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地方风俗已经不再那么隆重或被重视,甚至到了灭绝的边缘;随着民族地区少数懂民间习俗文化的老人的离开,民族习俗中的优秀成分有消亡的风险,如已出现了蒙文或广西回文无人能识别的现象。制作口述档案,以声像方式及时记录这些濒临灭绝的民族习俗文化成为留存祖国宝贵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在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背景下,许多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习俗正逐渐消失,挽救古老文明,留存人类记忆的使命迫切要求有新的记录手段的出现。口述档案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对留存地方习俗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如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已派人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采访老人、录制地方节日活动影像方式,摄制了大量反映地方特色节日场景或服饰的画面。它对于再现民族文化,留存地方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二、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传播价值

传播即“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是人们制作、传递、储存信息的过程。”②借助传播,少数民族档案实现所记录习俗文化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让更多人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取情报,从而使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价值得到放大。

在传承地方习俗文化中,少数民族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在固定文化机构的传播,即各级各类民族档案机构或相关文化单位的传播,如档案馆、民委、民族研究所、民族事务办或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等。例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大量反映当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习俗(如盘王节)的照片、文件、锦旗和道具,每年接待大量地方习俗考察团和调研人员到馆查档。另一类是大众传播,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例如广西借助《壮文报》,及时报导民俗档案中习俗文化的新发现,以消息方式满足人们求奇、求异、求新心理,如近年不断有对地方古老剧本“彩调”戏研究的新动向;借助民族类杂志如《民族研究》、《民族译丛》、《民族语文》、《民族团结》等,深入揭示民族档案中记载的复杂习俗之谜,详解史实真相,如依据档案对广西历史人物刘三姐民歌演唱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摄录影视剧《大瑶山瑶族》、《民族大家庭》、《民族艺苑》、《民族优育》等,披露广西各地大量习俗景观,其历史溯源内容主要来自民族档案的记录;并在广西档案信息网等专业网站,开辟有“广西民俗”的专栏等。借助大众传媒,以少数民族档案为信息源和依据,充分发掘地方独特的习俗文化信息,隆重向外界介绍广西各民族地区生活的不同形态、治理的不同模式、婚姻家庭的不同习俗等,引导了大批外地民俗游客来桂旅游,从而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如广西每年三月三的歌圩节和盘王节期间,通过大力宣传,包括依据档案内容进行的习俗内容或历史的介绍,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和调研当地档案馆。广西各民族地区也以档案记载为依据,努力复制或改善地方习俗景观,如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重建“风雨程阳桥”,兴建有中国首座白裤瑶族生态博物馆,南宁正在拟建民间艺术之乡等。在充分发掘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价值时,大众传播是一道强有力的工具。

三、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创新价值

档案是“未渗过水的史料”,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手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总结和借鉴,可以实现规律总结、观点提炼、知识发现、理论抽象上的文化创新。

第一,通过研究民俗档案典籍,总结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预测文化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指导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典型例子如通过深入研究“三月三歌圩节”发展历程遗留下来的档案典籍,包括民歌剧本、活动期间盛况记录及各类道具、各种实物、各类报道等,会发现这种习俗之所以延续至今,源于它广泛深入扎根民间,扎根于民间文化的传统。如歌曲来自民间,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开摊贩贸易活动,并从诞生至今都拥有雄厚群众基础等。所以时于今日,广西地区仍然保留了这些优良文化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把它办成了每年一度的文化盛宴。还有参照今天科技发展的新发现,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始摒弃过去人人住竹楼的习俗。因为根据对相关建筑档案资料的阅读,发现这类住所并不利于防震,同时不利于保暖和抵御湿气,不利于人体健康。地方习俗是一类文化现象,其产生、发展、演变甚至消亡都留下历史痕迹,这些痕迹主要集中反映在各类不同载体和不同内容的少数民族档案中。研究少数民族档案这类历史记录,总结期间各类习俗发展的成败得失,对于今人积极引导地方习俗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发掘民俗艺术档案优秀因子,供文化艺术创新借用。借用是文化创新的一种手段,即多种因素的重新组合。通过发掘民俗艺术档案中的优秀因子,科学融入到今人艺术样式中,对于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具有重大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对少数民族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上。如对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表演曲艺古籍剧本的研究,对其语言结构、音乐、演员、服饰、乐器、表演技法等加以理论总结,为今天的舞曲技艺创新补充新的因子;对广西瑶区石牌制度的研究,利于总结其在民族团结上的可取之处;对壮民音乐典籍的研究,对其以多声部为主,尤以二重部重唱为主要形式,从而演绎出优美旋律特点的总结,有利于今天民族歌曲的进一步完善;对壮族舞蹈,如“春堂舞”、“绣球舞”、“扁担舞”、“采茶舞”、“铜鼓舞”等声像档案(有的已失传,仅留有声像档案的记录)的研究,抽象其主题鲜明、舞步雄健、感情逼真的真谛,对今人的舞蹈改进具有积极意义。对这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档案典籍的研究,对今天文化创新具有重大的借用价值。

注释:

①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体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6.

②孙宝水.公共关系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基本问题探讨 篇6

“基本概念是一个研究课题的逻辑起点, 决定着一个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学术特征和发展方向。”[1]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界定比较模糊, 而像《档案术语词典》、《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简明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权威的文献及其他机构亦没有对其进行过明确的界定。直到最近几年, 才有个别学者试图对其进行定义。

黄琴、华林、侯明昌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由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口耳相传的反映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 具有保存价值的口碑历史记录。”[2]91陈子丹、周知勇认为:“各少数民族在没有创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以前, 只能用口头传说的方式去记录发生的万事万物, 并通过口耳相传, 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世代承袭。这种用固定语言记录下来, 并通过言传口授, 代代相承的各少数民族史实, 就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3]24黄志洪认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各少数民族用固定的语言、言传口授的方式, 代代相承德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老仪式、音乐舞蹈、创世史诗、叙事长诗、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化遗存。”[4]32

第一种观点把口述档案的传播者囿于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观点有失偏颇, 正如其定义里所陈述的,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反映少数民族方方面面的情况的, 而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并不可能完全掌握其民族所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认为用固定语言传下来的才是口述档案, 对口述档案的口述人的定义过于狭隘。鉴于此, 笔者认为,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人们对发生过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对亲历、亲见、亲闻者进行的有计划的采访而整理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口述材料。

对此观点, 有几点需要说明。

第一, “亲历、亲见、亲闻者” (我们也称其为口述者) 可以是某个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见证人或知情人;可以是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头领、土司、毕摩、和尚、巫师、长老等;也可以是风土人情了解者或某项民族技艺习得者等。总之, 只要是其所述内容能反映该民族某个生活方面的记忆, 我们都将对其进行采访。

第二, “少数民族发生过的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历时性”的和“共时性”的社会活动。即:既包括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的口述档案, 也包括少数民族在当下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口述档案。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社会通常都重视那些‘过去的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或赋予历史任务与事件新的价值, 以应对外在利益环境的变迁。”[5]57人们对当下生活空间的事物赋予新的含义的过程也是其构建未来“历史”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下”的口述档案会变成“历史”的口述档案, 即我们今天的活动是在创造明天的历史。

第三, “进行有计划的采访”是指我们的采访不是随便进行的。要么是因为科学研究;要么是为了弥补馆藏档案的不足;要么是为了解决某一方面的难题;要么是为了保护民族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等等, 总之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采访。在采访之前也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采访主题的确定、访谈内容资料的搜集、受访者个人经历、家庭背景、访谈地点和时间的约定等。

第四, 对采访内容进行整理不是说采访者根据自己的意图、目的对所采访内容进行任意加工、修改;而是说采访者根据访谈录音, 把口述者所说的话逐字逐句的、一字不差的誊写下来, 其还包括口述者的动作、表情、神态等。总之, 要尽可能的在文本上反映出口述者的口述时的情境。如果口述人因年龄关系口齿不清或说话语序颠倒、逻辑不通时, 采访者在保证原意不变的情况下可对文字稿作适当修改, 但是只能以注释的形式出现, 不能打破口述者原有的语序。把访谈的录音用文字复原仅仅只是整理访问稿的第一步。由于个人经历不一样, 所以受访者所关注的重点和感兴趣的、记忆深刻的东西不一定与主体相关。因此, 访问者必须花大力气加以重组、归纳和编排。若碰到有时间、地点、人名等方面的疑问还必须查阅各种工具书查证补充或是再访问其他人, 然后才做文字的整理和修饰, 并把其作为录音稿的附稿和录音稿装订在一起。

该定义扩展了少数民族口述资料的收录范围, 只要是该少数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 只要证实其有价值, 就应该在采访和收集之列, 而不管其是否用少数民族语言来表述。该定义还避开了对采访者的身份限制, 因为口述资料的形成可以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可以是新闻工作者、亦可以是个人、某学术团体或民间机构等。此外, 该定义也避免了对记录材料和存储介质的具体描述, 记录和存储介质仅仅是记录的工具, 对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会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而不尽相同, 人们可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科技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记录手段和相应的存储介质。

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特点

1. 合作性。

传统的档案学研究对象大多是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是前人记载流传于后世的, 它们只有在充当研究者的某种假设或结论的证明时才能派上用场, 否则它们就仅仅是一堆“不会说话、没有声音”的废纸。而口述档案则不同, 其是采访人和受访人共同合作的结果, 在采访的过程中, 采访人不能草率的对待口述者, 因为其是一个鲜活的、有正常心智的个体, 其有充分的自由为自己辩护。在采访中, 虽然采访者可根据自己的采访计划对口述者任意提问, 但是若受访者不配合, 故意回避或隐瞒事实,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口述档案的质量。因此, 在访谈的过程中需要采访者和受访者积极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形成翔实、完整的口述档案。

2. 动态性。

口述档案是采访者与受访者事后追认的历史事实, 即口述档案的生成时间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生时间是相脱离的, 其是采访者与受访者双方合作、互动的产物。在访谈中, 采访者与受访者都具有动态性, 具体表现在: (1) 对访谈者而言, 其在访谈的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对访谈计划作改变, 比如扩大访谈内容的范围、调整问题、改变提问的方式和方法等, 从而获得更多具体、完善的信息和细节。 (2) 对于受访者而言, 其记忆因受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生活阅历、时代背景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3. 不可再生性。

由于口述档案是采访者和受访者双方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而产生的, 且其生成过程也是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得以完成。故在访谈过程中, 受访者所讲故事的情节, 所唱史诗内容、语调、情感以及口述者在口述时表情的变化、语调的急缓、手势的配合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采访的时间、地点、环境, 受访人情绪、记忆等方面的影响, 受访者的叙述和肢体语言的表现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录时, 特别是进行摄像时, 不仅要对共时性的内容——表演者、受众、场景、现场等作忠实记录;而且还要对历时性的内容——表演者的个人经历、学习背景、家庭情况、不同场合下的表演情况等作详细的记录。

三、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

口述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 其也满足档案的价值。除此之外, 口述档案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1. 口述背后, 深层文化寓意的挖掘。

人体的动作、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中性的, 即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其所蕴含的寓意是不同的。故而在采访的过程中, 受访者的一颦一笑、一眨眼、一皱眉或者是细微的表情变化等动作都可能包含不同的意思。因此, 如果我们不对整体的文化场景进行深入调查、认知和研究, 只把表面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以为这样就是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 那么就不可能获悉口述背后的真相、获悉该“文本”背后蕴含的传统根源、文化现象和理念以及文化的寓意和成因, 导致使后人产生对此文化的误读。

2. 口述文本“实地”情境的再现。

以往的档案记录的是官方的活动, 反映的是上层社会的思想和价值, 跟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和场景往往进入不了史学家的视野。因此,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大多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文化、官方文化。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因此档案不应缺少民众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回到民间、回到田野, 记录和保存普通百姓的生活;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能长期在书斋里从一个书本去到另外一个书本做文字上的重新解构的游戏, 我们必须走出书斋, 走向田野, 从田野中追根溯源找回真实的历史、找出生活的真相, 对真实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口述档案使少数民族人民有了参与历史记录的机会。通过对他们的访谈可以使我们了解该民族观察和审视历史的思维和视角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把本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的?从而全面、立体的展现出其民族发展的整体面貌和社会的发展脉络。

摘要: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作为民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概念、特点、价值等进行简单梳理, 以期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探讨

参考文献

[1]程焕文.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1) .

[2]黄琴.亟待保护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档案[J].档案学通讯, 2009 (1) .

[3]陈子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浅论[J].云南档案, 2004 (2) .

[4]黄志洪.口述档案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化[J].北京档案, 2010 (2) .

民族档案 篇7

3月22日, 抚顺市锡伯族档案资料捐赠仪式在抚顺市档案局举行。市档案局局长于清永、副局长高群, 市锡伯族联谊会会长胡海、名誉会长胡江、何绍华、秘书长何秋、常务理事胡乃军参加了捐赠仪式。

本次活动共捐赠锡伯族志书、民歌集、研究文集等书籍、杂志16本, 民族服装2套, 将永久保存于抚顺市档案馆。局长于清永代表抚顺市档案局向锡伯族联谊会颁发了捐赠证书。在仪式上, 市档案局介绍了档案馆职能、馆藏档案数量、种类、近几年档案征集与开发利用情况, 以及档案保管的相关知识。锡伯族联谊会介绍了抚顺地区锡伯族人口状况、历史变迁及民风民俗。

于清永局长在讲话中指出, 锡伯族档案资料是记载、研究抚顺市锡伯族历史的宝贵资料, 同时也是研究中国锡伯族文化的重要参考。本次捐赠是对抚顺市档案工作的鼓励与支持,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丰富和充实了馆藏档案, 推动档案馆服务公众的社会作用, 也是对稀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市档案局将对进馆档案进行专业科学地整理和保管, 充分发挥人员、设备、技术优势, 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 在少数民族档案征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民族文化宣传等方面与抚顺锡伯族联谊会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

民族档案 篇8

一、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内容

1.民族饮食档案。西藏的特色饮食是藏餐。藏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等。除此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用料独特、绿色健康的藏菜。西藏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如奶茶、蕨麻米饭、灌汤包子、手抓羊肉、大烩菜、酸奶、风干肉和夏普青(肉浆)等。藏族在用餐时,非常注重礼仪。在饮食的每一个环节,如就餐座位的安排、用餐、饮酒、饮茶、唱酒歌等无不体现着尊长敬老、礼让谦恭和热情诚恳的美德[1]78。将记录和反映藏族特色饮食的食谱配料、烹调方法、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饮食礼仪、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等整理成藏族饮食档案,对于藏族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民族传统建筑档案。西藏民族建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藏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从功能上可分为宫殿建筑,如布达拉宫;寺庙建筑,如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城堡建筑,如阿里古格王朝古城堡等;庄园建筑,如罗布林卡等;西藏的传统民居建筑更是丰富多彩,藏北牧区的帐房、藏南谷地的碉房各具特色。将记录和反映西藏民族传统建筑的发展历史、建筑风格、布局特点、设计施工、装饰维修、改建扩建等内容的档案建立好,可以为西藏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对西藏传统民族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也有重要意义。

3.民族旅游文化档案。西藏纯净湛蓝的天空、雄伟壮丽的神山圣湖、神秘虔诚的宗教信仰和雪域独特的民族风情,无不令人神思遐想,让人流连忘返。西藏主要自然风光旅游景点有: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羊八井、羊卓雍湖和纳木错、亚东口岸、雅砻河风景名胜区、羌塘生态旅游区等。主要人文古迹旅游景点有: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吐蕃时期藏王墓葬群、帕拉庄园、萨迦寺、卡若遗址、强巴林寺、古格王国遗址等。建立西藏民族旅游文化档案,有助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西藏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4.西藏民俗档案。西藏民俗是由世代生活在西藏地区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突出表现在其民族节日和民族服饰等方面。在民族节日方面,西藏的节日数量非常多,最为著名的有藏历年、雪顿节、江孜达玛节、赛马节、沐浴节、望果节等。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类似于内地的春节。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藏戏汇演、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故又名“藏戏节”、“展佛节”。

在民族服饰方面,藏装(藏袍)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男女都蓄辫,喜欢佩戴各种精美的首饰。由于气候差异很大,农区和牧区在着装上各有特色。珞巴族男子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到腹部,头戴用熊皮压制成的圆形带沿帽子。妇女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窄身筒裙,小腿扎裹布。

将保存在其他单位和散存在民间的有关西藏民俗活动的文字、图片、实物、录音带、录像带等收集归档,建立西藏民俗档案,对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民族民间文学档案。西藏的民间文学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谚语和格言、史诗等。藏族的神话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藏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著名的有,藏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猕猴神话、青稞种子的来历、天和地是怎样来的等;西藏的传说也很多,主要有赞普传说、历史宗教人物传说、大自然的传说、寺院的传说、动物植物的传说等;故事包括斗争故事、爱情故事、动物故事等;西藏人民的谚语和格言也很多,主要内容是讲为人、处世、治家等道理的,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藏族的史诗最为著名的是《格萨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西藏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档案建立好,可以为西藏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创新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6.民族歌舞艺术档案。藏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与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形成了三大类歌舞:第一类,是在传统歌舞中占主体地位的民间歌舞,主要包括:(1)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2)歌舞音乐:包括果谐(圆圈歌舞)、堆谐(踢踏舞)、囊玛(内庭歌舞)、热巴(铃鼓舞)、果卓(锅庄舞)、卓谐(腰鼓舞)等;(3)说唱音乐:包括仲谐、折嘎、喇嘛马尼等,主要由民间艺人和寺院僧人演唱;(4)戏曲音乐—藏戏:包括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四个剧种,各剧种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具有不同特色[2]77。第二类,以宗教祭祀为内容的宗教乐舞,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俗称“跳神”)和寺院器乐;第三类,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具有西域风味,古香古色,稀世罕见。将有关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文字、图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归档保存,建立西藏民族歌舞艺术档案,有助于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为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最原始的资料。

7.民族传统美术档案。西藏的传统美术丰富多彩,极具地方民族特色,其形式主要有壁画、唐卡、擦擦和酥油花等,其中以唐卡最具有代表性。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的品种多种多样,主要有绘画唐卡、印刷唐卡、刺绣唐卡、堆绣唐卡、织锦唐卡和缂丝唐卡。其题材内容涉及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统唐卡制作程序复杂,成本昂贵,方法考究,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酥油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食品,有很多用途。用酥油作为雕塑原料塑造的艺术形象称为酥油花。酥油花制作工序独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题材丰富,是藏传佛教艺术珍品。每年藏历正月十五,西藏各地的藏传佛教寺院都要举行盛大的酥油花灯会,其中以强巴林寺的酥油花灯会最为有名。将西藏传统美术的档案建立好,有助于西藏传统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对西藏传统美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宝贵的资料。

8.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档案。西藏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包括藏毯、藏纸、藏香、风筝等的制作技艺。此外,西藏的手工技艺还有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晒盐技艺等。青藏高原盛产羊毛,藏族的毛织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古朴大方,其制品以围裙(藏语中称为“邦典”)和地毯最为著名。邦典是藏族妇女着装上的一种特殊标志。卡垫即藏式坐毯,有单人床那么大,是藏族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就拿藏纸来说,西藏的造纸技艺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藏纸以瑞香狼毒草等为主要原料,造纸工艺一般经过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环节。藏纸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多样,纸质较柔韧,具有防腐、防蛀、防潮的特性,便于长期保存。另外,西藏的金属加工工艺也颇负盛名。西藏的金属制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用品,如僧人的锡杖、护身符盒、传经轮、念珠袋子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火炉、锅瓢、盆、壶、缸、刀等,它们大多为手工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具有浓厚的藏族风格。将西藏传统的手工艺档案建立好,对开发西藏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西藏的旅游产业具有长远意义。

9.民族传统医药档案。世世代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大自然和各种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藏医药以其悠久的历史、浩瀚的文献史料、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民族医学之林独树一帜。14 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派。拉萨北派藏药“水银洗炼法”是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水银洗炼加工后的“佐塔”是配置名贵藏成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是藏药中的极品,具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藏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疾病的经验,主要有问诊、色诊、尿诊和脉诊等诊断方法。其中尿诊法是藏医最有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在其诊断法中占有重要位置。藏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疗法、药物疗法、药浴疗法、放血疗法、外敷法、灸疗法和械治法等。其中的药浴疗法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在藏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藏药十分讲究对药物的炮制。一般的炮制手段有筛、刮、洗、漂、碾、炒、煅等,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而分别选用。建立西藏民族传统医药档案,有助于藏医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创新,对藏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措施

1.提高对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1)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是西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西藏虽然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对其开发远远不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深入挖掘其中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有利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新市场的形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是新时期对档案利用工作的要求。收集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可以弥补馆藏档案内容中的空白和不足,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资源,更加深刻、全面地反映西藏地区历史的真实面貌,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源的不同需求,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建立工作。为保障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馆应成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全面负责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建立工作,包括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工作计划的制定,对西藏民族特色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检索工具的编制以及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3.挖掘和整理馆藏现有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档案部门要在深入了解和分析馆藏现有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数量、内容、价值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将分散在不同全宗和案卷的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进行逻辑意义上的优化组合,编制相应的民族特色档案专题性检索工具,如民族旅游文化档案目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档案目录等。

4.接收和征集西藏民族特色档案。(1)由于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目前主要保存在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应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沟通联系,接收这些部门保存的民族特色档案;(2)由于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处于比较分散状态,档案部门应面向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收集,如借助新闻媒体公开发布征集公告,深入民间走访征集,参与重大民族节庆活动进行征集等。另外,在收集方法上,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捐赠、购买、代管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收集。

5.打造西藏民族档案品牌,弘扬民族精粹文化。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其中的精品和珍品档案为数较多,如唐卡档案、藏戏档案、藏医药档案等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新形势下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要重视名牌效应,努力打造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品牌。西藏各级档案部门不仅要加大对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力度,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展示民族精品档案,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档案部门的知名度,增强了社会的档案意识,另一方面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为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水群.西藏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民族档案 篇9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现存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特殊的地域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特色化档案资源。就现有情况,依据有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研究资料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指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以及民俗等的社会历史情况,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文物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历史记忆具有深远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源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而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则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赖以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系统循环,促进全社会共同发展的真实需要。加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不仅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主观要求。

二、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是指少数民族赖以从事文化创造、传承文化活动、培育民族文化以及其民族特性的条件,主要包括云南少数民族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语言文字生态环境三个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当地相关部门对于云南各地区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利用的意识不足,导致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从而抑制了其在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工作等方面的顺利进行。

(一)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现状。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较为湿润,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导致众多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濒临消亡。大部分存储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库房设施简陋,档案保护技术水平落后。作为衡量物质冷热干湿程度重要指标的温湿度,在档案库内的波动会导致档案纸张随温度的忽高忽低带来胀缩变形的影响。另外,档案库内的相对潮湿会造成有害档案文献的生物及微生物的迅速生长繁殖,进而加剧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档案文献制成材料产生损毁。再者,云南地区大多数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由于年久失修,库藏架子腐蚀、文本档案纸张变质等情况屡屡出现,对档案文献资料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

(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现状。云南省地处西南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偏远地带,经济发展缓慢,经济需求的不足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就少数民族自身来看,保护工序简陋,载体陈旧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档案的保存,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对少数民族记忆、文化构建的缺失断层;就国家少数民族档案建设研究的角度来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完整性的建设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经济生态作为基础性建设的必备,因意识欠缺、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三)语言文字生态环境现状。云南省现有学校当中,已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并对少数民族同胞就其自身文字的教育、学习进行扫盲。然而受传播媒介、文化影响等,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少数民族子女从小说汉语,不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虽然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推行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但就现有情况而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还满足不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传承保护的真实需要。

三、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少数民族档案内涵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现状造成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仍旧处于粗放状态。

(一)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为尽量避免自然生态环境对档案文献的破坏,应积极施行相应的对策以保护少数民族珍贵档案资源。首要要选择正确的档案库地址,档案库要禁闭,周围空地需要绿化。档案文献入库前应进行防尘处理,定期检查做好库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和通风防潮工作。防止或减少光对文献破坏作用的方法,比如档案库的窗子要小,东西向不宜开窗,南北向的窗子要小而窄。在窗上加上遮阳设施,档案库的玻璃应采取一定的防紫外线措施。档案库内使用白炽灯及普通钨丝灯泡的人工光源。为了避免虫害,应对害虫进行预防,比如改善书库建筑,避免昆虫进入,档案文献入库前进行检查和杀虫处理。调节档案库温湿度,使得温湿度控制在不利于虫类生存的范围内,达到预防的目的。数字化档案需求和高速传递逐渐深入人心并且势在必行,成为逐步取代传统纸质档案的姿态。首先要彻底整顿基础管理工作,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工作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实现高水平档案资源保护。数字化档案具备了传统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信息共享与利用率高,传播速度快,存储与检索方便。因此用光磁盘存储法数字化手段保护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是最有效的方法。

(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作为基本保障的经济生态建设是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的必须因素,成为一种档案的记忆载体,是在少数民族同胞自身生态域境内的共有价值认同,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经济投入也成为其良好发展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经济生态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改善现有条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进行及时地抢救与保护,使其更好地发挥地域性文化、民族记忆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能动性效果,改善物质基础进而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档案保护意识。其次是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同胞的专项教育资金的投入,在对现有档案资源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从民族档案、记忆存续化的长久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同胞或对少数民族档案感兴趣的同胞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培养新时代下的民族精英,成为民族文化、民族档案的传承者。进而带动地区性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档案,传承我们的文化。

(三)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建设对策。随着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少数民族档案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这就需要国家以政策为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保护政策体系,对少数民族档案进行全面保护。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领导部门的权威性、能动性,加大政策引导,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自身民族档案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中来,不断加强档案环境保护意识修养。转变旧有观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真正从实际出发,为现实与长远利益打算。政府部门要带好头,加大对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的基础保障投入,转变工作职能,真正从切实、合理的角度考虑,为存续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得少数民族同胞在与环境进行自洽共生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用于本民族记忆的多种载体形式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例如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经、傣族贝叶档案、摩崖石刻等。面对此,如何对特有档案资源进行合理、正确地保护,这就需要国家针对档案资源生存地域的特殊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别于其他档案资源建设但切合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方案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摆正态度,端正思想,从而更好地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档案资源。

一个失去了档案的民族,就会是记忆不完整的民族,有记忆才有文化,有记忆才有文明,有记忆才有未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少数民族积累了浩瀚的档案资料,这是对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郭胜溶.变“藏”为“养”——加强档案环境建设的思考[J].云南档案,2016(1):49-51.

[2]徐梅,李朝开,李红武.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环境变迁与保护——基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31-36.

[3]华林,张若娴,杜昕.基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变迁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政策保护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4):51-55.

[4]张雷.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5.

民族档案 篇10

少数民族档案经过资源整合→数字化加工→元数据描述→网络共享→获得社会效益的一系列环节向社会化、网络化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的是档案资源整合知识、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等多元化知识的耦合。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其实是知识的流动过程。而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知识的流动速度,加速知识的系统化。因此,通过对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进行知识管理,可以促使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储量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价值不断扩展。

一、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内涵

1.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平台建设是将保存在不同场所、形式多样、不同载体的少数民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形成数据库,依托互联网,实施自动化管理和网上检索、资源共享。

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和对知识基本过程(包括知识生成、收集、整理、挖掘、传播、共享、应用和创新等)以及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要素(包括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技术、知识人员、知识制度和知识环境等)的管理,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潜力,促进知识的全面共享,提高社会创新能力。

3.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实质是: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过程本身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的内在本质联系,并且各要素紧密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互相渗透,通过一个效益更高的新过程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二、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特性

1.战略性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运用最优方案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内在价值,实现知识资源的创新,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而知识管理实施战略正是主要研究与分析什么样的组织应当采用什么样的知识管理战略才能取胜。因此,在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是两者在管理方法和管理高度上的战略性耦合,即利用知识这一强有力武器进行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是战略方法的强化,也是今后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一种必然趋势。

2.贯穿性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从资源整合→数字化加工→元数据描述→网络共享→获得社会效益的每个环节都贯穿着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从而使少数民族档案价值得以升华和拓展。这也是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的突破和飞跃。

3.多元性

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知识管理的耦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多元化管理因素的耦合,两个系统的运行都必须借助于人、技术、网络等载体。二是多元化主体的耦合,两个系统在运行的各环节中都需要不同的人来执行。

4.传播性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知识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依托互联网,通过用户检索获取知识资源,并跨越时间和空间广泛传播,最大的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与核心知识创造的耦合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最大化挖掘民族档案知识的内在价值,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最终实现少数民族知识资源的创新。其实现目标的重要源泉是拥有的知识资源,而核心知识资源是重中之重。

1. 基于共享程度难易的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知识分类

从知识特性和对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将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知识进行分类:一是一般知识;二是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相关人员头脑中所具有的特有知识;三是特有知识通过创新共享等行为转化为的特有核心知识。其中这三类知识的重要性是逐渐递增的。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特有核心知识是应用各种工具和方法,促进一般知识和特有知识的共享,达到知识创新后的共享性和价值最大的核心资源。特有核心知识隐性程度相较一般知识更强,被共享的难度更大,就是通过互联网,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及时实现一般知识的共享,一般知识(显性知识)和特有知识(隐性知识)结合后,获得特有核心知识,实现了知识创新。这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目标。

2. 核心知识创造与建设过程的耦合

核心知识创造,是通过档案工作者及其相关人员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工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知识生产、知识积累、知识分类、知识组织、知识挖掘、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等。从知识共享程度看,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是将核心知识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加工实现数字转换,形成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共享,促使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实现创新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其中核心知识的形成贯穿于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整个过程。

四、基于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要素的三维耦合模型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是档案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工具和管理方法,使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加工、形成数据库、实现网上共享等。这个过程必须依托三个要素:人、工具和对象(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并且在建设中要始终贯穿知识,才能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在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中,知识耦合于三要素之中,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知识维、平台建设对象知识维、平台建设实现所需工具知识维。

1. 人力资源知识维

人力资源知识维就是组织结构中的档案工作者和相关人员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构成的维度。一是指存在档案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头脑里的经验类知识,这属于隐性知识。二是和少数民族档案相关的文献所衍生的知识。

2.平台建设对象知识维

主要指显性形态存在的需要数字化的少数民族档案知识和存在于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建设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之中的隐性知识资源。

3.平台建设实现所需工具知识维

一是指以隐性形态存在于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需要的计算机、数字化转换工具、数据库工具等工具上的知识资源;二是以显性形态存在于这些工具的说明书、使用方法和应用的知识之中。

五、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与知识管理功能的耦合

1.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与单向知识管理过程的耦合

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过程和知识管理存在单项耦合功能。例如:在数字化加工阶段表现出对以显性形态存在的数字化加工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数字化所需工具说明书等知识的共享,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网络知识等以隐性形态存在的知识的共享。

2.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过程的耦合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资源整合→数字化加工→元数据描述→网络共享→获得社会效益一系列环节。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可见,平台建设需要知识管理功能贯穿于全过程才能发挥其全部的作用,两者在整个过程存在着耦合关系。

综上,基于知识管理的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对少数民族档案知识资源本身的管理,最终形成特有核心知识;二是对少数民族档案知识资源相关要素的管理,也就是对人力资源、平台建设实现所需工具、少数民族档案知识资源实施知识管理,促进效率最大化;三是对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基本过程的管理,就是使知识管理全部功能总体发挥出来,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全面共享。

民族档案 篇11

关键词: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口述档案,存留,变异

一、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及其口述档案概述

少数民族口传文化, 就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没有文字记载, 靠世代口耳相传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化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是一个民族, 特别是无文字民族累积的文化元素和行为模式, 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口述档案是为了更好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人们对发生过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对亲历、亲见、亲闻者进行的有计划的采访而整理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口述材料。”[1]

二、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变迁对其口述档案的影响

一个民族内生力量的变化或者外力的介入, 均会引起该民族口传文化在时间或者空间上沿着某种动态的轨迹向前不断延伸或者灭亡, 这种向前不断延伸或者灭亡的变化过程即为口传文化的变迁。口传文化变迁是少数民族发展过程中一项内涵丰富的现实存在, 其赋予口述档案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历史动态性, 使之呈现出存留和变异的特性。

1. 口述档案的存留。

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在一个新阶段创造出与之前历史和文化完全脱节的口述档案, 前一阶段形成的口述档案的“部分”或多或少在现实条件下仍将继续被传承, 这种被传承下来的口述记录即口述档案的存留,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适应性。所谓适应性, 主要是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合程度以及口述档案内部各个元素之间 (如传送者与所传内容) 的相互协调、相互契合。引用“物尽天择, 适者生存”的道理, 口述档案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要在保留原来“根”性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变迁, 满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状况。因之, 口述档案创造者在产生口述内容时, 除了保留民族本原的成分外, 还必须考虑读者和研究者们的可接受性和所述内容的价值性, 从而确保口述档案能够与外界恰如其分地相融, 使之具备经久不衰的可能。 (2) 诠释性。所谓诠释性, 是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对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客观真实的科学概括和深刻总结。作为少数民族动态的“活记忆”, 口述档案以其更加形象的、具体的、生动的辐射力镌刻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深深扎根于撒尼社会中的《阿诗玛》, 不仅对我们研究彝族的文学、艺术、语言等多方面具有史料参考价值, 而且以其独有的特色向世人深刻展示着彝族人民热爱生活、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成为激励世代彝族以及各族人民的动力。

2. 口述档案的变异。

在时间和空间不断延绵的过程中,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确保其档案完整无缺、毫无变化地处于最初的状态而一直源远流传。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自产生之日起便随着口传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形成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历史记录, 这种过程即口述档案的变异,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积极的变异。所谓积极的变异, 就是指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变迁促使新的口述档案产生, 使口述档案的种类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充实。毋庸置疑, 新文化的产生一定会为原有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形成不同于以往时代的一些积极的、向上的文化模式, 这些新文化又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口述内容来拓展口传文化的内涵, 同时, 也正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口述档案, 才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口述档案本身的不断更新和向前发展, 否则口述档案很可能会因丧失活力而消亡殆尽。口述档案随着时空的转变, 有遭遇失传甚至是消失的危害, 在现代化的音像、光盘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撑下, 我们可以将口述档案及时按照原貌录制下来, 以此向世人永久展示这些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 (2) 消极的变异。所谓消极的变异, 就是指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变迁导致口述档案大量流失,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口传文化特色, 随着现代文明的频繁辐射, 少数民族地区口传文化生存土壤逐渐被大幅度侵蚀, 加之人们生活节奏以及人员外流的加剧, 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民族语言的使用频率已经远远低于以往任何时代, 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甚至已经体会到了本民族语言的“无用性”, 民族语言岌岌可危。如石林阿诗玛文化因为文化土壤淡化、传承人严重匮乏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商业开发等因素生存状况令人堪忧[2], “根据撒尼语整理的《阿诗玛》出名后, 人们不再关注母语口传本的存在, 撒尼语口传《阿诗玛》有失传的危险”[3]。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导致了口传文化的变质, 严重危害着口述档案的形成和发展。

三、关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思考

1. 优先原则。

优先保护和抢救无文字少数民族、特有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和濒危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口述档案以及最具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口述档案, 结合现代化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 突出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注重内容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2. 重点原则。

一是重点保护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民间老艺人和培养新的接班人, 建立健全口述档案人才队伍, 及时救治濒临失传的口述档案。二是凸现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价值, 充实口述档案的灵魂。口述档案是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生动结合, 在保护和抢救该档案时应该注重对其民族精神的发掘和凸显, 避免参与制作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三是制定相关法律条例, 规范口述档案保护体系。如《阿诗玛文化抢救与保护条例》、《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细则》。

3. 民众原则。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因此档案不应缺少民众的声音。”[4]口述档案来源于民间, 民众是口述档案的主体, 他们的意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口述档案的发展轨迹。在口述档案的抢救和保护中要依靠民众, 发挥民众在口述档案生成中的实地参与作用, 从而生动形象而又不失本原地展现其口传文化发展的全貌。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任何档案的产生都不是局限地服务于当前时期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 口述档案的特征决定了其本身比其他载体形式的档案更能“活灵活现”地展示民族特色和历史, 在保护和抢救口述档案时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此来完成口述档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和谐发展。

口述档案已经远远超越了“文本”层面, 其作为档案中的“动态”因子自然无可争议地成为口传文化的重要记忆符号, 是促进口传文化多样性和谐并存、持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媒介, 是贯穿和渗透于每一个少数民族内部生产和生活的历史积淀。要想在口传文化变迁的大潮中确保口述档案能够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不是单靠民族地区的原住居民或者专家学者单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 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公众的认知和共同努力方能实现。笔者相信,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全社会记忆工程的深入开展, 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整体氛围会逐渐跃升, 口述档案将会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参考文献

[1]赵局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基本问题探讨[J].兰台世界, 2013 (2) .

[2]李静怡.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3]林庆.民族记忆的背影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起重机轻量化设计技术下一篇:计算机办公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