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象似性

2024-10-18

语言象似性(共12篇)

语言象似性 篇1

1. 引言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所谓任意性,就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换句话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和语义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内在的或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任意性一直被认为是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是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据的、能够论证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的象似性。王寅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象似性的文章,把象似性定义为一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并从语音、语形和结构三个方面对语言中所存在的各种象似性现象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语音方面的象似性即发音与其所指之间存在很多自然的相似的关系。分析语言符号在语音、形态、语义、词序不同层面的象似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汇。

2. 语音方面象似性

语音象似性是指词汇的发音与其所指之间有着象似现象,如拟声词等。很多语言中的拟声词都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即所发出的声音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直接的映射关系。例如英语词汇,bleat(羊叫声叫),grunt(猪嗡嗡叫),bang(砰、爆炸声),某些英语词的字母组合发音和意义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例如gr-开头的词常表示沉闷而令人不快的声音,像groan(呻吟),grudge(怨恨),grumble(抱怨);sn-开头的词常用来表示呼吸声、轻蔑,像snore, snort, sneer。日语词汇,ワンワン(狗汪汪声),かあかあ(乌鸦哇哇声),ざあざあ(雨哗啦声)。汉语词里,“北风呼呼地吹”、“雨哗啦地下”、“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这些模仿自然界的拟声词比较有力地说明语言符号的声音与意义并不是任意的,是有着自然的联系,即语音象似性。

3. 形态方面象似性

形态象性是指词的意义与书写形式之间存在象似性现象。英文字母w摹临水状,如单词water(水),wave(波浪),但英语词汇形态象似性更多指结构象似,特别是派生词和复合词意义与其各组成部分含义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例如editor→editor, teach→teacher, sing→singer, work→worker等派生词都是其动词原形加上-er后缀构成的,表示做此动作的人。知道动词原形及-er后缀的意思,由此派生词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如moonlight=moon+light (moon月亮+light光线),raindrop=rain+drop (rain雨水+drop水滴),homesick=home+sick等英语复合词都可以通过分析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得出整个词的意义。形态理据是语言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汉语词汇是象形文字,更能很好地体现形态象似性象形字,例如汉字“伞”,其形状酷似一把撑开的雨伞,其形状和内容之间是具有某种内在联系。

4. 语义方面象似性

词义变化对语言词汇扩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词义处于不断变化中,但新的词义与其本义之间总会有某种联系,一般通过心理联想,比如隐喻、转喻、类比等,即新词义的产生存在有着某种理据,不是任意想象的,这就是词汇语义象似性。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中绝大部分词是多义的,其非中心意义主要是通过隐喻或换喻延伸而来。当一新事物产生并需要给予命名、解释时,人们一般不创新词语,而是利用原有词汇资源通过隐喻化给某个词附加新的意义。这一过程往往造成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可能有原始意义和派生意义、中心意义和次要意义、指称意义和推理意义。在很多情况下,原有意义会消失,隐喻意义变成了中心意义,却又获得新的隐喻意义。英语词汇glass既作玻璃解释,也可以指玻璃杯,因为玻璃杯由玻璃制作的;crane原义指鹤,引申义指起重机,因为两者在形状方面很相似;green horn原义指犄角未长硬的小牛,经过隐喻表示没有经验的人、容易上当的人,而其现在网络释义表示新移民,和牛羊的角无关。在汉语词汇中,有不少的象形文字,看其形,便知其意。例如汉字,“劣”字上面一个少字,下面一个力气的“力”字,表示平时做事少努力,结果就差人一等;“赶”字可以看出一个人不停地走、不停地干,肯定能超过别人;“值”字可以看出为人要站得直,身价才会高。

5. 词序方面象似性

词序不是无规律杂乱无序的,而是有着其内在的规律性,词的线性排列次序反映出人类思维与认知的轨迹。具体来说,就是词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文化习俗传统等认知因素相一致。在语言表达顺序与时间顺序一致。例如day and night, sooner or later, from dawn to dusk等。在语言表达顺序与空间顺序一致,主要由此及彼,由近及远。例如,here and there, this and that, now and then, soon or late等;汉语中的“早晚”、“这里那里”、“这些那些”等,都是由说话人的视点决定的,即前面的词在时空顺序上与说话人更接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线性排列词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文化观念的影响,如men and women, boys and girls, husband and wife, father and son, 可以看出语言的性别差异在词序上的体现。汉语词汇“措”, “万紫千红”, 其对应的日语同义词汇是“施措”、“制限”、“過剩生產”、“千紫万红”, 可以看出尽管日语汉字起源于汉语, 但受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 词序不完全相同, 但词序仍然体现象似性。

6. 词汇象似性启示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理论,无论是学习汉语,还是外国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习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词汇而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探讨各种语言词汇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词汇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词汇的这一特点,从语音、形态、语义去学习,将会极大地优化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旭.词序的拟象性探索[J].外语学刊, 2001.3:90-96.

[2]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王德春.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国语, 2001, (1) :74-77.

[5]李永芳.从音义联系看语言符号的理据性[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1) :205-206.

语言象似性 篇2

丁健纯

(湘南学院 中文系,湖南 郴州 423000)

[摘 要] 象似性理论认为句法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在汉语语法教学中合理适度地引入象似性理论,如“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独立象似性”,可以降低语法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增强语法的可感知性和可接受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汉语语法教学;象似性理论;优化 [中图分类号] H136.1 [文献标识码] A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教学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与词之间的搭配规则和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类型,使学生在言语表达时能够遵循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则,符合语法规范。语法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它是从众多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以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语法的抽象性以及汉语由于形态变化少而形成的词类丰富、搭配灵活和句法结构多样的特点,制约着语法教学,增加了语法学习的难度。学生一方面认为语法本身抽象乏味,枯燥难懂;另一方面又觉得内容细碎繁琐,难于理解和记忆。在现代汉语的教学中,语法教学被公认为是一大难点,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语法的抽象性,增强语法的可接受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语言理论是基于语言事实的概括和提炼,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虽然语言理论的理解本身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将语言理论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适量渗透于语言教学中,必然能对语言知识的教与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近年来随着认知功能语法学的兴起而产生的象似性理论,它作为对索绪尔的语言本质特征是任意性这一观点的挑战和质疑,逐渐被语言学界认可。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纯形式系统,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经验结构的映射,人类认知和语言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沈家煊指出,“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任意性而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可言的。”他进一步指出,“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可据的,也就是说,句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这里所说的“经验”一般指人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识,或人的头脑反映客观世界而形成的各种概念和概念结构。[3]象似性理论将抽象的语法与具象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将句子的结构与事实的结构对应起来,认为句法结构是对人的认知和概念结构的临摹,这一观点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引入象似性理论,引导学生利用对现实的感知经验来理解抽象的语法知识,将语法教学从以任意说为基础的形式本体观教学法转变为以象似性为基础的语义本体观教学法,增强语法的感知度,降低语法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和热情。

人类语言里的象似性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我们以其中常见的“顺序象似性”、“距离 象似性”和“独立象似性”三种特征为例,以黄伯荣《现代汉语》教材的语法部分为参照,[作者简介]丁健纯(1977—),女,湖南湘潭人,湘南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2][1]探讨象似性理论在优化语汉语法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顺序象似性与语法教学

时间顺序的观念是人类认知结构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观念之一。在外在物质世界和人类概念世界里,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之间第一性的关系就是发生的时间或被感知的时间上前后连续的关系。[4]语言单位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一个接着一个出现。戴浩一认为,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5]汉语是一种形态变化少的语言,语序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语言单位的排列顺序直接映照出现实世界中动作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汉语语法中的不少词法和句法结构都体现出这一原则。比如“连动式复合词——连动短语——连动句——承接复句”由词到句的一系列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在组合次序上遵循着时间或认知的顺序,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辨别这类语法知识。如连动式复合词与动词性的并列式复合词都由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连谓短语与动词性的联合短语都由两个动词构成,两组语言单位在词性和结构上很相似,如“捐建”与“捐献”、“讨论通过”与“讨论研究”,学生可能不容易辨别其结构类型。教师在讲解中引入顺序象似性理论,引导学生以两个动词性语素或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是否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来辨别,问题就简单多了。“捐建”的实际情况是“先捐后建”,“讨论通过”的实际状况是“先讨论后通过”,动作行为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而“捐献”则是“又捐又献”,“讨论研究”是“讨论同时研究”,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可见两组中的前者是连动式结构,后者是并列式结构。连动句和承接复句同样是以动作行为在时间上或心理上的先后次序来组织句法结构的。此外,通常表处所的介词短语如果在动词前,是表示动作的起点或发生的位置,如“从教室出发”、“在教室看书”;如果在动词的后面,则表示动作的终点或目的地,如“走到教室”,这也遵循动作发生时的实际情况。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同样映射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如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构成次序可以这样来理解,从认知上来说,汉人的思维方式是先要有一个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再作用于受动者,动作的发生往往会在时间上带来一定的结果。可见教师在讲解句法成分的时候,要避免简单机械地告诉学生各个语法成分的位置,比如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宾语或补语在动语的后面,定语和状语在中心语的前面,可以联系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具象化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于汉语中一些句中位置比较灵活的词语,如同一个数量短语有时既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他一把拉住了我”和“他拉了我一把”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其中的“一把”在前一句中的动词“拉”前作状语,强调的是动作的量;在后一句中的动词“拉”后作补语,突出的是动作本身,这遵循在汉语中说话人急于表达的、重要的或对听话人而言预测度较低的信息首先说出来思维和表达习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句首信息焦点”,同样是顺序象似原则在认知领域的体现。

二、距离象似性与语法教学

距离象似性是指“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的成分之间的距离”,在功能上、概念上或认知上更接近的实体在语码的层面也放得更近。通俗地说,即语言单位之间的表层形式联系得越紧密,其意义联系往往也越紧密,也就是说,概念域里关系越密切 的事物,它们所对应的语言单位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贴近,因而意义关系决定形式关系,形式关系是意义关系的临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距离象似性特点解释一些语法现象。比如与动词相关的语义成分有很多,对于动词前的修饰性成分,其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方式、与事、工具、受事(“把”字结构),黄伯荣《现代汉语》教材中指出,“多层状语的语序问题比较复杂,哪种在前,哪种在后,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的需要。”[7]这样的阐述含混其辞,学生对其排列次序仍然是模棱两可的。距离象似性表明表达式间的线性距离与它们之间的概念距离相对应。具体来说,动作的受事是动作直接承受者,与动词的现实距离最近,所以当介词“把”将其介引到动词前一起构成动词的修饰成分时,理应最靠近动词(这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把”字句中能愿动词和否定词只能置于“把”字前);动作的方式与情态体现了动作的性质,在意念上比程度、否定或范围更与动作相关,所以在线性排列上要靠近谓语动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和环境是交代动作发生的背景情况,一般来说比其他语义成分与动词的关系更远,而且它们的结构相对要复杂一点,所以距离中心动词最远。如果要强调处所或时间,汉语会采用“是„„的”强调句式,如“他是昨天跟我说的”、“他是在教室里跟我说的”。可见象似性理论可以帮助学生较客观地理解多层状语的排序问题,与此相似的多层定语的排序同样可以借助距离象似性理论较好地掌握。此外,关于“定语和助词‘的’”的问题,黄伯荣的教材指出“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加不加‘的’,涉及定语的词类,也可能涉及定语或中心语的音节多少,以及其间的语义关系。”[8]距离象似性理论能解释其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领属关系可以分为可变更的领属关系和不可变更的领属关系两种,可变更的领属关系是指两个实体之间只具有暂时性的关系,如个人的所有物,“我的书包/房间”,它们之间的领属关系是可以转移的;不可变更的领属关系是指两个实体之间存在永久性的关系,具有不可转移性,如“我的脑袋/母亲/名字”。显然,在概念上不可变更的领属关系比可变更的领属关系更密切,也就是说不可变更的领属关系中的领有者和领属物之间的距离要小于可变更的领属关系中的领有者和领属物,所以“我的书包/房间”中的“的”一般不能省略,而“我的脑袋/母亲/名字”中的“的”常常省略。此外有时候加不加“的”会影响定语的性质和意思,加“的”表示领属关系,如“中国的朋友很多”,不加“的”表示性质、属性,如“他有一个中国朋友”。根据距离象似性理论,事物的性质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它与事物之间的距离要小于事物的领有者,所以表示性质不加“的”,表示领属要加“的”。

三、独立象似性与语法教学

独立象似性指的是 “一个表达式在语言形式上的分离性与它所表示的物体或事件在概念上的独立性相对应”。这一机制实际上指的是语言形式的个体化与概念的个体化相对应。它又可以具体分解为两个命题,“一个独立的词表示一个独立的实体,一个粘着语素则不大可能如此;一个独立的子句表达一个独立的命题,一个减缩的子句则不大可能如此”,前者称为“词法独立象似性”,后者称为“句法独立象似性”。我们知道,词与概念之间具有对应性,但是概念是主观、抽象的,不太好用来作为判断词的依据,客观实体相对主观概念而言,要客观实在得多。通常,客观实体被分为三个最基本的范畴:事物、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表现在语言中,就是三大基本实词类别: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由此可以推论

[9]

[6]出“一个独立的名词表示一个独立的事物,一个独立的动词表示一个独立的动作行为,一个独立的形容词表示一个独立的性质状态”。

[10]

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符号实体,我们应该对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由于汉语从古到今单音节词双音节化的变化,致使现代汉语中词和短语的界限模糊,尤其是双音节词与双音节短语容易分辨不清。对此我们通常用“插入法”或“扩展法”来区分词和短语,黄伯荣的《现代汉语》教材中指出“短语和词一样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也是造句成分,可以单用,多数能单说。但短语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离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成分,而词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了。”并举例说“骑兵”不能扩展,是一个词,“骑马”可以扩展(“骑了一匹马”),是短语。[11]教师除了采用这一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词法独立象似性角度更直观地理解,“骑兵”是指部队中的一个兵种或从事这一兵种的士兵,它表示的是一个实体,是名词;而“骑马”表示的是一个动作行为及其所支配的对象,所以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动宾短语。再比如“这件事,我很头痛”中“头”不是指称的一个客观实在的个体,而“我今天头痛”中“头”指称的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个个体“我的头”,所以“头痛”在前一句中是形容词,在后一句中是主谓短语。连谓句与紧缩句的区分可以采用句法独立象似性原则。由于连谓句与紧缩句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在句中连续出现而构成的句子,紧缩句紧掉了复句内部的语音停顿,缩减了某些词语,形式上与连谓句非常相似。实际上连谓句表示两个独立事件失去各自的独立性综合而成的复合事件,可以还原为两个独立事件,即“S + V1 + V2 →(S + V1)+(S + V2)”,并且意义保持不变。综合成为一个复合事件之后,V1 和V2 之间不能再出现分隔标记,如标点符号或关联词。而紧缩句的各谓词性组成成分之间虽然没有了语音上的停顿,但基本上都保留了关联词这一间隔标记,这正体现出句法独立象似性特征。

语法教学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法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告诉学生语法的规则是什么,而且要告诉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规则。与传统理论框架下的语法教学相比,象似性理论更能化抽象为具体。它认为语言结构是对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的临摹,在教学中合理适度地引入象似性理论,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解释一些抽象的语法知识,如顺序象似性解决语言单位(成分)的排列次序问题;距离象似性解决语言单位相互间距离远近的问题;独立象似性解决语言单位的个体性问题,能够在降低语法抽象性和复杂性的同时,增强语法的可感知性和可接受度,避免死记硬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7][8][11]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徐默凡.语形辞格的象似性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0(1).[3]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4][6][9]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 戴浩

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1).[10] 颜红菊.从句法独立到词法独立——主谓结构成词的独立性象似动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DING Jian-chun(Department of Chinses,Xiangnan University,Chenzhou423000,China)

Abstract:Iconicity theory is that the experienc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people between structure has a natural connection, in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reasonable moderate introducing iconicity theory, such as “order iconicity,” “distance iconicity” and “independent iconicity”, can reduce the abstractness of the grammar complexity, enhance the grammar of intellectual and acceptable degrees becomes to notice the distinctness and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Key words:Chinese Grammatical teaching;iconicity theory;Optimization

语言象似性 篇3

关键词:象似性 距离相似性 语用功能

一.引言

语言象似性观念的形成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对“词”与“物”关系的争辩以及我国先秦哲学家关于“名”与“实”的讨论。古希腊哲学家们在争论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时,产生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两个学派(王寅2000)。这便是最早的有关语言符号是否具有象似性的争论。自1916年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长达两千多年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看上去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但这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果。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之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是任意的。之后,乔姆斯基所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将索绪尔的“任意性”学说大肆渲染。这一观点支配了语言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正如John Taylor(1993)所说,任意性是20世纪语言学的根本原则(王寅2000)。然而,1965年,雅各布森首先对语言的任意性提出质疑,语言的理据性研究开始初露头角。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开始发展,象似性慢慢成为语言理据性研究的核心。此后,更全面的研究不断涌现,涉及语篇、句法、语音、词汇、共时和历时等多个内容和层面,象似性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逐步确立,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本文主要探究象似性中被广泛认可的一个原则,即距离象似性原则。现有的研究分析以印欧语系中比较主流的几种语言作为材料分析象似性比较多。本文分析的语料主要来自日语的口头及书面交际。

二.距离象似性

本文对于距离象似性的考察重点放在了日本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在语言交际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首先,我们根据概念系统中的空间隐喻作用的结果把我们的亲戚、朋友或同事分为和我们接近或疏远的不同种类。这就是社会距离的概念。比如说我们跟父母之间的社会距离要小于我们跟亲戚之间的社会距离。同学之间的社会距离要小于同学于老师之间额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来源于经验基础。人们广泛接受并被心理学实验证实的一个事实是:人们在交谈时, 关系越亲密, 身体间的距离越小;关系越疏远, 其身体间距离越大。此外, 社会距离还可能存在于不同的陌生人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是他们权势关系或平等关系的静态反映,而是动态的反映, 在会话中受各种因素(尤其是说话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不断变化。我们对说话人之间距离的理解是主观的和细微的,并且需要放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因此社会距离往往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比如在日本,性别,年龄,地理因素,受教育程度,个体和心理因素都会影响社会距离。一般来说,年幼的人对谁都不会有太大的距离感,但是成年人就不一样,他们对交谈者之间的距离感非常敏感,例如在公司,上司对下属,前辈对后辈,这之间的距离感是绝对明显存在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城市的居民说话时之间的社会距离比农村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要大。

在日常生活中,交谈双方的社会距离越大,他们之间的话语长度就会越大,社会距离越小,话语长度就会越小。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在语用层面上被编码为话语长度。这就是我们说的语言具有距离象似性。本文通过对日本各种影视作品中的对话以及自白等语料分析得出结论,日语的语言距离象似性主要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

1.称呼语

在日本,当说话者谈论自己的亲属和别人的亲属时,要用不同的称谓。如图:

不难看出,称呼自己的父母和亲戚的时候所用的字符明显都少于称呼别人父母亲戚。而且同样的日文汉字读音也不尽相同。这也就恰好印证了距离象似性中的社会距离越远,被编码的话语长度就越长。除了在对父母亲人的称呼语中,距离象似性有所表现。朋友之间的称呼语不同也体现了这一点。例如跟你熟悉的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也就是社会距离小的人通常可以直接称呼他的小名。比如同样是“敦子”这个名字如果是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就可以叫“あっちゃん”(2个字符)而一般的朋友则会称呼“あつこ”(3个字符)。

2.省略合并语

日语中的省略语用法也相当广泛,究其根本,也是根据社会距离发生的变化。在语音层面,说话人在感觉和对方社会距离较小时,往往会把一些音素合并或省略,体现为语言形式的缩减。比如在陌生人像你问路时通常用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表示方位这里,那里。但是如果是熟人或者朋友询问的话通常将结尾的ら省略掉。直接说こち,そち,あち。再例如それは→そりゃ(这是),行けば→行きゃ(不去的话),てしまう→ちゃう(完了)。下面我们从电影《秒速五厘米》中的一段前辈与后辈的对话来具体说明这个问题。

先辈:远野くん!

タカキ:先辈

先辈:何アブレター

タカキ:违いますよ!

先辈:ごめんね全部お愿いしちゃって

タカキ:いえすぐ终わりましたから

先辈:ありがとうねぇ転校しちゃうってホント

タカキ:あっはい3学期いっぱいです

先辈:どこ?

タカキ:鹿児岛です亲の都合で。

在这段对话中,前辈对后辈说的话全部都用了缩略语(已用黑体字标出),これは何ですか省略为何。ごめんなさい省略为ごめ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省略为ありがとう。还有文中的しちゃう全部都是てしまう省略而来的。但是在同样的语境下タカキ对前辈说的话则全部用的是敬语,类似ます,です等后缀都没有省去。这是因为在同一个语境下。前辈对后辈来说辈分高一些,对辈分高的人来说自己与辈分低的人社会距离可能比较近,但是对于处于低辈分的人来说,与高辈分的人社会距离还是比较远的。所以上对下可以使用缩略语,但下对上则一般不行。

3.敬语的使用

日语中,最能体现距离象似原则现象的是社会距离越远,敬语形式的添加越多,相应的话语形式也越长。下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A.頑張れ B.頑張りなさい C.頑張てください

A.元気か B.お元気ですか C.お元気で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A.避けた方がいい B.避けた方がいいじゃないです C.避けた方がいいのではないですか

以上三组中每一组的句子意思都是一样的,但表达形式依次增长,反映出在语言交际中体现的社会距离也依次递增。例如日剧《家政妇三田》中的一段对话场景。

希衣:ねぇ三田さんは結婚してるの

翔:おっおい!希衣ちょっ…。

三田: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個人情報はお教えできません。

希衣:あぁ…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三田:翔さん。

翔:はい。

三田:後でズボンを脱いでいただけますかボタンが外れそうなのでつけておきます。

翔:あぁ…すいません。

这个场景中,三田是一名家政人员,翔和希衣是这个家里的孩子,所以相当于是雇主的身份,由于雇主和雇员有一定的社会距离,所以雇员三田在用语方面也相当谨慎。即使对方是未成年人,三田所使用的话语都是比较尊敬的用法,所以语句都比较长。所以当三田表达抱歉的时候用的是申し訳ありません,而不是すいません。三田表达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用的是でいただけますか而不是简单的て形。除了地位不一样会影响社会距离,前文也提到过性别也会对社会距离造成影响,在这里就能够很好的表先出来。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同为主人的女儿希衣和儿子翔对家政人员三田的说话方式就不一样。女儿希衣在表达感谢的时候用的是较长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而不是ありがとう。这是比较尊重的用法。而儿子翔在表达抱歉的时候就只简单的说了句すいません,而不是すみませでした。

再例如《半泽直树》中课长与下属的一段对话。

江島:分かってるのか。5億だぞ、5億!半沢、お前のせいで損失したんだ。何だ、その目は。突っ立ってないで、

半沢:話が違います。あの時、すべて

浅野:もういい、今は責任の擦り合いをしているときではありません。

半沢:わたしの土下座でご満足いただけるのならいくらでもします。ですが、今は一刻も早く事態の真相を突き止め5億を回収することが先決だと思いますが。

这个场景中江岛是上司,半泽是他的下属。在日本尤其是对于上班族来说,上下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非常清楚。因此在公司内的用语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也是不一样的。半泽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用的敬语形式,所以是満足いただける而不是満足できる,是します而不是する。

三.距离相似性的动态反应

前面第一部分说过,人们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是他们权势关系或平等关系的静态反映,而是动态的反映, 在会话中受各种因素(尤其是说话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因此就算是说话者和听话者都不变时,根据场景的不同话语选择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母亲称呼儿子:润!润君!山田润君!称呼形式从左到右依次增长,反映出的说话人与对方的社会距离逐渐增加。交际过程中,如果说话人改变称呼的形式或是改变语体形式突然使用敬语,反映出他对听话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如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对儿子一贯使用「润」来称呼,突然改变称呼,称作「山田润」时,表明母亲对儿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能是母亲因为儿子的不当行为生气了(或是为强调话题的郑重性、严肃性等原因),将儿子置于远离母亲的位置来交谈,称呼形式变长,故意拉开双方的社会距离以表明自己与对方的不同立场。

再例如在日剧《最完美的离婚》当中,当妻子决定离开丈夫,搬出去的时候,留下了一封信。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あのね、光生さん、やっぱりこのまま、一緒に住んでいるのは、変だと思います。私たちは離婚して結構だっし、何かと支障があると思うのです。どんな支障かはうまく説明できないのですが。最近どうも、またあなたのことを見ると、変にざわざわとするのです。私なりにそのざわざわを打ち消すとか、あるいわ元に戻す努力を検討してみたいのですが、どちらもうまくいきませんでした

按一般情况来说,夫妻之间的社会距离是非常小的,正常的对话之间是不会出现类似于です,ます这种敬语的用法的。然而在妻子留个丈夫的这封信中,通篇都是敬语的口吻,这也就表示了妻子故意拉开双方的社会距离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表达了妻子要离开的决心。

四.结论

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的隐喻不仅对语言结构起到制约作用, 从而产生象似性, 而且对于语言使用的制约作用似乎更加明显。本文分析了距离象似性在日语中的体现,得出的结论距离象似性在日本话语中体现为:话语长度和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存在正相关。这从日语的三个部分可以表现出来,一是称呼语的使用,而是省略或者缩减的使用,三是敬语的使用。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文全篇讨论的是象似性,但是并没有完全否认任意性,例如为什么将“狗”称为「いぬ」,“猫”则称为「ねこ」同样,对于语法功能词,为何「が」标记主格,而「を」标记宾格,只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才能解释这些现象。

参考文献

[1]Haiman .J. Natural Syntax: Iconicity and Eros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5a

[2]BehaghelO.1932.Deutsche Syntax (Vol.IV) [M].Carl Winter:Heidelberg.

[3]Cooper,W.E.& Ross J. R.1975.Word order [A].In Crossman,R.E.San, L.&Vance,T.J.(eds)

[4]郭永刚.2006.日语动词认知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5]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山梨正明.1995.認知文法論[M].東京都:ひつじ書房.

[7]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浅析英语语言符号象似性 篇4

语言符号与它所表达的概念之间有无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问题, 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20世纪上半叶在语言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其鼻祖瑞士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提出了语言符号的“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的任意关系。他同时指出, 任意性 (arbitrariness) 是语言符号“头等重要”的原则。这一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有学者持反对意见。20世纪后半叶以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有不少语言学家对语言符号的形式平面与内容平面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理据性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乌尔曼 (S.Ullmann) 、海曼 (J.Haiman) 、斯洛宾 (D.I.Slobin) 等一批语言学家认为, 自然语言的象似性具有普遍性, 在语言中占有支配地位, 另有不少语言学家提出语言符号有高度的象似性 (iconicity) 。从此将任意性视为语言符号最重要的性质的观点开始受到全面的挑战。在国内, 许国璋先生于1988年首次将“iconicity”译为“象似性”后, 沈家煊、杜文礼、王寅等分别发表文章对之加以论述。王寅在《象似性与语言世界观》一文中, 把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的相似的现象。

二、象似性的体现

1.语音象似性

语音象似性, 又叫音义象似性, 指语音与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存在理据性。Ivan Fnagy (1999:19) 在其论文《why Iconicity》一文中首先提出“语音隐喻”, 主要从语音 (或发音方式) 与其所表达的意义这一角度进行论述。他在文中总结出三条原则:一是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如表达“愤怒、藐视、憎恨、厌恶”等否定性情感时, 发音器官会较紧张, 咽喉肌肉会收缩;表达“攻击”态度时, 会延长辅音如P、t、k等, 缩短元音;表示温柔情感时, 咽喉肌肉会放松, 声响程度低, 发音器官趋于平滑, 过渡趋慢, 较为渐进等等。二是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会一致, 如表示高兴柔和时, 舌头会向前运动, 对应于身体或情感上欲接近对方, 反映出一种亲近和友好的态度;表示对立和悲伤时, 舌头会向后运动, 对应于身体或情感的后缩。三是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

(1) 象声词

象声词是语言符号认知理据性的生动体现, 体现了现实世界与语言符号之间具有的象似性。如英语中jingle、clank、clang (金属的撞击声) , plump、flop (重物落地声) , pit-a-pat (落水声) 。汉语里也有大量这样的词存在。比如, 苍蝇的“嗡嗡”声, 流水的“哗哗”声, 枪声“啪、叭、崩、乒、乓、砰、蓬、通”, 以及“布谷鸟”, “兵乓球”等都是通过直接模仿声音而构成的词, 表现出音与义的相似与关联。

(2) 语音象似

不同的音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中字母词的语音象征和音义联觉现象。这方面国外研究比较深入, 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元音方面, 发音时口型张得较大的词, 多表达男性的大气、阳刚的一面。比如masculine、man、mal等, 相反口型较小的词多用来表示女性娇小的一面, 如feminine、woman、female等。表示高兴的词, 口型也较大、夸张, 如happy, 而表示情绪低落的词口型相对较小, 来表达低落伤心的情绪, 如sad。另外西方学者对/i/和/a/所作的对比研究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研究表明/i/和“小、少”相关, 而/a/和“大、多”相关。前者例如, 英语中的tiny、little、slim、piglet、teeny, 汉语中的“溪、隙、粒、滴”等, 后者例如英语中的large、vast、maximal, 汉语中的“大、满、展、涨”等。在辅音方面, /m/听起来低沉、含糊, 所以常用来象征低沉、含浑不清的声音或状态, 如murmur (低语) 、mutter (咕哝) 、rumble (隆隆声) 、dumb (哑的) 、dim (昏暗的) 。/b/和/p/是唇音字母, 它的发音能象征水的流动声, 所以英语中对于水的描写中多采用boil (煮沸) 、bubble (沸腾) 、drip (滴下) 、drop (扑通落下) 、lap (泼溅) 、plop (扑通一声落下) 、ripple (潺潺流水声) 等词来加强表达效果。语音象征也体现在很多音组上面。如/gr/-常表示“沉闷而令人不快的声音”。如groan、growl、grumble、grouse等;又如-ump常表示“沉重地碰击”, 如dump、thump、bump、clump、stump等;-ash表示“猛烈的动作”, 如:bash (猛击) 、clash (碰撞) 、crash (碰撞) 、dash (猛撞) 、slash (猛砍) ;/url/、/irl/表示旋转, 如:curl (卷曲) 、furl (卷起) 、hurl (投掷) 、purl (漩涡) 、swirl (漩涡) 、twirl (旋转) 、whirl (旋转) 等。

2.词形的象似

在词形方面, 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有象似性现象。汉语源于象形、会意, 属表意文字。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 其中心思想就是找出汉字与其字义之间的例句关系。英语起源于象形文字, 虽然现在发展并完善为表音文字, 但它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象形文字的痕迹。如字母B, 形状像女人的乳房, 最初就是表示女人、生育、哺乳等意思。现代英语含有字母B的词汇就有许多带有这方面的意思。比如“bear” (生育) 、“breast”“bosom” (乳房) 等。字母W, 字形弯弯曲曲, 像水波, 主要表示水和波形运动;字母H最初表示“栅栏”, 现代英语含有字母H的词汇中就有许多带有“阻碍、包围、庇护、隐藏、房子”等意义的词汇, 如house、hostel、hamper、home、helmet、harbor、hermit、inhabit、haven、hive、hall、hull等。

3.句法结构的象似

句法结构反映着人们所经历的世界结构, 直接映照着人们的概念结构。

(1) 距离象似性

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概念上的距离相近, 在思维时就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思考, 贡献的可能性就较大。如英语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就很典型。限定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靠得近, 是因为它与先行词联系紧密, 在概念上相近。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用逗号隔开, 实际上正是因为在语义上两者不是很紧密。距离象似性的另一个很典型的表现体现在英语中心词前的顺序上, 若一个名词前有几个形容词同时修饰时, 越是主要的, 本质的特性, 离中心词越近。一般是主观形容词在前, 客观形容词在后。因为客观特性是事物或概念的本质属性, 比主观更为本质, 所以靠近中心词。当几个客观形容词一起使用的时候, 也是越本质的越靠近中心词。出处、材料、用途就比大小、形状、新旧更为本质, 因而更后置靠近中心名词。

(2) 数量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的意义为所要表示的概念量越大、越复杂, 所用语言的单位数量也就越多, 在思维处理起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英语中复数形式就是很好的体现, 复数形式就是在单数形式上加上复数标记s或其他形式形成的, 它比单数形式长, 所表达的概念量也就越大。英语中形容词与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所指的程度渐升, 语言形式也渐多, 从零词尾, 到er, 再到est。

(3) 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可定义为思维的顺序与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语言符号顺序与事件出现时间顺序相同。事件的发展总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进行, 这种顺序外在体现为时间顺序, 即语言在顺序上的安排对应于它所表达的概念的次序的安排, 在英语中通过“then”、“after”、“that”、“hence”等时间连词来体现。语言符号与空间顺序象似。空间顺序指句子结构的顺序体现事件发生的空间顺序。例如, 我们要描述“办公室窗外和消防楼梯连接的铁阳台”, 按画面进入视觉习惯顺序排出“办公室窗户—消防楼梯—铁阳台”这样的词语顺序:Just outside our office window is a fire-escape.

象似性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着重大意义。象似性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的本质的认知, 即语言不仅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而且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 语言结构在很多方面都映照人的概念与思维结构。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内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取得飞速进展。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强调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非任意性、理据性, 大致体现在语音、词形、句法等几个层面。

关键词:象似性,语音象似,构词象似,句法象似

参考文献

[1]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教学, 1999, (5) :4-6.

[2]赵亮.语言象似性的符号学分析[J].外语教学, 2006, (5) :19-20.

[3]周妞.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7, (4) :425-428.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5]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1) .

从认知的角度看兼语句的象似性 篇5

从认知的角度看兼语句的象似性

作为汉语主要句型之一的`兼语句,历来就有众多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加以定义和阐释.主要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汉语兼语句的句法特征,并通过象似性原则在不同类型兼语句中的体现来印证句法的象似性.同时,对不同语言中的兼语现象加以比较,分析了象似性特征在这些语言中的不同体现.

作 者:傅洁 FU Jie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刊 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 年,卷(期): 22(3) 分类号:H146.3 关键词:兼语句   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  

距离象似性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6

【关键词】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象似性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C.S.Peirce于19世纪末提出,他将符号分为象似符(icon),引得符(index)和代码符(symbol)三种类型。其中象似符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其对象,它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联系靠的是各自性质上的某种相似性。皮尔斯还将象似符分为三个小类:影像(image),拟象(diagram),隐喻(metaphor)。在对象似符做出一般性界定的基础上,皮尔斯指出:“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沈家煊,1993:2)。关于“象似性”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概念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体现概念结构(沈家煊,1993)。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严辰松,1997)。张敏在《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这一专著中说,语言的象似性指的是感知到的现实的形式与语言成分及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换言之,它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性、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张敏,1998)。王寅给“象似性”下的定义是: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王寅,1999)。我们也尝试在给“象似性”下这样一个定义: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关系之间以及语言功能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与相应所指对象或关系的自然相似性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加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获得语言自动生成的能力,象似性理论更是如此。本文主要探讨象似性原则中的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距离象似性

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沈家煊(1993)在阐述句法的象似性问题时对距离象似性做了如下界定: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接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王寅(1999:4)把距离象似性原则定义为: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如果两个单词在概念上相近,人类在思维时就容易把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因此在语言表达时符号的距离就会越近。距离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现实中相近或相关的东西在人的感知中容易被同时激活而形成(心理或认知上)相近的概念,这些概念在思维中倾向于被一起处理。在从认知到语言的转化中,相邻近的概念信息自然也倾向于组合在一起,于是在语言的表层就呈现出语符距离与概念距离的象似现象了。

汉语距离象似性研究的代表人物首推张敏。张敏(1998)从认知的角度,著书论述了距离象似性动因在汉语名词短语构造中的驱动和制约作用,对汉语中的动词、代词、形容词、区别词和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定中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提出了统一的解释。郭继愁,王红旗,张旺熹等人对汉语距离象似性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问题”,“祈使句”,“‘把字句”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授和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难点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觉得有些语法点难于解释,二是学生觉得一些语法点难于理解。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前者导致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距离象似性原则,能够有效地揭示汉语句法结构在思维层面的深层理据原因,对学生学习汉语提高了极大的便利和启发。

1.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问题。为提高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一个中心语前有几个定语,即用多重定语来修饰中心语。距离象似性原则能对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作出较好的说明。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比较复杂,从最外层算起,一般次序如下: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表示“怎样的?”)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怎样的?”)

(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

(6)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

多层定语的次序总是按逻辑关系来排列,跟核心名词关系越密切的定语就越靠近核心名词。陆丙甫将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归纳为以下规则:(1)越是反映事物稳定的、内在本质的定语越靠近核心;(2)外延性定语在外层,内涵性定语在内层。也就是说多项定语修饰中心词的顺序也体现了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利用距离象似性来促进学生对形容词与中心词关系距离远近的理解,从而降低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度。

2.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的祈使句一般在初级阶段进行教授,中级阶段对祈使句再进行巩固,所以学生一般都能掌握。本小结所述祈使句主要是针对在初中级阶段祈使句教学后运用距离象似性在祈使句中的体现来帮助学生掌握祈使句的委婉程度,更加熟练地使用祈使句。祈使句可以通过增减词语形成委婉程度不同的祈使句。比如“请打开门”这一祈使句有如下说法:

(7)开门!

(8)开一下门!

(9)请开一下门!

(10)请开一下门吧!

(11)(你)能开一下门吗?

从例(7)至例(11),语气越来越委婉。Brown& Levinson(1987)指出,礼貌会话中的语符长度的增加,象似于社会距离的增加,语言符号与社会距离间存在着象似关系。(Brown,P.&S.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In Goody,E.N.(ed)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语言中有一条使用的规则是:客气意味着距离。说话者越客气,则使用的语言单位更多,信息更多,社会距离就越大(杜文礼,1996)。③把距离象似性原则运用在祈使句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容易把握祈使句句义的使用规则,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不同的语言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3.“把”字句。句中 语“把+名词/代词”的叫做“把”字句。“把”后的宾语大多是后面谓语动词的宾语,由“把”字提到动词前。为“把”字句的教学设计交际性练习,关键要抓住“把”字句表示“处置”意义这一特点。抽象地谈论“把”字句的“处置”意义学生不容易理解,把距离象似性原则应用到“把”字句教学中,能有效降低学生“把”字句的学习难度。“把”字句的“处置”意义涉及三个因素:特定的对象、针对特定对象的行为、由该行为引起的结果。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在人的感知中,“把”字句“处置”意义涉及的三个概念中,“特定的对象”,“由行为引起的结果”都与概念“针对特定对象的行为”距离相近,而“特定的对象”,“由行为引起的结果”这两个概念相距较远,那么“针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应该位于“特定的对象”,“由行为引起的结果”这两个概念之间。要有“行为”,那么首先要有“对象”。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公式“名词+把+特定的对象+针对特定对象的行为+由该行为引起的结果”来教授表处置的“把”字句。距离象似性是人们思维的认知结构,把距离象似性这一概念引入到“把”字句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汉语思维的形成。

四、小结

距离象似性反映着语言结构与思维结构的关系,距离象似性研究是对汉语语法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深深地影响了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涉及到至少两种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差异,在实践教学当中对汉语理据的解释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距离象似性的研究正好提供了这样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喆,张发祥,赵国栋·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1).

关于模糊语言的象似性的研究 篇7

一、语言的象似性

语言的象似性是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与语言的任意性相对的。在语言学界,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从提出至今一直经受着不断地讨论。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与其所表达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联系,因此,成为象似性,也就是说我们说的词语会很自然的与它指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我们说手,就会不自觉的看向身体的手的部位,“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由于提到“梅子”这个词语,人们在脑海中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梅子,就像看到梅林,吃到梅子一样,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模糊语言是借助于语言的模糊性,如概念的模糊、语义的模糊、语音的模糊等诸多方面,形成歧义、幽默等。在一定方面,模糊语言也正是借助于语言的象似性达到想要的表达效果,因此对于模糊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具有必要性。找到两者的内在联系,能够更好的发挥模糊语言的幽默性,深化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二、模糊语言的象似性分类简析

1、模糊语言的映像象似

映像相似是指是指某一符号在某些特征上与其所反应的事物有一致性,主要包括语音象似和概念象似。这两方面反映在模糊语言中,则可以明显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与幽默性[1]。

模糊语言的语音相似是指在语音方面相同或相近,在语义指代上则有明显的不同。这里举两个笑话为例:一是:“清乾隆年间,乾隆问刘墉:“国家的银子哪里去了。”刘墉答:“掉河里了。”乾隆又问:“怎么不捞呢。”刘墉答:“河深(和珅)啊!”另一个则是“传说清乾隆年间,和珅和纪晓岚同朝为官,纪晓岚为侍郎,和珅为尚书。某次两人一起喝酒,和珅想要戏弄纪晓岚,便指着一只狗问‘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马上意识到和珅的辱骂,便说‘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同样都是谐音,利用谐音人们能够巧妙地针锋相对、化解尴尬,同时也能不伤和气的完成并不平静的交流,这就是利用了谐音的映像象似。

另一个是概念象似,概念相似还是围绕主题概念为主的,如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出现如下对话:

“说出来不怕大家伙儿笑话,他家穷的。啥玩意儿没有。”

“别拔瞎,当时(我家)还有一件家用电器嘛。”

“家用电器?”

“手电筒呗。”

这段对话就是巧用了“家用电器”的概念做文章,一提到家用电器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能会想到冰箱、电视、洗衣机等,但“手电筒”这个词被抛出后,大家既找不到理由反驳,又忍俊不禁的笑。也达到了说话者的目的。用一个较为直白的话表示就是“偷换概念”,在模糊语言中象概念映像象似情况出现的较为频繁,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2]。

2、模糊语言的拟象象似

模糊语言的拟象象似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语言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相似,通常情况下包括模糊语言的数量象似、模糊语言的突显象似、模糊语言的标记象似。

模糊语言的数量象似主要是通过象似的数量,通常会以多取胜,彰显重复的力量,如“一个文理不通的书生在写作时喜欢用‘呜呼’一词,他的一个朋友就给他评论道‘起呜呼,终呜呼,中间独自尽呜呼;长呜呼,短亦呜呼,说来说去总呜呼,呜呼复呜呼,呜呼连呜呼,恐军不久亦呜呼’。”这个故事中书生的朋友通过“呜呼”一词评点书生,对书生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尽管连用了许多“呜呼”,但并未显得冗杂,反而尽显幽默。

语言的突显象似主要体现在有些重要部分被调换位置,从原有位置抽出,独立成为重要的内容,以进行突显。除此之外还有标记象似,简单而言就是打破常规的象似,如开心麻花小品《大圣归来》中出现如下对话:

“想当年我爷爷是给齐天大圣扛旗的,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不是,你爷爷排倒数第二你有什么可骄傲的”

这段话就是打破了人们对于俗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常规认知,既让人觉得熟悉,又让人眼前一亮,达到幽默的效果[3]。

3、模糊语言的隐喻象似

隐喻象似就是通过联想建立两个事物间的联系,这种关联通常是通过隐喻完成,具有一定的内涵性与幽默性。如“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我也要投入进去,因为我不能让自己的爱情暴尸街头。”就是将没有婚姻的爱情比喻为暴尸街头,这个比喻是在原有比喻的基础上的扩展,在博得大家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模糊语言的隐喻象似较强两种象似形式又深入了一步,从映像象似到拟象象似,再到隐喻象似,对模糊语言的象似性的讨论得到了层层深入。

三、结语

模糊语言的象似性的研究,作为语言学内部的一项研讨,能够进一步发现模糊语言作为语言现象的一些内在品质,进而服务于幽默。幽默作为当今时代人们社交生活必备的一项语言技能,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关的,从语言的源头发现幽默的根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模糊语言在存在歧义的同时,也代表着一定的形象性,正是对语言的象似性研究,让我们进一步挖掘认识语言的可塑性。

摘要:模糊语言的象似性主要表现在幽默语言的象似性上,由于模糊语言是幽默产生的前提,因此两者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认知语言学概念中,象似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以模糊语言为载体的幽默语言必然具备象似性。本文通过对语言的象似性做出简单介绍,进而对模糊语言的象似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模糊语言的研究与解读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模糊语言,幽默语言,象似性

参考文献

[1]李鑫华.隐喻象似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5):70—73.

[2]王晓军、林帅.国内语言幽默研究十年回顾与思考:2001——2010[J].外语研究,2011,5(8):28—3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篇8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历来被誉为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他首先提出了语言系统的本体研究, 并提出建立符号学这一新的学科。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语言学、符号学以及相关的人文科学的发展。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这一原则被索绪尔认定为语言符号的“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 任意性原则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和讨论, 在争论之中逐渐为广大语言学家所接受和认同。但同时, 随着语言学和符号学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逐渐深入, 有一些学者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和反对, 其中讨论最为广泛的是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2 任意性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 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因此符号的定义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其中符号表示整体, 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例如“树”的概念——所指, 与拉丁语单词arbor的音响形象——能指, 就构成了一个符号。任意性即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例如“姊妹”的概念与法语中sœur的发音s-ö-r所造成的音响形象没有任何内在关系。索绪尔认为不同语言的存在及语言之间的差别恰好证明了任意性。如果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 那么不同语言对同一概念对应的音响形象应该是一样的, 显然事实并非如此。索绪尔还认定任意性原则是头等重要的, 十分肯定地认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没有人反对” (索绪尔, 1980:103) 。但同时也指出, 其他类型的符号如礼节符号并不一定同语言符号一样具有任意性, 而是更多地由约定俗成的规矩确定下来。因此, 正是任意性原则使得语言符号不同于其他符号系统而更有特点、更有研究的价值。

索绪尔所谓的任意性并不是指说话者可以随意选择能指, 而是指它的不可论证性, 即无法论证为什么某一个能指对应某一个所指, 因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一旦一个能指与一个所指的关系确立下来以后, 这个符号就被一个集体所认同并被加以规则约束, 个人无法做任何的改变。在此基础上, 索绪尔提出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或相对论证性) 的问题 (索绪尔, 1980:181-185) 。他认为, “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但实际上这种可论证性也是相对而言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是索绪尔对任意性原则的扩展和完善, 从词汇层面扩展开来, 坚持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索绪尔在提出任意性原则时, 就已经预见到对于这一原则的建立存在着反对意见, 并就两种可能情况做出了反应 (索绪尔, 1980:104-105) 。第一种是拟声词, 第二种是感叹词。

综上所述,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 他的符号的定义主要指语言符号, 尤其是语言符号中的词汇层面上的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其次, 强调概念和音响形象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 并不否认其他类型的符号具有其他非任意性的特征。再次, 由词汇层面上的任意性扩展开来, 就有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或相对论证性) 的区分。最后, 拟声词和感叹词等语言现象并不足以否认语言符号存在任意性的事实。

3 象似性

象似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皮尔斯的理论是分不开的, 因此要了解象似性就必须从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入手。皮尔斯提出, “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媒介、指涉对象和解释这三种要素组成, 这就是符号的‘三位一体’性质 (王铭玉, 2004:117) 。”在皮尔斯的符号整体中, 必须有三个要素同时存在, 符号才能成立, 即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这三种关联物自身又可以各自分成三种, 组成一共9种排列组合, 被称为“下位符号”。其中一种称为象似符号, 是指“通过对对象的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其对象的, 也就是说, 它是某种借助自身和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东西, 即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来表示对象” (王铭玉, 2004:120) 。象似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该类符号的代表有自然语言和各种标记系统等。 (王铭玉, 2004:402)

由象似符号就引出了象似性的概念, 王铭玉认为, “象似性可以理解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自然存在着的符号解释者所感知到的一种相似性, 而且这种相似性有程度上的差别”, “是指象似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可论证的相似关系” (王铭玉, 2004:404) 。然而, 到目前为止, 对象似性这一术语的确切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各有各的侧重点。沈家煊认为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严辰松认为“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张敏认为“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性、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王寅认为象似性是“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王铭玉对象似性下的定义为“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和关系之间以及语言运用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自然相似性特征” (王铭玉, 2004:405-06) 。

根据象似性在不同的语言及同一语言的不同层次的不同体现, 王铭玉将象似性分为三大类:影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喻象象似性 (王铭玉, 2004:411-19) 。其中影象象似性指语言符号的声音或外形与其所指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 主要体现为拟声词和象形文字。这一理论对于研究汉语语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铭玉, 2004:422-26) 这与汉语语言文字为世界上众多语言中较少见的象形文字不无关系。汉语语言文化的象似性倾向一直较高。首先在语音上, 汉语中的拟声词十分丰富, 语音结构方式也较多, 使用叠字等手段达到尽量模拟现实声音的效果。其次在汉字形体上, 象形、指事、会意3种造字现象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象似性, 相关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再次在诗歌艺术方面, 赋、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使得诗歌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对象似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 许多语言学家逐渐接受了象似性理论的一些观点。尽管象似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被学术界完全地接受, 但是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象似性与任意性之间存在着争论, 但这类的争论和探讨对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任意性VS象似性

虽然有一些语言学家将任意性和象似性置于针锋相对的立场上, 认为这二者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但是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任意性和象似性并不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两种观点。

就符号的定义上来说, 索绪尔与皮尔斯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他们在各自认定的符号基础上所提出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并不具备可比性。

索绪尔的符号主要是词语层面上的关系, 而皮尔斯的符号则是一个命题。 (郭鸿, 2004) 由此可见,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和皮尔斯的语言符号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 他们各自体系内所体现出的原则并不适宜拿来进行比较甚至互相针对。

同时, 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强调的是语言符号形成最初的状态。所指和能指之间建立起关系是任意的, 尽管随着语言的发展, 这一关系被确定下来不能随意更改, 但在初始时候的任意性是无法否认的。而象似性则更多地强调符号发展过程中, 人们有意识地将具有相似性的二者连结起来形成对应关系。

再者, 任意性与象似性的适用范围也是不同的。从大的符号学的角度来说, 象似性的存在确实可以找出许多依据, 如一些语言学家就用象形文字和拟声词等违背任意性但符合象似性的语言现象来驳斥任意性原则从而支持象似性。而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语言现象是任意性无法解释清楚的。但如果缩小到索绪尔所界定的符号定义上来说, 概念和音响形象之间的关系用象似性来解释就说不通了, 毕竟, 语言学家们仍然无法解释“姊妹”的概念与s-ö-r (sœur) 之间的联系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可见, 任意性与象似性都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 以二者中任一种原则来取代或者抨击另一种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5 结语

通过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原则属于不同的范畴, 各有其独特的角度和不同的适用范围, 不能单方面地认定其中某一个是对的, 而另一个是错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语言学家们在掌握大量语言现象并深入研究得出的成果, 分别代表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思想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对于尚在不断发展的语言学来说, 它们没有对错之分, 每一种观点都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可能。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促进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郭鸿.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J].外语研究, 2004 (4) .

[3]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 (修订版中译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1) .

浅议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篇9

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以来,任意性学说逐渐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主导思想,许多学者在各自的著述中将该原则作为语言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但象似性研究的迅速发展给任意性原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学者全盘否定任意性,夸大象似性的作用和解释力;有些学者则全盘否定象似性,认定任意性才是唯一真理。

笔者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及有关象似性原则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肯定其各自的科学性,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观出发,得出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是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合理补充而非对立的结论。

二、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一) 语言符号

索绪尔(1980)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1],并首创了术语“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建议保留‘符号’该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用‘所指’和‘能指’这两个术语的好处是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1]。因此,语言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

(二)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索绪尔(1980)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1]。如汉语中,“人”与表示其所指的“ren”之间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声音序列“ren”绝不比其它任何声音序列更能表达“人”的概念。语言在选择手段方面不受限制,因为我们看不出有什么会妨碍我们把任何一个概念和任何一串声音联接起来[1]。

(三)语言符号的相对任意性

索绪尔(1980)将任意性分为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指符号的创造和应用无任何理据。他也强调相对任意性的存在:“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都有种现象能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差异: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他举例说,vingt (二十) 是绝对任意的,而dix-neuf (十九) 则不是,因为它能唤起与这种语言共存的要素dix (十) 和neuf (九) 间的联系[1]。

索绪尔(1993)还指出,语言的任意性只就创造语言的初期而言,一旦该语言的约定性得到普遍认可,它便具有社会规约性而不再是任意的了[8]。

由此可见,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的统一;他不否定语言有可论证性,但由于他首要研究的是单个符号而非符号组合,故而他强调的是符号的绝对任意性。

三、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一) 象似性的概念及类型

象似性概念最早由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创始人C.S Pierce于19世纪末提出。他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任意,根据符号与所指对象间的关系将符号分为三种:象似符(icon)、标志符(index)和象征符 (symbol) [7]。认知功能语言学家深化了他的符号象似性概念,其中海曼的研究影响最大。他将语言象似性定义为:当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和构成成分之间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该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时,我们说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的性质[6]。

自1988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将iconicity首次在国内译为“象似性”以来,该语言规律便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沈家煊在《句法的象似性问题》中说:“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种内在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有理有据的。[2]”王寅将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4]”王铭玉对各家观点进行了几点补充并定义为:“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和关系间以及语言运用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能指与所指间的自然相似性特征。[3]”

(二) 象似性的基本原则

象似性研究主要在语音﹑形态﹑句法三个层面展开,但主要集中在句法层面,其中最常见的为三个原则,即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数量象似。

1. 距离象似性。

指语言符号距离象似概念距离。概念上的距离相近,思维时共现的可能性就较大,语言表达时符号间的距离也较近。英语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就是典型的例子,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靠得近,是因为它们在概念意义上相近。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用逗号分开,从距离上来说相对远了点,这是因为二者在意义上关系不很紧密。

2. 顺序象似性。

指语言在顺序上的安排对应于它所表达的概念的次序安排,如一段紧密结合的语句里,子句的顺序倾向于和它们所描述的事件出现的时间顺序相对应。次序象似在语言里有多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在很多语言里不含外在标记的并列复合句中的第一个子句往往表示先发生的事件,第二个子句则表示后发生的事件。如:

She went back to her dormitory (S1) and had some biscuits assupper (S2) .她回了寝室,然后吃了几块饼干当晚饭。

She had some biscuits as supper (S1) and went back to herdormitory (S2) .她吃了几块饼干当晚饭,然后回了寝室。

很明显,无论是在英语例句中还是在汉语译文中,出现在前的子句S1代表的事件通常会被理解为发生在S2所代表的事件之前。

3. 数量象似性。

王寅 (1999) 指出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反映概念上的复杂性,概念量越大越复杂,所用语言的单位数量越多[5]。语言学家Greenberg提出世上有单数形式比复数形式短的语言,却没有单数形式比复数形式长的语言。另外,复杂概念和复杂形式的对应在句法里的反映也很明显,如修饰结构。在任何一种语言里,若形式X修饰A,在概念上XA一定比A复杂,而XYA则比XA复杂。例如:山脉,最高的山脉,中国最高的山脉。

四、结论

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伟大著作揭示出真理的发现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总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不断变化的;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彻底穷尽真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探索和争论正体现了这一点。

通过以上的回顾和分析不难看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和象似性理论各具科学性。在这两种理论的关系问题上,新理论 (即象似性理论) 的出现是对传统理论 (即任意性理论) 的补充。语言是多层面的系统,象似性的发现是对任意性的补充而非对立。

摘要:近年来,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迅速发展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构成巨大挑战, 二者成为各自的对立面。本文作者认为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探讨语言本质过程中的里程碑;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则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新亮点, 它的提出符合唯物主义哲学阐述的关于真理的客观规律, 是对语言本质的真理的又一步靠近。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

参考文献

[1][瑞士]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35-65.

[2]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1) :36-43.

[3]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7.

[4]王寅.象似说与任意说的哲学基础与辩证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1-6.

[5]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5) :4-7.

[6]Haiman, J.Natural Syntax[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a.

[7]Piece, Charles Sanders.Collected Papers of Charels Sanders Peirce, VolumesⅠandⅡ.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语言象似性 篇10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无理据的,还是象似的、有理据的?有两种不同观点。Saussure(1915)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两者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或无理据的。Peirce(1940)强调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不是任意的、无联系的,而是有理据可寻的。他指出:“每种语言的句法,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参见沈家煊,1993)折中的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是象似性和任意性的结合(刘润楠、杨松,2007)。随着认知语言学兴起,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渐为研究者所重视。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联系,两者的结合可以论证,有理可据(沈家煊,1993)。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脱离认知的自足系统,符号只有与外界事物的规约对应才获得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结构源于身体经验。语言结构与人类经验的象似性多于它们之间的任意性。

手语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刘润楠和杨松(2007)指出,手语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强弱或多少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手语包括音位、语素、句法等成分,遵循与口语相同的语言规则。在象似性上,手语却远多于口语。象似性是指手势的语义和手形之间的一种映照关系。对口语而言,很多词汇和指代的事物之间并无直接联系的听觉表象,象似性贫乏。手语词依靠视觉感知双手在空中的运动,加之很多手语词直接借用指代物体的外形或动作,象似性更明显。因此,象似性是手语词的典型特征之一。

在规范手语中,象似性表达有不同途径。何宇茵等(2010)总结出中国手语的7种象似手段:(1)直接表达;(2)用手表达所指形状;(3)用手表达所指动作;(4)用身体表达所指动作;(5)以象似方式吸收一些口语符号及书面语符号;(6)用辅助口语的手势表达;(7)创建一个相关情形。手语词的象似性有程度区别。高度象似是指手势融合了所指的足够多的视觉或动作信息,不熟悉手语的人也能猜出手势含义;低度象似是指手势和含义的关系不透明,初学者不易明确手势含义;中度象似是指不用手语的人一时猜不出手势含义,一旦被告知,就能容易地掌握手势和意义的联系(Markham & Justice,2007)。

象似性影响手语词加工。Vigliocco等(2005)比较聋人和正常人的语言加工。实验1要求使用英国手语(BSL)的成年聋人和英语健听成人对表征工具、工具行为和身体动作的手势/英文词进行语义相似性判断,发现聋人倾向于将工具和工具行为(共享手势)归为一类,健听人倾向于将工具行为和身体动作(词性相同)归为一类。实验2要求半数健听被试在分类前对词汇进行想象,半数健听被试直接分类,发现聋人与分类前对词汇想象的健听人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使用不同语言的被试倾向于结合自身的独特经验建构对事物的理解。Thompson等(2009)采用手语词—图片确认任务考察使用美国手语(ASL)的成年聋人的词汇加工。实验包括图片凸显和未凸显手语词的象似特征两种条件,要求判断图片和手势是否指代同一事物,发现当图片凸显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时,使用ASL的成年聋人反应更快,第二语言为ASL的双语健听成人和英语单语健听成人在两种条件下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束后,要求聋人和双语健听人评定手语词的象似性,发现两组被试的评定分数高度相关。这说明,聋人在词汇识别中自动激活了象似特征,双语讲话者仅将象似特征作为一种学习辅助策略,达不到自动激活程度。Ormel等(2009)发现,使用荷兰手语的聋童判断象似的手语词—图片对反应时更短,错误率更低,说明聋童借助手语词的象似性来通达词义。

手语词的象似性更多地体现在语音重叠上,如手形象似、运动象似等。已有研究均采用语义判断任务考察象似性在手语词加工中的作用。是否象似性效应必须在通达语义时才会出现?Thompson等(2010)采用语音判断任务考察英国手语的象似性效应,要求被试对某个手势的动作手指是弯曲的还是直立的进行判断,发现聋人判断象似手形的反应时显著长,表明即使任务不要求通达语义,象似的手势仍能自动地激活语义信息,并对手形判断产生干扰。由于象似性承载了手语词的语义信息,在手语词加工中,只要某个手语词的象似特征足够突出,该词的语义信息就会自动激活,表现出高象似手语词的加工优势。

词频(或熟悉度)是影响书面语词识别的重要因素,高频词更易识别。Carreiras等(2008)发现,使用西班牙手语的聋人识别高熟悉手语词显著快。已有研究多数控制手语词的熟悉性。国内研究仅采用描述法分析中国手语词的象似特点及象似手段(刘润楠等,2007;何宇茵等,2010)。与BSL和ASL不同,中国手语的词汇和语法深受汉语和汉字的表意性影响。中国手语词可以分为象形类手语词、指事类手语词、会意类手语词和形声类手语词,前三类手语词明显具有象似特点。如果象似性影响使用BSL和ASL的聋人对手语词的语义加工,那么,在中国手语词语义加工中,象似性的作用会更加显著。

词汇语义加工涉及词汇网络和语义网络。词频(或熟悉度)属于词汇网络的变量,象似性属于语义网络的变量。在对汉语动作动词提取动作器官意义的过程中,义符和词频存在交互作用: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对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动作器官意义认知差异不显著;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不一致时,对高频词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比对低频词快(张积家、陈新葵,2005)。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义符和词频也存在交互作用,义符对低频词影响更大(张积家等,2006)。和义符类似,象似性是手语词的语义特征。义符标记汉字词表征的事物的类属,象似性标示手语词与表征事物之间的理据。象似性和熟悉性对中国手语词语义加工的影响是独立的?还是存在交互作用?考察这一问题对揭示中国手语词的认知性质有重要意义。如果熟悉性和象似性相互独立,就说明对中国手语词的语义加工更类似于对拼音文字的语义加工,加工遵循形→音→义通路;如果熟悉性和象似性存在交互作用,象似性高时对高、低熟悉的手语词的语义加工无显著差异,象似性低时对高熟悉手语词语义加工快,就说明对中国手语词的语义加工类似于对表意文字的语义加工,加工遵循形→义通路。因此,使用Thompson等(2009)的手语词—图片确认任务,探讨中国手语词的象似性和熟悉性对手语词加工的影响。

二象似性和熟悉性对手语具体名词语义加工的影响

(一)被试

广州市聋人学校高中一、二年级聋生共20名,男女各半,视力、智力正常。

(二)设计与材料

2(手语词的熟悉性:高/低)×2(手语词的象似性:高/低)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实物图片主要取自舒华等(1989)修订的Snodgrass和Vanderwart标准图库,加入几幅自选图片。从《中国手语》(修订版)(2003)中选出与图片对应的手语具体名词104个,15名不懂手语的本科健听生采用何宇茵等(2010)的分类法对手语词做象似性的5级评定,5表示手语词与图片表达的事物非常象似,1表示手语词与图片表达的事物非常不象似。选取象似值大于或等于4的手语词作为潜在的高象似词,象似值小于或等于2的手语词为潜在的低象似词。再请聋校15名高中聋生对选出词汇进行5级象似性评定,并对手语词和实物图片的熟悉性分别进行5级和7级评定,分值越高,熟悉性越高。在平衡图片熟悉性基础上,选出60个手语词—图片对,分为4组:(1)高象似高熟悉:如“”(自行车);(2)高象似低熟悉:如“”(钳子);(3)低象似高熟悉:如“”(猪);(4)低象似低熟悉:如“”(象)。每组15个手语词—图片对。高象似高熟悉、高象似低熟悉、低象似高熟悉、低象似低熟悉的手语词的平均象似性分别为4.37、4.07、2.61、2.51,平均熟悉性分别为4.22、2.86、3.97、2.83。4类手语词的平均象似性差异显著,F(1,14)=143.55,p<0.001。两组高象似手语词和两组低象似手语词的平均象似性差异显著,p<0.001,但两组高象似手语词的平均象似性差异不显著,两组低象似手语词的平均象似性差异不显著。4类手语词平均熟悉性差异显著,F(1,14)=97.96,p<0.001。两组高熟悉手语词和两组低熟悉手语词的平均熟悉性差异均显著,p<0.001,但两组高熟悉手语词的平均熟悉性差异不显著,两组低熟悉手语词的平均熟悉性差异不显著。加入60个手语词—图片对作为填充刺激。

(三)程序

采用E-prime系统编程。120个刺激对随机呈现。实验开始前,教师用手语给出指导语,确保每个被试清楚实验流程。实验时,被试端坐在计算机前,距离计算机屏幕约40cm,眼睛平视屏幕中央。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要求既快又准地判断手语词—图片对是否指代同一概念:“是”按F键;“不是”按J键。半数被试用手按此规定,半数被试用手规定相反。实验开始时,先在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500ms,空屏500ms,接着在注视点位置呈现手语词—图片对,在屏幕一边呈现手语词,在屏幕另一边呈现物体图片,物体图片和手语词出现在左边和右边的机会相等。手语词—图片对在被试按键反应后消失,或在3秒后自动消失,进入下一次试验。计算机自动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计时单位为ms,误差为±1ms。在正式实验前,用8个非实验手语词—图片对进行练习。

(四)结果与分析

反应时分析时去掉错误反应和M±3SD以外的数据,占1.5%。结果见图1和图2。

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熟悉性的主效应显著,F1(1,19)=31.44,p<0.01,F2(1,56)=13.97,p<0.01。高熟悉手语词—图片对反应时显著短。象似性的主效应显著,F1(1,19)=64.53,p<0.01,F2(1,56)=14.09,p<0.01。高象似手语词—图片对反应时显著短。象似性和熟悉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19)=0.32,p>0.05,F2(1,56)=0.02,p>0.05。错误率的方差分析表明,熟悉性的主效应显著,F1(1,19)=18.11,p<0.01;F2(1,56)=9.11,p<0.01。象似性的主效应被试分析显著,F1(1,19)=70.34,p<0.01,项目分析边缘显著,F2(1,56)=3.78,p=0.06。象似性和熟悉性的交互作用被试分析显著,F1(1,19)=9.21,p<0.01;项目分析不显著,F2(1,56)=1.07,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手语词象似性高时,高、低熟悉的手语词—图片对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p>0.05;手语词象似性低时,高熟悉手语词—图片对错误率显著低,p<0.01。

(五)讨论

聋生加工高熟悉手语词—图片对显著快,说明在中国手语词语义加工中存在熟悉性效应;加工高象似手语词—图片对反应时显著快,说明在中国手语词语义加工中存在象似性效应。错误率分析时发现象似性和熟悉性的交互作用:手语词象似性低时,判断高熟悉手语词—图片对的错误率显著低;手语词象似性高时,判断高、低熟悉的手语词—图片对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对高象似手语词—图片对进行语义一致性判断时,被试能凭借象似性直接、有效地做出判断,较少受手语词熟悉性影响;在对低象似手语词—图片对判断时,必须分别通达手语词和图片的语义后才能做出判断,熟悉性就会起作用。

三象似性在聋生和健听生对手语具体名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

实验1发现在中国手语词语义加工中存在象似性效应。这种象似性效应的本质是什么?是手语词与实物整体象似,还是与实物特征象似?如果改变与手语词匹配的图片的特征,使之突出或不突出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是否影响手语词的语义加工?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熟练使用手语会增加对象似特征的敏感性。对手语不熟练的健听生而言,口语是第一语言,手语熟练程度远不及聋人。在手语词语义加工中,手语不熟练的健听生是否也出现象似性效应?换言之,手语符号的象似性究竟是正常人都能觉察的特征,还是长期使用手语的结果?象似性在语义加工中的作用是否受手语熟练程度影响?

(一)被试

24名广州市聋人学校的高中一、二年级聋生,男生13名,女生11名,平均年龄为20.1岁;24名大学一、二年级健听生,男女各半,平均年龄为20.2岁,均为口语—手语者,学习中国手语的平均时间为1年,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聋生未参加过实验1。

(二)设计与材料

2(图片类型:突出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未突出手语词的象似特征)×2(被试类型:聋生/健听的口语—手语学生)混合设计。根据实验1的评定,选取20个高象似性、高熟悉性的手语词为实验材料。材料还包括与20个手语词对应的40幅实物图片,每一手语词均有两幅图片与之匹配,一幅图片突出对应手语词的象似特征,另一图片不突出对应手语词的象似特征。例如,手语词“”(伞)对应两幅图片,“”突出了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未突出手语词的象似特征。15名不参加正式实验的聋生对40幅图片的熟悉性及图名一致性进行7级评定。突出和未突出对应手语词的象似特征的两组图片的平均熟悉性分别为6.12和6.03,t=1.14,p>0.05,差异不显著;平均图名一致性分别为5.81和5.74,t=1.47,p>0.05,差异不显著。加入40个手语词和图片作为填充刺激。

(三)程序

采用E-prime系统编程。仍采用手语词—图片确认任务,包括两个区间,每一区间包括20个手语词—图片对及30个填充刺激对(25个不匹配刺激对和5个匹配刺激对)。将手语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手语词在区间1中与突出手语词象似特征的图片配对,在区间2中与未突出手语词象似特征的图片配对;另一组手语词在区间2中与突出手语词象似特征的图片配对,在区间1中与未突出手语词象似特征的图片配对。在每一区间中,50个刺激对随机呈现。被试随机分为2组,每组只接受1个区间的材料。手语教师用手语给出指导语,确保被试清楚实验流程。实验开始时,先在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400ms,接着呈现图片500ms,之后空屏300ms,再呈现手语词,手语词在反应后消失,或在3s后自动消失,进入下一次试验。实验前用7个非实验刺激对进行练习。

(四)结果与分析

反应时分析时去掉错误反应和M±3SD以外的数据,占1.70%。结果见图3、图4。

反应时的混合设计方差分析表明,图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46)=27.91,p<0.01,F2(1,38)=10.89,p<0.01。图片突出手语词象似特征的手语词—图片对反应时短。被试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46)=6.45,p<0.01,F2(1,38)=5.58,p<0.01。聋生反应时短于健听生。图片类型和被试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46)=2.81,p>0.05,F2(1,38)=0.25,p>0.05。虽然交互作用不显著,但聋生在图片突出和未突出手语词象似特征时反应时差为130ms,健听生反应时差为67ms,聋生的反应时差比健听生大。错误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只有图片类型的主效应被试分析显著,F1(1,46)=18.04,p<0.01,项目分析不显著,F2(1,38)=2.41,p>0.05。图片突出了手语词的象似特征的手语词—图片对错误率显著低。

(五)讨论

聋生和健听口语—手语学生对图片突出了与之匹配的手语词的象似特征的手语词—图片对反应快,错误率低,说明两组被试在提取手语词语义信息时都自动激活了象似特征。聋生在图片特征突出与不突出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条件下差异量大于健听生,说明聋生的象似性效应更明显,这显然与聋生使用手语有关。聋生在图片突出、未突出手语词象似特征情形下,反应时均显著短于健听生。这说明,在同样激活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时,聋生比健听生更享有加工优势。在手语词—图片匹配任务中,象似性效应的本质在于图片突出了手语词的象似特征。因此,手语词的象似性的本质是手语词特征与实物特征象似而非与实物整体象似。

四综合讨论

无论是聋生还是健听大学生,在手语词语义加工中均存在象似性效应,但聋生对手语词的象似性比健听生更敏感。这一结果与Thompson等(2009)对使用ASL的聋生和讲英语的健听大学生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手语词加工的象似性效应具有跨语言普遍性。但在Thompson等(2009)研究中,当图片凸显了与之匹配的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时,使用ASL的成年聋人反应更快;在实验2中,虽然聋生在图片突出和未突出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时反应时差比健听生大,但差异却未达到显著水平。实验1还发现聋生对手语词语义加工的熟悉性效应,象似性和熟悉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一)手语词的象似性与具身认知观

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的具身性。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是一种高度具身的、情境化的活动。认知产生于身体与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依赖身体的感觉运动能力,与物理文化世界密不可分(Raymond & Gibbs,2003)。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依据,主张语言是在人对外部世界体验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概念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得到,并且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Lakoff&Johnson,1999)。实验1发现,手语词的象似性影响聋生对手语词—图片对的语义判断,聋生判断高象似手语词—图片对显著快,错误率显著低。这一结果可以用具身认知观解释。高象似手语词大多摹拟了指代物体的外形及动作,聋生提取这些手语词语义时,会激活身体经验和动作经验,进而反应更快;低象似手语词由于大多与指代事物没有形式关联,提取这些词的语义时必须依赖于语言经验,聋生必须在头脑中找到与词汇对应的意义后方能识别,反应就相对缓慢。

具身认知观把心理模拟视为语言理解的手段。语言理解是运动感觉及其他相关经验的心理模拟,语言通过描述真实或想象中的事件帮助人们注意到当前并未出现的人、物、事件及可能发生的行为(官群,2007),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Gallese和Lakoff(2005)指出,视觉及动作模拟激活的神经元与人在观看、倾听时激活的大脑神经元一致。Glenberg和Robertson (2000)认为,当词或短语被索引到指代的事物或类别表征后,要从指代物中提取其功能承受性。功能承受性是一个具有特定身体类型的感知者和一个事物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觉加工。在人脑中,不仅贮存概念,还贮存人与概念相互作用的方式。这种相互作用方式已经内化,不需要推理就可完成。由于人与抽象概念之间无法形成直接的相互作用,在理解抽象概念时,语言与感觉经验的关系就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与知觉经验紧密相连:语言的意义源于人对真实世界的经验,抽象概念通过知觉经验来获得。在理解包含动作信息的句子时,动作模拟效果好于单纯的观察与聆听(Tomoyoshi,2006)。由于高象似手语词体现了身体动作上的语义和语形的映射关系,在理解这些手语词的语义时,人就倾向结合自己的身体、动作经验及相关语境信息进行心理模拟,进而准确、有效地理解词汇的语义。

实验2考察聋生及健听的口语—手语者的手语词语义加工,也发现手语词的象似性效应:在图片突出了手语词所指代事物的象似特征时,反应快于图片未突出手语词所指代事物的象似特征时。这说明,中国手语词根植于汉语和汉字的表意性,具有正常人都能觉察的象似特征。聋生和健听的口语—手语者在识别手语词语义时,均自动地激活了身体的动觉经验和感觉经验,在判断与体验高度重叠和低度重叠的刺激语义时,反应时就会有明显差异。

传统语言学认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在头脑中的表征形式都是抽象符号,感觉及运动信息不影响概念加工。这样,在相同条件下,对概念的语义判断就不应有差异,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却与此相反。因此,本研究结果支持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支持具身认知观。

(二) 聋生与健听的口语—手语大学生的象似性效应比较

实验2发现,手语词的象似性对聋生语义判断的影响比对健听口语—手语者大,这与手语熟练程度不同有关。手语熟练程度是影响聋人作业成绩的关键因素。Ormel等(2010)表明,聋童的语义分类成绩受手语词汇量及熟练程度影响。手语是聋生的主要语言。对健听的手语—口语学生而言,手语词汇量远不如聋生丰富。因此,健听的口语—手语者的作业成绩就不如聋生。尽管健听口语—手语者在实验中也出现象似性效应,但对象似性的自动激活程度没有聋生明显。另外,由于对听觉损失的功能补偿,聋人在视觉注意转移和扫描(Rettenback et al.,1999)、心理图像产生和操纵(Emmorey & Kosslyn,1996)上有优势。强视觉能力对手语词—图片对加工有两个认知后果:一是聋生的概念有较多的形象特征,表象比健听生鲜明,二是聋生提取事物形象的能力比健听生强。所以,手语词的象似性对聋生的语义判断影响就更大。

在实验2中,虽然象似性对聋生语义判断的影响大于对健听的口语—手语者的影响,差异却不显著。在Thompson等(2009)的研究中,当图片凸显了与之匹配的手语词的象似特征时,使用ASL的成年聋人的反应比第二语言为ASL的双语健听成人更快。如何解释聋生和健听的口语—手语者在使用中国手语和使用美国手语时的不同表现?这既与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的特点有关,也与中国手语的不规范有关。美国手语是美国聋人之间交流时使用的语言。它以词汇为基础,绝大部分手势有象形、会意及借代的特点。然而,受英语影响,在美国手语中,手指拼写占有较大比重。手语者可以用不同手掌位置表达字母,利用手指拼写作为交流方式。美国手语作为一门语言和教学手段在美国已得到公认。为使聋童掌握好美国手语,学校开设美国手语课,由专职手语教师教他们学习美国手语。与美国手语比,中国手语的历史短,在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力上尚有很多欠缺:词汇量少,一些常用词没有对应手势;手势动作相同但词语意思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里表达意义不同;一些新词也没有相应手势。这些都给我国手语教学和使用带来困难,影响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的发挥。聋校对手语教学也不重视,手语只作为“辅助语言手段”,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手语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只是表达汉语的一种形式(崔淑云,2007)。正因为如此,使得聋生对手语象似性的敏感性没有充分发挥。另一可能的原因是,汉字是表形、表义文字,中国口语—手语者使用汉字作为书面文字,在加工具有象似特征的手语词时,比使用拼音文字的美国口语—手语者更有优势,缩小了同聋生的差距。

(三)关于手语词的象似性和熟悉性的交互作用

实验1发现,当手语词象似性低时,聋生判断高熟悉手语词—图片对错误率显著低;当手语词象似性高时,聋生判断高、低熟悉的手语词—图片对错误率差异却不显著。为什么?

象似性属于词汇具体性范畴。具体性是指词汇代表的事物或动作是否具有鲜明形象。抽象词与具体词在记忆中都有语言编码,但具体词还有形象编码。在单独呈现时,具体词比抽象词有更丰富、更稳定、更易计算和更多的独立于语境的意义特征(De Groot,1989)。具体性影响词汇认知,却同熟悉性存在交互作用。在实验1中,当手语词象似性低时,无论是高熟悉手语词还是低熟悉手语词,都较抽象,被试加工它们时都需提取手语词语义后产生表象,然后同图片比较。此时,它们加工过程相似,仅是熟悉性不同。高熟悉手语词语义通达速度快,低熟悉手语词语义通达速度慢,因而高熟悉手语词有加工优势。当手语词象似性高时,由于词形本身有与图片相似的感觉信息,易激活概念,不需或较少需要通达词义就可容易地获得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熟悉性作用就不显著。从加工角度看,当手语词象似性低时,对手语词语义加工要先进入词汇网络再进入概念网络,因而反应时长,错误率高;当手语词象似性高时,由于象似性属于语义网络的变量,在通达手语词词汇表征时,相关语义结点已经激活,被试做出语义判断的时间自然就短,错误率就低。

手语词的象似性在词汇认知中的作用类似于汉字义符,它们都属于字词的结构特征。不同的是,义符标明汉字词的类别、动作器官和动作工具、词类等特征,象似性标明手语词的部分意义—事物突出的形象特征。张积家等(2005)发现,在义符与动词指代的动作器官一致时,被试采用字形分析策略,无需通达整词语义就直接通过义符得出相关意义,从而掩盖了词频的影响。只有在义符与动词指代动作的动作器官不一致或无关时,字形分析不能得出有关意义,需要通达整词语义后方能够判断,因而反应时就长,错误率也高。与义符在汉字语义加工中的作用类似,当手语词象似性高时,熟悉性的作用就不显著。中国手语词和汉字在语义加工上的相似性为中国手语的语言性质提供了新的证据。

(四)关于手语的象似性和聋生思维的形象性

中国手语词的象似性的本质是与实物的突出特征象似而不是与实物整体象似,为确定中国手语的性质提供了重要证据。在人类语言文字发展中,象似性遵循由高到低的路线进行。文字符号演化是从图画到形意文字,再到意音文字,再到表音文字。王娟等(2011)对英文词、汉字词、甲骨文、东巴文和图画比较表明,甲骨文和东巴文均处于形意文字阶段,还未发展成为类似于汉字的意音文字,东巴文在认知性质上更靠近图画,甲骨文在认知性质上更靠近汉字。由于中国手语词的象似性的本质是与实物的突出特征象似而非与实物整体象似,中国手语词与甲骨文和东巴文类似,仍处于形意文字阶段,还不是类似汉字的意音文字。

语言影响非语言的认知过程。手语是视觉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情境性。作为聋人的主导语言,熟练使用手语必定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受手语影响,聋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好于抽象思维。张积家等(2008)发现,聋生的分类学概念具有较强的形象化倾向。实验1发现,手语词的象似性影响聋生对手语词的语义加工,也与聋生思维的形象性有关。对高象似手语词,聋生能容易地在头脑中生成表象,一旦表象与接下来的图片相似,聋生的反应就较快;对低象似手语词,聋生较难在头脑中生成表象,因此反应就慢。

(五)正确认识象似性在中国手语词认知中的作用

语言是象似性(iconicity)和任意性(arbitrary)的有机结合。虽然索绪尔将任意性视为语言的基本特性,但多数语言学家还是承认语言的象似性。在有声语言中,不仅存在拟声词和象形字,存在“语音象征”(即语音相近,语义相通),还存在语言结构和经验结构的象似性即句法相似性。手语是视觉语言,象似性更加明显。刘润楠等(2007)统计北京手语词100个核心词,发现打法和意义联系明显的有36个,打法和意义联系不大明显的有60个,打法和意义看不出任何联系的有4个。手语词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恰似一条直线的两端,大部分词处在中间地带,兼有任意性和象似性。因此,手语词的象似性必定在聋人语言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聋人的认知和思维产生影响。因此,应积极开展手语象似性在聋人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中作用的研究,还要考察手语象似性对聋人的非语言认知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对聋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在对聋生教育中,应积极开展双语(中国手语和汉语)教学,充分利用中国手语的象似性,帮助聋生掌握书面语言、理解抽象概念,改变在聋生教育中手语教学缺乏、不规范的局面,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应避免手语符号象似性高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教学措施突出概念的本质特点,使聋生能够准确地掌握科学概念。

五结语

(1)手语词的象似性及熟悉性均影响聋生对中国手语词的语义加工。

(2)在手语词—图片确认任务中,聋生和健听手语—口语双语者生均出现手语词的象似性效应,支持认知语言学中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理论。

摘要:本文采用手语词—图片确认任务,通过2个实验,考察象似性在手语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以聋生为被试,发现在手语词语义加工中存在象似性效应和熟悉性效应。实验2以聋生和健听口语—手语学生为被试,进一步证实在手语词语义加工中存在象似性效应,聋生的象似性效应大于健听口语—手语双语学生。整个研究表明,象似性在手语词语义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汉语顺序象似性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现代汉语 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

任意性作为语言的基本特征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真理。索绪尔(1916)、萨皮尔(1921)都分别指出语言的任意性是一条基本规律。1965年Jakobson对语言的任意性第一次提出了实质性的挑战。Peirce把记号分成图像、标记和符号,并进一步将图像分成三种下位图像:印象、拟象和暗喻。这种符号区分法构成了语言象似性研究的符号学基础。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映像象似和拟象象似。顺序象似原则是指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出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属于句法象似性的研究层面,主要体现在拟象象似上。

一、现代汉语象似性研究概况

汉语语言学界较早对汉语象似性进行研究的是戴浩一(1988),他认为汉语是象似性极高的语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象似性进行评介和研究的主要有沈家煊(1993)、杜文礼(1996)和严辰松(1997)等。他们对象似性的含义、分类和发展进行了评介,并认为它可以表现在词汇、句法、语言变化、语篇、修辞等各个方面。

王寅(1999)、王德春(2001)等学者对“象似性”的含义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寅认为象似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前者相当于Peirce所说的映象符,即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后者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理据性”,即语言符号相对于人们的体验方式、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有理可据的,是有其动因的,不是任意的。王德春也认为词语的理据性是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目前,学者达成的共识是:强调象似性不是指语言形式直接像镜子一样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而是强调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方式;更倾向于将象似性看作一种理据,解释语言的认知动因。

关于象似性的类型,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划分。学者研究较多的有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重叠象似性和对称象似性等五种。张敏(1998)还研究了复杂象似性、独立象似性和范畴化象似性,王寅(2003)提出了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篇章象似性和滤减象似性。以上分类比较细致,但象似性的研究范围还有待确定,否则,一味强拉硬扯,势必减弱认知解释力,会造成很大的片面性。

二、现代汉语顺序象似性研究

戴浩一先生(1988)将时间顺序原则表述为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他认为时间顺序原则在语法中具有独立的依据和很高的解释价值,等同于一条总的句法限制。如:

(1)我吃过饭,你再打电话给我。

(2)我们工作一结束,他就来了。

(3)你给他钱,他才给你书。

在上述三个句子中,每一句都是由时间连接词(再、就、才)连接起来的,而第一个小句中,时间发生的时间总是在第二个小句之前,这遵循了时间顺序原则。

时间顺序原则也可以用来说明汉语中处所状语的排列现象。如“他昨天到美国来。”“他昨天来到美国。”在第一句中“到”因为表示计划中的目的地,所以出现在动词之前,而第二句中“到”指到达的场所。从时间顺序来看,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应先向目的地移动,从而明确两句话不同的意义。其它的对于比较结构、动词之间的介词短语的语序、表示情况和工具的副词等附加语在句中的排序现象都可以做出解释。

戴浩一还提出了时间范围原则。他将此原则定义为:如果句法单位X表示的概念状态在句法单位Y表示的概念状态的时间范围之中,那么语序是YX。这一原则要求时距成分由大到小排列。例如:

(4)他昨天走了/昨天他走了。

(5)你不在的时候他走了。

这两个句子,不可以说成“他走了昨天”或者“他走了你不在的时候”。这是因为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时距处在时间副词制定的视距之内,所以,动词包含在时间副词的视距之中,动词位于时间副词之后。

戴浩一提出的这个原则解释了汉语表示处所和空间关系的句子基本的观念原则,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汉语仍有一些句子不能用它来解释,如“勇士们向山顶冲去”“他出生在解放前”等。

后来沈家煊(1993)在讨论句法的象似性一文中也提到汉语句法参照概念领域的原则多于参照句法和形态范畴上起作用的原则,而与英文相比,汉语是采用直接映照的办法。谢信一(1994)深化了戴浩一时间顺序原则的思想,并把时间分为真实的、推断的和想象的三类,认为它们都是汉语为构建其世界中的现实而创造的,如“摔破、吃饱”表示的是推断时间,“他走进来了”反映的是想象时间。

刘宁生(1995)运用方位参照顺序解释了偏正结构的语序特征,即“修饰语”位于“中心语”的词序取决于汉语中“参照物”先于“目的物”的方位参照。可见,汉语中存在着一个“参照物先与目的物”的语序原则,决定了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的语序一致性。这有助于说明汉语兼有VO和OV两类语言的语序特征而同时又有自身严整一致的语序。秦洪武(2001)认为,顺序象似性主要体现在感知方式、行为的顺承性、动作性质和环境与动作的亲疏关系以及社会意向等方面。聂新艳(2003)在此基础上从英汉语言出发,分析了顺序象似原则的两大方面,即基本语序顺序象似原则和线性顺序语义原则,以并连句式为例初步探讨了顺序象似性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体效果。刘世英,曹华(2005)分别就时间、空间顺序和复句中分句顺序三方面对顺序象似性进行了阐述。

三、结语

关于顺序象似性的研究论证了汉语语序与现实发生顺序之间的象似性。象似性从认知角度探讨语言结构及其发展演变的机制和动因,将会开拓汉语研究的新视野,给汉语研究带来新的活力。但汉语顺序象似性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象似性的认知原因没有深入的探索,造成了理解与使用上的混乱,以致汉语研究的认知依据不够严密;二是研究还比较零散,多集中于对语序、词类等的解释上,没能对汉语结构、规则等做出系统的分析和解释;三是研究范式不够规范,容易主观臆断;四是有些语序受汉语规则制约不具象似性,呈现出复杂性,象似性与句法规则到底如何起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加强象似性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使语法分析更具科学性和解释性;同时要注重汉语实际,力求对汉语的象似性做出全面的考察。

参考文献:

[1]Jacobson,R.Quest for the Essence of Language[M].Diogenes,1965.

[2]Peirce,Charles.The Collected Papers (Vol.I):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M].Cambridge,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31.

[3]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1).

[4]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1).

[5]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J].中国语文,1995,(2).

[6]刘世英,曹华.词序象似性、对称与不对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5).

[7]聂新艳.认知语言学中的顺序象似原则及其文体效果[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8]秦洪武.语言结构的顺序象似性[J].外语研究,2001,(1).

[9]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10]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12]王寅.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13]谢信一.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A].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4]严辰松.语言临摹性概说[J].国外语言学,1997,(3).

[15]周红.汉语象似性研究述评[J].滨州学院学报,2005,(4).

[1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7]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语言象似性 篇12

1 象似性的理论研究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象似现象 (1988, 许国璋) 。这种象似性与传统的语言任意性相对, 认为语言在其发音、构成各个方面都是有理据的, 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反映人的头脑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概念或概念结构。这个观点在本质上与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其实并不矛盾, 承认语言的象似性并不意味着否认语言的任意性。语言在最初被创造的时候大多是任意的, 语言的物质形态基本都是找不到任何理据的。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的进一步研究, 人们认识到语言的构成表现出一些明显的规律性, 这是出任意性以外的语言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尤其在中文中, 很多字的形成都是有理据的, 如“囚”, 很像一个人被关在一间不能出去的屋子里, 还有“伞”, 形状像一把撑开的雨伞。所以, 认知语言学是在没有否定语言任意性的基础上, 对象似性所关联的语言规则进行研究, 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语言的组织构成方式。

2 象似性在语言中的体现

2.1 语音词汇象似性

语音象似性是人们最早注意到的一个层面, 也是最易察觉的层面。在发音和所指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关系, 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各种语言中的拟声词。所谓拟声词, 就是模拟自然界的声音而造的词汇。在各种语言中, 都有这类的词。如猫叫, “喵”, mew, 或者布谷鸟叫, cuckoo等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还有部分词的语音表达在不同语言中的虽然不完全相似, 但是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接近。这是词汇象似性中的语音直接象似性的体现。

词汇象似性的另外一种体现是象征象似性, 指的是英语中一些词汇或字母的组合在发音上与所指之间有着近似的关系, 从而使人产生一些联想。语音按照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分为很多种, 各类的发音造成的听觉效果也不同。如鼻音辅音听起来比较低沉, 细缓, 所以murmur, dim, muffle等词就是表示细语, 昏暗的意思。而爆破音是双唇堵住气流, 然后突然打开而释放的爆发性气流的一种发音方式, 这样的话, bomb, block, break, burn等就有着爆发, 阻碍等意味。这类的发音使得单词的发生更加气势感, 像是身临其境, 且带着强烈的情绪。

在字形方面, 英文的字形与其所指也有一定的象似性, 如单词中以字母“h”开头的所表达的词汇意义大多与栅栏的形象或者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home, hotel, hospital, hall等等。英语作为拼音文字, 这种相似度不如作为象形文字的中文。在中文中, 大量的字形与字的含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困“就有被包围在一个较封闭的空间的形象, “人”就像一个双腿站立的形象, 还有很多类似的字, 都表明字形和所指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样看来, 语音词汇层次的象似性存在于各种语言中, 对这种基本层次的象似性把握有利于了解研究更深层次并加以运用。

2.2 句法象似性

句法规则是复杂的, 有理据的一套规约。这套规则的制定是受人类认知支配的, 比语音词汇层面有着更明显的象似性。Haiman (1985) 把句法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 沈家煊将成分象似解释为“一个形式对应于一个意义”的原则, 而对于关系象似他又概括了三条原则, 即距离象似原则, 顺序象似原则和数量象似原则。

距离象似原则是指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概念结构之间的距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 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 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接近。比如, 英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前者与被修饰的名词属于同一语调拱度, 而后者距离较远, 用逗号分隔开来, 则不属于一个语调拱度。如:

(1) I want to buy that hat which is decorated by real flowers.

我想买那个帽子, 是用真花装饰的。

(2) My father bought me a hat, which is really beautiful.

我爸爸给我买了顶帽子, 很漂亮。

第一句中是限定性定语从句, 用真花装饰的这个特征是这个帽子本身的特点, 是构成的必要要素之一。而第二句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 从句与先行词相隔较远, 只是说明了爸爸给我买的帽子很漂亮, 是一句评价性的语句, 并不是帽子必不可少的特征。

顺序象似性原则是指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对应于其所表达的事件发生先后顺序, 人说话创作都有逻辑顺序, 即在正常的环境下产出的符合常理的句子。我们可以说“I opened the door and came into the room”, 而不能说“I came into the room and opened the door”。同样, 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一般都放在句首。有些把主句放在前面的句子是为了突出强调这一部分。这就是顺序象似性原则在句法中的体现, 反映了语言是认知在客观世界中的作用的结果。

数量象似性原则是指重要的、大量的或者难以预料的信息其表达的形式更为复杂。折射到认知领域就是人的情感影响语言的表达。在平静的时候, 说话是比较缓慢有序的, 而情急的时候或者情绪激昂的时候则会语速加快, 内容更多。例如:

(4) He is tall.

(5) He is very tall.

(6) He is very very tall.

很明显, 这三个句子长度不同, 所表达的说话者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第一句只是简单的描述, 到了第三句就有惊叹他的身高如此之高的感情在其中了。

2.3 语篇象似性

语篇象似性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 诗歌中, 当中的用词、语篇的排版都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很大的象似性。有可能是作品中的某个意象与诗词的排版有着关联, 抑或是作品中的句型复杂度与整个文章的风格相匹配。如果是缓慢抒情的散文, 行文则长短句交错, 悠远流长;而慷慨激昂的演讲稿, 则句子较短, 有震慑力。

3 象似性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语言的象似性在多个层面都有体现,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 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象似性, 将会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趣味性。

3.1 语音词汇象似性与单词学习

前面提到, 语言中语音词汇层面的象似性是最基本最多样的, 所以掌握好语音及词汇层面的象似性对于英语词汇习得有着极大的帮助。拟声词基本不需要特别记忆, 还有一些特殊发音的词汇, 如sp, b开头的单词, 就了解这类词汇相关的概念含义, 在做阅读理解等题目时, 即使碰到意思不明确的单词, 也能推理猜测出词意。同样, 阅读英文原著会有大量的生词, 每个单词查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按照字典上的词意翻译理解也不是最佳的阅读方法, 要通过对单词构成的认知手段去感悟才能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3.2 句法象似性与语法学习

英语初学者对语法总是感到很头疼, 如果掌握了句法象似性的“一形一义”原则, 就能用有限的词汇正确的表达自己。而句法在距离、数量、顺序上的象似性可以是学习者不仅知道语法规则是什么, 而且理解了为什么, 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比如数量原则, 学习者开始只能“感到”“He is very very tall”比“He is tall”感情要强烈, 但不知道其原因, 只有靠单纯去记忆。这样的话, 随着记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就会容易在语言的使用中出现错误。相反, 了解这是因为象似性的数量原则之后, 理解起来就好简单得多, 有条理得多。除此之外, 对于一些形式相似的短语和固定句式, 也用不着老是用“固定搭配”一说来解释了。总的来说, 理解通透远比死记硬背要好。

3.3 语篇象似性与诗歌欣赏

语篇的象似性看似无意, 其实更能直接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主题思想。尤其是在欣赏诗歌的时候, 注意语篇的排版、用词, 往往能得到更大的收获。比如George Herbert's的"Easter Wings":

这首诗在排版的形状上就如其题目所言, 像展开的两双翅膀, 首先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带读者走进诗歌的深层。从本诗的第一节到第二节, 当中所描写的人性也是从上帝赋予的各种美德天赋到人的堕落而需要被救赎。而越往下看, 由于得到上帝的帮助, 经过受苦赎罪后羽翼又渐渐展开又能展翅飞翔。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 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能只分析字面意思, 而要充分考虑到篇章的整个风格, 这样才能准确得把握作品的真实意图, 不漏掉作品的任何闪光点。

4 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尊重语言任意性的前提下, 认识并理解语言的象似性, 从语音词汇到句法语篇各个层面, 都对二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在单词的记忆、语法的理解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确把握并利用好发展好语言的象似性原则能更进一步促进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进而提高人的总体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Saussure F, Roy Harris.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陆春光.语言中的相似性[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 (1) .

[3]卢卫中.语言象似性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6) .

[4]马小慧.诗歌的象似性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35) .

[5]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1) .

[6]王小红.象似性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 2011 (10) .

[7]王寅.象似性:取得文体特征的重要手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4) .

上一篇:北方水稻下一篇:排污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