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2024-09-08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精选11篇)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1

近年来,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不容乐观。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 广泛开展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 从而促进健康和群体预防, 有效遏制高血压的患病和死亡[1]。

本文通过对社区的高血压患者采取自我管理小组形式实施行为干预并观察血压和健康行为习惯等指标的变化, 旨在评价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 使全科医生能够更好的指导患者掌握和控制慢病的方法和技能。

资料与方法

马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家医服务团队, 每团队组成1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 每小组10例, 共110例。其中男45例, 女65例, 年龄43~65岁, 平均 (57.28.3) 岁。文化水平小学至高中, 能正常交流。生活能完全自理且自愿全程参加小组活动。符合2010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指南》中诊断标准[2], 确诊为原发高血压病患者, 高血压病程≥5年。无明显心脑血管并发症。

健康管理方法: (1) 活动方式:1名全科医生为组长, 副组长由小组成员组织沟通能力强者担任, 负责高血压管理小组每次活动。由全科医生听从组员建议, 制定学习、讨论内容及活动方案。本次活动后制定出下一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 下一次活动反馈上一次活动执行的情况, 由副组长督导。 (2) 活动形式和内容:以授课, 有奖问答、分组讨论、室外活动等的形式进行。从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到心里疏导等内容进行综合干预。 (3) 活动时间:前6周每周活动1次, 以后每月活动1次, 每次约1.5小时。共16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都要监测血压、体重、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控制情况的问卷调查。 (4) 结果评估:活动开展1年后将入组成员的健康行为习惯、血压、体重等指标控制情况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分析。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频数 (率) 表示,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结果

实施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控制情况比较: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后超重例数、控盐行为、每天运动 (≥1h) 、服药依从性的指标差异有显著变化,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实施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后血压的控制有显著降低,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慢性病的控制与治疗效果不仅与现代医疗条件密切相关, 还与患者的自我管理相关。国外大量研究表明, 对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是有效和可行的[3]。

通过以上结果表明,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为110例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干预计划和有效指导, 不同程度改变了患者的不良习惯, 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注:*P<0.05。

注:*P<0.05。

我们招募自我管理小组成员是以村为单位组成, 他们日常生活中原本相互认识且面对同样的健康问题, 更容易组织、沟通。在副组长带领下每天最少1 h活动才能够坚持完成。对高血压控制、体重的控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自我管理小组每次活动时都要为患者测量血压和体重及问卷调查, 这无形中起到了监督作用, 促进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本次调查显示控制吸烟人数和限制饮酒人数在干预前后没有明显差异。考虑原因可能是患者烟龄较长, 往往都有烟瘾, 心里依赖导致行为依赖, 无形中增加了戒烟的难度。要改变这些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需加大管理力度。控盐行为的患者人数干预前后有明显差异, 虽然食盐量不能严格控制在6 g以内, 但积极控盐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多, 必定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需要一定过程的。

在开展小组活动中, 大部分患者都积极参与, 能够配合完成各项活动。但对适宜技术的传授和寓教于乐的户外活动更感兴趣。因此, 全科医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还要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指导和管理患者, 开展活动时要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 便于患者接受和掌握。

综上所述,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 对血压控制的达标率,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有显著的改善, 是比较适合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方式。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 使全科医生能够更好的指导患者掌握和控制慢病的方法和技能。方法:选择11个家医服务团队, 每团队组成1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 每小组10例, 共110例。结果: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患者干预后, 在控制体重、控盐行为、戒烟意识、限制饮酒、体育锻炼、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 有益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血压的控制。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叶, 李申生, 符英英, 等.社区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1) :2148-2149.

[2]刘李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修订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杨功焕.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科技技术出版社, 1999:22.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2

为了进一步做好龙吉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成员的活动成效、激励小组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加强健康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具体计划如下:

1.巩固健康教育制度,开展各项健康讲座培训。

2.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教育。

3.对本社区的居民进行科普知识健康讲座

健康自我管理 篇3

健康的人在汉朝的黄帝内经中叫平常人,他的寸关尺叁脉一致,没有大小缺陷,是平的,所以古代的平常人是现代的健康人。平常人吃得下,睡得着,精神旺,有一定活动力,周身不痛,他们血气通畅迴圈好。

亚健康人

他们是介於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的第叁种人,也是可怜人,他们可能失眠、便秘、酸痛,自身感觉不舒服。可是,到医院检查时出现的资料都是绿色正常值。想必有不少这种人在身边。这些仪器上的正常人,在东方医者眼中已是病人。

病人

病痛,病痛,病不离痛,痛不离病。生病时血气受阻,气机不调,会有自觉的「不舒服」,或按压的疼痛,我们把长久的、严重的不舒服叫病。一时的不舒服叫疾,轻微的不舒服叫症。不舒服是生理异常的感觉。食物过敏,失眠、高血压是症,感冒是疾,拉肚子是疾,便秘是消化系统的病,糖尿病在古代叫消渴症。病需治,疾需理,症要调是医者的工作。医生虽可治一时或局部的不舒服,却不一定能告诉你健康的事,因為健康是整体的,是全部,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要自己管理,从下列几件事着手:

1.睡眠

睡眠是健康的指标,一个人重症在病房,只要能睡得深沉,他很快就会出院的。反之,一个人出现了睡眠障碍,他的健康状况一定会下滑。从汉代的阴阳学说看,夜晚属阴,夜晚能睡是滋阴,阴足阳平,阴虚阳亢。所以,睡不好,火会上头,头部火气,血循环会不好,又会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

2.饮食

饮食是现代人健康的关键,病从口入,相反的,人也可以吃出健康。酸性体质是健康的大敌,癌症的温床。与身体PH值最有关的就是饮食。前味全公司老董事长黄烈火先生45岁时即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在饮食正确,健康自我管理的条件下,仍然活到100岁的高龄。说药补不如食补,即是说吃的正确可以获得健康。垃圾食物的争议也在此。

3.運动

土鸡与饲料鸡肉的口感味道落差是如此之大,这个差异就是运动造成的,土鸡有运动,而饲料鸡没有。恒长持久的运动可以保健,甚至消除医生治不了的不舒服,现代人营养热量足,运动不够,许多毛病由此產生。糖尿病就是代表,东汉时华佗治病,最后他创五禽术,要人运动养生。

4.愉快心情

Cares kill cats忧思杀死猫,别忘了猫是九命,竟受不了烦恼愁虑,可见不开心很伤身,相对地而言,开心叁分药,美国纽约佬更是身体力行,开办大笑健身课程。09年时还到宝岛台湾,如果你看到一堆人在公园笑到不行,可别把他们当疯子,因為有一天,我们有可能会是其中一员。

5.一个观念

一个「健康是自己的事」的观念,对健康自己要负责的观念。古书云: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许多人珍视他的宝马汽车,却一再轻忽误用。滥用自己的身体,过量饮酒,烟不离手,熬夜娱乐,一直在做伤身的事。追求健康的人,不但不敢做伤身的事,还要做出老总经营企业管理公司的精神,把健康当成事业,努力经营,用心管理,有此观念觉悟,想要不健康都难。黄帝内经提供4个疾病治则给病人——砭、针、灸、药。用药為4法之末,但今日的医生似乎只会开药,这是需要检讨的,因為很多病是不必用药,不须用药,不可用药,砭、针、灸、针对的是人体经络气脉,也就是「气」病。不知气病,不会治气病是现代医学最大的盲区,如果病老是治不好,就要考虑从「气」的医学角度进入。

皇帝内经也提供一个锻炼法给亚健康的人。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4

自我管理是指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 即在医务人员帮助和指导下, 高血压患者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活动。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我中心于2011年5月成立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 由1名副主任医师, 1名主治医师及2名主管护师负责管理, 凡辖区内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均可以加入, 自我管理小组为每位患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每月开设1~2次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健康知识讲座, 提供健康咨询, 并对血压、体质指数、血脂等进行监测。通过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模式,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并收到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 (1) 年龄35~85岁的男性或女性; (2) 有医疗记录证实的高血压患者, 也可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 (3) 居住在本辖区; (4) 排除有精神异常患者; (5) 排除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不依从及失访情况者; (6) 排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 (影响接受健康教育课程及小组活动者) ; (7) 参与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联盟1999年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均自愿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成员每月接受一次健康教育讲座。讲座内容包括: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自我管理概述,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指导, 强化保健意识等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

1.2.2 合理膳食和运动指导:

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是超重、高盐饮食及中度以上饮酒[2]。自我管理小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平衡膳食。 (1) 减少钠盐, 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 (2) 改善饮食结构, 减少高脂类的肉类, 增加高蛋白质而低脂肪的禽类及鱼类; (3) 注意补充钾钙、鲜奶、豆制品等; (4) 多吃蔬菜水果; (5) 戒烟限酒, 吸烟酗酒是高血压危险因素, 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同时根据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成员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适度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研究证实散步、慢跑、太极拳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效的运动处方[3]。

1.2.3 心理与遵医行为的干预: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开展心理疏导, 心理行为干预等方法, 以放松患者紧张情绪, 有效降低血压。同时采取健康讲座与个体讲解的方法加强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高血压是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 遵医服药对治疗高血压防治并发症极其重要。

1.2.4 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和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一级管理对象为高血压分级为1级 (BP 140~159/90~99mm Hg) 无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 要求每3个月随访1次, 监测血压, 在健康教育和非药物干预措施基础上适当采取降压治疗措施;二级管理对象为高血压分级为2级 (BP 160~179/100~109mm Hg) 或1级高血压者伴有2~3个危险因素但无靶器官损害, 要求每2个月随访1次, 监测血压, 在强调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药物降压治疗;三级管理对象为高血压分级为3级 (BP≥BP 180/110mm Hg) 或1、2级高血压患者伴有>3个危险因素或伴有靶器官损害, 要求每2~4周随访1次, 在高血压门诊加强规律性降压治疗, 监测血压, 血压控制不达标者, 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每周定时测量血压, 每2~4周活动1次, 活动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 作体质指数评价, 以控制体质量;随访健康生活方式行为, 相互之间交流保健经验, 制订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目标;教会自我监测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合理用药指导, 强调遵医服药的重要性;每年进行一次血脂等相关实验室检查。

1.2.5 问卷调查:

依据相关文献自行编制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自我管理状况。自我管理状况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评价:高血压知识、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的自我管理状况、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需求、对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建议。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师担任。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参与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后: (1) 高血压知识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参与自我管理小组前有所提高, 遵医服药行为普遍提高; (2) 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均有改变, 坚持运动锻炼较参与自我管理小组前有增加; (3) 定时监测血压, 血压控制达标率变化。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后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达标率较参加前有显著改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2。

注:与参与前比较, *P<0.01

注:与参与前比较, *P<0.01

3 讨论

高血压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并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甚至造成其功能衰竭。患者发病后普遍存在忧虑、急躁、恐惧心理, 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及相关危险因素知晓率, 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明显改善了疾病对患者生活、情绪的影响。

WHO已把高血压归为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疾病。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合理膳食指导, 坚持科学运动锻炼,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 是社区高血压护理干预的基本形式。成立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通过患者亲历亲为参与集体活动, 相互交流保健方法与经验, 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逐渐形成健康生活行为。

高血压是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 大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甚至存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认识, 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或稳定时不服药或不按医嘱服药;或有些患者一方面按医嘱服药, 另一方面仍保持原来的不良生活方式, 如高脂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通过社区自我管理小组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医患沟通,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压, 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达标率。

总之,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个性化的自我管理, 方法简便易于让患者采纳,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增强保健意识, 有效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给患者本人及家庭社会减轻负担, 如能普遍实施, 将给社区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后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及对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方法 对158例高血压患者以参加社区自我管理小组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以促进自我管理, 并在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前后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后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达标率较参加前有显著改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不仅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识, 同时也明白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增强了自主性, 同时自我管理能力整体提高。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彭新民, 谢多双, 章卫, 等.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态度与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7) :534-536.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7.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要求 篇5

1、人员:每组活动人数为10—20人,年龄在35-75岁之间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

2、组长:每个小组确定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织患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疾病自我管理的技巧与技能。

3、场地:固定活动场所,面积在20—50平方米。

4、指导医生:要有一名专业指导医生,负责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开展活动。

5、配置:基本的配置(黑板、挂图、血压计、体重称、腰围尺、电视机、放松音乐光盘、健康处方、宣传资料等);

6、开展活动:至少两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活动,拟定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学习,要求内容包括:自我管理介绍、合理膳食、运动、控制体重、情绪管理、戒烟限酒、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等。

7、形式:采取互动交流或座谈方式,激发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8、人员管理:每个小组活动中要进行问卷调查、个人健康状况评价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6

关键词:体质健康;身体自我认知;健康行为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39-03

健康信念模式的主要观点认为:个人的健康行为来源于个体对健康或对疾病抵抗的知觉,如果个体感知到体质健康状况不佳或自我评价不满意,那么这种认知评价便会成为他采取行动、调整健康管理的重要动机。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主、客观评价的一致性与自我健康行为管理,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 体质健康等级评价来源于客观标准,身体自我认知来源于自我对身体的主观认知与评价,将探讨这两种评价之间的一致性;2) 通过体质测试,对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及健康行为管理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自我身体认知的差异性及健康行为管理的差异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和行为为研究对象,对330名深圳大学在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等级测试以及身体自尊量表测试和健康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1.3±1.60)岁;三项测试皆有效的大学生为271名,其中男大学生158名,女大学生113名。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1) 体质健康等级综合评价。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等级评价,评价指标为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50 m跑。评分的等级为:及格:60~74分;良好:75~84分;优秀85分~100分。

2) 自我健康认知。采用Fox等人(1990)针对大学生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PSPP)进行身体自我健康认知。PSPP主要用于测量个体对自己身体各方面的主观身体能力,量表包括身体自我价值感1个总量表和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力量4个分量表。根据Fox对大学生的连续研究以及经我国徐霞等人(2001)根据中国国情的修订研究,量表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由于该量表中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反映了个体对自我健康主要方面的感知,我们将其应用于个体对自我健康的认知评价。

1.2.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大学生的睡眠、吸烟、喝酒、餐饮习惯、运动参与等健康行为进行调查。

1.2.3数理统计法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主、客观的一致性为考察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认知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是否具有一致性,对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分数与他们身体自尊(PSPP)各维度评分进行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表1)。

在PSPP量表的5个维度中,运动能力反映个体运动方面的能力与自信等评价,身体状况反映个体对自我体质强弱、个体精力感、运动参与及运动参与的适应性等评价,身体素质反映了个体对自我是否强壮、力量、速度、爆发力等评价。这三个维度与学校体质健康等级评分的客观标准最为密切。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学生在PSPP这三个维度上的评分与他们体质健康等级分数,除优秀组在“身体状况”未具显著水平(玃>0.05)外,其余的相关具显著性(p<0.05)或相关具高度显著性(p<0.01)。由此可认为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认知的主观评价与体质健康的客观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换言之,大学生对他们的身体强弱、精力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等与他们真实体质健康等级具有较好吻合。关于这点在下文的数据统计中还可以得到交叉的证实。

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对体质健康的主、客观评价具有一致性反映了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基于高等教育的文化背景、个性及社会文化背景的综合因素上,对自己的体质健康有较清楚认知,这点也是我们所期盼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对身体的自我认知与客观标准差异过大,当身体处于较差状态时而主观认知感觉良好,那么,这种主、客观之间的差距会使个体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发生混乱、并导致参与身体锻炼的动力性减低。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从现行体育教育或终身体育教育的角度,个体对自我体质健康的良好认知是个体实施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参与身体锻炼的重要动力资源。我国许多精英科学家的“英年早逝”,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缺乏身体认知的主、客观一致性,因而在自我健康管理、参与身体锻炼等方面未能采取有效的行动。

2.2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及健康行为管理的差异

2.2.1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为探讨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性,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PSPP 得分进行检验(表2)。

统计结果显示,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学生对运动能力的自我认知的差异非常显著(獸=13.53,df=2,p<0.01),均分的排序为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采用LSD法进行均值多重比较显示: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对自我运动能力的评分高于良好组(玴<0.01)和及格组(p<0.01),体质健康良好组的学生对自我运动能力的评分高于及格组(p<0.01)。这个结果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对其体质等级与运动能力的认知不仅具有相关性,而且也具客观性:即体质健康等级高的学生对运动能力的自我认知为高分,体质健康等级低的学生对运动能力的自我认知为低分。从表2中还可以看到在“身体状况”、“身体素质”维度上,均分的排序均为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采用LSD法均值多重比较显示,三个组的自我评价的差异非常显著(玴<0.01)。

在PSPP评分中,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学生在“身体自我价值”、“身体吸引”两个维度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F=1.62,df=2,p>0.05; F=0.50,df=2,p>0.05)。由于PSPP身体价值与身体吸引两个维度的自我评价不仅受主观因素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身体吸引的认知,充满活力、健硕是因素之一,但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外貌的美丽、气质的优雅等也是身体吸引的一个方面,因此,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这两个维度的主观评分没有差异性并不影响他们对身体运动能力及健康活力等方面自我认知的客观性。

关于健康行为管理,调查设计以吸烟、喝酒获得较低分数;睡眠、餐饮习惯、运动参与获得较高分数为健康行为管理的理想模式。调查发现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无吸烟现象,其余两个组虽然比优秀组吸烟多,但没有统计差异(獸=2.29,df=2,p>0.05)。在睡眠、喝酒、餐饮习惯三个因子的得分,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在运动参与方面,方差分析检验显示:三组不同体质健康等级的大学生在运动参与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F=7.32,df=2,p<0.01),采用LSD法进行均值多重比较显示: 优秀组的大学生在运动参与方面高于良好组(玴<0.05)和及格组(p<0.05),但良好组与及格组的大学生在运动参与方面的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

总体来看,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在睡眠、吸烟、喝酒、餐饮习惯的管理方面处于较为适宜的自我健康管理范围,社会调查发现的吸烟、熬夜、酗酒作为健康“三大杀手”,可以审慎地认为不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处于低等级的主因素。而运动参与的差异性则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的主要因素。

体质健康为优秀的大学不仅对身体自我认知具有客观性,而且在运动参与方面也优于其余两个组,反映了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健康的自我认知和健康行为的管理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还提示,大学生若想达到体质健康为“优秀”的等级,他们必须在运动参与上有更多投入。

本研究样本中,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为优秀的占17.7%,良好和及格分别占52.4%和29.9%。三个组的对比,只有优秀组表现出健康观念与行为的高度一致性,这意味着只有18%左右的学生在健康观念和行为管理上高度协调,而体质健康良好组和体质健康及格两个组,虽然对身体的自我认知上具有客观性,但从统计结果上分析,这两个组在运动参与方面与优秀组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两组组间的相互比较则存在运动参与的分界模糊。由此也看出,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动力仅仅来源于对健康的自我认知或给予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等级评价还远远不够,即使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认知为不满意,尚不足以在运动参与方面作出反应性的强化行为。因此,应开拓更为广泛的运动参与的动力模式,以促进从良好等级向优秀转化,从及格等级向良好等级的转化,从而也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及体质健康等级评定对学生健康的指引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认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客观性。体质健康等级高的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三个维度上的身体自我认知为高分,而体质健康等级低的学生在这三个维度的身体自我认知为低分。2) 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在睡眠、吸烟、喝酒、餐饮习惯的管理方面处于较为适宜的自我健康管理范围,社会调查发现的吸烟、熬夜、酗酒作为健康“三大杀手”,可以审慎地认为不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处于低等级的主因素,而运动参与的差异性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的主要因素。3) 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健康行为的管理上不仅表现为不吸烟、良好的睡眠和餐饮习惯,而且更突出地表现为更多的运动参与。4) 体质健康良好组和体质健康及格两个组在运动参与方面与优秀组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说明即使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认知为不满意,尚不足以在运动参与方面作出反应性的强化行为。

3.2建议1) 充分发挥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健康的评估作用。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有了一个客观标准,应积极利用每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发挥其对体质健康、体育锻炼效果的评估作用。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等级评价,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反馈,使学生在了解自我体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措施激发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终身追求健康身体和科学的自我健康行为管理。

2) 设立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提升计划。即使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认知自我健康处于不太满意状态,并有运动参与的意向,但往往并不一定能在健康行为强化方面得以体现。可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评,每学年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评结果设立一项体质健康提升计划,以计划促进体质健康的实施。该项工作可以结合体育(与健康)及课外体育进行。

3) 运动处方指导。当代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科学锻炼理念,但是,面对书刊、网络巨大的信息以及众说纷纭的健身方法,尤其是如何针对个体状况、开展时间-效能高的体质健康锻炼,依然迫切需要科学指导。目前我们根据体质健康测评并开发运动处方,在校园网开设运动处方专栏,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内与课外互动机制,使学生的锻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赖斯(Rice, P, L.)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朱敬先,著.健康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孙延林,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0-22.

[4] 张立敏,张力为.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14):54-60.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2年6月底前在我院建立的档案资料。入选标准: (1) 年龄≤75岁; (2)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 D A) 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 并且一天当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1 1.1 m m o l/L (200mg/dl) , 或空腹至少8h后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126mg/dl)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的血浆葡萄糖浓度≥1 1.1 m m o l/L (2 0 0 m g/d l) 。 (3) 意识清楚, 言语清晰, 能与调查人员沟通; (4) 病程1年以上, 自愿参加此项活动, 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意识不清、不合作或精神障碍; (2) 患有其他急、慢性疾病, 如恶性肿瘤、严重心力衰竭、肾衰竭、肝脏疾患等。

1.2 方法

选取南王、正福、元丰、单桥和翔厚5个社区的305例符合以上标准的糖尿病病人, 以行政村为单位组成10个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简称小组) , 每组30~31例, 设小组长2名。在医师指导下, 小组活动每月开展1次, 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内容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量化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低血糖的预防与处理等。干预前发放调查问卷, 根据患者的问卷调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主要的7个阶段: (1) 评估患者, 制定目标; (2) 分解目标, 寻找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3) 制定短期行动计划; (4) 执行行动计划; (5) 检验执行结果; (6) 适当调整自己的计划; (7) 对活动进行评价。12个月 (12次活动) 后观察干预效果。

1.2.1饮食调节

关键在于控制总摄入量。饮食治疗应个体化[1], 活动中根据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体力活动状况等进行评估, 算出最佳总摄入量, 指导病人确定食物的组成和分配。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一种食物的同时应减去另一种食物。忌食油炸、油煎食物, 限钠盐摄入,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低血糖时除外) ;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如蔬菜, 尤其绿色蔬菜, 每天摄入不少于500g;多喝水, 以白开水为好。

1.2.2运动锻炼

是糖尿病重要的非药物疗法之一, 以有氧运动为主, 选择中等以上强度, 运动时间选择在进餐后1h左右, 时间为30~60min, 每周不少于5次。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1]。

1.3 血糖控制评定标准

200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定的糖尿病控制目标:空腹血浆葡萄糖<6.1 m m o l/L, 餐后2 h<8.0 m m o l/L, 且糖化血红蛋白<6.5%, 表明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 餐后2h≤10.0mmol/L, 且糖化血红蛋白为6.5%~7.5%, 表明血糖控制一般;空腹血浆葡萄糖>7.0 m m o l/L, 餐后2h>1 0.0 m m o l/L, 且糖化血红蛋白>7.5%, 表明血糖控制不佳。设血糖控制良好和血糖控制一般为血糖控制有效。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前发放调查问卷305份, 收回有效问卷305份, 回收率100%;干预后发放调查问卷305份, 收回有效问卷305份, 回收率为100%。其中男性138例, 女性167例;年龄45~75岁, 平均61岁。小组活动开展12次, 其中全部参加85例 (27.9%) , 参加11次有86例 (28.2%) , 10次有118例 (38.7%) , <10次有16例 (5.2%) 。

2.2 自我管理活动后的干预效果 (表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 患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饮食调节率、运动锻炼认知率、服药依从率、血糖控制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其中超过90%的糖尿病病人都是2型糖尿病, 而其后备军更加庞大, 糖尿病前期人群就有1.5亿多。糖尿病患者多数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有文献表明, 社区干预初期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起着良好作用, 可有效提高病人健康水平, 控制其并发症的发展[2]。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步骤构建的“社区-医院-个人”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 使糖尿病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 重视参与度, 有利于改变不健康行为并控制血糖, 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3]。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我管理组织, 是一种成本低、回报率高、互动性强的干预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强调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重要性, 以点带面, 在社区全面铺开并缩短活动周期。

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使会员对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和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 对糖尿病病人饮食结构的优化也有了明显改善, 尤其在控制总摄入量、低盐低脂饮食、拒绝甜食的认知方面。活动前会员认为干农活就是运动锻炼, 活动后对运动锻炼的认知也有了明显提高。且小组会员之间相互督促、相互提醒, 自觉与不自觉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疏导心理, 提高治疗信心。将非药物治疗作为一种首要的基础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同时也减轻了社区医生的工作量, 提高了糖尿病病人的随访率。对糖尿病知识缺乏及健康低下者的糖尿病病人持续护理、健康教育、监测及社会心理支持均有帮助[4]。

本文观察自我管理小组在1年的干预活动后, 糖尿病人的基本知识知晓、量化饮食、运动锻炼、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表明通过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 可以协助糖尿病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23.

[2]李萍, 杨金禄.社区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11) :84.

[3]黄耀峰.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评估及健教模式构建[D].复旦大学, 2011:5.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8

资料与方法

本院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年3月-2013年2月底, 将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42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 其中男78例, 女64例;所有142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规定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65岁79例, 45~65岁59例, <45岁4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学历92例, 小学至初中学历48例, 文盲2例;同时有高血压者35例。

方法:糖尿病管理小组实施健康管理的措施包括设立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心, 由全科医生、护士随时提供糖尿病健康咨询服务;开展健康授课, 由管理中心医生或相关专业, 如心血管科、眼科、营养科等医生每月进行授课;开展健康沙龙活动, 每周固定时间确定为活动日, 以糖尿病相关内容为主题, 进行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 或由病程长、血糖控制稳定、擅于演讲的患者介绍经验;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由管理中心医务人员每2个月1次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家属的积极作用, 指导家属对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关怀和帮助, 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从医性, 促使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管理小组的人员, 要求每月至少参与活动或沟通1次, 对1个月内无任何联系的成员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

观察指标: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前及3、6、9、12个月后分别由健康管理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合理运动、控制饮食、血糖监测情况及其他生化指标, 如空腹血糖 (GLU) 、餐后2小时血糖 (2h GLU)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CH) 及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得计量数据整理后, 输入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42例糖尿病管理小组成员接受管理前后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对照, 见表1。

142例糖尿病管理小组成员接受管理前后血糖检测对照, 见表2。

讨论

2012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在社区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者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3]。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旨在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 提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管理的能力, 从而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相互沟通和信任。

注: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对提高糖尿病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本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配合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 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 由全科医生、护士进行全面综合管理。观察3、6、9、12个月后, 患者的合理运动、饮食控制以及血糖的控制情况, 并与管理小组成立前进行对比。结果: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后, 患者能够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 血糖明显降低, 与此前对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管理,社区

参考文献

[1] 周薇霞, 李祖胜, 姜永乐, 等.社区2型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控制血糖及并发症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22) :4785.

[2] 蒋景华.2005-2008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9) :1247.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9

一、农村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分析

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 我校教师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 现在的农村学生想象力丰富了, 创造力也增强了, 但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却普遍降低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应试教育产生的副作用

在应试教育无形的指挥棒下, 不少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和“知识的容器”, 其他的能力被家长和老师所疏忽。

2. 社会环境大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使社会环境存在很多的消极因素。受社会环境影响, 现在的农村孩子与人相处的经验严重缺失;在人生观上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 缺少主动刻苦的精神;在学习上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他们自制力和自理能力比较弱,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 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3. 中学生自身年龄特点造成的能力局限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上的青春期, 由于中心兴趣的更替, 自我评价的不稳定, 多重心理矛盾的加剧, 使得中学生个体在心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动荡性。如有些学生言行不一, 有些学生喜怒无常, 有些学生行为不规范, 有些学生做事过于随心所欲等, 这些都体现了中学生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所以, 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既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又要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学会自我管理, 从而提高学生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农村学生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学会自我管理呢?以下是我校的一些做法。

1. 利用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健康的集体舆论, 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集体是一个熔炉, 能把生铁炼成钢;集体也是一个染缸, 会让不良的风气在学生中流行。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 我校定期在学生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以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

为了让教育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规范校训、校风、学风要求的同时, 我校教育教研室认真研究中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 结合各年级普遍存在的教育管理问题, 确定了各年级自我管理教育目标。七年级的目标为适应成长、适应环境、学会学习;八年级的目标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九年级的目标为自我评价、自我设计教育和考试焦虑调适与择业指导。我校还针对学生在各学习阶段普遍会出现的问题, 开展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例如七年级新生开学初的《适应新环境, 迈好第一步》《中学生守则》《双桥中心校一日常规》《宿舍内务排放细则》等, 七年级后期开展的《告别六一, 迎接五四青年节》等, 八年级的《重新认识健康, 学会培养健康的心理》《我的生活我做主》《对女孩的悄悄话》《你喜欢怎么样的男孩女孩》等, 九年级的《减轻压力, 轻装上阵》《相信自己, 我能行》《考试不理想, 怎么办》等, 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同学和老师喜欢的是那些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 让他们真正明白有自我管理能力就一定有出息。学生在中学时代能否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自我管理能力, 所以, 学校和家长必须联手督促, 这是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的必要手段。

2. 依托民族文化, 营造学生自我管理氛围

我校地处壮乡, 为了营造学生自我管理氛围, 我校结合壮乡特点, 修建壮族文化长廊, 再现了壮乡风土人情;精心建造壮族名人堂长廊, 弘扬民族美德, 树立起学生学习的榜样。文体活动既能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 又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校除了开展每学期的班际篮球赛、足球赛等, 以及学校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这些常规的文化体育活动外, 为了发挥壮族文化育人的功能, 还推出了具有壮乡特色的踩高跷、跳竹杠舞、抛绣球等活动。这些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顺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又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体魄, 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 主动参与, 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心态管理能力、自我心智管理能力、自我形象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角色认知能力、目标管理和决策能力、理财能力、交际能力等。

3. 为学生创建自我管理平台,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而科学的自我管理能力, 应该渗透到从小到大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为此, 我校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进行自觉管理的平台。学校成立了团支部、学生会, 班级配齐班干部, 每周各年级设一个值周班, 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学校还设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选出几名表现突出、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管理委员会, 开始自我管理的尝试。第一步, 划分出卫生、纪律、活动等若干职能部门;第二步, 委员会常设文明监督岗, 如学习习惯监督岗、卫生文明监督岗、生活文明监督岗, 从学生的早读、早操和课间操、课间休息、午间管理, 都有不同的岗位监督管理。这个委员会已经成为我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组织机构之一。

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具体做法还有:

(1) 教师“权力下放”,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热情。教室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也是展示学生自我管理才华的重要阵地。各班的班主任都把学习园地交由学生自行设计, 由学生亲手布置。

(2) 加强寝室内务建设,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我校自2007年就开展了“宿舍美化”评比活动, 在评比中, 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非常丰富, 他们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 许多宿舍布置非常富有创意, 令老师们叹为观止。

(3) 开展认养树活动,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校有桃树、梨树、荔枝树、芒果树等多种果树, 每当挂果季节, 如何防止好奇、活泼的学生不顾危险爬树摘果, 老师想尽办法,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自从开展班级认养树活动后, 学生不仅对果树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而且还增强了保护果树的意识。学生还创新地在认养的每一棵树旁立一块牌子, 写上该植物的简介和全国重点高校的校训。这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 重视培养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因土地征用获巨额赔偿的农村子女等特殊群体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情绪常常不稳定, 比较敏感, 自控能力较差, 心理承受力低, 意志薄弱, 缺乏自信。而自尊和自信是生活成功的关键。引导这些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关键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 我们教师教育特殊群体的学生时努力做到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为了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增强这些群体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校专门安排教师与这些学生结对子, 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 并与他们的监护人定期联系。在一些特殊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与他们开展联欢座谈活动。古语云:“亲其师, 信其道。”我校教师主动地走进学生的心田, 真诚地信任尊重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自然能取得学生的信任, 学生也愿意对老师倾吐衷肠, 慢慢地就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10

1 完善组织机构, 健全管理制度

我们制定了《井研县丝源蚕桑专业合作社章程》, 建立了以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的组织机构, 明确了各机构的职责权限、产生办法。社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 每年召开社员 (代表) 大会1~2次, 研究决定合作社的重大决策。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 负责日常工作, 由39名理事组成, 下设办公室、技术部 (技术服务中心) 、供应部 (物资配送中心) 、财务部。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构, 由5名监事组成, 设执行监事1人。合作社社员分为个人社员和团体社员, 年养蚕6张以上的蚕农、从事栽桑养蚕相关事业的科技人员可以申请入社, 农民社员以交售蚕茧60kg折一股, 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年终经营结余时, 提取公积金、教育基金、风险基金以后按股分红。在合作社运行过程中,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民主决策、财务管理、年度审计、统计报表、工作通报”的工作制度, 社员档案管理制度等。

2 完善利益机制, 确保稳定发展

在合作社运行过程中, 我们建立了一套确保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了生产发展基金。合作社与省级龙头企业井研县世圣丝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蚕茧供需协议, 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龙头企业主动反哺栽桑养蚕生产环节, 每年从赢利中拿出50万元以上设立蚕桑生产发展基金。六年来, 共投入120多万元为社员提供桑种、桑苗、穗条;70多万元用于新技术推广、技术改造、培训参观;60余万元用于优良蔟具推广;60余万元用于共育室改造。二是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在蚕茧销售上, 与龙头企业签订蚕茧生产收购合同, 企业承诺全部以不低于保护价收购合作社社员生产的蚕茧, 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 按保护价收购。三是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社每年提取15%的年终经营盈余作为风险基金, 用于补贴社员生产、营销活动中遭受的重大经济损失。明确股份计算和按股分红的办法, 六年中, 合作社社员共获得二次返利、股份分红款130余万元。

3 履行服务职能, 提高生产水平

合作社认真履行服务职能, 为全体社员提供多项服务。

3.1 信息服务

通过互联网、县电视台开辟专栏、订阅《四川蚕业》期刊、公布合作社电话等手段, 及时收集和向社员提供市场行情和科技信息。

3.2 物资服务

对社员所需蚕种、蚕药、蚕具、肥料, 由合作社物资配送中心及时统一采购、零利润配送, 既保证了质量安全, 又方便了社员, 降低了生产成本。

3.3 技术服务

3.3.1 配强服务队伍。

在每个乡镇设一名蚕桑技术辅导员, 在基地村设一名蚕桑中心技术员, 重点基地村再配备一名从种场聘请的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员, 各级技术人员走村入户, 向社员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咨询、指导, 六年来, 合作社培训社员20000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50000多份。

3.3.2 丰富服务内容。

合作社统一购买消毒机具50余台套, 组织消毒防病专业队, 统一对桑园病虫害进行药物防治, 统一进行环境消毒, 督促指导社员自觉搞好各阶段的蚕室蚕具消毒。

3.4 融资服务

在社员生产资金短缺的时候, 合作社通过赊销蚕需物资, 待有资金来源或出售蚕茧时收回垫付款, 或者由合作社出面协调龙头企业担保融资, 为社员解决生产发展资金。

3.5 产品销售服务

合作社代表社员与龙头企业签订蚕茧销售合同, 建立价格协商确定机制, 协助龙头企业确定开秤时间、质量标准, 承担监督职责, 做到社员间公平公正。

4 推广蚕桑科技, 增加农民收入

4.1 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2010年建成的桑枝食用菌厂, 就地收购社员桑枝条, 每667m2为社员增收200多元, 当年桑枝食用菌实现产值20余万元。为进一步利用菌渣, 现正着手建设年产200t的有机肥厂。

4.2 全力推广“滚动养蚕”

针对养蚕劳动力紧缺和蚕茧收烘紧张等问题, 在重点乡镇把传统的一年养4季蚕改为一年养蚕6~7季, 667m2桑增效300元以上, 养一张蚕节约人工5~6个, 养蚕设备利用率提高40%。

4.3 积极推广强健性蚕品种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 男26例, 女18例, 年龄53~67岁, 平均 (61.3±1.9) 岁。对照组43例, 男24例, 女21例, 年龄52~68岁, 平均 (62.1±1.8)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指导, 包括饮食指导、疾病介绍等, 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 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其主要措施包括: (1) 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根据《糖尿性患者自我管理系列教材》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工作, 先发挥护士长的作用, 要求护士长对全体小组成员展开教育, 再按照平均数为每位护理人员划分患者, 要求护理人员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课程教育, 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管理要点、自我监测内容、饮食管理方案等。 (2) 在课程教育过程中, 每个糖尿性管理成员应积极参与活动, 并在教育工作结束后, 开展连续性的“医院糖尿病患者自主管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护理人员结合国家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相关要求, 继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连续的教育指导方案。 (3) 效果评价。在项目实施之后, 护理人员编制《糖尿病自我管理调查报告》, 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并针对患者的疑虑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教育后各项指标与血压的变化情况。

自行编制糖尿病自我管理调查表, 分别统计患者的知识、行为、自我效能等评分, 每项评价项目各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教育前后的行为得分情况, 观察组干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 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同时, 由于糖尿病目前具有不可治愈性, 患者一旦发病就面临终身治疗。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对患者自我管理的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的生活信心, 使患者能掌握生活所必须的技能与知识, 为改善预后奠定基础。

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来开展疾病防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患者通过改善自己行为, 来优化机体的相关参数, 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 提高临床效果。本研究的自我管理理论, 以患者教育为核心, 通过加深患者的认识, 达到提高患者自信心、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目的。

从我院实践经验来看, 护理人员针对当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 在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要重视与患者的交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保证患者依从性奠定基础。在工作中, 护理人员通过唠家常等方式走进患者生活, 通过自己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赢得患者的认可, 保证患者能相信护理人员所提出的建议与要求, 为开展后续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2) 建立科学的系统化课程。通过课程讲解→活动实习→效果评价的基本流程, 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指导, 并在活动之后评价教育效果, 保证教育工作的效果, 最终能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进而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活动中。 (3) 重视效果反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护理人员做好随访工作, 统计患者出院后糖尿病控制情况, 并叮嘱患者重视自我管理, 最后对患者在自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以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我院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方法, 收到良好效果。在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后, 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夏真芳, 杨土保.家庭健康教育对海口市城中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2) :5795-5797.

[2]袁华, 李文涛, 彭歆, 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12B) :4190-4193.

[3]郭东锋, 潘建清, 赵云鹏.深圳市福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 (5) :596-598.

[4]高俊香, 张力辉, 王丽娟, 等.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项目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7) :32-34.

[5]邢冬婕, 刘威, 郭淑惠, 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 (5) :929-931.

上一篇:变形条件下一篇:会展英语词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