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共12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1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是一门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的课程, 课堂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开设来完成。这么多年来, 实验课的开放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许多高校开放也是形同虚设, 本文认识分析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开设现状, 提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为其它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发展对策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觉得枯燥乏味并能获得实践技能的训练, 网络实验、实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 目前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理论强、实践弱”的现象, 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始终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网络实验成为重中之重, 因为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网络原理, 从而使其具备规划、实施、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 也只有这样的学生在人才竞争中才更具实力。
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一般都在第二年的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开设, 但全国的高校不尽其然, 开设的时间和学时也不一样, 教学的思想和设计也相差比较大, 存在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
1.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软件件设施不全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作为《计算机网络》的辅助部分开设了, 但是没有什么实验材料, 相应也就设计不出好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也只是些零散的, 设计性不强的实验。
1.2 学生的能力性不强
大部分学生实验课的学习能力性不是很足, 局域网或因特网等广义上的网络没有形成优势, 他们的认识还是局限于个人PC机或小型网吧。
1.3《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时比较少
《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时的分配一般为三分之二是理论课, 三分之一是实验课, 实验课的开设也是放在理论课之后, 实验仍然放在配角上, 仍然没有突出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的特点。
2《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网络的比较, 能够正确选择不同的产品和协议, 能够细致的配置网络中的各种参数, 能够安全的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根据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特点, 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际组网技能, 要求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与锻炼。
2.1 实验平台搭建
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个小组的实验设备包括交换机, 路由器, 无线网卡, 无线AP接入点, PC电脑, 打印服务器等。
2.2 实验的开设
2.2.1 网络中心路由和交换的实验
核心路由器采用DI-1750路由器, DI-1750是一款模块化的路由器, 支持十多种网络/语音接口卡, 应用组合种类丰富, 实现了数据/语音/传真集成;拥有2个扩展插槽, 接口丰富、灵活, 配置维护简单, 报文处理能力强, 并在集中监控, 集中管理等网络方案应用中得到体现;支持多种路由协议, 保证各种路由协议之间路由信息的重分配;支持多种队列算法, 保障关键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提供多种管理的手段, 管理和维护灵活, 便于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利用此路由器可以开展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等实验。
2.2.2 网络二层交换的实验
在实验环境中, 我们配置了多台可网管的低端交换机, 如DES-3226, 这些交换机除了可用来做交换机的配置实验, 还可用于连接学生的实验用机, 而实践教学中的大部分实验都可在学生的实验用机上完成, 如划分VLAN的实验, 生成树实验, 端口聚合实验等。
2.2.3 无线局域网WLAN的实验
无线组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 在该实验室中, 还提供了无线组网方案。采用了无线网卡DWL-120+ (USB接口) , 无线接入点DWI-900AP+。通过该实验, 学生们掌握了在有线组网不可实现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无线组网技术。
2.2.4 网络管理和安全的实验
网络管理软件是维护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实验环境中, 我们安装了D-LINK公司的D-Vision NMS, 既可以用于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监控, 也可以用于网管软件的实践教学。
2.3 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长期以来,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 都是教师先讲授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然后学生像操作员似的照着一步一步去做,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方法。例如, 在做网络实验前, 只给出一个实验的目标和原理, 或者只给出一个目标, 教师只在必要时加以点拨、引导, 剩下的实现过程就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 学生才会开动脑筋思考解决的方法,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现能动性, 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改革,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 还应掌握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内容, 比如:系统安全、系统优化、系统管理和系统应用等。今后,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还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吕立坚, 赵明, 李静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06 (3) :138-139.
[2]许金普, 徐鹏民, 孙晓梅, 马德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8, 18 (7) :116-118.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2
作为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也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开发自我潜能、提升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来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的人才,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深化应用程度,还可以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模式单一
就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本身来看,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包括网络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等内容,但由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同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并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应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没有任何的特色体现出来,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创新能力缺失,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性教学水平不高
现阶段,大部分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校可能由于该课程课时量少或是缺少相应的实践设备等,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
要想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体系内容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建设十分必要。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通过分层式的教学来降低学生理解复杂性网络体系的难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将其一起放入到网络环境中供学生进行讨论,以便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找出各个教学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理解各个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更新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且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对较高,所以,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大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教学概念和应用技术设计出研讨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拓展。与此同时,在设置研讨课题时,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计能够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的问题。第二,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特点的题目,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第三,需要在讨论课题中设计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此外,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需要给予充分肯定,在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发言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评价,以便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来讲,由于网络协议交互的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学生不方便对相应的网络知识进行理解和观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而就网络实践教学本身来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相对较少,教师要想充分利用实验训练的教学时间,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做好课前预习。在每次展开实验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强制性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对实验步骤进行准确的设计,并按照具体的实验训练要求完成网络实验的预习报告。其次,在实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出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教育行业,网络的应用也得到了发展,计算机教学就是其重要的表现。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在多媒体技术的网络环境下,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把所要讲授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交互性较强。现代社会的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素到信息并进行交换。网络教学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通过网络教学,教师把丰富的课堂知识生动的传达给学生。事实上,网络教学具有的交互性也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互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开阔眼界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教学资源丰富。网络教学可以方便教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的信息容量比较大,学生在网络资源库里面可以快速的获取到比较有用的信息,同时,在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也能采取声音、图片等方式,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3)开放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不再单纯的局限在校园内,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实现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让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到其中来,学生的学习范围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深度也得到加强。
(4)网络教学顺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和学习基础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新型教育观念相违背。而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可能。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通过网络渠道发布到学校的公共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成长。
(5)网络信息更新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程度也在不断加快。传统的从课本中学到知识就能一劳永逸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求学生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要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保证学生从持续更新的网络资源中获取知识来充实自己。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分析
(1)集体教学模式。集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主要的教学方式都是讲授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设置,明确相关概念,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讨论。教会学生运用丰富的计算机网络资源来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语音对话、留言、论坛讨论等方式探讨相关问题。当学生获取到有用的信息资源的时候,在小组内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对于那些积极认真发现问题的小组,给予适当的指导,之后把大家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广播。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培养了合作精神。网络教学能迅速的反馈收集到的学生信息,从而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
(2)自主学习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另一种模式就是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学习人员要充分利用服务器等相关的硬件资源,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内容,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调整学习进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关的软件和应用程序,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把发现的问题向老师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发现一些典型案例之后,可以第一时间把案例发布到服务站点上,让别人进行资源共享。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进行个性学习,自主学习。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网络教学的普及相对比较缓慢。网络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教师已经习惯粉笔式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一部分教师在电脑操作方面不是特别熟悉,甚至有些基层教师根本不会操作电脑,就会对计算机教学产生一种抵触和畏惧的心理,不敢轻而易举的改变教学方式。所以,网络教学在普及程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2)网络教学资源的容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为了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服务器上搁置了大量的教学信息,这样一来,由于服务器里资料过多,并且分布的杂乱无章,在信息检索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浏览的时候不能快速及时,并且还浪费了时间,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是网络资源的失控状态。
(3)教学客观条件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计算机的价格也在下调,配置在不断增长,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很难满足网络教学的要求,还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配置更新较慢,不能充分的提供给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机会。
四、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措施
(1)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角色。而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教学的指导者,学生是网络教学的主体。教师更多的工作是进行网络教学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搜集资料,在学习中起到主导作用。
(2)充分准备教学方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的角色,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高效自主的学习。为了保证网络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前对网络环境进行测试,减少故障率。
(3)教学资源分门别类,有序检索。由于一些学校为了丰富教学资源,造成了资源杂乱无章的状态。这就需要学校对信息资源进行一个综合整理,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类,积极做好信息检索工作,对于那些不太实用的资源要单独存放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需要的信息。
(4)增加计算机设施配置。由于网络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在很多院校普及开来。有关部门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教育经费投资,为学校配置可供使用的计算机,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接受网络教学,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着以后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网络教学必然能走进每一个校园。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教学模式,让其在以后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丛峰.论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创新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2]赵佩佩.谈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赖怡梅.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4)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4
1 计算机教学目前的发展状况
目前, 计算机网络教学作为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最基本的教学课程之一, 甚至在一些发达地区, 小学教学中也采用了计算机教学系统, 这说明教育界已经意识到计算机教学系统的重要性和先进性。但是在实践中, 一些使用计算机教学系统的学校却并没有把这种先进教学系统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校虽然使用了计算机教学系统, 但是仍然采用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 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这样的做法违背了计算机教学系统的特质, 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上, 其教学目标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技术的应用能力、面对外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生活中面对相应的困难而必要的社会活动能力。另外, 目前我国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验相对独立, 理论联系不足, 不能根据将来学生就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计算机能力训练, 这些问题都将制约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普及,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改进。
2 计算机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所以,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 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势在必行。实践证明,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2.1 教学方式方便灵活
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 教师和学生之间, 都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同步连接和人机交互来取得沟通, 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授课为中心的基础模式。师生在教学活动上的互动性、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的沟通性, 都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同步连接和人机交互来取得沟通。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知指导者, 是一次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机械地布置任务的方法。而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能力, 逐步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这是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技能。从学生学习主动性来看, 计算机网络教学直观性强, 能够使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 让学生从受教育之初就会产生学习主动性, 这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达到的效果。
2.2 能够实现多样的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界想要达到的理想的教育模式, 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我国人口众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 受教育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平均到个人身上的教育资源就显得很薄弱, 这就导致教师很难根据个别学生的特点进行单独的指导, 而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教师跟学生虽然也是一对多的关系, 但是这种一对多关系通过网络的及时性和兼容性可以转变为一对一, 即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询问, 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地回答多个学生的不同问题, 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
3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多种模式
3.1 合理的进行分组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 每个组可以预设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后可以放到整个网络中进行讨论。在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时, 让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寻求帮助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同步借助计算机网络的监控来安排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或者直接接受学生提出的咨询。这种分组完成目标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千篇一律完成相同作业的模式, 让课堂学习更生动,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造性, 复核素质教育的规律。
3.2 计算机教学中的示范模式
示范模式是指在计算机教学系统中,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会向学生把本次的教育目标事先演示一遍, 通过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来加深学生事先教育目标的成功率。这种教学模式缺点在于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本质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差别, 这是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发展中必然经历的初级阶段,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这种初级的教学模式将会逐渐被淘汰掉。
3.3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个别辅导模式
这是计算机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 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网络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根据实际的教学的需要, 来采用现代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方式进行特别教学, 讲演相结合, 将问题的原理、概念、法则等叙述清楚。因为计算机教学系统的延展性和兼容性,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在系统中寻找到复核自己的学习内容,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指导。
4 不断总结计算机网路教学的成功经验
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还很短, 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 我们要探索和寻求最有效的办法应对不足之处来加以改进。为了更好地为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时刻总结计算机教学的成功经验, 并把这种成功的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在教育界中传播, 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正确的计算机教学方法, 随着不断的实践积累,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越来越快的发展, 教育事业应该受到越来越重要的重视。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教育事业要与时俱进, 就要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 发挥新式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的优势, 逐步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利民, 王明斐.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 2010 (8) .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 篇5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快速发展,它为实现网络教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计算机网络教学优点很多,推广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在巩固传统教育的条件下应注重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特点;问题;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背景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得更多资源可以在线共享,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
信息科技给人类的教育也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现代教育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要求,就得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教育。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指在现有电脑、宽带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条件下,在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基础上,实现同时、同步,但异地的互动教学的新型的教学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授教学信息,学生通过计算机获得知识。
这种新颖的、创造性的、开放性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枯燥的教育方式,在保证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资源,首先就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
1.网络教学的交互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过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完全是由教师预先设定的,所有学生获得的知识基本相同,学习的进度也差不多。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模式下,首先,由于这是新型的、利用科学技术的教育方式,基于它的新颖性,很多学生出于好奇都会对此比较感兴趣。
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可以从网络中获取需要的、图文并茂的、丰富的知识。
2.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因而获得途径比较有限。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资源的共享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选择自己认为好的、适合自己的和更有深度的学习内容。
3.教学表达方式多元化。
网络教学突破了文本教学的限制,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播放音频、视频等形式多样的知识,集合了抽象与具体的知识和信息,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量,同时达到了文字与形象的一体化,能够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综合地掌握和理解知识,避免了文字教学的单调和乏味,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方式的创新化。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集体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学习地位较为被动,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尤其是学习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在具有网络的地方实时进行互动学习。
三、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网络教育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它在许多校园里已逐步被使用,许多学校已经修建了多媒体网络教室。
但是,计算机网络教育在许多学校中的多功能教学仍未被真正发挥出来,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普及多功能教学的速度比较缓慢。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发展壮大必然会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网络教育中,许多教师因为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比较大,习惯了使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文字,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面就相对欠缺,很多老师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因此影响了网络教学的进度,从而也就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普及。
为此,老师要积极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计算机知识,为网络教学做好准备。
2.网络软件相对缺少。
计算机技术诞生以来,各种软件相继问世,但是相对硬件而言,计算机软件是比较滞后的,在网络教学中也就造成了不便。
对此,教师在挑选网络软件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和兴趣爱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资料数据库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日益深入需要增加更多的资源和媒体,但是,许多学校资源库的信息和数据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
因而,为了适应网络教学的需要,应建立一个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系统丰富、覆盖面积宽泛的多媒体资料数据库。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表现。
现今,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信息技术。
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教育,对推进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
[2]傅秀斌.将E-learning进行到底冲国教育网络,(06).
[3]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03-25.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应用【2】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网络教学的优势,并结合自身实践应用,介绍网络教学系统采用的系统架构以及总体功能,探讨基于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探索 篇6
关键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网络实验
Teaching Reforming on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Courses
Wang Chunxia
(Shangqiu Normal College,Computer Technology Department,Shangqiu4760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courses teaching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curriculum to achieve the multi-levels and multi-angles in order to satisfy different students’need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cessaries and the building of theoretical,prac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urses.
Keywords:Theoretical courses;Practical courses;Network experiment
计算机网络课程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强并有一定实践性的专业必修课。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一部分核心内容,建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网络课程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结合,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多层次要求。
一、实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院校都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多高校在实施网络实验教学时,仍是以让学生看演示、看教学片或者参观已经建好的网络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消化专业实验的内容,而把实验或实践的重点放在Windows网络的基础应用上。而这些内容,随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知识的普及,已经被一部分学生掌握,没有必要单独设课,而更深入的实现网络规划、网络建设、协议分析、网络应用等内容,则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或实验设备的短缺而没有纳入实际的教学当中。针对目前大多高校包括我们学校在内所进行网络实验课程讲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架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建设网络实验环境,重新架构适合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网络课程体系,研究出一套适应社会网络人才需求教学方案。
网络实验教学中从多层次角度考虑,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新体系,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讲授、基础应用、开发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多个层次,形成集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复合型网络教育模式,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网络服务型人才做好准备。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验理论课程建设
实现网络理论课程相对应的网络实验课程,建立高校网络实验课程的必要性,具备完备的实验课程教材和实验课程的环境,实验课程教材和理论课程教材相适应,同样实验环境的模拟环境,也要必备。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投资,建设自己的实验室。
(一)改革实验内容
改革实验内容,是实验课程建设的目标,根据培养的人才不同,将实验课程分为科研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教学中也按照培养的目的分为原理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两种情况。针对原理性实验,主要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网络理论概念,比如: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网络理论的高级应用和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应用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在组建网络、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等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网络实际中的问题。
(二)实践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社会需求网络人才的目标越明确,对于网络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分工就越具体,通常将两类实践课分为科研实践,着重对网络协议深入研究,详细给出分析的原理,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更扎实,为进一步的科研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实践应用性人才,着重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动手方面的操作,提供更详细的步骤,让学生动手方面更熟练。
(三)实验理论课程的环境
网络实验理论课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意义上教学模式是黑板、多媒体方式,该方式适合以前网络设备比较少的情况,学生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下,直观的接受网络实践课程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意义上的学习。这种方式丧失了学生做实验的乐趣,只有亲自动手的解决方案,才是学生真正意义上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更能很好的学习实验理论课程的,采取实验机房教学模式,是对网络实践性强的学科,更易于学生直观的接受,学生更能掌握网络的理论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实验实践课程建设
网络实践课程的建设按照两类不同的实验或者不同类型的网络人才进行分类,架构不同的网络实验室,开设不同的实验课程。网络实验一般分为原理性实验又称为“验证性实验”,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让学生理解原理,掌握网络实现的原理。学生根据网络原理知识,进行验证,分析原理实现的过程。原理性的实验主要涉及到网络各层实现功能需要的网络协议,复杂性的原理主要涉及高层次,比如:比如:网络协议分析和协议的配置,针对具体的协议:IP、TCP、路由器使用的协议RIP、OSPF等。
应用性实验需要实验设备,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一般按照小组分组自主来进行实验。通过应用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性实验一般是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网络实验: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下TCP/IP配置实验、Windows Server 2003下网络命令应用实验、Windows Server 2003下客户程序应用实验等;网络安全方面的实验,主要针对在Windows 2003防火墙方面进行的实验;局域网组网技术,指熟练各种组网的硬件设备;综合布线实验等。这些适合专业层次要求比较低的学生来学习的内容。另外一类应用性实验是路由器实验、交换机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等,主要实现高层次硬件设备的配置及该网络设备需要添加的协议,对学生层次要求比较高,适合以后从事网络工程的学生来学习。
四、实验环境建设
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分为软、硬件环境建设,软、硬件环境也是根据网络实验课程的性质来划分的,一般的硬件环境主要针对应用性实验,比如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网络架构等,让学生进行网络组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般是分小组进行实验,小组实验室主要包括:一个实验台;每个实验台配备基本的网络设备:一台服务器, 若干台计算机, 双绞线若干米,RJ-45头若干个,线钳一把,测线仪一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一到两台, 软件包一个(包括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盘、网络管理软件、教学光盘等相关软件),网络实验指导书一本。硬件环境的建设,要根据学校的投资情况进行建设,不同的网络设备,在一些网络建构和设置上有不同的差别,这需要老师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更好应用。现在市场上有不同品牌的网络产品,比如:CISCO、华为等,可增加路由器、交换机,需要,教师根据情况给学生加以介绍。
而软件环境是根据网络理论课程,进行验证性的网络实验原理,有教师提供网络原理实验的软件,比如:wireshark,一个免费的软件,能够深入的了解协议、分析协议的重要软件,针对IP、ARP、ICMP、HTTP等协议进行分析的软件原理,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网络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软件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实现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构造不同的网络结构,实现虚拟环境下的网络的配置。通过软件环境可以方便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学生或老师也可根据网络理论原理,自己动手编程实现验证的网络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时, 只要开启软件就很容易完成实验项目。这样可以提供两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网络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网络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作为基础,对应网络实践课程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理论实验课程和实践实验课程。理论实验课程针对原理性实验和一些应用性实验课程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最好在多媒体上讲授,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下面给出一些网络理论实验课程,比如:网络体系结构数据流在各层的传递,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等各层的协议、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应用开发、协议应用、IPv6协议等。实践实验课主要包括服务器的应用、路由器的配置、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局域网的组建等。
除了上好实验课程,还要考虑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实验内容的调整,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可以做到随时更新,既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又要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因此,为了更加突出《实验指导书》的指导性作用,高校应该组织教师根据本学校实验的安排设置情况编写自己的《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会网络全程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管理,具有独立构建中小型局域网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在网络设计方面达到网络设计师水平、网络工程方面达到网络工程师水平,为日后从事网络设计和网络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从事网络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论
通过本论文的学习,将使得网络专业的学生,有计划、更系统地完成网络实践教学环节,更深刻体会网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好掌握由网络基础到局域网架构、广域网架构及网络协议支持等网络工程全方面知识的灌输,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改革网络实验课程体系,整合新思想、体现网络发展的观点。针对现在处在网络化的时代,网络课程的学习的重在实践,提出了网络实验课程从网络环境到网络授课种种情况的考虑,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培养学生的目标进行选择,也可根据学校情况建构实践环境,使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从原来量的提高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赫男,陈松乔.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32-34
[2]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
作者简介:王春霞(1975-),女,河南沈丘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7
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 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等, 明确了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基础理论够用的前提下,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已成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非常重要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概念理解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 依靠单纯的课堂讲授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内容很多时候仅重视操作、验证性实验, 实验项目主要是网线制作、简单网络设备认识、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等, 缺乏综合性的、设计性的实验;有些"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则为各层次协议的实现, 重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忽略实际应用能力。实际上, 职业学校课程教学, 应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对网络分析、设计、管理与应用的能力, 加深他们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在局域网组建、因特网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网络建设者、维护者。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本文结合作者从事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经验, 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引入"项目驱动教学", 通过实践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对网络知识的理解, 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2. 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述
项目驱动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其相适应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 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达到的程度, 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来选取适合他们的项目, 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境之中, 即在真实世界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老师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引入若干个项目案例, 按照实际的方法与步骤展开教学并研究筛选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 在动手实践体验、思考内化吸收、综合探索创新中, 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 形成专门的技能, 并获得发展的学习。"项目驱动"教学实施的过程, 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和课程整合实施的过程。"项目驱动"教学实施的过程真真切切把课程引向了"综合实践", 步入"教学做评合一"的理想境地。"项目驱动"教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的培养。
3. 项目驱动课程设计
除了课程的整体的项目分析和设计, 更重要的是要对每一单元、每一堂课的安排方式、教法和教学特点进行设计, 也就是课程的设计。因为课程的教学是以完成项目为目的, 所以在设计中要注意项目与授课内容的结合。具体从以下步骤实施:
(1) 课前任务设计
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选好难易适中的项目, 并将该项目分成各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 将教学大纲中重要的的理论知识分散在各个子项目中, 每个子项目都应该搜集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讨论中向学生介绍。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认真准备要讨论的子项目, 自己动手查阅一些必要的相关的参考资料, 对要完成的子项目进行分析、理解, 大家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并写出项目分析的具体发言纲要, 为能在课堂的项目讨论做好必要的准备。
笔者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给学生讲DHCP这个实验, 这个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DHCP必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做实验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 最终能够独立配置DHCP服务, 解决该服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并杜绝出现以往实验教学中的不良现象, 例如学生做实验时不积极思考、对实验内容一知半解、实验报告潦草等。我们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把DHCP实验教学内容分为验证性和设计性两类, 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 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实验教学。
(2) 课中讨论项目
讨论可以刺激学生运用知识的潜能和积极思维、努力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学习课程的兴趣。在确定项目主题后会涉及到很多相关的理论知识, 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们可以贡献出他们从书本、网络或其它渠道获得的信息与知识, 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行之有效的设计实现方案, 把方案的要点整理好, 在接下来的时间自己组动手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果没有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 则再完善设计方法, 找出问题所在, 改之后再验证。
(3) 课后总结项目
"项目驱动"的教学思想, 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子项目之中, 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 因此, 在讨论完成以后,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再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 应注意建立起新知识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 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结构, 并使知识逐渐系统和完整, 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项目的考核和评定, 使学生真正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并加以运用。
4. 项目驱动教学法常见问题和对策
(1) 重视项目任务设计环节
整个教学是由项目和任务组合而成, 项目和任务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第一、项目和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把握好项目和任务的质量, 控制好项目分解任务的数量, 要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并留有伸缩余地。不能将项目简单地转化为一个个任务来提出。第二、项目和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 要难度适中。第三、任务的设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在任务和项目的制作中完成知识和技能的逐步积累的过程。第四、在项目和任务的选取上, 适当的听取学生的意见, 联系实际应用, 符合实际需求。要帮助学生树立面向对象和面向工程的观点, 为以后工作开发打下基础。
(2) 注重角色的转换
教师、学生均应进行角色转换。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指导作用的"硕目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因此教师、学生均应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三重含义:一是教师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教师从讲台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三是教师充当需求提供方与技术顾问的双重角色, 学生担当需求解决方和扮演软件开发过程项目管理员、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测试员、文档编写员的角色。
(3) 项目作品展示、综合点评
学生完成任务后.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汇报成果, 各小组可以针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及结果讨论如何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成果及时点评, 在点评分析过程中, 既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也要针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反馈"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 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此得到培养。
5. 结束语
使用有实用意义的项目,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载体, 立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方向感。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了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好方法。作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项目驱动教学法还将会在更多的领域, 更多的学科教学中起到显著的作用。
摘要:本文讲述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所进行的探索实践, 具体是如何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前进行设计、课中讨论和课后总结,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提高改进的想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项目驱动,教学法,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肖石明.项目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 (1) .
[2].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6-106.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在理论课、实践课中交替进行, 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组合成教学模块, 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目, 历来是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枯燥的理念教学不仅失去了高职高专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特色, 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种—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
l、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 以教师为主体
传统教学方式又称”讲解一接受式”教学方式, 教师总是教, 学生总是被教;教师总是讲授, 学生总是顺从听讲。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 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师展开,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不利于能力的培养。自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达不到社会对人才的是日益变化的要求。
(2) 重理论, 轻实践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 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确有所忽视。特别是对于有些专业技能课程, 实践能力才是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因此, 我们更应注重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显然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例如, 只有理论课没有实践课, 或者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分离, 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昕懂了, 却不会动手操作。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也会越来越低, 教学就越来越困难。因为他们总感觉什么也没学到, 什么都不会。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我们学校以前就是因为硬件条件没有跟上, 老师想让学生做实验也没法做, 只能老师讲, 这次购进了中软吉大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系统》才让《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得以实现。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行“一体化”教学, 学生可以边学边练, 使学生的学习更直观, 也更容易吸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 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 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采用多媒体和机房教学, 则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 将学习内容溶入到这些元素当中并进行有机的整合, 从而改变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 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2)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是“动恼”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自古以来实践出真知, 所以, 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 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同时, 在教学手段、教学容量、课堂效率等方面, 都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此不再一一阐述。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安排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上课, 通过先进的、开放的教学管理, 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实验教学的效率, 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效果非常明显。下面结合《计算机网络》来简单介绍是如何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是这样做的:
1、模块化
首先, 根据教学目标, 考虑社会实际应用现状, 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分解成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7个模块, 从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 通过一个个教学模块完教学目标。
2、简化教学内容
在明确了项目以后, 每堂课就以所学模块所涉及的知识点为中心。不讲过多理论, 做到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 重点介绍实用技术, 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大胆去除与实验完成用不着的知识点, 简化知识体系, 不担心没把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例如在讲DNS服务的时候, 对DNS服务器的架设不讲, 只讲域名解析的原理,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每个项目时, 先介绍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然后自己示范一次, 学生也可以边看边做, 最后再出一个相关实验题, 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且不要求一定要按照我的步骤来进行,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有些项目学生还可以组成不同的小组来完成,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然, 在教改过程中, 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
1、教学环境
目前教学的硬件环境比较齐全, 但软件环境还有待改善, 虽然中软吉大的实验教学系统里带有一些管理系统, 如上机作业管理系统等, 但还远远不够, 需要进一步完善。
2、教师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不太习惯, 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甚至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思维中。有的老师虽然在机房上课, 但还是自己在那讲学生在那听根本没有发挥机房的作用。要想在机房课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要严抓课堂纪律外, 更主要的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动手操作的欲望, 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
3、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一体化教学加大和突出实际操作技能, 一切教学均围绕着实际操作。因此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又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
4、课堂纪律有待进一步改善
教育学家多伊尔说过:”课堂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促进学习, 二是维持秩序。”课堂纪律是上好每堂课的基础, 但由于学生的座位离得很近,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相互讨论问题进行合作, 但另一方面也就难免会出现说话现象。同时, 迟到、早退、吃零食现象时有发生。随意玩其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如在上机时玩手机等, 还有的随意走动, 影响课堂纪律, 也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教师难以控制课堂秩序。这是机房管理的一大难点, 也是最普遍的、急待解决的现象。
实践证明,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思路是正确的, 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也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改革方案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力争将在发掘计算机学科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师生共同参与之中, 将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 杨英鹏
[2]《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系统实验教程》, 吉林中软吉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蒋一川等
[3]《“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 辽宁高职学报, 徐岩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 篇9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成熟, 网络教学则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此, 有必要对网络教学的特点、模式、教学方式及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内容进行研究探讨。
1 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在网上建立虚拟教室, 从而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进入网络虚拟教室, 犹如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一样真实。如果没有听懂, 重放录音或录像就可以让老师再讲一遍, 这是在课堂上难以做到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 是现在更是未来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地阅读由教师提供的电子参考书以及其它资料, 比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更方便。答疑、交流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问题以及和同学交流。通过使用web发送教学内容或电子邮件、QQ聊天工具、语音信箱以及视频等技术, 实现交互式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会受地域和时间限制, 在自家电脑上即可实现交互式协作式学习, 学生可以及时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交流, 获得教师的在线答疑,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 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从填鸭式教育方式转向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主动探究意识。课堂教学应由教师一个人讲转向大多数同学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转变角色, 由知识直接讲解者、灌输者变为启发学生思考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教师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 以“学”为中心、体现个别化教学就是网络教学的模式。
3 网络教学方式
教学模式的变化, 意味着教学方式要随之变化。作为教师应熟练掌握网络教学技术, 依托先进的媒体技术, 独立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 不断适应新形势。当前开展网络教学的方式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3.1 视频广播:
由网络管理中心播放实时视频或录像。与传统的电视或播放录像差不多。它的特点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
3.2 视频点播:
学生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其内容是电视教学片或课堂实况录像。是非实时性质的点播, 可以对其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
3.3 视频会议:
音视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视频会议就是通过传输信道在两地或多地进行开会或授课的一种手段。在各地的教室 (会议室) 中通过摄像机和话筒将各地现场的图像的声音付给其他异地的教室 (会议室) , 并能实现双向研讨, 是一个实时的双向系统。由于设备比较昂贵, 应用不是很普遍, 多用于教师答疑。
3.4 WEB教材:把教学内容做成网页形式, 发布教学内容信息。使用比较普遍。
3.5 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电子版本的教材, 一般是下载到个人电脑上后运行。
3.6 BBS论坛:
用于师生之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BBS意为“电子公告板系统”, 就目前而言, 国内的BBS主要有:完全基于Web的BBS、基于Web的聊天室 (BBS的扩展) 、网上论坛、运行于Unix下的终端仿真并实行Web扩展功能的BBS等四种类型。不管使用哪种方式, 我们都可以通过它们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网上交流。对于远程开放教育而言, 选择功能良好, 界面亲切的BBS系统, 有助于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相对于QQ和E-mail它的好处是公布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在BBS上,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就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3.7 聊天室 (教学讨论区) :师生之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3.8 电子邮件 (E-mail) :
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E-mail) 互发邮件, 探讨学习中的问题, 来进行交流。
以上几种网络教学方式各有所长, 教师应跟据各种学习方式的分类、特点, 各种媒体技术的特质以及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当前,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网络教学的方式呈多样化发展,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网络教学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a.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b.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开拓学生视野, 开阔学生知识面;c.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d.有利于创设新的教学情景, 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当然, 在网络教学开展过程中, 在师资建设、软件建设和资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进一步完善。
4 有关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很多学校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 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这是因为:
4.1 师资问题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一部分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站在讲台上, 手里拿着一支粉笔, 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书写的方式。对电脑操作不熟练, 不能熟练掌握现代网络教育技术, 不愿意采用网络教育方式进行授课。面对此种情况, 学校里的领导应努力为其创造学习条件, 创造一切机会组织教师集体培训, 提高其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为教学服务。
4.2 软件问题
目前市场上各种类型的软件甚多, 但是网络软件较少, 适用于网络教学的软件就更是难求了。我们在选用教学软件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学软件能够运用于多媒体网络教学, 高度重视教学软件的交互性, 而且还要考虑所选教学软件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否则就可能会花钱买次品, 严重影响网络教学效果。
4.3 资源问题
目前, 如何快速构建适应网络教学需要的、内容丰富的、方便快捷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 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的、质量较高的网上教学资源比较缺少, 这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教学的顺畅开展。学校有关领导应把丰富和完善网上教学资源作为网络教学的重点, 积极努力地为教育技术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学术调研创造条件。
4.4 维护问题
很多学校的网络教学系统在开发期间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因为维护差而没能使之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网络教学系统的管理必须设立专职系统维护人员, 务必及时地将好的教学软件下载到校园网络的服务器中, 以充实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
结论
网络教学, 是现代乃至将来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作为计算机教师, 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的特点, 熟练掌握现代网络教学技术,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努力提高网络教学课程设计水平, 进而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从而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摘要:分析了当前网络教学的特点和教师、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定位。在初步探讨网络教学模式的前提下, 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必须重视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最后阐明了全面推广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项目化教学,应用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实践应用能力,课程主要以校企合作、行动导向、工学结合以及任务驱动等几方面为课程设计理念。当前,为了满足计算机网络专业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为了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我们可以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法主要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践操作行动,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任务工作环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完成相关的任务工作从而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的目的。
1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工作。其中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资料搜集、方案设计、实践实施及任务评价。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操作可以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相应专业技能技巧,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型的综合人才。项目教学法要求以激发学生自主实践操作的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其符合计算机网络专业对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培养,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机网络相关科学的教学当中。同时,项目教学法通过营造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的真实网络任务工作环境,将计算机网络专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很好的为学生未来的实践工作奠定了实践能力,有效了提高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2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应用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2.1 教学理念发展的必然
在过去,一门课程的学习只是以课堂上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往往只以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为最终评价往往,这样的教学理念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当今社会更多的要求人才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不是要求人才掌握好理论知识。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了让学生工作后更快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共同发展。
2.2 传统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学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有效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项目教学法,教师讲的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多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也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是传统教学改革的必然。
2.3 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
当代教育要求以以人为本开展教学,项目教学法正是迎合了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开展任务型的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学习,满足了当代学生好动的个性需求。当代学生都比较好动,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很好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需求,让学生真正得到实践操作,有效了提高自身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技能。
3 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
3.1 项目的选取
在项目的选取上,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兴趣。比如就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安装、配置、测试等网络知识的学习开展项目化教学,这样既锻炼了学习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内容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2 将学生分组
项目往往是由几名同学共同来完成,因此在分组上也很重要,按照男女、寝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中应注意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的均衡性,这样让小组内成绩好的带动一些成绩差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小组组长,锻炼了学生任务的组织能力,也让教师通过小组组长能更好的掌控各个小组的情况。
3.3 信息的采集
项目任务制定好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资料文献等,对学生信息的采集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对于资料不够完善的小组第一时间反馈,避免项目的实施时过多的耽误时间,不能跟上项目的完成进度。通过信息的采集学生可以了解完成项目所需要哪些知识及技术,自己动手采集相关资料,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
3.4 项目的实施
根据指定的项目计划,小组按照流程实施项目。项目中让学生分工合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分配到一定的工作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融入的项目当中。项目实施实施过程中,对于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应组织探讨交流的活动对难点进行互动交流,在小组进行相互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学习团队合作的意识。
3.5 项目的评价
项目完成后,应从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小组组长对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对于本次项目方案的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把握项目方案的好坏,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必然是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因此,把握好项目化教学的应用方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学敏.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改革与实践,2012(11).
[2]王耀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08).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当前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信息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金融与商务电子化、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信息服务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当今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课程已成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熟悉网络协议以及网络的一些具体应用,掌握网络组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依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后,可将该门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部分。
结合培养目标,精选理论教学内容在课程理论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把握计算机网络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高职高专理论教育的“必需、够用”原则,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技術、网络互联技术和网络应用四个部分。其中,网络基础知识主要介绍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重点介绍以太网技术和交换与虚拟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重点介绍广域网技术,网络应用部分重点介绍TCP/IP协议体系和网络系统与服务等。在这四个部分的基础上适当介绍Internet接入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使整个理论体系更加完整,更加合理。
结合能力培养,按阶段组织实践教学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可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为:熟悉网络架构,识别常用网络设备;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为:熟练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测试等技术,以太网和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的构建、安装、配置、测试技术、子网划分技术等;第三阶段的教学目标为: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技术;第四阶段的教学目标为:掌握网络的应用技术,包括DNS的配置、FTP的配置、Web站点的配置、电子邮件系统的配置技术及网络安全维护技能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因此,在每个理论教学模块结束后,都要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经过不断的、积极的探索,改变以往单一、单调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教学的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根据理论知识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强,概念较多,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着重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对与网络基础理论的应用息息相关的新技术,例如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多层交换技术、防火墙技术、路由器技术等几个热门方向,可在教师的综合指导下,以单个学生或分组提交论文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式的自学,使其自学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及对专业新动向的敏感度都会有较大的提高。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题目难度要适中,太难或太容易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2)专题要贴近实际应用,符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其发展方向;(3)强调必须经过充分思考,防止个别学生照抄照搬现成的文章。为防止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交的论文打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借此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促使他们认真思考。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了避免计算机网络原理部分的枯燥乏味,应该将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使原理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理解全面,记忆深刻。可以参照国家级精品课的标准,使用PPT、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实授课过程,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课堂,提供课件、授课录像以及试题库,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方便学生课外学习。
采取互动式、启发式等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手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采用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导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问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是教师自问自答;二是问学生,在关键点提出难易适中、与实际应用息息相关的问题;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活跃思维;四是在下课前给学生提出课后思考题,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余时间。
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网络系统有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重点讲解一个现成的网络,如校园网。从建网的背景、拓扑结构、主要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的选择、各主要站点的配置(操作系统、协议、管理软件等)到日常维护,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再结合日常的应用加以讲解,使抽象、神秘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三、侧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减少不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突出实用部分,把模拟组建和管理局域网作为实验的重点。根据事先制定的实验实训大纲,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操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组建计算机网络打好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高职高专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如何使《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更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如何深化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技能,应该是我们今后不断探索的课题,也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总结,虚心学习成功经验,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守一.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70—76.
《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12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且其技术的发展非常快。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一般都最新出现在国外的期刊、杂志上。国内的教材总是跟不上其技术的发展,很多十几年前的网络技术在当今的网络中几乎已经绝迹,但我们教师还在讲授。如何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呢?采用双语教学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的教学旨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增加知识点的最新发展技术的英文材料,提供一些有关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素材。一方面提高学生在本专业知识领域里利用英文进行听、说、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了解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应该与国际接轨。
借鉴国内外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实行基础理论的传授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才可以充分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延续与补充,非常适合于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可以解决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时间紧张等问题。
1 实行参与式教学,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学科。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新世纪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实行了参与式教学法,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模式接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专题讨论课、开放式作业和研究型专题作业等。这种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延续与补充。
(1)专题讨论课。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例如,如何提高网络通信速度,TCP/IP和OSI协议的比较,VLAN技术的应用等问题,增开了专题讨论课。专题讨论课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更是实现师生之间交流的手段与过程,是强化教学效果、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专题讨论的题目多为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性质的题目,教师提前公布讨论题目,让学生充分准备。讨论课上,学生分组上台发言,各抒己见,最后由老师点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既学习新知识,又传授新知识,并且培养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课既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更是一种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
(2)开放式作业。教材后的习题和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等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在不低于教师确定的作业总量原则下,学生可自主选择习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每2周在固定时间安排答疑一次,由辅导老师负责答疑。
(3)研究型专题作业。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结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教师可设置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研究型作业,供学生选做。研究型专题作业分为2大类,一类是任选题,这类题目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或从教师承担的科研工作中提炼出的研究题目和一些研究型、综合型实验,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做;另一类是自选题目,学生可以自行决定研究的题目。此举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2 实施的方法及过程
按照教学计划,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等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的知识面窄。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由国际电信与电子标准化组织ITU以及IETF等发布的新技术自皮书和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学术会议报告与论文等英文资料。这样既可以拓展书本中延伸出来的目前国际上最前沿和流行的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又可为学生以后学习、工作,或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基础。我们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而如何将这些有关计算机网络的英文资料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就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想办法。由于学生的外语能力水平不均,如果将这些资料直接拿到课堂可能会使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采用参与式教学,利用专题讨论课、开放式作业、研究型专题作业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充足的消化英文资料内容的过程。这样,既实现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下面以“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一节为例:课程教材选用的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谢希任主编的《计算机网络》。在讲授“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时,首先介绍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详细讲解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因特网内部网关协议———RIP、OSPF协议,外部网关协议———BGP,再来介绍路由器的构成和目前几种常用的路由器。课堂上首先重点讲授教材中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RIP协议等内容,并结合上述内容做相关的协议仿真实验,完全掌握目前的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的算法。然后提供给学生们RIP协议白皮书和OSPF协议白皮书等英文资料,先在课堂上用英文电子课件将资料中的主要内容和纲要通过中英文结合讲解:各协议适用范围、技术要点等。课后布置6-7人一小组,通过提供的资料和网上收集资料探讨上述两种内部网关协议的优缺点并说明理由。学生的报告鼓励使用英文进行回答,但也可以采用中文,以避免对初次涉足双语教学的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这种专题讨论课既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积极地、有目标地查看英文资料进行辩论准备,也可以巩固课上讲授的新技术,以免部分学生因英文底子薄弱听不懂而厌学。
3 结束语
双语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平台,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受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成为现代化新型人才。实践结果表明,在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创新思维的研究能力。双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应用还是一个全新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对它进行科学、理性的尝试。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突破、不断创新。
摘要:就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讨论, 即采用参与式教学法, 利用专题讨论课、开放式作业、研究型专题作业的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建军.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2]BAKER, C.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 1996.